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中国藏学期刊藏文版邮箱

中国藏学期刊藏文版邮箱

发布时间:

中国藏学期刊藏文版邮箱

国际刊号:ISSN 1002-557X杂志概述本刊出版汉、藏、英三种文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汉文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557X 国内发行代号:CN11-1725/C)和藏文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9060 国内发行代号:CN11-1726/C)为季刊,创刊于1988年;英文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6043 国内发行代号:CN11-4711/D)为半年刊,创刊于2003年。《中国藏学》注重学科特色,以发展和繁荣中国的藏学研究事业为宗旨,倡导学术民主,活跃学术气氛,主要刊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及其他学术类文章。所刊内容,包括政治学、经济学、人口学、宗教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字学、藏药学、藏药学、民间文学、环境科学、文学艺术等等,涉及藏学研究的各个学科和众多领域,充分体现中国藏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中国藏学研究工作的最新走向,并向广大读者及时提供丰富的学术动态与出版信息。

要看文章发表在哪里 报纸 杂志 还是互联网 ,自己多留意下 一般当地的估计都先是藏文的,我不懂 大概思路就这样啦,或者百度 谁发表的 找找有没有邮件 运气好还能与你一起分享呢

中国藏学期刊藏文版

国际刊号:ISSN 1002-557X杂志概述本刊出版汉、藏、英三种文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汉文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557X 国内发行代号:CN11-1725/C)和藏文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9060 国内发行代号:CN11-1726/C)为季刊,创刊于1988年;英文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6043 国内发行代号:CN11-4711/D)为半年刊,创刊于2003年。《中国藏学》注重学科特色,以发展和繁荣中国的藏学研究事业为宗旨,倡导学术民主,活跃学术气氛,主要刊发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及其他学术类文章。所刊内容,包括政治学、经济学、人口学、宗教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字学、藏药学、藏药学、民间文学、环境科学、文学艺术等等,涉及藏学研究的各个学科和众多领域,充分体现中国藏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中国藏学研究工作的最新走向,并向广大读者及时提供丰富的学术动态与出版信息。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邮箱

2007-2011年,学校共获得各类科研立项32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138项,校内立项186项。共获得预算外科研经费65万元。出版学术著作69部,发表学术论文2087篇。其中包括权威期刊论文3篇,SCI论文7篇,EI论文29篇,核心期刊论文448篇。论文转载、摘编29篇 。2010-2014年,学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26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立项5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据2015年5月学校公布数据显示,近五年,学校年均科研经费1万元。有26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 2013年西藏民族大学国家自然基金立项一览表项目批准号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41361044 刘炜 山地城市景观格局空间异质性与热环境效应的多尺度响应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以拉萨、重庆和兰州市为例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71361023 姬梅 拉萨旅游业利益相关者网络研究:基于动态社会网络视角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81360297 陈婷 运动通过改善心肌梗死后下丘脑室旁核氧化应激对心功能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探讨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81360299 李文华 血清-蛋白质组学逆向识别高原低氧习服特异性生物标记物及功能鉴定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截至2014年,学校建有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组建“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成为西藏自治区“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单位。学校与复旦大学合作建立了“高原医学与基因地理学研究基地”,与西北民族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藏语语言资源建设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西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西藏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西藏高原相关疾病分子遗传机制与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基础实验室、高原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研究实验室、现代网络与通信工程重点实验室、西藏教育发展研究实验室、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会计综合实验室、运动生理机能综合实验室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6月,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17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00余万册,中文电子图书62万余册,学位论文147余万篇,各种数据库20多种。形成了以文、理、经、管、法、医、教育、体育等多学科,印刷型与电子型文献并存的综合性藏书体系。图书馆建有“藏学文献情报资料中心”,收藏藏学图书5万余册,藏有德格版《藏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对勘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等珍贵典籍,同时,自建有“藏学专题数据库”、“藏学多媒体资源数据库”等多种类型特色资源数据库 。 学术刊物 截至2013年,学校出版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和《西藏高等教育研究》两种学术刊物,西藏民族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藏学研究”栏目被评为名栏。

中国藏学期刊藏文版2020第三期

一、 《苯教史名著〈嘉言库〉》,《青海教育》6,西宁。二、 《论藏族现代文学的发展》,青海《民族语文工作》1,西宁。三、 《论〈旋努达美〉中的佛家出离思想》,《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西宁。四、 《〈诺桑王子〉研究》,《青海教育》6,西宁。五、 《论梵语文学对藏族古典小说的影响》,《藏学论文选编》(硕士论文选)第二辑。2,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六、 《论七赤天王时期佛教始传吐蕃》,第六届国际藏学会论文集《西藏研究》 (Tibetan Studies) 第二辑。七、 《论藏语普通话》,1992年在意大利参加第二届国际藏语文学术讨论会时的会议论文,先收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上发表,后在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的《藏语文研究论文集》(民族出版社9)转载。八、 《甘孜州藏传佛教寺院志》中十一座寺院历史的研究和撰写,作为内部资料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印出,1999。北京。一、 《〈智美更登〉初探》,《西藏研究》3,拉萨。二、 《七赤天王时期的吐蕃苯教》,《中国藏学》1,北京。三、 《冈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中国藏学》1,北京。四、 《意大利的藏学研究及藏传佛教》,陈庆英主编《藏族历史宗教研究》 第一辑,中国藏学出版社,8,北京。五、《西藏历史文化词典》有关苯教辞条,王尧和陈庆英主编,西藏人民出版社和浙江人民出版社,6。六、《宗教大辞典》苯教辞条,任继愈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8。七、《苯教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日本召开》,《中国藏学》4,北京。被译成藏文发表在《中国藏学》藏文版4,北京。八、《雍仲苯教的文献》,论文,《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图说明镜》,第108-200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北京。九、《苯教塞康文化再探》,《中国藏学》3,北京。十、《藏传佛教在西方的传播和发展琐议》,拉巴平措、格勒主编《当代藏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第229-250页。北京。十一、《苯教〈大藏经〉的形成及其发展》,《西藏研究》2。十二、“藏传佛教僧人学经和晋升学位问题专题研究”课题获得中国藏学研究中心2002年度特等奖,本人承担其中甘青部分十三、《再探古老的象雄文明》,中国藏学,1一、 《古老的象雄文明》,《西藏研究》藏文版3,拉萨;《西藏研究》汉文版2,拉萨。被译成英文发表在《西藏研究》英文版(《Tibetan Studies》),1,拉萨。二、《藏文起源新探》, 《中国藏学》藏文版1;《中国藏学》汉文版1,北京。三、 《试论苯教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藏学》藏文版3;《中国藏学》汉文版3,北京。四、 《苯教文献及其集成》,《西藏研究》藏文版4,拉萨;《中国藏学》汉文版2,北京。被译成英文发表在《中国藏学研究论文集》(《Thesis on Tibetology in China》),1996,北京。一、 Dralag Monastery and its Tribes (《扎拉寺及其部落》)。论文,第届国际藏学会论文集《西藏研究》(Tibetan Studies)第二辑。奥斯陆,挪威。二、Bonpo Tantrics in Kokonor Area (《青海湖地区的苯教密士》),论文,第八届国际藏学会论文集,1999,印第安那,美国。三、“Lama”of Bonpo Tradition in Amdo and Khams (《安多和康区苯教传统中的“喇嘛”》),论文,1999年日本大阪召开的国际苯教学术讨论会提论文。载该会议论文集《New Horisons in BonStudies》大阪,日本。2000。四、《Bonpo Tantrics in Kokonor Area》(《青海湖地区的苯教密士》),九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至三十一日参加第八届国际藏学会(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召开)论文五、《A New Bonpo Center---Shar-rdza Hermitage》(《一个新的苯教中心---夏尔扎修炼地》),论文,为第九届国际藏学会提交的论文。2000,莱顿,荷兰。发表在该会议论文集,劳然司·艾坡斯坦编《康巴史》(Khams pa Histories:Visions of People,Place and Authority,edited by Lawrence Epstein),Koninklijke Brill NV,Leiden,The Netherlands,六、《Monastic Education of Bon in sNang zhig》(朗依寺的苯教寺院教育),为第十届国际藏学会提交的论文。2003年,英国,牛津。七、《A Survey of Bonpo Monasteries and Temples in Tibet and the Himalayas》(西藏和喜马拉雅地区苯教寺院神殿研究),合著,大阪,日本,2003。八、《A Catalogue of the Bon Kanjur》(苯教大藏经目录研究),专著(合著),大阪,日本,2003。一、 《La Religione Bon e I suoi Rapporti con il Buddhismo in Tibet》(《苯教及其 与藏传佛教的关系》),1992年“基督教与 藏传佛教的对话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有关藏族佛僧的对话》(Monachesimo tibetano in dialogo),1995,罗马,意大利。

中国西藏期刊藏文版翻译

ཀྲུང་གོའི་བོད་ལྗོངས།读音:肿柜沛炯(拉萨音) 肿柜沃炯(安多语) 肿柜博炯(康巴语)六字真言:ཨོཾ་མ་ཎི་པདྨེ་་ཧཱུཾ།

ཀྲུང་གོའི་བོད་ལྗོངས།把网页放大看的清楚些!另看<中国西藏>杂志封面就清楚不妨百度图片搜索看看

这个简单。中国 西藏 ཀྲུང་གོའི། བོད།六字真言།ཨོཾ་མ་ཎི་པདྨེ་་ཧཱུཾ།

ཨོཾ་མ་ཎི་པདྨེ་ཧཱུཾ

  • 索引序列
  • 中国藏学期刊藏文版邮箱
  • 中国藏学期刊藏文版
  •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邮箱
  • 中国藏学期刊藏文版2020第三期
  • 中国西藏期刊藏文版翻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