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恩认为科学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进化和革命的对立统一。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相比较波普尔而言也更符合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库恩认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因而他就把范式的更替不看做认识的深化,而是他们内心信念或宗教信仰的转变过程,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科学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是一种非理性的观点。库恩同波普尔一样,不承认科学的质变、飞跃是在人类知识长期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他认为新旧范式之间是彻底的、绝对的改变,他们之间是断裂的,没有任何联系的。因而库恩也就否定了科学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进步性。
系统性是客观事物和过程普遍具有的特性,所谓系统即指由一定部分组成、具有一定层次、结构和功能并与环境密切关联的整体。现代科技革命的这种系统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现代科技革命发生的学科领域日益广大以往科技革命发生的学科领域比较狭小,主要是在物理学领域发生的多,其他学科领域则比较少。而现在的学科则除了数、理、化、天、地、生等六大基础领域以外,已发展出有数千门之多,其中几乎每一学科门类都在发生着革命性变化,因而使科技革命显示出普遍开花的特点。这种科技革命发生的广泛性趋势说明了目前科学技术正进入一个新时代,即广泛“搜集材料”的时代,就像恩格斯曾经指出的近代自然科学在十九世纪前处在“搜集材料”时代一样,不过这一次是在更为广大的范围内“搜集材料”了。因而我们也就可以预计,随着下一个科学技术整合阶段(“整理材料”阶段)的到来,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科技革命也必将发生,而整个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方面也将进入一个崭新时代。二、现代科技革命发生的物质层次日益深化我们平时所见到的物质世界都是常态物质世界,传统科学技术革命也大都是常态科学技术革命。但从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革命日益发生在超常态的物质及其运动层次上。例如物理学研究目前就正向着胀观世界和渺观世界两个方向发展,而这两种世界都属于物质世界的极端层次;生物学研究则已经进入生物群落和生物大分子两个极端层次;医学研究则正在向发现极微小的病变和精细治疗技术进军;在物质运动研究方面,爱因斯坦相对论则是在研究超高速(接近光速)宏观物体运动特征方面发生的一次革命,现在还有人研究物体速度超过光速时的存在状况,简直不可思议;此外目前还有超低温物理学,即关于物体在超低温情况下存在状态的科学,超导体的发现就是重大成果之一,据说还有人研究物体达到或超过零度K时的存在状况和相关技术,被称为“实验的绝技”,这更令人匪夷所思,而一旦获得成功必将引发革命。最后,在天体物理学上,还有黑洞研究,黑洞实际上是一种超高密度的物质态,与此相关的则有暗物质、暗能量研究等等,这是20世纪以来在天文学研究方面发生的一次革命,如此等等。这种在物质极端层次上发生的科技革命,将极大地扩展人类认识和实践领域。三、现代科技革命的结构日渐清晰任何事物都是有结构的,但结构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形成的过程。现代科技革命的结构虽尚未成型,但已日益走向清晰,这就是以信息科技革命为基础,以生物科技革命为主导,以能源科技革命、材料科技革命为主干的总体框架。其中,信息科技革命基础作用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任何领域的科技革命都离不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而电子计算机乃是现代信息科技革命的核心!电子计算机每更新换代一次,其对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和支撑也就增强一次。生物科技革命的主导作用则主要是由于:生物运动是一种高级的运动形式,并带有高度综合的性质。因而生物科技革命每前进一步都会吸引其他领域的科技革命向其靠拢,并为之服务。此外生物科技革命的影响面涉及农业、工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并直接与人类生存相关,所以特别受人关注。至于能源科技革命、材料科技革命在当代科技革命中的主干地位及其社会影响则已为实践所证明:离开能源科技革命,现代科技革命就缺少动力,而离开材料科技革命,现代科技革命就失去载体和支撑。四,现代科技革命的功能日益强化科技革命总是要为社会生产服务的,而现代科技革命的这一服务功能则日益强化。这主要表现在:一从科技革命发生到投入实际应用的周期日益缩短,如激光技术发明以后,当年就投入了应用;巨型电子计算机研制出来后也会立即投入使用。二科技革命发挥的效益日益显著。如杂交技术和基因技术投入农业生产以后,不仅极大地增加了粮食产量,而且使粮食品质有了极大提高。正是由于现代科技的这一特征,反过来又成为推动科技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五、现代科技革命的环境关联度日益紧密科技革命不是孤立发生的,它与社会环境的需求有着直接关系。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卷第732页)现代科技革命的发生也与社会环境需要有着密切关系。例如社会生态环境对新能源的需要推动了太阳能与核能技术的诞生,自动化生产的需要则推动了信息控制技术的生成,农业增产的需要则推动了杂交技术和基因技术的发展,航天工程和军事工程的需要更是推动了材料技术和能源技术的突破,甚至以政治为主导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需要也对科技革命起着激励作用,如此等等。在历史发展中,社会环境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发挥得这么突出,这就决定了今天的科技工作者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环境实际需要搞研究才易于取得成果。六、现代科技革命的整体性日益突出。前已指出,目前科技革命总体上仍处在分散的“搜集材料”阶段,但其整体化趋势也已经日益明显地显现出来。首先,这种整体化趋势体现在科学与技术应用的日益紧密相连上,科学与技术的鸿沟正在被填平,恩格斯所说的那种“理论发现的实际应用还根本无法预见”的情形已基本不存在了。其次,这种整体化趋势还表现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科技革命日益紧密地关联上,例如信息科技革命就成为其他各领域科技革命须臾不可离开的基础。最后,这种整体化趋势还表现在科技革命与社会环境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上,今天的科技革命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或者说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子系统,它再也不能脱离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制约而孤军奋进了。上述这些就是当下科技革命所显示出来的系统特征。
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历史上彻底的科学革命都是以科学观的变革为先声和途径。当代世界科学革命已经逐步展开,中国现在迫切需要实现科学观的转变——即是以能够融汇东西方科学的革命性科学观替代狭隘的小科学观(指以西学为唯一科学范式的科学观),没有这种观念的转变为基础,中国不可能进入科学革命时代,只能再次成为西方科学革命的追随者和小学生。那样中国只能在追随西方完成科学革命后再进行科学观转变的补课,那样中国将再次丧失进入发达国家的历史机会。科学观变革对于当代科学革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中国继续认同小科学观,那么只能走技术进步的发展道路,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科学革命的领跑者,但最终在科学革命之后仍然会追随科学革命成功者改变科学观;如果中国自己首先改变狭隘的小科学观为容纳东、西方科学的大科学观,则中国就可以率先发动并领跑世界科学革命,并促使其它国家以及世界尽快实现科学观的转变和科学革命。科学革命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驱,推动着社会进步。科学革命可能涉及到整个科学知识体系,也可能涉及广泛的科学领域,或者只涉及到某一学科。当原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体系在新的事实材料面前 ,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无法圆满地说明和解释新的事实的时候,预示着理论上的突破。这种理论的危机正是科学革命成熟的标志。新的科学基本概念及理论体系的建立,并替代了原有的概念及理论体系,这是科学革命的内容。因此,科学革命是对科学体系的根本改造。新旧概念、理论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有时是新的概念和理论推翻和完全替代了原有的概念和理论;有时是新的概念和理论把原有的概念和理论包含在其中,作为一种特例,对原有的概念和理论的适用范围和界限加以严格限制和新的界定;也有时表现为新的概念和理论对原有的概念理论的重大修正、补充和发展。科学革命表明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质的飞跃。与新的科学理论的建立相伴随,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图景,即所谓自然观也会发生相应的重大变化。哲学是靠科学所提供的知识把握世界的,因此,每次重大的科学革命都导致自然观的变革。大多数科学史家所指的科学革命大约于1543年开始,那一年尼古拉斯·哥白尼出版了著作《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安德烈·维赛留斯出版了《人体构造》(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论》等。尽管科学革命的具体时间仍有争议,比如有人认为科学史的萌芽开始于14世纪,也有人认为化学和生物学的革命开始于18、19世纪。公认的是在16至17世纪之间,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以及化学的思想都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中世纪的观点转变为现代科学的基础,不论是在各个独立的学科内,更是在对整个宇宙的认知中。
这个科学革命理论的核心概念,这可是我们所不能够了解的,因为这个太高深莫测的了。
现代科学革命是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以现代宇宙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软科学的产生为重要内容,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互渗透形成交叉学科为特征的一次新的科学革命。近三十年来,先后出现了电脑、能源、新材料、空间、生物等新兴技术,引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无论在规模、深度与影响上都远远地超过前两次。基本特征: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扩展资料:现代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机遇与挑战并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技革命
系统性是客观事物和过程普遍具有的特性,所谓系统即指由一定部分组成、具有一定层次、结构和功能并与环境密切关联的整体。现代科技革命的这种系统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现代科技革命发生的学科领域日益广大以往科技革命发生的学科领域比较狭小,主要是在物理学领域发生的多,其他学科领域则比较少。而现在的学科则除了数、理、化、天、地、生等六大基础领域以外,已发展出有数千门之多,其中几乎每一学科门类都在发生着革命性变化,因而使科技革命显示出普遍开花的特点。这种科技革命发生的广泛性趋势说明了目前科学技术正进入一个新时代,即广泛“搜集材料”的时代,就像恩格斯曾经指出的近代自然科学在十九世纪前处在“搜集材料”时代一样,不过这一次是在更为广大的范围内“搜集材料”了。因而我们也就可以预计,随着下一个科学技术整合阶段(“整理材料”阶段)的到来,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科技革命也必将发生,而整个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方面也将进入一个崭新时代。二、现代科技革命发生的物质层次日益深化我们平时所见到的物质世界都是常态物质世界,传统科学技术革命也大都是常态科学技术革命。但从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革命日益发生在超常态的物质及其运动层次上。例如物理学研究目前就正向着胀观世界和渺观世界两个方向发展,而这两种世界都属于物质世界的极端层次;生物学研究则已经进入生物群落和生物大分子两个极端层次;医学研究则正在向发现极微小的病变和精细治疗技术进军;在物质运动研究方面,爱因斯坦相对论则是在研究超高速(接近光速)宏观物体运动特征方面发生的一次革命,现在还有人研究物体速度超过光速时的存在状况,简直不可思议;此外目前还有超低温物理学,即关于物体在超低温情况下存在状态的科学,超导体的发现就是重大成果之一,据说还有人研究物体达到或超过零度K时的存在状况和相关技术,被称为“实验的绝技”,这更令人匪夷所思,而一旦获得成功必将引发革命。最后,在天体物理学上,还有黑洞研究,黑洞实际上是一种超高密度的物质态,与此相关的则有暗物质、暗能量研究等等,这是20世纪以来在天文学研究方面发生的一次革命,如此等等。这种在物质极端层次上发生的科技革命,将极大地扩展人类认识和实践领域。三、现代科技革命的结构日渐清晰任何事物都是有结构的,但结构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形成的过程。现代科技革命的结构虽尚未成型,但已日益走向清晰,这就是以信息科技革命为基础,以生物科技革命为主导,以能源科技革命、材料科技革命为主干的总体框架。其中,信息科技革命基础作用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任何领域的科技革命都离不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而电子计算机乃是现代信息科技革命的核心!电子计算机每更新换代一次,其对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和支撑也就增强一次。生物科技革命的主导作用则主要是由于:生物运动是一种高级的运动形式,并带有高度综合的性质。因而生物科技革命每前进一步都会吸引其他领域的科技革命向其靠拢,并为之服务。此外生物科技革命的影响面涉及农业、工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并直接与人类生存相关,所以特别受人关注。至于能源科技革命、材料科技革命在当代科技革命中的主干地位及其社会影响则已为实践所证明:离开能源科技革命,现代科技革命就缺少动力,而离开材料科技革命,现代科技革命就失去载体和支撑。四,现代科技革命的功能日益强化科技革命总是要为社会生产服务的,而现代科技革命的这一服务功能则日益强化。这主要表现在:一从科技革命发生到投入实际应用的周期日益缩短,如激光技术发明以后,当年就投入了应用;巨型电子计算机研制出来后也会立即投入使用。二科技革命发挥的效益日益显著。如杂交技术和基因技术投入农业生产以后,不仅极大地增加了粮食产量,而且使粮食品质有了极大提高。正是由于现代科技的这一特征,反过来又成为推动科技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五、现代科技革命的环境关联度日益紧密科技革命不是孤立发生的,它与社会环境的需求有着直接关系。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卷第732页)现代科技革命的发生也与社会环境需要有着密切关系。例如社会生态环境对新能源的需要推动了太阳能与核能技术的诞生,自动化生产的需要则推动了信息控制技术的生成,农业增产的需要则推动了杂交技术和基因技术的发展,航天工程和军事工程的需要更是推动了材料技术和能源技术的突破,甚至以政治为主导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需要也对科技革命起着激励作用,如此等等。在历史发展中,社会环境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发挥得这么突出,这就决定了今天的科技工作者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环境实际需要搞研究才易于取得成果。六、现代科技革命的整体性日益突出。前已指出,目前科技革命总体上仍处在分散的“搜集材料”阶段,但其整体化趋势也已经日益明显地显现出来。首先,这种整体化趋势体现在科学与技术应用的日益紧密相连上,科学与技术的鸿沟正在被填平,恩格斯所说的那种“理论发现的实际应用还根本无法预见”的情形已基本不存在了。其次,这种整体化趋势还表现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科技革命日益紧密地关联上,例如信息科技革命就成为其他各领域科技革命须臾不可离开的基础。最后,这种整体化趋势还表现在科技革命与社会环境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上,今天的科技革命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或者说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子系统,它再也不能脱离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制约而孤军奋进了。上述这些就是当下科技革命所显示出来的系统特征。
现代科学革命是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以现代宇宙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软科学的产生为重要内容,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互渗透形成交叉学科为特征的一次新的科学革命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以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为起端,以20世纪中叶的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空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有着区别于历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1.科学成为生产技术的前导科学成为生产技术的前导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科学、技术与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至少直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它所表现的主流序列关系是从生产到技术再到科学。也就是说,长期以来,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总是立足于生产实践。由于社会需要的推动,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艺,发明了技术。为了改进技术,才有了有关科学理论的研究。而且,科学和技术,技术和生产在较大程度上是脱节的。如18世纪发明的蒸汽机,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热力学,直到19世纪中叶才建立起来。但是19世纪中期以后,这种关系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学、技术与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倒过来了。科学走到了生产和技术之前,如电磁理论对之子电磁理论的应用等,虽然类似情况并不普遍,而且将其转化为生产技术进而用于物质生产需要相隔很长时间,如1831年发现电流磁效应,但电力技术的发展和电力的应用却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但是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改观。20世纪以来,科学的前导性愈益明显了。现代技术革命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理论的突破往往成为技术变革的先导,而新技术的出现又极大地改变了生产的面貌,从材料与能源的开发利用,直到机器体系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以及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都表现了现代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时期。1951——1970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美国为4.1%,日本为14.1%,联邦德国为7.5%,英国为 3.0%,法国为5.9%、都超 过了这些国家在战争期间各自的增长速度,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所罕见。20世纪上半叶,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更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极大发展。与19世纪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三者前后相继或平行相伴的总特点相比,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体现了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生产力变革相互促进的新特点。科学理论物化速度加快,物化周期大大缩短。19世纪前,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蒸汽机为100年(1680——1780),蒸汽机车约34年(1790——1834)。19世纪的电动机用了57年(1829——1886),无线电用了 35年(1967——1902),汽车用了27年(1868——l895),柴油机用了19年(1878——1897)。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物化速度明显加快,物化周期进一步缩短。雷达只用了15年(1925——1940),电视机用了12年(1922——1934),晶体管用了5年(1948 ——1953),原子能利用从发现核裂变到第一个原子反应堆的建成只用了3年(1939——1942)。科学技术与生产相互关系的变化,与20世纪以来科学各分支学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综合趋势不无关系。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发展,使得人类的认识能力从直径为 10的负8米的原子集团深入入到了小于10的负13米的基本粒子内部。人的眼界从10万光年的银河系扩展到100多亿光年的宇宙,其研究对象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细胞、生物个体到地壳、天体和宇宙。随着研究对象的增多、研究层次的深化,原有学科不断深化和分化,出现大量以某一层次或某一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另一方面,在学科分化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学科的综合。许多学科在研究同一客体时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甚至融为一体,形成了内涵更为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包括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横断学科等。分化和综合是辩证统一关系,分化导致新学科的产生,综合使原有学科之间的鸿沟消失。如分子生物学的出现,使物理学和生命科学之间的空隙得以填补;系统科学的出现,使生物学与工程学之间的界限消除。分化与综合相互交替,彼此促进,使得整个科学体系成为一个前沿不断扩大、层次日益增多,最终导致科学整体化。科学技术与生产的整体化,使得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依赖日趋明显,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技术日趋科学化,即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已日益成为技术进步的前提条件,如原子能技术出自核物理学的重大突破,航天技术是伴随空气动力学等学科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科学日趋技术化,随着科学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入,要揭示这些领域的物质运动规律不仅要依赖于丰富的想象和严密的理论思维,更需要具有特殊功能的精密科学仪器和实验装备,而这些仪器和装备依赖于现代技术手段的进步。技术水平越高,为科学研究提供的仪器、设施越先进,越是有利于科学进入未涉及的新领域。高技术是基于最新科学理论,具有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和高势能的技术。高技术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卓有成效的成果。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关系的变化,充分说明科学技术对生产明显的超前性,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要素。2.科学技术发展多元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和扩展,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和发明,形成了科学技术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在以往两次科学技术革命中,科学或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只出现了一个和少数几个领域。如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第一次科学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9世纪以电磁理论为标志的第二次科学革命,以电力和电器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等,而其它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明显滞后于这些标志性的科学技术,而且在发展规模和深度上也不能与之比拟。然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却在相隔不远的时间内,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如科学领域中,继量子论和相对论之后,涌现了量子化学、分子轨道对称理论、信息论、控制沦、系统论、分子生物学、耗散结构、超循环沦、混沌理论等一批观念新、形式新、方法新、覆盖面广的科学理论。在技术领域中,继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技术后,出现了激光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对今后人类社会产生不可估量作用的新型技术。可以说,科学技术发展多元化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区别于前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根本特征之一。
库恩认为科学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进化和革命的对立统一。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相比较波普尔而言也更符合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库恩认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因而他就把范式的更替不看做认识的深化,而是他们内心信念或宗教信仰的转变过程,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科学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是一种非理性的观点。库恩同波普尔一样,不承认科学的质变、飞跃是在人类知识长期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他认为新旧范式之间是彻底的、绝对的改变,他们之间是断裂的,没有任何联系的。因而库恩也就否定了科学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进步性。
信息技术
是以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3.第三次科技革命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现代科学革命是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以现代宇宙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软科学的产生为重要内容,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互渗透形成交叉学科为特征的一次新的科学革命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以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为起端,以20世纪中叶的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空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有着区别于历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1.科学成为生产技术的前导科学成为生产技术的前导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科学、技术与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至少直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它所表现的主流序列关系是从生产到技术再到科学。也就是说,长期以来,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总是立足于生产实践。由于社会需要的推动,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艺,发明了技术。为了改进技术,才有了有关科学理论的研究。而且,科学和技术,技术和生产在较大程度上是脱节的。如18世纪发明的蒸汽机,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热力学,直到19世纪中叶才建立起来。但是19世纪中期以后,这种关系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学、技术与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倒过来了。科学走到了生产和技术之前,如电磁理论对之子电磁理论的应用等,虽然类似情况并不普遍,而且将其转化为生产技术进而用于物质生产需要相隔很长时间,如1831年发现电流磁效应,但电力技术的发展和电力的应用却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但是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改观。20世纪以来,科学的前导性愈益明显了。现代技术革命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理论的突破往往成为技术变革的先导,而新技术的出现又极大地改变了生产的面貌,从材料与能源的开发利用,直到机器体系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以及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都表现了现代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时期。1951——1970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美国为4.1%,日本为14.1%,联邦德国为7.5%,英国为 3.0%,法国为5.9%、都超 过了这些国家在战争期间各自的增长速度,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所罕见。20世纪上半叶,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更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极大发展。与19世纪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三者前后相继或平行相伴的总特点相比,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体现了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生产力变革相互促进的新特点。科学理论物化速度加快,物化周期大大缩短。19世纪前,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蒸汽机为100年(1680——1780),蒸汽机车约34年(1790——1834)。19世纪的电动机用了57年(1829——1886),无线电用了 35年(1967——1902),汽车用了27年(1868——l895),柴油机用了19年(1878——1897)。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物化速度明显加快,物化周期进一步缩短。雷达只用了15年(1925——1940),电视机用了12年(1922——1934),晶体管用了5年(1948 ——1953),原子能利用从发现核裂变到第一个原子反应堆的建成只用了3年(1939——1942)。科学技术与生产相互关系的变化,与20世纪以来科学各分支学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综合趋势不无关系。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发展,使得人类的认识能力从直径为 10的负8米的原子集团深入入到了小于10的负13米的基本粒子内部。人的眼界从10万光年的银河系扩展到100多亿光年的宇宙,其研究对象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细胞、生物个体到地壳、天体和宇宙。随着研究对象的增多、研究层次的深化,原有学科不断深化和分化,出现大量以某一层次或某一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另一方面,在学科分化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学科的综合。许多学科在研究同一客体时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甚至融为一体,形成了内涵更为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包括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横断学科等。分化和综合是辩证统一关系,分化导致新学科的产生,综合使原有学科之间的鸿沟消失。如分子生物学的出现,使物理学和生命科学之间的空隙得以填补;系统科学的出现,使生物学与工程学之间的界限消除。分化与综合相互交替,彼此促进,使得整个科学体系成为一个前沿不断扩大、层次日益增多,最终导致科学整体化。科学技术与生产的整体化,使得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依赖日趋明显,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技术日趋科学化,即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已日益成为技术进步的前提条件,如原子能技术出自核物理学的重大突破,航天技术是伴随空气动力学等学科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科学日趋技术化,随着科学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入,要揭示这些领域的物质运动规律不仅要依赖于丰富的想象和严密的理论思维,更需要具有特殊功能的精密科学仪器和实验装备,而这些仪器和装备依赖于现代技术手段的进步。技术水平越高,为科学研究提供的仪器、设施越先进,越是有利于科学进入未涉及的新领域。高技术是基于最新科学理论,具有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和高势能的技术。高技术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卓有成效的成果。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关系的变化,充分说明科学技术对生产明显的超前性,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要素。2.科学技术发展多元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和扩展,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和发明,形成了科学技术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在以往两次科学技术革命中,科学或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只出现了一个和少数几个领域。如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第一次科学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9世纪以电磁理论为标志的第二次科学革命,以电力和电器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等,而其它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明显滞后于这些标志性的科学技术,而且在发展规模和深度上也不能与之比拟。然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却在相隔不远的时间内,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如科学领域中,继量子论和相对论之后,涌现了量子化学、分子轨道对称理论、信息论、控制沦、系统论、分子生物学、耗散结构、超循环沦、混沌理论等一批观念新、形式新、方法新、覆盖面广的科学理论。在技术领域中,继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技术后,出现了激光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对今后人类社会产生不可估量作用的新型技术。可以说,科学技术发展多元化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区别于前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根本特征之一。
大统一理论公式 现在,人们发现微观粒子之间仅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力,它们是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宇宙间所有现象都可以用这四种作用力来解释进一步研究四种作用力之间联系与统一,寻找能统一说明四种相互作用力的理论称为大统一理论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以后,从2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寻找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解释所有相互作用,也就是解释一切物理现象,直到他1955年逝世他几十年的努力虽未成功,但却激励了后人 地球膨裂说认为,要想搞清大统一理论公式,必须首先搞清为什么万有引力公式和库仑力公式中的常数G和K互换万有引力和库仑力相等要想搞清这一问题,必须搞清万有引力就是磁力。现代科学证明:“任何物质都具有磁性,所以任何物质在不均匀磁场中都会受到磁力的作用”{1}。科学家们现已测出:“星际空间磁感应强度为10^-10(T)、原子核表面约10^12(T)、中子星表面 约10^8(T)、人体表面 3×10^(-10) (T){2}” 。连人体表面磁感应强度都 3×10^-10 (T),这说明铅球和苹果也必然具有磁力,所以苹果坠地并不是被万有引力吸落的,而是被地球磁力吸落的。因此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万有引力就是磁力,万有引力公式就是磁力公式。我们以原子核和电子间的万有引力和库仑力对万有引力公式和库仑力公式中的常数G和K互换万有引力和库仑力相等进行验证。我们知道:G=67×10^-11、原子核质量为67×10^-27、电子质量为1×10^-31、原子核的电荷q1=6×10^-19、电子的电荷q2=6×10^-19、K=0×10^9。常数G和K互换后原子核和电子间的库仑力G q1q2/r^2=67×10^-11×6×10^-19×6×10^-19=7×10^-48/r^2;常数G和K互换后原子核和电子间万有引力KMm/r^2=0×10^9×67×10^-27×1×10^-31 =36×10^-47/r^2。因为原子不显电性(磁性)电子和原子核的距离的正常距离,和原子显电性(磁性)电子和原子核的的超正常距离二者的差别非常小,所以差别可以乎略不计。因此,常数G和K互换后的原子核和电子间的库仑力与常数G和K互换后原子核和电子间的万有引力二者基本相等。因此说库仑力就是万有引力就是磁力。 我们从G=67×10^-11、星际空间磁感应强度为10^-10(T),二者基本相等可以看出万有引力常数G就是星际空间磁感应强度;我们从K=0×10^9、原子核表面磁场强度约10^12(T)二者基本相等,可以看出库仑力常数K就是原子核表面磁场强度。因此计算万有引力和库仑力时,用的万有引力公式GMm/r^2和库仑力公式Kq1q2/r^2中的常数G和K应该换成磁场强度。为什么计算原子核和电子间的万有引力和库仑力时,万有引力公式和库仑力公式中的常数G和K应该互换呢?地球膨裂说认为,原子之所以不显电性(磁性)是因为电子和原子核的距离是正常距离,因为原子核和电子都有磁性,原子核和电子间的距离是正常距离,因此,原子和电子之间的磁场强度应为原子核表面磁场强度约10^12(T)。原子之所以显电性(磁性)是因为流动的电子数量会受外界作用增多或减小,这样宏观反映为带电体,流动的电子和原子核的距离超出正常距离,所以原子核和流动电子之间的磁场强度应为星际空间磁感应强度为10^-10(T)。因此,求宏观中的万有引力公式中的常数G应为空间磁感应强度;求微观中的万有引力公式中的常数G应为原子核表面磁场强度;求宏观中库仑力公式中的常数K应为原子核表面磁场强度,求微观中库仑力公式中的常数K应为星际空间磁感应强度。因此宏观中的磁场强度和微观中的磁场强度正好相反,万有引力和库仑力公式中的磁场强度正好相反。因为宏观中的磁场强度和微观中的磁场强度正好相反,因此计算原子核和电子间的万有引力和库仑力时,用的万有引力公式GMm/r^2和库仑力公式Kq1q2/r^2中的常数G和K应该互换。 为什么万有引力公式GMm/r^2和库仑力公式Kq1q2/r^2只适用于宏观,万有引力公式KMm/r^2和库仑力公式Gq1q2/r^2只适用于微观呢?这是因为万有引力公式GMm/r^2和库仑力公式Kq1q2/r^2是在宏观条件下求得的,宏观中的磁场强度和微观中的磁场强度正好相反,所以只适用于宏观。地球膨裂说认为,既然万有引力就是库仑力,万有引力就是磁力,所以库仑力也是磁力,这就是大统一理论。只要把万有引力公式F=GMm/r^2中的常数G换成磁场强度B(可变量),F=BMm/r^2就是大统一理论公式。因为微观和宏观中的库仑力等于常数互换后的万有引力,所以只要测出两个带电体的质量,求库仑力求常数互换后的万有引力就可以了。参考文献:{1}、百度搜索:百度百科,磁性。磁性概述:因为任何物质都具有磁性,所以任何物质在不均匀磁场中都会受到磁力的作用。{2}、百度搜索:磁感应强度,4量纲,(单位:T),原子核表面 约10^12;中子星表面 约10^8;星际空间 10^(-10);人体表面 3*10^(-10)。作者:赖柏林
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前者是指人类对自然认识的飞跃,后者是指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现代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创立以及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建立等等;现代技术革命的成果主要包括电子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等。现代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现代科学革命是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以现代宇宙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软科学的产生为重要内容,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互渗透形成交叉学科为特征的一次新的科学革命。近三十年来,先后出现了电脑、能源、新材料、空间、生物等新兴技术,引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无论在规模、深度与影响上都远远地超过前两次。基本特征: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扩展资料:现代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机遇与挑战并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技革命
库恩认为科学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进化和革命的对立统一。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相比较波普尔而言也更符合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库恩认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因而他就把范式的更替不看做认识的深化,而是他们内心信念或宗教信仰的转变过程,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科学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是一种非理性的观点。库恩同波普尔一样,不承认科学的质变、飞跃是在人类知识长期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他认为新旧范式之间是彻底的、绝对的改变,他们之间是断裂的,没有任何联系的。因而库恩也就否定了科学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进步性。
科学革命的结构_西方思想史六、科学革命的结构科学是人类思想精华的凝结,科学革命又是人类思想的飞跃,理解它们无疑对思想史的研究十分重要。在此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研究科学知识的发展模式和知识更新的规律,更加显得重要。当代西方这方面的研究首推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关于科学革命的思想库恩(Thomas S.Kuhn,1922~)出生于美国辛辛那提城。194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毕业后当了三年研究生,重点研究科学史,尤其是物理学理论的历史。1949年在哈佛大学获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52年在普林斯顿等大学执教科学史。他的主要著作和论文有:《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1957)、《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再论范式》(1969)、《必要的张力》(1977)、《黑体理论和量子不连续性》(1978)等。1968~1970年库恩出任美国科学史学会主席,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教学计划教授、美国《科学哲学》杂志主编。《科学革命的结构》是库恩的代表作,被誉为西方学术界的一个里程碑,该书仅一百多页,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科学哲学的学科界线,对各门学科甚至社会科学都有积极影响,因为它提出了一种科学知识增长的新模式。库恩反对科学知识是积累式发展的观念,主张用“科学革命”说来代替它。按照他的学说,科学知识是按照这样的模式来发展的: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如此反复循环。所谓前科学就是学科没有系统理论而众说纷纭的阶段。当这门学科有了系统理论之后。学科就进入常规科学的阶段,这样人们运用学科中的“范式”(Paradigm)去解决理论和实验中的问题。当原有的范式无法解决的难题愈来愈多时,危机就到来,学科通过科学革命,旧的范式遭到决定性的破坏,新的范式产生,学科又沿着新的常规科学的方向向前发展。库恩学说的另一个特点是从更广泛的社会心理领域和历史的角度来考察知识的增长问题,人们把这种强调对科学事实作历史解释的科学哲学称为“历史社会学派”。“范式”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原来包含有“共同显示”的意思,由此引申为模式、模型、范例等,库恩用此词来表示科学发展中某一重大理论体系中的一定观点和方法的框架。范式在库恩的学说中应用十分广泛,然而又是一个不甚确定的范畴。库恩自己也承认,他在自己的著作中经常用范式去代替各种熟悉的观念。因为范式是理解库恩科学革命结构理论的核心概念,科学革命是通过新旧的范式的转变而实现的,因此有必要把库恩自己的解释说明介绍一下。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序言中说:他是把范式作为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在一段时期中为科学工作者团体提出典型的问题和回答。他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系统在内的范例——为某一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这就是一些历史学家在“托勒密(或哥白尼)天文学”、“亚里士多德(或牛顿)力学”、“微粒(或波动)光学”等标题下所描述的那种传统。范式在这里被理解为科学研究团体中共同遵守的理论和传统。后来他在《再论范式》一文中又说: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是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具体地是指集团认识中的三种根本成分:一是集团所采用的符号概括,二是为集团提供类比和给人们以启发的模型,三是作为具体的题解的范例。库恩认为,范式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规定着常规科学发展的方向,迫使科学家仔细而深入地研究自然界的某一部分,使事实对更加多样的情况具有更加精确的判决作用,甚至范式会规定问题并保证有一个稳定的解,借助它还可以猜测出某些定律来。总之,抛弃了某一范式就等于不再研究该范式所规定的这门科学。这说明范式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认识工具。库恩早年研究过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接受了那种“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的影响。因此他强调新理论和它的应用同时产生,科学研究必须同时发展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自由奔放的发散式思维,一种是一定传统制约的收敛式思维而且要善于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张力。科学家范式的转变是“世界观的转变”,也是“洞察力的转变”,范式反过来又能影响一个人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在库恩看来,范式并不是纯粹认识论意义上的知识体系,而是知识的社会形式,即一定社会集团的信念和行为规则,因而,他常常把认识论范围内的问题与认识论以外的问题混淆起来,把科学革命与政治革命作简单的类比。毫无疑问,他重视社会、历史、心理等因素对认识过程影响的思想是可取的,但把科学革命与政治革命作简单类比却是把人类认识自然的复杂过程简单化。例如,他认为在范式的选择问题上就像政治革命一样,有关团体的赞成是更高的标准,而团体的赞成又是依据该团体成员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观念作出的。这样,就很难与唯心主义、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划清界限。()应该说,库恩强调科学共同体作用的思想是可取的。在他看来,科学的发现和发明很难归结为某一个人,科学共同体作为一个集体的认识主体,是解决范式所规定的问题和疑难的强有力工具,也是推动科学革命的重要力量。科学共同体由相同的范式而团结起来,与使用其他范式的科学共同体相互竞争,各自发展以范式为基础的实验、仪器、论文和书籍等,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在库恩看来,这些专业团体就是专业成就的唯一仲裁者。库恩还强调新旧范式之间的不可比性,反对新旧理论之间具有对应或继承的关系,他反对把牛顿力学说成是爱因斯坦理论的特例,认为那样做实际上已对牛顿定律在某种程度上作了重新解释,只有承认牛顿的理论是错误的,爱因斯坦理论才能被接受。这似乎不符合人类认识由浅而深的发展过程,忽视了旧理论在科学探索时的借鉴作用。总之,库恩的学说是很有启发性的,然而他并没有找到一种说明科学连续发展的客观性标准,也没有说明范式转换的合理性依据。因而,有人认为库恩的科学革命说仅有辩证法的外观,即从量变到质变的相互转化,但在揭示这种发展的内在辩证特征上不够全面,对于范式的说明有过多的实用主义色彩。库恩的这些不足为后来的许多科学哲学家所补充和修正。科恩关于科学革命的思想科恩(I.Bemard Copen,1914~)是另一位研究科学革命的思想家。他是一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的退休教授,写有《科学中的革命》,对十七世纪以来的科学革命进行了详细探讨。他认为该书是从一种新的、严格的史学观点来考察科学革命的尝试。他不同意库恩科学革命起源于危机、是范式的根本转换的说法。在他看来,并非所有的科学革命都像库恩说的那样起源于危机,库恩的范式转换只适合于某个学科的某个时期。科恩强调科学革命是科学进步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科学革命不是知识发展的中断,新旧理论之间也并非完全不相容,诱发科学革命的因素很多,可以是新理论、新范式的出现,也可以是现有的知识和信息的综合,或是新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仪器的发明。尤其重要的和可贵的是,他认为科学革命不仅会对科学本身发生重要影响,而且还会对人类的整个思想发生影响,因而科学革命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有重要作用。科恩喜欢把科学革命放到整个社会的政治革命和社会改革的背景下来分析。他企图纠正人们的一些看法。他说:“人们在判断某些特定的事件是否具有革命性这方面的观点,也是不断变化的,哥白尼革命就是一个很恰当的例子。那种认为随着1543年《天体运行论》的出版天文学出现了一场革命的看法,只不过是十八世纪天文学家们幻想的产物而已;这种看法曾流行一时,以致哥白尼革命一度成了革命范式。然而,历史学家对历史证据的批判性考察证明,那根本不是什么哥白尼革命,它充其量可以被称之为是一场伽利略和开普勒革命。”他认为,要给科学革命下定义是很难的,科学革命往往是指“连续性的打破,已经可以承前启后的新秩序的确立,旧的、为人熟知的事物与新的不同寻常的事物之间的分水岭等”。他认为,科学革命也和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经济革命一样,有不同的等级,有重大的革命和小型的革命。科学革命的特征是它仅对科学的现行的知识结构构成威胁,而不对整个社会构成威胁。对人们的影响也不是那样的直接,有的影响是它的实际应用带来的。毫无疑问,每一革命都是一场进步。科恩指出,即使到了二十世纪,科学家和科学史家也没有普遍认为,科学是通过一系列的革命而进步的。一般认为科学中发生革命是极为罕见的,通常科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而发展的。然而正是库恩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影响了人们的看法,人们不得不承认在科学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大的革命,革命过程是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型的组成部分。自此之后,哥白尼式的革命在一些学科发生观念和范式改变的时候,被人频频使用。科恩经过研究,认为科学革命有四个阶段,判定是否是科学革命也有四个标准;这是科恩著作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的地方。科学革命的第一阶段是“思想革命”阶段,即某一科学家或科学家小组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某一些问题而提出一种新的知识框架。第二阶段是对一种新的方法。概念或理论的信仰阶段,即人们以文字的形式将新的规律、新的发现发表出来,开始影响别的科学家和同行。第三个阶段是一种思想或一组思想已经开始在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中广泛地流传起来。科学中的革命在这最初的三个阶段中,都有可能失败,如有的文献被放进了档案,无人问津;或文献没有付印,得不到流通。第四阶段是把某位科学家或某科学家小组思想上的成就进行公开交流。鉴别科学革命是否发生,有四个检验的方法。第一个是当时目击者的证明,第二个是对据说曾经发生过革命的那个学科以后的一些文献进行考察,第三个是有相当水平的历史学家、尤其是科学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们的判断,第四个是对现存的科学传统和构成科学
现代科学革命是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以现代宇宙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软科学的产生为重要内容,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互渗透形成交叉学科为特征的一次新的科学革命。近三十年来,先后出现了电脑、能源、新材料、空间、生物等新兴技术,引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无论在规模、深度与影响上都远远地超过前两次。基本特征: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扩展资料:现代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机遇与挑战并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技革命
嗯,库存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为人民服务,我认为是非常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