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简单点说,做教辅类编辑刚开始几乎都是做校对,尤其是私营的文化公司。校对的工作就是用你的慧眼找出产品中的错误或缺陷并改正过来,有语法啊用词啊符号啊错别字啊答案啊等等等等方面的,还有其他方面与出版物相关规定相违背的地方,把产品错误率降到尽可能低,最终使得产品通过质检。有经验之后就可以参与到图书的策划、设计、选题、组稿等环节中去。就我的经验,教辅编辑(底层)的工资都不高。当然,发展到其他阶段(领导层,如编务主任甚至编辑部主任)那就另当别论了。
第四节编辑加工(2006-3-16 9:09:38)--------------------------------------------------------------------------------王建辉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4 《出版与近代文明》是作者的近代出版史论专著。本书既有学术大视野下的宏观研究,也有近代出版史的微观研究。 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营销部 联系电话:0378-2825001 上海出版志第四篇 编辑业务|第二章 编辑业务|第四节 编辑加工 50年代初期,出版社对书稿进行加工整理。加工,由编辑担任;整理,另有专人担任。加工,主要是对书稿的内容作增删、润饰、改动;整理,主要是对书稿行文规范上的技术处理,统一和核对。到60年代初期,加工整理逐渐由责任编辑兼任,一并处理,统称“编辑加工”。这种由责任编辑统一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的制度,一直延续至今。改革开放后,有的出版社又设技术编辑,负责对书稿作技术处理。不同类型的图书、期刊,对书稿、稿件进行编辑加工,有不同的要求。对美术、音乐、科技、外语、少儿读物等类别的书稿,还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特别是现代音像制品出版物稿件的编辑加工,更有其特殊要求。但是,不论何种类型的书稿(稿件),就编辑加工而言,有其共同的要求。一、科学性加工是一种侧重于书稿结构与科学性方面的加工,属于高层次的加工。书稿的结构与科学性,关系到书稿能否成立和有无价值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科学性加工,保证书稿不出现重大错误。科学性加工,就是使书稿在内容安排,或篇、章、节的层次安排,在总体结构上更具逻辑性。书稿的科学性,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图书,主要是概念、定义、原理等是否正确;文学类图书,主要是看基本政治倾向是否正确;书稿中涉及的重要历史事实,是否准确。科学性加工就是发现和改正这方面的错误。科学性加工,还要对书稿内容叙述上芜杂的加以删削,对欠周密、有遗漏的加以补充;对提法上有违反宗教政策、民族政策,以及涉及对外关系的内容加以删削和处理;对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加以删削或处理;对专业性很强的书稿,要作专业上的鉴别,发现和纠正错误之处。科学性加工直接涉及到书稿的内容,所以,责任编辑都要同作者商量后再作改动,不能擅自修改。上海各出版社的许多资深编辑,在这方面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受到作者的好评;一些新加入编辑队伍的年轻编辑,在这方面也表现出相当的水平,而使出版同行和作者刮目相看。但是,也有些编辑在这方面不够努力,对书稿的加工能力较弱,更谈不上作科学性的加工。二、文字加工是一种侧重于语法方面的加工,属于中等层次的加工。这是占用时间最多的编辑加工。文字加工,不同类型的书稿,有不同的要求,但主要是对文字不通、句子歧义和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进行加工处理。对书稿,原则上是“文责自负”。但由于作者语文水平的高低,或者作者笔误,或者电脑打印稿的差错等原因,在书稿中文字上的问题是不少的。编辑有责任对书稿文字上的差错进行纠正或改正。编辑在对书稿进行文字加工方面,有两种状况:一种状况是,对原稿中文字上的问题没有发现,也就没有进行加工处理;另一种状况是,随意修改原稿,有的改对了,有的改错了,对改错的,反而造成作者不满。社会上对出版行业“无错不成书”的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编辑不重视文字加工的批评。对书稿进行文字加工,越来越引起各出版社的重视。编辑职称的考核,规定了语文(包括古汉语)内容。定期对图书进行文字质量的检查。上海远东出版社举行图书捉错活动,奖励提出图书中差错的读者。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咬文嚼字》期刊,专门对出版物上的错别字进行批评和指正。各出版社内部也实行质量检测制度,开展自查。上海人民出版社对首次提出图书差错的,实行奖励。市新闻出版局还组织有经验的老编辑、老校对抽查新出版的各类图书,对不合格的图书及时提出批评和处理意见。所有这些,对编辑做好文字加工有很大的推动。三、技术性加工是一种较简单的重复性的加工,属于低层次的加工。这是最基础的编辑加工,琐碎繁杂,很容易发生疏漏。技术性加工是编辑特有的技术,往往不被重视,而恰恰最会影响书稿质量。技术性加工的内容是:统一、核查、批注。统一——主要是体例的统一,即编写格式统一(包括篇、章、节的层次序号和标题形式),还有插图、表格、公式、计量单位、数字、注释和参考文献等格式的统一。还有名词和代号的统一。核查——包括引文、辅文、错别字以及插图中的文字。核对书稿内的经典著作和其他重要引文,不使一个字、一个标点有错失。根据材料来源,核对人名、地名、年代、数字、日期、史实,以及外文、译文,并改正错误。核查书稿辅文是否齐全,如有缺漏,予以补齐。对于丛书、系列书、汇编书等多卷、多册的书稿,核查前后不一等问题。责任编辑往往对书稿中插图(包括地图、设计图、图照等)的文字容易疏忽,但是这里却最容易出现差错。批注——是责任编辑对排版提出的要求。原稿中经常会有不合规范的字、字体、字号,不合规范的标点符号,容易混淆的外文大小写、字体等,责任编辑必须作出批注。技术性加工,除了统一、核查、批注之外,还包括版面缩行、转页、图表处理等工作。
叫做书心,包括环衬、扉页、内页、插图页、目录页、版权页等。一本书的装帧构成:1、封套——外包装,保护书册的作用。2、护封——装饰与保护封面。3、封面——书的面子,分封面和封底。4、书脊——封面和封底当中书的脊柱。5、环衬——连接封面与书心的衬页。6、空白页——签名页——装饰页。7、资料页——与书籍有关的图形资料,文字资料。8、扉页——书名页——正文从此开始。9、前言——包括序、编者的话、出版说明。10、后语——跋、编后记。11、目录页——具有索引功能,大多安排在前言之后正文之前的篇、章、节的标题和页码等文字。12、版权页——包括书名、出版单位、编著者、开本、印刷数量、价格等有关版权的页面。13、书心——包括环衬、扉页、内页、插图页、目录页、版权页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籍装帧设计
发明专利说明书包括的内容如下: 1、技术领域:写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属的技术领域; 2、背景技术:写明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有可能的,并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 3、发明内容: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并对照现有技术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4、附图说明:说明书有附图的,对各幅附图作简略说明; 5、具体实施方式:详细写明申请人认为实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必要时,举例说明;有附图的,对照附图。
专利文件包括:权利要求书:用作说明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摘要:专利的主要技术大纲说明书:以文字说明专利技术的详细内容及特点附图:以图片辅助说明专利的结构或细节
----参考物
国家标准《文献著录准则》给文献下的定义为:“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它的意思是说:无论是记录有知识的纸张、磁带、光盘、还是数据库、网页等,都可以称之为文献。文献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知识。当今著名理论学家蒋永福教授认为这个定义比较宽泛,他在2009年出版的《图书馆学通论》专著教材中定义为:记录有客观知识的可供人们阅读或视听的脑外人工载体。一次文献是指作者创作的原始文献。内容上的原创性——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观点、新论证、新综合、新视角等,是一次文献的根本特征。一般情况下,可以将期刊论文、专著、科技报告、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等划入一次文献范畴。二次文献是指按一定的方法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以使之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二次文献在内容上并不具有原创性,它只提供有关一次文献的内容线索,从而方便人们对一次文献的检索查考,因而经常被称为“检索性文献”。二次文献的最大特点是:提供相关文献线索集中、系统、有序。二次文献的类型主要包括目录、索引、文摘、题录、简介等。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或二次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加工、浓缩而形成的评述性、参考性文献。三次文献一般是围绕某个学科、专题或出于特定目的,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一次文献提供的内容,对其深度提炼和浓缩而形成的,因此往往被称为“参考性文献”、“研究性文献”。
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包括纸质的图书、报刊等出版物和非纸质的录音资料、影像资料、缩微资料、计算机文档等。文献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文献的性质和功能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职业素养:团队之不抛弃 不放弃
跟着兴趣走你的专业不是剪辑之类,很多人刚刚毕业的时候,也有这样一个困惑:我是否还要做这个工作?还是去做一个所谓的铁饭碗?有这样一个故事:瑞典一个著名的谚语故事。说一个人去问智者:我怎样过完这一生才不会后悔呢?智者说:你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二,想办法从中赚钱。希望对大多数毕业生的迷茫提供一些帮助。 所谓软件只是工具而已学一个软件需要多久?三个月足矣。剪辑一个成熟的片子需要多久才可以磨炼出?三年也不一定。所以,学软件是最基础的,要把你的目标放得长远,提高自己的感觉。所谓感觉,就是一个真正的后期制作人员对于一个片子的整体把握。要想练成这样需要三点:第一,勤学苦练,多做多实战做片子。第二,学会思考,不要把自己的目标放在简简单单的软件上。第三,需要天分和悟性。 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技术者商业艺术是大众艺术。混合着很多的因素,有客观的,有主观的,还可能有突发性的莫名其妙的等等等等。这时候就需要你找到一个平衡点。商业与艺术的平衡点,你自己的思想和客户之间的平衡点。以上就是作为一名视频编辑人员应该具备的三个专业素质,对于从事影视制作行业的人来说,不要让自己沦为一个工具,要坚持做自己的内功和专业度,只有自己强大了平衡点才会越来越倾向自己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