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啊,借用算个啥,,给你写都没有问题
首先收集广泛的中印贸易资料,分点论述,比较个点中印优劣势得出中肯的结论,不要太偏激也不要很片面,可从以下各点写作(尽给你提供资料参考,毕竟这是锻炼自我能力的时刻,写作的整体性还需要你来把握!!)中印确定重启边境贸易古道的具体时段 一.中印双边贸易政策 新闻事实: 新华网拉萨6月19日电(记者冯雷 李建敏)中国和印度将于7月6日重新开放连接西藏和印度锡金段的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恢复两国中断40多年的边境贸易。 中印两国官员18日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举行会谈,会后签署的会谈纪要公布了重启乃堆拉山口边境贸易的时间。 根据会谈纪要,此次重新开放的乃堆拉山口还属临时边贸市场,即位于乃堆拉山口16公里左右山路上的洞青岗临时边贸市场,开放时间为每年6月1日到9月30日之间的周一至周四,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6点。 “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将成为改变边境地区经济封闭状态、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并带动交通、建筑、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为两国实现连接南亚贸易大通道的构想创造条件。”西藏自治区主管商务工作的副主席郝鹏说。 “通过双方边境贸易合作,将实现以贸易带动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改善双边的贸易环境、疏通贸易渠道。这是中印两国政治外交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两国边境地区人民的需要。”他说。 参加会谈的印度代表团团长、印度商工部辅秘克里斯缇·费尔南德斯表示:“乃堆拉山口贸易通道和边贸市场的恢复是一件伟大的历史事件,它揭开了印中经贸关系的新篇章。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扩大双边贸易,而且有助于两个伟大国家之间建立更加良好的双边关系。” 乃堆拉山口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与印度锡金段的交界处,海拔4545米,距拉萨460公里,距印度沿海城市加尔各答约550公里,曾是中印之间主要的陆路贸易通道。 【援引资料分析综合】: 20世纪初,这里的年交易额最高时达到上亿银元,占当时中印边境贸易总额的80%以上。但自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后,两国相继撤销了原边贸市场的海关等机构,乃堆拉山口由军队把守,边贸通道被铁丝网隔离。重新开放乃堆拉山口,将会对构建中国通向印度及南亚陆路大通道,扩大中印边境贸易,造福两国人民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亚东口岸虽未正式恢复开放,但边民互市贸易近年趋于活跃。亚东县政府部门统计数字显示,每年到亚东经商的边民达5000多人次,民间互市贸易额达360多万元。2004年,中印两国签署了经由乃堆拉山口进行边境贸易的备忘录;2005年,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西藏在亚东县建设边贸市场的总体方案,亚东口岸恢复开放的事宜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郝鹏说,亚东边贸市场的开放,将大大促进中印贸易发展。从印度进口铁矿石、农畜产品可通过这个便捷的陆路通道,中国的羊绒、家电、中药材也有望通过这个口岸进入印度市场。 【用数字得出结论】 “去年西藏进出口总额才两亿美元,中印亚东边贸开通后,即使中印贸易额的10%通过这个山口,西藏的外贸额也会增加十几亿美元,这对西藏的带动太大了。”他说。 目前中印贸易大部分通过海运,而西藏的外贸绝大部分经由天津港,两地相距数千公里。“由于青藏铁路即将于7月1日通车运行,因而一旦走乃堆拉山口,拉萨经亚东至加尔各答等印度港口的距离就可缩短至约1200公里,这将有利于促进从中国西藏和内地通往南亚陆路大通道的形成。”郝鹏说。 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印贸易额去年达187.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7.5%,预计今年将会突破2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 二.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摘要: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加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影响一国或一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本文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和RCA两个指标对中印服务贸易整体和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并借助模型对影响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出政策建议。 在国际分工继续深化和全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的背景下,服务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且竞争日趋激烈,而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面对这种形势,如何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升其竞争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实质上就是有关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因为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往往是一国或地区贸易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20世纪以来,国外一些著名学者提出了许多理论来探讨国际竞争力,其中被公认为竞争优势理论集大成者的是迈克尔.波特。他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问题实际上是行业竞争优势的问题,关键是理解一国经济的大环境如何影响企业和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然而波特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国家和产业,并没有专门涉及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而郑吉昌、夏晴(2004)则以波特的观点为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结合服务贸易的特征探讨了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但文中却没有对各因素的影响做具体分析。查贵勇(2006)利用“钻石模型”分析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并认为造成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支持的差距。本文也选择印度作为比较对象,因为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状况相似,但印度在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上却极为迅速,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中对中印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比较,并通过新模型对影响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各因素做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和建议。二、中印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从服务贸易总额来看,1990年中国的贸易总额为亿美元,印度为亿美元,两者相差亿美元。但从1991年开始,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开始超过印度,且两者差额越来越大,2004年差距最大,达到亿美元。2005年差额有所减少,中国的贸易总额是1665亿美元,比印度多出315亿美元。从图1可以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总额曲线都在稳定上升,并且曲线越来越陡峭,表明两国服务贸易总额有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与两国都大力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息息相关。1990年至2005年间,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和36%,远远超过同期的世界平均增长水平。 具体到服务出口贸易而言,2005年中国服务出口额为812亿美元,是1990年的倍,年平均增长率达。与中国相比,虽然印度服务出口的总额低于中国,但其出口增长速度却较快。2005年印度出口总额为676亿美元,是1990年的倍,年平均增长率更是高达。同时从服务出口占本国总出口的比重来看,中印两国差距较大。2005年中国服务出口的比重为,比1990年仅增加,平均比重也仅为。而印度的服务出口占该国总出口的比重达到,比1990年上升了,平均比重达,是中国的倍,且比重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如表1所示)。印度服务出口的迅速增长,得益于其服务业的大力支持。2000年印度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48%(而中国仅为33%),比1980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且其服务业增长速度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印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其服务贸易的发展。三、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一)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比较衡量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其国际市场占有率,即该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总出口的比例,它反映了一国服务出口的整体竞争力。2005年中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总出口的,位居世界第八,比1990年增加了。而印度2005年服务出口的比重为,排名世界第10位,较1990年上升了。由表2可以看出,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服务出口在世界的比重均高于印度,但两者的差额却有减小的迹象,如2002年中国和印度所占比重的差额为,而2005年则减少到。同时表中的数据还表明了两国的比重都有上涨的趋势,这与两国都大力推行对外开放政策,扩大服务贸易有关。(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比较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是能反映一国产品或服务的出口与世界产品或服务平均出口水平进行比较的一个指标。其公式为RCAij=(Xij/Xit)/(Xwj/Xwt)。其中,Xij表示i国当期服务的出口额,Xit表示i国当期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而Xwj为当期世界市场服务的出口额,Xwt为当期世界市场全部商品和服务的出口额。如果RCA>1,说明该国的服务出口具有比较优势,如果RCA<1,说明该国的服务出口不具有比较优势,该值越大比较优势就越大。从服务贸易总体的RCA的比较来看,中国和印度的差距比较明显。从表3可以看出,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的RCA指数为,比1990年仅增加了,并且从1995年至2005年,RCA指数一直徘徊在之间,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很弱。与中国相比,印度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大部分年份都在1以上,2005年更是高达,且RCA指数还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之中,印度的服务贸易表现出很强的比较优势。从服务贸易RCA分项比较来看,中国在旅游业方面比较优势明显,其RCA指数从1991年到2002年始终维持在1以上,且持续上升,2004年虽有所下降但仍达到。在运输业方面,RCA指数变化较大,由1990年的持续下降到1998年的;从2000年起运输业的RCA指数开始不断上涨,到2004年已达,但仍不具有比较优势。而在其他商业服务上,中国的比较优势不显著,RCA指数一直小于1。印度各部门却有着不同的状况。印度旅游业的RCA指数近年来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中,1992年指数为,但到了2004年却只有,比较劣势越来越显著。在运输业方面,RCA指数的变化和旅游业很相似,也在持续降低,2004年仅为。然而近年来,印度其他商业服务的比较优势则在逐渐增强,从1996年的上升到2004年的(见表4)。综合上述三个竞争力指标的比较来看,虽然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份额比印度要大,但服务贸易的总体竞争力却比印度低。中国在传统的旅游服务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印度则在其他商业服务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两国在运输服务上都不具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弱,并且印度的劣势更为显著。四、影响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囊分析 本文以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核心,结合服务贸易的特性以及中印两国具体的国情,通过修正后的模型来探讨影响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新模型(如图2所示)保留了波特“钻石”模型的基本内核,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服务业及关联产业和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理念仍然作为一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不同的是新模型突出了政府的作用,不仅将其由“钻石”模型中辅助要素提升为决定要素,而且还把它置于“中心”位置。新模型还添加了两个“环”,内环表示国内环境的影响,包括一国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商业环境等,而外环则代表着国际环境的影响,如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等。由于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形成不是阶段性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并且其对一国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从短期来看表现为对竞争力的强弱是有利还是不利,从长期来看则是后者如何受前者的影响,所以本文将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归结为辅助因素。波特将机遇作为“六要素”模型中的另一辅助要素,但本文考虑到机遇不可求的特性,并且其作用的发挥往往要通过改变一定的国内或国际环境才能产生影响,所以并未将其作为一个基本因素独立出来,而是化入“环境”这一辅助要素之中了。接下来本文将结合中印两国的具体国情来逐一论述模型中的各个要素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一)要素条件 服务贸易的生产必须依托一定的生产要素,如旅游服务需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人文环境,金融、保险、银行离不开雄厚的资本等等,生产要素是服务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服务的要素也可以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其中基本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普通工人等要素。而高级要素则是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的要素,如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人才等。各国应当把自己的服务贸易竞争策略建筑在发挥本国高级要素的优势之上。由于高级要素也是变化的,今天的高级要素明天可能变成一般要素,因此,各国在发展国家竞争优势时,关键是创造一种有利于高级要素生成、发展、不断提高、升级换代的环境。正如波特所认为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一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其环境优势要比基本要素更为重要。中国和印度皆为世界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这为两国旅游业和旅游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国和印度人口数量众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廉价的劳动力,但两国劳动者在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因而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尹翔硕、申朴(2005)通过对中国和印度1980-1989年和1990-2000年这两个时间段内劳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三种要素的积累对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影响做了时间序列分析,发现中国劳动力积累对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贡献度很大,而印度人力资本积累对其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贡献度较大,说明两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不同: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其丰裕的劳动力,而印度更多地来源于人力资本。由于一国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能够为其现代服务贸易部门比较优势的增强提供有利条件,所以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以此来迅速积累人力资本。2006 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6~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印度从2005年排名第50位一跃而上升到第43位,首次在排行榜上超越了中国。在本届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发展并列成为主要议题。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21 世纪两个最大和增长最快的经济实体。近年来,两国贸易发展较快,贸易额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印两国的经贸关系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三经贸如何优势互补一、中印贸易快速发展中印贸易开始于1951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贸易规模很小,发展缓慢。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双边贸易发展很快,贸易额以年均超过30%的速度递增。2005年,中印两国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是中印经贸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06 年3月,中印双方高层召开了中印经贸科技联委会第七次会议,确定了落实《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的工作计划,启动了中印区域贸易安排联合可行性研究,同意建立工作机制讨论印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2006年11月,中印《联合声明》宣布,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将达到400亿美元,提出了包括“确保双边关系全面发展”、“巩固贸易和经济交往”等10项战略,强调“中印全面经济和贸易关系,是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2006 年,中印双边贸易额由2000年的亿美元增至249亿美元。目前,印度是中国第10大贸易伙伴。从贸易总密度来看,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据印度学者分析,按目前的增长速度,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等;自印度进口的产品主要为铁矿砂、铬矿石、宝石及贵金属、植物油、纺织品等。近年来,印度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大量私营企业积极投资,计划新建公路、桥梁、铁路、港口和电站等一批基础设施,中印承包工程领域合作空间广阔。中印投资合作也迅速发展,截至2006年底,经商务部批准或备案的中国在印度投资累计金额为1700万美元。投资领域主要有电子、通信和轻工等。同期,印度在华非金融类投资项目256个,合同金额 亿美元,实际投入亿美元。此外,中印双边商务人员往来频繁,中印资源合作和技术合作均有较大发展潜力。二、快速发展的背后伴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中印经贸合作中的很多问题成为了制约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中印双边贸易摩擦日益凸显,印度保护本国落后制造业及其设置了较高的贸易壁垒等。1.中印双边贸易摩擦问题日益凸显1975 年,印度开始建立反倾销法律制度;1992年,印度发起了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案件。近年来,印度频繁发起反倾销调查,导致其反倾销调查居世界前列,并已成为全球启动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据世贸组织统计,1995~2006年,印度共启动反倾销调查457起,比位居第二位的美国多 ;保障措施15起,比位居第二位的约旦和智利多。1994年前,印度未曾对华启动反倾销调查;而1995~2006年,印度频繁使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对来自中国的商品进行大规模的贸易救济调查,年均起,远远超过美国和欧盟。此外,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的涉案金额也逐步提高,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日益增大。尽管随着印度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印度对华反倾销案日益受到重视,应诉率明显上升,但仍低于对美国和欧盟反倾销调查的应诉率。此外,由于印度反倾销法中“非市场经济国家”规定在形式上充满了随意性,表现在非市场经济国家定义模糊,确定正常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涉案中国企业如何申请市场经济地位等核心问题的规定尚缺乏可操作性,“非市场经济地位”方面的问题仍是困扰中国企业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在印度反倾销调查中胜诉的几率很低。2.印度保护本国落后的制造业中国的出口贸易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产业两大类型,全球的“中国制造”不仅引起了发达国家生产企业的市场恐慌,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是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压力。目前,印度制造业还很落后,印度制造业在三大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足30%,工业制成品中,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不多,工业制成品的质量普遍低劣。而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商品显示了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力,很多印度企业声称中国产品将给印度中小企业带来较大冲击,有些印度人甚至称之为“中国产品侵略”,一些制造业企业纷纷要求印度政府对中国产品启动贸易救济调查。3.印度贸易壁垒较高尽管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印度即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经济增长战略,大幅度削减贸易壁垒,但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目前,印度的贸易壁垒在南亚地区居首位。印度有许多普通的商品被列入禁止/限制进口商品清单之中。禁止商品中包括小鸡、蛋、石膏、石油气体、丝织品、府绸、斜纹布、灯心绒、渔网及棉织品。限制进口的商品还包括食盐及化肥等。目前,印度总体关税水平还很高。印度的海关税率分为:5%、15%、25%和35%共4个档次。近年来,印度政府不断采取一些措施,逐步降低总体关税税率,争取在近几年内降低到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即平均关税不超过20%,峰值关税不超过30%。但除关税外,印度进口商一般还须交纳附加税、增值税、预期收入税、调节税及基础设施建设费、进口许可费等各种进口费用。比如,对我国有很强出口优势的空调、冰箱分别加征 %、30 %的附加税。因此,印度目前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仍然较高,阻碍了我国商品的进一步出口。4.中印贸易竞争性较强中印贸易结构既存在互补性,又存在竞争性,从两国各自对外经济的总体结构来看是竞争性大于互补性。首先,从贸易对象国分布来看,两国都以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作为主要的外贸合作对象,而且这种外贸伙伴结构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其次,从两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也是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从目前来看,印度反倾销调查主要集中在化工/石化、医药品、纺织品、钢铁和其他金属、消费品等。就这些行业而言,中国和印度两国的技术水平、产品结构比较接近,容易形成竞争,这些行业的中国出口企业容易成为印度反倾销的调查对象。在出口方面,印度传统的出口商品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由1950 年的约70%下降到目前的约20%,而中国现在以制成品出口为主。因此,在占印度出口总额约20%的初级产品出口中,中印两国具有互补性,而在占印度出口总额近80%的制成品出口中,总体上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在进口方面,原料及中间产品进口额占印度进口总额的70%~75%,在这部分商品中,一部分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但更多的是来自其他市场(如东欧、俄罗斯和发展中国家)等。中国出口的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有很多是印度需要进口的,由此可以形成互补性。三、中印经贸关系发展前景1.建立中印贸易区存在天然条件2006 年7 月6 日,中印已经重新开放连接西藏和印度锡金段的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恢复了两国中断40 多年的边境贸易,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扩大了双边贸易,而且有助于两个大国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从而使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成为可能。中国已经与东盟国家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双方2010 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印度也注意到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印度计划在2015 年前将完成与东亚邻邦之间的自由贸易路线图。由于中印两国都为世贸组织成员,可以在经贸合作中遵循自由贸易、公平的原则,同时,两国在地缘上关系密切,也有着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天然条件。2.中印在国际分工新格局中有相互依存的要求中国和印度都在国际分工中找到了各自的定位和发挥优势的突破点,都加入了全球供应链中。中国在 万亿美元的全球出口商品市场中占,外界称之为“世界工厂”。印度在万亿美元的全球服务出口市场中占,外界描绘其为“世界办公室”。但是,中印两国毕竟还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中国承接的是低端制造业,印度承接的是低端服务业。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些学者预测,中国每出口1美元,仅30 美分附加值是国内生产的,20美分是利润和折旧。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显示,过去在美国而现在转移到印度的每1美元的服务,印度赚取的净利润是33美分,表现为政府税收的形式。中印两国都已经意识到,仅靠制造链中分割的产品生产和服务业中的一些分解服务,容易造成将自己锁定在国际分工低端的风险,使生产具有高度商品化、高度标准化、不可细分及利润空间极其狭小的特点。 希望对您有用,祝您取得成功!!!!!
首先收集广泛的中印贸易数据点讨论的中印比较的优点和缺点,得出相关结论,不要过于偏激,不片面的,从下面的写作(你提供信息参考,毕竟时间来锻炼他们的技能和诚信的写作也需要你掌握!)在印度这是“确定”,重新启动边贸径特定的一段时间 。中印双边贸易政策新闻事实:新华网拉萨6月19日电(记者冯磊李建民)───────────────────重开连接西藏和印度在中国和印度锡金段的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将于7月6日,恢复国家中断40年的边境贸易。 中印两国官员18日在西藏首府拉萨举行了会谈,宣布重启乃堆拉山口边贸分钟的时间里在会谈结束后,双方将签署。 根据会谈纪要,乃堆拉山口的重新开放,通过一个临时边贸市场,也就是堆拉山口16公里的山路孔青冈临时边贸市场,每年的开放时间为每天6月1至9月30日,星期一至星期四,上午10点至下午6时。 “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将成为改变边境地区的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的地位,促进发展的交通运输,建筑,和服务行业,这两个国家连接南亚贸易理念的通道创造了条件。说:“郝鹏,西藏自治区副会长,负责商务工作。 通过两国边境经贸合作,实现两国之间的贸易主导的政治和外交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改善双边的贸易环境,疏通贸易渠道。中印政治和外交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还需要在边境地区的人,“他说。 印度代表团参加会谈,印度商工部辅秘克里斯·TI·费尔南德斯说:“是堆拉山口贸易通道和跨境贸易市场的复苏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它在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和贸易关系揭开新的篇章。意义不仅仅在于扩大双边贸易,而且有助于两个伟大的国家之间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 “ 乃堆拉山口位于段的交界处,印度,锡金,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4545米海拔距拉萨460公里,城市加尔各答,从印度海岸约550公里,印度是主要的陆路贸易通道。引用的数据分析]: 20世纪,每年的营业额是最高的当数百万银元,会计中印边界贸易总额的80%以上,但自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两国相继原边贸市场的海关等机构,乃堆拉山口,军队把守,边贸通过隔离带刺的铁丝网。───────────────────重开乃堆拉山口,将在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导致印度和南亚的一条主要公路,为两国人民的利益,扩大中印边境贸易。 BR /> 亚东口岸尚未正式重新开放边境互市贸易,在最近几年变得更加活跃。亚东县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5000人到亚东业务,边境地区居民,民间边境贸易总额超过360万美元。在2004年,两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2005年的乃堆拉山口边贸通过,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在西藏亚东县边贸市场建设的总体规??划,亚东口岸重新开放事宜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说,郝鹏,亚东边贸市场的开放,将大大促进中印贸易的发展。从印度进口铁矿石,农业和牲畜通过这个方便的陆路通道,中国的羊绒,家电产品,中国草药也有望通过道口进入印度市场。 [结论]西藏去年,进口总额和出口2亿美元美元在印度和东亚洲边界贸易开通后,即使10%的中印贸易音量通过通,西藏的外国贸易量的数字会是一个增加超过10亿美元,带动对西藏太大,“他说。 中印贸易大部分通过海运,西藏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天津港,无论是远在千里之外。 “运行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因而一旦走乃堆拉山口,拉萨亚东至加尔各答等印度港口的距离可降低到约1200公里,这将有利于促进从西藏,中国和内地通往南亚陆路大通道的形成。郝鹏说。“ 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印贸易额达到十亿美元,比上年,比上年增长%,预计今年将突破2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 比较研究中印两国在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加强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服务贸易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在该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本文中,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RCA的整体中印两国在服务贸易和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指标相比,印度在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基础上,如何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提出政策建议。 在继续深化的背景下,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崛起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力正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面对这种情况,如何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的“理论的绝对优势”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本质上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因为的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是经常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自20世纪以来,国外一些知名的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探索国际竞争力,这是公认的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问题,实际上是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环境如何影响企业和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不过,波特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国家和行业没有具体涉及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郑其苌,夏青(2004)则以波特的核心竞争优势理论,结合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在服务贸易的特点,但没有做具体分析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检查您的用(2006)“钻石模型”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中印贸易在服务竞争力差距主要是由于更高的生产及相关行业的支持因素所造成的差距。本文还选择印度作为对比,在中国和印度,但印度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因为经济发展是非常快的,对中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服务水平的国际竞争力,并通过新的模式中印贸易的发展现状做比较的影响中印贸易在服务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和建议。 其次,中印两国在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从服务贸易总额中,中国的贸易总额在1990年十亿美元印度,至十亿,相差亿美元,。从1991年,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超过印度,增加之间的区别,最大的差距在2004年达到五十六点三二八十亿美元。 2005年在中国的总贸易额的减少之间的差异为十亿美元,比印度315亿美元。由于可以被看到从图1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和印度的总贸易中的服务曲线在稳步上升,并日益陡峭的曲线,表明那的总贸易服务这两个国家之间有快速增长的趋势,与这两个国家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政策是密切相关的。从1990年到2005年,服务在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和36%,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较上年同期增长。 特定的服务出口,服务出口在2005年为亿美元,这是199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在倍。虽然与中国相比,印度的服务出口总额低于中国,但其出口增速明显快。 2005年,印度出口总额为6,760亿美元,1990年的倍,年均增长率高达%。视图从两个服务出口占的比例,占总出口的国家,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差距。 2005年中国的服务出口中的比例为%,只有%的增幅相比,1990年的平均比例只有%。印度的服务出口占了总出口的国家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一个增长%;与1990年相比的平均比例为%,即倍,和的比例仍然呈现上升的趋势(如示于表1中所示)。印度的服务出口的快速增长,由于其服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印度的服务行业在2000年占48%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只有33%),超过11%在1980年,和其服务部门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在快速发展的服务部门在印度促进发展在服务贸易。 第三,国际竞争力的中印服务贸易的比较(一)比较的国际市场份额 一个重要的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其国际市场份额,国家的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例,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服务出口的整体竞争力。在2005年中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八,同比增长%,与1990年相比,占%。印度的服务出口在2005年的比例为%,在世界上排名第10位,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由于可以被看到从表2,从1990年,以2005年,中国的出口服务,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都高于印度,但有迹象减少的量的差异,如中国和印度在2002年的比例的%,但在2005年减少至%之间的差异。表中的数据也表明,这两个国家的比例有上升的趋势,这两个国家正在推动的改革开放政策,扩大服务贸易。 (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比较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RCA),以反映本国产品的出口或出口的产品或服务,比??较的指标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服务。其计算公式为的RCAij =(XIJ / XIT)/“(XWJ / XWT)。其中,xij表示目前的服务出口的国家我,XIT目前的商品和服务的国家,我的总出口,而目前全球市场上的出口,XWT中,出口的货物和服务,目前全球市场上的XWJ服务。如果RCA> 1,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的出口服务,如果RCA <1时,该国的出口,服务不具有比较优势,更大的价值,更大的比较优势。 ,RCA的整体服务贸易的比较,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RCA指数为,,与1990年相比增加,1995至2005年,RCA指数一直徘徊在之间,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较弱。与中国相比,印度的贸易RCA指数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大于1,2005年高达,RCA指数在稳步增长的趋势,印度服务贸易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 从服务贸易的RCA逐项比较,中国在该地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旅游,其RCA指数1991至2002年,一直保持在超过1,并继续上升2004年虽有所下降,但仍达到了。较大的变化,在交通运输部门,RCA指数继续从1990年的下降到1998年的;运输部门的RCA指数开始上升2000至2004年已经达到了,但仍然不具有比较优势。和其他商业服务,中国的比较优势不显着,RCA指数一直小于1。在印度的部门,有不同的情况。印度旅游业RCA指数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在最近几年,1992年的指数为,但2004年只有相对不利的地位日益显著。非常相似的RCA指数的变化在交通运输部门,及旅游,还继续减少2004年只有。然而,近年来,在印度其他商业服务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增加在2004年从1996年的至(见表4)。 上述三个竞争力指标的比较,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份额比印度大,但比印度低的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传统的旅游服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印度在其他商业服务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两国之间的运输服务上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在印度更显著的缺点。 四,由于囊中印两国在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本文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核心服务贸易的特点以及中国和印度,后的模型,以探讨中印两国在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新模型将保留波特“钻石”模型(如图2所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服务及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理念的基本内核仍然是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的服务贸易的决定因素。所不同的是,新的模式强调政府的作用,不仅通过的“钻石”模型辅助元素,以提高决策要素,而且还把它在“中心”的位置。新的模型也增加了2“环”,内环,说的影响的国内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营商环境,而外圈的代表的国际环境的影响,如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由于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形成是不是一个阶段,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对一国的贸易表现的短期运行的竞争力实力的有利或不利的竞争力的影响,从长期长期看是后者归因于前者,因此,国内和国际环境次要的因素。波特和其他辅助元件在模型中的六大要素,但考虑到机会的特点这篇文章,其在剧中的角色的机会,往往为了改变国内或国际环境产生影响,所以我也没有其独立的一个基本因素,但辅助元素融入到“环境”。 下一篇文章将结合具体国情,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讨论了各种元素的模型之一: BR /> >(一)要素条件 在服务贸易生产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生产要素,如旅游服务需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环境,金融,保险,银行不能分开雄厚的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生存和发展的服务型企业条件的需要。生产要素也可以分为基本要素和先进分子的基本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普通工人的元素。先进分子的创作元素,通过投资和发展,如充足的资金,国家的最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各国应建立在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战略发挥其高级要素的优势。先进的因素也在发生变化,今天的高级元素可能成为明天的发展,国家竞争优势的一般要素中,关键是要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产生高层次的元素,发展和不断提高的升级换代。波特,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比其环保优势的基本要素。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奠定了基础,为两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业界。中国和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为服务贸易的发展,但在这两个国家里,工人是在质量上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对竞争力的影响服务贸易是不一样的。的的阴Xiangshuo,沉园(2005年)中国和印度的三个要素,两人在1980-1989年和1990-2000年期间劳动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服务贸易的出口增长序??列分析,发现中国劳动积累了一大贡献的出口增长在服务贸易,和的积累,人力资本在印度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贡献,在不同的源两国间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比较优势,中国的服务交易主要来自其丰富的劳动力,印度的人力资本。比较优势,增强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一个国家的现代服务贸易部门,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迅速积累。 2006至2007年,在印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从2005年第50跃升到43的排名首次超越。并行的主要议题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发展。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两个最大和增长最快的经济实体。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双边贸易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中印双边经贸关系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经济和贸易的优势互补首先,中印贸易在中印贸易的快速发展 始于1951年,但非常小的贸易很长一段时间,发展缓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印双边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的速度在增加。 2005年,两国宣布建立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06年中印两国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在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的一年。 2006年,印度高级举行中印两国的经济,贸易,科学和技术联合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确定的工作计划,实施全面的经济和经贸合作“十一五”计划“推出了在印度联合可行性研究区域贸易安排,同意建立一个工作机制讨论印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2006年11月,在中印联合声明宣布说,在2010年,双边贸易额将达到400亿美元,10战略“,确保两国关系发展”,“巩固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强调了中印全面经济和贸易关系,是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核心” 2006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从2000年的亿美元增加至二百四十九亿美元。目前,印度是世界第十大贸易伙伴。总密度从贸易的角度来看,中国是仅次于美国,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学者分析了在当前速度的增长,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了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中国的机械和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如印度的主要出口的商品;产品是主要进口来自印度的铁矿石,铬矿,宝石和贵重金属,植物油,纺织品。近年来,印度一直大力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大量的民营企业积极投资,计划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道路,桥梁,铁路,港口,电厂和一些广泛,承包工程,中印在空间领域的合作。合作和印度是也发展迅速,截至2006年底,中国投资在印度的部商务部批准或备案一个累计金额1700万美元。在电子,通信和光领域的投资。在同一时期,256非 - 金融投资项目的的印度合同金额亿美元,实际投资亿美元。此外,中印两国商界人士交往频繁,资源和技术合作,中国和印度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潜力。 /> 快速发展的背后 随着快速发展的经济和贸易关系,两国之间的中印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已成为制约经济之间的贸易关系,两国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中印两国的贸易摩擦已成为日益突出,保护自??己的落后制造业在印度提出了更高的贸易壁垒。 1。中印双边贸易贸易摩擦已成为日益突出 1975年,印度开始建立反倾销的法律制度,1992年,印度发起的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案件。近年来,印度频频发起反倾销调查,在其反倾销调查世界上最高的,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世贸组织成员启动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全球。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从1995年到2006年,印度开始反倾销调查457例,比位居第二的美国的%; 15日,%以上,在约旦和智利的第二个最高的保障。而从1994年之前,印度还没有到过中国启动反倾销调查; 1995至2006年,印度的频繁使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进行了一个大规模的贸易补救措施调查来自??中国的商品,一个平均每年远远超过美国和欧盟。此外,中国和印度参与的反倾销调查的数量逐渐增加,中国出口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与印度的立场在中国外贸的增长,印度的反倾销案件日益受到重视,应答率显着增加,但仍然较低的比响应的美国的国家和欧盟的反倾销调查率。此外,在印度的反倾销规定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充满随机性的形式依稀定义的性能在非市场经济国家,如何申请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中国涉案企业的地位的核心问题,以确定正常价值的规定仍然是一个缺乏可操作性,“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依然困扰着中国企业,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反倾销调查中的风险是非常低的。 2。印度,以保护其落后的制造业 中国的出口是主要集中在劳动的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这两种全球的“中国制造”是不仅引起恐慌在市场上制造企业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是一个直接竞争的压力目前,印度的制造业仍然滞后后面,占不到30%,印度的制造业部门份额的总输出值的三大产业的制成品的一些高科技产品的普遍较差质量的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商品日益强大的竞争力,很多印度公司称,中国的产品会给印度的中小型企业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印度人甚至被称为“侵略”,一些制造业公司已经要求印度政府启动贸易救济对中国产品的调查。 3。印度贸易壁垒更高 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在印度实施的自由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斜线贸易的障碍,但是,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目前,印度在南亚地区的贸易壁垒的列表顶部。印度有许多普通货物中包括禁止/限制进口商品的列表。违禁物品,包括鸡肉,鸡蛋,石膏,石油和天然气,丝绸,府绸,斜纹布,灯芯绒,渔网和棉花。限制进口的货物,包括盐和化肥。目前,印度的整体关税水平是非常高的。海关税收率在印度分为:5%,15%,25%和35%四个等级。近年来,印度政府已采取了一些措施,逐步降低关税总水平,努力降低平均水平的近年来,亚洲国家的平均关税不超过20%,峰值关税不超过30%。除关税外,印度进口商必须支付额外的税,增值税,所得税,预计调整税收和基础设施成本,进口许可费,各类进口成本。例如,中国有一个强大的出口优势,空调,冰箱分别征收%,30%的附加税。因此,印度目前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贸易仍高,阻碍了进一步的出口我们的商品。 4。中印贸易竞争是强 中印贸易结构既存在互补性,有竞争,两国各自的对外经济竞争力的互补性。首先,从分布的贸易伙伴,两国的整体结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作为一个主要的外贸伙伴,而且外国贸易伙伴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次,从结构上看两国的进出口商品,是具有互补性和竞争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印度的反倾销调查主要集中在! ! ! !
关键词:服务贸易 比较 竞争力 中国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甚至被誉为是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的一个奇迹,其GDP增长率在最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左右。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使中国已然成为了一个世界工厂。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发展迅速,由1978年的进出口总额亿美元、逆差亿美元发展为2004年的进出口总额亿美元、顺差亿美元。这其中服务贸易总额由1985年的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28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然而我国的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2004年逆差达到108亿美元,并且最近几年有加大的趋势。而亚洲的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在经历了九十年代初的改革之后,也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印度已成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体。在印度的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003年其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250亿美元,占当年印度贸易出口总额的,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大国,然而服务贸易在各自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却迥然不同。虽然印度的服务贸易在绝对数量上还比不上中国,但其竞争优势及发展潜力不可小视。笔者认为中国可以和印度加强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往来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可以从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 中印服务贸易概况 随着世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印服务贸易的出口近几年都呈显著上升的势头,其中,中国的出口额由1998年的亿美元增长为2004年的697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九大服务贸易出口国,而印度在1998年的出口额为亿美元,到2004年猛增到322亿美元,增长了两倍。 但是另一面,中印服务贸易的进口额也在急速的增长,甚至比各自的出口增长还要快,截至2004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额为697亿美元,在全世界服务贸易进口额中排在第八位,并且长时间存在逆差;而印度在2002年和2003年的服务贸易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顺差,到了2004年其进口额达到379亿美元,反而逆差57亿美元。可见,中印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都未能建立起自己的绝对优势。 另外,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只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不及世界第一服务贸易出口大国美国的五分之一,印度的出口额所占的比例更是小得可怜。因此,总的来讲,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潜力很大,但是与世界上的服务贸易大国相比,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中印服务贸易的进出口行业结构比较 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关于世界服务贸易的分类和统计,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和整理,2003年中印服务贸易的进出口行业结构如表1。 从出口行业结构中可以看出,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占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绝大部分,三项所占比例之和为,而印度的这三项之和为,另外占了其将近出口额一半的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这得益于印度国内发达的软件服务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印度的服务贸易已经以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出口为主,而中国则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出口为主。 在增长率方面,印度各项服务业的出口增长率比较平均且都达到25%左右,表明其服务业出口贸易在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虽然金融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其他政府服务出现了负增长,但是由于金融服务和其他政府服务所占比例较小,而其他商业服务负增长的幅度较小,因而对印度总体的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中国的出口也呈现比较良好的态势,大多数行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由于SARS的影响,旅游服务的出口有所减少,对总体的服务业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增长较多,表明我国正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信息化的潮流。 在中国的进口行业结构中,出口较多的几个部门同样是进口多的部门,它们是运输服务、旅游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其他各部门所占比例依然较小。印度则有所不同,其进口变为主要以运输服务和其他政府服务为主,两项之和达到了68%,其他各部门的出口比例分布相对较小而且比较平均。从增长率可以看出,中国运输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进口增长依然强劲,今后仍然是我国服务贸易进口的主体,旅游服务进口呈现微小的下降,同样应该是受非典的影响。在印度进口份额较大的部门中,其他商业服务增长率最高,几乎翻了一倍,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也增长较快。另外,印度的建筑服务进口增长了一倍多,表明该部门对外需求较大。 中印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指数的选取 本文选取比较优势指数来对中印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优势指数(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CAI)又叫净出口比率(Net Export Ratio,NER),是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总体上能够反映出计算对象的比较优势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Nxij=(Xij-Mij)/(Xij+Mij) 式中Nxij为比较优势指数 Xij为i国家第j种商品的出口 Mij为i国家第j 种商品的进口 比较优势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其值接近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近平均水平;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大,且越接近1越大,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竞争力也小;如果Nxij=-1,意味着该国第j种商品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如果Nxij=1,意味着该国第j种商品只有出口而没有进口。 (二)指数比较分析 由表2中可以看出,两国比较优势指数均为正值的服务项目为旅游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政府服务,说明在这几项服务项目中,两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的旅游服务在2003年由于受非典的影响,绝对数量上有所下降,但由于比较优势指数是一个相对数值,因而该数值大小并未受太大影响。两国的旅游服务比较优势指数虽然比较接近,但其绝对数量却相差较大,中国在这一年的旅游服务出口额为亿美元,进口额为亿美元,同期印度的出口额为亿美元,进口额为亿美元,进出口均是中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印度的指数高达,说明印度在这一方面的国际竞争力相当强,中国的指数值仅为,虽然也是正值,但是相比较于印度来讲,几乎不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国际服务贸易日益向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的服务项目转化的背景下,印度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建立起的高度国际竞争力非常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 两国比较优势指数均为负的服务项目为运输服务、保险服务以及版税和专利使用费。中国在货物贸易如此发达的条件下,运输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却为负数,原因在于近些年运输服务逐渐成为一项资本密集型的服务项目,而中国通常只能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上显示出竞争优势。而印度在此项目上的竞争劣势则应主要归因于其欠发达的货物贸易。中印在版税和专利使用费方面的竞争劣势如此之大以至于其指数值均接近于-1,说明与发达国家相比,两国的创新能力都非常不足,创新制度有所欠缺。在保险服务方面,中国的竞争劣势要大于印度,这与中国保险业发展落后和保险业对外开放度低是分不开的。 中印两国比较优势指数出现正负不同值的项目为建筑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且两项服务均是中国表现为比较优势,印度表现为比较劣势并且劣势较大,因此中国可以考虑在这两项服务上加大对印度的出口。 主要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总体上要强于印度,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影响力也大于印度。但是中国只是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从比较优势指数可以看出,中国从“质”的方面讲优势并不明显。 印度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的高度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醒着我们世界服务贸易的未来,中国目前的服务贸易结构显然不会让中国在今后的世界服务贸易竞争中取得所谓的竞争优势。印度在其他方面相对薄弱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取得的发展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 服务贸易的发展总是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印两国近几年经济发展都相当迅速,服务贸易蕴藏的潜力很大。中国应该加强与印度在服务贸易各领域的合作,比如引进印度的软件业来帮助提升或者改善本国的信息服务水平,也可以对印度输出建筑业来帮助完善印度的基础设施等等。 英国劳埃德国际金融周刊消息:欧中贸易有利于降低欧盟通胀压力 在第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即将在北京举行之际,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日前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中欧商务会议”上发表演讲说,欧中贸易有助于降低欧盟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英国劳埃德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中印仍保持外包优势地位 英国劳埃德经济周刊报道:目前中印仍保持外包优势地位,预计在今年的全球外包市场上,印度所占份额将达,中国将达。 印度是全球离岸外包的首选目的地,预计今年印度的外包收入将达34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一直到2010年,印度将继续保持在全球离岸外包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所占份额至少达15%。今年中国的外包收入将达13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XMG公司首席分析师劳罗?维韦斯指出,除了印度和中国之外,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外包行业的发展也值得关注。他指出,今年菲律宾外包收入的增长率将达62%,预计将达41亿美元,占全球的。 此外,XMG咨询公司预测,由于成本不断增加且美元持续贬值,2008年“离岸外包市场会出现动荡,但仍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英国劳埃德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国际贸易论文主要是对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中的问题及一些时实进行研究,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一些探讨国际贸易论文题目,供给大家作为自己论文的选题参考,希望对大家选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论文题目。 一、 国际贸易论文题目 1、互联网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2、论低碳经济下的国际贸易新发展 3、论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4、树立合作式国际贸易摩擦解决机制的中国理念 5、国际贸易与民生百态 6、信息化教学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7、农药国际贸易领域英语应用研究 8、新国际贸易形势下广东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策略 9、探析国际贸易风险及防范对策 10、中国铁矿石国际贸易现状与战略分析--评《中国铁矿石资源国际合作研究》 11、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相互促进关系研究 12、大数据背景下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3、《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课程设计研究 14、进一步扩大开放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15、国际贸易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动态调整 16、基于知识产权及国际贸易的中美竞争力比较研究 17、国际贸易实务中区域经济产品品牌价值链构建探讨 18、区块链正在改变国际贸易 19、《国际贸易问题》选题参考 20、国际贸易背景下激励科技企业发展的技术路径 21、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壁垒的透视及应对 22、略论当代国际贸易新发展与中国外贸新变化 23、国际贸易中预借提单的成因及预防 24、浙江制造认证推进国际贸易便利化 25、文化对企业国际贸易的影响 26、国际航运与国际贸易的协同发展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 27、浅谈国际贸易摩擦的产生及其应对方法 28、上海:用区块链技术保障企业国际贸易便利性 29、浅论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的策略与技巧 30、基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中俄国际贸易研究 31、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32、国际贸易新通道背景下的陇南特色文化之城建设 33、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讨 34、国际贸易+英语双专业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分析 35、浅议民办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 36、互联网+新形态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方式探析 37、政治冲突与国际贸易:韩国萨德事件对中韩贸易的影响分析 38、跨境电商发展环境下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39、翻转课堂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40、试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框架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新方案 41、互联网+下国际贸易方式转变分析 42、试论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策略 43、从国际贸易母国效应视角探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44、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人民币使用与中国的财富损失 45、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发展研究 46、国际贸易强度、空间溢出与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 47、加强国际贸易型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质量的措施研究 48、跨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49、经济新常态下跨境电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50、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大数据对企业国际贸易的影响 51、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 52、建立绿色有机产品国际贸易平台 53、国际贸易正义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研究 54、国际贸易正义缺失下中国的应对策略 55、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56、中企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新格局 57、注意力配置、互联网搜索与国际贸易 58、跨境电商时代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59、海南国际贸易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 60、创新国际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 61、国际贸易新动态及对策探讨--基于"一带一路"背景 62、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6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64、数字工程认证服务国际贸易便利化 65、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究 66、一带一路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67、农产品国际贸易变化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68、探讨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 69、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能力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70、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外语课程教学改革 71、论国际贸易收益来源的发展综述 72、经济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73、新常态经济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与路径分析 74、移动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75、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分析 76、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77、实训基地建设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作用的探究 78、浅论国际贸易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风险及防范 79、国际贸易对地区劳动力技能升级的影响--基于中国大陆地区地级市的数据分析 80、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新发展趋势和中国外资法 81、基于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82、论国际贸易实务中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83、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84、移动互联网营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85、国际贸易中的质量竞争力建设 86、当前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要素分析及其应用价值 87、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生态化战略选择 88、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研究 89、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对策--以义务为例 90、国际贸易中货物风险转移时间的确定 91、电子商务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9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对策 93、互联网背景下《国际贸易学》翻转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94、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与路径的分析 95、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分析与对策探讨 96、新常态下国际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7、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之我见 98、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研究 99、国际贸易英语笔译中的常见问题及策略研究 100、如何提高国际贸易实务性人才的外贸函电应用能力 101、黄金中游产品国际贸易网络演化特征研究 102、我国铜资源国际贸易研究 103、从中美贸易摩擦看国际贸易法发展及中国的对策 104、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与PBL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分析 105、国际贸易网络枢纽地位的决定机制研究 106、《国际贸易问题》选题参考 107、中远海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陈学文总经理到访协会 108、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对我国天然气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109、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与策略研究 110、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及应对 111、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策略 112、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13、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创新 114、经济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发展路径研究 115、文化差异对中国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影响分析 以上就是为大家精选的"国际贸易论文题目(优选范文题目115个)"的全部介绍,希望以上的范文题目对大家论文选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中俄贸易发展现状2004年,中俄经贸合作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贸易额突破200亿美元,达历史新高,提前实现了两国元首2003年5月制定的发展目标。并且贸易结算更加方便了,从2005年1月1日起,中俄边境地区内的中俄两国银行可以使用卢布和人民币进行结算和付款。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和俄罗斯中央银行在2002年签订的《关于边境地区银行间贸易结算协议》中提出的。而在此之前,中俄边境贸易结算只能使用美元,结算时间长、运营成本高。尽管中俄贸易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还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不规范造成信任危机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市场刚刚开放,一些不法商人把中国的假冒伪劣产品销到俄罗斯,几年下来,中国货在俄罗斯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很难取得俄罗斯人的信任。与此同时,俄罗斯市场也正处在转轨时期,违背合同、不讲信用的企业并不少见;与俄罗斯人做生意,中国企业同样心有余悸。2.中俄贸易未成规模中国对俄贸易企业普遍规模小、底子薄、资金短缺、信息不灵;多数企业满足于边贸,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缺乏配套经营策略;普遍缺乏产品宣传和配套的运输、仓储设施,难以形成稳定的供应渠道和规模经营。面对潜力巨大的俄罗斯市场,有待进一步提高贸易层次与规模。如俄罗斯的茶叶市场潜力大,但本国不产茶,依赖进口。俄罗斯人 对中国茶特别青睐,多数俄罗斯人认为,中国的茶叶才是正宗的,品种多、质量好。俄罗斯规定,如果出具产地证书,来自中国的茶叶可以享受减免关税25%的优惠。尽管如此,目前俄罗斯茶叶市场却是英国、斯里兰卡的天下。3.中俄经贸结构层次偏低(1)国有企业仍是从俄进口的主体,55%的进口都是由国企承担的,而出口则大不一样,民营企业占对俄出口2/3以上的份额,其开拓精神以及灵活的经营机制决定了它们能够在对俄贸易中抢得先机,但其资金实力薄弱、深度开发能力差、生产经营基本处于单打独斗阶段的弱点也决定了现阶段中俄双方贸易结构比较单一。(2)贸易方式基本上都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几乎没有。占中国整体对外贸易达70%的加工贸易,在对俄经贸中基本体现不出来。以木材为例,我国在上世纪末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后,近几年通过一般贸易从俄进口原木增长速度惊人,对中国的木材出口已成为俄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俄罗斯仍是我国进口军品的主要来源国。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已有多年的历史,采购武器装备和武器制造技术转让的合作项目一直有条不紊地在两国有关单位之间进行。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在两国双边贸易中,不仅所占比重高,而且相当稳定,已经成为两国双边贸易额稳定增长的支柱项目。这对于俄罗斯来讲意义要更大一些,俄远东、西伯利亚以及圣彼得堡的多家军工企业至今没有关门,主要就是因为持续不断地从中国客户手中接到产品订单。4.合作领域不宽,缺乏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苏联时期,双边贸易以记账贸易为主,各大外贸公司曾是双边贸易的主体,后来,贸易方式发生变化,双方大企业没有及时跟上,两国的小企业、个体商户填补了市场的真空,成为双边贸易的重要力量。在多种贸易方式中,民贸、边贸和旅游贸易成为重要方式。因此,拓宽中俄经贸合作的主渠道,已成为今后中俄经贸合作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合作水平能否提高的关键。除此之外,双边贸易秩序问题也较为突出。目前中俄双边贸易的经营主体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较多,有一些商户和小企业的经营行为不规范,给双边经贸合作带来了消极影响。目前,在中俄双边贸易和投资领域中还存在着一些影响货物、人员、资金等要素正常流动的因素,如两国银行直接结算规模不大、保险和信贷领域合作水平不高、口岸通关能力不强、人员入境手续简化力度不够等。二、中俄贸易发展的理论基础标准贸易模型认为,经济发生偏向性增长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某个生产部门的技术进步会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这个部门扩张的幅度大于向其他部门扩张的幅度;第二,由于生产要素的国家增加,会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发生偏向性扩张,偏向于使用该特定要素的部门或密集使用该要素的部门。中国和俄罗斯都是经济大国,对贸易带来的福利效应应有较强的反应。日用消费品在中国市场供过于求,在俄罗斯则紧缺;资源产品在中国市场紧缺,而在俄罗斯市场供过于求。日用消费品在中国市场上相对价格低,资源类产品相对价格较高。而在俄罗斯市场上行情恰恰相反。相对价格差异是贸易的直接原因,能为进出口商带来充裕的利润,这实质上是一种地点套利。贸易能够改善中俄两国供需缺口,使两国相对价格趋同,这样,俄罗斯居民能够以比贸易之前更便宜的价格在充足的消费品市场上购买日用消费品;而中国居民则可以在较低的价位上获得资源产品,两国居民的福利都由于贸易得到了改善。大卫·李嘉图是简单劳动价值论的创立者,他明确指出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惟一决定因素,认为贸易产生的根源在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中国的劳动力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廉,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劳动生产率较高,此类产品相对价格较低。俄罗斯资源丰富,在资源密集型行业中,劳动生产率较高,在俄罗斯市场中,这类产品的相对价格较低。因此可以说,中国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中国应该专门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俄罗斯在生产资源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应该集中生产资源产品。特定要素模型是保罗·萨缪尔森和罗纳德·琼斯提出来的贸易模型。所谓特定要素就是指那些调整速度比较慢,重新达到新的均衡所需时间较长的生产要素。通常在实际中,特定要素与流动要素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这只是一个调整的问题。一国生产特定要素相对充裕的产品,而进口特定要素相对稀缺和昂贵的产品,而特定要素是非贸易品,只能固化在贸易品内部,所以贸易品流动的只是形式,隐含在贸易品内部的特定要素流动才是实质。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劳动力都属于特定要素。因此,中国向俄罗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实质上是中国的劳动力向俄罗斯转移,只不过转移的方式不同,这种转移是隐藏在贸易品中的。而俄罗斯向中国出口资源产品,实质上是向中国转移自然资源。所以,尽管特定要素的转移成本表面上无穷大,或根本不可能实现转移,但贸易品的流动使这种转移事实上成为可能。劳动力向俄罗斯转移,使俄罗斯居民能够买到便宜的食品和服装,不用再在商店门口排队受冻,他们的生活境况改善了;资源向中国市场的转移,缓解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从长远来看,这对中国居民的福利改善也是有利的。不管用哪种模型进行分析,贸易都会产生强烈的收入分配效应,使国内的特定要素所有者或资源相对充裕要素的所有者受益,而其他部门,特别是受竞争性进口产品冲击的部门的既得利益受损。不管是关税还是配额,只要是贸易保护措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相对价格,这本应由市场力量来决定,这种扭曲必然会产生生产或消费的扭曲,从而导致无谓损失。为了促进两国贸易健康发展,两国政府应不断地加强磋商,制定有效的规范政府和市场行为的制度,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苗头。三、发展中俄贸易的政府建议1.中俄贸易的最大障碍是没有建立规范的贸易制度,因此,形成一个良好的、规范化的贸易秩序,是决定双边贸易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由于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而俄罗斯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因此在未来的双边经贸合作中,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规则应成为双方共同遵守的贸易活动准则,即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为此,在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规则和双边合作框架下,两国应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及经贸 科技各个分委会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两国商会和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大力整顿、规范贸易秩序,加速解决贸易服务体系方面的问题,以消除现存的制度性障碍,极大地推动中俄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俄罗斯正在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其国内的市场必将更加规范,这无疑将大大推动中俄贸易发展。中国还应加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生产和出口,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产品种类,优化中俄贸易中的产品结构。2.重新创造中俄贸易的良好环境。中俄当前的贸易环境主要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变动大;经济困难、支付能力弱,经营费用过高,完全正当合法经营无利可图;投资环境差,缺少可靠保障;社会治安环境不佳,缺乏应有的安全感等。但我们也应看到,这种贸易环境同样也制约着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发展,我们应站在战略高度来认识中俄贸易。从政治和经济、当前和长远等多重角度分析,我们必须重新创造中俄贸易环境,这就需要两国政府积极有效地对本国的经贸政策进行调整,为更好地发展中俄经贸合作提供政策保证。当前要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两国政府根据当前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要,制定和完善有关经贸合作、投资政策、技术贸易、合资合作经营、引进人才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规范两国企业间的经贸行为,并逐步与国际惯例对接,以适应双边经贸的深层次发展需要。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整顿边贸秩序,要加强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坚决有效地保护双方的合法利益,为发展中俄经贸关系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3.为了提高我方商品在俄市场中的信誉,政府应组织若干家大型贸易中心,举办规模和形式不一的洽谈会、展览会,多角度介绍中国商品,借助俄方的宣传工具和新闻媒介宣传我名牌商品。同时,中国商检、海关等部门应严把质量关,严厉打击走私,对于质量达不到标准的决不放行,确实维护和重新树立我商品在俄市场的形象,并尽快建立公正、合理、有效的仲裁机制。由于两国原来的贸易方式完全是粗放型经营,不是按国际惯例办事,双方的信任感下降到了最低点,这使双方的经贸活动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在目前双方都想打破僵局、渴望出现一个光明前景的情况下,建立这样一个仲裁机制对重新创造两国良好的贸易环境是十分必要的。4.针对俄罗斯市场城市化、多元化、高消费化的特点,对俄罗斯消费市场要重新定位,消除投机取巧的短期行为,强化“以质取胜”意识。实施名牌战略,严把质量监督关,加大打击伪劣产品的力度。加强对民贸市场的管理力度,树立边境贸易、互市贸易与国家贸易同等的质量观念,重塑我国商品在俄罗斯的形象。总之,我们对待中俄贸易,既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又要看到光明的前景。中俄贸易的发展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它的美好前景是毋庸置疑的。只要两国政府共同努力,相信不久就会出现新一轮的中俄贸易高潮。
国际贸易硕士论文选题
从事国际贸易,英语应当是相当好的,不仅仅是书面英语,比如外贸英语函电,口语也是相当重要。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国际贸易硕士论文选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中美纺织品贸易隐含碳测算及碳责任分析
2、中日贸易隐含碳排放实证研究
3、中日文化产品贸易结构对贸易竞争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4、中国与日本文化贸易的对比研究
5、扩大中泰木薯产品贸易的对策研究
6、中俄转轨过程中汇率安排对贸易和FDI影响的比较研究
7、全球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进口的影响
8、马克思的自由贸易思想探索
9、TPP对中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影响研究
10、中美光伏产业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1、金砖国家自贸区预期经济效应分析
12、基于CMS模型的中日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变动因素分析
13、应诉反倾销结构价格研究
14、中国与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
15、中美贸易非均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总体与电子产业比较
16、出口代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评价
17、中国与俄罗斯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问题研究
18、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出口企业利润率的影响分析
19、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失衡问题研究
20、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发展及其贸易影响研究
21、中国智利自贸协定下贸易效应研究
22、TPP国际贸易投资规制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23、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研究
24、自贸区原产地规则比较研究
25、中国对日本船舶出口贸易潜力研究
26、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27、人民币升值对中美加工贸易的影响研究
28、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研究
29、中欧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0、多边自由贸易区与开放型经济水平研究
31、中国与俄罗斯服务贸易比较研究
32、韩国经济调整及对韩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究
33、RTAs框架下印度服务贸易自由化分析与评估
34、美国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35、中加天然气贸易可行性问题的系统建模和分析
36、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服务外包契约设计
37、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标准研究
38、欧盟对华瓷砖反倾销贸易效应分析
39、G公司俄罗斯市场客户关系的维护研究
40、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贸易效应研究
41、比较社会交易成本与贸易便利化问题研究
42、TPP高标准贸易规则及其对中国涉外贸易影响的研究
43、基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视角下三国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
44、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全球价值链影响的研究
45、中国和英国商品贸易互补性与贸易潜力研究
46、中印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47、我国贸易结算中出口信用证拒付问题研究
48、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9、中美钢铁产品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50、中韩两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研究分析
51、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
52、日本非关税壁垒对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研究
53、欧美对中国白酒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研究
54、中国和喀麦隆木材贸易及对策研究
55、内蒙古与蒙古国出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互动关系研究
56、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差额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57、N银行苏州分行信用证风险管控研究
58、制度距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59、印度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60、自由贸易协定下我国货物贸易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
61、印度对中国企业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研究
62、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
63、中智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影响因素分析
64、我国转口贸易支付风险问题研究
65、出口信用证项下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方式的适应性和选择分析
66、中国与欧盟贸易成本的变动及其启示
67、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家进口需求研究
68、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创新路径
69、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
70、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非共同体畜牧贸易影响研究
71、多哈农业谈判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72、越南的经济增长与中越能源贸易关系的研究
73、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74、中意食品饮料行业进出口贸易
75、蒙古国的皮革制品出口问题研究
76、中泰天然橡胶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77、中俄两国服务贸易结构与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78、俄罗斯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与影响因素研究
79、中国与东盟反补贴政策的比较研究
80、越南对美国货物出口贸易发展研究
81、ZG银行江西省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82、WTO与中国自然资源出口限制研究
83、欧亚经济整合框架中的哈萨克斯坦的外贸政策
84、A出口企业汇率风险规避模式研究
85、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成本的测度与分析
86、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货物贸易潜力研究
87、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中美贸易顺差分析
88、基于数据驱动的Y公司大宗商品套利策略研究
89、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90、国际金融监管下的韩国贸易金融制度研究
91、美国对进口中国钢铁类制成品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研究
92、俄罗斯削减关税对中俄汽车贸易合作影响研究
93、文化距离对文化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94、J企业出口物流成本控制的改善研究
95、俄罗斯入世对中俄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
96、外贸企业的内部控制研究
97、日本对华FDI与对华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98、中美经济非对称性共生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99、中国企业东盟市场进入模式研究
100、中国与韩国、日本汽车产品内贸易结构研究
需要的话 也可以给你呢。
深圳的进出口贸易明显低于越南,需要做好出口防控准备,积极的向越南学习,而越南的出口幅度发展状况相对来说是特别平缓的。
进口贸易发展情况是非常的好,而且越南现在已经超出了深圳的出口率,在不久的将来,越南还会有新的这个动态,而且整个的贸易和出口也有很好的一个趋势。
一、广西与越南经贸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1、广西与越南经贸发展现状 (1)出口贸易和边境贸易发展情况。越南1986年“改革开放”以来中越双方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2000-2004年广西与越南贸易额占广西外贸额的比重在之间,占全国对越贸易总额的比重分别为、、、和。广西对越南的贸易额在与东盟各国的贸易额中排在第一位。2005年,广西与越南贸易额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广西对外贸易额的19%,占广西对东盟贸易额的80%。 (2)广西与越南进出口主要商品情况。双边进口货物结构,按照商品类多样化和满足双方日益提高的要求这一方向不断发展。越南向广西出口大约100多种货物,其中包括:原料、燃料(原油、天然橡胶、煤炭、各类矿石和各类精油);粮食农作品(胡椒、花椒、花生和各类热带水果);新鲜和冷冻的各类水产品(虾、鱼、蟹、鱿鱼等)以及日常消费品(手工艺品、拖鞋、高级家庭用品等)。广西也向越南市场出口多达200多种商品,如:生产线(立式水泥炉等);机器设备(医疗、运输、农机等);原料(汽油、化肥、水泥、钢铁、建材等);农产品(化肥、农药、谷种、等)以及日常消费品(摩托车、服装、儿童玩具、电子产品等)。 (3)广西与越南相互投资发展情况。截至2005年底,广西在越南投资项目共49个,投资额2124万美元。越南在广西资项目共18个,投资额1548万美元。中国在越南的投资区域从北越各省市,如:河内、海防、广宁、南定、太平等,已扩大到南越的见港、小河等。中国对越投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酒店、商场、食品包装的印刷、民用电器的安装、各类农机的生产安装、汽车零件的生产与组装、家畜饲料的生产。
国际经济形势的现状与未来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七个特点。(一)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相互带动、梯次发展的态势。2007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近4%的增速。美国经济稳中有落,2006年美出口额被德超越,信息化指标不及北欧,次贷危机使美经济优势不断被侵蚀和分解,其负面影响还在扩大。主要西方国家面临工业化以来最强烈的外部竞争。欧亚大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舞台。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欧亚大陆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2%,累积财富总量是美国的一倍,2006年“新欧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较2003年增加近一倍。同时,占世界人口80%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进入较快增长期,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得到加强,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进一步增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格局。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30%。(二)随着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推广,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业呈“爆炸式增长”。巨额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和投机,不仅给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很大损害,发达国家也难独善其身。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最新报告,全球金融业的核心资产总额已达140万亿美元。资本市场进一步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主体。银行资产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42%下降到2005年的27%,金融资产进一步向发达国家集中。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目前已平均跃升至330%。“经济金融化”趋势一方面促进了全球资源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和风险性。(三)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全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未来10年,发展中国家将有7亿人口进入全球劳工市场。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资源配置中合理及不合理的部分进一步显现,不均衡的全球增长模式正在塑造新全球经济格局。从总体看,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进程使生产要素流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配置”。从国别看,全球化的收益分配和社会成本分布严重失衡,穷国与富国的差距在扩大,输家与赢家的两极分化加剧。资本回报连创新高,劳动回报则越来越低,导致国家间不平等。发达国家主导当前的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国际分工体系,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3/4,经济总量只占1/4。黑非洲至少要到2047年才能成功脱贫。在北方阵营,美欧日是国际经济三大支柱,但由于美国奉行经济单边主义,企图垄断国际经济决策,三方经济利益摩擦时有发生。南方阵营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诉求和利益关注点发生重大分化,多元化现象明显,南南合作呈现高度复杂性。(四)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具体,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一大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系日趋成熟,东亚、拉美、独联体国家经济全面提速,非洲、中东地区国家经济开始起飞,这些国家的国内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对外资的依赖明显下降,对自身能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识强化,一些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逐步实现贸易结构多元化。“金砖四国”、“新钻11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继续引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成为未来最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影响全球化的发展。按汇率计算,今年,印度、俄罗斯、巴西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均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晋升世界经济12强。2001年~2007年,中、俄、印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引资、外汇储备和股市总值排行榜上的名次平均跃升四个位次。亚洲国家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从1993年的25.5%减少到目前的16.5%。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持续增大。发展中国家相互投资迅速增长,主要表现在亚洲内部以及亚洲对非洲的投资。目前,世界外汇储备总额高达5.4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掌握在发展中国家手中。近来,发展中国家开始将部分外汇储备以“主权财富基金”的形式对外投资,金额可能高达1.5万亿美元,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和跨国并购,有关动向将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五)南北国家有关发展模式的交融与交叉增多,经济领域多边协调渐成趋势,新兴大国加速崛起,经济力量加速“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利用,南北关系呈繁芜交织的状态。俄罗斯迅速复兴和印度加快振兴,打破了冷战后中国一枝独秀的局面,初步形成了新兴大国崛起的第一梯队。一批发展中国家迈入或走近经济次大国行列,对维护世界经济体系的稳定及贸易自由化的需要不断增强,与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有所增多,双方相互依存有所加深,在经济、金融等领域开展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增。“G8(八国集团)+5”成为促进南北对话的重要高端平台。G20(20国集团)涵盖当前世界上最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南北”代表性,近年来在协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等的立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加拿大倡议在G20框架内成立“全球首脑论坛”,进一步反映出国际社会加强多边对话协调的趋势。(六)各种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发展迅速,国际贸易、跨国投资重趋活跃,自贸区谈判方兴未艾,通过自贸协定等形式,新兴力量与传统大国结成经济联盟成为时尚。区域经济合作既是各国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也是有关国家以区域发展为依托,为减缓经济全球化无序冲击而采取的合理选择。区域经济合作、区域集团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并行不悖。这种总体上良性的经贸互动推动了政治上的良性发展,大国重启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东亚、拉美、非洲等地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合作势头加强,成为联系不同地区之间合作网络的重要纽带。巴西、印度、南非已建立三国合作框架,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拉美,拉美与中东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国均试图通过强强联合、强弱互补的模式加快区域集团建设,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谋求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美国全面推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欧盟借东扩之机加快区内金融、服务一体化进程,拉美两大经济组织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共同体宣布加快自由贸易谈判,东亚10+3和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亚洲两个支柱性机制深入发展。未来国际经济关系将逐渐由国家之间的较量和竞争转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角逐,围绕全球经贸政策、金融体制的斗争与协调将主要在经济集团之间展开。(七)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国际能源格局调整步伐加快,对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争夺成为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一些资源大国特别是油气资源富集的国家把握了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良机,不仅从中获取巨额收益,同时提升了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近年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和阿联酋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序中平均前移了三个位次。一些石油生产国加强了对国内石油资源的控制,减少了发达国家对其石油资源的掌控。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将能源作为国际斗争的主要筹码,公开向美“叫板”。美国目前控制着中亚、中东、西非和北美的世界近70%的石油资源。全球能源战略格局明显向美倾斜,但在世界能源市场格局方面,俄罗斯影响举足轻重,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战略影响不可低估。日本努力稳定传统石油来源,并积极拓展新渠道。欧盟等国积极增加石油战略储备,并寻求能源合作。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和繁荣,各方对能源的依赖将与日俱增。围绕油气资源、运输管道和市场价格等,美、欧、日等大国还将展开激烈的国际能源争夺战。同时,随着新兴发展中大国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及对能源安全的追求,相关能源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打破了发达国家企业在国际能源产业中的垄断地位一、世界经济的复苏迹象近来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呈现不同程度的复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世界经济衰退结束迹象初显。从统计数据看,2009年第二季度,德国、法国和日本经济环比均已恢复正增长,美国和英国经济的下滑速度也明显放缓(见表1)。其中,美国房地产销售连续上涨、二季度私有部门投资以及实际货物和服务出口的规模下降幅度显著收窄,净出口和投资已对GDP做出积极贡献。德国2009年8月份服务业信心指数创出2006年1月以来最高,投资者信心指数也创三年多来最佳。日本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9%,按年率计算增长3·7%,为5个季度以来首次呈现正增长,在发达国家中增长最快。另外,日本采购经理人指数、商业环境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已止跌回升。在资本市场方面,自2009年3月主要发达国家二季度GDP增长6·1%。巴西二季度出现自2003年以来的最强反弹, GDP增长6%;而二季度经济创纪录萎缩10·9%的俄罗斯, 8月份制造业也出现止跌回升的信号。面对经济逐步向好和金融市场形势继续好转的局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近来纷纷调整之前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悲观预测,就连北欧联合银行的经济预测报告也认为全球经济衰退已经结束,世界经济将开始复苏。各主要国家政要也发表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IMF 2009年10月1日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预计, 2009年世界经济萎缩1·1% (见表2),下降幅度将低于之前的预计, 2010年全球经济可反弹至3·1%,较7月份预计的2·5%明显提高。二、世界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尽管世界经济呈现明显复苏迹象,但主要国家贸易大幅回升的局面尚未显现。这一方面说明,尽管发达经济体经济有所恢复,但受制于政策性引领复苏的局限、金融市场信心修复尚需时日、失业率居高不下对需求恢复形成的障碍、不断加重的政府巨额财政预算赤字给再融资带来的困难以及新一轮经济复苏中的通胀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全球经济即使复苏,未来增长速度也将是缓慢的,同时不排除中间有所反复。IMF预计, 2010—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仅略高于4·7%,低于危机前几年的平均水平。(一)政策性复苏的局限性面对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大多采取了财政刺激手段,且效果明显。这种依靠政府政策手段挽救危机,或刺激未来复苏的做法带有明显的政策性复苏特征。政策性复苏的后果就是政府脱身时机难以把握,而企业和市场对政府政策产生依赖,长此以往,市场扭曲,的市场秩序较难恢复。而政府如何、怎样退市成为未来经济走向一个重要因素。政府介入加深、过晚退出,可能导致恶性通胀;政府过早退出,前期刺激计划的实施出现折扣,又会影响经济复苏。如何在促进经济复苏和遏制恶性通胀方面取得平衡,这意味着政府有效的退出将成为未来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主要经济体对是否继续对市场给予支持暂时达成共识,但并不意味着未来没有矛盾,或某一方单独退市的可能。(二)金融业修复的复杂性本次经济衰退源于金融危机,因此,金融业受到的打击最大,一是泡沫破灭、财富减少;二是金融领域的去杠杆化,资金相对减少,未来修补非常困难,也需要时间;三是金融业破产、利润下降、投资和就业下降趋势尚未逆转。即便考虑到部分金融机构开始偿还政府的救助资金,但金融机构的“疗伤过程”仍需时日。因此,当前刺激经济的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来自政府的扩大支出,金融部门惜贷现象依然严重,并且可能要持续一定的时间。目前贸易融资困难已成为抑制贸易增长的障碍之一。(三)解决高失业的困难性金融危机给各国就业形势蒙上巨大阴影,自2008年失业人数迅速上升以来, 2009年以来全球就业形势日趋恶化(见表7)。历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在经济开始复苏后,通常还需要4~5年的时间失业率才能逐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联合国报告预计, 2009—2010年全球失业人数将达5000万。发达经济体到2010年的失业率会高于10%。鉴于全球国际经济形势最乐观估计也将在2010年才开始好转,而大部分国家只有在2011—2015年间实现经济加速增长,才可能缓解金融危机导致的失业状况。国际劳工组织预计,就业率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估计要花4~5年的时间。这意味着全世界可能要迎来一场持续6~8年之久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危机。大规模就业增长如果无法恢复,消费的真正增长就只是一个愿望,经济增长的动力明显受到掣肘。(四)政府再融资的艰巨性自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使经济尽快摆脱衰退恢复增长,各主要国家均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助计划,其中包括不断加大力度的政府财政安排,这使得政府开支迅速增加,财政赤字水涨船高。据美国政府的预计,未来10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总规模将达到7·1万亿美元。未来几年,欧元区和欧盟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将从2008年的69·3%和61·5%分别升至77·7%和72·6%,远超60%的上限。日本的国家债务已经高居发达国家之首,经济危机导致的税收减少以及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预计未来几年日本财政状况将进一步趋于恶化。继续融资的难度相当大。(五)新一轮全球性通货膨胀的长期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央行大幅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印钞票,放松信贷。这无疑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埋下祸根。美联储已释放和承诺了12万亿美元来拯救金融系统,约占美国GDP的83%。这一大笔货币供给如果不能及时退出,将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刺激经济,无疑使流动性泛滥,也为新一轮全球性通货膨胀奠定基础。正如大量研究机构所预测的那样,世界经济将在短期出现增长回落和通胀抬头的现象。但是,这种增长的回落和通胀的抬头并不是一种临时的短期现表而是一种十分深刻的周期性调整。2009年之后世界经济核心特征很有可能是,经济增长缓慢复苏而通货膨胀开始抬头。三、国际贸易竞争的严峻性鉴于经济恢复步伐不会太快,进口需求的增长也不会非常明显。与此同时,目前不但新兴市场希望通过尽快恢复出口保证本国经济增长,发达经济体也试图利用增加对于外部市场出口,扩大或保持经济复苏的局面,因此,目前国际贸易环境较过往更加严峻,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贸易逆差国,还是传统的贸易顺差大国,都依然寄希望于将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资料来源:各国海关统计暖势头,但下降幅度仍保持两位数。WTO预计, 2009年全年全球贸易(剔除价格和汇率影响后)将萎缩10%,其中发达国家减少14%,发展中国家减少7%。IMF预计, 2009年世界贸易将下降11·9%,其中,发达国家实际进口、出口将分别下降13·7%和13·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分别下降9·5%和7·2%。2010年均将恢复增长,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四、贸易保护主义是最大祸害值得关注的是,与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的IT革命和21世纪初的房地产繁荣的带动下较快摆脱衰退迅速反弹的愿望一样,目前奥巴马政府也提出了将以新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张。目前许多国家都开始重视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优先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等,似乎把新能源当成了救命稻草。但研究和现实表明,目前新能源技术,还处在发展阶段,新兴产业完全走向市场化仍显遥远。在“保增长”仍然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题压力下,各国的政策基本上仍属于急功近利型的,并没有彻底建立新经济增长模式的决心和动作。而目前最能显现政策效果的首要任务是抓住复苏的机会,扩大出口,把东西卖给别人。当每个国家都如法炮制,只想把东西卖出去,而当市场新增需求依旧有限、经济复苏缓慢且非常脆弱时,守住自己的市场又成为本能,近来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手段的出现,无不表明贸易保护主义的猖獗。五、中国挑战依旧严峻中国作为持续的顺差国, 2009年以来出口贸易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没有经历过的最大降幅。与此同时,尽管世界经济呈现复苏迹象,但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市场的消费仍在萎缩、储蓄率仍在上涨,显示消费领域的“去杠杆化”仍然在持续,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好转的势头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全球经济的复苏将使得流动性更加活跃,过剩流动性将推高国际商品价格,这不仅会使得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也将加大国内制造业的成本压力。IMF数据表明, 2009年以来,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在改善,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贸易条件逐渐恶化。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今后5年~10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将快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先后崛起,将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与格局演进,多极化趋势将日趋明显。美国经济“双赤字”,使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美元贬值、油价飙升,使全球经济风险加大,但世界经济整体趋势依然向好。? 去年,世界经济增长5%,为近30年来最好。今年,受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疲软的影响,全球产出增幅将放缓。? 美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引擎。国际机构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将持续稳健扩张。虽然受到高油价冲击,又面临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但美国经济的内生性强,增长势头不会改变。原因是:1.企业投资强劲复苏,居民消费持续增长。2.低利率时代虽然结束,但宏观环境依然宽松。3.“新经济”虽然缺乏新动力,但活力再现。加之布什政府的持续减税、弱势美元和油价适度回落等等,均有利于美国经济持续扩张。? 日本经济意外衰退复苏步履维艰。去年,国际机构普遍看好日本经济。今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将处于停止状态,下半年可能恢复增长。然而,日本经济复苏依靠的不是内需而是外贸。因为,目前仅靠内需尚难支撑日本经济复苏。可见,当前日本经济基础依然脆弱。一是油价飙升对经济影响开始显现;二是国内需求依然不旺;三是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 欧元区经济增长缓慢,但复苏势头尚能维持。欧元区经济在连续两年低迷后,去年增长2%,虽低于IMF估计的2.2%但仍是近4年来最好的欧元的被动持续升值。油价居高难下,开始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 亚洲经济增长触顶回落,但仍是全球最快的地区。该地区宏观经济基本稳定,区内合作效应凸显,互利共赢格局正在形成,发展趋势是:东亚地区将持续较快增长,“四小龙”则适度扩张;东南亚经济将稳步复苏,越南和泰国成为佼佼者;南亚经济增长势头不弱,印度成为地区领头羊;中亚经济恢复性高增长,但资源型经济风险将增大。在未来数年中,亚洲将在全球经济中保持较高增长,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 发展中国家经济将进入稳定增长期。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中长期前景普遍乐观。目前,发展中国家具备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1.宏观经济环境普遍改善。2.国际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3.南南经贸合作明显加强。亚洲与拉美、亚洲与非洲,亚、非、拉区域合作步伐加快,带动发展中国家间的泛区域、区域和双边合作蓬勃发展。4.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加速发展,在区域经济中起着空前的示范效应和领头作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对我国的影响?1、世界经济保持增长,我国外贸市场空间仍较大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我加工贸易影响显著,一般贸易保持高速增长。。3、主要经济体失业率高企加剧了世界经济摩擦的风险,欧美等国对我发起的贸易摩擦多由失业部门发起。4、油价高企加剧了我国的进口成本,可能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5、顺应世界FDI大潮,调整引资政策重点。将重点转向有针对性地发展部分服务行业,优先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服务贸易以及重点发展与货物贸易相关的运输和商业分销服务业等出口导向性服务业。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五个突出问题——粮食进一步增产、农民进一步增收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粮食收购价格继续上升的空间有限。化肥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洪涝灾害偏重发生。——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仍然较多,投资结构仍不合理。由于产生投资膨胀的体制性原因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一些地方投资增长仍然过快。——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有所回落。行业效益出现明显分化,煤炭、石油开采、黑色和有色金属等采掘业利润增长较快,建材、石油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化纤行业利润下降较多。?——煤电油运总体形势仍然偏紧。由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资源约束的矛盾仍然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仍比较严峻。顶风违规生产的现象依然存在,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事故多发。节能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目前,我国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资源的消耗强度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今后,随着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会持续较快增加。? 因此,能源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节能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我国富煤少油。在替代石油的化石资源中,煤炭在近中期内可以满足与千万吨数量级的油品缺口相匹配的需要,即通过煤液化合成油实现我国油品基本自给,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途径之一。煤可经直接或间接液化两种方法转化成汽柴油。煤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苛刻,对煤种的依赖性强。煤间接液化是将煤首先经过气化制成合成气,合成气再经催化合成转化成汽柴油。煤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温和,几乎不依赖于煤种。? 核裂变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相关技术日臻完善,是未来百年内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可行、且可靠的方案。建设、运行、维护核裂变电站及对核材料的开采和核废料的处理等将在未来百年内形成巨大的产业链。核裂变能源的利用受制于地球上有限的核材料蕴藏量和人类对核废料处理的艰难和危险。利用核聚变能可能是人类最终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种最重要途径。太阳光即是太阳中的氢核聚变释放出来的能量。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浩淼的海水中所蕴藏的用之不竭的氘,其产物是惰性气体氦,因此,核聚变既无原料短缺问题亦无核废料或核泄漏等污染问题。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是影响和平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例如: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核武器扩散,自然灾害,跨国犯罪,疾病,走私贩毒等。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做出判断,应酬好与大国的关系,对我国的外交有重大的意义。当前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呈现出合作与竞争,依赖与牵制等关系。国际局势的总体稳定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我国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要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尤其是与美、俄、欧盟、日的关系。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受挫,正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但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并未改变。我国一方面要扩大合作,增加两国外交中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要坚持原则,维护我国利益。?? 北约不断东扩,严重影响了俄在欧洲的扩展,俄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了亚洲。同时俄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能源供应与边境问题上对我国有重要的意义。????欧盟在积极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加强与中国的对话,在大国问题上谋求与中国的协作,同时也看到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得巨大市场。???由于日本不能正确面对历史问题,同时在积极扩展和建立其大国地位,积极配合美国牵制中国。中日抗衡比较明显,处理好中日关系决非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中日关系的长期僵硬将不利于我国的发展。???与此同时,要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每个学校都不一样,我们学校要求正文宋体小四,章节目录黑体三号字~~
每个学校的规范不一样的,你们学校的教务网上应该有关于毕业论文的规范,你可以去看看~~这个是我们学校的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格式要求1、编辑及打印毕业论文(设计)使用WORD编辑、采用标准A4纸单面打印。除题头、题序、标题、目录另作要求外,正文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书写、行与行之间采用24磅行距。2、论文页面设置页边距:上2cm、下、左、右2cm。页眉:人文类专业为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毕业论文”,工学类专业为“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毕业设计”,字体为楷体五号居中。页码:中英文摘要、目录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目录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页码位于页面正下方,五号宋体。3、毕业论文(设计)的校对毕业论文(设计)文字必须认真校对,文字错漏要求不能大于万分之二,否则扣分。三、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及格式要求1、论文封面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封面内容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完整。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不得超过20个字,要求简练、准确,可分为两行。2、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中不写论文题目。中、英文摘要均要求单独成页,并置于目录前,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摘要题头与页眉之间空一行,用小三号黑体字居中排写,字与字之间空两格;隔行书写具体内容,中文用小四号宋体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关键词题头左边顶齐,小四号宋体加黑,并用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关键词词条采用小四号宋体书写,各词条间空两格。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反映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思想,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不少于3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同。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主题内容的名词,应为毕业论文(设计)中包含的专业词汇,一般为3-5个。3、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三级以下标题不写入目录内。目录题头与页眉之间空一行,用小三号黑体字居中排写,字与字之间空两格,隔行书写目录内容。目录内容要求层次清晰,且与正文标题一致。目录内容及页码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书写,行与行之间采用单倍行距。目录具体格式见模板。目录内容应包括中英文摘要、目录、绪论、正文主体、结束语、主要参考文献、致谢及附录标题等。4、正文部分毕业论文(设计)正文部分包括:绪论(引言)、毕业论文(设计)主体及结束语。(1)绪论(引言)人文类专业称为绪论、工学类专业称为引言。绪论(引言)是说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以及介绍毕业论文(设计)所要研究的内容。绪论(引言)要求单独成章,独立成页,但不用章节号。绪论(引言)与页眉之间空一行,题头用小三号黑体字居中排写,字与字中间空两格。(2)毕业论文(设计)主体a.主体层次与格式要求毕业论文(设计)主体统一采用如下的层次和格式1 层次与格式是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的编辑手段,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层次格式须符合上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第一层次号与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位,其它层次号与文字之间空一个英文字位。b.层次与格式撰写的具体要求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并与上方书写内容保持一行的间距。其余各层次题序和标题距离左侧边线两个汉字位,具体要求如下: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第三层次、第四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正文标题最多到第四级,所有标题末无标点符号。c.正文主体书写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正文主体的书写,除各层次标题外,一律使用标准小四号宋体书写,行与行之间均采用24磅行距。(3)结束语结束语单独成章、独立成页,但不加章节号。结束语与页眉之间空一行,题头使用小三号黑体字、居中排写,字与字之间空一格,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书写。结束语是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不少于300字。5、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反映论文的研究依据和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应刊出主要参考文献。列出的参考文献主要是那些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毕业论文(设计)中直接引用的文献原文需在引文结尾右上角用[1]标明(上标为小三宋体),并与参考文献中列出的文献序号对应。参考文献中的著作按论文中引用顺序排列,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者/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序:期刊——[序号] 著者.题名[J]:期刊名称,出版年及卷号(期号):起始页码.书籍——[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版次(第一版不写):起始页码.参考文献题头用小三号黑体居中排写,字与字之间空一格。文献内容使用五号宋体书写,其间标点符号使用半角排写,期刊名后注明[J],专著后注明[M]。外文文献、电子文献格式请参见模板。6、致谢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表示感谢。文字简洁、实事求是。致谢独立成章、单独成页,不加章节号。致谢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居中,字与字之间空两格;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书写。
这个是要看学校的要求来的 。每个学校都是不一样的,还有就是要把自己的文章写好。
一 题名、作者、中英文摘要、关键词(1)中文题名(用三号宋体字)(2)作者名称(用四号楷体字)(3)作者年级、专业(用四号楷体字)(4)中文摘要(用五号楷体字)l摘要是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的一篇完整的短文,应使读者不阅读文献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内容须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着重反映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作者特别强调的结论。内容应具体,诸如“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几点有益的结论”等,均是不具体的表现。l字数限定为100-300字,不宜过短或过长。l语气用第三人称。不要出现“我们”、“本文”等字样。 l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不发空洞的评语,不进行自我评价。(5)中文关键词(用五号楷体字)l每篇文章选择3~8个关键词。l不应出现无检索意义的关键词,如“研究”、“论文”、“概述”、“展望”等。(6)英文题名(用三号Times New Roman字)l除冠词、字母少于5个的介词和连词外,其他的词应大写第一个字母。首词和尾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7)英文作者名(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字)l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如:Wang Guoli,Zhuge Hua(诸葛华)。(8)英文年级专业(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字)l格式同中文。(9)英文摘要(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l与中文摘要对应。(10)英文关键词(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l与中文关键词对应。l词首字母大写,各词之间以分号“;”相隔。二 正文l字数一般在5000以上,用A4纸双面打印。各级标题退两格,一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二级及以下标题用五号宋体加粗,正文用五号宋体字。l文中小标题应尽量简短、明确。l图、表分别顺序编号,且均要有图(表)名(用五号楷体字);非自创的图表要明确注明资料来源,如引自外文文献,应将内容翻成中文。l对正文内容需作注释说明的,可使用脚注。脚注序号(每页独立排序)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三 参考文献l所有参考文献都必须是在文中引用和标注过的。l一般至少要参考一篇外文文献。l参考文献与注释(脚注)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和利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于文末;注释(脚注)则是作者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列于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序号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在文中标于句末标点符号之前。 l各类文献著录格式见表1。l印刷型文献须注明起讫页码,电子型、网络型参考文献必须注明责任者、题名、检索及引用日期。l英文参考文献著录时应注意:作者姓著录全称,名只保留第一个字母;析出文献标题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单词全部小写(专有名词如Internet除外);专著和连续出版物名称除冠词、连词、介词外,词首字母大写。l如重复引用同一文献,第一次引用需完整著录各个项目,以后引用标明“同×,本次引用页码”即可。l内部文件、尚未发表的稿件、私人通信等读者无法查证的文献不要列入参考文献。 表1 各类文献著录格式文献类型著录项目格式著录实例专著主要责任者.其他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1] 昂温 G,昂温 P S. 陈生铮,译. 外国出版史.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12-15[2] 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s,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 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2001:25-26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 见:专著主要责任者. 专著题名. 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1] 程根伟. 1998年长江洪水的起因. 见:许厚泽,赵其国.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 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32-36[2] Weinstein L, Swertz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 In:Sodeman W A, Jr., Sodeman W 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phia: Saunders, 1974: 745-772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 页码[1] 李晓东,张庆红,叶瑾琳. 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01-106[2] Caplan P. Cataloging internet resources. The Public Access Computer Systems Review, 1993, 4(2):61-66会议录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见:会议录主要责任者. 会议录题名,会议地点,会议时间: 页码[1] 郑忠臣.乙腈萃取丁二烯溶剂杂质排除措施. 见: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合成橡胶技术开发中心.全国合成橡胶行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吉林,1986:36-39学位论文主要责任者. 学位论文题名[学位论文说明].所在学校地点. 学位授予学校,学位授予时间:页码[1] 李德英. 锅炉供暖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BHSFDES)的应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大学,1995报纸文章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1]杨玉圣.把书评当作学问来做.中华读书报,1996-10-09(2)电子文献主要责任者. 题名:其他题名信息.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查阅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1998-08-16. [1998-10-04] pub/ [2] Hopkinson A. UNIMARC and metadata: Dublin Core. [1999-12-08]. 这个是我们学校的,希望对你有用啦。。。。。
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贸易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要参考文献: [1] 郝红. 景华扬,谈如何在我国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公有制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0xx 4,24—25 [2] 井士锌,现代企业的薪酬激励 煤矿现代化 20xx 3 [3] 樊钱涛,如何运用薪酬激励员工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0xx 3 27—28 [4] 王少东,张国霞 建立自助式整体薪酬体系 人力资源 20xx 35—36 [5] 徐晓明,公司管理中的薪酬激励机制 河南化工 20xx 6 45—46 [6] 张涛,如何发挥薪酬激励的持久性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72—74 [7] 程瓯,将员工激励进行到底 人力资源 39—40 [8] 胡盈,交换中的刺激 人力资源 53—54 [9] 董玉森,当前部分国企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10] 刘颖,走出薪酬激励的困境 通信企业管理20xx 9 56—57 [11] 林新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 [12] 企业员工管理方法研究组 企业员工激励方法 中国经济出版社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20xx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依然存在着同20xx年一样的不利因素,为了使20xx年我国对外贸易取得成就,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
稳定的政治环境对发展对外贸易有着重要影响,20xx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样和政治环境密不可分,就目前国际关系分析,中日、中菲领土争端依然是威胁我国政治环境稳定的主要因素,同时也会对双方贸易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要使得20xx年对外贸易发展取得突出成就,首先我国政府要在维护国家领土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日、菲的友好关系,加强双边谈判,力争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断,为双边贸易发展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其次应加强同欧盟等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有效谈话,防止将经济问题演化为政治问题,以双赢的方式解决贸易问题,争取在较短时期内解决贸易问题,为双边贸易进一步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再次政府也应当提倡全国人民以理性的方式维护国家安全,杜绝在政治纠纷中有意挑起不必要的争端,损害人民利益和经济发展环境.20xx年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这也是同各个国家友好开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
(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出口产品在激烈的竞争和贸易壁垒盛行的国际市场中可以有效避免不利因素的阻碍.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使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将出口产品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不仅有利于避免贸易壁垒的压制,也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国际市场的一定份额.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应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使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多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以及科技进步、循环经济和节约资源的推动,即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传统产业创新能力的同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改变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提升产业整体素质,使得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同时我国贸易的改善还应当顺应国际经济发展主流思想,即促进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大环保产业贸易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增强我国产业的'竞争力.
(三)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由于人民币汇率的不断波动,且近几年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弊大于利的,我国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于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也存在不利影响.我国应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力求使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坚持以我为主,使人民币汇率的有序浮动符合我国经济基本面和宏观调控的需要.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充分发挥汇率在平衡国际收支、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方面的作用,以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我国在人民币汇率改革中应综合考虑我国的经济需求和同贸易国之间的经济利益,是经济和贸易发展实现双赢.
(四)继续扩大内需,减少出口依存度
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即扩大国内投资,刺激国内消费和扩大外贸出口.扩大内需主要是通过扩大国内投资和国内消费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随着国际局势的日益紧张,20xx年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要依赖于内需,减少出口的依存度,而内需的扩大不仅要解决国内就业再就业问题,还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配合运用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全力解决有效内需不足的矛盾,并且合理适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在职人员工资,调整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更新消费观念,千方百计的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假日经济,调整限制消费的税费政策等.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强对人们经济消费的引导.完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缩小贫富差距.同时,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各种配套改革,积极培育、扩大国内消费市场,鼓励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重点扶持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五) 贸易伙伴国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据目前中日等国家争端形势判断,20xx年这种不断升温的领土争端及贸易壁垒限制,使20xx年对外贸易的发展依然存在着同20xx年同样的威胁.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尚未平息的各种争端,20xx年对外贸易的发展应转变以往主要贸易伙伴国稳定不变的局势,顺应着新型国家不断崛起且快速发展的形势我国应将贸易伙伴国向多方发展,扩大贸易地理范围,逐步摆脱以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据主要贸易地位的现状,是我国对外贸易在尚未缓和的国际关系中得到回升,免受争端影响,是经济发展更能顺应全球化这把“双刃剑”.
参考文献
[1] 金实.一本书读懂经济学[M].九州出版社,20xx 年1月.
[2] 李毅.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可能遭遇的保障措施和几种特保措施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xx年,第4期:第105-108页.
[3] 乔生.‘特保条款’及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评析[J].国际贸易问题,20xx年,第5期,第102页.
[4] 钱磊.论特保条款中几个主要问题[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 年,第1期,第58页.
[5] 华民.西方混合体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6] 郑秉文.公司治理:美国模式之谜[N].经济观察报,20xx-08-12.
[7] 李俊江.论代国际贸易方式创新及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20xx-9-28
[8] 还有许多纸和电视上的新闻,因看的时候没有仔细记录,故现在不能详尽的罗列。
[1] 张恒义,刘卫东,王世忠,单娜娜,梁红梅. “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的计算--以浙江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xx(01)
[2] 王闰平,荣湘民. 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20xx(10)
[3] 蔡九菊,王建军,张琦,李广双. 钢铁企业物质流、能量流及其对CO2排放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 20xx(01)
[4] 刘遵义,陈锡康,杨翠红,Leonard Sung,祝坤福,裴建锁,唐志鹏. 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J]. 中国社会科学. 20xx(05)
[5] 刘建兴,王青,初道忠,顾晓薇,李广军,梁桂燕. 中国三大产业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J]. 生态环境. 20xx(02)
[6] 毕秀水. 我国经济有效增长研究--基于自然资本库兹涅茨曲线的经济学分析[J]. 东北师大学报. 20xx(03)
[7] 陈艳莹,原毅军. 基于自然资本的经济增长可持续条件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 20xx(04)
[8]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陈东景.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20xx(02)
[9] 仇睿,姚俭建. 自然资本简论[J]. 东南学术. 20xx(01)
[10] 李刚.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物质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xx(11)
[11] 刘宇辉,彭希哲.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发展可持续性评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xx(05)
[12] 黄玖立,李坤望. 出口开放、地区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J]. 经济研究. 20xx(06)
[13] 杨充霖,文先明. 自然资本的起因、含义及问题[J]. 求索. 20xx(04)
[14] 曹淑艳,谢高地.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生态足迹模型[J]. 生态学报. 20xx(04)
[15] 林娅,孙文营. 深化自然资本理念与发展循环经济[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xx(05)
[1] 张晓京,张玉喜,赵丽丽,张路蓬. 货币危机理论和汇率理论:发散与交融[J]. 经济研究导刊. 20xx(05)
[2] 唐斌. 资本理论的脉络及延展[D]. 复旦大学 20xx
[3] 杨宏.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域下我国老龄消费市场开发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20xx
[4] 梁茵. 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xx
[5] 黄雯. 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D]. 福建师范大学 20xx
[6] 李. 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J]. 学术研究. 20xx(01)
[7] 黄先禄. 人民币汇率改革路径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xx(22)
[8] 陈雨露,侯杰. 汇率决定理论的新近发展:文献综述[J]. 当代经济科学. 20xx(05)
近几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双方都高度重视中美经贸发展的加深与扩大,两国高层战略对话及部门间的接触频繁,增进了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美国经济的复苏也为中美经贸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一、双边经贸合作与发展继续扩大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1-7月,中美贸易额为510.31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362.9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8%和21.3%。 自美进口147.33亿美元,同比下降1.2%。今年以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仍保持了高速的增长,继续居各国对华投资的第一位。1-6月,美国对华直接投 资项目数为1457个,合同金额43.57亿美元,实际使用美资24.54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7%、17.4%和19.7%。美国对华投资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实际投资额高;二是单项投资额高;三是在制造业的投资比例大。美国对华投资的强劲趋势出于两个原因: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美商对中国加入WTO后的良好预期。 二、制约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回流,加强了对其国内产业的保护美国自2001年经济增长减速以来出口持续下降。2002年经济虽然开始缓慢复苏,其全球贸易 颓势仍未根本好转,1-7月,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同比下降了7.4%。加上今年国会举行中期选举,为了党派利益,共和党需要争取国内产业界的支持。因此,布什政府在贸易政策上逐步退缩并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先后实施了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颁布了新的农业补贴法案。虽然此次钢铁保障措施并非专门针对中国,但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每年3.7亿美元的钢铁出口。种种迹象显示美国的贸易保护有愈演愈烈之势,并将采取措施在未来签订的贸易协定中更多地加入保护本国工人权益的条款,扩大钢铁、纺织、汽车、造船业等国内制造业部门的利益。美国扩大保护钢铁与纺织等业界利益将对我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二)用跨机构监督程序和中国执行评估报告对中方施压今年是中国加入WTO第一年,美国政府将监督和促使中国执行WTO承诺作为其贸易政策的长期首要目标。目前已建立起了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协调,布什政府贸易政策工作组委员会监督的跨政府部门机构。该机构包括三个层次:工作组和小组委员会;贸易政策审议小组;国会国家经济委员会。主要依靠商务部、农业部、国务院、财政部、劳工部、美国专利与商标办公室收集信息和作出评估。2002年6月,美中安全审议委员会发表了一份《美中经济关系对美国家安全影响》的报告,认为中国在税率安排方面有些拖延和不协调,颁布了不科学而影响贸易的生物技术法规、没有严格遵守有利于外国保险公司的规定以及在快递服务领域存在限制措施等。美方表示在 年底WTO中国过渡审议机制中提出讨论,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双边经贸谈判中我方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三)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继续成为敏感问题 关于贸易不平衡问题,双方都认识到存在贸易统计上的差异。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自美进口逐步增长,中美间贸易不平衡状况将得到改善。但是在短期内,由于中国市场开放循序渐进以及名义关税率较高实际关税率低的事,期待美国商品和服务一下子大量地进入中国市场是不现实的。美国出口商却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因此当出口并非像他们想象那样快速增长时,各种各样的压力随之而来,甚至演变成贸易战。在美国贸易逆差是敏感的话题,衍生出许多的辩论,包括对强势美元政策的质疑等等。其中的主流又是认为贸易逆差中以对华贸易逆差最甚,原因是中国市场不开放,应严厉限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据美方统计,2002年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攀升,1-7月其贸易逆差达2533.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 5%,其中对华贸易逆差5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居各国第一。 (四)中美反倾销、反补贴斗争不容忽视 美国无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现实,多年来始终援引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案》第1316条规定,即“在行政当局做出取消的决定之前,已确定的任何一个外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结论仍保持有效”以及调查中“行政当局的任何决议都是不容司法审议的”。由于美国歧视性地坚持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利益。截止2001年9月,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已达87起,影响中国数十亿美元的对美出口。 由于中国加入WTO后15年内外国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可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标准,美国更视之为防止中国出口激增的有效武器,必将充分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反补贴将是影响今后中美贸易的新因素。根据美国反补贴税法,对运往美国的任何产品的生产、制造或出口提供补贴者,要另外征收相当于补贴额的关税,但仅限于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美国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过去未对中国采用反补贴手段。一旦我国摘掉了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帽子,反补贴问题会接踵而来,对此,我应提早有所准备。 事实上,为防止中国因加入WTO而对美出口激增,美国现已开始考虑修改反倾销、反补贴的有关规定。美中安全审议委员会的报告建议,今后商务部在决定任非市场经济国家达到市场经济程度身份时需获得国会的批准,并建议修改美国反补贴法,将范围扩大到非市场经济国家,即为保护美国产业免受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品不公平竞争时也同样适用。 (五)美国加强了对华出口管制的力度 长期以来美国在执行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时试图在获取市场、提高竞争力和国家安全上取得平衡。为同欧盟、日本等国竞争美国不得不放宽了一些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但总体上仍维持冷战思维,深恐中国经济、军事强大对其构成威胁。2001年,美批准对华出口许可证990个,涉及金额2.27亿美元,占美批准出口总金额的2.8%,因此美对华高技术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比重是很小的。自从2001年8月授权实施出口管制的美国《出口管理法》到期后,美国一直通过紧急授权维持出口管制制度的效力。2002年1月,在美中安全审议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许多政界要员和学者都表示应通过对华管制,使中国的科技和经济水平与美保持50年的距离。目前,美国政府已敦促国会通过新的《出口管理法》,以对国家实施更为有效的出口管制方式,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总体上今后美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的力度,尤其是软件和高技术设备,并重点加 强对我国核技术及导弹技术的监控等。 (六)环保和劳工标准压力越来越大 环保和劳工标准是美国面向21世纪贸易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2000年美国已通过了《对贸易协定进行环保审议的指导原则》,对今后签署每一个贸易协定时就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今年8月1日,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02年贸易法》,其核心内容之一是授予总统对外签订贸易协定的贸易促进授权(TPA)。目前美国与约旦签订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已纳入了劳工与环保标准内容,今后美国可能以此为范本压贸易伙伴就范。对中国而言,最大的影响主要来自美国的环保和劳工标准问题压力,同时随着国会加强干预政府贸易协定签署的权利,国会在对华贸易问题上将施加更大的影响。 三、前景展望 在贸易领域,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新兴大市场,美国经济利益与对华贸易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从出于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还是从地区安全战略出发,都不会毫无顾忌地损害对华贸易。贸易是处理好两国关系的纽带,必要时也是其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有效制裁武器。而美国作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其重要地位他国尚无法替代。因此,发展和稳定中美经贸关系是两个大国达成的共识,是不容置疑的。 首先,中美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由于中国加入WTO后,遵循WTO规则进行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减让,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将有较大增长,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将逐步缩小。出口由于受到美国方面的进口激增保障条款和反倾销措施等影响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到2005年前中美贸易增长将维持在年率13%左右的水平。 其次,中美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据美国方面的分析,今后影响美国制定对华贸易政策的三个因素是:对华贸易逆差、美国内失业和中 国执行WTO协议的情况。美国在推行其贸易政策时将利用中美入世协议,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为防止我 更多的竞争力产品冲击其国内产业,美国会更频繁地启动反倾销调查程序、“301”条款等贸易制裁措施对我输美产品设限。美国还可能会利用其国内立法破坏WTO规则,与我纠缠。但制裁是一把双刃剑,而且双方贸易关系紧张,从长期来说对美国不利,对此美国也是持慎重态度的。美方对处理好同中国贸易摩擦的看法如下: (一)对中国过于严格会影响美方获得促进中国作出努力的支持,也会危害其更广泛的对外关系和安全问题,要求不严又会助长中国不履行的倾向和面临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因此在初期阶段不宜过多地在具体问题上找茬,更多的是推动中国在诸如规则的执行、国民待遇获得上履行承诺而不应死死抓住个别的关税问题或分离的市场准入问题。 (二)在中国市场上不要太突出,因WTO贸易规则也会维护中国的利益。 (三)利用不定期的场所,或双边的,或建立全新的机制解决贸易争端,而不要过多诉诸WTO争端解决中心。 (四)应该避免孤立,与他国合作。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经联合澳大利亚共同对抗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美认为在中国加入WTO后也应该对它采取相应的政策。 意识形态的差异决定美对华贸易政策很复杂,经济问题常常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在近期内,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强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这决定了我在贸易摩擦和谈判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必须慎重地处理好同美国的经贸关系。尽管前进的道路上问题还会很多,中美经贸发展的基础是好的。尤其是中美WTO双边协定的签订和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确定,消除了长期以来阻扰中美关系改善和中美经贸发展的重大障碍,对今后中美经贸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只要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高层对话和双边磋商等有效机制,增进理解与信任,中美贸易前景是光明的。
《2019中美贸易摩擦始末》论文后面是需要附上参考文献的,这个是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要求,属于行文规范,所有论文都要有的。
论文参考思路:
美国依据所谓“301调查”,污蔑中国“窃取”美国知识产权,指责中国“强制”美国企业转让技术。多位专家表示:这些指责是毫无根据的。美方的所作所为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定,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中国的反制是站出来捍卫多边贸易体制。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钢表示:商业领域的合同是你情我愿的情况下达成的,如果说是强迫一方接受另外一方的,强加的不平等的条款,那么我相信,合作是不可能达成的。在中美商业活动当中,并不存在所谓“中国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
总体上来说,美国贸易摩擦对我们宏观经济运行影响不大,因为我们这个大的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基本确立,所以说这个态势不会因为一点风浪就会改变这个趋势。
如果需要,可以委托我们帮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