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查阅文献的难点

查阅文献的难点

发布时间:

查阅文献的难点

。由点到面。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之所以不必在意3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且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文。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 2。由杂到精。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追踪某个专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法或新结论,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探究其原因。培养个人的学术修养。对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浏览,从面上了解学术进展和热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作进展,逐篇仔细阅读新作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工作中的点滴发现,思想火花,都应该写下来。我和王忠诚院士、顾玉东院士的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有记卡片的习惯。病例随访、文献观点,等等。到写作文章时,都是现成的材料。现在有了电脑,但是写文献综述是一个完善知识结构的好方法。随时记下论点,个人心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成绩。无论写在纸上,还是记载在电脑内,都应该有一个记事簿,并且经常整理。在这里介绍一款文献管理软件,具有笔记功能,可以随时记录自己对于正在阅读文献的思考,并且可以与当前文献联系起来4。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以后想到时,还能及时找到。5。天天学习。文献天天有。如果只作为一个收藏家,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下载的目的是学习。通过阅读,掌握专业领域的方法和知识。只要坚持学习,就会积累起自己的知识架构。水到渠成,游刃有余。之二:对于初次进入一个领域的新手,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把握本领域的动态和方向。 记得一个留洋的研究生说,起初导师让他读大量的文献,而且每天都规定了数量,好像是100篇吧?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请教导师,却被告知只要每天把数量读够就行了。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终于最后融汇贯通,也理解了导师的方法。所以,我觉得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 而且,每个作者的研究方法多少有所区别,读得多了,渐渐就会比较出研究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今后的研究大有裨益。 其实,由于现在科技进步很快,即使是自己从事的领域,也有很多新技术、新观点不停的出现,所以,即使是个“老手”,如果懒于更新自己的知识,也会很快落后。之三 在文献多如牛毛的今天,其感觉犹如日益增多的帖子,在不想漏掉好东西的前提下 1 把握动态,每天入园后先浏览一遍自上次登陆以来的新帖子,感兴趣的再看看,必要时保存或收藏,这大体相当与杂志的目录,以此保证不会漏掉新的东西 2 回过头来重点看看感兴趣版块的精华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感兴趣砖头杂志的综述、评论、或是cutting edge(JI)之类的3 好东西不仅仅只在感兴趣版块,其他版块也有一些,在空的时候看看其他版块的精华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相关砖头杂志的综述、评论、或是cutting edge(JI)之类的4 用搜索功能查找特定关键词的帖子,大体相当于定题检索 5 随着对领域的熟悉,特别是对大师级人物的熟悉,有时可看看这些作者的帖子 6 在信息的今天,没谁敢说已经超一流,不需再接受新的东西;更没有人能够熟悉所有的领域 之四 邹承鲁院士写他是如何读文献的:无论题目从何而来,都必需紧密追踪当前有关科学领域发展的动向。从研究生时代开始,在导师 教导下,以周围同学为榜样,我就养成了每周必定去图书馆浏览最新期刊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如果确实有事,下周必定补上。我当时有一个小记录册,登录所有对本专业重要的刊物,每期读过后,一定做记录,决不遗漏一期,直至今日。现在可以在网上阅读所有重要刊物的目录和摘要,这就更容易做到了。掌握文献、对文献进行综合,以批判的眼光评价文献,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和正确的信息以指导今后的研究是一个能独立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必备的能力。 阅读文献以追踪当前发展动态时,务须切记发挥自己判断力,不可盲从,即使是知名科学家和教科书有时也会有错误。古人说得好:“ 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追踪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时切记,你看到的问题别人也同样会看到,越是重要的问题竞争必然越是剧烈,在研究条件不如人时,如果没有创新的研究思想,独到的研究方案是不可能超越他人得到成功的。虽然国际上也有对于某些重要课题一哄而起的情况,但在我国似乎特别严重。缺乏自己的创新思想而片面一哄而起追求热点,是一条必然失败的路线,最多只能是为别人成果锦上添花,或做一些小修小补的工作而已。关键在于自己的创新思想。创新思想来自何处,虽然灵机一动产生了重要的创新思想,在科学史上确实有所记载,但这毕竟是比较罕见的,而远远更为常见的是天才出于勤奋,创新出于积累,积累可以是个人积累,也可以是本人所在单位的长期积累。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旺火炉原理,也是诺贝尔奖经常出在少数几个单位的原因。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才可能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真正创新的,别人无法剽窃的创新思想,才有可能在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而在一个炉火熊熊的旺火炉中,不断会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优秀人才的产生,并且创新思想和人才的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就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突破性成果。之五:MIT人工智能(AI)实验室的教授和学生总结的如何读论文,还不错! 阅读论文是需要练习的技能。不可能完整地阅读所有的论文。阅读论文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看论文中是否有感兴趣的东西。AI论文含有摘要,其中可能有内容的介绍,但是也有可能没有或者总结得不好,因此需要你跳读,这看一点那看一点,了解作者究竟做了些什么。内容目录(the table of contents)、结论部分(conclusion)和简介(introduction)是三个重点。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行,就只好顺序快速浏览了。一旦搞清楚了论文的大概和创新点,就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第二阶段了。 在第二阶段,要找出论文真正具有内容的部分。很多15页的论文可以重写为一页左右的篇幅;因此需要你寻找那些真正激动人心的地方,这经常隐藏于某个地方。论文作者从其工作中所发现的感兴趣的地方,未必是你感兴趣的,反之亦然。最后,如果觉得该论文确实有价值,返回去通篇精读。  读论文时要牢记一个问题,“我应该如何利用该论文?”“真的像作者宣称的那样么?”“如果……会发生什么?”。理解论文得到了什么结论并不等同于理解了该论文。理解论文,就要了解论文的目的,作者所作的选择(很多都是隐含的),假设和形式化是否可行,论文指出了怎样的方向,论文所涉及领域都有哪些问题,作者的研究中持续出现的难点模式是什么,论文所表达的策略观点是什么,诸如此类。之六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⒉注意文献的代表性、可读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读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读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⒊阅读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在阅读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查阅文献的要点

看看这是不是平时看文献的你:想把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读懂,每一句话都想去深究一下背后的含义。一旦有自己不是很明白的地方就及其难受,陷在咬文嚼字里出不去。在阅读文献中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很多人阅读文献的时候视文献为圣旨,文章说的基本都是对的,文章中没说的自己也不敢去想。永远保持着高中生的学习思路。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学习思路没有转变过来,依然保持着中学时期的学习思路。一个大领域的文献放在一起,交织成山,没有头绪。一部分人像中学时期一样,每篇文章都严格批注记录,写一大堆密密麻麻的笔记。不是说这样不行,而是工作量实在太大,每个领域每天都有非常多科研文章,每一篇都这样就算是超级电脑来了也算不出工作量。正确阅读文献方式那么到底该如何高效阅读文献呢我们一直被教导要多看文献,但却没有人教过该如何阅读一篇文献。滑铁卢大学教授SKeshav在2007年发表了一篇名为《How to Read a Paper》,文章中提出了一种三步阅读法。这种阅读文献的方法也被众多学者所接受。三步阅读法第一步:5-10min的快速阅读。这一部分需要你对文章进行一个整体阅读。我们首先阅读标题,摘要和前言,然后再看每一大章和小节的标题,但是不需要看具体内容。之后对文章的数据和图表做到心中有数。整体阅读之后我们就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一个整体面貌了。1、类型;是一份调研报告还是一篇分析论述,亦或者是一篇会议报告等等。2、文章基础;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理论知识,有哪些与之相关的文章。3、正确性;你是否认可作者的观点,你觉得他的论述是否正确。4、主旨;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5、评级;最后就是你对这篇文章的定位了,你需要自己对这篇文章进行一个评价,看看它是否值得你进一步去阅读。第二步:1小时的详细阅读。对于已筛选好的文章,我们需要知道文章中的一些详细的内容。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开始做一些笔记和注释了,这样能方便你梳理出文章的重点,但是不要对具体的论证细节过多关注。1、仔细阅读数据,图标和插图。尤其是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图表的坐标轴标签是否正确,显示的结果是否有误差线等等,这些图表中的细节错误往往能反映出这篇文章的质量,作者是赶鸭子上架匆忙发一篇文章了事,还是精雕细琢的严谨写作。2、参考文献也非常重要。可以标记一些作者认为重要同时你也没读过的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对于普通的感兴趣的文章进行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能够了解文章第三步:几小时的深度阅读。这一部分的文章是需要你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的。其中的关键就是在脑中将文章的实验步骤重现一遍,看自己是否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述将实验复现。比较自己复现的过程中与文章不同的地方。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找到文章中的创新点,还能发现它隐藏的缺点和假设。想象力额外的一点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在《研究生手册》中提到的,带着想象力去阅读文献。有些人以为阅读文献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其实通过加入想象也可以非常有趣。在看题目和前言的时候,你就可以想象猜测作者的意图和实验方法,甚至是实验结果,然后在阅读过程中看看到底对了没有。有些文章甚至不是读对了,而是猜对了。有人说要是猜错了怎么办?猜错了不是正好吗。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文章中找证据,看看这个证据到底是支持我的还是支持作者的,可以更好的去吸收作者的想法和创意,同时加深印象。

第一步:如何选择适合的参考文献(1)利用关键词、主题词精确定位参考文献的关键词和主题词要选好,这样搜索出来的文献更有针对性,定位更准确,不同关键词定位会展现出不一样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所以选择关键词是关键。(2)先定位作者再查找文献一般情况下,如果大家了解某个学者擅长某个学术领域,那么就可以通过查阅该学者已经发表的期刊论文来获取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该方法也非常实用。(3)综述定位法如果已经有自己拟研究课题或者切入点相关的文献综述资料,可以根据资料后面引用的参考文献去查找那些原始的参考文献。第二步:如何阅读已经查找的文献文献下载只是一个基础,阅读文献资料中的内容才是关键,那么阅读文献资料有什么好的方法吗?(1)摘要阅读法可以说,摘要统揽全局,摘要是一篇论文的窗口,看文章首先看摘要,即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切莫贪多,过分追求全文只会增加工作量,浪费时间,但真正有价值的文献不仅要通读全文,还要细致研究。(2)重点文献如何研读文献阅读一定要认真,重点文献资料应该每句都清楚作者表达的含义,对于重点难点内容要反复推敲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文章要以,理解文章研究精髓,对于后续自己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3)归纳总结注意文章内容的总结归纳,不同文献资料的对比分析,善于总结和思考。上面的参考文献阅读技巧你学会了吗?文献参考绝对是论文写作的储备力量,做好文献的参考阅读才能为后续的文章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1、直接法又称常用法,是指直接利用检索系统(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2、顺查法顺查法是指按照时间的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它适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例如,已知某课题的起始年代,需要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的年代开始查找。3、倒查法倒查法是由近及远,从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4、抽查法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的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5、追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它可以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6、循环法又称分段法或综合法。它是分期分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的一般步骤:1、明确检索需求,主题,关键词;2、寻找关键词的同义词,下位词;3、检索某个学者的名字;4、寻找合适的数据库;5、简单检索: 关键词,作者,题目,时间;6、 高级检索:‘或’‘且’‘非’等逻辑连接词;截词符。文献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也可以给你推荐一些,中文文献:百度学术、中国知网、万方搜索、搜狗学术;英文文献:PubMed、Web of Science、SCI-Hub、Google & Google Scholar、Springer, Science direct、 ProQuest、Wiley!针对文献多不知道怎么下手,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看,没时间看的朋友,告诉一个高效解决的方法,那就是去找专业的地方帮忙,早点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就像湘元生物,他们就可以帮忙进行文献检索,分析你的实验思路的合理性,甚至还可以帮你完善实验的全过程,真的很省心省力!

查阅文献遇到的困难

信息量过于庞大、收集信息不完全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⒉注意文献的代表性、可读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读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读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⒊阅读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在阅读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文献查阅法的优缺点

文献研究是对已发生和已结束事情的间接调查研究,其特点如下: (一) 文献调查法的优点 1. 有助于研究人员选定课题,使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研究工作以从假说所期待的或所预料的相互关系开始,这些预期的关系,由观念和概念转换为收集资料的程序来检验,然后再以这些资料为依据的研究结果和发现转变为新的概念,从而使它们得到解释和扩展。但是,如何得到原始的观念和概念?如何在它们之间形成假设建立联系?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文献的收集。在众多的研究变量中,研究者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而且有意义、能够得以扩展的课题,并不是很容易的。查阅文献可以帮助自己发现已经证明重要和不重要的变量,避免重复。 2. 研究范围不受时空限制 每个人的亲身实践和经验总是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无法亲历前人的生活,也不可能直接观察、访问前人的思想和活动。即使是同时代人,因经费、时间等因素的限制,研究者也无法对难以接近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例如,在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时,必须借助记载其生平和思想的文献——《论语》,否则这项研究就无法进行。 3. 研究过程的真实性强 一般文献并不是为了研究目的而留下的,它多是在事件发生的当时,真实自然地记录下来的,它的信息真实度很高,而且研究者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一般不会使被收集的资料本身发生变化,也不会受到原留下文献资料者的直接言行的影响,从而避免了对象反应性的干扰。而这种干扰在访谈、实验等方法中很难避免,这样就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4. 研究简便易行、费用较低 与实地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直接接触法相比,文献调查法具有方便、自由、费用低等优点。只要查到文献,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研究,不受研究对象、研究场所和研究情景等因素的限制。 5. 便于对调查对象做纵向分析 文献调查法适合于对研究对象在一段时期的发展变化开展研究。研究角度往往是探寻一种趋势,或弄清一个演变过程。

优点:效率高,速度快;检索途径多,检索方便灵活;适合检索复杂课题;资源科共享,资源更新快;检索结果输出方式多,便于建立个人文档;入手容易,不收时间和地域限制。缺点是所收集文献大多是1950年以后的文献

文献综述的难点

不知道你写的是本科的还是研究生的论文,那如果是研究生的论文,我觉得论文的难点主要在文献综述。有很多的学生写论文的时候,喜欢把所看的文献的一些点罗列出来,而不是把它归纳出来。所以文献综述真的很重要,也很难要多看文献,多找出相同的观点,多总结。

  • 索引序列
  • 查阅文献的难点
  • 查阅文献的要点
  • 查阅文献遇到的困难
  • 文献查阅法的优缺点
  • 文献综述的难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