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老师互选导师

毕业论文老师互选导师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老师互选导师

毕业论文的选导师流程一般是学生确定论文题目与相对应研究方向的导师进行面谈,然后学生和老师进行双选。 首先,学生应该确定自己在该专业方向领域中的研究兴趣,不用草拟论文题目与专业论文导师进行面谈。 与导师进行面谈后,确定自己的论文题目,并与老师达成双选的意向,在论文系统中确定下来。 当然,有些学校是一开学就会分配学业导师和论文指导老师,那么这样只需要带着自己的题目与学业导师进行面谈,并在论文系统中确定下来就可以了。

本科生开口和老师双选可以找到导师的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导师,主要看老师的研究方向,影响力以及对学生的态度,所以如果想选某老师作导师,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去发挥,比如某老师,您好。我是x专业x班的xxx同学,我对您的研究方向非常感兴趣,也一直观注这方面的热点问题,希望我毕业论文能选您为指导老师,得到您的指导。。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原则上是教师学生互选的,但实践中一般是学校根据教师、学生等情况统一分配的。本科的论文指导老师的资历要求不高,一般讲师以上就可以,所以一般的学校大部分老师都有知道资格,每年差不多都是这些老师(除非有退休的,有原来低级职称晋升中级具备资格了的,自己不愿意带了的——但这都是个别情况)

不可以换的,都是指定的老师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互选

毕业论文可以跨学院选导师。原则上不允许跨校、跨学院、跨专业选择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确有需要,必须向学院教学办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

我就是大四的,我教你:1.先看老师,要那种责任心强 负责任的,且没脾气的2.你挑选指导教师呢,最好是你认识的,并且从你自己方面考虑他是一名不错的老师。3.看你所选的老师的科目是否相对容易些.希望采纳O(∩_∩)O~

不可以换的,都是指定的老师

1、论文指导老师选择不要专注于老师的头衔来选择导师。

在大概率的情况下,越有声望的老师,他就越可能没有时间来指导你,例如,当你选择院长的话时,但他可能太忙了,根本无法给本科生提供指导论文。当然,要做的是让其他老师或他的博士生带头。最后,论文就要成型了,再看一遍。

2、选择一位对你的论文主题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得很好的老师。

根据老师来选择,也可以根据题目来选择,但是无论怎么选择,老师绝对更擅长选择题目。这对打算读研究生的学生来说更重要。当保送研究生的许多朋友写论文时,他们联系他们的研究生老师,结合研究生的方向来写论文。在这种情况下,毕业论文完成后,可以进行处理并重新出版。

注意

许多学生可能会觉得年轻教师没有足够的资格来指导论文。与科学研究的资格相比,它确实比老教授更糟糕,但了解本科生的论文绰绰有余。

毕竟,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很浅薄 。年轻教师往往非常负责,并且会非常热情地指导学生,因为工作水平低于院长。还有更多时间敦促您阅读文献,帮助更改大纲并掌握细节。

互选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论文指导老师选择不要专注于老师的头衔来选择导师。

在大概率的情况下,越有声望的老师,他就越可能没有时间来指导你,例如,当你选择院长的话时,但他可能太忙了,根本无法给本科生提供指导论文。当然,要做的是让其他老师或他的博士生带头。

最后,论文就要成型了,再看一遍。只要签上你的名字。(研究生毕业后,可以由教师扔给博士生)。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可以跨学院选导师。原则上不允许跨校、跨学院、跨专业选择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确有需要,必须向学院教学办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

不可以换的,都是指定的老师

你好,不可以换的,一般都是学校指定你们的指导老师的,至于每年的是不是一样的,你要去学校的教务处去问问

毕业论文互选导师

可以选一个导师,题目最好不要用一样的

一般不支持这样

毕业论文可以跨学院选导师。原则上不允许跨校、跨学院、跨专业选择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确有需要,必须向学院教学办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

选择一个好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对于研究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会对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论文质量和未来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选择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建议:1. 了解教师的研究领域和经验:选择一个与自己研究方向相符合的教师,可以让研究生得到更好的指导和支持。此外,教师的学术成果和经验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2. 了解教师的性格和风格:研究生应该选择与自己性格相似或者互补的教师,以便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此外,教师的指导风格也很重要,研究生应该选择那些能够给予充分支持和指导的教师。3. 了解教师的工作量和时间:研究生应该选择那些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来指导自己的教师,以避免出现时间上的冲突和指导不足的情况。4. 了解教师的声誉和评价:研究生可以通过查询教师的学术成果、评价和声誉等方面的信息,来评估其是否是一个好的指导老师。5. 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在选择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之前,研究生应该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指导风格和工作量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总之,选择一个好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研究生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互评

一般来说,硕士论文提交盲审后,仍然可以进行修改。但是,具体情况要看学校的规定和要求。有些学校允许在初审和盲审之间进行修改,而有些学校则规定在盲审之后不得再修改论文。如果学校允许在盲审之后进行修改,那么修改的方式和流程通常如下:1. 通知指导老师。在发现论文需要修改时,第一时间通知指导老师,并向他请教如何处理。2. 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根据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保证论文的质量和水平。3. 重新提交修改后的论文。在完成修改和完善后,将修改后的论文重新提交给学院或教务处,并按要求填写相关表格和材料。总之,硕士论文提交盲审后,如果有必要进行修改,可以向指导老师咨询,并根据学校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需要注意的是,修改后的论文需要重新提交,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审核和评审。

论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互评与自评的评价 【论文关键词】 体育教学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论文摘 要】 目前,在体育教学中对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多种形式与方法的评价,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而难以推广,由于三者融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而教学中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也与教学过程形影不离,实践发现通过对学习过程的互评与自评的评价,能很好地促进三者的发展并能对三者进行有效的评价,使其可操作,效果佳,宜推广。 一、“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评价观点的提出 目前,大家对“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还没有达成共识,观点各异,主要是因为分割三者而进行评价,这使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时很迷惘。参照高校专家的研究,如孙有平等同志的评价系统,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评价权重过大,操作复杂;而唐时虎的评价有了改进,“由教师根据学生在课中表现出的乐观程度、情结控制与调节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道德和合作态度等情况给予评价,通常情况,学生没有明显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可给予9分。”这种方法一是因为大家相差不大,没有区分出学生的真实情况;二也不能更好地对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培养。三是教师对全体学生这三方面的评价是个别的片断或总体印象而不是全过程,因此不全面也不理想。 笔者认为,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的评价,可以转化为对学生评价(自评与互评)能力进行评价,因为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自评与互评再评价,而使三者的评价有了交集,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为如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不断地进行自评与互评,说明他在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参加,使运动参与有了广度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如果学生评价准确而又中肯同样也会反映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学生的互评能被对方接受的程度同样也能反映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 二、学生评价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评价能力现状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评价的出发点与目的不同,评价的水平能力,评价的态度、结果等都不尽如人意。表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学生不会评价,学生或不着边际地乱说一气,或只言片语不中要害,或支支吾吾不知所云,或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夸大,或类群效应,或私人关系,或附和权威,或以偏概全等等。语言是心灵之窗,这也能反映出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二)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有以下四点:①没有培养学生积极的评价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评价态度,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大胆进行评价。②对进行的评价未有达成共识的标准。评价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物,好在何处,差在何方,怎样帮其解决,不能过偏,不负责任的评价,对不足之处定要言之有物、有度,实事求是,语言委婉、中肯。③没有建立自我、同学和教师三维的评价修正制约机制。④教师不善于传授给学生另一种神态与体态评判语言的评价。如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个微笑、一个点头等神态与体态语言。只有与上述的语言的评价相互补充,多从正面引导、鼓励,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评价过程的闪光点,让真情、亲情融于教学与评价的全过程,才能让掌声、笑声充满课堂,喜悦、自信、收获成功写在脸上。 三、要教会学生评价的技术策略 1.正反对比策略。明确技术的评价标准,现在体育模块教学中,是以学会一定的技术为载体的,其中的知识、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社会适应等都是围绕技术的学习展开的。因此学生只有明白了技术的评价标准,把自己、同学的学习与之比较,才能开展评价,教师通过正确的技术与学生在学习时易出现的错误技术对比让学生深入理解技术评价标准,建立学习评价的出发点与平台。 2.范评引路策略。即通过教师示范的评价指导学生评价的方面、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五个方面,使学生的评价与教师的评价对照并逐步使学生的评价水平提高,从学法指导的角度来看,范评指导这一过程也是一个运用教法渗透进行指导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范评可以引导学生把握评价的时机与不同情况下的评价方法,给学生以评价的标准,培养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从而做到以教师范评为基础,让学生明确自我发展的目标和发展的需要,从而为学生实现主动性的评价和创造性的评价提供可能。 3.评价点拨结合策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教师的相机诱导及点拨,同样,在指导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意识地由教师或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及时的点拨和评价。具体操作中可指定一学生进行评价作例,引导学生指点,及时引导学生思考:现在应该如何评价呢?让学生根据这一学生的评价进行合理的分析,指出存在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在这里,“点”充分建立在学生的实际基础上,“点”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及时补正、完善,并逐渐趋向完美的过程。所以评与点的结合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帮助学生进行合理建构,协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评价的全面性,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自评习惯策略。通过评价发展学生的反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和积极情感等习惯,引导学生常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还能学更多、更好吗?与同学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怎样改进?今后自己朝哪个方面努力等,让学生通过自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自我。 5.互评尝试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安排学生进行评价尝试,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尝试,使同伴的评价与自己的评价对照,都有修正、完善、补充参与表达的机会,进而在小组中进行评价,最后到全班发言的途径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使全班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消除一些学生在评价时的胆怯心理。由两人互评到小组的评价,在互评中就可以培养学生评价的准确性以及语言的流畅性,增加学生评价的勇气,培养学生评价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6.评价考核策略。每一节课把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都作为评价内容是不可能做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在经过对学生进行评价培训后,把定性评价进行量化体现,即对每个学习模块都要根据具体内容选择一定的典型的正误技术动作,让所有学生进行评价,并以书面的形式出现,作为对学生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 四、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与“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相互促进良性发展 经过教师的指导、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评价能力逐渐得到提高与发展,运动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逐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逐步增强。而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评价的过程一方面是检测被评价者学习效果的过程,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检测评价者学习效果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更能让全体学生在这个动态评价系统中朝着良性的方向科学地发展。因此,我们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客观地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以便对学生进行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有平,罗达勇,陈 宏.普通高校新体育课程成绩综合评价系统的建立与使用[J].体育学刊,2004,11(2):104-106. [2]唐时虎.对普通高校新体育课程成绩综合评价系统的再思考——兼与孙有平等同志商榷[J].体育学刊,2006(4). 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

基本上每个导师都有优秀的名额,这是中国的国情!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也逐渐普及。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专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本文尝试从计算机软件技术课程教学出发,将CDIO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平时授课过程,培养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表明,基于CDIO的课程教学能够提供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CDIO;实践能力

1引言

计算机软件技术是一门软件设计的基础知识、方法与实用技术相结合的课程,为计算机软件应用开发、技术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目前课程教学多是以传统理论课堂教学结合实验教学的模式进行,学生反映上课即使听懂遇到实际问题时也不知如何下手解决,尤其编程能力弱的学起来更加吃力,通常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课程涉及知识点多,理论性强,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尤其有具有较好的编程功底,这使得学这课程之前让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2)实验课程中学生独立完成的是一些已有结论的验证性实验,以致学生软件编程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升。(3)课程考核以闭卷理论知识点考核作为重点,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可能死记硬背一些概念甚至一些编程题目,学生素质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针对以上问题,按照课程特点以及教学规律相应进行一些教学改革探索,以CDIO教学模式(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进行每个教学环节落实,让学生以自主主动地、有机联系地方式学习。CDIO模式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强调知识的运用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创新、设计和知识的综合应用;既要强调个人专业能力的培养,又要提倡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能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其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改革措施

目前,计算机软件技术教学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教学内容的改革和课程实验部分的改革。

教学方法设计[1]

基于CDIO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牵引,以任务为依托,把课堂教学环境模拟成CDIO教育环境,即以项目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任务,整个项目具备详细的系统开发过程,有较完整的系统结构、及基本需要的一些功能模块,在功能模块中有数据能演示,比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2)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向学生详细地介绍项目任务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各个环节,从项目任务的需求分析,到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到后期的运行和维护等。尤其一些关键功能模块的实现,为了便于、强化学生理解,可以设计一些类似的小任务。

(3)通过项目任务的贯穿,可以对已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对后续课程的知识点以设问方式引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寻求解决方案。通过这种使前后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使课程知识结构更系统。

实验教学设计

以往实验课都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学生通过查找互联网翻阅书本很快能找到解决路径。加上现在实验课时有限,通常布置一些小的项目,尽量涵盖课堂教学所涉及知识点,比如布置编程实现计算器。4-5人组成一个小组,以组长牵头组织大家分析,分配任务,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协作完成。在这过程中包含一个CDIO项目周期[1](构思———需求分析、设计———实施方案、实现———编写代码、运作———作品测试、演示等)。实验课各小组汇报并演示所开发设计的项目。根据演示作品功能完整性、美观性等方面综合评价作为实验考评的依据,在这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间合作沟通能力也得到锻炼。

积极参与各类竞赛

多年来,我们都鼓励学生参加蓝桥杯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等类似比赛,通过参与比赛,学生编程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对课程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也会更上一个台阶,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通过比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习目的性更强更明确,学习积极性相应地也提高了。这种做法也是符合CDIO理念,提高学生系统分析能力编程能力的。

教改存在问题

教改中存在最大问题可能是项目任务资源不足,类似教材不多,可供参考的有限,每个项目任务要具有代表性同时又包含各知识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编制。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应该素材不断会增加,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

3结束语

CDIO理念在强调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针对当前计算机软件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CDIO教学理念对学生的要求,探讨以项目为中心、以任务驱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CDIO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立章.基于CDIO工程教学模式的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大众科技,2011(10):208-210.

[2]邱胜海,高成冲,王云霞,等.基于CDIO模式的数据库课程实验项目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57(21):43-45.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加强教学管理对规范高校各项管理工作和提高教学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学校教育资源有限以及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等因素,使得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开展存在很多问题。文章立足于计算机专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当前计算机专业在教学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讨论了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从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个角色对计算机专业建立完备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体现高等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深化学校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管理体系,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为领导者制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规划提供依据。在当前计算机人才需求日益增多的现实背景下,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管理模式和制度建设的研究,能够推动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期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对推进计算机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教学管理模式的内涵

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助于及时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该有一个专门的队伍来进行教学的督导,督导者需要从学校的现实条件和发展计划出发来对教学部门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总的评价和指导,同时对不同的专业和系别进行具体的规划。针对计算机专业,要保证学生学习到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要突出学生专业方向的培养;要能够满足社会或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即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计算机发展的方向;还应该满足国家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鼓励学生以及优秀青年教师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以及沟通问题的能力。总之,督导者不仅要起到严格把关的作用,同时还要做到长期提供优质服务,广泛收集各种建议和意见,尽可能给学生和老师创造宽松有利的学习条件。计算机教学质量管理中教师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不断帮助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老师要注意计算机最新发展动态,紧跟其发展潮流,不能脱离社会落后于时代;青年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己的教学水平。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特点,老师需要不断更新、补充课程的教学内容,甚至有很多像慕课(MOOC)这样的网络开放新兴课程不断涌现,老师要终身学习,教学管理上也要给老师更多学习的机会,多组织青年教师到社会上的一线企业进行培训和实训。计算机专业是一个需要不断保持学习的专业,它更新换代特别快,从事计算机方面工作的学生要终身学习。所以老师不能只是授之鱼,更要授之以渔,使得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能够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很强的学习能力。因此,计算机教学质量管理要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计算机发展之迅速,已经不是原来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一个任务的时代,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等。教学中必须坚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更要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课外拓展培训以及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关注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及时调整学生培养机制。

二、计算机专业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管理系统负责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每个学校其实都有一套教学管理制度,然而对于不同的院系专业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学管理模式尚不完备

随着计算机专业的不断改革以及国家对计算机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原有的管理制度难以跟上实际的发展需求,无论是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手段以及学生的质量等,都有很大的变化,以前的教学管理模式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大部分是理论学习为主导的模式,而且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基本一致,没有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建立不同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有一套更科学、更灵活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要符合不同专业特色,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顺应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

(二)实践教学资源短缺

计算机专业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把大部分课程安排到机房进行教学,学习实践同步教学的模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老师的教学。但是鉴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实践课课时明显不足,使得教学的开展不是很顺利。计算机专业作为应用性要求较高的专业系别之一,要比其他专业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特别是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就业,其对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缺少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督体系,缺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教学质量管理,还是以行政权力为重要手段,在体系中缺少专家学者的监控,忽视他们的建议,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其目的就是奖励和惩罚,很难理性地诊断和解决问题,不能以教育改革为目的对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主管者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在评价学生的学业方面,过度重视理论化知识,忽视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看重考试成绩,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能力。

(四)教学的连贯性和发展性

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具有连贯性,课程学习必须在前序课程学习的条件下,后序课程才能很好地展开。这就要求排课的老师和讲授的老师有积极的沟通,在先序课程完成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后序课程,保证学生学习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而实际排课当中排课老师和授课老师往往沟通不足,这也是教学管理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加强和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的措施

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有序运行离不开两方面,一方面需要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公正、负责、公开地进行不定期监控,另一方面要充分调用老师、学生的教学积极性,调用各种渠道,全面地收集教学一线反馈的教学信息,并根据教学信息对各教学环节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教学因素进行有效调整。针对上面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下面提出一些措施以期能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一)设立教学团队和导师制度

计算机专业现在趋向于形成一个团队来完成一个工程,所以需要在一个团队负责人领导下有组织地进行。建立一支稳定、相对独立、具有较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研究能力的团队,可以让大家资源共享,互相交流,让青年教师尽快融入。因为一个团队的研究方向、教学内容大致一样,这就方便组内成员可以经常组织讨论教学计划、课程的建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命题、成绩评定、成绩分析、实训实践的实施等问题。对于学生,可以在入校的时候给学生分配导师,导师进一步帮助学生制定适合学生专业方向的学习计划和安排,同时老师有研究项目也可以让学生早日参与到项目中来,为日后的学习工作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开展多层次评估工作

教学质量评估是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和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首先,学院领导组织听课环节,每年安排优秀教师、青年教师进行公开课,一方面给青年教师向优秀骨干教师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大家给青年教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使青年教师可以及时看到自身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其次,教师互评,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本领域或者同一门课的老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资源分享,优势互补,因为同方向老师更加了解相关课程,可以给出更直接的建议。最后是学生评课。学生既是教育的接受者和评判者,也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教与学是双方面的,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学生在其中积极参与。学生评教工作一般在每学期末(或课程结束时)进行,由教学系组织各班学生对本班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工作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管理系统。学生评教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好坏最有发言权。另外还可以建立学科竞赛,奖学金,扣分机制,惩罚机制等。教师评学与学生评教形成了良性互动,对教师“教”与学生“学”起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三)提供多渠道学习机会

对于教师,可以组织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展开集训,观摩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讲课,组织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深入实践环节,到企业中学习;组织教师进行微课、说课竞赛,分享教学心得;聘请学术型教师开展讲座,开拓视野,关注计算机最新发展动态。对于学生,经常聘请一些专业技术过硬的专家学者展开交流,组织学生去一些实际的企业公司进行参观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竞赛,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四)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

从专业的讲解上,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基础学习,更要与时俱进地给学生补充学科的前沿知识,让学生对时下比较热门的计算机方向和知识有很好的了解。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把以前单纯的老师在课堂上填鸭式讲解转变为学生互动交流,老师不仅仅是讲授知识,更多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堂上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学生做主角,老师答疑解惑而已的良好教学模式。

(五)重视实践实训的教学

计算机是一个需要学生动手练习的课程。在实践中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当作以后工作的实战演习,为以后培养较高技术应用能力打基础。除了引进企业工程师来校讲课,在双赢的前提下,可以带领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使实训发展得到良性运转。

四、结束语

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合格、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是符合学校发展规律的。在教学管理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如何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使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既能强化计算机专业的学科特点,又能积极适应教学发展的现代化,保持专业教学质量可持续化发展,是当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讨和实践的问题。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个角色要相互交流,相互监督,才能利于专业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要健全质量责任制度,明确领导的管理职责,院系主要领导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本部门教学质量优劣反映其工作业绩;要重视教师的培养,给青年教师更多机会提高自己,不仅给学生推行导师制度,也可以给青年教师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进行指导;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发展的专业,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高校应该采取多种手段,鼓励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要以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设置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多与知名计算机企业合作,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凡.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保障方案的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5,25(3):141-143.

[2]邓攀.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提升教学管理水平[J].高教学刊,2014,14:108-109.

[3]王红茹.提高《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质量的新探索[J].科技教育,2015,9:151-152.

[4]王承淑.教学质量监控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7(4):112-116.

[5]施燕.加强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管理的实践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13,29(10):197-198.

[6]冯志敏,林麒,贾让成.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设计与运行[J].高等农业教育,2003,10(10):28-30.

  • 索引序列
  • 毕业论文老师互选导师
  •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互选
  • 互选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 毕业论文互选导师
  •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互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