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易中天.《西北风东南雨---方言与文化》[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1版[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版2版《现代电视纪实》朱羽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3]周祖谟.《方言校笺》[M]中华书局2003年最新版[4]张益民.《浦江方言内涵探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3版版[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版[6]蒋婕.优秀电视方言节目--《听我韶韶》个案分析[J] 《今传媒》2012年第3期
新闻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现如今,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新闻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 王黎明. 区域可持续发展[M].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04: 148- 156
2. 王德业主编. 区域形象浪潮[M]. 新华出版社, 1998, 06: 35- 39
3. 罗志英. 地区形象论[M].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 01: 66- 67
4. 禹贡, 常立新. 论区域形象识别系统—— 兼论常德区域形象设计问题[J].武陵学刊, 1995, 5: 100- 103
5. 赵定涛, 李丰. 当代宏观管理新课题——区域形象管理及其展望[J].预测,1997
6. 格伦. 布鲁姆等人著,有效的公共关系[M], 华夏出版社2002年
7. 斯劳拉.里斯著《公关第一广告第二》[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8. 王飞,冯年华,曾剐.区域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师,2006(3)
9. 陈先红. 基于关系生态管理的公共关系理论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36.
10. 李莉莉. 青岛荣膺最具软实力城市[ N ] . 青岛日报,2009206227.
11. 田书芹. 青岛城市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的经验及启示[J ]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12. 何修猛. 现代公共关系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01
13.孙迎光, 韩秀景. 组织形象塑造[M]. 上海三联书店,2009,07
14.董璐.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9
15.郑生勇, 乜瑛. 公共关系学[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01
16.刘晓辉,贵州发展休闲农业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
17.刘婵婵,孙秀茹,白玉华.区域形象战略研究—— 兼论广西区域形象战略[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18. 于光远. 地区形象设计与建设[N]. 广州日报, 1996- 4- 9
1、杨步国张金海著《整合一报业集团化背景下的报业广告经营》,2005年l月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2、朱海松:《麦肯的方法》,2002年4月第一版,广东经济出版社。
3、黄升民等著:《数字电视产业经营与商业模式》,2002年第一版,中国物价出版社。
4、高振强:《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3年l月第一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5、钟海帆:《走进美国广电传媒》,2003年4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6、曹璐胡正荣等著:《卫星电视传播》,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7、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2002年9月第一版,南方出版社。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999年n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张海鹰腾谦著:《网络传播概论》,2001年5月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0、周伟:《媒体前沿报告—一个行业的变革全景和未来走向》,2002年3月第一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11、郑保国:《论媒体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论文集)》,2003年9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胡正荣主编:《中国传播论坛2001一变动中的全球广播电视》,2003年8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3、冯广超方饪纯:《数字电视广告》,2004年2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4、周鸿铎:《电视节目营销策略》,2000年10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5、曾华国:《媒体的扩张》,2004年1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16、米歇尔·森格特瑞:《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2000年,华夏出版社。
17、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2002年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周鸿铎胡传林刑建毅著:《传媒经济》,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导论》(俞利军译),1998年第一版,华夏出版社。
20、赵曙光禹建强张小争:《中国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2年n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
【1】阿尔文·托夫勒【美】.未来的冲击【MI.孟广均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加】.麦克卢汉精粹【MI.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1
【3】菲利普·科特勒【美】.市场营销导论【M』.俞利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1
【4】桂敬一【日】.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M】.刘雪雁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
【5】杰克·富勒【美】.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陈莉萍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6】罗杰·费德勒【美】.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
【7】尼克·史蒂文森【英】.认识媒介文化【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3
【8】马克·波斯特【美】.信息方式【MI.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
【9】萨尔坦·科马里【美】.信息时代的经济学【M』.姚坤何卫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1
【1】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美】.传播学概论「MI.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1】伊丽莎白切尔【英】.企业家精神:全球化、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社,24
【121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美】.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MJ.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2
【13】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5
【14】杜骏飞.弥漫的'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2
【15】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1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7】胡钮.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M】.北京:新华出版社,2
【18】金暗.报业经济学.【Ml.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2
【19】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20】李良荣.新闻学导论【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1】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MI.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2
【22】刘海贵.中国报业发展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6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骆正林.传媒竞争与媒体经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8
【24】陆小华.新媒体观〔Ml.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8
【25】陆小华.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四】.北京:中信出版社,22
【26】沙莲香.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7】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3
【28】邵培仁.媒介经营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29】孙燕君.报业中国【明.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2
【30】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1】吴飞.大众传媒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3
【32】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
【33】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2
【34】喻国明.传媒影响力—传媒产业本质与竞争优势【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35】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6】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1
【37】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8】赵曙光,史宇鹏.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间.长沙:湖南出版社,23
【39】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I.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40】朱春限现代传媒产品创新理论与策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5
【41】朱春限传媒营销管理【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9:
【42】宋健武.竞争与融合闭.新闻与写作,28(l)
【43】朱丛艳,许冠英.论报纸的网络化生存【J】.新闻理论探讨,26(2)
【44】张丽萍.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形态的变革明.新闻实践,28(l)
【45】谢石山.正确估价网络媒体对报纸的冲击阴.湖南社会科学,21(4)
【46】靳更新.深度报道在报纸与网络竞争中的作用【J】.新闻传播,21(2)
【47】齐爱军,彭金凤.应对网络媒体—报纸寻求新的报道模式【J】.新闻记者,22(1
【48】任秋菊.左手办报,右手办网【Jl.青年记者,26,(24)
【49】严怡宁.美国报纸的网络化生存:优胜劣不汰【J】.中国报业27(5)
近年来,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迅猛发展,已成为连线新闻资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论电视新闻报道角度选择 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因此,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由于新闻记者的年龄和阅历等不同,写出的新闻报道也不一样。所以,不同的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认识价值,角度选择的不同,产生的新闻宣传效果就不一样,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要打破常规,从新闻的本质看问题,从中选择新颖耐看的角度,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百姓的角度去看新闻,选择他们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闻媒体是党和 *** 的喉舌,在县级台的新闻报道中,领导和各部门的工作报道必不可少,但每天都说领导在干什么,各部门的成绩怎么样,这就成了学舌鹦鹉,不是新闻报道,而是将事件重新回放,既不是领导愿意看到的,也不是百姓想看的,甚至被人诟病假大空,长此以往,这样的新闻也就失去了阵地,也没有感染力,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因此,我们可以变通新闻报道的角度,从领导和各部门的工作出发,找到其中人民群众企盼、关心和呼吁,从百姓最想知道的方面去提炼主题,就能吸引观众,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比如在绥芬河市的日常新闻报道中,自牡绥电气化铁路开工建设以来,因其所处的绥芬河口岸是黑龙江省对俄重要的贸易口岸,是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建设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积极响应号召,加强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而备受各级领导的关注,那么怎样做好这样的新闻,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各个施工阶段的工作进展,还是挖掘新闻人物,从重要节点事件入手,选择好的新闻报道角度,吸引观众的注意,显然后者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因此绥芬河电视台在《绥芬河新闻》节目中,总是从牡绥电气化铁路改造专案中,挖掘新闻事件的主角,并前后跟踪一对八零后小夫妻,在这条铁路上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从而带出这条铁路的工作进展,这样平民化的视角,更容易引起百姓的共鸣,也更愿意看到这样的新闻事件,所以,这样的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才是成功的。 其次,新闻报道角度选择要紧扣新闻的价值,从最能提示事物本质方面去选择报道角度。事物是复杂的,同一事物有不同的侧面,而同一新闻也有不同的价值,要从多角度中去比较主题,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进行报道。另外,现象和本质是提示事物外部表现和内在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深度和认识过程。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形态,是人们的感官能直接感知的。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为我们选取新闻报道角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认识方法。当我们发现和掌握了某一新闻事实后,从最能提示事物本质的角度去立意,写出的新闻才有深度,有思想性。 例如在对弃管楼的报道中,这是广大群众切实关心的一个新闻,这就是其新闻价值所在,那么我们在对弃管楼的报道中,不仅要将当前弃管楼的现象和危害报道出来,以其中的一户居民或者一栋楼的居民,对弃管楼的认所受到的影响为切入点,进行报道,更要挖掘弃管楼产生的根本原因,各相关部门应采取的措施,以及今后如何防止弃管楼的出现,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从弃管楼产生的本质角度去报道,才能赢得受众的认可。 再次,要创新思维,从工作所需去选择报道角度。以超常规的眼光,从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且又能经得起检验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大量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不加选择千篇一律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往往会取得相反的效果,很难给受众留下好印象,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创新思维至关重要,报道者有了创新思维,就能从新的角度发掘新闻价值,使受众看到新的报道形式、报道内容,产生新鲜感,能够进一步吸引受众观看。 总之,好的新闻报道角度选择,会使同一个新闻产生不同的宣传效果,新闻报道所选的角度必须做到立意新、题材新、表现手法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写作出好的新闻作品,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每一个电视新闻记者在接到新闻采访时,最好能将这个新闻价值最大化的进行挖掘,摆在观众面前一道不一样的新闻事件大餐,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让人铭记于心。 篇2 浅析台湾与大陆传播学教育异同 【摘要】在当代,传播学教育对于台湾和大陆来说,都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阶段。台湾对于传播学的高等教育与大陆存在着相同于不同之处,本文将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台湾世新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来对比著看两地的差异。通过比较,对于大陆的传播学教育好的方面要继续发扬,对于不足的要进行指出与改善。从而,探究出一条适合大陆新闻传播学教育更好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传播学;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传播学是一门起源于美国的学科,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需要,美国开始了这门学科的教育。台湾于美国各大高校之后引进了传播学的教育,大陆地区也随后开展了传播学教育。上世纪的最后十年,对于大陆和台湾的传播教育界而言,无疑都是个充满速度和 *** 的时期。大陆传播教育界在这十年里亲历了两次本学科地位的提升,目击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张。在文中,会结合世新大学的传播学教育,来对传播学教育进行点面的分析。中国传媒大学是大陆以传媒为特色的高校,所以,在本文中,会对这两所高校进行分析与比较。 大陆与台湾的传播学教育存在这一些相似之处,也存在着许多不同。本文将主要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来对比,即分析大陆和台湾传播学教育的差异。下面,就将以台湾以传播学为特色的台湾世新大学,与大陆以传媒为特色的中国传媒大学来进行具体的比较。 台湾世新大学是由台湾著名新闻人成舍我先生创办,以新闻传播为特色,自创校以来,以“德智兼修,手脑并用”的校训为指导,秉持“学校为学生而办,学生为读书而来”的办学原则,坚持自力更生,一路走来十分不易。成校长凭著勤俭稳健办学的方针,使世新在台湾高等教育界中站稳脚根,并逐步发展到今日的规模。 台湾与大陆的传播学教育有着一些不同,同时,这与两岸的传播学教育大环境与两岸的高等教育的不同也有关。大陆自1980年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传播学课程起,传播的学院教育已经走过了近30年春秋,而自1997年教育部把传播学升格为二级学科,以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相继设立传播学博士点1998年为开端,至今全国已有10所大学拥有传播博士学位授予资格,中国的博士教育也走过了10个春秋。 台湾世新大学对于传播学的专业设定非常细致,比如图文传播暨数位出版学系、公共关系暨广告学系、口语传播学系、资讯传播学系、数位多媒体设计学系、传播管理学系。法学院的智慧财产研究所也可以看做是为传播学服务的,因为电视、电影、图书等都需要许多的智慧财产权保护,所以设立这个系也可以使世新自己的研究得到保护。 中国传媒大学与世新大学的系所设定有重叠之处。比如,他们都有电视与新闻方向,广告方向,播音与主持等。但是,也有不同,世新大学对于广告方向设定的系所是公关关系暨广告学系,然而,中国传媒大学设定的只有广告,没有公关。从这边可以看出,中国传媒大学较为看重广告,而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台湾的公关领域有着很多的公关需求,所以学校也会比较重视。在世新大学,公共关系的老师请过世新的学姐来进行讲座,有好几位,她们现在在台湾的公关领域都发展地非常不错,无论是对活动的策划或是对公关的策划都比较专业。 其中,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在传统的学院,如新闻、播音主持等,台湾世新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的区别不是很大。然而,在一些比较新的方向,如广告与公关,世新大学把公关与广告齐名,然而,中国传媒大学还只是比较强调广告。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台湾的传播学教育比大陆要先进一些。然而,中国传媒大学也有其优势,它与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隶属于中国传媒大学的高阶教育培训学院。凤凰学院整合了中国传媒大学在影视媒介教育方面的优势和凤凰卫视有限公司在业界的品牌资源优势,以传媒教育和高阶培训为核心业务,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阶复合型人才和华语传媒精英为宗旨。 台湾的传播学教育比较偏向欧美化,也不逊色于欧美,首先在于中国台湾地区的教师虽然主要受教于欧美,但是在研究与教学上绝对不是追随,追随是永远不会超越前人的。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机械复制技术的成熟,高等教育学府逐渐迷失于后现份丛林中的社会机制。学术研究的真正目的在于理论化,理论的价值在于它的普世性universal。与艺术创作一样,学术观点既然已经超越国籍、文化的限制,也就没有必要计较独立、平等精神,更无需区分其源头为何。台湾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先锋性就在于它融合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教育模式与思想,却按照社会实践不断去融合与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学术上区分西方或东方、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的理论没有任何意义。 通过台湾世新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的对比,不难发现他们都有着专业的传播学研究方向,有着优秀的传媒装置与实习机会。但是,从师资来讲,中国传媒大学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较少,这也使得传播学学术国际化程度受制约。可以通过让老师出去交换学习的方式来取经。 如果这个比较困难,在国内,也要多了解国际上传播学与时俱进的发展,并且了解先进并更以人为本的传播学教学模式。可以在教学中增加学生实践的环节,在学生测评时,分数也要按照一半理论,一半实践来进行分配,这个实践要亲身去体验,比如通过校内校外的传媒学习。因为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并发掘新意。同时,也要让学生增加外语水平,及时了解国外的传媒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近十年台湾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的视野[J].新闻大学,20072. [2]胡春阳.美国传播学博士教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新闻大学,20103. [3]蒋晓丽.中国台湾地区新闻传播学教育之先锋性研究[J].西南民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4. [4]崔江宁.中国传播学教育现状研究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95.
推荐几个网站,google scholar, Blackwell, Jstor,Cambridge还有什么Oxford出版社等等吧。其实外文资料远比中文的多,而且好用
公众舆论是最为经典的
英文传播学文献 1. Mass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 John R. Bittner. -- 4th ed. -- Englewood Cliffs, . : Prentice-Hall, c1986. 2.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 Anders Hansen, Simon Cottle, Ralph Negrine, Chris Newbold. -- Basingstoke, Hampshire : Macmillan, 1998. 3.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 Denis McQuail. -- 2nd ed. -- London ;Newbury Park : Sage Publications, 1987. 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ies and research / Alexis S. Tan. -- 2nd ed. -- New York : Wiley,c1985. 5. Media impact : an introduction to mass media / Shirley Biagi : c1990. 1 6. Mass media and society / edited by James Curran and Michael Gurevitch //London ; N
你搜一下施拉姆 拉杂斯菲尔德 这些创始人的资料找一下!
参考文献列出如下,你可以自行选择几篇写上。1 试论电视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王起钧 河北大学 【硕士】河北大学 2006-05-01 0 2822 传媒引领和谐社会建设途径之探析 洪和根 嘉兴市广播电视总台 【期刊】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7-06-30 0 463 传媒转型的逻辑与使命 张伟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青岛 【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10 0 54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下传媒与司法的和谐关系 郑玉洁 华东政法大学 【期刊】法制与社会 2009-04-25 0 515 试论广播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 王蔚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期刊】党史博采(理论) 2006-01-20 0 236 和谐社会和传媒的社会责任 【期刊】新闻传播 2006-01-30 0 857 旅游传媒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五大角色 《江南游报》 陈鹰 【报纸】中国旅游报 2007-09-21 0 108 传媒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 袁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期刊】新闻爱好者 2009-09-10 789 和谐难题与传媒责任新论 杨建宇 郑州大学 【硕士】郑州大学 2006-05-01 0 13010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传媒责任研究 任慧静 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南京师范大学 2008-06-30 0 15511 大众传媒视角下的犯罪控制 张心向; 辛欣 南开大学法学院 【期刊】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6-15 7812 网络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从青岛传媒网《百姓说事》栏目说开去 王瑶; 韩丽楠; 朱凯 青岛传媒网 【期刊】青年记者 2008-09-20 0 6113 论和谐社会中“传媒力”的构建要素研究 张志君; 张婧莹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电视台 博士后 中国教育电视台研究室主任 【期刊】现代视听 2007-01-30 0 4914 网络时代下的传媒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李娜 郑州大学 【硕士】郑州大学 2006-04-18 0 19915 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 陈世昌 武汉科技大学 【硕士】武汉科技大学 2010-04-30 1716 传媒法制报道的三个理论问题 梁衡 人民日报 副总编辑邮编: 【期刊】当代传播 2007-05-15 3 12917 和谐社会建设与媒体角色定位 骆正林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期刊】现代视听 2007-01-30 0 13518 论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与作用 申思 中央民族大学 【硕士】中央民族大学 2008-04-01 0 16419 论现代传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董姝 长春理工大学 【硕士】长春理工大学 2007-06-01 0 137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人类传播史,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学的任务、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概述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前瞻。 〔关键词〕因特网/网络传播/网络媒体 Abstract: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 can't properly expla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phenomenon and therefore a new network communication must be founded. Th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actuality and future of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ory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Network communication, Internet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称为“控制研究”。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来说,社会控制不难实施。国家和政府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包括对媒体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的管理,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分配传播资源等等。 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而言,这种实实在在的社会控制几乎无法做到。由于网络传播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仅从技术上来看,要想控制网络传播都是不可能的。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有成百成千的新网站出现,要想控制住每一个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完全是空想。国家无法对其进行审批登记,也无法用经济力量对其进行控制(建立一个网站的资金非常之少),甚至想要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的传播,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社会控制,对于网络来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沙漏式”传播模式下,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不仅如引,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网上媒体采用多媒体技术向网上发布信息,不仅发布关于该信息的文本,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供受众自由选用。在信息的编排上,网上媒体除少数重大新闻事件采取同步传播外,对大多数信息采取异步传播,将各种信息散布在网上,并随时更新,让受者去“点播”,使受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按自己喜爱的顺序浏览或下载新闻信息。 在网络传播中,有条件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较之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属性上所具有的种种差异,因而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领域,以往一些传统的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以至消失: 一是新闻传播的区域界线。新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二是发布信息的时间界线。一个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发布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新闻网站中。以往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三是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运行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以往报刊、广播和电视各种新闻传播媒体独有的优势,在网际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加之传统媒体未曾拥有过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将这一切化合成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总之,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造成社会控制的弱化,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从而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 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性行为;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那么何谓网络传播?�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刚才界定了网络传播学中的网络传播定义,它明白无误地确立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网络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传播学亦称“传学”,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同人和社会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研究传播的概念和本质,信息与对象交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映,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本身的地位和作用,传播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2)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3)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4)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20世纪30年代发韧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到西欧和日本,并逐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定期交流各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网络传播学是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作为人类网络传播内容的信息,能够使人类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对人类的文化和政府的政策带来深刻的影响。传播作为联系信息生产、积累和获取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络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网络传播在人类的信息流通过程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手段的变革将对人类信息流通活动的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我们认为,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条。 1.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认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网络传播学的研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但是,这改变不了网络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2.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我们由此也可以断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 六、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政治问题,例如国际政治斗争往往会在网络传播中充分得以体现,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颠覆活动。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研究中要运用到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网络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研究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网络传播过程中要涉及到经济投入、产出问题,要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低成本高收益。网络传播学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研究中必然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 七、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进入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垮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立刻形成了对互联网的评介、研究的热潮,新闻传播学者亦对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给予了充分关注。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到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因此,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被提出。从1995年起,国内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将互联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网络作用方面。 1997年10月16日—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3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进行的第一次网络信息传播领域的理论研讨会议。由于当时中国新闻媒体上网者很少,只有人民日报网络版、华声报电子版等少数中国新闻机构在会上作了介绍性发言,会议邀请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主管给中国新闻界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1999年7月1—2日,中国记协在杭州主持召开了’99全国网络新闻媒体理论研讨会。5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网络版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30多家新闻机构向大会提交了论文。10多家新闻机构的代表在会议上发言,与会代表从近年来各自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践出发,广泛交流了对网络信息传播各个领域的看法。 1.国外的研究 国外不少代表性的相关著作在国内外形成很大影响,而且这些著作大多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蒋显�NFDA1�、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埃瑟·戴森的《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尼尔·巴雷特的《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查克·马丁的《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等。 这些译著虽然并不能被看作是网络传播学的著作,只能说是相关著作,但是它们打开了国内各界人士的眼界,促使中国人关注正在来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其中《数字化生存》一书1998年被《新周刊》第53期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 2.国内著作 国内学者近年来,撰写了多种评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年12月出版)由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本著作组成,力图用中国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作为中国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陈炎撰写的《Internet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姜奇平主编的《数字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刘吉和金吾伦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明安香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2月)等。 3.网络传播研究状况 网络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者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甚至连研究本身都与网络紧密结合,包括从网上获取资料、网上采访、网上调查等等。 新闻传播学者和直接从事网络传播的新闻传播者撰写的大量文章和论文,可分为以下方面:探讨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探讨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媒的关系,探讨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对国外网络传播法规的评介,对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总起来看,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现阶段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 4.网络传播学研究前瞻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传播业的蓬勃发展,为网络传播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也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互联网,传入中国,扩展了网络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网络传播业的发展,促使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筹划如何培养网络新闻学或网络传播学的高级专门人才,激励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对网络传播学的原理方法作深入的研究。可以预计网络传播学在21世纪必然会掀起一个新的研究热潮。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人类传播史,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学的任务、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概述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前瞻。 〔关键词〕因特网/网络传播/网络媒体 Abstract: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 can't properly expla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phenomenon and therefore a new network communication must be founded. Th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actuality and future of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ory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Network communication, Internet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称为“控制研究”。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来说,社会控制不难实施。国家和政府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包括对媒体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的管理,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分配传播资源等等。 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而言,这种实实在在的社会控制几乎无法做到。由于网络传播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仅从技术上来看,要想控制网络传播都是不可能的。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有成百成千的新网站出现,要想控制住每一个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完全是空想。国家无法对其进行审批登记,也无法用经济力量对其进行控制(建立一个网站的资金非常之少),甚至想要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的传播,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社会控制,对于网络来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沙漏式”传播模式下,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不仅如引,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网上媒体采用多媒体技术向网上发布信息,不仅发布关于该信息的文本,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供受众自由选用。在信息的编排上,网上媒体除少数重大新闻事件采取同步传播外,对大多数信息采取异步传播,将各种信息散布在网上,并随时更新,让受者去“点播”,使受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按自己喜爱的顺序浏览或下载新闻信息。 在网络传播中,有条件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较之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属性上所具有的种种差异,因而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领域,以往一些传统的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以至消失: 一是新闻传播的区域界线。新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二是发布信息的时间界线。一个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发布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新闻网站中。以往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三是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运行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以往报刊、广播和电视各种新闻传播媒体独有的优势,在网际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加之传统媒体未曾拥有过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将这一切化合成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总之,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造成社会控制的弱化,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从而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 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性行为;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那么何谓网络传播?�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刚才界定了网络传播学中的网络传播定义,它明白无误地确立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网络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传播学亦称“传学”,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同人和社会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研究传播的概念和本质,信息与对象交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映,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本身的地位和作用,传播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2)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3)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4)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20世纪30年代发韧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到西欧和日本,并逐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定期交流各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网络传播学是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作为人类网络传播内容的信息,能够使人类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对人类的文化和政府的政策带来深刻的影响。传播作为联系信息生产、积累和获取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络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网络传播在人类的信息流通过程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手段的变革将对人类信息流通活动的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我们认为,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条。 1.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认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网络传播学的研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但是,这改变不了网络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2.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我们由此也可以断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 六、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政治问题,例如国际政治斗争往往会在网络传播中充分得以体现,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颠覆活动。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研究中要运用到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网络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研究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网络传播过程中要涉及到经济投入、产出问题,要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低成本高收益。网络传播学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研究中必然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 七、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进入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垮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立刻形成了对互联网的评介、研究的热潮,新闻传播学者亦对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给予了充分关注。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到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因此,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被提出。从1995年起,国内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将互联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网络作用方面。 1997年10月16日—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3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进行的第一次网络信息传播领域的理论研讨会议。由于当时中国新闻媒体上网者很少,只有人民日报网络版、华声报电子版等少数中国新闻机构在会上作了介绍性发言,会议邀请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主管给中国新闻界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1999年7月1—2日,中国记协在杭州主持召开了’99全国网络新闻媒体理论研讨会。5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网络版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30多家新闻机构向大会提交了论文。10多家新闻机构的代表在会议上发言,与会代表从近年来各自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践出发,广泛交流了对网络信息传播各个领域的看法。 1.国外的研究 国外不少代表性的相关著作在国内外形成很大影响,而且这些著作大多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蒋显�NFDA1�、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埃瑟·戴森的《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尼尔·巴雷特的《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查克·马丁的《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等。 这些译著虽然并不能被看作是网络传播学的著作,只能说是相关著作,但是它们打开了国内各界人士的眼界,促使中国人关注正在来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其中《数字化生存》一书1998年被《新周刊》第53期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 2.国内著作 国内学者近年来,撰写了多种评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年12月出版)由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本著作组成,力图用中国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作为中国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陈炎撰写的《Internet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姜奇平主编的《数字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刘吉和金吾伦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明安香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2月)等。 3.网络传播研究状况 网络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者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甚至连研究本身都与网络紧密结合,包括从网上获取资料、网上采访、网上调查等等。 新闻传播学者和直接从事网络传播的新闻传播者撰写的大量文章和论文,可分为以下方面:探讨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探讨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媒的关系,探讨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对国外网络传播法规的评介,对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总起来看,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现阶段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 4.网络传播学研究前瞻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传播业的蓬勃发展,为网络传播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也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互联网,传入中国,扩展了网络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网络传播业的发展,促使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筹划如何培养网络新闻学或网络传播学的高级专门人才,激励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对网络传播学的原理方法作深入的研究。可以预计网络传播学在21世纪必然会掀起一个新的研究热潮。
基于微信公众账号的企业品牌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摘要】 微信公众平台的黏性传播模式、高接触度的信息推送、个人化体验的信息接收等特点,让这个平台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成为了企业品牌形象传播的一方沃土。但是企业能否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将互联网思维理念灵活运用到品牌传播中是企业利用微信公众账号进行品牌形象传播的首要问题。本文结合成功的个案经验分析,提出了使用微信公众账号进行企业品牌形象传播的策略和建议,为企业开展更深层次的新媒体品牌推广探索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品牌形象 品牌传播 微信公众账号
Abstract: The viscous micro-channel communication model public platform, high contact degree of information push, personalized experience receiving information and other features, make this platform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to pay attention, become a fertile ground for the party spread the corporate brand image ?? But enterprises can follow the new media law, the concept of flexibility in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thinking to brand communication is the use of micro enterprises believe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of public accounts were brand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case put forward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 the use of micro-channel public accounts were spread brand image for enterprises to develop a deeper exploration of new media branding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ords brand image brand communication micro-channel public accounts
社会化媒体发展到如今,能在诸多媒介形态上占据潜力优势的当属诞生时间最短的微信了。2011年2月微信发布,2012年5月微信用户突破一亿。根据腾讯2015年3月公布的一季度财报中的数据,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亿,其中用户每天打开微信10次以上。高数量的用户群体,高活跃度的用户表现,给予了企业依托此媒介平台开展品牌形象传播的新思路。这一新思路实施的有效保障则是基于微信提供的开放性平台建设――微信公众平台。大量的企业、商家在平台上注册认证企业公众账号,截止到2014年12月,微信公众平台数量已超800万。企业可以直接通过公众账号与广大用户和消费者进行点对点的交流互动,借助于这种细腻的交流沟通方式,深化自身品牌形象。
一、微信公众平台:企业品牌形象传播的沃土
1、基于熟人关系网络的黏性传播模式
在学者克莱舍基的《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一书中提到社会化软件、社会化媒体、社会化计算等一系列基于网络出现的沟通工具所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我们的能力在大幅增加,这种能力包括分享的能力、与他人互相合作的能力、采取集体行动的能力”。这是互联网社交化趋势带来的结果:“任何人基于爱、正义、共同的喜好和经历,灵活而有效地采用多种社会化工具联结起来,一起分享、合作乃至展开集体行动。这种关系是有黏性的。”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形成的网络社群是基于情感、身份或喜好等共同趋向而形成,成员们通过社交工具产生虚拟式的黏性交往。然而与之不同的是微信工具构建的关系网络,是将手机通讯录、QQ好友与同一地域使用者三个关系圈层合并,将虚拟社交圈与现实生活圈更强烈地融合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基于熟人关系网络的黏性传播模式。出于维持现实社交关系的需要,或者出于对熟人社交网络的信赖,或者出于对周围环境的关心,微信用户会更热衷于阅读、评论或转发朋友圈的内容。根据腾讯旗下深度研究性栏目企鹅智酷发布的数据显示,微信用户80%的人会选择阅读朋友圈里发布的内容,而只有20%的用户会直接去订阅号查看资讯。
2、基于高接触度的信息推送
与一般性社会化媒体使用计算机作为主要载体这一特点有所不同的是,微信的载体是移动终端,包括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随身携带性质的电子工具。移动随身的载体特性保证了微信用户能随时随地接收信息、评论信息和分享信息。在微信平台使用数据调查中发现,微信的重度使用者比例接近全部用户数量的四分之一,也就是亿。这些用户每天打开微信的平均次数超过30次。相比较微博依赖资讯和媒介属性搭建的弱关系信息网,微信更偏向于搭建以人际交往与互动为平台核心,信息附着其上的强关系网。所以微信平台中的信息推送比微博平台接触度和到达率都更高。在历经了四年的发展和渗透之后,微信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更增强了人们对这一信息渠道的依赖。
3、基于个人化体验的信息接收
微信平台的信息表达行为和接收行为与传统网络社交媒体相比,更具个人化体验。在微博平台上,我们不仅能看到自己对某条信息的反馈,也能同时看到别人对同一条信息的反馈。但在微信平台上,信息接收渠道具有私人化的特点。对公众订阅号的信息发布者来说,信息的推送模式是一个发布者推送到多个对应的信息接受者,信息发布者能准确掌握信息接受者的数量、账号情况和个人基本资料。从信息接受者角度来看,他们所看到的是,此条信息由某一发送者推送给单个的“我”。这在很大程度上剔除了信息接收过程中的“杂音”和“噪音”。接受者以个人身份阅读和体验信息内容,注意力和情绪不会受到其他声音的影响,继而保证了微信平台上信息接收的有效性和体验感。
二、公众账号的企业品牌形象传达:基于“FitTime睿健时代”的个案研究
公众账号是微信平台中企业进行品牌形象传达的重要符号载体,品牌消费者会借助于这个符号载体完成自身对企业品牌意义的生产。微信平台的信息传播特点让它成为了众多企业开展品牌形象传播的重要阵地。在这块众多企业争夺的战场上要想打一场漂亮的品牌传播战,就要依赖于完成作为品牌消费的符号意义的建构。因此,建构一个有助于企业品牌形象传播的企业公众订阅号,是一次从外而内的全方位包装。
1、品牌形象表达的认可度:界面设计的服务性与友好度
界面是受众进入公众账号中的第一印象体验,其作用类似于舞台。这是在进入一出戏剧之前,受众会接收舞台的布局和背景,幻化出对戏剧本身的期待。“FitTime睿健时代”(后简称睿健时代)是由无锡睿健时代贸易有限公司运营的企业公众账号。它的定位是致力于用互联网思维做健身事业,将正确、健康的健身习惯带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健身概念起步晚于西方,因此在健身市场中存在着大量有健身需求,却没有渠道获取正确健身知识的“菜鸟”级消费者。为了让有信息需求却没有信息满足渠道的健身“菜鸟”们尽快获取归属感,消除他们对自身健身信息匮乏的恐惧和羞涩,睿健时代在自身界面的开发设计上,给予了初学者和入门者充分的尊重和学习空间。界面中单独开设“新手”系列信息链接,从训练、饮食、营养补充和技巧要领等全方位入门资讯打包提供给新手。除此之外,界面还提供一些健身的简单服务,比如打卡服务和社区交流服务,打造了一条“资讯获取―训练实践―交流分享”的良性循环路径。
2、品牌形象表达的效度:用户体验式的故事表述
品牌形象的传达,并不仅仅是传达品牌定位,树立品牌认知。在微信的关系圈层传播中,最具有说服力和传播效度的是体验和感受。体验或感受层面的信息,在资讯堆积的微博中或许无法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但在以人际交往为核心的微信这一社交媒体中反而能获得更多的共鸣。由于微信信息接收方式的私人化,让微信用户不那么容易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更能够对体验式的故事表达内容产生共鸣。睿健时代特别设置有“FT变型记”这一栏目,邀请睿健时代的粉丝们和健身爱好者用图文的方式展现健身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图片以时间为轴线顺势放出,呈现出逐步阶段性的改变。文字细腻,信息丰富,表达健身粉丝们对自身努力结果的欣喜和艰辛过程的坚持。这些故事的表述,扭转了睿健时代在纯技术贴和指导贴中冷冰冰的技术形象,增添了品牌的生命力,丰富了品牌的核心――健身的人文内涵。由此,人们感知到的不仅仅是我们追求健康的期望,更是健康应以我为标准的决心和勇气。
3、品牌形象表达的热度:结合时事热点的话题推送
基于微信的黏性传播模式,微信用户的信息阅读习惯更多依赖于朋友圈的推荐。所以作为企业公众账号,在内容运营中需要给予信息接受者们更充分的转发理由,才能借内容传播的热度形成有更多关注度和更广泛传播热度的品牌形象表达。睿健时代在这一点上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抓住当下热点,寻求时事热点与品牌核心理念的结合,以热点话题助推品牌形象传播。比如结合《复仇者联盟2》的热映推出话题为“武装自己”的健身照片评比活动。顺应恋爱真人秀《我们相爱吧》的热播风潮,推出参与此真人秀明星的健康饮食和健身生活写照。傍上娱乐圈 “昆凌怀孕”的热门新闻表达运动型孕妈的美好生活。这些热点话题与核心定位的结合,既能形成新的话题热度,又能引发转发热潮。结合“昆凌怀孕”的娱乐热点所做的题为“你和天王嫂差的不仅是一个周杰伦”的内容文章,阅读量达到10万+,除此之外还获得大量粉丝的评论和转发。
三、公众账号的企业品牌形象传播策略建议
使用任何工具或渠道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都应该是双面的`。微信公众平台虽然给企业品牌形象传播提供了更多渠道选择和更具新媒体特性的传播机遇,但目前在新媒体尤其是微信平台上进行的品牌传播或品牌运营基本都处于探索状态,因而与其说这是一次机遇,倒不如说这是企业发展在互联网时代遭遇的一次重大挑战。当然也有类似睿健时代这样的公众账号,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因势利导地运用微信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探索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传播方式与技巧。这些艰辛的探索也逐渐构成了依托微信公众账号开展企业品牌形象传播的可行性较强的策略建议。
1、碎片化的品牌内涵表达
碎片化不只是微信这一媒体的独特内容传播特性,而是绝大多数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这个特性的形成是由于社交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依赖手机移动终端,成为了大多数社交媒体用户用以打发碎片式时间的信息工具。碎片化的微信话语传播方式,使得这个平台中的信息传播模式更偏向于短、平、快。碎片化的传播模式,表现在事实层面则是多元化的信息源、分散的观察视角、零碎的信息表达、不完整的信息要素等。由此,企业遵循此规律进行品牌形象传播行为时,品牌内涵的表达、品牌认知的传递要依托更多样化的表达技巧和多角度的表达视野,而不是将品牌内涵表达诉诸于同一个内容或者同一种类型的内容推送中。睿健时代的品牌表达视角就是在不断转换的,大体上产生的三个视角包括:其一,“我”的导师视角,这是从品牌角度直接入手推送品牌内涵。其二,“你”的用户视角,以向用户提供方法和督促性引导的方法增加品牌理解。其三,“她”的示范者视角,讲述第三方通过健身从“土肥圆”变身男神女神的逆袭故事,传达激励精神,提高品牌认同度。
2、嵌入式的品牌信息传递
在腾讯提供的微信平台数据中可以看到,微信用户中的人群都关注了企业和媒体的公众账号。其中的人关注微信公众账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资讯,的人是为了方便生活,的人是为了学习知识。这个比例占据了全部份额的。从数据上看,用户的目的性十分明显的集中在资讯获得、便利生活以及知识学习上。所以信息的丰富性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公众账号进行内容运营时必须要考虑的事情。然而每个企业公众账号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传达企业品牌信息,这种必然附着的行为特质会造成内容信息量的损失。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嵌入式的品牌信息传递,即寻求品牌广告信息和资讯信息的优质结合点,让品牌信息成为资讯信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户在阅读和获取信息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内容中关于品牌信息的表达。健身与饮食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食谱是睿健时代内容推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食谱推荐内容中,睿健时代选择的结合点是食谱的信息内容与睿健时代的粉丝文化、专业身份等品牌信息相结合。这些食谱的创作者都是睿健时代在不同网络渠道的粉丝群,藉由创作者身份的介绍也进一步帮助用户明确睿健时代的品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每个食谱都有睿健时代营养师的点评专栏,睿健时代营养师的专业身份也影射和彰显了睿健时代内容运营者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使用户产生更多品牌信赖。
3、拟人态的品牌形象定位
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拥有的公众账号超过了800万。而且微信用户关注公众账号和接收相关信息的行为具有私人化特点,因此如何让自己企业的公众账号与众不同,个性突出,其中比较有效的做法就是采用拟人化的品牌形象定位。用户或许记不住你的品牌名称,但个性明确、形象独特的拟人式品牌形象会给他们留下更长久的记忆和更深刻的品牌印象。诸如睿健时代着力打造的全面、细致的专业级健身教练形象;星巴克品牌的懂咖啡更懂生活的小资咖啡专家形象;杜蕾斯的会调皮会卖萌的坏坏小男生形象。这些形象的建构,赋予了品牌更多人性化色彩,也让用户能以更快的速度了解、领会并接受这一品牌形象定位。
【参考文献】
[1] 腾讯:2015年微信平台数据研究报告[EB/OL].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
[2] 克莱舍基著,胡泳、沈满琳译: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 童慧:微信的传播学观照及其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13(9).
[5] 余明阳、舒咏平:论“品牌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2(3).
关于网络直播的论文
现在网络直播行业火热,出现了主播平台、网红等新名词。在此,我为大家准备好了关于网络直播的论文,一起来学习吧!
摘要: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途径,近两年来成为一种大热的现象,笔者以主播和观众两个群体为切入点,分析了网络直播参与者背后的心理动力,发现主播和观众在互动中主要受自我表达欲望的驱使。并在最后讨论了如何引导网络直播健康发展,从而消减其对参与者心理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网络直播;自我表达;卷入度;孤独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所谓的网络直播应运而生。通过在现场架设独立的信号采集设备(音频+视频)导入导播端(导播设备或平台),再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发布至网址供人观看。其又可分为“表演性质的网络直播”和“实录性质的网络直播”,前者常见的就是各类主播通过镜头唱歌、模仿、脱口秀以及动作表演等,而后者则是各类会议、活动或事件的网络直播。网络直播无疑是近期的热点之一。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直播内容也已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观众们总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 家,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两亿。其中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 万,同步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 个[1]。本文主要探讨“表演性质的网络直播”参与者背后的心理动力。
一、网络主播的心理动力分析
直播网站由用户创建内容(User-Gennerated Content,UGC),成为网络主播的门槛非常之低,只需要简单的摄像头与麦克风,“主播”们即可创建自己的“房间”(类似于聊天室),向观众实时分享自己的生活。
主播们以观众的“礼物”来获取报酬,但经济报酬绝不是主播们进行“表演”的唯一动力。据笔者访谈的一位网络主播表示,“每当系统提示有新观众进入我的房间,就会觉得自己更加受到关注”,这一心理状态很具代表性。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的个体自我呈现方式,其用户也大多数以青少年为主,这一群体普遍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倾向于积极寻求社会认同,引起他人关注[2],网络直播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较之文字表达为主的社交渠道――如微博等,直播的方式更加直观,自我展示的方式更为立体多样,因此受到欢迎。
除去以网络直播为生的专职主播,直播平台上还存在着大量的“业余”主播,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普通的社会角色,如学生、白领、工人。但在直播平台上,很多主播在“粉丝”的关注中感到自我价值获得了提升,有被访谈的主播声称,“坐到摄像头前,我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仿佛突然由龙套变成了主角。”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自我实现”视为人的最高需求,而对于一些主播来说,通过网络直播能够或多或少地实现自我。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展示失败可能会造成自尊心下降等不良后果,但在网络直播中,这些失败的压力很大程度上被消解了。已有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匿名情况下人们的言谈和行为会超越平时的规范[3]。而主播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沟通大多数情况下是匿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直播的参与者更加自由开放地讨论某些话题,同时越轨行为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开放性出现,比如某些主播在直播时打色情擦边球,或表演一些猎奇的内容。
二、观众的心理动力分析
首先,网络直播中主播与观众的互动形式提升了观众的心理卷入度。卷入度(involvement)这一概念最先由学者库拉格曼(Herbert,)提出,也翻译为“参与度”,在传播效果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指标[4]。一般认为,观众的卷入度越高,传播效果就越好。在一个典型直播场景中:主播主动热情地向新进入“房间”的观众打招呼,也会点名向赠送“礼物”的粉丝表示感谢,并满足其一些表演要求,如演唱指定的歌曲。在这里观众不再是单纯的旁观者和内容消费者,而是与主播一起构建直播内容。这种“共同决定”的形式能够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提升观众的注意力,最终使观众更深入地卷入到直播中去。
其次,网络直播中传递的信息容易吸收,减轻了人们的认知资源负担。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获得知识变得极其简单,只需要耗费极少的认知资源,人们就能即刻获得想要的信息,因此大多数网民面对网络传播的信息常常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记忆。网络直播的形式恰好满足了这一需要:主播形象立体生动,大多用口语传递内容。对于观众来说,欣赏和参与网络直播消耗的精力非常之少,又有足够的娱乐性来排解无聊感。
再次,观众能够察觉到其他人的存在,这有效地排解了孤独感。网络直播的“房间”大多会标示观众人数;在主播表演时,观众之间也能进行一些交流,这些设置都能够让观众产生一种群体归属感。对共同主播内容的兴趣,也能使爱好相似的观众聚集到一起,以产生更多的话题。因此虽然有些直播非常无趣,有时却能聚集起大批的观众对其进行评论。这种集体评论(网络称之为“吐槽”)模式既满足了观众的表达欲望,这些评论反之成为了直播内容的一部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最后,网络主播对自身生活的袒露,满足了观众的窥探欲望。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曾指出,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一个看不见、充满敌意的'世界里,有着不安全的恐惧,这种不安全感又导致了焦虑。所以,“窥探欲”属于某种自我保护的需要,也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在网络直播出现之前,窥探别人的生活有悖于社会道德伦理,因此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但网络直播将窥探上升为光明正大的行为,主播们直播自己吃饭,逛街,甚至睡觉,这些原本属于个人私密的内容对观众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三、结语
虽然主播与观众参与网络直播的动力并不相同,然而双方的互动却构成了网络直播的核心,观众对主播表演的内容做出积极或消极的回应,而主播会更加频繁地表演观众喜闻乐见的“情节”。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时的反馈对强化行为至关重要,而直播平台能够保证观众和主播之间的反馈是即时有效的,双方的互动也促进了直播行为的持续。
网络直播的出现,满足了参与者的心理需求,但其野蛮生长很容易出现乱象,截止目前,已有多起关于网络直播的负面新闻出现[5]。直播本是为追求个性化的声音而出现,但当观众开始盲目追捧主播,主播开始盲目讨好观众,就会陷入到所谓的“群体迷思”中去。
因此,在需要外部监管的同时,主播与观众也应维持良性的互动;主播以自己的才艺去吸引观众,而非哗众取宠,观众对不健康的直播内容应及时举报,而非拍手叫好,双方共同构建出健康的直播环境,才能促使网络直播这一新兴事物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苏红宇.网络直播:烧钱背后危机四伏.经济[J].2016(16):50-53
[2]赵亮.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心理表现及其疏导.教学与管理[J].2012(36):61-62
[3]王礼申.去个体化效应――群体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科协论坛[J].2009(6):72
[4]胡晓云,徐芳.关于卷入度(involvement)问题研究的追踪溯源.广告研究[J].2006(1):22-26
[5]张F.热闹的“网红”:网络直播平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记者[J].2016(5):64-65
摘要 :在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广播电视的表现形式,使得广播电视行业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文章主要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就其在电视播出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视播出系统;媒体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人们的新闻获取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对新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传统的播出方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电视台需要与时俱进,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节目制作过程中,这样才能够使广播电视取得可持续发展。
1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意义
有助于对节目资讯进行整合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平台是其发展的重要产物。现如今,在我国资源的交互过程中,互联网平台成为资源交互的重要场所。在节目制作之时,广播电视节目就能够对互联网平台进行充分的利用,通过该平台来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继而实现节目制作的资讯交互,使得节目的制作步骤有所减少,进而促使节目的制作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节目制作完成之后,通过对互联网在线传播渠道的利用,能够使电视节目与用户的交互得以实现,这样一来,可以使广大用户对电视节目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1]。与此同时,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充分利用,能够使广播电视的宣传成效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够起到降低宣传成本的作用,进而促进广播电视台经济效益的提升。
有助于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尽管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广播电视行业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较晚。在广电行业发展过程中,其监管水平较低,监管的力度也不够理想,导致整体的形势比较混乱,在信息的发布上,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尽管我国广电行业进行了深化改革,不过还有许多的问题存在,例如,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一些虚假的信息,甚至发布一些反动的信息,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在广播播出系统中,如果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其中,就能够使广播播出系统变得更加的完善,从而使媒体能够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将一些谣言及时扼杀在摇篮之中。
有助于提高信息的价值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如果利用网络来进行传播,那么不仅仅是对信息进行简单的传播或者收集,最为重要的是保证信息的内涵与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要对信息所能产生的影响力进行重视,对信息所包含的社会价值予以关注。我们知道,广播电视播出的新闻所包含的范围较广,不仅包含国家的政治内容,还包含国家的.经济以及文化等内容,所以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要选取一些价值高的新闻进行报道,这样才能够使网络传递信息高度“低”的问题得到解决。
能够将人才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作为我国政府的喉舌,广播电视媒体存在了许多年,再加上其具有独特的社会地位,所创造的价值较大,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在我国广播电视单位都聚集了许多的人才。通过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电视播出系统之中,就能够将他们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如此一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广播电视肯定会成为计算机网络传播的重要力量。
2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应用时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安全性
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特别是对一些新闻事件进行直播时,每一个电视台都需要确保播出安全。在以前,一些电视塔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拒绝运用网络来播出节目。因为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网络中的“病毒”就威胁了用户的信息安全,会导致电视节目出现播出事故。故此,在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如果要对计算机网络进行运用,就需要对安全性问题进行考虑。
可靠性
在节目播出之时,信息数据是否完整,信号传输是否通畅等,都会对节目的播出质量产生影响。一般而言,节目的数据都会被存储起来,会被存放于磁盘矩阵之中。如果没有相关的保护措施,就会导致节目的数据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遭到损害,而一旦这些数据被损坏,那么想要去弥补就非常困难。故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电视台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保护工作,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时,需要进行合理地应用,要保证数据信号存储的可靠性,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扩展性
电视播出系统的价格较为高昂,而电视台的计算机设备价格也比较贵,所以在选择这些技术性产品时,不仅要选择一些质量有保障的产品,还需要对设备的可扩展性进行考虑。如此,即便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那么自己所购买的设备也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扩展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软件的扩展,另一种是硬件的扩展,所以在进行扩展之时,我们需要从这两个不同的方面着手[3]。
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音频录制中的应用
在广播节目中,音频的录制极其重要,是节目播出的基础,更是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故此,需要确保音频的质量,这样才能够使节目的播出效果得到保证。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这样才能够促进量化分辨率的实现,才能够实现采样频率,进而提高音频录制的质量,确保节目的播出质量。
在节目编审方面的应用
在广播电台节目编审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语音消息的处理上。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就能够对非线性语言进行编辑处理,而且还能够将其添加到节目的其他地方。在节目播出中,如果存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那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对这些内容进行删除。另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便利了电台工作人员对语音的修饰,通过多种形式的组合,能够使音乐变得形式多样,这样就能够使节目达到编审的要求。与此同时,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使信号的损失有所降低,能够提高节目的播出质量。
数据播出子系统
数据播出子系统在电视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处于DDB技术体系的核心位置之中,为数据信息的运行提供了依据。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然后经由广电有线电视网络(CommunityAntennaTelevision,CATV)网络广播信息的处理,再通过对相应播放软件的利用,向有线电视输出信息。该系统还具有其他的功能,如监督数据的功能、管理数据的功能等。在这之中,以下几种设备的存在为数据播放子系统的运行提供了设备支持:(1)DDB前端调制器;(2)播放服务器;(3)网络管理器[4]。如此,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下,广播电视就能够根据数据播出管理的要求,对节目进行以下几种功能性服务:(1)节目编排;(2)电视资源存储。这为推动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用户子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针对广播电视使用者的,由硬件设备与应用软件所构成,为广播系统数据的传输以及接收等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使得系统中的用户数据能够更好地传输到互联网中,用户子系统主要由以下几种硬件所构成:(1)DDB接收卡;(2)PC;(3)电话Modem。通过公共电话网,将用户数据传输到广播电视体系之内,与此同时,实现互联网的双向连接。至于系统内的应用软件,则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所构成:(1)视频接收软件;(2)接收主界面;(3)资源接收软件。视频直播子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对所接收的视频信号通过采集模块来进行整合与分析,然后经由信号输出系统来对其进行实时分析,再将其转化为视频信号,以实现对节目的直播,或者是对节目的转播。其主要由以下几种部件所构成:(1)视频信号源;(2)视频直播服务器等。为了使该系统得到更好的运转,就需要使视频信号采集的有效性得到保证。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在对模块内的视频信号进行采集时,主要是通过摄像机来进行采集。视频直播服务器由以下几方面构成:(1)视频直播控制程序;(2)视频采集卡;(3)时钟卡。为了使视频信号能够更好地反映视频信号源,就需要通过相应的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需要通过特殊编码反馈给视频播放器,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地将视频信号呈现到用户的面前。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时,需要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这样才能够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进而使广播电视播出系统变得更加完善,为广大受众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 参考文献 ]
[1]翟德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10):222,224.
[2]索朗德吉.广播电视发展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8(2):124-125.
[3]张丽霞.广播电台自动化播出系统中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6(8):252.
[4]贾士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电视新闻直播技术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电视技术,2010(3):82-85.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人类传播史,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学的任务、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概述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前瞻。 〔关键词〕因特网/网络传播/网络媒体 Abstract: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 can't properly expla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phenomenon and therefore a new network communication must be founded. Th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actuality and future of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ory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Network communication, Internet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称为“控制研究”。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来说,社会控制不难实施。国家和政府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包括对媒体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的管理,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分配传播资源等等。 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而言,这种实实在在的社会控制几乎无法做到。由于网络传播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仅从技术上来看,要想控制网络传播都是不可能的。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有成百成千的新网站出现,要想控制住每一个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完全是空想。国家无法对其进行审批登记,也无法用经济力量对其进行控制(建立一个网站的资金非常之少),甚至想要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的传播,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社会控制,对于网络来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沙漏式”传播模式下,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不仅如引,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网上媒体采用多媒体技术向网上发布信息,不仅发布关于该信息的文本,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供受众自由选用。在信息的编排上,网上媒体除少数重大新闻事件采取同步传播外,对大多数信息采取异步传播,将各种信息散布在网上,并随时更新,让受者去“点播”,使受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按自己喜爱的顺序浏览或下载新闻信息。 在网络传播中,有条件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较之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属性上所具有的种种差异,因而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领域,以往一些传统的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以至消失: 一是新闻传播的区域界线。新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二是发布信息的时间界线。一个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发布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新闻网站中。以往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三是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运行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以往报刊、广播和电视各种新闻传播媒体独有的优势,在网际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加之传统媒体未曾拥有过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将这一切化合成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总之,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造成社会控制的弱化,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从而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 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性行为;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那么何谓网络传播?�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刚才界定了网络传播学中的网络传播定义,它明白无误地确立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网络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传播学亦称“传学”,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同人和社会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研究传播的概念和本质,信息与对象交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映,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本身的地位和作用,传播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2)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3)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4)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20世纪30年代发韧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到西欧和日本,并逐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定期交流各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网络传播学是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作为人类网络传播内容的信息,能够使人类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对人类的文化和政府的政策带来深刻的影响。传播作为联系信息生产、积累和获取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络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网络传播在人类的信息流通过程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手段的变革将对人类信息流通活动的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我们认为,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条。 1.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认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网络传播学的研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但是,这改变不了网络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2.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我们由此也可以断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 六、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政治问题,例如国际政治斗争往往会在网络传播中充分得以体现,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颠覆活动。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研究中要运用到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网络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研究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网络传播过程中要涉及到经济投入、产出问题,要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低成本高收益。网络传播学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研究中必然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 七、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进入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垮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立刻形成了对互联网的评介、研究的热潮,新闻传播学者亦对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给予了充分关注。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到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因此,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被提出。从1995年起,国内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将互联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网络作用方面。 1997年10月16日—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3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进行的第一次网络信息传播领域的理论研讨会议。由于当时中国新闻媒体上网者很少,只有人民日报网络版、华声报电子版等少数中国新闻机构在会上作了介绍性发言,会议邀请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主管给中国新闻界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1999年7月1—2日,中国记协在杭州主持召开了’99全国网络新闻媒体理论研讨会。5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网络版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30多家新闻机构向大会提交了论文。10多家新闻机构的代表在会议上发言,与会代表从近年来各自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践出发,广泛交流了对网络信息传播各个领域的看法。 1.国外的研究 国外不少代表性的相关著作在国内外形成很大影响,而且这些著作大多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蒋显�NFDA1�、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埃瑟·戴森的《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尼尔·巴雷特的《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查克·马丁的《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等。 这些译著虽然并不能被看作是网络传播学的著作,只能说是相关著作,但是它们打开了国内各界人士的眼界,促使中国人关注正在来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其中《数字化生存》一书1998年被《新周刊》第53期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 2.国内著作 国内学者近年来,撰写了多种评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年12月出版)由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本著作组成,力图用中国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作为中国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陈炎撰写的《Internet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姜奇平主编的《数字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刘吉和金吾伦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明安香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2月)等。 3.网络传播研究状况 网络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者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甚至连研究本身都与网络紧密结合,包括从网上获取资料、网上采访、网上调查等等。 新闻传播学者和直接从事网络传播的新闻传播者撰写的大量文章和论文,可分为以下方面:探讨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探讨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媒的关系,探讨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对国外网络传播法规的评介,对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总起来看,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现阶段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 4.网络传播学研究前瞻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传播业的蓬勃发展,为网络传播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也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互联网,传入中国,扩展了网络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网络传播业的发展,促使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筹划如何培养网络新闻学或网络传播学的高级专门人才,激励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对网络传播学的原理方法作深入的研究。可以预计网络传播学在21世纪必然会掀起一个新的研究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