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黄志坚生物毕业论文

黄志坚生物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黄志坚生物毕业论文

1988年7月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1月毕业于江西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毕业于南昌大学,获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00年7月获副教授职称,2007年11月获管理学教授职称。专业研究方向: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知识管理、农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公共危机管理等。1999年3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现任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处长,江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景德镇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景德镇市第十二届政协常委,民进景德镇市委会副主委。

一、毕业论文的题目。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二、介绍课题的目的、意义。即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研究课题,交代研究的价值。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三、介绍课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即文献综述,主要说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关于这个课题前人曾做过哪些方面的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等。 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四、介绍本人研究的初步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突破的难点,预期的结果等。即说明自己的主攻方向是什么,研究中主要根据什么理论、采用什么方法、取得什么成果等。 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如何安排,怎样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五、说明课题的可行性和创新性。不仅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而且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六、列出参考文献。最后要列出所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篇数以各校的规定为准。 七、听取导师评价。在导师的评价后,再作必要的修改与补充,经导师最后认可后,就进入研究阶段,而后便可着手论文的写作。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题目: 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视角 姓名: 刘某某 导师: 李某某 专业: 法学 年级: XX级 时间: 2014年10月22日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新中国成立至今,政治、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日新月异。与此同时,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其中,未成年人犯罪突出。未成年人犯罪不仅意味着个人与社会的严重冲突,而且更意味着社会化、文明化的挫败;不仅危害了社会治安秩序,干扰了经济建设和发展,也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品德不良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 其一,刑事法学领域: (1)为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思想道德建设为视角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可以为犯罪问题的研究拓展新的思路。我国当前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犯罪学和刑法学两个学科内进行探讨。其中,犯罪学领域侧重于事前的社会预防和事中的治安预防;刑法学领域侧重于事后的刑罚预防。这些预防措施主要是通过外在的手段实现对未成年人越轨行为的规制,而犯罪预防内在手段的运用,即借助思想道德意识的作用引导未成年人的行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为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展开分析,试图为犯罪预防问题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2)冲破思辨研究一统天下的局面。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任何科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工具。犯罪是一“综合病症”,必须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犯罪问题进行剖析。刑事法学并非书斋里的学问,其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我国的学者长期以来惯于思辨式的理论研究,缺少对犯罪问题进行实证考察。本文拟通过实证调查、个别访谈的方法,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实际态势、分析犯罪发生的原因,为犯罪预防的研究提供实证资料。 其二,政治学领域:本研究除了在刑事法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外,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学价值。我国未成年人有3亿多,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犯罪的发生,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出发,结合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有针对性地提出犯罪预防对策,对于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持续进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2、实践意义 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注未成年人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视角出发,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作系统解读,可以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献计献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选择。我们要建设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犯罪破坏社会和谐,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影响社会治安,更是关系到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和未来国民的素质,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非常。因此,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本文根据调查收集的资料,有针对性地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提出未成年人个人预防措施和社会治理对策。这些建议和对策,立足于我国实际,更加突出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将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参考。 (二)研究现状 未成年人犯罪是相对于成年人犯罪而言的。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自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非常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保持高度重视。1979年8月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委所写的《关于提请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报告》,这为未成年人犯罪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为深入。尤其是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越来越严重,其数量递增,而年龄递减,这一态势引起理论界的密切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不断升温。经过学者们多年的努力,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成果显著,相继有多部著作出版和多篇文章发表。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研究视域狭窄。犯罪现象复杂多样,既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等方面有关又与个人的生理、心理、生活方式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犯罪学研究必须运用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法学和社会学方面,缺乏从众多的学科领域出发进行深入研究。 2、研究内容缺乏创新性,研究选题过于集中。笔者对近些年出版的未成年人犯罪著述和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的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发现,虽然有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很多,但论述内容相近,研究思路模式化。我们说,研究选题关注学术热点无可厚非,但应对同一问题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总的来看,目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犯罪学领域内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缺乏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的全面系统研究。虽然一些学者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犯罪预防问题有所涉及,但过于分散和零碎,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入地研究。 3、研究方法以思辨和论证为主,欠缺实证研究。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当前我国犯罪问题的研究,重思辨和论证而轻实证。康树华、周路、戴宜生等多位专家学者曾多次提出这个问题。 理论研究的对象——犯罪现象是真实的客观存在,脱离了实践的研究无异于空中楼阁。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但毕竟是凤毛麟角,而非主流。 (三)研究目的 1、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进行全面解读,为犯罪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方式。 2、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预防等问题的系统梳理,弥补犯罪学理论研究上的不足。 3、通过对未成年犯罪预防问题进行全面考察,激发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进而更好地做好未成年人工作。 4、通过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的剖析,设计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社会治理的方案,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献计献策。 (四)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中国期刊网查阅文献资料和购买图书资料等多种途径,为开题报告的撰写和论文的正式写作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其中,主要著作包括: 1、陆志谦、胡家福主编:《当代中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冯云翔、娄鸿雁著:《未成年人犯罪及预防》,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许邦银、张晶主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与实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姬素兰等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董新臣主编:《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与防范 》,西苑出版社2000年版; 6、袁作喜、冯锐著:《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与防治》,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王亚东、鲍遂献主编:《中国现阶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版; 8、康树华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犯罪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张利兆主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10、张小虎主编:《犯罪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李春雷、靳高风著:《犯罪预防理论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冯树梁著:《中外预防犯罪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鞠青著:《中国城市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模式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4、黄教珍、张停云著:《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和教育对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5、莫洪宪主编:《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16、[美]路易丝?谢利著:《犯罪与现代化》,何秉松译,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 17、[意]龙勃罗梭著:《犯罪人论》,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8、沈壮海著:《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19、《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导读》编委会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导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0、苏宁著:《关注成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鞠文灿主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陈永弟:《借鉴与参考——部分国家和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掠影》,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主要期刊文章参考资料: 1、周运清、王培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个性结构与特征分析》,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第1期; 2、张旭:《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种整合性教育预防体系的建构理路》,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 3、刘远山:《略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重点及对策》,载《河北法学》2001年第4期; 4、席小华、秦卫平:《学校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载《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5、钱晖元:《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原因及对策》,载《江淮法治》2002年第10期; 6、王宇:《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与预防》,载《公安研究》2005年第9期; 7、狄小华:《社会转型期的未成年人犯罪与防控》,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8、全哲洙:《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载《理论前沿》2004年第14期; 9、任月勤:《试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载《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0、王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综述》,载《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4期; 11、罗志丹:《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年第4期; 12、贾怀忠:《学校、家庭、社会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载《教育革新》2006年第5期; 13、黄志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实施》,载《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二、论文结构框架(主要观点) 论文包括导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导言部分主要是介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情况、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等。 正文部分共四章: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概念 第二节 国内外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第三节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与趋势 第二章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解析 第一节 犯罪原因概述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析评 第三节 思想道德建设与未成年人犯罪 第三章 当前我国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思想道德因素分析 第一节 社会 第二节 学校 第三节 家庭 第四节 个体 第四章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国外未成年人犯罪治理措施 第三节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 结语部分从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出发,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这一现象,再次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呼吁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多策并举、多措并举做好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工作。 三、论文写作安排(进程安排、待解决问题) (一)写作进程安排: 2014年7月——8月搜集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2014年9月——10月中旬撰写开题报告; 2014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开题报告; 2014年11月中旬——2015年2月下旬撰写毕业论文; 2015年3月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毕业论文; 2015年4月毕业论文定稿打印。 (二)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核心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入手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其中,实证调查将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这一研究要以多学科为基础,学科之间的整合也将是该研究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杨志坚毕业论文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可上学校官网查看。有详细介绍。祝你好运。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作业1 一、多选题(每题5分,共计10分)1、同学们,在学习了“任务一”的相关内容后,请将你认为适合描述为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选项选择出来 。选择一项或多项:(BCDE) A.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与普通高校学习方式相同的大学B.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有别与普通高校的新型大学C. 国家开放大学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特殊的大学D.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终端数字化的学习资源E. 国家开放大学是为没有条件参与全日制校园学习的人群提供学习资源的大学F. 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参与活动必须要到校园中和课堂上反馈2、请将下列适用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方式选择出来 。选择一项或多项:(ABCD)A. 利用pad、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学习B. 在集中面授课堂上向老师请教问题C. 在网络上阅读和学习学习资源D. 在课程平台上进行与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讨论 反馈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3、制定时间计划,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时地调整计划,是管理学习时间的有效策略。(对)4、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中,有课程知识内容请教老师,可以通过发email、QQ群、课程论坛等方式来与老师联络。(对)5、远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比传统的课堂学习简单,学习方法并不重要。(错)6、纸质教材、音像教材、课堂讲授的学习策略都是一样的。(错)7、在网络环境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无法协作完成课程讨论。(错)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作业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开放大学学制特色是注册后(A)年内取得的学分均有效。选择一项:A. 8B. 3C. 10D. 52、请问以下是专业学习后期需要完成的环节?(B)选择一项:A. 课程形成性评价B. 专业综合实践C. 入学测试D. 了解教学计划3、请问以下不是专业学位授予的必备条件?(A)选择一项:A. 被评为优秀毕业生B. 毕业论文成绩达到学位授予相关要求C. 课程成绩达到学位授予的相关要求D. 通过学位英语考试4、学生本人要在学期开学后(D)内向学籍所在教学点提出申请,并填写《国家开放大学学生转专业审批表》,经国开分部审核批准后,即可办理转专业手续。选择一项:A. 1周B. 2周C. 4周D. 3周5、转专业后,学籍有效期仍从(D)开始计算。选择一项:A. 转专业后学习开始的时间B. 转专业批准的时间C. 提出转专业申请的时间D. 入学注册时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6、办理转专业相关事宜时,拟转入专业与转出专业应属于同等学历层次,本科转专业还应是同科类相近专业(对)。7、入学后第一个学期可以转专业(错)。8、自愿退学的学生可重新报名参加国开学习,学生原来获得的学分,可按免修免考的有关规定进行课程或学分替换(对)。9、入学后第一个学期可以转学(错)。10、申请转专业的同时不可以申请转学(错)。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作业3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4分)1、 国家开放大学门户网站网址是(A)。选择一项:a. . . . 、进入课程页面后,学生只能按顺序一章一章的进行系统学习(错)。选择一项:a. 错b. 对3、课程实践环节一般根据老师的安排如期完成即可,通常不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记录(错)。选择一项:a. 对b. 错4、下面哪些作业类型不属于形成性考核(C)。选择一项:a. 阶段性测验b. 上传单个作业c. 专题讨论d. 程序题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计4分)5、国家开放大学考试通常采用(CD)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择一项或多项:a. 阶段性考核b. 纸质考核c. 形成性考核d. 终结性考核e. 网络考核6、国家开放大学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网络统考。网络统考的科目包括(ABDE)。选择一项或多项:a. 《大学语文》b. 《高等数学》c. 邓论d. 《大学英语》e. 《计算机应用基础》7、按是否开卷进行分类,一般又可分为(ABC)。选择一项或多项:a. 闭卷b. 开卷c. 半开卷d. 半闭卷8、参加考试时必须要携带的证件有(ADE)。选择一项或多项:a. 身份证b. 工作证c. 课程资格证d. 准考证e. 学生证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2分)9、已具有国民教育系列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的学生,可免考全部统考科目。(对)10、在入学注册时年龄满40周岁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可免考“大学英语”。 (对)11、论坛不需要登录。(错)12、任何人博客内容浏览者都可以看到并可以进行评价。(错)13、QQ群可以随意加入,不需审核。(错)14、学生只能管理个人知识库,无法查看好友知识库。(错)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作业4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关于IE浏览器的功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选择一项:A. 能为用户提供浏览网页的功能B. 以上说法都不对C. 没有收藏网页链接地址的功能D. 保存的网页内容24小时后就会自动消失2、Internet上所有电子邮件用户的Email地址都采用同样的格式,是(C)。选择一项:A. 用户名@主机名B. 主机名@用户名C. 用户名@网址D. 网址@用户名3、以下软件中,(A)属于常用的压缩软件。选择一项:A. WinRARB. FlashGetC. OutlookD. Flash4、常用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B)、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三类。选择一项:A. 集合式搜索引擎B. 全文搜索引擎C. 标题搜索引擎D. 简单式搜索引擎5、下列选项中,属于浏览器的是(A)。选择一项:A. IEB. C++C. VBD. 以上均正确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6、要复制网页中已选中的文字内容,可以按快捷键Ctrl+V。(错)7、下载就是将数据或程序从个人计算机或设备传递到服务器。(错)8、在因特网上,每一个网站都有自己特定的地址,称为URL。(对)9、在登录邮箱时,用户不需要向服务器提供用户账号和密码。(错)10、电子邮件只能传递文字,不能传递图片、银屏等多媒体信息。(错)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作业5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5分)1、学生事务服务也叫学生工作。(对)2、只要我是开放教育的学生,就可以无条件申请所有学生评优项目。(错)3、国家开放大学总共设立了4类奖学金。(对)4、除了奖学金,国家开放大学再无设置任何学生评优项目。(错)5、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接待中心只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并不接受学生的投诉。(错)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5分)6、国家开放大学学生工作处是:(A)。选择一项:A. 决策机构B. 组织机构C. 执行机构D. 决断机构7、到目前为止,共(D)家分部开设了奖助学金评选工作。选择一项:A. 29家B. 10家C. 12家D. 18家8、学生在申请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或优秀毕业生时,最先向其所在的(B)提交申请表。选择一项:A. 学院B. 学习中心C. 总部D. 分部9、到目前为止,共(B)家分部开设了学生评优工作。选择一项:A. 18家B. 10家C. 29家D. 15家10、远程接待中心的工作理念是:(A)。选择一项:A.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B. “以解答问题为中心”C. “以教师教学为中心”D. “以提供咨询为中心”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1、国家开放大学学生事务服务的项目包括哪些:(ABCDG)。选择一项或多项:A. 评优表彰B. 个性化服务C. 文体活动与学科竞赛D. 奖(助)学金C文体活动与学科竞赛E. 考试F. 教务G. 虚拟学生社区12、学习过程中经常接触的学生工作人员包括:(CD)。选择一项或多项:A. 学校领导B. 任课教师C. 导学教师D. 学生干部13、假如你准备申请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应具备哪些条件:(ABD)。选择一项或多项:A. 已修统设必修课程平均成绩不低于70分,其他课程平均成绩不低于65分B. 已修完40%以上本专业课程学分C. 没有明确要求,只要是开放教育学生均可申请D. 在读期间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不受名额限制14、开放大学的学生组织包括哪些类型:(ACD)。选择一项或多项:A. 校友会B. 暂无任何学校组织C. 学生会D. 学生社团 15、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国家开放大学老师的帮助?(ABCDE)选择一项或多项:A. 信函B. 电话C. 传真D. 邮箱E. 在线答疑

嵩山地区现代意义上的地质调查,开始于20世纪初。1936年,原开封地质调查所技士曹世禄,曾在嵩山周围做过路线地质调查,著有《河南汜水偃师登封洛阳伊阳宜阳临汝等县地质矿产》,载《河南省地质调查所汇刊》第五期,附有1∶40万比例尺的“河南省登封县偃师县地质图”。该地质图内容虽简,但可能是嵩山最早的地质图。在这份报告里,统计登封境内诸多小煤窑的生产状况,煤炭总产量约38780吨。

1948年,前河南地质调查所编印了一部《河南省煤矿志》,内附有1∶40万比例尺的“河南省登封县地质图”。

以上这些调查均系路线地质调查,目的以找煤和铁矿为主,调查路线布置在嵩山周边煤系地层分布区。

张伯声教授(1903~1990)

冯景兰教授(1898~1976)

1949年后为了恢复经济,发展工业,急需开发矿产资源。于1950年初河南地质调查所(同年七月改称中南军政委员会重工业部第一调查所)受河南省人民政府之命组织了河南省规模空前的地质调查。河南地质调查所收拢了因为连年战乱而失散的技术人员,组成了豫西矿产调查队,所内主要技术骨干韩影山、曹世禄、阎廉泉、谢恩泽等参加了这次调查。河南省人民政府还出面邀请了河南藉地质学家冯景兰(唐河县人)、张伯声(荥阳县人)作技术指导。调查队在野外工作三个月后,编写了《豫西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发现了巩县小关铝土矿,正确评价了平顶山煤田的远景储量,奠定了该两处煤、铝业生产基地的基础。张伯声教授在登封大塔寺西南沟中发现了片麻岩与石英岩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命名为“嵩阳运动”。认为其下的片麻岩为泰山系,称作“泰山杂岩”,不整合面以上的石英岩和片岩应为五台系,按照分布地点分别称作“嵩山石英岩”和“五指岭片岩”。上述成果除见于《豫西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外,还撰写了论文《嵩阳运动和嵩山区的五台系》。

1954年,西北大学张尔道教授著有《河南嵩山前寒武纪地层》,把五佛山一带分布的一套轻微变质或不变质的岩层称为“五佛山系”,认为其层位与华北地区滹沱系相当,指出五佛山系与嵩山石英岩之间为不整合接触,最先认识并命名为“中岳运动”,还首次在五佛山系上部发现了藻类化石。在五指岭盘龙沟相当于朱砂洞灰岩的岩层中找到了三叶虫化石Redlichia(莱德利基虫),将该岩层划为寒武系下统。

同年,中南地质局456队在开展煤矿普查时,在过去一直认为是奥陶系的白云质灰岩中首次采到三叶虫化石Drepanura(蝙蝠虫),更正其岩层层位为上寒武统崮山组。

马杏垣教授(1919~2001)

1957年,北京地质学院马杏垣教授在登封一带进行路线地质调查,著有《关于河南嵩山区的前寒武纪地层及其对比问题》,改张伯声的“泰山杂岩”为“登封杂岩”,认为应属五台系,而把嵩山石英岩和五指岭片岩划为滹沱系。把五佛山系与山西中条山地区的“担石山石英岩”进行对比,认为五佛山系代表了滹沱系地槽回返后的坳陷式建造。论文发表后,引起地质界的重视和讨论,为此马杏垣教授发表了《对王植有关“关于河南嵩山区的寒武纪地层及其对比问题”和“五台山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一些意见”的答复》一文,开展学术讨论。

1958年,杨志坚综合华北石油普查大队1957年石油普查成果,写成《豫西下古生界地层及其对比问题》,该文认为前人所划分的五佛山系应属于震旦系而非滹沱系,这种认识被人们接受并使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杨志坚把他定的震旦系进一步细分为大石门统和小顶山统。对登封送表和临汝焦谷山等地所见的紫红色含砾石英岩,第一次提出了属于冰川沉积即冰碛层的新认识,并认为冰碛层与其下的石英砂岩为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关系,命名为“豫西运动”,这一名称后来较少被引用。

王曰伦先生(1903~1981)

1959年,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前寒武纪地质和变质岩研究室嵩山地区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组开始了在嵩山的研究工作。1960年王曰伦教授发表了论文《嵩山地质观察》,王泽九等1963年发表了《河南嵩山两个绝对年龄资料介绍》和《嵩山前寒武系地层报告》。报告进一步证实并肯定了“嵩阳运动”和“中岳运动”。命名五佛山系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为“少林运动”。王泽九测出登封郭家窑伟晶岩同位素样品钾氩法(K-Ar)年龄为亿年。在登封三官庙相当于朱砂洞灰岩层位中也采到三叶虫化石Redlichia(莱德利基虫),将这层灰岩命名为“搬倒井灰岩”,将其下的砂砾岩命名为“关口砂砾岩”。从此,嵩山地区又有两个地名成为地质书刊中常见的熟面孔。于是,“搬倒井”除了王莽追刘秀的美丽传说外,又增加了新的光彩。

同年,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在登封召开“前寒武纪地层现场会议”,与会人员考察了嵩山前寒武纪地层和地质构造,交流了研究成果。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取得了共识,如肯定五佛山系应属于震旦系,不整合在五佛山系之上的关口砂砾岩则属于寒武系。

同年,马杏垣教授在嵩山五佛山群葡萄峪组页岩与骆驼畔组砂岩之间发现了假整合接触关系,命名为“偃师运动”。多年后经过进一步研究,认识到这种微弱交角不整合是重力滑动构造引起的各组之间发生滑动所造成的不协调关系,遂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建议废除“偃师运动”这一名称。

同年,开封师范专科学校和郑州地质学校师生组队,在豫西开展1∶5万地质调查,编写了《豫西宜阳、彭婆、鸣皋、伊阳、大口、颍阳、临汝镇、杨楼等幅地质图综合说明书》。

1960年西北大学豫西地层队在登封唐窑、偃师五佛山一带实测了古生代地层剖面。河南省地质局科研所撰写了《河南省嵩箕地层分区宝临小区地层研究报告》。郑州地质专科学校豫西地层队编写了《河南省箕山地区地层研究报告》。这一阶段工作中实测了较多的地层剖面,采集到了一定数量的古生物化石,特别是对古生代地层研究较详,提高了本区地层的研究程度。

同年,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刘长安、林蔚兴等研究豫西冰碛层后,著有《华北南部古生代初期冰碛层及其层位意义》。以充分的调查材料,澄清了自1958年杨志坚提出豫西存在震旦纪冰碛层以后,长期以来关于其层位的争论。命名该冰碛层为“罗圈组”。他们的调查涉及嵩山西部。

从1959年开始,河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曾名区测队)开始了临汝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范围包括嵩山西部(东经1130以西),到1964年提交了最终报告。这是嵩山地区首次系统的地质矿产区域性调查,编制了1∶20万比例尺的地质图、矿产图、普通地貌图、水文地质略图、第四纪地质图。

从1964年起,北京地质学院将嵩山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几乎年年都有师生在嵩山实习,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填制的地质图精度不断提高。1972年编制的《河南省嵩山地区地质图》和1973年编制的《登封三官庙井湾区域地质图》,将嵩山群进一步划分为罗汉洞、五指岭、井湾和小花峪四个组。

从1966年至1976年10年间,嵩山地区地质工作进展缓慢,成果不多。然而一些具有强烈事业心的地质学家仍然念念不忘嵩山的地质研究工作。对嵩山情有独钟的马杏垣教授曾经只身来到嵩山,对于一位国内著名大学的知名教授来说,野外调查没有助手、没有基本生活保证、没有交通工具,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这却是事实。马教授为了上山工作,去搭乘农民运石头的拖拉机,竟然被不明内情的车主赶下车来。幸好这种尴尬的情形被一位听过马教授学术报告的登封水利局干部发现,转告了附近的地质队,才得到了帮助。

从1974年起,河南地质局区调队在对许昌幅进行1∶20万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中包括了嵩山东段(即东经1130以东部分)。1977年完成任务,提交了最终调查报告。调查中在基础地质研究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例如在原划马家沟组中采到多种牙形石化石,进一步证明了嵩山地区乃至豫西缺失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直接假整合于上寒武统之上。嵩山第一次有了正规的中比例尺地质图。

1976~1980年间,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物探所、湖北地质研究所、长春地质学院、西北大学、兰州大学、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以及有关地质队等对许昌铁矿区及外围的地质构造特征、前震旦纪地层对比、矿床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从而在嵩山地质构造、岩石特征、成矿条件、同位素测年、地层划分等方面都获得了新成果。西北大学编著了《华北南部前寒武纪地质及富铁矿科研论文》,武汉地质学院嵩山队1977年编写了论文《河南嵩山区前寒武纪构造变形史及古构造形式》。嵩山地质研究程度因此有了明显的提高。

1975年,马杏垣、索书田、阎立峰、王维襄发表了论文《河南嵩山地区震旦系古构造型式》,载《地质科学》2期。

1978年,马杏垣等发表了新作《河南嵩山区前寒武纪构造变形史及古构造形式》,载《地质科学》2期。

20世纪70年代后期,河南省煤田地质公司于登封芦店开展煤田普查时,在下三叠统红色砂岩之下,直接钻探到山西组二1煤,提示了一个新的控煤构造类型——滑动构造。

1980年,马杏垣等发表论文《河南嵩山前震旦岩群的变形变质史》。

1981年,马杏垣、索书田等在二十多年对嵩山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编著了《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对嵩山地区的地质特征尤其是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极为详细和全面的总结和阐述。此书受到中外地质界的高度赞扬,荣获地质矿产部首批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3年,在登封召开的“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现场会上,专家们通过现场参观,对马杏垣教授从变形构造入手研究前寒武纪地质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给予了一致的好评。

1983年,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前寒武纪构造和太古代地球化学讨论会”的代表36人,其中包括外国学者13人到嵩山进行实地考察。嵩山地质构造的研究成果,得到各国构造地质专家的肯定。

1983~1989年,河南省地矿厅根据地矿部的统一安排,在全省完成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全省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编写了《河南省区域地质志》,编制了《1∶50万河南省地质图》,1∶100万《河南省岩浆岩图》和1∶100万《河南省地质构造图》。担任具体编图任务的河南区调队在工作过程中,补做了大量野外工作,在嵩山重测了关口—窖粮坑寒武系剖面,采集了丰富的三叶虫化石,使这条剖面成为全省研究程度最高的寒武系剖面之一。在登封大冶、徐庄海棠泉补测了奥陶系剖面,并对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1986~1989年间,河南地质科学研究所与南京大学合作对区内太古宙花岗岩-绿岩进行研究,对登封群或称登封杂岩的生成和演化,取得了一定的新认识。

1987~1989年,河南区调队在嵩山东段开展1∶5万比例尺登封幅、密县幅和大隗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这是嵩山地区正规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开始。在中生代地层中补采了较多的古生物化石。提出了嵩山地区存在第四系下更新统(距今约200万年前)冰碛层的新认识。

1991~1995年,地质矿产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简称地层清理。河南地层清理工作由区调队承担。五年中对河南省从元古宇至第三系的517个地层单位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中筛选出185个岩石地层单位供今后正式使用,废弃或停用332个地层单位。对未列入清理范围的太古宙地层,也从原来的76个地层单位中选用12个供今后正式使用。编写出版了《河南省岩石地层》。

1994~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筹委会将嵩山列为地质旅游路线之一(T335)。河南区调队在嵩山开展了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的研究(还包括箕山地区)。对嵩山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及演化特征作了新一轮的研究。编写了地质旅行路线指南(英文)公开出版。撰写了《嵩山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

黄庭坚毕业论文选题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2、微信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3、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述评4、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5、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6、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7、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8、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兼及中国古代文学的数理批评9、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10、"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11、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2、学科史·研究史·学术史--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的三个视角13、困窘与出路:古代文学研究"文化学转向"的背后14、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代化"的点滴思考15、论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及其呈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一)1、论先秦儒家“乐”的思想之政治意义2、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3、论先秦两汉时代游戏的文学表现4、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5、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6、论先秦到汉代孔子历史地位的变迁7、论先秦孝道观的演变8、论先秦两汉诗歌的表演性9、论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0、论先秦儒家学习伦理思想11、论先秦儒家治国理论的现代应用12、论先秦义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3、论先秦楚乐的审美取向14、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15、论《诗经》中的玉文化16、论《诗经原始》之解《诗》主张17、简论《诗经》中的女性思想18、论《诗经·卫风·氓》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接受19、论《诗经》中的天命信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二)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4.论《诗经》中的史诗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6、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7、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8、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9、先秦史传寓言研究10、先秦史书寓言研究11、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12、《吕氏春秋》与杂家13、《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14、论《左传》的战争描写15、论《左传》的妇女形象1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7、《战国策》名篇研究18、老子的思想19、《老子》的艺术特色20、《庄子》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三)1、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2、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3、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4、论先秦“道”“势”关系与士人的精神超越5、论先秦道家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教学的启示6、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7、再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8、论先秦儒家生命价值观9、论先秦法律文献中的和谐思想10、从“中和”准则到“平和”心境11、论先秦东夷文化分布范围的演变12、论先秦法家社会进化历史观13、论先秦礼治思想的演变过程14、中国早期铭文石刻新论15、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16、浅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体系17、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18、论先秦诸子的“以史为鉴”19、论先秦乐论与诗论的同构与分化20、论先秦儒家散文文学表现的历时性发展(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1 《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2 先秦诸子文研究(《论语》、《庄子》、《孟子》、先秦寓言等)3 屈原与楚辞研究(生平、悲剧成因、作品辨伪、思想与艺术等)4 中国文学批评史专家专著专论研究5 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6 柳永词的雅和俗7 论柳永对苏轼词的影响8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9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10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11 论秦观词的艺术特色12 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13 《三国演义》和历史文学创作问题14 《水浒传》主题辨析15 汤显祖戏曲观的研究16 《聊斋志异》爱情题材论17 《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论18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19 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20 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21 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艺术特色22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23 李煜词评价之我见24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25 豪放大师苏轼的婉约词26 论关汉卿喜剧之“双璧”《救风尘》与《望江亭》27 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任选一部)中的女性艺术形象试论28 《三言》中爱情作品的反封建倾向29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试论30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女性悲剧31 谈影视剧中历史题材作品的时代精神与当代意识32 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33 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34 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35 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36 论“三言二拍”表现的市民生活特色37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38 论《桃花扇》的结构艺术39 论《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的批判4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41 论论李汝珍的《镜花缘》42 论二晏词43 论苏轼的散文特色44 论陆游晚年的思想和诗歌创作45 从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46 辛弃疾词与南宋理学的关系47 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48 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49 论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50 贾谊论51 《史记》人物传记所体现审美情趣52 《史记》人物传记中人物形象分析53 汉乐府诗分析54 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55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56 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异同论57 论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58 魏晋隐士与魏晋文学59 《世说新语》刻画人物60 魏晋南北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61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62 《西厢记》的传播63 元杂剧的题目正名64 元刊本杂剧中的角色问题65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66 三国演义的成书问题67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68 牡丹亭》的传播69 《红楼梦》中改名问题70 石头传说与贾宝玉形象71 石头传说与孙悟空形象72 传奇戏的文人化问题73 戏曲的案头化研究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的变化及意义75 《桃花扇》中的女性问题76 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77 论辛词的英雄情节78 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79 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80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81 “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82 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83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84 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85 元散曲的艺术风格86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87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88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89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90 论杜牧的七言绝句91 论归有光的散文92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93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94 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95 论《西游记》的诙谐风格96 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97 《金瓶梅》人物论 98论纳兰性德词99 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100 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关于黄庭坚的毕业论文

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的父亲黄庶是一位学习杜甫诗风的诗人,舅父李常是藏书家,也擅长写诗,他的第一个妻子的父亲孙觉和第二个妻子的父亲谢师厚也都是诗人,这种环境造就他很高的文化素养与艺术素养。他于英宗治平年间中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小官和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他的诗受到苏轼的赏识,政治观点也与苏轼相近,仕途生涯因而与新旧党之争纠结在一起。哲宗初年高太后执政废新法时,他被召入京,曾参与修史及贡举方面的工作;哲宗亲政驱逐旧党时,他也被贬斥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哲宗去世后他曾一度起复,但很快又被贬到远在今广西境内的宜州,后来死在那里。有《山谷集》。 黄庭坚的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不仅仅是个人抒情的需要,也有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作出新的创造的考虑。宋诗到黄庭坚时,已有许多新的发展。但在前辈和同代的著名诗人中,像梅尧臣、欧阳修的或是平淡流贯或是极端散文化的风格,实际上黄庭坚是不喜欢的;苏轼的诗以才气为胜、不主一格,又非一般人所能模仿。而且以前各家,没有人在诗歌的形式和语言技巧方面提出一套可供效行的方法。黄庭坚一直苦心研诗,对杜甫尤为推崇。通过汲取杜诗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一些长处,并在自己的立场上总结前人的得失,逐渐形成了他的诗歌风格。而且,他还提出了一整套的“诗法”,使得许多诗人翕然相从。 黄庭坚主张以丰富的书本知识作为写诗的基础,他认为杜诗韩文,“无一字无来处”(《答洪驹父书》),又说“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尔”(《论作诗文》),并认为王观复的诗“未能从容”的主要原因是“读书未破万卷”(《跋书柳子厚诗》)。多读书的目的,是积累古人的“佳句善字”,以备检用。对此他提出了著名的“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论。 这大致有两方面的涵意:一是指借用前人诗文中的词语、典故,加以陶冶点化,化陈为新,使之在自己的诗中起到精妙的修辞作用;二是指师承前人的构思与意境,使之焕然一新,成为自己的构思与意境。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一)1、论先秦儒家“乐”的思想之政治意义2、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3、论先秦两汉时代游戏的文学表现4、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5、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6、论先秦到汉代孔子历史地位的变迁7、论先秦孝道观的演变8、论先秦两汉诗歌的表演性9、论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0、论先秦儒家学习伦理思想11、论先秦儒家治国理论的现代应用12、论先秦义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3、论先秦楚乐的审美取向14、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15、论《诗经》中的玉文化16、论《诗经原始》之解《诗》主张17、简论《诗经》中的女性思想18、论《诗经·卫风·氓》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接受19、论《诗经》中的天命信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二)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4.论《诗经》中的史诗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6、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7、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8、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9、先秦史传寓言研究10、先秦史书寓言研究11、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12、《吕氏春秋》与杂家13、《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14、论《左传》的战争描写15、论《左传》的妇女形象1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7、《战国策》名篇研究18、老子的思想19、《老子》的艺术特色20、《庄子》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三)1、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2、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3、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4、论先秦“道”“势”关系与士人的精神超越5、论先秦道家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教学的启示6、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7、再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8、论先秦儒家生命价值观9、论先秦法律文献中的和谐思想10、从“中和”准则到“平和”心境11、论先秦东夷文化分布范围的演变12、论先秦法家社会进化历史观13、论先秦礼治思想的演变过程14、中国早期铭文石刻新论15、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16、浅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体系17、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18、论先秦诸子的“以史为鉴”19、论先秦乐论与诗论的同构与分化20、论先秦儒家散文文学表现的历时性发展(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1 《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2 先秦诸子文研究(《论语》、《庄子》、《孟子》、先秦寓言等)3 屈原与楚辞研究(生平、悲剧成因、作品辨伪、思想与艺术等)4 中国文学批评史专家专著专论研究5 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6 柳永词的雅和俗7 论柳永对苏轼词的影响8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9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10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11 论秦观词的艺术特色12 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13 《三国演义》和历史文学创作问题14 《水浒传》主题辨析15 汤显祖戏曲观的研究16 《聊斋志异》爱情题材论17 《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论18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19 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20 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21 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艺术特色22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23 李煜词评价之我见24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25 豪放大师苏轼的婉约词26 论关汉卿喜剧之“双璧”《救风尘》与《望江亭》27 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任选一部)中的女性艺术形象试论28 《三言》中爱情作品的反封建倾向29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试论30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女性悲剧31 谈影视剧中历史题材作品的时代精神与当代意识32 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33 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34 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35 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36 论“三言二拍”表现的市民生活特色37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38 论《桃花扇》的结构艺术39 论《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的批判4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41 论论李汝珍的《镜花缘》42 论二晏词43 论苏轼的散文特色44 论陆游晚年的思想和诗歌创作45 从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46 辛弃疾词与南宋理学的关系47 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48 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49 论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50 贾谊论51 《史记》人物传记所体现审美情趣52 《史记》人物传记中人物形象分析53 汉乐府诗分析54 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55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56 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异同论57 论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58 魏晋隐士与魏晋文学59 《世说新语》刻画人物60 魏晋南北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61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62 《西厢记》的传播63 元杂剧的题目正名64 元刊本杂剧中的角色问题65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66 三国演义的成书问题67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68 牡丹亭》的传播69 《红楼梦》中改名问题70 石头传说与贾宝玉形象71 石头传说与孙悟空形象72 传奇戏的文人化问题73 戏曲的案头化研究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的变化及意义75 《桃花扇》中的女性问题76 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77 论辛词的英雄情节78 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79 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80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81 “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82 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83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84 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85 元散曲的艺术风格86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87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88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89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90 论杜牧的七言绝句91 论归有光的散文92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93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94 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95 论《西游记》的诙谐风格96 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97 《金瓶梅》人物论 98论纳兰性德词99 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100 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关于毕业论文书写格式 (参考某一学校的要求) 论文书写格式 论文全部要采用word 来书写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 论文首页格式: 其中学位论文题目用 黑体二号 字,其余用 宋体四号 字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4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 学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计算机系 本科生学号: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学 科、专 业: 计算机科学技术 本科生姓名: _____ _ 指导教师姓名: 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 ___________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位评定委员会 年 月 摘 要( 粗宋体居中四号字) (空一行) 摘要内容(宋体5号左对齐) (空一行) 关键词:词1、词2 目录: 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格式如下: 计算机概论 ……… ………………………………..……1 计算机产生……..…………………………………………..1 计算机的发展……………………………………………..2 计算机中的进制 …………………………………………3 一 二进制表示法…………………………………………..….3 第二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 ……………………………………….6 其中:“章”部分使用 宋粗体四号 字;“节”部分采用 宋体5号 字 引言(或序言)(宋体5号字b5排版):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4 要求采用宋体5号字b5排版。每页36行,每行32个字。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论文装订后尺寸为标准b 5 复印纸的尺寸。页眉部分奇数页使用“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学位论文”,偶数页使用论文题目的名称。 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论文字数控制在1万字至3万字之间。 宋体3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 宋体4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粗宋体5号字左起 正文部分宋体5号字,语言要简练,不能有错字、别字。也不能有错误的观点。 参考文献: 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 ,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论文打印日期: 仅供参考

杨志坚毕业论文多少字啊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可上学校官网查看。有详细介绍。祝你好运。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恢复经济、发展工业,急需开发矿产资源。20世纪50年代初河南地质调查所开展了河南省规模空前的地质调查。河南省人民政府还邀请了河南籍地质学家冯景兰(唐河县人)、张伯声(荥阳县人)作技术指导。调查队在野外工作3个月后,编写了《豫西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发现了巩县小关铝土矿,正确评价了平顶山煤田远景储量,奠定了这两处作为煤、铝业生产基地的基础。张伯声教授在登封市大塔寺西南沟中发现了片麻岩与石英岩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将其命名为“嵩阳运动”;认为其下的片麻岩为泰山系,称作“泰山杂岩”,不整合面以上的石英岩和片岩应为五台系,按照分布地点分别称作“嵩山石英岩”和“五指岭片岩”。

1954年,西北大学张尔道教授著有《河南嵩山前寒武纪地层》,把五佛山一带分布的一套轻微变质或不变质岩层称为“五佛山系”,认为其层位与华北地区滹沱系相当,指出五佛山系与嵩山石英岩之间为不整合接触,最先认识并命名为“中岳运动”,还首次在五佛山系上部发现了藻类化石。在五指岭盘龙沟相当于朱砂洞灰岩的岩层中找到了三叶虫化石莱得利基虫,将该岩层划为寒武系下统。

1957年,北京地质学院马杏垣教授在登封一带进行路线地质调查,著有《关于河南嵩山区的前寒武纪地层及其对比问题》,改张伯声的“泰山杂岩”为“登封杂岩”,认为应属五台系,而把“嵩山石英岩”和“五指岭片岩”划为滹沱系。

1958年,华北石油普查大队杨志坚利用1957年石油普查成果,提出了《豫西下古生界地层及其对比问题》,该文认为前人所划分的五佛山系应属于震旦系而非滹沱系,对在登封送表和临汝焦谷山等所见的紫红色含砾石英岩,第一次提出了属于冰川沉积即冰碛层的新认识,并认为冰碛层与其下的石英砂岩为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关系,命名为“豫西运动”,这一名称后来较少被引用。

1959年,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前寒武纪地质和变质岩研究室嵩山地区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组开始了在嵩山的研究工作。1960年王曰伦教授发表了论文《嵩山地质观察》,王泽九等于1963年发表了《河南嵩山两个绝对年龄资料介绍》和《嵩山前寒武系地层报告》。报告进一步证实并肯定了“嵩阳运动”和“中岳运动”。命名五佛山系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为“少林运动”。王泽九测出登封郭家窑伟晶岩同位素样品钾-氩法年龄为亿年;在登封三官庙相当于朱砂洞灰岩层位中也采到三叶虫化石,将这层灰岩命名为“搬倒井灰岩”,将其下的砂砾岩命名为“关口砂砾岩”。

同年,开封师范专科学校和郑州地质学校师生组队,在豫西开展1:5万地质调查,编写了《豫西宜阳、彭婆、鸣皋、伊阳、大口、颍阳、临汝镇、杨楼等幅地质图综合说明书》。

1960年西北大学豫西地层队在登封唐窑、偃师五佛山一带实测了古生代地层剖面。河南省地质局科研所撰写了《河南省嵩箕地层分区宝临小区地层研究报告》。郑州地质学校豫西地层队编写了《河南省箕山地区地层研究报告》。这一阶段工作中实测了较多的地层剖面,采集到了一定数量的古生物化石,特别是对古生代地层研究较详,提高了本区地层的研究程度。

同年,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刘长安、林蔚兴等研究豫西冰碛层后,著有《华北南部古生代初期冰碛层及其层位意义》。以充分的调查材料,澄清了自1958年杨志坚提出豫西存在震旦纪冰碛层以后,长期以来关于其层位的争论,命名该冰碛层为“罗圈组”。

从1964年起,北京地质学院将嵩山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几乎年年都有师生在嵩山实习,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1972年编制的《河南省嵩山地区地质图》和1973年编制的《登封三官庙井湾区域地质图》,将嵩山群进一步划分为罗汉洞、五指岭、井湾和小花峪4个组。

从1974年起,河南地质局区调队在对许昌幅进行1:20万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中包括了嵩山东段。在基础地质研究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例如在原马家沟组中采到多种牙形石化石,进一步证明了嵩山地区乃至豫西缺失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直接假整合于上寒武统之上。

1976~1980年间,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物探所,湖北地质研究所,长春地质学院,西北大学,兰州大学,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以及有关地质队等对许昌铁矿区及外围的地质构造特征、前震旦纪地层对比、矿床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从而在嵩山地质构造、岩石特征、成矿条件、同位素测年、地层划分等方面都获得了新成果。西北大学编著了《华北南部前寒武地质及富铁矿研究论文》,武汉地质学院嵩山队1977年编写了论文《河南嵩山区前寒武纪构造变形史及古构造形式》。嵩山地质研究程度因此有了明显的提高。

1981年,马杏垣、索书田等在20多年对嵩山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编著了《嵩山构造变形——重力构造、构造解析》,对嵩山地区的地质特征尤其是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极为详细和全面的总结和阐述。1983年,在登封召开的“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现场会上,专家们通过现场参观,对马杏垣教授从变形构造入手研究前寒武纪地质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给予了一致好评。

1986~1989年间,河南地质科学研究所与南京大学合作对区内太古宙花岗岩-绿岩进行了研究,对登封岩群或称登封杂岩的生成和演化,取得了一定的新认识。

1978~1989年,河南区调队在嵩山东段开展1:5万比例尺登封幅、密县幅和大隗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这是嵩山地区正规的大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的开始。在中生代地层中补采了较多的古生物化石,提出了嵩山地区存在第四系下更新统(距今约200万年)冰碛层的新认识。

1994~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筹委会将嵩山列为地质旅游路线之一。河南区调队在嵩山开展了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的研究(还包括箕山地区),对嵩山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及演化特征做了新一轮的研究,编写了地质旅行路线指南(英文)并公开出版,撰写了《嵩山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

嵩山,在世人眼里是一座神秘的山;在地学爱好者眼里,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在地质工作者的眼里更是一片圣地。作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她向我们展示了琳琅满目的地质遗迹,作为理想的地质实习基地,她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地质人才。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地质学院就读的温家宝、邱铸鼎、李锦玲等以他们在嵩山实习所收集的资料,写出了毕业论文,从而走上了地质工作岗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马杏垣教授和游振东、索书田、郭铁鹰等教授为嵩山地质研究倾注了毕生精力。半个世纪里,他们走遍了嵩山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说起嵩山的地质现象,如数家珍。马杏垣写下了“嵩山是我师,我是嵩山友;群山是我师,我是群山友”,抒发了对嵩山的感情和对嵩山的评价。

随着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嵩山将以更加靓丽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嵩山,正展开了双臂,迎接一切探险家、旅游者、地学爱好者去领略轰轰烈烈的“三大运动”、林林总总的“五代同堂”,去探索那深渊的奥秘。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是2015年12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志坚。这门课程基于职业教育理论进行整体设计,以学生在国家开放大学完成一个专业的学习过程为内容主线。《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由五个学习活动构成,每个学习活动包括问题提出、问题解决、评价与反思、拓展知识等模块。

(一)统一战略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秉持共同的使命、战略目标、发展任务、质量标准和价值追求。遵循相对统一的基本制度、政策,包括学习制度,专业、课程建设,学习成果认证,资源共建共享,质量标准和保证体系等。

(二)共同平台国家开放大学是各分部、学院、学习中心的公共平台。国家开放大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技术先进、功能强大、四通八达,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于一体,能够满足教学、科研、服务和学分认证需要的网络平台。

各分部可搭建与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平台相融相通的网络应用平台。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平台也是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为全体社会成员和相关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机构提供教育服务和教育支持。

(三)资源共享国家开放大学推进网络平台与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质量,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方参与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基于网络的专业和课程教学团队及科研团队共建。分期分批在分部设立若干数字化学习资源分中心,实现学习资源共建共享,并向社会开放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

(四)相对独立各分部根据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基本条件,自主制定相关改革发展政策,设置学院、学习中心,大力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按照国家开放大学“错位发展”原则,建设特色专业和课程,达到建设标准的专业和课程,可上升到国家开放大学平台,面向全国招生。国家开放大学已有专业,各分部要充分利用,不再重复建设。

(五)各具特色鼓励各分部、学院、学习中心根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尤其要在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积极利用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网络、学习资源和培训项目,自主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服务。

  • 索引序列
  • 黄志坚生物毕业论文
  • 杨志坚毕业论文
  • 黄庭坚毕业论文选题
  • 关于黄庭坚的毕业论文
  • 杨志坚毕业论文多少字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