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及信息整合研

发布时间:2015-08-12 09:12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中数据的采集和信息整合问题进行探讨。首先,网络会计准则需要对信息技术应用做出规范并对基础数据进行规范;其次,详细研讨了会计数据的采集方法;最后,研究了企业内各系统的集成、企业内数据的传递和数据共享方案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面对互联网系统开放性、共享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大量会计信息要通过网络传输,网络信息就有可能被非法分子或别有用心的人拦截、窃取或篡改;即使内部产生信息也会遭到“病毒”和“黑客”的入侵,使会计信息系统数据遭到破坏,从而使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这就给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及其信息整合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探讨规范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及其信息整合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呈现的主要特点

  网络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将是革命性的。由于互联网系统的分布式和开放性等特点,与原有集中封闭的会计信息系统比较,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加大了数据采集的难度,给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及信息整合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笔者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分析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动查找、跟踪各网站上的会计信息资源,可以任意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企业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料,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会计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供给者也不断地根据已达成的契约、协议源源不断地通过网络输送其会计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披露其要发布的信息,保证会计信息需求者得到充分、及时的会计信息资料。

  (二)信息采集范围更加广泛、及时。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范围。通过国际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母公司可以迅速获取海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资料,再通过特有的编制程序、方法,由计算机网络系统自动的进行汇总、抵消、汇率折算,生成合并会计报表。同时,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Real-Time,ReportSystem)的出现,大大缩短了财务报告的生成周期,可以达到随时对会计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编报,实现了会计信息的实时跟踪,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

  (三)实现财务集中管理。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相互链接、彼此共享,这不仅使财务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变得十分的快捷,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财务与业务互不对称的滞后现状,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处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包括财务与企业内部业务的协同,也包括与供应链的协同,还包括与社会部门的协同。这种协同实现了财务与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和控制等业务活动的一体化管理,必将有利于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工作模式发生改变

  在Internet/Intranet的环境下,用户采用标准的接口技术、DBC数据技术、JDBC数据技术互联、开放的数据库前端开发工具(如:SYBASE公司的PB,ORACLE公司的Developer/2000),能透明访问各种数据源,它通过提供本地驱动程序直接与远程大型数据库相连通信,通过加入浏览器和Web服务器,能使分布式计算体系扩展到N个层次,达到会计数据共享。这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促使会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IE浏览器进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中,并且可以很方便地处理业务或查找到自己想要的会计信息,为企业外部信息需求者提供JIT(实时)的会计信息。

  二、网络会计准则对信息技术和数据采集的规范分析

  (一)网络会计准则对信息技术应用上的规范

  随着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应该能够设想未来的网络会计准则可以考虑突破传统的会计假设,要求财务报告增加非货币计量信息、非财务信息、相对价值信息和事前预测信息等等。但是,网络时代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财务报告发布的技术层面上,传统会计准则对此几乎是一片空白。而在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技术性越来越强,这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在会计准则中加入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

  1.网络会计准则应该推动网上信息的格式统一。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与提高,企业能够实现在网上发布信息,信息使用者也不必等待寄送或者亲自去取财务报告。网络会计准则应该对于网上发布财务报告的表述方式进行统一。因为技术上实现网上发布信息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目前可以用电子文档()、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或者是扩展标记语言(XML),还可以应用一些多媒体技术和3D 技术等等。而网络会计准则应该对披露的技术标准做出规定,以便于信息的传播和使用,这些内容应该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适时改变,但要始终以有利于信息披露为根本目标。

  2.网络会计准则应该对网上信息的完整性进行规范。网络会计准则应该规定当一个企业提供其他诸如纸质报告或新闻公告形式的信息时,网络版本的财务报告应该包括与其他披露形式的相同信息。

  3.网络会计准则应该推动信息披露的交互方式。交互方式按报告模式具有灵活性,允许报告单位与信息使用者双向、直接、快速沟通,共同完成实时报告,并能比传统报告模式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进而减轻信息不对称和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4.网络会计准则应该鼓励信息披露方式的多媒体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信息的表述方式上,不应再限于文字与表格方式,而要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恰如其分地表达信息内涵,做到图文并茂、声像俱全,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

  (二)网络会计准则对基础数据的规范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基于Web的财务信息处理、实现财会工作的移动和在线办公、实现会计工作的电子化和自动化。这要求数据的传递、存取都是基于原始凭证中的数据,各种原始凭证都是以电子表单的形式在网上进行传递,这样要对这些凭证进行归类,每一张凭证将是一个实体表,凭证中的数据直接保存到数据库表中,数据的产生是紧跟业务发生,业务的发生紧跟工作流,数据库表中不仅仅是记录填制在表单中的基础数据,还记录了谁发生了该笔业务和网上的交易时间等,以便为业务跟踪系统提供数据。因此,系统中数据非常多,数据之间联系错综复杂,应该以最优的方式组织数据,满足用户对数据的要求和提高对数据的处理速度,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共享性和一致性。因此,网络会计准则需要对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保证数据库表中字段的充分性、唯一性以及相同字段的一致和固定性。

  三、构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模式与信息整合

  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同时为数据采集产生了很大难度,用户对会计数据采集的要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要求数据全面完整、真实可靠、准确及时、高效、减少冗余,数据采集输入工作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根据本单位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的目标要求,集成化采集输入会计数据,还要求数据必须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对数据和信息的个性化使用要求。这就要求系统不仅采集用于核算的会计数据,还要采集相关的非会计数据。要满足这些要求,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数据采集模式显得十分重要,笔者以事项法为基础构建网络环境下数据采集模式。

  (一)以事项为基础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以事项为基础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是把经济业务划分成一个个事项,事项作为会计业务分类的最小单元,每个事项又有它的属性和标准。在日常会计工作中,仅把各项交易活动的事项进行传递,这些事项也就是一张张原始的电子凭证,电子凭证以实体表的形式存储数据,再为每一种事件设计一个“事项法程序”。当使用者需要某种信息时,可以根据不同事件运行相应的“事项法程序”,在会计事项数据库中选取相关数据,加工处理后提供相应信息。

  (二)事项的标准和属性。1.事项确认标准。事项确认标准是用来明确哪些经济活动是要被纳入数据库,哪些不能进入数据库的准则。确定事项标准应该遵循会计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的会计数据采集已经成为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人们对会计目标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从以核算为目的的会计目标进化到“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用的企业信息,以便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的“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因此应该拓宽数据库所采集的事项的范围,不仅包括会计核算所需的会计事项,还应把一些对用户决策有关的其他事项也纳入系统中。在确定某一事项是否应纳入系统时,还要确认事项的可靠性和合法性。2.事项分类标准。为了确保会计信息全方位畅通,应对数据库中的事项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具体分类标准,应该由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执行。事项的分类标准可以从核算标准和定性标准两方面来划分。按照事项的核算标准,可以采用财务会计里会计要素的分类方法作为事项分类的标准;按照事项的定性标准,可以把事件划分为历史性、前瞻性、不确定性、衍生金融工具、人力资源和非货币性等;按照使用者使用信息的权限,将事项分为不同的密级。3.事项的可计量属性。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的决策具有较大的差异,使用者在不同的时间所需要的信息也不同,因而需要事项具有多种可计量属性。

  (三)数据采集输入的及时、自动化和智能化。在网络中,会计数据输入的时间、地点都已经不受限制,可以实现会计数据的及时输入。利用自动采集、网络通讯、情报检索、远程查询和数据交换等方法,可以采集到企业内、外部的大量数据。各个部门的业务人员在自己的会计业务发生时,通过网络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在屏幕上用鼠标或键盘查找选取“会计业务模板”,在其中选择或填充各项原始数据,或者用条形码、刷卡器、电子商务传递等方式输入各项原始数据,由计算机程序通过网络即时地把填写好的数据自动传递到会计部门的临时数据库。

  (四)临时数据库。采集到会计数据的形式是多样的:既有有形数据(如销售额、库存状况、费用开支等),又有无形数据(如企业的商誉、商品的品牌认知度、市场上对商品的需求等);既有以货币表示的数据(如商品销售额、原材料采购额、工资和费用开支等),又有以非货币形式表示的数据(如产品库存量、销售量、竞争对手情况等)。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除了传统的数字和文字数据外,还有相应的图形和图像数据。

  (五)审核和确认。数据自动传递到会计部门的临时数据库后,计算机程序就会提示审核人员进行审核确认。

  (六)自动化转换处理和会计事项数据库。数据经过审核、确认后,系统自动按照标准化的方案,根据预先设置规定的格式和标识,从临时数据库中查找数据,进行识别和自动格式转换处理,把大量的、各种不同数据结构、不同类型的数据以代码化(分类编码)和标准化(格式按照一定规律统一编排)的方式输入会计事项数据库存储。会计事项数据库作为会计数据的总仓库,在网络上做到数据一次输入,按照不同的权限进行数据库共享。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网络,根据需要和拥有的权限随时得到相关数据和信息。网络环境下企业内各系统数据的传递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采集模式是确保数据实用、可靠和安全性的前提,最终实现会计信息系统资源整合。

上一篇:会计核算数据处理的几个阶段

下一篇:读懂公司财务的“4要4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