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著名的是东晋顾恺之,被称为“画圣”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唐代韩滉的《文苑图》,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元代王绎的《杨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图》卷、曾鲸的《侯峒嶒像》,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王冕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放牛,家贫,但好学如痴,读书不倦。常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渐深。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当时会稽一个读书人韩性,韩收他为学生,教他读书、画画。王冕青年时期曾一度热衷于功名,但考进士屡试不中,于是他满怀愤郁,烧毁了文章,流浪江湖,永绝士途。他曾到过杭州、金陵,又渡长江,过淮……夏圭夏圭作品夏圭,字禹玉,活动於西元1180~1230年前后,浙江钱塘人。擅长画山水、人物,只随手画画,奇特突出。山水构图喜欢大胆剪裁,突破全景而仅画半边之景,时人称为「夏半边」。善长卷铺陈。其作品有《溪山无尽图卷》、《溪山清远》、《松溪泛艇图》、…等。作品中画面空白的部分比马远,更有辽阔平远的气势。……蓝瑛蓝瑛作品蓝瑛(1585-1664),一作(1585-约1666)明代杰出画家。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画假沈沈周,落笔秀润,临摹唐、宋、元诸家,师黄公望尤为致力。晚年笔力蓊苍劲,气象峻,有人许其与文征明、沈周并重。其作品有:《渔乐图》,仿梅花道人,……徐渭徐渭作品徐渭字文清,号天池山人,又有田丹水、天池生、天池渔隐、青藤老人、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晚年号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徐渭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能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特长於水墨大写意花卉,工画残菊败荷,皆古朴淡雅,别有风致。现藏南京博物院《杂花院》,全画有牡丹、紫薇、葡萄、芭蕉、梅花水仙和竹等13种。情意所至,气势豪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仇英仇英作品仇英(约1509-1551)明代杰出画家。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长期住苏州。初为漆工,后改学画,师周臣。以卖画为生,精于摹古,不拘一家一派。粉图黄纸,落笔乱真。善画人物、鸟兽、山水、楼观、舟车之类,皆秀雅鲜丽。他以广泛的题材和工整细丽的风格,适应当时地主富商的需要。尤擅长人物画,创历史风俗的新格。画风流丽纤巧,为当代人物画的师范。画山水,喜设大青绿色,用笔萧疏,意境简远,工巧入神。他临摹的古画……唐寅唐寅作品晋昌唐寅伯虎子畏六如居士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一四九八)举应天解元后应进士试,因科场案而被革黜。赋性疏朗,任逸不羁。尝镌其章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晚好佛氏,治圃舍於桃花坞,曰桃花盦,日饮其中。其学务穷研造化,於应世文字诗歌,不甚措意。奇趣时发,或寄於画。画法沉郁,风骨奇峭,刊落庸琐,务求浓厚。连江叠巘,洒洒不穷。信士流之雅作,绘事之妙诣。其画远攻李唐足任偏师,近交沈周可当半席。自……倪瓒倪瓒(1301--1374),江苏无锡人。初名廷,字元镇,号云林子、幻霞子、荆蛮氏等。家豪富。元末卖去家产,浪迹江湖。平生好学,工诗、书、画。其水墨山水,宗董源,兼学荆、关,作品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意境简率荒寒。他的画风对明清文人山水画有较大影响,与王蒙、黄公望、吴镇并列“元季四大家”。书风简淡清逸,有《淡室诗》、《自书诗稿》等多种书迹存世。……燕文贵燕文贵北宋画家。文贵-作贵,吴兴(今属浙江)人。擅画山水、屋木、人物。太宗(976-997)时游汴京(今河南开封),于天门道上卖画,为待诏高益所见,荐画相国寺壁,遂入图画院(一说大中祥符(1008-1016)初补图画院祗侯)。所作山水,极富变化,人称“燕家景致”。相传其曾绘《七夕夜市图》,摹写汴京繁华景象,颇为精备。又有《舶船渡海像》,大不盈尺,而具樯、帆、槔、橹及舟人指呼奋踊之状,风波浩荡,岛屿相望,有咫尺……黄公望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工书法,通音律,精山水画。首创浅绛山水,自成一家,后世尊为南宗画坛圭臬。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四家”,在中国绘画史上有深远影响。《富春山居图》为其代表作。……范中立范中立作品北宋画家。字仲立,因性情宽和,人称为“范宽”,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常往来汴京、洛阳,天圣(1023-1032)中尚在。山水初学李成,继法荆浩,后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因移居终南山、太华山,对景造意,不取繁饰,自成一家。所作落笔雄健凝炼,喜用状如雨点、豆瓣、钉头的皴笔画山,皴笔布列山石之正面,起伏更见有势,山顶多植密林,水边置大石,屋宇笼染黑色,表现出秦陇间峰峦浑……
11月8日,纪念《中国诗人》创办30周年暨诗歌大奖赛颁奖典礼在大东文化馆举行。典礼上,《中国诗人》执行总编罗继仁回顾了30年创办历程,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新诗学会会长李松涛宣读了中国诗歌学会的贺涵,辽沈朗诵名家李峻岭、杜桥等人现场朗诵了获奖诗人的作品。沈阳拥有一本全国发行的诗歌杂志“《中国诗人》是沈阳的骄傲,沈阳拥有一本全国发行的诗歌杂志。”李松涛说。全国的100多位诗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面对他们,罗继仁非常激动,他说:“《中国诗人》由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主管,1988年8月在上海创办,主要发表原创诗歌作品和理论文章。创刊时,诗坛泰斗艾青先生为这本杂志题词,‘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兼容并蓄,开创一代诗风’。后因经济等问题休刊。1999年8月,《中国诗人》由沈阳的诗人们接办,经过筹备,于同年11月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复刊号。由于它设计新颕,内容厚重,又具有前卫和先锋性,兼顾老中青三代诗人的写作特点,受到广大读者与作者的欢迎与喜爱,现在已经成为当下诗坛的一大亮色。”没有好诗宁缺毋滥此次《中国诗人》创刊30周年诗歌大奖赛自征稿起,收到3042位国内诗人共8732首(章)作品。最后,大赛共评选出二等奖4名(一等奖空缺)、三等奖7名和优秀奖20名。“当下诗坛还是非常活跃的,创作诗歌的人很多,但好诗却凤毛麟角。我们这次大赛评选非常严格,根据来稿的水准和文学性,最终评委们决定不颁发一等奖。没有好诗宁缺毋滥!”罗继仁说。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琦说:“这次大赛坚持不跟风、不媚俗,尊重诗人的创作风格,以‘诗真、诗美’作为诗的价值取向,挖掘了一批好诗。”82岁总编寄语青年诗人“我今年82岁了,是全国年龄最大的诗歌刊物总编。”罗继仁说。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青年诗人已经成为中国诗坛的主力,很多80后、90后诗人开始发表他们的作品。罗继仁说:“当下中国诗歌水准不一、派别较多,很多人都觉得写诗容易,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分分行、发到朋友圈就是诗。其实,那充其量称为‘口水诗’,我建议青年诗人要把精力花费在创造性的活动上,把情感的抒发用最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一定要走到百姓中去。”
中国近现当代十一大画作上亿元画家:黄泽金、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崔如琢、张大千、徐悲鸿、潘天寿、吴冠中、傅抱石、黄胄。
《中国诗人》2020年第4期目录 诗开卷007 我是我自己的反方向(组诗)/ 梁 平014 关于诗歌,我的只言片语 / 梁 平019 云端之上(组诗)/ 包临轩034 “北中国”的沉静、开阔与通达 ——包临轩诗歌读记 / 王士强 诗方阵040 一棵树望着她的村庄(组诗)/ 陆 健048 碎片化的自我 / 陆 健050 月亮山的月亮(组诗)/ 郭晓晔054 诗与现实 / 郭晓晔056 凉春有记(组诗)/ 霜扣儿061 以诗歌抚平流年之恙 / 霜扣儿063 人间四月 (组诗)/ 宝 兰068 智性写作中的先锋意识 ——宝兰诗歌印象初探 / 三色堇072 日常(组诗)/ 单永珍076 被省察的生活 / 单永珍079 陷入朦胧(组诗)/ 陈广德083 深处的沉弱有一点痛在苏醒 ——浅析陈广德诗歌 / 冬 雁086 贴地而飞(组诗)/ 伤 水090 赤裸的朴素和感知的突破 ——说说伤水的诗 / 甘 遂094 万物低垂(组诗)/ 周西西099 与大地平行,与心灵贴近 ——周西西及其诗歌印象 / 芦苇岸 诗视野105 近期抒情(组诗)/ 高 平108 放歌大草原(组诗)/ 何 鹰111 庚子春天手记(组诗)/ 梁志宏113 细察与聆听(组诗)/ 水 白116 写给一座城(组诗)/ 刘丽莹119 一条河从远方归来(组诗)/ 邓晓燕123 初春的眼神(组诗)/ 莫燅珠125 低于尘埃的水声(组诗)/ 王守勋127 阳台的歌声(组诗)/ 梁永利129 纸上的温暖(组诗)/ 马晓雁 诗随笔131 打磨词语的光芒 ——蓝蓝诗歌阅读札记 / 葛筱强 诗版图(惠安诗群作品小辑)134 浪行天下的诗(二首)/ 浪行天下135 叶逢平的诗(二首)/ 叶逢平136 张鞍荭的诗(二首)/ 张鞍荭137 陈功的诗(二首)/ 陈 功138 吴银兰的诗(二首)/ 吴银兰139 黄育聪的诗(二首)/ 黄育聪140 曾永龙的诗(二首)/ 曾永龙141 蔡华阳的诗(一首)/ 蔡华阳142 黄丽蓉的诗(二首)/ 黄丽蓉143 张志忠的诗(二首)/ 张志忠144 蒋拱伟的诗(二首)/ 蒋拱伟145 郑泽鸿的诗(二首)/ 郑泽鸿146 张不知的诗(二首)/ 张不知147 张文华的诗(一首)/ 张文华148 何隆昌的诗(一首)/ 何隆昌148 庄尔的诗(一首)/ 庄 尔149 胡建国的诗(一首)/ 胡建国150 陈君云的诗(一首)/ 陈君云151 在“坚韧的创造”中生长和拓展 ——以《惠安诗群作品小辑》为例 / 庄伟杰 诗记忆160 灵魂飞出一道彩虹 ——纪念长诗《狂雪》发表30周年 / 王久辛 诗高地166 渭河组章(三首)/ 官 华168 播种(外二首)/ 刘灵芝169 空山(三首) / 凌 子171 采茶曲(三首)/ 晏 晴172 母亲的牵挂(外二首) / 李 东174 整个十月,我没有写一首诗(外二首)/ 吴红铁175 雪的时刻(三首)/ 苏唐果177 节令书(三首)/ 庄 波179 玫瑰刺(三首)/ 吴红绫181 风吹麦浪(三首)/ 王保元182 冬至不惹相思 (外二首) / 苏 峰183 平原歌 (三首)/ 荒 村185 泥土的味道(三首)/ 秋 语186 医者仁心(外二首)/ 波 兰187 茅草(外二首)/ 唐春元188 坚毅的逆行(三首)/ 石明洪 诗缅怀190 诗心·诗骨·诗魂 ——著名诗人李瑛、李小雨父女与我的友情 / 冯永杰 诗纵横(安徽阜阳(界首)诗人作品选)200 当风铃响起(外一首)/ 王 瑞201 枣红马 / 李 北202 冬日,一场大风 / 穆 帆203 渠县汉阙 / 李春景204 高铁,一条梭动的鱼 / 王 忍205 路过 / 侯之兰206 一个人的浮世清欢 / 郭 芬207 西伯利亚的风 / 郭培玉208 眷念 / 郭 侠209 秋望 / 闫玉倩210 残屋 / 张桂立211 飞向若尔盖 / 范兴中212 黄昏下的呐喊 / 王长征213 归途 / 袁灵君214 乡戏 / 穆 涛 诗单元215(一首诗系列)张钧和 应云霞 范丹花 陈 玉 余 晓徐圣兰 刘亮亮 周小刚 师建军 张素英忧 乐 鲁 雁 马忠荣 马鸣泉 宋 珈B潜夫 二 海 余晓虹 党 宏 英曼斯一 禾 诗漫评222 诗人的阅读:“一种不可亵渎的孤独” ——读李德武随笔集《挣脱时间的网》 / 林 舟 诗现场075 中国诗歌网喜迁新居085 桂兴华朗诵诗集《领跑者》研讨会 在上海书城举行098 著名诗人郑道远斩获《大家》文学奖170 第五届郭小川诗歌奖榜单发布178 王鸣久文艺评论集《语言镜像与精神光谱》出版180 《鹿守我的梦,鸟祝我的醒:戴望舒诗选》出版189 海洋诗歌的美学标本:《海色映天》诗选出版199 “中诗微刊”简介205 昌耀诗歌图典《高车》出版
胡石英1944年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祖籍江苏盐城。其父亲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共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胡乔木。母亲谷羽是两弹一星整体研制的技术“总协调”人,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是中国杰出的科学技术战线领导者。1966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物理专业;1973年任国务院建委建筑研究院工程师,1979年任《人民日报》社记者;1981年创办《人才》《丑小鸭》杂志。胡石英的人生岁月也充满着无穷的波折、传奇、辉煌。在政治、经济、社会团体等领域,都担纲过国家和社会赋予的重要岗位和职责。现任和先后担任(部分):中国国情调查委员会常务主任;中国政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经济金融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慈善基金会会长;中国富硒杂志社社长《城市建设》杂志社名誉社长2010中国城市建设峰会组委会主任;中国长征书画院院长;欧洲工商经济联合会中国区主席;联合国国际绿色产业合作组织执行主席;绿色中国建设工程﹙简称绿盟﹚研究院院长;中国绿色经济联盟工程顾问;北京天政绿盟生态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城市建设生态综合体专利发明人、总规划师、总设计师;中国国礼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山东国际动漫影视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建设大学体育学院院长;世界武林联盟名誉主席;
垃圾级
核心期刊每四年审核一次,现在用的还是08版,今年重新审核后的刊物列表部分已经在网上有公布,你可以查一下,3、4月份列表应该能够完全出来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时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不仅彰显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念,体现了这一科学理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而且指明了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十八大报告正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对生态文明理念做出科学概括、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部署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条主线。 人们注意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不少学者对“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科学涵义及如何树立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途径、方法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取得可喜成果,而对于“人类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更具本源性和基础性的问题,却少见有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我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是这个问题不重要吗?显然不是。道理很简单:如果人类对于自己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都弄不明白,又怎么能真正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呢?如果人们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都树立不起来,又怎么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呢? 是这个问题早已得到解决,无须重复“炒冷饭”吗?更加不是。道理同样很简单:由传统工业文明引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说到底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就是人类不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不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涵义,更不懂得“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道理。 那么,人类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 二 那么,人与自然又是什么关系呢? 我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关系: 首先,从人在自然界的位置看,人与自然是“一体关系”——自然是人类依存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人处于生态食物链最顶端的位置,具有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因素,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人们通常认为,在生物进化序列和自然组织系列中,人处于最高位置,即所谓“人为天下贵”。一些缺乏理性的人据此进一步盲目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可以对自然为所欲为。但这些人没有看到,“人为天下贵”只是人在自然界的位置的一个方面,即人区别于动物的方面,而人在自然界的位置更为重要、更为基本的方面,则是自然是人类依存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一员,人与自然是一种“一体关系”。正如美国生态伦理学者罗尔斯顿所言:“地球⋯⋯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存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相反,我们属于地球。” 恩格斯更是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这就是说,在恩格斯看来,人不是处于自然的外部,而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他讲的人类自身与自然的一体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的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作为自然之一部分的人必须服从自然规律,而不能脱离开自然界。 第二,从自然进化过程和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看,人与自然是“母子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之子。 自然界的生命群体,早在亿万年前就在地球上安家落户了,而人类来到地球上只不过是几百万年的事情,在生物圈中是晚辈中的晚辈。按照法国科学家里夫的说法,如果把地球演化的历史压缩为一天的时间,人类的诞生只是夜里11点58分后的事情。因此,应当老老实实承认,人类是大自然长期孕育的产物,是自然之子。说大自然与人类是母子关系,是再恰当不过了。 还必须指出,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它提供了人类活动和人类生存的全部需要,就像母亲抚养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了人类衣食住行等全部生活资料和环境。正如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指出的:“人类当然并不是仅靠食物和纤维就可以生活的,他们还需要二氧化碳和氧气保持着平衡比例的大气层、由海洋和广阔植被所提供的气候保护,以及文化与工业需要的清洁用水(那是不能生产的)。很多生命循环的基本资源,除了供娱乐和审美需要的资源之外,基本上都是由缺乏‘生产创造力’的土地提供给人类的。” 应当明确,地球适宜生命生存的条件是由生命创造和维持的,特别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停地转化和积累太阳能,包括人在内的地球上的全部生命,都依靠植物光合作用而产生的能量生存、繁衍。地球上要是没有人,其他生命照样生存;但是要是没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就不可能有人类,即使有了人类也会消亡。 第三,从自然界作为人类的知识和力量的源泉看,人与自然是“师生关系”——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人类是自然的学生。 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里说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两个方面,其中自然科学知识就是来自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来自人类向自然界的学习。 恩格斯也说过,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也就是说,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是人区别于并强于其他生物的最本质的属性,是人类力量的源泉。而这里所说的“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过程,或者“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的过程,正是人类向自然界学习的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人类是自然的学生,人类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师生关系”。 现在,人类活动已经成为行星规模的巨大的地质力量。但是,我们一刻也不要忘记,人的力量不是由人的生物量或体力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智慧和意识决定的。而人的智慧和意识之所以成为重要力量,就在于他能够向自然学习,并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调动自然界的力量,以发挥这种力量为人的目的服务。事实上,一部自然科学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向自然学习的历史。 值得指出的是,大自然作为人类老师的这种指导作用,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领域,还表现在伦理道德方面。正如罗尔斯顿指出的,我们还应当像遵循指导教师那样遵循大自然,因为自然具有某种“引导功能”:他指导我们,使我们知道自己是谁,置身何处,我们的天职是什么;与自然相遇使我们相互团结,使我们避免傲慢,变得有分寸;与大自然的这种接触还能告诉我们应期待什么,应该以什么为满足。所以,我们能够通过反思自然学会如何生存。许多德行、完美的品格都主要(虽然不是全部)来源于对自然的这种适应。 第四,从自然界生存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看,人与自然是“朋友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自然的朋友。 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著名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在其经典名著《只有一个地球》第一篇的开篇语所言:“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由土地、空气、水和动植物组成的自然界⋯⋯另一个是人类为着自己而用双手建立起来的社会结构和物质文明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同样都存在着生存问题,而且它们的生存之间是高度密切相关的。一方面是自然决定人,是人的“自然化”;另一方面是人决定自然,是自然的“人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相关性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明显。正是这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关联决定了它们必须协调发展和共同进化。也就是说,其中一个的发展依赖于另一个的发展,其中一个的进化促进另一个的进化。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即: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包括以科学技术发展为特征的认识活动和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特征的实践活动,促进自然界的进化;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通过为人类的生存和人类的活动提供全部需要,促进人类的进化。用生态学的术语来说,人类与自然的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就是“互利共生”。二是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具有相对性,包括了他们的适应性选择和制约。例如,当今世界由人类活动导致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威胁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这两个世界的生存,就表现出自然界对人类世界的选择压力和制约,也表现出人类社会的适应性选择的错误。这就要求人们遵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共同进化的规律,对人类自身的活动进行调节,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生态许可的限度内。这样,才既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也符合自然界生存的需要。 总之,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他们的适应性选择和制约,使得两者成为唇齿相依、荣辱与共、不可分割的伙伴与朋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与自然是“朋友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自然的朋友。 三 不难看出,认清上述人与自然的一体关系、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对于人们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是既然人类与自然是一体关系、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们就应该认识到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决不能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之外,把自然视为异己,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把自然当作人类的征服对象; 二是既然人类与自然是母子关系、人类是自然之子,人们就应该像尊敬自己的母亲那样,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孝顺自然、回报自然,对自然体贴入微、关爱有加,决不能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对自然以主人自居、横加欺凌; 三是既然人类与自然是师生关系、人类是自然的学生,人们就应该自觉尊崇自然、顺应自然,向自然学习,不断增长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智慧和创造力,决不能罔顾自然规律而为所欲为; 四是既然人类与自然是朋友关系、人类是自然的朋友,人们就应该和自然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当自然遭受破坏时还应尽力进行修复,决不能重利轻义、认友为敌,以破坏自然、牺牲自然为代价谋取自身的利益。 总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一体关系、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不仅从根本上揭示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科学涵义,还从根本上回答了“人类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更具本源性和基础性的问题,使人们在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上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有助于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在行动上认真落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助于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句话,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认识论意义上的前提条件和思想基础。 这也正是我们说“人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答案“只能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的科学依据和根本原因之所在。 (注:本文第二部分内容是作者为姜春云主编《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一书撰写的相关章节的摘录,本刊发表时由作者依据新的研究成果做了必要删改和补充。) 作者简介: 黎祖交,江西省兴国县人,哲学、逻辑学教授,林业发展、生态文明研究学者。现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绿色中国杂志社名誉社长。曾任浙江省委党校教育长兼理论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绿色时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林业部宣传办公室主任,中国林业文联副主席,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兼绿色中国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主要著述:《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比较研究》《政府公共关系》《社会调查研究》《干部通俗哲学》《干部简明逻辑》《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以及《判断分类之我见》《政府形象刍议》《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市化道路——路桥现象透视》《中国绿色时报发刊词》《对林业认识的一次新的飞跃》《我国林业与木业发展的大趋势》《“生态环境”的提法值得商榷》《论“生态建设”提法的科学性》《绿色财富:时代的呼唤》《关于资源、环境、生态关系的探讨》《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必然性——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伦理道德缺失是大自然的悲哀》等。本文相关文章三江源,鸟类栖息的乐园新疆:绿色合奏响彻天际云南:林业促增收 绿色惠民生川渝两地建立进口松木材检疫互认机制福建省出台方案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浙江省森林防火地空联防有新举措广西筑牢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墙河北将启用“防火码”加强进山入林人员管理
正部级。社长和总编辑的行政级别,与其报社所在层级直接关联。如果是中央级媒体,比如人民日报社社长和总编辑,因为人民日报社是正部级单位,其社长和总编是正部级。《时事报告》 杂志社是中宣部直属事业单位,出版《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时事报告职教版》和《时事》(高中版、初中版)《时事画刊》等七个面向不同层面读者的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系列刊物,已获誉"百强社科期刊"。
求是杂志社,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中共中央机关刊,党中央新闻机构,副部级。 社长就是副部级。
求是杂志前身是红旗杂志,当时是正部级,后来停刊改为求是杂志,降为副部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知名校友有:学界:1)贺 铿:著名统计教育家与经济计量学家,中国经济计量学开拓者、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2)何盛明:著名财政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则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曾任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3)王利明:著名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会长,《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典草案》起草者,多次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授课政界:1)钱运录:原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共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2)黄嘉华:学者外交家,曾任常驻联合国特派全权大使兼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3)关广富:原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商界:1)王明权: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中国光大银行董事长,申银万国证券有限公司、光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朱小黄: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中信银行党委书记、行长3)田国立:现任中国银行党委书记(2013年4月起),董事长。4)陈四清,中国银行副行长。5)姚中民: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长6)马明哲: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理学、工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由原隶属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教育部直属的四大财经院校之一,是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田纪云原国务院副总理王丙乾原财政部长、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金华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金人庆原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财政部部长戎子和原财政部副部长、代部长王绍鳌 原财政部副部长胡立教原财政部副部长贝仲选 原财政部部长助理翟熙贵原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陈 华 审计署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服务中心 主任李予昂 原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程法光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孙志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中将)穆 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克穆保监会党委副书记 副主席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副局长。柯卡生银监会非银司 司长曹 聪 国家税务总局地方司 副司长郭左践中国保监会财险监管部 主任 现中国保监会天津监管局 局长杨凌隆中央办公厅调研室主任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 副主任丁先觉财政部基建司司长 国务院金融监事会 原主席范 巍 国务院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 主席易仁萍审计署管理司副司长张汉兴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 民政部计财司司长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魏礼江国务院金融机构监事会 主席傅 东 中国财政杂志社党委书记兼社长高一斌 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贵 敏 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路 英 财政部社保司副司长刘光忠 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刘 键 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副司长谢 庚 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毕朝英 财政部离退休局 副局长杜 俭 国务院金融机构监事会 原主席冯秀华财政部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参事(正司长级别)崔敬伯 财政部税务总局避副局长 民建第三、四届中央委员[13] 戴相龙原中央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天津市市长、现任中国社保基金会党组书记王成铭中国人民银行党组成员兼机关党委书记中央金融工委副书记樊晡生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党委书记史纪良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现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启人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助理。 中央委员,中央驻澳门联络办主任李东荣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第一行长助理段晓兴 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行长助理金建栋 原人总行金融管理司 司长郭玉华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人事司 司长任 侠 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司 原副司长蔡 荀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副行长李亚新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副行长郝治安 人民银行太原市分行 行长赵保卫 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朔州分行 行长路国英 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 副行长郭义明 原中国民生银行财务总监李小秋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副行长王树臣中国人民银行宁夏分行 行长[13] 总行牛锡明交通银行总行 行长陶礼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 行长段晓兴原华夏银行行长史纪良原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行长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吴北英中信银行总行 副行长王文彦中国工商银行总行 董事乔 伟 交通银行董事会 副董事长魏盛鸿中国民生银行总行 副行长林克平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 党委副书记宫少林招商银行总行 副行长 招商局集团董事刘淑兰中国建设银行总行 副行长顾京甫 中国建行总行业务总监(副行长级别)钱中涛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行 副行长王希坤中国光大银行总行 副行长郭玉华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兼纪委书记郝 震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审计局 副总经理郭义明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财务总监、党委委员朱红波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胡亚辉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个人金融业务部 副总经理王 燕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 副总经理何志成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高级经济师陈 伟平安银行副行长何仲森银川商业银行 董事长于化北 河北省张家口商业银行 董事长谢 卫 全国人大代表 交通银行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各地分行杜 炜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行长沈若雷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 行长张德宝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办公室 总经理杨志宏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总会计师张永革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 行长周金伦 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 行长李楚章 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 行长姚金华光大银行南京分行 行长施继德 中信银行苏州分行 行长王树臣 中国银行宁夏自治区分行 行长徐常宁 中国建设银行宁夏分行 副行长束 坚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自治区分行 副行长沈弟茵 交通银行海南分行 副行长李文占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 副行长杨 杰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分行 副行长魏秀兰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 纪检委书记汪长安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 副行长于丕涛国家开发银行福建省分行 副行长倪百祥 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分行 行长任海龙民生银行杭州分行 行长潘守庚 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 行长闫振生 中国银行石家庄分行 副行长杜 炜 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 行长徐 良深圳发展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申松君 中行浙江省分行 行长邱发宗 中行四川省分行行长叶一新 中行澳门分行行长王德衍工行新加坡分行行长丁燕生前中银香港及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副总裁吴念鲁前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行长张 斌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业务部总经理吴庆平中国工商银行山东莱芜分行 行长书记曹 霖 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13] 侯 凯上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章锐夫湖南省政协 副主席高瑞科湖北省人民政府 副省长王诗全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骆玉林青海省副省长韩 英 广东省九届人大副主任庄惠春 浙江绍兴市人民政府 原副市长曾广宇 民建北京市委员会 副主委杨任远 原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邵明钧 广东省深圳市税务局 原局长周桂根江苏省财政厅厅长苑广睿天津市河北区区长冀国强天津市静海县县委书记李双成江苏省财政厅 副厅长邵桂芳江苏省连云港市人大 原副主任李小平江苏省地税局 局长张 凡 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黄玉德 陕西省西安市地方税务局 局长李生诚 新疆银监局 局长吴炳贵广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副主任李培林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朱小莉湖北省水利厅纪委书记叶 青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王小烈河南省审计厅 副厅长王连清河南省国家税务局 局长缪学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环保厅厅长王希龙江苏省徐州市市委 书记左绍伟河北省财政厅 副厅长顾月涛 河北省秦皇岛市人大办公室副主任章永福 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王维国甘肃省地税局 局长董树林甘肃省煤炭工业局 局长崔正华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赵 春 甘肃省发改委 主任吴仰东甘肃省白银市政府 市长张智军甘肃省财政厅 副厅级冯 毅云南省审计厅厅长陈秋生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财政厅 厅长陆 浩 云南省统计局 局长陈辉明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绍华 成都市副市长赵世洪河北廊坊市委书记刘新春山西省太原市人大 主任李爱庆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北京国资公司董事长王 罡 北京市财政局机关服务中心 办公室主任黄炳福江苏省苏州市委 副秘书长赵文娟江苏省苏州市政协 副主席任振荣 财政部驻宁夏监察专员办事处 专员吕 勇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贾国明青海省人大常委会 副主任竺向东 青海省财政厅办公室 副主任杨之春甘肃省政府办公室 处长李 津 宁夏地税局 副局长蒋金波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巡视员省委书记办公室 副主任[13] 金建栋国泰证券首任总裁邵 淳华夏证券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谢 卫 全国政协委员、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江涛 江南证券有限公司 总裁张树忠大通证券总裁吕世杰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 峰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董 锋中信建投证券公司财务总监缪建民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戴凤举中国再保险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总经理刘家德 中国人寿股份副总裁冯知杰 中国人寿财险副总裁沈若雷 花旗人寿董事长王新利民安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深圳分公司总经理王志泰中国人保信托投资公司原副总经理叶 楠 招商局海达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总经理段方晓 瑞泰集团副总裁陈剖建天安集团董事长刘 央 西京投资管理公司(香港)主席向可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原总经理张亦兴 中国银行信托投资公司 董事汪晓峰 金信信托董事长刘志忠尤尼泰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徐 波 微软中国区财务总监魏 东 涌金集团创始人谭丽霞海尔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陈基华 中国铝业执行董事、副总裁范肇平 南山集团副总经理谭纯喜中国审计报社社长陈永达 原青海省工商银行副行长、现杭州工商干部管理学院 副院长侯慧君中央纪委监察部驻教育部纪检组监察局副局长王广谦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柯敬中央财经大学前校长、中央财经大学校友总会会长邱东中央财经大学前党委书记 北师大国民核算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北师大国民核算研究院院长姚 遂中央财经大学原副校长陈明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梁勇中央财经大学副书记史建平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郝书辰山东财经大学 党委书记姚得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李光龙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院长郝如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杜英斌山西财经大学前校长刘姝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CCTV感动中国人物易仁萍南京审计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一斌国家会计学院第三任院长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 怡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副主任于中一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著名财政学专家梁红梅西北师大经济教研室 主任赵国春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院长张天成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徐 锷攀钢集团总会计师、副总经理陶 冬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香港)有限公司 副总裁黄 强 涌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总经理沈若雷 香港申联国际投资(香港)有限公司 董事长郑 浩 凤凰卫视中文台专题组 副总监魏崇智 香港中国广告有有限公司 董事长李小平中国金币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志鸿鸿基世业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袁振宇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