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理工科)要面向需求进行改革
发布时间:2015-07-10 09:05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社会需求改革思路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脱节、人才培养链不够合理等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我国高等教育框架结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有长足的发展。全国各地新建了许多大学城,新办了许多高校,新建了许多全新的、现代化的、美丽的、宏大的新园区,全国高校硬件条件和环境跨上新台阶,将造福于中华民族子孙万代。全国高校培养学生的容量大大扩大,现每年培养本科生约550万,硕士生约40万,博士生约5万,其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总体规模世界第一。我国高校科研成果丰硕,近几年全国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高校占60%以上。我国发表科技论文数近几年也飞速增长,2007年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其中sci收录的论文有94800篇,世界第三;ei收录的782.0()篇,世界第一;istp收录的45331篇,世界第二。高校无疑是发表科技论文的主力。
以上列举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硬件条件、学生规模、科研学术成果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已居世界前列。
但是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对国家和社会及产业的贡献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投人了产出不相称。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中国的科技研究人员的总数已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中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世界30位左右,tt竞争力排全球第49位。早在上世纪末,国家在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不少专家就指出,中国的科技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贡献不大。相比之下,美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8010,而我国每年3万多项国家科技成果,只有15一20%转化并批量生产,只有5%形成产业。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长期困扰我们,至今也没有很好解决。2008年9月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发表了“中国创新政策评价”报告,指出:“从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力资源看,中国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全球竞争者,但科研产出水平仍低于具有相似科研投人水平的decd国家……(中国)科研投人明显增加,但创新表现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中国缺乏创新不同阶段所需的专业化人才(本文作者注:人才链不配套),限制了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呈突出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有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大学毕业生;高职生就业好于普通高校大学生;需求错位日显突出,并已蔓延到硕士、博士毕业生。
以上情况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脱节,不能适应经济与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偏“型”,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链培养;人才培养质量落后,有知识缺能力。我国高等教育框架结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急需改革。
以下是我的几点初步思考,调查还不充分,想法不成熟,仅供大家参考。
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高等教育和教授的根本任务与目标是培养人才
高等学校肩负着教育与科研两大任务。如何摆正二者关系,是办好高校的重要前提。我认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科研也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这是不同于专业的、企业的科研机构根本所在,也是教授与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的本质区别。当前,我国一些高校,过分突出科研,导向把科研放到了首位,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发表被视为学校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全国最好的高校都冠以“研究型大学”的称号,以致二、三流的学校也以争当“研究型”为奋斗目标。这样的导向必然会导致教学地位下降,教学质量下降。教授们忙于申请课题,组织队伍做课题,应付各种评估、验收,科研既是教师提升职称的关键要素,也是工资外收人的主要来源(甚至远高于工资),而教学常陷于“对付”状态。
高等学校的教学应做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并重,突出启发式教育,突出能力培养,放手让学生自主学、自主动手做。这种模式比上课灌知识难得多,对教师要求高,需要教师有很大的投人。而现状是高校的许多教学延续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以课堂灌输知识为主,学生以应对考试拿学分为主,作业少,特别是大作业少,大实验少,自主创新性的大设计少,教师批改少,个别指导少,因材施教很弱。许多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第一感受就是美国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比中国教师负责得多。我国高校的教师职称系列,建国初学习苏联模式,设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应是上小下宽的梯队,师生比是很高的。如今我国许多高校的教师队伍,师生比仍很高,但教授、副教授已逐渐成为主体,讲师不多,助教快没有了。谁来关心学生,具体深人指导学生的学习?英国高校设“高级讲师”,一个老师一辈子当讲师,致力于教学生,其工资、地位不比教授低。但中国的教师,即使是基础课、公共课的教师,也要去争取课题、搞研究、发表文章、申请奖,否则升不了职称、当不了教授,名和利都大为受损。
二、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必须面向社会需求
人才要按需求来培养,这是常识,但做起来又未必。人才需求来自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与提高、国防与军队建设。对理工科人才的需求有几种类型:科学发现与基础研究(科学家),技术发明(发明家),应用求解—工程设计与实现(工程师、程序员),管理与市场(官员、经理)。四种人才按类型分,可分为学术研究型、工程应用型、管理型。从需求看,学术研究型是少量需要,工程应用型是大量需要。现在,国家最好的一流大学,都定位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研究都向学术研究型发展。教育部学位办2008年3月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叻、法”(讨论稿),把原先已批准的所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都定位为学术研究型,而工程实用型人才培养要另设“专业学位”来发展。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制定的一流大学、一流教授的“标准”,只有学术研究型一种。这样的导向符合人才需求的客观规律吗?适合中国国情吗?中国需要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中国更需要爱迪生这样的发明家,更需要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和乔布斯(苹果公司)这样的实业技术型领袖。把国家最优秀的青年才俊都引向学术研究型,于国于民都不利。2007年10月英国政府在“科学与创新策略评估报告”中提到:英国的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和面向企业型大学两类,两类各有使命,都很重要……但前者是少数,大量的是后者……研究型大学也要加强知识转化为产业的努力。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经理,只是不同类型人才,都是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链中的一类,绝不能分高低,要引导优秀青年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走不同的路,条条道路都可出一流人才,都需要一流人才,都可获得一流的成功,不要宣传为只有一条路—学术研究型才是一流的。决不能把实用型人才培养界定为低一个档次,推到“高等职业学校”去培养。学校应多元化,人才培养也要多元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是很片面的导向。把高校及人才培养引向同质化、学术化,一流学生都导向学术型人才培养,从教育上让社会和青年学生形成学术型高于工程应用型、高级工程师低于教授和研究员的观念,是误国误民的。每个高校,应有自己的特色,一流高校都要培养三种类型高级人才,而不是一种人才。高校的各学科专业,应根据学科专业的性质,决定培养人才类型的定向,不能都搞学术研究型。
三、研究生培养必须明显区分理学与工学的不同性质与标准
在建国初,我国研究生培养不成规模与体系。改革开放初,1980年2月制定了“学位条例”,该条例近三十年来指导了我国研究生培养与体系成规模建设,功不可没。但条例制定时,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性中断后刚恢复,研究生培养缺乏实践与经验,条例主要是参考了国外的模式制定的。三十年以来,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是需要修订的时候了。该学位条例一个重要的缺陷是博士(硕士)生的学术水平标准不分理和工,统一为:“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人的专门知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这个标准偏向于学术研究型。各学校据此制定的“实施细则”,普遍具体化为博士论文必须至少有三个学术创新点,创新点都要有相应刊物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来支持,其中至少有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家最高水平的核心期刊上。这导致所有博士生都向学术研究型培养。据了解,德国的博士明确分为:理学博士(dr)和工学或工程学博士(德文dr.-ing)两类,工学博士不要求必须发表学术论文,而要求做出实际东西,有创新成果。德国大量培养工学博士,少量理学博士。从社会需求反馈来看,工学博士求职容易,薪酬明显高于理学博士,其中原因不言自明。
根据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急切需要修改“学位条例”,明确区分理学与工学博/硕士生的不同标准,甚至可考虑进一步增加“工程博士”。现有的学科授予点要按其学科性质,明确不同的人才类型培养方向。理学、工学、工程学博/硕士,都要招一流学生,培养出一流人才。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决不能把专业学位视为低层次的学位。要积极总结经验,提高培养水平,纠正办学误区,使工程应用型人才在人才链中得到应有的加强。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脱节、人才培养链不够合理等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我国高等教育框架结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有长足的发展。全国各地新建了许多大学城,新办了许多高校,新建了许多全新的、现代化的、美丽的、宏大的新园区,全国高校硬件条件和环境跨上新台阶,将造福于中华民族子孙万代。全国高校培养学生的容量大大扩大,现每年培养本科生约550万,硕士生约40万,博士生约5万,其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总体规模世界第一。我国高校科研成果丰硕,近几年全国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高校占60%以上。我国发表科技论文数近几年也飞速增长,2007年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其中sci收录的论文有94800篇,世界第三;ei收录的782.0()篇,世界第一;istp收录的45331篇,世界第二。高校无疑是发表科技论文的主力。
以上列举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硬件条件、学生规模、科研学术成果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已居世界前列。
但是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对国家和社会及产业的贡献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投人了产出不相称。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中国的科技研究人员的总数已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中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世界30位左右,tt竞争力排全球第49位。早在上世纪末,国家在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不少专家就指出,中国的科技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贡献不大。相比之下,美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8010,而我国每年3万多项国家科技成果,只有15一20%转化并批量生产,只有5%形成产业。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长期困扰我们,至今也没有很好解决。2008年9月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发表了“中国创新政策评价”报告,指出:“从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力资源看,中国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全球竞争者,但科研产出水平仍低于具有相似科研投人水平的decd国家……(中国)科研投人明显增加,但创新表现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中国缺乏创新不同阶段所需的专业化人才(本文作者注:人才链不配套),限制了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呈突出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有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大学毕业生;高职生就业好于普通高校大学生;需求错位日显突出,并已蔓延到硕士、博士毕业生。
以上情况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脱节,不能适应经济与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偏“型”,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链培养;人才培养质量落后,有知识缺能力。我国高等教育框架结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急需改革。
以下是我的几点初步思考,调查还不充分,想法不成熟,仅供大家参考。
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高等教育和教授的根本任务与目标是培养人才
高等学校肩负着教育与科研两大任务。如何摆正二者关系,是办好高校的重要前提。我认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科研也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这是不同于专业的、企业的科研机构根本所在,也是教授与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的本质区别。当前,我国一些高校,过分突出科研,导向把科研放到了首位,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发表被视为学校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全国最好的高校都冠以“研究型大学”的称号,以致二、三流的学校也以争当“研究型”为奋斗目标。这样的导向必然会导致教学地位下降,教学质量下降。教授们忙于申请课题,组织队伍做课题,应付各种评估、验收,科研既是教师提升职称的关键要素,也是工资外收人的主要来源(甚至远高于工资),而教学常陷于“对付”状态。
高等学校的教学应做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并重,突出启发式教育,突出能力培养,放手让学生自主学、自主动手做。这种模式比上课灌知识难得多,对教师要求高,需要教师有很大的投人。而现状是高校的许多教学延续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以课堂灌输知识为主,学生以应对考试拿学分为主,作业少,特别是大作业少,大实验少,自主创新性的大设计少,教师批改少,个别指导少,因材施教很弱。许多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第一感受就是美国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比中国教师负责得多。我国高校的教师职称系列,建国初学习苏联模式,设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应是上小下宽的梯队,师生比是很高的。如今我国许多高校的教师队伍,师生比仍很高,但教授、副教授已逐渐成为主体,讲师不多,助教快没有了。谁来关心学生,具体深人指导学生的学习?英国高校设“高级讲师”,一个老师一辈子当讲师,致力于教学生,其工资、地位不比教授低。但中国的教师,即使是基础课、公共课的教师,也要去争取课题、搞研究、发表文章、申请奖,否则升不了职称、当不了教授,名和利都大为受损。
我们办学的导向、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学校评估体系、教师职称系列、教授的标准、高校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是到了需要认真改革的时候了。
二、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必须面向社会需求
人才要按需求来培养,这是常识,但做起来又未必。人才需求来自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与提高、国防与军队建设。对理工科人才的需求有几种类型:科学发现与基础研究(科学家),技术发明(发明家),应用求解—工程设计与实现(工程师、程序员),管理与市场(官员、经理)。四种人才按类型分,可分为学术研究型、工程应用型、管理型。从需求看,学术研究型是少量需要,工程应用型是大量需要。现在,国家最好的一流大学,都定位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研究都向学术研究型发展。教育部学位办2008年3月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叻、法”(讨论稿),把原先已批准的所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都定位为学术研究型,而工程实用型人才培养要另设“专业学位”来发展。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制定的一流大学、一流教授的“标准”,只有学术研究型一种。这样的导向符合人才需求的客观规律吗?适合中国国情吗?中国需要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中国更需要爱迪生这样的发明家,更需要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和乔布斯(苹果公司)这样的实业技术型领袖。把国家最优秀的青年才俊都引向学术研究型,于国于民都不利。2007年10月英国政府在“科学与创新策略评估报告”中提到:英国的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和面向企业型大学两类,两类各有使命,都很重要……但前者是少数,大量的是后者……研究型大学也要加强知识转化为产业的努力。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经理,只是不同类型人才,都是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链中的一类,绝不能分高低,要引导优秀青年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走不同的路,条条道路都可出一流人才,都需要一流人才,都可获得一流的成功,不要宣传为只有一条路—学术研究型才是一流的。决不能把实用型人才培养界定为低一个档次,推到“高等职业学校”去培养。学校应多元化,人才培养也要多元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是很片面的导向。把高校及人才培养引向同质化、学术化,一流学生都导向学术型人才培养,从教育上让社会和青年学生形成学术型高于工程应用型、高级工程师低于教授和研究员的观念,是误国误民的。每个高校,应有自己的特色,一流高校都要培养三种类型高级人才,而不是一种人才。高校的各学科专业,应根据学科专业的性质,决定培养人才类型的定向,不能都搞学术研究型。
三、研究生培养必须明显区分理学与工学的不同性质与标准
在建国初,我国研究生培养不成规模与体系。改革开放初,1980年2月制定了“学位条例”,该条例近三十年来指导了我国研究生培养与体系成规模建设,功不可没。但条例制定时,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性中断后刚恢复,研究生培养缺乏实践与经验,条例主要是参考了国外的模式制定的。三十年以来,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是需要修订的时候了。该学位条例一个重要的缺陷是博士(硕士)生的学术水平标准不分理和工,统一为:“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人的专门知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这个标准偏向于学术研究型。各学校据此制定的“实施细则”,普遍具体化为博士论文必须至少有三个学术创新点,创新点都要有相应刊物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来支持,其中至少有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家最高水平的核心期刊上。这导致所有博士生都向学术研究型培养。据了解,德国的博士明确分为:理学博士(dr)和工学或工程学博士(德文dr.-ing)两类,工学博士不要求必须发表学术论文,而要求做出实际东西,有创新成果。德国大量培养工学博士,少量理学博士。从社会需求反馈来看,工学博士求职容易,薪酬明显高于理学博士,其中原因不言自明。
根据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急切需要修改“学位条例”,明确区分理学与工学博/硕士生的不同标准,甚至可考虑进一步增加“工程博士”。现有的学科授予点要按其学科性质,明确不同的人才类型培养方向。理学、工学、工程学博/硕士,都要招一流学生,培养出一流人才。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决不能把专业学位视为低层次的学位。要积极总结经验,提高培养水平,纠正办学误区,使工程应用型人才在人才链中得到应有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