施一公发表背靠背研究论文
冷冻电镜助力施一公发表诺奖级别研究成果
冷冻电镜助力施一公发表诺奖级别研究成果 8月2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科学》周刊(Science)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背靠背研究长文,题目分别为“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构”(Structu
牛人施一公刚发1篇Nature又背靠背连发2篇Science
2015年8月21日,《科学》(Science)杂志同时发表了施一公教授研究组的两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宣布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和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从
施一公等科学发两篇长文RN
8月2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背靠背研究长文,题目分别为“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
两天18篇CNS中国华人学
清华大学/西湖大学施一公研究组在Cell杂志发表题为:Structures of the Catalytically Activated Yeast Spliceosome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Branching 的研究
专家点评Science背靠背丨
2022年8月19日,Science在线发表了背靠背研究论文解析了B细胞受体复合体结构,分别是来自哈工大黄志伟教授团队:Cryo-EM structures of two human B cell receptor isotypes和西湖大学
施一公研究组在科学发表背靠
2016年7月22日,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施一公研究组于《科学》(Science)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发表两篇长文(Research Article),题目分别为《酵母剪接体激活状
科技前沿
获取剪接体在激活及催化反应过程中不同状态的结构是最基础也是最富挑战性的结构生物学难题之一。2015年8月,施一公研究组率先突破,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裂
高福施一公等揭示靶向NS1的
值得一提的是,Science同期背靠背发表了加利福尼亚大学Eva Harris和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Janet Smith博士课题组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antibody inhibition of flavivirus NS1–t
施一公等科学发两篇长文RN
8月2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科学》周刊(Science)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背靠背研究长文,题目分别为“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