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中国科学院院刊是中文核心吗

中国科学院院刊是中文核心吗

发布时间:

中国科学院院刊是中文核心吗

当然是核心期刊,还是核心期刊 中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被所有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所收录。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4-2015)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2014年版

算,还是有份量的。

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 所谓“国家级”期刊,一般即指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的会刊; 所谓“省级”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与本科院校的学报; 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也可视为国家级。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 第二编 经济第三编 文化、教育第四编 自然科学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七编 工程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刊是核心期刊吗

就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社会团体和机构以及各高等院校主办。

国内期刊级别由高到低依次是 中华牌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其中中华牌期刊包含于北大核心目录里面。国家级和省级期刊的分类,主要是看主板单位的级别,如果是省级主办可以认为是省级,如果是省级以上单位主办,则可认为是国家级。正式期刊的刊号是由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两部分组成,具体杂志的刊号可以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查询。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他和核心期刊目录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互相有交叉。SCI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办,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国外的一种数据库。优助医学专注sci,科研立项,核心期刊的操作。有需要可以随时私聊或者weixin:1 8 7 3 2 1 8 5 4 6

国内七大核心期刊:(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期刊只分省级和国家级。所说的核心都是指国家级核心。一般都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为准的。

中国科学院院刊是cssci刊吗

cssci、A类、B类、C类、核心期刊的区别如下:一、创刊单位不同。1、cssci 是南大核心,南京大学评选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每两年评一次。中文全程: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2、核心期刊,通常是指北大核心,也就是平常说的中文核心,北京大学评选的,4年一次。3、每个单位,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自己单位科研领先的专业相近的刊物,通常划归为A类,次之B类,再次之C类。二、认可度和数量不一样。1、CSSCI是南大版核心,是在各高校认可度最高的一个核心目录。2、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3、一般A类是最顶级的期刊,数量很少,比CSSCI目录中的还要少。B类次之。三、有没有被收录进CSSCI核心目录是A、B、C期刊的分类标准之一。A类、B类、C类这些刊物,多数都是从cssci 和中文核心期刊里面选择出来。1、A类一级:被SSCI、A&HCI收录的期刊。SSCI、A&HCI是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术界通常会把SSCI、A&HCI论文放在最前边。2、A类二级:CSSCI期刊。CSSCI期刊的学术水平在国内教育界被认可和推崇,是统计“211工程”建设成效、申报各级重点学科、博士点的重要数据,部分CSSCI期刊是高校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顶尖期刊。3、A类三级:属二级学科的全国权威性专业期刊。比B类水平高的重要期刊,可以作为高校科研能力比较、博士论文、省级国家级重点学科申报、教师高级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通常都是某专业内的重要期刊。4、B类:其他被CSSCI收录的期刊,以及ISSHP收录的论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发表的论文都算是B类。5、C类:没有被CSSCI收录但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期刊,在学科内有重要影响,多为青年高校教师论文发表的期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心期刊百度百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而成。CSSCIcssci集刊来源文献检索界面,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来源期刊经常更新,需要到南京大学网站查询都包含哪些期刊。如果你需要在CSSCI上发表文章,要注意发表的时间段内,该期刊被CSSCI所收录,否则无效——即不会被索引。

简单通俗的回答国内核心期刊就分为:北核、南核(CSSCI),科技核(CSCD)、武大核、其他核心等等核心期刊按照地域分为  国内核心  和国际核心

CSSCI是南大版核心,是在各高校认可度最高的一个核心目录。A类、B类、C类是不同高校自己对期刊的分类,一般A类是最顶级的期刊,数量很少,比CSSCI目录中的还要少。核心期刊就是笼统的说法,如果不说哪个版本的核心期刊,则不能确定核心期刊的范围。

中国科学院核心期刊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5、《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6、《中国核心期刊目录》7、《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影响因子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即年指标这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被引半衰期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都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这两种半衰期通常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指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总和而言的。来源文献量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的全部论文数,它们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来源。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核心期刊

什么叫做核心期刊:国内的核心期刊主要有三种认证体系,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做的核心期刊名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北大核心期刊,第二种是是南京大学做的CSSCI,就是我们通常说到的南大核心期刊,第三种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简称科技核心。因此作者在判定一本期刊是否是核心期刊,主要看是否被这三种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在这三种核心期刊目录可以查到的肯定是核心期刊,这点作者不用有任何的疑问。现如今职称评审的要求比较严格,对于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也有着严格意义的规定,是学者朋友工程师评审职称的硬性条件,因此现在好多读研的同学也在尽量争取发表论文,这对以后毕业找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博士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5、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库。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双核心期刊:如果该期刊被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了。比如,既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双核心期刊与单核心期刊在职称评选中,均为核心期刊。但双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准自然要更好一些。因为在国内对于中国核心期刊的认知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分成了不同的体系。各个体系都是有着自己的考量标准的。在这七大体系中最常用的有三种,分别是北大核心、南大核心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求是杂志,半月谈,等等省级的,比如当代广西

中国科学院院刊是sci

那你就在知网上查,知网上有2008北大核心字样的就一定是中文核心期刊。

2009年:Hongliang Zhang , Shijie Li *, Qinglai Feng, Shitao Zha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reconstructed from the sediment of Xingyun Lake, Yunnan Province, C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09, 1-(责任作者,SCI)李世杰,Bernd Wünnemann, 夏威岚,于守兵,沈德福,姜永见,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沉积记录的全新世水位变化事件及其原因初步研究。 地学前缘,2009,6期,162-167。李世杰,蔡德所,张宏亮,沈德福,赵湘桂,李春海,桂林会仙岩溶湿地环境变化沉积记录的初步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期,94-100。张宏亮,李世杰,于守兵,申慧彦,沈德福,青藏高原全新世环境变化的兹格塘错元素地球化学沉积记录。山地学报,2009,27卷2期,248-256。(责任作者)张宏亮,李世杰,冯庆来,张世涛, 云南星云湖沉积记录的近代环境变化:来自正构脂肪醇的证据。沉积学报,2009,27卷2期,352-359。(责任作者)舒卫先,李世杰,长江三角洲地区典型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DDT、HCH 的残留特征与风险评估。土壤通报,2009,40卷 5期,1171-1175。(责任作者)舒卫先,李世杰, 江苏天目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与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卷,1 期,27-32。(责任作者)缪卫东,李世杰,王润华,长江三角洲北翼J9孔岩芯沉积特征及地层初步划分。第四纪研究,2009,29卷 1 期,126-134。(责任作者)成小英,姜勤超,李世杰,蔡德所,张宏亮,桂林会仙湿地沉积物摇蚊种群特征与环境变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期,107-110。史威,朱诚,李世杰,马春梅,长江三峡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及其古文化响应。地理学报,2009,64卷11期,1303-1318。2008年:李世杰,张宏亮,施雅风等,2008,青藏高原甜水海盆地MIS3阶段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第四纪研究, 28卷 1期。122-131。舒卫先,李世杰(责任作者),2008,北太湖沉积岩芯中有机氯农药HCH和DDT残留垂直分布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第四纪研究,28卷 4期。683-689。张宏亮,李世杰(责任作者),冯庆来,2008,云南星云湖沉积物正构烷烃记录的近代环境变化。第四纪研究, 28卷 4期。746-753。舒卫先,李世杰(责任作者),2008,太湖流域典型湖泊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7卷 4期。1409-1414。刘吉峰,李世杰(责任作者),丁裕国,2008,基于气候模式统计降尺度技术的未来青海湖水位变化预估。水科学进展,19卷 2期。184-191。舒卫先,李世杰(责任作者),刘吉峰,2008,青海湖水量变化模拟及原因分析。干旱区地理,31卷 2期。229-236。申慧彦,李世杰(责任作者),2008,湖泊沉积物中DNA提取与PCR扩增。地球科学进展,23卷 4期。 433-438。申慧彦,李世杰(责任作者),于守兵,2008,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沉积物中碳酸盐与可溶盐环境记录的研究。 山地学报,26卷 2期。189-195。缪卫东,李世杰(责任作者),王润华,2008,长江三角洲北翼J9孔揭示地层和古地磁特征。中国地质, 35卷 3期。489-495。舒卫先,李世杰,姚书春,2008,太湖ZS孔沉积记录的近50年来营养盐沉积通量变化。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8卷 3期。 67-72。Yao SC,Li SJ,Zhang HC, 2008,210Pb and 137Cs dating of sediments from Zigetang Lake, Tibetan P 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 2008 (2) 1-李世杰,2008, 我国主要湖泊八成受到污染。中国经济报告,3期。 60-69。李世杰,2008,青海湖还有没有明天。新探索,第12期。44-51。2007年:Shijie Li,PGell, and SFritz, 2007, Salinity,Climate Change and S PAGES NShijie Li, 2007, Late Quaternary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changes in northwest China: evidences from geological record of glacial and lake XVII INQUA CONGRESS ,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V167-168 S 239-Shijie Li, Wanchun Li, Weilan Xia, Bernd Wunnemann, 2007, Abrupt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change events during Holocene period derived from Zigetang Lake sediment, Tibatan P XVII INQUA CONGRESS ,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V167-168 S Yanhong Wu, Liping Zhou, Andreas Lucke, Bernd Wunnemann, Sumin Wang, Shijie Li, 2007, Reservoir age i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A case study in Co Ngoin and Zige TXVII INQUA CONGRESS ,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V167-168 S 455-Wu Yanhong, Andreas Lucke, Bernd Wunnemann, Li Shijie & Wang Sumin, 2007, Holocene climate change in the central Tibetan Pleteau inferred by lacustrine sediment geochemical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V50,N10, 1548-CHENG Xiaoying, LI Shijie, SHEN Qing, XUE Jing,2007,Response of Cultural Lake Eutrophication to Hemp-retting in Quidenham Mere of England in Post-M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7 17(1) 069–吴艳宏,Andreas Lucke, Bernd Wunnemann, 李世杰,王苏民,2007,青藏高原中部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地球化学记录。中国科学 D 辑,37卷9期,1185-1191。申慧彦,李世杰,舒卫先,2007, 湖泊沉积物中色素的研究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7卷3期,37-42。申慧彦,李世杰(通讯作者),于守兵,姚书春,2007, 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其环境记录的研究。第四纪研究,27卷4期,613-619。Jinglu Wu, Gerhard H Schleser, Andreas Lucke and Shijie Li, 2007, A stable istope record from freshwater lake shells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China, during the past two Boreas, 36(2007), Taylor &F 38-刘吉峰,霍世青,李世杰,杜宇,2007, SWAT模型在青海湖布哈河流域径流变化成因分析中的应用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5卷第2期,159-李世杰,2007,中国湖泊的变迁。森林与人类,第 7 期,1-28。2006年:Ulrike Herzschuha, Katja Winter, Bernd Wunnemann, Shijie Li,2006,A general cooling trend o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throughout the Holocene recorded by the Lake Zigetang pollen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154–155 (2006), 113–Wu Yanhong(吴艳宏),LI Shijie(李世杰),and XIA Weilan(夏威岚), 2006, Weathering and climate change since 1 8 20 AD in Hoh Xil,Qinghai-Xizang Plateau,China,Evidence from element geochemistry of lake sediments of Gulug Co L CHINESE J0URNAL 0F GE0CHEMISTRY, Vo1.25 No. 56-Cheng Xiaoying, Li Shijie, 2006, An analysis on the evolvement processes of lake eutrophication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ypical lak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51, N13, 1603- (责任作者)成小英, 李世杰,2006,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富营养化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分析。 科学通报 ,51卷 7期,848-855。(责任作者)李世杰, 窦鸿身, 舒金华, 范云崎, 刘吉峰, 2006, 我国湖泊水环境问题与水生态系统修复的探讨。中国水利,2006(13),14-17。李世杰,2006, 应重视湖泊科学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第 5 期,399-405。刘吉峰,李世杰,丁裕国,姚书春,2006,近几十年我国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分区方法探讨。山地学报,24卷3期, 291—297页于守兵,李世杰,刘吉峰,2006,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研究及其进展。山地学报,24卷4期,480~488页。刘吉峰,李世杰,秦宁生,于守兵,2006,青海湖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研究。干旱区地理,29卷3期,321-326页。胡东生,张华京,徐冰,张国伟,李世杰,彭渤,王伟铭,陈诗越,徐士进,田新洪,2006,青藏高原湖泊动态变化的地球卫星遥感监测及地球动力学分析。 中国工程科学,第8卷第5期,33-44页。成小英,李世杰,濮培民,2006,城市富营养化湖泊生态恢复—— 南京莫愁湖物理生态工程试验。 湖泊科学,18卷3期:218—224页。CHENG XiaoYing, LI ShiJie,2006,Quantitative Rec0nstructi0n for Lake Environmental Changes Using the Diatom-pH Transfer FJournal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Vo1.23 No.3,357-363。姚书春,李世杰,刘吉峰,薛滨,夏威岚,2006,太湖THS孔现代沉积物137Cs和210Pb的分布及计年。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第26卷第2期,79-83页。刘吉峰,李世杰,姚树春, 2006,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综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第16卷,第 1 期,233-237页。李世杰,2006,冰川与冰缘地貌。 见:高抒,张捷 主编,现代地貌学 (第七章)。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北京。 171-285页。李世杰,郑本兴,2006,羌塘高原与冈底斯山系第四纪冰川。见:施雅风主编,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第九章)。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石家庄。282-308页。

1, Yue-Jun Zhang, Zhao Liu, Huan Zhang, Tai-De T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rbanization o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C Natural Hazards (in press), (SCI)2, Yue-Jun Z Speculative trading and WTI crude oil futures price movement: an empirical Applied Energy, 2013, 107: 394- (SCI&SSCI)3, Yue-Jun Zhang, Ya-Bin D Decomposing the changes of energy-related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PDA Natural Hazards, 2013, 69(1): 1109- (SCI)4, Tian-Jian Yang, Yue-Jun Zhang, Jin Huang, Ruo-Hong P Estimating the energy saving potential of telecom operators in C Energy Policy, 2013, 61: 448- (SCI&SSCI)(通讯作者)5, Yue-Jun Zhang, Zi-Yi W Investigating the price discovery and risk transfer functions in the crude oil and gasoline futures markets: some empirical Applied Energy, 2013, 104: 220- (SCI&SSCI)6, Yue-Jun Zhang, Hao-Ran C The impact of acid rain on China's socio-economic Natural Hazards, 2012, 64(2): 1671- (SCI)7, Yue-Jun Z Interpreting the dynamic nexus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R Energy Policy, 2011, 39(5): 2265- (SCI&SSCI)8, Yue-Jun Z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carbon emissions: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C Energy Policy, 2011, 39(4): 2197- (SCI&SSCI)9, Yue-Jun Zhang, Yi-Ming W The dynamic influence of advanced stock market risk on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return: an empirical Quantitative Finance, 2011, 11(7): 967- (SCI&SSCI)10, Yue-Jun Zhang, Yi-Ming W The crude oil market and the gold market: evidence for cointegration, causality and price Resources Policy, 2010, 35(3): 168- (SSCI)11, Yue-Jun Zhang, Yi-Ming W An overview of currentresearch on EU ETS: evidence from its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economic Applied Energy, 2010,87(6): 1804-(SCI)12, Yue-Jun Zhang, Ying Fan, Hsien-Tang Tsai, Yi-Ming W Spillover effect of US dollar exchange rate on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08, 30(6): 973-(SSCI & EI)13, Ying Fan, Yue-Jun Zhang, Hsien-Tang Tsai, Yi-Ming W Estimating ‘Value at Risk’ of crude oil price and its spillover effect using GED Energy Economics, 2008, 30(6): 3156-(SSCI & EI)14, Yue-Jun Zhang, Jing-Li Fan, Hao-Ran C Impact of China’s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 empirical Energy Procedia, 2011, 5: 1927- (EI)15, Zhi-Fu Mi, Yue-Jun Z Estimating the 'Value at Risk' of EUA futures prices based on the Extreme Value 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s, 2011, 35(2/3/4): 145- (EI)(通讯作者)16, Yue-Jun Zhang, Hao-Ran C How can China properly allocate its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reduction target by 2020 among Energy Sources, Part B: Economics, Planning, and P (Accepted) (SCI)17, 张跃军, 魏一鸣 国际碳期货价格的均值回归研究:基于EU ETS的实证分析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 31(2): 214- (EI)18, 张跃军, 魏一鸣 化石能源市场对国际碳市场的动态影响实证研究 管理评论, 2010, 21(6): 34-19, 张跃军, 王婧, 王姿懿, 张璐, 王小越 2013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1): 1-20, 张跃军, 周彬 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北京市能源需求预测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3): 8-21, 张跃军, 王兆华 我国未来能源投资需求预测及特点分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1, 41(6): 83-22, 于晓勇, 张跃军, 杨瑞广, 尚赞娣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中国的煤炭投资需求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1(4): 489- (EI)23, 张跃军, 赵伟东, 王婧, 王姿懿, 刘萍 2012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中国能源, 2012, 34(2): 24-24, 张跃军, 赵伟东, 常昊然 两种基准国际原油价格的反常价差及对我国影响分析 中国能源, 2011, 33(5): 10-25, 张跃军, 赵伟东, 常昊然 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中国能源, 2011, 33(2): 17-26, 张跃军, 王琼 国内外碳交易所的发展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能源, 2010, 32(10): 15-27, 樊静丽, 廖华, 梁巧梅, 张跃军 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特征研究中国能源, 2010, 32(8): 33-28, 张跃军, 魏一鸣 我国未来能源投资的效益与风险研究中国能源, 2010, 32(5): 29-29, 范英, 王恺, 张跃军, 廖华 2009年国际原油市场分析与价格预测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24(1): 42-30, 陈徐梅, 张愉, 张跃军 低碳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 中国能源, 2008, 30(7): 21-31, 张跃军, 魏一鸣, 范英 基于GED-GARCH模型的中国原油价格波动特征研究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7, 26 (3): 398- (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32, 颜志军, 张跃军 基于聚类分析的决策表约简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6(3): 256-(EI)33, 颜志军, 张跃军 基于遗传算法的流程挖掘方法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 43(6): 77-

  • 索引序列
  • 中国科学院院刊是中文核心吗
  • 中国科学院院刊是核心期刊吗
  • 中国科学院院刊是cssci刊吗
  • 中国科学院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院院刊是sci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