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我也是霸州一中的 找到了杜甫眼中的人间疾苦杜甫的诗歌一向以雄浑顿阔的风格著称,中国千年诗坛上还没有一个人能以如此的大气磅礴、深沉博爱和他平起平坐。李白虽然飘逸脱俗、高高在上,但没有杜甫的博爱。苏轼虽然才华横溢,激情豪放,但没有杜甫的深沉。我每每读起杜甫的诗,不仅被他那炉火纯青的诗歌才华所服膺,更被他那颗崇高、善良的灵魂深深地打动了,有时竟为他的怀才不遇感到愤愤不平,有时为他那多蹇的命运感到深深的同情,更为他那种虽九死而不悔的执着振臂高呼,激情澎湃。有时我不禁地问:杜甫既然得不到狗皇帝的信任,那就算了,干脆学李白那样,不做官了,过着“散发弄扁舟”的隐士生活,倒也落着个清净闲适。况且他还可以凭借着年轻时的盛名为自己捞点好处颐养天年是不成问题的。他早年的结交多是一些政治、文坛上的大腕人物,再加上他那显赫的家族史,足以使他有条件过着处尊忘忧的贵族生活。然而他却“笨”得很,偏偏不走这条路,他好象天生就像耶酥、释珈磨尼那样为拯救苍生甘愿承担痛苦,他很自觉地走上了那条承担痛苦的不归之路。在漫长的旅途中,他经历了凄惨的战乱,刻骨铭心的骨肉分离,极度恐慌的大逃难,亲朋好友的分离聚散,疾病的折磨,他亲眼看到了战乱给天下苍生带来的深重的苦难,看到了他所誓死效忠的唐王朝一天天地走向自我毁灭,看到了自己这一生注定难酬壮志的悲惨人生。总之,人世间所有最悲惨的事情他都经历过,尝试过,品尝过,吞咽过。这么多的苦难岂非常人所能包容呢?然而杜甫的伟大独特之处就在于他的博爱容忍了这些凄风苦雨、装下了那么多的人间悲苦,然后用他最深沉的声音唱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歌。人们至今还被这个崇高的灵魂所吸引着、感动着。“诗圣”这个响当当的荣誉称号,他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舍他还有谁能够负得起这个沉重的称号呢?杜甫的诗歌多采用境界开阔的意象,他总是从大处落笔,或如燕赵之士慷慨悲歌,易水送寒,或如北方游牧少年策马奔腾,谈笑风生,或如才气纵横、壮志满怀的志士目极八荒,壮志凌云,或如不可一世的魏武曹操包举宇宙,囊括乾坤,或如英雄暮年虽年老,仍强打万丈豪情,其勇绝不输少年时代的血气方刚。十四五岁的杜甫气概就与众不同,有诗为证: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皆茫茫。 试问除了杜甫,谁又能年纪轻轻就写出这样睥睨八极,霸气十足的诗来呢?即使有也是强装出来的,让人一看就知道底气不足。而杜甫确实是有资本的,他的狂是天然的。少年杜甫,从七八岁起一直到弱冠,都是在枯燥的书斋里度过的。他少了与外界的接触,同时也少了很多世俗味,书斋虽小,但他的世界却很丰富。可以说,书斋是个没有时春夏秋冬,寒暑交替的永恒世界,杜二在这里看到了永恒,沿着上下五千年的绳索,他看到了屈原、贾宜、诸葛亮,还有庾开府、何逊、谢灵运等,更使他感到骄傲的是他在史书上看到了他那文治武功都赫赫有名的十三世祖杜预,还有他的祖父杜审言——初唐大名鼎鼎的宰相,“文章当得屈宋做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如此显赫的家族史,怎能不让他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精英意识呢?所以当前辈诗坛领袖催尚、魏启心称赞他的文章可压倒杨雄、班固时,他也默认了,他当之无愧的。这种高高在上的精英意识很自然地溶入到他的诗歌里,他在诗的国度里,他就像一位天神,鸟瞰着人间的一切,他不仅熟悉这个世界的过去,更清楚如何构建世界的未来。他是他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天才。二十岁的子美带着匡扶社稷的志向,远离家乡,游历四方,寻求功名。二十四岁的子美登临巍峨挺拔、突兀而起的泰山,就雄心四起,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看来,他这次的出游,是铁了心要干番轰轰烈烈、名垂青史的大事,而且是那么的有信心。这段时期,杜二的诗歌明显有一种建安风骨,积极进取,信心十足。这一时期的诗歌多数是写快马、苍鹰之类让他意气奋发的动物,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画鹰〉)。 然而,自古英雄磨难多,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受到了他根本没有预料到的冷落和打击。二十四岁的子美在洛阳考功名落第了。虽然,他并没有因此自卑,因为他知道那些考上去的士子他们的小脚文章哪能和自己比呢,但是他确实失去了一次难能可贵的为官的好机会,毕竟他也是个没落的贵族士子,没有皇亲国戚的提拔,也没有得到达官显贵的重视,子美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科举走上仕途。这是没有办法的,谁叫他生活在科举盛行的唐朝呢?然而他对科举实在很不屑,同时,狭小的科举场也容不下子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一般士子看了就汗颜的天才。杜甫毫不犹豫的放弃洛阳的功名,直奔他日夜盼望的长安城,希望在那里能够像历史上的诸葛亮一样,得到唐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可是英雄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他在长安的十年,不仅没有捞到半点功名,而且还寄人篱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生活。最后他的自尊受不了,不得不离开他曾经神往的长安城,开始漂泊四海,浪迹江湖。 他的这次出游,是唐王朝开始由盛转衰的最后十年,在这十年里,那些达官显贵,尤其是那群皇亲国戚都过着糜烂腐朽的生活。昏庸无能的玄宗宠信杨贵妃,荒淫糜烂,耽于政事;那奸相杨国忠、李林甫搬弄是非,淆乱朝纲,杀害忠良,几乎葬送了李唐天下;北边的野心家安禄山正在磨刀霍霍,准备改朝换代。还有西边的吐蕃、回纥也在虎视眈眈。这一切,亡国的征兆,杜甫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有爱才有恨,有热爱才有憎恨。对于唐玄宗的荒淫误国,杜甫是毫不留情面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醒世警言写的如此的露骨、如此的激愤,如果他对天下苍生没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怜悯之心,如果他对李唐天下缺乏强烈的责任感,他能如此激愤、忧虑、大胆吗?“诗圣”这顶帽子,只有他一个人才能戴的起!除了他,谁都没资格,谁都戴不起! 公元756 年,唐王朝终于在它长期埋下祸根、国家积贫积弱的形势下爆发了一场导致它从此走向衰落的内乱。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识忠良。”杜甫原本就有管乐之才干,苏武之忠节,像他这样的奇能异士不在乱世建立奇功伟业,那真是历史的悲哀。事实证明唐王朝确实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唐肃宗虽有力挽狂澜、王朝中兴的决心,然而终究能力有限,再加上是非不分,听信谗言,任用小人,排挤忠良,杜甫也在这些不必要的权力斗争中丧失了报效国家、中兴唐朝的机会,而且彻彻底底地丧失了,从此历史上就少了一位中兴名臣,添了一位悲情诗人。或许历史就是因为有了像屈原和杜甫这类为了追求光明理想,虽九死而不悔的仁人志士才显现出他它的伟大,它的光辉,它的魅力。杜甫那发自肺腑的诗歌,总是刺激着人类那根善良博爱的神经,读来不禁潸然泪下。那首〈登高〉至今还在后人的耳边荡气回肠。 风急天高鸟飞回,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特地要提一下历史上的一位伟人,是他,只有他可以牵动杜甫那根独特的神经,人们可以通过看他的一生就能想象杜甫如果被皇帝重用将会是什么样子,他就是“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诸葛亮。杜甫对诸葛亮的崇拜简直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有诗为证:诸葛大名垂宇宙,忠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一种崇敬之情流于诗表,杜甫还有很多诗歌都是颂扬诸葛亮其人其事,杜甫一生都在效仿诸葛亮,对自己的报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江汉〉写于他逝世前两年,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公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尤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何必取长途。 这首诗是杜甫一生的漂泊史、血泪史,读罢掩卷,不忍再想象下去了。 在杜甫后半辈子流浪的生涯中,那些弃妇、少年得志但晚年魄的故友总是拉动着杜甫那根敏感酸苦的心弦,他对这些人实在太敏感了,他每遇到这样的人,他总是要吟诗挽唱。〈佳人〉写的凄切哀婉,如果没有倾注了他自己感时不遇的悲愤之情,是绝对写不出来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岁暮将终,壮志仍未伸展的杜甫在落花时节遇到了当年红顶一时,如今却穷困潦倒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再忍不住了,他不发牢骚怎么行呢?。还有一代名画师曹霸、一代大文豪郑虔、还有他的莫逆李白、高适,这些好友相继落魄不得志,一个个先他而逝,给他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使得他的晚年遭受了人世间最大的悲哀,“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这是杜甫在经历了风雨飘零、尝透了人间种种苦难的一生后发出的最惨痛的嘶喊,这声音犹如杜鹃啼血,嘶哑而深沉。这歌声震动了那个黑暗时代的每个角落,这歌声浸入到每个炎黄之孙的心灵里面。这歌声穿洋过海,传到了世界七大洲,;陶移着大洋彼岸的人们的情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那段历史的不幸给造就了杜甫的不幸,然而杜甫的不幸却光辉灿烂了那一段历史,使后世看到,那个时代除了血泪、卑污之外,还有崇高和光明,这就是我读杜甫诗最大的心灵收获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 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 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感情豪放、沉郁,风格奇崛拗峭;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其五、七言律诗功力极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1000字。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异径,贡献颇大。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八月 我走进成都草堂 看见 唐朝清瘦瘦的目光 忧国忧民 透明锐利 悲愤而忧伤 穿梭时空的思维 在你的眼光里 我看见 盛唐的光辉 一闪即逝 在你的茅屋里 我听到 怒吼的秋风 冰冷剌耳 在你的诗句里 我读到 铮铮的白骨 呐喊千古 在你的草堂上空 我还看见 总有一只孤雁 成为太阳的影子 以及你那宽厚的布衣里 裹满了沧桑 而你 只用一滴眼泪 便把家园 淋湿 你的草堂 是民族精神的家园 伟人朱德的诗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便是最好的赞美 不能和你在草堂上 相遇相识 不能和你在茅屋里 饮酒交谈 惟有在你诗圣杜拾遗像前 用深情的目光怀念 思索你诗歌的精神 你在茅屋惨淡经营的诗句 那是在苦难艰难中挣扎 我知道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八月 你家园的天空 秋风怒号 你和你的妻儿在黑暗和冰冷中 叹息 就是南村的孩子 都欺你老无力 今夕何昔了 我们的家园已充满温馨 我们的孩子已在千万间 用水泥和钢筋构筑的房屋里 用你的诗歌 取暖 读你的诗句 怀念 一位名叫杜甫的号称诗圣的 唐朝 诗人说到杜甫这个话题,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到各个地方去参观一些历史名人遗迹的时候,非常注意观察各地的雕像。我觉得好的,在唐代诗人中间,一个是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李白的塑像,还有一个就是河南巩县杜甫陵园的杜甫的雕像。江油的那尊李白雕像雕的是李白青年时代,将要走出四川那样一种意气风发的形象,昂首阔步,非常像我们想像中间的李白;而巩县的杜甫雕像就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一个垂暮的老人,愁眉苦脸,往下怜悯地看着满目疮痍的大地,使人看了以后觉得很沉重。 我们说杜甫一生当然并不都是这样子,杜甫也有过他的青年时代,有过他的少年时代。我们在杜甫诗中间看到过他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生活的种种回忆,譬如说,他在《壮游》这首诗里面,他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山东、河南这一带游玩,他说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邱旁”。他春天那个时候在一个台上面唱歌,秋冬之季在村边上打猎,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生活。他甚至还有对更早年的生活的回忆,他在五十岁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叫做《百忧集行》,回忆他十多岁时候的情况,他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大意是说,他十五岁的时候还像一个孩子那样活泼,心完全是一个孩子的心灵。像小牛犊子一样的健壮,跑来跑去。他的院子里面有梨树、枣树,到了秋天这些果实成熟以后,他一天爬上树去要一千回,不停地爬上去采着吃。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在他35岁以前,曾经是一个裘马清狂的青年;在他十多岁的时候,曾经是一个活泼健壮的少年。但是假如我们现在有一位雕塑家,塑造一个青年时代裘马清狂的杜甫,像李白那样子,或者进而塑造一个少年时代的杜甫,爬在树上摘果子,然后给大家看说,这是诗人杜甫。尽管你说明这是青年杜甫,这是少年杜甫,我想大家都不会认可,因为我们认可的杜甫就是那样一种忧国忧民的形象。 宋代的黄山谷有一首诗写杜甫画像,里面有一句写得非常好,叫做“醉里眉攒万国愁”。就是杜甫即使在喝醉的时候,他对天下的忧虑,天下的一种忧愁都聚集在他的眉间。后人评黄山谷这一首诗说“状尽子美平生矣”,这一句话把杜甫一生都写透了。所以我想,杜甫他的形象已经被历史定格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这样一种形象,那么杜甫这个话题必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大家听了以后,也许会觉得有几份沉重,但是正像古人所说的,宋代的严沧浪在他的《沧浪诗话》里说,我们读有些作品需要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譬如说读《离骚》,怎样最好地读《离骚》呢?你一定要读到抑扬顿挫,读到涕泪满襟,读到你读了《离骚》以后,泪如倾盆雨,衣服都打湿了,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懂《离骚》了。我个人的阅读经验也是这样,我最喜欢读的诗,读了以后使我肝肠如火,使我热泪盈眶,那样一些诗,我觉得这个时候我受到最大的审美感动。所以我们今天尽管是讲这么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希望大家还是能够耐下心来听我从容道来。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伟大的诗人。这一点似乎不用再讲,可以说地球人都知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意义,就是他的影响,他的意义,早就溢出于文学之外,溢出于诗歌之外,是在整个文化史上这样一个意义。那么这一点我们从哪里来看?我想我们首先从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来看。 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由宋代人开始奠定的。我们先从宋人看起,北宋有个政治家叫王安石,他是我心目中的人品最高尚的、理想最远大的一位政治家,真正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王安石对杜甫就非常尊敬,他在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里面,他就这样说,他说“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就是我推测一下您的这颗心灵是古代也非常少有的,非常高尚、非常伟大的一颗心灵。我非常希望您能够起死回生,让我跟您交友,让我做你的朋友。他对古代的杜甫非常仰慕。 我们再看一下南宋理学宗师朱熹的评价。大家都知道,理学家,尤其是南宋的理学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朱熹就是这样,我们看一部《朱子语类》,里面不受到他批评的历史人物是非常少的。在他们这种非常严格的道德标准的审视之下,很多历史人物都被他们无情批评。但是朱熹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五位人物是伟大的人物,这五位人物是哪五位呢?第一是汉代的诸葛亮;然后是唐代的三位: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颜真卿,一个是韩愈;最后是北宋的范仲淹。诸葛亮和范仲淹这两位人物我想不用我多讲,大家都很熟悉。他们在政治上面,在道德上面有很高的建树,这是历史早有定评的。值得讨论的是唐代的三位,朱熹所提出来的,他把这五个人称为“五君子”。唐代的君子中间,第一位就是杜甫。第二位颜真卿,大家也许知道他是伟大的书法家,颜体的创始人,但是颜真卿也是一位著名的忠臣烈士,他是为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藩镇的叛乱割据而被杀害,被李希烈杀害。那么第三位韩愈,大家当然知道他是儒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也是文学史上的大人物,“文以载道”的提出者,发动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同时韩愈在他一生的政治行为中间,每当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他总是仗义执言,奋不顾身出来说话,多次被贬到南方荒远之地。这样几位人物,除了杜甫以外的四位,应该说他们生平在政治上面,在其他的行动上面都有很多建树。惟独杜甫应该说他不算是一个政治人物,杜甫一生在政治上的建树,几乎没有多少可以值得提起的东西,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过那样的机会。他要报效祖国,他要忠于朝廷,他反对叛乱,但是历史没有给他多少机会。他除了在肃宗朝里面偶然仗义执言,从此受到朝廷疏远以外,其他时候始终是默默无闻,甚至很多时候他是处于民间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为什么也得到了朱熹的高度赞扬,为什么在朱熹看来杜甫可以跟诸葛亮到范仲淹这样一张名单中间他能够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朱熹说得很清楚,关键在于他们五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他们在道德上面,在人格上面,都有伟大的建树。朱熹的原话这样说,他们都是光明正大、磊磊落落,这样一种在人格上面成为楷模的人。这显然不是一种文学的评价,而是一种文化的评价。 再到后来,到了近代,闻一多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叫做《杜甫》。闻一多先生是诗人,他的古典文学的论文不像我们今天的教授写得干巴巴、枯燥无味,他是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来写的。在这篇《杜甫》的最后,闻一多这样说,他说杜甫这个人,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这是一种极高的文化上的评价。 到了现代,1961年,当时有一个国际组织叫世界和平理事会,那一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的首都召开了一个主席团会。在那次会上确定次年,也就是1962年,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的杜甫。由此可见,从宋代一直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认可杜甫的意义,绝不是仅仅限于文学史。他确实是一个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意义是属于整个中华文化。 下面讲第二点。我们说为什么杜甫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他在哪些方面起了这种代表作用?这里我们必须要稍微推测一下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我个人认为,中华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人本精神。它始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和出发点的这样的文化。这跟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有一点区别的。所以在先秦的时代,虽然诸子百家争鸣得很厉害,各种思想流派各自提出不同的观念。但是我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就是当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管是社会还是自然,他们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人,他们的出发点也在人。这是一种人本的文化,人本的思想,先秦诸子百家中间大概对后代影响最大,也是对我们中华文化成为一个主流的,可能就是儒家和道家。这两派虽然互相论争,看上去好像水火不交融,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人,所不同的是道家所重视的是个体的生命价值,而儒家更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儒家在重视个体基础上面更重视群体,一个家族、一个宗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那么这一方面儒家跟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由于中国古代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越,他们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热带地区谋生,维持生命。而我们在黄河流域,在那个水深土厚,气候也不是很温暖的地方,在这样一种自然环境下面,又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水,不治的话会有水患。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完全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群体利益的话,这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以儒家为代表的这样一种伦理观念,这样一种道德理想,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道家是一种补充,儒家是核心。这不是由于说孔孟怎么样怎么样宣扬,某个杰出人物奋斗的结果,这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换句话说,我认为在先秦时代只能这样选择,否则的话,中华民族就难以维持下来。到了后代,尽管我们中华文化不停地发展,不停地演变,也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新的养料,但是儒家思想在这一个变化的过程中间,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儒家思想的丰富演变,基本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演变的一个主要的脉络。 我们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一看杜甫在这一个过程中间,他是起了什么作用或者说他有何种代表性?我们回顾儒学的发展史,基本上被认为主要有这么两大流派:一派被称为是汉学,一派被称为是宋学,这是清代的儒家提出来的。在这两个主要的高潮之间,唐代应该说是处于一个低潮阶段。不管看哪本思想史,哪本儒学发展史,唐代占的地位都不高的。唐代前不能比汉人,后不能比宋人。那么请问儒学的发展在唐代停顿了吗?唐代有没有值得注意的儒学的代表人物?钱穆有一个观点,钱穆在一本书里认为,唐代有的。唐代两个最主要的儒学代表人物: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韩愈。很有趣,两位都是文学家。韩愈我们不谈,我们看看杜甫。在何种意义上面,杜甫我们能够说他对于唐代的儒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呢?大家一提到儒学的发展,提到唐代,马上就会想到唐初的《五经正义》。有的同学也许不同意我的观点,说唐代儒学有发展啊,我们的《五经正义》就是唐初编订的,孔颖达他们撰写的嘛。但是我想说《五经正义》尽管是长期以来在十三经注疏中间最重要的读本,但是《五经正义》中的观念,一些义理,基本上都是从汉儒那里来的,它没有很多地在学理上面新的阐发。也可以说,儒学的发展到了初唐,由于出现了《五经正义》以后,基本上停滞了。但是杜甫不然,杜甫是用他的一个生命,用他一生的实践、行为,来丰富、充实着儒家的内涵。儒家学说从本体上来说,它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非常重视的是人的行为,人的实践。所以我们看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当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都不写书了,不搞著作了,他们奔走于天下,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推行他们心目中间的道。等到最后觉得“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不行了,最后年纪也大了,才回过来写著作,把他们的学术用著述的方式流传后人,扩大影响。它从本质上最强调的是实践,强调的是人生前的行为,生前的一些建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说杜甫正是最好地体现着儒家,甚至是发扬着儒家这种精神的一个历史人物,。 我们举几个小例子。儒家重视仁政,重视仁爱思想,主张在天下推行仁政。那么杜甫用他的诗歌是“不遗余力”地在鼓吹这样一种思想,在宣扬这样一种理想。儒家谴责贫富不均,认为贫富不均是社会最大的危害。而杜甫对于这种现象也是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尽管历代揭露民生疾苦,揭露贫富不均的好的文学作品相当多,但是我想大家肯定都认可杜甫的那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在这一方面描写得最为惊心动魄的名句,以至于我们凡是听到这方面的事情首先要想到这两个句子,他对这方面体会得最深切。 再譬如儒家强调夷夏之辨,儒家强调我们民族要有一个民族的尊严,要维护民族的利益,在跟外民族的关系中间,要注意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也要维护本民族的尊严,强调要反对侵略,维持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独立性。这一方面杜甫也是做得非常好。安史之乱以后,因为安史叛军很快就占领了长安,无数的唐朝的大官都投降了,都变节做了安史的叛军,做了一个伪王朝的伪官。包括当时的宰相陈希烈、驸马张垍等人都这样,杜甫的好朋友王维等人也这样做。惟独杜甫,惟独这个官居八品以下,真正是一个小官,芝麻绿豆官,这么一个小官的杜甫,他坚持了民族气节。当然杜甫在长安因为官太小,也没有受到安史叛军太多的注意,仅仅是把他关在那里。但是他却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过唐军跟叛军对峙的那样一片战场,然后逃回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这样一个举动,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过,只有一位杜甫这样。所以在这些方面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所以我觉得我完全同意钱穆的那个观点,在唐代的儒学发展史上,杜甫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他用他的行为来阐释着儒家的经义,说明儒家心目中间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儒家非常重视修身养性,这一点因为长期受批判,大家觉得这好像是一个应该否定的命题。实际上不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文明的高度发达的社会里面,它的基础是什么?应该是文明的个体,是一个有道德自觉的个体,个体不应该受到外在力量的强制,在做一些符合道德的举动,它应该发自内心的,内心的一种自律这样才好。所以儒家非常重视个体的一种道德建树,崇扬一种人格精神。在这一点上面杜甫可称是一个典范,我们看到在《孟子》中间所提出来的那样一种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一种大丈夫精神,如果在历史上取一个名人来看,是谁呢?我觉得杜甫,杜甫非常好地实现了这一点,体现了这一点。在这里我想特别请大家注意杜甫的身份,中国历史上面仁人志士不少,我们可以开出一张长长的名单来。但是这张名单中间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政治上面有比较重要地位的那样一些人物。这些人物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承担起天下的责任,惟独杜甫是一个例外。杜甫一生基本上是一个平民身份,他经常称自己是“杜陵布衣”,“杜陵有布衣”,他又自称是“少陵野老”,布衣也好,野老也好,自己不过是民间的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的百姓。以一个布衣的身份展示了儒家所崇扬的一种人格典范,这一点我觉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你如果号召大家学习诸葛亮,学习范仲淹,当然有意义,有价值。但是大家会觉得难以学,他们距离我们太远了,他们的地位太高了,而且我们一般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那样的机会给我们展示这一方面的建树。一般人就是一个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能不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完善?可以,那就是杜甫。儒家本来是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说凡是人都可以成为尧,成为舜,都可以成圣。为什么?因为人性善,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到了后来,明代的王阳明甚至主张说“满街都是圣人”。看上去满街都是善良的人,这些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假如我们对圣人的这个定义取一个很严格的定义,很高的标准,像朱熹那样高的标准,也许有人会问王阳明,你说满街都是圣人,你给我拉一个出来看看,哪个是圣人?哪个用严格的标准能够称得上是圣人?我想,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请出一位人物来,那就是我们的杜甫。他就是平民中间的一位圣人,虽然本人主要是一种平民的身份,但是他是一位圣人。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在以人本精神为核心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杜甫是一个代表人物。 下面讲第三点,杜甫不仅仅是体现着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他还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这也是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说杜甫有仁爱之心,说杜甫忧国忧民,他关心人民,关心民族,关心国家,这个大家都知道。因为大家多少是从课本中间看到,大家在读杜诗的时候也深切地体会到,那么这一点我们不讲了。我们来看一看,杜甫的仁爱之心,还不止于此。他除了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的同胞之外,他的这个仁爱之心,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比如说爱其他民族的人。在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境战争,以唐为一方,以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他政权为一方之间发生战争。这些战争的性质很难确定,但是至少有几场可以肯定,唐帝国所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质的。譬如说跟南诏的战争,盛唐时候讨伐南诏,南诏是在云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那一次不管从《新唐书》,还是《旧唐书》,还是从《资治通鉴》来看,应该说都可以肯定错在唐。那么唐对南诏发动战争以后,多次失败,打败仗,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很多人,包括很多有名的诗人都被鼓起了一种谬误的爱国倾向。鼓吹我们要打南诏,要把它打败,这些诗歌的作者包括高适、包括储光羲都在内,都有类似的诗。惟独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对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兵车行》的诗在当时其他人都写不出来,只有杜甫就是他的仁爱精神,他觉得外民族异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于他们,我们应该跟他们之间保持和平,他是一种仁爱之心的推广。 那么除此以外,杜甫除了爱人以外,爱人本来是儒家所主张的,儒家认为仁是什么?仁就是爱人。杜甫除了爱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推广到宇宙中间的一切生命。那么这一点也是非常突出的,我们在杜甫的诗中间无数次地看到他充满爱怜的描写,动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刚强的坚强有力的,比如马、鹰、松树,这些能够使人引起审美感崇高感的那样一些对象,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在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爱心。杜甫看到江上面,横着一张密密的渔网,很多鱼都被那张网困住了,他就觉得很同情那些鱼。他说“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认为生物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很细小的生物,它们的命运有的不好,有的好。但是人对它们都应该有一种关爱之心,我们知道“恻隐之心”本来是孟子提出来的,但是当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的时候,他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他说有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去,那么我们大人看到都会产生恻隐之心。觉得一个小孩子快要掉下去,他关注的仅仅是人。而杜甫关注地却是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一切的生命。 另外一点,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为和实践使儒学所提倡的那种仁爱之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在这里我们要稍微把中国古代的仁爱、仁义精神跟西方的博爱等等稍微做一些对比。我个人认为西方的博爱精神,它最初的来源都是宗教,来源于宗教的博爱精神,本身当然是一种很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但是我们推到它的最初的起源,最初为什么会有这种博爱精神?一个是服从于神灵的指点,是神灵叫你要博爱;还有一种是对于人类祖先所犯下的原罪——亚当、夏娃就犯了原罪——的一种赎买。当然还有一种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为了死后进天堂,所以行善博爱之心是对于将来进入天国入场券的预付,我先付一张入场券在这里,死了以后可以进天国。但是中华民族的仁义之心不是这样,儒家强调,仁义理智根于心,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自然生发出来的。孟子有一个很好的判断,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我们的仁爱之心首先是由于我关爱自己的家人,我敬爱自己的老人,孝顺自己的老人,推而广之,我也爱其他人家的老人;我爱自己的孩子,推而广之,我也爱普天下的儿童。它是一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这样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我觉得这样一种流动,在这个意义上面,生发出来的仁爱之心它更自然,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实可行。而杜甫他的诗篇,他的行为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种伦理价值观。我们看杜甫他在诗歌中间,有很多地方既写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产生的一些痛苦,同时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当他到鄜县去探亲的时候,突然发现家里最小的儿子已经因挨饿而去世,饿死,他当然非常悲痛,一个小孩子饿死了,他也感到非常惭愧,觉得自己身为父亲,居然没有为他提供足够的食物,使他饿死,很痛苦。但是与此同时,他马上又想到了普天下还有很多比我更贫困的人,他们那些失业之徒。他说的失业之徒就是失去田地的农民。他还想到在边疆前线戍守的那些将士,他们遭受的痛苦比我更加厉害。所以他就把关怀之心从家庭扩展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当他自己在暴风骤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雨漏下来了,自己不得安眠,床上都是潮的。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希望的是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拥有一所牢固的、安稳的一所茅屋,有一个容身之地,更希望普天下穷人都能够有这样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所以他的仁爱之心是推广出来的。 我觉得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乾元年间在同谷写的那一组诗,那一组诗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那个时候杜甫从甘肃的天水向四川的成都逃亡,因为他生活过不下去了,想逃到成都去。途经同谷,同谷就是现在甘肃的成县,在宝成铁路上,我到那里去看过。那么杜甫到了同谷以后,正是寒冬腊月,他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他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他在那里写了七首诗,我们看看这七首诗的顺序,第一首说“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就是说我有一个客人,他叫杜子美,他已经白发苍苍了,他生活非常潦倒;第二首就写到他的家人,写到他为了要给家人找一些东西充饥,他就拿了一个铁铲到冰天雪地中间去挖一种野生植物,叫黄独,把这个东西带回去给家人充饥。可惜没有挖到多少,回家以后是“男呻女吟”,就是一家老小都是饿着呻吟,靠在墙壁上面,说话都说不动。第二首写他对家人的关爱;第三首“有弟有弟在远方”,想念他离散在各地的弟弟;第四首“有妹有妹在钟离”,想到他的已经守寡,还拖着三个幼年孩子的妹妹,远在钟离;然后五、六、七这三首想到国家的命运,想到现在战乱不止,天下动荡。他的整个的思考的过程,他的感情流露的一个方向,也是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这样一种情感流程。这样一种仁爱之心的发扬,我觉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实可行、最自然的。因此在这点上面,杜甫堪称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一个杰出的阐释者
杜甫,中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前期写田园山水,后期写社会现状。前后两期皆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杜甫的风格是以现实为主的。 在这里帮你写一篇作文是比较困难的啦。给你列个提纲吧。一:可以用一首杜甫的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作为引题。二:介绍杜甫(时代背景等),与及杜甫的诗歌特点。引出论点。三:分别写出前期和后期杜甫诗歌的主题内容。论证杜甫诗歌所写内容都为现实存在的。四:从历史价值角度,杜甫诗歌体现了唐朝当时的社会现实,进一步验证了现实主义的论点。五:总结全文,收尾完成。(这个会写了吧!) 相信你照着这个思路写,800字很容易的。
建议看…闻一多的《唐诗杂论》
我眼中的杜甫前些日子,我有幸领略了四川的峨嵋山与九寨沟,那灵山异水着实让我大开眼界,流连往返。而位于灵山异水中的一块圣地——杜甫草堂,更令我“蜀不思归”,折服进而膜拜。猛然间灵光一闪,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写写这位“诗圣”,明知自己很傻,研究杜甫的学者不计其数,他们挖掘的够深刻,够翔实了,可我特想以自己的视角来谈谈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我有幸领略了四川的峨嵋山与九寨沟——这个句子显然是病句,语文教师犯这样的语病,而且是以病句开头,很不应该留连往返应为流连忘返,连着用大开眼界、流连忘返两个成语也不大妙,有作者家天才儿童之风范圣地此词用的不妥,杜甫草堂没啥子大不了的,是因为你崇拜杜甫,那地儿才成为你心中的圣地,不能把你自身的感受用来定义草堂。此句应为“而在灵山异水之中,有一块我心中的圣地——杜甫草堂”蜀不思归——这个词是从乐不思蜀化过来的,但是搞的不好,应为“在蜀不思归”折服进而膜拜——这句话又很不应该,因为前面讲的是杜甫草堂,草堂里面有什么东西让你折服,让你膜拜呢?让你折服膜拜的显然是杜甫,不是草堂,因此这整个句子也可以看成是病句灵光一闪这个词也不好,跟下文的冲动没有啥联系,修饰词“猛然间”感觉上是小学生用的明知道自己很傻——这个傻是啥意思?如果说因为有很多研究杜甫的作品珠玉在前让作者感觉写写老杜有点惭愧,那应该说“明知自己水平有限”翔实这个词也值得推敲,翔实一般是用在具体的客观史实、材料上,不大好用来形容杜甫的研究文献我特想以自己的视角来谈谈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很拖泥带水,要不说我最崇拜的偶像,要不说我心中的偶像。自己的视角云云,更不知从何谈起,因为下面的文字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杜甫让我最欣赏的是他骨子里渗透着类似李白的洒脱与真挚的个性。他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的诗人。杜甫的诗歌里很坦白,很自豪拥有这样的家庭。“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何等的豪情万丈,何等的真挚博大!世人皆知李白洒脱豪迈,孰不知杜甫有过之而无不及呢。骨子里渗透着类似李白的洒脱与真挚的个性——这句话叫人看着很不舒服,意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骨子里渗透着个性”,不大通吧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应为出身杜甫的诗歌里很坦白,很自豪拥有这样的家庭——这句也有毛病,语法不通,不知道主语谓语都是些啥,应为“杜甫在诗歌里很坦白的表达了对拥有这样的家庭的自豪”何等的豪情万丈,何等的真挚博大!——看不出来。古代的穷人家孩子少有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大才子出身自名门世家,在诗作中谈及自己家学渊源,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这样就要夸人豪情万丈真挚博大,这种赞美似乎太廉价了,还要加上两个“何等”,再来个惊叹号,实在是有迎风洒狗血的味道世人皆知李白洒脱豪迈,孰不知杜甫有过之而无不及呢——这个应该是拍脑袋工程,凭老杜几句扯自己家学渊源的诗,就评价人家比李白还要洒脱豪迈,这样太无厘头了杜甫饱读史书,自许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参加洛阳进士科考试,却不料“此意竟萧条”。名落孙山的他却能够坦然处之,将成败得失视为过眼烟云。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深深的震撼了我,使我面对许多风风雨雨,都能一笑了之,宠辱不惊。自许——应为自诩名落孙山的他却能够坦然处之,将成败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何以得知?古代的读书人一向比较功利,大多是带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渴望学而优则仕,考试落榜以后写首诗感叹一番自嘲两句,是极普通的事,基本上也没有说自己落第而后悲愤欲绝的,不知道作者是怎样联想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上面去的,居然还被深深震撼了,真是了不起使我面对许多风风雨雨,都能一笑了之,宠辱不惊——写文章明明是夸老杜的,写着写着就要转到自己身上,忍不住夸上自己两句,这个毛病以后要改掉让我最感动的是他与李白的真挚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当他在洛阳遇到“赐金放逐”的李白。两人一见如故,同游名胜古迹,同写万丈诗篇,同醉同睡同奔放!有诗为证:“醉眼秋共被,携手日月行”。两人亲如兄弟。不分彼此。同写万丈诗篇——诗篇有用万丈形容的吗?同醉同睡同奔放——同醉同睡很好理解,同奔放是啥意思?一起K歌泡妞?杜甫对李白极为推崇,对他有很高的评价。为他写下一系列肝胆相照的诗篇,“李候有佳句,往往似阴铿”,“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但杜甫又不是一味迎合,也曾苦口婆心得对李白的好道任侠,使酒尚气作了善意的规劝。“君子坦荡荡”的心胸一览无余。一位真正的诤友就耸立在世人面前,他演绎了这段经典的友情故事,无人能够逾越,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代文人有很多歌颂友情的诗,不过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真如诗里面写的那么好,那就很难说了。李杜相交之时李白盛名及天下,是文坛当红偶像,杜甫自然要推崇推崇的,这点很正常,但是说他们之间是经典的友情故事,就不大负责任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云云,更是让人目瞪口呆。有诗为证有诗为证,其实有时候诗是证不了啥的,桃花潭水深千尺,厉害吧?其实李白跟汪伦不过是泛泛之交。44岁的杜甫旅居长安,长达七年之久,历尽辛酸与坎坷。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对真正关心自己的朋友还是情意绵绵,是个非常重感情的性情中人,他常常赠诗以谢朋友的厚爱。在这段最暗淡,最失落的日子里,他竟然能够创作出最脍炙人口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可见他是多么的超凡脱俗,安贫乐道!实际上对于诗人来说,有时候生活环境越是困苦,创作力反而越强。老杜诗写的好,但是哪里看的出超凡脱俗,安贫乐道?作者特别喜欢用显而易见、可见之类的词,增加说服力,实际上这种推断是毫无道理的,反倒象神棍的上帝式逻辑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也足”,把自己与人民的苦难紧密结合,得出人民遭受的痛苦比自己还深,他为人民命运而担忧就象大海一样永不枯竭,甘为天下人民的幸福而牺牲自己。他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是多么令人折服呀。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可贵,令天下所有的诗人在他高尚的品质面前黯然失色。这段很适合作者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解,也就是说格调非常高,估计校长会很喜欢。问题在于古往今来写诗寄托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人可以说比比皆是,“令天下所有的诗人在他高尚的品质面前黯然失色”,不知作者是怎么把天下所有的诗人跟老杜作对比的他为人民命运而担忧就象大海一样永不枯竭——这个比喻实在是没有必要,这个句子也不通,“而”应为“的”他晚年漂泊在西南生活,虽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但心境依然洒脱自然。他在自己苦心修建,专心经营的草堂里写下了《狂夫》,高声吟唱“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这样的气魄,这样的胸襟,这样的诗句,谁能与之抗衡呢。——这首诗很好吗?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能不能与之抗衡呢?他在草堂附近的武侯祠中瞻拜诸葛亮,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此的悲壮浑劲,如此的爱国情结,一直为后人广为流传,赞叹不已。——这句诗当然好了,是叹息孔明的,悲壮浑劲还勉强可以算,“爱国情结”从何谈起?三国时期打来打去,不过是内战混战罢了。后人赞叹的是老杜的诗,哪是啥子爱国情结?而杜甫著名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把萧散的自然情物写的优美从容,富有情趣,我最欣赏这句“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底”,很难想象一个“诗圣”竟然有如此细腻的情感,如此浓烈的抒情,如此的仁民爱物,这给历代爱国者树立了很典型的形象,在士人的人格形成上,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这段实在太牵强了,如果没有细腻的情感和浓烈的抒情并在诗中表现,杜甫能成为大诗人吗?能被称作“诗圣”吗?作者作为老杜的粉丝,居然连这点都“很难想象”,倒把俺给看糊涂了,莫非作者只是叶公好龙?至于士人人格之类,扯的太远了,如果作者愿意赐教,俺倒想看看作者怎么解释,可以把老杜跟士人人格的形成联系起来伟哉,杜甫!——抒情式结尾,空洞恶俗通览全文,作者只是把自己所能够想得到的溢美之词统统加到老杜头上,而诸多赞美漫无边际,毫无逻辑可言,有如天外飞仙,基本上都是属于拍脑袋式论证,这样的文章实在是让人不忍卒读,而在文句语法上面,又是病句错词满天飞,基本功很不扎实,如果作者真如传说中所言,是个语文教师,那实在是很不应该。如果打了一个文章,自己觉得比较得意,欣欣然的拿出来供人赏鉴,突然被人家指出诸多纰漏,心下不爽,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去理会人家指摘的有没有道理,偏偏反而去探寻人家是否居心叵测,进而讥讽对方吃饱了没事找事,相对于文章的水平而言,这样的态度,就更不足取了。
有句佛语说:掬水月在手。也就是说从另一个角度有时可以办到根本不可能的事。同样,当我们虔诚地拜读杜甫的诗作时,一个鲜活的形象也可以很生动的跃出于面前。 杜甫不同于李白,他把自己推到一个压抑的屋檐下。背负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沉重责任感,杜甫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的描述着时代的面貌和人民内心的悲苦。 杜甫的诗犹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他不同时期的真实景观和社会生活矛盾。又如一个历史宝库,包含着浑涵汪洋、千汇万状的丰富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过忧民的深衷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独特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铸就了这位彷徨者无数铿锵凝练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辞。于是他便成了诗中的圣人。 他的诗便是他的情感发泄,发泄他对现实的不满而又无可为的无可奈何。读他的诗,俨然在接受清除心灵污垢的洗礼,高档格调的文辞、深刻压抑的真实的真实感情在读者的心中荡起一圈圈涟漪。于是人们便想起了大海的浩淼,想起了弯月的宁静,也想起了杜甫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和承前启后的诗人,汉魏的浑朴古雅,六朝的藻丽纤秾、淡远韶秀杜甫无一不备。杜甫之后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韩愈跟着他将诗进一步散文化;而又造奇喻,押险韵,铺张描写,逞才使气,是“沉着痛快”的诗,元稹、白居易将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理论化,导引了“新乐府”运动。也是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对杜甫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许以最高的地位。两宋诗之冠冕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宗都以杜甫为祖、金、元、明之诗坛巨擘都是杜甫为之开先。陆游有诗曰: 千载《诗》亡不复删 少陵谈笑即追还 尝憎晚辈言“诗史” 《清庙》《生民》伯仲间。 他视人们尊杜诗为诗史为不足,必置于雅、颂之音中犹若诗中之经才好。秦观在《韩愈论》中,将孔子与杜甫同提并论,孔子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整理之功可用集大成者来赞,“呜呼,杜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虽未直接称圣,实亦许之矣。到了明代,杜甫已经正是被称为诗圣了。 杜甫的一生,是饱经忧患的一生。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热爱祖国和人民,关心政治,从青年时代起就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匡时济世之心走进社会。但是,杜甫一生坎坷,屡次科场失意。他长期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了解政治情况,洞察社会动态,体验民间疾苦。他站得高,看得远,具有民胞物与的高尚情怀。因此,他的诗歌立足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又因为他浓厚的民本思想,站在人民立场,敢于面对社会黑暗,痛陈时弊,把社会上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国家的政治动态,都概括在诗歌作品里,所以又被尊称为“诗史”。唐代元稹对杜甫的评价甚高,曾说:“上薄风骚,下盖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经过时间的验证,元稹对杜甫的评价与褒扬毫不过分。 杜甫是诗歌语言大师,他在语言的锤炼上是着意下了一番功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努力的真实写照。翻开杜甫的诗集,人们会看到佳句连篇,妙语如珠,使人眼花缭乱,有目不暇接之感。杜甫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是精确凝练,概括力强,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仅用十个字就把封建社会里贫富悬殊做了鲜明的对比,爱憎分明。又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仅用两句就把战乱年月漂泊异乡之人的思家之情表露无遗。杜诗语言的又一特色是丰富多彩,形象鲜明,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色彩明快,妙语传神;又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则如一幅细腻逼真的田园风景画。杜甫诗歌语言的另一特色是质朴自然,明快通俗,如“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四句诗完全是民间流传的谣谚语言,经作者引入诗中,既通俗易懂又恰切自然。杜甫的诗歌音调美也是一大特色,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流连细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铿锵悦耳,富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评,,,,,,,,,,,,,,,, 一部杜甫集,不仅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个特殊时代的社会面貌,而且也表现了诗人虽坎坷潦倒、颠沛流离却始终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崇高精神。在艺术上,杜诗不仅集前人之大成,而成为辉煌的唐代诗歌的一面旗帜,也是开后世之先路,令百代学习景仰的楷模。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也是世界范围的文化伟人。 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衷,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絮霜鬓,潦倒此停浊洒杯。 《登高》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年杜甫居住在夔州,在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诗人登高远眺有感,遂写本诗。 前四句重点是写景,但景中亦含情。 开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便从细微之处着眼,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觉到的具体景物。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排列了 “风”、“天”、“猿”、“渚”、“沙”、“鸟” 六种自然事物,每种事物后边都用一个字或词巧妙恰当地加以形容,“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诗虽然没有一句写登高,也没有一个字点名秋天这一季节,但句句不离登高,字字饱蕴秋意。没有秋,便不会有“风疾”、“天高”和“猿啸哀”的所感;不登高,便不会有“渚清”、“沙白”和“鸟飞回”的所见。诗人将这多种物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立体的空间画面,一幅萦绕着悲凉萧瑟气氲的画面,流露了诗人心中无限凄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在这里从大处落笔,写登临高处所见到的两大壮观景象,犹如影视技术的特写镜头,在读者脑海中形成壮阔无边,波涛汹涌的动感画面——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滔滔的长江之水波涛汹涌,滚滚而来。不仅壮观,更显大气磅礴。这里如同前两句一样,依然没有提到季节与登高,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是非深秋季节所能有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非登高所能观赏和感受到的。此外,“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又和前两句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遥相呼应,承接而来,足见诗人构思之高妙。这两句虽然仍然是在写景,但那“无边”的“落木” ,“滚滚”东流的“长江”之水,却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是诗人浩茫心事的真实写照。以上四个写景的诗句,构成了诗人登高时所见所闻所感的整体画面,而这个整体画面恰恰为下文抒发诗人的感情设置了一个典型的大的环境背景。 后四句重点在于抒情,但情中又寓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由前面的明写景物暗含抒情,转为直接抒情,暗中写景。上句写诗人思乡、悲秋和飘零他乡的客旅身世。“万里”,极言思乡情切。“悲秋”,秋季“落木萧萧”的景象出发了诗人身世飘零的悲叹。“作客”,是说身为他乡游子,举目无亲,不得与家人团聚的思亲之愁。又用一“常”字加以修饰,极言“作客”他乡时间之长久,更见思乡思亲之情切。诗人满腹愁苦都紧扣眼前的秋景,可见抒情中暗合秋景的描绘。“百年”,极言年老。“多病”,体弱多病,而更有忧国忧民之痛。“登台”,这是诗中点题之处,登高则能望远,然而登上高处的所见所闻又都是凄凉的景象,非但没能令诗人心旷神怡,反而更勾起心灵深处的哀痛,更何况还是“独”自一人去“登台”呢?这一个“独”字更显其孤独的处境。这两句诗,细致传神地描画出了诗人此时的自我形象,难怪后人千古传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无尽的“苦恨”,暗中再次点明久久重阳登高之事。“艰难”,一是身世的艰难,坎坷,另一是国事和民生的艰难,诗人此时的感情,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愁苦上。“霜鬓”,即白发,是由“苦恨” 所致,在着一“繁”字,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潦倒”,指体衰多病,愁肠百结,极言心中的愁闷。诗人本已年老体衰多病,却又加上长久在“万里”他乡“作客”,心中无限愁闷。适逢重阳,本想登高消愁,看见的确实满目秋色,结果是愁上加愁,悲苦之情又平添了许多。此景此情,诗人怎能不想起以酒消愁呢?然而却“新停浊酒杯”,因病刚刚戒酒。在这里,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景色完全交融在一起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表达了诗人登高时的感怀,也构成了前四句所描写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 作品意境浑厚感人,语言凝练含蓄,格律工稳严整,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杜甫《月夜》赏析2008年12月02日 星期二 下午 10:3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 鄜(fu孚)州:地名,今陕西富县。 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作者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 应该承认,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回溯诗人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玄宗奔蜀,杜甫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没有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 不过使得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的,却无疑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前人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和“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忆”与“被忆”双方的,这里却偏偏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妻子身边,是时时尾随着可爱的小儿女的。诗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颔联二句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将何以堪!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内之情,又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第三联,想象愈加具体化,虚拟妻子在这个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浑然不觉。这位闺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执着,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诗人深切思念吗?王嗣奭《杜臆》认为此联“语丽情悲”。实为中肯。诗的末联,方才将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摆进去,仍以想象之笔结情。这是盼望相思之愿能偿,有朝一日伉俪重逢,双双对此明月舒愁,抹掉战乱带来的伤痛痕迹。这里对前文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沉绵,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 愤恰是人民的悲愤,他在替百姓呼号。杜诗中著名的“三吏”、“三别”,全面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我们看其中的《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pí皮〕。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这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是个当兵归来的青年农民。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农村普遍衰败,田园庐舍一片荒凉。这个败阵归来的士兵看到家乡已面貌全非,乡邻们走死逃亡,旧里已成空巷,连太阳都暗淡无光,一片凄惨气氛。村里成了狐狸之类的乐园,它们反客为主,竖起毛来发怒,怪这个青年的哭声搅乱了它们的安宁。在百无聊赖中,这个农民为活下去开始锄地,灌园,尽庄稼人的本分。然而仍不能安静地生活,县吏知他回来,又召他去练兵。这次是当地方兵,不出本州,转身看看家里,任何可携带的东西都没有。稍觉安慰的是,虽然只身一人,在本地总比远离家乡不知所归好些吧。可是又一想,家乡已一无所有,无所留恋,远近都一样,无所谓了。他又想起已经死去五年的母亲,生儿得不到孝顺,母子都留下刻骨的遗恨。人生到了这种无家可别的程度,百姓还怎么活下去呢? 杜甫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面向社会,面向人民,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并由此形成了借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忧时悯乱思想感情的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杜甫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较多地歌唱时事的大诗人,他用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下了众多的、质量很高的叙事诗,塑造了众多的典型形象。杜诗通过这些艺术概括的形象,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深重灾难的生活: 逾墙而逃的老翁、急应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以及如狼似虎的役吏、炙手可热的杨国忠兄妹、烧杀虏掠的安史乱军…… 这些形象,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人民遭受的苦难,无情地抨击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强烈谴责乱军的暴行。 杜甫在《丽人行》、《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中,运用了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叙述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不动声色地抨击了统治阶级,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自己的爱憎感情。如《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新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后来鞍马可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这首诗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纵荒淫,曲折地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浦起龙《读杜心解》),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再次,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无论是独白还是对话,都精彩传神,很好地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思想。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独白写出,将她送别丈夫时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示无遗,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 最后,杜甫还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人物本质和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中的“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这一细节,而且也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深寓着作者的同情与愤慨。 上述几点,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的,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为杜诗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最好的创作方法。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杜甫咏月诗研究【语言风格 情感内涵】关键词月、杜甫、咏月诗、语言风格、情感意涵、原型批评内容摘要首先就研究的动机及前人所研究的成果做一介绍,后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来探讨,一是以语言风格学的方法,来分析杜甫咏月诗的语言风格,包括了音韵风格、词汇风格以及句法风格,另外是以原型批评来分析杜甫咏月诗中的情感意涵。文中先就原型的概念做一介绍,再谈月亮的原型神话及其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才更进一步的谈杜甫咏月诗的情感意涵,主要针对感伤的诗作来谈,将其情感意涵分为一、忧国忧时,二、怀乡思亲,三、伤离别,四、怀才不遇,五、叹身世飘零这五点来论述,至于那只占冰山之一角的称颂之作,就略而不提。壹、 前言一、研究动机由于杜甫诗作相当丰富,其中咏物诗也相当地多,因此我便想研究杜甫的诗。至于为何会选择咏月诗来作探讨,主要是因为看了曹淑娟教授所写的《从杜诗鸷鸟主题看作品与存在的关联》,便对咏物诗产生兴趣,心想,那是否也可以咏花、咏月、咏草等等,于是便以咏月诗作为研究的题材,其实主要也是因为笔者对月的感受较深,就如欧丽娟所说的一样:月是自然界中,与人之现实距离最远、心灵距离却十分接近的存在物,为中国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主题。[1]为此,希望能藉以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让世人能对杜甫有多一点的了解与认识,并且能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尤其是杜诗有诗史之称,可见杜甫的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实在是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一番。此外,在本篇论文中,所提到的咏月诗其实包含两种,一种是全篇题咏月亮的,另一种则是在部分句子中运用月亮意象之作,因此,本篇论文中所说的咏月诗其定义并非指完全以月亮为题咏对象的定义,除了全篇题咏月亮的诗作外,还有藉由月亮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所以月亮可能只是代表一个场景、一个景象罢了。二、前人研究成果关于杜甫的咏月诗,在欧丽娟的《杜诗意象论》及方瑜的《杜甫夔州诗析论》中曾大略提到过。其中欧丽娟是将杜甫的咏月诗分成三个阶段,大致以杜甫干元二年弃官华州司功参军,而开始后半生飘泊西南之时,和出蜀入夔之际为两大分界点。欧丽娟提出:「杜甫前期中月的意象出现较少,且多以『清光』为诗人把握;中期的月则有极完满而温暖的面貌,后期的月则多耸动而危疑可惧的极端表现。」 [2] 主要是以这三阶段月之意象的转变,来探讨杜甫的生命发展。而方瑜则是就杜甫在夔州时期的咏月诗做一研究,其它时期则没有谈到。此外,在合田方子着,轩辕翻译的〈孤月当楼满&S231;寒江动夜扉—析杜甫之「西阁之月」诗〉期刊论文中,也提到了杜甫的咏月诗,但和方瑜相似,主要是讲杜甫夔州时期的作品,而且最主要是针对〈月圆〉这首诗来做分析,只能说作者提到的只是冰山之一角,仍不是很完整。因此笔者便想以咏月诗为题材,同时利用语言风格学 [3] 与原型批评理论两方面来谈。首先,在语言风格学部分,笔者参考了竺家宁先生的研究方法,将语言风格分为音韵风格、词汇风格、句法风格三部分,而竺家宁先生在《语言风格与文学韵律》中介绍说:音韵风格又可以透过许多途径进行探讨:「韵」的音响效果、平仄声调的交错、头韵的运用、双声叠韵的的安插、音节的解析等。词汇风格的研究法包括:拟声词的应用、重叠词的应用、方言俗语的应用、典雅语或古语词汇的应用、外来词的应用、词汇结构状况、熟语的应用、共存限制的放宽等。句法风格包括:造句类型的状况、句子扩展的状况、欧化句法的状况、句子省略的状况、文言或白话句式、句法的偶化状况、韵散使用的状况、对话的安插状况、诗歌重沓反复的形式、走样句的状况、对偶句的假平行等。[4]因此,笔者也参考了一些竺家宁先生所说的风格研究方法,来看杜甫的咏月诗,接下来并从原型批评理论着手,主要理论依据是根据傅道彬先生的《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一书,藉以来探讨杜甫在咏月诗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意涵,使读者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贰、 杜甫咏月诗的语言风格在前面我们已经提过,竺家宁先生将语言风格分为音韵、词汇以及句法三种,而这三种语言风格的研究其实范围相当广大,笔者碍于其所牵涉的部分太多,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交待清楚,所以在此无法做太详细的研究,仅就其中的某个部分来谈。音韵风格部分,主要看的是杜甫所押的韵脚,至于其它像是拗救问题以及音节等问题,在此则不作赘述。词汇部分则是看他重叠字的使用;句法部分则是由诗的节奏、停顿来探讨。一、音韵风格在查询了《全唐诗全文检索系统》,发现杜甫诗作中有月字的共有252笔资料,经由笔者的筛选整理,扣除掉指时间意义的诗作,以及并不是专指咏月的诗,且和月的意象无关的诗作,剩下的共有125首咏月诗,诗题中有月的就有二十二首,而欧丽娟的《杜诗意象论》说有二十一首 [5] ,笔者发现是少了《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 [6] 其中只出现在诗题中而诗中并无出现月字的有《初月》、《月三首》之二、《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十六夜玩月》以及《江边星月二首》之一共六首。既然要谈杜诗中的押韵,首先笔者先就咏月诗的题材作一介绍。在杜甫的咏月诗中,以五言律诗为最多,有五十八首,其次就是五言古诗。今将其作一表格分析如下:[7]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排律五言律诗七言律诗3192214589由上表不难发现,杜甫咏月诗包括了古诗,律诗以及绝句,其中律诗占了相当多的比例,尤以五言为主。由于韵脚的选择,和内容的情感气氛需要配合,可见在韵脚上必须讲究声情的谐和。在此,笔者主要针对杜甫咏月诗中近体诗的押韵作了一番分析,之所以排除古诗,乃是因为古诗押韵较自由,可押可不押,且又牵涉到换韵的问题,在此便以近体诗为研究的范围,其结果表列如下[8]:(一)五排上平声下平声四支81、111一先90七虞109七阳113八齐112十蒸3十一真28、29、50、59十二侵42十三元39、103(二)五律上平声下平声一东20、52、92一先23、57、84、104、115、116、117三江100四豪93四支40五歌10、14、56五微73、105六麻37、99六鱼74七阳2、47、89七虞48、119八庚11、22、25、43、44、45、83、94、98、121十一真77、82、96九青122十二文6、125十蒸114十三元70、71、97十一尤55、75、79、95、101十四寒9、26十二侵27十五删21、38、76、120(三)七律上平声下平声一东67一先36八齐118六麻66十一真33八庚72、78十三元68十四寒51(四)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上平声下平声下平声五微91六麻53八庚58、110若将它做一个归类的话,可以发现,杜甫使用最多的韵是庚韵,有十六首,其次是先韵有九首,再来就是真韵有八首,其它则是元韵六首,东、删、麻、阳都是四首,支、微、虞、寒、歌、尤三首,齐、文、蒸二首,江、鱼、豪、青各是一首。有关韵与情的关系,在黄永武先生的《中国诗学&S231;鉴赏篇》中提到:……这种口腔气流的姿态,出于模仿人的情意,人在表情达意时,每一种表情的器官都在配合着动作,声音自然也不例外……王易氏更加详细分析说:「韵与文情关系至切,平韵和畅,上去韵缠绵,入韵迫切,此四声之别也。东董宽洪,江讲爽朗,支纸缜密,鱼语幽咽,佳蟹开展,真轸凝重,元阮清新,萧筱飘洒,歌哿端庄,麻马放纵,庚梗振厉,尤有盘旋,侵寝沉静,覃感萧瑟,屋沃突兀,觉药活泼,质术急骤,勿月跳脱,合盍顿落,此韵部之别也,此虽未必切定,然韵切者情亦相近,其大较可审辨得之。[9]由此可大致了解,韵脚的选择使用,和作者想要抒发的情绪是息息相关的。此外,有个相当值得注意的地方,在杜甫的诗中,有出现齐韵与支韵、纸韵同押,以及真韵和文韵同押的现象。[10]但这并不是出律的现象,而是在唐代的确有这种通押的现象。唐作藩先生在他的〈唐宋间止、蟹二摄的分合〉一文中说到:这种蟹、止两摄互相通押的现象,大概是由于两摄各自内部诸韵趋于合流,主元音演变得比较接近。可以设想,此时期蟹摄分为两部,一二等韵灰咍泰皆佳夬合为一部,大致读[a &<110;, u a &<110;],三四等韵齐祭废合为一部,读[&<110; &<108; &<110;, &<110; u &<108; &<110;];而止摄支脂之微合流为一部,读[&<110;,&<110; &<110;, &<110; u &<110;]。因此诗歌韵文里可以合韵,,特别是齐(祭废)部与灰(咍泰皆佳夬)部合口一等字,同支(脂之微)部合韵的情况更多,因为其读音更接近。[11]在古代,由于读音的接近,使得诗中出现两韵通押的现象,由上文可以得知,因诗歌韵文里可以合韵,所以有通押现象的产生,也因此我们对于这种通押现象可以做合理的解释。二、词汇风格首先,就杜甫所形容的月而言,共有41种月,其中以落月、秋月及新月出现次数最多,有四次;而明月、素月、星月及江月也有三次,是杜甫咏月诗中较常出现的修饰语,此外还有其它34种不同的月[12],可见杜甫诗中出现的月,不但数目繁多,且样貌多变。除此之外,杜甫所使用的叠字修辞也是笔者在此要探讨的部分。叠字:陈淑彬在《重读杜甫:修辞艺术与美学铭刻》一书中提到:叠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摹状。杜甫在反映自己的生活经历,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时,用了许多叠字来描绘,这就为我们研究杜甫的生活、情绪、心态等提供了线索和依据。把这些现象联系起来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了解杜甫生活某一方面的状况和某一时期的心态的。[13]因此,在研究杜甫咏月诗的修辞时,叠字可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项修辞研究,且在杜甫的咏月诗中出现的频率也最多,举例如下: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九&S231;附录6)檐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遣意二首》之二&S231;附录37)天下兵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严氏溪放歌行》&S231;附录49)往往虽相见,飘飘愧此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S231;附录50)我生本飘飘,今复在何许?(《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S231;附录54)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S231;附录55)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S231;附录57)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不寐》&S231;附录75)悠悠边月破,郁郁流年度。(《雨》&S231;附录87)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秋风二首》之二&S231;附录88)兵戈尘漠漠,江汉月娟娟。(《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S231;附录90)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可叹》&S231;附录107)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舟月对驿近寺》&S231;附录116)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暮归》&S231;附录117)随波无限月,的的近南溟。(《宿白沙驿》&S231;附录122)由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杜甫在使用叠字时,会根据不同的场合灵活的使用,使得叠字内涵和诗歌形象更加丰富。而陈淑彬女士对这个问题则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探讨:一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描写,二是同一叠字在不同事物上的运用。她说: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描写,可以反映出诗人的情绪变化。……同一叠字形容不同的物体,一方面是词的多义性决定的,但许多也是活用的结果。活用使人产生联想,以对此物的情景气氛之感受去理解彼物,丰富了形象和意境。[14]由此可知,杜甫的叠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令读者耳目一新,不仅如此,由于叠字的使用,使得杜甫在体物抒情之时,更令此物此情兴会淋漓,神与情一起涌现,且运用叠字甚多,在诗中充分发挥了修辞技巧之优点。三、句法风格在此是由杜诗的节奏、停顿来看他咏月诗的句法风格。根据竺家宁先生所言,我们对诗歌的节奏单位进行分析,和语法分析是不同的[15],而我们一般所熟知的五言诗节奏大部分是上二下三,七言诗则是上四下三,若是上三下四则是变格,称为「折腰句」,如韦居安说:「七言律诗,有上三下四格,谓之折腰句……欧阳公诗云:『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到溪桥。』……胡琴诗云:『出山云各行其志,近水梅先得我心。』皆此格也。」[16]就杜甫的咏月诗而言,倒没有这样的变格,节奏还是符合一般所熟知的格式,但语法上可能就会有所变化。[17]参、 咏月诗中的情感意涵—用原型批评来谈一、何谓原型原型又称原始意象(priomordialimages)。荣格说:「个人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由带感情色彩的情绪所组成,它们构成心理生活中个人和私人的一面。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是所说的原型。」「我们在无意识中发现了那些不是个人后天获得而是经由遗传具有的性质……发现了一些先天的固有的直觉形式,也即知觉与领悟的原型。它们是一切心理过程必不可少的先天要素。正如一个人的本能迫使它进入一种特定的存在模式一样,原型也迫使知觉与领悟进入某些特定的人类范型。」[18]经由荣格的论述,傅道彬先生对此作了一个结论,他说: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是心理结构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因此从原型系统的形式中,可以获得上古历史与艺术的色彩斑斓的生动素材,原型系统不是零散的无意味的形式,而是充满意味的象征。[19]二、月亮的原型神话「月亮一直以来可说是女性世界的象征,追溯其起源,主要是肇始于人类迷狂的生殖崇拜时期。早期的生殖崇拜主要是女性崇拜,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懂得父亲在生命创造中的意义,生命创造被理解为女性单方面的行为,中国神话里的一批『处女母亲』和『怪人皆无父』的观念是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证明。」[20]在我国远古的神话中,女娲是在中国开天辟地创造的第一位女神,同时也是月神,这可经由汉代出土的墓葬砖画中得到证明。画中的女娲、伏羲人首蛇身,伏羲手中捧着太阳,而女娲则是捧着月亮,这就暗示着女娲实际上也是月神。至于传说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嫦娥奔月故事更是记录着女性世界失落的悠长而凄凉的往事,也反映了被父权威严驱赶的女性们伤心怅惘、寂寞凄苦的情怀。然而,嫦娥奔月在神话中是灵药、不死、变形与再生的隐喻,只是在诗人笔下出现的嫦娥却成为人文主义的寂寞象征,主要是因为后代诗人们总是借嫦娥的故事表达凄楚彷徨的心情。在傅道彬先生的《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一书中也提到说: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诗化象征,因此当中国文化表现出从复杂回到单一,从创造回到重复,从冲突回到和谐,从瞬间回到永恒的强烈的重返母体的愿望时,它就不能不寻求月亮艺术表现形式。[21]因此,若想把握中国月亮文化的原始意义,就必须要剖析月亮所蕴含的女性与母亲情结,从对母亲与女性世界的原型入手,才可以掌握月亮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基本象征意义和衍生文化意义。那么,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和衍生文化意义是什么呢?傅道彬先生认为月亮有两个基本象征意义:(一)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崇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谧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失意与忧伤。(二)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经由这两个基本象征意义出发,又产生三个衍生的象征意义:1、美的象征,2、孤独与失意的象征,3、和谐静谧的中国智能和超群拔俗、潇洒飘逸的士大夫风范的象征。[22]其中第二个象征意义是由于月亮反映女性的悲伤忧郁之情,因此成为失意者的象征,于是当自己感到失意彷徨、无可奈何之际,总是引月为知己,借以自慰,像杜甫就是如此。此外,笔者在此还有一点要说明,在《老子的月神宗教》这本书中,老子不断地说明道家所讲的「道」其实就是月,也提到月亮有三种形状:渐长月形、渐消月形以及圆月,并且有三种月形的神话,这些神话不仅见于《老子》,也见于《山海经》可见中国文化流行着如此的原始传说。[23]三、情感意涵综观杜甫的咏月诗,笔者将其情感意涵分为下列几类:忧国忧时、怀乡思亲、伤离别、怀才不遇、叹身世飘零以及称颂赞美。其中可发现,感伤的诗作占相当多的分量,几乎是占了全部咏月诗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因此笔者在此对称颂赞美的诗作就不作太多的叙述,重点就放在感伤的诗作中来探讨。(一)忧国忧时这时候的作品主要是因为安史之乱的发生,使得杜甫对国家社会充满了忧心,对人民生活的困难感到难过。在安史之乱发生前,虽也有一些关心时事的作品,但感受没有那么强烈。代表的诗作像《月》、《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七、《留花门》、《倦夜》、《宿江边阁》等。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月》&S231;附录11)《读杜心解》[24]曰:「对月而伤时事也。二载闰八月,始有收京之命,时尚未有此举,故伤之也。月本欲其明者,此则因帝座久偏而怪之。」杜甫在此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关心。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七&S231;附录21)北方天骄子,饱肉气勇决。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修德使其来,羁縻固不绝。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中原有驱除,隐忍用此物。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长戟鸟休飞,哀笳曙幽咽。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胡尘逾太行,杂种抵京室。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留花门》&S231;附录15)前一首主要是忧心吐蕃之乱,后一首的花门其实就是回纥的代称,是对肃宗留用回纥兵的劝谏。杜甫因为担心回纥兵会危害到国家安全,才会作此诗来劝谏唐肃宗。这几首诗都强烈地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的关心及忧心。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倦夜》&S231;附录48)由最后两句可看出,杜甫是为了国事而忧心,这个时候安史之乱才刚刚平息,又有吐蕃为乱,并于广德元年十月,直捣长安,逼得代宗一度逃往陜州避难。而杜甫这时人虽然寓居在浣花溪草堂中,但他对国家人民一向怀有深情,当国家正处于这样多事之秋的时刻,怎能不感到忧心呢?可见即使在闲处时,杜甫仍然不忘关心国家人民的生活。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S231;附录70)杜甫在此诗中透过不眠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他关心时事,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翻腾在波浪中的孤月,与末二句在不眠之际,心中所产生的忧虑及无力感正相呼应,因此孤月不仅是单纯的水月之景,它同时也是作者心境的象征。(二)怀乡思亲杜甫经常四处流浪,离开自己的故乡,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其实是很思念的,尤其若是自己独在异乡,便更加思念故乡中的人、事、物。由于一般认为月亮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征,因此,当人们浪迹天涯甚至感到心灵孤寂的时候,月亮便成为我们精神寄托的对象,把自己的心情寄托于月亮之中,如此一来,月亮便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了时空的距离,这样就引发了亘古一月两地相思的主题。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谁家祧锦宇?烛灭翠眉嚬。(《江月》&S231;附录77)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五首》之三&S231;附录68)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一百五日夜对月》&S231;附录10)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舟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秋风二首》之二&S231;附录88)以上这几首,都表现出杜甫思乡的情绪,其中第二首更是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月夜魂归的形象,来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杜甫当时正漂泊西南天地间,远离了自己的故乡,这样的处境正跟昭君相似,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因此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月夜魂归的形象,来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其实不只单纯想念家乡,也想念家人,只要想到自己和家人分离,甚至离开自己的家乡而四处飘泊,自然而然的诗作中就会出现相当多思家、思亲的作品。正如傅道彬先生所说:「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25]像〈月夜〉就是一首相当典型的代表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附录9)天宝十五年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奔蜀,杜甫便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却在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八月在长安所作,主要是写杜甫身处在已沦陷的长安城中,对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想起远在鄜州的妻子儿女,因而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名作,其实诗中不仅仅只是抒发夫妻二人分隔两地的离情而已,它同时也透露了天下乱离的悲哀,才会造成家人分离的情况。至于〈客夜〉也是说出了杜甫与妻子分离的情况。当时杜甫自绵州至梓州,而妻小都在成都,有天收到妻子的来信,因而百感交集,夜不能眠,对于自己无法回去和家人团聚,只能对月而黯然神伤。客睡何曾着,秋天不肯明?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S231;附录44)(三)伤离别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S231;附录43)严武有文才武略,品性与杜甫相投,镇蜀期间,还亲自到草堂探视杜甫,并在经济上给予援助。两人也常彼此赠诗,相互敬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杜甫在送别后更是感到依依不舍,毕竟知音难寻,像严武这样知遇至深的官员在日后恐怕也很难再遇到,于是在离愁中又添一层凄楚。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晨钟云岸湿,胜地石堂烟。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S231;附录57)由诗题大致也可看出这是写一首送别情形的诗,在《杜诗镜铨》中写道:「写别况只用觉汝贤三字,无限含蓄。」这首诗中,杜甫的笔调较为含蓄,虽然只将离别的情况以觉汝贤三字说明,其余大都是在写景,然而寓意仍然隽永,也可以感受到杜甫此时除了感念对方情意之外,也羡..............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大贤为政即多闻 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 卧龙无首对江〔氵贲〕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 萧关陇水入官军 青海黄河卷塞云 北极转愁龙虎气 西戎休纵犬羊群 赞普多教使入秦 数通和好止烟尘 朝廷忽用哥舒将 杀伐虚悲公主亲 崆峒西极过昆仑 驼马由来拥国门 逆气数年吹路断 蕃人闻道渐星奔 勃律天西采玉河 坚昆碧碗最来多 旧随汉使千堆宝 小答胡王万匹罗 今春喜气满乾坤 南北东西拱至尊 大历三年调玉烛 玄元皇帝圣云孙 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的诗歌同他的生活道路密切相关,希望下面材料能够帮你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京兆杜陵人,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 父亲杜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的特权。杜甫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1)35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期。杜甫从小就“好学”, 7岁时已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育”地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20岁起,他开始了为时十年的“壮游”,先南游吴越, 后北游齐赵。诗人游山玩水,饮酒赋诗,扩大了视野,开阔了心胸,丰富了生活,结交了许多朋友,李白就是其中之一。杜甫这一时期的诗歌,《望岳》可为代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从35岁到44岁,是杜甫生活的第二个时期。人生已进入中 年,可是科举失意,功名未遂。十年困守长安,过的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 怀五百字》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关注自身,关注民生,忧国忧民,创作走向了现实主义道路。(3)从45岁至48岁是杜甫生活的第三期。这是安史之乱 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深重,诗人也历尽艰险。长安城破,诗人陷落贼手,后又只身逃脱,投奔肃宗,被任为左拾遗,不久因言事触怒肃宗而遭贬 斥。这一时期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三吏”、“三别”等诗,记录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杜 甫的诗歌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4)48岁以后是杜甫生活的第四期。这一时期,杜甫弃官到成都,躲避战乱,漂泊西南,居无定所,直到去世。这期间, 他曾被严武表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曾度过6个月的幕府生活。这一时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繁盛期,现存杜甫的大多数诗歌都写于这一时期,杜甫对各种 诗体都进行了尝试和创新,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戏为六绝句》等,都写于这一时期。 杜甫的诗歌同他的生活道路密切相关。杜甫经历了唐代的由盛转衰,目睹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他用诗歌艺术地记录了他的感受,再现了唐代社会的历史。研究杜甫 的生平和创作道路,可以更确深入地认识杜甫各个埋藏作品的思想意义、艺术特色和各个时期不同创作风格的内在联系。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大贤为政即多闻 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 卧龙无首对江〔氵贲〕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 萧关陇水入官军 青海黄河卷塞云 北极转愁龙虎气 西戎休纵犬羊群 赞普多教使入秦 数通和好止烟尘 朝廷忽用哥舒将 杀伐虚悲公主亲 崆峒西极过昆仑 驼马由来拥国门 逆气数年吹路断 蕃人闻道渐星奔 勃律天西采玉河 坚昆碧碗最来多 旧随汉使千堆宝 小答胡王万匹罗 今春喜气满乾坤 南北东西拱至尊 大历三年调玉烛 玄元皇帝圣云孙 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绝句 湖月林风相与清 残樽下马复同倾 久弃野鹤如双鬓 遮莫邻鸡下五更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712~770) 中国唐代诗人 。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 ,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图片 生平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 ,是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漫游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长安时期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3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 。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陕西长安杜公祠(建于明嘉靖年间) 流亡时期 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从鄜州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琯案直谏忤旨 ,几近一死 。长安收复后 ,回京任原职 。758年5月 ,外贬华州司功参军 ,永别长安 。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先后写出了《 悲陈陶 》 、《春望》、《北征》、《羌村》 、“三吏”(《新安吏》 、《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传世名作。759年,关辅大饥 ,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 ,经秦州 、同谷 ,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漂泊西南时期 肃宗上元元年(760 )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8年 ,荆、湘3年 。760年春 ,他已48岁,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 ,并断续住了5年 。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 。765年 ,严武去世 ,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 ,次年暮春迁往夔州 。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2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 ,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之句 ,仍以国家灾难为念 。这11年 ,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5/7强 。多是绝句和律诗 ,也有长篇排律 。名作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诗歌创作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憎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 ,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 。在《 屏迹 》、《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 。杜甫还以诗论诗 ,在《 戏为六绝句 》、《偶题》、《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杜诗体制多样,兼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 ,别开生面 。其五言古诗熔感事 、纪行 、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北征 》、《 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 、“ 三别 ” 。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 ,感情豪放 、沉郁 ,风格奇崛拗峭 。如《 醉时歌赠郑广文 》、《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其五、七言律诗功力极高 。五律如《 春望 》 、《 天末怀李白 》、《后游》 、《春夜喜雨》、《 水槛遣心 》、《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 ,几首七言排律 , 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 。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1000字。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蹊径,贡献颇大。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有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研究资料 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奭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后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 杜甫研究论文集 》。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 杜甫传 》 、萧涤非《 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翔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哈哈,额也有!
都是一中的吧,看人别的学校。都没有
他终于知道他的岗位不在仕途,而在民间。他不能再按照家族的指令,为了光宗耀祖去做官成相,他要做这个时代的太史公,用手中的狼毫笔去记录历史,为时代作传,提醒后来者不要重蹈覆辙。杜甫能从官僚家庭走出来,意义更为重大。 尽管无官一身轻,但无官也意味着没有了谋生之路。杜甫只能投亲靠友,说得高雅一点是求助。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乞食”。他带领家属走上了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的漫漫旅途。 秦州位于六盘山支脉陇山的西侧,是西北重镇,也是内地通向西域的门户,距长安780里。那里有孤城一座,群山簇拥,羌汉杂居,风俗颇异。要到达秦州,杜甫全家老小需要翻过高达2000余米的陇山,其艰难险阻可想而知。南北走向的陇山,把陇西高原与渭河平原分为两处。杜甫全家胆战心惊地翻越陇山,一路上还要时时打听西部地区有无战火。 经历了万千险阻,他们终于到达秦州,住在城里一处雨水淋幔、屋檐短窄、墙头低矮、门前长草的简陋居处。 然而饥荒也在秦州等待他一家人了。从杜甫的诗中,我们知道了他一家人的困境:无米可炊,无衣裹身。处于困境中的杜甫,突发了奇思异想:如果那苦味的柏枝、高天的明霞要是也能充饥就好了,孩子们就不会挨饿了。杜甫的这点幻想,与他苦中作乐的诗歌一样,更让人感到悲伤和同情。 就在这时,秦州南面的同谷县(今甘肃成县)有位叫什么“佳主人”的家伙,不知出于什么动机,来信邀杜甫到同谷。杜甫以为那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既可填无食之腹,又能省下棉衣服。于是就带着一家人,坐上马车离开秦州,踏上更为艰险的南行之路。 车行第一站到赤谷,从赤谷往南便进入险峻的山地,到处都是乱石堆积,只有两条车辙可以勉强通过。山深风大,日落时分还没有见到人烟,孩子已经饿得哭了起来。杜甫心急如焚,前面的村落还十分遥远,依稀的炊烟遥不可及。直到这时,他才感到自己这样冒冒失失地拖儿带女上路真是太危险了。 接下来是过铁堂峡,这里的山峡险绝。杜甫在(《铁堂峡》诗中描写了铁堂峡的真实面貌:山壁的颜色都是青黑,像精铁凝聚而成,一条羊肠山径盘旋而入苍穹,山顶上是长年的积雪。 此时,连车也不能坐了,一家人胆战心惊、神色惨淡地在峡谷中相互搀扶着一步一步地艰难行走。谷底长冰横路,连马骨都几乎快被冻折,何况杜家又都是老弱病幼之人呢?杜甫的心情更加沮丧。 尽管如此,死里逃生的一家人最后总算是到了同谷。可是,那位写信相邀的“佳主人”根本没给杜甫提供任何生活援助,杜甫完全陷入了饥寒交迫的生活深渊之中。 为了孩子们不被饿死,杜甫只好拖着白头乱发的赢弱之躯,去天寒日暮的山谷里捡拾野生的橡子和栗子充饥。现实生活如此残酷得折磨人,杜甫只有在荒野中放声哀歌。 成为百姓一员的杜甫尽管朋友很多,可那种寄人篱下的日子,让这位平生素有宰相之志的大丈夫岂能心安?迫于现实的无奈,杜甫只好拖着多病的身体,带着一家老小再次跋涉来到了成都。 在成都,靠朋友严武的资助,杜甫好不容易有了一座草堂栖身—一那间貌不惊人的草堂后来几乎成了杜甫的代名词。 草堂居住之初,诗人是宁静安闲的。在战乱之年,能得到这样的栖身之所,且是在浣花溪畔,有流水相伴,杜甫已心满意足。锦江风光像一剂安慰剂,让他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他和邻居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他可以去山庄访访隐士,到田里收收芋头和粟米,看看台阶上跳跃的小鸟觅食,在浅浅的秋水里荡荡小舟,斜倚着柴门送友人踏着清清月色归去。 我们欣喜地看到,诗人只要有暂时栖身之地,他就会给我们描绘出无限温馨的画卷,让后人玩味不已,他的绝句四首后来就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诗歌经典,带给后人无限的美与享受。此外,杜甫还在成都的这间草堂里,写下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篇。 然而,平静只是暂时的。 安史之乱虽然在公元763年结束了,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之势,仍像滚下山的石头一样不可挽回。叛乱刚除,内忧又至,全国普遍出现了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的状况。而且此时政治腐败,官吏横征暴敛有增无减。内忧外乱又加上外患——吐蕃进攻长安,迫使代宗又仓惶出逃。 杜甫居住的蜀中,属天府之国,是军家必争之地——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最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在严武两次镇蜀间隔期间,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被迫逃离成都,再次携家流浪,来到了夔州。 杜甫在夔州住了不到两年,却搬了四次家,生活仍是极其艰苦。 两年后,杜甫一家从夔州返回成都。可他们刚安顿了几天,杜甫的好友严武去世了,蜀中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彻底失去了依靠。他只好带领一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继续他流浪逃难的生涯。 杜甫本想沿着长江东下出川,但因疾病和战乱的双重困阻,他们在此滞留很久。到他57岁时,杜甫一家终于乘舟走出三峡,不过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两年后,居无定所的杜甫,因贫病交加客死旅舟,结束了一代诗圣凄凉漂泊的一生。 一个抱有“太平宰相”之志的人,却成为一名失业者、一个乞食者、一个流浪者,杜甫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然而,他在如此漂泊中仍未扔下手中的笔,我们今天读到的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就是他在一路漂泊中写就的,说来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杜甫是用生命写作的诗人,他的节奏是心跳的节奏,所以才能激起我们后代读者的心动。 他的旋律是生命的旋律,让后人可以在千年之后用他的诗来取暖,就像握住长者温热的手掌。 当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可以依在他的诗行里汲取力量,就像依偎在师长的慈容里得到安慰一样……
老师教我们的 不会就百度 谁知道百度也不趁~吼吼!一中啊.....................
内容摘要: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所能够企及的。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的诗人,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性就是“沉郁顿挫”。因此,对于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的进一步研究就显得更为必要了。关键词: 现实主义 排律 气势 诗史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历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一个难点。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所能够企及的。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1)的不朽的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内容涉及的更是繁多,历来的评论者公认的就是“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2)的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性就是,大家一致认为的“沉郁顿挫”(3)。然而,这篇论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更为全面,更为详尽地对杜甫的诗歌创作艺术特色进行了补充,这里主要论述的是杜甫诗歌的类型,创作态度,诗歌的体式,诗歌的语言技巧等等方面的一些见解。杜甫的诗歌一向享有“诗史”的称誉。例如宋代的胡宗愈就曾经说过:“先生以诗鸣于唐,凡出处去就,动息劳逸,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如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4)可以说,杜甫是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实际的感受,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应该看作是他个人一生的传记,而且,也是八世纪中叶唐朝的可靠的历史。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最辉煌的成就,主要就在于它忠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阶级对立这样一个基本的历史真实。他前后不止一次的把地主阶级的穷奢极欲和农民的饥寒困苦做了对比,例如他的《京自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这样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驱竖子摘苍耳》中的“富家酒肉臭,战地骸骨白。”;《岁宴行》中的“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抒柚茅茨空。”等等,这些诗句都典型的概括了贫富悬殊的两种阶级生活,更可贵的是杜甫还不自觉地接触到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问题,他揭露说到:“彤庭所分帛,本身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5),“子实不得吃,货币送王畿。尽添军旅用,迫此公家威。”(6),这种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阶级剥削,在杜甫的笔下反映的多么明确呀,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到他的晚年,杜甫对于封建社会中的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无贵贱不卑,无富贫亦足”(7),指出贫贱者所以悲哀,困苦,正是由于有贵者,富者的存在。这些应当说是杜甫诗歌中现实主义的精髓。杜甫在他的诗歌里忠实的反映了广大人民被残酷压榨,暴虐奴役的痛苦和他们对这种处境的极度的不满。他总是把人民的遭遇和心理活动放在那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来写,而且,用艺术形象和诗歌的语言描写,所以,能够充分地显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战乱的时代特征。这些有的是正史所没有记载的,因而,弥补了史书的不足。杜甫的一组伟大的杰作“三吏”“三别”,不仅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唐朝社会和广大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也反映了唐王朝官吏的残暴和人民在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之下的痛苦遭遇。例如他的《新安吏》:“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仃。”杜甫的诗歌中着重写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当时的妇女所受到的剥削和压迫。例如杜甫的《虎牙行》中写到妇女的悲惨遭遇是“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白帝》中写到“哀哀寡妻诛求尽,恸哭秋何处村。”《遣遇》中的“石间采蕨女,于市输官曹。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杜甫的诗歌还揭露了唐王朝统治阶级政治上的腐朽,生活上的奢侈和道德上的败坏,谴责了他们祸国殃民的种种罪恶。这些统治者“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轻肥。”(8)“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贫交行》),在他的《洗兵行》一诗中这样写到:“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杜甫在诗歌创作中还比较侧重于揭露,谴责上层统治集团的奢侈荒淫,例如他在《乐游园歌》这首诗中写的“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等句,在他的《壮游》中写到:“国马皆粟豆,官鸡输稻梁。”还有《斗鸡》《丽人行》等诗篇。杜甫的诗歌《前出塞》,《后出塞》,《后出塞》等,通过具体的事实揭露了天宝年间统治集团不断发动扩边战争,致使士兵长期远戍并且大量的死亡,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然而,杜甫的诗歌不只是指斥了将帅们以杀人略地去邀功请赏:“古人重边功,今人重高熏。”(9)还直接地批评了玄宗的穷兵赎武:“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棘”。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不只是真实的反映了现实生活,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并愤怒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种种罪恶,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用这种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批判了统治集团,并传达出广大人民的愿望。这些都反映在了杜甫的诗歌当中,例如他的《行次昭陵》,《忆昔》,《前出塞》,《伤春五首》,《送陵州路使君之任》,《有感五首》等中。在他的《往在》一诗中更具体地写道:“主将晓逆顺,元元归始终。一朝自罪己,万里车书通。锋镝供锄犁,征戍听所从。庸官各复业,土著还力农。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中兴是国初,继体如太宗。端拱纳谏诤,和风日冲融。”“这些标志着杜甫的诗歌创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辉煌的时期(10),”“也奠定了杜甫诗歌客观写实的创作方向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11)”。杜甫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诗人。就比较而言,李白的诗歌天然涌发,大气滂沱,飘逸浪漫而且又不可让人模仿;但是杜甫的诗歌就不一样,杜甫的诗歌则是经过千锤百炼,呕心沥血,苦心经营,可以作为后人的典范。就这一点来说,杜甫的诗歌对后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至少是比及李白来说,“杜甫,上接古人,继承了风雅言志的传统,吸收了沈全期,宋之问写律诗的经验。”有人又说杜甫的诗歌“尽得古今之体式,而兼文人所独专”,“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古今诗人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和杜甫相比”(12),可见,杜甫的诗歌上的艺术成就是绝非一般的。杜甫的诗歌类型众多,风格也富于变化。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杜甫的诗歌应用范围很广泛。他不仅用诗歌来叙事抒情,还用来描写人物传记和自传,书信,游记,政论,诗文评论等等,几乎是无所不能。不过,这也给杜甫的诗歌带来部分上的偏重于理性化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杜甫对前代诗歌的继承是比较宽容的,杜甫主张“转以为多师”而不轻易否定。比如对南朝的诗歌,杜甫虽然有所批评,但是,他却不曾像李白那样大言“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他对庾信,何逊,阴铿等众多六朝作家,都能够诚心地肯定和汲取其长处,从而,也丰富了杜甫自身的创作。这一点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就曾经强调的指出过。杜甫善于运用多种诗歌体式。他的五,六言律诗和五,七言古体诗,在唐朝都是一流的。杜甫的七言绝句虽然不如李白,王昌龄等那样杰出,但是他的诗歌也有自成一家的特点。只有五绝,数量很少,稍微逊色。在杜甫的诗歌中,有几种类型特别具有独创性,这些也就能够足以代表他对中国诗史的伟大贡献,我们分别加以介绍:一类是用五言古体诗的形式写成的自叙性的诗篇,《京自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这一类诗歌大都篇幅较长,往往是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这样,能够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例如他的《北征》这首诗歌长达七百字,叙述自己从凤翔至慵州探家的一路经历和所见所思,以及沿途的景物,战乱时的创痕,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与家人重聚的情形等多方面的内容,交织在一起,情绪起伏变化,成分体现了杜甫当时复杂的心情。这类诗歌是从辞赋体变化而来的,带有明显的散文成分。宋代诗歌有“以文为诗”的倾向,显然,受到杜甫这一类诗歌作品的饿深重的影响,但是在督抚诗中,由于感情的浓郁厚重,仍然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如此长篇,而不致失去诗歌的特性。一类是以《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为代表的既有七言古体,又有五言古体的叙事诗。这一类诗歌实际是古代乐府民歌的流变,但是,杜甫的诗歌打破惯例,不用乐府古体而“即事名篇”(根据所叙事实命名),这样就更能反映事实,更富于生活气息。这一大创造,直接引导了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从叙事诗的艺术角度来看,这些诗歌善于描绘人物的形象,尤其是运用了对话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在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的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还有一类就是杜甫的七律。杜甫在这方面的成就,对中国的诗歌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杜甫以前的七律诗歌的创作多用于宫廷的应制唱和,这类诗歌的内容很贫乏,,其语言也平缓无力,而在这以外,他的佳作还是不少的,到了杜甫,这个局面就从此被扭转了。杜甫的诗歌真是气象万千,不但伟大,而且十分的崇高。杜甫的诗歌有苍苍茫茫的气势,真的有些像大地上的山水。平常的人读后就可以看出他伟大的力量,而不可以看到杜甫伟大的高尚的情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首绝句,真的可以看出来杜甫的高尚和伟大,第一句清洁,有清洁可以看出高尚,后两句代表心扉,在心扉关闭的时候,什么也不容纳,或者不发现高尚的情趣,伟大的力量。“窗含”“门泊”则是杜甫心扉的敞开。虽然窗子很小,但是包含着西岭的千秋雪,船泊门前,常人看到门前的船,只不过是很蠢然没有灵性的事物,但是作者看来就绝非如此呀,在他眼里,船是具有灵性的东西,船中的人就是船的主脑,由西蜀到东吴,由东吴到西蜀。“窗含”是高尚的情趣,“门泊”一句是伟大的力量。后人都认为这一首诗歌是写实的,实际上是一种象征的手法,是杜甫人格的真实写照。杜甫的诗歌中蕴涵着一种巨大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不是一时的蛮力横劲。有的蛮横是一种病,杜甫的诗歌的力量并不是散漫的,盲目的,浪费的。“其力如水拍岸,乃生之力,生之色彩。曰生之‘色彩’而不曰形状者,色彩虽是外表,而此外表乃内外交融而透出的,色彩是活色,就如花之红,柳之绿,是内在生命的放射,不是从外涂上的。”(13)杜甫的诗歌有《戏为六绝句》(其一)(其四)虽曰“戏为”,也是严肃的,所写的诗歌的见解,可以看出其创作的途径,批评的态度,“玩意儿”是做出来的,力气却是真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杜甫的生之力,生之色彩。读杜甫的诗歌第一要注意他的感觉。例如他的“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14)观“嫩蕊”句,其感觉真的纤细,用“商量”两个字真有意思,可以看出杜甫诗歌的仔细大方:这与他的人格有关,其次是杜甫的情绪,感情。自“王杨卢骆”二首可以看出杜甫的感觉是敏锐,纤细,情绪是热烈真诚的。此外,另一点是金圣叹批《水浒》说鲁智深的“郁勃”--有郁积之势而用力勃发,所以虽然勃发而有蕴郁之力。别人情绪或者热烈,真诚,而不能郁勃。且杜甫的诗歌有理想,此自“两个黄鹂”这一首诗可以看出。杜甫的七绝避熟就生,就像韩愈作文所说的“惟陈言之务去”(15)韩愈的陈言务去只限于修辞,至其取才,思想并没有特殊。取材不见得好,思想也不见得高,杜甫不但修辞避熟就生,其取材也很出奇。例如七绝《觅果栽》:“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黄梅。石笋街中却扫去,果园坊里为求来”。有《觅松树栽》和《乞大邑瓷碗》,别的人写这一类的诗毕定很高雅,而雅得俗,但是杜甫写的不雅,却不俗,粗中有细。别人写声音是纤细的,而杜甫写的却是宏大的,例如《三绝句》的第一首:“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稀?”此盖与杜甫的天性有关。杜甫的幻想,感觉是壮美的,不是优美的。在温室里开的花是“唐花”,但是,杜甫的诗歌不是花的美丽,而是松柏的美丽,禁得起风霜雨露,苦寒炎热。他睁开起眼睛,要写的事物的真相,不象义山的偏之于梦的朦胧美。例如他的《乞大邑瓷碗》:“大邑瓷碗轻且坚,扣如衰玉锦城传。君家白瓷胜霜玉,急送茅斋也可怜。”杜甫的诗歌思想上有此,但是不以此为胜,而是以新鲜取胜的。其好处在气象。杜甫的气象是非常雄伟的。例如《夔州歌五首》其九:“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天凉。”它的平仄就是: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多用“三平落脚”。又如杜甫的诗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16)平仄不合,第二句就是“三平落脚”。“三平落脚”要落得稳,这在七古好用。但是,杜甫的七古用“三平落脚”句很多,作七绝也是如此,其《曲江三章五句》之三:“自断次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势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庐,看射猛虎终残年。”杜甫的诗歌吸取了乐府歌辞的表现手法,但是没有沿用古题,不拘泥于古调,而是根据现实的题材,另立新题,自由地抒写,创作了许多反映了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的优秀诗篇。“率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15)道出了杜甫的诗歌这方面的开创意义。“五古前人多以质厚清远胜,少陵出,每多大篇,遂为诗道中另辟一门径,无一语蹈袭汉魏,正深得其理。”(18)例如《兵车行》,《丽人行》,《佳人》,《前出塞》和《后出塞》等,都是这一类的名篇。其次,描写方法上,他采取了朴实的叙述,精细的雕琢的手法,但是又有所创新,吸收了乐府歌辞的意境,并使之提到一个新的地位。例如杜甫的《丽人行》《佳人》等中,有着朴实的叙述,有对话,惟妙惟肖,入情入理,完全是乐府歌辞的意境。但是对人物的形态,心理描写的十分的细致,却远远地高出了乐府歌辞。再次,寓抒情于叙事之中,即杜甫不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明明白白地说出来,而是容进在客观的具体的描写当中,然后通过强烈的抒情表露出来,正像是“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该铁别把它指点出来”(18)这是杜甫叙事诗中最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例如《哀江头》《兵车行》和“三吏”“三别”等诗歌,作者都是以故事中主人翁的身份出现的,因此,他的叙事和抒情结合得更为紧密。在叙述中就包孕着炽烈的感情,姓名的态度,使全诗凝成了滚动着热情的完整形象,增强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是杜甫的创造,也是以后他所写新乐府的诗人所不能与之相比的。第四,杜甫不但吸取了乐府歌辞的表现手法,还汲取了许多古代和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成就。他曾追慕宋玉的文采,低徊于其“江山故宅”(《咏怀古迹》),赞誉庾信的“凌云健笔”(《戏为六绝句》)和“清新”的风格。他称誉孟浩然的诗歌“清诗句句尽堪传”和王维的诗歌“最传看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他颂扬王勃,杨炯,卢照龄和骆宾王的诗歌为“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对李白的诗歌,他更是倾心:“多也诗无敌,飘然思无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他对以前的诗人在遣词造句上的工夫的称赞,同时也就是他在表现手法上对前人的学习和继承。他曾经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戏为六绝句》),把股金铸造青词丽句的诗人引为同调。第五,语言的凝练表现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即以少量字句容纳丰富的内容,用语准确,简而精,少而凝。例如他的“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人心。”一联概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而“一去紫台连溯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两句之内言及王昭君的生前死后。字字精金碎玉,话语沉郁苍凉。第六,独特的音律之美。杜甫说:“遣词必中律”,“觅句新知律”,“晚节渐于诗律细”。杜甫的诗歌创作,要求作到“毫发无遗憾”可见,杜甫对诗律的重视。杜甫的诗律的驾驭熟练,对他的思想不但不祈祷束缚作用,反而助于他的文思的表达,并且有激荡人心的作用。另外,杜甫还创作了一些坳体的律诗。这种坳体诗的音节更加铿锵有力,适合于激烈的情感的表达。杜甫创作了大量动人心弦的五律,七律,以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历和艺术修养的排律,后来的诗人步武杜甫,很多有堆砌等形式主义的倾向,杜甫的诗歌却能够使工整的形式不伤害生动丰富的内容,这是文学史上其他诗人不能比及的。杜甫对我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诗至沈,宋,五,七言近体律诗的形式已经完成;到王,锰,李,杜盛唐诸公,形式上的完善了五,七言的格律,拓展了诗歌的内容,创造了中国诗史爱护的辉煌!”(20)杜甫是真正的艺术巨匠,他在现实主义诗歌上的思想,艺术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和李白是唐代诗歌发展的高峰,都是盛唐文化之花所结出的硕果。对他们的评价,用韩愈的最为恰当,就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有句佛语说:掬水月在手。也就是说从另一个角度有时可以办到根本不可能的事。同样,当我们虔诚地拜读杜甫的诗作时,一个鲜活的形象也可以很生动的跃出于面前。 杜甫不同于李白,他把自己推到一个压抑的屋檐下。背负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沉重责任感,杜甫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的描述着时代的面貌和人民内心的悲苦。 杜甫的诗犹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他不同时期的真实景观和社会生活矛盾。又如一个历史宝库,包含着浑涵汪洋、千汇万状的丰富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过忧民的深衷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独特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铸就了这位彷徨者无数铿锵凝练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辞。于是他便成了诗中的圣人。 他的诗便是他的情感发泄,发泄他对现实的不满而又无可为的无可奈何。读他的诗,俨然在接受清除心灵污垢的洗礼,高档格调的文辞、深刻压抑的真实的真实感情在读者的心中荡起一圈圈涟漪。于是人们便想起了大海的浩淼,想起了弯月的宁静,也想起了杜甫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和承前启后的诗人,汉魏的浑朴古雅,六朝的藻丽纤秾、淡远韶秀杜甫无一不备。杜甫之后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韩愈跟着他将诗进一步散文化;而又造奇喻,押险韵,铺张描写,逞才使气,是“沉着痛快”的诗,元稹、白居易将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理论化,导引了“新乐府”运动。也是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对杜甫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许以最高的地位。两宋诗之冠冕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宗都以杜甫为祖、金、元、明之诗坛巨擘都是杜甫为之开先。陆游有诗曰: 千载《诗》亡不复删 少陵谈笑即追还 尝憎晚辈言“诗史” 《清庙》《生民》伯仲间。 他视人们尊杜诗为诗史为不足,必置于雅、颂之音中犹若诗中之经才好。秦观在《韩愈论》中,将孔子与杜甫同提并论,孔子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整理之功可用集大成者来赞,“呜呼,杜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虽未直接称圣,实亦许之矣。到了明代,杜甫已经正是被称为诗圣了。 杜甫的一生,是饱经忧患的一生。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热爱祖国和人民,关心政治,从青年时代起就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匡时济世之心走进社会。但是,杜甫一生坎坷,屡次科场失意。他长期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了解政治情况,洞察社会动态,体验民间疾苦。他站得高,看得远,具有民胞物与的高尚情怀。因此,他的诗歌立足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又因为他浓厚的民本思想,站在人民立场,敢于面对社会黑暗,痛陈时弊,把社会上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国家的政治动态,都概括在诗歌作品里,所以又被尊称为“诗史”。唐代元稹对杜甫的评价甚高,曾说:“上薄风骚,下盖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经过时间的验证,元稹对杜甫的评价与褒扬毫不过分。 杜甫是诗歌语言大师,他在语言的锤炼上是着意下了一番功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努力的真实写照。翻开杜甫的诗集,人们会看到佳句连篇,妙语如珠,使人眼花缭乱,有目不暇接之感。杜甫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是精确凝练,概括力强,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仅用十个字就把封建社会里贫富悬殊做了鲜明的对比,爱憎分明。又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仅用两句就把战乱年月漂泊异乡之人的思家之情表露无遗。杜诗语言的又一特色是丰富多彩,形象鲜明,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色彩明快,妙语传神;又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则如一幅细腻逼真的田园风景画。杜甫诗歌语言的另一特色是质朴自然,明快通俗,如“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四句诗完全是民间流传的谣谚语言,经作者引入诗中,既通俗易懂又恰切自然。杜甫的诗歌音调美也是一大特色,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流连细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铿锵悦耳,富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评,,,,,,,,,,,,,,,, 一部杜甫集,不仅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个特殊时代的社会面貌,而且也表现了诗人虽坎坷潦倒、颠沛流离却始终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崇高精神。在艺术上,杜诗不仅集前人之大成,而成为辉煌的唐代诗歌的一面旗帜,也是开后世之先路,令百代学习景仰的楷模。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也是世界范围的文化伟人。 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衷,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絮霜鬓,潦倒此停浊洒杯。 《登高》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年杜甫居住在夔州,在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诗人登高远眺有感,遂写本诗。 前四句重点是写景,但景中亦含情。 开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便从细微之处着眼,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觉到的具体景物。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排列了 “风”、“天”、“猿”、“渚”、“沙”、“鸟” 六种自然事物,每种事物后边都用一个字或词巧妙恰当地加以形容,“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诗虽然没有一句写登高,也没有一个字点名秋天这一季节,但句句不离登高,字字饱蕴秋意。没有秋,便不会有“风疾”、“天高”和“猿啸哀”的所感;不登高,便不会有“渚清”、“沙白”和“鸟飞回”的所见。诗人将这多种物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立体的空间画面,一幅萦绕着悲凉萧瑟气氲的画面,流露了诗人心中无限凄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在这里从大处落笔,写登临高处所见到的两大壮观景象,犹如影视技术的特写镜头,在读者脑海中形成壮阔无边,波涛汹涌的动感画面——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滔滔的长江之水波涛汹涌,滚滚而来。不仅壮观,更显大气磅礴。这里如同前两句一样,依然没有提到季节与登高,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是非深秋季节所能有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非登高所能观赏和感受到的。此外,“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又和前两句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遥相呼应,承接而来,足见诗人构思之高妙。这两句虽然仍然是在写景,但那“无边”的“落木” ,“滚滚”东流的“长江”之水,却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是诗人浩茫心事的真实写照。以上四个写景的诗句,构成了诗人登高时所见所闻所感的整体画面,而这个整体画面恰恰为下文抒发诗人的感情设置了一个典型的大的环境背景。 后四句重点在于抒情,但情中又寓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由前面的明写景物暗含抒情,转为直接抒情,暗中写景。上句写诗人思乡、悲秋和飘零他乡的客旅身世。“万里”,极言思乡情切。“悲秋”,秋季“落木萧萧”的景象出发了诗人身世飘零的悲叹。“作客”,是说身为他乡游子,举目无亲,不得与家人团聚的思亲之愁。又用一“常”字加以修饰,极言“作客”他乡时间之长久,更见思乡思亲之情切。诗人满腹愁苦都紧扣眼前的秋景,可见抒情中暗合秋景的描绘。“百年”,极言年老。“多病”,体弱多病,而更有忧国忧民之痛。“登台”,这是诗中点题之处,登高则能望远,然而登上高处的所见所闻又都是凄凉的景象,非但没能令诗人心旷神怡,反而更勾起心灵深处的哀痛,更何况还是“独”自一人去“登台”呢?这一个“独”字更显其孤独的处境。这两句诗,细致传神地描画出了诗人此时的自我形象,难怪后人千古传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无尽的“苦恨”,暗中再次点明久久重阳登高之事。“艰难”,一是身世的艰难,坎坷,另一是国事和民生的艰难,诗人此时的感情,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愁苦上。“霜鬓”,即白发,是由“苦恨” 所致,在着一“繁”字,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潦倒”,指体衰多病,愁肠百结,极言心中的愁闷。诗人本已年老体衰多病,却又加上长久在“万里”他乡“作客”,心中无限愁闷。适逢重阳,本想登高消愁,看见的确实满目秋色,结果是愁上加愁,悲苦之情又平添了许多。此景此情,诗人怎能不想起以酒消愁呢?然而却“新停浊酒杯”,因病刚刚戒酒。在这里,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景色完全交融在一起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表达了诗人登高时的感怀,也构成了前四句所描写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 作品意境浑厚感人,语言凝练含蓄,格律工稳严整,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杜甫《月夜》赏析2008年12月02日 星期二 下午 10:3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 鄜(fu孚)州:地名,今陕西富县。 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作者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 应该承认,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回溯诗人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玄宗奔蜀,杜甫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没有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 不过使得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的,却无疑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前人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和“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忆”与“被忆”双方的,这里却偏偏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妻子身边,是时时尾随着可爱的小儿女的。诗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颔联二句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将何以堪!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内之情,又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第三联,想象愈加具体化,虚拟妻子在这个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浑然不觉。这位闺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执着,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诗人深切思念吗?王嗣奭《杜臆》认为此联“语丽情悲”。实为中肯。诗的末联,方才将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摆进去,仍以想象之笔结情。这是盼望相思之愿能偿,有朝一日伉俪重逢,双双对此明月舒愁,抹掉战乱带来的伤痛痕迹。这里对前文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沉绵,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 愤恰是人民的悲愤,他在替百姓呼号。杜诗中著名的“三吏”、“三别”,全面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我们看其中的《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pí皮〕。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这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是个当兵归来的青年农民。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农村普遍衰败,田园庐舍一片荒凉。这个败阵归来的士兵看到家乡已面貌全非,乡邻们走死逃亡,旧里已成空巷,连太阳都暗淡无光,一片凄惨气氛。村里成了狐狸之类的乐园,它们反客为主,竖起毛来发怒,怪这个青年的哭声搅乱了它们的安宁。在百无聊赖中,这个农民为活下去开始锄地,灌园,尽庄稼人的本分。然而仍不能安静地生活,县吏知他回来,又召他去练兵。这次是当地方兵,不出本州,转身看看家里,任何可携带的东西都没有。稍觉安慰的是,虽然只身一人,在本地总比远离家乡不知所归好些吧。可是又一想,家乡已一无所有,无所留恋,远近都一样,无所谓了。他又想起已经死去五年的母亲,生儿得不到孝顺,母子都留下刻骨的遗恨。人生到了这种无家可别的程度,百姓还怎么活下去呢? 杜甫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面向社会,面向人民,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并由此形成了借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忧时悯乱思想感情的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杜甫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较多地歌唱时事的大诗人,他用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下了众多的、质量很高的叙事诗,塑造了众多的典型形象。杜诗通过这些艺术概括的形象,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深重灾难的生活: 逾墙而逃的老翁、急应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以及如狼似虎的役吏、炙手可热的杨国忠兄妹、烧杀虏掠的安史乱军…… 这些形象,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人民遭受的苦难,无情地抨击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强烈谴责乱军的暴行。 杜甫在《丽人行》、《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中,运用了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叙述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不动声色地抨击了统治阶级,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自己的爱憎感情。如《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新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后来鞍马可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这首诗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纵荒淫,曲折地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浦起龙《读杜心解》),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再次,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无论是独白还是对话,都精彩传神,很好地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思想。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独白写出,将她送别丈夫时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示无遗,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 最后,杜甫还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人物本质和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中的“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这一细节,而且也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深寓着作者的同情与愤慨。 上述几点,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的,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为杜诗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最好的创作方法。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 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 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感情豪放、沉郁,风格奇崛拗峭;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其五、七言律诗功力极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1000字。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异径,贡献颇大。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八月 我走进成都草堂 看见 唐朝清瘦瘦的目光 忧国忧民 透明锐利 悲愤而忧伤 穿梭时空的思维 在你的眼光里 我看见 盛唐的光辉 一闪即逝 在你的茅屋里 我听到 怒吼的秋风 冰冷剌耳 在你的诗句里 我读到 铮铮的白骨 呐喊千古 在你的草堂上空 我还看见 总有一只孤雁 成为太阳的影子 以及你那宽厚的布衣里 裹满了沧桑 而你 只用一滴眼泪 便把家园 淋湿 你的草堂 是民族精神的家园 伟人朱德的诗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便是最好的赞美 不能和你在草堂上 相遇相识 不能和你在茅屋里 饮酒交谈 惟有在你诗圣杜拾遗像前 用深情的目光怀念 思索你诗歌的精神 你在茅屋惨淡经营的诗句 那是在苦难艰难中挣扎 我知道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八月 你家园的天空 秋风怒号 你和你的妻儿在黑暗和冰冷中 叹息 就是南村的孩子 都欺你老无力 今夕何昔了 我们的家园已充满温馨 我们的孩子已在千万间 用水泥和钢筋构筑的房屋里 用你的诗歌 取暖 读你的诗句 怀念 一位名叫杜甫的号称诗圣的 唐朝 诗人说到杜甫这个话题,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到各个地方去参观一些历史名人遗迹的时候,非常注意观察各地的雕像。我觉得好的,在唐代诗人中间,一个是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李白的塑像,还有一个就是河南巩县杜甫陵园的杜甫的雕像。江油的那尊李白雕像雕的是李白青年时代,将要走出四川那样一种意气风发的形象,昂首阔步,非常像我们想像中间的李白;而巩县的杜甫雕像就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一个垂暮的老人,愁眉苦脸,往下怜悯地看着满目疮痍的大地,使人看了以后觉得很沉重。 我们说杜甫一生当然并不都是这样子,杜甫也有过他的青年时代,有过他的少年时代。我们在杜甫诗中间看到过他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生活的种种回忆,譬如说,他在《壮游》这首诗里面,他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山东、河南这一带游玩,他说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邱旁”。他春天那个时候在一个台上面唱歌,秋冬之季在村边上打猎,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生活。他甚至还有对更早年的生活的回忆,他在五十岁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叫做《百忧集行》,回忆他十多岁时候的情况,他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大意是说,他十五岁的时候还像一个孩子那样活泼,心完全是一个孩子的心灵。像小牛犊子一样的健壮,跑来跑去。他的院子里面有梨树、枣树,到了秋天这些果实成熟以后,他一天爬上树去要一千回,不停地爬上去采着吃。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在他35岁以前,曾经是一个裘马清狂的青年;在他十多岁的时候,曾经是一个活泼健壮的少年。但是假如我们现在有一位雕塑家,塑造一个青年时代裘马清狂的杜甫,像李白那样子,或者进而塑造一个少年时代的杜甫,爬在树上摘果子,然后给大家看说,这是诗人杜甫。尽管你说明这是青年杜甫,这是少年杜甫,我想大家都不会认可,因为我们认可的杜甫就是那样一种忧国忧民的形象。 宋代的黄山谷有一首诗写杜甫画像,里面有一句写得非常好,叫做“醉里眉攒万国愁”。就是杜甫即使在喝醉的时候,他对天下的忧虑,天下的一种忧愁都聚集在他的眉间。后人评黄山谷这一首诗说“状尽子美平生矣”,这一句话把杜甫一生都写透了。所以我想,杜甫他的形象已经被历史定格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这样一种形象,那么杜甫这个话题必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大家听了以后,也许会觉得有几份沉重,但是正像古人所说的,宋代的严沧浪在他的《沧浪诗话》里说,我们读有些作品需要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譬如说读《离骚》,怎样最好地读《离骚》呢?你一定要读到抑扬顿挫,读到涕泪满襟,读到你读了《离骚》以后,泪如倾盆雨,衣服都打湿了,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懂《离骚》了。我个人的阅读经验也是这样,我最喜欢读的诗,读了以后使我肝肠如火,使我热泪盈眶,那样一些诗,我觉得这个时候我受到最大的审美感动。所以我们今天尽管是讲这么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希望大家还是能够耐下心来听我从容道来。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伟大的诗人。这一点似乎不用再讲,可以说地球人都知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意义,就是他的影响,他的意义,早就溢出于文学之外,溢出于诗歌之外,是在整个文化史上这样一个意义。那么这一点我们从哪里来看?我想我们首先从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来看。 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由宋代人开始奠定的。我们先从宋人看起,北宋有个政治家叫王安石,他是我心目中的人品最高尚的、理想最远大的一位政治家,真正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王安石对杜甫就非常尊敬,他在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里面,他就这样说,他说“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就是我推测一下您的这颗心灵是古代也非常少有的,非常高尚、非常伟大的一颗心灵。我非常希望您能够起死回生,让我跟您交友,让我做你的朋友。他对古代的杜甫非常仰慕。 我们再看一下南宋理学宗师朱熹的评价。大家都知道,理学家,尤其是南宋的理学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朱熹就是这样,我们看一部《朱子语类》,里面不受到他批评的历史人物是非常少的。在他们这种非常严格的道德标准的审视之下,很多历史人物都被他们无情批评。但是朱熹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五位人物是伟大的人物,这五位人物是哪五位呢?第一是汉代的诸葛亮;然后是唐代的三位: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颜真卿,一个是韩愈;最后是北宋的范仲淹。诸葛亮和范仲淹这两位人物我想不用我多讲,大家都很熟悉。他们在政治上面,在道德上面有很高的建树,这是历史早有定评的。值得讨论的是唐代的三位,朱熹所提出来的,他把这五个人称为“五君子”。唐代的君子中间,第一位就是杜甫。第二位颜真卿,大家也许知道他是伟大的书法家,颜体的创始人,但是颜真卿也是一位著名的忠臣烈士,他是为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藩镇的叛乱割据而被杀害,被李希烈杀害。那么第三位韩愈,大家当然知道他是儒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也是文学史上的大人物,“文以载道”的提出者,发动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同时韩愈在他一生的政治行为中间,每当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他总是仗义执言,奋不顾身出来说话,多次被贬到南方荒远之地。这样几位人物,除了杜甫以外的四位,应该说他们生平在政治上面,在其他的行动上面都有很多建树。惟独杜甫应该说他不算是一个政治人物,杜甫一生在政治上的建树,几乎没有多少可以值得提起的东西,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过那样的机会。他要报效祖国,他要忠于朝廷,他反对叛乱,但是历史没有给他多少机会。他除了在肃宗朝里面偶然仗义执言,从此受到朝廷疏远以外,其他时候始终是默默无闻,甚至很多时候他是处于民间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为什么也得到了朱熹的高度赞扬,为什么在朱熹看来杜甫可以跟诸葛亮到范仲淹这样一张名单中间他能够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朱熹说得很清楚,关键在于他们五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他们在道德上面,在人格上面,都有伟大的建树。朱熹的原话这样说,他们都是光明正大、磊磊落落,这样一种在人格上面成为楷模的人。这显然不是一种文学的评价,而是一种文化的评价。 再到后来,到了近代,闻一多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叫做《杜甫》。闻一多先生是诗人,他的古典文学的论文不像我们今天的教授写得干巴巴、枯燥无味,他是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来写的。在这篇《杜甫》的最后,闻一多这样说,他说杜甫这个人,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这是一种极高的文化上的评价。 到了现代,1961年,当时有一个国际组织叫世界和平理事会,那一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的首都召开了一个主席团会。在那次会上确定次年,也就是1962年,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的杜甫。由此可见,从宋代一直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认可杜甫的意义,绝不是仅仅限于文学史。他确实是一个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意义是属于整个中华文化。 下面讲第二点。我们说为什么杜甫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他在哪些方面起了这种代表作用?这里我们必须要稍微推测一下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我个人认为,中华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人本精神。它始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和出发点的这样的文化。这跟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有一点区别的。所以在先秦的时代,虽然诸子百家争鸣得很厉害,各种思想流派各自提出不同的观念。但是我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就是当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管是社会还是自然,他们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人,他们的出发点也在人。这是一种人本的文化,人本的思想,先秦诸子百家中间大概对后代影响最大,也是对我们中华文化成为一个主流的,可能就是儒家和道家。这两派虽然互相论争,看上去好像水火不交融,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人,所不同的是道家所重视的是个体的生命价值,而儒家更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儒家在重视个体基础上面更重视群体,一个家族、一个宗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那么这一方面儒家跟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由于中国古代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越,他们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热带地区谋生,维持生命。而我们在黄河流域,在那个水深土厚,气候也不是很温暖的地方,在这样一种自然环境下面,又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水,不治的话会有水患。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完全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群体利益的话,这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以儒家为代表的这样一种伦理观念,这样一种道德理想,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道家是一种补充,儒家是核心。这不是由于说孔孟怎么样怎么样宣扬,某个杰出人物奋斗的结果,这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换句话说,我认为在先秦时代只能这样选择,否则的话,中华民族就难以维持下来。到了后代,尽管我们中华文化不停地发展,不停地演变,也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新的养料,但是儒家思想在这一个变化的过程中间,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儒家思想的丰富演变,基本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演变的一个主要的脉络。 我们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一看杜甫在这一个过程中间,他是起了什么作用或者说他有何种代表性?我们回顾儒学的发展史,基本上被认为主要有这么两大流派:一派被称为是汉学,一派被称为是宋学,这是清代的儒家提出来的。在这两个主要的高潮之间,唐代应该说是处于一个低潮阶段。不管看哪本思想史,哪本儒学发展史,唐代占的地位都不高的。唐代前不能比汉人,后不能比宋人。那么请问儒学的发展在唐代停顿了吗?唐代有没有值得注意的儒学的代表人物?钱穆有一个观点,钱穆在一本书里认为,唐代有的。唐代两个最主要的儒学代表人物: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韩愈。很有趣,两位都是文学家。韩愈我们不谈,我们看看杜甫。在何种意义上面,杜甫我们能够说他对于唐代的儒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呢?大家一提到儒学的发展,提到唐代,马上就会想到唐初的《五经正义》。有的同学也许不同意我的观点,说唐代儒学有发展啊,我们的《五经正义》就是唐初编订的,孔颖达他们撰写的嘛。但是我想说《五经正义》尽管是长期以来在十三经注疏中间最重要的读本,但是《五经正义》中的观念,一些义理,基本上都是从汉儒那里来的,它没有很多地在学理上面新的阐发。也可以说,儒学的发展到了初唐,由于出现了《五经正义》以后,基本上停滞了。但是杜甫不然,杜甫是用他的一个生命,用他一生的实践、行为,来丰富、充实着儒家的内涵。儒家学说从本体上来说,它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非常重视的是人的行为,人的实践。所以我们看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当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都不写书了,不搞著作了,他们奔走于天下,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推行他们心目中间的道。等到最后觉得“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不行了,最后年纪也大了,才回过来写著作,把他们的学术用著述的方式流传后人,扩大影响。它从本质上最强调的是实践,强调的是人生前的行为,生前的一些建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说杜甫正是最好地体现着儒家,甚至是发扬着儒家这种精神的一个历史人物,。 我们举几个小例子。儒家重视仁政,重视仁爱思想,主张在天下推行仁政。那么杜甫用他的诗歌是“不遗余力”地在鼓吹这样一种思想,在宣扬这样一种理想。儒家谴责贫富不均,认为贫富不均是社会最大的危害。而杜甫对于这种现象也是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尽管历代揭露民生疾苦,揭露贫富不均的好的文学作品相当多,但是我想大家肯定都认可杜甫的那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在这一方面描写得最为惊心动魄的名句,以至于我们凡是听到这方面的事情首先要想到这两个句子,他对这方面体会得最深切。 再譬如儒家强调夷夏之辨,儒家强调我们民族要有一个民族的尊严,要维护民族的利益,在跟外民族的关系中间,要注意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也要维护本民族的尊严,强调要反对侵略,维持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独立性。这一方面杜甫也是做得非常好。安史之乱以后,因为安史叛军很快就占领了长安,无数的唐朝的大官都投降了,都变节做了安史的叛军,做了一个伪王朝的伪官。包括当时的宰相陈希烈、驸马张垍等人都这样,杜甫的好朋友王维等人也这样做。惟独杜甫,惟独这个官居八品以下,真正是一个小官,芝麻绿豆官,这么一个小官的杜甫,他坚持了民族气节。当然杜甫在长安因为官太小,也没有受到安史叛军太多的注意,仅仅是把他关在那里。但是他却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过唐军跟叛军对峙的那样一片战场,然后逃回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这样一个举动,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过,只有一位杜甫这样。所以在这些方面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所以我觉得我完全同意钱穆的那个观点,在唐代的儒学发展史上,杜甫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他用他的行为来阐释着儒家的经义,说明儒家心目中间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儒家非常重视修身养性,这一点因为长期受批判,大家觉得这好像是一个应该否定的命题。实际上不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文明的高度发达的社会里面,它的基础是什么?应该是文明的个体,是一个有道德自觉的个体,个体不应该受到外在力量的强制,在做一些符合道德的举动,它应该发自内心的,内心的一种自律这样才好。所以儒家非常重视个体的一种道德建树,崇扬一种人格精神。在这一点上面杜甫可称是一个典范,我们看到在《孟子》中间所提出来的那样一种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一种大丈夫精神,如果在历史上取一个名人来看,是谁呢?我觉得杜甫,杜甫非常好地实现了这一点,体现了这一点。在这里我想特别请大家注意杜甫的身份,中国历史上面仁人志士不少,我们可以开出一张长长的名单来。但是这张名单中间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政治上面有比较重要地位的那样一些人物。这些人物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承担起天下的责任,惟独杜甫是一个例外。杜甫一生基本上是一个平民身份,他经常称自己是“杜陵布衣”,“杜陵有布衣”,他又自称是“少陵野老”,布衣也好,野老也好,自己不过是民间的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的百姓。以一个布衣的身份展示了儒家所崇扬的一种人格典范,这一点我觉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你如果号召大家学习诸葛亮,学习范仲淹,当然有意义,有价值。但是大家会觉得难以学,他们距离我们太远了,他们的地位太高了,而且我们一般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那样的机会给我们展示这一方面的建树。一般人就是一个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能不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完善?可以,那就是杜甫。儒家本来是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说凡是人都可以成为尧,成为舜,都可以成圣。为什么?因为人性善,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到了后来,明代的王阳明甚至主张说“满街都是圣人”。看上去满街都是善良的人,这些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假如我们对圣人的这个定义取一个很严格的定义,很高的标准,像朱熹那样高的标准,也许有人会问王阳明,你说满街都是圣人,你给我拉一个出来看看,哪个是圣人?哪个用严格的标准能够称得上是圣人?我想,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请出一位人物来,那就是我们的杜甫。他就是平民中间的一位圣人,虽然本人主要是一种平民的身份,但是他是一位圣人。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在以人本精神为核心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杜甫是一个代表人物。 下面讲第三点,杜甫不仅仅是体现着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他还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这也是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说杜甫有仁爱之心,说杜甫忧国忧民,他关心人民,关心民族,关心国家,这个大家都知道。因为大家多少是从课本中间看到,大家在读杜诗的时候也深切地体会到,那么这一点我们不讲了。我们来看一看,杜甫的仁爱之心,还不止于此。他除了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的同胞之外,他的这个仁爱之心,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比如说爱其他民族的人。在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境战争,以唐为一方,以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他政权为一方之间发生战争。这些战争的性质很难确定,但是至少有几场可以肯定,唐帝国所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质的。譬如说跟南诏的战争,盛唐时候讨伐南诏,南诏是在云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那一次不管从《新唐书》,还是《旧唐书》,还是从《资治通鉴》来看,应该说都可以肯定错在唐。那么唐对南诏发动战争以后,多次失败,打败仗,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很多人,包括很多有名的诗人都被鼓起了一种谬误的爱国倾向。鼓吹我们要打南诏,要把它打败,这些诗歌的作者包括高适、包括储光羲都在内,都有类似的诗。惟独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对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兵车行》的诗在当时其他人都写不出来,只有杜甫就是他的仁爱精神,他觉得外民族异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于他们,我们应该跟他们之间保持和平,他是一种仁爱之心的推广。 那么除此以外,杜甫除了爱人以外,爱人本来是儒家所主张的,儒家认为仁是什么?仁就是爱人。杜甫除了爱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推广到宇宙中间的一切生命。那么这一点也是非常突出的,我们在杜甫的诗中间无数次地看到他充满爱怜的描写,动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刚强的坚强有力的,比如马、鹰、松树,这些能够使人引起审美感崇高感的那样一些对象,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在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爱心。杜甫看到江上面,横着一张密密的渔网,很多鱼都被那张网困住了,他就觉得很同情那些鱼。他说“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认为生物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很细小的生物,它们的命运有的不好,有的好。但是人对它们都应该有一种关爱之心,我们知道“恻隐之心”本来是孟子提出来的,但是当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的时候,他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他说有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去,那么我们大人看到都会产生恻隐之心。觉得一个小孩子快要掉下去,他关注的仅仅是人。而杜甫关注地却是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一切的生命。 另外一点,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为和实践使儒学所提倡的那种仁爱之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在这里我们要稍微把中国古代的仁爱、仁义精神跟西方的博爱等等稍微做一些对比。我个人认为西方的博爱精神,它最初的来源都是宗教,来源于宗教的博爱精神,本身当然是一种很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但是我们推到它的最初的起源,最初为什么会有这种博爱精神?一个是服从于神灵的指点,是神灵叫你要博爱;还有一种是对于人类祖先所犯下的原罪——亚当、夏娃就犯了原罪——的一种赎买。当然还有一种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为了死后进天堂,所以行善博爱之心是对于将来进入天国入场券的预付,我先付一张入场券在这里,死了以后可以进天国。但是中华民族的仁义之心不是这样,儒家强调,仁义理智根于心,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自然生发出来的。孟子有一个很好的判断,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我们的仁爱之心首先是由于我关爱自己的家人,我敬爱自己的老人,孝顺自己的老人,推而广之,我也爱其他人家的老人;我爱自己的孩子,推而广之,我也爱普天下的儿童。它是一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这样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我觉得这样一种流动,在这个意义上面,生发出来的仁爱之心它更自然,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实可行。而杜甫他的诗篇,他的行为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种伦理价值观。我们看杜甫他在诗歌中间,有很多地方既写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产生的一些痛苦,同时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当他到鄜县去探亲的时候,突然发现家里最小的儿子已经因挨饿而去世,饿死,他当然非常悲痛,一个小孩子饿死了,他也感到非常惭愧,觉得自己身为父亲,居然没有为他提供足够的食物,使他饿死,很痛苦。但是与此同时,他马上又想到了普天下还有很多比我更贫困的人,他们那些失业之徒。他说的失业之徒就是失去田地的农民。他还想到在边疆前线戍守的那些将士,他们遭受的痛苦比我更加厉害。所以他就把关怀之心从家庭扩展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当他自己在暴风骤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雨漏下来了,自己不得安眠,床上都是潮的。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希望的是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拥有一所牢固的、安稳的一所茅屋,有一个容身之地,更希望普天下穷人都能够有这样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所以他的仁爱之心是推广出来的。 我觉得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乾元年间在同谷写的那一组诗,那一组诗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那个时候杜甫从甘肃的天水向四川的成都逃亡,因为他生活过不下去了,想逃到成都去。途经同谷,同谷就是现在甘肃的成县,在宝成铁路上,我到那里去看过。那么杜甫到了同谷以后,正是寒冬腊月,他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他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他在那里写了七首诗,我们看看这七首诗的顺序,第一首说“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就是说我有一个客人,他叫杜子美,他已经白发苍苍了,他生活非常潦倒;第二首就写到他的家人,写到他为了要给家人找一些东西充饥,他就拿了一个铁铲到冰天雪地中间去挖一种野生植物,叫黄独,把这个东西带回去给家人充饥。可惜没有挖到多少,回家以后是“男呻女吟”,就是一家老小都是饿着呻吟,靠在墙壁上面,说话都说不动。第二首写他对家人的关爱;第三首“有弟有弟在远方”,想念他离散在各地的弟弟;第四首“有妹有妹在钟离”,想到他的已经守寡,还拖着三个幼年孩子的妹妹,远在钟离;然后五、六、七这三首想到国家的命运,想到现在战乱不止,天下动荡。他的整个的思考的过程,他的感情流露的一个方向,也是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这样一种情感流程。这样一种仁爱之心的发扬,我觉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实可行、最自然的。因此在这点上面,杜甫堪称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一个杰出的阐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