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我也是上次去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培训中心去培训的时候我特意的咨询了一下他们的专家,具体的区别和联系:一般来讲,物流应该由7种要素组成:运输、配送、包装、搬运、流通加工、资讯、贮存等。其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既产成品配送阶段、-物流管理阶段和综合物流管理阶段。60年代初,彼得.德鲁克以哲人的睿智预言世界:物流领域是经济增长的"黑暗大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是"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今后的发展目标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标准化与资讯化。
《现代营销》(理论版)省级 综合性学术期刊 主要栏目:企业文化、经营与管理、改革与创新、政策与法规、市场调研、工程技术、商业科学、电子商务、经济纵横、财务天地、实践与探索等。对期刊满意的话 追问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学习啦【其它论文范文】编辑:斯娃发布时间:2016-06-01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已从起步期逐渐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也就意味着社会需要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而高职作为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的基地,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必须要进一步创新和加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高校物流管理类教材建设思考
1引言
“物流”一词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走热,现在在我国几乎无人不知。近年来,政府对物流发展和建设的关注和热情更是推动了这一热潮。为了培养相关的物流人才,从物流建设热潮中分一杯羹,全国的高校———从本科院校到专科院校,从硕士教育到博士教育,都全面开花,几乎是有条件的办物流专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开办物流专业。在这种急功近利的追求下,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让人担忧。本文主要从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建设的方面进行几点思考。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合理性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影响到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和解决问能力的培养,还影响到学生对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的认知。
2我国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建设现状及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物流管理类的教材有400多种。由于物流管理类专业学生总数庞大,又是热门专业,加上教师个人利益驱动、相关院校的利益驱动、各大教材出版社的利益驱动,会有更多的物流管理类教材出现。但绝大部分教材的出版都是利益驱动。高校使用什么教材,由各院系专业选定,里面掺杂多种因素,所以好教材不一定好销售,这也就导致了好教材没有好的认可度的局面,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优秀教材的出现和成长。在这个新生的物流管理类教材体系里,好的本土教材的出现需要时间或者大师级学者的出现。总的来说,我国现行的物流教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课程体系不明朗
首先体现在物流类专业对现代物流认识的不足,在课程开设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一是课程条块分割严重,注重理论,但忽略了知识的应用性,违背了现在物流的整体系统性观点;二是课程体系没有及时更新,大多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物资管理的课程,不利于学生了解掌握现代物流的发展动态;三是不同专业的课程重复性大,没有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特点延伸出新的分支。给人的感觉就是物流各专业没有自己特色,导致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的几乎是同样的知识。课程体系的不明朗直接导致了相关教材的低质量和新理论教材的缺乏。这样的教育结果就是:学生毕业后除了了解运输、仓储、配送、货代这些知识外,对物流发展前沿的特种物流、危险品物流、会展物流、冷链物流、第四方物流、特种物流装备、物流金融、物联网等发展动向一无所知。这将直接导致我国高素质物流人才教育形成瓶颈。
课程知识内容陈旧
部分教材知识陈旧,很多是沿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识内容,物流设备图片也是老古董,教材的内容已经反映不了现代物流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这种教材的危害性极大,会误导部分学生对现在物流的认知和学习。
课程之间知识重复程度大
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内容重复程度大。物流专业教材与基础课程教材相同或者相近内容,如《物流统计学》与《统计学》,《物流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物流专业教材之间,如EOQ模型在《仓储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课程中都有详细讲解,这种重复性内容浪费了资源,没有必要。
缺乏本土案例素材
目前较好的物流教材要么是外文原著,要么是外文翻译过来的,里面大部分是国外物流企业的案例。中国本土教材要么是缺乏案例,要么就是从外文资料中摘选过来的外文案例,所以,教材中很缺乏物流管理相关的本土案例,这对学生了解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政府、物流管理部门、物流企业协会、高校、相关学者等相关机构应该一起参与解决这个问题。
教材内容抄袭严重
教材内容雷同在我国教材出版界中比较多见。在物流管理类教材中也是比较普遍的。虽然政府和教育部都通过行政力量推出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教育部“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但是教材质量还是不理想,很多内容是雷同的。其背后各个利益群体对利益的追求推动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严格要求教材的出版和发行,保护知识产权,吸引优秀的学者来编写教材。
缺乏经典教材
有没有那么几本物流教材,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把它们视为珍宝,带在身边,温故知新,在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在上面寻找解决方法?到目前为止,国内鲜有这样的物流教材。大多教材内容缺乏深度,很难揭示深层次的本质,难以引导学生思考。
3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的问题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加大物流专业的建设力度和创新力度,建设满足市场需求的相关物流专业,打造合理的课程体系,为课程开发和教材的开发提供保障平台。如我们可以开发特种物流专业、建筑行业物流、冷链物流、钢材物流等新的专业,在新的专业领域中,会有更多的有特色的物流教材出现。
(2)推行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合作,建设国内物流案例资源库,并且定期更新。这样教材编者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流案例,就可以弥补国内教材缺乏相关国内的物流案例的弊端,从而提升教材的质量。
(3)改革高校管理体制,鼓励教师到物流企业实践、兼职。推进高校管理体制的改进,鼓励教师参与物流企业科研和经营活动,鼓励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调研、兼职、项目合作等,为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验,在编写教材时,可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和真实性。
(4)改革教材的出版和采购机制。应建立相关的审查制度,加强教材出版前的审查力度,对教材的原创性、实用性、时效性进行审查。杜绝非原创教材、质量差的教材的出版。同时要加大高校教材采购反腐败力度,打击腐败行为,打击出版社的行贿和高校采购部门的受贿,恢复教供求材市场的正常运作,通过市场运作提升教材的质量。
(5)系统规划教材内容,避免出现知识内容“撞车”现象。物流学术指导委员会应界定各科课程的知识内容,在知识内容安排上,要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同时处理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知识衔接问题。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民族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思路
一、引言
民族高校是指设立在民族地区辖区内的高等学校和设在其他地区的民族院校,目前我国有200多所。[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在数量上、素质上有了新的要求,这需要民族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动适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互联网+”新常态下的物流人才需求,并为民族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二、传统物流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全国高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建设及学科战略发展》明确指出物流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以往的同种课程知识结构过时
所安排的课程与本行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实践内容有所不足(仅占调研高校的);所教授课程也无法反映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课程并无明显特色、同质化现象很严重。
(二)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较为单一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师资紧张与教学实践经验缺乏,尤其是专业建设时间相对较短的院校,优秀师资缺乏的问题尤为凸显。同时教学偏重理论,手段停留在单一的课堂教学上,科研与产业结合度不高,教师往往缺乏从业经验或企业实践经历。
(三)传统课程资源不能共享
2013年全国本科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总计为475个,其中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最多,由2000年的2个提高到2013年的393个。的学校没有建立实验室或实验实训室占地面积都在500平米以下。这些问题也普遍存在于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2]。
(四)民族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起步晚,人才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
据调查,截至2014年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其中专科以上民族类普通高校32所,本科院校24所,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有4所。从2006年到2014年,广西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相继设置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形成了一定的学科建设特色。但是,民族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工科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创造力不足等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有待提高[3]。
三、新形势下物流业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由“互联网+”推动各产业的互联网化,倒逼出对各行业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细分。互联网时代的物流人才应该首先拥有这样的三大思维和十大物流技能类型(图1):第一,需要有开放的思维,而且随时拥抱行业前沿信息,并结合企业内部管理、外部市场、行业趋势,敢于推动技术变革和管理创新;第二,需要有拥抱思维,能够随时抓住标杆企业的最新动态,结合企业自身现状,主动适应变化;第三,要有跨界的思维,将其他领域的商业模式,结合本行业的特性,具备较强探索精神。
四、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
物流管理专业是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上、以定性和定量为研究分析方法,以系统工程为技术依托,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兴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民族高校是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教育对象。不同的少数民族高校教育对象其民族,语言、心理、文化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不同的少数民族高校应根据自己学校内的少数民族情况设置适合的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对于民族高校及我国民族地区物流人才的培养路径与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为了应对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和动态性变化,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从2011年招生以来,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应用型物流人才、复合型物流人才和创新创业型物流人才。
(一)分层培养模式
第一,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物联网与智能物流、物流金融和采购管理等方面综合理论和应用能力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第二,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既具有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第三,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丰富学术课题和企业创新创业项目经验,同时具备追踪行业前沿趋势,能够解决企业问题能力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二)基本思路与实施措施
1.及时修订并更新对学生的培养计划与方案,建立并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完整体系。在2014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实践、实训和跨专业实践操作环节,确定合理的实验与实习内容、时间及学时数,保证与理论教学的衔接配合;同时充分考虑和利用第二课堂,设置几类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4]。
2.设置人格养成通识教育平台。作为民族本科高校,要想吸引更好的生源,培养更具竞争优势的学生,只有走教育改革之路,夯实通识教育,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上走出一条富有民族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才能赢得更大竞争力。
3.购置实践教学平台。2014年学院大力投入购置软硬件设备,建立了1200平米的现代物流中心,购买了各种物流仿真实验软硬件设施,增加物流软件的仿真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及能力。通过加强和物流企业的联系,在校外建设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演练场景与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物流规划、物流项目管理以及对企业物流供应链的解决方案能力。
4.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和职业规划活动。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策略,积极开展“企业家进校园”和教师“双师型”培养活动,拓展创新创业实践和职业规划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并借鉴各种大学生活动,如课外竞赛、创新实验活动和创业大赛活动,积极筹备并组织开展院、校内的多种特色课外竞赛活动,从而挖掘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增强学生素质及团队合作意识。
5.重点体现教师在指导学生方面的重要性。教师在众多教学环节中都扮演着执行者的角色、同时还是培养学生的主力军。只有不断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企业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同时倡导教师积极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各项课外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加入到相关课外活动中,才能保证教师培养目标的成功实现[5]。
五、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和“互联网+”时代下,要求民族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应用性型、复合型和创新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人才,能为“互联网+物流”企业提供专业的“智慧型”物流管理服务。
铁路货运量预测是指在对铁路货运市场调查、分析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估计未来货运量及其变化规律,为制定有关政策,编制运输、快递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常用的预测方法可分为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定性预测方法主要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对象,组织相关专家,通过对过去和现在发生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对未来做出判断。该预测方法凭借专家的经验和判断能力,用系统的、逻辑的思维方法做出定量估计,从而预测未来。该方法简单易行、费时少,是应用较早的一种方法,至今在各类预测方法中仍占重要地位。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片面性,准确度不太高,职能作为货运量预测的一种辅助方法,定性预测方法主要有: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等。定量预测方法是用定量分析来研究运量的发展趋势,它以历史统计资料和有关信息为依据,运用各种数学方法来预测未来货运市场需求情况,常用的货运量定量预测方法有下面几种:1.时间序列分析法。根据历史资料组成的时间数列,从中榨出发展趋势的变动规律,由过去推测未来,凭借过去状态延续到未来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测目的。2.回归分析法。是从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出发,应用回归方程来分析经济变化规律,进行预测。3.灰色模型预测法。神经网络模型。5.速度比例法。是按规模经济中运量的增长速度与工农业中产值的增长速度的比例关系来预测运量,比较适合于总量预测。
论文最好自己写,被老师看出是抄的话,不及格就麻烦了,因为论文没有补考的机会。不过我给你几个课题,你自己选一个写吧:1. 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 2. 网络时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 3. 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4. 构建我国企业间供应链的对策初探 5. 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 6.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 7. 企业内部供应链流程中的时间分析 8. 某商品供应链各环节的时间分析 9. 供应链的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10. 供应链运作对企业的影响研究 11.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共享问题研究 12.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运行机制探讨 13.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14.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运输问题研究 15.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成本研究 16. 条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17.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18. 配送中心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9.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20. 国内ERP应用状况分析 21. 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 22. RFID应用案例研究 23. EPC应用案例研究 24. 某企业ERP实施方案分析 25. 电子产品代码(EPC)在物流中的应用 26. 物流技术的经济性研究 27. 货物运输方案优化研究 28. 物流配送中货物装载问题研究 29. 货物运输系统优化分析 最后祝你写出一篇好东西!!!
物流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物流专业高级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提升物流专业人才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开创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蓝海,本文 总结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年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经验 ,探讨如何利用企业资源开辟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蓝海。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物流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毕业论文篇一:《铁路物流管理的几点浅思》 0引言 铁路运输作为我国物流行业的重要载体,具有运输覆盖面广、受干扰因素小等诸多优点,尤其是随着近年来高速铁路运输网络的快速发展,更是使得铁路物流行业得到空前发展,且在我国整个物流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目前铁路物流企业还存在经营格局分散、信息流通不畅、服务模式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运输需求等一系列问题,造成铁路物流的整体市场占有率还相对偏低。由此可见,现代铁路物流网络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铁路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使得铁路物流管理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1铁路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铁路物流网络资源分散 铁路作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运输线路和站点遍布全国各地,物流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备,将全国各大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物流网络具有强大的运输能力。在铁路物流方面,目前各铁路局已成立相关铁路快运管理部门,但是由于受局域分管、协调统配等因素的影响,铁路物流一站式服务较弱使得铁路物流网络资源相对分散,铁路物流管理中间环节过多,办理业务的时效性差,不同地区的物流服务点之间的沟通缺乏协调性,尚无法实现高效调配,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高效的进行处理和问题的反馈,因而也就不能满足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当抢占一些大中城市的市场份额时,铁路物流企业行业较为分散的网络资源布局很难占据优势,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导致了铁路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难以提高。 库存管理水平不高 现代物流管理要求基于供应链实行零库存管理。但是,对于铁路物流企业而言,库存管理水平还比较低,运输资源和设备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传统的铁路物流管理模式导致一站式到达服务较弱、周转次数较多,在延长运输时间的同时还造成了大量额外成本的支出。另外,铁路物流企业在面对铁路突发事故时,不是及时采取有效 措施 进行协调或者改道以保证物流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是往往采取等到事故问题解决之后才开展物流工作,造成库存积压,工作效率大幅降低,严重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非常不利于铁路物流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整个铁路物流系统整合度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系统都处于垄断状态,全国铁路运输系统都由国家所有,各地区铁路局对所在地铁路运输系统进行分别管理,导致我国整个铁路物流系统的整合程度非常低,铁路物流管理的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各地区铁路局往往只负责自己的货品、材料、物资的运输和管理,而对其他铁路局的货物则难以统配协调,不能做到高时效管理,同时也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终导致了货物运输速度慢、不易查询等问题,物流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再加上现代铁路物流管理还没有和电子商务进行高效的融合,物流周转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共享,大大降低了铁路物流运输和管理效率,市场竞争力难以得到提升。 2提升铁路物流 企业管理 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优化铁路物流网络布局 运输网络是提升铁路物流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铁路线的固定性就严重降低了铁路物流的灵活性,因此,必须通过采取优化铁路运输网络布局、提高服务网点覆盖率的方式来满足铁路运输服务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满足不同客户的多种需求。最重要的是做好铁路物流网络的建设规划工作,根据各地区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优化铁路物流节点的布局,根据需要适当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优化管理机制,最终实现跨局、夸层级间的沟协调通和物流工作的高效调配,从而有效节约时间,提高物流业务的办理效率,增加整个铁路物流管理过程的衔接性。另外,随着近年来高铁运输的快速发展,铁路物流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快速发展高铁运输,提高货物运输速度和效率,并有效结合地区优势合理设置现代物流中心,提供延伸服务,以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还能达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 优化铁路物流库存管理模式 铁路物流企业要做好库存控制,尽量减少库存,并朝着零库存的目标进行库存管理模式发展,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物资周转效率。还要加强对供应商和需求方的管理,使整个物流管理系统能够高效运行。 基于供应链开展现代铁路物流服务 基于供应链开展现代铁路物流管理和服务,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传统的铁路物流管理大多停留于运输和配送等操作层面上,当出现了基于过程的现代供应链管理之后,可以使铁路运输中各相关单位和部门都参与到物流活动的规划和协作中来,同时还可以有效延伸铁路服务范围,优化铁路物流服务发展模式,比如对于大型综合性货运站可向综合性物流中心发展,开展一体化服务;规模较小的货运站可发展为集货或分货中心;将物流服务的切入点融入供应链,深入到企业的生产销售 渠道 中,进而提高铁路物流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小结 综上,铁路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政府及铁路部门应该加强对现代铁路物流的管理和资源整合,优化铁路物流的网络布局,加强库存管理,不断适应现代化物流管理模式,基于供应链开展现代铁路物流服务,还要积极建立信息化铁路物流服务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进而提高整个铁路物流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整个物流行业中占据优势。 物流毕业论文篇二:《试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的对接》 高等职业 教育 更侧重于教育的职业属性,国家目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就是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的一线人才,尤其是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人才。国家教育部门还对未来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了一系列的规划,如中高职的对接、高职高考的新模式、本科试点职业教育等等。国家密集出台这些政策,为高职教育发展描绘了前景蓝图,为各地的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物流行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各地都把发展物流行业作为重要的任务,物流行业的发展为其他行业的产业集群提供了基础,是各地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保障。高职教育应该是开放的教育,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工学结合,强调教学过程中的社会参与。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很多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应该把该专业作为试点,有效地与区域经济对接,使之成为高职教育中专业与社会和谐、互动发展的典范。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必要性 (一)落实国家职业教育精神、贯彻国家有关政策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首次出现在中共中央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其后1991年、2002年、2005年三次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的决定都秉承了1985年的工作方针。2014年国务院决定遵循党的精神,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从“大力发展”到“加快发展”,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工作方针的重大调整。各地区为了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调整,也纷纷进行政策的分解和落实。在2014年11月26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的发言。会议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重要保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同样要贯彻落实国家精神,积极与区域内的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 (二)促进区域经济内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物流这个概念引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中国的物流企业都是原来的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合并或者改制而来,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尤其是对物流行业的认知和发展方向意识较差,很多从业人员还停留在物流行业就是卡车加仓库的简单模式。中国物流行业普遍存在着粗放经营,衡量一个国家物流行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指标就是整体的物流社会支出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大约在8%左右,而中国达到了15%以上,从简单的数据看出,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进一步的整合和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除了现金设施设备的运用、科技信息技术的引入、资本的扩充外,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经营是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就必须重视人才建设。物流行业除了一线的工人和高端管理人才外,最急需的就是中间的管理层,这部分人才刚好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相符合。这部分人才的特征就是既懂一线操作又懂经营管理。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承担了培养地区物流人才的重要使命,通过学校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一线物流行业的技能,如仓库的入库进库、物流配送工作、国际物流操作、商品维护、车辆调度和司机管理等等,除了这些技能外,还拥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 财务管理 、物流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物流企业 市场营销 、物流企业的未来战略管理等等。 (三)实现岗位与毕业生的有效对接 为了和区域经济对接,需要分析区域内物流人才需求的种类和规格,然后培养这些人才,为区域物流岗位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如有的地区属于特大中心城市,商贸行业发达,快递行业发展人才缺口较大,通过与区域经济对接,可以把物流管理专业细分,重点培养快递人才;有的沿海地区,外向经济发达,为了和区域岗位对接,可以培养国际物流操作人才,在课程中重点突出港口物流、航运物流课程。物流管理专业提供人才保证,区域经济提供专业对口的岗位,专业建设和区域经济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发展。 二、促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建议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接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经过严密的调研、讨论、实施、反馈、优化,通过不断的优化来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很多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出现了两大严重问题,除了抄袭本科学校的培养模式外,还有很多高职直接借鉴外地兄弟院校的方案。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高职有着本质的区别,培养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侧重管理、规划以及未来学术能力的挖掘,而高职培养的是从事物流行业一线工作的人才。而借鉴其他地区兄弟院校的方案虽然培养目标可能一致,但是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为了促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必须要以学校自身条件和现状、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出发,通过走访区域内的企业、访谈企业从业人员等调研活动,在职业专家的引导下,制定出因地制宜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分析区域内的物流人才数量需求状况和未来趋势,为专业招生规模提供参考。其次要分析区域内的物流岗位,以及物流岗位所需要的实际技能,把课程和岗位对应,最终形成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能力课程以及拓展能力课程。最后还要分析区域物流企业的劳动力供应状况,为学生实习寻找机会,尤其是在物流高峰期,通过输送人才帮助企业缓解用工压力,形成理论、实训和顶岗实践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师资的对接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虽然学历和职称都较高,但是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实践能力的缺乏,虽然高职院校为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作了很多努力和措施,但是成效一般。为了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对区域经济内的物流企业调研,引入企业人员到课堂是一个很好的 方法 。企业人员对学校师资的补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领导,他们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以专题讲座展开,通过领导的现身说法,谈论物流行业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个层次是一线熟练操作人员,他们在学校主要可以从事实验指导工作,如每学期空出一周时间来进行课程实训,那么他们就可以在一个星期内教会学生实际工作中的主要技能,如仓储工作技能、物流企业工作平台操作技能、快递行业从业技能等等。第三个层次是企业专家,这些专家不仅具有较强的工作实践经历,而且还有较高的学历和职称,如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职院校可以把部分课程直接外包给他们,让他们从事该课程的全部教学,如物流设施设备、物流现代信息技术等等。 (三)教学过程的对接 教学过程的对接强调企业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一般说来可以有三个模式:企业见习参观、企业顶岗实训和举办企业订单班。企业见习参观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为了让学生对物流行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某些物流操作有一个大致的思想轮廓,在课程开设前可以进行相关的企业参观或者是认知实习。如讲授国际物流课程的时候就可以带领学生到相关的国际物流企业参观,通过对企业的参观,让学生对整个国际物流操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知晓国际物流的重要环节和节点。企业顶岗实训就是安排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企业真实工作,安排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这就是国家提倡的工学结合交替学习。为了让区域内的物流企业个性化地培养学生,订单班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订单班强调公共专业课程和企业课程的平衡,在学习完物流管理重要的专业课程后,加入企业课程,把企业新员工培训、企业的在职培训放到课程中去,做到物流管理订单班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能够上岗,节约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成本,也减轻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改变了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四)证书的对接 国家目前在很多行业制定了从业标准并且展开了相关的考试,考试合格即可以颁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就整个物流行业而言,目前也推出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为了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具备相关的行业资格,学校教学要把证书的获得作为课程成绩,甚至是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目前很多物流企业比较推崇的行业证书有:物流师证书、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资格证书、危险货物操纵员证书、快递员从业资格证书等等。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企业合作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要对社会开放,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内企业紧密互动,不负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为区域提供人才保证,促进区域经济物流行业发展,打造一批不仅在区域内有名气,而且享誉国际的物流企业品牌。 物流毕业论文篇三:《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与物流管理》 摘 要: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给人类带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产业改革,这次改革的结果是将人类真正带入信息社会。然而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作为支持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的物流不仅已成为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的一个障碍,而且也已成为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物流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 管理 1.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备条件 现代物流技术为电子商务快速推广创造了条件 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完成的业务交易。通常,每笔成功的电子商务交易都会涉及到四个方面: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和商品本身的转交,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其中,商流是本质,物流是基础,信息流是桥梁,资金流是目的。每天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着数以百万计的商业交易,每一笔商业交易的背后都伴随着物流和信息流,贸易伙伴需要这些信息以便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分拣、接收、存储、提货以及包装等。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与信息流的相互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必然要用到越来越多的现代物流技术。 物流技术是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物流技术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略等。当计算机 网络技术 的应用普及后,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如GIS、GPS、EDI、Bar Code等。物流业在采用某些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成功经验和规范集成,为电子商务的推广普及铺平了道路。 物流配送体系是电子商务的支持系统 现代物流配送可以为电子商务用户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按照用户网上输入对订货要求,物流配送企业在物流基地进行理货、配货作业,并根据计算机选择的最优送货路线将配号的货物送交收货人。先进的配送方式对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社会库存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现代配送作为物流的一种有效地组织方式,代表了现代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是对传统物流方式的革命。 物流配送系统提高了社会经济运行效率 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严格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一些列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各类用户,买足其对商品的需求。物流配送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成为流通领域革新的先锋,代表了现代市场营销的主方向。新型物流配送比传统物流方式更容易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社会化、智能化、简单化,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既能减少生产企业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能刺激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2.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要求 提高信息化程度 物流配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合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射频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的管理策略,应在我国的物流配送企业大力推广运用。 完善物流管理系统功能,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针对网上购物出现的送货时间过长以及迟迟没有货源的现象,作为电子商务公司,为了能更好的服务顾客,应加强顾客和供货商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这样既能给用户节约订单处理费用,又可以节约用户的时间,逐渐提高人们对网上购物的信任感,使得电子商务良性、稳步发展。 降低配送服务价格 在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实现大规模的网上购物一直困难重重,物流配送费用偏高,特别是零售型的网上交易,为每个客户实现送货上门是高成本的,必须努力降低成本,解决电子商务公司与物流配送企业之间在配送服务价格方面的矛盾。 完善法律政策 针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出现的种种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研究电子商务的特点,迅速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规范电子商务活动,增加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任感。 积极反战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一般在物流管理经验、人才、技术、理念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对电子商务交易中供求双方的所有物流活动进行全权代理,同时第三方物流资金雄厚,具有建立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物流管理软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保证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查看货物及获得配套的服务,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双方可以把物流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专心于电子市场的开拓和商务效率的提高。 建立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能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提高我国物流产业的综合协同能力。 3.电子商务企业选择物流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物流决策时,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资源条件,综合考虑以下主要因素,慎重选择物流模式,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 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高,企业处理物 流的能力相对较低,则采用第三方物流;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较低,同事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也低,则采用外购物流服务;物流对企业成功度要求度很高,且企业处理物流能力也高,则采用自营物流。 企业对物流控制力的要求 越是竞争激烈的产业,企业越是要强化对供应和分销渠道的控制,此时企业应该自营物流。一般来说,主机厂或最终产品制造商兑渠道或供应链过程的控制力比较强,往往选择自营物流,即作为龙头企业来 组织全过程的物流活动和制定物流服务标准。 企业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 对于大宗工业品原料的回运或鲜活产品的分销,则应利用相对固定的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和短渠道物流;对全球市场的分销,宜采用地区性的专业物流公司提供支援;对产品线单一的或主机厂做配套产品的企业,则应在龙头企业统一下自营物流;对于技术性较强的物流服务如口岸物流服务,企业应采用委托代理的方式;对非标准设备的制造商来说,企业自营物流虽有利可图,但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物流服务去做。 企业规模和实力 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由于实力较雄厚,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制定合适的物流需求 计划,保证物流服务的质量。另外,还可以利用过剩的物流 网络资源拓展外部业务。而小企业则受人员、资金和 管理的资源的限制,物流管理效率难易提高。此时,企业为把资源用于主要的核心业务上,就应把物流管理交给第三方专业物流代理公司。 物流系统总成本 在选择物流模式时,必须弄清不同的模式物流系统总成本的情况。其计算成本是:物流系统总成本=总运输成本+库存维持费用+批量成本+总固定仓储费用+总变动仓储费用+订单处理和信息费用+顾客服务费用。 这些成本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现象:减少仓库数量时,可降低仓储费用,但会带来运输距离和次数的增加而导致运输费用增加。如果运输费用的增加部分超过了仓储费用的减少部分,总得物流成本反而增大。所以,在选择和设计物流系统时,要对物流系统的总成本加以论证,最后选择成本最小的物流系统。 第三方物流的客户服务能力 在选择物流模式时,考虑成本尽管很重要,但第三方物流为本企业及企业顾客提供服务的能力是选择物流服务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第三方物流在满足企业对原材料及时需求的能力和可靠性,企业应把第三方物流对自己的零售商和最终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的反应能力等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 4.小结 电子商务的 发展,对物流的概念提出新的内涵。在计划 经济体制下的物资流通中,商流的实现是主要的,物流往往被肢解为几个分散独立的互不相干的环节,而不被重视。而像运输部门等一些部门,他们对自己所成都哪的物流工鞥 农业不十分清楚,似乎物流仅是物资供应部门的事,而物资供应部门也这样认为,所以就大建仓库,搞配送……而实际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服务业,其综合服务能力表现为:物流各环节的服务能力;各种物流资源的整合能力;综合物流代理商的运营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在服务理念上,不仅要重视商流服务,更要重视物流服务,不仅要重视各环节服务,更要重视综合服务。 猜你喜欢: 1. 有关物流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2.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3. 关于物流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4. 关于物流毕业论文范文 5. 3000字物流管理论文范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学习啦【其它论文范文】编辑:斯娃发布时间:2016-06-01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已从起步期逐渐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也就意味着社会需要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而高职作为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的基地,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必须要进一步创新和加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高校物流管理类教材建设思考
1引言
“物流”一词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走热,现在在我国几乎无人不知。近年来,政府对物流发展和建设的关注和热情更是推动了这一热潮。为了培养相关的物流人才,从物流建设热潮中分一杯羹,全国的高校———从本科院校到专科院校,从硕士教育到博士教育,都全面开花,几乎是有条件的办物流专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开办物流专业。在这种急功近利的追求下,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让人担忧。本文主要从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建设的方面进行几点思考。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合理性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影响到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和解决问能力的培养,还影响到学生对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的认知。
2我国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建设现状及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物流管理类的教材有400多种。由于物流管理类专业学生总数庞大,又是热门专业,加上教师个人利益驱动、相关院校的利益驱动、各大教材出版社的利益驱动,会有更多的物流管理类教材出现。但绝大部分教材的出版都是利益驱动。高校使用什么教材,由各院系专业选定,里面掺杂多种因素,所以好教材不一定好销售,这也就导致了好教材没有好的认可度的局面,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优秀教材的出现和成长。在这个新生的物流管理类教材体系里,好的本土教材的出现需要时间或者大师级学者的出现。总的来说,我国现行的物流教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课程体系不明朗
首先体现在物流类专业对现代物流认识的不足,在课程开设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一是课程条块分割严重,注重理论,但忽略了知识的应用性,违背了现在物流的整体系统性观点;二是课程体系没有及时更新,大多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物资管理的课程,不利于学生了解掌握现代物流的发展动态;三是不同专业的课程重复性大,没有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特点延伸出新的分支。给人的感觉就是物流各专业没有自己特色,导致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的几乎是同样的知识。课程体系的不明朗直接导致了相关教材的低质量和新理论教材的缺乏。这样的教育结果就是:学生毕业后除了了解运输、仓储、配送、货代这些知识外,对物流发展前沿的特种物流、危险品物流、会展物流、冷链物流、第四方物流、特种物流装备、物流金融、物联网等发展动向一无所知。这将直接导致我国高素质物流人才教育形成瓶颈。
课程知识内容陈旧
部分教材知识陈旧,很多是沿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识内容,物流设备图片也是老古董,教材的内容已经反映不了现代物流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这种教材的危害性极大,会误导部分学生对现在物流的认知和学习。
课程之间知识重复程度大
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内容重复程度大。物流专业教材与基础课程教材相同或者相近内容,如《物流统计学》与《统计学》,《物流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物流专业教材之间,如EOQ模型在《仓储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课程中都有详细讲解,这种重复性内容浪费了资源,没有必要。
缺乏本土案例素材
目前较好的物流教材要么是外文原著,要么是外文翻译过来的,里面大部分是国外物流企业的案例。中国本土教材要么是缺乏案例,要么就是从外文资料中摘选过来的外文案例,所以,教材中很缺乏物流管理相关的本土案例,这对学生了解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政府、物流管理部门、物流企业协会、高校、相关学者等相关机构应该一起参与解决这个问题。
教材内容抄袭严重
教材内容雷同在我国教材出版界中比较多见。在物流管理类教材中也是比较普遍的。虽然政府和教育部都通过行政力量推出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教育部“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但是教材质量还是不理想,很多内容是雷同的。其背后各个利益群体对利益的追求推动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严格要求教材的出版和发行,保护知识产权,吸引优秀的学者来编写教材。
缺乏经典教材
有没有那么几本物流教材,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把它们视为珍宝,带在身边,温故知新,在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在上面寻找解决方法?到目前为止,国内鲜有这样的物流教材。大多教材内容缺乏深度,很难揭示深层次的本质,难以引导学生思考。
3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的问题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加大物流专业的建设力度和创新力度,建设满足市场需求的相关物流专业,打造合理的课程体系,为课程开发和教材的开发提供保障平台。如我们可以开发特种物流专业、建筑行业物流、冷链物流、钢材物流等新的专业,在新的专业领域中,会有更多的有特色的物流教材出现。
(2)推行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合作,建设国内物流案例资源库,并且定期更新。这样教材编者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流案例,就可以弥补国内教材缺乏相关国内的物流案例的弊端,从而提升教材的质量。
(3)改革高校管理体制,鼓励教师到物流企业实践、兼职。推进高校管理体制的改进,鼓励教师参与物流企业科研和经营活动,鼓励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调研、兼职、项目合作等,为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验,在编写教材时,可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和真实性。
(4)改革教材的出版和采购机制。应建立相关的审查制度,加强教材出版前的审查力度,对教材的原创性、实用性、时效性进行审查。杜绝非原创教材、质量差的教材的出版。同时要加大高校教材采购反腐败力度,打击腐败行为,打击出版社的行贿和高校采购部门的受贿,恢复教供求材市场的正常运作,通过市场运作提升教材的质量。
(5)系统规划教材内容,避免出现知识内容“撞车”现象。物流学术指导委员会应界定各科课程的知识内容,在知识内容安排上,要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同时处理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知识衔接问题。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民族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思路
一、引言
民族高校是指设立在民族地区辖区内的高等学校和设在其他地区的民族院校,目前我国有200多所。[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在数量上、素质上有了新的要求,这需要民族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动适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互联网+”新常态下的物流人才需求,并为民族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二、传统物流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全国高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建设及学科战略发展》明确指出物流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以往的同种课程知识结构过时
所安排的课程与本行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实践内容有所不足(仅占调研高校的);所教授课程也无法反映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课程并无明显特色、同质化现象很严重。
(二)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较为单一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师资紧张与教学实践经验缺乏,尤其是专业建设时间相对较短的院校,优秀师资缺乏的问题尤为凸显。同时教学偏重理论,手段停留在单一的课堂教学上,科研与产业结合度不高,教师往往缺乏从业经验或企业实践经历。
(三)传统课程资源不能共享
2013年全国本科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总计为475个,其中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最多,由2000年的2个提高到2013年的393个。的学校没有建立实验室或实验实训室占地面积都在500平米以下。这些问题也普遍存在于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2]。
(四)民族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起步晚,人才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
据调查,截至2014年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其中专科以上民族类普通高校32所,本科院校24所,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有4所。从2006年到2014年,广西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相继设置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形成了一定的学科建设特色。但是,民族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工科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创造力不足等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有待提高[3]。
三、新形势下物流业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由“互联网+”推动各产业的互联网化,倒逼出对各行业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细分。互联网时代的物流人才应该首先拥有这样的三大思维和十大物流技能类型(图1):第一,需要有开放的思维,而且随时拥抱行业前沿信息,并结合企业内部管理、外部市场、行业趋势,敢于推动技术变革和管理创新;第二,需要有拥抱思维,能够随时抓住标杆企业的最新动态,结合企业自身现状,主动适应变化;第三,要有跨界的思维,将其他领域的商业模式,结合本行业的特性,具备较强探索精神。
四、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
物流管理专业是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上、以定性和定量为研究分析方法,以系统工程为技术依托,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兴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民族高校是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教育对象。不同的少数民族高校教育对象其民族,语言、心理、文化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不同的少数民族高校应根据自己学校内的少数民族情况设置适合的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对于民族高校及我国民族地区物流人才的培养路径与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为了应对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和动态性变化,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从2011年招生以来,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应用型物流人才、复合型物流人才和创新创业型物流人才。
(一)分层培养模式
第一,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物联网与智能物流、物流金融和采购管理等方面综合理论和应用能力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第二,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既具有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第三,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丰富学术课题和企业创新创业项目经验,同时具备追踪行业前沿趋势,能够解决企业问题能力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二)基本思路与实施措施
1.及时修订并更新对学生的培养计划与方案,建立并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完整体系。在2014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实践、实训和跨专业实践操作环节,确定合理的实验与实习内容、时间及学时数,保证与理论教学的衔接配合;同时充分考虑和利用第二课堂,设置几类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4]。
2.设置人格养成通识教育平台。作为民族本科高校,要想吸引更好的生源,培养更具竞争优势的学生,只有走教育改革之路,夯实通识教育,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上走出一条富有民族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才能赢得更大竞争力。
3.购置实践教学平台。2014年学院大力投入购置软硬件设备,建立了1200平米的现代物流中心,购买了各种物流仿真实验软硬件设施,增加物流软件的仿真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及能力。通过加强和物流企业的联系,在校外建设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演练场景与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物流规划、物流项目管理以及对企业物流供应链的解决方案能力。
4.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和职业规划活动。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策略,积极开展“企业家进校园”和教师“双师型”培养活动,拓展创新创业实践和职业规划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并借鉴各种大学生活动,如课外竞赛、创新实验活动和创业大赛活动,积极筹备并组织开展院、校内的多种特色课外竞赛活动,从而挖掘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增强学生素质及团队合作意识。
5.重点体现教师在指导学生方面的重要性。教师在众多教学环节中都扮演着执行者的角色、同时还是培养学生的主力军。只有不断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企业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同时倡导教师积极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各项课外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加入到相关课外活动中,才能保证教师培养目标的成功实现[5]。
五、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和“互联网+”时代下,要求民族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应用性型、复合型和创新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人才,能为“互联网+物流”企业提供专业的“智慧型”物流管理服务。
论我国企业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摘要:在分析我国物流运输业现状的基础上,着力对影响我国物流运输效率的基础设施、管理部门、物流观念、专业人才等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如何提高我国物流运输效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关键词:物流;运输;效率;因素物流运输是整个物流系统的支柱,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是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的物流运输市场刚刚走出萌芽阶段,但物流运输效率低下仍属于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找出影响运输效率的主要因素,弥补其不足之处,对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一、我国物流运输业的现状1.物流运输成本高运输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占较大的比例。即便是在欧洲发达国家,运输成本一般也要占到物流总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我国的物流运输成本更是一直居高不下。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2004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的统计核算,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9 114亿元,物流总费用相当于GDP的21.3% ,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1倍,其中运输费用为16 558亿元,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6.9%。目前,我国很多的商业企业要比美国的商业企业多花费高达40% ~50%的成本用于物流运输。2007年,意大利调查机构“亚洲观察家”组织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是世界物流运输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用在物流运输上的资金高达2 000亿美元,是美国的两倍。2.物流运输时间长,资金周转率低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制造企业用在物流上的时间约占90% 。而生产只占10%左右。运输时间较长导致我国流动资金周转率较低,我国流动资金周转率分布从国有工业企业的1.2到国有商业企业的2.3不等,美国平均为15~20,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可以实现30。3.物流运输企业运作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物流运输企业都是由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在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及服务范围上尚没有质的提高,此外,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单一、运作经验不足、信息化程度低、高素质人才缺乏等现象,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物流运输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成本高、效率低。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对影响我国物流运输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二、影响我国物流运输效率的因素1.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并且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因此,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表现在物流产业的交通运输方面。目前我国最普遍的运输方式是公路,再次是铁路、海运、空运。公路运输成本一般高于铁路运输、海路运输,但公路运输仍然是很多企业优先考虑的运输方式。这是因为公路运输可以控制发运时间及弹性,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货物的运送状态。当前,我国已经投入了上百亿美元用于升级公路运输网络,截至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45.70万公里,全国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 334公里,主要的经济区域和四个经济中心省份已经连接起来,并将实现沿海岸线和长江的公路线,实现从兰州到连云港,北京至广州的公路线。但是,我国公路运输存在着超载运输,服务质量差,预防性维护不足,质量控制空缺,以及价格协议不合理,空载率高等诸多问题,从而导致我国物流运输业每年的损失高达80亿美元。铁路运输在1997年以前担负着我国绝大部分物资的运输工作,但在1997年以后,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公路运输的不断发展,零担货物基本上由公路运输代替,但是对于谷物、煤炭及大型的超重超长的设备等物资来说,采用铁路运输仍是一种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现如今铁路运输方式很少被优先考虑,除了铁路运输经常存在着大量的货运能力短缺和服务质量等问题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铁路建设不够完善。这不单是我国物流运输业存在的问题,埃森哲公司研究报告表明,铁路货物运输大约存在25% ~30%的短缺,因为世界上大约2 000个城市没有铁路。这些问题归结于一点就是缺少铁路线路的铺设。举个例子,港口和工厂通常缺少联合运输的连接口和铁路支线,没有联合运输,集装箱不能从火车上直接转载到货车上,没有铁路支线,货物必须在装运点和卸货点进行两次操作,增加了破损的几率,这就使选择铁路运输变得不可行。目前,海运运输是进出口贸易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运输方式。但是海运不适合时间敏感性货物和成品货物的运输,它适合大宗货物、需长距离运输的货物,但这仍然需要更完备的基础设施,否则这种方式很难高效地发挥作用。空运运输成本比较高,但时间短,适合有较短时效的物品、急需使用的商用或救灾物品的运输。目前的航空货运行为依然存在以下的问题:高价位、线路少、发货人和航空公司之间信息阻滞、航线的网络分布不均衡、航线凌乱、规划性差。2.物流管理部门我国物流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物流运输合力难以形成,例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资源,分别直属铁道部、交通部、航空总局等管辖,各部门从上到下一统到底,都有自己的物流体系、物流设施和资源,各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而难以形成物流合力,不能做出物流运输整体发展的战略考虑。物流管理和资源的分散使物流本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阻碍了物流运输业的发展,难以形成社会性的物流配送体系。这种条块管理体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纵向隶属和管理格局,严重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地对物流运输进行整体统筹和规划,阻碍了物流运输的社会化进程,不能发挥物流运输的整体效率。3.物流运输观念在一些物流运输企业管理者的思想中,目前仍有三种意识在他们的思想中占据着一席之地,也正是因为这三种陈旧的观念导致物流运输效率低下。第一,“重利轻义”。在与客户进行方案议定时,总是从成本、价格方面考虑,而不从服务质量方面考虑,交易的一次性现象较多,缺乏稳定的客户关系。第二,“闭关自守”。一些物流企业将业务信息看做是企业的机密、盈利的源泉,不轻易泄漏,也不进行信息共享。这种意识将导致有的物流企业因为运输能力有限而不得不暂时储存待运货物,而另一些物流企业则闲置大量的设备、人员,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第三,“各自为政”。目前,物流运输业中“单打独斗”现象比较严重,企业之间联合运输的思想非常薄弱,而往往正是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结合才能发挥联合运输的最大效用。4.物流专业人才在过去,人们由于过分注重生产制造过程中价值的增长,而忽视了由于物流运输的高效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从而致使国内有关物流方面的研究和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物流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短缺。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的仅占2l% ,高中及中专、中职学历的占了50% 以上。事实上,我国最缺的不是具体从事物流运输操作的人员,而是具有比较扎实的物流、运输理论基础,又懂得管理和经营的高素质人才。
物流毕业实习总结
一段时间的实习生活又接近尾声,想必你的视野也得到了开拓,请好好写一份实习总结将它记录下来吧。你想好怎么写实习总结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物流毕业实习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光飞逝,如果将自己在公司实习的日子加上去,我在这个公司工作已快一年了。这一年,我经历了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从父母的叮嘱,老师的深深教诲,到自己的亲身体验,让自己的对于这个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回顾我这一年的工作,我的总结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努力学习
弥补在校学习知识上的不足由于自己在大学的专业是物流管理,也通过了助理物流师资格并且掌握了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等物流方面知识。当得知自己即将进入的公司为xxxx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时,对能使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学以致用,感到十分欣慰。可是理论和实践的差别比我想象的大得多,书本所说的完美的供应链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也促使我努力地学习知识,以弥补学校理论知识上的欠缺。
我所属的服务贸易部,经营着公司的自营仓库,虽然只有6300平方米,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仓库现场工作人员、单证操作人员和业务洽谈人员,这三个部门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不得不说能在服务贸易部工作是幸运的,因为在这个部门你能清晰地看到整个供应链的过程,而不是对每个部分片面的掌握。
考虑到部门发展的需要,我也参加了一些单证方面的考试,一方面能使得自己对单证有更深入、更具体的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于报关报检行业在资格证方面的限制,也希望自己的证书能在企业注册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细节决定成败
由于自己的工作性质,平时经常有机会为领导做文字处理的工作。大概是自己太自信自己的水平,在曾参加的电脑考试中,超乎常人的打字速度,让所有人侧目而视。但工作和考试毕竟是不同,考试的差错只是让我的分数中少一、两分而已,但实际工作中的差错却会带来可怕的后果。所以现在每份稿件,我都会仔细地检查几遍再交给领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细节决定成败,就拿物流管理链中著名的“丰田管理链”来说,丰田创造的“精细生产方式”一直是众多物流公司所趋之若骛的目标。
这种精益生产方式,就是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和管理汽车的设计开发、工程技术、采购、制造、贮运、销售和销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创造出最大价值的目的。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都是经过精心筹化和计算的。
丰田汽车社长认为,其公司最为难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一根绳索的摆放,要不高不矮、不偏不歪,而且要确保每位技术工人在操作这根绳索时都要无任何偏差。正是这种细节的力量,使得丰田汽车在销售价格,油耗指标等各方面超越美系车、德系车,在汽车行业独占鏊头。
三、把握机会
提高自己在我平时的工作中,也会涉及到客户服务工作,在对报价和合同的制作过程中,使我了解了报价中各个项目的含义和合同中每个条款的意图。在帮助财务部及时收取应收帐款的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同时也积累了一点和形形色色的人沟通的经验。
在与客户的协调和沟通的工作中,不但使我对部门的业务有更深入地了解,也加强自己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忙碌而又干练的领导和同事们更是我学习的榜样。20xx年的钟声即将响起,回顾自己过去的一年,自己在工作上还有太多的不足之处,毕竟刚从学校毕业的我,在很多方面还很不成熟,希望自己能更快地融入这个集体,在今后的`工作中虚心地向同事学习,与服务贸易部共同成长。
为了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本学期末,由学校统一安排利用浙科物流管理软件进行实习。我们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当然也为了让我们对物流公司的运营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物流的特点,主要设备和作业流程,运营管理,增强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便即将迈入社会的我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是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对这一物流形式学校利用浙科物流管理软件给我们一个更广泛的了解机会,软件中分公司总经理、调度中心、仓库中心、运输中心、四个角色来模拟现实的物流公司在一个模拟的市场环境中的实际操作。
学生成立物流单位,各单位在同一市场下竞争来完成订单。通过路线优化、运输陪送、仓储规划、危险处理,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由教师控制和调整市场环境的各种因素来增加各物流公司操作难易度来增强学生实验兴趣,使学生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同时也使学生能更好的在实验的过程中与实际所学的物流知识相结合。
1、系统基础知识了解:
通过对机房里计算机中物流实训上机手册的阅读,基本了解上机模拟实训的步骤,流程,各个只能部门的业务范围与操作。
2、业务流程:公司总经理:
合同管理、总经理通过系统中合同的招标进行报价,若中标可对合同签订。订单的受理;针对系统发放的订单(托运单,发运单)进行接受或拒绝处理,并把信息发给调度中心,由调度中心对订单进行处理。物流设备管理;首先要租借,自建,购买仓库将信息发于仓库中心进行仓库分配,购买或租借卡车,招聘司机,叉车,搬运工等。还要开通各种运输路线。进行财务管理。
时光静静的流逝,短暂而有意义的实习结束了。角色的转换,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复杂的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都是我们以后所面临的问题。
我从事的是物流工作,这是一门服务的行业,始终坚持顾客是上帝。但并非我说学的专业,刚开始我不怎么感兴趣,心想既来了就好好做着。
无论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锻炼自己,可以学到你想要的。我的职位是一名接送货员,主要的工作是从客户那里安全的把货物送回来。在别人看来,这也许是一份很简单的工作,但是要把它做好还要花点心思。因为你去接货时,要跟客户鉴定一份合同,关于货物安全的,所以你不有丝毫的大意,一个很小的失误都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关系到公司的信誉问题,所以要非常的细心。这些对我来说,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其实更让我感到吃力的事是复杂的人际关系,我每天要面对不同的客户,他们的性格各异。这不免让我感到有点措手不及,尤其对于刚出校门的我们来说。特别是对于内向性格的我,实在有点难以应付。但我并没有灰心,我的毅力没那么弱,别人做好的,我也能做好。
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通过领导的耐心指点,同事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进步了。我认为心态很重要,因为这是良心剂。同时我还要处理好跟同事之间的关系,争吵,争论,是家常便饭,但更重要的是相互之间的理解,沟通与支持。有了他们我不在孤单,温暖的画面一幕一幕,感到常在。
一、 研究动机 :
经过一学期物流专业的学习,对物流的定义,基本功能,各个作业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实习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物流专业毕业生实习总结。
二、 研究目的:
了解物流的特点,主要设备和作业流程,对其进行分析。并依据学习的理论提出自己的意见。
三、 公司简介:
1、 基本情况:舒兰市起重机配件有限责任公司座落于吉林省东北部的舒兰市境内,地处舒兰市中心,横贯全镜的省一级公路五桦线与吉长,吉珲高速公路相交,铁路连接哈尔滨市,吉林市,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地理位置优越。 公司建于1954年,已有50多年的机械加工历史,1998年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重点中型企业,是载重汽车后桥齿轮,半轴的专业生产厂家。
公司占地面积83000平方米。现拥有固定资产净值2992万元。已形成年产60万件各种汽车后桥齿轮的 生产能力。公司自行物流配送及仓储业务并实行仓库租用及物流配送业务。拥有各类仓库两万平方米配送专用货车百余辆及其他运输设备。
2、 (物流)主要设施:机床,厂房拥有吨至3吨的汽,柴油叉车和干充式电瓶叉车以及前移式高位货架库专用干充式电瓶叉车多辆。 手推平板车,拥有多辆手推平板车,手推液压车和登高车6辆,以及国际标准1m*地台板。 运输车辆,公司拥有多辆10吨全封闭厢型货车,8吨全封闭厢型货车,5吨全封闭厢型货车,及2吨以下的厢型货车。同时拥有2个联盟型车队,可调动车辆近百辆。
铁路专用线,拥有1条共计长度为1654米铁路专用线,是目前吉林省商业系统内唯一拥有铁路专用线的非物流企业,具有10万吨的铁路运输发运能力,以方便客户的产品运输方式有多种选择余地。
4、 仓库类型:高平台彩钢板结构仓库。拥有高平台彩钢板结构仓库计4621平方米,可利用空间高度为7-8米, 1700平方米的仓库已安装了高位货架,该类型仓库的优点是建筑结构合理,面积利用率高,防汛,防潮,隔热性能良好,全部有雨棚和外平台,库外周转场地大,便于商品装卸及进出仓。
高平台铝合金结构仓库。拥有高平台铝合金结构仓库计16800平方米,可利用空间高度为米,该类型的仓库的优点是防汛,防潮性能良好,库外周转场地大,特别适合于进出仓频繁的大宗商品的储存。
楼层恒温库。拥有楼层恒温库8100平方米,可利用空间高度为5米,该类型仓库的建筑条件为满足某些产品在温度控制上的不同要求提供了先决条件。
铝合金结构平房库。拥有铝合金板平房库4700平方米,可利用空间高度为6米,该类型仓库的优点是库外周转场地大,特别适合于进出仓频繁的大宗商品的储存。
易燃品仓库。拥有可储存易燃品仓库1000平方米,该类型仓库能提供属于易燃危险品类的特殊商品储存。 其它库房3000平方米,该类型仓库多数属于砖木结构,单幢仓库面积小于上述仓库类型,具有冬暖夏凉的自然调节功能。
5、 仓储系统服务:市内/国内配送,单品/综合配送,常温/冷藏配送。备有各式车型,承运商品包括:百货用品,冷藏保温,特殊商品。 贵重物品配送。提供门到门的服务,确保商品的安全抵达用户手中。 隔日零担配送。对于零担配送,公司承诺货物隔日上车,发车。上架陈列。对于市内各大商场,各类超市,连锁网点的配送服务,公司还提供协助客户商品上架陈列的服务。
《现代营销》(理论版)省级 综合性学术期刊 主要栏目:企业文化、经营与管理、改革与创新、政策与法规、市场调研、工程技术、商业科学、电子商务、经济纵横、财务天地、实践与探索等。对期刊满意的话 追问
3000字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篇三 浅谈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摘要: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物流成本管理开始组织化。物流成本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的最有效手段。 关键词:物流,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对策 随着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物流成本上的管理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实现利润增长的第三源泉。本文就近年来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物流据点分散,物流机能不具能动性;信息技术水平较低;我国现行制度与 政策法规 不健全;物流业务处理仍处于固有模式;客户服务水平较低;物流费用的核算方法使企业无法从外部正确把握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展开分析,指出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要想摆脱当前的不利处境,只有通过对流通全过程进行管理;借助现代信息系统;参与共同配送和效率化配送;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水平;加快物流速度;利用物流外委;建立物流分公司才能发现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各个物流相关部门进行比较和评价,制定物流计划,确定物流管理战略,发现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强化总体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 关 键 词 物流;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浅谈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湖南商学院会计系会计学03级02班 吉小华 一、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发展状况概述 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1979年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第一次把“物流”这一概念从日本介绍到了国内。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流通领域还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90年代初,由于竞争的激烈,商业系统才开始重视物流。进入90年代后期,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引起了社会和企业的关注,物流成本管理开始组织化。进入了新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这个名词成为企业界投资的新 热点 。稍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零售连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动辄上千万元甚至数十亿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部、物流公司、物流中心或物流港。据摩根.斯坦利亚太投资研究所最近对中国物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万亿元),预期未来10年内物流费用还将有20%的增长幅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企业界对物流业的重视,但从某种程度上也使物流营运走进了误区。目前我国的物流及物流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2003年据世界银行推测,中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约为,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2003年中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为次,而日本制造业年均周转速度为15至18次;据专家估计,中国仅汽车空驶率就高达37%,相当于150万辆载重汽车来回空跑,每年由此造成的全国物资损耗约在3000亿元以上。所以,企业若能通过对物流成本的系统化管理控制、有效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中不增值的物流作业,将对企业经营行为产生潜在的获利支撑作用。物流成本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的最有效手段,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使企业获取利润增长的第三源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据点分散,物流机能不具能动性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网点比较分散,保管设施、物流作业现场较为狭窄,订发货、保管、配送等分散进行,物流就会产生交错。而在供应方就会出现同一订货方的不同事业部一日数次配送,物流的部署相互独立,即物流机能不能相互协同,这样物流活动不可能有效进行。随着对频度、少量化的经营的扩大,对配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这一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不充分考虑用户的产业特性和运送商品的特性,无疑会使供应商的物流成本大大增加,从而导致过剩的物流服务。这不仅不会使企业物流成本下降,反而会有碍于物流效益的实现。对此类问题进行改善是实现良好物流水准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关键。 (二)信息技术水平较低 1、现代物流成本管理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从物流过程来说,80%的物流程序是相似的,但企业方无法运用物流专家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物流成本管理指导,而现代信息技术也得不到充分利用。 2、由于营业部门收集的订货信息精度较低,就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发货管理,除此以外,即便运用,也会造成大量的过剩库存或缺货。各企业内部的物流效率化仍难以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本上的竞争优势。 3、现代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B2B交易平台,但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人无法充分运用此项技术,从而无法获得市场上正确及时地贸易交易机会,无法进行低成本物流信息的交换,进而无法进行低成本营销,拓展更宽的业务与市场。而现代利用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实现网上宣传和网上营销已使企业必须构筑与物流业务水平相吻合的计算机系统 (三)我国现行制度与政策法规不健全 与国际物流相比,我国物流业还刚刚起步,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尚未完善,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须要在企业内外重新配置物流资源,而不完善的法规与制度就会阻碍企业的物流资源再分配,而物流企业跨区域开展物流业务也常常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困扰,国有企业在选择外部更为高效的物流服务,处置原有储运设施和人员时,更是遇到巨大阻碍,这些都影响着企业物流效率以及企业成本的耗费。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后,WTO的关于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和互惠待遇三项非歧视原则,反倾销、反补贴和取消数量限制三项公平竞争原则以及透明开放原则等,都对我国传统流通体制和交通运输体制提出了挑战,靠旧体制生存的企业在今天这种局面下更是难以为继。 (四)物流业务处理仍处于固有模式 1、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虽然计算机系统部分进行了改造,然而却与物流业务不相符,即便是现有的业务,也不能通过计算机系统做到根本的改变。 2、出入货的波动较大,没有很好的配置人员。不能灵活运用闲散人员,依赖于 经验 实施保管和分拣作业,加工人员不能很好地理解工作。熟练的人员不能有效工作,作业率很低。 3、预订配送方面,不能对运行情况和一日配送件数进行很好的核查。不能掌握每趟配送个数、质量等配送状况,亦即配送效率不清楚。 4、没有传票就出货,即便有传票,也是在出货后再进行传票处理,其结果现货与账面库存不相符,库存管理很繁重。 5、经营人员兼做物流,一方面物流的非效率改善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也无法专心于经营活动。在商物一体化体制下,往往错误地认为营业人员兼治的进货业务也是经营的一部分。 (五)客户服务水平较低 物流成本中的客户服务成本是一种隐性成本,是当物流客户服务水平令客户不满时,产生的销售损失,客户成本还包括失去潜在客户所带来的销售损失。物流服务水平是影响客户购买和连续购买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用来吸引潜在客户的有效手段。曾经有调查显示,在中国,客户对客户服务不满意度达到60%,而每个不满意的客户平均会向9个人诉说这种不满,而这种诉说有可能使这些听众打消选择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念头,从而使企业丧失原本可以获得的潜在的销售机会。 (六)物流费用的核算方法无法从外部正确把握实际物流成本 在通常的企业财务决算表中,表示物流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或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合同共用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等传统的物流费用。相反,对于企业内与物流相关的人工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则是与企业其他经营费用统一归集核算。因而,从现代物流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难以从外部正确把握实际的企业物流成本。现代先进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除了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外,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往往要超过外部支付额的5倍以上。论文检测。 三、促进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发展的对策 (一)对流通全过程进行管理 物流过程是一个创造时间性价值和空间性价值的经济活动过程。为了使企业能提供最佳的价值效能,就必须保证物流在各个环节的合理化和物流过程的迅速、通畅;物流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要对它进行优化,企业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1、充分考虑企业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追求企业物流的效率化,应考虑从产品制成到送达最终用户的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即物流设施的投资或扩建与否要视整个流通 渠道 的发展和要求而定。随着零售业中便民店、折扣店的迅猛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厂商改变原有的直接面对批发商经营的模式,建立新型的业态模式,展开直接面向零售店铺的物流配送活动,同时又要求建立新型的合乎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物流配送中心。 2、针对每个客户成本可削减的幅度 当今零售业的价格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发货方的厂商或批发商都应努力提高针对不同客户的物流服务,如将原来1日1次的商品配送,改为一周2次的配送等。虽此种方法会影响最终用户对厂商和批发商的信赖,但在目前建立新型的物流配送模式的前提下,这还是可行的。 (二)借助现代信息系统 现代信息系统为彻底地、真正地实现物流费用的降低提供了捷径。借助现代信息系统,不但可以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而且可以将组织订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还可以使生产、流通全过程中的组织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现代信息系统有以下两个方面构筑而成: 1、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 具体的做法,就是将企业定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充分对应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进而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行为和计划,从整体上控制了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2、建立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 为正确地运用信息化管理多个部门中的物流业务,计算机的数据必须能够正确反映现在的物流状况,对物流信息系统设计要把握无信息下不变动商品的大原则和实时掌握从商品的入货、保管到出货动向的在线处理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具体的做法为: (1)把业务分为必须由人来判断的和由机械操作的,固定形式的业务全部采用计算机的自动处理系统,做到业务的完全合理性。论文检测。在信息导入之前,必须实现业务处理规则的标准化。 (2)系统的设计不止在企业内部,还应在客户和供应商等交易方式的信息网络化,尽量设计出能够迅速、正确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系统。 (3)在数据来源处及时判断出错数据并修改错误数据,通过网络从对方那里得到正确的数据,尽量简化制作数据的业务 (4)在设计信息系统过程中,不仅要使输入数据简单化,还要使输入的数据能够在其他系统内被充分使用,减少数据重复输入。物流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提供给应收账款回收子系统和应付账款支付子系统,能够产生更大的效果。 (三)参与共同配送和效率化配送 共同配送,是经长期的发展和探索总结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自制利用共同配送关系,可以达到优势共享。这也是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广泛的、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物流方式。伴随配送产生的成本费用要尽可能降低,特别是多频度、小单位配送的发展,更要求企业采用效率化的配送方式。企业要实现配送的效率化应从以下几点下手: 1、进行配车计划管理 配车计划,是与客户的订货相吻合,将生产或购入的商品按客户制定的时间、地点进行配送的计划。作为制造商,需通过有效的配送计划信息系统缩短对客户的商品配送,同时降低成本,产品生产出来后,装载在车辆中进行配送。对于发货量多的企业应组合车辆的装载量和运行路线;对于车辆有限的企业,应事先计划好行车路线及不同路线的行车数量,这样才能使配送活动有序地开展。 2、提高装载率 在提高装载方面可以引荐先进企业的做法,就是将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商品名称、容积、重量等数据输入到物流信息系统中,再根据客户的订货要求计算出最佳装载率。 3、进行车辆运行管理 追求车辆运行的效率化。可在汽车上搭载一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通过这种终端与物流中心进行沟通以达到对货物在途情况的控制及有效利用空车信息,合理配车。 (四)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水平 提高对客户的物流服务水平是确保利润的最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客户服务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最佳的物流客户服务水平,可以创造客户满意与客户信任,减少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流失,从而大幅度降低失销成本——客户服务成本。然而,客户服务成本的降低(也就是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要求大量的存货、快捷的运输、充分的仓容和高效的订单处理,这必须增加狭义物流成本。而降低客户服务成本与狭义物流成本之间的悖反关系。 物流客户服务水平 结合上表,说明随着物流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狭义物流成本将加速增长。比如,将服务水平由80%提高到84%所增加的狭义物流成本要比将客户服务水平从84%提高到88%所增加的狭义物流成本要小。 但是,客户服务方面,还应注意一个量度,超量的物流服务不仅不能带来物流成本的减少,反而有碍于物流效益的实现。 (五)加快物流速度 提高物流速度,可以减少资金的占用,缩短物流周期,降低存储费用,从而节省物流成本。海尔公司提出的“零营运成本”,就是靠加快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速度来缩短整个物流周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零营运资本。美国的生产企业的物流速度平均每年16至18次,而中国还不到2次,这说明,生产同样的产品,我国同行业者需要的资金是对方的8至9倍,可见,在中国,通过提高物流效率来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非常巨大,充分加快物流速度,可使企业减少物流成本的支出,获得更大利益。 (六)利用物流外委 物流外委也就是第三方物流,这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是利用企业外部的分销公司、运输公司、仓库或第三方货运人执行本企业的物流管理或产品分销职能的全部或部分。其范围可以是对传统运输或仓储服务的有限的简单购买,或是广泛的,包括对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复杂的合同。它可以是常规的,即将先前内部开展的工作外委,或是创新,有选择地补充物流管理手段,以提高物流效益。一个物流外委服务供应商可以使一个公司从规模经济,更多地节约门对门运输等方面的运输费用,并体现出利用这些专业人员与技术的优势。另外,一些突发事件、额外费用如空运和租车等问题的减少,增加了工作的有序性和供应链的可预测性。 (七)建立物流分公司 这种方法可以使物流业务仍然处于企业的总体控制之下,与此同时,通过分公司的独立经营,来实现物流成本的下降。论文检测。根据日本《流通设计》杂志对日本物流分公司的调查显示:如今大多数公司的物流分公司主要以削减母公司的物流成本为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分公司的业务逐渐向接受委托和战略经营发展。此种方法最主要是能借此提高物流经营能力,进而维持母公司的物流服务质量,保证公司整体经营战略的统一性。 四、总结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市场国际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物流营运与物流成本已成为企业扩大市场、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经营者们已有所认识,但目前中国的物流、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如何加深对物流及物流成本的认识,从而对物流成本实行系统有效的管理控制,低成本、高效能、高质量地满足客户需要,实现企业成本耗用最小化、资本增值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了企业消除“物流冰山”,获取利润的第三源泉,更是成为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由此可见,在未来企业全面发展物流领域,获取更大资本增值和更大利润时,物流成本管理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必须正确地认识自身特点和优势,挑战传统经营模式,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在信息技术、商品配送技术和客户服务技术等方面迅速提高营运能力,全面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连桂兰等编著.如何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Z]. [2]刘伟 刘国宁等编著.职业经理人最新实用手册.现代物流.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Z]. [3]李伊松 易华等编著.物流成本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Z]. [4]邓凤祥著.现代物流成本管理.北京.[M]经济管理出版社.
物流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物流专业高级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提升物流专业人才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开创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蓝海,本文 总结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年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经验 ,探讨如何利用企业资源开辟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蓝海。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物流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毕业论文篇一:《铁路物流管理的几点浅思》 0引言 铁路运输作为我国物流行业的重要载体,具有运输覆盖面广、受干扰因素小等诸多优点,尤其是随着近年来高速铁路运输网络的快速发展,更是使得铁路物流行业得到空前发展,且在我国整个物流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目前铁路物流企业还存在经营格局分散、信息流通不畅、服务模式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运输需求等一系列问题,造成铁路物流的整体市场占有率还相对偏低。由此可见,现代铁路物流网络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铁路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使得铁路物流管理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1铁路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铁路物流网络资源分散 铁路作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运输线路和站点遍布全国各地,物流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备,将全国各大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物流网络具有强大的运输能力。在铁路物流方面,目前各铁路局已成立相关铁路快运管理部门,但是由于受局域分管、协调统配等因素的影响,铁路物流一站式服务较弱使得铁路物流网络资源相对分散,铁路物流管理中间环节过多,办理业务的时效性差,不同地区的物流服务点之间的沟通缺乏协调性,尚无法实现高效调配,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高效的进行处理和问题的反馈,因而也就不能满足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当抢占一些大中城市的市场份额时,铁路物流企业行业较为分散的网络资源布局很难占据优势,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导致了铁路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难以提高。 库存管理水平不高 现代物流管理要求基于供应链实行零库存管理。但是,对于铁路物流企业而言,库存管理水平还比较低,运输资源和设备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传统的铁路物流管理模式导致一站式到达服务较弱、周转次数较多,在延长运输时间的同时还造成了大量额外成本的支出。另外,铁路物流企业在面对铁路突发事故时,不是及时采取有效 措施 进行协调或者改道以保证物流工作的顺利进行,而是往往采取等到事故问题解决之后才开展物流工作,造成库存积压,工作效率大幅降低,严重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非常不利于铁路物流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整个铁路物流系统整合度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系统都处于垄断状态,全国铁路运输系统都由国家所有,各地区铁路局对所在地铁路运输系统进行分别管理,导致我国整个铁路物流系统的整合程度非常低,铁路物流管理的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各地区铁路局往往只负责自己的货品、材料、物资的运输和管理,而对其他铁路局的货物则难以统配协调,不能做到高时效管理,同时也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终导致了货物运输速度慢、不易查询等问题,物流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再加上现代铁路物流管理还没有和电子商务进行高效的融合,物流周转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共享,大大降低了铁路物流运输和管理效率,市场竞争力难以得到提升。 2提升铁路物流 企业管理 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优化铁路物流网络布局 运输网络是提升铁路物流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铁路线的固定性就严重降低了铁路物流的灵活性,因此,必须通过采取优化铁路运输网络布局、提高服务网点覆盖率的方式来满足铁路运输服务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满足不同客户的多种需求。最重要的是做好铁路物流网络的建设规划工作,根据各地区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优化铁路物流节点的布局,根据需要适当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优化管理机制,最终实现跨局、夸层级间的沟协调通和物流工作的高效调配,从而有效节约时间,提高物流业务的办理效率,增加整个铁路物流管理过程的衔接性。另外,随着近年来高铁运输的快速发展,铁路物流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快速发展高铁运输,提高货物运输速度和效率,并有效结合地区优势合理设置现代物流中心,提供延伸服务,以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还能达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 优化铁路物流库存管理模式 铁路物流企业要做好库存控制,尽量减少库存,并朝着零库存的目标进行库存管理模式发展,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物资周转效率。还要加强对供应商和需求方的管理,使整个物流管理系统能够高效运行。 基于供应链开展现代铁路物流服务 基于供应链开展现代铁路物流管理和服务,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传统的铁路物流管理大多停留于运输和配送等操作层面上,当出现了基于过程的现代供应链管理之后,可以使铁路运输中各相关单位和部门都参与到物流活动的规划和协作中来,同时还可以有效延伸铁路服务范围,优化铁路物流服务发展模式,比如对于大型综合性货运站可向综合性物流中心发展,开展一体化服务;规模较小的货运站可发展为集货或分货中心;将物流服务的切入点融入供应链,深入到企业的生产销售 渠道 中,进而提高铁路物流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小结 综上,铁路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政府及铁路部门应该加强对现代铁路物流的管理和资源整合,优化铁路物流的网络布局,加强库存管理,不断适应现代化物流管理模式,基于供应链开展现代铁路物流服务,还要积极建立信息化铁路物流服务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进而提高整个铁路物流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整个物流行业中占据优势。 物流毕业论文篇二:《试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的对接》 高等职业 教育 更侧重于教育的职业属性,国家目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就是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的一线人才,尤其是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人才。国家教育部门还对未来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了一系列的规划,如中高职的对接、高职高考的新模式、本科试点职业教育等等。国家密集出台这些政策,为高职教育发展描绘了前景蓝图,为各地的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物流行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各地都把发展物流行业作为重要的任务,物流行业的发展为其他行业的产业集群提供了基础,是各地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保障。高职教育应该是开放的教育,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工学结合,强调教学过程中的社会参与。物流管理专业作为很多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应该把该专业作为试点,有效地与区域经济对接,使之成为高职教育中专业与社会和谐、互动发展的典范。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必要性 (一)落实国家职业教育精神、贯彻国家有关政策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首次出现在中共中央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其后1991年、2002年、2005年三次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的决定都秉承了1985年的工作方针。2014年国务院决定遵循党的精神,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从“大力发展”到“加快发展”,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工作方针的重大调整。各地区为了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调整,也纷纷进行政策的分解和落实。在2014年11月26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的发言。会议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重要保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同样要贯彻落实国家精神,积极与区域内的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 (二)促进区域经济内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物流这个概念引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中国的物流企业都是原来的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合并或者改制而来,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尤其是对物流行业的认知和发展方向意识较差,很多从业人员还停留在物流行业就是卡车加仓库的简单模式。中国物流行业普遍存在着粗放经营,衡量一个国家物流行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指标就是整体的物流社会支出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大约在8%左右,而中国达到了15%以上,从简单的数据看出,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进一步的整合和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除了现金设施设备的运用、科技信息技术的引入、资本的扩充外,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经营是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就必须重视人才建设。物流行业除了一线的工人和高端管理人才外,最急需的就是中间的管理层,这部分人才刚好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相符合。这部分人才的特征就是既懂一线操作又懂经营管理。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承担了培养地区物流人才的重要使命,通过学校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一线物流行业的技能,如仓库的入库进库、物流配送工作、国际物流操作、商品维护、车辆调度和司机管理等等,除了这些技能外,还拥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 财务管理 、物流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物流企业 市场营销 、物流企业的未来战略管理等等。 (三)实现岗位与毕业生的有效对接 为了和区域经济对接,需要分析区域内物流人才需求的种类和规格,然后培养这些人才,为区域物流岗位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如有的地区属于特大中心城市,商贸行业发达,快递行业发展人才缺口较大,通过与区域经济对接,可以把物流管理专业细分,重点培养快递人才;有的沿海地区,外向经济发达,为了和区域岗位对接,可以培养国际物流操作人才,在课程中重点突出港口物流、航运物流课程。物流管理专业提供人才保证,区域经济提供专业对口的岗位,专业建设和区域经济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发展。 二、促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建议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接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经过严密的调研、讨论、实施、反馈、优化,通过不断的优化来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很多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出现了两大严重问题,除了抄袭本科学校的培养模式外,还有很多高职直接借鉴外地兄弟院校的方案。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高职有着本质的区别,培养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侧重管理、规划以及未来学术能力的挖掘,而高职培养的是从事物流行业一线工作的人才。而借鉴其他地区兄弟院校的方案虽然培养目标可能一致,但是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为了促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必须要以学校自身条件和现状、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出发,通过走访区域内的企业、访谈企业从业人员等调研活动,在职业专家的引导下,制定出因地制宜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分析区域内的物流人才数量需求状况和未来趋势,为专业招生规模提供参考。其次要分析区域内的物流岗位,以及物流岗位所需要的实际技能,把课程和岗位对应,最终形成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能力课程以及拓展能力课程。最后还要分析区域物流企业的劳动力供应状况,为学生实习寻找机会,尤其是在物流高峰期,通过输送人才帮助企业缓解用工压力,形成理论、实训和顶岗实践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师资的对接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虽然学历和职称都较高,但是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实践能力的缺乏,虽然高职院校为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作了很多努力和措施,但是成效一般。为了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对区域经济内的物流企业调研,引入企业人员到课堂是一个很好的 方法 。企业人员对学校师资的补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领导,他们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以专题讲座展开,通过领导的现身说法,谈论物流行业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个层次是一线熟练操作人员,他们在学校主要可以从事实验指导工作,如每学期空出一周时间来进行课程实训,那么他们就可以在一个星期内教会学生实际工作中的主要技能,如仓储工作技能、物流企业工作平台操作技能、快递行业从业技能等等。第三个层次是企业专家,这些专家不仅具有较强的工作实践经历,而且还有较高的学历和职称,如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职院校可以把部分课程直接外包给他们,让他们从事该课程的全部教学,如物流设施设备、物流现代信息技术等等。 (三)教学过程的对接 教学过程的对接强调企业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一般说来可以有三个模式:企业见习参观、企业顶岗实训和举办企业订单班。企业见习参观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为了让学生对物流行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某些物流操作有一个大致的思想轮廓,在课程开设前可以进行相关的企业参观或者是认知实习。如讲授国际物流课程的时候就可以带领学生到相关的国际物流企业参观,通过对企业的参观,让学生对整个国际物流操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知晓国际物流的重要环节和节点。企业顶岗实训就是安排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企业真实工作,安排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这就是国家提倡的工学结合交替学习。为了让区域内的物流企业个性化地培养学生,订单班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订单班强调公共专业课程和企业课程的平衡,在学习完物流管理重要的专业课程后,加入企业课程,把企业新员工培训、企业的在职培训放到课程中去,做到物流管理订单班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能够上岗,节约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成本,也减轻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改变了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四)证书的对接 国家目前在很多行业制定了从业标准并且展开了相关的考试,考试合格即可以颁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就整个物流行业而言,目前也推出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为了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具备相关的行业资格,学校教学要把证书的获得作为课程成绩,甚至是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目前很多物流企业比较推崇的行业证书有:物流师证书、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资格证书、危险货物操纵员证书、快递员从业资格证书等等。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企业合作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要对社会开放,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内企业紧密互动,不负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为区域提供人才保证,促进区域经济物流行业发展,打造一批不仅在区域内有名气,而且享誉国际的物流企业品牌。 物流毕业论文篇三:《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与物流管理》 摘 要: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给人类带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产业改革,这次改革的结果是将人类真正带入信息社会。然而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作为支持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的物流不仅已成为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的一个障碍,而且也已成为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物流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 管理 1.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备条件 现代物流技术为电子商务快速推广创造了条件 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完成的业务交易。通常,每笔成功的电子商务交易都会涉及到四个方面: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和商品本身的转交,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其中,商流是本质,物流是基础,信息流是桥梁,资金流是目的。每天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着数以百万计的商业交易,每一笔商业交易的背后都伴随着物流和信息流,贸易伙伴需要这些信息以便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分拣、接收、存储、提货以及包装等。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与信息流的相互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必然要用到越来越多的现代物流技术。 物流技术是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物流技术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略等。当计算机 网络技术 的应用普及后,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如GIS、GPS、EDI、Bar Code等。物流业在采用某些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成功经验和规范集成,为电子商务的推广普及铺平了道路。 物流配送体系是电子商务的支持系统 现代物流配送可以为电子商务用户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按照用户网上输入对订货要求,物流配送企业在物流基地进行理货、配货作业,并根据计算机选择的最优送货路线将配号的货物送交收货人。先进的配送方式对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社会库存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现代配送作为物流的一种有效地组织方式,代表了现代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是对传统物流方式的革命。 物流配送系统提高了社会经济运行效率 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严格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一些列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各类用户,买足其对商品的需求。物流配送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成为流通领域革新的先锋,代表了现代市场营销的主方向。新型物流配送比传统物流方式更容易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社会化、智能化、简单化,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既能减少生产企业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能刺激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2.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要求 提高信息化程度 物流配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合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射频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的管理策略,应在我国的物流配送企业大力推广运用。 完善物流管理系统功能,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针对网上购物出现的送货时间过长以及迟迟没有货源的现象,作为电子商务公司,为了能更好的服务顾客,应加强顾客和供货商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这样既能给用户节约订单处理费用,又可以节约用户的时间,逐渐提高人们对网上购物的信任感,使得电子商务良性、稳步发展。 降低配送服务价格 在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实现大规模的网上购物一直困难重重,物流配送费用偏高,特别是零售型的网上交易,为每个客户实现送货上门是高成本的,必须努力降低成本,解决电子商务公司与物流配送企业之间在配送服务价格方面的矛盾。 完善法律政策 针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出现的种种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研究电子商务的特点,迅速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规范电子商务活动,增加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任感。 积极反战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一般在物流管理经验、人才、技术、理念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对电子商务交易中供求双方的所有物流活动进行全权代理,同时第三方物流资金雄厚,具有建立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物流管理软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保证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查看货物及获得配套的服务,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双方可以把物流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专心于电子市场的开拓和商务效率的提高。 建立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能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提高我国物流产业的综合协同能力。 3.电子商务企业选择物流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物流决策时,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资源条件,综合考虑以下主要因素,慎重选择物流模式,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 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高,企业处理物 流的能力相对较低,则采用第三方物流;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较低,同事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也低,则采用外购物流服务;物流对企业成功度要求度很高,且企业处理物流能力也高,则采用自营物流。 企业对物流控制力的要求 越是竞争激烈的产业,企业越是要强化对供应和分销渠道的控制,此时企业应该自营物流。一般来说,主机厂或最终产品制造商兑渠道或供应链过程的控制力比较强,往往选择自营物流,即作为龙头企业来 组织全过程的物流活动和制定物流服务标准。 企业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 对于大宗工业品原料的回运或鲜活产品的分销,则应利用相对固定的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和短渠道物流;对全球市场的分销,宜采用地区性的专业物流公司提供支援;对产品线单一的或主机厂做配套产品的企业,则应在龙头企业统一下自营物流;对于技术性较强的物流服务如口岸物流服务,企业应采用委托代理的方式;对非标准设备的制造商来说,企业自营物流虽有利可图,但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物流服务去做。 企业规模和实力 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由于实力较雄厚,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制定合适的物流需求 计划,保证物流服务的质量。另外,还可以利用过剩的物流 网络资源拓展外部业务。而小企业则受人员、资金和 管理的资源的限制,物流管理效率难易提高。此时,企业为把资源用于主要的核心业务上,就应把物流管理交给第三方专业物流代理公司。 物流系统总成本 在选择物流模式时,必须弄清不同的模式物流系统总成本的情况。其计算成本是:物流系统总成本=总运输成本+库存维持费用+批量成本+总固定仓储费用+总变动仓储费用+订单处理和信息费用+顾客服务费用。 这些成本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现象:减少仓库数量时,可降低仓储费用,但会带来运输距离和次数的增加而导致运输费用增加。如果运输费用的增加部分超过了仓储费用的减少部分,总得物流成本反而增大。所以,在选择和设计物流系统时,要对物流系统的总成本加以论证,最后选择成本最小的物流系统。 第三方物流的客户服务能力 在选择物流模式时,考虑成本尽管很重要,但第三方物流为本企业及企业顾客提供服务的能力是选择物流服务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第三方物流在满足企业对原材料及时需求的能力和可靠性,企业应把第三方物流对自己的零售商和最终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的反应能力等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 4.小结 电子商务的 发展,对物流的概念提出新的内涵。在计划 经济体制下的物资流通中,商流的实现是主要的,物流往往被肢解为几个分散独立的互不相干的环节,而不被重视。而像运输部门等一些部门,他们对自己所成都哪的物流工鞥 农业不十分清楚,似乎物流仅是物资供应部门的事,而物资供应部门也这样认为,所以就大建仓库,搞配送……而实际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服务业,其综合服务能力表现为:物流各环节的服务能力;各种物流资源的整合能力;综合物流代理商的运营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在服务理念上,不仅要重视商流服务,更要重视物流服务,不仅要重视各环节服务,更要重视综合服务。 猜你喜欢: 1. 有关物流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2.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3. 关于物流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4. 关于物流毕业论文范文 5. 3000字物流管理论文范文
在物流配送领域,如何快速、准确的获得用户信息并及时开展业务,高效、合理的完成配送服务,成为决定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研究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摘要
摘要:物流配送在我国信息化时代是非常需要的,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物流配送系统就是一个经济行为的系统,它为人们在物流上面提供了方便。关于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研究。本文从物流配送系统的概念、一般方式、具体模型来作了探讨工作。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内容
[abstract]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n our country's information age is very need, so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is an economic behavior of the system, it for the people in the logistics provided above to a convenient. Abou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model, and have certain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from the concept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general way, the specific model to work were discussed
关键词: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3
一、物流配送系统
(一)概念
物流配送系统是一个经济行为的系统,它是通过其收集广泛的信息来实现以信息为基础的物流系统化,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物流配送系统的主要机能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业子系统,另一种是信息子系统。作业子系统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多,例如输送、保管、加工等机能,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物流配送达到快速的运作,使工作效率提高。信息子系统相比作业子系统来说范围是比较小的,其内容包括订货、发货、出库管理等,它的主要目的除了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外,还能使工作更加效果化。信息子系统还有一点对于顾客来说是非常有用的,那就是可以以比较低的成本以及优良的顾客服务来完成商品实体,然后从供应地再到消费地,是一种非常有利于顾客的活动。
(二)一般方式
物流配送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一般有两种配送模式,一种是及时配送,另一种是准时配送,这两种配送模式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因为两种模式都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满足了用户的特殊要求,以此来进行供货以及送货的工作。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的供货时间非常的灵活和稳定,基于这种情况,对于用户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来说,库存的压力就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出现库存缩减的情况,有时还会取消自己的库存。
二、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
(一)国内外的研究
关于干扰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其干扰管理模型是在同个世纪90年代才提出来的,在提出来的概念中,把干扰管理给局限化了,把系统扰动控制在最小数值,还指出了干扰管理的另一种含义,它是属于运筹学的某个应用领域,其发展的潜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非常大的。
我国的学者也对干扰管理作了一些研究,研究表明干扰管理的实质就是使事件回到最初的状态,其突然出现的事件就是一种偏离,而这种偏离是微小的,并没有对其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及时的管理 方法 是可以修正的。学者还将干扰管理与应急管理的不同点分列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在现阶段,国内外关于干扰管理的模型的研究具有片面性,侧重于模型以及算法,虽然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多,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的,比如说在车辆调度领域,特别是物流配送这一方面,相对来说起步是比较晚的,但是后续的研究并没有停止。
(二)原因
1.总所周知,客户如果对一个企业充分信任的话,就能使企业的长期的拥有这些客户,也就是固定客户会增多,随着旧客户的口碑相传,新客户也会随之而来,企业就会得到更多的赢利。下文所讲到的数学模型建立的目标是最小化的,因此就可以就可以用这一条件来反映对客户满意度的扰动。
2.物流配送的运营商最关心的必然是运作成本,因为其运作成本是整个物流配送的核心,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来看,要想节约其运作成本的话,就可以调整其干扰方案。
3.干扰管理在生成新的配送方案后,其车的路线也将发生变化,因为频繁的更改其路线,其交通费必然会增加,超过了原本的预算,其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因为路线频繁的更改,司机原本已经熟悉的路线又变得陌生起来,必将会影响司机的工作心情。依据干扰管理的思想来看,新方案和原方案相比的话,两者间的偏差值应该是最小的,所以路径的变动量也会最小。在本文中,提出的模型(下文将提到)是以三个维度来度量其扰动的,其模型是属于多目标的。
(三)数学模型的建立
数学模型的建立,是例子是非常多的。本文只是以需求量变动为干扰事件这一个例子来进行数学建模,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内容。
1.需求量变动在一些企业中是必然会发生的干扰事件,特别是在成品油销售的企业。因为油品的存放存在一定的危险,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如果除去加油站,其他成油品销售一般为服务行业,比如说餐饮、酒店等,因为这些行业所存储的油不能太多,所以只能小批量的、多数次的来购买,根据这样一种情况,需求量必然会发生变化。据有关资料调查,需求量变动量最大的干扰事件就是该类企业。
2.需求量变动的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都对需求量变动问题作了探讨。根据一些新闻、期刊以及文献我们就可以看出,物流配送需求量变动的研究已经在很久以前就有相关资料了。此类干扰事件在1987年时就作了有关研究,比如说不确定性需求的动态车辆指派问题模型。
3.关于物流配送的车辆其路径问题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有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作了相关研究。此类问题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就是客户对货物所送达的时间非常的严格,因此其要求也更加高了。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详细的讲解一下这个问题,让其更加的清晰明了。假如其问题范围和条件分别为:只有一个配送中心,并且其配送中心有足够的同质物质材料,车辆也足够,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其车辆必须以配送中心为始源地和终点,而且每一辆车必须从只能访问一个客户,如图1(a)所示.如果出现需求量的突发事件,车辆就必须在出发之前就要把物品载满。假如说在开始设定的计划中,并没有对需求量不足做出一些应急 措施 ,如果客户的需求量突然增加,如图1中的客户点7,而且增加的需求量还超过了剩余车辆的载货量,也就是说其车辆也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此时它就需要其他车辆来进行援助工作,如图l(b)所示。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方便化,所以物流配送工作对于人们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突发状况,也就是出现干扰的情况。比如说客户需求量变动、车辆出现故障等,这些干扰事件经常会使原本计划出现失败的情况,然后顾客就对其不满,矛盾也会随着时间而加深。在现阶段,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的研究有些片面化,在前面我们也提到过,主要因为全都集中在单一要素变动引发的干扰事件上,在真正的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变动的情况更多,因此,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此来完善此系统,让其更加贴近生活,实用性也变得更强。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文献
[1]王旭坪,杨德礼,许传磊.有顾客需求变动的车辆调度干扰管理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9(04)
[2] 孙丽君,胡祥培,于楠,方艳.需求变动下的物流配送干扰管理模型的知识表示与求解[J].管理科学.2008(06)
[3] 杨文超,王征,胡祥培,王雅楠.行驶时间延迟的物流配送干扰管理模型及算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02)
[4] 朱晓锋,蔡延光.物流配送的优化模型及算法在连锁企业中应用[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5] 胡祥培,于楠,丁秋雷.物流配送车辆的干扰管理序贯决策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02)
矩阵算法在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摘要
摘要: 本文针对物流配送中心运营过程中如何合理制定配送线路的问题,以邻接矩阵为基础,通过对邻接矩阵进行运算得到有向图的可达矩阵,并据此判断是否能够找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有向通路,最后完成最短路径的搜索。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内容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or the problem how to develop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lines in the process of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operations, based on adjacency matrix, by the computation of adjacency matrix to get graph reachability matrix and judge whether can find forward path from the source node to goal node, and finally complete the search of the shortest path.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配送;物流;最短路径
Key words: vehicle routing problem;distribution;logistics;shortest path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6-4311(2013)10-0163-02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快递行业蓬勃发展,使得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量不断增加,业务的复杂程度也已不断提高,这都对物流配送中心的科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效、合理、安全、快速的配送是物流系统顺利运行的保证,而配送线路安排是否合理也是配送速度、成本、效益的保证。正确、合理地安排配送线路,可以达到省时、省力,增加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从而使企业达到科学化的物流管理。
本文以邻接矩阵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最短路径算法,通过对邻接矩阵进行运算得到有向图的可达矩阵,并据此判断是否能够找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有向通路,最后完成最短路径的搜索。
1 有向图的可达矩阵
假设有一个n个节点(d1,d2……dn)建立的有向图,每条有向边上都有各自的权值,若节点di和dj之间有条有向边,则其权值表示为Wij。如果我们要求节点d1到节点dn的最短路径。那么首先应该建立基于该有向图的邻接矩阵M:Mij=0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没有直接有向通路,若Mij=1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直接有向通路。
那么矩阵M2中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所代表的就是通过一次“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以此类推M3中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就是通过两次 “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Mn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就是通过n-1次“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M1+M2+M3+……+Mn得到的矩阵T即为原有向图可达矩阵,Tij=0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没有有向通路,若Tij=1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至少存在一条有向通路。
对于大规模稀疏矩阵,由于存在大量的值为0的元素,若按常规意义来存储,既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又会给查找带来不便。所以只要存储值为非0的元素即可。这在计算机中很好实现,只要建立含有两个整数域的结构体变量即可。
2 路径搜索算法
初步设想 由矩阵乘法的性质可知,Mx=Mx-1*M。若M■■≠0,则说明节点d1通过x-1次“中转”可以到达节点dj。那其中这x-1个节点都是哪些?它们又是什么顺序呢?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我们就找到了一条从节点d1经x-1次“中转”到达节点dj的通路。
接下来我们观察矩阵Mx-1的第一行,若M■■≠0,且Mij≠0,则说明:节点d1存在经x-2次“中转”到达节点di的通路,且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直接有向通路。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节点d1到节点dj通路的最后一次“中转”di,即d1,……,di,dj是一条有向通路。我们可以根据此方法进一步再找到节点d1到节点到达di的最后一次“中转”,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整个通路上的所有节点。
这在计算机中实现也很容易,只要把找节点di和dj之间的最后一次“中转”的方法编写好,采用计算机中的递归调用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计算机会自己自动完成整个操作。
节点的选取 有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注意:在我们观察矩阵Mx-1的第一行时可能有多个节点di,使得M■■≠0,且Mij≠0。基于我们是想找到有向图中的最短路径,所以每一次选取节点应该选择一个到节点dj最短的节点作为最后一次“中转”。这一过程是通过查看另一权值矩阵W,找到值最小的Wij来确定di的。
待查节点集 上面说到,我们找到了节点d1到节点dj的x-1次“中转”的最后一次“中转”di,即d1,……,di,dj是一条有向通路。根据此方法进一步再找到节点d1到节点到达di的最后一次“中转”,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整个通路上的所有节点。
每一次查找之前,与待查节点有直接通路的节点都应加到考察的范围,同时上一次确定的最终通路上的节点也应从待查范围中删除,而加入最终通路的节点集中。
需要考虑的两种情况 按照上面方法是会找到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一条有向通路,但是一定是最短路径吗?我们先考虑两个情况:①如果在已经找到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有向通路的前提下,再重复以上过程再找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有向通路,那么有可能新找到的通路上的所有权值之和要比之前找到的通路上的权值之和小,在这种情况下,应放弃原来通路。记下新找到的通路把它作为“当前”的最短路径。②如果在查找的过程中,已经确定节点dy是在已找通路上的节点,即存在节点d1到节点dy的通路,也存在节点dy到节点dj的通路,并且dy是上一节点的最近邻接点。但在查找下一步节点d1到节点dy的通路的最后一次“中转”dz的过程中发现:所定通路上节点dy的上一节点通过其他方式到节点dz的长度要比经过节点dy中转到节点dz的长度要短,即通过dy相当于“绕路”。因为根据中所阐述的方法找到的节点dz一定是待查节点中到节点dy路径长度最短的节点。若存在“绕路”现象,那么通过节点dy到其他的未差节点都会“绕路”。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从已经确定的有向通路中把节点dy删除,恢复上一节点为当前节点,重新查找其除dy之外的最后一次“中转”。 搜索算法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向图,并根据有向图建立有向图的邻接矩阵M,以及根据各有向边的权值建立矩阵W。然后根据矩阵乘法求出M2,M3,……Mn。这可以通过循环完成。之后的步骤就是设定待查节点,由于算法是从终点向起点查找的,所以应该先把与终点dj构成直接通路的节点作为待查节点。建立完待查节点集后,首先按照深度优先进行搜索,按照上面所说的递归算法查找第一条有向通路。然后以此条通路为基准,进行广度优先搜索,寻找新的通路,查找过程仍然是采用上述的递归算法,但是要考虑到中的两种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广度优先搜索过程可能是一个反复执行的过程,直至最终找到节点d1到节点dj的最短路径。
3 实例
某物流公司业务员要从v0到地点v2投递货物,路线如图1所示,业务员想在此过程走的路线最短,时间最快。他应该走哪条路线?
由上面有向图建立的邻接矩阵M以及有向边权值矩阵W如图2所示,由于M是一个稀疏矩阵,按照上面方法所述形成的节点数对(0,1),(0,3),(1,2),(3,2),(3,4),(4,1),(4,2)。按照矩阵乘法计算出M2、M3、M4、M5。由它们产生的节点对如下所示:M2(0,2),(0,4),(3,1),(3,2),(4,2);M3(0,1),(0,2),(3,2);M4(0,2)。我们据此可得到该有向图的可达矩阵T的节点对:(0,1),(0,2),(0,3),(0,4),(1,2),(3,1),(3,2),(3,4)(4,1),(4,2)。
现在我们求节点v0到v2的最短路径。查看矩阵T可知存在(0,2)的节点对,所以从V0可以到达V2。再按照上述规则以及结合矩阵W,找到M2存在(2,0)节点对,M中存在(1,2)和(0,1)节点对,即M■■= M12* M01, M■■、M12、 M01都不为0。所以找到一条通路即:v0、v1、v2,其路径长为19。
按照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找到通路:v0、v3、v2和v0、v3、v4、v2,但是由于它们的路径长分别为19和20,不产生对通路v0、v1、v2的替换,所以在此不再详述。继续按着上述方法查找通路时会发现:M■■≠0,且存在M■■≠0,M12≠0,继续查找又会发现存在M■■≠0,M41≠0,进一步查找又会发现存在M03≠0,M34≠0,所以最终找到通路:v0、v3、v4、v1、v2,由于其路径长为18,所以按照上述原则对原通路v0、v1、v2进行替换,又由于已查找该有向图中所有通路,所以确定最短路径为v0、v3、v4、v1、v2,由于其路径长为18。
4 结论
本文针对物流配送系统中的投递等事务中路线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对最短路径算法的尝试,采用逆向标号,对待查节点进行优化选取,有效的利用了第一次计算的有用信息,避免重复计算,使得该算法搜索设计上要比以往算法节省时间,对于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快速求解。虽然增加了邻接矩阵的乘法计算,但由于是稀疏矩阵,不会增加太多的计算量。本算法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可以在成本降低方面给出积极、高效的意见和解决方法,从而降低物流中的流通费用。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文献
[1]肖位枢.图论及其算法.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2]任亚飞,孙明贵,王俊.民营快递业的发展及其战略选择.北京:中国储运,2006.
[3]周石林,尹建平,冯豫华.基于邻接矩阵的最短路径算法.北京:软件导报,2010.
[4]蔡临宁.物流系统规划—建模实例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有关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推荐:
1. 配送管理论文
2.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范文
3. 浅谈仓储与配送管理论文
4. 物流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服装物流管理论文
6. 快递末端物流配送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论文
绿色物流理论及其发展路径探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就是21世纪的新的物流管理趋势。本文分析了绿色物流的三大理论基础,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措施。关键词:绿色物流;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转变。因此,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一、绿色物流理论基础(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提出,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这种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二)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既包括物质循环利用、能量转化,又有价值转化与价值实现。因此,物流涉及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联系的桥梁。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了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经济效益主要涉及目前和局部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到宏观与长远利益。现代绿色物流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环境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三)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伦理学迫使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为了人类自身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为了千秋万代的切身利益,人类应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人类对自然应尽的权利与义务。绿色物流正是从生态伦理学中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二、如何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一)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1 对发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汽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我国自90年代末开始不断强化对污染源的控制,如北京市为治理大气污染发布两阶段治理目标,不仅对新生产的车辆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而且对在用车辆进行治理改造,在鼓励提高更新车辆的同时,采取限制行驶路线、增加车辆检测频次、按排污量收取排污费等措施,经过治理的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大为降低。2 对交通量的管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提高货物运输效率。3 对交通流的管理: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推进绿色物流除了加强政府管理外,还应重视民间绿色物流的倡导,加强企业的绿色经营意识,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自律型的物流管理体系。(二)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1 绿色运输管理(1)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Jointdistribu tion)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它主要是指对某一地区的客户所需要物品数量较少而使用车辆不满载、配送车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从货主的角度来说,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如中小批发者,如果各自配送难以满足零售商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要求。而采取共同配送,送货者可以实现少量配送,收货方可以进行统一验货,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从物流企业角度来说,特别是一些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受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制约,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独自承揽业务,在物流合理化及效率上受限制。如果彼此合作,采用共同配送,则筹集资金、大宗货物,通过信息网络提高车辆使用率等问题均可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2)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复合一贯制运输(Combinedtransportation)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连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为此,要求装载工具及包装尺寸都要做到标准化。由于全程采用集装箱等包装形式,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的优势还表现在: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另一方面,从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产销之间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运转。(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更广泛地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当一些大城市的车辆配送大为饱和时,专业物流企业的出现使得在大城市的运输车量减少,从而缓解了物流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压力。除此之外,企业对各种运输工具还应采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环境的原料作动力,如使用液化气、太阳能作为城市运输工具的动力;或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快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2 绿色包装管理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1)包装模数化: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模数化包装利于小包装的集合,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也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2)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如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集装方式。(3)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采用通用包装,不用专门安排回返使用;采用周转包装,可多次反复使用,如饮料、啤酒瓶等;梯级利用,一次使用后的包装物,用毕转化作它用或简单处理后转作它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4)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发展趋势是,包装物的高功能化,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3 绿色流通加工流通加工(Distributionprocessing)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4 废弃物物流的管理从环境的角度看,今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尽管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加速废弃物的处理并控制废弃物物流,但从总体上看,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仍然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以及自然资源的恶化。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必须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废弃物物流(Wastemateriallogistics)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的作用是,无视对象物的价值或对象物没有再利用价值,仅从环境保护出发,将其焚化化学处理或运到特定地点堆放、掩埋。降低废弃物物流,需要实现资源的再使用(回收处理后再使用)、再利用(处理后转化为新的原材料使用),为此应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要达到上述目标,企业就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化,而是需要从整个产供销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而且随着这种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必须考虑废弃物的循环物流。即管理型物流追求与交易对手共同实现效益化;供应链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全体的效益化;循环型物流应追求从生产到废弃物全过程效率化,这是21世纪绿色物流管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参考文献:[1]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2]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4]林敬松,钟唯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2002,(8).[5]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这个网站特别多,可以去找找。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
物流企业如何规避管理中的风险 物流企业的优势服务既可满足企业复杂多变的物流服务要求,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又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蓬勃发展,从而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然而,与其它的业务一样,由于合作双方在企业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委托— —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等因素的存在,物流服务合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正确认识和评估物流企业的管理风险并予以规避是保证物流管理能长期、高效、成功实施的关键。 一、 物流企业管理的风险 物流企业管理的风险来自多方面,既有自然灾害不可抗力的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这里主要谈一下人为因素: 1、独家供应商问题:供应链上出现独家物流供应商,由于供应商服务地域和管理能力的有限性,独家物流供应商政策可能给某些地区的服务带来风险。 2、委托——代理机制所固有的信息风险: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作为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合作伙伴,是加强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如果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企业合作伙伴选择不当,不仅会减少企业的利润,还会使企业失去其他的机会,从而无形中抑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加了整条供应链的运行成本。 3、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不同的企业一般具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就可能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存在分歧,影响物流供应链的稳定。 4、IT技术的缺陷会制约供应链物流作用的发挥:如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陷,病毒等。 5、信息传递方面的问题:当供应链物流规模和服务范围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时,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此外,信息传递延迟会增加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风险。 6、经济波动的风险:经济高速增长容易导致市场物流供应出现短缺,影响企业的正常物流服务进行,而经济萧条,也将使产品库存成本上升,另外还有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小的如交通事故,海关堵塞,停水停电等等,大的如政治因素、战争等等也都影响着供应链物流的正常运作。 7、合作管理中的问题:例如:不现实的希望和服务要求;缺乏双方共同的利益和目标;缺乏高层的支持;双方权利上的不平等;成本与定价不合理;缺乏信任,沟通不良;对市场变化不能做出相应的改变,服务水准不确定,承诺高,而实施低等等都是导致第三方合作风险与合作失败的原因之一。 二、合作失败的原因 1、物流服务供应方不能获得预期利润。在物流服务供应方不能获得预期利润时,物流服务水平会降低。这时,物流服务供应方往往要求增加服务费用,而物流服务需求方则对供应方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产生不满,如果这种状况不能通过主动协商及时得以解决,最后会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 2、物流服务供应方承诺过高而无法履行。由于物流服务供应方不能履行承诺,而使需求方的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受损,这样就会出现一损俱损的局面。 3、物流服务需求方管理人员隐藏抵触情绪。物流合作将对物流服务需求方内部的经营管理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公司内部诸如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的运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必须进行相应变革、调整,这可能直接影响到某些部门、人员的直接利益。因而,这些部门的管理人员可能从合作之初就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将对物流管理合作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4、物流服务不能满足最终客户需求。物流合作中,由于物流服务供应方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不能满足最终客户需求,或物流服务购买方虽然认识到物流服务对自身发展和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但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绩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能直接和适时控制物流服务质量,在这种矛盾状况下就会产生物流服务不能满足最终客户需求的合作陷阱。 5、协议导致利益损失,缺乏终止条款。物流合作协议中缺乏终止条款也常常导致合作陷阱。由于管理上的变动或外部环境的变化,即使成功的第三方物流合作最终也会终止或进行很大程度的变更。如果协议中缺乏终止条款,双方合作关系在应该终止或变更时,无疑会为终止合作关系产生一系列的纠纷。 三、防范风险的措施 1、考虑组合供应商形式:针对企业物流管理业务的需求,物流服务可考虑分片区选择不同的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避免独家合作伙伴无法应对不同地区的业务导致的物流风险。 2、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建立基于Internet、面向电子商务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交换平台,加强对第三方物流服务过程中有关产品库存、物流指令的执行情况及物流费用等信息的实时跟踪管理,提高信息的共享度和透明度,从而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 3、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第三方物流合作是战略合作伙伴,而非交易关系。对物流服务购买方而言,第三方物流合作不仅能降低库存持有成本和物流服务管理成本等企业物流综合成本,还能使企业获取集中于核心竞争力、增强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灵活性等诸多利益。同时,物流企业也获益,实现合作共赢(win-win)的目标。 4、明确分工责任,加强绩效评价管理:第三方物流合作是基于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因而要求物流服务供应方和需求方在磋商合作协议时,必须对合作中各自的责任进行明确分工。从总的责任分工来说,物流服务需求方在流程和系统的设计方面起领导作用,而物流服务供应方则在执行这些活动时起领导作用。 5、建立开放式交流机制:合作双方在一种制度化而又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坦诚交流,并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开放式交流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作业层每天的电话交谈、双方客户服务代表或管理人员的电话会议、相互拜访、定期的绩效评估交流等等。 6、制定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在供应链物流管理中,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要有充分的准备。要预先制订应辨措施,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流程。成立应变事件的处理小组(合作双方或单方)。 7、合作协议中明确终止条款:一方面,当终止条款中规定的某些情况出现预兆时,双方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理性的协商,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合作,避免当合作双方利益受到很大损失之后,以终止协议来结束合作;另一方面,协议终止条款将有效约束双方合作行为,使合作双方为了获得长远利益,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避免损失的出现。 加强对物流合作的风险管理是保证物流管理能长期、高效、成功实施的关键。第三方物流合作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加强物流合作中激励与约束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信任机制、协商机制的建设。
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第四方物流,并与第三方物流有什么区别:第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又称之为"总承包商"或"领衔物流服务商"。当第三方物流刚刚被世界物流界普遍认同时,一种全新的物流理念“第四方物流”又已在业界备受瞩目。因为它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的物流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 一、为什么我国要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 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不足呼吁第四方物流。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我国现有的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无论规模有多大, 都体现不出应有的规模效应,相反,这些企业经营效率低下、利润空间窄小。原因就在于企业都在单兵作战,无序竞争,不能整合力量,为客户提供规范的、全程的、一整套的物流管理和服务。如果中国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话, 必然会有很多障碍并会形成许多弊端。如果有第四方物流介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那将整体提升中国的物流发展水平,迅速缩短与外国物流业的差距。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局限决定发展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是:一是我国工商企业长期形成“大而全”格局或者说,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重复建设不仅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已成为物流发展的障碍。二是我国的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存在“小”(经营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弱”(竞争能力弱、融资能力弱)、“散”(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等问题。三是有些企业想涉足第三方物流,也只是功能单一,管理水平不高,并不能适应第三方物流的要求;四是第三方物流受自身能力的限制,在物流信息、技术不可能满足整个社会系统物流需要,更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五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第三方物流公司面对的将是跨国物流公司的竞争,很难短期内在技术服务方面达到与对手匹敌的综合竞争能力。这就需要一个具有领导力量的第四方物流提供商,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形成中国物流产业的综合协同能力。 此外,第四方物流优势决定我们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优势在于: 1、具有对整个供应链及物流系统进行整合规划的优势。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在于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实际的物流业务操作能力,在综合技能、集成技术、战略规划、区域及全球拓展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特别是缺乏对整个供应链及物流系统进行整合规划的能力。而第四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对整个供应链及物流系统进行整合规划的能力,也是降低客户企业物流成本的根本所在。 2、具有对供应链服务商进行资源整合的优势第四方物流作为有领导力量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其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能力,整合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管理咨询服务商、信息技术服务商和电子商务服务商等,为客户企业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为其创造超额价值。 3、具有信息及服务网络优势第四方物流公司的运作主要依靠信息与网络,其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能力和广泛的服务网络覆盖支持能力是客户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降低物流成本所极为看重的,也是取得客户的信赖,获得大额长期订单的优势所在。 4、具有人才优势第四方物流公司拥有大量高素质国际化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和团队,可以为客户企业提供全面的卓越的供应链管理与运作,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在解决物流实际业务的同时实施与公司战略相适应的物流发展战略。发展第四方物流可以减少物流资本投入、降低资金占用。通过第四方物流,企业可以大大减少在物流设施(如仓库、配送中心、车队、物流服务网点等等)方面的资本投入,降低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减少投资风险。降低库存管理及仓储成本。第四方物流公司通过其卓越的供应链管理和运作能力可以实现供应链“零库存”的目标,为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降低仓储成本。同时,第四方物流大大提高了客户企业的库存管理水平,从而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发展第四方物流还可以改善物流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形象。 二、第四方物流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和障碍 目前,第四方物流在中国还停留在仅是“概念化”的第四方物流公司,南方的一些物流公司、咨询公司甚至软件公司纷纷宣称自己的公司就是从事“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公司。这些公司将没有车队、没有仓库当成一种时髦;号称拥有信息技术,其实却缺乏供应链设计能力;只是将第四方物流当作一种商业炒作模式;还有的直接将咨询公司等同于第四方物流公司。 总的说来,国内还没有一家严格意义上的第四方物流公司,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概念阶段。大多数是被庸俗化的第四方物流公司,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认识什么是第四方物流,没有深入调查、分析中国目前是否真的需要第四方物流,只是将第四方物流停留在商业炒作的阶段上。现阶段中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障碍,而这些障碍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克服的。这其中最主要的障碍在于以下几方面:(1)第四方物流在中国的市场需求不足;(2)第四方物流在中国的基础不足;(3)缺乏客户的认可和信任;(4)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落后(5)人才匮乏。 三、中国如何发展第四方物流 中国发展第四方物流任重道远,必须统筹规划,循序渐进。下面是一些物流权威物流专家的建议: 1.发展第三方物流,为第四方物流提供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才有发展的基础,我国还处在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初始期。国际上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我国尚未被允许经营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业务。国有的以物流为主体的公司也尚未完成经营机制的转换,民营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虽在崛起却还没有羽毛丰满,同时制造企业把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也尚未形成气候。因此,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是当前提高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措施,也是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必要前提。 2.建立全国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我国目前正在推进信息化进程,同时物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把当前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就是建立全国物流行业的公共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形式整合物流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源,使我国物流产业真正有质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物流公司的竞争。目前我国利用互联网运行业务的物流企业很多,但是能够整合一定社会资源的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并不多,所以目前的任务是重点培育已经具有第四方物流的雏形、在整合物流资源方面有一定基础的物流信息平台,使其发展成为第四方物流。 3.要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和加大物流人才的引进力度。我国目前通晓第四方物流的人才匮乏,因没有对物流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而使其利用率低下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大问题。为此,有必要改变当前物流系统中的人才机制,大力引进和培育掌握第四方物流知识的物流人才,形成一支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企业家队伍和物流经营骨干队伍,以促进和保障未来第四方物流在我国的顺利实施,提升我国物流产业整体水平。 4. 革新物流企业,适应现代物流发展新趋势。第四方物流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物流企业的革新势在必行。首先是观念的更新和对现代物流的正确理解。其次是应注重研究开发物流配送技术和装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最后要重视物流理论的研究与交流,加快推动物流的合理化、现代化进程。 5.政府统筹规划,搞好物流基础建设,我国物流产业真正提升,必须通过第四方物流来完成。政府加强统筹规划、注重物流设施的投资建设、打好物流配送基础,是第四方物流成长的必要条件。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是物流业的“利润点”,可以靠企业自身发展规律就能生存,而第四方物流对整合社会资源、物流产业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状况对经济发展、商品流通和大众消费起着重要的促进或制约作用。为此,在物流产业政策上,应重点放在物流基础建设方面。 6.推广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取得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在中国,连第三方物流都还没有普及,作为物流新兴概念的第四方物流,很多企业可能还不清楚,根本就谈不上认可和信任。因此现阶段推广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是首要任务,让国内企业理解,了解第四方物流,以便取得他们的认可与信任。 第四方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在我国虽然才露“尖尖角”,但是在未来一定能够茁壮成长,参天凌云,为我国物流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出巨大的力量,让我们翘首以待这一天。
论我国企业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摘要:在分析我国物流运输业现状的基础上,着力对影响我国物流运输效率的基础设施、管理部门、物流观念、专业人才等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如何提高我国物流运输效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关键词:物流;运输;效率;因素物流运输是整个物流系统的支柱,物流运输效率的提高是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的物流运输市场刚刚走出萌芽阶段,但物流运输效率低下仍属于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找出影响运输效率的主要因素,弥补其不足之处,对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一、我国物流运输业的现状1.物流运输成本高运输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占较大的比例。即便是在欧洲发达国家,运输成本一般也要占到物流总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我国的物流运输成本更是一直居高不下。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2004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的统计核算,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9 114亿元,物流总费用相当于GDP的21.3% ,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1倍,其中运输费用为16 558亿元,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6.9%。目前,我国很多的商业企业要比美国的商业企业多花费高达40% ~50%的成本用于物流运输。2007年,意大利调查机构“亚洲观察家”组织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是世界物流运输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用在物流运输上的资金高达2 000亿美元,是美国的两倍。2.物流运输时间长,资金周转率低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制造企业用在物流上的时间约占90% 。而生产只占10%左右。运输时间较长导致我国流动资金周转率较低,我国流动资金周转率分布从国有工业企业的1.2到国有商业企业的2.3不等,美国平均为15~20,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可以实现30。3.物流运输企业运作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物流运输企业都是由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在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及服务范围上尚没有质的提高,此外,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单一、运作经验不足、信息化程度低、高素质人才缺乏等现象,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物流运输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成本高、效率低。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对影响我国物流运输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二、影响我国物流运输效率的因素1.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并且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因此,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表现在物流产业的交通运输方面。目前我国最普遍的运输方式是公路,再次是铁路、海运、空运。公路运输成本一般高于铁路运输、海路运输,但公路运输仍然是很多企业优先考虑的运输方式。这是因为公路运输可以控制发运时间及弹性,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货物的运送状态。当前,我国已经投入了上百亿美元用于升级公路运输网络,截至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45.70万公里,全国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 334公里,主要的经济区域和四个经济中心省份已经连接起来,并将实现沿海岸线和长江的公路线,实现从兰州到连云港,北京至广州的公路线。但是,我国公路运输存在着超载运输,服务质量差,预防性维护不足,质量控制空缺,以及价格协议不合理,空载率高等诸多问题,从而导致我国物流运输业每年的损失高达80亿美元。铁路运输在1997年以前担负着我国绝大部分物资的运输工作,但在1997年以后,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公路运输的不断发展,零担货物基本上由公路运输代替,但是对于谷物、煤炭及大型的超重超长的设备等物资来说,采用铁路运输仍是一种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现如今铁路运输方式很少被优先考虑,除了铁路运输经常存在着大量的货运能力短缺和服务质量等问题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铁路建设不够完善。这不单是我国物流运输业存在的问题,埃森哲公司研究报告表明,铁路货物运输大约存在25% ~30%的短缺,因为世界上大约2 000个城市没有铁路。这些问题归结于一点就是缺少铁路线路的铺设。举个例子,港口和工厂通常缺少联合运输的连接口和铁路支线,没有联合运输,集装箱不能从火车上直接转载到货车上,没有铁路支线,货物必须在装运点和卸货点进行两次操作,增加了破损的几率,这就使选择铁路运输变得不可行。目前,海运运输是进出口贸易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运输方式。但是海运不适合时间敏感性货物和成品货物的运输,它适合大宗货物、需长距离运输的货物,但这仍然需要更完备的基础设施,否则这种方式很难高效地发挥作用。空运运输成本比较高,但时间短,适合有较短时效的物品、急需使用的商用或救灾物品的运输。目前的航空货运行为依然存在以下的问题:高价位、线路少、发货人和航空公司之间信息阻滞、航线的网络分布不均衡、航线凌乱、规划性差。2.物流管理部门我国物流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物流运输合力难以形成,例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资源,分别直属铁道部、交通部、航空总局等管辖,各部门从上到下一统到底,都有自己的物流体系、物流设施和资源,各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而难以形成物流合力,不能做出物流运输整体发展的战略考虑。物流管理和资源的分散使物流本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阻碍了物流运输业的发展,难以形成社会性的物流配送体系。这种条块管理体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纵向隶属和管理格局,严重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地对物流运输进行整体统筹和规划,阻碍了物流运输的社会化进程,不能发挥物流运输的整体效率。3.物流运输观念在一些物流运输企业管理者的思想中,目前仍有三种意识在他们的思想中占据着一席之地,也正是因为这三种陈旧的观念导致物流运输效率低下。第一,“重利轻义”。在与客户进行方案议定时,总是从成本、价格方面考虑,而不从服务质量方面考虑,交易的一次性现象较多,缺乏稳定的客户关系。第二,“闭关自守”。一些物流企业将业务信息看做是企业的机密、盈利的源泉,不轻易泄漏,也不进行信息共享。这种意识将导致有的物流企业因为运输能力有限而不得不暂时储存待运货物,而另一些物流企业则闲置大量的设备、人员,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第三,“各自为政”。目前,物流运输业中“单打独斗”现象比较严重,企业之间联合运输的思想非常薄弱,而往往正是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结合才能发挥联合运输的最大效用。4.物流专业人才在过去,人们由于过分注重生产制造过程中价值的增长,而忽视了由于物流运输的高效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从而致使国内有关物流方面的研究和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物流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短缺。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的仅占2l% ,高中及中专、中职学历的占了50% 以上。事实上,我国最缺的不是具体从事物流运输操作的人员,而是具有比较扎实的物流、运输理论基础,又懂得管理和经营的高素质人才。
00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00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00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00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00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005、论文正文:00(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00〈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00a.提出-论点;00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00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00d.结论。00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00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00(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00(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学习啦【其它论文范文】编辑:斯娃发布时间:2016-06-01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已从起步期逐渐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也就意味着社会需要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而高职作为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的基地,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必须要进一步创新和加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高校物流管理类教材建设思考
1引言
“物流”一词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走热,现在在我国几乎无人不知。近年来,政府对物流发展和建设的关注和热情更是推动了这一热潮。为了培养相关的物流人才,从物流建设热潮中分一杯羹,全国的高校———从本科院校到专科院校,从硕士教育到博士教育,都全面开花,几乎是有条件的办物流专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开办物流专业。在这种急功近利的追求下,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让人担忧。本文主要从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建设的方面进行几点思考。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合理性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影响到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和解决问能力的培养,还影响到学生对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的认知。
2我国物流管理类专业教材建设现状及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物流管理类的教材有400多种。由于物流管理类专业学生总数庞大,又是热门专业,加上教师个人利益驱动、相关院校的利益驱动、各大教材出版社的利益驱动,会有更多的物流管理类教材出现。但绝大部分教材的出版都是利益驱动。高校使用什么教材,由各院系专业选定,里面掺杂多种因素,所以好教材不一定好销售,这也就导致了好教材没有好的认可度的局面,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优秀教材的出现和成长。在这个新生的物流管理类教材体系里,好的本土教材的出现需要时间或者大师级学者的出现。总的来说,我国现行的物流教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课程体系不明朗
首先体现在物流类专业对现代物流认识的不足,在课程开设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一是课程条块分割严重,注重理论,但忽略了知识的应用性,违背了现在物流的整体系统性观点;二是课程体系没有及时更新,大多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物资管理的课程,不利于学生了解掌握现代物流的发展动态;三是不同专业的课程重复性大,没有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特点延伸出新的分支。给人的感觉就是物流各专业没有自己特色,导致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的几乎是同样的知识。课程体系的不明朗直接导致了相关教材的低质量和新理论教材的缺乏。这样的教育结果就是:学生毕业后除了了解运输、仓储、配送、货代这些知识外,对物流发展前沿的特种物流、危险品物流、会展物流、冷链物流、第四方物流、特种物流装备、物流金融、物联网等发展动向一无所知。这将直接导致我国高素质物流人才教育形成瓶颈。
课程知识内容陈旧
部分教材知识陈旧,很多是沿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识内容,物流设备图片也是老古董,教材的内容已经反映不了现代物流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这种教材的危害性极大,会误导部分学生对现在物流的认知和学习。
课程之间知识重复程度大
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内容重复程度大。物流专业教材与基础课程教材相同或者相近内容,如《物流统计学》与《统计学》,《物流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物流专业教材之间,如EOQ模型在《仓储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课程中都有详细讲解,这种重复性内容浪费了资源,没有必要。
缺乏本土案例素材
目前较好的物流教材要么是外文原著,要么是外文翻译过来的,里面大部分是国外物流企业的案例。中国本土教材要么是缺乏案例,要么就是从外文资料中摘选过来的外文案例,所以,教材中很缺乏物流管理相关的本土案例,这对学生了解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政府、物流管理部门、物流企业协会、高校、相关学者等相关机构应该一起参与解决这个问题。
教材内容抄袭严重
教材内容雷同在我国教材出版界中比较多见。在物流管理类教材中也是比较普遍的。虽然政府和教育部都通过行政力量推出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教育部“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但是教材质量还是不理想,很多内容是雷同的。其背后各个利益群体对利益的追求推动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应该严格要求教材的出版和发行,保护知识产权,吸引优秀的学者来编写教材。
缺乏经典教材
有没有那么几本物流教材,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把它们视为珍宝,带在身边,温故知新,在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在上面寻找解决方法?到目前为止,国内鲜有这样的物流教材。大多教材内容缺乏深度,很难揭示深层次的本质,难以引导学生思考。
3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的问题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加大物流专业的建设力度和创新力度,建设满足市场需求的相关物流专业,打造合理的课程体系,为课程开发和教材的开发提供保障平台。如我们可以开发特种物流专业、建筑行业物流、冷链物流、钢材物流等新的专业,在新的专业领域中,会有更多的有特色的物流教材出现。
(2)推行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合作,建设国内物流案例资源库,并且定期更新。这样教材编者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流案例,就可以弥补国内教材缺乏相关国内的物流案例的弊端,从而提升教材的质量。
(3)改革高校管理体制,鼓励教师到物流企业实践、兼职。推进高校管理体制的改进,鼓励教师参与物流企业科研和经营活动,鼓励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调研、兼职、项目合作等,为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验,在编写教材时,可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和真实性。
(4)改革教材的出版和采购机制。应建立相关的审查制度,加强教材出版前的审查力度,对教材的原创性、实用性、时效性进行审查。杜绝非原创教材、质量差的教材的出版。同时要加大高校教材采购反腐败力度,打击腐败行为,打击出版社的行贿和高校采购部门的受贿,恢复教供求材市场的正常运作,通过市场运作提升教材的质量。
(5)系统规划教材内容,避免出现知识内容“撞车”现象。物流学术指导委员会应界定各科课程的知识内容,在知识内容安排上,要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同时处理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知识衔接问题。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民族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思路
一、引言
民族高校是指设立在民族地区辖区内的高等学校和设在其他地区的民族院校,目前我国有200多所。[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在数量上、素质上有了新的要求,这需要民族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动适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互联网+”新常态下的物流人才需求,并为民族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二、传统物流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全国高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建设及学科战略发展》明确指出物流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以往的同种课程知识结构过时
所安排的课程与本行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实践内容有所不足(仅占调研高校的);所教授课程也无法反映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课程并无明显特色、同质化现象很严重。
(二)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较为单一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师资紧张与教学实践经验缺乏,尤其是专业建设时间相对较短的院校,优秀师资缺乏的问题尤为凸显。同时教学偏重理论,手段停留在单一的课堂教学上,科研与产业结合度不高,教师往往缺乏从业经验或企业实践经历。
(三)传统课程资源不能共享
2013年全国本科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总计为475个,其中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最多,由2000年的2个提高到2013年的393个。的学校没有建立实验室或实验实训室占地面积都在500平米以下。这些问题也普遍存在于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2]。
(四)民族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起步晚,人才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
据调查,截至2014年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其中专科以上民族类普通高校32所,本科院校24所,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有4所。从2006年到2014年,广西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相继设置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形成了一定的学科建设特色。但是,民族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工科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创造力不足等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有待提高[3]。
三、新形势下物流业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由“互联网+”推动各产业的互联网化,倒逼出对各行业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细分。互联网时代的物流人才应该首先拥有这样的三大思维和十大物流技能类型(图1):第一,需要有开放的思维,而且随时拥抱行业前沿信息,并结合企业内部管理、外部市场、行业趋势,敢于推动技术变革和管理创新;第二,需要有拥抱思维,能够随时抓住标杆企业的最新动态,结合企业自身现状,主动适应变化;第三,要有跨界的思维,将其他领域的商业模式,结合本行业的特性,具备较强探索精神。
四、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
物流管理专业是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上、以定性和定量为研究分析方法,以系统工程为技术依托,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兴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民族高校是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教育对象。不同的少数民族高校教育对象其民族,语言、心理、文化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不同的少数民族高校应根据自己学校内的少数民族情况设置适合的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对于民族高校及我国民族地区物流人才的培养路径与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为了应对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性和动态性变化,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从2011年招生以来,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应用型物流人才、复合型物流人才和创新创业型物流人才。
(一)分层培养模式
第一,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物联网与智能物流、物流金融和采购管理等方面综合理论和应用能力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第二,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既具有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第三,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丰富学术课题和企业创新创业项目经验,同时具备追踪行业前沿趋势,能够解决企业问题能力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二)基本思路与实施措施
1.及时修订并更新对学生的培养计划与方案,建立并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完整体系。在2014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实践、实训和跨专业实践操作环节,确定合理的实验与实习内容、时间及学时数,保证与理论教学的衔接配合;同时充分考虑和利用第二课堂,设置几类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4]。
2.设置人格养成通识教育平台。作为民族本科高校,要想吸引更好的生源,培养更具竞争优势的学生,只有走教育改革之路,夯实通识教育,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上走出一条富有民族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才能赢得更大竞争力。
3.购置实践教学平台。2014年学院大力投入购置软硬件设备,建立了1200平米的现代物流中心,购买了各种物流仿真实验软硬件设施,增加物流软件的仿真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及能力。通过加强和物流企业的联系,在校外建设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演练场景与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物流规划、物流项目管理以及对企业物流供应链的解决方案能力。
4.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和职业规划活动。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策略,积极开展“企业家进校园”和教师“双师型”培养活动,拓展创新创业实践和职业规划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并借鉴各种大学生活动,如课外竞赛、创新实验活动和创业大赛活动,积极筹备并组织开展院、校内的多种特色课外竞赛活动,从而挖掘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增强学生素质及团队合作意识。
5.重点体现教师在指导学生方面的重要性。教师在众多教学环节中都扮演着执行者的角色、同时还是培养学生的主力军。只有不断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企业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同时倡导教师积极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各项课外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加入到相关课外活动中,才能保证教师培养目标的成功实现[5]。
五、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和“互联网+”时代下,要求民族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应用性型、复合型和创新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人才,能为“互联网+物流”企业提供专业的“智慧型”物流管理服务。
《浅议第三方物流与网络》这篇精彩演讲论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内容如下:物流一词源于英文的”logistics”,原意是军事后勤保障,在第二方世界大战以后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领域。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物流由四个关键部分组成:实质流动、实质存储、信息流动及管理协调。物流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主要方式是通过仓储克服空间距离。 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公司是一个为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作业的公司。 据统计,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为76%,美国约为58%,且其需求仍在增长;欧洲24%和美国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正在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资金在途费用的有效手段,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优越性 使用第三方物流产可以给企业带来众多益处,主要表现在: 1、集中主业 生产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使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精力,进行重点研究,发展基本技术,开发新产品参与世界竞争,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节省费用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供各环节能力的利用率实现费用节省,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生产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营销服务的任何程度的深入参与,都会引起费用的大幅度增长,只有使用专业服务公司提供的公共服务,才能够减少额外损失。根据美国田纳西大学、英国EXEL公司和美国EMSTYOUNG咨询公司共同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很多货主表示,使用第三方物流使他们的物流成本平均下降了%,货物周转期平均从天缩短到天,库存降低了%。 3、减少库存 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借助精心策划的物流和适时的运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改善了企业的现金流量,实现成本优势。 4、提升企业形象 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与顾客是一种战略伙伴关系,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完备的设施和训练有素的员工对整个供应链实现完全的控制,减少物流的复杂性,通过自己的网络体系帮助顾客改进服务,不仅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而且使顾客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我国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有很多优势,但是很多企业并不是将更多的物流业务外包出去,原因归结为: 1、抵制变化 很多公司不愿意通过物流外包的方式来改变现在的精力模式。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物 流业务外包还将意味着解雇大批员工,这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意味着一个非常大的风险。 2、缺乏认识 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认识程度普遍还很低,企业没有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竞争中的巨大作用。 3、害怕失去控制 由于供应链的实施在提高公司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很多公司宁愿有一个小而全的物流部门,也不情愿将这些功能交给别人,主要原因是担心如果失去内部物流能力,会在客户交往和其他方面过度依赖第三方物流公司。 4、物流业务外包本身有其复杂性 供应链物流业务通常和公司其他业务,如财务、营销或生产集成在一起,物流业务外包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对一些实际业务,包括运输和仓储的集成可能会带来组织上、行政上和实施上的一系列问题。此外,公司内部信息系统的集成性特点,使得把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运作变得很困难。 5、衡量物流外包的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准确地衡量物流成本对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影响比较困难。很难确定物流业务外包到底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少潜在的成本好外。另外,各个公司业务的独特性和公司供应链作业能力,通常被认为是不宜向外部公开的内部信息,很难准确地比较公司间的供应链作业能力。 尽管有些生产企业已经意识到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外,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往往分成几个步骤,同时选择数个物流服务提供商作为合作伙伴,以避免将业务交由一个物流服务提供商而带来的依赖性。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个成功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较大的运营规模,建立有效地地区覆盖区域,具有强大的指挥和控制中心,具备高水准的综合技术、财务资源和经营策略。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归纳如下: 1、运营模式问题 目前世界大型物流公司大都采取总公司与分公司体制,总部采取集权式物流运作,以业务实行垂直管理。建立现代物流企业必须有一个能力很强、指挥灵活的调控中心对整个物流业务进行控制与协调。真正的现代物流必须是一个指挥中心、一个利润中心,企业的组织、框架、体制等形式都要与一个中心相匹配。我国的物流企业在运营模式上存在问题,国外物流企业的管理模式值得国内物流企业借鉴。 2、仓储或运输能力欠缺 物流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时间盗用和空间效用。就目前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有些公司偏重于仓储,运输能力不足;另外一些公司则是运输车辆很多而在全国没有多少仓库,靠租用社会仓库来完成对客户的承诺。 3、网络问题 我国有几家大的物流企业拥有全车性的仓储网络或货运网络,但是这个网络的覆盖区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客户在选择物流合作伙伴时,很关注网络的覆盖区域及网络网点的密度问题。有关网点的建设问题应引起物流企业的重视。 4、信息技术 世界大的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订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凭借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这些物流客户也是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企业,国内物流企业必须在信息系统上增加投入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市场定位。 集中与整合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势。原因是:第一,大的公司有意将供应链的主要环节外包给尽可能少的几家物流公司;第二,建立一个高效的全球第三方物流企业所需资本的投入日益增加;第三,许多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都通过兼并和联合的方式来扩大其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