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浅谈面点的风味毕业论文

浅谈面点的风味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浅谈面点的风味毕业论文

所谓抓饼就是用爪子倒着吃的 所以装盘的时候应该拍成这样松散的状态,看着也比较有食欲,有脆皮,也有软心 。虽然拍的松散,但是用筷子挑起来应该不碎,丝丝相连(偶用左手拿筷子右手拍的,所以不大好看) ,饼的瓤部应该比较薄,有透明的感觉..... 做法: 材料1:中筋面粉240g 开水半杯 冷水半杯 盐适量 2:猪油或者色拉油6大匙(猪油香,色拉油也行,没有猪油我就用葵花籽油,也不错的) 做法: 1.将材料1揉匀成面团(先放开水,搅和一下就放冷水),盖上布或保鲜膜饧20分钟 2.饧好的面团分份(大饼就大份,喜欢秀气的就小份) 3.擀成大圆薄片,涂满油,然后像捏裙子摺一样的折成条状,一层叠一层,是平铺在面板上进行的,我词不达意,不知道这个能明白不 然后从一边开始卷,卷到另一边成一个圆饼,按扁它,擀成大约2cm的厚度 4.平底锅放少许油,稍中热,把饼两面烙成金黄色,如果饼大且厚就要用小点的火,不然里面熟不透 5.出锅后用两个擀面棍拍松即成! 手把手教你做手抓饼 材料:面粉 250g,开水(100℃的哦)120cc,冷水 50-60cc,油、盐适量(我只用了一半的分量) 做法:面粉放入容器,加开水,边加边搅拌,拌均匀成雪花状,然后加冷水揉至成团,案板洒面粉,继续揉面至表面光滑,用保鲜纸把它包好静置30分钟 面团擀成方形大薄片,刷一层薄油并洒上盐,将面皮如折扇子般折叠成一条长条,将长条卷起来,盘旋成一个圆形,面团静置10分钟后按扁 小火烧热平底锅,用把饼放入用中火煎烙(同时不断拍打挤压饼面),一面煎成金黄以后再煎另一面,趁煎紧第一个的另一面将第二个一起放进去煎,煎好就可以吃了。 出品此菜的餐馆】 [上海] 顺角轩酒店_五角场店 【菜系】 米面主食 【原料】 面粉500克、牛肉适量、麻油l00克 【做法】 色香味 主料面粉500克、牛肉适量、麻油l00克 制作 1)面粉加开水揉和揉透后,摊开冷却,然后搓成长条,揿扁擀成长方形薄皮坯子;将牛肉剁成碎末; 2)将葱、盐、油、花椒粉和牛肉末拌和均匀地撒在坯子上卷好,擀圆,上平底锅烙,烙至金黄色即可。 中西面点巧制作图书简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不再停留在吃得饱,还要求吃得美味,吃得健康。平衡膳食结构,是健康的重要保障。《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条就指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谷类即各种主食,有米饭、面条、饺子、面包等等,这些主食大约占人体需要总热量的60%。有专家指出“不吃主食等于慢性自杀”。由此可见主食是多么重要。在制作这些主食面点时,如果我们再注意多利用一些对健康有益的原料,如黄瓜、胡萝卜、木耳、红薯、玉米等,则不但能丰富我们的膳食,而且还有益于健康。本书奉献给大家的中西面点就是目前市面流行的、可达到膳食平衡的品种。 全书共收入面点300多种,分为中式面点和西式面点两大部分,每部分按不同面团分类,再按成熟方法顺序排列。书中对制作方法介绍得较为详尽,关键之处还在要领中做了说明,以方便读者掌握。读者可以挑选个人喜好的面点来制作。为了方便读者学习,本书还附赠VCD盘,读者可以模仿部分实例学做面点,一旦学会便可举一反三地做出书中所有的面点了。-读书网| 【本书目录】中士面点(一)水调面团类 香菇水饺 酸菜水饺 红油水饺 鸡肉水饺 拘杞水饺 菠菜水饺 鱼肉水饺 羊肉水饺 鲜虾韭黄饺 素菜辣味饺 虾贝一口饺 胡萝卜肉饺 蛤蜊馄饨 茄子馄饨 奸仁馄饨 素馅馄饨 榨菜猪肚面 沙茶肉丝面 清汤牛肉面 枣泥金鱼蒸饺 三味一品饺 蝴蝶饺 燕子枣香饺 梅花蒸饺 知了蒸饺 枣泥风轮饺 南瓜蒸饺 家常蒸饺 白菜虾肉饺 五味饺 碧绿饺 马蹄豆苗饺 蟹黄虾肉烧卖 糯米香肉烧卖 虾仁笋肉烧卖 牛肉陈皮烧卖 玉米锅贴 三鲜参贝锅贴 鸡汁肉馅锅贴 牛肉锅贴 虾仁煎饺 卷心菜肉煎饺 香菜肉末煎饺 肉末糟菜煎饺 紫菜煎饼 豆芽煎饼 花生煎饼 五香鲜菇煎饼 香肠煎饼 杂粮大饼 葱油煎饼 椒香烙饼 葱花香肉油饼 麻酱甜烙饼 豆沙烙花饼 黑胡椒洋葱盒子 雪菜盒子 牛肉白菜烙盒 鱼丝春卷 三丝春卷 潮州春卷 麻辣鸡丝春卷 酱香豆芽春卷 辣肉三角 (二)膨松面团类 姜汁包 小笼包 黑椒牛肉包 酱肉冬瓜包 素馅蒸包 萝卜丝包 五丁咸香包 干菜豆包 南瓜奶包 蛋黄水晶包 枣泥寿桃包 莲蓉葫芦包 芝麻蓉甜包 莲蓉佛手包 荷叶包 桃叶包 五香葱花卷 火腿卷 银丝卷 椒香糯米包卷 枣泥如意卷 四喜卷 腊肠卷 三丁花卷 棉花杯 生煎梅菜包 生煎芹菜包 生煎牛肉包 香辣雪菜包 香菇水煎包 羊肉水煎包 八鲜辣酱煎包 椒香煎饼 麻香鸡蛋卷 香酥鸡蛋散 脆香麻花 蛋酥麻花 炸油条 鲜虾多士 奶黄多士 芝麻笑口枣 奶油椰蓉酥 杏仁酥 橘酱松酥饼 蛋黄松酥批 花生枣泥松酥夹 什锦松酥饼 奶油豆沙批 番薯酥挞 紫菜烧鸡月饼 枣泥核桃月饼 黑芝麻月饼 光饼 麻香葱肉饼 (三)油酥面团类 (四)米及米粉面团类 (五)其他面团类西式面点 (一)面包类 (二)蛋糕类 (三)其他类.

浅谈中式面点的创新与发展摘要: 我国面点制作技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中国烹饪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餐饮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满足就餐者的需要起着重要作用。面点制作技术是一项技术性强,艺术性高的技术,对于日益竞争激烈的餐饮业来说,面点创新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因为面点创新不仅可以为饭店、宾馆、酒店稳定客源带来利润,而且可以让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词: 中式面点 创新 发展目录一、 面点的概念…………………………………………………1二、 面点在饮食中的作用……………………………………2-3三、 中式面点的创新之路……………………………………3-6四、 中式面点的发展之路………………………………………6一、面点的概念面点广义而言是指用各种粮食做胚皮,配以多种馅心制作的主食、小吃和点心;狭义上来讲是特指用面粉、米粉等调成面团制作的主食和点心。制作面点食品的操作技巧,就是面点的制作技术。面点制作技术是烹饪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比较丰富的一门科学技术。我国面点技术在长期发展中,在历代厨师不断实践和广泛交流中,创作了品类繁多、口味丰富、形色俱佳的面点制品,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的声望。加上我国幅员广阔,各地气候、物产、人们生活习惯的不同,面点制作在选料、口味、制法上,又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二、面点在饮食中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面点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物,在餐饮业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一) 面点是烹饪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烹饪专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菜肴配制和烹调,行业中俗称“红案”工种;二是面点制作,行业中俗称“白案”或“面案”工种。这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了餐饮业烹饪专业的全部生产业务。所以,面点和菜肴是一个整体的两方面。“红案”与“白案”虽然是两个工种,但两者具有严格的区别又有密切的配合。不少菜肴在食用时要配以点心一起食用才更富有特色。特别是正餐的主、副食结合和宴席上菜点的配套,体现一个整体内容的相互配合和密切联系。面点除了常与菜肴密切配合外,还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还可以离开菜肴独立存在而单独经营。(二) 面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人们的饮食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当今饮食社会化的观念日益深入和广泛,点心食品在饮食中已具有一定的地位。清晨的早点,午后的茶点,晚间的夜点,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饮食内容。尽管面点与菜肴相比较,价格低廉,但在饮食业中仍占有一半以上的比重,特别是遇到节假休息日,面点更成为人们休闲、旅游时必备的食品。(三) 面点是活跃市场、丰富人们生活的日常消费品面点不仅是饭前食后作为充饥的主要食品,而且在会亲访友时,也能作为表达心意、联络感情的极好礼品。它既能当主食吃饱,又能上桌配套增添花色。特别是逢年过节、外出旅游,便于携带的点心食品更会受到人们的喜爱。不少点心还和历史或传说有着密切的联系,《江乡节扬时》载:“中秋食月饼,夜则设以祭月亦取人月双圆之意。”故而,清明节的青团、重阳节的重阳糕、元宵节的汤圆等,都有着类同的寓意。由此可见面点是丰富人们生活、方便群众、活跃市场、促进消费的重要消费品。综上所述,面点在整个饮食生活中起到了提供旅游方便、解决日常需求、改善饮食内容、调剂营养口味、充实生活需要、完善宴席结构的重要作用。也正因为它有如此多的需求,所以我们要通过面点创新来改善消费者的需求,面点创新不仅可以为饭店、宾馆、酒店稳定客源、带来利润,而且可以让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中式面点的创新方法据调查,不少地方的面点品种老面孔居多,制作技艺简单化,有的数十年不变,一直在“唱着古老的歌谣”,主要是创新不够,继承优良传统也不足。我国面点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精湛的技艺和珍品。因此,继承传统技艺、创新传统名品应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以前许多名店、老店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但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面点文化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如发酵法的研究,清汤、奶汤的制作,油炸品的酥脆,糕的松软糯,馅心风味的把握,名品的继承等等,每一项都有许多问题值得深思。杭州奎元馆是著名的江南老面馆,该店的虾爆鳝鱼面是传统佳味,如今仍在热销,而近几年在奎元馆点食虾爆鳝鱼面,觉得面条尚可,但汤鲜度不够,鳝鱼片炸得略硬,不够酥。与四十年前的鳝鱼面相比,总觉得有些逊色。当然,传统著名面食大多是用手工制作出来的,以经验型为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好的。但如有一批有心人将名面食继承下来之后,再加以提高,传统著名面食就会更上一层楼了。(一) 拓展新型原料,创新新的面点品种 制作面点的主要材料有:皮胚料、馅料、调辅料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其具体品种成百上千、琳琅满目。在充分运用传统原料的基础上,注意选用西式新型原料,如:咖啡、蛋片、干酪、炼乳、奶油、糖浆以及各种润色剂、加香剂、膨松剂、乳化剂、增稠剂和强化剂,以提高面团和馅料的质量,赋予创新面点品种特殊的风味特征。1、面团的发展是面点品种创新的基础中国面点品种花样繁多,根据《淮扬风味面点五百种》一书记载,仅以扬州为中心的淮扬面点,花样品种就达500多种;《神州传统小吃》一书收集到中华传统风味小吃品种600余种。这些传统面点品种的制作离不开经典的四大面团:水调面团、发酵面团、米粉面团和油酥面团。不管是有馅品种还是无馅品种,面团是形成具体面点品种的基础。因此,从面团着手,适当改换新型原料,创新新的面点品种,不失为一个绝好的途径。面皮、面胚用料创新。传统上,面点制作以面粉、糯米粉、粳米粉、玉米粉为主,现在已呈多样化的趋势。杂粮粉如:小米、高粱、荞麦、筱麦、燕麦等;块根类蔬菜粉如:芋艿、山药、红薯、马铃薯、茨菇、百合等;豆类粉如:绿豆、赤豆、豌豆、蚕豆、芸豆等,均可以和面粉、粳糯米粉掺和在一起制作面点的皮或胚料。当然,也有将鱼肉、猪肉敲薄为皮包馄饨的。水果汁、蔬菜汁也可以用来调制面皮。如此,就可以使面皮、面胚更丰富多彩。例如:作为2004年中国杭州美食节的重头戏,长三角面点大赛中,创新已成为大赛的主旋律。其中在面团的用料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和拓展,改变了昔日面点只用米或面做原料的状况,有许多选手用上玉米、红薯、南瓜等原料。比如说,扬州选手徐慧制作的“荞麦蜜枣”,该甜点在原料上用了杂粮荞麦;长兴紫金饭店的何传伟用小米绿豆做成了“小米绿豆团”;上海百乐门的以为选手用芋艿泥作皮,制作了“芋艿饺”等等,这些都顺应了大赛创新的主题,也反映了中式面点创新发展的潮流。除此之外,在某一种面团中掺入其它新型原料,形成多种多样的面点品种,这也是一种创新。例如:在发酵面团中适当添加一定比例的牛奶、奶油、黄油,会使发酵面团在松软蓬松中,更显得乳香滋润,不但口感变得更好了,而且也更富于营养了。再如:在调制水调面团时,可以采用牛奶、鸡汤等代替水来和面,或掺入鸡蛋、干酪粉等原料制作,也使面团增加特色。调制油酥面团除了食用传统的猪油外,也可以用黄油来调制,来形成中式面点创新品种。2、 馅心的变化是面点品种创新的源泉讲究馅心,注重口味。馅心的好坏对制品的色、香、味、形、质有很大的影响。馅心的变化是面点品种创新的源泉,虾、蟹、贝、参等水产品,以及杂粮、蔬菜、干果、水果、蜜饯、鲜花等都能用于制馅。除此之外,咖啡、蛋片、干酪、炼乳、奶油、糖浆、果酱、巧克力等西式新型原料也可用于馅心,创新不同的面点品种。如:元祖食品推出的巧克力月饼、咖啡月饼、冰淇淋月饼等已经引领了国内面点馅心品种创新的潮流。而扬州的食品企业也正在如火如荼地研究以仙人掌、芦荟等为馅心的包子,意在创新扬州包子,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精选用料,精心制作。馅心的原料选择非常讲究,所用的主料、配料一般都应选择最好的部位和品质。制作时,注重调味、成形、成熟的需求,考虑成品在色、香、味、形、质各方面的配合。如:制鸡肉馅选鸡脯肉;制虾仁馅选对虾。根据成形、成熟的需求,常将原料加工成丁、粒、茸等形状,以便包子捏成形和成熟。 “食无定味,适口者珍”。除了用料变化之外,馅心的口味也有了很大的创新。而口味源于各地不同的饮食生活习惯。在口味上,我国自古就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因而在面点馅心上体现出来的地方风味特色就显得特别明显。如:广式面点的馅心多具有口味清淡、鲜嫩滑爽等特点;京式面点的馅心注重咸鲜浓厚;苏式面点的馅心则讲究口味浓醇、卤多味美。在这方面,广式的蚝油叉烧包、京式的天津狗不理包子、苏式的灌汤包等驰名中外的中华名点,均是以特色馅心而著称于世的。传统的中式面点馅心口味主要分为咸味馅和甜味馅,咸味馅口味是鲜嫩爽口、咸淡合适,甜味馅是甜香适宜。在面点师的创新下,采用了新的调味料,面点馅心的口味有了很大变化,目前主要有:鱼香味、酱香味、酸甜味、咖喱味、椒盐味等等。例如:在2004年长三角面点大赛中,杭州新世纪大酒店选手范音的参赛面点是川味麻饼,馅心用上了鱼香肉丝,外香内鲜,余味十足;宁波凯利酒店选手周丁丰的参赛作品之一是“龙井荔”,外观像红色的荔枝,馅心却用少见的火龙果,再加上其他调料,口味酸甜,耐人寻味;而江苏以选手的作品“莲藕酥”采用了咖喱牛肉馅,则给人们带来了风靡东南亚的味觉享受。3、面点色、香、味、形、质等风味特征的创新是吸引消费者的保证色、香、味、形、质等风味特征历来是鉴定具体面点品种制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而面点品种的创新,也主要是在色、香、味、形、质等风味特征上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的需要。 在“色”方面,具体操作时除应坚持用色以淡为贵外,也应熟练用缀色和配色原理,尽量多用天然色素,不用人工色素。例如:松糕底层以本色粉为主,糕面薄施一层卧色粉,成熟后既达到色彩美的效果,又避免了用色过重的弊端。“味”的创新主要在于原料及味型的变化。现以黄桥烧饼为例探讨,最早的黄桥烧饼的馅料是猪板油粒和葱花加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等调拌而成,当时无论老百姓还是指战员官兵肚子里都没有油水,吃了香酥鲜美的大油酥饼,既充饥又充分补充了肚子里的油水,人们对此大加赞赏,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使黄桥烧饼的美名传扬全国,成为淮扬名点。但是后来吃的人少了,为什么呢?原有的传统品种太腻、太油,于是就对它进行了改良,在它的馅料中加入了火腿末,再后来又对它馅料中的板油粒、葱花、火腿末的比例进行了调整,使板油粒的比例仅占整个黄桥烧饼馅料的百分之二十了,改善了面点的口味。现在也有在馅心中加入一定比例虾仁、澳带等的,更是提高了黄桥烧饼的味觉效果,使得这一传统历史名点经久不衰。“形”的变化种类繁多,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造型,即使同一品种,不同地区,不同风味流派也会千变万化,造型各异。具体的“形”主要有:几何形态、象形形态(它可分为仿植物形和仿动物形)等等。“形”的创新要求简洁自然、形象生动,可通过运用省略法、夸张法、变形法、添加法、几何法等手法,既创造出形象生动的面点,又简洁迅速。例如:裱花蛋糕中用于装饰的月季往往省略到几瓣,但仍不失月季花的特征;“金鱼饺”着重对金鱼眼和鱼尾进行夸张以更加形象。“质”的创新主要在保持传统面点“质”的稳定性的同时,善于吸收食品的特殊的“质”。例如:山东章丘市的谢元羸将包子烧着吃,成功创制了“火烧包”,一改传统包子汽蒸2000多年的历史,面皮由小麦高筋粉加入特别的改良稳定剂,馅料与中药配并加入特别的香料,入炉烧制8-10分钟即可成熟。成品色泽金黄,上面的芝麻酱像太空闪烁的繁星,包子外酥内嫩,具有炸鸡柳的酥、羊肉串的香、包子的味。应该说他的创新主要在于成功的抓住包子的“质”,适应消费者的口感变化。(二) 开发面点制作工具与设备,改良面点生产条件“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式面点的生产从生产手段看有手工生产、印模生产、机器生产三种,但从实际情况看,仍然以手工生产为主,这样便带来了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为推广与发扬中式面点的优势,必须结合具体面点品种的特点,创新、改良面点的商场工具与设备,使机器设备生产出来的面点产品,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手工面点产品的具体风味特征指标。(三)讲究营养科学,开发功能性面点品种人类对食品的要求是,首先是吃饱,其次是吃好。当这两个要求都得以满足后,就希望摄入的食品对自身健康有促进作用,于是出现了功能性食品。中国饮食一向有同医疗保健紧密联系的传统,药食同源、医厨相通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就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即量足、质好、卫生。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料时应注意:(1)以谷类为主,约占总食物摄入量的60%-80%,所供的热量占总热量的60%或更多。(2)蛋白质每日摄取大约70克左右,如可用谷类、豆类粉做面皮,肉类蛋白质制作馅。(3)维生素方面,维生素A的来源极少,主要靠有色蔬菜中的胡萝卜,用胡萝卜汁来和面更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功能性面点”一词,适合21世纪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现今既要满足人们对食品的心里需要,更要满足人体的审理需要。营养、益智、疗效、保健、延寿等是21世纪中国食品和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方向。“功能性面点”突出了食物原料本身具有的保健功能,明确了保健面点不是药膳面点,更不是药品。“功能性面点”具有四种功能,即享受功能、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及安全功能。而一般性面点没有保健功能或者说有很小的保健功能,达到忽略程度。面点中都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营养功能不等于有保健功能,不同的营养及量的多少,对个体有很大差异性,甚至具有反差性。如蛋白质、高脂肪的动物性食物,其营养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心血管病和肥胖病人来说,不但没有保健功能,而且会产生负作用。保健功能是指对任何人都具有预防疾病和辅助疗效的功能,如能良好调节人体内器官机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预防高血压、血栓、动脉硬化、心血管病、癌症、抗衰老以及有助于病后康复等功能。总之面点的保健功能就是指具有益于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依据以上所述,“功能性面点”可以被定义为:除具有一般面点所具备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形)外还具有一般面点所没有的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同时作为功能性面点还应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由通常面点所使用的材料或成分加工而成,并以通常的形态和方法摄取;应标记有关的调节功能;含有已阐明化学结构的功能因子;功能因子在面点中稳定存在,安全性高,作为面点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功能性面点的发展是面点品种创新的趋势。功能性面点的创新主要包括老人长寿、妇女健美、儿童益智、中年调养等四大功能。例如:可以开发出具有减肥或轻身功效的减肥面点品种;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血脂及血清胆固醇、减少血液凝聚等作用的降压面点品种;也可以开发出使老人延寿,使儿童益智的面点品种。食疗面点是中国面点的宝贵遗产之一。《中国面点史》写道“食疗面点中的食药,本身就具有各种疗效,再与面粉配合制成各种面点后,便于人们食用,于不知不觉中治病。食疗面点确实是中国人的一个发明创造。”因此,要努力加以发掘、整理,同时利用现代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优势,发展中国特色的功能性面点。按其服用对象和功能分类如下: (1)以健康人为服务对象,以增进人体健康和各项体能为目的的功能性面点。再按其功能可分为延年益寿的面点、增强免疫功能的面点、抗疲劳面点、健脑益智面点、护肤美容面点等。(2)以健康异常人为服务对象,以防病和治病为目的的功能性面点,即疗效面点。再按其功能可分为:降血脂面点、降糖面点、减肥面点等。四、中式面点的发展之路面点的创新任重而道远,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也需要我们踏实勤奋地去挖掘、精心尽力地去培养、求真务实地去研究,面点的创新才能持久充满活力。面点的创新其实是面点师与客人间引起一种共鸣,一种互相之间的认同。面点需要创新的内容还有很大方面,在实际操作中,面点师创新新的面点品种时,既要敢于海阔天空,无所顾忌、无宗无派,又要“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紧紧抓住中国烹饪的精髓——以“味”为主、以“养”为目的和“适口者珍”的瞬息万变的市场之“宗”,这样一定能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式面点发扬光大。参考文献1、《面点制作工艺》,张仁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厨师必读》,汪荣,中国商业出版社,、《面点制作工艺》,刘耀华,中国商业出版社,、《烹饪技术与餐饮服务》,孙世信,中国标准出版社,、期刊 中国食品,刘云亮,2006年第16期

食品加工就是把可以吃的东西通过某些程序,造成更好吃或更有益等变化。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面点食品加工技术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试论中西面点加工工艺的区别

【摘 要】中西方面点在制作理论和技术上相互融合,各取所长,但由于中西方饮食的差异,在加工制作方法上还有一些不同。本文以紫薯面点为例,就中西面点在加工制作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差异做一浅谈。

【关键词】中西面点;紫薯;营养保健

1.中西面点简介

中式面点

中式面点指源于我国的点心,简称“中点”,双称为“面点”,它是以各种粮食、畜禽、鱼、虾、蛋、乳、蔬菜、果品等为原料再配以多种调味品经过加工而制成的色、香、味、形、质俱佳的营养食品。面点在中国饮食行业中通常被称为“白案”。它在饮食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既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主食又是人们调剂口味的补充食品。

西式面点

西式面点以面、糖、油脂、鸡蛋和乳品为原料,辅以干鲜果品和调味料,经过调制成型、装饰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质的营养食品。是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同东方烹饪一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面点行业在西方通常被称为“烘焙业“,在欧美国家十分发达。烘焙食品以款式美观、色香味美、新鲜可口的高品质制品来吸引顾客,促进产品销售。

2.中西面点加工方法的差异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也就是说,中国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虽然饮食文化差异较大,但是在中西方饮食中大部分以面食为主,那么面食在制作和加工方面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侧重点,也就是说,中西式面点为了迎合各自的饮食习惯,在制作加工方面存在以下差异。

中西方糕点在选料和成形加工方面存在的差异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特产丰富,这就为中式面点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再加上人口众多,各地气候条件不一,人们生活差异也很大,所以 选料要求比较精细,花样品种繁多。又由于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中方糕点制作的过程中要求纯手工制作,这就彰显出中式面点在加工制作上的难度和技巧。中式面点要求成形技法多样,造型美观,面点成形是面点制作中一项技术要求高、艺术性强的重要工序,归纳起来,大致有 18 种成形技法,即:包、捏、卷、按、擀、叠、切、摊、剪、搓、抻、削、拨、钳花、滚沾、镶嵌、模具、挤注等。通过各种技法,又可形成各种各样的形态。通过形态的变化,不仅丰富了面点的花色品种,而且还使得面点千姿百态,造型美观逼真。西式面点用料也很讲究,大多以乳品、蛋品、糖类、油脂、面粉、干鲜水果等为常用原料,其中蛋、糖、油脂的比例较大,而且配料中干鲜水果、果仁、巧克力等用量大。西点的加工制作要求从造型到装饰,每一个图案或线条,都清晰可辨,简洁明快,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西方糕点的加工装饰属于用一两种装饰材料进行的一次性装饰,操作简便、速度快适合大批量生产。其制作表现形式主要有:仿真形式、抽象形式、卡通形式等等。

中西面点在烹制加工方法上的差异

中国的面食,制作的时候以蒸、煎、烘、煮、烙、炸为主,口感较为轻淡,不像西点,太甜,中式面点多以油炸为主,多油腻,其实这点和中国人的饮茶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茶可以去油腻。西方的点心,制作的时候以烘、烤为主,主要依靠模具一次性成型。这样制作起来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而且形状统一,看起来比较整齐、美观。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传播,中西方的烹制方法也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烹制面食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多种烹制方法相结合,这样就能让人们品尝到各种口味不同、风格各异的美食。综上所述,不管是中点还是西点,在加工工艺上应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推陈出新。

这本来就是餐饮工作人员不变的信条。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餐饮文化也在逐步走向理解、包容、融合、贯通。餐饮从业人员在保护好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工艺的同时,也要努力学习西式面点的制作技巧。内外兼收,洋为中用,为国人的餐桌上献上更多的面点制品,做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美味佳肴。

3.芝麻莲蓉酥的制作

材料:

油皮:中筋面粉200克(高粉150克+低粉50克)、细砂糖36克、猪油65克、温水70-80克、盐3克

油酥:低筋面粉200

克、猪油90克

内馅:红莲蓉(广州莲香楼出品)500克、

装饰:蛋液适量,生白芝麻适量

(以上量可做成品20个)

(1)油皮:面粉加入其余材料揉成面团,静置15分钟,分成20份备用。

(2)油酥:面粉与油揉成团,分成20个备用。

(3)内馅:黑芝麻蓉分成20份,葡萄干洗净沥干水,每份芝麻蓉包入3、4粒葡萄干滚圆备用。

(4)油皮包入油酥,擀卷两次,再擀成圆皮,包入内馅,收口朝下,略压成扁圆状,刷蛋液,再沾上一层白芝麻,放入烤盘。

(5)烤箱预热,190度中层烤约25-30分钟即可。

4.紫薯面点的制作

紫薯又叫黑薯,英文名称 Purple Potato,紫薯因其表皮和肉质均呈迷人的紫色而更加的惹人喜爱。紫薯不但颜色可爱,而且还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物质,其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

在馅心上的应用

将紫薯清洗、去皮、切片、蒸煮后制成紫薯泥,紫薯泥与牛奶、椰浆、大枣、果仁、砂糖等常用面点馅心原料搭配,可以制作出十几种甚至几十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馅心。

在西式面点上的应用

蒸煮熟制的紫薯泥不仅仅可以制成馅心,还可以直接放入调制的面团或面糊中。制出别具一格的可口美食。

例一:紫薯蛋糕:

原料:鸡蛋500克,砂糖400克,蛋糕油40克,紫薯泥500克,低粉500克,小苏打10克,泡打粉10克,香粉10克,色拉油300克,水 300克。做法:(1)预热烤箱至 170℃(或上火175℃、下火160℃),在烤盘上铺上垫纸,再放好蛋糕圈备用。(2)将鸡蛋液放入搅拌桶,加砂糖快速搅拌至发白。(3)在搅拌桶依次加入蛋糕油、低筋粉、泡打粉、苏打粉和紫薯泥,打发至中性发泡。(4)依次慢速加入水、色拉油拌匀,装入烤盘进烤箱烘烤。(5)约烤40分钟,至蛋糕完全熟透取出,冷却后即可使用。

例二:紫薯糕

原料:紫薯500克,温水1100克,糖200克,鱼胶粉18克做法:(1)将紫薯蒸熟后去皮,用搅拌机加600克温水搅拌成糊状。(2)鱼胶粉用冰水泡开,沥干后和温水一起放锅内 , 小火烧开使之熔化。(3)把紫薯倒入锅内,再加入糖煮沸后再煮5分钟 , 需一直搅拌。(4)倒入干净的容器内,冷藏至凝固,取出切块即可。

在中式面点上的应用

(1)紫薯面条、饺子。

面条作为中国面食家族的重要一员,深受人们喜爱。紫薯全粉与一定量的面粉混合(通常 1:3),运用常用的面条加工工艺,可以制作出美味的紫薯面条。一碗热气腾腾的紫薯面条,再配以当地各具特色的酱卤,保证让你胃口大开、回味无穷。当热喜欢吃饺子的朋友也可以用紫薯面团来包饺子,无论是荤是素您做的紫薯面饺子不仅馅心鲜美,饺子里还会有紫薯带给您的香甜。

(2)紫薯馒头、花卷。

面粉中加入紫薯面,通过发酵制成的馒头、花卷更容易消化吸收,紫薯的保健功能会更好的发挥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特殊人群食用。

【参考文献】

[1]余建忠.烘培业从同质化走向细分化 [J].农产品加工(综合刊),2010,(08):14-15.

[2]顾尧臣.主食面制品加工技术的探讨和建议[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3,(03):8-12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面点食品加工技术论文

熟食可分为冷熟食、热熟食和包装熟食。冷熟食,它包括保鲜香肠切片、风味凉拌菜(湖南、四川、朝鲜)、酱肉、寿司;热熟食:它包括主食面点、烧烤类、油炸类、卤水类、小炒快餐;包装熟食,它包括香肠、豆制品、酱肉、凉拌等。由于熟食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加工程序复杂。现仅将熟食中面点的分类和制作工艺介绍如下。一、面点的分类面点主要可分为:饼类(面食之圆扁者皆谓之饼),饺类(水饺);条类(面条);糕类;团类(团糕);包类(包子);卷类(蛋卷、煎饼卷、春卷等);冻类(西瓜冻)等。二、面点的工艺流程1.选择原材料面点的原料选择,即选取优质原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择适合于制品的制作要求、制作特色的原料品种。第一步,主要从质地、品种、部位、营养卫生几方面着眼。质地:优质优价,损耗微小,与成品要求相符,软硬、老嫩适宜,滋味纯正。品种:原料鲜活,光泽正常;原料干制,形态完好,杂质甚少。均无异味,感官良好。部位:馅料讲究部位质量。根据制品要求选择动植物最适当的部位,蔬菜该叶则叶,该茎则茎。营养卫生:营养丰富,鲜美适口,无污无毒,利于吸收,利人康健。第二步,要熟悉和掌握原料的性质、用途、加工、处理方法等。性质用途:掌握原料的性质、目的是达到物尽其用,发挥原料的最大用途。皮坯料:米、麦及各种杂粮,都含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成熟后都有松、软、粘、韧等特点,但其性质又有一定的差别,有的只能单独使用,有的可以混合使用,如不熟悉这些情况,就很难合理使用;性质不同,制作方法亦随之而异。辅助料:酵母、油脂、化学膨松剂等,主要用以改善面团性质,使制品形成酥松多孔、柔软体大的特色。这些原料在面点制作中有其特殊的性质,加入面团中通过理化及生物的变态反应,而发挥作用。在使用时应熟悉其成分、质量、性质、使用方法。如在面团中,酵母的发酵能力,盐碱的筋力、糖的脱水性,碱矾的起发性等。有些辅助料如色素、香精等,使用过量对人体有害,应按国家规定合理使用。加工处理方法:面点制品所用的原料,大都在制作前经过加工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在使用上就有所差别,制作的品种也随之有所不同。所以,不同面点的制品,就要求原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否则,会影响成品质量。如米粉制品,有的适宜用粗粉制作,也有的适宜于用细粉调制。米粉因磨制的方法和过程不同,又分为干磨粉、湿磨粉、水磨粉等,虽同属米粉,但因加工不同,性质则有很大差异。再如“抻面”技术,要想抻出细如发丝的“龙须面”,就须使用加工精细的精粉,而标准粉就较难抻出。2.调制面团(1)和面。和面是指将粉料与水、油、蛋液等掺和揉成面团的过程。它是整个面点制作中最初的一道工序。亦是制作面点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团调和的软硬,会直接影响面点制作工艺和成品的质量。(2)揉面。揉面就是在面粉颗粒吸水发生粘连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揉搓,使各种粉料调和均匀,充分吸收水分而膨胀粘连形成面团的过程。揉面是调制面团的关键,它可使面团进一步均匀、增劲、柔润、光滑或酥软等。3.成型预加工(1)搓条:搓条是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的一种手法。(2)下剂:下剂,也叫掐剂子,即将搓条后的面团分割成为有一定重量的坯子。它要求大小均匀,重量一致。下剂直接关系到制品成型的整齐和规格的大小、核算的标准等。(3)制皮:制皮就是用手或擀面杖将面剂按擀成圆形扁片的过程,亦叫擀皮。制皮技术要求高,操作方法较复杂,它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包捏和制品的成。(4)上馅:上馅,有些地区叫包馅、塌馅、打馅等。即在制成的坯皮中间放上已制好的馅心的过程,它是制作有馅品种的一道必需工序。上馅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成品的包捏和质量。(5)成型:中国画点品种丰富多彩,形态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全国各地的面点品种大都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并各有其风味特色。从造型上讲,也是点、线、面、体,应有尽有,并可将其分成许多种类型。按成型的程序来分,可分为三类:第一,先预制成型后烹制成熟的,绝大多数糕点、包饺等都是采用此法,包成馅心后即成形状。第二,加边热边成型的,这包括小元宵、藕粉圆子、煎饼、刀削面、拨鱼及各式炒面、汤面等品种。第三,加热成熟后再处理成型,多用于凉糕,如凉团、如意凉卷、年糕等。按成型的手法来分,可分为揉、搓、擀、卷、包、捏、夹、剪、抻、切、削、拨、叠、摊、按、印、钳、滚、嵌等。按制品完成的形态分,可分为简易型、雕塑型、图案型、拼摆型;按其体态分,先分为固态造型、液态造型(汤羹),还可以分为平面型、立体型。4.加热熟制面点通过包捏成型后,进行最后的熟制工序。熟制工序就是把生的半成品通过各种方法加热,使其在一定的温度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成为色、香、味、形俱佳的熟食品的过程。面点熟制的主要方法有:(1)煮:煮制之法,是面点制作中最简便,最易掌握的一种方法。它是把成形的生坯,投入水锅中,利用水受热后产生的温度对流作用,使制品成熟。(2)蒸:蒸是把制品生坯放在笼屉(或蒸箱)内,用蒸汽传导热的方法使制品成熟。(3)炸:炸是将制作成形的面点生坯,放入一定温度的油内,利用油的热量使之成熟的一种方法。炸制法是用大锅满油加热,将制品全部浸泡在油内,并使制品在锅内有充分活动的余地。油烧热后,制品逐个下锅,炸匀炸熟,一般呈金黄色,即可出锅。(4)煎:煎是用煎锅少量油或水的传热使制品成熟的方法。煎锅大多为平底锅,其用油量多少,视品种需要而定。一般以在锅底平抹薄薄一层为限,有的品种需油量较多,但以不超过制品厚度一半为宜。(5)烤:烤又叫烘,它是利用烘烤炉内的高温,即热空气传热使面点成熟的一种方法。一般烤炉的炉温都在200℃—250℃之间,最高的达300℃,炉内高温的作用,可使制成品外表层呈金黄色,富有弹性和疏松性,达到香酥可口的效果。(6)烙:烙是把成形的生坯,摆放在平锅内,架在炉火上,通过金属传导热量使制品成熟的一种方法。烙的特点是热量直接来自温度较高的锅底,金属锅底受热较高,将制品放在上面,两面反复烙制成熟。一般烙制的温度在180℃左右,通过锅底热量成熟的烙制品具有皮面香脆,内里柔软,呈类似虎皮的黄褐色(刷油的金黄色)等特点。(7)复加热法:我国面点种类繁杂,熟制方法也是丰富多彩的,除上述这些单加热法以外,还有许多面点需要经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加热过程。这种经过几种熟制方法制作的称为复加热法,又称综合熟制法。它与上述单加热法不同之处,就是在成熟过程中往往要多种熟制方法配合使用,基本上与复杂的菜肴烹调相同。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即为蒸或煮成半成品后,再经煎、炸或烤制成熟的品种。如油炸包、伊府面、烤馒头等。第二类,即是将蒸、煮、烙成半成品后,再加调味配料烹制成熟的面点品种。如蒸拌面、炒面、烩饼等,这些方法已与莱肴烹调结合在一起,变化也很多,需要有一定的烹调技术才能掌握。饮食科学日益普及,“海鲜随风去,珍菌自然来”,人们意识到食用菌富含8种氨基酸和14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它们具有减肥、排毒、益脾和胃、理气化痰、美容润肤、降压降血脂、抗病防癌等功效。现在食用菌也向调理保健方面逐步转变,中国是当今国际菇菌最为丰富的生产大国,食用菌也是国内外消费者公认的“绿色食品、健康食品”。我国的食用菌菜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市场上食用菌产品大概分了这样几类:干品、鲜品、盐渍产品。然而,干货食用菌经水发还原后,其原有的新鲜脆嫩滑润口感,便因果胶失水变质而消失殆尽,有不少食用菌如羊肚菌、牛肝菌、黑虎掌菌、老人头菌,鲜活时滑润而富有弹性,一旦干制后,纤维老化,虽然浸泡蒸煮还软,仍质地粗韧,毫无鲜活时的滑润口感,因此除了干货、鲜货,目前采取的方法还有盐渍食用菌。(最能保持食用菌质感的保鲜之一,而且口感鲜嫩)。盐渍食用菌在烹制前必须漂净高浓度的食用盐及柠檬酸。D—异抗坏血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同时在漂洗之后,也损失了一大部分原有的菌鲜味。在烹制前要进行脱盐及排酸处理,方法有脱盐剂和水洗两种方法。一般用水洗的方法简单实用,无化学残留,没有异味。盐渍滑子菇、灵芝、见手菌、小白菇、鸡枞菌等个体较小的菌菇类,一般不用改刀,先用清水清洗掉表面盐汁,单放入盛满清水的盆中,放入少量食醋,每3小时换清水一次,一般12小时可以取出盐份及酸味,如果温水或者流水,脱盐时间会大大缩短。盐渍老人头、黑虎掌、杏鲍菇等肉质肥厚的菌菇类,要先改刀薄片或细丝,再用以上方法清洗盐份及酸味。如何最大程度恢复盐渍食用菌原有的香味和鲜味?“唱戏的腔,厨师的汤”,通常高档厚料如:鲍鱼、鱼翅、燕窝、鱼肚等本身没有浓厚的味道,只能通过上等清汤、浓汤、奶汤及鲍汁等汤来弥补。而食用菌也一样,烹制盐渍食用菌,要用优良的山珍底料烹制食用菌高汤,才能使食用菌成为宴会的名菜珍肴。还有一种百菇精,是去除咸味的食用菌恢复菌香菌鲜的必备调料。除了以上方法外,烹制去除咸味的盐渍食用菌,还应该掌握以下窍门:烹制时,需将去咸味的盐渍食用菌用烧沸的油、盐水焯水以去除水份,也可以用食用菌鲜汤来浸、拌、蒸、煮,以增加食用菌的基本滋味,然后再正式烹制。如用盐渍食用菌煲汤,应该中火煨煮20分钟以上,让食用菌肉质内的鲜香味渗透出来,并使用大蒜、大葱、鸡油来提香增色,不宜加麻油、黄油、生姜等常用的调料,要想突出盐渍食用菌的原汁原味,不用荤腥的原料调料或者减弱荤料味道,用菌菇类炖老鸭,就不宜用老鸭原汤,否则,菌菇的鲜香味就会被老鸭的味道掩盖。食用菌的清汤和高级靓汤及菌油和菌菇酱在烹制食用菌菜肴时会经常用到,现特别介绍它们的制作流程,及菌油和菌菇酱的详细制作过程。A 食用菌清汤的制法:将野生的猴头菇、白牛肝菌、白虎掌菌、鸡枞菌等干货,按一定比例配制后剁碎装入纱布袋内,再用清水炖2小时后备用,汤汁澄汁透明无颜色,适用于口味清淡、颜色清淡的各类菌菇菜肴。B 食用菌高级靓汤的制法:在清汤煲好后的基础上,添加剁碎的干松茸、干羊肚菌等菌菇类,用小火炖至1小时后过滤备用,汤色透明,呈淡黄色,适用于高档的食用菌菜肴。C 菌油原料:香油4斤、干牛肝菌1两、干香菇、干鸡腿菇、干竹荪、干平菇各一两、鲜口蘑半斤。制作:炒锅下香油烧热后,下入鲜口蘑炒干水分后,下入以上干菌用小火烧20分钟后过滤,留菌油备用。D 菌菇酱原料:素油2斤、豆豉1斤、郫县豆瓣5两、桂皮、白蔻、小茴、百菇精、炒制花生粉、黄豆粉、沙爹酱各适量。制作:将豆豉、豆瓣剁细备用,锅内下素油5两,以葱姜炝锅后,下入香料用小火熬出香味后,将料渣打出再放入豆瓣酱炒出香味,加素油1斤,将豆豉下入,用小火将豆豉炒翻沙后下素油降温(边炒边下素油降温),再下入豆腐乳泥、百菇精、花生粉、黄豆粉、沙爹酱炒匀即可。

浅谈面点风味毕业论文

熟食可分为冷熟食、热熟食和包装熟食。冷熟食,它包括保鲜香肠切片、风味凉拌菜(湖南、四川、朝鲜)、酱肉、寿司;热熟食:它包括主食面点、烧烤类、油炸类、卤水类、小炒快餐;包装熟食,它包括香肠、豆制品、酱肉、凉拌等。由于熟食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加工程序复杂。现仅将熟食中面点的分类和制作工艺介绍如下。一、面点的分类面点主要可分为:饼类(面食之圆扁者皆谓之饼),饺类(水饺);条类(面条);糕类;团类(团糕);包类(包子);卷类(蛋卷、煎饼卷、春卷等);冻类(西瓜冻)等。二、面点的工艺流程1.选择原材料面点的原料选择,即选取优质原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择适合于制品的制作要求、制作特色的原料品种。第一步,主要从质地、品种、部位、营养卫生几方面着眼。质地:优质优价,损耗微小,与成品要求相符,软硬、老嫩适宜,滋味纯正。品种:原料鲜活,光泽正常;原料干制,形态完好,杂质甚少。均无异味,感官良好。部位:馅料讲究部位质量。根据制品要求选择动植物最适当的部位,蔬菜该叶则叶,该茎则茎。营养卫生:营养丰富,鲜美适口,无污无毒,利于吸收,利人康健。第二步,要熟悉和掌握原料的性质、用途、加工、处理方法等。性质用途:掌握原料的性质、目的是达到物尽其用,发挥原料的最大用途。皮坯料:米、麦及各种杂粮,都含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成熟后都有松、软、粘、韧等特点,但其性质又有一定的差别,有的只能单独使用,有的可以混合使用,如不熟悉这些情况,就很难合理使用;性质不同,制作方法亦随之而异。辅助料:酵母、油脂、化学膨松剂等,主要用以改善面团性质,使制品形成酥松多孔、柔软体大的特色。这些原料在面点制作中有其特殊的性质,加入面团中通过理化及生物的变态反应,而发挥作用。在使用时应熟悉其成分、质量、性质、使用方法。如在面团中,酵母的发酵能力,盐碱的筋力、糖的脱水性,碱矾的起发性等。有些辅助料如色素、香精等,使用过量对人体有害,应按国家规定合理使用。加工处理方法:面点制品所用的原料,大都在制作前经过加工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在使用上就有所差别,制作的品种也随之有所不同。所以,不同面点的制品,就要求原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否则,会影响成品质量。如米粉制品,有的适宜用粗粉制作,也有的适宜于用细粉调制。米粉因磨制的方法和过程不同,又分为干磨粉、湿磨粉、水磨粉等,虽同属米粉,但因加工不同,性质则有很大差异。再如“抻面”技术,要想抻出细如发丝的“龙须面”,就须使用加工精细的精粉,而标准粉就较难抻出。2.调制面团(1)和面。和面是指将粉料与水、油、蛋液等掺和揉成面团的过程。它是整个面点制作中最初的一道工序。亦是制作面点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团调和的软硬,会直接影响面点制作工艺和成品的质量。(2)揉面。揉面就是在面粉颗粒吸水发生粘连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揉搓,使各种粉料调和均匀,充分吸收水分而膨胀粘连形成面团的过程。揉面是调制面团的关键,它可使面团进一步均匀、增劲、柔润、光滑或酥软等。3.成型预加工(1)搓条:搓条是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的一种手法。(2)下剂:下剂,也叫掐剂子,即将搓条后的面团分割成为有一定重量的坯子。它要求大小均匀,重量一致。下剂直接关系到制品成型的整齐和规格的大小、核算的标准等。(3)制皮:制皮就是用手或擀面杖将面剂按擀成圆形扁片的过程,亦叫擀皮。制皮技术要求高,操作方法较复杂,它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包捏和制品的成。(4)上馅:上馅,有些地区叫包馅、塌馅、打馅等。即在制成的坯皮中间放上已制好的馅心的过程,它是制作有馅品种的一道必需工序。上馅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成品的包捏和质量。(5)成型:中国画点品种丰富多彩,形态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全国各地的面点品种大都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并各有其风味特色。从造型上讲,也是点、线、面、体,应有尽有,并可将其分成许多种类型。按成型的程序来分,可分为三类:第一,先预制成型后烹制成熟的,绝大多数糕点、包饺等都是采用此法,包成馅心后即成形状。第二,加边热边成型的,这包括小元宵、藕粉圆子、煎饼、刀削面、拨鱼及各式炒面、汤面等品种。第三,加热成熟后再处理成型,多用于凉糕,如凉团、如意凉卷、年糕等。按成型的手法来分,可分为揉、搓、擀、卷、包、捏、夹、剪、抻、切、削、拨、叠、摊、按、印、钳、滚、嵌等。按制品完成的形态分,可分为简易型、雕塑型、图案型、拼摆型;按其体态分,先分为固态造型、液态造型(汤羹),还可以分为平面型、立体型。4.加热熟制面点通过包捏成型后,进行最后的熟制工序。熟制工序就是把生的半成品通过各种方法加热,使其在一定的温度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成为色、香、味、形俱佳的熟食品的过程。面点熟制的主要方法有:(1)煮:煮制之法,是面点制作中最简便,最易掌握的一种方法。它是把成形的生坯,投入水锅中,利用水受热后产生的温度对流作用,使制品成熟。(2)蒸:蒸是把制品生坯放在笼屉(或蒸箱)内,用蒸汽传导热的方法使制品成熟。(3)炸:炸是将制作成形的面点生坯,放入一定温度的油内,利用油的热量使之成熟的一种方法。炸制法是用大锅满油加热,将制品全部浸泡在油内,并使制品在锅内有充分活动的余地。油烧热后,制品逐个下锅,炸匀炸熟,一般呈金黄色,即可出锅。(4)煎:煎是用煎锅少量油或水的传热使制品成熟的方法。煎锅大多为平底锅,其用油量多少,视品种需要而定。一般以在锅底平抹薄薄一层为限,有的品种需油量较多,但以不超过制品厚度一半为宜。(5)烤:烤又叫烘,它是利用烘烤炉内的高温,即热空气传热使面点成熟的一种方法。一般烤炉的炉温都在200℃—250℃之间,最高的达300℃,炉内高温的作用,可使制成品外表层呈金黄色,富有弹性和疏松性,达到香酥可口的效果。(6)烙:烙是把成形的生坯,摆放在平锅内,架在炉火上,通过金属传导热量使制品成熟的一种方法。烙的特点是热量直接来自温度较高的锅底,金属锅底受热较高,将制品放在上面,两面反复烙制成熟。一般烙制的温度在180℃左右,通过锅底热量成熟的烙制品具有皮面香脆,内里柔软,呈类似虎皮的黄褐色(刷油的金黄色)等特点。(7)复加热法:我国面点种类繁杂,熟制方法也是丰富多彩的,除上述这些单加热法以外,还有许多面点需要经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加热过程。这种经过几种熟制方法制作的称为复加热法,又称综合熟制法。它与上述单加热法不同之处,就是在成熟过程中往往要多种熟制方法配合使用,基本上与复杂的菜肴烹调相同。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即为蒸或煮成半成品后,再经煎、炸或烤制成熟的品种。如油炸包、伊府面、烤馒头等。第二类,即是将蒸、煮、烙成半成品后,再加调味配料烹制成熟的面点品种。如蒸拌面、炒面、烩饼等,这些方法已与莱肴烹调结合在一起,变化也很多,需要有一定的烹调技术才能掌握。饮食科学日益普及,“海鲜随风去,珍菌自然来”,人们意识到食用菌富含8种氨基酸和14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它们具有减肥、排毒、益脾和胃、理气化痰、美容润肤、降压降血脂、抗病防癌等功效。现在食用菌也向调理保健方面逐步转变,中国是当今国际菇菌最为丰富的生产大国,食用菌也是国内外消费者公认的“绿色食品、健康食品”。我国的食用菌菜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市场上食用菌产品大概分了这样几类:干品、鲜品、盐渍产品。然而,干货食用菌经水发还原后,其原有的新鲜脆嫩滑润口感,便因果胶失水变质而消失殆尽,有不少食用菌如羊肚菌、牛肝菌、黑虎掌菌、老人头菌,鲜活时滑润而富有弹性,一旦干制后,纤维老化,虽然浸泡蒸煮还软,仍质地粗韧,毫无鲜活时的滑润口感,因此除了干货、鲜货,目前采取的方法还有盐渍食用菌。(最能保持食用菌质感的保鲜之一,而且口感鲜嫩)。盐渍食用菌在烹制前必须漂净高浓度的食用盐及柠檬酸。D—异抗坏血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同时在漂洗之后,也损失了一大部分原有的菌鲜味。在烹制前要进行脱盐及排酸处理,方法有脱盐剂和水洗两种方法。一般用水洗的方法简单实用,无化学残留,没有异味。盐渍滑子菇、灵芝、见手菌、小白菇、鸡枞菌等个体较小的菌菇类,一般不用改刀,先用清水清洗掉表面盐汁,单放入盛满清水的盆中,放入少量食醋,每3小时换清水一次,一般12小时可以取出盐份及酸味,如果温水或者流水,脱盐时间会大大缩短。盐渍老人头、黑虎掌、杏鲍菇等肉质肥厚的菌菇类,要先改刀薄片或细丝,再用以上方法清洗盐份及酸味。如何最大程度恢复盐渍食用菌原有的香味和鲜味?“唱戏的腔,厨师的汤”,通常高档厚料如:鲍鱼、鱼翅、燕窝、鱼肚等本身没有浓厚的味道,只能通过上等清汤、浓汤、奶汤及鲍汁等汤来弥补。而食用菌也一样,烹制盐渍食用菌,要用优良的山珍底料烹制食用菌高汤,才能使食用菌成为宴会的名菜珍肴。还有一种百菇精,是去除咸味的食用菌恢复菌香菌鲜的必备调料。除了以上方法外,烹制去除咸味的盐渍食用菌,还应该掌握以下窍门:烹制时,需将去咸味的盐渍食用菌用烧沸的油、盐水焯水以去除水份,也可以用食用菌鲜汤来浸、拌、蒸、煮,以增加食用菌的基本滋味,然后再正式烹制。如用盐渍食用菌煲汤,应该中火煨煮20分钟以上,让食用菌肉质内的鲜香味渗透出来,并使用大蒜、大葱、鸡油来提香增色,不宜加麻油、黄油、生姜等常用的调料,要想突出盐渍食用菌的原汁原味,不用荤腥的原料调料或者减弱荤料味道,用菌菇类炖老鸭,就不宜用老鸭原汤,否则,菌菇的鲜香味就会被老鸭的味道掩盖。食用菌的清汤和高级靓汤及菌油和菌菇酱在烹制食用菌菜肴时会经常用到,现特别介绍它们的制作流程,及菌油和菌菇酱的详细制作过程。A 食用菌清汤的制法:将野生的猴头菇、白牛肝菌、白虎掌菌、鸡枞菌等干货,按一定比例配制后剁碎装入纱布袋内,再用清水炖2小时后备用,汤汁澄汁透明无颜色,适用于口味清淡、颜色清淡的各类菌菇菜肴。B 食用菌高级靓汤的制法:在清汤煲好后的基础上,添加剁碎的干松茸、干羊肚菌等菌菇类,用小火炖至1小时后过滤备用,汤色透明,呈淡黄色,适用于高档的食用菌菜肴。C 菌油原料:香油4斤、干牛肝菌1两、干香菇、干鸡腿菇、干竹荪、干平菇各一两、鲜口蘑半斤。制作:炒锅下香油烧热后,下入鲜口蘑炒干水分后,下入以上干菌用小火烧20分钟后过滤,留菌油备用。D 菌菇酱原料:素油2斤、豆豉1斤、郫县豆瓣5两、桂皮、白蔻、小茴、百菇精、炒制花生粉、黄豆粉、沙爹酱各适量。制作:将豆豉、豆瓣剁细备用,锅内下素油5两,以葱姜炝锅后,下入香料用小火熬出香味后,将料渣打出再放入豆瓣酱炒出香味,加素油1斤,将豆豉下入,用小火将豆豉炒翻沙后下素油降温(边炒边下素油降温),再下入豆腐乳泥、百菇精、花生粉、黄豆粉、沙爹酱炒匀即可。

所谓抓饼就是用爪子倒着吃的 所以装盘的时候应该拍成这样松散的状态,看着也比较有食欲,有脆皮,也有软心 。虽然拍的松散,但是用筷子挑起来应该不碎,丝丝相连(偶用左手拿筷子右手拍的,所以不大好看) ,饼的瓤部应该比较薄,有透明的感觉..... 做法: 材料1:中筋面粉240g 开水半杯 冷水半杯 盐适量 2:猪油或者色拉油6大匙(猪油香,色拉油也行,没有猪油我就用葵花籽油,也不错的) 做法: 1.将材料1揉匀成面团(先放开水,搅和一下就放冷水),盖上布或保鲜膜饧20分钟 2.饧好的面团分份(大饼就大份,喜欢秀气的就小份) 3.擀成大圆薄片,涂满油,然后像捏裙子摺一样的折成条状,一层叠一层,是平铺在面板上进行的,我词不达意,不知道这个能明白不 然后从一边开始卷,卷到另一边成一个圆饼,按扁它,擀成大约2cm的厚度 4.平底锅放少许油,稍中热,把饼两面烙成金黄色,如果饼大且厚就要用小点的火,不然里面熟不透 5.出锅后用两个擀面棍拍松即成! 手把手教你做手抓饼 材料:面粉 250g,开水(100℃的哦)120cc,冷水 50-60cc,油、盐适量(我只用了一半的分量) 做法:面粉放入容器,加开水,边加边搅拌,拌均匀成雪花状,然后加冷水揉至成团,案板洒面粉,继续揉面至表面光滑,用保鲜纸把它包好静置30分钟 面团擀成方形大薄片,刷一层薄油并洒上盐,将面皮如折扇子般折叠成一条长条,将长条卷起来,盘旋成一个圆形,面团静置10分钟后按扁 小火烧热平底锅,用把饼放入用中火煎烙(同时不断拍打挤压饼面),一面煎成金黄以后再煎另一面,趁煎紧第一个的另一面将第二个一起放进去煎,煎好就可以吃了。 出品此菜的餐馆】 [上海] 顺角轩酒店_五角场店 【菜系】 米面主食 【原料】 面粉500克、牛肉适量、麻油l00克 【做法】 色香味 主料面粉500克、牛肉适量、麻油l00克 制作 1)面粉加开水揉和揉透后,摊开冷却,然后搓成长条,揿扁擀成长方形薄皮坯子;将牛肉剁成碎末; 2)将葱、盐、油、花椒粉和牛肉末拌和均匀地撒在坯子上卷好,擀圆,上平底锅烙,烙至金黄色即可。 中西面点巧制作图书简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不再停留在吃得饱,还要求吃得美味,吃得健康。平衡膳食结构,是健康的重要保障。《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条就指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谷类即各种主食,有米饭、面条、饺子、面包等等,这些主食大约占人体需要总热量的60%。有专家指出“不吃主食等于慢性自杀”。由此可见主食是多么重要。在制作这些主食面点时,如果我们再注意多利用一些对健康有益的原料,如黄瓜、胡萝卜、木耳、红薯、玉米等,则不但能丰富我们的膳食,而且还有益于健康。本书奉献给大家的中西面点就是目前市面流行的、可达到膳食平衡的品种。 全书共收入面点300多种,分为中式面点和西式面点两大部分,每部分按不同面团分类,再按成熟方法顺序排列。书中对制作方法介绍得较为详尽,关键之处还在要领中做了说明,以方便读者掌握。读者可以挑选个人喜好的面点来制作。为了方便读者学习,本书还附赠VCD盘,读者可以模仿部分实例学做面点,一旦学会便可举一反三地做出书中所有的面点了。-读书网| 【本书目录】中士面点(一)水调面团类 香菇水饺 酸菜水饺 红油水饺 鸡肉水饺 拘杞水饺 菠菜水饺 鱼肉水饺 羊肉水饺 鲜虾韭黄饺 素菜辣味饺 虾贝一口饺 胡萝卜肉饺 蛤蜊馄饨 茄子馄饨 奸仁馄饨 素馅馄饨 榨菜猪肚面 沙茶肉丝面 清汤牛肉面 枣泥金鱼蒸饺 三味一品饺 蝴蝶饺 燕子枣香饺 梅花蒸饺 知了蒸饺 枣泥风轮饺 南瓜蒸饺 家常蒸饺 白菜虾肉饺 五味饺 碧绿饺 马蹄豆苗饺 蟹黄虾肉烧卖 糯米香肉烧卖 虾仁笋肉烧卖 牛肉陈皮烧卖 玉米锅贴 三鲜参贝锅贴 鸡汁肉馅锅贴 牛肉锅贴 虾仁煎饺 卷心菜肉煎饺 香菜肉末煎饺 肉末糟菜煎饺 紫菜煎饼 豆芽煎饼 花生煎饼 五香鲜菇煎饼 香肠煎饼 杂粮大饼 葱油煎饼 椒香烙饼 葱花香肉油饼 麻酱甜烙饼 豆沙烙花饼 黑胡椒洋葱盒子 雪菜盒子 牛肉白菜烙盒 鱼丝春卷 三丝春卷 潮州春卷 麻辣鸡丝春卷 酱香豆芽春卷 辣肉三角 (二)膨松面团类 姜汁包 小笼包 黑椒牛肉包 酱肉冬瓜包 素馅蒸包 萝卜丝包 五丁咸香包 干菜豆包 南瓜奶包 蛋黄水晶包 枣泥寿桃包 莲蓉葫芦包 芝麻蓉甜包 莲蓉佛手包 荷叶包 桃叶包 五香葱花卷 火腿卷 银丝卷 椒香糯米包卷 枣泥如意卷 四喜卷 腊肠卷 三丁花卷 棉花杯 生煎梅菜包 生煎芹菜包 生煎牛肉包 香辣雪菜包 香菇水煎包 羊肉水煎包 八鲜辣酱煎包 椒香煎饼 麻香鸡蛋卷 香酥鸡蛋散 脆香麻花 蛋酥麻花 炸油条 鲜虾多士 奶黄多士 芝麻笑口枣 奶油椰蓉酥 杏仁酥 橘酱松酥饼 蛋黄松酥批 花生枣泥松酥夹 什锦松酥饼 奶油豆沙批 番薯酥挞 紫菜烧鸡月饼 枣泥核桃月饼 黑芝麻月饼 光饼 麻香葱肉饼 (三)油酥面团类 (四)米及米粉面团类 (五)其他面团类西式面点 (一)面包类 (二)蛋糕类 (三)其他类.

食品加工就是把可以吃的东西通过某些程序,造成更好吃或更有益等变化。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面点食品加工技术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试论中西面点加工工艺的区别

【摘 要】中西方面点在制作理论和技术上相互融合,各取所长,但由于中西方饮食的差异,在加工制作方法上还有一些不同。本文以紫薯面点为例,就中西面点在加工制作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差异做一浅谈。

【关键词】中西面点;紫薯;营养保健

1.中西面点简介

中式面点

中式面点指源于我国的点心,简称“中点”,双称为“面点”,它是以各种粮食、畜禽、鱼、虾、蛋、乳、蔬菜、果品等为原料再配以多种调味品经过加工而制成的色、香、味、形、质俱佳的营养食品。面点在中国饮食行业中通常被称为“白案”。它在饮食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既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主食又是人们调剂口味的补充食品。

西式面点

西式面点以面、糖、油脂、鸡蛋和乳品为原料,辅以干鲜果品和调味料,经过调制成型、装饰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质的营养食品。是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同东方烹饪一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面点行业在西方通常被称为“烘焙业“,在欧美国家十分发达。烘焙食品以款式美观、色香味美、新鲜可口的高品质制品来吸引顾客,促进产品销售。

2.中西面点加工方法的差异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也就是说,中国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虽然饮食文化差异较大,但是在中西方饮食中大部分以面食为主,那么面食在制作和加工方面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侧重点,也就是说,中西式面点为了迎合各自的饮食习惯,在制作加工方面存在以下差异。

中西方糕点在选料和成形加工方面存在的差异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特产丰富,这就为中式面点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再加上人口众多,各地气候条件不一,人们生活差异也很大,所以 选料要求比较精细,花样品种繁多。又由于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中方糕点制作的过程中要求纯手工制作,这就彰显出中式面点在加工制作上的难度和技巧。中式面点要求成形技法多样,造型美观,面点成形是面点制作中一项技术要求高、艺术性强的重要工序,归纳起来,大致有 18 种成形技法,即:包、捏、卷、按、擀、叠、切、摊、剪、搓、抻、削、拨、钳花、滚沾、镶嵌、模具、挤注等。通过各种技法,又可形成各种各样的形态。通过形态的变化,不仅丰富了面点的花色品种,而且还使得面点千姿百态,造型美观逼真。西式面点用料也很讲究,大多以乳品、蛋品、糖类、油脂、面粉、干鲜水果等为常用原料,其中蛋、糖、油脂的比例较大,而且配料中干鲜水果、果仁、巧克力等用量大。西点的加工制作要求从造型到装饰,每一个图案或线条,都清晰可辨,简洁明快,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西方糕点的加工装饰属于用一两种装饰材料进行的一次性装饰,操作简便、速度快适合大批量生产。其制作表现形式主要有:仿真形式、抽象形式、卡通形式等等。

中西面点在烹制加工方法上的差异

中国的面食,制作的时候以蒸、煎、烘、煮、烙、炸为主,口感较为轻淡,不像西点,太甜,中式面点多以油炸为主,多油腻,其实这点和中国人的饮茶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茶可以去油腻。西方的点心,制作的时候以烘、烤为主,主要依靠模具一次性成型。这样制作起来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而且形状统一,看起来比较整齐、美观。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传播,中西方的烹制方法也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烹制面食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多种烹制方法相结合,这样就能让人们品尝到各种口味不同、风格各异的美食。综上所述,不管是中点还是西点,在加工工艺上应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推陈出新。

这本来就是餐饮工作人员不变的信条。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餐饮文化也在逐步走向理解、包容、融合、贯通。餐饮从业人员在保护好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工艺的同时,也要努力学习西式面点的制作技巧。内外兼收,洋为中用,为国人的餐桌上献上更多的面点制品,做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美味佳肴。

3.芝麻莲蓉酥的制作

材料:

油皮:中筋面粉200克(高粉150克+低粉50克)、细砂糖36克、猪油65克、温水70-80克、盐3克

油酥:低筋面粉200

克、猪油90克

内馅:红莲蓉(广州莲香楼出品)500克、

装饰:蛋液适量,生白芝麻适量

(以上量可做成品20个)

(1)油皮:面粉加入其余材料揉成面团,静置15分钟,分成20份备用。

(2)油酥:面粉与油揉成团,分成20个备用。

(3)内馅:黑芝麻蓉分成20份,葡萄干洗净沥干水,每份芝麻蓉包入3、4粒葡萄干滚圆备用。

(4)油皮包入油酥,擀卷两次,再擀成圆皮,包入内馅,收口朝下,略压成扁圆状,刷蛋液,再沾上一层白芝麻,放入烤盘。

(5)烤箱预热,190度中层烤约25-30分钟即可。

4.紫薯面点的制作

紫薯又叫黑薯,英文名称 Purple Potato,紫薯因其表皮和肉质均呈迷人的紫色而更加的惹人喜爱。紫薯不但颜色可爱,而且还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物质,其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

在馅心上的应用

将紫薯清洗、去皮、切片、蒸煮后制成紫薯泥,紫薯泥与牛奶、椰浆、大枣、果仁、砂糖等常用面点馅心原料搭配,可以制作出十几种甚至几十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馅心。

在西式面点上的应用

蒸煮熟制的紫薯泥不仅仅可以制成馅心,还可以直接放入调制的面团或面糊中。制出别具一格的可口美食。

例一:紫薯蛋糕:

原料:鸡蛋500克,砂糖400克,蛋糕油40克,紫薯泥500克,低粉500克,小苏打10克,泡打粉10克,香粉10克,色拉油300克,水 300克。做法:(1)预热烤箱至 170℃(或上火175℃、下火160℃),在烤盘上铺上垫纸,再放好蛋糕圈备用。(2)将鸡蛋液放入搅拌桶,加砂糖快速搅拌至发白。(3)在搅拌桶依次加入蛋糕油、低筋粉、泡打粉、苏打粉和紫薯泥,打发至中性发泡。(4)依次慢速加入水、色拉油拌匀,装入烤盘进烤箱烘烤。(5)约烤40分钟,至蛋糕完全熟透取出,冷却后即可使用。

例二:紫薯糕

原料:紫薯500克,温水1100克,糖200克,鱼胶粉18克做法:(1)将紫薯蒸熟后去皮,用搅拌机加600克温水搅拌成糊状。(2)鱼胶粉用冰水泡开,沥干后和温水一起放锅内 , 小火烧开使之熔化。(3)把紫薯倒入锅内,再加入糖煮沸后再煮5分钟 , 需一直搅拌。(4)倒入干净的容器内,冷藏至凝固,取出切块即可。

在中式面点上的应用

(1)紫薯面条、饺子。

面条作为中国面食家族的重要一员,深受人们喜爱。紫薯全粉与一定量的面粉混合(通常 1:3),运用常用的面条加工工艺,可以制作出美味的紫薯面条。一碗热气腾腾的紫薯面条,再配以当地各具特色的酱卤,保证让你胃口大开、回味无穷。当热喜欢吃饺子的朋友也可以用紫薯面团来包饺子,无论是荤是素您做的紫薯面饺子不仅馅心鲜美,饺子里还会有紫薯带给您的香甜。

(2)紫薯馒头、花卷。

面粉中加入紫薯面,通过发酵制成的馒头、花卷更容易消化吸收,紫薯的保健功能会更好的发挥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特殊人群食用。

【参考文献】

[1]余建忠.烘培业从同质化走向细分化 [J].农产品加工(综合刊),2010,(08):14-15.

[2]顾尧臣.主食面制品加工技术的探讨和建议[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3,(03):8-12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面点食品加工技术论文

具体什么要求,什么时间需要.

浅谈面点风味毕业论文题目

熟食可分为冷熟食、热熟食和包装熟食。冷熟食,它包括保鲜香肠切片、风味凉拌菜(湖南、四川、朝鲜)、酱肉、寿司;热熟食:它包括主食面点、烧烤类、油炸类、卤水类、小炒快餐;包装熟食,它包括香肠、豆制品、酱肉、凉拌等。由于熟食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加工程序复杂。现仅将熟食中面点的分类和制作工艺介绍如下。一、面点的分类面点主要可分为:饼类(面食之圆扁者皆谓之饼),饺类(水饺);条类(面条);糕类;团类(团糕);包类(包子);卷类(蛋卷、煎饼卷、春卷等);冻类(西瓜冻)等。二、面点的工艺流程1.选择原材料面点的原料选择,即选取优质原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择适合于制品的制作要求、制作特色的原料品种。第一步,主要从质地、品种、部位、营养卫生几方面着眼。质地:优质优价,损耗微小,与成品要求相符,软硬、老嫩适宜,滋味纯正。品种:原料鲜活,光泽正常;原料干制,形态完好,杂质甚少。均无异味,感官良好。部位:馅料讲究部位质量。根据制品要求选择动植物最适当的部位,蔬菜该叶则叶,该茎则茎。营养卫生:营养丰富,鲜美适口,无污无毒,利于吸收,利人康健。第二步,要熟悉和掌握原料的性质、用途、加工、处理方法等。性质用途:掌握原料的性质、目的是达到物尽其用,发挥原料的最大用途。皮坯料:米、麦及各种杂粮,都含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成熟后都有松、软、粘、韧等特点,但其性质又有一定的差别,有的只能单独使用,有的可以混合使用,如不熟悉这些情况,就很难合理使用;性质不同,制作方法亦随之而异。辅助料:酵母、油脂、化学膨松剂等,主要用以改善面团性质,使制品形成酥松多孔、柔软体大的特色。这些原料在面点制作中有其特殊的性质,加入面团中通过理化及生物的变态反应,而发挥作用。在使用时应熟悉其成分、质量、性质、使用方法。如在面团中,酵母的发酵能力,盐碱的筋力、糖的脱水性,碱矾的起发性等。有些辅助料如色素、香精等,使用过量对人体有害,应按国家规定合理使用。加工处理方法:面点制品所用的原料,大都在制作前经过加工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在使用上就有所差别,制作的品种也随之有所不同。所以,不同面点的制品,就要求原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否则,会影响成品质量。如米粉制品,有的适宜用粗粉制作,也有的适宜于用细粉调制。米粉因磨制的方法和过程不同,又分为干磨粉、湿磨粉、水磨粉等,虽同属米粉,但因加工不同,性质则有很大差异。再如“抻面”技术,要想抻出细如发丝的“龙须面”,就须使用加工精细的精粉,而标准粉就较难抻出。2.调制面团(1)和面。和面是指将粉料与水、油、蛋液等掺和揉成面团的过程。它是整个面点制作中最初的一道工序。亦是制作面点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团调和的软硬,会直接影响面点制作工艺和成品的质量。(2)揉面。揉面就是在面粉颗粒吸水发生粘连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揉搓,使各种粉料调和均匀,充分吸收水分而膨胀粘连形成面团的过程。揉面是调制面团的关键,它可使面团进一步均匀、增劲、柔润、光滑或酥软等。3.成型预加工(1)搓条:搓条是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的一种手法。(2)下剂:下剂,也叫掐剂子,即将搓条后的面团分割成为有一定重量的坯子。它要求大小均匀,重量一致。下剂直接关系到制品成型的整齐和规格的大小、核算的标准等。(3)制皮:制皮就是用手或擀面杖将面剂按擀成圆形扁片的过程,亦叫擀皮。制皮技术要求高,操作方法较复杂,它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包捏和制品的成。(4)上馅:上馅,有些地区叫包馅、塌馅、打馅等。即在制成的坯皮中间放上已制好的馅心的过程,它是制作有馅品种的一道必需工序。上馅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成品的包捏和质量。(5)成型:中国画点品种丰富多彩,形态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全国各地的面点品种大都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并各有其风味特色。从造型上讲,也是点、线、面、体,应有尽有,并可将其分成许多种类型。按成型的程序来分,可分为三类:第一,先预制成型后烹制成熟的,绝大多数糕点、包饺等都是采用此法,包成馅心后即成形状。第二,加边热边成型的,这包括小元宵、藕粉圆子、煎饼、刀削面、拨鱼及各式炒面、汤面等品种。第三,加热成熟后再处理成型,多用于凉糕,如凉团、如意凉卷、年糕等。按成型的手法来分,可分为揉、搓、擀、卷、包、捏、夹、剪、抻、切、削、拨、叠、摊、按、印、钳、滚、嵌等。按制品完成的形态分,可分为简易型、雕塑型、图案型、拼摆型;按其体态分,先分为固态造型、液态造型(汤羹),还可以分为平面型、立体型。4.加热熟制面点通过包捏成型后,进行最后的熟制工序。熟制工序就是把生的半成品通过各种方法加热,使其在一定的温度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成为色、香、味、形俱佳的熟食品的过程。面点熟制的主要方法有:(1)煮:煮制之法,是面点制作中最简便,最易掌握的一种方法。它是把成形的生坯,投入水锅中,利用水受热后产生的温度对流作用,使制品成熟。(2)蒸:蒸是把制品生坯放在笼屉(或蒸箱)内,用蒸汽传导热的方法使制品成熟。(3)炸:炸是将制作成形的面点生坯,放入一定温度的油内,利用油的热量使之成熟的一种方法。炸制法是用大锅满油加热,将制品全部浸泡在油内,并使制品在锅内有充分活动的余地。油烧热后,制品逐个下锅,炸匀炸熟,一般呈金黄色,即可出锅。(4)煎:煎是用煎锅少量油或水的传热使制品成熟的方法。煎锅大多为平底锅,其用油量多少,视品种需要而定。一般以在锅底平抹薄薄一层为限,有的品种需油量较多,但以不超过制品厚度一半为宜。(5)烤:烤又叫烘,它是利用烘烤炉内的高温,即热空气传热使面点成熟的一种方法。一般烤炉的炉温都在200℃—250℃之间,最高的达300℃,炉内高温的作用,可使制成品外表层呈金黄色,富有弹性和疏松性,达到香酥可口的效果。(6)烙:烙是把成形的生坯,摆放在平锅内,架在炉火上,通过金属传导热量使制品成熟的一种方法。烙的特点是热量直接来自温度较高的锅底,金属锅底受热较高,将制品放在上面,两面反复烙制成熟。一般烙制的温度在180℃左右,通过锅底热量成熟的烙制品具有皮面香脆,内里柔软,呈类似虎皮的黄褐色(刷油的金黄色)等特点。(7)复加热法:我国面点种类繁杂,熟制方法也是丰富多彩的,除上述这些单加热法以外,还有许多面点需要经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加热过程。这种经过几种熟制方法制作的称为复加热法,又称综合熟制法。它与上述单加热法不同之处,就是在成熟过程中往往要多种熟制方法配合使用,基本上与复杂的菜肴烹调相同。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即为蒸或煮成半成品后,再经煎、炸或烤制成熟的品种。如油炸包、伊府面、烤馒头等。第二类,即是将蒸、煮、烙成半成品后,再加调味配料烹制成熟的面点品种。如蒸拌面、炒面、烩饼等,这些方法已与莱肴烹调结合在一起,变化也很多,需要有一定的烹调技术才能掌握。饮食科学日益普及,“海鲜随风去,珍菌自然来”,人们意识到食用菌富含8种氨基酸和14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它们具有减肥、排毒、益脾和胃、理气化痰、美容润肤、降压降血脂、抗病防癌等功效。现在食用菌也向调理保健方面逐步转变,中国是当今国际菇菌最为丰富的生产大国,食用菌也是国内外消费者公认的“绿色食品、健康食品”。我国的食用菌菜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市场上食用菌产品大概分了这样几类:干品、鲜品、盐渍产品。然而,干货食用菌经水发还原后,其原有的新鲜脆嫩滑润口感,便因果胶失水变质而消失殆尽,有不少食用菌如羊肚菌、牛肝菌、黑虎掌菌、老人头菌,鲜活时滑润而富有弹性,一旦干制后,纤维老化,虽然浸泡蒸煮还软,仍质地粗韧,毫无鲜活时的滑润口感,因此除了干货、鲜货,目前采取的方法还有盐渍食用菌。(最能保持食用菌质感的保鲜之一,而且口感鲜嫩)。盐渍食用菌在烹制前必须漂净高浓度的食用盐及柠檬酸。D—异抗坏血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同时在漂洗之后,也损失了一大部分原有的菌鲜味。在烹制前要进行脱盐及排酸处理,方法有脱盐剂和水洗两种方法。一般用水洗的方法简单实用,无化学残留,没有异味。盐渍滑子菇、灵芝、见手菌、小白菇、鸡枞菌等个体较小的菌菇类,一般不用改刀,先用清水清洗掉表面盐汁,单放入盛满清水的盆中,放入少量食醋,每3小时换清水一次,一般12小时可以取出盐份及酸味,如果温水或者流水,脱盐时间会大大缩短。盐渍老人头、黑虎掌、杏鲍菇等肉质肥厚的菌菇类,要先改刀薄片或细丝,再用以上方法清洗盐份及酸味。如何最大程度恢复盐渍食用菌原有的香味和鲜味?“唱戏的腔,厨师的汤”,通常高档厚料如:鲍鱼、鱼翅、燕窝、鱼肚等本身没有浓厚的味道,只能通过上等清汤、浓汤、奶汤及鲍汁等汤来弥补。而食用菌也一样,烹制盐渍食用菌,要用优良的山珍底料烹制食用菌高汤,才能使食用菌成为宴会的名菜珍肴。还有一种百菇精,是去除咸味的食用菌恢复菌香菌鲜的必备调料。除了以上方法外,烹制去除咸味的盐渍食用菌,还应该掌握以下窍门:烹制时,需将去咸味的盐渍食用菌用烧沸的油、盐水焯水以去除水份,也可以用食用菌鲜汤来浸、拌、蒸、煮,以增加食用菌的基本滋味,然后再正式烹制。如用盐渍食用菌煲汤,应该中火煨煮20分钟以上,让食用菌肉质内的鲜香味渗透出来,并使用大蒜、大葱、鸡油来提香增色,不宜加麻油、黄油、生姜等常用的调料,要想突出盐渍食用菌的原汁原味,不用荤腥的原料调料或者减弱荤料味道,用菌菇类炖老鸭,就不宜用老鸭原汤,否则,菌菇的鲜香味就会被老鸭的味道掩盖。食用菌的清汤和高级靓汤及菌油和菌菇酱在烹制食用菌菜肴时会经常用到,现特别介绍它们的制作流程,及菌油和菌菇酱的详细制作过程。A 食用菌清汤的制法:将野生的猴头菇、白牛肝菌、白虎掌菌、鸡枞菌等干货,按一定比例配制后剁碎装入纱布袋内,再用清水炖2小时后备用,汤汁澄汁透明无颜色,适用于口味清淡、颜色清淡的各类菌菇菜肴。B 食用菌高级靓汤的制法:在清汤煲好后的基础上,添加剁碎的干松茸、干羊肚菌等菌菇类,用小火炖至1小时后过滤备用,汤色透明,呈淡黄色,适用于高档的食用菌菜肴。C 菌油原料:香油4斤、干牛肝菌1两、干香菇、干鸡腿菇、干竹荪、干平菇各一两、鲜口蘑半斤。制作:炒锅下香油烧热后,下入鲜口蘑炒干水分后,下入以上干菌用小火烧20分钟后过滤,留菌油备用。D 菌菇酱原料:素油2斤、豆豉1斤、郫县豆瓣5两、桂皮、白蔻、小茴、百菇精、炒制花生粉、黄豆粉、沙爹酱各适量。制作:将豆豉、豆瓣剁细备用,锅内下素油5两,以葱姜炝锅后,下入香料用小火熬出香味后,将料渣打出再放入豆瓣酱炒出香味,加素油1斤,将豆豉下入,用小火将豆豉炒翻沙后下素油降温(边炒边下素油降温),再下入豆腐乳泥、百菇精、花生粉、黄豆粉、沙爹酱炒匀即可。

具体什么要求,什么时间需要.

免费的就不是原创的。网上那么多。要原创的我可以

浅谈中式面点的创新与发展摘要: 我国面点制作技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中国烹饪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餐饮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满足就餐者的需要起着重要作用。面点制作技术是一项技术性强,艺术性高的技术,对于日益竞争激烈的餐饮业来说,面点创新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因为面点创新不仅可以为饭店、宾馆、酒店稳定客源带来利润,而且可以让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词: 中式面点 创新 发展目录一、 面点的概念…………………………………………………1二、 面点在饮食中的作用……………………………………2-3三、 中式面点的创新之路……………………………………3-6四、 中式面点的发展之路………………………………………6一、面点的概念面点广义而言是指用各种粮食做胚皮,配以多种馅心制作的主食、小吃和点心;狭义上来讲是特指用面粉、米粉等调成面团制作的主食和点心。制作面点食品的操作技巧,就是面点的制作技术。面点制作技术是烹饪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比较丰富的一门科学技术。我国面点技术在长期发展中,在历代厨师不断实践和广泛交流中,创作了品类繁多、口味丰富、形色俱佳的面点制品,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的声望。加上我国幅员广阔,各地气候、物产、人们生活习惯的不同,面点制作在选料、口味、制法上,又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二、面点在饮食中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面点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物,在餐饮业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一) 面点是烹饪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烹饪专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菜肴配制和烹调,行业中俗称“红案”工种;二是面点制作,行业中俗称“白案”或“面案”工种。这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了餐饮业烹饪专业的全部生产业务。所以,面点和菜肴是一个整体的两方面。“红案”与“白案”虽然是两个工种,但两者具有严格的区别又有密切的配合。不少菜肴在食用时要配以点心一起食用才更富有特色。特别是正餐的主、副食结合和宴席上菜点的配套,体现一个整体内容的相互配合和密切联系。面点除了常与菜肴密切配合外,还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还可以离开菜肴独立存在而单独经营。(二) 面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人们的饮食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当今饮食社会化的观念日益深入和广泛,点心食品在饮食中已具有一定的地位。清晨的早点,午后的茶点,晚间的夜点,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饮食内容。尽管面点与菜肴相比较,价格低廉,但在饮食业中仍占有一半以上的比重,特别是遇到节假休息日,面点更成为人们休闲、旅游时必备的食品。(三) 面点是活跃市场、丰富人们生活的日常消费品面点不仅是饭前食后作为充饥的主要食品,而且在会亲访友时,也能作为表达心意、联络感情的极好礼品。它既能当主食吃饱,又能上桌配套增添花色。特别是逢年过节、外出旅游,便于携带的点心食品更会受到人们的喜爱。不少点心还和历史或传说有着密切的联系,《江乡节扬时》载:“中秋食月饼,夜则设以祭月亦取人月双圆之意。”故而,清明节的青团、重阳节的重阳糕、元宵节的汤圆等,都有着类同的寓意。由此可见面点是丰富人们生活、方便群众、活跃市场、促进消费的重要消费品。综上所述,面点在整个饮食生活中起到了提供旅游方便、解决日常需求、改善饮食内容、调剂营养口味、充实生活需要、完善宴席结构的重要作用。也正因为它有如此多的需求,所以我们要通过面点创新来改善消费者的需求,面点创新不仅可以为饭店、宾馆、酒店稳定客源、带来利润,而且可以让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中式面点的创新方法据调查,不少地方的面点品种老面孔居多,制作技艺简单化,有的数十年不变,一直在“唱着古老的歌谣”,主要是创新不够,继承优良传统也不足。我国面点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精湛的技艺和珍品。因此,继承传统技艺、创新传统名品应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以前许多名店、老店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但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面点文化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如发酵法的研究,清汤、奶汤的制作,油炸品的酥脆,糕的松软糯,馅心风味的把握,名品的继承等等,每一项都有许多问题值得深思。杭州奎元馆是著名的江南老面馆,该店的虾爆鳝鱼面是传统佳味,如今仍在热销,而近几年在奎元馆点食虾爆鳝鱼面,觉得面条尚可,但汤鲜度不够,鳝鱼片炸得略硬,不够酥。与四十年前的鳝鱼面相比,总觉得有些逊色。当然,传统著名面食大多是用手工制作出来的,以经验型为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好的。但如有一批有心人将名面食继承下来之后,再加以提高,传统著名面食就会更上一层楼了。(一) 拓展新型原料,创新新的面点品种 制作面点的主要材料有:皮胚料、馅料、调辅料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其具体品种成百上千、琳琅满目。在充分运用传统原料的基础上,注意选用西式新型原料,如:咖啡、蛋片、干酪、炼乳、奶油、糖浆以及各种润色剂、加香剂、膨松剂、乳化剂、增稠剂和强化剂,以提高面团和馅料的质量,赋予创新面点品种特殊的风味特征。1、面团的发展是面点品种创新的基础中国面点品种花样繁多,根据《淮扬风味面点五百种》一书记载,仅以扬州为中心的淮扬面点,花样品种就达500多种;《神州传统小吃》一书收集到中华传统风味小吃品种600余种。这些传统面点品种的制作离不开经典的四大面团:水调面团、发酵面团、米粉面团和油酥面团。不管是有馅品种还是无馅品种,面团是形成具体面点品种的基础。因此,从面团着手,适当改换新型原料,创新新的面点品种,不失为一个绝好的途径。面皮、面胚用料创新。传统上,面点制作以面粉、糯米粉、粳米粉、玉米粉为主,现在已呈多样化的趋势。杂粮粉如:小米、高粱、荞麦、筱麦、燕麦等;块根类蔬菜粉如:芋艿、山药、红薯、马铃薯、茨菇、百合等;豆类粉如:绿豆、赤豆、豌豆、蚕豆、芸豆等,均可以和面粉、粳糯米粉掺和在一起制作面点的皮或胚料。当然,也有将鱼肉、猪肉敲薄为皮包馄饨的。水果汁、蔬菜汁也可以用来调制面皮。如此,就可以使面皮、面胚更丰富多彩。例如:作为2004年中国杭州美食节的重头戏,长三角面点大赛中,创新已成为大赛的主旋律。其中在面团的用料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和拓展,改变了昔日面点只用米或面做原料的状况,有许多选手用上玉米、红薯、南瓜等原料。比如说,扬州选手徐慧制作的“荞麦蜜枣”,该甜点在原料上用了杂粮荞麦;长兴紫金饭店的何传伟用小米绿豆做成了“小米绿豆团”;上海百乐门的以为选手用芋艿泥作皮,制作了“芋艿饺”等等,这些都顺应了大赛创新的主题,也反映了中式面点创新发展的潮流。除此之外,在某一种面团中掺入其它新型原料,形成多种多样的面点品种,这也是一种创新。例如:在发酵面团中适当添加一定比例的牛奶、奶油、黄油,会使发酵面团在松软蓬松中,更显得乳香滋润,不但口感变得更好了,而且也更富于营养了。再如:在调制水调面团时,可以采用牛奶、鸡汤等代替水来和面,或掺入鸡蛋、干酪粉等原料制作,也使面团增加特色。调制油酥面团除了食用传统的猪油外,也可以用黄油来调制,来形成中式面点创新品种。2、 馅心的变化是面点品种创新的源泉讲究馅心,注重口味。馅心的好坏对制品的色、香、味、形、质有很大的影响。馅心的变化是面点品种创新的源泉,虾、蟹、贝、参等水产品,以及杂粮、蔬菜、干果、水果、蜜饯、鲜花等都能用于制馅。除此之外,咖啡、蛋片、干酪、炼乳、奶油、糖浆、果酱、巧克力等西式新型原料也可用于馅心,创新不同的面点品种。如:元祖食品推出的巧克力月饼、咖啡月饼、冰淇淋月饼等已经引领了国内面点馅心品种创新的潮流。而扬州的食品企业也正在如火如荼地研究以仙人掌、芦荟等为馅心的包子,意在创新扬州包子,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精选用料,精心制作。馅心的原料选择非常讲究,所用的主料、配料一般都应选择最好的部位和品质。制作时,注重调味、成形、成熟的需求,考虑成品在色、香、味、形、质各方面的配合。如:制鸡肉馅选鸡脯肉;制虾仁馅选对虾。根据成形、成熟的需求,常将原料加工成丁、粒、茸等形状,以便包子捏成形和成熟。 “食无定味,适口者珍”。除了用料变化之外,馅心的口味也有了很大的创新。而口味源于各地不同的饮食生活习惯。在口味上,我国自古就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因而在面点馅心上体现出来的地方风味特色就显得特别明显。如:广式面点的馅心多具有口味清淡、鲜嫩滑爽等特点;京式面点的馅心注重咸鲜浓厚;苏式面点的馅心则讲究口味浓醇、卤多味美。在这方面,广式的蚝油叉烧包、京式的天津狗不理包子、苏式的灌汤包等驰名中外的中华名点,均是以特色馅心而著称于世的。传统的中式面点馅心口味主要分为咸味馅和甜味馅,咸味馅口味是鲜嫩爽口、咸淡合适,甜味馅是甜香适宜。在面点师的创新下,采用了新的调味料,面点馅心的口味有了很大变化,目前主要有:鱼香味、酱香味、酸甜味、咖喱味、椒盐味等等。例如:在2004年长三角面点大赛中,杭州新世纪大酒店选手范音的参赛面点是川味麻饼,馅心用上了鱼香肉丝,外香内鲜,余味十足;宁波凯利酒店选手周丁丰的参赛作品之一是“龙井荔”,外观像红色的荔枝,馅心却用少见的火龙果,再加上其他调料,口味酸甜,耐人寻味;而江苏以选手的作品“莲藕酥”采用了咖喱牛肉馅,则给人们带来了风靡东南亚的味觉享受。3、面点色、香、味、形、质等风味特征的创新是吸引消费者的保证色、香、味、形、质等风味特征历来是鉴定具体面点品种制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而面点品种的创新,也主要是在色、香、味、形、质等风味特征上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的需要。 在“色”方面,具体操作时除应坚持用色以淡为贵外,也应熟练用缀色和配色原理,尽量多用天然色素,不用人工色素。例如:松糕底层以本色粉为主,糕面薄施一层卧色粉,成熟后既达到色彩美的效果,又避免了用色过重的弊端。“味”的创新主要在于原料及味型的变化。现以黄桥烧饼为例探讨,最早的黄桥烧饼的馅料是猪板油粒和葱花加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等调拌而成,当时无论老百姓还是指战员官兵肚子里都没有油水,吃了香酥鲜美的大油酥饼,既充饥又充分补充了肚子里的油水,人们对此大加赞赏,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使黄桥烧饼的美名传扬全国,成为淮扬名点。但是后来吃的人少了,为什么呢?原有的传统品种太腻、太油,于是就对它进行了改良,在它的馅料中加入了火腿末,再后来又对它馅料中的板油粒、葱花、火腿末的比例进行了调整,使板油粒的比例仅占整个黄桥烧饼馅料的百分之二十了,改善了面点的口味。现在也有在馅心中加入一定比例虾仁、澳带等的,更是提高了黄桥烧饼的味觉效果,使得这一传统历史名点经久不衰。“形”的变化种类繁多,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造型,即使同一品种,不同地区,不同风味流派也会千变万化,造型各异。具体的“形”主要有:几何形态、象形形态(它可分为仿植物形和仿动物形)等等。“形”的创新要求简洁自然、形象生动,可通过运用省略法、夸张法、变形法、添加法、几何法等手法,既创造出形象生动的面点,又简洁迅速。例如:裱花蛋糕中用于装饰的月季往往省略到几瓣,但仍不失月季花的特征;“金鱼饺”着重对金鱼眼和鱼尾进行夸张以更加形象。“质”的创新主要在保持传统面点“质”的稳定性的同时,善于吸收食品的特殊的“质”。例如:山东章丘市的谢元羸将包子烧着吃,成功创制了“火烧包”,一改传统包子汽蒸2000多年的历史,面皮由小麦高筋粉加入特别的改良稳定剂,馅料与中药配并加入特别的香料,入炉烧制8-10分钟即可成熟。成品色泽金黄,上面的芝麻酱像太空闪烁的繁星,包子外酥内嫩,具有炸鸡柳的酥、羊肉串的香、包子的味。应该说他的创新主要在于成功的抓住包子的“质”,适应消费者的口感变化。(二) 开发面点制作工具与设备,改良面点生产条件“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式面点的生产从生产手段看有手工生产、印模生产、机器生产三种,但从实际情况看,仍然以手工生产为主,这样便带来了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为推广与发扬中式面点的优势,必须结合具体面点品种的特点,创新、改良面点的商场工具与设备,使机器设备生产出来的面点产品,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手工面点产品的具体风味特征指标。(三)讲究营养科学,开发功能性面点品种人类对食品的要求是,首先是吃饱,其次是吃好。当这两个要求都得以满足后,就希望摄入的食品对自身健康有促进作用,于是出现了功能性食品。中国饮食一向有同医疗保健紧密联系的传统,药食同源、医厨相通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就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即量足、质好、卫生。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料时应注意:(1)以谷类为主,约占总食物摄入量的60%-80%,所供的热量占总热量的60%或更多。(2)蛋白质每日摄取大约70克左右,如可用谷类、豆类粉做面皮,肉类蛋白质制作馅。(3)维生素方面,维生素A的来源极少,主要靠有色蔬菜中的胡萝卜,用胡萝卜汁来和面更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功能性面点”一词,适合21世纪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现今既要满足人们对食品的心里需要,更要满足人体的审理需要。营养、益智、疗效、保健、延寿等是21世纪中国食品和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方向。“功能性面点”突出了食物原料本身具有的保健功能,明确了保健面点不是药膳面点,更不是药品。“功能性面点”具有四种功能,即享受功能、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及安全功能。而一般性面点没有保健功能或者说有很小的保健功能,达到忽略程度。面点中都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营养功能不等于有保健功能,不同的营养及量的多少,对个体有很大差异性,甚至具有反差性。如蛋白质、高脂肪的动物性食物,其营养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心血管病和肥胖病人来说,不但没有保健功能,而且会产生负作用。保健功能是指对任何人都具有预防疾病和辅助疗效的功能,如能良好调节人体内器官机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预防高血压、血栓、动脉硬化、心血管病、癌症、抗衰老以及有助于病后康复等功能。总之面点的保健功能就是指具有益于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依据以上所述,“功能性面点”可以被定义为:除具有一般面点所具备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形)外还具有一般面点所没有的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同时作为功能性面点还应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由通常面点所使用的材料或成分加工而成,并以通常的形态和方法摄取;应标记有关的调节功能;含有已阐明化学结构的功能因子;功能因子在面点中稳定存在,安全性高,作为面点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功能性面点的发展是面点品种创新的趋势。功能性面点的创新主要包括老人长寿、妇女健美、儿童益智、中年调养等四大功能。例如:可以开发出具有减肥或轻身功效的减肥面点品种;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血脂及血清胆固醇、减少血液凝聚等作用的降压面点品种;也可以开发出使老人延寿,使儿童益智的面点品种。食疗面点是中国面点的宝贵遗产之一。《中国面点史》写道“食疗面点中的食药,本身就具有各种疗效,再与面粉配合制成各种面点后,便于人们食用,于不知不觉中治病。食疗面点确实是中国人的一个发明创造。”因此,要努力加以发掘、整理,同时利用现代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优势,发展中国特色的功能性面点。按其服用对象和功能分类如下: (1)以健康人为服务对象,以增进人体健康和各项体能为目的的功能性面点。再按其功能可分为延年益寿的面点、增强免疫功能的面点、抗疲劳面点、健脑益智面点、护肤美容面点等。(2)以健康异常人为服务对象,以防病和治病为目的的功能性面点,即疗效面点。再按其功能可分为:降血脂面点、降糖面点、减肥面点等。四、中式面点的发展之路面点的创新任重而道远,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也需要我们踏实勤奋地去挖掘、精心尽力地去培养、求真务实地去研究,面点的创新才能持久充满活力。面点的创新其实是面点师与客人间引起一种共鸣,一种互相之间的认同。面点需要创新的内容还有很大方面,在实际操作中,面点师创新新的面点品种时,既要敢于海阔天空,无所顾忌、无宗无派,又要“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紧紧抓住中国烹饪的精髓——以“味”为主、以“养”为目的和“适口者珍”的瞬息万变的市场之“宗”,这样一定能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式面点发扬光大。参考文献1、《面点制作工艺》,张仁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厨师必读》,汪荣,中国商业出版社,、《面点制作工艺》,刘耀华,中国商业出版社,、《烹饪技术与餐饮服务》,孙世信,中国标准出版社,、期刊 中国食品,刘云亮,2006年第16期

浅谈西点的风味毕业论文

西点行业前景还是比较好的,潜力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工作环境相对轻松,薪资待遇水平也比较的高,属于技术行业,任何时候都不会失业的,学成后可以做个自己的家人吃,还可以自己开个小店,一举多得,不错的选择,以后就业的面也是很广的,时尚热门的行业,未来也是会需要更多的人才的。

西点的历史西点的诱惑与传说 “西点”是中国人对西式甜点的统称。它同中华烹饪一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欧洲是西点的主要发源地、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俄罗斯等国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在发展中取得显著成就。 据史料记载,古代埃及、希腊和罗马已经开始了最早的面包和蛋糕的制作。古埃及有一幅绘画,就展示了公元前1175年底比斯城的宫廷焙烤场面,话中可看出几种面包和蛋糕的制作场景,有组织的烘焙作坊和模具在当时已经出现。据统计,在古埃及帝国中,面包和蛋糕品种达16种之多。据说,古希腊最早在食物中使用的甜味剂是蜂蜜,蜂蜜蛋糕曾一度风行欧洲。古希腊人曾用面粉、油、和蜂蜜制作了一种煎油饼。古罗马人则制作了最早的奶酪蛋糕。英国最早的蛋糕是一种名为“西姆尔”的水果蛋糕,据说它来源于古稀腊。 今天,世界最好的奶酪蛋糕仍然出自意大利。公元前4世纪,罗马成立有专门的烘焙协会。初具现代风格的西式糕点大约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糕点制作不仅革新了早期方法,而且品种不断增加。烘焙业已成为相当独立的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此时现代西点中两类最主要的点心,派和起酥相继出现。早期法国和西班牙在制作起酥时,采用了一种新方法,即将奶油分散到面团中,再将其折叠几次,使成品具有酥层,这种方法为现代起酥点心制作奠定了基础。丹麦包和可松包是起酥点心和面包相结合的产物。据记载,最原始的面包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早期面包一直采用酸面团自然发酵方法。16世纪,酵母开始运用到面包制作中。制作海绵蛋糕浆料所采用的搅打法,有人推测首先有西班牙人创造。 上世纪18世纪,磨面技术的改进为面包和其它糕点提供了质量更好、种类更多的面粉。这些都为西式甜点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上世纪18世纪到19世纪,在西方政体改革、近代自然科学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西点烘焙业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同时,西点开始从作坊式生产步入到现代化的生产,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和成熟的体系。当前,烘焙业在欧美十分发达,西点制作不仅是烹饪的组成部分(即餐用面包和点心),而且是独立于西餐烹调之外的一种庞大食品加工行业,成为西方工业食品工业的支柱之一。 西点的礼仪 西点,在西餐中被称为甜品,在我们生活中西餐的礼仪常常会被小资们津津乐道。西点作为西餐中与甜点对应的是开胃菜,后者很少有甜的,种类上也远不如甜点丰富。有人比如说开胃菜相当于一本书的前言或者导读。甜点相当于这本书的后记或跋 在西餐正餐中一般顺序为: 1、头盘,称为开胃品。通常有冷盘和热盘之分。 2、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素菜汤和冷烫等4类。 3、副菜,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均称为副菜。 4、主菜、肉、禽类菜肴是主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 5、蔬菜类菜肴,可以安排在肉类菜肴之后,也可以与肉类菜肴同时上桌,蔬菜类菜肴在西餐中成为沙拉 6、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是第六道菜。从真正意义上讲,它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奶酪,水果等等。 7、咖啡、饮咖啡的时候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 吃甜点也有讲究 吃冰淇淋一般使用小勺,当冰淇淋和蛋糕或馅饼一起吃,或作为主餐的一部分时,要是用一把甜点叉和一把甜点勺。 吃水果馅饼通常要使用叉子。如果主人为你提供一把叉子和一把甜点勺的话,那么就用叉子固定馅饼,用勺挖着吃,。如果馅饼是带冰淇淋的,这种情况下,叉、勺、都要使用。如果吃的是奶油馅饼,最好用叉而不要用手,以防止陷料从另一头漏出。

只要你技术学得好,西点师不缺工作的,工作岗位很多,技术嘛,只要会技术工资肯定高,关键是西点师工作简单,干干净净的要脚踏实地的,工作以后先适应好环境,把自己的技术练习好,然后再慢慢的自己开店或者其他

美国西点军事学院(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常被称为西点军校。西点军校创建于1802年3月16日,同年7月4日西点军校开学,学校占地1万6千英亩。位于纽约州西点(哈德逊河西岸),距离纽约市约80公里。从该军事学校毕业的学生将获得理学学士,毕业后的军衔是陆军少尉。毕业生必须在军队中至少服役5年和3年的后备役。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该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之一,曾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及法国圣西尔军事专科学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开始建立其他工科学校,西点军校的课程开始扩展到土木工程之外领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远征军总司令约翰·丁·潘兴将军(美国第一个五星上将),以及参战的38个军、师指挥官中的34个指挥官,都是西点毕业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校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进一步增加学术课程。按照现代战争体能的要求,他推进了体育健身和运动节目。“每一个军校学生都是运动员”成为了一个重要目标。同时,军校学生传统的荣誉系统,成为校方正式规则。1964年,林登·约翰逊总统签署法律,西点军校学生从2529名增加到4417名(现已降至4,000名)。并于1976年,西点军校第一次招收女生。在1810年和1816年,西点军校没有毕业生;而1861年,1915年,1917年,1918年,1922年和1943年有两班毕业生。1946年秋季,受英国首相丘吉尔表彰的最杰出的30名美国将军中,有21名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03届毕业学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任西点校长。他提出了“应着眼于不断变化的世界,着眼于复杂的未来,着眼于军事技术和装备的不断现代化”的原则,大大开阔了美国军事教育事业的视野,使美国军事教育实践开始由面向国内问题转向世界性问题,把传统的西点军校带进了现代化的20世纪。据1993年统计,美国陆军中有超过40%的将军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

浅谈中西式面点的差异的毕业论文

按这个题目到百度里搜索一下就有了,On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WesternDietaryCultures

简单区分:西式面点:大部分是用机器完成的,而中式面点大部分用手工来完成的,需要时间一般比西点要成一些。西点:就岗位分是甜品房和面包房。先说甜品。甜品有很多种大项:芝士类,慕司类,巧克力类,奶酥类,拿破伦类,蛋糕类等等。面包分土司类,杂粮类,常温类等等。西点制作讲求的是精确的份量,标准的制作过程。象蛋糕打几分钟,放几分钟再烤。烤多少时间,多少的温度。面包要打几分钟,醒发几次,每次多少时间等等的。所以会用到很多的辅助工具。如1面包温度针,糖浆温度针等等的测温工具。2各式各样的刀具。3各式各样的模具。不同的样子用不同的模具成型。西点烘培由于现代的机器量使用越来越大,所以从事手工制作的人就少了。很多的产品都是机器做的了。中点:由于中国菜系众多,每个菜系也有自己的代表点心,在这就不说了。买本书看看。中点注重的是手工,绝大多算的产品是不能用机器做的。所以要求工作人员的基本功要扎实。但是相对西点练的时间就长了。

中式面点指源于我国的点心,简称“中点”,双称为“面点”,它是以各种粮食、畜禽鱼、虾、蛋、乳、蔬菜、果品等为原料,再配以多种调味品,经过加工而制成的色、香、味、形、质俱佳的各种营养食品。西式面点简称“西点“,主要指来源于欧美国家的点心。它是以面、糖、油脂、鸡蛋和乳品为原料,辅以干鲜果品和调味料,经过调制成型、装饰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质的营养食品。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中西餐饮文化差异,分析中西餐饮文化在在哲学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让更多的人通过饮食了解饮食背后的文化。

关键词:

中西文化;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提到饮食文化,人们总是会不约而同地首先想到“吃”,不错,饮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加上了“文化”二字以后,饮食就不仅仅是“吃”这么简单了,它包括饮食文化的整体,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内。

一、中西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就是使用的饮食器具。西方人以刀叉为食器,并且规定显明,不同规格的刀叉所使用的方式及场合不同,而且是不可以混用的。

中国人的餐桌上却不如西方人那么复杂,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双筷子,但它在饮食文化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筷子可以是我们的烹饪的工具,也是每家每户的搅拌器,打个鸡蛋,冲个饮料,无疑都需要筷子的帮忙。与西方如此严谨的规范相比,中国的筷子的确随意得多。

受科学导向的影响,西方烹饪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每道菜肴每次烹饪的过程、方法几乎完全一致,并且其所用的调料会精确到克,烹饪时间会精确到秒。

西方人对食物的选材极具规范,他们多以荤食为主,烹饪时往往以一整块肉或是一整只的禽类为主要食物,并且不吃内脏,认为内脏是弃料;对于蔬菜的选择上也比较单一,而且在饮食中以蔬菜为装点辅助之用,所以在西方人的饮食中蔬菜多为装饰工具。

相较于西方人而言,中国人在食物的选择与烹饪方式上就要随意得多。在中国厨师的手上也能变成一道味美的佳肴,这样的菜例比比皆是,如爆炒猪腰、糟猪肚、韭菜炒猪肝,等等。说到烹饪方式,更是层出不穷。不同于西方人的“精确到克”、“精确到秒”,中国人历来都是“随心所欲”,强调凭经验对结果进行把握。中国人喜素食,蔬菜的种类远多过于西方,这样,食材的相互搭配就变化多端,就以炒猪肝为例,可以是大葱炒猪肝,也可以是青椒炒猪肝,更可以是韭菜炒猪肝,每一道菜都各有风味。

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中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他们提倡吃生食,他们认为高温烹调会破坏了食物本身的营养,唯有生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天然属性和原汁原味,那么他们所追求的营养价值也可以被很好地保留。

中国饮食文化更重食物的味道,“美味”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一要义,因此,中国人会借助一切技术手段、烹饪方式、调味方法使自己的食物变得鲜美无比,在中国,炒、煮、炖、烩、烧、烤、蒸、煎、炸、焖、熘等都是十分常见的熟食性烹调技术。

二、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

(一)哲学体系:形而上学与适度原则

西方哲学体系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特点,也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的话,那么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反映到饮食文化就是所闻即所见,无论是菜单还是对食物的装点、摆盘,都是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给人看,追求真实性,没有华丽的点缀,只体现食物的本源属性,这点与西方人的处事原则不谋而合,这样的哲学背景下就促成了西方人视“营养价值”为饮食的第一要义的观念,不在乎饮食的艺术性、创造性,目标性明确,即食物就是用来补充人对于营养需求的工具。

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模糊、不可捉摸。它不像西方的形而上学那样追求事物的客观性、真实性,强调所闻即所见,而是凡是讲求分寸、讲求整体配合、讲求一个“度”。反映在饮食文化上的就是中国人将“美味”作为饮食的第一要义。在烹饪上,中国人讲究整体融合,没有西方人的精确,讲究的是凭经验将一道菜的各个部分相协调进而形成一道美味的佳肴。其中的经验又是模糊的,同一道菜,同一个师傅,每次做可能也会做出不同的味道,凭借经验对菜肴进行整体的把握,追求烹饪技术的随意性与艺术性,这便是中国人的传统哲学观念――模糊而完美。

(二)价值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个人目标高于对群体的忠诚。也就是说每一个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即可,不需要服从其他任何一个集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群体,但这样的选择并不是永久的,可以随时因为自己需求的改变而重新进行选择。如改变祈祷的教堂,更换雇主,等等。反映在饮食文化中最显著的就是西方人实行分餐制。

与之相对的,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不喜欢争强好胜,社会风气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饮食文化中,这样的集体主义观念的确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宴席多喜用圆桌,从形式上体现了团结、礼貌、共享的氛围。美味佳肴摆在桌子的中心,既是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在这样的宴会气氛下,饮食已经不是宴会的主要目的,情感的交流才是宴会的中心。与西方人直截了当的交际方式不同,中国人的饮食目的依仗于一大群人的情感触碰、交流和共鸣。

(三)思维方式:个性与整体

西方人注重个性的发展,强调在集体中个性的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追求差异性,凡事求异,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强调天下万物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间没有联系,认为个性与个体的独立自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因此对事物的看法与考虑往往从个性出发,西方人将独特的个性发展放置于一切行为活动的大前提之下。这无疑体现在了他们的饮食文化中,泾渭分明的摆盘和装点,虽同在一个盘子中,确是个性突出的各自为政,没有任何调和,肉即是肉,菜即是菜,土豆即是土豆,个性鲜明,味道明确,不会相互影响、相互混合。在烹饪上,同一个盘子中的不同食材也是被分开进行加工的,不会将它们放在一起烹煮,处处彰显西方人对于个体与个性的尊重和重视。中国人注重整体的发展,强调圆满、整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不喜欢过于鲜明的个性张扬,反映在烹饪上更显见,无论是什么样的食材全部倒入锅中,再配以各种佐料进行烹调,即使原本个性鲜明,味道独特的食材在这样的磨合之下不会再显得如此锋芒。因此,中国菜尝起来滋味丰富,层次感强烈。再回过头看每一道菜,红不是那样鲜艳的红,绿也不是那样扎眼的绿,而是一种经过调和以后产生的和合之美。

(四)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

在西方,流水线上的重复作业,实行计件工资制,生活节奏急促,人们有意无意地受到机械的两分法影响,将游戏与工作分得很清楚,即工作时工作,游戏时游戏,这样的生活方式十分单调、刻板,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逐步影响到了西方人对饮食的需求,导致饮食本身的单一性和简单性。

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的随意性在这里体现无遗,不喜欢单纯的、机械的工作生活模式,推崇一种经验性的工作方式或者喜欢在工作中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或方法,就像中国的饮食烹饪一样,存在不稳定性,这样的不稳定性既指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不稳定,又指工作结果的不稳定。就好像一道菜如果想要让它尝起来不那么咸,南方人可能会选择放糖冲淡咸味,如南方人的糖醋风味,就是用糖的甜与醋的酸中和酱油的咸味;而北方人则可能会把这道菜加水烹制食材,让食材变淡的同时改变了菜的性质,可能从一道炒菜变成了一道靓汤,因为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并不稳定的经验性的改变方式,使原来单纯的一道菜变成了现在的三道菜而非两道菜,其中创造性与艺术性油然而生。

三、当前的餐饮文化发展与中西文化之间的融合

然而如今的中西方餐饮文化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泾渭分明了,中餐中也融入了西式元素,西餐中处处彰显中国风,这是一种新型的饮食文化模式,中西合璧的饮食文化队伍将会越来越壮大,人们也可以通过了解饮食文化了解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郭鲁芳,金慧君.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索[A].商业经济文荟,2005(5):13-15.

[2]刘岩松.中西方饮食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258-259.

[3]赵奇志.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食品工程,(4):14-15.

[4]冯勇,何欢欢.从饮食文化角度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消费导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中西文化及其差异,从文化和差异两方面叙述。中西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分别叙述美国和中国不同的文化历程,由于两方面不同的文化底蕴,在饮食上出现了差异。本文主要从观念上的差异、宴会礼仪的差异,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介绍了西方饮食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解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同时,接受可以接受的部分并与中国饮食相融合,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更加丰富,但又不乏自身特色。这才是我们正确对待中西饮食文化的态度。

关键词:

中西差异;饮食文化;餐饮礼节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中国有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西方国家则有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丰富了全球的饮食文化。

一、从筷子与刀叉文化看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刀叉因为适应欧洲人饮食习惯而出现,它和筷子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观念。中华饮食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欧洲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进口里。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由此不难看出今天作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样,既可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烧熟可食时,又兼作餐具。

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用刀把食物送进口里不雅观,改用叉叉住肉块,送进口里显得优雅些。叉子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餐具,但叉子的弱点是离不开用刀切割在前,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直到17世纪末,英国上流社会开始使用三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人刀叉并用只不过四五百年的历史。

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虽然不能将不同传统的形成和餐具差异简单对应,但是它们适应和促成了这种分化则是毫无疑问的。筷子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象征。华人去了美国、欧洲,还是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而老外们在中国学会了用筷子,回到自己的国家依然要重拾刀叉。

二、烹饪方法的差异

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体现着严密性与即兴性的统一,所以烹调在中国一直以极强烈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引着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的中国人。由于发展十分成熟,已经脱离了完全根据菜谱操作的方法,发展到较高级的阶段,每一道菜的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变化,以适应地区、季节、对象、作用、等级的不同,比如蘑菇炒牛肉,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的色和味宜清淡些;对于江苏一带的人来说,调味中可加糖,但是面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中国的烹饪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炒、炸、焖、爆、煎、烩、煮、蒸、烤、腌、冻、拔丝、糖醋等,做出的菜肴让人眼花缭乱。在烹饪大师的眼中,做菜和制作工艺品一样有着高深的学问,即使是同一道菜,不同的厨师会做出不同的口味来。而西方则不同,可以说是相当的理性,他们的烹饪相应的变化较少,同一道菜从洛杉矶到纽约口味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虽然显得单调,但是简单的工艺却使得他们能够在大规模的商业化中取得惊人的成功。西餐菜肴烹饪的方法主要是烧、煎、烤、炸、焖,各种原料很少集合烹调,正菜中鱼就是鱼,鸡就是鸡,即使是调味料也是现吃现加。烹饪的全过程比较规范,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的时间精确到秒,厨师好像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员。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烹调成为一种机械的工作。肯德基炸鸡只要按方配料,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依规范行事即可,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进食的目的首在摄取营养,只要营养够标准,其他尽可宽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美国的食品广告铺天盖地,但万变不离其宗,炸鸡、炸薯条、炸鱼块,其菜肴加工方法简单,基本是机械的混合,所以菜肴的种类极少。

三、餐饮礼节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综上所述,饮食文化的交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化为全人类文明起到填补和着彩的作用。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萨姆瓦.跨文化传通[M].三联书店,1988.

摘要: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加深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本文从中西方饮食文化用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饮食观念的差异、饮食结构的差异、烹饪的差异等方面入手,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明确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消除界限,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文化差异、形式和礼仪、观念结构

一、引言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饮食与文化紧密相关,不同的民族因其生活地域、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创造出不同的饮食文化。传统的西方文化是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中国是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而饮食的差异则深刻透露自身的文化背景。

二、中西用餐形式和礼仪的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的礼仪就有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从古至今中国人在开席时都有一家人在一起就餐的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饮食礼仪。中国人的聚食制延续千年。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营造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火上安放陶釜、陶鼎,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延续至后世。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这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思想。此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也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三、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很难涵盖其所有意味。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构成了中餐过于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最终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切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西方人对待饮食的态度主要坚持其实用性特征,从营养角度出发,重视食物对人体的健康,不追求花样和饭菜的其他功能。他们认为“吃”只是为一个生物的机器加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工作、生活的运行,只要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抵御病菌的攻击,则其他方面并不讲究。由此可见,饮食在他们心中只是一种维持生命的活动。尤其是在西方国家享有美食之称誉的大国法国,更是追求高质量的营养。法国烹调虽追求美味,但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在现代西方社会,除了营养的需求外,还十分重视养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四、饮食结构的差异

据西方统计,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是西方的六倍还多。在中国的日常饮食结构中,素菜占据主导位置,而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者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饮食结构中,所以在中国自古就有“菜食”的说法。这种饮食传统,主要与佛教徒的鼓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认为植物为“无灵”,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素食主义。西方国家秉承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由于西方大多数国家地理位置处于高纬度,有些国家甚至终年积雪,这就造成了西方国家大多数人喜食肉类食物,而且西方人注重营养采取了生熟结合的方式,蔬菜很多时候以前菜沙拉方式出现,饮食结构的不同有时也反映出了各个民族在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方面的不同态度。

五、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烹饪的差异

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烹饪中处处显示规范与科学。在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这种菜谱似乎是科学的,实际上,这种科学性,也有其弊端,缺乏特色。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都精确到秒。此外,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皆为同一味道,毫无变化。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烹调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没有具体标准。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性。它的特点就是随意性。比如同样一道菜肴,由于地区、作用、等级等不同,可以在操作上做不同的处理。以红烧鱼为例,冬天的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面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

六、结语

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笔者相信对中西方国家饮食文化礼仪进行比较,可以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从而认识到宽容、理解及尊重文化差异对提高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德]马·茨克.跨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姜守明,洪霞.西方文化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徐文苑.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索引序列
  • 浅谈面点的风味毕业论文
  • 浅谈面点风味毕业论文
  • 浅谈面点风味毕业论文题目
  • 浅谈西点的风味毕业论文
  • 浅谈中西式面点的差异的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