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会计电算化论文3000字

会计电算化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

会计电算化论文3000字

浅论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介绍: 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 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广义上来讲就是指与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系统,其基本构成包括会计人员、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要素,其核心部分则是功能完善的会计软件资源。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第一章 总则 一、为了指导会计电算化工作,推动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规范。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简称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制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实施工作的具体方案,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范,对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指导。 二、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各级领导都应当重视这一工作。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都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其它单位也应当逐步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三、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各单位要把会计电算化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四、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单位内部各个方面,各单位负责人或总会计师应当亲自组织领导会计电算化工作,主持拟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协调单位内各部门共同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会计部门负责和承担会计电算化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提出实现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方案。 五、各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可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进行。例如:可先实现帐务处理、报表编制、应收应付帐款核算、工资核算等工作电算化,然后实现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等工作电算化,再进一步实现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电算化;在技术上,可先采用微机单机运行,然后逐步实现网络化。也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先实现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见效快项目的电算化,然后逐步向其它项目发展。 六、各单位要积极支持和组织本单位会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逐步使多数会计人员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备条件的单位,使一部分会计人员能够负责会计软件的维护,并培养部分会计人员逐步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对于积极钻研电算化业务,技术水平高的会计人员,应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七、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集团企业, 应当加强对集团内各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 的统筹规划, 在各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逐步做到报表汇总或合并报表编制工作的电算化,并逐步向集团网络化方向发展。 八、会计电算化工作应当讲求效益原则, 处理好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与勤俭 节约的关系, 既不要盲目追求采用最新技术和先进设备,也不要忽视技术的发展趋势,造成设备很快陈旧过时。对于一些投资大的会计电算化项目,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指导。 九、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指导,在硬软件选择、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方面,积极提出建议,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使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进行。 十、会计电算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果的单位,要研究并逐步开展其它管理工作电算化或与其它管理信息系统联网工作,逐步建立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单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单位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在单位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章配备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 一、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发展目标,投入一定的财力,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财力状况,选择与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相适应的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实行垂直领导的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在选择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时,应尽量做到统一,为实现网络化打好基础。 具备一定硬件基础和技术力量的单位, 可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建立计算机网络,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和会计数据实时处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具有可扩充性强、性能/价格比高、应用软件开发周期短等特点,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可逐步建立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结构;采用终端/主机结构的单位,也可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运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三、由于财务会计部门处理的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处理方法要求严格和安全性要求高,各单位用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电子计算机设备,应由财务会计部门管理,硬件设备比较多的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可单独设立计算机室。 四、配备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选择会计软件的好坏对会计电算化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配备会计软件主要有选择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通用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三种方式,各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自身的技术力量选择配备会计软件的方式。 1、各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初期应尽量选择通用会计软件 选择通用会计软件的 投资少, 见效快,在软件开发或服务单位的协助下易于应用成功。选择通用会计软件应注意软件的合法性、安全性、正确性、可扩充性和满足审计要求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软件服务的便利,? 软件的功能应该满足本单位当前的实际需要,并考虑到今后工作发展的要求。各单位应选择通过财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通过财政部批准具有商品化会计软件评审权的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评审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在本行业内也可选择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推广应用的会计软件。小型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的会计业务相对比较简单,应以选择投资较少的微机通用会计软件为主。 2、定点开发会计软件包括本单位自行开发、委托其它单位开发和联合开发三种形式。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会计业务一般都有其特殊需要,在取得一定会计电算化工作经验以后,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定点开发的形式开发会计软件,以满足本单位的特殊需要。 3、会计电算化初期选择通用会计软件,会计电算化工作深入后,通用会计软件不能完全满足其特殊需要的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配合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配套的会计软件,选择通用会计软件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的方式。 五、配备会计软件要与计算机硬件的配置相适应,可逐步从微机单用户会计软件,向网络会计软件、客户机/服务器会计软件发展。 六、配备的会计软件应达到财政部《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满足本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 七、会计核算电算化成功的单位,应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进行会计分析和预测,除了选择通用会计分析软件,或定点开发会计分析软件外,还可选择通用表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八、部分需要选用外国会计软件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其它单位,可选用通过财政部评审的外国商品化会计软件。选用未通过财政部评审在我国试用的外国会计软件,应确认其符合我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有关规章制度,具有中文界面和操作使用手册,能够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要求,打印输出中文会计帐证表,符合我国会计人员工作习惯,其经销单位具有售后服务能力。 第三章替代手工记账 一、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是指应用会计软件输入会计数据,由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印输出会计帐簿和报表。替代手工记账是会计电算化的目标之一。 二、替代手工记账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配备了适用的会计软件和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2、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 3、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三、具备条件的单位应尽快采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替代手工记账之前,地方单位应根据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的规定,中央直属单位应根据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机与手工并行三个月以上(一般不超过六个月),且计算机与手工核算的数据相一致,并应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四、替代手工记账的过程是会计工作从手工核算向电算化核算的过渡阶段,由于计算机与手工并行工作,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各单位需要合理安排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五、计算机与手工并行工作期间,可采用计算机打印输出的记账凭证替代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并装订成册,作为会计档案保存,并据以登记手工帐簿。如果计算机与手工核算结果不一致,要由专人查明原因并向本单位领导书面报告。 六、记账凭证的类别,可以采用一种记账凭证或收、付、转三种凭证的形式;也可以在收、付、转三种凭证的基础上,按照经济业务和会计软件功能模块的划分进一步细化,以方便记账凭证的输入和保存。 七、计算机内会计数据的打印输出和保存是替代手工记账单位的重要工作,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各单位应注意以下问题: 1、采用电子计算机打印输出书面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的, 应当符合国家统一 会计制度的要求, 采用中文或中外文对照,字迹清晰,作为会计档案保存,保存期限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2、在当期所有记账凭证数据和明细分类帐数据都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情况下,总分类帐可以从这些数据中产生,因此可以用“总分类帐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 替代当期总分类帐。 3、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打印,由于受到打印机条件的限制,可采用计算机打印输出的活页帐页装订成册,要求每天登记并打印,每天业务较少、不能满页打印的,可按旬打印输出。一般帐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月或按季、按年打印;发生业务少的帐簿,可满页打印。 4、在保证凭证、帐簿清晰的条件下,计算机打印输出的凭证、帐簿中表格线可适当减少。 八、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介质存储会计帐簿、报表, 作为会计档 案保存的单位,应满足以下要求: 1、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介质存储会计数据, 不再定期打印输出 会计帐簿,应征得同级财政部门的同意。 2、保存期限同打印输出的书面形式的会计帐簿、报表。 3、记账凭证、总分类帐、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帐日记账仍需要打印输出,还要按照有关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打印输出有关帐簿、报表。 4、大中型企业应采用磁带、光盘、微缩胶片等介质存储会计数据,尽量少采用软盘存储会计档案。 九、替代手工记账后,各单位应做到当天发生业务,当天登记入帐,期末及时结帐并打印输出会计报表;要灵活运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单位领导报告主要财务指标和分析结果。 第四章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一、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明确每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 切实做到 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 三、电算化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一般可划分如下: 1、电算主管: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 要求具备会计和计 算机知识, 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电算化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兼任,采用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 2、软件操作:负责输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账凭证、会计帐簿、报表,和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要求具备会计软件操作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各单位应鼓励基本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兼任软件操作岗位的工作。 3、审核记账: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帐簿,对打印输出的帐簿、报表进行确认;此岗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可由主管会计兼任。 4、电算维护: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此岗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此岗在大中型企业中应由专职人员担任。 5、电算审查: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此岗可由会计稽核人员兼任;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大型会计软件的单位,可设立此岗位。 6、数据分析: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可设立此岗位,由主管会计兼任。 四、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各单位可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参照上条对电算化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工作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可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交叉设置,各岗位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由本单位人员进行会计软件开发的,还可设立软件开发岗位。小型企事业单位设立电算化会计岗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对上条给出的岗位进行适当合并。 五、建立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 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指点专人定期更换密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 2、预防已输入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记机内帐簿; 3、操作人员离开机房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 4、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由专人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故障情况等内容; 六、建立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保证机房设备安全和计算机正常运行是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要经常对有关设备进行保养,保持机房和设备的整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 对磁性介质存放的数据要保存双备份; 3、对正在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修改、对通用会计软件进行升版和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更换等工作,要有一定的审批手续;在软件修改、升版和硬件更换过程中,要保证实际会计数据的连续和安全,并由有关人员进行监督; 4、健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出现故障时进行排除的管理措施,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 5、健全必要的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七、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其它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是指记账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包括报表格式和计算公式)等数据; 2、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 3、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4、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5、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第五章附则 本规范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解释。 会计电算化资格证分类,目前有初级和中级两种。 如果是会计电算化本身的分类,有三种:核算型会计电算化(账务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报表等 系统)、管理型会计电算化(购销存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决策型会计电算化(财务分析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编辑本段]电算化会计与传统手工的会计有何区别呢? 电算化会计与传统手工会计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电算化会计建立了一套新的会计资料档案。 传统会计档案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日记账、明细帐、总帐以及报表。一个单位每个会计期间的会计档案都要按一定的要求排列,连同各种附件定期加具封面,装订成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查找十分不便,又易于毁坏。原来的老会计人员现在应该还记得每到月初报表出来以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装订凭证,虽然美其名曰:活动筋骨,但穿孔打眼,飞针走线,也够难为我们的会计人员了。等到年底,三大检查团来检查工作时,我们的会计人员还得在堆积如山的档案库中翻找凭证。现在,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中的运用,这一切都成为历史,电算化会计档案都存放在软盘或硬盘等设备中,这些设备的存贮密度,是以往任何一种会计档案所不能比拟的,查询速度快、检索能力强,可以快速传递会计信息。 其次,数据处理程序具有新的特点。 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程序与传统会计不同。在传统会计中,针对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形成的特征, 必须采用与之适应的不同的帐簿组织形式、记账程序和记账方法。而在电算化会计中,由于数据处理的精度高和速度快,可以采用一种统一的核算形式。而且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差错的概率小,没必要象传统会计那样,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各种核对,如帐帐核对、帐证核对、帐表核对。现在的会计人员应该有过这种体验:到了月底对帐时,为了几分钱的差额而必须翻遍所有的凭证、帐册。 第三,记账的含义不尽相同 手工条件下,记账指明细帐、日记账、总帐由不同人员按照不同的科目,分别在不同的帐册上加以记录。这种重复而繁琐的抄抄写写造成会计工作周期长,速度慢,效率低。电算化后,记账仅是一个数据处理过程,通过记账这一数据处理步骤,使被审核过的记账凭证成为正式会计档案,从“凭证临时库”转移到“流水帐库”中存放,记账后的凭证不再允许修改,记账的同时,对科目的发生额进行汇总,更新“科目余额,发生额库”。而真正的帐册,只有在需要时临时从“流水帐库”中把有关科目的经济业务分离出来,在屏幕上显示或在打印机上打印。 第四,会计信息的特点不尽相同。 相对于传统会计,电算化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速度快、质量高、针对性强的特点。 可以翻译为Computerized Accounting; Computer-Based Accounting等。一般不会去与电算化会计严格区分,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词了。

会计电算化论文3000字格式

网上很多格式可以参考

您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论文具体是什么题目呢有什么要求呢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会计电算化论文如何定题目 首先看是什么专业的题目其次根据专业和教授的口味来定题目尽可能不要大众化 (一)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三)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四)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会计电算化专业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某一)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浅议会计发展的新领域---网络会计 论当前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对策 关于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性的思考 论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 应收帐款管理对策研究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浅谈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及对策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企业避税行为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挑战及其对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其完善民营科技企业筹资融资问题探析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成本核算研究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拿就是原创的。。啊

浅论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介绍: 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 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广义上来讲就是指与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系统,其基本构成包括会计人员、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要素,其核心部分则是功能完善的会计软件资源。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第一章 总则 一、为了指导会计电算化工作,推动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规范。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简称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制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实施工作的具体方案,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范,对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指导。 二、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各级领导都应当重视这一工作。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都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其它单位也应当逐步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三、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各单位要把会计电算化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四、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单位内部各个方面,各单位负责人或总会计师应当亲自组织领导会计电算化工作,主持拟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协调单位内各部门共同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会计部门负责和承担会计电算化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提出实现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方案。 五、各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可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进行。例如:可先实现帐务处理、报表编制、应收应付帐款核算、工资核算等工作电算化,然后实现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等工作电算化,再进一步实现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电算化;在技术上,可先采用微机单机运行,然后逐步实现网络化。也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先实现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见效快项目的电算化,然后逐步向其它项目发展。 六、各单位要积极支持和组织本单位会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逐步使多数会计人员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备条件的单位,使一部分会计人员能够负责会计软件的维护,并培养部分会计人员逐步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对于积极钻研电算化业务,技术水平高的会计人员,应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七、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集团企业, 应当加强对集团内各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 的统筹规划, 在各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逐步做到报表汇总或合并报表编制工作的电算化,并逐步向集团网络化方向发展。 八、会计电算化工作应当讲求效益原则, 处理好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与勤俭 节约的关系, 既不要盲目追求采用最新技术和先进设备,也不要忽视技术的发展趋势,造成设备很快陈旧过时。对于一些投资大的会计电算化项目,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指导。 九、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指导,在硬软件选择、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方面,积极提出建议,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使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进行。 十、会计电算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果的单位,要研究并逐步开展其它管理工作电算化或与其它管理信息系统联网工作,逐步建立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单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单位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在单位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章配备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 一、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发展目标,投入一定的财力,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财力状况,选择与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相适应的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实行垂直领导的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在选择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时,应尽量做到统一,为实现网络化打好基础。 具备一定硬件基础和技术力量的单位, 可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建立计算机网络,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和会计数据实时处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具有可扩充性强、性能/价格比高、应用软件开发周期短等特点,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可逐步建立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结构;采用终端/主机结构的单位,也可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运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三、由于财务会计部门处理的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处理方法要求严格和安全性要求高,各单位用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电子计算机设备,应由财务会计部门管理,硬件设备比较多的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可单独设立计算机室。 四、配备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选择会计软件的好坏对会计电算化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配备会计软件主要有选择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通用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三种方式,各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自身的技术力量选择配备会计软件的方式。 1、各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初期应尽量选择通用会计软件 选择通用会计软件的 投资少, 见效快,在软件开发或服务单位的协助下易于应用成功。选择通用会计软件应注意软件的合法性、安全性、正确性、可扩充性和满足审计要求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软件服务的便利,? 软件的功能应该满足本单位当前的实际需要,并考虑到今后工作发展的要求。各单位应选择通过财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通过财政部批准具有商品化会计软件评审权的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评审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在本行业内也可选择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推广应用的会计软件。小型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的会计业务相对比较简单,应以选择投资较少的微机通用会计软件为主。 2、定点开发会计软件包括本单位自行开发、委托其它单位开发和联合开发三种形式。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会计业务一般都有其特殊需要,在取得一定会计电算化工作经验以后,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定点开发的形式开发会计软件,以满足本单位的特殊需要。 3、会计电算化初期选择通用会计软件,会计电算化工作深入后,通用会计软件不能完全满足其特殊需要的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配合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配套的会计软件,选择通用会计软件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的方式。 五、配备会计软件要与计算机硬件的配置相适应,可逐步从微机单用户会计软件,向网络会计软件、客户机/服务器会计软件发展。 六、配备的会计软件应达到财政部《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满足本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 七、会计核算电算化成功的单位,应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进行会计分析和预测,除了选择通用会计分析软件,或定点开发会计分析软件外,还可选择通用表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八、部分需要选用外国会计软件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其它单位,可选用通过财政部评审的外国商品化会计软件。选用未通过财政部评审在我国试用的外国会计软件,应确认其符合我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有关规章制度,具有中文界面和操作使用手册,能够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要求,打印输出中文会计帐证表,符合我国会计人员工作习惯,其经销单位具有售后服务能力。 第三章替代手工记账 一、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是指应用会计软件输入会计数据,由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印输出会计帐簿和报表。替代手工记账是会计电算化的目标之一。 二、替代手工记账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配备了适用的会计软件和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2、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 3、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三、具备条件的单位应尽快采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替代手工记账之前,地方单位应根据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的规定,中央直属单位应根据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机与手工并行三个月以上(一般不超过六个月),且计算机与手工核算的数据相一致,并应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四、替代手工记账的过程是会计工作从手工核算向电算化核算的过渡阶段,由于计算机与手工并行工作,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各单位需要合理安排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五、计算机与手工并行工作期间,可采用计算机打印输出的记账凭证替代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并装订成册,作为会计档案保存,并据以登记手工帐簿。如果计算机与手工核算结果不一致,要由专人查明原因并向本单位领导书面报告。 六、记账凭证的类别,可以采用一种记账凭证或收、付、转三种凭证的形式;也可以在收、付、转三种凭证的基础上,按照经济业务和会计软件功能模块的划分进一步细化,以方便记账凭证的输入和保存。 七、计算机内会计数据的打印输出和保存是替代手工记账单位的重要工作,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各单位应注意以下问题: 1、采用电子计算机打印输出书面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的, 应当符合国家统一 会计制度的要求, 采用中文或中外文对照,字迹清晰,作为会计档案保存,保存期限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2、在当期所有记账凭证数据和明细分类帐数据都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情况下,总分类帐可以从这些数据中产生,因此可以用“总分类帐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 替代当期总分类帐。 3、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打印,由于受到打印机条件的限制,可采用计算机打印输出的活页帐页装订成册,要求每天登记并打印,每天业务较少、不能满页打印的,可按旬打印输出。一般帐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月或按季、按年打印;发生业务少的帐簿,可满页打印。 4、在保证凭证、帐簿清晰的条件下,计算机打印输出的凭证、帐簿中表格线可适当减少。 八、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介质存储会计帐簿、报表, 作为会计档 案保存的单位,应满足以下要求: 1、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介质存储会计数据, 不再定期打印输出 会计帐簿,应征得同级财政部门的同意。 2、保存期限同打印输出的书面形式的会计帐簿、报表。 3、记账凭证、总分类帐、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帐日记账仍需要打印输出,还要按照有关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打印输出有关帐簿、报表。 4、大中型企业应采用磁带、光盘、微缩胶片等介质存储会计数据,尽量少采用软盘存储会计档案。 九、替代手工记账后,各单位应做到当天发生业务,当天登记入帐,期末及时结帐并打印输出会计报表;要灵活运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单位领导报告主要财务指标和分析结果。 第四章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一、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明确每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 切实做到 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 三、电算化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一般可划分如下: 1、电算主管: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 要求具备会计和计 算机知识, 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电算化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兼任,采用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 2、软件操作:负责输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账凭证、会计帐簿、报表,和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要求具备会计软件操作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各单位应鼓励基本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兼任软件操作岗位的工作。 3、审核记账: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帐簿,对打印输出的帐簿、报表进行确认;此岗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可由主管会计兼任。 4、电算维护: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此岗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此岗在大中型企业中应由专职人员担任。 5、电算审查: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此岗可由会计稽核人员兼任;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大型会计软件的单位,可设立此岗位。 6、数据分析: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可设立此岗位,由主管会计兼任。 四、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各单位可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参照上条对电算化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工作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可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交叉设置,各岗位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由本单位人员进行会计软件开发的,还可设立软件开发岗位。小型企事业单位设立电算化会计岗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对上条给出的岗位进行适当合并。 五、建立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 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指点专人定期更换密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 2、预防已输入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记机内帐簿; 3、操作人员离开机房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 4、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由专人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故障情况等内容; 六、建立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保证机房设备安全和计算机正常运行是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要经常对有关设备进行保养,保持机房和设备的整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 对磁性介质存放的数据要保存双备份; 3、对正在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修改、对通用会计软件进行升版和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更换等工作,要有一定的审批手续;在软件修改、升版和硬件更换过程中,要保证实际会计数据的连续和安全,并由有关人员进行监督; 4、健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出现故障时进行排除的管理措施,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 5、健全必要的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七、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其它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是指记账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包括报表格式和计算公式)等数据; 2、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 3、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4、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5、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第五章附则 本规范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解释。 会计电算化资格证分类,目前有初级和中级两种。 如果是会计电算化本身的分类,有三种:核算型会计电算化(账务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报表等 系统)、管理型会计电算化(购销存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决策型会计电算化(财务分析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编辑本段]电算化会计与传统手工的会计有何区别呢? 电算化会计与传统手工会计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电算化会计建立了一套新的会计资料档案。 传统会计档案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日记账、明细帐、总帐以及报表。一个单位每个会计期间的会计档案都要按一定的要求排列,连同各种附件定期加具封面,装订成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查找十分不便,又易于毁坏。原来的老会计人员现在应该还记得每到月初报表出来以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装订凭证,虽然美其名曰:活动筋骨,但穿孔打眼,飞针走线,也够难为我们的会计人员了。等到年底,三大检查团来检查工作时,我们的会计人员还得在堆积如山的档案库中翻找凭证。现在,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中的运用,这一切都成为历史,电算化会计档案都存放在软盘或硬盘等设备中,这些设备的存贮密度,是以往任何一种会计档案所不能比拟的,查询速度快、检索能力强,可以快速传递会计信息。 其次,数据处理程序具有新的特点。 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程序与传统会计不同。在传统会计中,针对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形成的特征, 必须采用与之适应的不同的帐簿组织形式、记账程序和记账方法。而在电算化会计中,由于数据处理的精度高和速度快,可以采用一种统一的核算形式。而且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差错的概率小,没必要象传统会计那样,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各种核对,如帐帐核对、帐证核对、帐表核对。现在的会计人员应该有过这种体验:到了月底对帐时,为了几分钱的差额而必须翻遍所有的凭证、帐册。 第三,记账的含义不尽相同 手工条件下,记账指明细帐、日记账、总帐由不同人员按照不同的科目,分别在不同的帐册上加以记录。这种重复而繁琐的抄抄写写造成会计工作周期长,速度慢,效率低。电算化后,记账仅是一个数据处理过程,通过记账这一数据处理步骤,使被审核过的记账凭证成为正式会计档案,从“凭证临时库”转移到“流水帐库”中存放,记账后的凭证不再允许修改,记账的同时,对科目的发生额进行汇总,更新“科目余额,发生额库”。而真正的帐册,只有在需要时临时从“流水帐库”中把有关科目的经济业务分离出来,在屏幕上显示或在打印机上打印。 第四,会计信息的特点不尽相同。 相对于传统会计,电算化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速度快、质量高、针对性强的特点。 可以翻译为Computerized Accounting; Computer-Based Accounting等。一般不会去与电算化会计严格区分,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词了。

会计论文电算化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高科技的浪潮正以强劲的势头席卷全球,而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更是最强的先导。在全球信息化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正引发着一场会计领域的深刻变革。   一、对“电算化”概念的理解   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是一门融系统工程学、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边缘科学,其目的是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以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工作取代传统的手工记账、算账及报账,以及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实现会计工作方式的变革。它是使会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目前,我国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仅是对手工会计系统记账、算账及报账全过程的模仿,仅仅是一个粗浅的仿真系统。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将逐步实现电算网络,即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会计信息化。  所谓会计信息化是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整,并据以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从而弥补了单机工作中出现的如数据传送时间长、资源不能共享、信息交换不畅、信息使用者查看数据资料不方便等诸多问题。   二、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任何理论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条件,会计理论也不例外。传统会计理论是工业时代发展起来的,它是与工业时代的会计环境紧密相连的。而今天,随着人类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技术时代的迈进,随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使会计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和工业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传统会计理论体系的重新审视,预见其对会计工作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在会计基本理论中,会计假设最为重要。既然会计所依存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动和发展,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基于工业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会计环境假设,在目前则面临着挑战和改革的压力。   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所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它为确定特定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和进行的业务提供了基础。从而也为规定有关记录和报表所涉及的范围提供了基础。传统会计主体的选定有两个可以依赖的基础:一是根据能控制经济资源,承担义务并进行经营运作的经济单位来确定;二是根据特定的个人、集团或机构的经济利益的范围来确定。这一基础隐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即公司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了网络公司。它是一种临时结盟体,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网络公司属于“虚拟公司”,它可以由各个相互独立的公司将密切联系的业务划分出来,经过整合、重组而形成,同时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或业务发展,不断调整结盟体的成员公司,甚至经常解散或重新构建。由于其生产设施多为临时租用或与其他生产机构实行短暂联盟,在生产某一产品时具有同一经济利益的团体又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靠性,从而导致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的产生,使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中所强调的单个的、独立的企业实体己不能适应计算机网络上各自独立法人企业所组成临时联盟体的新情况,这一传统假设已不再能为网络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提供基本的支持。因此,将有“围墙”的会计主体理论运用于无边界的现代企业,似乎不再合适了。  由于对会计主体认识上的差异,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会计处理和会计报告方式,所以,我们应对会计主体假设有一个认识上的深化,以确保会计工作适应经济发展,服务于经济发展。会计主体假设应由过去强调单个绝对实体的信息使用观转向网络时代的相对主体信息使用观,使其成为一个开放性的主体假设。只要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联合体,不管其究竟由多少个部门或多少个独立的企业组成,都可将其视为会计主体。网络公司的各个企业之间也存在不同的职能分工,如同单个不联盟企业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一样,为着相同的利益目标而开展高效的运作,所以将其视为一个会计主体。因为依据重要性原则,会计主体控制的资源应理解为公司中的主要资源——智力资源,承担的义务则应是其主要义务——智力资源的充分应用和合法应用。这都是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虚拟公司中表现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成为贯穿整个虚拟公司生产过程的主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虚拟公司具有不确定性,但选择其作为会计主体也无可厚非。 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所谓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假定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被清算或破产。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所持有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或转换,其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清偿。在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中,持续经营假设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愿望和目的,旨在解决企业的资产计价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许多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都与持续经营假设相关,如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都是基于该假设而提出并与该假设相配合和适应的。  在互联网络非常普及的环境下,企业间的联系因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紧密,网络公司作为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临时性的联盟体,可能时而膨胀,时而缩小,还有可能立即解散。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费用与收入的配比原则变得不能切合实际,不能正确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上这些都对相对稳定实体的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挑战,使对企业主体自身以及外部关联企业的持续经营状态的估计和假定都面临着考验,特别是基于历史成本计价原则、配比原则等基本会计原则而揭示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现状,使财务报告成为例行的形式,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会计人员所提供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更大的压力。同时,企业的兼并或分立,资产重组或剥离将变得更加频繁,这就意味着按传统的假设,已经难以判断一个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持续经营的静态观,已经受到了来自动荡不确定因素的挑战。   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所谓会计分期假设,是指为了在会计主体终止之前,能够向会议信息的需求者及时提供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人为地将会议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割开来,形成一个个的会计期间。  在以往手工操作的会计环境下,会计循环中的每个步骤都需要耗费一定数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分步越多、过程越长、次数越频繁,信息提供的成本也越高。然而,在实现电算化的情况下,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会计人员只需要将各类明细信息搜集并录入计算机中,形成一个具体而齐全的基础数据库,以后各种报告及报表的生成即可由计算机依据一定的指令从基础库中自动搜集、分类和汇总而得到,而且成本较为低廉。因此,在形成基础库的环节中所花费的成本,就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沉入成本,基础库中的数据库被使用的频率越高,以此为基础产生的报告和报表越多,单位报告与报表的成本就会越低。从而为降低信息成本、缩短会计期间和提高信息的及时性提供了可能。计算机网络的采用,可以使一笔交易在瞬间完成,网络公司可能在某项交易完成后立即解散。换言之,网络公司因某种业务或交易而成立,因该种业务或交易完成而终止,其存续的时间跨度伸缩性很强,可能和一般企业一样,长达多年或更长,也可以只是很短的时间。在会计主体存在时间长短不确定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存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要人为地进行分割,不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其实际意义也不大。所以应将会计分期假设纳入持续经营假设,改变过去需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汇总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会计分期的传统做法,使会计信息真正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决策。   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所谓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最佳形式。尽管会计数据不只限于货币单位,但传统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货币计量假设有两层含义,第一,货币是众多计量单位中最好的计量单位;第二,货币价值相对较为稳定。以货币作为会计信息的统一计量单位是传统的会计基本假设,自从实施复式记账法以来,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货币作为会计信息的统一计量单位,有利于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用同一口径衡量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人们能够以货币为工具来考察企业经营状况的全貌。  但在网络时代,通过货币反映的价值信息已不是管理者和投资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诸如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虚拟企业创建速度等表现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指标,更能代表一个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而且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上的交易也日渐频繁,为了方便结算,电子货币已经出现并在不断地被推广使用,无纸化的趋势将成为货币未来发展的一大主流,这将对以某种纸币作为主要计量手段的传统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会计计量手段不应仅仅局限于货币,而应实现多元化。会计工作的最终日的是提供对经营决策有用的信息,那么,只要是对辅助决策有益的一切手段,都应该为会计工作所采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运用货币这一工具来反映企业的状况。我们不能因为手段选择的单一性所带来的便利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受到影响,从而使会计偏离了最初的目的和宗旨。所以,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经济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商业行为也日趋多样化,会计工作应当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浅析会计电算化字数:3200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审计变革的催化剂,它将大大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审计环境要求进行审计变革的进程。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产生重大影响,需要我们根据这些影响研究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切实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审计 中图分类号:F22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2-6809(2007)0710061-02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实并广泛应用。在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完成普及会计电算化,但是,由于计算机可以大量存储信息并容易调用,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且从广度上还大大扩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所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在审计线索的获取、审计的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及审计风险等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开展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必要性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的审计风险不断增大。因而,不论对手工系统还是对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进行风险的重新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使计算机作弊不留痕迹,更具有隐蔽性。因而,在美国有58%的内部审计部门参与了系统检测,而35%则被要求在系统运行前,对新系统签字批准,19%有权参与修改程序的审批,64%检查了程序编码,73%参与了系统研制阶段的审核,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防止使用计算机作弊,但是,全世界每年通过计算机被盗走的资金高到数百亿美元。这无疑给审计增加了查处的难度和风险,正如国际会计联合会会长曾指出的:“会计师将不得不对实际上通过计算机报告的财务信息承担责任。” 在电算化系统下,数据由计算机集中处理,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小。目前,不少软件都有取消审计、反计账、反结账的功能,可以对会计记录进行不留痕迹的修改,特别是当有关人员故意篡改程序时,在电算化系统下就更不易被察觉,而程序一旦被篡改,就会导致连锁性、重复性错误。内存资料可以毫不留痕迹地被消除篡改,若没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其对于会计报表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从总体上看,在电算化系统下,固有风险更大一些,多数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把它设定为100%。 电算化系统下,数据处理的环节减少,并且数据处理过程都是不可见的,手工系统下一些原有的控制便不复存在。一般来说电算化系统下的控制风险和手工系统下的相比更高一些。因而对电算化系统应采取更广泛的符合性测试。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有上升的趋势,若要把审计风险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就必须把检查风险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相应扩大实质性测试的内容及范围。 三、会计电算化的转变 电算化软件开发要从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为准型,向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计算机核算特点相结合型转变 会计平衡验证方面的转变。在手工会计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在登帐时,对总帐和明细帐,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科目汇总表等进行平衡登记,目的是对于发生的错误可以利用这种平衡登记方式检查差错。但会计电算化后,由于总帐和明细帐的数据均来源于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计算机按照登录总帐和明细帐的程序命令将数据从凭证数据库中转移到总帐数据库和明细帐数据库,只要记帐凭证审核无误,计算机的内部运算不可能发生数据运算错误。所以,总帐金额一定衡等于各所属明细帐金额之和。那种在会计实务检验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用来检验实务工作是否正确的最基本“平衡验证”,仍出现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就成为画蛇添足。 日记帐和明细帐功用的转变。手工会计通过对现金、银行存款设置日记帐,主要是现金、银行存款的流动性强,业务频度较大,比较容易出现差错和舞弊。通过日记帐达到日清月结,从而增强了对货币资金的管理。设置明细帐主要是为了归类信息,便于查询。当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利用计算机较强的运算速度和可靠运算能力,对各种记帐凭证进行统计和求和,并对记帐凭证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如日期、凭证号、摘要、科目代码、单位名称、金额、凭证类型等,若要了解货币资金的收支结余以及各明细帐的情况,只需敲入几个指令,其结果便跃入屏上。针对货币资金管理的独特性,我认为改每日登记为每隔5天(或10天)登记一次,而对于明细帐除了年终存档外,平时就没有再设一个模块每月都去登记日记帐的必要了。 会计信息传输形式的转变。在手工条件下,信息载体是纸张,不仅成本高,而且使大容量的信息处理和大范围的信息交流极受限制;同时运算速度慢。因此,对外提供信息时不得不将信息予以综合,并且主要采用定期(每月或每年)发布通用财务报告的方式输出会计信息,然后输入到使用者那里,使用者再将其进行解集。 现行的不少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了紧扣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这个轴心,使手工会计在计算机上再现,导致软件开发思维停留在现行传输模式下。这种模式的主要局限是现行传输的时空固定化、格式化和高度集中化。在经济内容纷繁复杂、经济业务与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已满足不了管理者的需要了。因此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除了定时、按规定格式提供信息外,更多的精力应花在设计出适时提供各种现行使用者所需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系统使得各信息使用者能及时、有效地选取,分析其所需的信息,作出各种决策,不必再等到分期报告出来之后,获取那些经综合的历史信息。这种会计信息传输模式如下: 四、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方法的影响 五、改造会计方法 会计电算化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是按传统的会计方法来处理会计事务,会计软件除了作些小的改造,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例如: (一)会计科目级别的命名。 传统会计教科书把统驭性质的科目称为总帐科目,总帐科目下属科目称为二级科目或子目,子目下属科目称为明细科目。如果明细科目下属还有科目,怎么命名呢?会计电算化根据实践,把总帐科目称为一级科目,一级科目下属科目称为二级科目,依次类推。这样,科目的上下级关系明确,表达也很方便,使用也很灵活。 (二)会计科目代码的统一。 一级科目代码长度的统一。根据目前出台的16种行业会计制度分析,只有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制度一级科目用了4位数。但只要舍去它们第一位,并对某些科目的编码稍作调整,那么16种行业的会计科目便可统一为3位数了。 一级科目代码对应的科目名称的统一。比如,施工企业中511的科目名称为“其他业务支出”,而旅游企业511的科目名称为管理费用,还不统一,有待改进。 会计科目代码长度的统一与对应的科目名称的统一,将为上级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数据采集与共享带来极大方便。 (三)记帐凭证种类的统一。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记帐凭证的种类有三大类九种。传统的记帐凭证分类有其原因,一是查找方便,二是工作习惯。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查找凭证的方法增加了许多,如可以按凭证号查、按会计科目查、按摘要中的文字查、按金额查等。因此,传统记帐凭证的分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只用一种统一的记帐凭证(即不分业务种类),不但仍能做到查找方便、迅速,而且省去了操作上的麻烦,提高了计算机处理的速度。(四)三大会计报表的统一。三大会计报表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分析16种行业的三大会计报表,内容上、格式上均存在大同小异的现象。如果把这些小“异”加以改造,更便于上级企业与政府部门对基层企业数据的汇总或比较,更便于计算机处理。根据当今集团企业越来越多的现状和集团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发展趋势,三大报表统一的要求将更强烈。 (五)帐簿形式的改造。 帐簿载体的改造。传统帐簿载体是纸张,会计电算化之后,除了传统的帐簿必须打印之外,还有磁性介质(硬盘、软盘、光盘)作帐簿,但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当时是财政部门考虑到相当一部分人不习惯使用电子帐簿,因此采用高成本的措施——打印所有帐簿。现在20年过去了,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迫使一部分人改掉旧习惯,确立电子帐簿在会计电算化中的主导地位。 帐簿格式的改造。传统帐簿格式有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再加上外币格式等。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只习惯用传统的帐簿格式来查帐。其实电脑可以对任何数据进行分类、组合,远远超过现行帐簿的格式。比如,有一客户的往来涉及到四个帐户:应收帐款、应付帐款、预收帐款、预付帐款。用现行帐簿格式,只能逐一打开这四本帐。用电脑帐簿,只要把这一客户名找到,然后将与该客户名的有关帐目进行组合,就能分析到底是我欠人,还是人欠我。 因此,只要会计人员从传统的帐簿格式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灵活地使用会计软件,而会计软件再融入“会计业务重组”思想,那么传统的帐簿格式将被无格式但能进行任意分类、组合、汇总的形式替代。 (六)取消中间过程表式的输出。所谓中间过程,指“科目汇总表”、“汇总记帐凭证”、“总帐科目试算平衡表”等在手工操作中的一些方法、格式。 其实,编制这些中间过程表式无非是为了登总帐方便与做报表方便;分析电算化中登帐与做报表的思路,完全可以依照对凭证的分类登记总帐,再形成报表,根本不必考虑平衡与否的问题,因为在凭证输入时,借贷不平的凭证是无法存盘的。取消中间过程的输出,不仅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而且可以使会计软件更简洁明了。 (七)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强调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表相符、帐实相符,即四相符。会计电算化之后,前三者相符已不用担心。但是由于电脑中的数据很容易被修改、被窃取,而且不留痕迹,因此,预防电脑犯罪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既是预防电脑犯罪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减少差错的有力保障。我们应当建立“职权控制”、“运行控制”、“修改控制”、“保密控制”、“硬件控制”等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对传统的会计工作组织制度也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 参考资料: 〔1〕 邓钠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及防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4,(05) 〔2〕 张文祥 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与控制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 , 2005,(11) 〔3〕 陈辉军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 2006,(21) 〔4〕 韩光强,张永 现代审计发展的新阶段--网络审计〔J〕企业经济 , 2004,(11) 〔5〕 郑娟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科技资讯 , 2005,(27)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8000字

原创的,完整的,字数多少?

电算化的文章直接Q我拿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实并广泛应用。在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完成普及会计电算化,但是,由于计算机可以大量存储信息并容易调用,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且从广度上还大大扩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所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在审计线索的获取、审计的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及审计风险等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开展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必要性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的审计风险不断增大。因而,不论对手工系统还是对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进行风险的重新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使计算机作弊不留痕迹,更具有隐蔽性。因而,在美国有58%的内部审计部门参与了系统检测,而35%则被要求在系统运行前,对新系统签字批准,19%有权参与修改程序的审批,64%检查了程序编码,73%参与了系统研制阶段的审核,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防止使用计算机作弊,但是,全世界每年通过计算机被盗走的资金高到数百亿美元。这无疑给审计增加了查处的难度和风险,正如国际会计联合会会长曾指出的:“会计师将不得不对实际上通过计算机报告的财务信息承担责任。” 在电算化系统下,数据由计算机集中处理,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小。目前,不少软件都有取消审计、反计账、反结账的功能,可以对会计记录进行不留痕迹的修改,特别是当有关人员故意篡改程序时,在电算化系统下就更不易被察觉,而程序一旦被篡改,就会导致连锁性、重复性错误。内存资料可以毫不留痕迹地被消除篡改,若没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其对于会计报表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从总体上看,在电算化系统下,固有风险更大一些,多数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把它设定为100%。 电算化系统下,数据处理的环节减少,并且数据处理过程都是不可见的,手工系统下一些原有的控制便不复存在。一般来说电算化系统下的控制风险和手工系统下的相比更高一些。因而对电算化系统应采取更广泛的符合性测试。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有上升的趋势,若要把审计风险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就必须把检查风险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相应扩大实质性测试的内容及范围。 三、会计电算化的转变 电算化软件开发要从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为准型,向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计算机核算特点相结合型转变 会计平衡验证方面的转变。在手工会计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在登帐时,对总帐和明细帐,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科目汇总表等进行平衡登记,目的是对于发生的错误可以利用这种平衡登记方式检查差错。但会计电算化后,由于总帐和明细帐的数据均来源于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计算机按照登录总帐和明细帐的程序命令将数据从凭证数据库中转移到总帐数据库和明细帐数据库,只要记帐凭证审核无误,计算机的内部运算不可能发生数据运算错误。所以,总帐金额一定衡等于各所属明细帐金额之和。那种在会计实务检验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用来检验实务工作是否正确的最基本“平衡验证”,仍出现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就成为画蛇添足。 日记帐和明细帐功用的转变。手工会计通过对现金、银行存款设置日记帐,主要是现金、银行存款的流动性强,业务频度较大,比较容易出现差错和舞弊。通过日记帐达到日清月结,从而增强了对货币资金的管理。设置明细帐主要是为了归类信息,便于查询。当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利用计算机较强的运算速度和可靠运算能力,对各种记帐凭证进行统计和求和,并对记帐凭证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如日期、凭证号、摘要、科目代码、单位名称、金额、凭证类型等,若要了解货币资金的收支结余以及各明细帐的情况,只需敲入几个指令,其结果便跃入屏上。针对货币资金管理的独特性,我认为改每日登记为每隔5天(或10天)登记一次,而对于明细帐除了年终存档外,平时就没有再设一个模块每月都去登记日记帐的必要了。 会计信息传输形式的转变。在手工条件下,信息载体是纸张,不仅成本高,而且使大容量的信息处理和大范围的信息交流极受限制;同时运算速度慢。因此,对外提供信息时不得不将信息予以综合,并且主要采用定期(每月或每年)发布通用财务报告的方式输出会计信息,然后输入到使用者那里,使用者再将其进行解集。 现行的不少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了紧扣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这个轴心,使手工会计在计算机上再现,导致软件开发思维停留在现行传输模式下。这种模式的主要局限是现行传输的时空固定化、格式化和高度集中化。在经济内容纷繁复杂、经济业务与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已满足不了管理者的需要了。因此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除了定时、按规定格式提供信息外,更多的精力应花在设计出适时提供各种现行使用者所需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系统使得各信息使用者能及时、有效地选取,分析其所需的信息,作出各种决策,不必再等到分期报告出来之后,获取那些经综合的历史信息。这种会计信息传输模式如下: 四、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方法的影响 五、改造会计方法 会计电算化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是按传统的会计方法来处理会计事务,会计软件除了作些小的改造,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例如: (一)会计科目级别的命名。 传统会计教科书把统驭性质的科目称为总帐科目,总帐科目下属科目称为二级科目或子目,子目下属科目称为明细科目。如果明细科目下属还有科目,怎么命名呢?会计电算化根据实践,把总帐科目称为一级科目,一级科目下属科目称为二级科目,依次类推。这样,科目的上下级关系明确,表达也很方便,使用也很灵活。 (二)会计科目代码的统一。 一级科目代码长度的统一。根据目前出台的16种行业会计制度分析,只有外商投资企业的会计制度一级科目用了4位数。但只要舍去它们第一位,并对某些科目的编码稍作调整,那么16种行业的会计科目便可统一为3位数了。 一级科目代码对应的科目名称的统一。比如,施工企业中511的科目名称为“其他业务支出”,而旅游企业511的科目名称为管理费用,还不统一,有待改进。 会计科目代码长度的统一与对应的科目名称的统一,将为上级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数据采集与共享带来极大方便。 (三)记帐凭证种类的统一。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记帐凭证的种类有三大类九种。传统的记帐凭证分类有其原因,一是查找方便,二是工作习惯。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查找凭证的方法增加了许多,如可以按凭证号查、按会计科目查、按摘要中的文字查、按金额查等。因此,传统记帐凭证的分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只用一种统一的记帐凭证(即不分业务种类),不但仍能做到查找方便、迅速,而且省去了操作上的麻烦,提高了计算机处理的速度。(四)三大会计报表的统一。三大会计报表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分析16种行业的三大会计报表,内容上、格式上均存在大同小异的现象。如果把这些小“异”加以改造,更便于上级企业与政府部门对基层企业数据的汇总或比较,更便于计算机处理。根据当今集团企业越来越多的现状和集团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发展趋势,三大报表统一的要求将更强烈。 (五)帐簿形式的改造。 帐簿载体的改造。传统帐簿载体是纸张,会计电算化之后,除了传统的帐簿必须打印之外,还有磁性介质(硬盘、软盘、光盘)作帐簿,但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当时是财政部门考虑到相当一部分人不习惯使用电子帐簿,因此采用高成本的措施——打印所有帐簿。现在20年过去了,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迫使一部分人改掉旧习惯,确立电子帐簿在会计电算化中的主导地位。 帐簿格式的改造。传统帐簿格式有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再加上外币格式等。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只习惯用传统的帐簿格式来查帐。其实电脑可以对任何数据进行分类、组合,远远超过现行帐簿的格式。比如,有一客户的往来涉及到四个帐户:应收帐款、应付帐款、预收帐款、预付帐款。用现行帐簿格式,只能逐一打开这四本帐。用电脑帐簿,只要把这一客户名找到,然后将与该客户名的有关帐目进行组合,就能分析到底是我欠人,还是人欠我。 因此,只要会计人员从传统的帐簿格式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灵活地使用会计软件,而会计软件再融入“会计业务重组”思想,那么传统的帐簿格式将被无格式但能进行任意分类、组合、汇总的形式替代。 (六)取消中间过程表式的输出。所谓中间过程,指“科目汇总表”、“汇总记帐凭证”、“总帐科目试算平衡表”等在手工操作中的一些方法、格式。 其实,编制这些中间过程表式无非是为了登总帐方便与做报表方便;分析电算化中登帐与做报表的思路,完全可以依照对凭证的分类登记总帐,再形成报表,根本不必考虑平衡与否的问题,因为在凭证输入时,借贷不平的凭证是无法存盘的。取消中间过程的输出,不仅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而且可以使会计软件更简洁明了。 (七)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强调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表相符、帐实相符,即四相符。会计电算化之后,前三者相符已不用担心。但是由于电脑中的数据很容易被修改、被窃取,而且不留痕迹,因此,预防电脑犯罪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既是预防电脑犯罪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减少差错的有力保障。我们应当建立“职权控制”、“运行控制”、“修改控制”、“保密控制”、“硬件控制”等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对传统的会计工作组织制度也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差不多也就这些了,如果还有困难的话,拿起你的手鸡,打开网页输入 壹 再打入品 再 优 再 刊,咨询下步骤,我同事是在那发表还艇畅顺的。 (づ ̄ 3 ̄)づ

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中文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会计电算化这一新兴管理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各行各业所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引入,大大减轻了会计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因此,发挥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已成为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这个是摘要,如果感兴趣与我索取全文

会计电算化文献

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全文加七四五六九零四六零摘  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前提和手段,也是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科学设置会计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显得十分重要。

  • 索引序列
  • 会计电算化论文3000字
  • 会计电算化论文3000字格式
  • 会计论文电算化
  •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8000字
  • 会计电算化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