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人物形象论文研究方向

人物形象论文研究方向

发布时间:

人物形象论文研究方向

苏童少年形象分析论文研究有如下方法:1、通过肖像描写。2、语言描写。3、心理描写。4、动作描写。5、神态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小说三要素之一,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小说必须要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可以是反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一篇小说可以塑造一个人物形象,也可以塑造多个人物形象。对话情景:用于某些场景合适当时的语言描写。简单来说就是你在什么环境就该说什么话,着重突出场景方面:环境,人物的性格特点年龄,事件。

我来帮你吧 看你找那么辛苦 你邮件地址?

论文人物形象研究

在英文论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论文类型是人物分析,就是我们常说的Character Analysis Essay(人物分析论文)。这一类型的文章需要学生对人物角色做一个独特深入的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Protagonists (heroes):故事的主角。

Antagonists:是故事中与主角互相敌对的角色或组织,换言之、是反对主角的个人或群体。但对立角色并不一定都是反派角色。

Major:主要人物,通常每个故事中只有一到两个主要人物。

Minor:次要人物,他们对主要人物的形象有着对比衬托的作用,尤其是和主要人物处于对立面的人物。次要人物能力越强,主要人物的形象就越突出,情节越跌宕起伏。

Dynamic(changing):动态人物,即该人物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化。

Static(unchanging):静态人物,该人物不随故事发展而发生变化,通常为次要角色。

Foils:指在与主角形成对立的人物,通常通过这种对比,来凸显主角的某一特点。

分析人物描写,展示人物形象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展现人物个性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等方面,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外貌、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性格特征。

而语言的描写,可以刻画人物性格,使他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同时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对心理细节的描写,可以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心情感,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人物性格。

内容摘要: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而戏曲也渐渐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学者、专家对其的研究也逐渐提上了日程。

关键词:

元曲四大家、戏剧经典人物形象、研究述评

正文:

关汉卿的《窦娥冤》,感天动地,使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白朴的《梧桐雨》,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帝王与妃子的真挚情感;马致远的《汉宫秋》,写尽了一代明君为了国家的兴盛痛失所爱的心酸;王实甫的《西厢记》表达了“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走近他们,觉得这些人物仿佛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引得我们不住的去探究、思索。

一、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关汉卿,号已斋叟,汉卿是他的字,前半生坎坷,在夹缝中求生存,后半生积极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作,如带有喜剧色彩的《救风尘》和悲剧《窦娥冤》,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腐朽社会的不满。但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窦娥,以下是对她的形象研究分析。

简单地说,窦娥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幼年时父亲为了能有盘缠上京赶考,把她卖给蔡婆婆家当童养媳,成年后又经历了丧父之痛,不过这一切对于从小在苦日子中“浸淫”过的窦娥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但是从这时起,才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及生命的终结。在要不要改嫁的问题上,窦娥和蔡婆婆产生了意见分歧,蔡婆婆是年长寂寞,本无可厚非,但她最不该的是不顾窦娥的意愿逼她改嫁,这倒也就罢了,蔡婆婆毕竟是她的长辈,“尊老爱幼”的孝道不允许她忤逆婆婆。当然,如果放在现代,我绝对支持窦娥的做法——拒婚不从,但是那个时代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她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不尊重蔡婆婆,至少她的死因是帮蔡婆婆顶罪。窦娥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值得人称道,但她的死往往会让人产生“生不逢时”的惋惜。

在窦娥死前,她曾经发了三个誓言,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我个人觉得,这三个誓言,除了六月飞雪,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而“无巧不成书”,这样的际遇也恰恰证明了窦娥遭受的不平,所以可以说,她是一个骨子里倔强但却有着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的人。

二、秋雨梧桐夜落时

白朴,字仁甫,号兰谷。他自幼颠沛流离,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浓重的沧桑感。而他所传至今的《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却偏偏是爱情题材的戏剧,而我这里所要说的是及爱情、政治为一体的历史剧《梧桐雨》,题名来自白居易的同题材诗作《长恨歌》中“秋雨梧桐夜落时”一句。这一句给人一种暗示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结局的意味,因而我很喜欢,这是一种凄楚之美。

李、杨的爱情故事,有点俗套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但因为男女主角身份尊贵,再加上当时的政治动荡,而使得这样的爱情有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自古帝王多薄情”,所以李对杨的情,成了杨“红颜祸水”的佐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作为一名帝王,“要江山更要美人”其实有时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实情况是“为江山弃美人”,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悲剧命运其实与她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的。

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马致远,号东篱,他的《天净沙 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他本人也有“曲状元”的美誉。同时,马致远也写过一系列杂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汉宫秋》。

《汉宫秋》是围绕历史上出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而创作的,关于这一历史事件一直以来都是众说非云,而我比较欣赏的“事实”是前几年拍的由李彩桦主演的电视剧《昭君出塞》,毛延寿对昭君一见钟情,因而私藏昭君真实画像,昭君与呼韩邪在成婚前巧遇,两情相悦,而汉元帝则成了彻彻底底的“跑龙套”。这个版本降低了昭君在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将呼韩邪与昭君之间由美色产生的欲望上升到由情爱产生的欲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昭君由为国牺牲变成了为爱奉献,削弱了她的形象对后人的启发影响作用。不过说到底,她也只是个小女人罢了。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很佩服她的远嫁他乡的勇气。毕竟,就现代的观念来看,远距离恋爱都难保劳燕凤飞,何况是为了爱人嫁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呢,也或许,你勇敢了一回,做了选择,但当激情退去,你还能用什么来支撑你的婚姻?因而我认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不难,难的是之后你该怎么做。

所以说,昭君是果决的,亦是幸福的,因为她一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四、天长地久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代表作《西厢记》,简言之,讲的是丞相之女崔莺莺与赴考考生张君瑞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后终成眷属的故事。

《西厢记》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类的小说,它有一个完美的大结局,但这并不表示我对崔莺莺的做法是赞同的。身为一名大家闺秀,私会男子并以身相许是绝对不明智的,不然现代也不会有“先上车后补票”的事件的发生了,其实追溯起来,古来有之。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年轻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我要说,女孩子要懂得保护自己,嫁给一个爱自己而自己不爱的人并不可怕,糟糕的是,当一切尘埃落定,“不贞”却成为了夺走你幸福的侩子手。

结论:

“情”之一字,其实是世上最难解的题,当友情、亲情、爱情产生冲突时,该如何取舍?我记得《昭君出塞》中昭君决定虽呼韩邪离开时,呼韩邪问过她选择的原因,昭君说“离开父母我会心痛,而离开你我会心碎,所以我情愿心痛也不愿日后心碎”。这句话曾一度感动了我,至今记忆犹新。誓言往往是美好的,可当它冲撞了现实,选择便成了最为艰难的事,有些事我们没经历过所以不能带有偏见,综观现实才能做出最为恰当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对传统伦理和全贞全孝的推崇与彰显——对关汉卿<窦娥冤>窦娥形象的重新认识》,高进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2、《试论杨玉环形象在文人作品中的嬗变》,邓光泉,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年01期

3、《对“元曲四大家”源于周德清之说的批驳》,杜瑶瑶,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元曲四大家”之说探源——元人评元曲》,杜瑶瑶,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汉宫秋>:从史卷到舞台解读王昭君》,丁国祥,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异曲同工 同中见异——<梧桐雨>与<汉宫秋>之比较》,刘爱琳,艺术百家,2007年03期

7、《论莺莺之美——<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再解读》,岳上铧,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论“李杨爱情”张力性品格》,张勇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元曲四大家中“郑”之归属研究综述》,吴庆晏,四川戏剧,2007年05期

10、《白仁甫杂剧人物形象塑造深探》,田景丽,芒种,2012年08期

内容摘要:王熙凤被称作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塑造成功形象之一。王熙凤不但有着美丽的容貌,还有着超凡的管理才能,且心机深重、阴险歹毒,成为女性世界中一只杰出的“凤凰”。本文从王熙凤的侧面描写反映出封建贵族的罪恶本质,以及封建家族走向灭亡必然趋势的命运。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王熙凤 能力才干 阴险歹毒 随着社会的变化,不同时代对王熙凤的理解与评价各有差异。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描述代表着时代性,基于经济市场下背景分析王熙凤的处事风格及人物性格。对王熙凤为人处世的分析,可以看出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因此必须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分析人物真实的性格特征,为《红楼梦》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容貌风华,恍若神妃 王熙凤人物出场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一语未了,只听到后院中有人笑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其装扮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作者通过直接描写人物外表,把王熙凤塑造成雍容华贵的美人,赋予了她迷人的风采,使她在众多美女的贾府突显而出。 笔者除了直接描述外,还从侧面衬托凤姐的美貌。在“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和“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两回中,笔者一方面突出了王熙凤的心机和手段,另一方面显现出王熙凤的光彩照人。 二、伶牙俐齿,巧言善辩 王熙凤伶牙俐齿的口才也让读者印象深刻。从她开口的与众不同,“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时时不忘。”从王熙凤话中,既有对林黛玉的恭维,又有对贾府众姐妹的关照,同时不忘讨好“老祖宗”,这一席话可谓“一石三鸟”。应了周瑞家那句话“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 “刘姥姥进荣国府”这回,王熙凤超常的巧言善辩才能及处事的应变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王熙凤对刘姥姥的来意心知肚明,刘姥姥在诉说家道艰难的时候,也不失时机地告诉刘姥姥:“不过借赖着祖父的虚名,作个穷官罢了……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王熙凤尽量的贬低自己,目的是在自身利益不损失的同时,又不至于得罪刘姥姥。简短的几句话王熙凤的表现既让刘姥姥不失颜面,又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充分展现了她异于常人的语言才能。 三、心思细腻,善于心计 在人际关系繁中复杂的家族中,处处都需要防备外人的算计,捍卫自己的地位,王熙凤可谓机关算尽。一边对“老祖宗”奉承巴结、极力讨好,一边对王夫人甜言蜜语,对周围平辈也极力拉拢关系,对待下人打压收买,对触及自身利益的人置之死地而后快。 在小月不能管家的时候,王夫人委托贾探春代为管理。当王熙凤得知探春能力后,对贾府平辈赞美了一番。从中看出她缜密的心思,平时留心观察身边每一个人,在熟知每个人弱点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对付他们。在贾琏偷娶尤二姐事上,王熙凤在得知此事后,马上讯问家童打听尤二姐住处。巧言令色的将尤二姐入贾府,指使家奴到官府去告状,借机大闹宁国府。在贾母面前假装好人,瞒贾琏,将尤二姐逼死。整个过程,将她善于心计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做事干练,争强好胜 王熙凤自幼充当男孩子教养,行事风格与那些闺阁女子自然不同。在刘姥姥进荣国府时,听说熙凤管理贾家,就对她称赞有加。在宁国府,无人敢惹焦大,王熙凤却敢说:“还不早打发了没这王法的东西!”协助管理宁国府时,对下人说:“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这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置!”不难看出她雷厉风行的作风。 笔者在表现雷厉风行时,也体现出她争强好胜的性格。宁国府办丧事她本可以不出面,但她极力主动请缨去宁国府帮忙。在铁槛寺,老尼求王熙凤帮退守备家的定礼,熙凤本不想管,可被老尼的话相激,便发起了兴致。从中不难感受到她喜欢卖弄的性格。 五、两面三刀,阴险歹毒 贾瑞起色心时,熙凤本就十分痛恨,却满脸微笑,还以语言相挑逗。对尤二姐的巧言令色,博取尤二姐的同情,让尤二姐“认她作是个极好的人”,跟随她进入大观园。另外,熙凤指使家奴到官府告状,大闹宁国府后,说此事只用五百两银子平复。在尤二姐面前,又以姐妹相称,背地里却叫丫鬟欺侮尤二姐,并不断咒骂二姐,使二姐最后被逼死。 为了得到三千两银子,熙凤与官府勾结使得张家女儿、守备儿子同时自尽;为了除掉情敌,又用借刀杀人将尤二姐活活逼死;因为贾瑞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她便说贾瑞“起这个念头叫他不得好死”……如此对待别人的生命,让人不寒而栗。 作品中,作者一面通过对人物形象美丽、泼辣、伶俐、歹毒的描写,赞扬女性的聪明才智,呼吁提高女性地位;另一面又表现对她善于算计,心狠手辣的厌恶之极,揭露并鞭挞了封建时期的主子的罪恶本质。单从作者给王熙凤判词中,不难看出笔者对这个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

工笔人物形象研究方法论文

传统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画中一种传统绘画技法,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绘画过程要求精准细致、笔势紧绷严密,注重传统画法,以实现传达一个清楚明确的细节表现来传达人物情感和气氛。下面是传统工笔人物画意象造型的研究现状:1. 对古代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研究:现代研究者通过对古代工笔人物画家与其作品的研究,对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展开,以探究其内部规律。2. 技法材料的研究:对于传统工笔人物画来说,具体的绘画技法和选取的材料对于作品气质的形成和细节表现之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现有学者对其水墨、颜料等具体工具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其造型功能。3. 人物造型的研究: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人物造型表达了画家的主要意图。现代学者通过分析人物在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的表现形式,揭示了一些有关传统工笔人物画关於人物特征、气质、情感的重点。4. 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审美价值:很多学者在研究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同时,对其审美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传统工笔人物画崇尚精细及情感描写,内涵深厚、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特色。总而言之,传统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之一。当前,对于其意象造型方面的研究仍在继续深入进行,学者们通过运用不同的研究手法和方法,以便更为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审美理念与技法特色,以及艺术价值。

题目为《企业管理人员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该沦为主要采用SCL—90量表和梁宝勇编制的《应付方式评定量表》为测量工具,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应付类型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特点:1、内容的综合性: 一方面,文献综述首先表现出对大量文献的综合描述。各种类型的综述,其基础都是综合描述。另一方面,它综合描述广泛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的发展情况,既有纵向描述,又有横向对比,就比如文献中采用的样本有各个年龄段的,对象也有男女之分,而且有来自不同的企业单位,这样更容易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了。2、语言的概括 文献综述对原始文献中的各类理论、观点、方法的叙述,不是简单地照抄或摘录,而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将其概括出来。3、信息的浓缩: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定时期内一批文献的内容,浓缩大量信息。比如,在应付类型的差异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这段:在对企业管理人员应付方式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对两种应付类型的企业管理人员的SCL—90测查结果的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 两种应付类型的企业管理人员SCL—90总均分及5个因子分均值都有显着差异,即“应付类型1”的SCL—90总均分及5个因子分均值都小于“应付类型2”。可见,不同的应付类型对企业管理人员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采用“应付类型1”的企业管理人员心理症状检出率低,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更高一些。这段话就可以体现了上述的特点三和特点四。 4、评述的客观: 这篇文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表现在:叙述和列举的各种理论、观点、方法,数据都有一定的客观性,如实地反映原文献的内容,不随意歪曲,或是不顾上下文关系而断章取义。 另一方面,在分析、比较、评论各种理论、观点、方法时有一种客观的态度,基于客观进行分析、评价,不能出于个人的喜好、倾向进行评论,更不能出于个人的感情有意偏袒或攻击。 另外,在做出预测时,以事实、数据为依据,以科学的推导方法为手段,力求客观,而不是凭空想象,出于主观愿望盲目提出。 5、形式上的特征:参考文献数量多便是其最显著的形式特征,不过,这篇综述只参考了三篇的文献综述,虽然只有三篇,但我觉得只要有用,或者说能支撑自己的论文,那数目就不在话下。还有,可能是因为该论文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来研究企业管理人员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用的较多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因此文献方面也显得精炼。6、标题醒目:综述性文章的标题一般直接反映其综述类型,如包含“综述”、“概述”、“述评”、“评述”、“进展”、“动态”,或是“现状、趋势和对策”、“分析与思考”等文字的标题,该文献一般是综述性文章。标题的作用是可以浓缩信息,集中报道一批相关文献,便于了解学科、专业、专题研究的现状、发展动态及趋势。,就拿这篇文献来说,虽然没有出现综述”、“概述”、“述评”、“评述”、“进展”、“动态”,或是“现状、趋势和对策”、“分析与思考”等文字,但是从关系两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其中的重点 以上就是我对该文献特点的分析

赵国经现为天津画院一级画师,王美芳是天津工艺美术学院二级美术师。他们二人既是生活的伴侣,又在事业上志同道合。对于绘画艺术,他们常常怀着一种感恩之情。是绘画使他们二人相识、相爱,直到成为艺术上的一对挚友。绘画给了他们许多东西,他们也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绘画。 20世纪90年代初,在经过多年的艺术创作实践后,他们觉得应该从古代仕女人物画上开掘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正是对自己艺术特长有清醒认识,才使他们走上了一条成功的路。凭着一种热情踏上“仕女画”之路后,他们才感觉到其实这是一条很险也很难走的路。工笔仕女画是中国画的一个范畴,历史上尽管有仇英、唐寅等名家涉足,但其地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它始终不能与山水画、花鸟画、一般意义之人物画比肩。在这样一个题材极狭隘的领域里要另辟蹊径实属不易。虽然要在古代仕女画中画出一片新天地是一件很难的事,但赵国经、王美芳却对此有坚定的信念,他们认为古装仕女画同样需要贴近生活,需要反映时代的审美风尚。任何题材,任何画种都有“质文代变”的性质。 赵国经、王美芳的仕女画,正是将艺术理想构筑在当代审美品格的基石之上,确立了他们全新的价值观及艺术视野。一方面继承了传统仕女画对文学意蕴的重视,另一方面又摒弃传统仕女凄苦脆弱、多愁善感的特征,而使笔下的形象端庄健康,充满青春活力,不乏当代女性的气息与风采。无论是历史人物,如李清照、上官婉儿,还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金陵十二钗等,都真实可信,突破了史实和文学描述的限制。他们将西洋画的观念和技法融入到仕女画的创作中,进而将鲜明的时代感、文学性、抒情性也灌注到作品中去,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并使作品具有古朴与现代二重旋律。他们的画正是有了古朴与现代的双向延伸,才使他们的“仕女画”有了别样的面貌。 赵国经与王美芳,相识了30多年,也合作了30多年,他们的合作是名符其实的合作。在创作中,他们发挥两人各自的长处,赵国经有着创作上万幅连环画的经验,对人物的形体语言、环境及画面的整体效果把握比较自如,往往是他先构思,起草稿;王美芳素描功底扎实,另外,她擅长刻画人物,人物形象不仅美,而且美得善良、不媚气,在赵国经一稿的基础上,王美芳将那些原本很模糊的人物,一一刻画出来。两人合作天衣无缝,珠联璧合,共同营造一片美丽的天空。 赵国经、王美芳生活得十分美好,他们十分想把这份美好的感觉通过作品传递给更多的人。他们的画主要表现的是一种优雅、纯净的美。他们认为画就是画,就是让人看了之后能赏心悦目。他们想把这种浸透着善良的亲和力的美表现到极致,谁不喜欢善良呢?他们表现的优美不低俗,不同于甜美或俗美,而是颇有风范的幽雅之美,这种审美意境给人一种静静的安适感。他们的作品由于十分注重挖掘“美”,营造了一种如诗的境界,而被认定为当代仕女画家中的佼佼者。 赵国经:1950年生于河北省景县。197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画院一级美术师 王美芳:1949年生于北京。196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工艺美院二级美术师,天津画院特聘画家。 二人合作近三十年,作品多次入选全军、全国美展并获奖,其主要作品有: 《新书下连》 入选建国二十五周年全国美展。 《专心》 入选第四届全军美展。 《新来的水手》 入选建国二十五周年全国美展。 《高原的愿望》 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 《蒙山腊月》 入选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获天津二等奖、全国三等奖。天津美协收藏。 《再添来亨》 入选华北地区美展。天津美协收藏。 《王贵与李香香》 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获铜奖。中国美术馆收藏。 《做嫁衣》 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获银奖。中国美术馆收藏。 《正月》 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铜奖。 《太阳、雪山和我》 入选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收藏。 《乡间小路》 入选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 ” 全国美展。 《红楼人物——王熙凤》 入选天津 “ 弘扬民族文化 ” 美展,获一等奖。 《隔辈人》 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铜奖。

您好,希望能够给您帮助参考高等院校现代重彩画的创作教学,应该加强学生对其历史的了解,重视临摹课的学习,强调学生对形式语言的研究。 作为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中国传统工笔重彩,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一套传统不变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下,中国美术教育界经过剧烈的思想震荡,从思维方式到意象表现,从精神层面到技法层面都更趋多元化。各类画种都进行着巨大的改变,我国高校美术教育进行着全面的创新与改革。作为高等院校中一门重要的中国画教学组成部分,现代重彩画就是中国美术改革大潮中的一份子,现代重彩画由媒材的变革与技法的创新,从绘画手段、造型语言、思维方式和艺术观念的演变,牵动了当代中国画坛一系列的变化,现代重彩画以多元的价值取向,不断挖掘创新,重视吸收现代艺术形式的精华,引导学生领略现代重彩画的文化内涵,完成着对传统重彩画的超越。传统不变的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重彩画的教学,高校现代重彩画的教学应该具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学习体系与思路,尤其是现代重彩画的创作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一、加强学生对工笔重彩画发展历史的了解 翻开中国美术发展史,传统工笔重彩画从发展到兴盛,从兴盛再到衰落,经历了漫长的变化发展历程,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宝贵财富和学习资料。因此在重彩画教学中应该注重对传统重彩画的发展历史了解,增强传统工笔重彩画发展的原因分析,使学生对工笔重彩画发展史中一些问题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并让学生思考着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现代重彩画的课题。 传统工笔重彩画自古有之,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无论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时代、新石器时期沧源的原始岩画,东汉酒泉的墓道砖绘彩画,还是秦代咸阳宫廷遗址的重彩壁画,都充分显示古代艺人在运用天然矿物色所表现出的纯朴率真的审美意识,根据现有的图文资料,我们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工笔重彩画,当时重彩画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我们从出土的战国时期两幅帛画《龙凤人物图》和《御龙人物图》的分析来看,无论构图构思、用线造型、设色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不仅表现内容丰富多样,表现方法也极具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工笔重彩画有了明显的新发展。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懈追求,在材质和技法上进一步发展,把重彩画推向辉煌。从敦煌、麦积山等处的宗教壁画和几幅早期的卷轴画摹本来看,这一时期的工笔重彩画有了深厚的基础,尤其是唐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用线更精炼并具有轻重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笔法,在色彩上继承了前人的传统用色,色调却更为丰富并能协调统一。我们能从众多唐代墓室壁画中看出,当时运用色彩的高度技巧,如永秦公文墓壁画《宫女图》,其中宫女服装的色彩变化非常细微精妙,不仅红、绿、青、紫诸色绚丽多彩,更有深有浅,或鲜或灰,画面中的绿色就有多种不同的绿,唐代工笔重彩画最兴旺时期,如周彷的《簪花仕女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都是当时的代表作品,工笔重彩画在汉唐时代达到第一次高潮,在汉唐雄风的推动之下重彩发展为绘画的主流。从元代起重彩画进人发展的晚期,尤其是永乐宫三清殿壁画以严谨、精到严谨和高度娴熟的技法 ,并运用堆金沥粉,双勾填彩等方法,其画面造型、勾线、设色等方面都让后人所不及,绘制成一幅气度非凡、灿烂辉煌、生动传神,又具有强烈装饰风格的宏伟巨作,是我国古代壁画中的精品。古典延续时期,随着中国水墨文人画的兴起,重彩画逐步衰落。现代复兴时期,日本画家广泛吸纳西方印象派写实主义等色彩表现手段,重新构建了具有民族绘画形式的日本画表现形态,日本画逐渐转入重彩画的图式。日本重彩画的崛起引起中国画坛很大的震动,我国现代重彩画家蒋彩萍、唐秀玲、陈子、胡明哲、林容生等,大胆地尝试新型综合绘画材料和媒介,拓宽了绘画材料的运用范畴,特别是对材质美的追求和运用,突破了传统绘画工具与材料及表现手法的局限,扩大了绘画形式语言研究与表现的新空间和新领域,极大的丰富了绘画语言的整体面貌。重彩画被注入了现代的审美意识,并迅速为全国各大高校所接受,这是当代美术变革的要求,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重视现代重彩画临摹课的学习 目前中国画教学体系,尽管在发扬民族传统,保留传统精华,但在设课与授课上,对临摹课教学没有给予真正的高度重视,只把临摹看作是一个应有的过场,实际教学计划中临摹课安排的课时比例少,教学内容仅局限于表面的勾、点、皴、染等技法因素上,对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审美特点、造型特色等问题缺乏深层的研究探讨,为使我们传统民族绘画得到真正的继承和发扬,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传统绘画的学习,正确面对重彩画临摹课教学中诸多问题。 现代重彩画是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成果,蕴涵着丰富的艺术潜力,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关照传统,做好这点,才能把握到传统的精华。人类的文化成果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而成,任何一种创新都只能在吸收和借鉴前人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临贤习圣是启迪我们自身本原的智慧学习,通过临摹学习又将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不能用固有的知识结构简单应对学生,更不能完全用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代替学生具有丰富想象的思考。临摹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临摹这一手段去了解、研究重彩画的特点,通过临摹教学,学习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学生才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对自己绘画学习有一种较高的要求,并且为将来的外出写生、毕业创作、教学等等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 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就非常重视传统,他认为画家如果没有临摹的基础,就无从接受和继承古人的遗产,在早年学画的过程中,他对一套《芥子园画谱》就临摹了几十遍。现代工笔花鸟画大师于非闇先生就是从临摹故宫藏画开始,特别是学习宋代赵佶的花鸟画而走上工笔花鸟画创作之路的。追溯到晋唐宋元明清的画家,都是通过临摹入门并奠定绘画根基的,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不是对初学者的要求,而对有了一定基础的画家的要求,正值高校美术院系学生而言,通过临摹学习对于获得现代重彩画的基本技能技巧和对前成果较为深入的理论知识了解,是门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功课。学习传统是为了更好的创新,临摹教学中不要求和临本相像,不须要还原,要求学生用一种主动积极的研究态度去研究,去发现,吸取传统的、典型的、中国式的重彩画语言,发现旧程式以外的可能性,寻求适合现代形式的多元表达方式,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传统,是为了寻找千年以来,中国画家认识问题的角度,看到传统重彩画什么地方优秀,什么地方还有局限,什么地方还有待我们去改进,去创造,努力使现代重彩画焕发新的活力。 三、强调学生对现代重彩画形式语言的研究 现代重彩画要发展就得借鉴,只向传统学习还不够,同时还要向世界各国、世界各民族优秀艺术学习,不断研究和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成就,也为当今中国画坛唤醒了一系列全新的绘画语言。现代重彩画是强调绘画的创造性、自主性,为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中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恰当的媒介和各种技法,不再受传统单一绘画的约束,尽量把想要表达的绘画内容充分表现。马克思曾说,未来社会的教育应是一种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当代重彩画的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位,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气质,如果没有个性的存在,没有自由表现的个性,就没有创造,没有现代重彩画。 传统重彩画是以天然矿物颜料为主要材料,绘画的载体是绢本、纸本和壁画等,由于绘画媒材的变革,导致了技法的创新,艺术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元,由此焕发出一系列色彩语言变化,现代重彩画在材料上首先通过新科技的方法,现代人开放的观念与新的重彩画媒材相结合,语言表现变化丰富而自由,更大范围的拓展了重彩画颜料的种类和色相,强调选用优质的画材作精细的特殊处理,注重画面质地肌理的变化,作品画面总体色彩效果更强烈震撼,天然矿物颜色加强了画面的色彩厚重感,金银的使用更让作品更产生了富丽堂皇的感觉,同时从多方面引进西方绘画的肌理意识,加强了现代重彩画色彩的独特语言个性。 如何使用传统颜料,认识掌握其性能是教学中重彩材料重点解决的问题。从艺术史上看,人类在发明化学合成颜料之前,都是使用天然矿物质颜料作画的,如前面讲的各种壁画,还有西方油画出现之前的丹培拉画法,传统中国画颜料分为两种,植物质颜料和矿物质颜料,植物质颜料使用比较方便,用水调合来使用,因矿物质颜料由各种颜色的矿石通过研磨、漂制而成,所以传统的矿物质颜料也叫石色,特点是色泽纯正,艳而不俗,富有光泽,耐磨、不易腐涩,作品色彩可以千年不变的特点,但是使用石色须用胶来调合,因此石色的掌握是初学者重彩画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我国传统颜料种类繁多,每个系列又分多种系列,其中学生熟悉的墨又有分油烟、松烟、漆烟等种类,白色系列有蛤粉铅粉、云母等,蛤粉使用难度较大,不易掌握,但其色经久不变。青色系列中根据其颗粒粗细,颜色深浅、分为头青、二青、三青等,赤色系列有朱骠、朱砂、胭脂、褚石、银朱、西洋红、红珊糊等,黄色系列有土黄、月黄、石黄、雄黄、等,绿色系列根据其颗料大小又分头绿、二绿、三绿等,有金色、银色等。传统天然矿石在色彩种类已经比较丰富,但是方毕竟色彩种类相对较少,而后来研制发明的人造高温结晶仿矿物质颜料,能很大程度弥补这一不足,这些微妙的色相变化,都优于传统的重彩画颜料。现代工艺技术下,无数种类的结晶颜料,在一定的光线照射角度下可以发出一种宝石般的光泽,如果传统天然矿物色石与仿石色的结合运用,作品画面色彩就会显得格外浓重,饱和度格外的高,和传统水色形成较强烈反差。除此之外,水干色、云母粉等新兴材料的合理利用对画面效果的影响非常大。装饰艺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绘画的母体,从一开始就以浓厚的装饰性作为绘画表现形式的个性特点,箔具有极强的画面肌理感和金属感,贴金箔、银箔、铜箔、铝箔也是常用技法之一,具有光芒辉煌的装饰效果。有什么样的媒材,就有什么样的技法。高品质的材料给现代重彩画画家、学生提供了广阔无比的展示空间,带来了创作技法的变化与创新,色彩的塑造力及材质的美感,更加展现了色彩本身的美性品质,带有鲜活生动的现代气息,产生了现代重彩画形式语言的新的跨越。 中国画本身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开放局面,工笔、水墨、没骨、泼彩、泼墨、工写结合等等,各种形式还在打破界限,互为融合,一直强调的“写意”两字一直是水墨画的专利,而经过种种实践研究,工笔画中也含写意的成分,不过是用工整细腻的笔法表现而已,一幅画中工笔画与意笔画结合才会显得画面更加自然舒展。相对于中国传统重彩画,现代重彩画采取了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现代重彩画创作教学中将做画材料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尝试,把以前使用的熟宣改为温州皮纸,粗纤维纸、麻纸、棉布,油画布、把勾线的狼豪为长锋羊毫或排笔、刮刀;将三矾九染为色彩的错落套叠;各种材质的综合交融使用,创作作品画面有水墨渲染的效果,还具有西方油画的独特的味道。 现代重彩画将现代西方科学、自然主义、合理的写实主义生动地融进作品表现手法,扬弃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用色种类、方法,在保留吸收传统工笔重彩画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大胆借鉴西洋绘画的科学用色原理,强调绘画中要突出对光与色的处理,在颜色材料的选择与色彩的表现方面更突出材质美,追求现代重彩画中的肌理表现,注重画面不同色块之间的整体性。现代重彩画的出现为中国绘画的理念突破、画路拓展、技法创新寻找到了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路径。比如在空气的表现方式上,现代重彩画直接以不同颜色的浓淡深浅,垫满画面的背景,来表现画面中充满大气的远近空间效果,这不同于传统绘画中的留白处理方法,现代重彩画的色彩处理,既不同于西方的色彩关系,也不同于东方后期传统的卷轴画随类赋彩的表述。 在教学中由于当代重彩画的变革可以使绘画主体、材料运用和艺术主观意识紧密结合,营造出画面的气氛和意境,从而增强画面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提高作品的质量,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能全面提高高校美术教育的创新意识。教师的职责不是如何去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是通过创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这种创新与发展的学习进程中,每一个画家和学生都面临着现代重彩画如何创新拓展的问题。高校现代重彩画教学还有许多问题都在研究和探索中,远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体系,还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努力探索,在现代重彩画创作教学中,只有学生改变固有的创作思路,开拓思维,重视对现代重彩画的形式语言的研究,才能实现现代重彩画的丰富性多样性,有力推动高校重彩画创作教学的发展。

小人物形象研究论文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作文练习系列之“尊严”篇 一、内涵挖掘尊严包括面子却又远不止面子问题,尊严是所有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共有的,如人格尊严、民族尊严、国家尊严、法律尊严等。因此,我们不仅要维护自己的尊严,更要尊重他人及民族、国家、法律的尊严。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显尊贵,我们社会才会和谐,我们世界才能和平。二、三维解读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立意:尊严与面子有关,但又绝不仅指面子,注重尊严和死要面子有本质区别,前者受人尊敬,后者被人嘲笑;尊严要靠自己去维护;人人都有人格尊严,因此要学会互相尊重;自尊且尊人才会获得真正的尊严;尊严是无价的,为了捍卫尊严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捍卫真正的尊严,摈弃虚假的尊严;尊严不仅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民族、国家的象征;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尊重他人的尊严,都应讲究恰当的方法。三、命题范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什么是尊严?词典上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其实,真正的尊严绝不取决于身份和地位。尊严是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奋斗的精神。请以“尊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审题与立意:这是典型的新命题作文,提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作为文章的论点或中心,可抓住其中一点或另外立意进行作文,特别是若写作议论文,切勿面面俱到。(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钓鱼岛事件发生之后,全国人民为捍卫祖国领土维护国家尊严纷纷抗议日本无视中国主权的行为,但在抗议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过激言行。本是正义行为,却因为一些人的头脑不冷静、思考欠全面而招致非议,这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生活中你还遇到过类似的事件吗?对此你有哪些感悟和思考?请以“维护尊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审题与立意:首先要注意议论文的问题要求;其次要明确题前材料仅是我们审题立意的引子,我们要从材料所谈的钓鱼岛事件中跳出去,多思考一下生活中存在的其他类似事件。比如说经常出现的受害人最终成为违法者的事例,某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所谓的尊严而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最终走向犯罪的例子,等等。可有如下立意:尊严遭受侵犯时,要保持冷静头脑;维护尊严要讲究策略;维护尊严必须合理合法;维护尊严要防止“维护过当”。(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施与人,但不要使对方有受施的感觉。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情操。——刘墉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扬雄草木是靠着上天的雨露滋长的,但是它们也敢仰望穹苍。——莎士比亚请以“尊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审题与立意:刘墉的话强调的是:帮助别人时要注意保护对方的尊严,切不可高高在上;扬雄的话强调的是:人只有维护自我尊严,才能等到别人的尊重;莎士比亚的话强调的则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尊严与身份、地位等外在因素无关。根据以上理解,可抓住其中一点或几点进行作文,但需注意避免面面俱到。四、经典素材(一)久违的尊严一位国民党老兵,家里是富农,土改时受了“迫害”,所以死心塌地地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后,因不受重用,又去了美国,在美国没有找到他理想中的世界,反而受尽白眼冷遇,就又去北美一些小国家做小生意。几年的海外漂泊,早已使他淡忘了国家的概念,祖国在他心目中似乎远没有一杯热咖啡有价值。1953年的一天,他在北美的一个小国家坐公交车,一位当地人拍了拍他的肩膀,问他:先生,你是中国人吗?他迟疑了一下,回答说:“是。”那个当地人对着全车的人大声说:“看哪,这就是中国人!就在昨天,我们那个蛮横的邻居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佬就是被和这位先生一样的中国人打败的,我们面前就站着一位了不起的中国人!”于是,全车的人都起立鼓掌,并纷纷与老兵握手,向他表示祝贺。那一刻,老兵的内心世界被强烈震撼了,作为中国人而拥有的尊严使他热泪盈眶。【素材运用指导】个人的尊严是建立在国家的尊严之上的。当这位老兵在国外漂流时,别人不顾及他的尊严,渐渐地他自己也忘了自己该有的尊严;而当中朝两国联合打败美国时,国家的尊严得到了彰显,他个人的尊严也引起了外国人的重视,同时那久违的尊严也回归他的心中。(二)乞讨老人的尊严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选自莫言《讲故事的人》)【素材运用指导】尊严是每个人都该拥有的权利,它与身份、地位无关。乞讨老人不因自己的身份卑微、地位低下而忘却自我的尊严,相反,他站在“尊老”的角度据理力争他应有的尊严。年幼的“我”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母亲却训斥了“我”,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乞讨老人的尊严。(三)谁是小人物父亲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有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您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上万块钱,多画点画多好,何必都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他愣了愣,然后笑着说:“40年前,有一个青年拿了自己的画作到省城,想请一位自己敬仰的画家指点一下。那画家看这青年是个无名小卒,连画轴都没让青年打开,就说自己有事下了逐客令。那青年走到门口,转身说:‘老师,您现在站在山顶,往下看我这个无名小卒,把我看得很渺小;但您也应该知道,我在山下往上看您,您也同样很渺小!’因为这件事,这青年后来发奋学艺,总算有了点儿名气。但他时刻提醒自己,一个人是否形象高大,并不在于他所处的位置,而在于他的人格、胸襟、修养——那个年轻人就是我。”【素材运用指导】材料中的主人公——那位知名画家的经历告诉我们:莫因自己身份卑微便忘了自己应有的人格尊严,同时应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尊严。这位知名画家当年所拜访的那个画家的做法则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身份尊贵便忘了应给予别人足够的尊重,同时,维护自己尊严的最好方法乃是尊重别人的尊严。(四)林肯:鞋匠的儿子美国总统林肯,在他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于是,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开怀不已。等到大家的笑声歇止,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在一些狂躁的议员眼里鞋匠之于总统是多么卑微!别如霄壤的两个职业在林肯心里却是父亲的鞋匠是一流,而自己的总统是二流,因为他衡量两者的标准不是权势而是才能。【素材运用指导】尊严与身份、职业无关,以人的出身或职业的高低作为衡量别人是否有尊严的标准的人是庸俗的。另外,越是自卑便越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此,保持自尊便能获得尊严。五、经典文本语段1.不知道他自己的尊严的人,便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席勒)2.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柯林斯托姆)3.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约翰?高尔斯华绥)4.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苏霍姆林斯基)5.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伊?谢?科恩)6.人的尊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他的信念。......它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海卡尔)7.擦地板和洗痰盂的工作和总统的职务一样,都有其尊严存在。(尼克松)六、写作点拨 “尊严”话题的作文,易于泛泛而谈,流于肤浅,如列举几个有关尊严的故事敷衍了事;又易于紧抓热点,流于空洞,如抓住钓鱼岛事件、莫言获奖大谈国家尊严等。取巧的方法是:抓取某一小巧的切入点,深入分析,定向挖掘;或是写某一类甚或是某一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留意的人物的故事,表现自己的写作思想。七、范例美文尊严尊严是什么?尊严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古往今来,围绕尊严发生了许许多多动人故事。石油大王哈墨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他靠劳动换来了他的食物,也换来了他的尊严;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他的举动名留千古,他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也有他的尊严。我们应该究竟怎样对待尊严呢?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许多先烈志士,视尊严如生命,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千古美谈。西汉时苏武出使西域,身陷大漠牧羊几十年,但始终心系皇上,忠于汉朝,在威逼利诱之下,不为所动。文天祥面对劝降,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昂首挺胸,大义凛然,被喻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他们看来,国家、民族、信仰,是置于自已的一切利益之上的,他们维护了国家、民族、信仰的尊严,同时他们也赢得了世人赞美的尊严。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能够脱颖而出,突显骨气,体现了人格尊严,绘出了动人的篇章。孙天帅,这个神州大地众所周知的青年,在韩国老板大发淫威,责令全厂职工下跪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高高昂起尊贵的头,宁失工作,不失尊严。在他眼里,一个没有尊严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但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也要灵活处理有关面子的问题,戒急用忍,有时为了更为远大的理想,暂时委曲求全,亦不失为明智之举。当年韩信如果受不了胯下之辱,怎么有后来名振天下的将兵多多益善的淮阴侯呢?司马迁如果受不了宫刑之辱,怎么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纪》呢。遗憾的是,有些人只因一句话不合,就大动干戈,自以为是维持尊严,殊不知实质是死要面子。为了尊严却最终失却尊严,对此,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崇尚尊严是人心所向,我们还要大力提倡,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要保持高贵的尊严,但在无关原则的小事上,我们需要以宽容和理智来维护尊严。这样,我们的社会将越发和谐,我们的生活将越发幸福,如此,我们的民族幸矣,我们的国家幸矣。【模拟评分】内容18分+表达20分+发展18分=56分【得分点】文章思路明晰,材料丰富,语言精练。重点阐述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保持高贵的尊严,选点精准,议论深刻,给人启迪。尊严无价你的人生没有传奇,或许,传奇的只是那一曲《广陵散》。——题记怀念嵇康。又是一年杨花散尽,你依旧在那大柳树下锻铁。没有魏晋名士的狂放,没有“竹林七贤”的潇洒,虽然这些性格曾经出现在你的生命里,伴着“嵇郎”这个倜傥的称呼。我猜你在怀念,在回想,在不平,在愤怒,抑或是,仅仅在悲伤。没有人真正读懂过你,至少在当时。尽管他们称你为“名士”“贤人”,你似乎都不屑,你在用这些不屑艰难地搭起一个与天竞自由的理想,或者是,在一个兵荒马乱年代,读书人的尊严。我知道,当你的母亲去世时,你很伤心,但你仍不肯停下手中的棋局,你知道君子应有始有终,这也许就是你不肯出仕的原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的更替,就像你手中的铁一样,一环又一环。在守孝过程中,你也明显地表示出对仕者的不快,以白眼示人,世人都谓你行为疯癫,却不曾了解你傲骨嶙峋的瘦胸下,藏着一颗本色的心。我知道,你在怀念,怀念那些煮酒高歌的日子,怀念与山涛、王戎、刘伶他们诗酒唱和的日子,因为在他们眼里,你不会因为不肯出仕而没有尊严,就像你眼中的他们一样。直到有一天,山涛被征为朝廷重臣,你明白,“竹林七贤”的名字,从此灰飞烟灭,于是,在他赴任的前一天,你愤而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从此遁出名士之列,终日以锻铁为业。直到大将军钟会来访……那日正是艳阳高照,钟会骑着高头大马,乘肥衣轻,从者如云,前呼后拥地前来拜访你。你依旧坐在那棵大柳树下,铁槌声声,没有抬头,似乎这喧嚣与你无关。钟会悻悻然,自觉无趣,掉头准备离开。你头也不抬地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一惊,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你便不再开口,自顾锻铁。我知道,在权贵面前,你努力地守住读书人的尊严。然而,这一切却终于给你带来了噩运,你即将为你所坚守的尊严付出代价。但是,即使付出生命,你也在所不惜。平日里,你最爱抚琴,在菜市口,你镇定依然,以一曲《广陵散》作为你生命终结的最强音,用喷薄的鲜血捍卫了生命的尊严。【模拟评分】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19分=59分【得分点】读罢此文,我们不禁惊诧于作者的读书之博,读书之精,他对魏晋那段历史了然于胸而又有自己的思考。于是,文章显得取材独特而思想深刻。另外,语言简洁,文笔洗炼,长句、短句的有机结合,倒装句式的多次运用,使得语言极富张力和表现力,很好地表现了“尊严无价”的主题。

相关资料:底层生态和秩序建构:基于农民工问题的实证研究摘要:关注不同群体的生存生态开始成为学术界重新认识和关注弱势群体的一种新的走向。农民工作为底层群体的生存生态表现为:一个被社会排斥或社会隔离的空间实体、一种“污名化”的空间生态景观、一个体现差异的空间识别系统、一个地方感完全崩溃和瓦解的地方。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秩序建构过程体现为一种“自愿性隔离”和“自我封闭”的过程、一种社会道德隔离和一种道德基调确认的过程、一种底层生存秩序建构的过程和城市秩序建构的过程。 关键词:农民工;生存生态;秩序建构 在社会学研究中,底层生态不仅是一个道德范畴,更是一个社会结构范畴,从生存生态视角来考察农民工在城市的秩序建构,关系到如何理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日常生活情境,也关系到如何实现社会整合的问题。 一、生存生态与空间秩序建构:一种新的理论关注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生态可以通过他们在城市中生存的社会空间得以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寄寓的生存空间(城市边缘区、城中村、被遗弃的老城区等),往往是一些漂泊于城市时空或城市社会关系背景之上的“自愿性的隔离区”,这种生存空间及其秩序的运作,并“不是现代性的对立面,它既是城市异质的边缘,也是替代贫民窟而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并转变为新市民的摇篮和跳板”。农民工在城市中所形成的“自愿性隔离区”是建立在与传统乡村、阶层、社区或共同体不同的、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一种新的社会实体,正是这种具有现实变异性和多层面适应性的“新社会空间”,构成了在城市生活的农民工群体之利益和权益得以展现和表征的一个独特场域,是农民工群体谋求在城市生存和发展、实现与城市融合的重要依赖,也是在城市发展铁律下,凝聚农民工群体自发实现其存在的一种行为方式,这种空间对于寄寓在其中的农民工来说,是一个与历史断裂、没有历史绵延性的、具有现实变异性、新的暂时居住区。 社会学者米歇尔·福柯就十分关注日常创造力的程序,关注那些运行权力的机构的力量以及运作者“细小”的技术运作程序,重建和划分在城市边缘的分散性的空间,关注“生产性的机构”和“权力的微观技术”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规训机制……关注的不是去弄清楚等级的暴力如何成为规训的技术,而是揭示那些早已被规训之网俘获的群体和个人,他们分散的、策略性的以及权宜性的创造力所采取的秘密形式”。可以说,在农民工寄寓的空间和日常生活实践之间,存在一种主体实践的积极性现实,存在着一套主体性的社会实践,农民工正是倚仗主体性行为和日常生活实践来完成空间的培育、生产和维护,在异质性空间中创造一种共同性,完成一个日常性世界,建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开创了农民工群体作为底层的生存生态和秩序的重新建构。 可以说,在农民工研究中引入生存生态和对秩序建构的关注,其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底层生存的社会生态,警惕底层生存生态的恶化,避免底层的沦陷;重新关注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秩序建构过程,恢复以往研究中被漠视的主体性存在,强调“再生产日常生活”的主体性现实。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农民工的生存生态的诊断或病理学方面的观察境遇事实,思考农民工离开了熟悉的乡村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面对着常规生活方式的崩溃或处于危机境遇时,如何实现一种社会秩序的建构,包括寻找空间的策略、选择空间的理由、空间的自我拓展,思考作为异质场域的空间运行的社会逻辑。总之,从农民工的生存生态和空间秩序建构人手,可以打开中国农民工研究的全新视野,实现一种新的理论关注。 二、秩序的背后: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生态 生存生态为我们理解农民工提供了一种可以发现新的社会事实的钥匙,我们可以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生态或空间秩序出发,来思考这种空间的社会生态,这种空间的存在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生态。 首先,农民工作为底层的生存生态体现在作为“环境与生存生态”的空间生态景观。农民工往往居住在城市环境最差地段。在那里,往往是一些漂泊于城市时空和城市社会关系背景之上的“飞地”,是一些缺乏历史连续性、断裂的空间存在,体现为:对生活具有含糊或弥散的不满意感;行动现实中的无能、无目的感;空虚和压抑、非理性或情绪化特征;自尊体验和维持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乏力感;在情感方面具有缔结防卫性的浅表关系的倾向;缺乏那种在由建构性记忆所组成的社区。在这种意义匮乏的外在世界,农民工成了“拓荒者”,成了先验的无家可归之人。总之,匮乏的资源、肮脏的生存生态、狭隘的生活空间,会从根本上扭曲人们的价值观,使人失去尊严,带来人性的沦陷甚至堕落的过程。 其次,农民工的生存生态表现为农民工生存的空间是一个被排斥或隔离的空间实体。城市公共空间的土地住宅化、保证本体性安全的需要、支配性的利益和城市发展的逻辑、市场的偏好等“自上而下”地把农民工排除在外,“他们(城市)的角色是创造一个不同的空间,一个完美、拘谨、仔细安排的真实空间,以显现他们的空间(如农民工的空间)是污秽的、病态的和混乱的”。农民工生存空间的生成源于一种制度安排或制度排斥过程,也源于市场或社会关系网络的排斥性过程,即源于一种结构性的社会排斥,是体制、市场和社会关系网络等外部设计和排斥的结果。在现代社会,城市生活对于秩序的需求,使得城市管理与下层谋生的矛盾开始尖锐起来,其实这种矛盾原本是可以通过有效管理来缓解,并不一定要通过牺牲弱者的生存机会才能实现,不一定要通过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来实现。农民工生存空间被“隔离”和排斥,如果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就是社会下层或底层的生存生态正在开始出现恶化的迹象,这就要求我们要警惕底层生存生态的恶化,要保护和改善底层生存的社会生态。 另外,农民工的生存生态也体现为一种“污名化”的空间生态景观。“污名化”过程、来自城市的叙事和话语系统同样营造了一种“污名化”的生存生态景观,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空间是表达社会意义或社会象征符号的载体,是一种意义的生成装置,通过农民工在空间实践中的表征性活动,空间便在生活现实中具有象征符号、社会分类、形成分类性判断的功能,具有差异性符号和差异性标记的功能,使得社会世界客观地呈现为一个根据差别、群体符号边界、分化距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象征空间体系。农民工被城市“污名化”为具有小农意识、说话粗鲁、手脚不干净、随地大小便、肮脏、偷盗等特征,就如鲍曼所言,“与穷人、每况愈下的流动的工人阶级、边缘的个体群体的居住地联系在一起的强烈的地区性特征,这些居住地被认为是‘垃圾倾泻场’”。这种“污名化”过程是一种城市“公众”固化的意识和记忆,是传媒、公众的话语推波助澜的“污名化”过程,是那些高密度流动人口聚居空间中不断演绎出来的种种真实与非真实的叙事逻辑。这样,农民工寄寓的空间就被描述为:“管理难度大,犯案率高,法外世界”,“到处都是污水、遍地都是垃圾、毒品泛滥、偷盗横行、抢劫猖獗”,“是城市典型的脏、乱、差地区”,“那里臭气熏天、到处都是垃圾、而且还不安全”等。 还有,农民工生存生态还体现在是一个差异性地点的存在,是一个体现差异的空间识别系统。城市化过程是城市空间持续地隔离、入侵和演替的过程,这里的空间不仅仅只是表征一种物理或者地理的空间,而是一种体现差异的空间识别系统,是一个时空闭合的区域,是社会实践发生关系的分区,在那里存在着社会关系赋予其形式、功能和社会意义的多种可能性。这里的空间表征着中心与边缘、非均衡发展、区隔、社会空间极化和空间隔离等多种寓意。福柯所叙事的“差异地点”意指“由于这些地点绝对的异于所有他们的反映与讨论的基地,并因为他们与虚构地点的差异……有一种差异地点的特定形式,……就是一些特权的、神圣的或禁限的地点,保留给某些相对应于它们范围之社会、或人类环境而言,处在一种危机状态的个体”“差异地点经常预设一个开关地点,以隔离或使他们变得可以进入……有些差异地点看来好似有全然单纯的开放,但是他们通常仍隐藏了奇怪的排他性。认为任何人都可进入这些差异地点,只不过是一种错觉吧了:我们认为进入了我们身在之处,但是就进入的事实来看,却被排斥了”。 最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生态体现为农民工所寄寓空间的地方感完全崩溃和瓦解。地方感是关系到个人幸福和本体性安全的重要前提,也是关系到农民工幸福与生存的深层次需求,经由人的居住以及某地经常性活动的涉入,经由亲密性及记忆的积累过程,经由过去充满意义的真实经验或事件的记忆以及整个社区的认同感、安全感,建立了一种地方感。艾兰·普瑞德认为,这种地方感导源于内在熟悉的知识,导源于在一个实质环境中的关怀领域,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网络的建立,导源于情感紧系的物质环境,以及意识可觉察到的环境,导源于长久以来“经由知觉、嗅觉、味觉、触觉”所强化的亲切的关联性;导源于“连续发展、庄重而快乐的庆祝活动”的传统复现……导源于“周遭环境的整体经验:赤足走在草地上的感觉、不同季节的芬芳和天籁、在散步的时候和朋友碰面的地方和时间”。农民工在城市的日常生活空间,是一个缺乏地方感的地方,是一个流动、漂泊的场所,是一个缺乏真实感的地方,在那里无法感受到一种更深层的象征的重要意义。 总之,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生态体现为:作为“环境与生存生态”的空间生态景观、一个被社会排斥或社会隔离的空间实体、一种“污名化”的空间生态景观、一个体现差异的空间识别系统以及一个地方感的完全崩溃和瓦解的地方。 三、农民工作为底层的生存生态:秩序如何建构 农民工进入城市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造自己的生存生态、不断开拓个体的多种“可能性”的过程,也是寻求自身的生活方式、实现一种新的生存生态或秩序建构的过程。底层的沦陷同样伴随着道德的沦陷,社会空间或作为底层的生存生态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是一次道德实践,需要一种道德反思,需要重新关注道德的历史向度和作为主体的道德生活世界的建构过程。 首先,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秩序建构过程体现为一种“自愿性隔离”和“自我封闭”的过程。城市对农民工“自上而下”的隔离和排斥,又反过来推动被迫隔离群体“自我疏离”和“自我封闭”。从城市空间中自愿隔离,集中到城市边缘区、被遗弃的老城区,自觉不自觉地回避与城里人交往,囿于习惯性的同乡交往而拒绝突破这一交往圈,形成自我隔离状况,这是一种自觉生成的内部秩序,是一种乡村原有的“自发秩序”在城市的重新复制和再生产,这种秩序的建立是以原有人际网络为基础,基于传统血缘或地缘关系,基于传统乡村信任和互惠关系的持续性存在,源于乡土社会的规则、习俗、信仰以及人们的情感、认识和道德等,这些构成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秩序建立的基础,这是农民工在不能融入城市时的一种意义追求与认可的策略,也是农民工作为获得认同的基础,或是作为抵抗外部威胁的一种手段。这样,农民工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得以运用各种空间策略,利用制度上的缝隙,建立一种自愿性隔离的空间,构建一种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初级社会群体与亚文化生态环境,通过一种拒绝被城市人同化的生活方式,实现一种秩序的建构,“隔离区把空间限制与社会的封闭结合起来,把物质亲近/疏远与精神亲近/疏远融合起来,使之成为地域性的和社会性的”。农民工为融入更加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却是让自己在城市里陷入另一个隔离的世界,形成了一个“自发的秩序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们有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方式、行为逻辑、关系网络、观念形态和话语表达形式,这个空间超越了原社会中的一些重要的社会边界,不能为城市既定的社会结构所接纳,甚至不能与之接轨。“这些村落在陌生人的现代社会中搭建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熟人社会为村落内部的人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谋生的路子,甚至能够实现社区认同的共同体情感”,他们在处于边缘的城市社会空间中、在一个被围困的空间中过自己的生活,过一种属于自己生活的希望。 其次,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秩序建构过程体现为一种社会道德隔离和一种道德基调的确认过程。农民工的生存生态是受现代城市道德评判的,城市居民或管理者假定自己是一个有共同朋友和敌人、共同好恶和趣味的社会整体,“道德乌托邦”就是这个群众整体的假定边界,他们惟一的“证题法”就是“合并同类项”,将另一个群体驱逐出假定的道德乌托邦边界,从而使自己假想的边界透明无比,社会学称之为“去道德化”,即否定另一群人的道德主体角色。基于城市本身利益的主流价值观建构的关于城市道德知识,将广大农民工隔离在城市道德的适应对象之外,构成一种严重的道德隔离和道德排斥现象,包括对农民工的道德基调的社会评判。可以说,城市是植根于他的居民和风俗习惯之中,城市既具有组织形式,也有其道德形式,“随着时间推移,城市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角落都在一定程度上带上当地居民的特点和品格,都不可避免地浸染上当地居民的情感,……转化成了有自身情感、传统、有自身历史的小区,……在这种邻里范围内,历史过程被连续地保持下来”,这就构成了一种生存生态。城市规划目的在于建立社会性居住区,促进地方社区的形成,以提高大城市中处于与世隔绝的人口群体的道德基调。帕克认为,“所谓贫民窟中的移民和有色人种的与世隔绝,以及隔离地区中的人口的孤立状态,都会继续保持”。在农民工所寄寓空间中,体现了一种这样的生存生态,即由于人口流动比较频繁,人口分布的差异性比较大,加上职业不稳定,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基本生成机理,而且这些地区往往还是城市中的“恶习地区”,成为各种犯罪分子的聚集地带,缺乏基本的本体性安全和归属感,在这里,不但经历了从城市发展整体中被隔离,而且还继续被再次分隔,有来自不同地域的农民工之间的互相隔离,有不同职业类别之间的隔离,还有不同血缘、地缘类属上的人为的隔离,形成一些新的封闭隔离区,形成一些道德秩序日益解体和重构的空间。“城市人口分隔的过程又形成了城市各区域的道德差距,使城市分裂成许多小世界,这些小世界互相毗连,但却不互相渗透……这使得城市带有一种浅表、冒险的性质,它使得社会关系复杂化,并产生新的、彼此相差很大的人格类型……每个人在城市环境中都会找到一个最适合的道德气候,使自己的欲求得到满足”,“在大城市中,凡是寻求同一种方式的兴奋生活的人,总是聚集在一个地方,结果这些具有相同嗜好的和性情的人,就会把人口分成种种道德区域”。 另外,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秩序建构体现为一种底层生存秩序建构的过程,体现为城市通过对农民工生存道德的否认或“污名化”,实现城市秩序建构的过程。底层生存生态的恶化,或者底层的非法化生存,往往容易退化成一个下层消遣堕落的地区,实现一种反主流的秩序建构。农民工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在一个被城市铁律、秩序强加给个人的过程中,由于这种训诫,使他们的原有的秉性、个人性情无法得到正常、健康的表达,产生了使其盲目的、被压抑的冲动、感情和欲念从以城市发展逻辑为铁律的道德秩序下获得解放的冲动。无工作的流浪者、暂时无家可归的人、贫穷者、堕落者还有罪犯都容易积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很不健康、习染性很强的小社会,在这个地区的人,容易受到各有不同的趣味、利益和情感的支配,这种趣味、利益和情感植根于城市繁华的强烈对比中,这是一个滋生社会不公平和怨恨的地方,这种不公平和怨恨容易激发一种不满甚至暴力行为。“城市生活中、流动的数量大增,这种流动会模糊人的理念,破坏人的道德。因为民风民德以及个人道德中首要的因素是连贯性,即保持首属群体中自然形成的社会控制的那种连续不断,凡是在流动现象达到最大程度的地方,凡是在首属控制实际上已经全部崩溃的地方,那里会泛滥起堕落、混乱无序和恶习现象。”“污名化”作为微观社会学中的权力较量和攻击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战略和城市秩序建构的话语基础,通过叙事方式,将非道德标记贴在另类人群头上。城市将作为另类人的农民工变成永恒的“非道德主体”,将一小群人锁定在一个固定的“去道德化”的世界之中,那些能够形成恒久“去道德化”世界的,既有制度化的社会排斥,也有语言或者话语系统的“污名化”过程,编织语言符号边界的修辞术,就成了城市或城市居民的战术。在农民工群体中,“农民工”指称本身,表明了在符号上占支配地位的人(包括知识精英和权力精英),通过这一身份的社会建构,“固化”甚至“污名化”了城里人对农民工群体的实际价值和预期价值的合理性知识和社会认知,这些精英们又回过来通过来自城市人对农民工“污名化”的言语,把这种形象又强加到农民工群体的意识之中,并力图通过这种具有偏见和“污名化”事实试图来影响政府决策,便变成了一种集体的谋划,这种谋划的机制所产生的效应,便是在城市中建立了一种排斥农民工群体的社会秩序的建构。 总之,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生态视角来解释农民工的生存的空间,将是一种有意义的视角,这种视角使我们对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日常生活实践有一种新的理解,这种理解对于我们重新思考和解决农民工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在农民工所基于的空间中,存在一种被人们所忽视的社会道德秩序和一种道德基调的确认、一种对农民工作为道德主体的否认和“污名化”过程,或一种基于道德的底层生态的呈现,这一切,要求我们在研究农民工的过程中从生存生态视角予以关注。可以说,中国社会危机的爆发可能会发生在繁荣与喧嚣的社会上层,同样可能会发生在无声而卑微的底层。当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以社会病症的方式表现出来时,如果我们漠视弱势群体、无视底层生态,如果我们不去关注、诊断与警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会变成一句空话。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人物也有大智慧《水浒传》中最出色的人物描写,印象最深的是鲁智深的豪爽仗义,李逵的粗鲁莽撞,林冲的忍辱负重等等,千人千面,活灵活现,更多的时候,大家更关注的这些英雄群体,事实上,推动情节发展的许多小人物也栩栩如生,回味无穷。在武松怒西门庆事件中,出现了一个微乎其微的,却对案件侦破起到关键作用的小人物,即何九叔。何九叔负责当地的丧葬,同时兼职仵作。武家案发后,西门庆送来银子,他敏感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等看到武大郎七窍流血,便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于是马上咬舌尖,口喷鲜血,假装昏倒。而后又听从其老婆的妙计,搜集到武大郎火化后的一根骨头,与西门庆送来的银子一起埋起来,静观事态的发展。对于何九叔来说,他无法避免地遭遇到两个强势人物,财大气粗的西门庆以及嫉恶如仇的武松,两个人都是他无法得罪的。西门庆需要他闭嘴,要他掩盖罪证,而武松需要他开口,要他出示罪证,夹缝中的他陷入了进退两面三刀难的境地。在险恶的形势下,他们聪明的夫妻当机立断,将罪证,即武大郎的遗骨与银子深埋地下,作为进退自如的砝码。一个是依仗经济实力的西门庆,一个是除了政治基础外,还有个性上的无所顾忌,两者相遇勇者胜。何九叔很明白,武松不会善罢甘休,他逃避验尺,收藏尸骨时,便倾向于武松了,当然在上交物证后他便孤注一掷了。顺水推舟,保持了自己正义的名节,就更是锦上添花了。何九叔有着小人物的圆滑,无论如何,他赌赢了,他运用生存的智慧,保证了自己及家人的周全。现实社会,(包括校园)的日常交往中,往往往也有许多这样的故事。他们的验证了:大人物身边的小人物,总要把秘密隐藏于“本本”之中,安全时,“本本”不见天日,暴露时“本本”便成为保全自己的护身符了,看来这种生存智慧不仅隐藏于何九叔一人,还存在于大多数小人物的潜意识中了经典水浒伴我行,诵读经典,品味书中的人物,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看透人物行>

人物形象研究的论文

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浅析的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浅析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 要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任情率性,清高孤傲,单纯坦诚,执著地迫求自主的人格和美好的人生理想。可惜红颜薄命,情路坎坷,她的自尊叛逆与封建社会格格不入,终以悲剧收场。本文将从林黛玉的气质个性、性格成因以及她的悲剧意义三个方面进行简析。

关键词 :林黛玉;人物形象;悲剧意义

引言

在《红楼梦》中,薛、史、林三位是描写较多的角色,其中林黛玉的个性使她从大观园的众姐妹中脱颖而出,“潇湘妃子”表现了曹雪芹想要描绘的不食尘世烟火、跳出人世间的仙子形象,又把竹子安排在潇湘馆以衬黛玉之品格。如此精心安排,黛玉的一生却以悲剧收场,这不得不让我们有所思考:林黛玉的魅力从何而来?她的悲剧又有什么意义?

1.气质个性

容颜娇美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便是曹雪芹呈现的林黛玉的第一印象,娇俏柔弱,惹人怜爱。凤姐一见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宝玉的眼里:“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婉转风流,娇美动人,即使是自小混在胭脂粉里的宝玉也动了情。作者借凤姐的赞扬和宝玉动情的痴态,侧面描绘了她天仙似的美貌,使得多少后人对林妹妹心驰神往。

才华出众

黛玉的诗才不只是《红楼梦》众人知道,所有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为之倾倒。

《红楼梦》动用大量笔墨、创造了大量诗词来显示黛玉才华横溢、颇具“咏絮才”的诗人气度。在贵妃省亲时,借元春对黛玉替宝玉所作的诗的另眼相看,侧面体现黛玉的才华在园中姐妹的超然地位。她触景生情所作的《葬花吟》、《桃花行》、《秋窗风雨夕》等佳作,一一体现了她的多愁善感和高超的诗才。而且黛玉写诗往往是“一挥而就”。写诗时她信手拈来之作总能引来喝彩,这衬托出了她的才思敏捷,且高于大观园中众才女,也可见她积淀之深。黛玉的诗并不局限于伤春悲秋, 还会写出像“毫端蕴秀临霜写, 口齿噙香对月吟”这样潇洒的,像“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种富于哲学意味的诗;也有“铁甲长戈死未忘”“驰城逐堑势狰狞”的铮铮之意, 也有“盛世无饥馁, 何需耕织忙”这样颂圣的。这些诗反映了她性格的多面性,使形象更立体,也表现了她能够驾驭多种题材的强大能力更可以从诗中看出她所具备的不屈服于世俗的傲骨。因为这些,红学家赞她“才、情、性三者具备”,是一个作品既有质量又有数量更有性情的诗人。

清高孤傲

林黛玉被许多人认为尖酸刻薄,实际上这只是她率真、不做作的表现。她不像赵姨娘一样,为了寻求在贾府中的一席之地,违背自己的本性,最后连自己的女儿也瞧不起她了。她也瞧不起刘姥姥,将其称为“母蝗虫”,并不是因为对方身份低微,而是因为刘姥姥为了巴结贾府作践自己以逗趣取乐。她自尊自重,也尊重别人,所以对于香菱的请教,她能热枕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她给香菱耐心地讲解诗的做法以及要求,她还将自己珍藏的诗集借给香菱,为她挑选出阅读篇目,乃至帮她批改习作,堪称“诲人不倦”。对香菱尚可如此,可见她的孤傲并不绝对。在元妃省亲时,她奉旨作了一首五言律诗应景,显示了她的洁身自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更反映了她对地主阶级的大胆叛逆思想。

多愁善感

初入贾府,林黛玉就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她明白虽然自己作为贾母的外孙女,可以得到她的“呵护”,但毕竟不是其“孙女”,自己不可能享受到作为贾府人员的各种待遇,自己的生活是寄人篱下的。在生活琐事中,林黛玉能够用敏感的心去洞察人情世故,但面对各种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也只能自哀自叹。在爱情中,宝钗和宝玉的“金玉之说”使敏感的她更感威胁,一次次耍小性子也是为了试探对方的真心。后来贾府的一系列变故、封建家长们的一系列手段对她身心造成的伤害因敏感而多愁的性格放大得更大,本来就体弱多病的她最终加重病情,吐血而亡。

2.性格成因

黛玉的美貌是她的先天优势,她的气质是后天培养的。首先,她的才华来自于父母对她的教养。林家因为“支庶不盛,人丁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且“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又于去岁亡了”,“命中无子”,对唯一的后代黛玉“爱之如掌上明珠”,“使她识几个字”,“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充男孩养的办法让黛玉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也是她才华出众的原因。且年幼丧母,先生可以教他读书,却无法传播封建礼教,这样让她的思想与一般传统女性有所不同,她不顺从于封建思想,她要叛逆,要争取自由。

黛玉的清高是从父亲林如海那耳濡目染来的。林如海的身份是前科的探花,生前又是巡盐御史,林家更是书香世家,他的嫡妻是贾家人,但林如海与贾家的接触并不亲密。可见他对贾府的腐败奢靡是不屑的,他是清高的。黛玉作为他的女儿,对金银之物需要却并不上心。孤傲则来源于从小被捧在掌心上的她对逢源别人的不屑。另外,她对宝玉一心一意,宝玉虽对她也有情有义,但宝玉对众女儿是博爱的,黛玉的孤傲不失为小女儿吃醋的表现。

黛玉也是自卑的。从掌上明珠到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是“外孙女”不是“正主儿”,背后缺少家族的支持,这些都是她自卑的根源。她将自己寄托在与宝玉的“木石情缘”上,这一寄托又被更让大家看好的“金玉良缘”打破。她的自卑使她小心翼翼敏感多疑,她的敏感又让她多愁,注定了最后的'悲剧。

3.悲剧意义

林黛玉的悲剧是注定的,这一点从全文开篇的“还泪之说”便可以看出。作为封建体制下的贵族小姐,她的思想中却很少有封建的色彩。她的思想行为与她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自然逃不了被环境吞没的悲剧。黛玉象征了封建社会女性的独立意识,她的死是用最决绝的方法来证明她与封建制度抗争的意志。她是封建家族文化的叛逆者和牺牲者,也代表了女性摆脱封建束缚的自我意识的开始。贾府的衰败意味着封建体制的没落,也意味着新时代的展开。

参考文献

[1] 《红楼梦》曹雪芹著

[2] 王瑜. 林黛玉形象摭谈

[3] 黄锦群. 林黛玉人物形象的现代解读

[4] 田爱兴. 林黛玉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5] 龙朔. 浅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

陈诺楠(― )女,浙江杭州,本科,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潘文彬(― )男,浙江杭州,硕士,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教师,职称: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

试论林黛玉的爱情世界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要遇见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在这奇缘的牵引下,与贾宝玉相识、相知、相恋,任由情感的浪潮将自己淹没。综观她的前世今生皆为一个情字:从前世的绛珠仙子还泪报恩,下凡于世,到今世在自家私塾也“不与今日女子相同”,再至后来与宝玉相爱的她,更是一往情深且至死不渝,她对于情的痴可谓世间难得。可以说没有爱情就没有林黛玉的存在。

人生若只如初见

因情而生的黛玉,亦为情而活。可以说黛玉在贾府生活下去的勇气就是对爱情的憧憬与追求。回顾两人情感之路,其实宝玉和黛玉的关系是在儿童伴侣的日常生活中深植起来的。年幼的他们同枕而憩、抓痒说笑、坦然闲谈、天真无邪、两小无猜,无任何做作之处。正当两个孩子昼则同行同止、夜则同止同息,如胶似漆时,不想忽然来了个薛宝钗,而且她还有一个金锁,而宝玉有一块玉,正应了“金玉良缘”的征兆。也就有了黛玉看见宝玉在宝钗房中鉴赏金锁时,说的一句“早知道他来,我就不来了”。其潜台词是说“既有了我,为什么又来一个宝钗呢?”黛玉的“小性儿”便从这里萌芽了:别人劝宝玉不吃冷酒,黛玉感到你为什么先前不听我的劝告呢?别人分宫花给各位姑娘,她感到大家挑剩的才轮到我。宝玉身上悬挂的荷包被小厮们尽行解去,她误以为连自己送的也随意给了别人,又开始变恼。后见宝玉戴在里面,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时,她又愧又低头不语。愧的是用小心眼揣度误会了你;气的是你为什么不早说明,让自己失态。而宝玉此时也是委屈得恼了“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是懒得给我东西……”黛玉也是越发声噎气堵,矜持转而为羞愧,转而为恼怒,种种纠结转为泪下潸然。这就是黛玉典型式的恋爱,于无礼之中含着些许恋爱时女子的娇气和对宝玉的深深眷恋。虽是冤案,但冲突却是孩子气的,无伤大碍。随后不久又有了十九回的静日玉生香:黛玉在床上歇午,宝玉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鬼话,像这么纯美的场景在宝黛恋爱史上也是少有的。

自幼惯于孤独的黛玉,除宝玉之外不觉得需要别人之存在,而宝玉却不太孤独,身边永远围绕着许多女子,他们二人相处很少没有第三者闯入,尤其尴尬的是“一语未了,人说宝姑娘来了”。宝钗不但长得美艳妩媚,常使宝玉不觉动了羡慕之心,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守时,赢得贾府上下一致好评,更使黛玉多了一层担忧。所以纵然在明朗的童年之恋中,黛玉也常感到被扰害和需要防范的痛苦。很快黛玉便跨入了迂回痛苦的恋爱第二期。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两个小伴侣不觉已成了少年,他们的年龄、身体、智慧都在发育,对于感情的要求也不再仅仅满足于童年式的相处,而是要求心灵上的沟通。于是《西厢记》这类的传奇故事启发了黛玉,她会把一部《西厢记》一气读完,“只管出神,心里还默默记诵。”只觉得“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不过越当情欲诱力加强,越意识到礼教束缚的严紧。黛玉表现出的更是爱悦的极端:在人多的场合暗敲宝玉;人少的场合闹猜忌矛盾;独处时见落花流泪,听艳曲惊心。

此时的黛玉感到面前似有两个情敌:一个是美貌端庄的宝姐姐,一个是形神爽朗的云妹妹,而宝玉也在这艳彩缤纷中眩惑,黛玉在形势威胁下战栗。她惯于以自己的尖刻语言穿过宝玉去“射击”情敌,凡黛玉和宝钗湘云的抵触,在形式上总会变成宝黛冲突。宝钗生日贾母请戏子唱戏祝贺,黛玉因此事向宝玉发牢骚;元春赏赐众姐妹礼物独宝钗与宝玉的一样,黛玉也向宝玉发牢骚。因此宝钗、湘云存在他们身边一天,他和宝玉的关系就一天得不到平静和谐。

在婚配命定的时代,“金玉之论”当然是公认的权威,黛玉哪能不畏惧?她常常旁敲侧击对宝玉说“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不过是‘草木之人’罢了。”其实这更是黛玉心底的凄恻之声。偏巧史湘云又有个金麒麟,与宝玉在清虚观收藏打算送给湘云的那只相似。恋爱中的女子心思本就细密,何况黛玉生着七巧玲珑心,她怕宝玉和那些外传野史里的才子一样,皆因小玩物与他人结合,所以她来到窗外窥视,听到的却是宝玉推自己为唯一的知己,金玉良缘的宿命论在宝玉心中不值得一提。

内容摘要: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而戏曲也渐渐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学者、专家对其的研究也逐渐提上了日程。

关键词:

元曲四大家、戏剧经典人物形象、研究述评

正文:

关汉卿的《窦娥冤》,感天动地,使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白朴的《梧桐雨》,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帝王与妃子的真挚情感;马致远的《汉宫秋》,写尽了一代明君为了国家的兴盛痛失所爱的心酸;王实甫的《西厢记》表达了“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走近他们,觉得这些人物仿佛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引得我们不住的去探究、思索。

一、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关汉卿,号已斋叟,汉卿是他的字,前半生坎坷,在夹缝中求生存,后半生积极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作,如带有喜剧色彩的《救风尘》和悲剧《窦娥冤》,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腐朽社会的不满。但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窦娥,以下是对她的形象研究分析。

简单地说,窦娥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幼年时父亲为了能有盘缠上京赶考,把她卖给蔡婆婆家当童养媳,成年后又经历了丧父之痛,不过这一切对于从小在苦日子中“浸淫”过的窦娥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但是从这时起,才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及生命的终结。在要不要改嫁的问题上,窦娥和蔡婆婆产生了意见分歧,蔡婆婆是年长寂寞,本无可厚非,但她最不该的是不顾窦娥的意愿逼她改嫁,这倒也就罢了,蔡婆婆毕竟是她的长辈,“尊老爱幼”的孝道不允许她忤逆婆婆。当然,如果放在现代,我绝对支持窦娥的做法——拒婚不从,但是那个时代这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她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不尊重蔡婆婆,至少她的死因是帮蔡婆婆顶罪。窦娥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值得人称道,但她的死往往会让人产生“生不逢时”的惋惜。

在窦娥死前,她曾经发了三个誓言,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我个人觉得,这三个誓言,除了六月飞雪,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而“无巧不成书”,这样的际遇也恰恰证明了窦娥遭受的不平,所以可以说,她是一个骨子里倔强但却有着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的人。

二、秋雨梧桐夜落时

白朴,字仁甫,号兰谷。他自幼颠沛流离,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浓重的沧桑感。而他所传至今的《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却偏偏是爱情题材的戏剧,而我这里所要说的是及爱情、政治为一体的历史剧《梧桐雨》,题名来自白居易的同题材诗作《长恨歌》中“秋雨梧桐夜落时”一句。这一句给人一种暗示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结局的意味,因而我很喜欢,这是一种凄楚之美。

李、杨的爱情故事,有点俗套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但因为男女主角身份尊贵,再加上当时的政治动荡,而使得这样的爱情有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自古帝王多薄情”,所以李对杨的情,成了杨“红颜祸水”的佐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作为一名帝王,“要江山更要美人”其实有时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实情况是“为江山弃美人”,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悲剧命运其实与她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的。

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马致远,号东篱,他的《天净沙 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他本人也有“曲状元”的美誉。同时,马致远也写过一系列杂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汉宫秋》。

《汉宫秋》是围绕历史上出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而创作的,关于这一历史事件一直以来都是众说非云,而我比较欣赏的“事实”是前几年拍的由李彩桦主演的电视剧《昭君出塞》,毛延寿对昭君一见钟情,因而私藏昭君真实画像,昭君与呼韩邪在成婚前巧遇,两情相悦,而汉元帝则成了彻彻底底的“跑龙套”。这个版本降低了昭君在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将呼韩邪与昭君之间由美色产生的欲望上升到由情爱产生的欲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昭君由为国牺牲变成了为爱奉献,削弱了她的形象对后人的启发影响作用。不过说到底,她也只是个小女人罢了。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很佩服她的远嫁他乡的勇气。毕竟,就现代的观念来看,远距离恋爱都难保劳燕凤飞,何况是为了爱人嫁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呢,也或许,你勇敢了一回,做了选择,但当激情退去,你还能用什么来支撑你的婚姻?因而我认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不难,难的是之后你该怎么做。

所以说,昭君是果决的,亦是幸福的,因为她一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四、天长地久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代表作《西厢记》,简言之,讲的是丞相之女崔莺莺与赴考考生张君瑞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后终成眷属的故事。

《西厢记》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类的小说,它有一个完美的大结局,但这并不表示我对崔莺莺的做法是赞同的。身为一名大家闺秀,私会男子并以身相许是绝对不明智的,不然现代也不会有“先上车后补票”的事件的发生了,其实追溯起来,古来有之。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年轻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我要说,女孩子要懂得保护自己,嫁给一个爱自己而自己不爱的人并不可怕,糟糕的是,当一切尘埃落定,“不贞”却成为了夺走你幸福的侩子手。

结论:

“情”之一字,其实是世上最难解的题,当友情、亲情、爱情产生冲突时,该如何取舍?我记得《昭君出塞》中昭君决定虽呼韩邪离开时,呼韩邪问过她选择的原因,昭君说“离开父母我会心痛,而离开你我会心碎,所以我情愿心痛也不愿日后心碎”。这句话曾一度感动了我,至今记忆犹新。誓言往往是美好的,可当它冲撞了现实,选择便成了最为艰难的事,有些事我们没经历过所以不能带有偏见,综观现实才能做出最为恰当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对传统伦理和全贞全孝的推崇与彰显——对关汉卿<窦娥冤>窦娥形象的重新认识》,高进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2、《试论杨玉环形象在文人作品中的嬗变》,邓光泉,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年01期

3、《对“元曲四大家”源于周德清之说的批驳》,杜瑶瑶,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元曲四大家”之说探源——元人评元曲》,杜瑶瑶,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汉宫秋>:从史卷到舞台解读王昭君》,丁国祥,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异曲同工 同中见异——<梧桐雨>与<汉宫秋>之比较》,刘爱琳,艺术百家,2007年03期

7、《论莺莺之美——<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再解读》,岳上铧,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论“李杨爱情”张力性品格》,张勇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元曲四大家中“郑”之归属研究综述》,吴庆晏,四川戏剧,2007年05期

10、《白仁甫杂剧人物形象塑造深探》,田景丽,芒种,2012年08期

  • 索引序列
  • 人物形象论文研究方向
  • 论文人物形象研究
  • 工笔人物形象研究方法论文
  • 小人物形象研究论文
  • 人物形象研究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