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环境工程的诶,握手。。。可是我是在美国读本科,对读博和去北欧不了解
博士是工作,不像本科和硕士有固定的招生。一般博士只有需要的时候才有招生信息,或者两年一次,或者常年有信息可以申请,但是否录取、什么时候录取都不清楚。可以多申请几个看看。我对北欧比较了解,需要的话我们qq聊或者站内信,我给你留言了
北欧博士通过相关专业性综合考试即可毕业。根据专业不同,国际学生的比例也不同,比如IT专业国际学生的比例总是偏高,具体的可以在网上找往届学生比例,通过所在学校的专业性综合考试合格后即可毕业,主要是考科研的能力。北欧学校的博士都相当于一个职位,工资也比较高,申请人数之多、竞争之大可以想象。
北 欧 P h D 模 式
岗 位 制 P h D
北欧,甚至是整个欧洲(英国和爱尔兰不在欧洲大陆讨论范围内)大部分国家(例如德国)的博士有“岗位制”(Position),意思是学校把博士生看成是一位research fellow而不是传统意义的学生。既然是员工,被录取时你会收到Employment Contract或Employment Confirmation等类似的通知,而非传统意义的offer。北欧岗位制的PhD不收学费,且每个月有工资(前提是有Position)。
既然是“岗位制“,当你被录取后,入学便要开始你的研究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则要根据你和导师商量的研究计划来,或者导师的项目方向,通常学制为3-4年。
与我们熟悉的北美PhD每年招生不同的是,北欧PhD岗位完全取决于导师手头的项目。换言之导师手里有项目就会招生,没项目就不会招生。并且招生人数可能每次仅仅招1-2人。这也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因受项目限制,招生信息的发布没有任何规律可循,没有固定时间,只有通过你持续地上网关注。同时开学时间也不固定,但可以与导师商量。
自 费 型 P h D
第二种情况为自费。这里自费的概念涵盖了self-fund和external funding resource。如果有学生愿意自掏腰包开展课题,不管导师手头有没有项目,大多数情况都愿意接收你。换言之,如果你决定自费读博,可以试着尝试套磁任何你感兴趣的导师,不论他手里是否有项目。
或者你有外部奖学金来源,这种情况套磁也是需要的,这种奖学金来源有政府提供或者公司赞助,例如CSC等。
北欧 P h D 申 请 的 基 本 要 求
学位要求
申请北欧PhD一定要注意的是,你必须拥有硕士学位。言外之意就是申请时必须是硕士毕业,持有硕士学位证。既然PhD为看作是一种岗位,那么员工入职持有要求学位就是必须的了。
语言要求
可以不会说丹麦语、瑞典语、挪威语或者芬兰语,但必须有一定的英语能力。虽然英语不是北欧国家的官方语言,但是北欧国家人民的英语水平相当不错,用英语来应对日常生活,学习科研完全没有问题。不过,学习当地语言可以帮你很快适应和融入当地生活。
就语言能力考试来说,托福 (TOEFL)和雅思 (IELTS)都接受。而TOEFL或IELTS的最低要求可看具体的Position Descriptions。如果你主要申请北欧或者欧洲PhD,雅思就可以cover欧洲绝大多数学校的申请。
Cover Letter
在北欧PhD被看作工作,那你找工作Cover letter就是必需品之一了。Cover Letter是你需要重视的一项,功能类似于北美英澳申请需要的Personal Statement 或Statement of Purpose。但形式类似于套磁信,需要在较为简短的文字里体现个人信息、position 匹配的研究兴趣、研究能力以及对该position的渴望。
Research Proposal
每个发布的Position都会有相应的项目或课题介绍,你个人对于给定课题有什么样的想法以及实施计划也是导师在招聘时会重点考察的。那么具体的想法和计划就要通过Research Proposal来体现。但因每个position信息发布持续的时间不一定(Descriptions里会说申请deadline),这就需要你在给定的时间里制定出一篇合格的Research Proposal。
其他要求
这里把学位证、成绩单、CV和推荐信(或推荐人)等材料归为其他材料的原因是这些材料全世界各个学位申请都大同小异,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硕士阶段的商务专业转学学计算机的比较困难,科班出身的也不容易,首先一个数学就是你不一定能跨越的高峰,副博士主要是论文难,虽说规定3年毕业,但是延迟毕业的不在少数,跨专业读博士请慎重考虑
看你是怎样定义“好毕业”的啦!一句话总结是,努力的一定能毕业,纯混日子的,语言基础没打好听不懂课的,可能还真毕不了业。大概来说,西班牙毕业的难度是硕士<本科/博士。西班牙的硕士学制短(1年为主),相对本科和博士阶段,毕业难度更低。西班牙本科采取宽进严出,而博士毕业取决于论文情况,可以说会比硕士毕业难度大一些。本科、硕士阶段,毕业的“底线”是:达到学校的出勤率要求通过考试和毕业论文答辩就牛学姐的了解来说,西班牙本科学习确实是比较辛苦,不能混日子,但是个人努力了依然可以顺利毕业。硕士阶段轻松一些,课程也少,但是该做到的出勤、作业也不能少。至于博士,完全要看你的论文是否达到导师的要求,能否发表啦。
谢邀。接触过几个国外博士,也看过一些国外博士毕业论文,整体感觉和国内博士差别不是太大。当然可能跟接触的不是最好的那批国外大学有关。 给人的印象是,国外大学对博士毕业应该卡的很早,很难毕业,所以国外毕业的博士含金量很高。不过自己亲身体会是,国内985水平高校毕业的博士,整体来说水平并不低。可能有这几个原因,一是现在国内对博士毕业要求也很高,我毕业的学校14年的时候要求当年入学的博士毕业时需要有两篇还是三篇SCI检索论文;二是随着这些年我国整体实力的进步,大学的整体硬件水平较前些年走了很大提高;三是国内高校的软环境同样有很大提高,经常能有国外大牛的报告,各种学术会议学生老师也都能参加,在交流中大大提高了学术水平。 国外大学由于 历史 沉淀,整体水平还是挺高的,当然这里国外指的是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学校牛人多,当然毕业的学生水平高,在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这块,应该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毕竟国内最好的清华北大国际排名一个49,一个七十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慢慢赶上的希望很大,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稳步前进,经济基础决定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又能影响经济水平,我是这样觉得。 大家是什么想法,欢迎讨论。 首先点明下问题中的“能力”是指哪方便的能力,我暂且认为是学术能力吧。 那么问题变成“国外博士的学术能力真的比国内博士强吗?” 我的观点是:国外毕业且能留在主流学术圈的博士 > 国内毕业且能留在主流学术圈的博士 > 国外毕业无法留在学术圈的博士 > 国内毕业且无法留住学术圈的博士。 我认为,博士毕业能否留在主流学术圈是考验一个博士学术能力最有力的标准之首。我的接触和我的观察是给了我这样的结论。谢谢 (补充说明:我这里给出的比较主要指博士毕业初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职业去向受其博士毕业的学术能力的影响重大,而不是说博士整个职业生涯。) 博士是进入工作单位的敲门砖,这一点毫无疑问,毕竟能从博士毕业,科研、学术水平是证明了的。很多985高校招聘教师要求海归博士,这也分学科了,诸如理工科之类,虽然咱们的清华北大中科大的博士也很抢手,但相比于南洋理工、麻省理工这样的学校,在某些方面肯定是有差距的。现在国内双一流高校都会要求招聘人员海外学习经历不少于三年,相对而言,海外博士国内求职有一定优势。整体而言,海外博士就业前景不错,就业可期。打算读博的同学可以考虑海外申请博士。国外博士一般很少有自费博士,都是带薪水或者奖学金资助。目前来说,在985、211的学校任教,基本要求要有海外科研经历。因此,就目前博士在高校、科研院所就业情况来看,国外博士占据很大优势。但这意味着国外的博士能力就强于国内博士,这并不一定。985留校要求,最低是双985博士,论文项目各有要求。最基本的是必须至少有一年出国留学经验。看好了,是要求有出国经验,可不是说必须是海归博士。至于为什么要留学经验,整天窝在一个地方,不出去走走眼界怎么能开阔呢?又怎么知道世界其它国家相关领域和体系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可不是闷头在家里就能读好的。但是,总体上来说,国外博士在个人视野和外语应用能力上显然要强于国内博士。并且以往国内学术发展欠规范,学术环境欠完善,导致培养的博士生学术水平不高。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学招聘教师时会优先青睐于海外博士,道理就是这样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这种情况已经有明显改善了。国外与国内的博士相同吗?肯定不同,从培养方式和待遇上可以很明显的区分出来。在国内读博士,基本还被视为学生,国家进行贴补培养,还是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相应的,国内博士基本都是跟着导师走,导师安排任务博士去做,即使是给导师写本子什么的基础工作也很常见。而在国外,读博士更像是一份工作在欧洲,读博基本就是一份工作,拿的工资更多,在研究方向上相对更自由,而且国外博士在视野上还是占一些优势。但退一步说,视野能否转化为能力并产出,这就是一个未知数了。迷失自我、学术不精、找不到方向的大有人在。而国内博士跟着导师走硕果累累的也很多,说到底得看这个培养方式适不适合你,你自己的学术科研道路走得是否平稳扎实。由于国内的博士只要是以做科研发文章为导向的,这就导致了一些博士把全部精力放在课题实验上,所以科研能力很强,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得不到培养。还有一点,有些导师只是把博士生当成是实验室的劳动力,博士生只能埋头去实验,并不能参与到实验的核心设计当中,所以只是一个实验的实施者,而不是设计者。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学到的只有实验技术,而没有创新和独立思维。 但是能够读到博士学位的学生对于科研的热爱是不容置疑的,他们也具备常人没有的科研能力。但是能否做出出色的科研成果,不仅要靠自己的能力,更要靠周围环境的支持,以及学校能否给个人充足的科研经费。目前国内的某些高校尚未达到这方面的条件,科研经费不充足,导致一些研究人员的科研热情有所下降。除此之外,在一些特定的领域,西方国家的 科技 发展的确要好与我国,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留在那里,也许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海归博士可以接触到先进前沿的科研项目,参加一些国际交流会,可以和一些优秀的外国学者交流,外国名校的老师也非常优秀,对博士的科研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这样的学术科研环境下,海归博士的学术视野比较开阔,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格局也更加高。而国内的名师数量有限,学术峰会的数量和级别也是有限的,本土博士的科研视野格局就会受到影响。 目前海归质量不如从前,虽然说现在也有优秀的海归人才,但是与以前相比质量却是大大的下降了。曾经的留学大多是国家项目公派留学,能留学的都是尖子生,进入的也是世界顶尖的学府。但是现在很多人出国选择的学校都只是一般般的学校,甚至是只要你语言成绩过关,能够支付相关开销就能够上的大学,甚至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野鸡大学。甚至有些同学高考没考好,不能上大学,就花钱去了国外留学,这样的海龟,可能还不如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招聘的时候,招聘单位也会去查海龟的相关资料,所以说对于这些学校毕业的同学一般都不会选择录用,毕竟海归的招聘成本还是会比国内高校的学生稍稍的高一些。不会有人愿意用更高的成本去招聘一个能力普通的职工。 在人们的记忆中,海归就是高精尖人才,一直是各种企业争抢的对象,然而,近些年来,海归却越来越不受企业的喜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人统计意义上,有着海外经历的人相对于没有海外经历的人,综合能力要好一点。这是统计意义上的,也是现在很多单位制定规则所依赖的数据点,可是这样一个按照统计意义制定的规则,运用到了每一个具体的人的身上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非常不公平的事情。就拿海外经历这件事来说吧。海外经历还分很多种呢,有国家的不同,学校的不同,在国外时间长短的不一样,具体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更是千差万别。事实上,之所以一些公司不喜欢招海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因为目前海归的素质良莠不齐。很多年前,海归就意味着高素质人才,不过,近些年来,海归群体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除了少数人是真的就读于海外的名校之外,很多海归都是从一般的大学毕业,甚至有的人就是野鸡大学的毕业生,其能力远远不如国内的大学毕业生。所以,企业的HR不愿意花时间在鉴别海归的成色上,也就越来越不喜欢海归人才了。因为一些海归的个人能力一般。海归中不乏有非常厉害的人才,但是一些海归也是徒有其名,根本没有多少能力。比如某个企业曾经招收一个在国外生活了六年的海归,结果工作之后才发现,他竟然连基本的商务术语都弄不清楚,能力简直低得一塌糊涂。博士的就业发展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和科研成果,所以即使海归博士有一定优势,也不能过分崇拜,企业和高校要客观看待海归博士和国内博士。其实无论是对于国内名校生还是海归留学生来说,你们所面对的压力都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你做出回国发展的决定,就要做出充分的准备。你需要了解国内各行业的发展形势,并且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有一个好的发展。 老甘闲聊,跟你聊聊。我目前在国外做博后,博士在国内读的。对于国内国外的差别确实有一些体会。 1. 博士的能力主要因人而异。 一句话,国内的博士,高手多了,国外的水博士,也是一抓一大把。没办法根据博士就读的学校,以及是不是在国外读的来判断其水平。有这么一句话,叫博士看导师。可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学校,在某一个专业有一个顶级专家。那么读这个专家的博士,含金量就远远超过学校名牌的价值。 2. 国内高校博士的优势。 在国内读博士,最大的优势是关系。你有一个国内的导师,未来做项目,写论文,在起步的时候都有个依托。青年教师这一关不好过,有的熬出来了,副教授有个3年多也就上了。有的熬不出来,十年八年也都是讲师。如果国内有关系和资源,给你提供一些起步的支持,这一步上的就稳妥些。还有一点,就是国内博士不随项目走,培养计划是国家和学校联合管理。国外的博士随项目,有可能遇到导师跑路,无人接收的尴尬情况。我有一个师妹就是遇到这种情况,导致最后博士不能毕业。 3. 国外博士的优势 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大学看中新进老师的国际交流背景。有海外学历,在求职时更有优势。如果满足条件还能够获得引进人才计划的支持。当然,前提是你所就读的学校在主流世界大学排名里能够排进100名。另外就是一些软实力。国外的博士培养,更注重科研素养的教育,更有利于博士的长远发展。对文章要求少一些,更鼓励博士去思考一些基本问题。国内的博士培养就更急功近利一些,还是以做项目,发论文为导向。 强的太多了,以美国为例,如果博士毕业,你的工作机会将是无敌的存在,猎头公司会早早地为你打造好。对于博士的学习能力,任何公司都不怀疑你适应新专业知识挑战的能力。 说句不敢说的,在我了解的领域,国外毕业的博士比国内的不是强,那是相当强啊!当然,这取决于个人,我说的是总体概率。再说句难听的,国内混博士文凭的太多了,也太水了,好多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乌纱帽。当然,我说的是我了解的领域,其他领域不知,也不敢乱说。关键原因在于,一是国内博士培养中,缺乏关键的博士生科研要求的课程设置;二是缺乏有资格的导师,有些导师自己大专毕业,所以怎么能带出合格的博士生呢?当然,不否认个别人才,好多牛人也是学历未必高的;三是关系起着作用,缺乏了真才实学。希望回答完这个问题不会被骂的狗血喷头。 就博仕培养问题,个人发表点看法。无论国内国际的博士,数理化的博士是真博士,工科与医学的博士是好博士,文史类的博士算个博士,其他类的博士应该不是博士。在应用型的行业里边动手能力第一,如果学生在读博期间没有动手能力,这样的博士基本是无用的博士。现在居然出来美术博士,设计模式,电影博士,舞蹈博士,是不是还要出来一个烹调博士?国内许多行业的博士培养制度很 搞笑 。在博士培养制度上,教育部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博士应该是一种学历,而不是一种能力。正如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一种曾经奋斗的荣誉,而不是当下所谓的工作能力。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总爱把荣誉和能力混为一谈。这一点我赞成西方人的就事论事,不谈以往。现在科研队伍中的许多博士真的很误事,你用了他会错误百出,你不用他,人是单位花重金引进的所谓人才。这种模式往往是一种鸡肋。还是以前的高校教育制度好,不管什么学历,进入高校先干三年助教,后边视你的教学实践能力确定你的教学岗位。今天许多高校引进的博士,从心理上还是一个没有成熟的孩子。光有知识没有能力,谈何教书育人?这可能是今天中国高校教育质量大幅滑坡的主要原因。 能取得万众瞩目的博士学位,本身就已经足够说明他在某一学术研究领域的出类拔萃了。学术研究上的能力与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成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换句话说就是学术能力不等于实践能力,如同高智商不等于高情商一个道理。 自上个世纪末中国的高校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疯狂扩招浪潮以来,烂大街的大学生已然无处容身,硕士研究生也是高开低走,很难谋取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随之而来的博士学位泛滥,学术剽窃造假的丑闻不绝于耳,要位高薪却低能劣品者不在少数,严重拉低了中国博士学位整体的含金量,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连赖以炫耀的学术能力都打了严重的折扣,其实践能力在急功近利的物欲满足中恐怕也难以提升吧。 外国的博士学位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人家肯定你的是开拓性的发现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中国趋之若鹜的博士文凭在他们眼里充其量是一纸证明而已,绝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免死金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土博士”“洋博士”,完全没有将能力高下进行比较的必要。 当然,任何极端化的表述或者全盘否定“中国博士”所拥有的能力的论调,都是对中国教育进步的歪曲。毕竟中国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会更多的博士生,怀揣民族崛起的梦想,肩负国家进步的重任,孜孜不倦刻苦钻研,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他们必将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国外博士很难毕业,要求非常高,我儿子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完了硕士再读博士(世界排名30名左右的大学,著名的工科名校),这几年来,我见证了他的辛苦,艰难,迷茫、坚强,在博士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老师的指导,靠着自己不断的摸索,日复一日的在实验室做实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老师要求的文章也不能发出来,看不到前途,年龄也越来越大了,我听他说了很多次放弃博士学习 ,我一直鼓励他坚持下去,今年终于博士要毕业了,如果时间能再来一次,我和儿子都不会选择去了美国读博士 我只说一个方面: 如果做出的科研成果是同档次的,那么反而是国内的博士科研能力更强,因为国内博士的科研条件相对艰苦。
博士论文一般是由题目、目录、摘要、前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构成的,查重时一般整篇上传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论文全文查重率小于15%,论文可以直接提交给学校审审查。 如果论文查重率低于25%,学校指导老师会结合章节论文查重率清空,确定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一、毕业论文需要查重吗?一般情况下,只要是正规大学,毕业论文都要求查重。毕业论文是我们几年学习的总结,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所以每个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要求都很严格。所以不要去想“毕业论文是否查重的问题?”只要不出意外,毕业论文都是要求查重的。有同学听说毕业论文的查重要求很严格,查重率必须很低才能过论文的查重,所以论文查重的时候总是很紧张。先说毕业论文查重率的要求。
二、毕业率论文查重的要求?通常毕业论文的查重率要求30%就可以通过毕业论文检测。当然,毕业论文的查重率越低越好。而且毕业论文的查重率达到一定规定后,可以向学校申请优秀毕业论文。本科生论文查重的毕业率看似比较高,但硕士和博士论文查重的毕业率是非常严格的。通常硕士、博士论文的查重率不能超过10%才能通过论文的查重。而且研究生考试是为了给国家选拔更好的人才,所以对论文会非常严格。只有过了论文查重才能参加论文答辩,通过才能顺利毕业。
查重的,学校会统一对毕业论文进行查重,当学生将论文提交至学校工作人员处后,学校会使用统一的查重系统对毕业生论文进行检测,由于数量庞大,会在一周左右的查重时间后得出结果,并且学校工作人员会记录每个毕业生论文的重复率,若学生论文重复率在学校标准范围内,即可通过毕业论文查重环节,迎接下一阶段的答辩环节。
也就是你在一分钟之内要跑50圈左右。是要达到专业人士,看了之后都惊叹的标准。是因为博士的毕业论文最终是要发布到网上去。
博士毕业论文要求: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另外论文需要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成果。 扩展资料 每个学校的`博士毕业论文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中山大学需要一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需要两篇北大中文核心等,但是都得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另外论文需要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成果。
所以说概率只有30%左右。你必须要达到教授级的水平,因为这个论文不能够出任何的差错。本科和这个相比真的是太简单了。
博士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是一种学术论文,是综合检验毕业生专业能力的一项重要考核手段,是取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性考核依据。接下来我为你带来博士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希望对你有帮助。
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我院毕业生在毕业前的指定时间内应当提交毕业论文,经评判成绩合格方可获得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为进一步规范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引导学生独立、认真地完成毕业论文,特做出如下写作要求。
(一)选题与体裁
1.毕业论文选题由学生自主选择法学类选题;提交非法学类选题论文按未提交论文处理。
2.毕业论文体裁必须是论述文;提交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教材等体裁文章按未提交论文处理。
3.鼓励学生选题体现多样性、时代性和实务性等特点;杜绝选择有政治性错误的选题、防止选择滞后于现行立法和学理的选题、避免多数学生选择同一学科同一类别的选题。
(二)形式
1.毕业论文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标题、摘要、正文、结论、注释。
2.引文应当注明出处,在正文结尾处依次列明引注。
3.在论文誊写本末尾逐项列明参考书目。
4.论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原则要求在5000字—8000字之间。
(三)内容
1.论点明确,论据有力;论证充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字通顺;资料运用合理。
2.独立自主完成论文;鼓励合理创新、鼓励合理借鉴引用最新理论成果和观点。
3.不得抄袭、拼贴他人作品。
4.避免使用陈旧、过时的资料。
(四)评判等级
评判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五)评判标准
1. 优秀:完全符合写作规范,选题立意、论述等指标俱佳;或者虽然在某一方面存在缺陷,但能独立思考、有思想深度、有创新。
北欧和其他地区高等教育上最大的区别,北欧的大学教育专业性非常强,本科节奏很紧凑,几乎上不会有除了本专业以外的课程。国内的大学,不管你是学什么专业的,都有一些大家都会去上的大课,比如大学英语,思想政治,以及其他的一些通识教育的选修课。但是在北欧,本科所有的科目设置都是围绕专业来的,在本科期间选修和自己专业无关的课程几乎没有可能去学完,除非你要花额外的一个学期去学那个课程。资料来源:北欧之星官网
算的。我们学校有26个学分。 毕业论文很明显的属于研究能力。有些学校会提出计算最后两个学年的成绩, 毕业设计也会计算在内。
要求平均分在80以上
瑞典:高等教育的学制特点与费用 瑞典有40余所高等院校,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包括斯德哥尔摩大学、乌普萨拉大学、隆德大学、哥德堡大学、于默奥大学和林雪平大学等。这几所大学都设有众多院系,都有数万名学生。瑞典最著名的专科性学院包括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皇家工学院、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查尔摩斯工学院和吕勒奥工业大学等。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是评选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的机构,名气很大,我国有不少医药界的学子在那里进修或攻读学位。 瑞典的高等教育实行免费教育,其学制分为三个阶段。入学后学习三年,从大学一年级算起如得到120学分(其中主课学分占60分,内含论文学分 10分)可获学士学位;入学后学习四年,从大学一年级算起如得到160学分(其中主课学分占80分,内含论文学分20分)可获硕士学位。这两个阶段均作为本科教育阶段。在瑞典,研究生教育特指博士阶段教育,也称为第三阶段教育。博士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课程和博士毕业论文。一般情况博士阶段教育学制为四年,每位博士生都有一名辅导老师和一名导师,博士论文是第三阶段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论文均须公开答辩,并分为通过和未通过二类评语。凡顺利完成所修课程并且其论文获通过的博士生均可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有瑞典皇家工学院、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查尔摩斯工学院等16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另外还有四所学院的部分专业可授予博士学位。当前我国在瑞典学习的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国家教育部、大专院校和一些科研机构派出的普通或高级访问学者,即公费生。这些人一般根据双边协议在瑞典的大学里深造一两年,然后如期回国。另一类为以攻读学位为目的的自费生。这些人一般在国内大学本科毕业,工作若干年后,本人提出申请,被瑞典大学接收为“国际硕士班”学生或作为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A.入学要求与奖学金瑞典各高等院校有权独立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它们对外国研究生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和录取标准。研究生课程以英语教学,学生必须有较高的英文水平,TOEFL成绩至少要在550分以上。许多外国学生申请由部分大学举办的、用英语授课的“国际硕士班”,攻读一至两年可获取硕士学位。不少人在拿到这一学位后继续攻读博士。硕士生能否拿到奖学金,完全由有关院校决定。而瑞典的博士研究生按科研人员待遇,领取工资。 瑞典有一个专门推动瑞典同其他国家进行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政府机构叫瑞典学会。该机构每年向前往瑞典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发放一定数额的奖学金,理论上大家都可以提出申请,但如愿者寥寥。一般只有那些研究瑞典语言、文学、历史等有利于扩大瑞典在世界上影响的学者或瑞典特别需要的专业人才,才能从它那里拿到奖学金。B.住宿与留学生活瑞典各主要大学都设有咨询服务处,外国学生如想去瑞典留学,应首先与有关大学的咨询服务处联系,从它那里索取有关学校基本情况的资料,并领取入学申请表。多数瑞典大学都能帮助外国留学生安排住宿,一般都安排在大学附近的学生宿舍。这样的宿舍都是单间,十几平米,带一个有淋浴的小卫生间。宽敞且设备齐全的厨房则由十个左右学生共用,炊具需自备。这样的住房月租金在2000~3000克朗之间。 瑞典大学生都参加学生会,外国留学生也不例外。学生会在学业和生活方面代表学生利益,如为学生安排住宿,保障学生的医疗保健,组织文娱和体育活动,并可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咨询。学生会会员每学期要交少量会费。C.学习与打工像其他许多国家一样,瑞典也是每年分两个学期。秋季学期8月中旬开课,学至 1月中旬,12月底有短期休假;春季学期1月中旬开始,学至6月初。6月中旬至8月中旬一般没课,外国留学生被允许打工,但近年来因瑞典失业人数增多,工作很难找到。 不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学习都是很紧张的。工科学生课时比较多,也比较固定。文科学生每周上课12~15小时,自学时间较多些。除听课外,每个学生都得阅读大量参考书,博士生则要大量做实验。考试分笔试和口试,成绩分为三类:优秀、及格、不及格。与其他许多国家相比,瑞典大学的师生关系是较为随意的,大家讲平等,不讲师道尊严。 瑞典是一个北欧国家,夏季天气不热,昼长夜短,山青水秀,舒适宜人;冬季则正相反,天气常常很冷,大雪铺地,长夜难熬,给人以抑郁感。瑞典人对中国人是友好的,中国学生的勤奋和天赋也很受他们赞扬,有些瑞典人同中国留学生成为朋友。但瑞典人相对内向,思想和文化的差异使人很难真正融入到他们之中。正因此,有些中国留学生虽然在瑞典多年,却更多地同自己的同胞交往。除了学校和专业因素外,去瑞典留学还有两点好处:一是瑞典不仅中小学教育免费,连大学一般也不收学费,因此外国留学生可以节省这笔开支;二是瑞典是有名的“福利国家”,外国留学生凡在瑞典学习一年以上者,都被登记在册并取得人口号,可享受公费医疗。此外瑞典社会安定,治安状况较好,学习和生活在瑞典会有较多的安全感。 但到瑞典留学也有不利之处:第一,瑞典各高校本科阶段以瑞典语教学,如不懂瑞典语便不可能入学;第二,瑞典是欧盟国家中物价最高的。因此,虽然来瑞留学无需交纳学费,但用于食宿、交通等生活费用较高。按瑞典移民局为外国留学生所做的预算,每人每月需开支约6300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10克朗),其中伙食2400克朗,住宿2100克朗,交通费500克朗,其他各种费用1300克朗。尽管中国学生不怕吃苦,可以节衣缩食,但每月也得开支 5000克朗左右。这样数年学下来,将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