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水力发电论文参考文献

水力发电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水力发电论文参考文献

已发送,注意查收有要求再追问我!

姜德文《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聂相田,李文毅《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工程监理中心罗自南《水利工程测量》》西安地图出版社陈李和,陈文义《水工钢筋混凝吐结构》河南大学出版社林益冬,林丽蓉《工程水文学》河南大学出版社张宗尧,于德顺,王德信《结构力学》河南大学出版社洪次坤,沈养中,徐文善《材料力学》高等学校教材 水利水电出版社王英华,水工建筑物,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水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学报

《水力发电学报》 是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主办的刊物,经中国科协批准为一级学术性刊物,1982年创刊定为季刊,2004年起改为双月刊,2015年起改为月刊,公开出版,国内外发行。学报刊载与水力发电有关的科技学术论文,主要包括水力发电规划、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水力学、泥沙工程学、潮汐和波浪发电、水工建筑物及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水轮机及其附属设备的运行与监测控制、水电站及水库群优化运行、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水电工程监测等领域的研究性成果;及时反映各专业的科技成就、理论创新、经验总结及国内外学术动态,起到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作用,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水力发电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中国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收录,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期刊三等奖。学刊 坚持刊载高质量的论文,读者对象为从事水文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管理和研究、水电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行及科研方面的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热忱欢迎专业人士投稿,推动科技交流,共同提高水电科学技术水平,把《水力发电学报》办成水电科技工作者的园地。

《水力发电学报》1是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主办、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承办的全国性一级学术刊物,刊载与水力发电有关的高质量论文,主要包括水力发电规划及动能经济、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水力学、泥沙工程学、水工及水电站结构的研发和建设、工程投资与管理、水轮机及其附属设备、水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监测控制、水电站及水库群优化运行、水电工程与环境、水电工程监测等专业的研究性成果;及时反映各专业的科技成就、理论发展、经验总结及国内外学术动态,起到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作用。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水利学报 中国水利学会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100044) 2 水利水电技术 水利部信息研究所 北京德胜门外六铺炕(100011) 3 水力发电 国家电力公司 北京德胜门外六铺炕(100011) 4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郑州市金水路11号(450003) 5 人民长江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武汉市解放大道1155号(430010) 6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水利部农村水利用水电及农村电器公司 武汉市势力电力大学(430072) 7 河海大学学报 河海大学 南京西康路1号(210098) 8 水文 水利部水文局 北京白广路2条2号(100053) 9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武汉珞珈山武汉水利电力大学(430072) 10 泥沙研究 中国水利学会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100044) 1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武汉市武昌小洪山(430071) 12 岩土工程学报 中国水利学会 南京虎踞关34号(210024) 13 水力发电学报 中国水力发电与工程学会 北京市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100084) 14 长江科学院院报 长江科学院 武汉市赵家条九万方(430010) 15 水科学进展 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南京市西康路1号水文水资源研究所(210024) 16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南京虎踞关34号(210024) 17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中国船舶工程研究中心等 上海市高雄路185号(200011)

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表1、水利学报 2、水科学进展 3、泥沙研究 4、水力发电学报 5、水利水电技术 6、水电能源科学 7、水力发电 8、人民黄河 9、长江科学院院报10、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11、中国水利 12、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13、人民长江

水力发电技术论文

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说的,有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许多种。新能源的共同特点是比较干净,除核裂变燃料外,几乎是永远用不完的。由于煤、油、气常规能源具有污染环境和不可再生的缺点,因此,人类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32323

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说的,有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许多种。新能源的共同特点是比较干净,除核裂变燃料外,几乎是永远用不完的。由于煤、油、气常规能源具有污染环境和不可再生的缺点,因此,人类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核能技术。核能有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核裂变能是指重元素(如铀、钍)的原子核发生分裂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通常叫原子能。核聚变能是指轻元素(如氘、氚)的原子核发生聚合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核能产生的大量热能可以发电,也可以供热。核能的最大优点是无大气污染,集中生产量大,可以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料。①核裂变技术,从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电站建成以后,全世界已有20多个国家建成400多个核电站,发电量占全世界16%。我国自己设计制造建成的第一座核电站是浙江秦山核电站30万千瓦;引进技术建成的是广东大亚湾核电站180万千瓦。核电站同常规火电站的区别是核反应堆代替锅炉,核反应堆按引起裂变的中子不同分为热中子反应堆和快中子反应堆。由于热中子堆比较容易控制,所以采用较多。热中子堆按慢化剂、冷却剂和核燃料的不同,有轻水堆、重水堆、石墨气冷堆、石墨水冷堆,这些堆型各有优点,目前一般采用轻水堆较多。快中子反应堆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天然铀资源,热中子堆只能利用天然铀中2%的左右的铀,而快中子增值堆可以利用60%以上。②核聚变技术,这是在极高温度下把两个以上轻原子核聚合,故叫热核反应。由于聚变核燃料氘在海水中储量丰富,几乎人类可用之不尽。可以说,世界人类永恒发展的能源保证是核聚变能。  (2)太阳能技术。①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比较成熟,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锅炉烧蒸汽发电、太阳能制冷、太阳能聚焦高温加工、太阳灶等,在工业和民用中应用较多;②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通过太阳能光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直流电),主要是光电池制造技术,太阳能电池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硫化镉和砷化锌电池许多种。这种发电技术利用最方便,但大功率发电成本太高。③光化学转换技术,利用太阳能光化学电池把水电解分离产生氢气,氢气是很干净的燃料。  (3)风能技术。风能是一种机械能,风力发电是常用技术,目前世界上最大风力发电机为3200千瓦,风机直径5米,安装在美国夏威夷。我国风力发电装机总共20万千瓦,最大风力发电机为120千瓦。  (4)生物质能技术。这是利用动植物有机废弃物(如木材、柴草、粪便等)的技术。①热化学转换技术,把木材等废料通过气化炉加热转换成煤气,或者通过干馏将生物质变成煤气、焦油和木炭;②生物化学转换技术,主要把粪便等生物质通过沼气池厌气发酵生成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技术在我国农村得到较好应用,工业沼气技术也开始应用。③生物质压块成型技术,把烘干粉碎的生物质挤压成型,变成高密度的固体燃料。  (5)氢能技术。氢气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完全无污染。而且制氢原料主要也是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氢能是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  (6)地热能技术。地热能有蒸汽和热水两种。地热蒸汽有较高压力和温度,可直接通过蒸汽轮机发电;地热热水最好是梯级利用,先将高温地热水用于高温用途,再将用过的中温地热水用于中温用途,然后再将用过的低热水再利用,最后用于养鱼、游泳池等。  (7)潮汐能技术。潮汐发电技术是低水头水力发电技术,容量小,造价高。我国海岸线长达14000公里,有丰富潮汐能。据估算,全国可开发利用潮汐发电装机容量为2800万千瓦,年发电700亿千瓦时。 Never say 永不气馁!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你在哪本书,那一页找到的。然后就写作者名,书号,页码就可以了吧。这个是通用规范,最好是引用规范里面的。

姜德文《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聂相田,李文毅《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工程监理中心罗自南《水利工程测量》》西安地图出版社陈李和,陈文义《水工钢筋混凝吐结构》河南大学出版社林益冬,林丽蓉《工程水文学》河南大学出版社张宗尧,于德顺,王德信《结构力学》河南大学出版社洪次坤,沈养中,徐文善《材料力学》高等学校教材 水利水电出版社王英华,水工建筑物,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电力电子参考文献2018

?作者:吴庆国? 文章首发于《电动新视界》微信公众号一、说明 大众致力于电动交通系统的发展。全新一代的ID family电动汽车将于2020年上市。将会有不同级别的零排放车辆,它们的行驶里程与今天的汽油车相当。ID CROZZ, ID VIZZION和 ID BUZZ已经公开。第一款将于2020年投放市场的ID车型将是ID一款价格适中、四门、全连接的紧凑型汽车(图1)。大众集团计划到2022年在全球推出27款MEB汽车。其中包括奥迪、西雅特、斯柯达、大众和大众商用车品牌的电动车型。图1?The ID 家族: (左起) the ID, ID CROZZ, ID VIZZION and ID BUZZ该ID将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基于模块化电气化工具包(MEB)的模型的首次亮相,这是一个专门为全电动汽车开发的技术平台(图2)。电动驱动系统的组件和电池包是精确地系统互连。高压电池位于车轴之间的中心。它是可扩展的,适应不同的电池类型,并配备了集成的液体冷却。因此,比较容易集成到ID模型的各种功率输出中。根据电池大小和ID型号,范围约为可达到330公里至550公里以上。一个充电功率高达11kW交流充电器集成在车辆。采用CCS(联合充电系统)装置可实现高达125kW的直流充电。基本上可以在平台上安装两个电动驱动系统,通过MEB的可伸缩部件实现驱动一个轴或两个轴。图2 MEB车型平台ID的零排放驱动系统主要由与后轴相结合的电机组成,包括功率逆变器和单速变速器、安装在车底的高压电池和位于车前端的辅助部件,以节约空间。紧凑的驱动系统由电机、电源逆变器和单速变速器组成。它的行驶里程和现在的汽油车差不多,价格和柴油车一样,ID也有潜力促进环保电动交通的发展,并开始一个电力驱动系统新时代。二、高压电池系统介绍 确定电压范围的关键因素是高压电池。它集成到前后车轴之间的车身底部底,这节省了空间,并提供了较为宽敞的车内空间,同时确保一个最佳的前后50%:50%的重量分布,并且具备低重心的整车优势。高压电池是电动车最重要的成本因素。在其开发和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满足长里程的电池容量和功率密度、优异的驾驶性能和快速充电能力等技术标准外,还要考虑成本和使用寿命等经济方面的因素。对于MEB,大众汽车开发了高性能锂离子高压电池,在一定操作习惯和工作温度条件下,保证了高实用性和长使用寿命。它提供了一个在宽的温度波段和充电范围的状态可重复的高功率输出的电子驱动器。在短充电时间,高水平的连续电流容量,充电功率高达125kW。可伸缩的电池容量确保了可提供不同的ID车型家族,从330公里到超过550公里(根据WLTP)范围的续驶里程。高压电池由并联和串接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又由单独的电池单元组成。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高压电池中的电池单元数量可以变化。这使得不同的能量含量和缩放的高压电池能适应不同的汽车概念和客户的要求。强大的热管理具有直接冷却系统能确保即使在高负荷或低温情况下高压电池依然能运行在其25至35℃的最佳温度范围。电流、电压和温度通过单元模块控制器和主控制单元进行监控。三、充电技术 图3?MEB车辆的充电选项除了里程,充电问题对电动车的日常实用性也至关重要。客户对充电技术有明确的要求:充电时间尽可能短,充电选择充足。大众公司假设大多数ID驾车者每周只给他们的电动车充电一次,这意味着50%的充电活动可能在家里进行。因此,车辆基于MEB将作为标准配备一个type 2充电连接,其中可通过交流连接充电,可通过一个标准家用插座充电3 kW或在11kW的壁柜。晚上墙盒的交流充电为电池充电提供了充分的电力。由于电池只能用直流电充电,所以车上集成了一个11kW的充电器,将插座、壁柜或交流充电站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为高压电池充电。可选的CCS充电端口可以显著缩短充电时间。它结合了一个2型插头和两个额外的电源接点进行直流充电(图3)。通过CCS充电端口,高压电池可以使用高达125kW的电源进行充电。30分钟内可以充满其80%的电量。从长远来看,MEB也为感应充电做好了准备,这既不需要电缆也不需要插头。车辆简单地停在一个所谓的充电板上,通过这个充电板充电。四、MEB的电驱动系统 图4 MEB的后驱系统为MEB研发了两个新的电驱动系统。主驱是后轴上的永磁同步电机(PSM,图4)。它结合了一个功率逆变器(PI)和一个平行轴的减速器。输出功率为150 kw,扭矩为310 Nm,最大转速为16000 rpm。PSM是一个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的系统组件,在宽调速范围内可持续提供输出。根据车辆规划,MEB前驱可以提供动力。前驱是一个带有感应异步电机的电驱系统,可实现整车四驱。它的功率输出为75 kW,扭矩为151 Nm,最大转速为14000 rpm。异步机(ASM)以其短时间超载运行和低阻损失的能力而著称。因此,它非常适合做辅驱。下面将重点介绍MEB永磁同步电机(PSM)电驱的组成、技术特征和性能数据。1 PSM/ASM工作原理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定子三相铜绕组中的电流产生旋转磁通(旋转磁场)。转子内的励磁磁场由永磁体无损耗地产生,并穿透定子。这会产生了一个切向力,其中转子和定子的旋转场以相同的转速(同步)旋转(图5,左)。异步机(ASM)工作原理定子三相铜绕组中的电流产生旋转磁通(旋转磁场),通过短路绕组穿透转子。异步电机中的转子,其转速略低于定子的旋转磁场(异步)。这在短路绕组中产生磁场变化,从而产生电流。由此产生的磁场在转子中产生一个切向力,作为转矩作用在转子轴上(图5,右)。图5 PSM(左)和ASM(右)的基本结构2?逆变器(PI)电机的三相电流由直接安装在电机上的液冷功率逆变器(PI)提供。图6显示了电源逆变器的爆炸视图。在电源逆变器内部,将最新一代的三个IGBT电源模块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经典的B6电源逆变器。在模块载体内部,电源模块被冷却结构框起来,这样驱动板就可以直接插到电源模块的触脚上。驱动板在和控制板之间加装有屏蔽罩。图6?功率逆变器(PI)结构PI内部其他重要组件包括:直流输入的滤波组件,直流母线电容器,三相母线铜排和液冷冷却单元。PI的模块化设计适用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从通过模块载体的电源模块到电源和控制器模块,创建了一个模块化系统,该系统提供了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下一代电子驱动项目可以实现较小的修改就可以完成。此外,电力电子产品的全自动生产确保了即使在大规模生产中结构和功能的质量稳定。为调节电机电流值而导入和处理传感器数据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其结果是最佳的功率利用,特别是在动态工作点。一些车辆功能,如减振和滑动控制功能,被直接集成到电力电子系统中。因此,可以实现没有延迟的总线通信。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在开发过程中有更多直接的适应选项,以满足特定车辆驾驶行为的需求。在MEB平台中,DC/DC转换器没有集成到PI中,而是作为一个单独的液冷组件设计的。DC/DC可以灵活安装到车辆其他地方,并有两个功率等级可供选择,它们分别为8 kW和0 kW。3 PSM后桥驱动MEB后驱电机为三相永磁同步电机(PSM),转子四对极,最大转速为16000 rpm。它由电源逆变器、四部分壳体(电机壳体、电机后端盖、减速器前壳、减速器后壳,见图4)、定子、转子、带温度传感器的旋转变压器、单挡减速器等主要模块组成。电驱总成是在卡塞尔的大众工厂生产的。转子和定子由大众萨尔茨基特(Salzgitter)厂提供。定子包含用于三相连接的母线绕组。转子内的永磁体为钕合金组成的永磁体,嵌入到叠片中。定子和转子安装在一个铸造外壳内,定子液体冷却。两个深沟球轴承安装在转子轴两端。在电机轴后端安装有旋变转子,低压接线端子包括绕组温度的传感器和旋变信号,最好通过电机盖板封闭。旋变和温度低压信号最后连接到控制器端。减速器减速增扭,减速器的前壳体与电机前端盖集成化设计,降低重量和尺寸(见图4)。1定子结构图7?PSM定子定子主要由叠片和三相发卡线绕组组成(图7)。叠片组由单个的、焊接的、分层的、外径为220mm的独立镀层金属板叠片组成。叠片具有较高的导磁率,厚度为27 mm,并在两面涂有一层电绝缘层。定子分为四段,每段在组装期间偏移90度。这减少了金属晶粒方向对旋转磁场均匀性的影响。绕组插入到定子槽,焊接三相端部(图8),并自动连接三相铜排。该定子结构的末端绕组包含一个用于温度传感器的接触装置。定子还浸渍树脂,以增加绝缘,改善热传导和加强绕组。定子经过自动测试程序,自动压装到电机外壳。图8 定子线圈组件2 转子结构图9 转子的爆炸图转子由转子轴、嵌入v形永磁体的叠片、压板和旋变转子组成。转子分为四段。转子端面用压板压紧,并通过四个张紧螺钉连接在一起,这些螺钉穿过叠片(图9)。全自动化压紧叠片,自动压装转子轴完成装配。转子永磁体采用"V+1"斜级布置。它们被一层膨胀的磁性涂层保护着。目的是提升电机NVH性能。叠片是由相同材料的金属片冲切而成。转子轴设计为空心轴,由两部分焊接而成。它通过纵向内花键连接到变速器的输入轴上。整个电机轴和减速器输入轴三轴承支撑,轴承为低摩擦深沟球轴承。降低机械损失。转子轴与叠片安装时,需对叠片总成加热。这也导致永磁体热激活和磁涂层膨胀,需固定好永磁铁。3?带温度传感器的旋转变压器图10?PSM b侧轴承屏蔽上的组件为了给定子绕组通入正确的三相交流电,需要检测转子的正确位置。此任务由旋变完成。它由转子轴上的转子和固定在电机后轴承轴承屏蔽上的定子组成(图10)。在定子绕组上的一个发夹中设计一个专用固定点,其中安装有用于测定绕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从解析器和温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通过信号插头传输到PI,然后进行评估。电源逆变器是通过螺栓连到电机外壳。用于定子相位绕组的三条母线是PI的组成部分,在定子固定在电机外壳后被固定在定子的接触桥上。A端和B端盖板内部都包含特殊的碰撞元件,在发生追尾碰撞时,该元件可以将驱动装置与车身框架隔离,从而防止高压电池短路。4?冷却和加热电子驱动器电驱动系统是液体冷却的。冷却液流入电子驱动器首先通过电源逆变器运行,因为半导体规定了允许的最大冷却液温度。流过PI后,冷却剂通过密封管塞元件进入电机外壳的冷却水套。热量主要是由定子铜绕组的电阻损耗产生的,通过绕组绝缘层和叠片到达机壳中的冷却水套。冷却介质通过经过优化的周向冷却通道进入定子,并在冷却水道的末端通过冷却连接软管进入车辆的外部冷却回路(图11)。图11?冷却液流经PI和定子5 电子驱动器技术参数 *重量为PI、电机、减速器三者的总重紧凑的MEB电子驱动器为大众的ID汽车家族提供了一个卓越的驱动性能。平行轴MEB后驱动桥,永磁同步电机集成PI和单速减速器,提供了150 kW的峰值功率和310 Nm的最大扭矩。电机的最大转速为16000 rpm(图12)。同轴MEB前轴驱动桥作为四轮驱动辅驱,是一种集成PI和单挡减速器的异步电机。它提供了一个峰值功率75 kW和最大扭矩151 Nm。这台电机的最大转速为14000 rpm。图12 PSM效率图电子驱动器的设计是基于对不同驾驶周期的电机特性map图中能量转化的详细评估。在设计磁路时,我们特别注意城市驾驶循环的工作点,以确保电子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高效运行。在大量的现实工况中,效率远高于90%(见图12、图13)。图13 PSM满载图6 MEB后驱动桥与e-Golf 驱动桥的比较 *重量为PI、电机、减速器三者的总重将新型MEB后桥驱动与目前e-Golf中的电驱动桥技术数据进行比较[3,4,5],说明了其开发进展。峰值功率可提高50%至150 kW,扭矩可提高7%至310 Nm。尽管增加了功率和扭矩,MEB后桥驱动器的重量减少了18%,至90kg。这使得MEB后轴驱动的功率重量比为1667 W/kg,与e-Golf的电驱动桥相比显著提高了82%。4 单速变速箱图14?MEB后驱动桥单速变速箱单挡减速器为二级齿轮减速机构,用于降低电机转速,提升扭矩输出(图14)。MEB专门对减速器齿轮进行了NVH声学优化。电机轴和减速器输入轴采用3轴承支撑,减少了摩擦。润滑油终身免维护。进行了针对性的润滑设计,采用干式油底壳概念降低搅油损失,提升效率。此外,将带预紧力锥轴承改成了浮动柱轴承。减速器设计了不同速比以满足不同动力需求。ID首次使用时的总速比为5:1,最高时速为160 km/h。同时,MEB将取消传动系驻车锁止机构,在坡路工况,将采用轮端EPB实现驻车功能。五总结 大众MEB的动力系统是一个模块化构建工具包的一部分,其组件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电子动力系统配置,以配置各种规格的电动汽车。MEB的平行轴后轴驱动系统包括一台高效的永磁同步电机、一个摩擦优化的单速变速器和一个紧固在电机上的高度紧凑的功率逆变器。与高压锂离子电池相结合,大众ID型车的电子驱动最大扭矩为310 Nm,最大功率为150 kW。对于四轮驱动的应用,有一个额外的同轴电驱动桥可用于前轴。它是由一个创新的异步电机,搭配低摩擦单挡减速器,同时集成了控制器组成的。电气化动力系统的MEB代表了大众汽车新车模块化方法的系统延续。由于系统开发的高容量,开发和组件成本可以大大降低。这是降低汽车成本,从而增加电动汽车的市场渗透的必要先决条件。 它的续驶里程和现在的汽油车差不多,价格和柴油车一样,ID也有潜力促进环保电动交通的发展,并开始一个电力驱动系统新时代。参考文献[1] Volkswagen Newsroom, E-mobility, 2018?MEB architecture-/en/id-workshop-electric-for-all-4193/mebarchitecture-4196[2] Volkswagen Newsroom, Volkswagen Group News, 2017?The Volkswagen Group launche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electrification initiative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with "Roadmap E"-/en/press-releases/the-volkswagen-grouplaunches-the-most-comprehensive-electrification-initiative-in-the-automotiveindustry-with-roadmap-e-1242 [3] F Eichler, K Bennewitz, C Helbing, P Lück, ?Volkswagen Electrifies the New Golf?38th?Vienna Motor Symposium, Vienna, 2017 [4] P Lück, G Kruse, J Tousen, ?The electric powertrain matrix from VolkswagenMTZ - Motortechnische Zeitschrift, Issue 2/2014, 2014 [5] P Lück, J Tousen,  ?Elektrische Antriebe für die Hybrid- und Elektrofahrzeuge von Volkswagen?9th?MTZ Conference “The Powertrain of Tomorrow”, Wolfsburg, 2014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索引序列
  • 水力发电论文参考文献
  • 水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学报
  • 水力发电技术论文
  •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电力电子参考文献2018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