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碳量子点的制备毕业论文

碳量子点的制备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碳量子点的制备毕业论文

碳点和碳量子点的区别量子点一般是从铅、镉和硅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的,但这些量子点一般有毒,对环境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科学家们寻求在一些良性的化合物中提取量子点。相对金属量子点而言,碳量子点无毒害作用,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制备成本低廉。它的研究代表了发光纳米粒子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荧光,又作“萤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广义地把各种微弱的光亮都称为荧光,而不去仔细追究和区分其发光原理。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纳米标记材料荧光碳点的制备探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纳米标记材料荧光碳点的制备探析全文如下:

近年来,半导体荧光量子点因其优良的光电性能在生物、医学及光电器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用于生物和医学领域最成熟的量子点,大多是含重金属镉的CdTe,CdSe 和CdS 等量子点,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因此,降低和消除荧光量子点的毒性,一直是研究者密切关注的课题. 直到2006 年,Sun 等用激光消融碳靶物,经过一系列酸化及表面钝化处理,得到了发光性能较好的荧光碳纳米粒子—碳量子点( CQDs) .

作为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碳量子点不仅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与小尺寸特性,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水溶性好、廉价及很低的细胞毒性,是替代传统重金属量子点的良好选择. 水溶性碳量子点因其表面具有大量的羧基、羟基等水溶性基团,并且可以和多种有机、无机、生物分子相容而引起广泛关注,这些性质决定了碳量子点在生物成像与生物探针领域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Zhu H和王珊珊等将PEG - 200 和糖类物质的水溶液进行微波加热处理,得到了具有不同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虽然利用微波合成碳量子点可以合成修饰一步实现,但是与水热法相比荧光量子的产率并没有显著地提高. 目前,该领域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3 个方面: 碳量子点形成与其性能的机理特别是光致发光机理、如何简单快速的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碳量子点以及碳量子点如何成功高效地应用于实际之中.

本文采用单因素法分析影响荧光碳量子点合成的几种因素,寻求高性能荧光碳量子点的最佳合成条件,并比较微波法和水热法合成荧光碳量子点的优劣,为制备出高性能荧光纳米标记材料性能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和科学方法.

1 实验部分

1. 1 试剂与仪器

葡萄糖( AR,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聚乙二醇( PEG - 200,AR,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硫代乙醇酸( TGA,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CS( 大连鑫蝶) 、牛血清蛋白( BSA > 99%,德国默克公司) 购自武汉凌飞生物科技公司) ; 盐酸( HCl,AR,信阳市化学试剂厂) ; 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 Na2HPO4·12H2O,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二水合磷酸二氢钠( NaH2PO4·2H2O,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氢氧化钠( NaOH,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荧光分光光度计( LS55 型,PerkinElmer,American) ; 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仪( U - 3010 型,Hitachi,Japan) ; 纯水仪( UP 型,上海优普实业有限公司) ; 台式电热恒温干燥箱( 202 - 00A 型,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 VERTEX70 型,德国BRUKER 公司) ; 透射电子显微镜( JEM -2100UHR STEM/EDS 型,日本) ; 微波反应器( Milestone, Italy) ; 电子天平( METTER - TOLEDO,梅特勒- 托利多仪器( 上海) 有限公司) ; 电动搅拌器( DJIC - 40,金坛市大地自动化仪器厂) ; 智能恒温电热套( ZNHW型,武汉科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数显恒温水浴锅( HH - S2s,金坛市大地自动化仪器厂) ; 紫外灯.

所有光谱分析均在室温下进行. 实验中所用水为电阻率大于18 MΩ·cm 的高纯水. 紫外- 可见吸光光度计设置为: 夹缝2 nm,扫描速度600 nm/min,扫描范围200 ~ 600 nm; 荧光分光光度计设置为: 激发波长为350 nm,扫描范围为350 ~ 650 nm,扫描速度600 nm/min. 激发夹缝: 10 nm,发射夹缝: 15 nm.

1. 2 碳量子点的制备

影响碳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因素较多,其主要因素有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为更好的控制实验条件,提高碳量子点的性能,采用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法. 该方法以较少的实验次数完成多条件下最优选择. 选择碳源为葡萄糖,表面修饰剂为PEG,温度分别选择为150 ℃,160 ℃和180 ℃,时间分别选择为1. 5 min,2. 5 min 和3. 5 min,PEG 与葡萄糖的摩尔比分别选择为4,5和6. 此外在确定最佳条件时,除了考虑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之外,还要综合考虑实验条件、产物的毒性和生物相容性等因素.称取葡萄糖2 g,将其溶解到3 mL 水中,与不同体积的聚乙二醇( PEG - 200) 混合,得到澄清溶液,然后放在微波反应器或电热恒温水浴锅中,设定一定温度和反应时间,微波辐射或水浴加热,得到不同棕红色的溶液,即碳量子点原液; 再将碳量子点原液于不同转速下离心分离纯化,测定比较其光学性能,最后选定在6000 r /min 转速下离心分离纯化,取上层清液,稀释不同倍数用于表征.

1. 3 碳量子点的表征分析

将上述得到的碳量子点稀释不同倍数后,分别用U - 3010 型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仪和LS55 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制得的碳量子点的光致发光性能.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 将制备好的碳量子点稀释若干倍( 激发波长处吸收值为0. 1) ,先进行紫外扫描确定其吸收峰位置. 以碳量子点的紫外吸收峰波长为激发波长,激发和发射狭缝均为5. 0 nm,PMT 电压设置为700 V,激发波长是290 ~ 350 nm 进行多次荧光发射光谱扫描,确定激发波长为350 nm 时,其荧光发射峰位置为435 nm 左右,碳量子点的荧光谱峰更好.

荧光光谱测定: 取2. 5 mL 左右的待测碳量子点溶液于荧光比色皿中,在室温下用LS55 型荧光光谱仪检测其荧光,激发波长为350 nm,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均为5 nm,扫描波长范围300 ~ 650 nm,扫描速度1 200 nm/min.

透射电子显微镜( 加速电压200 kV) 观察碳量子点样品的微观形态和尺寸; 将得到碳量子点原液等体积与无水乙醇混匀后滴在KBr 压片上后放到台式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干燥直到变干,然后放于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中得到红外谱图.

2 结果与讨论

2. 1 微波合成碳量子点的因素分析

本实验选择反应物摩尔比( n) 、反应温度( T) 和反应时间( t) 3 种影响因素,每种因素选择3 种不同的水平,即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方法安排试验,探讨微波法制备碳量子点时对其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找到最优的合成条件. 根据三因素三水平的条件,选择正交表34 型.

碳量子点合成中,不同影响因素在不同水平下的趋势变化,在同一因素下,随着水平的变化,实验指标也发生变化,根据图中趋势,可以得到微波合成碳量子点的最优条件是: PEG 与葡萄糖摩尔比为6,反应温度为180 ℃,反应时间为2. 5 min,在此条件下合成的碳量子的荧光强度最好.从趋势图还可看出,微波辅助反应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但反应时间小于3. 5 min 时,碳量子点的的荧光强度有随反应时间减少而提高的趋势.

由以上正交实验的直观分析得到了优化条件,然后在该条件下微波合成了荧光碳量子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碳量子点与实验组中最好的第9 号实验条件下制备的碳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光谱.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优化合成的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为234,远远大于第9 号实验组的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153. 17.

改变前驱溶液pH 值( 分别为3,7和9)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随着溶液pH 值的增加,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先减小再增加. 在前驱体为碱性条件即pH = 9 时,所得碳量子点荧光强度最大,在酸性条件pH = 3 时次之,在中性条件pH = 7 时最小. 其原因可能是在葡萄糖-PEG 体系中,制备出来的碳量子点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和羧基官能团( 在图8 中得到了证明) ,在酸性条件下,由于碳量子点表面大量羟基与H + 形成大量氢键,导致体系较为稳定,碳量子点能较好的分散,所以发出较好的荧光; 而在碱性条件下,碳量子点表面的羧基与OH - 的相互作用致使体系较为稳定,碳量子点也能很好的分散; 但是在中性条件下,生成的碳量子点由于高的表面能而发生团聚,致使粒子粒径增加,粒径分布变宽.

2. 2 微波法与水热法的比较

在上述相同的优化条件下,分别采用微波法和水热法2 种方法合成碳量子点,并对其光学性能进行初步比较.

2. 2. 1 碳量子点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 种方式得到的碳量子点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两者的吸收峰位置都是在280 nm 左右,吸收峰位置并没有随着加热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这说明2 种加热方式形成碳量子点的机制可能是一致的. 此外,在同等合成条件下,微波法制备的碳量子点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强度小于水热法的吸收峰强度.

2. 2. 2 碳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光谱

将微波优化合成得到的一组碳量子点稀释后,依次增大激发波长,观察其荧光发射波长变化. 微波合成碳量子点在不同激发波长( 340 ~ 450 nm) 下的荧光发射光谱,随着激发波长的增大,荧光发射峰位置发生红移,荧光强度也先增大后减小,其中,激发波长为350 nm 时,碳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强度最大. 因此,选择350 nm 作为本实验中碳量子点的激发波长.

2. 2. 3 碳量子点的荧光机理探讨

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主要来源于2 种不同类型的发射,一种是其表面能的陷阱发射,另一种是其内在的状态发射,即电子和空穴的重新结合产生的发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量子点的量子尺寸效应所导致的碳量子点的TEM 图射. 在本文中,一方面葡萄糖的高温热解生成的碳量子点,其表面能陷阱发射产生荧光; 另一方面,PEG 可以作为碳量子点的表面钝化剂. 而在本研究中,前驱体是葡萄糖和PEG的混合物,因此,PEG 在此合成体系中,一方面发挥了稳定剂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发挥了表面修饰剂的作用,PEG 含有大量的羟基等基团,在碱性条件下,羟基等官能团引入碳量子点表面,抑制了碳量子点的缺陷状态发射,使得能够产生荧光的电子和空穴的辐射结合更加便利,即内在的本征态发射更加容易,进而提高了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

2. 2. 4 碳量子点的TEM

从中可以看出,碳量子点与半导体量子点类似,外貌呈圆球形,分散性较好,尺寸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在5 ~ 8 nm 左右,表明在葡萄糖热解制备碳量子点的过程中,聚乙二醇作为分散剂和表面修饰剂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能有效防止碳量子点团聚.

2. 2. 5 碳量子点的红外光谱

不同方法制备的碳量子点的红外光谱( a. 微波法; b. 水热法)在相同的优化条件下,微波法和水热法。

2种方法得到的碳量子点的红外谱图峰位和峰形基本一致,只是吸收峰强度略有不同,这可能与碳量子点的浓度有关.

羟基伸缩振动谱带出现在3 700 ~ 3 100cm - 1区域,在大多数含羟基的化合物中,由于分子间氢键很强,在3 500 ~ 3 100 cm - 1区域出现一条很强、很宽的谱带. 在3 370cm - 1附近2 种方法制备的碳量子点都有宽化的吸收峰,是O - H 键的伸缩振动特征峰,同时在指纹区1 101 cm - 1处和1 247cm - 1同出现较强的吸收峰,分别属于C - O - C的对称收缩和不对称伸缩振荡,证明了羟基的存在; 同时在1 643 cm - 1处观察到两者的吸收峰,这是C = O的伸缩振动,证明了羧基的存在. 由此判断,碳量子点表面带有羟基和羧基官能团,这不仅增强了量子点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更为后续的修饰该类碳量子点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3 结论

通过正交实验方法初步确定了微波法制备纳米荧光碳量子点的合适实验条件为: 反应时间为2. 5 min,反应温度为180 ℃,PEG 与葡萄糖摩尔比为6,pH = 9. 合成中影响因素从主到次顺序为: 反应时间> 摩尔比> 反应温度.同时发现极差R空白> R温度,表明实验过程中,还有其他重要的因素需要探讨,其中,最可能忽略的因素是搅拌.

在相同优化条件下,水热法合成的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能要略优于微波合成的,究其原因可能除了本文提到的是否使用搅拌装置有关外,可能还与合成时碳量子点的生长速度、表面修饰程度和状态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导致荧光碳量子点晶格缺陷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而表面缺陷、边缘效应等又会导致陷阱电子或空穴对的产生,它们反过来又会影响量子点的发光性质,有待今后进一步实验验证. 总之,2 种加热方式所制备的荧光碳量子点均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可望用于荧光标记领域.

相对于金属量子点而言,碳量子点无毒,对环境的危害小,造价也更便宜。由它制成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探测爆炸物和炭疽热等生化战剂。克莱蒙森大学化学博士孙亚平说:“碳不是半导体,发光碳纳米粒子不管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应用角度看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它代表着发光纳米粒子研究的一个新的平台。”最近几年,量子点的研究非常活跃,尤其是关于它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量子点一般是从铅、镉和硅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的,但是这些材料一般有毒,对环境也有危害。所以科学家们开始在一些良性化合物中提取量子点。因为碳纳米粒子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所以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这种纳米粒子相比宏观碳,具有非常奇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孙亚平和同事从石墨中提取出碳纳米粒子,并且证明这些粒子表面覆盖一种特殊的聚合物后,在光照下可以发出非常明亮的光,就像是微小的光球一样。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光致发光现象可能是由于碳量子点表面的空洞可以储存能量造成的。而金属量子点的发光机制则稍微有些不同。量子点一般是从铅、镉和硅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的,但这些量子点一般有毒,对环境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科学家们寻求在一些良性的化合物中提取量子点。相对金属量子点而言,碳量子点无毒害作用,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制备成本低廉。它的研究代表了发光纳米粒子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碳酸氢钠制备学生毕业论文

要看清题目,把50mL氢氧化钠分成两等分,25mL吸收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但是有碳酸,加热煮沸,赶走二氧化碳,此时碳酸氢钠与剩余的25mL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相等,反应后恰好是碳酸钠;第二种方案不好,后者加入氢氧化钠会与碳酸反应,导致碳酸氢钠没有完全转化为碳酸钠。

一种碳酸氢钠防腐液的制备方法以下。一种碳酸氢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温度T1下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作为母液,将制碱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碳酸氢钠的,粗重碱与所述母液混合得到固液混合物。b)将所述固液混合物升温至温度T2使粗重碱完全溶解得到溶液,之后将所述溶液温度,降至温度n使碳酸氢钠析出,经固液分离得到所述碳酸氢钠和回收的母液。

caco3+2hcl=cacl2+h2o+co2注意co2是过量的哦!否则只能制出碳酸钠。co2+naoh=nahco3

2.有同学认为实验步骤(ⅱ)与(ⅲ)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你认为对吗?不对,(I)得到的溶液是碳酸氢钠溶液,里面还溶解有二氧化碳,(Ⅱ)煮沸后就二氧化碳就跑掉了,只剩下碳酸氢钠,再加氢氧化钠就会生成碳酸钠。如果对调,过量的二氧化碳就会和氢氧化钠反应,所得溶液就会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 过量二氧化碳和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是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

碳酸钙片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范文

要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钙源。酸性水果汁具有结合钙的能力,同时含有促进钙吸收的成分。鸡蛋壳煅烧成为蛋壳粉,氧化钙含量97%左右。酸性水果汁与蛋壳粉反应,得到了“柠檬汁钙”、“橙汁钙”、“芦柑汁钙”等“果汁钙”样品。“果汁钙”水溶性优越,钙含量较高,且无碱性刺激。同时还可以保持蛋壳中的镁、铁等必需元素和果汁中的有机酸、维生素C、果糖、氨基酸等有益成分。本项目既能将蛋壳变废为宝,又为我国丰富的水果资源找到一种新的加工增值途径。采用天然原料和绿色工艺,避免了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成本相对低廉,具有市场前景。 我国禽蛋生产和蛋壳利用的现状 我国禽蛋产量居世界第一,每年扔掉的蛋壳就有400万吨。我国对蛋壳的利用目前还停留在粗加工的层面上,主要是用于畜禽的饲料,作为钙的补充剂,或者是用蛋壳粉生产强化奶制品等。 在蛋壳利用方面,发达国家领先一步,美国将蛋壳用于营养、制药和化工等方面,日本将蛋壳用于食品添加剂、土壤改良剂、家畜饲料、人造皮肤、照相机的滤光镜等。 目前,我国科学家正在开展一系列研究,包括将蛋壳中的无机钙转化为有机钙、从蛋壳内膜提取角蛋白、从残留蛋清中提取“溶菌酶”等。 蛋壳的主要成分和作为钙源的优点 母鸡能够在16个小时内制造一个重约5克的碳酸钙蛋壳(其中有2克钙),是通过动用其骨头中心腔内增生的一种细小骨片,蛋壳钙化时,这些小骨片逐渐被消化掉,钙质就渗入到蛋壳中去。 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在93%以上,其余为碳酸镁、磷酸钙、蛋白质、水分等,重金属含量低于食品添加剂(GB l7203—1998)质量标准。 从蛋壳的形成过程和蛋壳的化学成分,不难看出蛋壳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钙源。 目前市场上的钙制剂比较 根据《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l0年)》,每人每天应摄入钙580毫克。实际上孕妇、儿童和青少年的需钙量都高于这一标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进行三次全国营养调查,均表明国人的膳食营养素中钙最为缺乏,钙摄入量平均只达到每日供给量的50%。因此目前补钙药品、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发展十分迅速。 我国允许使用的钙营养强化剂主要有:活性钙、碳酸钙、生物碳酸钙、天冬氨酸钙、醋酸钙、甘氨酸钙、柠檬酸钙、磷酸氢钙、乳酸钙、苏糖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实际应用的则还包括磷酸钙、氯化钙、蛋壳钙粉、天然骨粉、酪蛋白钙肽等钙源。 我国市场上的此类产品至少有几百种之多,但如果从安全性、有效性、普及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可供选择的产品却为数不多。例如活性钙、碳酸钙消耗胃酸,磷酸氢钙含有较多的磷,贝壳、骨粉容易重金属超标,柠檬酸可能增加铝的吸收,乳酸根引起乏力,葡萄糖酸分解产生葡萄糖,醋酸钙可能引起软组织钙化,L-苏糖酸钙、L-天冬氨酸钙价格高等。 2 实验过程 鸡蛋壳高温煅烧成蛋壳粉 实验原理 在高温下,蛋壳中的有机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其它小分子,完全挥发消失。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CaCO3 CaO+CO2↑ 实验材料 鸡蛋壳(家中积攒) 仪器设备 BL-220H电子天平,DHG-9053A型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KSW-110高温箱式电阻炉(马弗炉),石英坩埚 实验过程 将鸡蛋壳洗净、捣碎,在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中以100℃烘至恒重。如果蛋壳不充分干燥,在煅烧时容易发生爆溅,使样品丢失或沾污。 用电子天平称取一定重量的已烘干的蛋壳,放在石英坩埚中,在马弗炉中以1000℃煅烧至恒重。样品称重后用密封良好的容器盛装,放在干燥器中以防吸潮。 蛋壳粉的钙含量测定 实验原理 钙与氨羧络合剂能够定量地形成金属络合物,这种络合物的稳定性较钙与指示剂所形成的络合物强。因此,在适当的pH范围内(pH值12-14时),以氨羧络合剂滴定时,氨羧络合剂从指示剂络合物中逐步地夺取钙离子而与钙相结合,在到达等当点时,溶液呈现游离指示剂的颜色(为终点)。根据氨羧络合剂的用量,计算钙含量。 一般最常用的氨羧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由于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故常用它的二钠盐。以Na2H2Y代表EDTA,R代表指示剂,反应如下: 实验材料 煅烧得到的蛋壳粉(自制) 仪器设备 TG328A型电光分析天平,250ml烧杯,50ml酸式滴定管,250ml容量瓶,250ml锥形瓶,5ml、25ml移液管 化学试剂 盐酸(分析纯),三乙醇胺(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钙羧酸指示剂,EDTA标准溶液,蒸馏水 实验过程 称取样品(称准至),放入250ml烧杯中,逐渐滴加6M盐酸至全部溶解,加水稀释,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5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5ml30%三乙醇胺溶液、25ml水、5ml10%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的PH≥12,加少量钙羧酸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由红变紫到纯蓝色为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 计算 钙的重量百分含量: Ca%=(V1-V2)×M×/m V1——滴定样品溶液耗用EDTA标准溶液体积,ml; V2——空白试验耗用EDTA标准溶液体积,ml; M——EDTA标准溶液摩尔浓度; m——样品质量,g。 蛋壳粉与果汁反应生成“果汁钙” 实验原理 蛋壳粉的主要成分CaO为碱性氧化物,与果汁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 果汁中不仅存在较多的有机酸,例如柑桔类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C等,而且还存在弱酸性物质糖类、酚类等,以及两性物质氨基酸等。这些化学物质均带有羧基或羟基等极性基团,这些基团与水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均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不仅使羧基的酸性更强,而且也使醇羟基和酚羟基的酸性增强。此外,钙离子容易形成配位化合物,特别是容易与氧原子进行配位。因此,果汁中的多种成分均可以与钙离子发生化学的结合,从而为钙的溶解和稳定存在提供了条件。 实验材料 煅烧得到的蛋壳粉(自制),新鲜酸性水果 仪器设备 家用多功能榨汁机,YP3001N电子天平,DRT-250型电热套,DW-2型多功能电动搅拌器,DHG-9053A型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BL-220H电子天平 化学试剂 广泛试纸pH1-14,精密试纸、、 实验过程 将水果去皮、去核,榨汁,用纱布过滤。 将100克新鲜果汁加入250毫升三口烧瓶中,在电动搅拌下用电热包加热至65-75℃。向果汁中逐渐加入蛋壳粉,并充分搅拌以促进反应进行。用pH试纸跟踪反应混合物的酸度变化,当基本呈中性时(pH5-7),停止蛋壳粉的加入。继续加热、搅拌一段时间,使反应进行充分。记录所加入蛋壳粉的总重量。将反应生成物转入培养皿中,在鼓风恒温干燥箱中以80℃下烘干至基本恒重,记录样品的重量。 “果汁钙”的钙含量测定 精确称取1g“果汁钙”样品,在马弗炉中1000℃煅烧2小时,将煅烧得到的灰分按照“ 蛋壳粉的钙含量测定”进行测定。 “果汁钙”的水溶性和酸碱性实验 实验原理 向一定体积的水中分别加入不同重量的样品,观察溶解情况,并用pH试纸测定水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材料 “果汁钙”样品(自制) 仪器设备 BL-220H电子天平,50ml烧杯,20ml量筒,玻璃棒 化学试剂 广泛试纸pH1-14,精密试纸、、,蒸馏水 实验过程 量取20ml蒸馏水加入50ml烧杯中,称取“果汁钙”样品,在烧杯的水中搅拌溶解,如果溶解完全,再向其中加入样品,如果溶解不完,则重新量取蒸馏水并减少样品加入量。依此类推。同时用pH试纸测定水溶液的酸碱性。 3 结果和讨论 鸡蛋壳预处理和煅烧 将自然晾干的鸡蛋壳直接在马弗炉中煅烧,开启马弗炉后,发现有很多碎片飞溅在炉中。经过调查资料,了解到晾干的鸡蛋壳中也含有水分,高温下容易发生暴溅。以后的实验中,在煅烧前将蛋壳在100°C下充分烘干,即不再有暴溅的情况发生。 蛋壳在1000℃煅烧1小时后,其外观为白色和灰黑色夹杂,表明分解尚不完全;煅烧2小时以后,外观成为全白色的细小颗粒或片状;继续延长煅烧时间,失重率并不增加,表明1000℃煅烧2小时即可分解完全。碳酸钙分解反应的理论失重率应为44%,由于蛋壳中的有机物在高温下氧化分解而消失,因此实测的失重率略高于理论值是合理的。 样品1#、2#、3#煅烧得到的蛋壳粉,经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其钙含量分别为,,,相当于氧化钙含量分别为,,。 4 研究总结 确定了将鸡蛋壳煅烧为蛋壳粉的适宜条件:煅烧前在100°C下烘干至恒重,可以避免煅烧中发生暴溅;煅烧温度1000℃,时间2小时,可以使蛋壳中的碳酸钙和有机质完全分解。煅烧彻底的蛋壳粉外观为白色的细小颗粒或碎片,氧化钙含量约为97%。 反应温度、投料方式、搅拌、蛋壳粉的细度等对反应效果有显著影响。相同条件下,柠檬汁、高酸度的橙汁和芦柑汁与蛋壳粉的反应效果好,而柚汁、菠萝汁的反应效果差。 烘干的“果汁钙”为胶状固体,不仅钙含量较高,而且水溶性优越。“柠檬汁钙”和“橙汁钙”在空气中容易吸湿。 “橙汁钙”样品经河南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钙含量为,水溶解试验合格,重金属(以Pb计)仅。“橙汁钙”中1g钙的成本仅为元,大大低于目前市售钙制剂的价格。 5 项目展望 “果汁钙”水溶性优越,钙含量较高,且无碱性刺激,可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品和各种食品添加剂。“果汁钙”不仅成本低廉,而且成分丰富,蛋壳的少量镁、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在加工中不会损失,果汁中的有机酸、维生素C、果糖、氨基酸等成分与钙结合后不易发生变质。酸性水果特别是柑桔类含有多种促进钙吸收的成分,如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氨基酸、糖分等,而不含植酸、草酸、磷酸、脂肪酸等妨碍钙吸收的成分。 “果汁钙”来源于天然生物原料,反应过程不使用化学试剂,既避免了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和其它化学污染,又避免了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禽蛋壳和水果资源,本项目既能将蛋壳变废为宝,又能将水果产品加工增值,特别是为我国一些酸度高、销路差的水果品种找到新出路。我国酸性水果特别是柑桔类水果种类繁多,很多种果汁可作为钙的“载体”,因此可开发出丰富多样的“果汁钙”品种,还可以通过不同果汁混配调整钙的含量。

生物是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如果我们写一篇生物 毕业 论文要怎样来拟定题目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生物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生物教学论文题目

1、本地珍稀濒危植物生存现状及保护对策

2、中学生物实验的教学策略

3、如何上好一节生物课

4、中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

5、激活生物课堂的教学策略

6、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创新 教育

8、本地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防控对策

9、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10、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糖尿病研究进展研究及策略

12、心血管病研究进展研究及策略

13、 儿童 糖尿病的现状调查研究

14、结合当地遗传病例调查谈谈对遗传病的认识及如何优生

15、“3+X”理科综合高考试题分析

16、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差生转化教育

17、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8、在当前中学学科分配体制下谈谈如何转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观念

19、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20、直观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1、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准备策略

22、编制中学生物测验试题的原则与 方法

23、浅析生态意识的产生及其培养途径

24、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25、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6、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当地旅游区为例

27、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28、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以当地农村为例

29、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生活

30、大学与高中生物学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衔接的初步研究

31、国内、国外高中生物教材的比较研究

32、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33、河北版初中生物实验教材动态分析研究 “

34、幼师生物学教材改进思路与建议

35、中学生物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评价体系研究及实践

36、中学生物双语教材设计编写原则探索与研究

37、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课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构想

38、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39、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课程创生研究初探

40、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整合

41、中学生物学情境教学研究

42、游戏活动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43、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性研究

44、尝试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45、生物科学探究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46、生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47、白城市中学生物师资队伍结构现状的调查及优化对策

48、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

49、让人文回归初中生物教育

50、课程结构的变革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结构的研究

微生物毕业论文题目

1、脲解型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研究

2、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

3、“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4、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检测

5、贺兰山东麓荒漠微生物结皮发育过程研究

6、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污染微生物分析

7、油脂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代谢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8、深海微生物硝化作用驱动的化能自养固碳过程与机制研究进展

9、地膜降解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10、微生物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与检测中的应用

11、草莓不同生育时期根区微生物多样性及动态变化

12、台湾林檎叶片浸提液对致腐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13、细胞、微生物及其相关培养技术

14、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15、有机无机缓释复合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16、东北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17、不同 教学方法 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18、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和管理

19、食品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20、应用型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21、关于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探讨

22、外源汞添加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3、论研讨式教学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4、采煤塌陷复垦区先锋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25、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26、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7、土壤微生物总活性研究方法进展

28、浅水湖泊沉积物中水生植物残体降解过程及微生物群落变化

29、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生物实验模块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30、外源生物炭对黑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31、浅谈土壤微生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

32、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33、水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模块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34、高师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35、5种江西特色盆景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36、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探索

37、浅谈林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改革

38、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39、利用微生物学原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40、高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41、案例教学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42、淡水湖泊微生物硝化反硝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

43、微生物法修复水污染技术研究进展

44、玉米栽培模式对暗棕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45、浅谈案例教学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46、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47、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机制及影响因素

48、地方性高校《动物微生物学》教学体系的优化

49、微生物技术修复水污染的发展

50、浑河底泥微生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题目

1、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2、现代生物技术管理的企业策略与集群发展研究

3、现代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及企业的相关策略研究

4、武汉华龙生物制药的营销策略研究

5、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竞争力研究

6、生物制药产业创新联盟知识协同研究

7、亮菌口服液液体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

8、基于生命周期的生物制药企业之融资策略研究

9、B医药企业的营销策略研究

10、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效果比较研究

11、基于财务视角的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

12、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杠杆效应的实证研究

13、九阳生物人力资源战略研究

14、以生物制药为例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效应的实证分析

15、我国海洋生物制药技术产业化政策研究

16、生物制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问题研究

17、中国制药产业价值链特征研究

18、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对产出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19、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工程应用研究

20、我国生物制药业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21、WS生物制药公司员工培训管理研究

22、科兴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与设计

23、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24、企业混合所有制模式选择与绩效研究

25、AMP生物制药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26、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生物制药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27、DBZY公司财务能力测评及提升对策研究

28、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

29、生物制药企业专利权评估方法研究

30、专利制度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影响

31、生物制药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探究

32、CDZZ药业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研究

33、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云南生物制药产业产学研合作机制与模式研究

34、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云南生物制药产业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35、引入非财务指标的生物制药企业估值研究

36、私募股权融资在科技初创企业的应用

37、艺普生物制药教育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38、海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财务成长性分析

39、基于EVA的安科生物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40、基于自由现金流的上海莱士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2021生物毕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生物类学术论文(2)

★ 生物技术论文范文

★ 毕业论文题目来源

★ 毕业论文题目怎么选

适用于研究丁以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为原料t化学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工艺条件、添加剂的影响及形态。纳米碳酸钙的制备与表征主要反映中间体氢氧化钙的初始浓度、二氧化碳的流量等。纳米碳酸钙又称超微细碳酸钙。标准的名称即超细碳酸钙。纳米碳酸钙应用最成熟的行业是塑料工业主要应用于高档塑料制品。增加变形温度和尺寸稳定性,同时还赋予塑料滞热性。

锂离子筛制备的研究论文

杨立新,1961年4月生,湖南澧县人,教授,硕士生导师, 无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湘潭大学化学和应用化学本科专业《无机化学》基础课主讲教师,《J. Coord. Chem.》、《化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同行审稿专家。近年来主要从事三维有序大孔“锂离子筛”纳米材料的制备、贫磷矿资源提磷工艺研发、含十四员四氮二烯大环的Ni2+、Cu2+、Fe3+和Cr3+配合物的合成与单晶结构测定、化学气相沉积材料三甲基铝缔合-离解平衡模拟计算、以铱为内核的有机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等课题工作。成功制备了3DOM尖晶石型LiMn2O4、LiAlMnO4和,着重研究了提磷的三聚氰胺沉淀法和氯磷酸钙结晶法,发现了铬三元混配配合物中结晶水的左右螺旋结构,提出了三甲基铝双聚体热裂解反应机理等。主持承担了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课题,在《J. Coord. Chem.》、《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结构化学》和《应用化学》等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其中10多篇论文被SCI、EI收录,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主编《无机化学实验》教材1本。2009年12月获湘潭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论文关键词] 锂离子筛 前驱体 制备 检测

[论文摘要] 锂离子筛可以直接从盐湖卤水和海水中提取锂,是极具发展前景的锂吸附剂,介绍锰氧化物锂离子筛前驱体的制备和检测方法,并简要叙述离子筛分材料的发展过程。

锂是自然界中最轻的金属,锂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而特殊的用途,在能源、航空航天工业、金属冶炼及制造业、制冷、玻璃、陶瓷、医药等行业都有着重要的用途:在原子能领域,锂被誉为新“能源元素”,锂-6是氢弹、热核反应堆原料。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高、循环性能好、无毒而广泛用于便携式通讯设备。二十一世纪,用于锂电池的碳酸锂将超过2万吨。锂基润滑脂已成为润滑脂的主导产品。另外,碳酸锂作为情感矫正剂可有效治疗狂躁精神病。目前,世界对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消耗量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

全球锂资源约1276万吨,主要分布于花岗岩伟晶型矿床及盐湖中,其中,锂矿石中锂的储量仅为40万吨,约占全球总储量的,而盐湖卤水中,锂资源的占有率为77%以上。锂矿石中锂的储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固体矿源又不断枯竭,因此锂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正面临重大转折,探讨从盐湖卤水、低浓度海水、地下水中提取锂成为目前化学、化工、材料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盐湖卤水提锂工艺简便、成本约为矿石提锂的一半,目前国外从盐湖卤水中提锂的年产能力近2万吨,约占锂盐总产能力的40%。采用卤水或其他含锂液体矿资源取代矿石生产锂盐是世界锂工业的发展趋势。

一、离子筛分材料的发展过程

1850年,Thompon等,最早系统地研究了土壤中Ca2+、Na2+与水中NH+、K+的离子交换现象。其中具有交换性能的物质后来被鉴定为粘土、海绿石沸石分子筛和腐植酸。一般认为,这是离子筛分材料的最初发现。20世纪初,Harms等合成了硅酸铝凝胶作为离子交换材料应用于水的软化。但其选择性筛分性能较差,耐酸性也不好,性能易变。上世纪60年代,Clearfield A等,发现磷酸锆可以结晶,这为离子筛分材料的.发展指明了一个全新的方向。结晶使得这些磷酸锆的多晶结构得以测定,宏观的离子筛分和交换行为能够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加以解释。到80年代以后,Kenta ,Qi Feng等合成出了结晶石结构的锂锰氧化物LiMn2O4,该物质对锂离子具有特殊的选择吸附性能。

二、我国盐湖卤水的提锂前景

我国盐湖资源相当丰富,集中分布于青海、西藏、新疆和内蒙古四个省区。锂资源储量大,含量高的盐湖卤水多集中在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如:台吉乃尔盐湖、一里坪盐湖、察尔汗盐湖和大柴旦盐湖等,都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西藏的扎布耶湖是世界上锂含量超过百万吨级的三大盐湖之一。因此,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盐湖锂工业不仅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且可以促进和发展我国西部的经济,并为二十一世纪高科技的发展提供理想的材料。

三、从盐湖卤水提取锂的方法

目前,锂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主要集中在盐湖卤水提锂的方法上。盐湖卤水提锂的方法有蒸发结晶分离法,沉淀法、浮选法、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等。蒸发结晶分离法大量使用烧碱和纯碱,致使锂盐产品成本较高;沉淀法和溶剂萃取法费时费力;浮选法工艺流程复杂;而离子交换法成本低,工艺简单,应用广泛。因此,研究开发高效、高选择性的新型无机离子吸附剂成为当今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尖晶石结构的锰氧化物,不仅对Li+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较大的交换吸附容量,且具有经济、环保的特点,从而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四、锂离子筛的制备方法

现阶段制备锂离子筛前驱体LiMn2O4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固相法和液相法。固相合成法主要分为:高温固相法、微波烧结法和固相配位法等。固相法一般操作较为简单,步骤短,便于大规模生产,易于实现工业化,但耗能大,产率低;液相合成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共沉淀和水热法等。液相法一般操作要求高,反应步骤较长,产物粒度均匀、形态规整,晶相较纯。下面选取几种常见的方法分别介绍:

1、高温固相反应法:高温固相反应法是合成锂离子筛前驱体最常用且易操作的一种方法,是将锂和锰的易熔或易分解化合物先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于高温下焙烧一定时间而合成所需化合物。其中,锂源主要有Li2CO3、LiOH·H2O、LiNO3和LiI等;锰源主要包括MnO、Mn2O3、MnO2、MnCO3和Mn(CH3COO)2·4H2O等。高温固相反应法具有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的优点。同时,也存在几点不足:能耗大,生产率低;锂盐的部分挥发,造成原配比不易把握;产物的均匀性差。

2、微波烧结法:微波烧结法是近些年发展起来普遍用于制备陶瓷材料的方法。其主要依据微波直接作用于材料内部后而转化为热能,从材料内部进行加热,进而缩短了反应的时间。微波烧结法可通过调节微波的功率来控制粉末的物相结构,易于工业化,值得关注。但其毕竟属于固相反应,所得粉末的粒度通常只能控制在微米级以上,粉末的形貌稍差。

3、固相配位反应法:此方法也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尤其适于合成金属簇合物和固相配合物的一种方法。首先,在室温或低温下制备固相金属配合物,然后,在一定温度下热分解制得氧化物超细粉末。固相配位反应法保留了传统高温固相反应法操作简便的特点,同时在合成温度、焙烧时间和产物粒度大小及分布等方面又优于它。

4、溶胶凝胶法(Sol-Gel):也称Pechini合成法,属于液相合成法,是基于某些弱酸能与某些阳离子形成螯合物,而螯合物又可与多羟基醇聚合物形成固体聚合物树脂的原理。由于金属离子可与有机酸发生化学反应而均匀分散在聚合物树脂中,达到原子水平的混合,从而在较低温度下可制得超细氧化物粉末。传统的溶胶凝胶法是采用金属醇盐水解制得溶胶,然后干燥得凝胶。

由于该法成本偏高,工艺复杂,材料工作者相继对其进行了改进,派生出一些新方法,如柠檬酸配合法、甘氨酸配合法、高分子聚合物配合法、多羟基酸配合法等。锂离子筛的制备主要是在不破坏前驱体尖晶石构型的前提下,用合适的脱出剂脱出其中的锂离子,以保证所得锂离子筛对锂离子的记忆性。目前,使用的脱出剂主要是酸性化合物,如盐酸、硝酸以及硫酸等。评价脱出效果的指标主要是锂的脱出率及锰的溶损率。人们希望通过采用优良的脱出剂,使锂的脱出率最大、锰的溶损率最小。因为相对于盐酸,硝酸和硫酸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某种程度上会加大锰的溶损,所以用合适浓度的盐酸作为脱出剂的居多。然而,同种洗脱剂,浓度不同,洗脱时间不同,洗脱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在制备离子筛的时,需要选择出最佳酸洗转型条件。

五、锂离子筛的检测

制备好的离子筛需对其表面形貌检测即对前驱体酸洗脱锂后产物进行SEM检测,得出扫描结果图像。通过与前驱体结构的扫描图像对比可以检测出,在酸洗脱锂过程中前驱体的结构有没有被破坏,再通过与文献中图片对比,可以检测出产物是否为尖晶石晶体结构, 晶型是否完整。然后再对产物(前驱体)进行XRD检测,得出扫描结果图, 根据扫描结果图,判断产物是否为尖晶石型LiMn2O4,是否有杂质。通过与文献中图谱对比,可以检测出产物是否有缺陷,是否为尖晶石型LiMn2O4,是否有杂质等。

六、结语

目前,对离子筛的研究还停留在试验阶段,如果要实现其工业化,就必须先解决其造粒及锰的溶损问题。同时,必须通过改进合成方法、优化实验条件等手段来提高离子筛的实际吸附量。锰氧化物锂离子筛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绿色的吸附剂,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所以,锰氧化物锂离子筛吸附法已经成为国际上从盐湖卤水和海水中提锂的重要研究方向。

苯甲醇的制备毕业论文

以甲酸苄酯、丙酸苄酯、乙酸苄酯或苯甲酸苄酯等为原料,在温度 150-320℃之间进行液相水解制备苯甲醇。水解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80-180℃的温度,分层,分离出有机相就可以获得纯度大于 98%的苯甲醇,转化率大于 98%。

可以用氯甲基化反应使苯转化为苄基氯,苄基再氯水解制备,合成步骤与反应式表示如下:C6H6+HCHO+HCl(无水ZnCl2作催化剂)→C6H5CH2ClC6H5CH2Cl+H2O(NaOH水溶液)→C6H5CH2OH

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如下:

一、苯甲酸

用KMnO4将甲苯氧化直接生成苯甲酸。在圆底烧瓶中加入KMnO4,Na2CO3和水,用小火加热混合物,稍冷,再加入甲苯和沸石,然后将烧瓶连接在回流冷凝管器上,加热回流约1h。

冷却烧瓶内容物至室温,用10%的HCl酸化,再少量分批加入固体的NaHSO3至使溶液褪色为止。混合物完全冷却后,减压抽滤,并用少量水洗涤布氏漏斗中的结晶。

再用少量的沸水溶解产物进行重结晶,趁热抽滤,并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合并滤液和洗液,让滤液慢慢冷却结晶。抽滤,干燥,称重,即得苯甲酸。添加量根据制备量计算。

二、苯甲醇

苯甲醛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甲酸钠和苯甲醇,利用苯甲酸钠和苯甲醇在甲苯中沸点相差较大,且甲苯和苯甲醇的沸点也相差较大的原因,利用甲苯将苯甲醇萃取出来用直形冷凝管蒸馏将甲苯蒸出来。

然后再用空气冷凝管将苯甲醇蒸出来,空气冷凝管适用于沸点在140C以上的蒸馏,苯甲醇沸点为206C左右,注意控制温度在204-206之间,太高会有副产物(苯甲酸)生成。

  • 索引序列
  • 碳量子点的制备毕业论文
  • 碳酸氢钠制备学生毕业论文
  • 碳酸钙片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范文
  • 锂离子筛制备的研究论文
  • 苯甲醇的制备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