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北京师范大学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期刊

发布时间:

北京师范大学期刊

北师大主办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刊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1-4918CN: 11-1608/B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时间:198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教育学、教师事业、师范教育、教师教育类:教育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比较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教育与经济 教育科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8 教师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教育学报 中国教育学刊 外国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当代教育科学 电化教育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7 教育评论 18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中国电化教育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教育探索 教育学术月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教育财会研究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综合类)1、课程、教材、教法 2教育研究与实验 教学月刊中学版 上海教育科研 人民教育 教育科学研究 外国中小学教育 教学与管理 中小学管理 现代中小学教育(政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语文)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建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外语)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历史、地理)历史教学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数学)数学教育学报 数学通报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物理)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物理教师教学研究版(化学)化学教育 化学教学(生物)中学生物教学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江苏高教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现代大学教育 复旦教育论坛 黑龙江高教研究 高教探索 现代教育管理 大学教育科学 中国大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自学 :中国特殊教育 教育与职业 民族教育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农业教育 开放教育研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职教论坛中国成人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 教育与职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 电化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 中国特殊教育 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父母必读 继续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期刊社

基本上国字头单位主管的或者主办的都是国家级的!说其他的没用!只要期刊能在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能在三大检索网站上任何一个网站收录都是正规期刊!

商务印书馆 中华书局 上海三联

中国现有出版社570多家,各省都有一家xx人民出版社,这个社相当于人民银行,还负责管理,因此,最容易赚钱的xx教育出版社和该社两块牌子一拨人马。<<国际出版商协会>>主办的中文出版社世界影响力排名三十强名单顺序如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作家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华书局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台湾时报出版公司台湾皇冠出版公司台湾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台湾城邦出版集团台湾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北京师范大学的期刊

对此类期刊了解不多,呵呵。

1、《大学教育》(综合性教育类学术期刊)杂志是由广西教育学院主管、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学术期刊,是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文件(新出审字[2011]980号)由《哲理》杂志更名而来。《大学教育》杂志旨在为高校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育理念和方法提供传播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本刊全文同时收录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2、《校园英语》(教育类专业刊物)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管,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省级教育类专业刊物,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3、《中国教师》(教育期刊)创刊于200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类教育期刊。据2018年6月《中国教师》官网显示,《中国教师》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24人、编辑4人。4、《中国成人教育》(半月刊)创刊于1992年,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部级成人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宣传的核心阵地。主要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外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等)理论研究成果,宣传学校办学经验。5、《现代中小学教育》(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与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主办的部级学术理论刊物。旨在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服务。已形成既有学术理论深度,又有实用性的办刊风格。充分体现探讨理论、侧重教学、透视热点、突出应用的办刊特色。以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教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群。栏目设置突出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开设有教育改革、德育探索、课堂教学理论与实验、教学论坛、课程研究、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研、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式与教学艺术、学法指导等栏目。6、《语文教学与研究》(半月刊)创刊于197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首批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在社会上和中学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它通过对大量名家名篇的赏析和中学生习作的评点,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写作,是目前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促进语文素质教育的语文刊物。7、《教育现代化》创刊于201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主管,坚持”贯彻国家现代教育方针政策与理论,反映现代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交流教育学术思想,适应国内外教育发展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整合现代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服务”的宗旨,力争使教育工作者”人人参与现代教学研究,人人探究现代教育规律,人人实践现代教育理论,人人成为现代教育模范”,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多方位形成学术研究氛围。8、《继续教育》(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国内继续教育培训领域的大型综合类期刊。以“把握继续教育时代脉搏、引导继续教育发展潮流,发布继续教育言论,剖析继续教育热点问题,传播继续教育前沿理论,探讨继续教育创新模式,交流继续教育成功经验,追踪继续教育动态信息”为宗旨。以“政府决策者的参谋,管理工作者的助手,理论研究者的论坛,培训需求者的益友”为服务方向,主要发布国家关于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反映各地教育改革和继续教育发展的举措和经验。报道国内外继续教育新动向及教育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开展继续教育的情况:提供有关招生考试信息;介绍科目指南学习方法、成才途径。

北师大主办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刊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1-4918CN: 11-1608/B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心理发展与教育创刊时间:1985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经查询,该杂志有如下信息:期刊名称 中国教师 期刊CN号 11-4801/Z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文种 汉文 发行范围 公开 从此来看,级别应该不是很高,当然还需要您自己斟酌!

北京师范大学刊物

文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内含 8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文艺学、民俗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1 个硕士点,博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各大学中文系之首;拥有文艺学和民俗学 2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民俗学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文系科中位居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之后,名列第 5 位;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 个(文艺学研究中心和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1 个(中国语言文学)。文学院 2002 年度被 CSSCI 收入论文总数为 148 篇(其中,校津贴刊物 A 类 4 篇, B 类 10 篇, C 类 134 篇),科研经费为 96 万元。学科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有:整体地位和排名下滑,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减弱;队伍规模偏小,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学科有老化的趋势,应用、交叉、新兴学科发展缓慢,学科结构有待优化;原创能力与解决重大现实课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学科建设经费严重不足等。 文学院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思路是:以“ 211 工程”二期项目和“ 985 工程”二期项目建设为契机,瞄准国内外一流学科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加强学科重组,寻求综合化发展,产出标志性成果。通过努力,初步形成文学院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导、民俗学科为特色、语文教育学和新闻传播学为有生力量、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相交叉的新型学科群,在传统学科的现代转型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实现全院各学科有重点、有步骤的跨越式发展,在全国高校同类系科中继续保持优势和特色,确保国内领先、国际一流。1 .加强学科重组和综合化发展加强学科重组,搭建学科发展平台,优化学科组合因子与方式,实现深层次融汇,激发学科的原创活力。拟通过不同研究所、研究所内部不同学科方向、重点学科与其他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与研究所之间等多种形式的协作发展,通过国内外校际、院际之间的合作,形成各学科稳步开拓又携手共进的学科建设新格局。2 .提高解决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针对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与应用性问题,特别是与精神文明建设直接相关的中文高等教育改革、文化战略与策略、文化传统的光大与人类遗产的保护、公民审美素质教育、大众文化与传播等问题,集中优势力量予以重点探讨,提高文学院在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3 .加强学术创新群体的建设打造出凝聚态的富于自我更新机制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学者团队。这些团队应具有合理的学术方向、老中青结合、多语种协调、知识结构完善、多学科汇通等诸多特色,成为全国同行中善于攻关攻坚、不断产出原创性成果的领先的前沿创新团队。4 .高度重视标志性成果的产出集中精力创造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学术成果,通过这些成果树立起文学院在全国同行中的独特品牌、特色与地位。 1 .搭建学科平台通过学科重组和综合化发展,充分发挥教育部两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作用,打造相互渗透与协调的 5 个学科平台,即语言学科群、文学学科群、应用学科群、社会科学学科群、交叉学科群,形成并拓展文学院的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格局。2 .形成学科高地在 5 个学科平台基础上,形成多层次的学科高地。继续巩固和发展现有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文艺学与民俗学的国内领先优势,注意发挥其示范与辐射作用;加速发展具有良好基础的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 文学等 博士点学科,力争其中 1 至 2 个学科成长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或北京市重点学科。3 .积极发展应用学科与新兴学科依托语言学科群,努力恢复和振兴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学科活力,大力开拓其在境内外多层次普通话教学、培训、测试和实验等方面的应用空间。对于在大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语文教育研究学科,加大力度予以建设。对在国家文化建设和人才市场等方面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新闻与传播学学科,在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发展、资料与设备购置等方面予以积极扶持,支持和组织其申报传播学博士点。4 .着力创建新型学科根据国家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在现有学科基础上通过重组、牵手和整合,创建 1 至 3 个新型二级学科(硕士点),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5 .推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通过主动派出和引进人才、召开学术会议、举办学术讲座或学术论坛等多种方式,在院内学术交流的基础上,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尤其是加强与具有领先水平的国际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增强文学院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每年举办至少 2 次国内或国际学术研讨会。6 .重视科研机构的作用强化现有院属研究所和校属科研中心作为学术增长的重镇和前沿阵地的作用,力求在组织各种科研项目、从事前沿学术研究、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购置科研设备等方面扮演更为活跃的角色。7 .重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满足文学院学科建设现代化的需要,在加强现有 2 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近年内争取再增设 1 至 2 个重点实验室,建成并逐步完善由学术报告厅、实验中心、教研中心、学习中心(含计算机房)和各类网站等组成的文学院多功能的公共服务体系。8 .实现科研快速增长,产出标志性成果在积极组织申报纵向科研项目的同时,鼓励承担或参与横向合作项目,采取有力措施拓展国际合作项目、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攻关项目,实现科研项目及经费数量的快速增长。 2003 年度科研经费突破百万元大关, 2004 年度以后实现更大幅度的增长。力争在全国核心刊物论文和学术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实现显著增长。大力推动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的国际化,在国际社科核心期刊( SSCI )发表论文方面寻求零的突破。设立“励耘学术文库”,集中组织或资助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著作;编辑出版《励耘学刊》,为跨学科和跨文化的学术交流提供平台。在实施“ 211 工程” 二期项目建设计划的基础上,完成如下标志性成果:“ 20 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国别史”(多卷本);“中国民俗史”(多卷本);“汉字构形史”(多卷本);“中国古今散文通史”(多卷本);“中国文学学术史”(多卷本);“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丛书);“民俗图像电子典藏库”;“碑刻与手写文献电子典藏库”;“文艺学网站”;“中文教学科研多媒体集成工作室”等。

北京师范大学期刊目录

发论文去投稿指南网的网站看下有核心期刊,可以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个人简介里有网址 也可百度搜索

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学法学评论中外法学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法律科学法学家政法论坛人民检察河北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治与法律环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法学杂志当代法学人民司法法律适用法学论坛以上是2004年公布的法学核心期刊目录。此外,在综合类核心期刊上也经常刊登高水平的法学论文。以下是综合类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战线学术月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天津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江海学刊江汉论坛江苏社会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史哲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浙江学刊浙江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求是学刊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社会科学辑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州学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人文杂志求索思想战线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国外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齐鲁学刊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学海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江西社会科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学刊学术界东岳论丛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东南学术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49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社会科学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广东社会科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社会科学探索学术交流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宁夏社会科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社会科学长白学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淮论坛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甘肃社会科学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晋阳学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这些刊物可以直接从邮局订阅,也可以到图书馆查看。

中国法学 法学研究 法学 法学评论 中外法学 现代法学法商研究 法律科学 法学家 政法论坛 人民检察 河北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 政治与法律 环境法律评论 比较法研究 法学杂志当代法学 人民司法 法律适用 法学论坛

一共一千九百多种期刊。 涵盖了各个学科, 可以再北大图书馆买纸本书。

  • 索引序列
  • 北京师范大学期刊
  • 北京师范大学期刊社
  • 北京师范大学的期刊
  • 北京师范大学刊物
  • 北京师范大学期刊目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