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第一篇science

第一篇science

发布时间:

第一篇science

在新世纪新形势下,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仅靠专业文化工作者不够,还必须调动成千上万社会文化人才和尖端人才的积极性,这是具有长远意义的一项举措。

当时鲁迅还公开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说鈤》,还翻译了一些科幻小说。做这些是因为鲁迅希望通过自己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努力,促使祖国人民从蒙昧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这些自然科学知识,也为日后他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打下良好基础。

学术论文(paper)写作须知投稿须知杂志(journal)的选择由导师决定由自己决定相关文献的出处符合各杂志的特点如Macromolecules强调合成﹑风格和爱好投稿程序寄初稿(manuscript)编辑editor地址可在杂志上查到收到评审意见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回答审稿人(reviewer)的问题,签版权协议寄修改稿收到清样proof寄清样修改稿检查清样稿件格式formatA4纸打印双空doublespace12或11号字单面激光打印前为文字部分后为图表篇幅适中排版后在杂志上约为3-10页文章结构题目(title)反映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不宜太泛或太具体注意大小写格式作者(author)姓名双字名宜分开以便检索各作者姓﹑名格式统一首页下方须注明联系作者*C地址(address)DepartmentofPolymerScienceCollegeofChemistryandMolecularSciencesWuhanUniversityHubei,Wuhan430072PRChina摘要abstract篇幅适中内容做了哪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哪些主要结论关键词(keywords)正文3-5个1Introduction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待解决的问题须引用具体文献注意不应对具体文献提出否定意见要尊重别人的工作本文的独到之处须具体说明2Experimental具体明确不应有任何漏洞但不需面面俱到防止评审人的提问3ResultsandDiscussion说明实验现象报告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阐明自己的观点4Conclusions重申强调实验结果Acknowledgement经费来源免费测试免费提供药品样品等References格式按具体杂志而附表图Tablelist按顺序列出表格的题目Figurelist按顺序列出图的题目附表表格通常用简单的三线式附图图为大图与中文稿件不同图要清晰图标要足够大具体说明数据获得的条件图的题目中要每页上一张图文章的修改审搞人问题的回答应有谦虚谨慎的态度如审稿人的意见正确尊重审稿人的意见尽量满足审稿人的要求要积极肯定护并按其要求修改对难以满足的要求要委婉回答为自己辩如正准备进行此研究结果将在下篇文章发表等求同存异如审稿人的意见欠妥击审稿人的观点要避免冲突阐明自己的观点但不要抨回答问题时要标明审稿人的编号问题的编号使编辑一目了然注意事项内容真实可靠不应抄袭别人的或自己以前的文章引用的观点要注明出处数据结论要慎重避免粗心的错误计算要正确实验设计要严谨没有漏洞来源: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贴士

陈霖是改革开放后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科学论文的中国学者。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独创性地提出“大范围首先”的拓扑性质知觉理论,向主流的“局部首先”理论发出了挑战。30多年来,在与持有不同学术观点学者的争论与交流中,陈霖用令人信服的实验不断完善和论证这一理论,使之被越来越多的同行所接受。他提出的拓扑性质知觉理论成为了中国学者对认知科学领域重大基础问题的原创性贡献。1982年在《科学》杂志上就视知觉过程从哪里开始的根本问题,原创性地提出了“拓扑性质初期知觉”的理论,向半个世纪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初期特征分析理论和视觉计算理论提出了挑战。随后20多年的时间里,在与国际上持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的争论与交流中,他以令人信服的系列科学实验不断地完善和论证着这一假说,使之成为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同行所接受的学说,进而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理论。他的成果也被《科学》(2003)、《美国科学院院报》(2003,2007)等著名学术刊物多次刊登。2005年,国际知觉杂志《Visual Cognition》以专辑的形式刊载了陈霖的成果并配发了大量国际著名学者的肯定性评论的文章。

中国第一篇science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香港创业学院院长张世平:即分类的“知识”、“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满意请采纳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沈括《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沈括如果满意我的答案,请采纳!谢谢!

福州大学第一篇science

福大学子路过~作为经管学院的学生,我想向大家推荐一个人~杨少锋。杨少锋毕业于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原来的经管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是我们学院的知名校友!他曾经还被邀请回学校发表演讲,为学弟学妹们传授自己的人生哲学~先附上学长的帅照一张!图片来源于网络~想推荐他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勇气和对自己人生的自信以及明确的规划性。他曾经应该是最受关注的一个大学毕业生了,因为他曾经在人才招聘会上打出“谁聘我?年薪十万"的牌子。在招聘会上,大多数毕业生都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企业挑选,很少有人敢对着企业说,谁来选我。而杨少锋就敢,他的勇敢让他成为招聘会上最特别的人,这也可以说是他营销自己的一种方式吧~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他敢十分自信地向企业发出挑战,这种勇气就值得我们学习啊。而且学长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现在已经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营销专家、评论家等。上过《实话实说》、《龙门阵》等电视节目,出版过《地产真相》这一本书,勇敢地表达他对中国地产的看法。附上学长在福大演讲的图片一张~图片来源网络!杨少锋学长,24岁,推翻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为福建联通做的推广计划,实施一套自己设计的全新方案,创造了CDMA月销售7000万元的历史纪录。24岁,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就能推翻麦肯锡做的推广计划,设计出自己的一套方案。且不说这套方案能否成功,他敢推翻优秀机构的计划,推荐自己的方案,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自信,对自己成果的自信。而且他最终也通过结果证明了自己是对的,也向联通公司证明选择他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他创造出月售7000万的历史记录!所以,我们也应该对自己多一些自信与肯定,有时候不要害怕自己不行、自己没有别人优秀,其实那只是你缺乏自信的表现,其实你是可以的,你比别人更优秀,只是你少了一股毛遂自荐的勇气又或者是自信的气质!杨少锋学长出身农村,但却靠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不一样的人生。我们有很多人比学长拥有更好的出生环境,拥有更好的先天优势,更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更加精彩的人生。愿我们每个人在找工作的时候都有学长的这股自信与勇气。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百度一下学长的精彩人生经历学习学习!

在任何一个省,985高校基本是强于本省的211高校的。但也有例外,比如东北财经,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它的财经类专业比同省的985东北大学和211辽宁大学强,录取分数也更高。而你举的这两个学校,从每年高考录取分数看,虽然不同省份不一样,但总体厦大会比福大高20分~40分。分数就是师生对学校的口碑的最直接体现。从每年的任何版本的国内大学排行榜上看,厦大基本领先福大30名~40名。(厦大在全国排名大学在20名左右,福大则在50名~80名徘徊)。当然,对于全国考生来说,能上福大绝对不算差,毕竟它是全国211重点大学,福建第2好的大学。只是对于一些尖子生或成绩非常优异的考生,能够考上厦大的分数是绝对不会选福大的。

在院校排名中,只能说一般。福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前身是福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成立于1974年,2002年更名为福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该所致力于电子技术、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计算机视觉等高新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该研究室、所成立以来承担欧盟项目、国家基金、国家教委、国家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和省基金、省重点重大科研工作,在医学信号分析、医学图像处理和医学动态新信息检测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专利三项,正在申报多项专利。本所注重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先后与北京301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合作建立临床实践基地。同时与英国Middlesex 大学合作进行医学动态分析的研究;与英国Middlesex 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雅典工商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共同进行“Tele—Imaging in Medicine”项目的合作开发,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来自思远福州大学研友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作为福大化学专业学科群的学生这个问题必须要回答一下。福大作为福建知名理工院校走出过许许多多名人,而提到福大名人每一个学生想到的便是卢嘉锡院士,作为福大化学学科创始人,卢嘉锡院士研究的项目广泛、贡献非常突出。在科研方面卢嘉锡院士贡献非常突出,其工作涉及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核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在结构化学研究工作中有杰出贡献,曾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结构模型,从事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等,对中国原子簇化学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他所指导的新技术晶体材料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绩。他早年设计的等倾角魏森保单晶X射线衍射照相的Lp因子倒数图,载入国际X射线晶体学手册,称为“卢氏图”。在1934年毕业于厦大化学系,随后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可以说是最早一代的院士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为国家的基础科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1年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93年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等。在学校建设方面卢嘉锡院士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任福州大学副校长和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从系科布局、课程设置、图书订阅、科研设备购置、师资聘任到组织管理,卢嘉锡院士无一不付出大量心血。作为新时代福大的学生,我们不能忘记老一辈做出的贡献,要牢记三种精神,不断提高自己。感谢观看,希望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河南大学第一篇science

截至2015年6月,学校建有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43个,拥有省部级创新团队24个。 国家级实验室: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院士工作站:煤矿灾害防治与抢险救灾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凝固技术与亚稳材料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空间信息天-空-地一体获取与处理河南省院士工作站 省部级实验室:煤矿灾害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地质与瓦斯灾害防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矿山生产安全环境监控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矿山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煤炭节能减排材料与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与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矿山电气自动化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省应急管理技术研究与培训基地、河南省重点社科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河南省创新方法培训基地 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中原地区土地资源综合监测与持续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安全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密制造技术与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深部矿井建设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矿山信息化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矿业工程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河南省高校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工矿自动化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环境友好型无机材料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煤与煤层气安全高效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矿物加工与矿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矿山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物流服务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矿装备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直驱电梯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瓦斯预测与治理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控教育部创新团队、直线电机与现代化驱动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矿业材料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煤层气工程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非平衡凝固与亚稳材料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瓦斯地质与治理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煤矿采动损害与保护技术创新团队、深井巷道围岩控制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硬脆材料高效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科技团队、遗迹化石与地球生物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瓦斯抽采关键技术与装备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煤矿区形变监测与采动损害防护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团队 、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团队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焦作市金属材料先进成型与加工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焦作市铝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电气工程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矿产资源高效洁净利用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工程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与应用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地理过程与区域发展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煤矿节能技术及装备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可替代能源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煤炭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建筑物理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与技术校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2008年,学校在国际上首创瓦斯地质学科,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负责组织编制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创建中国陆相痕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模式;最早在中国开展永磁直线电机垂直运输系统研究,创立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并建成永磁直线电机驱动无绳提升试验系统。 2007年,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近8亿元;年度科研经费突破7亿元,累积承担包括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63项,完成省部级各类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项目200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0项,自主研发的20多个专利产品在全国各大煤业集团及石油企业应用。2011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4项。 2012年学校共发表论文共20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三大检索18篇。2012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项, 其中大面阵数字航空影像获取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同开采条件下矿区地表移动规律研究及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乡镇土地利用空间信息获取与规划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和豫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立地评价与植被恢复模式研究项目分别获市厅级一等奖和二等奖。2013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项。 2014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2项。 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获得科研立项3715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27项,省(部)级项目231项,企业委托项目2042项;科研经费总额达61亿元,科技产业开发经费8759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1项,国家授权专利363项;发表论文被EI、SCI检索收录3063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58部。 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出版包括国家、省部规划教材以及国家级精品教材181部。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近3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7项,拥有发明专利272项;年度获重大科技攻关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0项,科研总经费超过49亿元,完成省部级各类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项目360余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书251万册,电子图书资料300余万种(册),拥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图书、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岩层控制数据库、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煤炭数字图书馆、EI、SPRINGER、PQDD等60余种中国国内外著名数据库,期刊、图书、学位论文等数字资源类型。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档案馆藏档案数量总量26072卷20860件。    学术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河南理工大学主办的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底出版,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刊物的重要收录源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级科技期刊。ISSN号为:ISSN1673-9787,CN号为:CN41-1384/N。该刊以矿业工程为特色,主要发表校内外专家撰写的矿业工程类学术论文,包括矿业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矿山机电工程,矿山地质与矿山测量工程以及矿山建设,煤炭综合利用,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矿山环境治理等栏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性研究期刊,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理工大学主办。ISSN号为:ISSN1673-9779,CN号为:CN41-1376/C。该刊主要栏目有:山阳文化与历史研究、煤文化研究专栏、信息与知识传播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文学与语言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研究生学术研究等。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郑州大学在近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0余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科技攻关、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等省(部)级重点项目400多项,获科研经费近2亿元,产出科研成果8500余项,其中700多项成果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800多项成果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589项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十一五”期间,郑州大学争取到的科研经费达12亿元,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25项,横向科研项目1316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文章5篇,2005年被SCI收录论文位居全国高校第28位,被EI收录论文138篇,发表SCI和EI文章3330篇,申请发明专利698项,与企业签订合同1400份,获得成果转化费4亿多元。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1万多篇,出版著作900多部,被SCI收录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39位,被EI收录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55位。 重大成果举例 申长雨:主持完成的“橡塑制品成型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力学问题和计算方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申长雨:2007年因研制出特殊环境下的高抗冲击性、防辐射和高光谱透过率的宇航员出仓面窗制品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励。刘敏珊、董其伍:主持完成的“新型高效纵流壳程换热设备现代设计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赵清香:主持完成的“十二碳二元酸合成尼龙 1212 工业生产研究”获杜邦科技创新奖。 高丹盈:申报的《钢纤维混凝土特定结构计算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刘炯天:主持完成的《多流态梯级强化浮选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馆藏资源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郑州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由原郑州大学图书馆、原郑州工业大学图书馆、原河南医科大学图书馆合并组建而成,共拥有一个新校区中心馆和三个老校区分馆,总藏书量为9万册,中外文报刊18325 种,其中纸质报刊3325种,另有音像资料11119件,已形成了理学、工学、医学、文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馆藏资源体系;另外可以检索、利用的中外电子图书约249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共计5万种;还有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可提供600多个大型专业数据库的使用。 学术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史学、图书情报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等方面的学术性文章,设有“人学研究”、“环境资源法研究”、“书简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栏目。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郑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7年,设有“特约述评”、“食管癌研究”、“系列研究”、“论著”、“应用研究”和“研究快报”等栏目,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进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CSTJ)、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等多种重要数据库,被美国化学文摘、哥白尼索引等多种权威性文摘期刊摘录。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创刊于1962年,原刊名为《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理、工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综合评述方面的学术论文;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系统”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被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化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国际性文摘杂志收录或评论。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创刊于1980年,原名《郑州工业大学学报》,是郑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该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工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及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被美国《化学文摘》、《数学评论》、《剑桥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科学文摘》等重要数据库和文摘固定收录。 《磷肥与复肥》创刊于1985年,由郑州大学与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主办,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摘录。 《美与时代》是由郑州大学主管、河南美学学会和郑大美学研究所主办的美学和艺术学学术期刊,被出版署列为“双效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骨干期刊)。

(社会科学版)》和《开封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创刊以来,本刊以全面反映校内外轻工业科技、学术研究

中山大学第一篇science

学院充分利用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的优势,在水产养殖、农业、生物医药、生态环境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理论与应用成果。近五年主持国家级各类科研项目721项,立项经费达2亿多元,其中“863”和“973”项目5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0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申请专利180项,授权专利58项。出版专著(包括教材)40多部,发表论文2000多篇,收录的SCI论文逐年上升,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学院发表SCI论文已达158篇,影响因子总数达76、平均42,位居全国高校同类院系前列。

  • 索引序列
  • 第一篇science
  • 中国第一篇science
  • 福州大学第一篇science
  • 河南大学第一篇science
  • 中山大学第一篇science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