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专题资料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追求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都希望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因此,人们对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日本,每300人就拥有一名营养师。日本法律规定,100人以上的食堂必须配备1名营养师。可以说,这项举措是日本成为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这一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的问题,已将营养立法提到了议事日程。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营养专业人员还不到4000人,每30万人才拥有一名营养师,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相适应。经权威机构预测,营养师职业将是我国新世纪最热门的职业之一。 《国民营养条例》即将出台 《国民营养条例》于3月完成起草工作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的发生与“不会吃饭”有密切关系,为此我国正在起草首部专管吃饭的法规——你会吃饭吗? 吃饭人人都会,但把饭吃得科学,就不一定人人都会了。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 这些慢性病的发生与“不会吃饭”有密切关系。日常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是“罪魁祸首”。专家们普遍感觉,尽快出台《国民营养条例》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条例》让专业营养师走进百姓生活 我国首部《国民营养条例》将力图解决目前我国在膳食营养方面最迫切的问题,涉及营养调查和监测、食品标准须注明营养成分、婴幼儿、妇女等特殊人群的营养等问题。该《条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让专业营养师走进百姓生活,以改善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的现状,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国民素质。比如,条例中将规定所有的幼儿园和学校都要配备专业营养师,在社区内也要配备营养师,定期向居民讲解营养知识。通过立法来规范“吃饭”的做法,在国外已不鲜见。由中国营养学会起草的《条例》(草案)已进入专家讨论阶段,并有望于3月完成起草工作 吃饭随意难免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 营养缺乏的主要原因是进食不足或进食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或因为慢性疾病消耗较大。营养过剩是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不良,对身体都会造成损害。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头娃娃”就是一种典型的营养不良———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营养过剩引起的疾病有肥胖症、高血脂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脂肪肝、糖尿病等。 营养问题危害严重 目前我国营养不良的人口是全世界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每年因此带来的损失约3000亿—5000亿元。因为营养过剩,全国有1.6亿成人血脂异常,另有1.6亿成人患高血压,2000多万人患有糖尿病。在大城市中,每100个成人中就有30个人超重。 营养师带给我们什么? 专业营养师对人体营养摄入“量体裁衣”,指导人们合理饮食。专业营养师常驻社区,不仅能为他们提供出门可及、量身定做的营养咨询,而且对建立社区人群营养档案和监控膳食结构很有帮助。 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必须每天从食物中获取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往许多人往往看重营养不良的危害,认为营养不足可致体弱多病,会影响人体健康;相反对营养过度及营养不平衡的危害却认识不足。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往人们往往认为肥胖是福相、富贵体型,是营养好的象征和健康的标志,而实际上肥胖是热量入超导致的营养不平衡的结果。肥胖有许多危害,使活动能力减弱自不必说,还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讲究营养要讲合理营养,也就是每日由食物摄入营养物质要适度,既不能缺乏,也不能过度。缺则不能满足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严重时可引起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和生化活动异常,甚至发生机体形态结构的异常,影响人体健康;过了也会引起机体异常改变,或体内积聚过多,或干扰其它营养物质的利用,使代谢异常,有时甚至可产生中毒现象,而这对人体的危害也绝不能低估。近年来被人们称为现代文明的疾病,其中许多疾病包括癌症在内,就同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有关。老年时期这种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对健康的危害就更大。这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总之,合理的营养能促进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改善机体的健康状况,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合理营养可使老年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谓合理营养是指膳食营养在满足机体需要方面能合乎要求,也就是说由膳食提供给人体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能保证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 (1)膳食中热量和各种营养素必须能满足人体生理和劳动的需要。即膳食中必须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水和膳食纤维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且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避免有的缺乏、有的过剩。因此,食物应多样化。因为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体所必需的一切营养素,所以多样化的食物是保证膳食平衡的必要条件。 (2)合理的饮食制度。如餐次安排得当,可采取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 (3)适当的烹调方法。要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且有良好的食品感官性状,能刺激食欲为原则。老年人的膳食宜嫩、软,容易消化,一般应限制油腻食物。 (4)食品必须卫生且无毒。 当然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饮食习惯、健康状况等也千差万别,对营养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在实际生活中只有根据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按照每个人的性别、年龄、劳动状况、健康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安排好每日膳食,才能真正达到合理膳食的要求。 营养师行业前景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三大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要实现这一宏伟 目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保证。根据西方学者马斯诺著名的“需要五层次论”,当人的最低级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 时,就会向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所奉行的营养概念及生活方式也开始向更高的水平迈进。人们迫切希望有来自营养学专业人士的指导意见,以帮助解决日常饮食 营养失衡、预防各种慢性病、消除亚健康等切身问题。无论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急需营养专业人才来指导大众科学膳食消费,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实现良性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机遇和要求下,一项全新的资格认证方式——营养师资格认证— —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 营养师——一次投入、终身受用的绝佳机会 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梦想,营养师的使命正是帮助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合理搭配膳食、远离疾病、延缓衰老。均衡营养有助于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有助于维持机体营养摄入平衡,更有助于预防并辅助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通过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和人体机能需要的关系,指导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营养师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膳食搭配方式、保持机体健康。与其他职业技能认证相比,营养师资格认证具有更高层次的价值,它不仅是个人职业技能的证明,更有助于提升个体生命质量。 营养师—— 未来的强制准入工种 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专门化,对职业的专业性要求也日趋增强。拥有营养师职业资格认证,将成为进入食品、保健、医药等朝阳产业的“敲门砖”,与之相关的保健医师和营养配餐人员等必须通过营养师资格认证方可上岗。即将出台的《营养法》还要求服务行业、学校食堂、烹饪学校、家政服务等相关产业也必须配备通过营养师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一旦拥有营养师资格认证证书将极大提高个体的职场竞争力。 营养师——400万个工作机会虚席以待 目前,我国以营养师为主体的营养指导专业人士奇缺,全国现有营养师不到4000人。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按照其每300人配备1名营养师的现行比例推算,我国营养师行业有400万个工作机会虚席以待。权威机构预测,营养师将是我国未来最热门的职业之一,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及良好的就业前景。 我国营养师职业缺口巨大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尽管大多数人对营养问题表示关注,但是仍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虽然吃得很好,但并未吃出健康,大多数人都营养过剩,而与此相关的职业——营养师却极其缺乏,其数量与人口总数比例严重失衡。在国外,由营养师调理人们日常的膳食并不算稀奇,然而在中国,营养师职业却面临着严重的缺口。 三十万人一名营养师 卫生系统内部将营养师分为公众营养师与临床营养师,通常所说的营养师是指公众营养师,非典以后,人们开始真正关注营养,这也把营养师的缺乏推向了风口浪尖。 世界健康咨询师联合会的魏跃先生透露,我国营养保健专业人员现在有4000人左右,即每30万人一名营养师。在这有限的4000人当中,也是半路出家的居多,专业人士很少。这与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日本的营养师数量在40万人以上,平均三四百个人就有一个营养师。 不只是幼儿园和学校遭遇营养师难求的尴尬,医院、社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国营养学会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访的403所医院中,只有47%设有营养科,一半以上的医院根本没有营养科,营养师的配备更无从谈起。医院里与营养有关的工作人员共1722人,而真正具备营养师资格的只有392人,仅占22%。社区工作繁多而琐碎,营养师的问题更是无暇顾及。 认识误区亟待突破 许多医院的营养科形同虚设,众多的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的保健医师和营养配餐人员也不真正懂营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的营养事业没有发展起来呢? 据报道,我国营养学人才教育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短暂的繁荣,当时从事营养专业学习的大有人在,由于后来基层医院、社区、学校、幼儿园一直没有营养师岗位的法定设置,我国百姓对营养知识了解还不多,营养师这个职业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了毕业学生就业困难,并最终导致了营养学教育的门庭冷落。营养专业学生求职遭遇尴尬,最后不得不转行做其他工作。 北京某健康咨询中心的刘经理表示,目前,仍有很多的人在营养膳食方面存在很大的误区,老百姓传统的饮食习惯与科学的膳食观念之间也有着不小的冲突,通过营养师对此进一步加强科学的引导很有必要。有专家认为,人均GDP指标由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的时期,是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迅速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加以正确的营养指导,将明显提升我国居民的体能和智力水平。 医院、学校、幼儿园、宾馆、饭店、运动队、食品企业、健身俱乐部、美容院、社区、养老院等都对营养师有强烈的需求,这一需求量至少要在400万人以上。有关部门已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制订相关法律,以提高营养师的社会地位,并将逐步在医院、幼儿园、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及餐饮服务业推行营养师制度。 中国缺少400万营养师 我国有几千年的饮食文化,“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食补”应该怎么补,却很少有人说得清,这就需要营养师的专业指导。 营养师不仅仅是“熬粥的” 10月30日,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随机采访了一些行人,发现大家对“营养师”的概念都不清楚。“营养师是医院里给病人做饭的吧?”“营养师教我们如何做出有营养的饭菜,和一般的厨师不一样。”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营养学会委员、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主任于贵祥告诉记者,由于我国对营养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很多老百姓对此了解甚少,有时连营养师自己都自嘲地说:“我们就是某某医院里熬粥的。” 实际上,营养学是一门学问,专门研究营养搭配、营养互补和营养平衡等。营养师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和人体机能需要的关系,也就是指导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如果按照研究领域和内容的不同划分,营养师又可以细分为研究儿童营养、青少年营养、老年营养的营养师,研究治疗膳食的临床营养师和针对更广泛人群研究普通膳食的营养师等。总之,一个合格的营养师应该是医师、营养师、厨师的“三位一体”,而不仅仅是“熬粥的”。 日本百人食堂必须配备营养师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意识到,“科学的营养搭配、均衡的膳食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前途”。二战后,日本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重点做了两方面的工作,那就是抓教育和国民素质。1947年,日本颁布了《营养师法》,1952年又制定并推行了《营养改善法》。法律规定,凡能容纳100人就餐的食堂必须配备至少1名以上的营养师。目前,日本拥有专业营养师40万人,与全国人口的比例达到1∶300。营养师广泛分布在医院、学校、食堂、宾馆、食品加工企业和政府部门等,为全国民众及时提供营养指导。 据悉,在美国,营养师很“吃香”,想要获得营养师资格很不容易。只有医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相关工作领域见习至少两年才有资格参加注册营养师的考试,通过统一考试后才能从事相关工作。此外,以后每5年还要接受75小时的再教育,以便及时更新知识,更好地指导群众。不过,一旦有了从业资格,营养师便可拥有和医生一样让人羡慕的高收入和社会地位。在美国人眼中,私人诊所是否配备营养师是衡量这个诊所是否完善、专业的重要指标,人们非常在意营养师的意见,而且已形成了随时向营养师咨询的习惯。 目前我国营养师不足4000人 与日本和美国相比,我国营养师的现状不容乐观。于贵祥主任介绍说,目前我国营养师不足4000人,如果按照日本营养师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即每300人配备一名营养师来推算,我国缺少近400万名营养师。而且,在这有限的4000人当中,也是半路出家的居多,专业人士少。中国营养学会200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403所医院中,只有47%设有营养科,一半以上的医院根本没有营养科建制,营养师的配备更无从谈起。医院里营养方面的工作人员共1722人,而真正具备营养师资格的只有392人,仅占22%。最需要营养师的医院尚且如此,食堂、宾馆、学校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记者走访了北京长安街上的多家餐馆,发现这些餐馆里不乏特级、一级厨师,却没有一家配备营养师。原因非常简单———有没有营养师对餐馆的利润没有影响。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营养师受到冷落? 营养师能帮人们预防“富贵病” 于贵祥主任告诉记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从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转变为以肉类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但是,这种快速变化是人体机能一时难以接受的,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疾病。片面强调“口福”和不良饮食习惯,使我国居民出现了个别营养素缺乏和总体营养过剩并存的怪现象。据2002年国民身体素质调查显示,我国目前5岁以下儿童身高不达标的占总人数的35%,儿童佝偻病患者占30%,缺碘人群占33%,缺铁性贫血占20%。全国肥胖的人超过3000万,超重的人达4亿。患“富贵病”的人数也在大幅上涨,以糖尿病为例,1979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占总人数的67%,1998年该比例上升到21%,目前北京糖尿病患者已占到6%。 这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数字在提醒人们: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是预防、治疗疾病的组成部分,不能等到得了糖尿病、冠心病或肿瘤,必须接受膳食治疗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想到营养师。 于贵祥主任还认为,中国营养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营养师后备队伍的建设必须提上日程。只有专业营养师在我国普及了,人们才有可能在采购食物、烹饪、就餐、购买保健品等方面得到正确的指导。 餐饮业呼唤营养师 目前,日本有40万名营养师,每330人就有1名营养师,而我国营养师不足4000人,每30万人才有1名营养师。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医院等机构,为特殊人群服务,鲜有面向普通大众的。国外营养师的工作重点是在公共营养这一领域,医学营养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前不久,卫生部透露,以后集体供餐单位都应配备营养师,有关营养师的管理制度和要求正在起草。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柳启沛教授因此建议:饭店最好也能配备专职的营养师。 营养师人才后继乏人,随着专业院校取消医学营养专业,眼下科班出身的医学营养师越来越少,更别说是公共营养师了。目前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只有中山大学和四川大学设有营养专业。因为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前景相当好。专家建议,营养师不必拘泥于医科背景,国外不少面向公众的营养师都是由农学院、食品加工专业培养的。 美国营养师好赚钱 美国食品超市的货架上常有杂志出售,其中很大一部分和营养、减肥有关。 最近,记者在网上看到一篇国内媒体的文章说,美国流行请营养师、上营养课,几乎每个人都聘有私人营养师,营养师地位受尊崇等等。 虽然其中有借美国人来造势的成分,事情也远远没有这么“热火朝天”,但根据记者在美国几年的经验,美国人的确很重视营养的摄入,很重视营养师的意见,美国营养师的确地位不低、赚钱也不难。 美国营养师就是医生的一种,执照很难拿 营养学可以被划分为临床营养学和一般营养学等。在美国,营养师就是医生的一种,而绝非推销营养品的招牌。敢挂牌做临床营养咨询的,都是经过严格考试,获得专门执照的人。美国的医师执照难拿是众所周知的,要获得一个营养师的执业资格,同样绝非易事。 从社会地位上来讲,美国营养师的地位和其他医生的地位一样,不高也不低,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美国的综合性大医院里通常都有专门的营养门诊,也有少量独立营业的营养咨询门诊。 不久前,记者因为头发大量脱落,就跑到医院里去看医生。在外科、皮肤科检查了一大圈之后,医生建议:去看看营养科。到了营养师那里,又是一大堆检查、化验,最后开出了长长的一串药品、食品单子。营养师解释说:你目前缺乏几种维生素、缺乏几种矿物质,补充的比例分别应该是多少等等。听得记者晕头转向,但心里还是很佩服营养师的专业水平。 营养师的收费同样很贵,记者去的是一家相对便宜的公立医院,大半天折腾下来,花掉了200多美元。如果是私人的营养师诊所,每小时通常要120—150美元左右,除非有很好的医疗保险,否则绝大多数美国人都负担不起,人人聘请私人营养师更无从谈起。 营养师的执照难拿,但拿到后的日子就比较好过了。除了开营养门诊外,美国大大小小的体育运动队里都聘有营养师,街头处处可见的健身俱乐部里,也聘请营养师做指导等等,他们的收入不菲。 营养师帮你找到保持健康的最适合的饮食、运动方法 好的营养师不仅能指导你的日常营养配给,而且还能帮你找到保持健康的最适合的饮食、运动方法。 去找一个临床营养师的时候,他首先会对你的营养状况和饮食起居习惯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首先,他要参照你的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确定你的营养标准,确定适合于你的活动量。在饮食上,他可以告诉你,根据你的情况,你应该吃什么,如何吃法。例如,一个怀孕妇女比一个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锌来促进胎儿的大脑发育,而一个老年人比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硒来保护前列腺,一个青少年则需要更多的钙和维生素D来促进骨骼的生长等等。 与其他医生的看病开药模式有区别的地方是,营养师通常要给顾客设计一个长期的治疗计划,特别是对于因营养不平衡或营养不良而带来严重健康问题的情况。营养师开出的处方基本上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所以时间一般较长,从几个星期到几年时间的都有可能。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认为平衡的营养摄入是身体健康的关键,而身体的健康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当美国人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时候,营养师也就越来越受欢迎了。 在美国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都看得到营养师的影子 除了像记者这样感觉身体有小问题的人之外,经常光顾营养师那里的还有下列几种人:对饮食有特殊要求的真正病人,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的患者;一些专业人士,如对体能有很高要求的运动员、对外貌有严格自我要求的演艺界人士;对健康要求很高、想追求长寿的有钱人以及无数为了减肥而费尽心思的美国大胖子等等。 在美国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都看得到营养师的影子。比如媒体,在美国的食品超市里通常会有一排货架专门来卖书,其中约1/3的杂志是关于饮食和减肥的,买了食品、日用杂货后,很多人习惯性地随手翻一翻或买一本杂志,里面自然是大量的食品广告,穿插在中间的文章多半是那些营养师们写的,反复地教给你食品的营养搭配、如何边吃边减肥等等。电视上,干脆有一个全国性的有线频道“食物”,除了教你做饭的手艺,就是营养师们走马灯一样地轮番登场讲营养之道。 与之相配套的,是美国的所有食品、营养品都非常详细地说明了食物所含营养成分。比如含卡路里多少、蛋白质多少、矿物质多少等。这是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的硬性法律规定,但同时也配合了营养师的工作。只要你愿意,营养师可以把你的饮食结构比例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上。 不过,定期去听营养师讲课的人倒很少,更谈不上流行上营养课。这其中有几个原因:首先是营养师开课很贵,其次是大多数美国人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去听课,而特别有兴趣、有需要的人则干脆去找营养师看门诊,用不着听营养课,没兴趣、没需要的人自然更不会去听课。 美国学生的配餐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营养师的要求 美国学生的配餐营养要求非常严格,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营养师的要求。凡是考察过美国中小学学生配餐的人对此印象都十分深刻,学生配餐不见得很好吃,但却保证了营养的平衡。 在公立学校,有的州规定学校负责供应早餐和午餐,有的州规定只供应午餐。学生配餐一般要收3—5美元费用,如果家庭收入低于一定标准,可以申请免费餐食。免费和交钱的学生配餐是完全一样的。 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配餐供应不同的饭菜品种和数量。中学生的午餐通常是两片面包、一片牛肉、配上蔬菜沙拉、果酱,再加上牛奶、黄油、果汁等。小学生还会多加一餐牛奶。 私立学校如果供应饭菜的话,同样要按照营养师的要求来做,但基本没有免费的。还有些私立学校不愿承担其中的成本和责任,就要求学生自己带饭,那就由家长自己掌握了。 美国当地的学区和学校会定期请营养师对学生的食物结构和营养摄入进行评估,定期进行调整。近年来很多中国孩子到美国中小学念书,常常会觉得美国学校的食物难以适应,很大的原因是美国学校的午餐注意了营养而忽视了口味。 美国成年人和中国儿童有类似的饮食偏好 尽管美国人重视看营养师,但是并不保证他们真的就按营养师的要求去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也就不能保证他们的营养保持均衡。 一位美国营养师在谈到美国人与中国人的营养和饮食结构时评价说:美国儿童比中国儿童营养结构好得多,中国成人却不比美国成人营养结构差多少。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校园里的小胖子越来越多,而美国街头的超级大胖子随处可见。这和不同的人种基因有关系,但最主要还是因为美国成年人和中国的儿童有类似的饮食偏好。 美国中小学生在学校的配餐有营养师把关,营养很均衡。但中国小孩子的食物里却过多地充斥着冰激凌等甜食、五花八门的零食、没有蔬菜搭配的肉食,加上缺乏运动,也就有了无数个超重的小胖子。同样,美国成年人的饮食结构大多数也并不科学,例如,正餐吃进大量的黄油、牛肉,餐后80%以上的美国人一定要吃一份冰激凌,然后男人坐在沙发上喝着啤酒看电视,女人靠在沙发上吃着薯片或玉米花看电视。结果是一个个大胖子常常把前来访问的中国客人惊得目瞪口呆。
要均衡饮食,搭配着吃,如:芦荟配木耳,菠菜配鸡血,香菇配花菜,黑木耳配鲫鱼另外,还须注意避免食物相克引发中毒,如:牛奶加鸡蛋,豆腐加柿子等
饮食健康方面杂志有《国民营养条例》,防止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要均衡饮食不要挑食。
家庭医生ummm别的想不起来了
营养师专题资料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追求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都希望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因此,人们对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日本,每300人就拥有一名营养师。日本法律规定,100人以上的食堂必须配备1名营养师。可以说,这项举措是日本成为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这一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的问题,已将营养立法提到了议事日程。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营养专业人员还不到4000人,每30万人才拥有一名营养师,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相适应。经权威机构预测,营养师职业将是我国新世纪最热门的职业之一。 《国民营养条例》即将出台 《国民营养条例》于3月完成起草工作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的发生与“不会吃饭”有密切关系,为此我国正在起草首部专管吃饭的法规——你会吃饭吗? 吃饭人人都会,但把饭吃得科学,就不一定人人都会了。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 这些慢性病的发生与“不会吃饭”有密切关系。日常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是“罪魁祸首”。专家们普遍感觉,尽快出台《国民营养条例》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条例》让专业营养师走进百姓生活 我国首部《国民营养条例》将力图解决目前我国在膳食营养方面最迫切的问题,涉及营养调查和监测、食品标准须注明营养成分、婴幼儿、妇女等特殊人群的营养等问题。该《条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让专业营养师走进百姓生活,以改善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的现状,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国民素质。比如,条例中将规定所有的幼儿园和学校都要配备专业营养师,在社区内也要配备营养师,定期向居民讲解营养知识。通过立法来规范“吃饭”的做法,在国外已不鲜见。由中国营养学会起草的《条例》(草案)已进入专家讨论阶段,并有望于3月完成起草工作 吃饭随意难免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 营养缺乏的主要原因是进食不足或进食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或因为慢性疾病消耗较大。营养过剩是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不良,对身体都会造成损害。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头娃娃”就是一种典型的营养不良———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营养过剩引起的疾病有肥胖症、高血脂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脂肪肝、糖尿病等。 营养问题危害严重 目前我国营养不良的人口是全世界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每年因此带来的损失约3000亿—5000亿元。因为营养过剩,全国有1.6亿成人血脂异常,另有1.6亿成人患高血压,2000多万人患有糖尿病。在大城市中,每100个成人中就有30个人超重。 营养师带给我们什么? 专业营养师对人体营养摄入“量体裁衣”,指导人们合理饮食。专业营养师常驻社区,不仅能为他们提供出门可及、量身定做的营养咨询,而且对建立社区人群营养档案和监控膳食结构很有帮助。 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必须每天从食物中获取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往许多人往往看重营养不良的危害,认为营养不足可致体弱多病,会影响人体健康;相反对营养过度及营养不平衡的危害却认识不足。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往人们往往认为肥胖是福相、富贵体型,是营养好的象征和健康的标志,而实际上肥胖是热量入超导致的营养不平衡的结果。肥胖有许多危害,使活动能力减弱自不必说,还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讲究营养要讲合理营养,也就是每日由食物摄入营养物质要适度,既不能缺乏,也不能过度。缺则不能满足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严重时可引起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和生化活动异常,甚至发生机体形态结构的异常,影响人体健康;过了也会引起机体异常改变,或体内积聚过多,或干扰其它营养物质的利用,使代谢异常,有时甚至可产生中毒现象,而这对人体的危害也绝不能低估。近年来被人们称为现代文明的疾病,其中许多疾病包括癌症在内,就同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有关。老年时期这种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平衡对健康的危害就更大。这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总之,合理的营养能促进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改善机体的健康状况,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合理营养可使老年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谓合理营养是指膳食营养在满足机体需要方面能合乎要求,也就是说由膳食提供给人体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能保证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 (1)膳食中热量和各种营养素必须能满足人体生理和劳动的需要。即膳食中必须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水和膳食纤维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且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避免有的缺乏、有的过剩。因此,食物应多样化。因为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体所必需的一切营养素,所以多样化的食物是保证膳食平衡的必要条件。 (2)合理的饮食制度。如餐次安排得当,可采取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 (3)适当的烹调方法。要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且有良好的食品感官性状,能刺激食欲为原则。老年人的膳食宜嫩、软,容易消化,一般应限制油腻食物。 (4)食品必须卫生且无毒。 当然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饮食习惯、健康状况等也千差万别,对营养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在实际生活中只有根据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按照每个人的性别、年龄、劳动状况、健康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安排好每日膳食,才能真正达到合理膳食的要求。 营养师行业前景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三大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要实现这一宏伟 目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保证。根据西方学者马斯诺著名的“需要五层次论”,当人的最低级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 时,就会向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所奉行的营养概念及生活方式也开始向更高的水平迈进。人们迫切希望有来自营养学专业人士的指导意见,以帮助解决日常饮食 营养失衡、预防各种慢性病、消除亚健康等切身问题。无论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急需营养专业人才来指导大众科学膳食消费,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实现良性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机遇和要求下,一项全新的资格认证方式——营养师资格认证— —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 营养师——一次投入、终身受用的绝佳机会 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梦想,营养师的使命正是帮助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合理搭配膳食、远离疾病、延缓衰老。均衡营养有助于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有助于维持机体营养摄入平衡,更有助于预防并辅助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通过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和人体机能需要的关系,指导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营养师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膳食搭配方式、保持机体健康。与其他职业技能认证相比,营养师资格认证具有更高层次的价值,它不仅是个人职业技能的证明,更有助于提升个体生命质量。 营养师—— 未来的强制准入工种 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专门化,对职业的专业性要求也日趋增强。拥有营养师职业资格认证,将成为进入食品、保健、医药等朝阳产业的“敲门砖”,与之相关的保健医师和营养配餐人员等必须通过营养师资格认证方可上岗。即将出台的《营养法》还要求服务行业、学校食堂、烹饪学校、家政服务等相关产业也必须配备通过营养师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一旦拥有营养师资格认证证书将极大提高个体的职场竞争力。 营养师——400万个工作机会虚席以待 目前,我国以营养师为主体的营养指导专业人士奇缺,全国现有营养师不到4000人。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按照其每300人配备1名营养师的现行比例推算,我国营养师行业有400万个工作机会虚席以待。权威机构预测,营养师将是我国未来最热门的职业之一,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及良好的就业前景。 我国营养师职业缺口巨大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尽管大多数人对营养问题表示关注,但是仍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虽然吃得很好,但并未吃出健康,大多数人都营养过剩,而与此相关的职业——营养师却极其缺乏,其数量与人口总数比例严重失衡。在国外,由营养师调理人们日常的膳食并不算稀奇,然而在中国,营养师职业却面临着严重的缺口。 三十万人一名营养师 卫生系统内部将营养师分为公众营养师与临床营养师,通常所说的营养师是指公众营养师,非典以后,人们开始真正关注营养,这也把营养师的缺乏推向了风口浪尖。 世界健康咨询师联合会的魏跃先生透露,我国营养保健专业人员现在有4000人左右,即每30万人一名营养师。在这有限的4000人当中,也是半路出家的居多,专业人士很少。这与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日本的营养师数量在40万人以上,平均三四百个人就有一个营养师。 不只是幼儿园和学校遭遇营养师难求的尴尬,医院、社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国营养学会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访的403所医院中,只有47%设有营养科,一半以上的医院根本没有营养科,营养师的配备更无从谈起。医院里与营养有关的工作人员共1722人,而真正具备营养师资格的只有392人,仅占22%。社区工作繁多而琐碎,营养师的问题更是无暇顾及。 认识误区亟待突破 许多医院的营养科形同虚设,众多的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的保健医师和营养配餐人员也不真正懂营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的营养事业没有发展起来呢? 据报道,我国营养学人才教育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短暂的繁荣,当时从事营养专业学习的大有人在,由于后来基层医院、社区、学校、幼儿园一直没有营养师岗位的法定设置,我国百姓对营养知识了解还不多,营养师这个职业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了毕业学生就业困难,并最终导致了营养学教育的门庭冷落。营养专业学生求职遭遇尴尬,最后不得不转行做其他工作。 北京某健康咨询中心的刘经理表示,目前,仍有很多的人在营养膳食方面存在很大的误区,老百姓传统的饮食习惯与科学的膳食观念之间也有着不小的冲突,通过营养师对此进一步加强科学的引导很有必要。有专家认为,人均GDP指标由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的时期,是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迅速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加以正确的营养指导,将明显提升我国居民的体能和智力水平。 医院、学校、幼儿园、宾馆、饭店、运动队、食品企业、健身俱乐部、美容院、社区、养老院等都对营养师有强烈的需求,这一需求量至少要在400万人以上。有关部门已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制订相关法律,以提高营养师的社会地位,并将逐步在医院、幼儿园、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及餐饮服务业推行营养师制度。 中国缺少400万营养师 我国有几千年的饮食文化,“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食补”应该怎么补,却很少有人说得清,这就需要营养师的专业指导。 营养师不仅仅是“熬粥的” 10月30日,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随机采访了一些行人,发现大家对“营养师”的概念都不清楚。“营养师是医院里给病人做饭的吧?”“营养师教我们如何做出有营养的饭菜,和一般的厨师不一样。”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营养学会委员、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主任于贵祥告诉记者,由于我国对营养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很多老百姓对此了解甚少,有时连营养师自己都自嘲地说:“我们就是某某医院里熬粥的。” 实际上,营养学是一门学问,专门研究营养搭配、营养互补和营养平衡等。营养师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和人体机能需要的关系,也就是指导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如果按照研究领域和内容的不同划分,营养师又可以细分为研究儿童营养、青少年营养、老年营养的营养师,研究治疗膳食的临床营养师和针对更广泛人群研究普通膳食的营养师等。总之,一个合格的营养师应该是医师、营养师、厨师的“三位一体”,而不仅仅是“熬粥的”。 日本百人食堂必须配备营养师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意识到,“科学的营养搭配、均衡的膳食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前途”。二战后,日本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重点做了两方面的工作,那就是抓教育和国民素质。1947年,日本颁布了《营养师法》,1952年又制定并推行了《营养改善法》。法律规定,凡能容纳100人就餐的食堂必须配备至少1名以上的营养师。目前,日本拥有专业营养师40万人,与全国人口的比例达到1∶300。营养师广泛分布在医院、学校、食堂、宾馆、食品加工企业和政府部门等,为全国民众及时提供营养指导。 据悉,在美国,营养师很“吃香”,想要获得营养师资格很不容易。只有医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相关工作领域见习至少两年才有资格参加注册营养师的考试,通过统一考试后才能从事相关工作。此外,以后每5年还要接受75小时的再教育,以便及时更新知识,更好地指导群众。不过,一旦有了从业资格,营养师便可拥有和医生一样让人羡慕的高收入和社会地位。在美国人眼中,私人诊所是否配备营养师是衡量这个诊所是否完善、专业的重要指标,人们非常在意营养师的意见,而且已形成了随时向营养师咨询的习惯。 目前我国营养师不足4000人 与日本和美国相比,我国营养师的现状不容乐观。于贵祥主任介绍说,目前我国营养师不足4000人,如果按照日本营养师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即每300人配备一名营养师来推算,我国缺少近400万名营养师。而且,在这有限的4000人当中,也是半路出家的居多,专业人士少。中国营养学会200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403所医院中,只有47%设有营养科,一半以上的医院根本没有营养科建制,营养师的配备更无从谈起。医院里营养方面的工作人员共1722人,而真正具备营养师资格的只有392人,仅占22%。最需要营养师的医院尚且如此,食堂、宾馆、学校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记者走访了北京长安街上的多家餐馆,发现这些餐馆里不乏特级、一级厨师,却没有一家配备营养师。原因非常简单———有没有营养师对餐馆的利润没有影响。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营养师受到冷落? 营养师能帮人们预防“富贵病” 于贵祥主任告诉记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从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转变为以肉类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但是,这种快速变化是人体机能一时难以接受的,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疾病。片面强调“口福”和不良饮食习惯,使我国居民出现了个别营养素缺乏和总体营养过剩并存的怪现象。据2002年国民身体素质调查显示,我国目前5岁以下儿童身高不达标的占总人数的35%,儿童佝偻病患者占30%,缺碘人群占33%,缺铁性贫血占20%。全国肥胖的人超过3000万,超重的人达4亿。患“富贵病”的人数也在大幅上涨,以糖尿病为例,1979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占总人数的67%,1998年该比例上升到21%,目前北京糖尿病患者已占到6%。 这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数字在提醒人们: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是预防、治疗疾病的组成部分,不能等到得了糖尿病、冠心病或肿瘤,必须接受膳食治疗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想到营养师。 于贵祥主任还认为,中国营养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营养师后备队伍的建设必须提上日程。只有专业营养师在我国普及了,人们才有可能在采购食物、烹饪、就餐、购买保健品等方面得到正确的指导。 餐饮业呼唤营养师 目前,日本有40万名营养师,每330人就有1名营养师,而我国营养师不足4000人,每30万人才有1名营养师。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医院等机构,为特殊人群服务,鲜有面向普通大众的。国外营养师的工作重点是在公共营养这一领域,医学营养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前不久,卫生部透露,以后集体供餐单位都应配备营养师,有关营养师的管理制度和要求正在起草。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柳启沛教授因此建议:饭店最好也能配备专职的营养师。 营养师人才后继乏人,随着专业院校取消医学营养专业,眼下科班出身的医学营养师越来越少,更别说是公共营养师了。目前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只有中山大学和四川大学设有营养专业。因为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前景相当好。专家建议,营养师不必拘泥于医科背景,国外不少面向公众的营养师都是由农学院、食品加工专业培养的。 美国营养师好赚钱 美国食品超市的货架上常有杂志出售,其中很大一部分和营养、减肥有关。 最近,记者在网上看到一篇国内媒体的文章说,美国流行请营养师、上营养课,几乎每个人都聘有私人营养师,营养师地位受尊崇等等。 虽然其中有借美国人来造势的成分,事情也远远没有这么“热火朝天”,但根据记者在美国几年的经验,美国人的确很重视营养的摄入,很重视营养师的意见,美国营养师的确地位不低、赚钱也不难。 美国营养师就是医生的一种,执照很难拿 营养学可以被划分为临床营养学和一般营养学等。在美国,营养师就是医生的一种,而绝非推销营养品的招牌。敢挂牌做临床营养咨询的,都是经过严格考试,获得专门执照的人。美国的医师执照难拿是众所周知的,要获得一个营养师的执业资格,同样绝非易事。 从社会地位上来讲,美国营养师的地位和其他医生的地位一样,不高也不低,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美国的综合性大医院里通常都有专门的营养门诊,也有少量独立营业的营养咨询门诊。 不久前,记者因为头发大量脱落,就跑到医院里去看医生。在外科、皮肤科检查了一大圈之后,医生建议:去看看营养科。到了营养师那里,又是一大堆检查、化验,最后开出了长长的一串药品、食品单子。营养师解释说:你目前缺乏几种维生素、缺乏几种矿物质,补充的比例分别应该是多少等等。听得记者晕头转向,但心里还是很佩服营养师的专业水平。 营养师的收费同样很贵,记者去的是一家相对便宜的公立医院,大半天折腾下来,花掉了200多美元。如果是私人的营养师诊所,每小时通常要120—150美元左右,除非有很好的医疗保险,否则绝大多数美国人都负担不起,人人聘请私人营养师更无从谈起。 营养师的执照难拿,但拿到后的日子就比较好过了。除了开营养门诊外,美国大大小小的体育运动队里都聘有营养师,街头处处可见的健身俱乐部里,也聘请营养师做指导等等,他们的收入不菲。 营养师帮你找到保持健康的最适合的饮食、运动方法 好的营养师不仅能指导你的日常营养配给,而且还能帮你找到保持健康的最适合的饮食、运动方法。 去找一个临床营养师的时候,他首先会对你的营养状况和饮食起居习惯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首先,他要参照你的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确定你的营养标准,确定适合于你的活动量。在饮食上,他可以告诉你,根据你的情况,你应该吃什么,如何吃法。例如,一个怀孕妇女比一个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锌来促进胎儿的大脑发育,而一个老年人比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硒来保护前列腺,一个青少年则需要更多的钙和维生素D来促进骨骼的生长等等。 与其他医生的看病开药模式有区别的地方是,营养师通常要给顾客设计一个长期的治疗计划,特别是对于因营养不平衡或营养不良而带来严重健康问题的情况。营养师开出的处方基本上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所以时间一般较长,从几个星期到几年时间的都有可能。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认为平衡的营养摄入是身体健康的关键,而身体的健康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当美国人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时候,营养师也就越来越受欢迎了。 在美国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都看得到营养师的影子 除了像记者这样感觉身体有小问题的人之外,经常光顾营养师那里的还有下列几种人:对饮食有特殊要求的真正病人,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的患者;一些专业人士,如对体能有很高要求的运动员、对外貌有严格自我要求的演艺界人士;对健康要求很高、想追求长寿的有钱人以及无数为了减肥而费尽心思的美国大胖子等等。 在美国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都看得到营养师的影子。比如媒体,在美国的食品超市里通常会有一排货架专门来卖书,其中约1/3的杂志是关于饮食和减肥的,买了食品、日用杂货后,很多人习惯性地随手翻一翻或买一本杂志,里面自然是大量的食品广告,穿插在中间的文章多半是那些营养师们写的,反复地教给你食品的营养搭配、如何边吃边减肥等等。电视上,干脆有一个全国性的有线频道“食物”,除了教你做饭的手艺,就是营养师们走马灯一样地轮番登场讲营养之道。 与之相配套的,是美国的所有食品、营养品都非常详细地说明了食物所含营养成分。比如含卡路里多少、蛋白质多少、矿物质多少等。这是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的硬性法律规定,但同时也配合了营养师的工作。只要你愿意,营养师可以把你的饮食结构比例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上。 不过,定期去听营养师讲课的人倒很少,更谈不上流行上营养课。这其中有几个原因:首先是营养师开课很贵,其次是大多数美国人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去听课,而特别有兴趣、有需要的人则干脆去找营养师看门诊,用不着听营养课,没兴趣、没需要的人自然更不会去听课。 美国学生的配餐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营养师的要求 美国学生的配餐营养要求非常严格,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营养师的要求。凡是考察过美国中小学学生配餐的人对此印象都十分深刻,学生配餐不见得很好吃,但却保证了营养的平衡。 在公立学校,有的州规定学校负责供应早餐和午餐,有的州规定只供应午餐。学生配餐一般要收3—5美元费用,如果家庭收入低于一定标准,可以申请免费餐食。免费和交钱的学生配餐是完全一样的。 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配餐供应不同的饭菜品种和数量。中学生的午餐通常是两片面包、一片牛肉、配上蔬菜沙拉、果酱,再加上牛奶、黄油、果汁等。小学生还会多加一餐牛奶。 私立学校如果供应饭菜的话,同样要按照营养师的要求来做,但基本没有免费的。还有些私立学校不愿承担其中的成本和责任,就要求学生自己带饭,那就由家长自己掌握了。 美国当地的学区和学校会定期请营养师对学生的食物结构和营养摄入进行评估,定期进行调整。近年来很多中国孩子到美国中小学念书,常常会觉得美国学校的食物难以适应,很大的原因是美国学校的午餐注意了营养而忽视了口味。 美国成年人和中国儿童有类似的饮食偏好 尽管美国人重视看营养师,但是并不保证他们真的就按营养师的要求去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也就不能保证他们的营养保持均衡。 一位美国营养师在谈到美国人与中国人的营养和饮食结构时评价说:美国儿童比中国儿童营养结构好得多,中国成人却不比美国成人营养结构差多少。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校园里的小胖子越来越多,而美国街头的超级大胖子随处可见。这和不同的人种基因有关系,但最主要还是因为美国成年人和中国的儿童有类似的饮食偏好。 美国中小学生在学校的配餐有营养师把关,营养很均衡。但中国小孩子的食物里却过多地充斥着冰激凌等甜食、五花八门的零食、没有蔬菜搭配的肉食,加上缺乏运动,也就有了无数个超重的小胖子。同样,美国成年人的饮食结构大多数也并不科学,例如,正餐吃进大量的黄油、牛肉,餐后80%以上的美国人一定要吃一份冰激凌,然后男人坐在沙发上喝着啤酒看电视,女人靠在沙发上吃着薯片或玉米花看电视。结果是一个个大胖子常常把前来访问的中国客人惊得目瞪口呆。
大蒜中含有大蒜素和精氨酸,前者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生素物质,对肝脏健康有好处。精氨酸,可以松弛血管。
大蒜里面含有一种大蒜硫化合物,当大蒜被切碎时,大蒜素将被完全释放。大蒜素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生素物质,对肝脏健康有很大的好处。大蒜不仅含有大蒜素,还含有精氨酸,可以松弛血管。大蒜的抗氧化性能对人体最有益,因为它可以防止被肝脏过滤掉的有毒物质跑向其他器官。此外,肝脏还产生极低密度脂蛋白,称为极低密度胆固醇,可促进血液运动。据我了解到的最新消息里面,VLDL在能量和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你不这么认为,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和其他胆固醇会伤害你的肝脏,这将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平时多吃大蒜可以平衡这些脂肪。2002年发表在《营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吃新鲜大蒜或提取物可以降低人肝脏中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据 2009年出版的《营养与健康网》杂志报道,上述一项研究称,大蒜可以逆转氧化应激引起的肝毒性,这也是由于大蒜还含有氨基酸,蛋白质和抗氧化剂缀合物,这些东西可以保护肝脏免受自然和环境毒素的侵害。看到这里,我相信这些研究足以给出答案。大蒜对肝脏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蒜可以用于治疗肝脏疾病,只能说大蒜可以作为食物来养肝和保护肝脏。当然,大蒜虽然有这么多功效,但你不能多吃,因为大蒜也是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会引起肠胃不适,肝脏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我们过滤掉身体内外的所有物质。这个勤劳的器官帮助我们维持血液流动和血液循环。最后,关于以上常吃大蒜究竟是伤肝还是养肝的问题,今天就分析到这里。
要均衡饮食,搭配着吃,如:芦荟配木耳,菠菜配鸡血,香菇配花菜,黑木耳配鲫鱼另外,还须注意避免食物相克引发中毒,如:牛奶加鸡蛋,豆腐加柿子等
回答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是一本国家级期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综合学术刊物。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于1992年创刊,以广大医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不是 提问 医学类一类期刋能不能说几个?河南的 回答 文章著作权归期刊之家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网址! 稍等 更多7条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医药卫生综合类国家级杂志。中文名中国保健营养出版社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国内刊号CN:14-1172/R国际刊号ISSN:1004-7484
国家级的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 期刊封面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7484、国内统一刊号:cn 14-1172/r 邮发代号:82-911,国外发行代号:6223m, 广告经营许可证:晋工商广字00-017号,定价20元/期,旬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平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收录。医学类一级学术性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医学图书馆全文收录。分别由我国著名的临床专家执编,全国各优秀医院院长及专家为顾问团,审稿严慎,因而期刊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指导性和权威性。本刊是全国医学资讯的发布载体,是全国医学界和社会各界互通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医学界进行学术交流、切磋先进医护经验的重要平台。 坚持“以交流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刊宗旨,坚持刊物品质第一位的办刊理念,全力打造一个贴切于新时代要求的学术交流平台。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出版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 、
《中国保健营养》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一个国家级期刊,不是核心。晋升的话,只要你们当地的晋升政策没有要求必须发核心,就可以用的。而且这个杂志最近刊期特别有优势,我前段时间通过创新医学网投了1篇,现在还可以发5月,这在国家级的期刊中算是最有优势的时间了
是1989 年建刊的, 一年8 期, 美国纽约Sage 出版社出版
中华医学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版)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复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复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东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医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江苏医药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实用医学杂志 山东医药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天津医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1. 中国公共卫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卫生研究 营养学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环境与职业医学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中国卫生经济 毒理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中国妇幼保健 中国学校卫生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生殖与避孕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针炙 中成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药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药药理与临床 中华中医药杂志针刺研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中医杂志 新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天然药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解剖学报 中国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生理学报 解剖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改名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生理科学进展 中华病理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病毒学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改名为:国际免疫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改名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基础医学与临床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检验医学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中国实验诊断学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糖尿病杂志 (改名为: 中国糖尿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高血压杂志(改名为: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中国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男科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华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华肿瘤杂志 癌症 中国肿瘤临床 肿瘤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肿瘤防治研究中国癌症杂志实用肿瘤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改名为:国际脑血管病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改名为: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眼科研究 眼科新进展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牙体牙髓周病学杂志口腔医学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3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放射学实践介入放射学杂志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抗生素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华西药学杂志
要均衡饮食,搭配着吃,如:芦荟配木耳,菠菜配鸡血,香菇配花菜,黑木耳配鲫鱼另外,还须注意避免食物相克引发中毒,如:牛奶加鸡蛋,豆腐加柿子等
三百多页,以书代刊,晋级很多地方不算数
要均衡饮食,搭配着吃,如:芦荟配木耳,菠菜配鸡血,香菇配花菜,黑木耳配鲫鱼另外,还须注意避免食物相克引发中毒,如:牛奶加鸡蛋,豆腐加柿子等
回答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是一本国家级期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类综合学术刊物。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于1992年创刊,以广大医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不是 提问 医学类一类期刋能不能说几个?河南的 回答 文章著作权归期刊之家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网址! 稍等 更多7条
正规期刊,国家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