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辅导

英语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辅导

发布时间:

英语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辅导

其一,从短篇论文练起。你可以每周写一篇不超过1000字的专业文章,然后请老师帮你修改,通过修改,逐步完善自己在语法、表达方面的薄弱之处。任何老师或培训机构在没有看到你的文章之前,都没法告诉你正确的训练方向和计划

不管是导师还是读者,评判论文的第一感是先审核题目,选题是撰写论文的奠基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优劣。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2英语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整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目录▼▼

本科英语教学论文题目

英语教育论文题目大全

英语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题目

●  本科英语教学论文题目

1、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英语社团建设

2、 地方本科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发展性评价探析

3、 对比分析我国英语专业硕士与本科 毕业 论文的语言错误

4、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成因及应对策略

5、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策略

6、 新晋本科院校学生 英语听力 现状分析及听力教学策略转变

7、 应用型本科院校视听说模式下 商务英语 口语教学改革探究

8、 本科翻译专业“英语经典原着深阅读”实践模式探讨

9、 关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0、 基于供需平衡理论对辽宁本科英语翻译专业发展问题的必要性研究

11、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学术失范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12、 职业本科英语 教育 教学研究

13、 形成性评价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4、 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 英语学习 动机研究--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

15、 财经 类院校商务英语本科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模式研究

16、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17、 后殖民文学在本科英语专业的教学探索

18、 高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逻辑基础

19、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转型期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设计

20、 本科英语教学中的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

21、 本科高校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

22、 英语专业本科生如何在本科阶段建构英汉翻译的知识能力

23、 新建应用技术型院校英语本科翻译教学策略探究

24、 应用型本科独立学院实训式商务英语教学设计探索

25、 本科英语专业师范生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26、 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改革中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27、 母语正迁移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28、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原因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29、 基于大连地区本科毕业生英语能力社会需求调查的拓展课程建设研究

30、 背诵--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

31、 应用型本科自动化 专业英语 课程教改研究

32、 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专业英语 教学 方法 探索

33、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留学 生流行病学英语备课探讨

34、 浅谈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

35、 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导向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6、 美国“5C”标准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山西新晋本科院校为例

37、 地方高校本科英语专业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38、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英语需求分析

39、 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下的“生态化”商务单证教学浅析

40、 本科优秀英语习作者元认知能力及其表征:个案分析

41、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情感因素调查与研究

42、 学生满意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43、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改成效及修正策略

44、 教学型师范院校英语本科教学技能培养提升路径

45、 地方省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46、 大学英语读写中的语块运用研究--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47、 探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改革

48、 应用型本科院校职校生源与普高生源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比较研究

49、 独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50、 本科职业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与 反思

51、 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体系构建

52、 应用型本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途径探索

53、 市属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策略探析

54、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精细化”指导“六步”模式探索

55、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评估主体应有的职业道德

56、 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57、 地方农林类本科院校推广全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58、 医药类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59、 慕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0、 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

●   英语教育论文题目大全

浅探幼儿英语语音教学的有效方法

粤北地区幼儿英语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低段 英语 故事 阅读教学实践--以牛津英语幼儿故事“Books!”为例

关键期假设视角下的幼儿英语教育目标定位

全语言教学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河北省幼儿英语师资现状调研及分析

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导向及培养

高校《幼儿英语教育》课程改革探究

民族地区农村幼儿英语教师培养策略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英语 儿童 绘本译作与中国幼儿文学的语言对比研究

浅谈幼儿英语教学的三个原则

幼儿英语教学之理性思考

中美幼儿英语教育方法的比较分析

父母期待对幼儿英语学习行为的影响分析

幼儿英语教学师资力量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探讨

浅谈幼儿英语的教学方法

技能型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师资培养研究

大连市幼儿英语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游戏教学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幼儿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模式

新课改视野下的幼儿英语教学初探

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中幼儿英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以河南省Z市J区为例

从整合教育的角度分析幼儿学前英语教育

活动教学法与幼儿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

校企合作共建区域幼儿英语师资培养机制

根据幼儿心理特点,探析英语教学方法

幼儿英语语音意识发展中教师多元角色的构建

幼儿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究

幼儿教师 英语口语 构成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及运用

试谈幼儿英语教学方法

培养幼儿师范学生的 英语写作 习惯漫谈

英语词汇类APP在幼儿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如何激发幼儿 学习英语 的兴趣

幼儿英语教育中的“游戏”教学法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英语浸入式下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途径

浅谈幼儿英语语音意识的培养

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构成研究

幼儿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究

>>>

●   英语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题目

1、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混班就读外籍学生的教育图景

2、从“能力本位”到“表现标准本位”

3、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

4、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研究

5、中国聋校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6、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

7、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

8、大学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9、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10、面向 文化 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

11、引导智慧生成的大学英语教育研究

12、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战略演变

13、教育隐喻的文化认知研究

14、教育实习对英语教育硕士教师信念的影响研究

15、英语教育硕士实习生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

16、乌鲁木齐市中学少数民族双语班英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17、中学生英语 学习态度 与情感教育研究

18、高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

19、英语教育硕士项目的实效及改进策略研究

20、国外MOOC视频在专业英语视听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英语浸入式环境下学前儿童家庭英语教育的实践研究

22、《K-12STEM教育通用评估体系》翻译 报告

23、教育实习对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

24、初中英语教师对英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属性的理解

25、基于岗位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6、教育游戏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7、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8、初中英语课堂上落实情感教育目标状况的调查研究

29、赏识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0、小学英语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

31、探析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32、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研究

33、英语国际化形势下中国英语教育发展史研究

34、在英语师范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科教学知识

35、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反思

36、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英语语音教学个案研究

37、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8、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

39、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40、教育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1、新教传教士与晚清英语教育

42、以合作学习为途径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行动研究

43、英美职前教师教育实习之比较研究

44、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5、论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及翻译对策

46、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7、贵州农村地区中学英语教育观察

48、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化探索

49、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分析中美媒体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报道

50、养成教育中学习习惯的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整理相关 文章 :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整理

★ 最新英语教学法论文题目免费参考

★ 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选题大全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题目

★ 翻译方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 英汉翻译论文选题题目参考

★ 英国文学论文参考题目

★ 高等教育论文题目参考

有一些靠谱的英文论文辅导机构,它们可以帮助你提高论文内容的质量,词汇和语法的水平,甚至有些机构还可以提供编辑和校对的服务。以下是一些靠谱的英文论文辅导机构:1. Scribendi - Scribendi是一家成立于1997年的专业论文编辑公司。他们提供学术文章编辑、语法和语言使用建议、格式化和引文支持等服务,所有编辑都有独立的学位和专业经验。2. Enago- Enago是一个全球领先的科技和医学领域的论文编辑和出版服务公司。他们提供了英文论文编辑、校对、格式化和出版支持等服务。3. Editage - Editage是一家成立于2002年的专业编辑公司,其服务范围涵盖了科技、医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他们提供英文论文编辑、校对、格式化和出版支持等服务。4. PaperTrue - PaperTrue是一家论文编辑和校对公司,提供学术、商务和个人写作的编辑服务,涵盖了语法、拼写、标点、结构、格式和引用等方面。5. 英国翰思教育 - 英国翰思教育是一家提供英式英语论在线辅导的机构。他们提供了预科,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课业辅导,还包括essay润色修改编辑和校对服务,包括语言、格式、引文、术语、表达、结构和逻辑等方面,其口碑也是很棒。同学可以去咨询一下。以上这些机构都是经过认证的,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辅导机构提供的服务收费较高,因此仔细考虑你的需求及经济承受能力再进行选择。同时,别忘了在选择以前要仔细查阅对方的评价和客户体验,避免被一些不靠谱的机构坑了。

英国硕士的毕业论文确实很难写,我当初就是找英国翰思教育辅导的。他们会给安排专业对口的老师帮你梳理专业知识点,还会辅导你毕业论文写作结构还有注意要点,写好之后还会帮忙进行一个润色修改,还会提供查重率检测报告,服务态度很好,而且专业度很强,强推!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辅导

我觉得你写写清代或近代史比较好,其可考的文献的八万多卷,特别是戊戌变法那一百多天,很有写头,一种史实有两套说法,你可以参照当中的一些说法,既然你是教育硕士,那就看看戊戌变法中的科举废除的危害性和有益性这方面的文献,以古看今,特别是教育考试改革这方面

硕士论文的写作手法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授予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硕士论文的写作有什么手法及问题呢?

由于大多采用在职学习、远程学习等方式,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很多课程往往通过互联网或“压缩饼干”式的在短期内面授完成,课程学习的内容和时间都不够充分。这样,毕业论文几乎成了衡量其培养质量最为关键的环节。而方法又是他们接受规范学术训练的重要科目,也是其完成毕业论文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与技术。但是,在近几年评阅、指导和答辩大量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发现困扰教育硕士最多的问题是方法问题,送审论文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方法。那么,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创作中在方法意识方面表现出哪些问题? 如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方法意识、增强他们的方法运用能力? 本文试图结合自身教学和论文指导过程,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一、硕士毕业论文创作方法

结合实际指导经验,笔者认为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方法意识可以简单理解为在论文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知识、技能等基本素养。所以,本文把针对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方法意识落脚在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两个方面。

( 一) 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语境中,方法通常指的就是“研究方法”,它是研究问题的一般准则与程序。按照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 1) 方法论,它是处于哲学层次指导开展研究的一般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原则等; ( 2) 研究方式,它是指贯穿于研究整个过程的基本程序与操作方式,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类型; ( 3) 具体方法与技术,它是指在研究的某一阶段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工具和手段,如问卷法、相关分析等[1]( P24 - 28) 。方法论、研究方法、具体方法与技术构成了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本文主要采用这种三层次框架来讨论教育硕士在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

( 二) 写作方法。具体来说,写作方法就是毕业论文写作中思考问题与表达思想的基本逻辑、基本规范。由于缺少长时间、集中式的学术研究训练,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在写作方法上表现出很多“硬伤”,甚至比研究方法运用不科学、不恰当更值得关注。

二、硕士毕业论文问题表现

针对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两方面的基本素养,目前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表现出以下问题:

( 一) 方法意识整体比较淡薄。这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基本的方法知识和论文写作规范。在研究方法方面,有的论文基本没有研究方法,或缺少研究方法的介绍或方法如何应用的交代,整个文章更像一篇工作总结或感性散文,难见逻辑性的理论分析和规范化论证; 有的论文不清楚其理论基础,存在同时引用两个相互矛盾的方法论,或者研究设计及具体方法应用严重错误等问题。在写作方法方面,很多论文缺乏基本的规范性。如有的学生基本不清楚如何综述文献或综述政策,直接抄袭其他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或在网上复制政策文本大有人在,“挖到篮子里就是菜”; 有的文后附录的调查问卷与正文对问卷的分析风马牛不相及,可以判定两部分内容几乎是从不同文章抄袭而来的; 更有甚者,有的连论文的后记都懒得认真去写,他们除简单修改后记里面的人名外,其他内容几乎完全抄袭。严重的抄袭导致一些论文连续两次都无法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检测。此外,一些论文在资料引用方面也存在方法规范的问题。如有的论文在讨论“概念界定”时,往往直接拷贝互联网站的“百度百科”或“维基百科”上的解释,而基本不去查阅工具书或教科书,查阅后也是直接照搬上去,而不进行基本的概念分析; 有的论文对“客观材料极度断章取义或为了自己一家之言而百般曲解文本”[2]( P4) ,缺乏阐释文献的基本能力……可以说,整体方法意识的淡薄不仅体现出一些学生基本研究和写作能力的欠缺,更显示出其起码的科学研究态度和学术道德规范的不端正。

(二) 研究方法单一或研究方法成为摆设。一些论文的研究方法非常单一,如只包括文献法。我们知道,检索和引用文献是任何研究的起点和必经环节,所以在论文研究与写作的时候必须思考: 使用单一的文献法能否够用? 或者能否凸显论文在方法应用上的创新性与独特性? 很显然是不能的。恰恰相反,由于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大多应注重对教育实践的研究和典型教育教学实验的研究,相对于纯理论思辨型论文来说,应用的方法应该更加丰富。不过,有的论文在导论或引言中虽然交代其应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但多数方法的应用成果在正文中却没有反映,结果导论中所交代的方法往往成为了一个空壳。例如,有的论文提到了问卷调查法,但是在正文中基本没有反映调查的数据,或者只是在正文中简单介绍了如何抽样、如何发放问卷、样本如何分布等,但多数关键题目的调查数据却没有反映出来; 有的论文在后面也没有附上调查问卷,使问卷调查法的应用很不充分。现在,许多教育硕士毕业论文从可行性出发,还喜欢以工作或实习单位为案例采用个案法进行研究。但是通看整个论文,不少对个案的背景、个案与理论基础的关系、个案的典型性、个案的代表性与推广价值等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证,这样使得个案研究往往成为其对单位的一个简单经验总结,缺少研究品位。

( 三) 研究方法应用不科学、不充分、不恰当。教育硕士毕业论文中,研究方法应用不科学、不充分、不恰当的情形是最为普遍的。翻阅一些论文,有时常可以看到对不同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技术的张冠李戴。例如,在方法论上,有的导言交代了以“现象学”方法论为指导,但在正文中却主要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事实上,质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和量化研究( quantitative research)是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现象学主要为质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而问卷法主要应用于量化研究。因此,把现象学应用于指导问卷调查,是混淆了不同方法论对相应研究技术的指导范围。在研究方式上,有的论文把规范研究直接等同于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的研究。其实,规范研究( normative research)是与实证研究( positive research) 相对应的,前者更多是做价值判断或价值评价,后者则是做事实描述和解释,所以问卷、访谈等方法更多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而在具体研究技术或手段方面,不充分、不恰当的情形更是常见。如果翻开一篇使用问卷调查法的论文,你很难看到论文对问卷编制维度、编制结构的深入思考和论证; 对于应用某种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也很难看到哪怕是按照最简单的“前测—后测”模式设计的一个完整实验方案; 在呈现的统计数据中,一些论文也通常把不同的置信水平搞错,例如把“p < 0. 5”的统计结果打上“**”、把“p< 0. 1”的结果打上“***”等,在这种基础上,一些结论的得出往往具有随意推导、牵强附会的特点,经不起深入推敲。

( 四) 写作方法不符合学术研究范式。“范式”( paradigm) 一词最早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解释科学发展进程时提出[3]( P9) 。从研究角度看,“范式”就是某一个历史时期被大部分学术共同体所广泛承认的模型、模式、过程或标准等。毕业论文的写作其实是一项严肃的学术研究过程,在这样的范式下更强调学理性,即在论文写作中应体现学术共同体所公认的一套概念体系、研究假设、研究逻辑和话语规则。但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对较为薄弱。例如,有的论文几乎就是一篇政策报告或领导讲话,“口号性表达”和“上纲上线”的论述非常普遍,常常可以看到他们把一个非常微观的课程教学问题与攸关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竞争力联系起来,而且后者论述往往占了很大部分; 有的个案研究就是学校情况的简单介绍和经验总结,或者是一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该承认,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更强调从实践选题、从问题出发开始研究,但论文不是工作总结、不是领导讲话,学理性要求它应是一种专业研究、是一种创造性反映[4]( P12) 。所以,学理研究应当与实践保持一定距离。保持距离不是说不关注现实,而是要用专业的学术语言提炼和表达现实问题,保持一种学理性的、客观的、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分析,从而体现从学术角度观察和解释教育问题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思维习惯。例如“文不对题”、“题不对文”的情形很普遍。而在论文表达的基本逻辑思路方面,类似以下问题: 章节如何安排才能一以贯之地体现中心脉络,论述如何组织才能紧扣主题,内容如何分类才能尽量做到周延、互斥和富有层次,有关段落为什么要放在这里而不是搁在其他章节,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么说,等等,在许多论文中都欠深入思考。有的论文完成后,仍基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写、想写什么和写了哪些内容,单纯凑字数的痕迹很重。写作逻辑思路的不清晰,最后导致论文章节论述交叉重复、结构混乱的情形并不少见,更别谈如何应用思维和写作技巧凸显论文亮点了。

三、硕士毕业论文创作中方法意识的培养

目前,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规模每年成倍增长,而且也形成了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全日制教育硕士、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免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培养模式。不同的培养模式尽管在入学资格、学制、招生方式和授予证书等方面有所差别,但是都非常注重这种专业学位教育的应用性、职业性等特点。这种取向体现在毕业论文上,普遍认为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体现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育硕士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过,毕业论文如果单纯追求与职业实践的紧密联系,忽略硕士阶段培养研究生基本研究能力和研究规范的目标,就会大大降低培养质量和规格。考虑到国际上一些高校在本科生刚入学时就对其进行学术道德、规范以及方法的`教育,笔者认为,在当前教育硕士规模大幅增长和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背景下,关注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方法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其质量保证,而且对其他类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教育硕士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的基本素养或技能呢? 结合课堂教学和论文指导实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 一) 明确教育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的基本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本科师范教育的大部分课程以理论性课程为主,而且对师范生的培养普遍强调“三笔字”、课堂教学技能而忽略了研究方法,因而导致本科师范生在四年学习期间其实并没有接受到严格、规范的学术科研训练。在职攻读的教育硕士生多为中小学教师,平时工作又比较繁忙、琐碎,公务、家务缠身,因而很难拥有静下心来使用严谨方法思考教研问题的机会。因此,当他们继续攻读或重回高校攻读教育硕士时,一些课程如“教育研究方法”又几乎集中在很短时间里完成。“先天体质不好,后天缺乏营养”,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教育硕士在方法意识方面比较淡薄、论文写作中正确合理应用方法比较困难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对教育硕士生来说,在论文开题之前,为他们提供一项课题、一篇论文规范的研究过程和翔实的研究方法却又只能通过类似“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来进行。所以,笔者认为,对教育硕士生的很多课程不能继续偏重理论,或者采用理论讨论的方式教学,特别是针对研究方法类的课程; 同样,由于适逢假期或通过远程学习,时间有限,也很难像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那样采用课前大量查阅文献、课堂进行专题讲授、课后完成大量作业的方式进行教学; 或者在课堂上主张教育硕士生广泛阅读英文教材( 哪怕是英语学科教学方向) 。如果这样安排,事实证明不符合教育硕士生的实际,因为多数教育硕士生实际上没有课题研究的经验,对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尚不完整系统。

针对教育硕士生的研究方法类课程应当坚持理论够用、突出操作等工具价值,重点落在讲清教育研究和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及基本过程,讲清主要研究方法的每一步具体应用上。比如在选题方面,应重点探讨如何才能在实践中发现一个好问题,如何提炼问题,如何拟定题目; 在开题报告撰写上,要对如何进行问题提出、如何进行概念分析、如何做文献综述、如何进行研究设计以及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安排段落文字乃至用词造句等关涉开题报告的每一个小步骤、小问题,都应当详细讨论清楚; 在问卷调查方面,应对大到如何设计问卷结构,小到如何设计问题题干、答案,如何分析问卷、解释问卷结果等每一个细节都要做非常详细的分析等。总的来说,对教育硕士生,“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应不图在所有方法上全面开花,但涉及一种方法就尽量要将技术工具事无巨细地讲深讲透。我们采用此种思路讲授该课程的开题报告部分后,一些教育硕士生反映,从发现问题到开题报告的写作实在太困难了,何况创作毕业论文! “感觉写论文就是在不断用科学研究的逻辑来为难自己!”这些感受或反馈,让我们感觉到重新定位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收到了初步效果。

( 二) 采用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case teaching) 最初起源于医学,后来在商学、法学、教育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大力发展。案例教学法实际上就是“沙盘推演”或“模拟演习”,是联系学生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的重要桥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独立思考、主动求知和应变能力等。在职教育硕士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农村教育硕士和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生也有较长的工作经验,全日制教育硕士不少也来自一线教师,因此教育硕士生的直接知识或实践经验很丰富。在实践中,案例教学也是许多学员普遍认可的教学方法之一。所以笔者认为,研究方法类课程或论文指导过程,其基本目标是帮助教育硕士生形成操作技能和经验知识,因此在教学和指导中应在讲清每种研究方法的概念、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之后,采用更加丰富的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教学如何才能实施得当呢? 结合经验,笔者认为重点应考虑两点: 一是要注意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独特性。对本科生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来说,案例很多时候是作为概念、原理或理论教学的辅助资源。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由于他们有更多直接经验做支撑,更容易进入案例“角色”,因此案例教学可单独进行。但也要注意将案例和相关的经典理论、通用技能联系起来,而不是“就事论事”。例如,对于学科教学方向的教育硕士生来说,他们的研究对象可能有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课堂、教师和学生,那么可以让他们就某方面提出现实问题或直接给出已有题目加以讨论。但这里必须结合研究设计中“分析单位”的知识来进行。哪些适合于做分析单位? 哪些不适合? 以及分析单位确定过程中如何避免“体系错误”和“简约化”[5]( P70 - 71) ? 这些问题似乎都应结合案例详细阐明。二是在案例使用方面,除正面案例之外,还应大量使用反面案例。那些伪研究问题,表达模糊或大而宽泛的论文题目,文不对题或题不对文,不科学、不恰当的研究方法应用,不规范的文献引用,大段落的抄袭,“强盗式”的逻辑推理和随意的数据解释等,都应当在反面案例讨论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此,特别需要任课教师留意收集、分类编排大量的教育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以待留作教学案例。

(三) 建立“三位一体”的论文指导模式

在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目前提出了一种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这种模式同样可以应用于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之中。

“专家引领”主要是发挥导师或导师组的核心导向作用。与传统导师“一对一”论文指导模式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三位一体”模式下的导师应转变角色。导师要从为每篇论文提供具体修改建议,转变到提供论文基本标准与规范、建构同伴群体、促进每名教育硕士生根据同伴经验增强自我反思能力上来。“同伴互助( peer coaching) ”的观点认为,论文指导不是导师一个人或导师组的“专利”,应该充分发挥论文写作能力较强或修改经验丰富学生的作用,让他们提供在硕士论文写作修改中的经验教训,达到“同伴互助”的效果。因为对教育硕士生来说,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尽管在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中反复强调,但他们按照论文标准反复“为难自己”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烈,所以论文中通常还会出现很多“硬伤性问题”或“常识性错误”。而且大量教育硕士生写作论文时基本不在高校,指导教师无法进行面对面指导,很多问题无法充分沟通,实行同伴互助也有助于提高指导效率。从历史来看,“同伴互助”可追溯到陶行知提倡的“小先生制”。不过陶行知比较倾向于选拔那些优秀的学生做小先生,而对于论文指导来说,我们建议更多使用那些论文问题比较严重的“反面小先生”。笔者某年指导六名教育硕士生毕业,其中有两篇质量较差的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至少修改了十遍以上。这两位学生所获得的“马拉松式”的论文写作教训和修改经验,通过与其他同学打电话、发邮件的“诉苦式”分享反而对其他学生避免常识性错误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自我反思”的真正用意是使教育硕士生在论文写作中不断“为难自己”,进而提升他们的方法意识或思维技巧。应该说,这是导师引领、同伴互助的最后落脚点。

当然,一个人在研究与写作论文过程中的方法意识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在于从学理角度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和广泛的学术交流。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如何与中小学开展更深度的合作,为教育硕士搭建可持续发展平台,帮助他们在繁琐忙碌的常规教学中形成从学理角度思考、写作和交流的习惯,进而使他们成为融汇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优秀教师或教育家,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长远课题展示交流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正确认知、发展创新思维、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渠道。学习型展示不仅仅是把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展示的过程建构成为一种互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思维被真正激活,情感得到愉悦,能力得到培养,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与之相适宜的发展和提升,真正做到“在展示中学习,在展示中提升,在展示中成功”,这样的展示才是有效展示,才能成为有效教学。

你好的!⑴ 首先就不要有马上毕业,最后一次花点钱就得了的想法⑵ 只有自己写论文,做设计才能顺利的毕业⑶ 在这里我给出方法,以及相关资料寻找的网址,请认真阅读⑷ 否则,真的可能导致预想不到的后果!==================================================================== ❶ 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大量的原创论文! ❷ 并且,大部分的院校都有免费的接口! ❸ 如果真没有免费的接口,那就百度知道悬赏求助下载吧! ❹ 要是要外文的论文准备翻译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谷歌学术】 ❺ 需要什么语言的论文直接就用相应的语言搜索!100% 能找到类似的! ❻ 至于翻译,可以直接谷歌翻一下,弄完在自己弄通顺就可以了!【友情提示】==================论文写作方法===========================❶ 其实,原创的论文网上没有免费为你代谢的!谁愿意花时间给你写这个呢?难道你在空闲的时间原以为别人提供这种毫无意义的服务么?所以:还不如自己写。主要是网上的不可靠因素太多,万一碰到骗人的,就不上算了。❷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这个很可能老师已经给你确定了】,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❸ 通读一些相关资料,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看看别人都从哪些方面写这个东西!❹ 参照你们学校的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接着要将提纲给你们老师看看,再修改。等老师同意你这个提纲之后,你就可以补充内容!❺ 也可以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❻ 最后,到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测【这里便宜啊,每一万字才1块钱】,将扫红部分进行再次修改!❼ 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可不是历史论文啊,更应该从教学上入手,再是历史教学。多看历史教学方面的书。

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辅导

历史教学论文可不是历史论文啊,更应该从教学上入手,再是历史教学。多看历史教学方面的书。

硕士论文辅导机构排名如下:

1、艾思云课堂毕业论文辅导中心

艾思云课堂()是国内专业的学术在线教育平台,汇聚国内外优秀学者为科研人员提供科研课堂、科研辅导、成果分享、科研问答等服务,帮助科研人员全方位提升科研能力。

艾思云课堂论文辅导一对一,由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导师带领学员探索科研的乐趣、提升科研能力与学术经验,项目根据学生研究领域匹配专属导师,制定个性化专属课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帮助学员顺利完成论文,助力成功发表,助力国内外名校申请/硕博毕业/职位晋升。

2、埃德特论文写作辅导中心

埃德特论文指导中心一家正规的论文辅导机构,开设有专科论文辅导,硕士论文辅导,博士论文辅导,毕业论文辅导,为来自不同国家、各专业的客户提供服务。

3、中大保研论文指导中心

中大保研成立至今现已汇聚数千位双一流院校的硕博士、高校在职老师、国内外杂志社编辑、专利代理人等各领域的杰出青年才俊,为广大学员(国内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高校老师、科研机构工作人员)提供服务。主要有保研教育方面的服务、论文辅导服务、专利申请服务、软著申请服务等。

4、思客论文辅导发表中心

起源于2014年,专注为准留学生提供高质量背景提升规划与综合素质培养服务,针对14-25岁学生提供一系列项目制学术产品:美国奥林匹克,留学,论文,丘成桐,名企实习,高中生创业大赛,HiMCM,保研,科研背景提升,学术项目等等,帮助学生增强上学竞争力,实现世界好学校申请梦想。

5、集思论文辅导中心

集思留学背景提升中心,Academics是由北京集思互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世界好大学教授、行业导师和国际教育专家共同创立的中外学术项目。不仅是一家专业的留学背景提升机构,也是一家专业的研究生论文辅导机构。

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更高的学术水平,更加强调作者思想观点的独创性,以及研究成果应具备更强的实用价值和更高的科学价值。共分为12大类。

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应能反映出作者广泛而深入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独立见解,论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好的科学价值,对本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优秀的硕士论文能够反映出作者对所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水平,能够帮助作者构建起良好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够反映作者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理论的应用水平,对研究的课题的思考和独立见解。

你好的!⑴ 首先就不要有马上毕业,最后一次花点钱就得了的想法⑵ 只有自己写论文,做设计才能顺利的毕业⑶ 在这里我给出方法,以及相关资料寻找的网址,请认真阅读⑷ 否则,真的可能导致预想不到的后果!==================================================================== ❶ 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大量的原创论文! ❷ 并且,大部分的院校都有免费的接口! ❸ 如果真没有免费的接口,那就百度知道悬赏求助下载吧! ❹ 要是要外文的论文准备翻译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谷歌学术】 ❺ 需要什么语言的论文直接就用相应的语言搜索!100% 能找到类似的! ❻ 至于翻译,可以直接谷歌翻一下,弄完在自己弄通顺就可以了!【友情提示】==================论文写作方法===========================❶ 其实,原创的论文网上没有免费为你代谢的!谁愿意花时间给你写这个呢?难道你在空闲的时间原以为别人提供这种毫无意义的服务么?所以:还不如自己写。主要是网上的不可靠因素太多,万一碰到骗人的,就不上算了。❷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这个很可能老师已经给你确定了】,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❸ 通读一些相关资料,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看看别人都从哪些方面写这个东西!❹ 参照你们学校的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接着要将提纲给你们老师看看,再修改。等老师同意你这个提纲之后,你就可以补充内容!❺ 也可以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❻ 最后,到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测【这里便宜啊,每一万字才1块钱】,将扫红部分进行再次修改!❼ 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嗯嗯,可以帮 你的。

教育专业硕士毕业论文辅导

论文辅导机构质量参差不齐,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如果不想被骗,下边几点一定要注意:1、不要相信什么都会的,有些农业数据、医学实验数据说自己都能搞到的,一问就是没问题可以的,打包票的,越是肯定越要小心被骗。我们是团队运营,都不敢说全都可以,都是专做几项,缴费前都要给客户做选题评估,看学校导师的要求、客户的思路我们能否辅导或打包资料,更不要说小工作室和个人了。2、价格便宜的,1000块钱、3000块钱搞定35000的硕士论文,基本是骗子。到时候钱也没了,时间也耽搁了,甚至延期毕业,就得不偿失了。不要为了徒便宜就草草定下来。至于本科生,能自己写就自己写,复制粘贴动动脑子,实在不行且有闲钱 再找辅导3、最最最重要的,不要找“daixie”,这要是被查了,前边的两三年就前功尽弃了,而且会有人生黑点,宁愿自己磕磕绊绊找辅导,在前期多费点心力,也不要为了徒省事后期胆战心惊。4、如果能够试听,当然就先试听,看看这个辅导老师的思路跟自己后期写作思路是否匹配,也可以看看沟通起来是否顺畅,然后再交 。

硕士论文辅导机构排名如下:

1、艾思云课堂毕业论文辅导中心

艾思云课堂()是国内专业的学术在线教育平台,汇聚国内外优秀学者为科研人员提供科研课堂、科研辅导、成果分享、科研问答等服务,帮助科研人员全方位提升科研能力。

艾思云课堂论文辅导一对一,由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导师带领学员探索科研的乐趣、提升科研能力与学术经验,项目根据学生研究领域匹配专属导师,制定个性化专属课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帮助学员顺利完成论文,助力成功发表,助力国内外名校申请/硕博毕业/职位晋升。

2、埃德特论文写作辅导中心

埃德特论文指导中心一家正规的论文辅导机构,开设有专科论文辅导,硕士论文辅导,博士论文辅导,毕业论文辅导,为来自不同国家、各专业的客户提供服务。

3、中大保研论文指导中心

中大保研成立至今现已汇聚数千位双一流院校的硕博士、高校在职老师、国内外杂志社编辑、专利代理人等各领域的杰出青年才俊,为广大学员(国内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高校老师、科研机构工作人员)提供服务。主要有保研教育方面的服务、论文辅导服务、专利申请服务、软著申请服务等。

4、思客论文辅导发表中心

起源于2014年,专注为准留学生提供高质量背景提升规划与综合素质培养服务,针对14-25岁学生提供一系列项目制学术产品:美国奥林匹克,留学,论文,丘成桐,名企实习,高中生创业大赛,HiMCM,保研,科研背景提升,学术项目等等,帮助学生增强上学竞争力,实现世界好学校申请梦想。

5、集思论文辅导中心

集思留学背景提升中心,Academics是由北京集思互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世界好大学教授、行业导师和国际教育专家共同创立的中外学术项目。不仅是一家专业的留学背景提升机构,也是一家专业的研究生论文辅导机构。

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更高的学术水平,更加强调作者思想观点的独创性,以及研究成果应具备更强的实用价值和更高的科学价值。共分为12大类。

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应能反映出作者广泛而深入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独立见解,论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好的科学价值,对本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优秀的硕士论文能够反映出作者对所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水平,能够帮助作者构建起良好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够反映作者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理论的应用水平,对研究的课题的思考和独立见解。

去找一些辅导机构首先,需要先想明白一件事:找论文一对一辅导是不是必要的。在写硕士论文时,有经验的人来指导肯定比自己琢磨要好很多,比如你的导师、师兄师姐等都是很好的人选。但是总会有这样的情况:导师没有时间来详细的指导;找同个导师带的师兄师姐或者学校的其他学长学姐来指导吧,又不知道找谁,平时社交圈小的劣势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学习很重要,维持社交也是有必要的。一、渠道,个人不建议去淘宝找,比如淘宝上搜出来的论文辅导,你去看评论就会发现很多都是代写,而不是辅导你去写。二、咨询这个是指找到机构后先问清楚情况。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1、价格这个是我们最关心的。既然都选择找论文辅导机构了,就不要太图便宜了,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大家都懂,一千左右就能给你辅导出来一篇硕士毕业论文我是不信的,根据我的经验,这个价格大部分都是代写。但是太贵的又着实让身为学生党的我们吃不消,所以需要多方衡量比较,找到性价比最高!2、上课方式既然是找机构辅导,那肯定是希望是一对一的辅导,而不是小班课之类的,如果不是一对一,那还不如回去继续找自己的导师,还不用花钱,就是脸皮要厚,内心要强大。所以一定要提前问清楚机构的所有情况,比如课程的形式之类的,而且还要找那种有经验的机构,他们做的多了,他们的老师自然也有丰富的经验,授课质量会更高。3、能不能提前感受老师上课质量这点很重要,万一正式报名后觉得不喜欢老师,那再换老师还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在这里我必须要夸一下之前给我辅导的老师,他们有试听课,上课之前会先了解情况,再根据要求来匹配专业对口的老师。专业或者研究方向一致的老师才能教,总不能我是研究植物的,结果找了一个研究动物的老师,这能教什么呀。因为要写硕士论文嘛,总不能再给我找个硕士来教吧,我当时是要求发核心期刊经历丰富且是名校的博士,最后匹配到的老师也是符合要求的,还是同个专业的老师。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老师信息不太透明,不像别的机构那样,直接说老师叫什么,发过哪些文章,但是一上完试听课我就确定要报名了,因为老师确实是有真材实料!

硕士论文的写作手法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授予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硕士论文的写作有什么手法及问题呢?

由于大多采用在职学习、远程学习等方式,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很多课程往往通过互联网或“压缩饼干”式的在短期内面授完成,课程学习的内容和时间都不够充分。这样,毕业论文几乎成了衡量其培养质量最为关键的环节。而方法又是他们接受规范学术训练的重要科目,也是其完成毕业论文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与技术。但是,在近几年评阅、指导和答辩大量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发现困扰教育硕士最多的问题是方法问题,送审论文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方法。那么,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创作中在方法意识方面表现出哪些问题? 如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方法意识、增强他们的方法运用能力? 本文试图结合自身教学和论文指导过程,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一、硕士毕业论文创作方法

结合实际指导经验,笔者认为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方法意识可以简单理解为在论文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知识、技能等基本素养。所以,本文把针对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方法意识落脚在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两个方面。

( 一) 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语境中,方法通常指的就是“研究方法”,它是研究问题的一般准则与程序。按照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 1) 方法论,它是处于哲学层次指导开展研究的一般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原则等; ( 2) 研究方式,它是指贯穿于研究整个过程的基本程序与操作方式,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类型; ( 3) 具体方法与技术,它是指在研究的某一阶段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工具和手段,如问卷法、相关分析等[1]( P24 - 28) 。方法论、研究方法、具体方法与技术构成了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本文主要采用这种三层次框架来讨论教育硕士在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

( 二) 写作方法。具体来说,写作方法就是毕业论文写作中思考问题与表达思想的基本逻辑、基本规范。由于缺少长时间、集中式的学术研究训练,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在写作方法上表现出很多“硬伤”,甚至比研究方法运用不科学、不恰当更值得关注。

二、硕士毕业论文问题表现

针对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两方面的基本素养,目前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表现出以下问题:

( 一) 方法意识整体比较淡薄。这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基本的方法知识和论文写作规范。在研究方法方面,有的论文基本没有研究方法,或缺少研究方法的介绍或方法如何应用的交代,整个文章更像一篇工作总结或感性散文,难见逻辑性的理论分析和规范化论证; 有的论文不清楚其理论基础,存在同时引用两个相互矛盾的方法论,或者研究设计及具体方法应用严重错误等问题。在写作方法方面,很多论文缺乏基本的规范性。如有的学生基本不清楚如何综述文献或综述政策,直接抄袭其他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或在网上复制政策文本大有人在,“挖到篮子里就是菜”; 有的文后附录的调查问卷与正文对问卷的分析风马牛不相及,可以判定两部分内容几乎是从不同文章抄袭而来的; 更有甚者,有的连论文的后记都懒得认真去写,他们除简单修改后记里面的人名外,其他内容几乎完全抄袭。严重的抄袭导致一些论文连续两次都无法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检测。此外,一些论文在资料引用方面也存在方法规范的问题。如有的论文在讨论“概念界定”时,往往直接拷贝互联网站的“百度百科”或“维基百科”上的解释,而基本不去查阅工具书或教科书,查阅后也是直接照搬上去,而不进行基本的概念分析; 有的论文对“客观材料极度断章取义或为了自己一家之言而百般曲解文本”[2]( P4) ,缺乏阐释文献的基本能力……可以说,整体方法意识的淡薄不仅体现出一些学生基本研究和写作能力的欠缺,更显示出其起码的科学研究态度和学术道德规范的不端正。

(二) 研究方法单一或研究方法成为摆设。一些论文的研究方法非常单一,如只包括文献法。我们知道,检索和引用文献是任何研究的起点和必经环节,所以在论文研究与写作的时候必须思考: 使用单一的文献法能否够用? 或者能否凸显论文在方法应用上的创新性与独特性? 很显然是不能的。恰恰相反,由于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大多应注重对教育实践的研究和典型教育教学实验的研究,相对于纯理论思辨型论文来说,应用的方法应该更加丰富。不过,有的论文在导论或引言中虽然交代其应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但多数方法的应用成果在正文中却没有反映,结果导论中所交代的方法往往成为了一个空壳。例如,有的论文提到了问卷调查法,但是在正文中基本没有反映调查的数据,或者只是在正文中简单介绍了如何抽样、如何发放问卷、样本如何分布等,但多数关键题目的调查数据却没有反映出来; 有的论文在后面也没有附上调查问卷,使问卷调查法的应用很不充分。现在,许多教育硕士毕业论文从可行性出发,还喜欢以工作或实习单位为案例采用个案法进行研究。但是通看整个论文,不少对个案的背景、个案与理论基础的关系、个案的典型性、个案的代表性与推广价值等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证,这样使得个案研究往往成为其对单位的一个简单经验总结,缺少研究品位。

( 三) 研究方法应用不科学、不充分、不恰当。教育硕士毕业论文中,研究方法应用不科学、不充分、不恰当的情形是最为普遍的。翻阅一些论文,有时常可以看到对不同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技术的张冠李戴。例如,在方法论上,有的导言交代了以“现象学”方法论为指导,但在正文中却主要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事实上,质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和量化研究( quantitative research)是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现象学主要为质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而问卷法主要应用于量化研究。因此,把现象学应用于指导问卷调查,是混淆了不同方法论对相应研究技术的指导范围。在研究方式上,有的论文把规范研究直接等同于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的研究。其实,规范研究( normative research)是与实证研究( positive research) 相对应的,前者更多是做价值判断或价值评价,后者则是做事实描述和解释,所以问卷、访谈等方法更多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而在具体研究技术或手段方面,不充分、不恰当的情形更是常见。如果翻开一篇使用问卷调查法的论文,你很难看到论文对问卷编制维度、编制结构的深入思考和论证; 对于应用某种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也很难看到哪怕是按照最简单的“前测—后测”模式设计的一个完整实验方案; 在呈现的统计数据中,一些论文也通常把不同的置信水平搞错,例如把“p < 0. 5”的统计结果打上“**”、把“p< 0. 1”的结果打上“***”等,在这种基础上,一些结论的得出往往具有随意推导、牵强附会的特点,经不起深入推敲。

( 四) 写作方法不符合学术研究范式。“范式”( paradigm) 一词最早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解释科学发展进程时提出[3]( P9) 。从研究角度看,“范式”就是某一个历史时期被大部分学术共同体所广泛承认的模型、模式、过程或标准等。毕业论文的写作其实是一项严肃的学术研究过程,在这样的范式下更强调学理性,即在论文写作中应体现学术共同体所公认的一套概念体系、研究假设、研究逻辑和话语规则。但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对较为薄弱。例如,有的论文几乎就是一篇政策报告或领导讲话,“口号性表达”和“上纲上线”的论述非常普遍,常常可以看到他们把一个非常微观的课程教学问题与攸关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竞争力联系起来,而且后者论述往往占了很大部分; 有的个案研究就是学校情况的简单介绍和经验总结,或者是一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该承认,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更强调从实践选题、从问题出发开始研究,但论文不是工作总结、不是领导讲话,学理性要求它应是一种专业研究、是一种创造性反映[4]( P12) 。所以,学理研究应当与实践保持一定距离。保持距离不是说不关注现实,而是要用专业的学术语言提炼和表达现实问题,保持一种学理性的、客观的、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分析,从而体现从学术角度观察和解释教育问题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思维习惯。例如“文不对题”、“题不对文”的情形很普遍。而在论文表达的基本逻辑思路方面,类似以下问题: 章节如何安排才能一以贯之地体现中心脉络,论述如何组织才能紧扣主题,内容如何分类才能尽量做到周延、互斥和富有层次,有关段落为什么要放在这里而不是搁在其他章节,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么说,等等,在许多论文中都欠深入思考。有的论文完成后,仍基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写、想写什么和写了哪些内容,单纯凑字数的痕迹很重。写作逻辑思路的不清晰,最后导致论文章节论述交叉重复、结构混乱的情形并不少见,更别谈如何应用思维和写作技巧凸显论文亮点了。

三、硕士毕业论文创作中方法意识的培养

目前,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规模每年成倍增长,而且也形成了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全日制教育硕士、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免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培养模式。不同的培养模式尽管在入学资格、学制、招生方式和授予证书等方面有所差别,但是都非常注重这种专业学位教育的应用性、职业性等特点。这种取向体现在毕业论文上,普遍认为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体现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育硕士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过,毕业论文如果单纯追求与职业实践的紧密联系,忽略硕士阶段培养研究生基本研究能力和研究规范的目标,就会大大降低培养质量和规格。考虑到国际上一些高校在本科生刚入学时就对其进行学术道德、规范以及方法的`教育,笔者认为,在当前教育硕士规模大幅增长和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背景下,关注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方法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其质量保证,而且对其他类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教育硕士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的基本素养或技能呢? 结合课堂教学和论文指导实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 一) 明确教育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的基本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本科师范教育的大部分课程以理论性课程为主,而且对师范生的培养普遍强调“三笔字”、课堂教学技能而忽略了研究方法,因而导致本科师范生在四年学习期间其实并没有接受到严格、规范的学术科研训练。在职攻读的教育硕士生多为中小学教师,平时工作又比较繁忙、琐碎,公务、家务缠身,因而很难拥有静下心来使用严谨方法思考教研问题的机会。因此,当他们继续攻读或重回高校攻读教育硕士时,一些课程如“教育研究方法”又几乎集中在很短时间里完成。“先天体质不好,后天缺乏营养”,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教育硕士在方法意识方面比较淡薄、论文写作中正确合理应用方法比较困难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对教育硕士生来说,在论文开题之前,为他们提供一项课题、一篇论文规范的研究过程和翔实的研究方法却又只能通过类似“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来进行。所以,笔者认为,对教育硕士生的很多课程不能继续偏重理论,或者采用理论讨论的方式教学,特别是针对研究方法类的课程; 同样,由于适逢假期或通过远程学习,时间有限,也很难像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那样采用课前大量查阅文献、课堂进行专题讲授、课后完成大量作业的方式进行教学; 或者在课堂上主张教育硕士生广泛阅读英文教材( 哪怕是英语学科教学方向) 。如果这样安排,事实证明不符合教育硕士生的实际,因为多数教育硕士生实际上没有课题研究的经验,对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尚不完整系统。

针对教育硕士生的研究方法类课程应当坚持理论够用、突出操作等工具价值,重点落在讲清教育研究和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及基本过程,讲清主要研究方法的每一步具体应用上。比如在选题方面,应重点探讨如何才能在实践中发现一个好问题,如何提炼问题,如何拟定题目; 在开题报告撰写上,要对如何进行问题提出、如何进行概念分析、如何做文献综述、如何进行研究设计以及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安排段落文字乃至用词造句等关涉开题报告的每一个小步骤、小问题,都应当详细讨论清楚; 在问卷调查方面,应对大到如何设计问卷结构,小到如何设计问题题干、答案,如何分析问卷、解释问卷结果等每一个细节都要做非常详细的分析等。总的来说,对教育硕士生,“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应不图在所有方法上全面开花,但涉及一种方法就尽量要将技术工具事无巨细地讲深讲透。我们采用此种思路讲授该课程的开题报告部分后,一些教育硕士生反映,从发现问题到开题报告的写作实在太困难了,何况创作毕业论文! “感觉写论文就是在不断用科学研究的逻辑来为难自己!”这些感受或反馈,让我们感觉到重新定位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收到了初步效果。

( 二) 采用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case teaching) 最初起源于医学,后来在商学、法学、教育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大力发展。案例教学法实际上就是“沙盘推演”或“模拟演习”,是联系学生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的重要桥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独立思考、主动求知和应变能力等。在职教育硕士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农村教育硕士和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生也有较长的工作经验,全日制教育硕士不少也来自一线教师,因此教育硕士生的直接知识或实践经验很丰富。在实践中,案例教学也是许多学员普遍认可的教学方法之一。所以笔者认为,研究方法类课程或论文指导过程,其基本目标是帮助教育硕士生形成操作技能和经验知识,因此在教学和指导中应在讲清每种研究方法的概念、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之后,采用更加丰富的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教学如何才能实施得当呢? 结合经验,笔者认为重点应考虑两点: 一是要注意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独特性。对本科生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来说,案例很多时候是作为概念、原理或理论教学的辅助资源。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由于他们有更多直接经验做支撑,更容易进入案例“角色”,因此案例教学可单独进行。但也要注意将案例和相关的经典理论、通用技能联系起来,而不是“就事论事”。例如,对于学科教学方向的教育硕士生来说,他们的研究对象可能有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课堂、教师和学生,那么可以让他们就某方面提出现实问题或直接给出已有题目加以讨论。但这里必须结合研究设计中“分析单位”的知识来进行。哪些适合于做分析单位? 哪些不适合? 以及分析单位确定过程中如何避免“体系错误”和“简约化”[5]( P70 - 71) ? 这些问题似乎都应结合案例详细阐明。二是在案例使用方面,除正面案例之外,还应大量使用反面案例。那些伪研究问题,表达模糊或大而宽泛的论文题目,文不对题或题不对文,不科学、不恰当的研究方法应用,不规范的文献引用,大段落的抄袭,“强盗式”的逻辑推理和随意的数据解释等,都应当在反面案例讨论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此,特别需要任课教师留意收集、分类编排大量的教育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以待留作教学案例。

(三) 建立“三位一体”的论文指导模式

在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目前提出了一种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这种模式同样可以应用于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之中。

“专家引领”主要是发挥导师或导师组的核心导向作用。与传统导师“一对一”论文指导模式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三位一体”模式下的导师应转变角色。导师要从为每篇论文提供具体修改建议,转变到提供论文基本标准与规范、建构同伴群体、促进每名教育硕士生根据同伴经验增强自我反思能力上来。“同伴互助( peer coaching) ”的观点认为,论文指导不是导师一个人或导师组的“专利”,应该充分发挥论文写作能力较强或修改经验丰富学生的作用,让他们提供在硕士论文写作修改中的经验教训,达到“同伴互助”的效果。因为对教育硕士生来说,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尽管在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中反复强调,但他们按照论文标准反复“为难自己”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烈,所以论文中通常还会出现很多“硬伤性问题”或“常识性错误”。而且大量教育硕士生写作论文时基本不在高校,指导教师无法进行面对面指导,很多问题无法充分沟通,实行同伴互助也有助于提高指导效率。从历史来看,“同伴互助”可追溯到陶行知提倡的“小先生制”。不过陶行知比较倾向于选拔那些优秀的学生做小先生,而对于论文指导来说,我们建议更多使用那些论文问题比较严重的“反面小先生”。笔者某年指导六名教育硕士生毕业,其中有两篇质量较差的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至少修改了十遍以上。这两位学生所获得的“马拉松式”的论文写作教训和修改经验,通过与其他同学打电话、发邮件的“诉苦式”分享反而对其他学生避免常识性错误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自我反思”的真正用意是使教育硕士生在论文写作中不断“为难自己”,进而提升他们的方法意识或思维技巧。应该说,这是导师引领、同伴互助的最后落脚点。

当然,一个人在研究与写作论文过程中的方法意识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在于从学理角度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和广泛的学术交流。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如何与中小学开展更深度的合作,为教育硕士搭建可持续发展平台,帮助他们在繁琐忙碌的常规教学中形成从学理角度思考、写作和交流的习惯,进而使他们成为融汇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优秀教师或教育家,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长远课题展示交流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正确认知、发展创新思维、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渠道。学习型展示不仅仅是把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展示的过程建构成为一种互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思维被真正激活,情感得到愉悦,能力得到培养,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与之相适宜的发展和提升,真正做到“在展示中学习,在展示中提升,在展示中成功”,这样的展示才是有效展示,才能成为有效教学。

教育管理硕士毕业论文辅导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中小学学生评价公正性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XXX 指导教师:梁红梅 副教授 学科专业:教育管理 专业 学 号:[1**********]5 学习中心:广东连山奥鹏学习中心[15]B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2 年 6月 注:此页均需学生及指导教师本人填写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 1. 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稿件,最终形成本文; 2. 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 3. 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超过800字; 4. 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 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年 月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学生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价的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公正能否实现。通过文献与案例研究,对学生评价公正性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和界定,并以此为标准,对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不公正现象进行了整理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不公正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最终笔者认为,为了推动学生评价走向公正,应更新观念,坚持新型的评价观,优化学生评价的功能,突出学生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实现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与差异化,多彩呈现、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体系。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评价;公正;策略 引 言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相应的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新课程改革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学生评价改革。素质教育评价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传统学生评价体系越来越与素质教育的价值观、人才培养观不相适应,弊端层出亟待改革的现实需要,更是将学生评价改革推向了高潮。而随着对学生评价改革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有学者意识到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评价改革,它的公正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育公正能否实现。因此,对学生评价公正性的诉求已成为当前深入推进学生评价改革和实现教育公正两大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学生评价公正性的内涵阐释 首先,从学生评价的实质上来看,学生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它在本质上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其实质目的便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当前我们所追求的促进个体的完善发展的教育目的是相一致的,是我国教育发展“基本价值取向”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其次,从教育公正的角度来看,它是教育公正的一种微观侧面表现。而教育公正的根本归旨是个体发展上的公正,但对于个体来说,由于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给予每个人同等的教育,那反而是不公正的。因此,一旦教育面向个体时,应该坚持差异性的教育公正,使教育能够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给每个人以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因此,学生评价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学生评价公正性内涵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有满足了这两方面的要求,学生评价的公正性才能得以实现。 二、我国中小学生评价中的“不公正”现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学生评价的弊端也源源不断暴露出来,学生评价的不公正性亦是日趋明显。 (一)学生评价目的的不公正 学生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学生评价大多是奖惩性评价。奖惩性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评价对学生进行甄别和选拔,热衷于排名次、比成绩高低。在这种目的的支配下, 学生评价更加注重评价的工具性价值,把评价作为甄别、选拔学生的工具,致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只关心考试分数和名次,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真正发展水平。正如有人曾形象地将传统评价比喻成一个大筛子,学生被放在筛子上筛,筛选的结果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筛子上面的成功者,而另一种便是筛子下面的失败者。经过这样的筛选,学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而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少数的一部分人成为了“幸运儿”。而对那些“失败者”,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由于这种片面化的评价,使他们失去了正确认识自身潜能的机会,而长期的失败体验也逐渐使这些学生感到心灰意冷,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和信心。显然,这样的评价目的显然是与学生评价的实质公正相悖的,是不公正的。 (二)学生评价标准的不公正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传统学生评价过分注重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业成绩,评价标准单一化,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的学生不但是学校、教师及家长眼中的“好孩子”,还常常是各种荣誉的“代言人”,“三好生”、“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均是那些考试成绩高的学生的囊中之物。这样单一化、片面化的评价标准只注重对智育方面的考察,忽视了对学生德、体、美、劳等方面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考察,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标准,过分强调学生的共性与一般性,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这种评价标准对受教育者而言是有失公正的。 (三)学生评价主体不公正 学生评价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独揽大权,学生很少参与其中,同伴、家长、社区更是无权插手。这种评价使教师在学生评价中处于垄断和至尊的地位,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主体与客体、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阻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商,使评价变为了一个机械、死板、对立的过程。此外,在这样的学生评价中,由于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的真正需求得不到关注和满足,从而忽视了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培养,造成学生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评价结果反馈与运用的不公正 首先,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采用定量的形式来呈现学生评价的结果。“分数制”就是以定量形式呈现评价结果的一个典型代表。虽然通过分数,我们可以客观地了解到学生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了及时的反馈。但是,学生获得的分数仅仅只是对他们掌握知识程度和部分能力的一种评价,它不能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价值变化。此外,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必然会导致学生和教师过分强调分数,从而导致“考什么,学什么”现象的出现。 其次,分数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标示,它只是对学生发展水平的一种事实 判断而非价值判断。例如,一个学生在一门学科的考试中取得了70分的成绩,当评价结果通过分数呈现出来以后,学生手里拿到的只是一张写着70分的考试试卷,其家长接到的是一张标有70分的成绩报告单,而学校管理者看到的也只是一张该生在此次考试中考取了70分的学生成绩汇报表。所有与该生相关的人仅仅只是看到了他的考试分数,却并不知道与该生考试结果直接相关的意义,并不能理解这个“70分”代表了什么,说明什么。 三、我国中小学生评价“不公正”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 由于受功利价值主义取向的影响,课程设置者在选择学科进入课程设置的范围时,首先要考虑国家利益,其次要考虑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需求。而学生在选择重点学习的科目时,也更为倾向于选着与其升学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学科,而那些无法帮助学生实现其升学和就业目的的学科自然被排除在外。而这种对不同学科价值认识上的功利性,使与课程紧密联系的学生评价也深受影响。学生评价不再以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作为标准,而是更倾向于将学生学习结果带来的物质和经济利益的多寡作为评价标准。这种学生评价显然太过于执着对物质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忽略了学生自身发展。 (二)管理主义思想的影响 管理主义在学校教育中是指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方便管理为首要考量的态度和方法。在教育评价过程中,管理主义思想主要表现为:管理者作为教育评价的主体,尽可能地将其自己的意志和价值取向融入到教育评价之中,通过制定评价标准,规范评价程序和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以保证期预期目标的实现,强调统一性和服从性。显然,在这种管理思想的影响下,学生评价的出发点不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是通过控制、选拔学生来实现管理者预定的目标。 (三)评价专业知识的缺失 首先,评价主体缺乏对评价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学习。在传统学生评价中,学生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而教师在实施学生评价时,主要是将现有的评价知识和技能以及以往的经验作为依据进行操作,缺乏对教育评价学、教育统计学等相关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知识的补充学习。学生评价实践工作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评价学生的方法陈旧单一,从而导致学生评价在实践过程中不能真正的发挥其实质性的功效,出现了“侧而不准”的现象。 其次,评价对象对评价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和认识。在传统学生评价中,尽管学生是学生评价的评价对象,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只是被动的接受学生评价,因此,对学生评价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无法对学生评价形成正确的认识,无法用科学的评价专业知识武装自己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导致学生评价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四、中小学生评价走向公正的策略探讨 (一)更新观念,坚持新型的评价观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评价改革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要求。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通过评价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展。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思想便是以创造合适学生发展的教育为评价的根本目的的。它不仅要求注重对评价者过去与现实的表现的评价,更要关注评价对象未来发展的趋势;不仅关注评价对象的学习结果,更关注评价对象的学习过程;不仅要求对评价对象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的评价,更要关注其在学习能力、科学创新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二)优化学生评价的功能,突出学生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学生评价不仅要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更要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发掘与培养,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学生评价也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减少对学生的批评、指责,多运用鼓励和表扬,积极对学生加以引导,在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成长。此外,学生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对于被以往评价认定为“差生”的学生,更要抱着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积极运用引导和鼓励的方法,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帮助这些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获得提高和进步。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实现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与差异化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纳德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九种基本智能: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视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每个人都有多种智能,而不同的人在这几种智能上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智能领域,每个人都有可自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因此,在制定学生评价标准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还要更为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体魄、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情感体验、较强的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体系 改变评价主体单一化的局面,而是要将学生纳入到一个群体决策的过程中去,允许和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学生家长、社会等参与到学生评价中来,实施多元主体的学生评价,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交流的活动。学生评价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不同维度评价学生,避免了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使评价结果易于被学生接受。此外,将学生自身纳入到评价主体中,开展学生自评活动,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期望、发展状况、学习行为和结果、个性特征进行反思,促进学生独立自主、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而家长和社会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学生评价活动中去不仅有利于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与配合,将社会和家长的评价意见有机地整合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去,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监督的功效,有利于纠正过去学校评价与社会脱节、只注重内部管理评价的做法。 (五)多彩呈现与合理运用评价结果 首先,多维度地呈现评价结果。评价主体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形式呈现评价结果。学生评价结果应该要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不仅要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应将定量形式和定性形式结合起来,相互弥补,取长补短,多维度地呈现评价结果。 其次,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要了解、学习学生评价的专业知识。评价主体,尤其是教师应当及时更新学习有关学生评价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例如,阅读教育评价学、教育统计学等相关书籍,学习掌握并能较为熟练地使用一些统计软件,科学、合理的对学生的原始分数进行“再加工”,保证“分数”反映的内容更加客观、合理,更能准确的反映学生的真实发展情况。此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能够更为系统地学习学生评价的相关专业知识。 结 语 随着学生评价改革的不断推进,笔者认为对学生评价的研究也将会更为全面和深入,不在局限于对学生评价操作和技术层面的研究,而是将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对学生评价理论和本质层面的探讨。而对学生评价公正性问题的研究不仅顺应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学生评价改革的要求,丰富了学生评价的理论研究,对学生评价的实践工作起到了科学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丰富了我国教育公正问题微观层面的研究,对我国早日实现“教育公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明.公正、公等、人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4. [2]石中英.教育公正与正义理论[J].现代教育论丛,2001,(2). [3]吴忠民.关于公正、公平、平等的差异之辨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4). [4]高文金,白杨.浅析教育公正的内涵[J].辽宁师专学报,2008,(2). [5]程立显.社会公正论:当代青年的新道德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2. [6]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60. [7][8][9]冯建军.教育学视野中的教育公正[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 [10]苏启敏.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0. [11]王斌华.学生评价: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要写提纲,然后才初稿。但一定先选题。经老师同意后才写的。否则白做。

教育管理学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个颇存争议的基本理论问题。将教育管理学视为社会科学,既有相当深厚的历史缘由,也有很强说服力的本土依据和国际依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管理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管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阐述了“90”后大一新生的特点和当前高校辅导员的特点,分析了大学生对微信产生依赖心理的原因,提出了利用微信平台对大一新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方法。随时随地接收发送信息,使教育无处不在;利用网络优势,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新阵地;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以往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方式,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无处不在。如果大学生入学管理教育方式在媒介选择上还只是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等传播媒体,就会和时代脱节,无法及时了解“90”后大一新生的情况。

因此,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积极有效的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大学生入学教育,是每一位辅导员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探究如何利用在大学生中最为流行的网络媒介——微信,对大一新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方法。

一、“90”后大一新生的特点

现在,“90”后已成为大一新生的主体,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上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能否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直接关系着祖国的未来,而想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就要先了解他们的特点。根据数月的相处和了解,将这些“90”后新生的特点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点:

1、开朗孤独症

热情、开放、充满活力一直是“90”后大学生的代名词,但是由于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平时除了跟父母沟通外,很少有机会学习如何跟同龄人交流,因此大部分大学生的热情只表现在熟悉的人或者朋友面前。有研究表明,人际关系成为当前“90”后大学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心,不善于主动建立社交关系,以自我为中心;但同时,他们又会感到无聊、渴望交友。通过了解新生发现,他们之间的交流十分有限,交往范围仅限于同宿舍,上课几个月以来,甚至都不认识同班同学。有的学生觉得与舍友也没有共同话题,甚至在宿舍也很少说话,时间长了,别的同学会觉得他不合群,不好交往,因此敬而远之。这样,他自己就会觉得孤独、被忽视,被大家孤立。

2、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

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无法接受他人过多干涉自己的事情,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但又由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依靠父母解决生活上的问题,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对父母存在强烈的情感依赖,时刻存在矛盾心理。此外,独生子女习惯了被宠惯,与人分享、合作的能力相对较差,因不愿意沟通,易和室友、同学产生矛盾,易产生孤独感。

3、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生活在网络时代的“90”后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喜欢刺激、新鲜感。同时学习能力很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经常求新、求变,也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

4、责任感体现在关键时刻

社会普遍认为“90”后自私、缺乏社会责任感,其实这与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90”后学生,他们生下来就有好的生活,父母、老师只教育他们要好好学习,却忽视了教育其他方面。因此,就显的对外界关注度不够,责任感不突出。可是关键时刻,我们是可以看到“90”后的责任感,比如军训时,一位女生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晕倒在地上,别的女同学背不动她,而一位伤病连的男同学二话没说背起她就往校医院跑,跑到医院时已是汗流浃背,这件事就可以看出“90”后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通过网络的方式传播感动可以最大化达到入学教育的目的。

5、心理承受力不强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90”后大学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父辈们的艰辛生活,使得他们不愿让子女再承受一次,因此在孩子身上会倾其所有,尽量满足一切愿望;同时,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是第一位的,只要他们能认真努力学习,其他一切事情都不需要操心。这些孩子渐渐地失去了应对事物的能力,养成了依赖的习惯,每当遇到挫折就会措手不及,心情抑郁。

二、大学生对微信产生依赖心理的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网络在全世界范围普及,使用网络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问题也开始备受关注。当一些人面对网络无从下手无法适应时,另一些人则被网络所带来的新奇世界深深吸引,爱不释手,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络依赖”。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对微信产生这么大的依赖,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追求时尚与好奇心的驱使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群体,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和渴望,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正好满足他们的心理,对他们产生巨大的诱惑。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身心的成熟感在逐渐增强,但自控力及自律能力依然较弱,无力抵抗网络的强大吸引,盲目跟从网络世界。

2、寻求社会归属感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交际愿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处理好人际关系显得至关重要。可是他们在不具备这样能力的条件下,急于功成,反而常常会受到挫折,使他们的社会归属感降低。而微信在这些方面却能帮助他们寻求社会归属感,因为网络世界只依靠你的照片、言语形成你的形象,大学生们可以摆脱生活中的面具,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这对那些现实中内向易自卑的同学更具吸引力。通过微信交往,他们能得到社会认同,确立社会归属感,也会提高自我评价,产生一种自信。

3、释放情绪、转换心情

生活中遇到矛盾和挫折是很平常的事,特别是大学生,很容易遇到学习成绩不佳、感情不和、心情不好等此类的问题,当他们无法正常解决这类问题和矛盾时,他们就喜欢把悲伤的情绪转化成文字,写在微信的朋友圈里,渴望得到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从中得到能量,燃起对新生活的希望,满足了他们情感交流的需要。微信已成为现代大学生最普遍的联络方式,他们通过微信找朋友、聊天、关注新闻、转发状态。因此,辅导员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跟随学生们的步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开辟新的教育天地,对入学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辅导员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要结合辅导员的特点,才能利用微信进行入学教育。

三、当前高校辅导员的特点

1、年轻、代沟少

现在高校的辅导员老师普遍较年轻,他们大多是离校不久的毕业生。对于他们而言,现在的学生既可以当作“学弟”“学妹”对待,也可以当作朋友对待,他们完全了解新生刚进入大学时的迷茫和落差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他们可以通过微信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有针对性的解决他们的问题。反过来,学生遇到这样了解自己的老师时,也比较容易敞开心扉,把自己内心的话告诉辅导员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

2、开朗、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强

正因为辅导员老师具有开朗、热情的性格,才能在短时间内认识每一位学生,观察到他们的特点,掌握他们学习与生活的情况,为新生入学教育做好准备。在学生们遇到问题时,或者老师观察到他的问题时,能通过微信聊天、面对面谈心等方式,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与时俱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身为高校辅导员老师,必须要求自己与时俱进,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微信是这两年流行的网上交流平台之一,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于用微信记录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如果辅导员老师不懂得运用微信,就会错过很多信息,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所以,想要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就要能够接受他们所喜爱的事物,走进他们的生活圈子,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老师、朋友,引导他们的思想往正确的道路上行进。

四、利用微信平台对大一新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方法

1、利用微信进行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1)大学生的生活离不开微信。大学生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力总是最强的,而微信作为近年来最流行的网络社交软件,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虽然微信发展时间不长,但截至2013年1月其用户已达到3亿,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微信的使用率仍飞速上涨。迎接新生时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有使用微信的习惯,这说明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微信最为广泛、最活跃的.群体,也就为以后运用微信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进行入学教育和管理提供了现实可能。

(2)弥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长期以来,学校和辅导员都非常重视新生入学知识和安全教育工作,旨在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一般情况下,通过口头教育、开班会等方式,进行入学教育工作。但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在教育形式上,过于单一,使大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或逆反心理,造成事倍功半的局面。二是在传播媒介选择上,往往采用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容易受到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影响了教育的时效性。与此相比,微信的多样性更加吸引学生,也能使入学教育无时无刻围绕在新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潜移默化,慢慢渗透。

2、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教育管理的方法

(1)随时随地接收发送信息,做到教育无处不在。微信的便捷性,决定了新生接受入学教育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教师可以将多种教育材料群发给自己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朋友圈引导他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动态,学生则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任何地方随时接受入学教育。如此,管理教育便无时无处不在发生。

(2)利用网络优势,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新阵地。信息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如果还只是基于一张嘴和一本书的话,对于大学生而言很难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而通过微信平台发送图文并茂的信息,甚至视频片段,这将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效果等带来全新的变化。虽然微信的信息是碎片式的,但是一旦大量碎片式的信息集中围绕在某一个热点问题之下,就会形成一种浓厚的网络舆论氛围,占据思想教育的制高点。

(3)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棘手,辅导员老师们都在思考如何让学生管理工作走进学生内心。微信平台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这个想法的实现。对于一些学生的管理工作,辅导员可以借助微信,时时关注学生动态,和家长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提高家长对大学管理工作的参与度,体现学生管理的开放性与民主性。虽然利用微信对新生开展入学教育,有着众多的好处,但是万事都存在矛盾。微信纵然可以无处不在,但还是达不到面对面交谈的效果,如果学生不当面和你聊天,辅导员老师看不到学生的表情或者行为,就会错过很多细节,不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所以,微信是把双刃剑,我们必须使用得当,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杨立淮,徐百成.“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14.

[2]吴全华.现代教育交往的缺失、阻隔与重建[J].教育研究,2002(9)19.

[3]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

  • 索引序列
  • 英语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辅导
  •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辅导
  • 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辅导
  • 教育专业硕士毕业论文辅导
  • 教育管理硕士毕业论文辅导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