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与实践结合的文学论文题目

与实践结合的文学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与实践结合的文学论文题目

1、《诗经》中的理想爱情模式--中、西方爱情观念思考2、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3、浅议《骆驼祥子》思想艺术特色中的悲剧色彩4、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分析5、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6、论白居易诗歌的感伤情怀7、浅析丁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8、浅析杜甫的咏史怀古诗9、论李清照词中的"愁"字情结10、论《呼兰河传》的散文化倾向11、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12、论王朔作品的语言特色13、余华作品中的人性与末日意识14、浅谈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特点15、《茶馆》的语言艺术(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我国的现代文学在不断探索现代化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抵制现代性,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又难以正确处理其落后性,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界也就有必要理清我国现代文学利弊共存的局面,使其不会将审美观念总结为“怨恨”。然而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却和这种怨恨相互关联。 学年论文选题(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为了防止5000字的学年论文流于空洞,一般要求大家选择现当代文学中的某一个具体作品(体裁不限),在对其细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评析,并具备一定的理论色彩。因此这里所提供的,仅仅是作为参考,以求在启发大家的思路上略有助益。 《狂人日记》新论 《阿Q正传》新论 《伤逝》新论 论《呐喊》的艺术特色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论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 论《故事新编》 论《野草》 论《朝花夕拾》 鲁迅杂文艺术论 《女神》艺术新论 论郭沫若的历史小说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论屈原形象塑造 论抗战时期郭沫若历史剧的主题特点 吴荪甫新论 论《子夜》的结构艺术 论茅盾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虹》和《腐蚀》心理描写比较 论茅盾笔下的女性形象 论高觉新 论《激流三部曲》中妇女的悲剧命运 论《家》的艺术成就 论巴金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论《寒夜》的悲剧艺术 论祥子的悲剧性格 论虎妞 论《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 论《四世同堂》 论老舍的短篇小说艺术成就 论《月牙儿》的艺术特色 论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论老舍作品的民俗色彩 高觉新、祈瑞宣、蒋蔚祖形象比较分析 重评老舍的科幻小说《猫城记》 论《雷雨》 论《日出》 论《原野》 论《北京人》的喜剧性 论《北京人》的.艺术特色 论 “雷雨性格”和“原野精神” 论曹禺剧作中的小人物 论曹禺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边城》主题之我见 论翠翠的形象塑造 论《边城》的艺术特色 论沈从文小说的艺术成就 论沈从文小说的诗体特征。 论艾青诗歌中的意象 论艾青对中国新诗的贡献 论丁玲短篇小说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论莎菲 论丁玲的作品及其女性意识 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心理描写 《尝试集》新论 论周作人散文的艺术成就 论叶绍钧短篇小说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论叶绍钧的教育小说 论《倪焕之》 论冰心的“问题小说” 论《寄小读者》 冰心散文艺术谈 评冰心爱的哲学 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论郁达夫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论郁达夫小说的叙述模式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贡献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人”形象与俄国小说中“多余人”形象比较 论郁达夫散文的艺术成就 论闻一多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 论乡土派小说 论田汉话剧的艺术成就 从洪深的《赵阎王》看奥尼尔的影响 论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 论王统照前期小说创作 论许地山小说与宗教的关系 论废名的小说 论庐隐的短篇小说 论冯沅君的短篇小说集《卷葹》 论凌叔华的短篇小说 论林徽因的诗歌 李金发诗歌漫议 论田汉早期剧作的思想倾向 论丁西林的世态喜剧 论蒋光慈的长篇小说《咆哮了的土地》 论柔石的《二月》 论殷夫的诗歌 论戴望舒诗歌的艺术成就 论蒲风的诗 论萧军《八月的乡村》 论萧红《生死场》 论东北作家群的短篇小说 论李劼人的历史小说 论《死水微澜》中罗歪嘴形象的塑造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成就 论穆时英小说的思想与艺术 论臧克家的《烙印》 论臧克家诗歌的艺术成就 论艾芜的《南行记》 论艾芜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论野猫子的形象塑造 论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论《淘金记》的思想与艺术 论沙汀小说的讽刺艺术 论《围城》 方鸿渐形象的文化学阐释 论方鸿渐形象的塑造 论《围城》的讽刺艺术 论《围城》对民族劣根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 论田间的街头诗 论七月派诗歌 论七月诗派对中国新诗的贡献 论中国新诗派 郑敏和陈敬容诗歌比较分析 论袁水拍的《马凡陀山歌》 从《呼兰河传》的妇女形象看萧红的反封建思想 论《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 论张爱玲小说 论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从心理分析方法看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论张爱玲对中外小说的借鉴与创新 论路翎的《财主底女儿们》 论黄谷柳的《虾球传》 论师陀的《果园城记》 论师陀的长篇小说《马兰》 论张恨水的《啼笑姻缘》 论苏青《结婚十年》 论徐訏的《鬼恋》 论无名氏的《塔里的女人》 《赛金花》新论 论夏衍的话剧创作 论夏衍戏剧的抒情特色 话剧《法西斯细菌》主题之我见 论陈白尘的喜剧艺术 论丘东平的报告文学 论赵树理小说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论赵树理小说的讽刺特色 从《小二黑结婚》看赵树理对古典小说的借鉴和创新 重评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论孙犁小说妇女形象的塑造 论孙犁小说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论孙犁小说人物的灵魂美和人情美 论陆地现代时期小说的民族审美特征 试从文化学角度阐释华山报告文学的民族风格 论歌剧《白毛女》的艺术成就 论闻捷诗歌与新疆民歌的关系; 论郭小川诗歌中的哲学意识; 论冰心散文中的“爱的哲学”; 论吴伯箫忆旧散文的情感品质; 论散文三大家的时代精神与历史意识; 论《茶馆》的悲剧性; 赵树理小说与鲁迅小说比较; 孙犁小说与沈从文小说比较; 论十七年小说的战争观; 论《青春之歌》的生命观; 《洼地上的“战役”》里的心理分析; 论归来诗人创作的生命意识; 论朦胧诗的个性意识; 论第三代诗人的诗歌观念; 论《随想录》中巴金的精神世界; 论杨绛散文的文品与人品关系; 余秋雨散文辨; 论《唐山大地震》对中国报告文学的独特意义; 论探索剧的得失; 论伤痕小说的文学价值; 论高晓声对鲁迅、赵树理传统的继承; 论蒋子龙小说对改革精神的探掘; 论《人生》里的人生启示; 论《棋王》里的“道禅一致”; 论新写实小说对中国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与革新; 论新历史小说中的历史观; 《红粉》与《小巷深处》的比较 余华小说论 试析余华小说中的暴力描写 分析余华小说的“冷漠叙述” 试析余华小说中的戏仿与反讽策略 试析余华小说的人物符号化趋向 试析余华小说的先锋性 略谈孙甘露小说的语言游戏化倾向 试论马原“叙述圈套”的意义 试论马原小说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 试论洪峰小说的叙述策略 试析格非小说的“叙述空缺” 试论格非对小说形式技巧的探索 试论莫言《红高粱》的审美追求 试论韩少功小说的寻根意识 试论张承志小说的诗化倾向 分析苏童小说的历史意识 分析陆文夫小说的文化意蕴

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其中论文选题又是毕业论文成败的关键。下面我将为你推荐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1. 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分析

2. 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

3. 《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研究

4. 论王安忆小说叙事策略

5. 鲁迅《人之历史》解读

6. 鲁迅《文化偏至论》的精神要义

7. 鲁迅《摩罗诗力说》中对有关诗人及作品的评论

8. 鲁迅《野草》中的战士形象简析

9. 论《野草》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

10. 论《野草》中鲁迅的想象力

11. 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及鲁迅的态度

12. 论《朝花夕拾》中的幽默

13. 胡风论诗

14. 评曹禺的《北京人》

15. 论夏衍抗战时期的戏剧

16. 论杨绛抗战时期的戏剧

17. 论丁西林抗战时期的戏剧

18. 评骆宾基的长篇小说《边陲线上》

19. 论谷斯范的长篇小说《新水浒》

20. 从《速写三篇》看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21. 论沙汀的长篇小说《淘金记》

22. 沙汀的长篇小说《困兽记》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23. 解读沙汀的长篇小说《还乡记》

24. 解读艾芜的长篇小说《丰饶的的原野》

1. 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

2. 《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

3. 《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4. 鲁迅《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

5. 《狂人日记》的解构主义特征

6. 《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

7. 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穿越——鲁迅《狂人日记》的叙述学解读

8. 社会学场域中的悲剧之痛——鲁迅《祝福》之还原性解读

9. 论鲁迅小说的叙事伦理

10.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

11. 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疯癫意象透视

12. 鲁迅小说中人物“死亡”现象初探

13.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分析

14. 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

15. 郁达夫作品中的忏悔意识

16. 沉沦与救赎——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

17. 颓废——郁达夫悲剧小说的美学形态

18. 冰心与庐隐之比较

19. 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

20. 论《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1. 《雷雨》的神秘命运色彩探微

2.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的影响

3. 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

4. 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

5. 试论曹禺剧作的“出走者”人物系列

6. 论《骆驼祥子》中的戏仿叙事

7. 高觉新和汪文宣比较论

8.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村少女形象

9. 色彩、意象与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

10. 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比较论

11. 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

12. 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

13. 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独创性

14. 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

15. 论张贤亮小说的女性情结

16.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寻根”情结

17. 千古文人侠客梦——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

18. 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理想”

19. 阿城《棋王》的叙述学分析

20. 论阿城小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21. 莫言小说运用色彩词的特点

利用两部或多部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例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都可以. 给个例子你看: 《红楼梦》与《百年孤独》之比较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百年孤独》是拉美文坛的杰作。它们都以描写了一个大家族数代人从发迹、鼎盛到衰败的百余年漫长的过程,表达出整个社会的滞重。在创作手法上也各具特色:《红楼梦》是一个由社会——贾府——大观园——怡红院组成的空间向心环状结构,《百年孤独》则是从第一代的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分成阿卡迪奥与奥协良诺两个系统直至第七代长猪尾巴的奥雷良诺,是一个按时间顺序的链状结构。 由于长篇小说本质上不受任何既定的形式所限,因此无论在中国在外国它都能自如发展,常具规模。而小说家仿佛要用大量精密的细节来替代那些较难把握的思想和知识上的集成。中西传统对结构概念的不同,但在努力将大堆材料作系统的组织时,却都找出相似的方法来。即以几代人为基础建立循环式的小说结构,极力把各种纵横交错的母题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长篇小说的主要成就就在于它能以批评的态度来重建一个新的世界观。它根基于现实,却要越进一个假想的“非现实”层次里去。小说家(至少是其中最伟大者)在力求忠实地表现一个满布可信的细节深具说服力的完整世界时,必然要面临现实世界一些比较深入的本质上的难题。小说家一开始去追求客观现实的世界,则早晚上要陷入自相矛盾的局面。他会发现,客观事物之存在实际已假定了有一双外在格物的眼睛,因而也早不确定了一个主观而相对的视点。“长篇小说不若史诗般拥有一颗天真灿烂的童心,它乃一门雄浑老成的艺术。“(卢卡契) 《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的作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创造了一个发自内心的世界,它不是确实世界的重复,而是要谴责它的丑恶和虚假,因此他们探求,他们重建,他们发明。对这个世和这个时代,他们既不进行复制又不使其理想化,也不简单地加以歪曲。他们从中截取的不是偶然性,而是深刻的规律。他们还证明了按其它规律创造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性,他们使现实之树长出了新枝。他们创造了一些种类陌生的事物,也有一些魔鬼,但是他们都具有有机的统一性,这些生机勃勃的生物是由一种巨大的发问和挑战和赋予活力的。可能的和幻想的绘画是现实和日常的绘画的延续。 “真正的艺术就是使人想起它的一种方式”。艺术作品的使命不再是再现世界,而是表达人的愿望。“作家的使命是把孤独的和必死的一切引向无限的生活,把偶然的东西变成符合法的东西。他的使命是带有预言性的。”(雅奴赫《卡夫卡谈话录》P162) 《红楼梦》并卷就勾勒了一个女娲补天的创世神话,因而引出了“无材可去补苍天”的宝玉,以及灵河岸边的绛珠仙子。加以“还泪说”,真是神而又奇。这个“朱兰白石绿树清溪、人迹罕逢飞尘不至”的理想世界就是与《红楼梦》中描写的丑恶肮脏的现实世界形成鲜明对比的“太虚幻境”。它是全书的基石,给整部红楼罩上了梦幻飘渺的气氛。 《红楼梦》中的现实世界是龌龊不堪之至了,如柳湘莲的名言:“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让我们先从贾赦说起。贾赦在《红楼梦》里可算是最肮脏的人物这一。《红楼梦》中有条无形的章法,即凡是比宝玉长一辈的人,对其不堪之处,描写都多少有相当保留,这也可以说是“为尊者讳”吧。尽管如此,作者对贾赦仍不肯轻易放过。所以第四十六回专章声讨,详写强纳鸳鸯为妾的丑事。曹雪芹借袭人之口写出他的史家定评:“真真——这话论理不该我们说——这个大老爷太好色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放手了。”《红楼梦》中对贾琏淫行最多特写镜头,恐怕是表达“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名古谚吧。东府自然更为肮脏: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贾珍诸人整日聚赌玩娈童,以致曾跟老太爷打天下的焦大痛骂:“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当然如鲁迅指出:“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为贾府好,不过是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罢了。”(《伪自由书?言论自由的界限》) 应当指出的是大观园的归属问题。大观园是曹雪芹着力最深的地方,是作者的希望所在。在庚辰本脂批有这样一条: 大观园系玉史与十二钗之太虚玄(幻)境,岂可草率? 根据脂砚斋的看法,所谓“天上人间诸景备,未许凡人到此来”的大观园便是理想世界太虚幻境的人间投影。这两个世界是融合的。我们虽然不能过于相信指批,可是在内证充分的情况下脂批却是最有力的旁证。让我们看看《红楼梦》中的直接证据,第五回宝玉随秦可卿游太虚幻境: ......至一所在。但是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罕逢飞尘不到。宝玉在梦中欢喜,相到:“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 第十七回宝玉随贾政入大观园,行至沁芳亭一带,书中所描写的正是“朱栏白石绿树清溪”这八个字的充实和放大。就心情而言,宝玉初进大观园时(第二十三回)作家写道:“且说宝玉自进园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岂是偶然?更为明显的是宝玉和贾政一行人离了蘅芜院,来到一座玉石牌坊之前: 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是哪里见过一般,却一时想不起来哪年月日的事了。 宝玉自己也许忘了,可是读者一定还记得第五回宝玉梦游至一所在,有一石碑坊上书有“太虚幻境“,所以脂批于此点明:“仍归于葫芦一梦之太虚幻境。”贾政说:“这是要紧之处”,是的,《红楼梦》中还有比太虚幻境更要紧的所在吗?作者一再再而三地点明:大观园不在人间,而在天上;不是现实,而是理想。更准确地说,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1972年宋淇发表《论大观园》提出: 大观园是一个女儿们和外面世界隔绝的一所园子,希望女儿在里面,过无忧无虑的逍遥日子,以免染上男子的龌龊气味。最好女儿们永远保持她的青春,不要嫁出去。大观园在这个意义上说来,可以说是保护女儿们的保垒,只存在于理想之中,并没有现实的依据。 这段话说得既平实又中肯。大观园是一片理想的净土,它与外面的现实世界是“清与浊”、“情与淫”、“假与真”风月宝鉴的反面与正面。这两个世界是贯穿全书的一条最主要线索。清道光年间王香雪评曰: 《石头记》一书,全部最要关键是真假二字。读者须知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在有真,假不是假,真不是真。明此数意,则甄宝玉贾宝玉是一是二便心目了然,不为作者冷齿,亦知作者匠心。 可是令我们痛心更令曹雪芹痛心的是大观园这个理想世界是建筑在最肮脏的现实世界基础上,第十六回对大观园建造有很清楚的叙述: 从东府一带借着东府花园起,转至北起,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先后令人拆宁府含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的一段活水,今也无须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 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 我们知道东府诸公及荣府的贾赦是最为淫滥之人。它让我们不能忘记最干净的其实也是从最肮脏的里面出来的。最干净的最后仍旧要回到最肮脏中去的。“欲洁保曾洁,云空未必空”这两句诗不但是妙玉的归宿,同时也是大观园的归宿。曹雪芹一方面全力创造了一个理想世界,在主观企求上他又无情地写出了一个与此对比的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的一切力量则不断地在摧残理想世界,直到完全毁灭为止。“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也构建了一片神奇的土地,那就是马孔多。由于两位作者文化传统与历史的背景不同。《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曹雪芹根据中国传统佛道思想虚构的,其在人间的投影大观园则是建立在旧势力的阴影里,是人为的退缩,是有院墙的具体的封闭。《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虽然在人间,但又是无处寻觅的。马尔克斯对其环境的描写也似伊甸园般美好。 马孔多是一个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庄,座落在水流清彻的河边;这些水流沿着洁白而巨大的像史前时期的化石蛋一样的光滑的石床向下流。这块天地是如此之新,许多东西都尚未有名字,提起来还得用手指指点点。 在许多村庄中,马孔多是最有秩序最勤劳的一个。那是一个幸福的村庄,那里没有一个人超过三十岁,也从未死过人。 但“因为这个村子隐没在辽阔的沼泽地里”。环境险恶闭塞,它是布恩地亚第一代及二十多户亲友怀着冒险精神背井离乡开拓创建的,是人们的逃避,是无形的空间的隔绝。 马尔克斯曾有段文字描述一艘搁浅的西班牙大帆船: 整个船身处于孤寂的地方,被子人忘却了,没有遭到时光的侵蚀,也没有受到飞到飞禽的骚扰。......里面除了一大簇花卉,没有任何东西。 这充满象征性的语言就是马孔多初期的写照。在没被殖民者发现之前,它闭塞、贫困、没有任何嵌有物质文明的东西,它有的仅是一簇花卉,它代表着和平、宁静、纯洁、美好,是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外桃源般的理想世界。 如果说曹雪芹是极力想保护大观园这块理想之地不受外界侵袭,结果“历史的必然与现实世界的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导致大观园的破产;那么马尔克斯则是有意安排一个世外桃园马孔多,把这个“有价值的东西当面摔给人看。” 悲剧同工,却有异曲。前面我们说过大观园是建立在旧的园子基础上,虽然它处处小心严加防范,不惜以封闭来求得保护自己,但毕竟它的“干净”是建立在包围之中。大观园里的人物对这两个世界的看法是清醒的。我们不妨检讨一下“黛玉葬花”的意义。“黛玉葬花”发生在第二十三回,宝玉和诸钗刚刚在大观园里开始他们的理想生活,所以这个故事的安排富有深意。 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上挂着纱囊,手中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业,撂在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哪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她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黛玉葬花一节正是作者开宗明义地点明《红楼梦》中两个世界的她。黛玉的意思很明显,大观园里面是干净的,但是出了大观园就是脏的臭的了。把花葬在园子里让她们日久随土而化,这才能永远保持清洁。花在这里自然是园中女孩子的象征。她们若想保持干净纯洁,唯一的途径便是永驻理想之城而不到外面的现实世界去。从主观愿望上说,宝玉和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所企求的是理想世界的永恒,是精神生命的清澈;但在客观认识上,他们对外在世界不是茫无所知,他们虽然天真烂漫,却并非幼稚糊涂。事实上她们一方面把两个世界区别得泾渭分明,而另一方面又深刻地意识到现实世界对理想世界的高度危害性。“黛玉葬花”这正是通过形象化的方式把这两层意思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曹雪芹有时也用明确而尖锐的语言点出外面世界的险恶。第四十九回史湘云警告宝琴道:“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子里,来这两处,只管玩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会无防。老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的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到底湘云是直率人。 绣香囊出现于大观园里中是一个信号(七十三回)被夏志清比之于伊甸园中蛇的出现,因为蛇一出现,亚当和夏娃就从天堂坠落到人间。黛玉一句“冷月葬花魂”标志大观园的气数是真的要尽了。抄检大观园,晴雯被逐,迎春误嫁,通灵走失,黛玉夭亡,探春远嫁,妙玉遭动,巧姐被卖,惜春独守青灯,真是“大故迭起,破败死亡相继”,正应了“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红楼梦》作者就是这样将两个世界于强烈的对比中写出,以显示肮脏丑恶的现实世界(淫)无时无刻不在对理想世界(情)进行围困侵害。 宝玉是一个有情有欲的人,所不同是他的欲永远是为情服务的,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第六回作者安排宝玉与袭人偷演警幻所训之事是有深意的,表明此后宝玉在大观园中和那些清静的女孩各不相扰,乃由于不为而非不能。可见宝玉情淫具备,清浊兼资,他属于“泥做的骨肉”,却终日混在“水做的骨肉”中。只有这样宝玉才构成了大观园与外面世界之间的接榫。 我们知道宝玉出生时嘴里含着通灵宝玉,也就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粗通红楼的人也会知道贾宝玉与那块“顽石”是一而二,二而一,即假作真时真亦假,它的具体而统一的表现形式就是作为护身符的通灵宝玉。 清同治年间人解庵居士,《石头臆说》云:“通灵宝玉兼体用论,论体为作者之心,论用为作者之文。夫从胎里带来,口中吐出,非即作者之心与文乎!何以言石上所记即通灵所说?观夫青埂峰下鲜莹明洁之石倏尔缩如扇坠,幻形入世,迨取本还原,将一生所历情事尽记在石,意欲问世传奇,非即以通灵之心作此通灵之文乎!” 此言得之。通灵宝玉作为现实与虚幻想的融合点在全书中如草蛇灰线,经历了几番大纠葛。 首先通灵宝玉就被外部势力利用,以金玉良缘为借口,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拿联姻作交易,把魔爪伸进在观园,强行拆散了宝黛以纯洁爱情为基础并且是在太虚幻境灵河岸边就已命定的“木石前缘。”通灵宝玉成为宝黛有情的主要障碍,也是他们经常呕气的肇因。 在第二十五回,通灵宝玉第一次显示作为希世奇珍能除邪崇的功能。宝玉因受贾环充满妒意的母亲赵姨娘的巫法而身染重疾里来了一个癞头和尚与一个跛足道人,把玉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然后借助于恢复玉石因与尘世声色相刃相靡而被玷污的奇迹力量,治愈了宝玉。这里已再明白不过指出能灵宝玉就是青埂峰下自怨自叹日夜悲号的顽石。 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化身,贾宝玉则是它在尘世的幻形。正如袭人说道:“进业的谁不知道这玉是性命似的东西呢,真要丢了这个,比丢了宝二爷还利害呢。”(第九十四回) 通灵宝玉的丢失实际上就是宝玉自我的迷失,是他耽地尘世声色犬马,在日常生活的表面布景里上演了一场本体论的悲剧。失却了理想世界理性之物的宝石陷入了痴呆状态,这恰恰相反恰恰给金玉良缘的实现以可乘之机,苦降珠也终于魂归离恨天了。 还玉一场(第一百零六回)是两个世界对通灵宝玉同时也是对贾宝玉拯救与毁灭展开的 最为激烈的正面冲突: “......弟子请问,师父可是从太虚幻境地而来?”那和尚道:“什么幻境,不过是业处来去处去罢了!我是送还你的玉来的,我且问你,那玉是从哪里来的?”宝玉本来颖悟,又经点化,早把红尘看破,只是自己的底里未知;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便说道:“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那僧笑道:“也该还我了。” 袭人闻知,“两只手绕着宝玉的带子不放松,”紫鹃也“抱住宝玉”,宝玉难以脱身,叹道:“为一块玉这样死命不放,若是我一个人走了,又待怎样呢?”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当宝玉答应不还玉了,只要见见和尚,宝钗明快地说:“放了手由他去就是了。” 宝玉怎不顿悟!笑道:“你们这些人原来得重玉不重人哪。你们即放了我,我便跟着他走了,看你们就守着那块玉怎么样!” 那块玉米面被尘世玷污的“假”宝玉留了下来,而由此顿悟的“真”宝玉则决计抛弃红尘,由肮脏邪恶的此岸奔向干净纯情的彼岸。这个没有流放的流放者,这个到处都是异乡的人,这样的抉择对于他将是一种奇妙的解脱和真正的生活。 通灵宝玉,作为仙境中的一块石头,它的存在具有本体意义上的先行统一。而在红尘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虚伪玄学所理解的青春韶华。他体验着主体与客体的分化,自我与他人的对峙,实际情况与沉沦的冲突。王夫人道: “古往今来,你们听见过这么第二个么。......病也是这块玉,好也是这块玉,生也是这块玉,......”(第一百零六回) 宝玉生命的给定部分乃是他自身与石头关系的辨认。他的存在虚空既不能以黛玉的存在关系来充填,也不可能以他的这种尘世的自我来充填。 以上我们谈了《红楼梦》中现中现实与理想的鲜明对比、冲突及作为交叉点通灵宝玉的作用。下面我们再来探讨《百年孤独》中的两个世界。 与《红楼梦》不同的是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只明确描述出了马孔多这个理想世界。而那丑恶的外部世界隐藏在幕后,虽然看不见,却时刻能感受到其对马孔多的压榨、操纵和侵蚀,仿佛“全世界的蚂蚁一起出动,正沿着花园的石子小路费力地把他拖到蚁穴中去。“ 最早敲开马孔多这个世个桃源和平与幸福的是以黑尔基阿德斯为首的吉卜赛人,马尔克斯以形象神奇的笔触描写殖民者的掠夺: 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挨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倒下,木板因铁钉和螺丝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后面乱滚。就是这两块小小的磁铁,霍·阿·布恩地亚用一头大骡子和一群山羊换了下来,后来两块磁铁再加上三枚金币成为换取放大镜的代价.为了看一下马孔多从未见过的冰块,他们每个需付给吉卜赛人五个里亚尔,摸一下价钱还要加倍!这里殖民者贪得无厌的嘴脸不是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了吗?马孔多作为一个乌托邦式的村庄,其初期是“但有父子无君臣”,在此桃花源中无政治秩序,只有伦理秩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马孔多居民以为翻过几座山梁就可以逃避殖民者的魔爪是多么幼稚。贪婪是他们的动机,残忍是他们的本性。党派纷争,内战频仍,接着被称为绿色地狱的美国香蕉公司登陆了。火车的出现则完全摧毁了空是上隔绝的这个小镇。“这列样子好看的黄色的火车注定要给马孔多带来那么多的变化、灾难和忧愁。“美国人的到来更使这儿闹得天翻地覆。“他们造成的乱混大大超过从前吉卜塞人造成的混乱,而且这种混乱根本不是短时间的,容易理解 。”随这而来的是所谓的外部世界的物质文明:妓女、赌博、醉汉、斗殴和死亡,以及大白天就在吊床上当众乱搞的丑恶现象。“在短时间里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以致......马尔多的居民已经认不得自己的市镇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工人们自发走向了破坏工厂反对工贼的斗争,大罢工则把它推向了顶点。这是不可调和的斗争,剥削阶级是不可能善心的,他们的回答只能是屠杀。结果是倒下了三千多工人、妇女和儿童,他们不得不用“有两节车厢,前中后各有三个车头牵引”的火车装运这些尸体给扔进海里。 不错,马孔多曾经拥有过幸福,是一座用“晶莹夺目的材料砌成”的纯洁的冰城。但从吉卜赛人带来了望远镜,“科学缩短了距离,”马孔多就已经进入了殖民者掠夺的视野,再也别想有安静的生活。 当霍·阿·布恩地亚第一次看见吉卜赛人的冰块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老的钻石,”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表明马孔我居民是把他们的家园(冰城)看得象钻石般美好。冰块总归是冰块,虽然象钻石但毕竟脆弱多了。当能够借太阳光使干草燃着的放大镜出现,冰块就要融化了,用冰块砌成的冰城也将要慢慢解体了。马孔多在世纪末的恐惧中颤栗了。一场下了四年十一个月两天暴雨“掀开了屋顶,刮倒了墙垣,连根拔起种植园最后剩下的几棵香蕉树,紧接着一场飓风将弱小的马孔多人从地面上一扫而光。”这个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忍受了百年孤独的世外桃源马孔多,“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墨尔基阿德斯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是吉卜赛人,来自充满疾病灾难的丑恶外部现实世界。他在波斯患过癞病,在马来亚群岛患过坏血病,在亚历山大患过麻疯病,在日本患过脚气病,在马达加斯加患过淋巴腺鼠疫,在西西里岛碰到过地震,在麦哲伦海峡遭到过牺牲惨重的轮船失事。 就是这个“坎肩布满了多年绿霉”的老头率先踏上了马孔多这块没有疾病没死亡的净土。虽然非墨氏初衷所愿,但事实却是现代文明带来了现代罪恶,羊皮书以预言般的力量将现代文明的罪恶深深地烙进了马孔多古老的土壤中。 羊皮书出于墨尔基阿德斯之手绝非偶然,表明脆弱的马孔多一经被现实发现注定要走向崩溃,理想的破灭史是由现实来撰写的。 因为理想的破灭是像冰一样逐渐融化的,现实的渗透也如阳光一样是悄没声息的。尽管黑氏的幽灵时常出现在布恩地亚家族后代面前提醒他们外界文明的危害性,但在短期内殖民者以“科学进步”为幌子进行掠夺所造成的后果是看不见的,因此在良诺上校等人眼里羊皮书不过是一堆垃圾,发出难以忍受的腐烂的气味。直到第四代孪生兄弟看出了马孔多正在逐渐走向世界末日,为了摆脱恐惧拯救马孔多的未来,他们开始钻研羊皮书,懂得“必须解开预言之谜,这样他们就不会完蛋。”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终于明白了马孔多的历史悲剧,但为时已晚。世外桃源马孔多已经走到历史的尽头,被现实世界的文明罪恶无情的击碎了。 现实世界满布疑惑,而小说即拴于现实的模拟世界,故此人类的本质根本不容有一种最终解决问题的可能存在。伟大的艺术家不是模仿现实的形象,而是模仿它的能动性;不是提供事物人物的仿制品和复制品,而是参加一个正在形成的世界的行动,发现它们内在节奏。他不仅担负着报道战斗的任务,而且也是一个战士,有他的历史主动性和责任。对他和对任何所有人一样,问题不在于说明世界,而在于参于对世界的改造。以现实主义的名义要求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表现其基本的运动和未来的前景。这是一种哲学的而且是美学的要求。对一个既定时代里的人和世界的关系,一部作品也许是很不完整甚至极为主观的见证,而这个见证却可能是真实而伟大的。艺术特有的道德不在于训诫人,而在于提醒人。 曹雪芹不是一个绝望者,而是一个见证者。 马尔克斯不是一个革命者,而是一个启发者。 它暗示世界的缺陷并呼吁超越这个世界。] 因为“有”的世界拒绝度量,“存在”的世界不用度量。 因为人不能自己拯救。 艺术是把目前现实变成神话,变成尚未存在的东西的“密码”的艺术。像一切神话的伟大创造者一样,曹雪芹与马尔克斯在作品中创造了形象和象征的世界,察觉并暗示事物之间的联系,把经历、梦想、虚构、甚至巫术合成一个看不见的整体,而且在感觉的重复印象或重叠中,使我们每个人感到日常事物的轮廓,隐瞒的梦想、哲学或宗教的概念,以及超越它们的愿望。人们不会听任自己对作品中比喻的细节作一种犹太教法典的注释。在象征的具体发挥和它抽象的意义之间没有一种从字眼到字眼的对应是可以理解的。在象征总范围里活动的是活生生的人,有个怀的人,细节的现实主义并不与象征主义背道而驰,而是给了它生命力。 《红楼梦》和《百年孤独》并不是一种被隐喻弄得怪里怪气的抽象观念。它们是一种揭示性的神话,一幅使天上人间成为一统世界的生活景象。对它们的作者来说,现存的一切只是习惯,伟大就在于拒绝社会。 他们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是统一的。 他们生活过的世界和他们创造的世界是统一的。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论文

2011年3月20日义务教育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要以善于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为核探究微观物质世界 彰显科学课堂特色昆明市五华区红云小学 熊光华心目标。并通过翔实、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达成科学课程目标的统一和落实。针对这一目标要求,现就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材下册第一单元里第4----8节的《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的四个内容的教学中,就如何开展在微观世界里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做以下探讨?一、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掌握教材基本内涵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4-----6节的教材编排意图,强调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共同探究物质的微观世界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要求,师生共同合作,借助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投影仪、图片等的使用,提升学生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物世界的更深层次的了解,二者相互联系,激发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奥妙与神奇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科学课课堂里的探究学习过程中,达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爱好,认识事物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世界观的提升,并在严密而活跃的教学环节中,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在教师悉心的指导,使学生的动手、动眼、动嘴、动脑和逻辑思维能力获得理性的飞跃和提升。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而神奇的世界。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各种各样的生物有着自己的习性、形态、结构、特点和多样性,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最明显的特征是:“任何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同时,又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过去,学生对生物(质)的主观认识是建立在初步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生物(质)世界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肤浅的、有限的认识领域。随着教材的逐步深入,教师引导学生在正确使用肉眼和放大镜直观的观察动植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具体的学习使用显微镜来直接观察生物细胞的结构、形态和样子。用图画、语言、文字和表格,来记录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被观察到的生物的细胞图像、样子、形状、颜色、结构和特点。通过学习本章节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交流、整理、归类、汇报研究成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关于细胞学的新知识,并在对事物认识探讨过程中,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体验和提升。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科学知识的精神和本领,扩展视野,开拓知识领域。在科学课堂里的探究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 在课堂教学探究中,注重实作、实验和实效在本章节的学习中,重点是教师要悉心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课堂目标的实现,达成对微观世界深入细致的认识。首先、教师要指导好学生动手,引导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的方法。在使用放大镜之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使用放大镜观察生物实物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正确认识显微镜及各部分名称,怎样操控显微镜的步骤和方法。通过教师生动、直观和具体的示范、操作和具体指导,使学生详细认识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掌握具体操作的要领、过程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其次、是引导学生领悟教材内容,参照图片,使学生详细的认识到“生物体是由千千万万的细胞构成的”这一理论的根据,使学生的初步感知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其三、通过教师的指导,主要做好以观察实物洋葱表皮细胞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过程,具体观察其内部细胞结构,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交代给学生,为了要更好的观察到生物的细胞结构,必须学会制作好洋葱物实体标本的切片,做标本切片的方法、步骤以及注意刀片使用时的安全,正确掌握使用显微镜个操作部件的相配合使用,选择交换不同倍数的目镜和物镜镜头,可调节操作载物台横向或纵向移动的旋钮的具体方。例如:要想使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更小的生物细胞体时,要有一定的具体要求,如何操控显微镜反光镜聚焦光点,使显微镜达到最佳视觉效果?如何正确摆放好载玻片?如何调整显微镜的镜头焦距微调?如何使显微镜的物镜镜头小孔准确对准标本?如何调换物镜镜头?如何正确的调节载物台进行横向或纵向的移动?如何在缓慢而细心的调节目镜微调观察标本时,不把目镜镜头将载玻片压碎?如何在观察标本的一闪而过的瞬间中,捕捉到生物细胞被放大后清晰的最佳视觉图像效果?其四、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会制作洋葱标本切片时,所需要准备的工具。在制作标本时,教师要教会学生耐心细致的用刀片反复刮去实物上的多余部分,并用水反复的边刮边冲,制成标本的厚度,必须是实物的三十至五十分之一丝的透明薄片,标本的面积一般只能有五至十五平方毫米。再把刮制好的标本薄片用刀片小心的划成“井”字框,并从“井”字框里用镊子非常小心仔细的把最中间的标本取出来,放在湿润的载玻片上。其五、引导学生正确操作调节显微镜进行观察。通过教师的正确示范、操作和指导,逐步的指导学生分别按照观察标本的步骤来进行观察:切片----装片----调节旋钮----调节载玻片----调节反光镜……一系列要领。使用肉眼和显微镜来仔细的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和样子,并要求学生把所观察到的洋葱细胞用笔画在记录单中,用语言来进行描述它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做其他事物的标本。通过几次不同的观察,比较,再观察,再比较,反复探究,比对,小组合作交流活动,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出正确的结论:“任何生物体都是由微小的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获得对微观世界的进一步认识的提升,更加激发出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三、 在微观世界的探索中,开拓视野通过以上课堂的学习活动,学生借助显微镜这一科学仪器观察到生物细胞的样子,结构,颜色等特征。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细胞对生命体的存在的意义,更有兴趣去发现生物世界更多的奥秘。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便可以更进一步的进行课堂内容的拓展,带领学生进行下一个课题-------微生物的研究学习。比如:人体内的血液细胞的观察研究,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组织的观察探究,蔬菜和粮食类作物细胞的观察研究,其他绿色植物的细胞观察研究,对自然界里水滴的观察研究,微小昆虫的观察研究……使学生认识了部分生物多样性和各自的特征,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一片绿叶,一滴鲜血,一滴水,一个微小的生物,一片现实当中获取的人体上表皮组织细胞……等等,都可以作为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领域。通过全班师学生的共同探究活动中,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进一步加深了对微生物和一般生物的认识。大家看到了人体血液细胞和人体上皮细胞的构造和特点。观察到的新鲜血液细胞,是一个个呈圆形状,桃红色的,它们一个个鲜活生动,充满生机,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一滴水里有无数细小的微生物在里面活动;小昆虫细小的腿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刚毛;一片五平方毫米的人体皮肤上皮组织上有千千万万大小相似,排列有序,有规则,不同形状的细胞。它们多姿多彩地呈现在学生们的视觉里。从而使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微生物同样也是生物,他们具有与其他生物相同的特征,并且认识到生物世界是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是丰富多彩的。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比如查资料,上网了解到相关内容的知识,更加明白了世界上还有的一些生物是单细胞生物,有的生物则是多细胞生物的特性。随着课堂上借助显微镜的不断运用,我们已经在引导学生认识并且建立起生物细胞概念的基础上,拓展到对自然界里的其他微生物的认识,对病毒的认识,对细菌的认识,对其他物质分子结构的认识理解,从而在学生的心目中初步建立起生物分子学的概念,为他们进入高一级的学习激发出兴趣,并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之前,“任何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生物细胞学的概念,在学生心理是一个比较抽象而模糊的概念。通过本单元本章节的学习,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加强了学生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理解,从而达到完成本章节的学习目的和任务。本人的本论文已在《云南教育》发表,仅供参考。产权归己。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观念整合及机制对接[摘 要]: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渠道的时代主导性思维出发,在论证其基本关系及意义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普及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整合和理论与实践对接机制的构建进行了考量分析与探讨。党的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的战略思维与伟大构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因此,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过程的观念整合与教育对接机制的构建,有着积极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的本构关系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前提,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和归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土化过程的实现。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中,其职能作用的发挥和社会功能的体现。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三者之间的基本构成关系,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与教育目的有机统一的基本逻辑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实现条件的“教育哲学[2]”关系。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3]”,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和发展方向。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继承、运用、发展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根本要求和实现目的。3. 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接受性是步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大众化、中国化的必由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社会价值观念和个体价值取向趋向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体系的大众接受性,使全体中国社会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和核心价值的,社会理想、政治取向、文化发展、和谐思想理论综合于一体的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念达到普遍共识乃至高度认同,才能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中,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观念,系统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机制,努力提高教育话语的大众接受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体系和话语学,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本土普及化、步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路径。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1.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职能和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规律[4]”,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历史职责,明确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承担并履行着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职能,确立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渠道的时代主导性地位。同时,也从整个社会层面上设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向大众化社会传播先进思想理论、传承文化文明的运作执行载体和理论武装工具的社会属性功能。因此,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中的现代职能并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观念整合,进而在大学生中进一步开展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普及活动,构建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的长效对接机制,既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进程,步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和使命。2.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普及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导性功能贯彻落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战略思想和任务,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的时代主导性功能。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导性功能,亦即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探索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进而言之,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职能的发挥和社会功能的进一步体现。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职能的全面履行和教育效能的充分发挥,从高等学校对大学生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教育活动,使作为人才后备军和未来社会主干力量的一代代大学生,从思想意识、观念形态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理论体系、核心价值、取向标准,内化整合为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觉悟,形成牢固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信念,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思维固化为方法手段,上升为指导工作和社会生活的行为实践,进而使他们成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社会教育的主导力量,并通过他们向广大社会成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的教育进程,才能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步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转变观念,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认识上的有机整合1.切实转变观念,克服教学与实践“两张皮”现象近年来,在中央决策高层战略层面上的强势推动,各高等学校根据中共中央[2004]16号、教育部[2005]9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活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效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但由于高校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诸多原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造成学校在思想观念层面上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不统一,由于认识和措施的不到位,形成了“两张皮”的现象。说明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理论意义上尚未得到充分论证,在行为实践上教育与管理“两套马车”问题比较突出,在执行层面上存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活动、重专业实践轻政治理论实践等问题,未能形成一种规模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削减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教育实践的实效性。教育和管理是哲学的对立统一范畴和方法论的认识问题,只有从思想意识和观念上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两者具有目的的一致性、方法的对立统一性特点,是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机统一,是同属于方法论的哲学范畴,是克服“谁重要?谁次要”的教育管理“两张皮”现象思想基础。因此,要切实转变观念,从“理论与实践都是为了育人”的大教育观高度,必须克服“两张皮”现象,才能真正在机制上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经费保证、时间安排,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计划的、系统的安排实践活动,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管理“两套马车”在统一计划下正常运行。2.突破思想理论课堂教学的封闭循环,提高课外社会实践重要性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的意义深远而重大,其教育地位的重要性和主导性不言而喻。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除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必须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走出课堂教育的封闭循环,积极推进大学生的课外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是为配合课堂理论教学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实践锻炼和社会教育来深化理论认识,内化为觉悟,健全学生成长机制的过程。这对促进大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有效推动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实现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联系和有效整合,必须进一步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特点,转变课外教育教学“低人一等”的落后观念,只有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社会实践“同等重要”的认识,充分认识当前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存在问题,才能提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机制整合的相关行之有效的创新措施,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四、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社会实践的对接机制,以提升效果1.建立对接机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联姻”从思想上提高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认识,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联姻”的关键。因此,要从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整合,本着“三个有利于”的原则,通过党政隶属关系和职能的适当调整,建立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党政职能和教学单位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克服教育与管理“两张皮”、实现两者“联姻”,既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有机、有效结合”,而不是简单的对接或是有意识的形成两个独立的板块,才能在体制和机制上真正地实现“联姻”,达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目的。2.重视课堂教育的理论效果,打好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内容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大胆进行课堂理论教学改革,在课堂上要进一步丰富并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出分析和解释,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同时吸收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和科技哲学等学科的观点和内容,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使之更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可学性和价值性,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从而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夯实理论基础。3.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切实提高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大学生走出课外在校园和校外社会进行实践教育的实施主体和行为主体是大学生,客体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然、社会、精神的对象。高校应该认真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培育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的主体性。这就要求高校应将管理者的角色转化为服务者的角色,树立新的工作理念,适时把握大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和关注焦点,在策划每一项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时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钻研主题,确定地点,选择时间,组织人员,设计方案,指导实践,要尽量创造条件,全方位地服务于学生。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压抑为愉快,从而促使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潜能得以充分的开发,也改善了大学生在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中敷衍了事、擅下结论、应付交差、缺乏新意、急功近利的问题。4.加强高校、社会、部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协同性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参与。因此,建议地方政府依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制定具体政策规定,加强接收单位与高校的合作,避免只停留在挂牌和口头协议等表面形式而使组织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处于社会边缘化状态,导致高校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在恳求支持的状态下,游击型的更换实践单位情况。因此,需要各级党政领导、教育部门、接受单位的支持配合以及高校自身的齐抓共管、达成共识、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构建系统而又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下的运行机制和人员经费保障机制,以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5.健全课外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机制,为实践活动提供有效保证课外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实施,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效,是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极其重要的一环。在实践过程中,学校组织要以教师(或管理干部,下同)为主导,以课外实践内容和活动范围为基础,建立5-10人为一个小组单位的工作机制,实行组长负责制,下设外联小组、监督小组、信息反馈小组等。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向教师负责,受教师监督。各小组必须坚决贯彻活动的指导思想,认真按照统一的工作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通力配合,灵活协调,创造性地完成活动,从而达到活动的目的。6.建立合理的社会实践考核机制,完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检验手段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要按照教学管理的基本特点严格要求,避免单纯由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量化和单方向考核。应在实践前、中、后,对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考核。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有:第一,由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在组织实践教学过程中是否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与落实,对学生是否提出了明确的实践要求,是否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进行了认真的评价;第二,由学生对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是否能认真负责、悉心指导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有:第一,由教师对学生就课外社会实践前是否明确选题和方式,减少和避免了盲目性和被动性;实践中是否保证了时间和效果;实践后学生是否按时、按要求写好实践报告,报告的内容是否突出主题,有材料、有观点、有分析;第二,由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认真完成的社会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并记学分。建立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考核机制能促使教师和学生扭转轻视课外社会实践课程的观念,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社会实践的质量。

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促使大学生培养锻炼才干,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这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验,更是我们人生的一笔财富。这一路走来,收获颇多,很多感悟将是我今后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借于本次毛概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有了走出校门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我们小组选择北京大学生消费价值观这一题,设计了调查问卷,我们分成小组去周边的几个大学发放调查问卷,还通过QQ、人人、邮箱等网络工具发问卷,尽可能多的增加调查者数量。收集齐数据后,我们通过EXCEL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相互帮助,相互合作,让我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学会了许多。一方面,我们深入了解了北京大学生消费价值观这一热门话题;另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社会实践还让我学会了许多处世之道:首先,队员之间要首先要善于合作。由于,我们队的队员都是同一班级的同学,所以我们配合得非常默契。但是将来和我们合作的不一定都是我们的朋友,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包容,善于与人合作。当今社会,团队合作能力更加重要,“众人拾柴火焰高”。其次要善于沟通. 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在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这一点。其三,要主动出击,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有些东西不能选择,有些东西却可以选择。分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得知道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还能逐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并在实习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做为大学生,我们深深地感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并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实践,这种社会实践是在大学中的社团生活所无法比拟的,只有在真正的社会工作中体验生活,亲身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到实践,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实际,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社会的学生。社会实践弥补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和不足,社会实践的意义也在于此。

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文章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结合性实践群体理论研究群体

【论文摘要】 以往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是从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差异角度展开的,这样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克服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的矛盾,但难以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启示。因此,从教育理论的可实践性入手,探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结合的层次对应性,弄清其结合的内外机制,就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是教育理论被实践群体内化并用以指导实践,研究者根据实践群体反馈,对教育理论进行修正、完善的相互作用过程。由于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层次性,这就决定了其结合也有一定的层次对应性。加上不同种类教育理论品格和目的指向的差异,因此不是所有的教育理论都能为实践群体所选择和内化。只有那些具备内化条件与结合机制的教育理论,才能成为真正指导教育实践的可行性理论。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条件 (一)教育理论的可实践性 在整个教育理论体系中,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必须保持自身的可实践性。因为具有实践性的理论才能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那些从学科逻辑体系中演绎、从其他学科移植或翻译引进的教育理论,因其缺乏与教育实践结合的土壤,缺乏与教育实践历史的、情景性的联系,很难直接用来指导教育实践。教育理论要具有可实践性,就需要经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发展过程。因为只有这样创生的教育理论,才能做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在创生指向上具有针对当下教育实践的目的性,具有走进实践群体内心世界的亲和力,形成特定历史条件下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等系列实践特性。 纵观历史上对教育实践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教育理论,可以发现教育理论的可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具有切合实际的指导性,这是成为指导教育实践理论的前提。二是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实践者行为的改变是教育理论最终得以实践的重要标志,它往往以师生形成新的操作程序加以显现。三是实事求是的推广性。教育理论具有切合实际的指导性,表明其对指导特定条件下的某些实践活动是有效的,但能否在一定层面和范围内推广,才是真正表明其指导实践深度和广度的关键。四是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大众性,这正是教育理论走向实践群体的特有品格。指导实践的教育理论,只有面向生活才具有现实的生命力,做到与时俱进;也只有面向大众,才能获得实践群体的支持,打牢践行教育理论的群众基础。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 首先,要形成在二者结合中起桥梁作用的中层教育理论。中层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提出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思路,他提倡在整体的社会理论体系和具体的实践研究之间建构一类与特定领域和实际问题相关的中观层次的概念体系。中层理论的定义决定了中层教育理论建构者既要有扎实的相关理论基础,能准确、完整地、富有创造性地解读抽象的理论文本,又要与实践群体有着密切联系,具有丰富的关于当前教育实践的经验,并能深刻把握和理解当前教育实践的状态。中央和省市教科所研究人员就具有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可以利用自身既是理论研究者又是实践指导者的双重身份,选择其中最为当代教育实践所需要的理论作为切入点,将抽象的教育理论作应用性加工,对外来教育理论作本土化处理,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升为指导实践的理论。这样建构的中层教育理论,既坚持了抽象教育理论的基本精神,又把其理论核心变成了易于为实践者理解和操作的方法,从而起着联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中介作用。 其次,借助对教育政策的影响走向实践。教育理论要实现大面积地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最为有效的`捷径就是通过影响教育政策的制订,借助教育政策对教育实践产生广泛作用。要成为这种影响教育政策研制的教育理论,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教育理论建构主体具有参与教育政策研制的权力。这类教育理论建构主体可直接以建议或提案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影响相关研制者的思想,将自己的理论渗透到教育政策之中乃至为教育政策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二是教育理论本身恰好是教育政策研制者所需要的。就不同层次教育理论对教育政策研制的影响看,只有那些影响较大且反映了时代教育改革脉搏、代表多数人心声的基础教育理论,才易引起教育政策研制者的关注。因为以此为基础制订的教育政策才能既反映时代特征,又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怎么能当好一个教育者,怎么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学习呢?我想这是任何一个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1

这本书没有那种高深的理论,而是关注现实,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等的分析对比综合上,从课堂教学、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阅读了袁先生的《教育新理念》,让我的头脑经历了一番洗礼。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时期的教师,需要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以下理念:

一、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二、热爱学生,做到对学生尊重与宽容

“教育是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二)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

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先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时,做好事后心灵深处的旧我和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师真诚的爱。

三、要做伯乐,具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

生活中许多有特殊天赋的人、有着异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开始通常不会被人理解,反而被称为愚蠢或傻瓜。我们的学生中其实也不乏这样与众不同看似愚蠢的人,身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只盯着那些分数指挥棒下的“优等生”,而错把美丽的天鹅当成了可怜的丑小鸭了呢?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我们对待学生不能象“割韭菜似的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善于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与鼓励作为给学生们的礼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天才出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是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为本位。教育工作者在参与新课改的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确立行动目标,迎接教育的挑战。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人精神财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尤其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从这本书中,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而思想者读出的更多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此书给了我很多的启迪,也让我深思。我相信,如果你也一起分享了这本书,作为人,你是幸福的,作为教师,你是快乐的,作为你的学生,他们的生命也会非常精彩。以上只是我的几点感想,其实书中的每条建议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将这些教育智慧赋注于教育实践中,努力成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师。

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2

终于抱着满腔的热情踏上了讲台,满以为课前仔细备课,上课把嗓门放大,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换来的却未必是满意的结果,有时甚至是学生不耐烦的表情,不得不思考什么教育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抱着这样的疑问看完了《爱的教育》,颇有感触。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让人感动不已。这本书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是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流淌着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

师爱,究竟是什么?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的教育》翻译者夏丐尊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感到,爱是心的呼唤,是人间的春风,师爱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爱得越深,奉献得越多,正如一首歌所唱“有爱的世界生命之花处处开放,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教师献给学生的是自己的知识、智慧、时间、精力,我们所期盼的只是学生早日成长、成才,这种爱是高尚的,纯正的。师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朋友们,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为人师的同行们,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让我们教育着并爱着学生们!

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3

趁着寒假的空闲,我认真拜读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其中,最受启发的是陶行知先生的两段名言:

1.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与以往传统教科书有很大改变,多以学生生活、活动为主,但是每个学校每个年级的学生认知情况不同,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也不同。教材内容是死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来创新教材,自主创新“活教材”,以实现创新教育。

2.“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历久弥新。他的思想与我们今天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育理念可谓极富前瞻性,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无不闪烁着创造的光芒。相信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的渗透与运用,会让课程改革更好地发挥出实效,促进新课改的推进

当前我校实施的高效课堂。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自己掌握知识,并通过生教生,让学生去独立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4

这些天放假在家,看到了不少,听到的也不少,其中最多的也莫过于老师管不住学生的事了。对此心中很不是滋味。

其实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有人一样的情感。如果可真你上课,孩子就不把你放在眼里,这就应该引起我们教者的深思了。

本人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威信,首先你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全体起立时,有经验的老师他不会立即与学生问好的,而是神情严肃地先将目光扫视全班每一个同学的脸,特别是课堂表现不好的同学,停留的时间会略长一些。这也就是要告诉他,老师很在乎你。也正是在你扫视的过程中,班级会立即安静下来,而且全班站姿标准,目光都要向着你老师。在课堂上,我们老师还要时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人们常说,老师的眼睛会说话。是的,老师的眼睛就像探照灯一样,上课过程中要随时扫过每个孩子的脸,要随时与孩子形成无声的交流。这样孩子在内心就会有所顾虑:我要坐好,我不能与别人讲话,我更不能做小动作……不然老师会很快注意到我的。如果真有人做动作了,或分神了,我们也不必点破他或批评他。可以立刻让他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或者让他复制一下你刚刚说的话。即使回答不了,也没关系,我可以为他再说一遍,一定要让他回答出来,并就势表扬他或委婉地说:“你看,只要听得认真,你的记忆力还是超牛的!”你眼中时刻都有孩子的存在,孩子又怎么会忽略你的存在呢?

其次,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其实我们不少老师,见到好成绩的学生是满心欢喜,见到问题学生就整天板着个脸。殊不知,你越是这样,学生越是瞧不起你!而课堂上与你捣乱的正是这些同学。一般情况下,当这些问题学生犯错时,我是不会轻易地在课堂上批评他,而是在下课,或者是发现他有哪怕是一点点的闪光点时。我总是会找个没人的地方,耐心地说服他。(切忌不可公开化,因为每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大多会从情感上攻破他。比如:老师认为你真的很聪明,你看今天课堂上那个问题,你回答的角度比班里的任何人都好,这说明你不笨,你完全能学好!(先让他对你排除敌意)再看,为了你的学习,你的爸妈起早贪黑出去打工,他们容易吗?不为了你,他们也没必要这么辛苦!你看每天我们吃得饱饱的,穿的好好的,每天还不忘给你零用钱,你说你不认真学能对得起谁呢?(当然你必须对学生情况很熟悉)这样让他自己感到很愧疚。如果孩子感动流泪了,那你也便大功告成了。像这样处理,孩子会在内心尊重你的,上课自然也就积极配合你了!

接着,我们老师应该准备好每一节课。现在,我们有些老师对自己上课的内容一点都不熟,上课就看教案,试想他哪有功夫去关注他的学生呢?孩子毕竟是孩子,你关注不到他,课堂时间又那么长,你讲的只不过是照本宣科,自然吸引不了他。他当然只有讲话、做动作了。如果每节课的内容我们都能熟记于心,运用自如,这样你就能时刻关注你的学生。当他做动作,或讲话时,你的目光紧紧地直视他,直到他低下头或脸红为止,这要比“不要讲话了,不要做小动作了……” 要强一百倍,甚至一千倍。

最后,我认为我们应该把答题的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随时真诚地表扬与激励他们。课堂上,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尽量让那些基础不好的孩子来回答。答对了,我们老师应该带领全体同学给予他热烈的掌声,并借机予以表扬与激励。如:你的反应真快!你的叙述真流畅!你的声音真洪亮!等等。对那些难度较大 或中档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尖子生或中等生回答。每人的回答,我们教者都要相机予以表扬与激励,甚至是夸大的。每节课,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回答老师的问题,甚至是多个问题。你想想:我回答问题了,老师同学们都会送我掌声,甚至还有许多表扬鼓励的话,心里自然是甜滋滋的。心里一甜,情绪自然就会高涨,大脑皮层就会得到激活,人自然也就聪明起来了。其实孩子本身没有聪明与笨之分,关键是看我们老师们如何去激活了。孩子们都参与到你的课堂上来了,你说你还会为纪律操心吗?孩子在你的课堂上,等到了重视,你说你还会没威信吗?

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5

我刚开始做老师时,愿望并不高,仅仅是,一定要努力工作,千万不能误人子弟。为实现这个愿望,我就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努力了解学生,尽量结合实际情况探寻既适合学生学习又符合自身工作条件的教育教学方法,多年的实践可以说明,这样做的教学效果是不错的。三十多年过去了,学生们都成长起来了,他们各有发展,有不少人成功成才,有所成就,都很不错的。我从学生们的成长中观照到了自己工作的成效,感觉自己的愿望可以说基本达成,时时有所回忆,颇感欣慰。

我以为,作为一个教师,其工作成效往往是和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们学业成绩的高下,他们的志趣、爱好、素养和才情的育成,及其健康成长,各有发展,成功成才,与教师的指导、培养和激励有相当大的关系。学生们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满意度与教师对教育工作、职业、事业的愉悦度是呈正相关的。

我正是从学生们的质朴的话语中逐步地越来越深刻地体悟到教书育人的意义之所在的。

我教过的一个自高中毕业后已分隔十多年不见、留在北京工作、在我后来赴北京开会期间自驾车3个多小时赶来与我相见的学生,见面后,她满怀深情地对我说,她自小学、中学到大学,接触过这么多老师,而给予她最大影响的,就是我。她的话使我深深感动。她又说,“老师,你还记得吗?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对我说过一句话,这句话十多年来一直激励着我。”我实在不记得我说了什么话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但也不好意思问她到底是哪一句话,免得她会认为,对我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你居然不记得;我只是笑着看着她。过后,我仔细地反复地多次回想过,仍然想不起来到底是哪一句话;不过,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可以肯定是那时我在一所地区重点高中作教师到她县里招生面试她的时候,或许是,面试结束时,她问我,老师,我能录取吗?我也许对她说了,相信自己,你会成功的!这一句话,凡是这样问我的同学,我一般都是这样回答的。在当时的情景之下,我不会也不可能作别的什么回答,不可能说别的什么话。而这么一句话,竟然这么多年一直激励着她,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

另一个是我刚参加教育工作不久在一所乡下中学任教时教过他一年语文课、而后近二十年未晤、现在自治区一所高校任教的学生。最近,我来南宁办事,他开车到车站接我而聚晤。在相谈中,他说,原来他的语文基础很差,因为我给他们任教语文,使他爱上了语文,喜欢练写作文,后来,才有了今日的成就。我办完事后给他发了一条短信,感谢他对我的接洽。他发回一条短信给我,开言就说,“能做你的学生,这是我今生的荣幸。”这学生的话语同样使我深深感动。我又给他回了短信,衷心感谢他和同学们当年给予我的支持和配合,我说,是你们的努力和配合才使我的工作有了成效,你们刻苦钻研,茁壮成长,既成就了自己,同时也成功了老师。我深深地感谢你和同学们!

我确实时时感念学生们当年对我教学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比如说,自1981年至1993年,我在乡下初中、高中,到县重点高中,再到地区重点高中,先后在几所学校担任一线语文教学十多年,无论是任教初中生、高中生,非毕业班、毕业班,还是补习班,我一直遵循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着重在作文教学上实行“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所谓教学改革,就是,每周一次(而不是两周一次)作文后,我用一节语文自习课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本人自评、同学互评、语文兴趣小组评审、教师巡查简评”,从而完成作文评改的做法。此项做法得到学生们的积极支持,坚持了十多年,效果一贯很好。很多学生就是通过此项做法由原来害怕作文变成了喜欢作文,进而喜欢学习语文,进而促使各学科学习都明显取得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们学业进步,综合素养明显提高,健康地成长起来。而我通过作文教学改革逐步地参与和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活动,如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进行学习、倡导学生自觉实行每天十分钟百字短文等,有力地促进了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和专业成长。在所有这些教育教学改革尝试上,学生们无不给予我莫大的支持和配合,这些活动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促使学生们有效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全面发展。很多学生在多年之后回忆起当年的学习生活时,纷纷肯定这些做法和活动对促进他们的学习和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我正是在学生们的支持和配合下,努力实行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工作密切结合,数十年如一日,长期践行实践、学习、研究、成功的成才之路,厚积而后发,促使我在后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了新的飞跃。自2002年至2009年,经过长达八年的两轮自治区教育科研A类课题实验和研究,我和同事们、教师们一同创建了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创建了玉林市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促使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新教法、小高地、高质量,成为当地教育科研和课改工作的知名品牌和鲜明特色,被国内教育专家称誉为“玉林形象”,从而促使我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这些成绩和成功,当初确实是叫人连做梦也不可能想得到的。谁曾想到,这末一个极其平常的一介书生,这末一个来自乡下的普通教师,在年届六旬之时,居然能达到如此超乎想象的“梦想成真”!

后来,在大家热情洋溢地叙说“中国梦”、述谈梦想、理想、愿望、希冀的时候,也有一些年轻教师问过我,老师,你的梦真好,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么美好的教育梦呢?

我后来也反复地想过这个不怎么好概括的问题,是啊,该怎么做呢?我曾经做了什么呢?是怎么做的呢?后来,我终于慢慢地想得有一点儿明白了。

我想,身为教师,要实现美好的教育梦,有几点可能是必须的。

一是要有工作责任心。这个责任心就是对于学生的爱心的体现,要具有爱心、责任心,认真工作,自觉地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二是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注重激励学生。师生互尊互信,就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发展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取得点石化金、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是要努力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要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想方设法,探寻既适合学生学习又符合自身工作条件的教育教学方法,锐意改革创新,优化课堂教学。积极探寻从学生实际出发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就必定可以得到学生们的支持和配合,不断提高学科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好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全面发展。

四是要结合教学实践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把自身的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研究的过程,不断学习和应用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积极反思、改进、总结、提高。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善于学习,学会学习,学得更好一些,发展得更好一些;同时,这些教学成效也就可以成为教师教育科研的成果。

做到这样,学生们看到老师关爱他们,尊重他们,辛勤工作,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教学得法,他们就会更加奋发刻苦,密切配合教师的教学,做到教与学互相协调,教学相长,相得益彰,教学成效就会更加显著,从而达成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这不就是美好的教育梦吗?

当然,还应该有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身教重于言教。我的一些学生后来常常说到一件事,说我当年在乡下中学任教时,每天早上,在学生早读之前,我总是独自一人先回到科室里用普通话大声练习朗读课文。学生们说,他们看到老师比他们还勤奋,深受感染。他们在早读时就更加大声地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也读出感情来了,普通话的语感更加强了,也更加喜爱学习语文了。其实,当时的我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作用。因为当时在乡下中学,大多老师是在用本地方言上课;而我认为,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应该学习用普通话上课。因此我必须自己先练习,先读,多读,大声读。有读不准的,就多查字典,多正音,也多向读得准确的同学请教指正。没想到,这么做对同学们也是一个感染。而我坚持下来,至少我也能说普通话了。自己的普通话有进步,同时,促使学生们学得更好。老师勤奋,学生们就更加发奋,这就是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吧。

回想起来,我的教育之梦,就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其实,老师们只要有心,谁都可以做。我相信,只要做到持之以恒,谁都可以做得好的。

关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若干问题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强调理论的精英化教育向加强应用的大众化教育转型。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要将学生的评价体系从理论考试转型到实践检验的方式上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同时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基地。

论文关键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实验

人才的培养不外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高校要想把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必须重新审视学生质量的评价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一、改革人才质量的评价体系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学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理论教学体现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补充”的认识。认为实践教学仅是作为理论知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理论知识过硬,获得职业能力就很容易。从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看,基本都是以理论考试、笔试为主,实验的成绩往往也取决于实验报告的质量,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这样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最后往往都只以一篇论文收场。可见,从重视的程度来看,实践教学远没有达到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

高校既然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就应该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应该以实验结果作为学生实验成绩判别的主要因素,以对实际对象的操控能力作为课程学习掌握程度的判别因素。例如: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会编写汇编程序,能驱动接口电路。然而许多学生学完该课程后连最简单的程序都不会编写。该课程最好的测试方式是让学生上机编写一段程序,借助实验设备完成对某一排发光二极管的明灭控制。这样的测试题既容易改变题目内容也方便核对测试结果,对课程知识的检测也很全面,学生学习也很有兴趣。电子技术、电路等课程的测试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几个模块,采用随机抽题的方式测试某一模块,例如让学生搭接一个单管放大电路、一个振荡电路、一个单稳态电路等。当然,采用这种测试方式可能会增加工作量,但对促进学生掌握实践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二、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已进行了很多年,大学对实践教学的方式也做了很多探索。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有的学校采用实验课程依附理论课程的模式,有的将实验单列作为一门课程。受学分制影响,学生选课虽然更加灵活,但某一内容的理论教学时间和实验教学时间不能同步,有的是理论上了很久了还没有做实验,学生没有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会觉得很枯燥,逐渐失去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有的是理论还没有讲到,实验倒先做了。学生没有理论铺垫,做起实验来无从下手,虽然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做完了实验,但也不知其所以然。等到上理论课时对内容有一些理解了,再想回来做实验时已经没有计划了。

对一个新事物的学习,最好的方式是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例如:对单管放大电路的学习,先要利用仿真手段演示单管电路,让学生看到改变电路参数时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这比用手在黑板上画波形要快捷得多,也比用幻灯片描述要形象得多。接着再从理论上讲解单管放大电路的原理:电路的联接、静态工作点的确定、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现象的原因等等。要让学生从现象中学习理论知识,这要比先学枯燥的理论知识再用实验来验证要生动有趣得多。学生刚刚理解单管放大电路的原理就要及时进行实验,以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此时实验教师也不必花太多的时间讲解实验内容,大大节约了时间,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动手。过去两学时的实验课,实验老师可能要讲解一个小时,学生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动手,电路还没搭接好课程就要结束了,严重影响了实验效果。对实验成绩的判定要以实验结果为主、实验报告为辅。现在很多学生花了太多的时间抄写实验报告,有些本末倒置。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许多大学的理论教师和实验人员是两套班子,上理论课的教师不管实验,上实验课的教师不干预理论教学。由于近年大量扩招,大学的师资队伍总体实力不足。理论教学人员实际经验欠缺,部分理论教师缺少对前沿技术的跟踪,知识更新缓慢,脱离应用背景,对相关课程的.实验内容、空验安排也不管不问,上课时空讲理论,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人员由于历史的原因,学历、职称偏低,学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实验教学队伍不稳定。实验室新进的研究生大多以带理论课和读博等方式脱离实验岗位,造成理论教师不愿意进实验室、实验教学师资力量单薄、实验任务繁重的状况。 学校的发展前途取决于学生质量的优劣,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个自身都不具备“应用型、创新型”素质的教师,怎么能教出具备“应用型、创新型”素质的学生?大学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事实证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上课更生动,更受学生欢迎。所以,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和较强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引导和激励高校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参加实际工程建设,积累实践经验。这样的教师在授课时才能以自身的经历从工程师的角度观察和讲授问题。要鼓励理论课教师进实验室参与实验计划、实验方案的制订,并参与指导学生实验,以促进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有机联系。对现有的实验教学人员实行继续教育制度,有计划地引进研究生和骨干教师加入实验教学队伍,保证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近十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扩招了近6倍,学校相应建设了学生宿舍、教室、食堂、运动场等,但实验室建设远远滞后。多数学校由于实验经费不足,实验室好多设备已到使用年限还在继续使用,造成设备使用故障高,实验组数减少,每组人数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减少。有些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投资费用较高,只能采用演示实验,学生根本无法动手。由于实验配置不足,一次容量不够,一个班的学生不得不分批次进行实验,肯定不能与教学进度同步。

要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大实验室设备的投入,加快实验室的建设步伐,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同时要加快与企业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实践证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既解决了学校在资金、场地、真实项目案例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又把以往大学生毕业后的企业二次培训提前到大三、大四完成,缩短了大学生的成才周期,同时为高校教师的科研实践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也为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

五、实践能力培养要有系统性

单一课程的知识自成体系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要让学生将不同课程的实践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把制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目标的第一要素。在横向上,寻找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共性;在纵向上,满足基础与专业之间的系统性;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同步的思路,使学生经过分阶段的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1.基础实验阶段

实验指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一般为具体课程教学设计。在上课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几个基本实验,增加感性认识,熟悉实验常用的基本仪器与元件,具备起码的测试能力和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初步了解一些工程概念。例如:同学们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放大器时,及时做了单管放大器实验,通过实际观察波形很容易理解课本中讲的交直流并存现象。通过波形看到了三极管在放大区的正常波形、截止区和饱和区的失真波形,明白了放大器的正常工作与静态工作点的合理配置之间的关系,既生动形象又易记。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互为补充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理论教学的难度。

2.工程实践阶段

该阶段主要加强工程实践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我们在大一下学期开设的30学时“电子工程实践”课程,内容是由学生独立装配和调试一个合格的电子产品——收音机。目的是在系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前,通过一个电子产品的装配和调试过程,建立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检验和基本应用,练习手工焊接技术,学会看懂产品电路原理图、装配图、印制板图。三峡大学经过多年实际运行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电子工程实践”课程具有趣味性、实用性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很多学生报名选修。正如一位同学在上完该课程后谈体会说:“想起刚接触这门课时,看着一大堆不认识的元器件,真可以说茫然不知所措。随着老师一步步地讲解和自己亲手操作,所有问题都化解了,收音机最终也发出了美妙的声音。说明我现在也有能力装配一些电子产品,不再是门外汉了。”每焊上一个元件,每前进一步,都让学生们特别有成就感,他们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体会到了“看花容易画花难”的感觉。

3.创新实践阶段

该阶段包括毕业设计、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目的是使学生从单纯模仿到创新设计,从被动接受项目到主动发现项目,实现个人创新能力的飞跃。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建设了全开放的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学生可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自主创新实验,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2007、2009年和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三峡大学的学生共取得了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和湖北省一等奖9项、二等奖10项的好成绩,在省属院校中名列前茅。

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在降低师生负担的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新课标与实践的结合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数学教学的论文

论文摘要: 数学新课程给初中数学教育带来的可喜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笔者结合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课程改革下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对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论文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新课标》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较,无论是基础理论、知识结构、还是内容安排都有较大的变化。在这种要求下,教师们就需要更加注重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为此进行积极的探索。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经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作者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颇有心得,写下几点感悟,求教同仁。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贯穿新课程理念。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思想方法。另外,教学目标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的角色地位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一、教学中师生角色的改变

首先,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学生观。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再也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教学应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要将自己的定位,从灌输者转变到引导者、合作者的角度上来,以学生为主体。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要能够去发现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与求解过程。所以,不仅要把数学教学活动搞好,还要将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发现数学的实践活动课,通过设计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着无数的数学问题,“数学教学应建立起课内外结合的教育空间体系,突破教材限制,向室外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的初步印象”。

另外,学生要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为自己而学,要积极主动探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获得学习知识的能力,发展自己,充分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二、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要求

教师应具备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对新课标深刻认识、整体把握,以新课标为指导,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只有教师尽快把握新课程标准,并将新课程标准贯穿于实际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应具备创新能力,可以灵活运用新课程教材。由于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调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对新课改的领会能力。在领会新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新旧教材变换之处,根据教材改革的要求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新教材。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学生学会分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才能让学生养成知识发现、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教师应具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教师应该定期反思: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是否有遗留问题等。通过研究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来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通过观摩课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通过看资料,看案例等,不断充实自己。

三、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依然有部分教师还处在从原来的旧教学理念转变到新教学理念的过渡时期,在教学中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困惑,从而制约了新课程的深入改革。笔者认为,要推进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与抽象化之间的关系。《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尽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在不感到困难的情况下,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材的关系。《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电脑和网络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工具,甚至超越了传统教学中的黑板粉笔。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表明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时代即将过去。但也不应该走入另一个误区:用多媒体课件完全代替教材。在教学中依然要以教材为主,现代技术教学作为辅助,做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不同等级不同教材的之间的关系。国家、地方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是一名课程的实施者,此时教师的职责就是忠诚地执行设计好的课程方案,而在校课程开发中教师还是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教师有主动诠释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处理好实施者、研究者与开发者的关系,是新课程背景下对数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循序渐进推进课程改革,是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艰巨任务,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解决问题。总之.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在改革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虽然初中数学的教学很具挑战性,只要我们教师能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学能力,就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学好数学,使学生不仅获得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几点想法是笔者结合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所进行的一些初步思索,还有待研究,希望广大行提出更多更好的想法,共同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学探讨 论文关键词: 新课标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新。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就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数学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教师通过营造优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互动内化,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新课标特别指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要在数学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身心获得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学生数学知识的习得融进学生探索掌握方法和理解应用知识的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索,实验和概括,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我在讲解有理数加法法则时,先提出问题:“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事实上,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因为运动的结果与行走的方向有关,具体有4种情况: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3)若第一次向东走第二次向西走;(4)若第一次向西走第二次向东走。则他分别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为此,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学生可通过实际实践或画数轴对4种情况进行讨论,探索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探索——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以往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的状况。 二、加强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 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人格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间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也包括情感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对话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我在讲授解分式方程这一节内容时,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分式方程,然后向学生提问,谁来解这个方程?你将如何来解这个方程?结果有个别同学说,先通分,有许多同学说,先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再求出方程的解。在同学们求出未知数的值后,我又问同学们,你们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呢?不妨请同学们代入原方程的各分母计算一下,是否有使分母的值为零的未知数的值。从而指出使分母为零的解是原方程的增根,强调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这样通过师生教学对话,让学生能在轻忪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考虑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例如,在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先让学生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存在的关系,先举一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和得出规律性的结论,然后让学生用求根公式探索并证明得到一般性结论,这样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人分享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概括,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达到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 三、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从某中程度上说,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例如,我在讲解九年级下册第27章第一节“证明的再认识”时,有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要学证明,难道今后生活和工作中要用到证明吗?”我回答说:“对啊!”接着向学生解释说,现在我们感到学习证明中的用逻辑推理方法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很无聊,但无形中我们学会了用逻辑思维来解决一些问题。今后你若当上了一名人民法官,你肯定不会草率地对案中当事人下结论,一定会通过调查,用你的聪明才智,灵活的逻辑思维,使真相大白于天下,使你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好法官。学生听了,觉得我说的很有道理,从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标准》还指出,作为数学老师,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把书本知识教会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而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100年以前,掌握算术技能就是以被认为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但是今天对数学素养的要求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特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运算技能的重要性和对运算技能的要求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因此,数学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掌握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如能阅读,处理数据信息等。例如,我在讲解第二十七章中的证明再认识和用推理方法研究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我总是在课堂上先要求同学们阅读书本上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初一时同学们都接触过,只不过现在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进一步证明。同学们看完后,我请有关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证明过程,我发现大部分同学们都能较流畅地用逻辑推理方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等。特别可喜的是,一些原来几何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喜欢上数学课了,同学们和我交流说,通过看书后再听你讲解感觉轻松多了,说实话,近阶段上几何课,我感到也很轻松。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发展的过程,又是教师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自身也得到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进行反思和研究,重新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研究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数学教学的原则和教学方式,开展创造性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钱佩玲.如何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J].数学通报,2003,(10).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浅谈教育科学研究在新课程改革中和作用论文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为了适应科技化、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发展,各个国家在竞相展开各个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的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能够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占居主导地位,将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教育能否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只有应用科学研究方法理论作依据,才能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培养出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基础教育的改革也不例外,在新课程改革实验开展几年的过程中有许多可喜的收获和经验;也有一些有待探索、讨论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用所学的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科学地总结自己和优秀教师的教育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并从理论上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改革的动力,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学科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知活动。”在此概念的基础上,可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涵义概括如下:它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它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行为规则。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1.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

教育必须变革,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都要相应的变革,一靠政策、二靠教育科学研究指导。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这一功能集中表现在: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观念转变,从而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所谓教育观念,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见,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教育结构、过程及发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发挥着导向、调控的功能;而保守、落后的教育观却严重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面对21世纪我国现代化教育体制的构建,首先必须有对传统教育中不合理因素的批判以及突破和超越的意识;而观念的转变,只能通过参与教育科学研究逐步实现。正是通过近年来的教育科学研究使人们逐渐确立了新的教育观,这就是:强调以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强调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发展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2.为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不仅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依据。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涉及学校教学、德育、管理以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等方方面面。比如,关于我国近十年来区域性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针对中国地域辽阔,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极不平衡的特点,如何构建合理的教育结构,学制、课程、教材教法应做什么样的改革来适应不同地区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又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研究,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问题。通过教育科研,探索教育规律,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再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掌握,从而在教育科学中发挥出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为适应21世纪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尽快造就一代未来教育的改革家,他们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际动手能力,有强烈的改革意识,是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科学研究就是培养这样人才的途径。科研的过程是教师重新学习的过程,是使教师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改善并趋向合理的过程。近年来,正是通过科学研究,我国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探索,总结经验,认识、学习和运用教育规律,提高了教育质量。

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包括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着眼于新时代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新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逐渐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同伴;教材逐渐蜕去了“圣经”的外衣,成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和教材资源的组成;课堂也从教室扩展到校园、社会和学生生活的空间,紧紧根植于社会现实与学生生活实际;课堂教学从刻板、僵化、单一的传统模式与程序,逐渐走向民主、开放和富于个性的探索与创新,变得越来越鲜活和富有生命的活力。 新课程改革出现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标准、课程管理等六个方面:一是改革了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改革课程结构,以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具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革课程评价标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的功能;六是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此次改地通过在一些地区的实验已取得可喜成绩。

三、用教育科研为指导,解决新课改中的问题,全面推进课改

1.课改中的问题及教师面对的挑战。

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新课程教学的精神内核,已基本获得广大教师的认同与理解,但新的困惑和问题逐渐浮现:学生“自主”带给教师更多的是“轻松”还是“挑战”?面对学生“自主”后序充满挑战性、开放性的多样化思维,教师如何引领?“讨论”就是“合作”吗?怎样创设并促进学生的有效“合作学习”?“动手做”就是“探究”吗?如何解决动手“探究”与有限的“40分钟”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课改与“应试”的矛盾。如何解决课改与“管理”的矛盾。如何解决课改的热情与时间缺少的矛盾。等等。无疑,新课改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知识结构不能只具备局部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教学能力也应能驾驭多种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对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课改的进行,课堂气氛活跃了,孩子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不须“先举手后发言”,教室里一片“热闹”,不能保证大家在一起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怎样组织才能既吸引所有学生,又做到活而不乱?因赏识,对犯错误的学生能不能给予惩罚(不是体罚)?课改后形成了良好的过程性评价、多元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孩子们的积极性提高了,老师的动力空前高涨,但期末考试却影响着学生和老师。考试的评价学生的'一种方式(不是唯一方式),在现行机制下,高考、中考没有改革,考试就不可能取消,该注重过程还是结果?同时对老师的教学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才合理?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教师该如何应对?

首先,在课改中,教师应转变角色,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其次,面对新课程,教师间要紧密地合作,每位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如果原来形容“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则现在应比喻成“教师要有常流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同时,教师还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再次,面对新课程,教师需要新的技能,即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能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最后,面对新课程,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发生变化,由重知识的传授向重学生的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2.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应对挑战。

改革就是对旧观念的改革,对新观念的确立,而改革的往往是我们熟悉的东西。作为教师就是要改掉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所以教学改革是课改革的一场攻坚战,要求每位教师紧密结合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科研课题要产生于课程改革实践,教育科研成果为课程改革实践服务;通过实验,让教师、教研人员和基础教育研究的专家,围绕新课程实施中是教学问题、评价等问题,发挥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寻找对策,协同攻关。

为迎接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应大力开展学校教育科研。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教育科研,教师参与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只有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研究,才能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有什么影响。同样,教师只有通过对自己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探询,才有可能理解学生到底在做什么,想什么,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这些学习对他们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新课程改革即将全面展开,我们应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观念转变,在教师中掀起教育科研的热潮,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中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观念整合及机制对接[摘 要]: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渠道的时代主导性思维出发,在论证其基本关系及意义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普及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整合和理论与实践对接机制的构建进行了考量分析与探讨。党的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的战略思维与伟大构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因此,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过程的观念整合与教育对接机制的构建,有着积极意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的本构关系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前提,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和归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土化过程的实现。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中,其职能作用的发挥和社会功能的体现。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三者之间的基本构成关系,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与教育目的有机统一的基本逻辑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实现条件的“教育哲学[2]”关系。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3]”,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和发展方向。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继承、运用、发展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根本要求和实现目的。3. 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接受性是步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大众化、中国化的必由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社会价值观念和个体价值取向趋向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体系的大众接受性,使全体中国社会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和核心价值的,社会理想、政治取向、文化发展、和谐思想理论综合于一体的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念达到普遍共识乃至高度认同,才能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中,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观念,系统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机制,努力提高教育话语的大众接受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体系和话语学,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本土普及化、步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路径。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1.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职能和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规律[4]”,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历史职责,明确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承担并履行着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职能,确立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渠道的时代主导性地位。同时,也从整个社会层面上设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向大众化社会传播先进思想理论、传承文化文明的运作执行载体和理论武装工具的社会属性功能。因此,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中的现代职能并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观念整合,进而在大学生中进一步开展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普及活动,构建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的长效对接机制,既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进程,步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和使命。2.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普及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导性功能贯彻落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战略思想和任务,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的时代主导性功能。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导性功能,亦即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探索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进而言之,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职能的发挥和社会功能的进一步体现。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职能的全面履行和教育效能的充分发挥,从高等学校对大学生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教育活动,使作为人才后备军和未来社会主干力量的一代代大学生,从思想意识、观念形态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理论体系、核心价值、取向标准,内化整合为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觉悟,形成牢固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信念,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思维固化为方法手段,上升为指导工作和社会生活的行为实践,进而使他们成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社会教育的主导力量,并通过他们向广大社会成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的教育进程,才能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步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转变观念,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认识上的有机整合1.切实转变观念,克服教学与实践“两张皮”现象近年来,在中央决策高层战略层面上的强势推动,各高等学校根据中共中央[2004]16号、教育部[2005]9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活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效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但由于高校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诸多原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造成学校在思想观念层面上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不统一,由于认识和措施的不到位,形成了“两张皮”的现象。说明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理论意义上尚未得到充分论证,在行为实践上教育与管理“两套马车”问题比较突出,在执行层面上存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活动、重专业实践轻政治理论实践等问题,未能形成一种规模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削减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教育实践的实效性。教育和管理是哲学的对立统一范畴和方法论的认识问题,只有从思想意识和观念上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两者具有目的的一致性、方法的对立统一性特点,是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机统一,是同属于方法论的哲学范畴,是克服“谁重要?谁次要”的教育管理“两张皮”现象思想基础。因此,要切实转变观念,从“理论与实践都是为了育人”的大教育观高度,必须克服“两张皮”现象,才能真正在机制上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经费保证、时间安排,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计划的、系统的安排实践活动,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管理“两套马车”在统一计划下正常运行。2.突破思想理论课堂教学的封闭循环,提高课外社会实践重要性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的意义深远而重大,其教育地位的重要性和主导性不言而喻。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除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必须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走出课堂教育的封闭循环,积极推进大学生的课外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是为配合课堂理论教学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实践锻炼和社会教育来深化理论认识,内化为觉悟,健全学生成长机制的过程。这对促进大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有效推动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实现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联系和有效整合,必须进一步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特点,转变课外教育教学“低人一等”的落后观念,只有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社会实践“同等重要”的认识,充分认识当前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存在问题,才能提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机制整合的相关行之有效的创新措施,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四、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社会实践的对接机制,以提升效果1.建立对接机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联姻”从思想上提高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认识,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联姻”的关键。因此,要从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整合,本着“三个有利于”的原则,通过党政隶属关系和职能的适当调整,建立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党政职能和教学单位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克服教育与管理“两张皮”、实现两者“联姻”,既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有机、有效结合”,而不是简单的对接或是有意识的形成两个独立的板块,才能在体制和机制上真正地实现“联姻”,达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目的。2.重视课堂教育的理论效果,打好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内容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大胆进行课堂理论教学改革,在课堂上要进一步丰富并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出分析和解释,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同时吸收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和科技哲学等学科的观点和内容,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使之更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可学性和价值性,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从而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夯实理论基础。3.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切实提高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大学生走出课外在校园和校外社会进行实践教育的实施主体和行为主体是大学生,客体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然、社会、精神的对象。高校应该认真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培育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的主体性。这就要求高校应将管理者的角色转化为服务者的角色,树立新的工作理念,适时把握大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和关注焦点,在策划每一项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时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钻研主题,确定地点,选择时间,组织人员,设计方案,指导实践,要尽量创造条件,全方位地服务于学生。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压抑为愉快,从而促使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潜能得以充分的开发,也改善了大学生在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中敷衍了事、擅下结论、应付交差、缺乏新意、急功近利的问题。4.加强高校、社会、部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协同性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参与。因此,建议地方政府依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制定具体政策规定,加强接收单位与高校的合作,避免只停留在挂牌和口头协议等表面形式而使组织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处于社会边缘化状态,导致高校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在恳求支持的状态下,游击型的更换实践单位情况。因此,需要各级党政领导、教育部门、接受单位的支持配合以及高校自身的齐抓共管、达成共识、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构建系统而又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下的运行机制和人员经费保障机制,以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5.健全课外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机制,为实践活动提供有效保证课外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实施,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效,是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极其重要的一环。在实践过程中,学校组织要以教师(或管理干部,下同)为主导,以课外实践内容和活动范围为基础,建立5-10人为一个小组单位的工作机制,实行组长负责制,下设外联小组、监督小组、信息反馈小组等。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向教师负责,受教师监督。各小组必须坚决贯彻活动的指导思想,认真按照统一的工作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通力配合,灵活协调,创造性地完成活动,从而达到活动的目的。6.建立合理的社会实践考核机制,完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检验手段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要按照教学管理的基本特点严格要求,避免单纯由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量化和单方向考核。应在实践前、中、后,对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考核。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有:第一,由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在组织实践教学过程中是否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与落实,对学生是否提出了明确的实践要求,是否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进行了认真的评价;第二,由学生对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是否能认真负责、悉心指导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有:第一,由教师对学生就课外社会实践前是否明确选题和方式,减少和避免了盲目性和被动性;实践中是否保证了时间和效果;实践后学生是否按时、按要求写好实践报告,报告的内容是否突出主题,有材料、有观点、有分析;第二,由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认真完成的社会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并记学分。建立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考核机制能促使教师和学生扭转轻视课外社会实践课程的观念,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社会实践的质量。

关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若干问题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强调理论的精英化教育向加强应用的大众化教育转型。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要将学生的评价体系从理论考试转型到实践检验的方式上来,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同时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基地。

论文关键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实验

人才的培养不外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高校要想把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必须重新审视学生质量的评价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一、改革人才质量的评价体系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学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理论教学体现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补充”的认识。认为实践教学仅是作为理论知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理论知识过硬,获得职业能力就很容易。从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看,基本都是以理论考试、笔试为主,实验的成绩往往也取决于实验报告的质量,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这样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最后往往都只以一篇论文收场。可见,从重视的程度来看,实践教学远没有达到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

高校既然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就应该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应该以实验结果作为学生实验成绩判别的主要因素,以对实际对象的操控能力作为课程学习掌握程度的判别因素。例如: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会编写汇编程序,能驱动接口电路。然而许多学生学完该课程后连最简单的程序都不会编写。该课程最好的测试方式是让学生上机编写一段程序,借助实验设备完成对某一排发光二极管的明灭控制。这样的测试题既容易改变题目内容也方便核对测试结果,对课程知识的检测也很全面,学生学习也很有兴趣。电子技术、电路等课程的测试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几个模块,采用随机抽题的方式测试某一模块,例如让学生搭接一个单管放大电路、一个振荡电路、一个单稳态电路等。当然,采用这种测试方式可能会增加工作量,但对促进学生掌握实践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二、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已进行了很多年,大学对实践教学的方式也做了很多探索。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有的学校采用实验课程依附理论课程的模式,有的将实验单列作为一门课程。受学分制影响,学生选课虽然更加灵活,但某一内容的理论教学时间和实验教学时间不能同步,有的是理论上了很久了还没有做实验,学生没有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会觉得很枯燥,逐渐失去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有的是理论还没有讲到,实验倒先做了。学生没有理论铺垫,做起实验来无从下手,虽然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做完了实验,但也不知其所以然。等到上理论课时对内容有一些理解了,再想回来做实验时已经没有计划了。

对一个新事物的学习,最好的方式是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例如:对单管放大电路的学习,先要利用仿真手段演示单管电路,让学生看到改变电路参数时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这比用手在黑板上画波形要快捷得多,也比用幻灯片描述要形象得多。接着再从理论上讲解单管放大电路的原理:电路的联接、静态工作点的确定、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现象的原因等等。要让学生从现象中学习理论知识,这要比先学枯燥的理论知识再用实验来验证要生动有趣得多。学生刚刚理解单管放大电路的原理就要及时进行实验,以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此时实验教师也不必花太多的时间讲解实验内容,大大节约了时间,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动手。过去两学时的实验课,实验老师可能要讲解一个小时,学生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动手,电路还没搭接好课程就要结束了,严重影响了实验效果。对实验成绩的判定要以实验结果为主、实验报告为辅。现在很多学生花了太多的时间抄写实验报告,有些本末倒置。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许多大学的理论教师和实验人员是两套班子,上理论课的教师不管实验,上实验课的教师不干预理论教学。由于近年大量扩招,大学的师资队伍总体实力不足。理论教学人员实际经验欠缺,部分理论教师缺少对前沿技术的跟踪,知识更新缓慢,脱离应用背景,对相关课程的.实验内容、空验安排也不管不问,上课时空讲理论,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人员由于历史的原因,学历、职称偏低,学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实验教学队伍不稳定。实验室新进的研究生大多以带理论课和读博等方式脱离实验岗位,造成理论教师不愿意进实验室、实验教学师资力量单薄、实验任务繁重的状况。 学校的发展前途取决于学生质量的优劣,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个自身都不具备“应用型、创新型”素质的教师,怎么能教出具备“应用型、创新型”素质的学生?大学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事实证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上课更生动,更受学生欢迎。所以,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和较强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引导和激励高校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参加实际工程建设,积累实践经验。这样的教师在授课时才能以自身的经历从工程师的角度观察和讲授问题。要鼓励理论课教师进实验室参与实验计划、实验方案的制订,并参与指导学生实验,以促进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有机联系。对现有的实验教学人员实行继续教育制度,有计划地引进研究生和骨干教师加入实验教学队伍,保证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近十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扩招了近6倍,学校相应建设了学生宿舍、教室、食堂、运动场等,但实验室建设远远滞后。多数学校由于实验经费不足,实验室好多设备已到使用年限还在继续使用,造成设备使用故障高,实验组数减少,每组人数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减少。有些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投资费用较高,只能采用演示实验,学生根本无法动手。由于实验配置不足,一次容量不够,一个班的学生不得不分批次进行实验,肯定不能与教学进度同步。

要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大实验室设备的投入,加快实验室的建设步伐,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同时要加快与企业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实践证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既解决了学校在资金、场地、真实项目案例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又把以往大学生毕业后的企业二次培训提前到大三、大四完成,缩短了大学生的成才周期,同时为高校教师的科研实践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也为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

五、实践能力培养要有系统性

单一课程的知识自成体系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要让学生将不同课程的实践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把制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目标的第一要素。在横向上,寻找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共性;在纵向上,满足基础与专业之间的系统性;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同步的思路,使学生经过分阶段的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1.基础实验阶段

实验指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一般为具体课程教学设计。在上课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几个基本实验,增加感性认识,熟悉实验常用的基本仪器与元件,具备起码的测试能力和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初步了解一些工程概念。例如:同学们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放大器时,及时做了单管放大器实验,通过实际观察波形很容易理解课本中讲的交直流并存现象。通过波形看到了三极管在放大区的正常波形、截止区和饱和区的失真波形,明白了放大器的正常工作与静态工作点的合理配置之间的关系,既生动形象又易记。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互为补充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理论教学的难度。

2.工程实践阶段

该阶段主要加强工程实践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我们在大一下学期开设的30学时“电子工程实践”课程,内容是由学生独立装配和调试一个合格的电子产品——收音机。目的是在系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前,通过一个电子产品的装配和调试过程,建立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检验和基本应用,练习手工焊接技术,学会看懂产品电路原理图、装配图、印制板图。三峡大学经过多年实际运行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电子工程实践”课程具有趣味性、实用性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很多学生报名选修。正如一位同学在上完该课程后谈体会说:“想起刚接触这门课时,看着一大堆不认识的元器件,真可以说茫然不知所措。随着老师一步步地讲解和自己亲手操作,所有问题都化解了,收音机最终也发出了美妙的声音。说明我现在也有能力装配一些电子产品,不再是门外汉了。”每焊上一个元件,每前进一步,都让学生们特别有成就感,他们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体会到了“看花容易画花难”的感觉。

3.创新实践阶段

该阶段包括毕业设计、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目的是使学生从单纯模仿到创新设计,从被动接受项目到主动发现项目,实现个人创新能力的飞跃。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建设了全开放的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学生可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自主创新实验,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2007、2009年和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三峡大学的学生共取得了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和湖北省一等奖9项、二等奖10项的好成绩,在省属院校中名列前茅。

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在降低师生负担的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结合性实践群体理论研究群体

【论文摘要】 以往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是从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差异角度展开的,这样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克服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的矛盾,但难以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启示。因此,从教育理论的可实践性入手,探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结合的层次对应性,弄清其结合的内外机制,就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是教育理论被实践群体内化并用以指导实践,研究者根据实践群体反馈,对教育理论进行修正、完善的相互作用过程。由于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层次性,这就决定了其结合也有一定的层次对应性。加上不同种类教育理论品格和目的指向的差异,因此不是所有的教育理论都能为实践群体所选择和内化。只有那些具备内化条件与结合机制的教育理论,才能成为真正指导教育实践的可行性理论。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条件 (一)教育理论的可实践性 在整个教育理论体系中,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必须保持自身的可实践性。因为具有实践性的理论才能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那些从学科逻辑体系中演绎、从其他学科移植或翻译引进的教育理论,因其缺乏与教育实践结合的土壤,缺乏与教育实践历史的、情景性的联系,很难直接用来指导教育实践。教育理论要具有可实践性,就需要经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发展过程。因为只有这样创生的教育理论,才能做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在创生指向上具有针对当下教育实践的目的性,具有走进实践群体内心世界的亲和力,形成特定历史条件下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等系列实践特性。 纵观历史上对教育实践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教育理论,可以发现教育理论的可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具有切合实际的指导性,这是成为指导教育实践理论的前提。二是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实践者行为的改变是教育理论最终得以实践的重要标志,它往往以师生形成新的操作程序加以显现。三是实事求是的推广性。教育理论具有切合实际的指导性,表明其对指导特定条件下的某些实践活动是有效的,但能否在一定层面和范围内推广,才是真正表明其指导实践深度和广度的关键。四是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大众性,这正是教育理论走向实践群体的特有品格。指导实践的教育理论,只有面向生活才具有现实的生命力,做到与时俱进;也只有面向大众,才能获得实践群体的支持,打牢践行教育理论的群众基础。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 首先,要形成在二者结合中起桥梁作用的中层教育理论。中层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提出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思路,他提倡在整体的社会理论体系和具体的实践研究之间建构一类与特定领域和实际问题相关的中观层次的概念体系。中层理论的定义决定了中层教育理论建构者既要有扎实的相关理论基础,能准确、完整地、富有创造性地解读抽象的理论文本,又要与实践群体有着密切联系,具有丰富的关于当前教育实践的经验,并能深刻把握和理解当前教育实践的状态。中央和省市教科所研究人员就具有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可以利用自身既是理论研究者又是实践指导者的双重身份,选择其中最为当代教育实践所需要的理论作为切入点,将抽象的教育理论作应用性加工,对外来教育理论作本土化处理,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升为指导实践的理论。这样建构的中层教育理论,既坚持了抽象教育理论的基本精神,又把其理论核心变成了易于为实践者理解和操作的方法,从而起着联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中介作用。 其次,借助对教育政策的影响走向实践。教育理论要实现大面积地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最为有效的`捷径就是通过影响教育政策的制订,借助教育政策对教育实践产生广泛作用。要成为这种影响教育政策研制的教育理论,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教育理论建构主体具有参与教育政策研制的权力。这类教育理论建构主体可直接以建议或提案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影响相关研制者的思想,将自己的理论渗透到教育政策之中乃至为教育政策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二是教育理论本身恰好是教育政策研制者所需要的。就不同层次教育理论对教育政策研制的影响看,只有那些影响较大且反映了时代教育改革脉搏、代表多数人心声的基础教育理论,才易引起教育政策研制者的关注。因为以此为基础制订的教育政策才能既反映时代特征,又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 索引序列
  • 与实践结合的文学论文题目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论文
  • 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文章
  • 研究新课标与实践的结合论文
  • 中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