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题小论文

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题小论文

发布时间:

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题小论文

陶渊明的田园诗论文提纲元代陈绎真评论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时说:“陶渊明心存忠义,心处闲逸,情真景真,几于《十九首》矣。”《诗谱》这段话点明了陶渊明田园诗所写的事均出自他的真情实感,自然美妙。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善于把自我抒情自然融合于客观事物中,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自然摹写典型景物中,物我合一,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淡泊的自我心境。陶渊明田园诗的质朴自然抒情,是和诗的内容相关联的,质朴来自贫困寒微的生活境遇,清净自然淡永是傲视腐化罪恶社会和崇尚自由人生品格的体现。 三、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创作过程中所塑造的形象是用点染白描手法,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不着意刻画,苏东坡说:“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之有奇趣。”(《冷斋夜话》)所谓“奇趣”,包括诗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意,也包含诗人艺术上的独特创造所给人的审美意境,古人曾指出陶渊明的田园诗“遇境成趣,趣境两忘”的特点。(许学夷《诗源辩体》) 陶渊明田园诗塑造的形象还富有理想的色彩。诗人在《桃花源记》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劳动成果归自己,没有封建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塑造形象时,能够使景,“依依远人村”;事,“种豆南山下”;理,“欲辩已忘言”,巧妙融合,创造出景、情、理浑融深厚的艺术境界。诗人把对自然景色的`观赏体会与领悟到的人生真意联系到一起,使诗歌的景、情、理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正如苏轼所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种独特塑造形象的风格构成了陶渊明田园诗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四、质朴无华的语言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虽然极近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而在这精粹传神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典型的形象。“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一个“贮”字,用在这里,形象生动新鲜传神,中夏清幽林阴好像是可贮存、可掬取的一泓清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动感地看到那和煦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平淡无奇的四句诗却写出了一片生动田园生活和谐欢快的声音和气氛。北宋诗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能够做到如此平淡朴素而又寓意深远,的确难能可贵。他的一些诗句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看似淡然没有精雕细琢,细细品味,其实都是颇具匠心的“奇句”。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就是经过提炼的“田家语”,是自然的再现,简净、含蓄却又至为丰美,是蕴寓于通俗中的神奇。正如苏轼在《与苏辙书》中云;“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著名诗词评论家叶嘉莹教授也评道:“陶渊明的殆无长语的省净的诗篇,与他躬耕归隐的质朴生活,在其省净的简单之外,原都蕴蓄着一种极为繁复丰美的大可研求的深意。”元好问评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虽然陶渊明的田园诗在绮靡文风盛行的东晋并未受到多大的关注,但是到了唐宋以后,却得到了诸多诗人的企慕与推崇。其以无穷的魅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在东晋以后的诗人诗作中找到这种影响的痕迹。如谢灵运的山水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还有诸多的学陶渊明田园诗等。也正如清代文人沈德潜说:“陶诗胸次浩然,其中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承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义曹有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可见在中国诗史上,陶渊明的诗歌创作熏陶和影响一大批诗人。陶渊明也不愧为我国文学史上把五言诗的创作推向高峰的一位大诗人。 学校(院系):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 班级:06语文教育(2)班 学号:0631240 [参考文献]: 1、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2、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3、袁行霈著《.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北京 4、程郁缀著《唐诗宋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李华主编《陶渊明诗文常析集》巴蜀书社出版,1998年版 ;

归田园居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田园作

【唐】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鸪,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淇上田园即事

【唐】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秋中雨田园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诗歌鉴赏十二讲:山水田园诗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

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仔细品味,这些诗或多或少有着共同的特点。 首先,都对山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给予了其他诗人作家无法企及的关注,且不惜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作首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由后,颔联即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诗人好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但平淡之中可见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锤炼。

这两句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感染力。 颈联写进屋后主客畅谈的情景。

如果说,颔联是描绘整个村庄大环境的话,颈联即是勾画故友农家的小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和菜园,室内是农家的酒菜和农事的谈吐,一股浓洌的田家风味和盘托出。诗人面对窗外典型的农家风光,屋内丰盛的农家饭菜,内心怡然欢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频频举杯对饮,声声畅谈桑麻,心境是何等畅快温暖。

尾联则述他日之约,情韵深长。诗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籁之中。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 且看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句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笔,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最具特征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融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从景物的描写来看,这一句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三、四两句又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从而反映了诗人经过长期的颠簸流离后,暂时得到安宁生活的畅淡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的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愉情怀的表露。 再者,也是更重要的,诗人笔下的所有山水说到底还是为了其中人物感情的抒发服务的。

如杜甫的即景小诗《绝句》: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一首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得知故友严武还镇成都消息后写的一首小诗。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

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欢愉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出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

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两句连用四种鲜明的颜色,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这些都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雪岭。

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只有在空气澄清的晴日才能清晰看见。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

下句写向门外一看,可见到停泊在江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很常见的,但“万里船”却意味深长。

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所阻,船只一般是不能航行万里的。

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如何不喜上心头呢?这两句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是何等的开阔! 归田园居 【魏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田园作 【唐】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鸪,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

在“山水田园农庄”

在寒假期间,爸爸带我去了观澜的“山水田园农庄”,那里特别的美,是一处没有被破坏的自然景观。

走进农庄的大门,一股来自植物的清新香气就扑面而来。我坐着车,在一条不宽不窄正好能过车的小道上缓缓行驶,小道的两旁是绿色的植物,偶尔还可以见到几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真的是让我眼界大开。

随着车子的前行,那些建筑多了起来,也开始看见湖泊了。爸爸把车子停在了一个停车场里,仔细一看,哇!连停车场也这么有韵味:在停车场的四周,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酒罐子,有的被封在了泥土里,只露出一半罐体,有的则是规规矩矩的的摆成了一排,虽然只是一些酒罐子而已,可是在这里通过了一些调整,一些造型,把这很平常的东西变成了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我们步行往前走,远处渐渐出现了一座小小的像客栈一样的小木屋,走近一看:真的!是一座小小的客栈,客栈是双层的,周围围着一条小河,很窄很e5a48de588b63233363533338窄,河中间有一座小桥,是唯一通向客栈的道路,我一开始觉得很奇妙,后来,随着越来越深入的发现,觉得客栈已经不足为奇了。

接着,爸爸带着我走到了一座比客栈要大一些的木屋前,走进一看,原来是像宾馆一样的收银台,不同的只是这里的一切都是用木,竹,石做成的,很美。爸爸申请了一个房间,交了钱,我心里想:这样古色古香的地方,环境固然很美,但是条件就不行了吧。没想到,我一打开房门,就吃了一惊:电视、网线、两张舒服、洁白的单人床、一张木头做的桌子,还有一个木头做的大柜子,总而言之,一切生活得家具,那里应有尽有。

观澜的“山水田园农庄”真的是很美,那是深圳没有被破坏的自然景观,是中国没有被破坏的文明!

田园的。。..

不要告诉我你没学过。

【望庐山瀑布】(李白)

【静夜思】(李白)

【春晓】(孟浩然)

【小池】(杨万里)

【山行】(杜牧)

【回乡偶书】(贺之章)

【望天门山】(李白)

【春日】(朱熹)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村居】(高鼎)

【草】(白居易)

【宿心市徐公店】(杨万里)

【绝句】(杜甫)

【小儿垂钓】(胡令能)

【夜书所见】(叶绍翁)

【题西林壁】(苏轼)

【四时田园杂兴 】(孟浩然)

【过故人庄】(孟浩然)

给我分。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王维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王维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等等等等~~

山水田园诗有很多,几个著名的诗人,王维、孟浩然、陶渊明、范成大等的诗作多是山水田园风格的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王维隐居之地。首推王维是因为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晚年隐居山林、脱离尘俗,所作之诗风格更是清新淡雅,意境幽远,还带有些参禅悟道的气息。

在这首七律中,他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

=================================================

日出东南隅行

谢灵运

柏梁冠南山。桂宫耀北泉。

晨风拂幨幌。朝日照闺轩。

美人卧屏席。怀兰秀瑶璠。

皎洁秋松气。淑德春景暄。

谢灵运是山水田园诗人鼻祖,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谢灵运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他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对唐代的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孟浩然幽居襄阳鹿门山,虽为唐山水诗之始创者,然其成就却居王维下,原因之一就是其诗意常未若王维高远,因为他是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布衣诗人,此情多发之于诗,令其诗每有寒俭处。不过他的诗风格冷峭,偶见雄浑,也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

=================================================

春日田园杂兴十二首之三

范成大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范诗田园诗主要是他晚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和《腊月村田乐府》,描述了江南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象一长卷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宋代风土人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是他以前的诗人所很少着墨的。

留别王维(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归园田居》·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百年已过半

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

何时救急难

绝句

江边踏青罢

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

高楼鼓角悲

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

为嗔王录事

不寄草堂资

昨属愁春雨

能忘欲漏时

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绝句六首

日出篱东水

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

沙僻舞〔昆鸟〕鸡

蔼蔼花蕊乱

飞飞蜂蝶多

幽栖身懒动

客至欲如何

凿井交棕叶

开渠断竹根

扁舟轻袅缆

小径曲通村

急雨捎溪足

斜晖转树腰

隔巢黄鸟并

翻藻白鱼跳

舍下笋穿墙

庭中藤刺檐

地晴丝冉冉

江白草纤纤

江动月移石

溪虚云傍花

乌栖知故道

帆过宿谁家

绝句三首

闻道巴山里

春船正好行

都将百年兴

一望九江城

水槛温江口

草堂石笋西

移船先主庙

洗药浣花溪

谩道春来好

狂风太放颠

吹花随水去

翻却钓鱼船

答郑十七郎一绝

雨后过畦润

花残步屐迟

把文惊小陆

好客见当时

武侯庙

遗庙丹青古

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

不复卧南阳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1、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幽静的山刚刚下过雨,天气像晚来的秋天。一缕缕明亮的月光从松树枝叶缝隙穿过,远方若隐若现清泉击石之声。

竹林中不时传来一阵阵喧笑,那是洗衣的女子结伴而归。溪中的莲叶摇曳,是渔船沿水下行。

春天的芳菲虽已消散,但秋景亦佳,我自可留连山中。 赏析 王维的《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

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

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 *** 融的。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

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这便是渔夫乘着月光归来。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归,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

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这就很自然地给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

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

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是说春天的芳华虽歇,秋景也佳,隐着自可久留。正如诗人在《青溪》所言:“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2、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xuān)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

作品译文 老友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庄户人家做客。 碧绿的树林掩映着村庄,远处青山的轮廓依稀可见。

打开面对打谷场和菜园的窗子,一边举杯畅饮一边畅谈今年庄稼的收成。 等到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那一天,我一定还要再来饮酒赏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到一位山村友人家作客所写。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

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

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谈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

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

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

正是由于“故人庄”。

在“山水田园农庄”在寒假期间,爸爸带我去了观澜的“山水田园农庄”,那里特别的美,是一处没有被破坏的自然景观。

走进农庄的大门,一股来自植物的清新香气就扑面而来。我坐着车,在一条不宽不窄正好能过车的小道上缓缓行驶,小道的两旁是绿色的植物,偶尔还可以见到几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真的是让我眼界大开。

随着车子的前行,那些建筑多了起来,也开始看见湖泊了。爸爸把车子停在了一个停车场里,仔细一看,哇!连停车场也这么有韵味:在停车场的四周,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酒罐子,有的被封在了泥土里,只露出一半罐体,有的则是规规矩矩的的摆成了一排,虽然只是一些酒罐子而已,可是在这里通过了一些调整,一些造型,把这很平常的东西变成了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我们步行往前走,远处渐渐出现了一座小小的像客栈一样的小木屋,走近一看:真的!是一座小小的客栈,客栈是双层的,周围围着一条小河,很窄很e5a48de588b63233363533338窄,河中间有一座小桥,是唯一通向客栈的道路,我一开始觉得很奇妙,后来,随着越来越深入的发现,觉得客栈已经不足为奇了。接着,爸爸带着我走到了一座比客栈要大一些的木屋前,走进一看,原来是像宾馆一样的收银台,不同的只是这里的一切都是用木,竹,石做成的,很美。

爸爸申请了一个房间,交了钱,我心里想:这样古色古香的地方,环境固然很美,但是条件就不行了吧。没想到,我一打开房门,就吃了一惊:电视、网线、两张舒服、洁白的单人床、一张木头做的桌子,还有一个木头做的大柜子,总而言之,一切生活得家具,那里应有尽有。

观澜的“山水田园农庄”真的是很美,那是深圳没有被破坏的自然景观,是中国没有被破坏的文明。

陶渊明的田园诗论文提纲

陶渊明的诗文平易朴实,淳厚有味,语言真切,朴素,简洁,明确,通俗而精练,深入浅出。在编写论文的时候要注意把这些陶渊明的诗词特点理清,那么写作的思路就清晰了。

内容提要:

中国诗坛,人才辈出,其中“五柳先生”就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出身在东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他的田园诗不多,却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厌恶污浊的官场,绝然躬耕田园,矢志不改。在田园生活中,他领略了田园的美好,民风的淳朴,也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他还将当时士大夫所不耻的田园风光、劳动生活带入到诗歌领域,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创作的先河。他的田园诗风格自然质朴,体现了自然质朴的创新美、自然淡永的抒情美、意境盎然的形象美、质朴无华的语言美,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自然”的风格至今都可称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几乎无人能超越其艺术的高峰。

关键词:创新、抒情、形象、语言

学校(院系):*****

班级:*****

学号:*****

中国诗正文:坛,人才辈出。其中“五柳先生”就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出身在东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他就是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田园诗派的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年著名诗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别号“五柳先生”。这是作者晚年,时适战乱频繁,作者为了洁身自好,归隐田园,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于是托名“五托先生”,写《五柳先生传》来表现他的志趣。陶渊明的田园诗不多,却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厌恶污浊的官场,绝然躬耕田园,矢志不改。在田园生活中,他领略了田园的美好,民风的淳朴,也尝尽了生活的艰辛。虽他饱受困顿之苦,却不返官场半步。这种高洁的德操常人难以企及,也震撼着人心。他还将当时士大夫所不耻的田园风光、劳动生活带入到诗歌领域,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创作的先河。

提起陶渊明,人们便会谈起他的隐逸和他的田园诗。他的归隐,绝不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仙踪难寻,而是真真切切的不愿做官,实实在在的躬耕田园。他不仅真正参加了劳动,而且讴歌着田园风光、劳动生活,为诗歌题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其自然质朴的风格更为他获得了“田园诗人”的桂冠,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语)。我认为,陶渊明的田园诗之所以受到历代特别是唐宋以来诸多名家的推崇,原因就在于其自然质朴的风格。

一、自然质朴的创新美

陶渊明的诗在生活题材上,在语言锤炼上,在表现手法上,都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其田园诗作,继“风骚”,承“三曹”,开诗坛田园之先河。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苏轼与友人读完此诗,在《书渊明诗》中无限深情的写道:“览渊明此诗,相与太息。噫嘻,以夕露沾衣之故,而犯所愧者矣!”劳作的甘苦,通过陶渊明的田园诗,第一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歌颂。四十四岁以后,陶渊明连遭不幸,阅历日深,对衣食和劳动有了更加现实深刻的理解。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劈面则提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可以看出陶渊明高于晋人和文学史上很多优秀作家之处,就在于他以躬耕不懈寻求到了人生的新意境。

他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在语言上的通俗、朴素、精练、深情而近似“田家语”的白描手法,都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艺术效果。“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的信笔拈来,“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等用质朴语言形象创新性的反映了诗人对劳作的新认识、新感情,苏轼称“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别此语之妙也。”(《题渊明》)陶渊明的田园诗不烦绳削的佳作,较之晋宋那些穷力追新,极貌写物,因辞累句叠而损伤了真正自然美的山水诗,给人以清新自然的享受。

二、自然淡永的抒情美

诗的生命是情感,陶渊明的田园诗有对田园宁静恬淡乡间生活的写照:“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对他亲躬陇亩则更是自然朴实的抒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农村生活环境较之官场的“雷同毁异,物恶其上”的喧嚣倾轧,更使诗人深感田园生活的清净闲适。在田园劳作中,他也切实找到了和劳动人民“话桑麻”的共同语言:“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仕途痛苦反复使他清醒看到官场生涯与他“性本爱山丘”的心性是不相容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清人温汝能说:“陶诗多真趣。”(《陶诗汇评》)这里点出陶渊明田园诗中那种舒适淡永的一往深情,确实是发自内心的,他对田园之爱于字里行间真切流出,给人以丰富有韵、回味无穷的美的感染。

元代陈绎真评论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时说:“陶渊明心存忠义,心处闲逸,情真景真,几于《十九首》矣。”《诗谱》这段话点明了陶渊明田园诗所写的事均出自他的真情实感,自然美妙。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善于把自我抒情自然融合于客观事物中,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自然摹写典型景物中,物我合一,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淡泊的自我心境。陶渊明田园诗的质朴自然抒情,是和诗的内容相关联的,质朴来自贫困寒微的生活境遇,清净自然淡永是傲视腐化罪恶社会和崇尚自由人生品格的体现。

三、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创作过程中所塑造的形象是用点染白描手法,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不着意刻画,苏东坡说:“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之有奇趣。”(《冷斋夜话》)所谓“奇趣”,包括诗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意,也包含诗人艺术上的独特创造所给人的审美意境,古人曾指出陶渊明的田园诗“遇境成趣,趣境两忘”的特点。(许学夷《诗源辩体》)

陶渊明田园诗塑造的形象还富有理想的色彩。诗人在《桃花源记》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劳动成果归自己,没有封建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塑造形象时,能够使景,“依依远人村”;事,“种豆南山下”;理,“欲辩已忘言”,巧妙融合,创造出景、情、理浑融深厚的艺术境界。诗人把对自然景色的观赏体会与领悟到的人生真意联系到一起,使诗歌的景、情、理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正如苏轼所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种独特塑造形象的风格构成了陶渊明田园诗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四、质朴无华的语言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虽然极近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而在这精粹传神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典型的形象。“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一个“贮”字,用在这里,形象生动新鲜传神,中夏清幽林阴好像是可贮存、可掬取的一泓清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动感地看到那和煦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平淡无奇的四句诗却写出了一片生动田园生活和谐欢快的声音和气氛。北宋诗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能够做到如此平淡朴素而又寓意深远,的确难能可贵。他的一些诗句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看似淡然没有精雕细琢,细细品味,其实都是颇具匠心的“奇句”。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就是经过提炼的“田家语”,是自然的再现,简净、含蓄却又至为丰美,是蕴寓于通俗中的神奇。正如苏轼在《与苏辙书》中云;“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著名诗词评论家叶嘉莹教授也评道:“陶渊明的殆无长语的省净的诗篇,与他躬耕归隐的质朴生活,在其省净的简单之外,原都蕴蓄着一种极为繁复丰美的大可研求的深意。”元好问评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虽然陶渊明的田园诗在绮靡文风盛行的东晋并未受到多大的关注,但是到了唐宋以后,却得到了诸多诗人的企慕与推崇。其以无穷的魅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在东晋以后的诗人诗作中找到这种影响的痕迹。如谢灵运的山水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还有诸多的学陶渊明田园诗等。也正如清代文人沈德潜说:“陶诗胸次浩然,其中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承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义曹有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可见在中国诗史上,陶渊明的诗歌创作熏陶和影响一大批诗人。陶渊明也不愧为我国文学史上把五言诗的创作推向高峰的一位大诗人。

学校(院系):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

班级:06语文教育(2)班

学号:0631240

[参考文献]:

1、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2、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3、袁行霈著《.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北京

4、程郁缀著《唐诗宋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李华主编《陶渊明诗文常析集》巴蜀书社出版,1998年版

山水田园诗研究现状论文

天哪,还有比我懒的……

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论文

导语:本文运用文本细读法,结合所学的文学理论、文学史知识分析王维的诗歌作品及其深刻内涵,探究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画意美,诗意美,禅意美以及在此基础上营造出来的意境美。以下是我整理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论文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摘 要】 指出,王维是我国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所创作的诗歌是盛唐时期社会文化的映射,也是诗人超然人格和艺术修养的再现,诗中融入了诗人独特审美感受以及人生哲思。

【关键词】 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

王维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诗坛繁花似锦的时代。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便是其中最清新明媚的,听落花,品泉流,凝月光,诗中听声,诗中有画。有着自己独特的意蕴和美感。

一、诗中有画: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画意美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对王维诗画风格的高度总结。王维以一个画家的视角,对于山水田园的描绘更加形象生动。对于诗的描写更是以一种“成竹在胸”的状态,写画出山水田园景物独有的特点。同时,对诗的描写运用绘画艺术,使诗中色彩、光影的调和更加独到。他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别具一格,对于景物的描写如同在我们的面前铺开了一副画卷,充满着诗情画意;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幅画卷并不只是平铺在那里,而是一幅幅有声画,带领我们身居其间。

王维的诗中有画体现在诗人以画家的眼光描绘出对自然美的特殊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感知和意境想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诗中繁和简,形和意的完美结合,借助精心结构的画面,统筹布局,表现深长的意蕴,给人以美的体验与感受。

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他《辋川集》中的一篇,主要写幽居竹林中的感受。画面由近景到远景,整首诗读来,如同一幅画呈现在我们面前,充满层次感与画面感。让我们感悟到,诗人是以一种心远地自偏的心境抒发了心中的宁静淡然。

王维的诗中常常以光和影来表现景物的静态美,刻画细腻,善于捕捉画面瞬间的美,并用富有特色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光影明灭间展现出一幅幽静明丽的画面。自然景物总是带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人们也总能在自然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王维对于自然万物的特殊感受来源于他的细心观察以及静心体会,在光影交织之间捕捉事物独有的特点,营造出一种优美清悠的意境。

这种画面在《山居秋暝》 中就有体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空寂的山林中,秋雨初晴,夜幕渐渐降临,带来阵阵凉意。月光皎洁从松隙间穿过,洒下清辉。清凌泉水在山石上潺潺流动。竹林深处不时传来声声喧响,那是洗衣姑娘结伴而归,莲叶从中,荷花忽而摇曳,那是渔舟在其间穿行。明月的清辉在林间随风荡漾,荷花也随着渔船的慢慢靠岸在水中摇曳。诗中色彩素雅,明丽洁净;境界空明澄澈,恬静优美,余韵无穷。

王维的诗中有画还体现在光与色的调和上,诗中色彩的选择往往会影响整首诗的意境。不同的色彩能够使人有不同的感受,所包含的情感也会不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采用多样化的色彩,将自然景物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画面中,以画家的眼光对色彩进行搭配和选取,色彩明丽,意境悠远。

如《新晴野望》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这首诗描写的是田园风光,在初夏雨后,诗人远眺原野的景色,雨水洗刷空气中的尘埃,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空中也明净如水;原野格外的开阔。雨后的河水在晴日的映照下泛着粼粼波光,越加显得雨后的清新明媚。碧绿的山峰在山脊之后挺立,平日模糊不清的峰峦也在雨水的洗刷下变的清晰了许多。放眼望去,目之所及,都像是新的一样,整首诗都散发出清新、明朗的气息,焕发出雨后原野的勃勃生机。

光和色的映照体现在色彩的选取和搭配上所形成的一种意境,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不同的感觉。同时也唤起人们对光的联想,画面中不再是单一的色彩,而是各种色彩加上光的调和,展现出和谐、优美的画面。

二、动静结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诗意美

西晋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王维的诗中不仅充满画意,同时还蕴含着浓浓的诗意。一动一静间,他总能抓住刹那的动静,以特殊的视角细致的描绘出事物独有的特色。王维诗中的物像也是诗人心灵的外化,以外物的特点来表现内心的情感,极其真切形象,又充满诗意。他所描绘的美是可以捕捉,可以欣赏,可以感知的,而不是如空中楼阁,无法触摸,无法感受的。他对自然的感悟细致敏锐,创造出静逸明秀的诗境。

如《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在听到竹林的喧闹声之后,知道是有浣女归来;在看到莲叶浮动之后,知道是有渔船在临近岸边。用浣女的喧响声衬托竹林的宁静;用莲叶的浮动衬托荷塘寂静。让人们看到了一幅宁静但却生机盎然的画面,秋天夜晚的山村显得格外的清新宁静。夜色朦胧之际,少了白日喧闹与暖意,秋夜带来的宁静使人感到舒心。劳作一天的人们也在此时归家,寻找心灵的安慰。这首诗中自然美与心境美得以结合,创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美。

如《青溪》中,“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声喧”和“色静”一动一静,使人读后就像是听到了溪水撞击乱石的声音,看到那苍翠的深深树林。声响与物像结合,使青溪更加宁静秀丽,让人忍不住沉醉其间,流连忘返。

声音和物像的结合,也是诗人心灵世界的外化,诗人以物的特质表达内心的感悟。这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托物言志,用外物的特质与声响表达内心无法言说之感,具体形象,更加能够引起阅读者的共鸣,营造出声情并茂,引人联想的意境美。

三、空静灵动: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意美

王维有“诗佛”之称,他的诗中不乏有空静灵动的禅意美。他充满禅意的诗体现在运用禅的静默结合山水体验的独特审美,创造出一种不被打扰的宁静之美。他的禅意还体现在自然、真实的感悟,意蕴深长,读来让人心中释然,引人深思。

王维诗歌创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同盛唐社会文化的熏陶密切相关的。王维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开元、天宝年代度过的。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社会认识对其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当时社会繁荣兴旺,文化空前发达,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创作空间。王维的人生际遇,也对其诗作有重大影响,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既在现实的世界中沉浮,也在田园山水间怡情。因此,他诗中所表现的情感便是世人对于自然、社会、乃至自我的认识。

正如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所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王维诗中的禅意也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自然的景物被他赋予了无限禅思。通过自然景物的衬托,营造出寂静幽深的禅意美。

王维诗中的禅思和他对禅理的参悟密不可分,诗人思想顿悟的过程就是禅悟的过程。诗人在描绘自己人生的经历时,通过环境的渲染,写出了参禅悟禅的整个过程,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空静灵动之美。

王维诗中的禅思是影响他诗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诗人心中豁达淡薄,更能够对自然的景物充满感情。同时他的诗中也充满着富有哲理的思考,正是受到了空灵淡薄的佛学思想的熏陶。富有禅意的诗,气韵更加深远动人,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参考文献】

[1] 杨紫寅.王维田园诗英译的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2] 华业.诗苑[M]. 中国长安出版社,.

[3] 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维是盛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兼画家,是整个盛唐文化精神的凝聚,是盛唐的第一位大诗人。王维以他的山水田园诗独树一帜,其诗歌创作成就很高,对后世诗人及诗歌创作有深远影响,后世的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论述。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王维的生平及思想、王维的艺术成就以及王维山水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其中也有汲及王维山水田园诗语言特色的研究,本论文就这一论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以图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所贡献。基于此目的,我对涉及本论题的前人关于王维诗歌创作的研究进行了阅读,就研究现状而言,概括起来可分以下几个方面:一 关于王维生平及思想的研究关于王维的生平有不少研究,如赵殿成笺注的《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介绍了王维的生平、生活背景,记录了王维四百二十一首诗歌;还有陈铁民著《王维年谱》(选自《王维新论》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一文将诗人一生的行事作了详细的考述;陈铁民在《王维生平五事考辨》(同上)中确切地说了王维隐居、做官的时间及次数、地点;陈铁民还在《王维生年新探》(同上)中推定了王维生于701年。王维的思想比较复杂。他一生奉佛,尤其到后期,他对佛教的信仰更深了,《论王维的佛学信仰》(选自陈铁民《王维新论》)中提到王维大抵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汲取佛学思想的。他对奸臣专权的黑暗统治感到不满,不愿同流合污,但又具有封建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于是产生逃避现实的想法,正是这些使王维转向佛学。

李白山水诗研究 李康永 摘要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地方,在祖国广阔天地里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爱慕和对前途的美好憧憬,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山水诗。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李白山水诗的突出特点是大自然山水形象的理想化、狂想化和个性化。李白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充满了一种人文、历史、地理和强烈的自我文化意识,使人文美与自然美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李白山水诗选择了“感物”的路线,摆脱了玄言,回归情感,情景交融,把人们对于自然山水的美感提升到一个空前的文化高度,对山水诗变体的成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李白 山水诗 “盛唐风骚绝往昔,更添风华一谪仙”,李白的诗歌无论是在唐代以及唐以后,都有着特殊的内涵和特殊的魅力。提及其山水诗,则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占有着很大的比重。李白嗜爱山水,竟至于沉醉,乐极,“一生好入名山游”,甚至达到“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的痴迷程度。李白的山水诗,约莫有百余首,有继承庄子散文意境宏阔、浩渺奔放的浪漫主义传统的放浪诗作;有借鉴陶元亮融情入景的园田诗作;有袭二谢余风,而意境结构日渐佳境的山林诗作。李白很敬佩、赞慕二谢,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谢公宿处今尚在”和“脚著谢公屐”以及“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可以看出。另外还有与王孟等初唐山水诗人风格相似的意画诗作,还有游仙缥缈入天地山海的意念诗作等等。由此可见,李白山水诗的丰富多彩与绮丽。 李白一生的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他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他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地方,四川、山东、山西、河南、浙江、江苏等,黄河、长江流域。李白20岁前后游历了蜀中的不少名胜古迹,山水诗描绘了蜀中的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他壮阔的胸怀,豪迈的性格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李白25岁后,出蜀漫游,在祖国广阔天地里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爱慕和对前途的美好憧憬。李白被玄宗“赐金还山”后,又再度漫游,游踪遍及齐鲁,江浙、燕赵,歌咏祖国大好河山是李白此时期山水诗的主要内容。李白长流夜郎,中途遇赦,流浪于宣城、历阳,此时山水诗将游仙、山水和现实联系起来,反映李白深刻内心矛盾。所以他创作了许多山水诗,并把山水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李白与山水诗的关系 李白是中国山水诗人中的另类,他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气势和极富张力的生命力,非常的飘逸和洒脱,这种个性的因素使得李白的山水诗在表现手法上似乎没有了固定的形式和规律,这就造成把握李白山水诗的风格和意境很难。但就像看梵高的画一看就是梵高的画,李白的山水一看便是李白的山水。实际上,李白才是真正主宰着山水诗的形式和规律的。李白写的不是山水的细节,而是山水的气势,用他的话来讲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势,这也是写他本人的气势,正是他本人的气势推动着他写山水的气势,只有他桀骜放纵的个性才能把山水固有的气势从山水中张扬出来,张扬山水的气势就是张扬李白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即是把他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扩张到山水中,他的生命力是无限扩张的,给人的感觉不是山水感染了他,而是他感染了大唐的山水。 二、李白写山水诗的原因 李白写山水诗首先是体现在他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上。李白热爱祖国河山,所以他可以忘记忧愁,以极大的热情去写祖国河山。 其次,是因为李白受到道家的影响。道家的自然思想使他对人生抱有一种朴素的唯物观念。人的生死荣衰如同万物,“兴歇皆自然”,无须感恩,不必抱怨,因为都是元气的构成,同属大自然,同有大自然。所以他要拥抱大自然,与之化为一体。在《山中问答》中,他诡秘地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世俗不会理解他,他也不属于世俗的人间。他的神秘的桃花源,就是从碧山通往梦想的神仙世界,生活在“大块”中,与大自然元气混沌一片。这种道家、道教的思想观念随他的社会生活、政治遭际而日益加深,使他日益爱好大自然山水,也使他的山水诗里的山水形象不仅表现自我形象,而且融化为自我形象,使山水形象理想化、狂想化、个性化了。 再次,是因为受到二谢的影响。李白深为感佩谢朓:“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呤》)可见李白山水诗接受了谢灵运、谢朓的艺术滋养,承继发展了大、小谢山水诗歌艺术传统。 还有就是受孟浩然的影响。开元年间的山水诗人孟浩然便是这类盛世隐士而名士的一个代表。他虽曾归隐鹿门山,而青年李白深深景慕的就是这位声闻天下的孟夫子:“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赠孟浩然》)赞美他不慕荣禄、不事君王的清德风流。 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了。到了唐代,人们在宦游中开阔眼界,在山水里抒发激情。李白也不例外,而且他还写出了许多千古名篇。 三、李白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杜甫称赞他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第一,宏放高远。其一是指李白的山水诗描写的题材广泛,山水草木,虫鱼鸟兽,人文景致等都是其写作题材;其二是指时间宽度大,年代久远,空间高远,即所谓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李白写山水常追溯及远古历史发端。具体如《蜀道难》一诗,诗人从秦蜀远古的隔绝之状起笔:“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接着写蜀王派五丁开山,壮士们牺牲生命,才建成一条钩连秦蜀两地的天梯栈道:“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远别离》写洞庭、潇湘、九疑、苍梧等山水也是与远古的娥皇、女英、尧、舜、禹等人物相连。空间的高远则又是指李白善于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山水进行整体的观察和描绘。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西上太白峰,夕阳穷攀登,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登太白峰》),“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 邈尔与世绝。”(《古风》其五) ,“水从天汉落”(《赠崔秋浦三首》),“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这些诗句山高水远,如同一幅幅远景山水画,具有构图宏大,视野开阔,境界邈远的特征。这既是大自然恢宏博大的写照,又是诗人心胸开阔的反映。 第二,意象飞动浩荡。这是指李白笔下的山水虽也有幽静、秀丽的一面,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但这并非主流,由于他思想奇逸浪漫,个性自由奔放,犹如天马行空,不可羁勒。所以,意象之景外化后常使其山水形象具有飘逸飞动之势,如“巴水疾如箭,巴船去若飞”(《巴女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炎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望庐山瀑布》二首)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第三,虚实相生与浓重的画意。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说的就是意境。近人王国维先生也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他认为这就是“有意境”。这些用来评说李白的诗可谓恰如其分。就其山水诗而言,李白眼前之景象与胸中想象大多相融而莫分,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心物合一的地步。结合上文,我们可以认为意境从结构上看,正是“如在目前”与“见于言外”的统一。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意境也就可分为实境和虚境,进而我们再来看李白的山水诗,他将虚的“见于言外”与实的“如在目前”发挥到了极致。如其《行路难》便是最好的说明,冰塞黄河,雪满太行,垂钓碧溪以及直挂云帆破浪济海等,看似实境,却均由心中抽象的情感和意念而来,是虚境的自然表现。实境与虚境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无比美好的世界。再谈谈画意,李白在此与王孟的造诣大约相当,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李白却把浓重的画意借助于其出神入化的意境抒发而加以表现,也就使得他的一些山水诗正如一幅幅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写意画,并且这些画的技巧炉火纯青,返璞归真,千态万状皆不离自然之道,而雕琢之迹全无,这正是中国诗画的最高境界。李白诗的山水名篇《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及《行路难》可作例证。《蜀道难》可谓一幅峥嵘嵯峨的蜀国山水图。览毕此诗,无不感到他在穷形尽相地描写蜀道艰难的实境时那种充满了激情,寄寓着许多慷慨悲壮的感受。同时作者驰骋想象,写景抒情,创造出蜀山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使其 虚境蕴含十分丰厚,以至众说纷纭,历代“解此诗者,几如聚讼”(《唐宋诗醇》) 。再者在此意境的基础之上,那种悲凉、愤懑的画意又随即映入眼前,或云感慨仕途坎坷;或言揭露时弊、讽玄宗幸蜀;或以为是劝告入蜀友人等等不一而足。 四、李白山水诗的语言特点 自然明朗是李白山水诗语言的基本特色,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朴素清丽、单纯自然的语言,受乐府民歌沾溉,而更多来自新鲜活泼的生活语言。“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脱胎于南朝乐府《西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欲倒非人推”,随意挥洒口语,更见性情的放旷。他多样化的语言又总归于率真自然、清新明丽,体现为自然之美。 李白山水诗的语言是完全个性化的。李白写不同风格的山水,就用不同风格的语言。他有许多著名的山水绝句,就是用清新流畅的语言写成的,如:“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洞庭湖五首》)这类诗所以能如实绘出秀丽山川的本色,正是得力于诗人清丽自然的语言。李白珍视语言的天然之美,反对过于雕饰的绮丽之风。 “李白的山水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山水诗之冠”,他以描绘中国大好河山,表现大自然无穷景物之美为主旨,并于容情入景中兼以抒发主观情怀。李白把祖国雄伟壮丽的河山视为主体,作为审美对象加以审视,而且要以新的视角、新的色彩、新的声音、新的气势写出前人和同时代人巅峰之作。李白的山水诗是李白诗歌成就的代表之作,它不仅在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反映了诗人的本体意识,而且其中也涉及到不少关于时代,社会,以及民生疾苦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总之,一句话,李白写山水诗不单纯写山水,李白的山水诗是难以脱离社会生活的窠臼的。 参考文献 1、《全唐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张家骐《中国古代山水诗之冠——简论李白山水诗》 齐鲁学刊 , 1992年 第05期 。 3、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巴蜀书社1990年版。 5、杨海波《李白思想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6、松浦友久《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7、裴斐等《李白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希望采纳

论文以绿水青山为主题

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弘扬森林和湿地 文化 、传承生态文明,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亲近自然良好风尚。下面就是我整理的讲好森林 故事 守护绿水青山征文一等奖5篇,希望大家喜欢。

讲好森林故事守护绿水青山征文一等奖1

我所居住的社区里,有一条小河,名叫”周家河”。河两旁绿树红花,在这里钓鱼的、散心的、游戏的都乐融融的。

我念幼儿园时,河两岸是菜市场,再往外延伸,就是居民房。那时,周家河边上的居民们,都会把自家的垃圾扔进河边的垃圾桶。垃圾多了,时常有人路过时撞到垃圾桶,垃圾就全倒到河里去了。日久天长,水面上便浮满了垃圾,臭气熏天。来往买菜、卖菜的,都塞住鼻子喊臭。

拆迁时,新房还 没造好,我们一家住在文澜小区,就没去那儿看过。搬进新房后,再去周家河边看,环境好了不少:河水干干净净,小鱼都回来了。但四周都是工地,河两岸还 是灰蒙蒙的。

台风“菲特”来的那年春天,以周家河为中心的小花园竣工了。“菲特”过后,花园成了水塘,淤泥被大雨冲得到处都是,游步道上也长满了苔藓。小花园变得面目全非,几乎是无人问津。就几个和那时的我差不多大的几个小朋友,脱一去鞋袜,在里头玩水、摸螺蛳。

次年,花园又改建了。春夏秋冬,四季花开。散步的游人又回来了,钓鱼的老人又出现了,这里一派生机。不过,小花园还 没现在的美。

一五年夏,花园才算真的完工了。河上又开始建另一座小桥。同年年末,连通京杭大运河与周家河的曾被我唤作“垃圾河”的河道两岸也开始了美化。

今年,托了G20的福,小花园的扩大工程提前收工了。现在的那里,春天百花齐放,蜂飞蝶舞;夏天郁郁葱葱,河中还 有少许荷花绽放;秋天树叶枯黄,到处都是缤纷色彩;冬天腊梅凌寒独自开,冰天雪地中一抹红……越来越多的人在小花园中嬉戏、散步、钓鱼……

这时,我才明白了一则公益 广告 中,也是《筑梦路上》这本书中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含义。

讲好森林故事守护绿水青山征文一等奖2

时光静静挥洒,蓦然回首,已不再是最初的绿水青山。

我的脑海里常常有这样的画面。

一个小女孩高兴地在山间玩耍,“小心点,别摔了!”“快来快来,这有一朵小花……”母亲宠溺的叮嘱声和小女孩无忧无虑的嬉笑声交织着,在这熟悉的山间回荡,这里的一山一水,就是她从小生活的地方,更是她父母儿时的游乐园。

春天,小山一片嫩绿,山腰出现两三片白点、红点或粉点,溪水冲破寒冷的束缚朝山下奔去,仔细听,燕子回来了,在林间叽叽喳喳地叫着,许是讨论它们在途中的乐事……

夏天,树木茂盛,小路两边长满了绿绿的小草,开满了各种颜色的小花,溪水里多了许多玩伴……

秋天,走在黄叶镶铺的小路上,闻着瓜果飘香,看着大雁南飞,挥手与其告别。

冬天,山上山下一片雪白,走进山间,细看,你会发现有一串串小动物的脚印,那脚印许是野兔的。在这白花花的世界里,几个小伙伴堆个 小雪 人,打雪仗倒是一件趣事。

而现在,原本美丽的小山却变成了一座秃山,一个个树桩犹如一座座坟墓,触目惊心,原来的景象如泡影已不复存在了,没有了燕子归来,没有了小溪潺潺,没有了瓜果飘香,没有了野兔伴随,风儿吹过,更显凄凉。

许是因为如此,心中对这座小山有了感情,有了依恋,才会一次次想起儿时的画面,许是小山对我倾诉它的无奈与不舍,许是小山留给我的回忆,向我挥手告别。

春夏秋冬,四季如常,但却没有了记忆中的绿水青山。

讲好森林故事守护绿水青山征文一等奖3

俗话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或许,我们有了金山银山,但是我们却失去了绿水青山,这同样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当城市街头高大的树木被霓虹彩灯代替时,当那绿油油的草地被高楼大厦代替时,当那清澈见底的溪流被私人泳池代替时,绿水青山这笔宝贵的财富就已失去!

现在地球已经被彻底污染,如果,我们不醒悟,不去努力保护环境,那么我们就会彻底失去这一片绿水青山!彻底失去绿水青山也就等于我们彻底失去了地球,这个我们生存已久的家园!

现在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就算地球毁灭,我们也可以去其他的星球,这种想法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是的,科技的确在发展,但是科技发展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人类毁灭地球的速度!而我们集现在全世界的科技发展的能力,环绕地球一圈用火箭最大的能力展开搜索,没有发现一个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星球,也就是说如果地球真的毁灭,那么我们人类也会毁灭!所以请大家行动起来:

1、节约用水,或许大家在家里都会这样做,因为要交水费,但是公共场合水龙头的水,却总是未关紧,虽然公共场合的水费并不需要我们交,但是我们任然要节约用水!

2、绿色出行,我们要少用私人轿车,多用公交车或者自行车,方便时还可以走路,这样不但环保而且有利于身体健康!

虽然这只有俩点,但是我相信如果大家都很好的做到了这俩点,那么我们这个生存已久的家园一定会重现往日的灿烂辉煌!

讲好森林故事守护绿水青山征文一等奖4

温度渐低的秋日,难得享受了几天日光浴,而后迎来的却是寒潮与铺天盖地的雾霾。

眼前的雾霾,遮住了几公里开外的雄伟的高层建筑,遮住了金黄叶片在风中翩翩起舞的美好景色,遮住了人们对于探索湛蓝天空的好奇心。常常关注天气的我,过往只关心今天是否暖和,会不会下雨,再决定衣物的多少,雨具的携带。而如今,我一天不知道会看几次关于空气污染的界面,也纠结今日出门是戴普通的一次性口罩还是防雾霾口罩。

身在秋日的我不免想念夏日的晴空万里:一朵朵白云明晰可见,以肉眼能观察到的速度在万米之上的蓝天,某个固定的方向悠闲地散步,阳光穿不过那些纯洁无暇的白,在地面上留下片片阴影,到达地面了的阳光穿过绿叶的缝隙,在地面映出点点光斑。尽管相比之下,夏日有那么的美好,但它也受到臭氧的影响,加重了温室效应,使如今的地球环境一日不如一日。

而寒冷的秋日和冬日呢?它们因温室效应相对温暖,但各种工厂以及汽车等的废气排放,让空气变得糟糕。人们耳熟能详的PM2。5和PM10正在被我们或多或少地吸入人们,若长时间接触这些可吸入微颗,有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曾经有数不胜数的乡下的青壮年前仆后继想要到城市发展,虽然城市的科技、交通、经济等都在进步,可这样的空气环境,如他们的愿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已打响蓝天保卫战,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做不了那些伟大贡献,但我愿从自身做起,低碳环保,为清澈蓝天做出一份贡献!为蓝天而努力!

讲好森林故事守护绿水青山征文一等奖5

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家园,它为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风景与美好的生活。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当美丽的大自然被蒙上了一层又厚又丑的面纱,当地球妈妈生了病时,人类将怎么办?“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虽然,现在我国的生态污染没有那么严重,但还是有人乱砍乱伐、猎杀动物,这些人只想过自己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大自然的环境。看看从前蓝色的天空像绸缎一样,碧绿的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块翡翠。小动物们在森林里活蹦乱跳十分快活,空气也十分清新,植物的芳香在空气中弥漫,多么美丽的`景色啊!可是现在呢?人们心中没有了从前的环保意识,取而代之的是财富、是金钱。原来蔚蓝的天空好像穿上了一件灰色的衬衫,湖面漂浮着许多垃圾,许多工业废水也都被排放进河流中。小动物们呢?大多都被人们猎杀或做成菜招待客人,只有幸存的一部分动物默默叹息。森林中没有了鸟儿的歌唱声,取而代之的是电锯砍倒大树的声音,这些人眼中哪里还有绿水青山,他们的眼里只有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其实就是生态环境,我们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避免一些灾难的发生。曾经我看过一篇课文:它讲了一个村庄里的村民,由于砍伐过度在洪水爆发时被洪水淹没了,虽然我不知道故事是真是假,但我知道,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污染环境,这必定是我们人类最后的下场。

人类赶快醒悟吧!不要再被金钱迷惑、不要再污染环境。现在的空气这么浑浊、河流这样污浊、动物这样稀少,难道还不足以表达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吗?让我们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道理。

讲好森林故事守护绿水青山征文一等奖相关 文章 :

★ 2022年讲好森林故事守护绿水青山获奖征文10篇

★ 讲好森林故事守护绿水青山优秀作文10篇

★ 讲好森林故事守护绿水青山征文(最新10篇)

★ 关于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征文优秀作文5篇

★ 2021年森林防火征文一等奖5篇

★ 讲好森林故事守护绿水青山作文400字

★ 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满分作文五篇

★ 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主题征文五篇

★ 防范森林草原火灾守护绿色生态家园主题征文最新

★ 绿水青山节能增效优秀征文【精选5篇】

当全世界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重要性、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买单之时,“绿色竞争力”这一概念就应运而生,并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词之一。所谓“绿色竞争力”,意味着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性资源,能够转化为丰厚的产出回报。近年来,我们高淳县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坚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大力挖掘、充分发挥高淳县生态资源富矿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高淳“绿色崛起”,“绿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 作文 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守护绿水青山主题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守护绿水青山主题作文1

不求金山银山,但求绿水青山。

在城市中,霓虹灯替换成了那绿油油的草地,高楼大厦替换成了那参天大树, 游泳 池替换成了那清澈的小溪。只剩下那最后几丝绿色在彩色的城市中显得十分渺小。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城市里,并没有了遍地的绿色,只有那几丝绿色在那里。昔日清澈的小溪不见了,只有一条被废水污染过、臭烘烘的、浮满死鱼、垃圾的臭水沟。随着“哄哄”几声巨响,又一片森林被砍倒,又有了一群无家可归的小动物。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沙漠里的绿洲》课文中描写了迪拜人民不顾花去多少钱,他们还一直努力绿化环境,最后成为了“沙漠里的绿洲”,而且,我们身处在一个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也不能学习迪拜人民一样绿化环境吗?就算不绿化环境,那么我们不可以保护环境吗?比如少用一张纸,少用一次性用品等等,这样都是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只有这个世界充满绿色,才会充满生机!“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只有植树造林,才能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正如孟子所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地球上的人民,请记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守护绿水青山主题作文2

不求金山银山,但求绿水青山不求金山银山,但求绿水青山。

在城市中,霓虹彩灯替换了那参天大树,高楼大厦替换了那绿油油的草地,游泳池替换了那澄澈的小河。只剩下那最后几丝绿色在彩色的城市显得悲哀而凄凉。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这个城市,看到绿色几乎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树木不见了,剩下光秃秃的树桩;昔日的小溪不见了,只有一条臭烘烘,浮满死鱼、垃圾的小溪。随着一声“哄”的巨响,一棵活了千年的参天老树倒下了,一群小动物争先恐后的跑走了,森林不复存在。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村民由于过度砍伐树木,在山洪爆发时,几天后,村庄不复存在……不管这个 故事 是否真实,但那村庄的下场很可能是我们的将来。忍痛割爱,可你割爱的是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滥砍滥伐千人指,保护树木万人颂”,也只有我们爱护每一棵树,才能使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这个世界只有充满绿色,才会充满生机!“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只有植树,才能弥补自己曾犯下的罪!正如孟子说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人类,请记住:不求金山银山,但求绿水青山!

守护绿水青山主题作文3

自从我们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进行了“五水共治”以来,我们老家的面貌真是焕然一新。五水共治指的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我们家后面原来有一条小河,一到夏天,我连窗户都不敢开,为什么呢?原来是小河里到处漂浮着塑料袋,烂的树枝,农药瓶,甚至还有家畜的尸体,小河里面到处是浮游生物,苔藓等,在炙热的夏天散了人工发着阵阵恶臭。而现在的小河经过五水共治。两岸边是用青石砌的防洪堤,岸上种了柳树,桂花树等,还设置长椅。河水清澈见底,不时还有鱼儿跃出水面。夏天打开窗户迎面而来的是鸟语花香。

我们村的西面有一个水泥厂,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留到了厂子边上的树林里面。一段时间后,树林变得满目疮痍,有的树叶子变黄了,有的树枯死了,有的停止生长了,树上再也看不见鸟儿了,也听不见鸟叫声了,一片死气沉沉的。经过治理后,建立了污水处理池,污水统一了排放处理,现在树林有恢复了生机,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我只想借用主席的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守护绿水青山主题作文4

今天,天气特别好,我的心情也是特别好。因为要参加小记者公益活动,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的心砰砰地跳着,一大早就和妈妈来到了活动地址——江寺公园。一眼望去,全是晨练的人们,有的在耍 太极拳 ,有的在玩陀螺,还有的在跑步……我一看手表,怪不得呢,才7:30,活动要9:00才开始呢!

时间过得飞快,一下子就到活动时间了。“快,快,快去签到!”妈妈说道。我急忙奔到签到处,哇塞,我果然是第一人!不一会儿水晶老师带领我们去了做笔筒的地方,让我们坐下来。水晶老师问我们:“什么东西可以回收呀?”我抢答道:“塑料袋,瓶子。”“那么带上你们的瓶子,到我这里拿七彩麻绳和胶水,你们可以只要一个颜色也可以七彩颜色。”水晶老师告诉我们。我们急急忙忙地动手,我先在麻绳一端涂上胶水粘在瓶子上面,再慢慢地绕着瓶子一圈又一圈,边涂胶水边绕。很快我就绕完了半个瓶子,扭头一看,发现别的同学才绕了五六圈。不到一个小时我就完成了,于是我去领了一些装饰品,我把蝴蝶结粘在我做的麻绳上。

终于我的七彩麻绳笔筒完成了。一阵风拂过,蝴蝶结随风而起,飞扬起来,像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一样,又像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好美啊!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环境要是也一直那么美就好啦!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也要做出我的努力,保护环境,让我们的绿水青山永远都在!

守护绿水青山主题作文5

暑假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安吉游玩。

爸爸告诉我,安吉是中国的竹子之乡。一路上,我发现这个地方果然盛产竹子,漫山遍野都是竹林,苍翠挺拔,入目满眼都是绿色。一阵风吹来,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奏起美妙的乐章。最好玩的是安吉的公交车站,椅子都是用竹子做的,我真想让爸爸停下车来,让我去竹椅子上坐一坐!

就这样,我们一路欣赏着郁郁葱葱的竹子,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今天的目的地:藏龙百瀑。走入景区,迎面而来的是翠竹连绵,飞瀑流泉,景色异常美丽。山里真凉快啊,阵阵山风徐徐吹来,洗去了夏天的炎热。一路走,一边欣赏美景一边玩水,可是我却有些心不在焉,因为我满脑子想的就是“石林飞鼠”。在去的路上,爸爸就给我介绍了这个刺激的游乐项目,我听了以后非常期待!终于来到了这个项目地点,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等坐上滑车,系好安全带,就开始了我的惊险旅程。从山顶高速往下滑,遇上弯道的时候感觉人都要飞出去,别提有多刺激了!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玩、最刺激、最令人兴奋的滑车。

下山后,我听当地人说,他们现在富裕了,全都是因为有山,有水,有竹子,吸引了八方来客,才能致富。

守护绿水青山主题作文6

绿水青山,现在似乎已经不是人们所爱护,追求的东西了。他更像是一种被尘封在时间中的一段遥不可及的历史,只存在于人们的回忆或幻想中。现代人所追求的无非就是那金山银山,但这并非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人类完全可以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公报显示,20_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人均gdp为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如果以美元计价,20_年中国全年人均gdp为8836美元。大约在2022年,中国将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

金山银山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触手可及,但我们离绿水青山还相隔甚远。

目前中国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已经从五年前的553个增加到602个,全国性的湿地保护体系初见成效。但是,当前环境问题仍十分严重。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复杂多样,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产生,并长期积累的结果。我国是一个干旱作文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虽然现在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仍旧难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虽然污染严重,不过因环保改善条件的例子,却数不胜数。如,美国的圣安东尼河曾经环境堪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后,重回往日生机。还有英国的泰晤士河,之前因为废水直接排放至河内,开始散发恶臭。于是政府立即开展了整治行动,彻底清除了这一现象。巴黎的塞纳河也由于沉积物过多而导致生物种类明显下降,经过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总而言之,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我们应该尽自己的所能,为保护国家的绿水青山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奋力去建设祖国的美好河山。

守护绿水青山主题作文7

随着人们生活、 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重视保护环境,随地扔垃圾、任意浪费水、到处砍伐树木,在人们的眼里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每天不知有多少绿洲变成了沙漠.于是我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几个保护环境的 方法 .

空气污染是环境的大敌.废气中的等有毒物体能使植物叶子变黄、枯萎、脱落,使大片的森林、农作物死亡.于是,我利用吸尘器的原理,想出了“废气处理机”.废气处理机外形比吸尘器大好多,.这种废气处理机一打开开关,强大的风力就会把废气吸进去,到了废气处理机的尾端,会有空气清新剂把废气变为新鲜的空气,供人呼吸.

水,是人们的生命之泉,人们少不了它.可是近几年,水污染非常严重,很多清澈见底的水池,都变成了浑浊不清的垃圾箱.所以,保护水源也是很重要的.于是,我想出了“吸水机”.它跟油烟机很相似,只是前面是吸尘器似的大口.只要你一打开开关,吸水机就会把废水吸到里面,然后排到“废水池”里,然后经过沉淀、清除等工作使废水变成自来水。

当然,我想的这些只不过是提议罢了,是治标不治本的,主要还是大家都要有保护环境意识,注意生态环境,才能使祖国真正变得美丽而富饶起来.所以我们要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唯一的家园吧!

守护绿水青山主题作文8

俗话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或许,我们有了金山银山,但是我们却失去了绿水青山,这同样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当城市街头高大的树木被霓虹彩灯代替时,当那绿油油的草地被高楼大厦代替时,当那清澈见底的溪流被私人泳池代替时,绿水青山这笔宝贵的财富就已失去!

现在地球已经被彻底污染,如果,我们不醒悟,不去努力保护环境,那么我们就会彻底失去这一片绿水青山!彻底失去绿水青山也就等于我们彻底失去了地球,这个我们生存已久的家园!

现在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就算地球毁灭,我们也可以去其他的星球,这种想法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是的,科技的确在发展,但是科技发展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人类毁灭地球的速度!而我们集现在全世界的科技发展的能力,环绕地球一圈用火箭最大的能力展开搜索,没有发现一个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星球,也就是说如果地球真的毁灭,那么我们人类也会毁灭!所以请大家行动起来:

1、节约用水,或许大家在家里都会这样做,因为要交水费,但是公共场合水龙头的水,却总是未关紧,虽然公共场合的水费并不需要我们交,但是我们任然要节约用水!

2、绿色出行,我们要少用私人轿车,多用公交车或者自行车,方便时还可以走路,这样不但环保而且有利于身体健康!

虽然这只有俩点,但是我相信如果大家都很好的做到了这俩点,那么我们这个生存已久的家园一定会重现往日的灿烂辉煌!

守护绿水青山主题作文9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年代,但环境问题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日渐加重,天空不再湛蓝,河水也不再清澈,空气污染指数也在持续上升……

我国现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种: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这些个问题中,大气污染是中国第一大环境污染问题。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据统计,20_年中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规定的标准。中国47个重点城市中,约70%以上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中国规定的二级标准;参加环境统计的338个城市中,137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属于严重污染型城市。从这些信息看来,中国的大气环境质量十分让人担忧。

中国也是一个十分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

面对这些个问题,我们应该要如何处理?①我们可以多多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净化新鲜空气;②我们要不随地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③我们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④我们不能够乱砍滥伐;⑤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自备购物袋,筷子等;⑥我们不能够随意猎杀野生动物,而要保护野生动物;⑦我们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⑧我们尽量用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来代替开私家车。

我们只要做到以上几点,我们的环境问题就一定会有所改善,我们的环境也就会越来越好。所以,让我们一起爱护环境,守护绿水蓝天!

守护绿水青山主题作文10

现在是21世纪,人类正在不断的发展,为了豪华不惜砍光整片森林,为了发展、发明不惜毁灭整条河水。昔日的绿水青山,如今已大多是污水、荒山,再也没有了以前的生机……

想当初,那些绿水清澈见底,纯天然、无污染;那青山,生机勃勃。绿水、青山使空气清新,为我们提供氧气等。绿和青都是大自然本来的颜色,它们象征着生机、生命。守护好了这个大自然,大自然也会给予我们相应的回报,比如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给予所需。我相信,大自然很想和我们成为知心朋友,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希望我们能用真心去对待它,更不要去伤害它。

可是现在,大自然惨遭破坏,我们人类不停地伤害大自然,甚至毫无怜悯之心。就这样,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大自然屡遭破坏,人类却还不知悔改,认为建设美丽的国家就是不断地创造那些奢侈品,大自然也只好惩罚人类——泥石流、旱涝等。大自然并不想与它朝夕相处的人类作对,它仅仅只是想和人类和谐共处而已!然而大自然洁白的脸上早已被划伤了一到道黯黑的疤痕。

大自然如此待我们,愿意帮助我们,我们人类也应该真诚相待,尽量少伤害它一点。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应该关心国家的安危,为国家分忧,可是说起来轻松,那到底怎么去做呢?我认为我们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很想成为发达国家中的一员,但也不能一味地去发展,也要适可而止,要守护这美丽的大自然。

让我们守护绿水青山,守护大自然,建设美丽中国吧!不要再伤害大自然了!

守护绿水青山主题作文10篇相关 文章 :

★ 讲好森林故事守护绿水青山优秀作文10篇

★ 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主题作文最新5篇

★ 绿水青山话题作文5篇

★ 绿水青山小学生作文5篇

★ 关于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作文5篇

★ 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优秀作文5篇2020

★ 关于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征文优秀作文5篇

★ 最新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作文5篇2020

★ 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主题征文五篇

★ 2020保护绿水青山决胜全面小康作文5篇

不求金山银山,但求绿水青山不求金山银山,但求绿水青山在城市中,霓虹彩灯替换了那参天大树,高楼大厦替换了那绿油油的草地,游泳池替换了那澄澈的小河。只剩下那最后几丝绿色在彩色的城市显得悲哀而凄凉。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这个城市,看到绿色几乎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树木不见了,剩下光秃秃的树桩;昔日的小溪不见了,只有一条臭烘烘,浮满死鱼、垃圾的小溪。随着一声“哄”的巨响,一棵活了千年的参天老树倒下了,一群小动物争先恐后的跑走了,森林不复存在。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村民由于过度砍伐树木,在山洪爆发时,几天后,村庄不复存在......不管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但那村庄的下场很可能是我们的将来。忍痛割爱,可你割爱的是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滥砍滥伐千人指,保护树木万人颂”,也只有我们爱护每一棵树,才能使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这个世界只有充满绿色,才会充满生机!“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只有植树,才能弥补自己曾犯下的罪!正如孟子说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人类,请记住:不求金山银山,但求绿水青山!

山水诗研究小论文

李白山水诗研究 李康永 摘要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地方,在祖国广阔天地里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爱慕和对前途的美好憧憬,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山水诗。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李白山水诗的突出特点是大自然山水形象的理想化、狂想化和个性化。李白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充满了一种人文、历史、地理和强烈的自我文化意识,使人文美与自然美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李白山水诗选择了“感物”的路线,摆脱了玄言,回归情感,情景交融,把人们对于自然山水的美感提升到一个空前的文化高度,对山水诗变体的成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李白 山水诗 “盛唐风骚绝往昔,更添风华一谪仙”,李白的诗歌无论是在唐代以及唐以后,都有着特殊的内涵和特殊的魅力。提及其山水诗,则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占有着很大的比重。李白嗜爱山水,竟至于沉醉,乐极,“一生好入名山游”,甚至达到“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的痴迷程度。李白的山水诗,约莫有百余首,有继承庄子散文意境宏阔、浩渺奔放的浪漫主义传统的放浪诗作;有借鉴陶元亮融情入景的园田诗作;有袭二谢余风,而意境结构日渐佳境的山林诗作。李白很敬佩、赞慕二谢,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谢公宿处今尚在”和“脚著谢公屐”以及“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可以看出。另外还有与王孟等初唐山水诗人风格相似的意画诗作,还有游仙缥缈入天地山海的意念诗作等等。由此可见,李白山水诗的丰富多彩与绮丽。 李白一生的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他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他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地方,四川、山东、山西、河南、浙江、江苏等,黄河、长江流域。李白20岁前后游历了蜀中的不少名胜古迹,山水诗描绘了蜀中的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他壮阔的胸怀,豪迈的性格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李白25岁后,出蜀漫游,在祖国广阔天地里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爱慕和对前途的美好憧憬。李白被玄宗“赐金还山”后,又再度漫游,游踪遍及齐鲁,江浙、燕赵,歌咏祖国大好河山是李白此时期山水诗的主要内容。李白长流夜郎,中途遇赦,流浪于宣城、历阳,此时山水诗将游仙、山水和现实联系起来,反映李白深刻内心矛盾。所以他创作了许多山水诗,并把山水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李白与山水诗的关系 李白是中国山水诗人中的另类,他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气势和极富张力的生命力,非常的飘逸和洒脱,这种个性的因素使得李白的山水诗在表现手法上似乎没有了固定的形式和规律,这就造成把握李白山水诗的风格和意境很难。但就像看梵高的画一看就是梵高的画,李白的山水一看便是李白的山水。实际上,李白才是真正主宰着山水诗的形式和规律的。李白写的不是山水的细节,而是山水的气势,用他的话来讲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势,这也是写他本人的气势,正是他本人的气势推动着他写山水的气势,只有他桀骜放纵的个性才能把山水固有的气势从山水中张扬出来,张扬山水的气势就是张扬李白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即是把他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扩张到山水中,他的生命力是无限扩张的,给人的感觉不是山水感染了他,而是他感染了大唐的山水。 二、李白写山水诗的原因 李白写山水诗首先是体现在他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上。李白热爱祖国河山,所以他可以忘记忧愁,以极大的热情去写祖国河山。 其次,是因为李白受到道家的影响。道家的自然思想使他对人生抱有一种朴素的唯物观念。人的生死荣衰如同万物,“兴歇皆自然”,无须感恩,不必抱怨,因为都是元气的构成,同属大自然,同有大自然。所以他要拥抱大自然,与之化为一体。在《山中问答》中,他诡秘地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世俗不会理解他,他也不属于世俗的人间。他的神秘的桃花源,就是从碧山通往梦想的神仙世界,生活在“大块”中,与大自然元气混沌一片。这种道家、道教的思想观念随他的社会生活、政治遭际而日益加深,使他日益爱好大自然山水,也使他的山水诗里的山水形象不仅表现自我形象,而且融化为自我形象,使山水形象理想化、狂想化、个性化了。 再次,是因为受到二谢的影响。李白深为感佩谢朓:“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呤》)可见李白山水诗接受了谢灵运、谢朓的艺术滋养,承继发展了大、小谢山水诗歌艺术传统。 还有就是受孟浩然的影响。开元年间的山水诗人孟浩然便是这类盛世隐士而名士的一个代表。他虽曾归隐鹿门山,而青年李白深深景慕的就是这位声闻天下的孟夫子:“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赠孟浩然》)赞美他不慕荣禄、不事君王的清德风流。 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了。到了唐代,人们在宦游中开阔眼界,在山水里抒发激情。李白也不例外,而且他还写出了许多千古名篇。 三、李白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杜甫称赞他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第一,宏放高远。其一是指李白的山水诗描写的题材广泛,山水草木,虫鱼鸟兽,人文景致等都是其写作题材;其二是指时间宽度大,年代久远,空间高远,即所谓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李白写山水常追溯及远古历史发端。具体如《蜀道难》一诗,诗人从秦蜀远古的隔绝之状起笔:“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接着写蜀王派五丁开山,壮士们牺牲生命,才建成一条钩连秦蜀两地的天梯栈道:“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远别离》写洞庭、潇湘、九疑、苍梧等山水也是与远古的娥皇、女英、尧、舜、禹等人物相连。空间的高远则又是指李白善于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山水进行整体的观察和描绘。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西上太白峰,夕阳穷攀登,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登太白峰》),“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 邈尔与世绝。”(《古风》其五) ,“水从天汉落”(《赠崔秋浦三首》),“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这些诗句山高水远,如同一幅幅远景山水画,具有构图宏大,视野开阔,境界邈远的特征。这既是大自然恢宏博大的写照,又是诗人心胸开阔的反映。 第二,意象飞动浩荡。这是指李白笔下的山水虽也有幽静、秀丽的一面,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但这并非主流,由于他思想奇逸浪漫,个性自由奔放,犹如天马行空,不可羁勒。所以,意象之景外化后常使其山水形象具有飘逸飞动之势,如“巴水疾如箭,巴船去若飞”(《巴女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炎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望庐山瀑布》二首)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第三,虚实相生与浓重的画意。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说的就是意境。近人王国维先生也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他认为这就是“有意境”。这些用来评说李白的诗可谓恰如其分。就其山水诗而言,李白眼前之景象与胸中想象大多相融而莫分,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心物合一的地步。结合上文,我们可以认为意境从结构上看,正是“如在目前”与“见于言外”的统一。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意境也就可分为实境和虚境,进而我们再来看李白的山水诗,他将虚的“见于言外”与实的“如在目前”发挥到了极致。如其《行路难》便是最好的说明,冰塞黄河,雪满太行,垂钓碧溪以及直挂云帆破浪济海等,看似实境,却均由心中抽象的情感和意念而来,是虚境的自然表现。实境与虚境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无比美好的世界。再谈谈画意,李白在此与王孟的造诣大约相当,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李白却把浓重的画意借助于其出神入化的意境抒发而加以表现,也就使得他的一些山水诗正如一幅幅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写意画,并且这些画的技巧炉火纯青,返璞归真,千态万状皆不离自然之道,而雕琢之迹全无,这正是中国诗画的最高境界。李白诗的山水名篇《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及《行路难》可作例证。《蜀道难》可谓一幅峥嵘嵯峨的蜀国山水图。览毕此诗,无不感到他在穷形尽相地描写蜀道艰难的实境时那种充满了激情,寄寓着许多慷慨悲壮的感受。同时作者驰骋想象,写景抒情,创造出蜀山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使其 虚境蕴含十分丰厚,以至众说纷纭,历代“解此诗者,几如聚讼”(《唐宋诗醇》) 。再者在此意境的基础之上,那种悲凉、愤懑的画意又随即映入眼前,或云感慨仕途坎坷;或言揭露时弊、讽玄宗幸蜀;或以为是劝告入蜀友人等等不一而足。 四、李白山水诗的语言特点 自然明朗是李白山水诗语言的基本特色,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朴素清丽、单纯自然的语言,受乐府民歌沾溉,而更多来自新鲜活泼的生活语言。“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脱胎于南朝乐府《西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欲倒非人推”,随意挥洒口语,更见性情的放旷。他多样化的语言又总归于率真自然、清新明丽,体现为自然之美。 李白山水诗的语言是完全个性化的。李白写不同风格的山水,就用不同风格的语言。他有许多著名的山水绝句,就是用清新流畅的语言写成的,如:“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洞庭湖五首》)这类诗所以能如实绘出秀丽山川的本色,正是得力于诗人清丽自然的语言。李白珍视语言的天然之美,反对过于雕饰的绮丽之风。 “李白的山水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山水诗之冠”,他以描绘中国大好河山,表现大自然无穷景物之美为主旨,并于容情入景中兼以抒发主观情怀。李白把祖国雄伟壮丽的河山视为主体,作为审美对象加以审视,而且要以新的视角、新的色彩、新的声音、新的气势写出前人和同时代人巅峰之作。李白的山水诗是李白诗歌成就的代表之作,它不仅在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反映了诗人的本体意识,而且其中也涉及到不少关于时代,社会,以及民生疾苦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总之,一句话,李白写山水诗不单纯写山水,李白的山水诗是难以脱离社会生活的窠臼的。 参考文献 1、《全唐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张家骐《中国古代山水诗之冠——简论李白山水诗》 齐鲁学刊 , 1992年 第05期 。 3、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巴蜀书社1990年版。 5、杨海波《李白思想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6、松浦友久《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7、裴斐等《李白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

白斑皱着 填↑空白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而今东流的水依然奔腾,却不见了你的身影。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高人!”偌大的长安城容不下你——一个小小的李白。于是你“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待到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时候, 你便骑上自己的白鹿,云游四海去了。至今,人们仍未找到你的踪影。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明知前方的道路不平, 你没有犹豫,还是一如既往地走下去。虽然有过“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苦闷,但你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格言。于是你坚定地走下去,然而却失了踪影。 你是回故乡了吗?陕西或四川?青莲乡或碎叶城?然而那里的百姓传送着一句话:李白失了踪。是的,“但使主人能最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对你来说,天涯就是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以为你追寻王将军的脚步去了夜郎,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江边的猿声告诉我,你来过,但又走了。它们说,在你喜悦的脸庞上,写满着疲惫。它们说,你累了,该休息了。 你真的休息了吗?然而我分明在塞外听到了你的剑啸“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白光一闪,你单薄的衣裳便染上了一片红。“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你豪气云天。 你有个性,你的个性成就了你,但也葬送了你。是的,“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就是你。然而长江上那叶孤舟的灯火黯淡了下来,你终究失了踪。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里云。”你应该是驾鹏远去了吧,离开那世俗的凡尘。 而今,我在新世纪寻你,等你从时间里归来。 嘿嘿,提起李白我就兴奋啊,我偶像!一定要采纳啊!

一、题材和内容田园诗和山水诗往往并称,以后的研究者也经常将它们放在一起研究,但这是两类不同的题材。田园诗是陶渊明开拓的新题材,主要写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田园生活,质朴无华,给诗人极美的享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长期在农村生活,他与农民已很熟稔,在《归园田居》其二中说:“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见面不再寒暄,而是直接进入对桑麻稼穑关心的话题,这一方面是以具体问题代替寒暄语,一方面也是农民所具有的独特的情感。陶诗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实地写出躬耕之苦。《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此诗虽写劳作生活,主旨却并非写其苦,“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一幅极具审美意义的画卷。山水诗则主要是写自然风景,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审美,往往和行旅联系在一起。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气里濑》中的“孤客伤逝湍,途旅苦奔峭。石浅水潺?,日落山照耀。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写到孤客、山水,日落和荒林等意象,在此直叙其事,直描其物。《登池上楼》中写到登楼的所见所为:初春的阳光赶走了秋冬的续风,池畔春草丛生,园柳中鸣禽已变。等等。二、产生东晋建立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玄言诗成分的过度膨胀使得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注疏。陶渊明的田园诗冲破了玄言诗谈玄说理、淡乎寡味的阴霾,成功的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为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自然之风,开拓了人们向自然回归的新境界,开创了我国田园诗的传统,被后人誉为“田园诗之祖”、“隐逸诗人之宗”。早在《诗经》和《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如《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涉江》中对景物的描绘“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相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都是十分优美的山水画。但他们都只是诗歌舞台上的幕景,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直到汉末,曹操的《观沧海》才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山水诗。山水诗的产生与魏晋之后隐逸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宋初文咏,体有变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可说是对六朝人为艺术思潮的形象、艺术的概括,而这种现象长生的契机,正是由于“山水方滋”,极与山水诗的兴起密切相关。所谓“情必极貌以写物”正是“辞必穷力而追新”的原因。三、诗歌艺术陶谢诗歌在艺术上有很大的差别。方东树评陶谢异质,认为“陶公不烦绳削,谢则全由绳削,一天事,一人功也”(《诗味詹言》)。一方面陶渊明善写意,他的生活是诗化的生活,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形似,只是写出自己胸中的一片天。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统摄。他诗中的意象入新苗、月亮、炊烟、春燕、青松、秋菊等已不是单纯的事物,而是诗人个人主观情感和个性的体现,往往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名句都体现了陶诗的特点。陶渊明写景是以“意”来驾驭景物的。他的风景是日常的、平凡的、不敬意出现的,他的意与这些平凡的生活、景物是一体的、无法分离的。而谢灵运则注重山资水态的描写。刘勰《文心雕龙》和钟荣《诗品》中评谢灵运诗歌的艺术追求为“极貌似以写物”和“尚巧似”。如《初去郡》:溯溪中水涉,登领始山行。野矿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此诗写秋夜月明的幽静,写涉水登山的行程,写诗人陶醉自然的情形历历在目。自然已成为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客体,被诗人赏玩、品味。这样的名句还有很多: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过白岸亭》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石门岩上宿》春晚绿野秀,眼高白云屯。《入彭蠡上宿》等等。另一方面,陶渊明的诗歌注重言外效果,发挥语言的启事性,充分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体会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当然也是作者体会到很多道理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他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但他却采用以不辩为辩来解决这种困难。陶渊明很少用华丽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而只是使用白描,朴朴素素,明明白白。如《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一类诗歌,全篇没有一个漂亮的字眼,没有一个华丽的辞藻,也不见哪一句有锤炼之功,只是觉得其中那份闲适的情趣、悠然的生活使读者神往。如果再加体味,就更觉滋味无穷。苏轼在《与苏辙书》中评价到:“:“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表面上质朴,实际上华美;表面上简单,实际上丰富。谢灵运的诗歌则是注重写实性。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努力探索新的表现方法,创造新的词汇,运用各种技巧去描摹或形容自己所写的景物,并从不同的角度再现大自然的美,显示出其高度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晚出西射堂》中写到“连鄣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宛如一幅比浓色艳的风景画。最后,与玄理的结合方式不同。袁行霈说过,“谢灵运的山水诗……常常拖着一条玄言的尾巴。”谢诗往往是山水和哲理生硬板滞的结合。如在《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既有“昏旦变气候, 山水含清晖”的佳句,末了又冒出“虑淡物自轻 ,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的干瘪说教。在谢灵运的审美活动中 ,山水自然景物给予他的,主要是哲理的思、玄理的证据, 而非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兴会。“因此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诗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在陶渊明的诗作里,自然景观不再是玄理思辨的媒介,而成为一种自觉的审美对象同诗人的主体情感高度和谐融洽。如“日人群动息, 归鸟趋林鸣。傲啸东轩下 ,聊复得此生。”( 《饮酒》其七) “试酌百情远 ,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战! 任真无所先。”( 《连雨独酌》) 在这些诗中 ,我们很难指出哪句是理语 ,哪句是景语或情语。如朱光潜所说, “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 ,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 ,情趣更丰富; 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 ,”自然景物是作为“作者的整个的人格”而出现在作品中的。总之,陶渊明、谢灵运的田园山水诗,共同勾画了两个时期。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其平淡自然的风格。将自然艺术推向了极至。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则掀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以诗歌为主题的论文

诗歌小论文2500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作:1.诗歌的历史背景;2.诗歌的主题;3.诗歌的文学特点;4.诗歌的文学意义;5.诗歌的影响等。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我首推诗词歌赋,因为在我心中,它们是最特别的存在,也较具代表意义.我自小便极喜爱唐诗,及长,又觉得词的韵味更深远些,后来涉猎多了,便愈发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又不免感慨那些古人的才情,确是现代人无可比拟的.有时候看多了那些诗词,便觉得从骨子里透出一股清灵的感觉,所有的一切皆可抛至脑后,宁愿“采菊东篱下”,抛却扰人的尘嚣.有人说我太情绪化,我不否认,有时我看了一阙词,忽而体会词人的感受便不免难受起来,极易被那一阙阙词控制感情,然后心便隐隐痛了起来. 我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之大,自汉唐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此后并对韩国、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特别是其中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思考,焦点是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 我们作中国青年一代,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文化,努力推动文化前进.先前:传统文化引导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她始终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部分.现今:我们要承担起光大,把优秀中华文化应奉献给人类社会,而不是一味地去享用别人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未来:民族要发展,民族文化必须要发展.站在今天,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今天我们的使命,责无旁贷

诗歌的大道是生活诗从自然和个人生活元素出发,也从时代特征和精神经验出发,诗歌中有一种东西叫穿透力,它穿透人生、现实、时代。这种穿透力的东西非常重要,那些能够穿透社会时代、历史时空总和的作品,是诗人所梦想的,它具有博大的力量,但这种穿透力建立在整个人生与时代光亮的跳动之上,所以需要博大的人格与丰富的阅历,否则,就是虚假的视野,难以实现对巨大时空的征服。于我而言,我仅能努力的是返回到一个人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生活的直观面目、本来面目,让自己努力去获得关于当下的生命力的更为清晰的体验。个人生活是唯一真实的体验,写作不能贬低当下的直接生存体验,它保存或者说汇聚了可以领悟的现存时刻。接近于诗的本质只有一种,理解自己的生活,植根于生活的直接真切感受,而在这个层面上,我一直以为诗歌的写作是有边界的,时间的边界和空间的边界,也就是人生的边界,人生等同于体验“我在”的时间和空间的某种方式。很多时候,我对自己写作行为的认可只能在我生存的时间之内,在我存在的历史状态之内,前在的历史和生活与我无关。我有时非常强烈的感到,我的诗歌无法传达在我人生之前的信息,我觉得那会让我失去“我”的本真性。我尚未拥有感知的资质去配合无限的时空,所以,我无法挑战无限性,我的诗歌视域仅仅在这里,现世、现在、现存。人生而被赋予了时间上的短暂性和空间上的有限性,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困境,从这个实际的困境出发,在当下的世界环境中去寻找自我,去体验人生的种种可能性与风险,去达到体验的极值,这可能就是人生的最大可能。而写作的视域就是时间和空间的视域,一个人的最大可能只能就他在这个世界的存在而言,这是最客观、最可靠也是最诚实的。基于此,我认可诗歌写作的最大视域是个人史的写作,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畴最终支配了我们的人生,也支配了我们的写作。我以为,当那些写下的作品永恒的时候,并不是说作品的时空获得了无限外延,而仅仅是这个作品的震撼力非常强大,它强大得足以使那个时空状态停滞了。把诗歌落实到自己的人生之中,把自己的身份回归或者说降低到自我的真实存在上来,诗就成为我们处于正常状态的视觉、听觉、触觉、感觉,就是我们看到的世界本来的样子,或者,就是这个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接受这个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才能回应现代生活加之于我们的各种各样新的多样性体验,才能传达我们对于当下世界的感受能力,我以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抵达当下生活的本质,又怎能抵达今日诗歌的本质。当然,诗歌的写作不在任何文学范式之下,我这样说也是多余的。

刘川诗歌《这样或那样》 鉴赏 这样或那样 刘川我一杯水接一杯水地喝下去想体验一下身体里心脏被浮高像抽水马桶里的浮球这样,或那样我想用酒精浮高那些沉入腹部、腿部的爱情让它们升高到胸膛、嘴唇我做不到人群中,一个老头正跪下来双手合十在胸部祈祷像用双手牵住脸庞的黄色的气球不让它升入生气稀薄的天际 这个诗歌是去年刘川获得“人民文学奖”的作品,在此小人斗胆谈谈对诗歌的肤浅理解。 《这样或那样》分为三个段落,分别用三种方式体现“上浮”的一个概念。前两段诗人分别用两个“想”来表达自己对内心深处的挖掘。第一段用灌水的方式来表达,并用了一个生活里常见的抽水马桶浮球来形容他想达到上浮的目的,那就是不可用寂寞的人心来对待生活,这样的上浮其实是一种感情的挖掘。诗人认为生活需要用感情去诠释。为什么?这里的水就像生活本身,如果你用感情对待生活,那么小球的浮力就会很大,这就是生活与感情的一个辩证关系。 第二段诗人谈到爱情的问题。爱情,酒精,这本身就可联想到一个失意者的状态。我想每个人在生活里都不可避免的去伪装感情上的一种创伤。也可不说伪装,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吧。往往酒精下肚,那些风花雪月,却又不可相思相守的爱情就不可避免的闪现在你眼前,你为此流泪,为此痛苦。但诗人却告诉读者做不到。因为诗人明白,酒精燃烧过后,依然是清醒的一天。 第三段峰回路转。诗人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叙述他人对上浮的看法。他写到了老头,这个角色很微妙,如果是年轻人,诗歌的伦理就乱套了。诗人写到老头用信仰的方式来祈求不要发生“上浮”的状态。自然会让大家想到为什么?老头与诗人两者的态度这么相反。那么这里就有作为人本身一生的一个发展。与青年不一样,人活到终年喜欢寻求安逸,而且会很习惯性的用信仰的方式来消除那些不安静的因素,所以对老头来说,他自然不喜欢“上浮”。 这三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写出了人一辈子的一个发展阶段,而结尾则暗示读者,诗人最终可能走的一条道路!

  • 索引序列
  • 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题小论文
  • 山水田园诗研究现状论文
  • 论文以绿水青山为主题
  • 山水诗研究小论文
  • 以诗歌为主题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