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欧洲文化概要论文题目

欧洲文化概要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欧洲文化概要论文题目

文化 存在着多层次性,有全人类的文化,也有各个民族的文化、各个社会的文化,在同一个民族、同一个社会中也会因为地域的不同、信仰的不同,产生出天线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地域的文化。那么关于欧洲的文化是怎么样的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欧洲文化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欧洲文化论文篇1 古希腊神话——欧洲文化的摇篮 古希腊神话大约诞生于公元前8世纪,传承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魅力无穷。古希腊神话详细描绘了希腊人民自古心中的诸神、自然和宇宙的神话。它的流传主要是靠古希腊人民长期口头相传下来的。后来主要通过Homa's epic《荷马史诗》及古希腊的诗集、戏剧、哲学著作记载,传承下来。古希腊神话包括了希腊神话中最重要的诸神开天辟地、神普关系等方面的 故事 ,是有关希腊神话的早期资料。古希腊神话不仅滋养了希腊本国的文化发展,而且在后世给予西方文化发展以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和奠基作用。 一、古代欧洲文艺发展的源泉 古希腊神话是古代欧洲文学艺术兴起的源泉和土壤。世界著名的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和欧利皮德思流传下来的三十四部悲剧中有三十三部是以神话为题材的。现在人们可以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历史》中收索到大量的原始的古希腊神话。同时,古希腊神话为后期的罗马文学带来了无穷的素材资源和创作 想象力 。比如说,在古罗马神话中,诸神的形象与古希腊神话相同,取名不同。如爱神的希腊名字是Venus,罗马名字是Aphrodite;希腊神话中战神叫Ares,罗马名字则是Mars。在古希腊奴隶制社会时期,古代欧洲的戏剧和文艺理论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的古希腊文学家、哲学家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众所周知,柏拉图被誉为欧洲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和文艺领域的心灵感应的命题,对后世文艺理论的形成影响深远。亚里士多德 总结 了希腊文艺创作的 经验 ,开创了古代文艺研究学独立而精辟的新领域。如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悲剧的本质,他都发展了自己的独立、完善的思想。他的著作The Poetics《诗学》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二、欧洲文艺复兴思潮的起源 希腊、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化瑰宝,通过后世手稿、传教士、学者和图书馆的保存及流传,最终传入欧洲。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一般认为西方文化起源于两希文化,两希指的是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神话及思想从中世纪到现代成为欧洲重要的思想源泉。欧洲文艺复兴的指导性思潮理论“人文主义”的来源其实就是古希腊神话中体现的人本主义。可以说,文艺复兴就是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 口号 兴起的。古希腊神话以其“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主张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在古希腊神话中,神并非完美,诸神具有与人同样的情感、思想以及内心弱点。此外,神话中歌颂的“英雄”在其有限的生命旅程中不懈的追求自由、胜利和理想。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强调“人”才是万物理论的中心;宣扬个性解放,人类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反对蒙昧。比如说,薄伽丘(Boccaccio)在他的The Decameron《十日谈》中肯定了人的尊严和现实生活状态,提倡人的个性解放,表现出人本主义的觉醒。彼特拉克在作品中提出“人”与“神”的区别概念,并且深信“人”应该主宰现实生活和时代的发展。 其次,古希腊神话滋养、丰富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古希腊神话在后期的欧洲引起广泛的兴趣,为大量的诗人文艺家们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Hymn of Apollo 《阿波罗颂》至今在诗歌界璀璨夺目。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的代表性 雕刻 作品David《大卫》和巨幅天顶画Genesis《创世纪》都传承了古希腊神话的英雄形象具有浓重的希腊神话色彩。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则运用神话主题创作了举世瞩目的Mona Lisa《蒙娜丽莎》,它成为人类文化不朽的瑰宝。 三、欧洲文学发展的宝库 古希腊神话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一种传播土壤。”古希腊神话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装满了闪闪发光的思想和生动如画的 神话故事 。这为后世的西方文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灵感和素材。莎士比亚在Hamlet《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想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为,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丁在《神曲》中描述尤里西斯如何开始。完成自己十年旅途探险的故事。拜伦曾做诗讴歌为人类偷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在拜伦笔下,普罗米修斯凛凛有生气,成为反抗压迫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力量的化身。“巨人呵!你被注定了要辗转在痛苦和你的意志之间,……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但你那抗拒强暴的毅力,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 天上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雪莱的歌剧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歌颂了不屈不挠为自由而抗争的人类英雄的形象,并且以鲜明的描述色彩和博大的情怀,表现了他对革命的向往,富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和文学责任感。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曾直接抒发其对古希腊神话的赞叹:“神话真是伟大!”事实上,古希腊神话故事情节曲折而生动、人物个性丰满突出鲜活。人类发展的历程中遇到的许多重大话题,像和平与战争、自由与束缚、爱情与理想、道德与腐朽,在古希腊神话中都有实际的体现。 综上所述,古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想要真正了解西方文化,首先对古希腊神话的认知是必需的。在西方社会,人们一般有这样的认识:对希腊神话了解的多少,一直是衡量一个人受 教育 程度的标志。希腊神话是整个西方文化 起源和发展 的一个极其重要部分,要想真正读懂西方文化,古希腊神话是必修的入门课。古希腊神话是整个西方文化的精神动力和历史发源摇篮。 参考文献: [1] 邢驰鸿.谈古希腊神话的“人神同性”, 英语学习 ,1999 [2] 犹家仲.外国文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于欧洲文化论文篇2 欧洲地区鹤的文化意蕴 摘要:本文旨在搜集欧洲地区鹤的文化,归纳总结出在欧洲,鹤主要承载的文化意蕴,分析得出鹤在欧洲的文化意蕴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褒义文化意蕴、贬义文化意蕴和中性文化意蕴,并对其中有更多文化内容的中性文化意蕴的产生原因作出分析,主要有两大成因:一是欧洲的审美标准,二是欧洲的宗教信仰。 关键词:欧洲;鹤;文化意蕴 文化存在着多层次性,有全人类的文化,也有各个民族的文化、各个社会的文化,在同一个民族、同一个社会中也会因为地域的不同、信仰的不同,产生出天线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地域的文化。鹤在中国主要是有着长寿、吉祥的美好文化意蕴,但是在欧洲,鹤所承载的文化意蕴有别于中国。 一、文化意蕴 在欧洲,从感情色彩来分析,鹤的文化意蕴主要存在着三大类,一是褒义文化意蕴如美好愿望,二是贬义文化意蕴如厄运,三是中性文化意蕴如生殖、家族谱系、皈依者。 首先是鹤的褒义文化意蕴,即美好的愿望。不论是哪个民族,春天都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期盼、希望的开始,尤其是在农耕时代,春暖花开时节,人们开始播种,第一只飞回来的鸟就会成为春天的象征,但是由于纬度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春天里出现的第一只鸟各有不同。 为中国报春的鸟是燕子,尤其是在中国南方, 种植 水稻的时间完全按照燕子回巢的时间制定,民间歌谣《小燕子》传遍大街小巷。还有鸭子,如诗词“春江水暖鸭先知”。 欧洲的保加利亚地区的春天也是鸟类迁徙后回巢的时间,其中鹤扮演着核心角色:当第一只鹤出现,意味着春天真得到来了!因此在保加利亚的 传说 中,鹤是春天的象征。鹤带来的春天,让人们意识到已经到了播种的季节,也是对新的一年的希望,因此鹤就责无旁贷的承载起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其次是鹤的贬义文化意蕴,即厄运。死亡是最令人畏惧的厄运,尤其是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古代,如果一个家庭不幸损失一个劳动力,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可能会陷入困境。在中国,乌鸦由于其食用死人肉,被认为是带有死亡气息的不祥之鸟。而在日本,由于其庄重的黑色外衣,被日本人视为值得崇敬的神鸟,不准猎杀。 欧洲的丹麦农村,鹤就意味着厄运,如果鹤在谁家的屋顶筑巢,那么这家将会有人在年底前死去,其他农户都会避而远之。人员的伤亡会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面对生活上的困窘,甚至陷入泥沼。 最后除了鹤的褒义文化意蕴和贬义文化意蕴,欧洲的鹤含有更多的中性文化意蕴,比较少的含有人们的主观偏爱,比如生育、家族谱系、皈依者。 一是生育。生育问题一直是困扰众多父母,面对孩子的追问,人们想方设法简介明了但不涉及生殖内容来解释。在西方文化中,白鹤是生育的象征。 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很难讨论人类的生殖细节,尤其是面对孩子们的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而为了避免讨论这类问题的尴尬,不同于中国人“你是从河里捞出来的”、“你是在路边捡来的”等的策略,西方人的策略则是“鹤把你带给我们的。”这种习惯来自于一种想象――新生婴儿可以从烟囱进入房子。因此嘴里衔着一个包裹着婴儿的鹤的形象成为当时非常普遍的流行文化。由于新生婴儿的眼皮、双眼之间、上嘴唇及脖颈后部有粉红色的斑,有时仍被称作“鹤咬”(stork bites),但在事实上,这是发展静脉,并且很快会消失。 二是家族谱系。对于一个家族来说,繁衍子嗣是最重要的事情,同时家族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同族间的相互帮衬。家族谱系代表着身份和等级的姓氏,有着庞大的家族,尤其是皇族和贵族血统。从共同抵御外敌的角度来说,同一家族的成员更容易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同一家族的成员更容易相互扶持,并控制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重要领域;从对外发展来看,处于同一等级上的家族,容易达到平衡和联合。从语言发展角度来看,由于英语是从古老法语中分化出来的,我们可以看到古老法语pie de grue的意思是鹤脚,而英语pedigree的意思是血统,可以得出,在古代欧洲,鹤脚象征着家族谱系。 三是皈依者。宗教是欧洲的精神信仰,而某一特定的人或物会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成为宗教的形象或引领者。希伯来人认为鹤是“皈依者”,即一个虔诚的,敬神的、观察力敏锐的、公正的、善良的女人,实际上,鹤变成了犹太教哈希德(Hasid)运动的女性形象。因为虔诚的宗教教徒注意到鹤在自然界中的两个生存现象,一是,照顾幼小的鹤;一是在大火中,鹤会选择与巢一起被毁灭,而不是选择放弃它的巢。这两个生存现象符合宗教中对善良和虔诚的理解。 二、鹤的中性文化意蕴产生原因 从对欧洲地区鹤的文化意蕴的归类分析可以看出,在欧洲,鹤的文化意蕴侧重于中性文化意蕴,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欧洲人的审美标准,二是欧洲的宗教信仰。 首先,欧洲对色彩过于鲜明的鸟类并没有多少好感。比如孔雀,中国人认为孑L雀开屏是喜庆吉祥的象征,所以人们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但欧洲人认为孔雀行走时昂首阔步、目中无人,头冠频频摆动,还不时开屏炫耀自己的美丽,这是骄傲、虚荣的表现,The AmericanHeritage Dictionary对peacock的第二个解释为:A vain person given to self-display;dandy(一个虚荣的,自我表现的人;爱穿着打扮的男人)。在欧洲文化中,孔雀被视为祸鸟。在中国象征着厄运的猫头鹰,在欧洲却是智慧的象征,勇敢和坚毅的化身,如Aswise as an owl(象猫头鹰一样聪明)。因此白躯黑颈红头冠的鹤,色彩并没有孔雀那般华丽,不会被加诸过多的贬义含义,也没有猫头鹰那般单调,不会被加诸过多的褒义含义,所有欧洲鹤的文化意象就主要是中性的文化意蕴。 其次,欧洲信仰脱胎于希伯来教的基督教,即犹太教,宣扬自我牺牲和信仰先知。迈蒙尼德在其所列犹太教信仰13信条中提出:“先知一切话语皆真实无误。摩西是最大的先知,其寓言是真实的。”明确地表达了犹太人的先知观。先知要求皈依者无条件追随。所以鹤的两种生存现象――照顾小鹤和与巢共存亡引起了教徒的注意,教徒们认为鹤的这两种行为符合宗教中对善良、自我牺牲和虔诚的理解,同时也符合皈依者的形象。 三、总结 通过对欧洲地区鹤的文化意蕴作出归类分析,主要是从感情色彩角度切入,一是褒义文化意蕴如美好愿望,贬义文化意蕴如厄运,中性文化意蕴如生殖、家族谱系、皈依者。其中,中性文化意蕴中含有更多的文化内容。因此对承载文化内容较多的中性文化意蕴做出了产生原因的分析,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欧洲人对色彩的审美标准,二是欧洲人的宗教信仰。对比中国传统上的鹤文化,比如健康长寿、高尚品德、吉祥美好等侧重于褒义的文化意蕴,欧洲的鹤文化,更加客观,更侧重于中性的文化意蕴,更好的体现了文化的多层次性,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面对来自不同背景的外国学生,尤其在涉及到中国 传统文化 与西方文化相冲突时,有助于教师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来教授文化词语,同时可以给外国学生扩充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促进文化上的传播和交流。

圣经与西方文化、中西文化交流、中世纪经院哲学对后世的影响12~13世纪西欧“新春天”与文艺复兴的对比文艺复兴中的“异端”成分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西欧宗教地域划分的历史由来三十年战争对欧洲的影响

欧洲文化入门的论文题目

人是 文化 的存在物,文化是人的存在样式,一部人类历史就是各种文化相互渗透、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欧洲文化入门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欧洲文化入门论文篇1 浅析欧洲认同的文化根源 摘 要:欧洲认同价值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欧洲人对其同源文化的延伸。作为欧洲文明的渊源,古希腊罗马文化奠定了欧洲的文化传统。在中世纪__大一统的文化氛围中,基督__成为欧洲人长期共同秉承的精神家园。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__响早已深入到了欧洲人的血液中,成为欧洲认同的重要文化根源。 关键词:欧洲认同;文化根源;古希腊罗马文化; __ 欧洲,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文化凝聚的象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欧洲认同是欧洲人对自身特性的定位,更是对欧洲超越经济范畴的强大文化凝聚力的肯定。“欧洲在伦理领域存在着某种文化的共同性。”[1] (P251) 要正确认识欧洲认同的深刻内涵就必须探究其历史发展中的文化共同性。从整个欧洲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传统来看,欧洲认同的实质即是对希腊罗马文化和__文化的认同。 一、欧洲文明的起源—古希腊罗马文化 在古希腊时代,现在“欧洲”所指的这片土地被称作“欧罗巴”,来源于希腊神话。随着地中海地区以及现在的中欧、西欧广大地区被罗马帝国所征服,希腊罗马文明也随之而来。人类文明的中心开始由地中海区域向西转移,希腊的文化成就和罗马的帝国统治长远而深入地影响着“欧罗巴”地区,为其同源性文化与社会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诚然,对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高度认同成为了欧洲认同形成的根本因素。恩格斯曾指出:“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就没有现代的欧洲。”[2] (P506) 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明之源,它在诸多领域如哲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就以及其繁荣发达的城邦政治文化为欧洲创立了规范。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理性精神是古希腊文化的核心,也构成了欧洲文化的精神主线。古希腊重视对各种知识进行分类研究,将哲学独立为一门科学。此外,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构成了其发达城邦文化的精髓。 它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的原则保障了公民的权益。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开创了世界民主政治的先河,是现代民主制的基石。它促进了近代欧洲文化中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的诞生。正如欧洲人所言,“由于精神上和思想上的继承性,我们的身上有着希腊的传统,它的深远影响历经世纪的更替而不衰,它以理性的光芒和没的甘露感染了所有的欧洲人,即使我们想要避开它的影响也不可能。”[3] (P2) 总之,古希腊文化在诸多领域的成就对欧洲文化产生的影响构成了欧洲认同文化根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罗马文化对欧洲文明的影响不亚于古希腊文化。罗马人征服了欧洲这块土地,并在其统治范围内推行其高度文明的制度和文化,促进了欧洲地区同一性的文化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古罗马文化对欧洲文明的最主要贡献是罗马法和共和制。 颁布于公元533年的《查士丁尼法典》中许多原则和制度被近代以来的欧洲法制所采用,如其在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上所倡导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精神,权利主体中的法人制度,物权制度,契约制度等。罗马法奠定了欧洲文化中强调个人自由与权力的传统,成为欧洲法律制度的蓝本。罗马共和制有利于政治权力的分割,使权力相互制衡,相互监督,为近代欧洲各国所效仿。古罗马文化对欧洲文明的影响涉及到欧洲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方任何一个重要城市都可找到某些罗马的东西。”[4] (P96) 二、欧洲认同的精神家园—— __ __在欧洲人共同的习俗, 思维方式 ,价值观的形成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都是“在__文明若干个世纪的浸染渗透之中积累起来的欧洲人特有的‘思想底格’和‘心性’”。[5](p135-136) __文化将欧洲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欧洲观念”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欧洲,统一的__世界的形成是在中世纪。“欧洲认同是由基督__来和地中海各民族与北方部落的人们独特的混合而决定地形成的”。[6](P118) 基督__符合在精神上教化公民的原则,被确定为罗马的国教。教会和政权相结合,政教合一,教会的权力大大增强,使得基督__响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因此,在罗马的统治下,__广泛传播,欧洲地区的各个蛮族相继信奉基督__会的各个阶层民众都成为了基督__基督__,系统而富有逻辑性的教义将欧洲人征服,“不仅成为他们的启蒙思想,还成为了他们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指导原则。”[7]基督__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高级文化的载体,它促进了欧洲人的思想开化。 这一过程使得__成为欧洲人精神世界的统治者,奠定了其在欧洲人统一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中的统治地位。作为中世纪意识形态的主导,基督__条成为了欧洲文化中伦理道德的规范。基督__世纪时期有着其整体化的机构与活动。其教义的传播者教士是文化的象征,而其物质载体修道院则成为教化民众的场所,是当时社会主要的文化中心。修道院因其重要的文化地位和影响成为现代大学的前身。可以说,基督__洲人统一性的精神统治在欧洲认同观念的形成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综上所述,欧洲认同观念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明的起源,__文化是欧洲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二者为欧洲认同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深入探究欧洲认同形成的文化根源才能深刻地认识欧洲及其不断加强的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郑晓云. 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 伊迪丝·汉密尔顿. 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泉 [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 W. Fleming. Arts and Ideas [M]. New York, 1968. [5] 陈乐民,周弘. 欧洲文明扩张史 [M]. 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9. [6] Anthony Pagden. The Idea of Europe [M].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K. 2002. [7] 惠一鸣. 欧洲联盟发展史(上).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欧洲文化入门论文篇2 欧洲社会福利制度文化渊源探究 摘 要:从福利文化的角度出发,探索欧洲社会福利制度背后的文化渊源,通过对北欧、西欧和南欧福利文化的解读,发现福利文化对福利制度产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巨大力量,从而对我国构建社会福利文化得出启示。 关键词:福利文化;福利理念;欧洲社会福利制度 欧洲是福利制度的诞生地,也是福利制度发展和改革的集中地。然而欧洲内部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存在着差异性。随着学者们对欧洲社会福利制度的研究,福利文化逐渐成为全新的且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试图从欧洲社会福利文化出发,将欧洲福利制度发展源头追溯至欧洲福利文化渊源,由此来探索欧洲社会福利制度在产生和演进过程中的差异性。 一、欧洲社会核心文化价值观 欧洲社会的科学、法律和伦理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希腊哲学、罗马法律和__道德这三者。希腊哲学指导人们区分真假,罗马法律则用来指定规则,基督__教伦理主要用来辨别善恶,这三者是欧洲社会起源的是非标准。欧洲社会文化发展的渊源也必然追溯到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以及古希伯来文化。 (一)“个人为本”的价值观 欧洲 传统文化 的主流价值观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色彩。古希腊文化中倡导发扬个人人格。而__教义中宣称人人平等,人生来就有罪,但只要能过通过苦难的考验,即可进入天堂。个人为本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文艺复兴运动,其倡导的科学、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本精神是整个欧洲或西方文化个人之上特征的基础,“天赋人权”的思想理念开始渗入到欧洲文化的各个方面,欧洲社会福利文化也不例外。 (二)“博爱互助”的价值观 欧洲传统文化与东方传统文化最明显的不同在于,东方传统文化过于强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差序之爱,欧洲则主张淡化血缘,主张普遍的博爱精神。__主张不分远近亲疏的普遍之爱,强调对弱者的爱。基督__不嫌弃罪人等被社会遗弃的人,也不敌视和自己意见不合的人。基督__普遍的博爱精神带有浓厚的普世主义色彩。这种以博爱为基础的基督__和互助的价值观也成为欧洲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价值观。 (三)“自由民主”的文化传统 民主和自由是欧洲社会文化标榜的基础价值观。民主最初发源于古希腊文化中,最初只是具有社会学意义,后来则形成政治生活中的原则和体制。古希腊文化中的民主指一种由公民集体行使政治权力的统治形式,从而把民主与专制独裁和无政府状态区分开来。古罗马的罗马法确立的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义务较早地论证了国家和个人的全系,以及政体思想中的分权和制衡观念,构成了现代民主政体的重要基础。 此外,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教徒的理论与实践破除了中世纪等级制度,提高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促进了有利于民主成长的观念和形势的发展。 二、欧洲核心文化对构建福利制度的影响 在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其核心文化基本上是围绕着宗教教义的发展和变化而产生的,尤其是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__就是当时社会福利制度的福利文化来源,基督__直接指导这各种宗教团体的慈善活动。 (一)宗教关怀形成福利萌芽 __教义强调“爱人如己”,认为人类生命价值的神圣与善待需要帮助之人的可贵,并用行善作为基本教义来约束教徒。随着基督__的扩展,“爱人如己”的博爱精神也开始扩展。初期的“爱人如己”只是体现在基督__对贫困者的关爱或信徒之间的扶持。而之后基督__数量的增长也促使基督__的加强,基督__也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行政权力,关爱社会所有贫困者也逐渐成为基督__任。即使在宗教改革后,教会权利缩小的情况下,宗教的慈善救助依然是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环节和补充保障。 早期的__教会所开展的福利保障主要体现了对社会弱者的关爱,如由教会创办老年之家收留孤寡老人,满足老年人的生存需要;教会创办孤儿院来救济孤儿等。此外,基督__关注对病人的关注与救治,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志愿性质的机构――医院。 (二)博爱互助推动社团保障 随着宗教慈善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多,其救助弱者的理念逐渐开始派生出弱者互助的概念,形成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种自愿的、合乎道义的行为准则。行业协会作为社团保障的雏形开始出现。商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促使了商人行会、手工业者行会的空前发展。这些行会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民主和互助的精神,行会一方面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再发展,另一方面保障了行会内部成员的经济安全。从本质上而言,行会是一种由团体对其成员所保证的基本生存保障制度,也是现代社会 保险 制度起源的组织渊源。 (三)个人权利弱化了家庭保障功能 欧洲家长制的价值观认为,家长权利的获得不是基于血缘关系而是基于财产占有权,以此拥有人身支配权。而随着私有制进入家庭内部,个体家庭中父子、兄弟乃至夫妻各自拥有私人财产,这就为每个成员的人格独立奠定了基础。法律关系、权利关系也就必然进入家庭内部,成为家庭成员的主要关系。独立人格促使人们对个人权利非常重视,公民意识的觉醒也促使人们对自我权利的要求更为细致和精确,越来越多的社会保障责任由政府和社会进行分担,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家庭的保障功能逐渐弱化。这对欧洲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欧洲社会福利制度的思想渊源 由于地域、宗教、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差异,欧洲社会福利制度的思想来源也各不相同。尤其是北欧国家、西欧国家和南欧国家在社会福利文化的形成与构建过程中有很大不同,因此导致了这三个地域的社会福利制度上的差异性。 (一)北欧:合作的社会民主主义 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属于典型的合作式集体主义福利文化,瑞典政府为全体国民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的社会福利制度,其不仅保障覆盖面很宽,其保障水平也很高。这种全方位的国家化福利模式的基础就是来源于新教路德教义的“合作”的集体主义福利文化。 瑞典是典型的__信仰的国家,其国民大部分信仰基督__教派。路德教义个人与教会好不妥协的精神导致了教会和国家的民主原则。路德教义中不排斥政府对国民的福利保障责任,而且不主张教会有超越国家的垄断权利。在路德教义的影响之下,瑞典形成了“合作”的文化传统,并且对社会民主党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社民党执政的理念奉行“中立”政策,对内实行“团结、合作”的政策,倾力于建立完善的、高水平的、覆盖全民的福利国家,并由国家供给福利资源。 瑞典福利国家制度的价值观念是合作、博爱、自由与平等。在对待社会福利方面,社会民主党强调平等与民主化,认为福利国家能够通过和平手段达到消除贫穷和实现平等,并最终形成社会一体化的价值理念。正是这些主张构成了瑞典社会民主党的指导思想原则和追求的价值目标,并通过长期执政将其有机结合到瑞典的福利制度安排中,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瑞典合作式国家化福利模式。 (二)西欧:自助的保守主义 德国是西欧国家中社会福利制度比较有特色的国家,其原因在于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社会保险作为制度保障的国家,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其自助的福利理念有很大关系。 德国是以“法团主义”的保守主义意识形态观作为其福利文化基础,强调国家、家庭与市民社会的协调与平衡。保守主义文化观强调阶级协调、社会团结,倡导集体主义,崇尚社会团结,把社会保障的制定看作是阶级之间相互妥协的过程,这种福利文化观鼓励强有力的市民社会的形成。 德国构建社会保障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思想,其基本特点是在强调市场作用的同时,注意社会公正与社会平等的发展。德国强调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一致性,社会福利政策执行的效率取决于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社会政策不能间接损害国民经济生产率,也不能违背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也就决定了德国在面临危机时仍能从容面对,仅仅通过政策的调整来缓解并走出危机,并保障其经济发展的有序。此外,德国主张个人享受福利权利必须与义务相对应,集体性社会福利必须有限度。政府通过有效的社会福利政策,促使国民摆脱原始的利己主义、进行自我发展。 (三)南欧:父爱主义的天主教福利观 以希腊为代表的南欧国家社会福利文化的核心是天主教福利观形成的国家非干预意识形态观,施行家庭―市民社会主供的福利资源供给制度,家庭和教会在福利供给方面占主导地位。天主教的意识形态观强调社会网络、社会互动和社会意义,倡导家庭伦理,主张家庭福利和使用社会资源。天主教坚持家庭时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反对国家干预,倡导国家“辅助性原则”的意识形态。因此,希腊最初的福利文化来源于天主教意识形态观,强调家庭伦理观念的家庭福利主义。 四、欧洲社会福利文化对中国的启示 社会福利制度安排是其自身所具备的福利文化的外在反应,深厚的福利文化根基对构建社会福利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欧洲社会福利制度文化渊源进行探究和分析,从而针对我国未来构建社会福利文化得出一些启示和 经验 。 (一)坚持发扬传统核心文化理念 根据前文对瑞典、德国和希腊社会福利文化的分析,可以看到各国的社会福利思想理念都和本国的传统文化中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正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历史的沉淀中逐渐形成了社会福利思想理念。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文化作为软实力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代国民,因此,传统文化的力量不可忽视。尤其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国家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公民意识逐渐觉醒,市民社会的力量在加强,在这种社会转型的复杂背景下,外来思想理念的诱惑力极强,在吸收其他福利思想的同时,必须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中国本土文化对国民的强大影响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福利文化。 (二)引进多元保障新理念 孝道的家庭福利文化是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最为深入人心的理念,家庭保障作用在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过程中一直呈现出强大的力量。而随着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环境和新问题,家庭保障已经无法支撑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尤其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承担责任过重,这就导致了社会保障的水平过低以及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因此,中国未来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多元福利,即引入政府、社会、个体与家庭等多个主体参与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林闽钢.福利多元主义的兴起及其政策实践[J].社会2002:36-37. [2]张军.从慈悲正义到公民权利:西方福利文化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J].学习与实践.2013(1):97-103. [3]张军,陈元刚.中西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文化比较论纲[J].社会保障研究.2011(1):77-87.

European political map Europe is the abbreviation of Europa continent, "Europa," a word it is said that initially from Phoenicia language "Erie cloth" a word that means "" sunset place" or "western land". The European average terrain height is 330 m, give priority to with plain terrain, the south, stands a series of mountains, the floorboard of the Alps, including mont blanc elevation 4807 meters, mont blanc is the French territory, become the highest peak in Western Europe. Thanks to the European populated, plenty of water. Is the longest river in the volga river, is 3690 kilometers long, and the second is the Danube river, 2850 kilometers, is the world's most river flows through the country. Europe is a permanent population in the state of a tropical climate not only state, at the same time, frigid climate accounts for the area is not large also, so mild climate,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is all. Most of the maritime climate temperate, also have a Mediterranean climate, temperate continental climate, polar climate and mountain plateau climate and climate. Among them the most typical temperate oceanic climate.Remember to give points , thank U

古代文学课程内容 一、古希腊文学 二、古罗马文学 三、早期基督教文学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化和文学的发源地。古罗马文学的分期及主要代表作家作品。古希腊文学的三个分期及代表作家作品。第一部文人史诗《埃涅阿斯记》。 2,、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古罗马文学是古希腊和后世欧洲文学之间的桥梁。“伊索寓言”;《埃涅阿斯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应用:古希腊文学的特征。 第二节 古希腊神话课程内容 一希腊神话内容 二希腊神话特点 三希腊神话影响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1 识记:奥林波斯神系。英雄传说2理解:希腊神话的内容和艺术价值3应用:希腊神话的特点 第三节 荷马史诗课程内容 一荷马史诗内容 二荷马史诗艺术成就考核要求与知识点1识记:《伊利昂记》的主要英雄任务。《奥德修记》的主人公。2理解:荷马史诗3应用: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四季 古希腊戏剧课程内容 一古希腊悲剧 二古希腊喜剧考核要求与知识点1识记: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和喜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2理解:古希腊戏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三大悲剧诗人对希腊悲剧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以上是从《外国文学史》课后大纲照着打下来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外语学院的,我们经常搞这些,记得上铺写过这么一篇,给分吧,我晚上问问

欧洲美术论文题目

美术论文选题一:1、解析美术史中“禅画”概念的由来2、探究民国时期美术字的视觉之美3、佛教美术对我的影响4、工业化题材在中西方美术中的体现5、金焕基绘画的韩式情愫对韩国现代美术影响6、基于IPad上的少儿美术APP界面设计研究7、普通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中油画鉴赏教学研究8、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9、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述评10、林风眠与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11、西藏传统绘画形式在当代美术创作中应用与实践12、论表现拿破仑的美术作品的典范意义及其现实影响13、高职特教听障生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改革研究14、论30年代漫画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地位与价值15、中职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16、湘潭市A少儿美术教育机构的现状调查与案例研究17、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影响18、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19、“驯鹿文化”下的鄂温克族工艺美术研究20、凤翔民间美术在新时期背景下的发展途径研究21、梅尔尼科夫与中国油画教育及创作22、油画的笔触和肌理研究23、承传东西造境油画2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风肖像油画语言研究25、都市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油画26、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研究27、中国意象风景油画研究28、“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教学29、油画笔触研究30、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写实油画语言研究31、依附·探索苏联美术对中国油画教育的影响(1949-1976)32、主流文化对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影响研究33、新疆油画研究34、从审美角度看油画材质表现之韵35、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卡通化”表现形式的探析36、论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创作的表现意识37、当代中国女性油画家作品个性情感的解读38、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借鉴的演变39、写实油画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分析40、论中国写实油画的表现性41、陈抱一绘画与美术教育研究42、文革前多元、开放式的美术个案探索43、“苏州美术画赛会”的源流44、试析陈师曾的美术教育思想45、中国传统美术元素在克里姆特绘画中的表现46、关中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生态研究47、临夏民间工艺美术现状与保护研究48、浅析美术学科内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49、抗战宣传画对民间美术的借鉴50、佛山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运用研究51、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现实意义52、民间美术对水墨人物画的影响53、中国传统美术元素在儿童绘本中的艺术性和作用探究54、昆仑堂藏《十六罗汉》八条屏的断代与美术史价值研究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论文题目

论线条在油画语言中的表现力—马蒂斯作品中线的表现与研究

二、研究意义

线是视觉艺术的初始形式,是人们观察和描绘自然的一种基本方式。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起到了描摹物象的外围轮廓,为之勾勒骨架的重要作用。线条在东西方绘画历程中演变出了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绘画的表现语言由此变得生动和充实,不同的画家以风格各异的线条丰富着绘画的语言。研究线条为深入研究画家的创作个性,艺术样式的演变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道路。

20世纪初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具有突出的意义,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团体,但马蒂斯在这一个解放色彩、探索形式创新的时代却独具代表性,他的素描和绘画都不是简单描摹自然,而是以线条来抽象地展现精神世界。他以他的线条创造了一种新的空间感知方式,对油画技法的创新影响深远。

今天,研究法国现代派画家亨利?马蒂斯的人是越来越多,要出新意并非易事。就个案研究,限于篇幅、个人能力及资料限制,笔者只能抓住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线条语言来分析研究,并把他“自由的精神家园”作为突破点。如今,在我们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就如何使线条形式与情感精神同在;如何提高线条语言的表现力;如何体现时代精神。马蒂斯的绘画艺术作品都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对课题《解读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的形式语言》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在二十一世纪里,更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创作的多元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可见,中国油画艺术应从本民族自身特点出发,在不忘“本”的前提下,以“拿来”的精神和勇气有选择地吸取国外文化艺术精髓,是大有益处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马蒂斯和野兽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美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一个“形式革命”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强调形式,把形式提高到独立的地位。这些重视形式的流派通常被称作“形式主义流派”。这里所谓的“形式主义”,并非不要内容,不同的仅仅是侧重点,犹如十九世纪中期文艺中的自然主义并非完全排斥艺术概括一样。形式主义的侧重点在于形式,忽视题材、情节、所述故事等属于内容范畴的因素在绘画中的作用。形式主义流派理解的“内容”是由形式传达出来的一种较为抽象的感情和情绪,是体现在形式要素中的细致、微妙的感觉。因此,这些作品往往一时不被大众所理解,因为大众的审美趣味和能力,远远比不上在形式上有特别研究的艺术家来得细腻和敏锐。但是,也正是这种思潮和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不断地拓展着人欣赏能力的“接受度”,不断地提高和革新着人们的审美趣味。

马蒂斯和野兽派画家们的创作成果,实际上是印象派之后法国艺术探索的一个总结,标志着法国以至欧洲艺术中以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指导的派别让位于以强调作者主体的观念和意识的主体论为指导的新思潮。当然,在此以后法国和欧洲艺术的发展并非完全按马蒂斯开辟的方向前进。除了马蒂斯这一类随意、自由的写意风格外,还出现了一种理性的、严格的几何形画风。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推进,使艺术愈来愈抽象化。在这个转折中,唯心主义的哲学和美学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柏格森和克罗齐的美学观念,曾经直接影响了马蒂斯和野兽派。

柏格森在1900年发表的《笑》的文章中说:“有人热爱色彩和形,同时由于他为色彩而爱色彩,为形而爱形,也由于他爱色彩和形而不是为他自己才看到色彩和形,所以他通过事物的色彩和形所看到的乃是事物的内在生命。他然后逐渐使事物的内在生命进入我们原来是混乱的视觉之中。至少在片刻之间,他把我们从横隔在我们的眼睛与现实之间的关于色彩和形式的偏见中解除出来。这样,他就实现了艺术的最高目的,那就是把自然显示给我们。”柏格森同时指出,另外一些人并不注意于物象的色彩与形,而反求之于他们自身,“喜欢到自己的内心中去探索。在那些把某一情感形之于外的万千萌芽的行动底下,在那表达个人精神状态并给这种精神状态以外的平凡的社会性的言语背后,他们探索的是那个纯粹朴素的情感,是那个纯粹朴素的精神、状态”。

从气质上说,马蒂斯即用色彩和形去把握事物的“内在生命”,又是漠视形和色而去追求那内心纯粹朴素的精神状态的艺术家。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善于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他提倡的“均衡性、纯粹性以及清澈性”是最高的目的和境界,当形和色的表现妨碍这个目的和影响这一境界时,他可以舍弃形和色,如他在以勾线为主的素描与版画中所做的那样。马蒂斯主张艺术的“均衡性、纯粹性以及清澈性”,和柏格森的要求相吻合。这位哲学家认为,绘画、雕刻、诗歌和音乐“应该除去那些实际也是功利性的象征符号,除去那些为社会约定俗成的一般概念,总之是除去掩盖现实的一切东西,使我们面对现实本身”。(这里的所谓“面对现实”,是指现实的原始、内在的生命。)克罗齐在1901年写的《美学》中认为,形象认识是独立的,不需理智、概念和逻辑的帮助。他说:“形象观感就是对真实存在事物的感觉和对可能存在事物的想象二者无区别的混合。”

在克罗齐看来,纯粹的形象包含着从真实中得到的感觉和虚幻两个方面,而且这两者彼此难解难分。这种形象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克罗齐强调儿童心理,强调非理性的“原始的心理状态”。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回避。这和马蒂斯回避社会的矛盾和动乱,排斥“麻烦和令人沮丧的题材”,是同出于一个思想体系。这也就是沃林格在其美学著作中所阐述的那种“抽离”的倾向,是文艺家们对社会的一种消极反映。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面临重重危机,给知识分子的心灵投下了阴影,重物质、重机械,轻视精神、压抑人性,使人们对社会丧失崇高的信念。文艺家们不能从现实中获得鼓舞和刺激去歌颂和赞美人生,便把精力用在探索形式如何表达感觉上。唯美的、象征的、抽象的艺术便应运而生。这些含有消极思想倾向的艺术现象又包含着积极的方面:使艺术家更深入地探讨艺术特点和规律,摆脱社会和心理的种种压力,自由地抒发感情,把握和发挥创作个性。这些艺术以其精美的形式“拨动我们胸中早就在等待弹拨的心弦”(柏格森语)。王尔德在《意向》一书中曾经说:“审美是一种比理性更高深、且更富于灵性的世界。唯有从美的鉴赏中,才能到达如色彩感觉之类的精微的境域,它在个性发展上所具的意义,远比?正邪之念?更重大。”这一论述对于我们理解马蒂斯艺术的特色也是有帮助的。不过,在含有唯美倾向的艺术家中,马蒂斯的艺术是健康和明朗的,它不颓废和神秘莫测,它精妙而不晦涩。因此,我们在指出马蒂斯艺术所具有那个时代的一般特征的同时,要充分肯定这位大师在世界艺术上的不朽地位。我们不必去责怪这位艺术家没有去表现重大题材,因为艺术创造中最重要的不是题材,而是艺术家的热情和真诚,以及在这种热情和真诚中所体现出来的崇高和纯洁的人类感情。恰恰在这一点上,马蒂斯的艺术是经得起检验的,我们不应要求也不可能要求所有艺术品都产生同样的社会作用和效果。各门艺术有各门艺术的特性,每个艺术家有相异于他人的气质和风度。马蒂斯在重视人类的自然生活和本能生活,重视个人的创造价值方面所做的努力,对二十世纪西方艺术是有力的推动,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借鉴作用。

四、研究方法及内容

研究方法:(1)观察法;(2)文献法;(3)经验总结法。

研究内容:马蒂斯认为观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求得到一种效果。现代艺术中线条是至关重要的。线条可以突出、可以表意、也可以控制与整合整个画面。马蒂斯强调的是表达事物本质的线条—“如果我要画一个女人体,我首先就要赋予她优雅妩媚的情韵,不过我明白必须给她更多的东西。我将通过追求本质的线条来浓缩它的意义。一瞥之下,妩媚会显得不怎么突出了,可它最终会从有着更宽广意义的、更富于人性的新形象中显露出来。由于妩媚将不是绘画的惟一特点,它会不那么显眼了,但是,由于它的生命包含在形象的总构想中,它将如往昔一样存在下去。”54妩媚是女人体的一个瞬间特征,而这个瞬间包含在更本质的生命中,“通过追求本质的线条”来保存它,最后妩媚就包含在了作品整体形象之中获得了它的永恒性。所以,要让线条这个绘画语言元素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五、论文写作计划:

xx年12月~10年01月搜集资料和消化资料。

xx年01月~10年04月完成论文初稿。

xx年04月~10年05月论文修改定稿。

六、论文写作提纲

(一)线条产生及其情感表达

(二)油画发展历程中的线条

1、线条的定义

2、线条的音阶

3、线条的节奏

4、情感的传达

(三)马蒂斯“本质的线条”

1、曲线

2、直线和曲线

3、线的抽象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呼喜江著,论线语言在油画造型中的作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4期。

2、高彦飞著,绘画线条的审美意蕴,艺术理论,2008年12期。

3、董晓丽著,颜色与线条的游戏家—亨利·马蒂斯的绘画世界,中国艺术,2004年4月。

4、滑侨新著,论马蒂斯艺术作品的表现技法,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6期。

5、孙霞著,论西画中的“线”,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04年5月。

6、李冬冬、杨林著,论马蒂斯绘画作品中的革命性,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4期。

7、邓太平著,浅谈马蒂斯的绘画艺术,美术大观,2008年9月。

8、闵燕著,试论马蒂斯油画艺术创作经验,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年12月。

9、巴美芳、巴鹏飞著,线条—视觉形式的基本语言,安徽文学,2009年2期。

10、雅克·德比奇、让·弗兰索瓦·法弗尔、特利奇?格鲁纳瓦尔德、安东尼奥·菲利浦·皮芒代尔著:《西方艺术史》徐庆平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

11、[英]赫伯特?里德著:《现代绘画简史》,刘萍君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

12、[法]安格尔著:《安格尔论艺术》,朱伯雄译,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德]康德著:《判断力批判》,邓晓芒泽,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法]波德莱尔著:《我看德拉克洛瓦》,毛燕燕、谢强泽,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15、[英]弗雷德·奥顿、查尔斯·哈里森编:《现代主义,评论,现实主义》,崔诚、米永亮、姚炳昌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欧洲历史论文题目

西方文明史导论题库(试题62道含答案)1.《12世纪文艺复兴》正确答案:AB.2.作为欧洲精神统治者的基督教教会正确答案:ABCD1500-1800年间的欧洲历史,通常被界定为什么。

中世纪经院哲学对后世的影响12~13世纪西欧“新春天”与文艺复兴的对比文艺复兴中的“异端”成分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西欧宗教地域划分的历史由来三十年战争对欧洲的影响如果觉得这些太浅显的话,我可以再加几个。

圣经与西方文化、中西文化交流、中世纪经院哲学对后世的影响12~13世纪西欧“新春天”与文艺复兴的对比文艺复兴中的“异端”成分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西欧宗教地域划分的历史由来三十年战争对欧洲的影响

西方文明的讨论题:1、12—13世纪西欧“新春天”与文艺复兴的对比。2、文艺复兴中的“异端”成份3、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4、三十年战争对欧洲的影响5、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对文艺发展的影响等等

文化研究欧洲杂志

我是考武大传播的期刊杂志的话主要看这几个《当代传播》《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报刊就看《南方周末》就可以了网站就看这个:在网上搜索“逆转录猴子”的文章[转]北京大学传播学推荐参考书目解析与阅读意见这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研友问到我关于参考书的问题,通过我二次考研的经历也体会到能否有效的看书是专业课决胜的基础之所在,所以这样一篇解析是不得不写的。闲话少说,首先是最重要的说明:1 书目来自试题!北大不提供参考书,选择参考书目的标准应该紧扣历年试题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而我始终认为如果没有全面和有效的阅读意见和针对性的历年试题解析,这样的推荐书目简单的落列名字意义是不大的,这正是网络上现存书目的问题。2 不要嫌多!北大的专业课特点是上不封顶,就是说既然没有参考书,题目上就流出了给你足够发挥的空间,很具有纵深性,只不过少有人能达到罢了,这就每年专业课绝少一百二三的原因。近两年的题目更是告诉我们要专心看书,不要妄图通过自己强大的创新能力和飞扬的文采通过专业考试,这些只是锦上添花的手段。3 不要嫌少!读书的目的只有两个,一建立理论框架 二把各个知识点填充到自己的框架当中去,北大的考察虽然想法很好,但每年考生能达到的水平是有限的,从历年录取生源的考分来看 大概就在110分上下,从大部分人的得分来看北大还是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就是最基本的东西一定要掌握牢,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不夸张地说,若方法正确善于思考,只需要熟读三四本书加几篇论文就能达到100分,第一年我只看了最前面的三本加谢新洲的网传概论就上了114 111 今年也不过111 113。从0分到100分如果说是三四本的量,可若是上到110120就是三四十本甚至更多地阅读和思考,就算是这样若方法错误又没有建立框架还会导致上不到100分 所以,接下来就是我要说的第四点:4 思考远比阅读重要!建立框架,明确阅读的针对性,整理笔记,融会贯通,迅速找到每本书中你需要理论和知识,把每本书的知识整合或丰富到你原有的框架当中去,这样才是有意义的阅读。这样可能你的阅读量会达到巨大,考试前所需要看的笔记可能只有一两本,因为你已经把最重要的东西抽出来了。5 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边界,把传播学回归到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再回归到一般的社会理论,当你完成这样的飞跃后,在回过头来看真题就会觉得豁然开朗,决不会没东西可写了。6 考察范围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个人觉得没用的就没有列,每本书的阅读建议我也都写清楚,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我本人是考大传和网传方向,所以别的方向我爱莫能助。本方向的特点,用一句话说就是没有专业知识,所以综合二的考试其实是传播理论这一门的延伸,所以这个书目也可以看作综合二的参考书目。7 最重要的一句话:理论史是一条河流!怎么建立框架,很多人这么问,这个问题我实在无法回答,就用这句话,大家在自己的阅读当中体会吧……基础书目,根据0607两年的理论卷的考察范围,列出以下核心书目,算是100分的奠基石。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 2002-9-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2.00 / 平装有人说只看郭书考北大会得零分,我想那是因为还没有把其看细看透。郭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每年至少80分的直接考点,更在于其统摄性。郭庆光虽然在日本碌碌无为却绝不是剪刀加浆糊的学者。这里每个知识点和细节都必须掌握,建议背诵。而且至少要自己做两遍笔记,待看过更多进阶书目后在回过头来看郭书,定会有豁然开朗之感。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李彬 / 2003-8-1 / 新华出版社李彬是万人迷型的学者,适合上百家讲坛。若你是传播学的门外汉,从此书入手会感觉非常的有趣,对提高兴趣很有帮助,不过在进一步的阅读中,要尽快忘掉引论中那些充满浪漫主义的表述,尤其是增补的批判学派的那部分,体系混乱。不过这是目前为止可读性最强的入门读物。传播理论: 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 / 等 / 2000-1-1 / 华夏出版社 / 48.00 / 平装 / 郭镇之/等这本书其实翻译的很烂,使他的作用大大打了折扣。其价值就在与知识点相当的丰富,对效果观的源流有很好的总结。最重要的部分,有个效果研究的时间表,非常有用,还有最后用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整合全书,对这个模式一定要透彻理解,很具有解释效力。且从来没考过。此书应该与里程碑结合看。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巴兰(Baran S.J.) / (美)戴维斯(Davis D.K.)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 Foundations, Ferment, and Future; 3 edition / 43.80 / 平装 / 曹书乐我最强烈推荐的一本书,有前辈的帖子也提到过。建议完成郭书和李书后立刻转入此书的阅读,这本书很好的验证了“理论史是一条源流”,体系清楚,环环相扣,把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一条大河叙述的非常清楚,建议对此重视程度等同与郭书,做笔记和内容提纲,把作者的这条线拎出来变成你的。值得一提,本书从芝加哥学派开始,一媒介素养运动终结,遥相呼应,好像一滴水经过漫长的旅程又回到了他的起点,非常的有感觉啊。芝加哥学派对于美国除效果研究以外理论的影响怎么说都不为过的。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翻译版李特约翰(Littlejohn,S.W.) / 2004-9-1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45.00 / 平装(无盘) / 史安斌本书很难肯,但还是建议把它肯下来。它的价值不在于知识点,而在于启发性。小约翰很好的梳理了认知取向和符号互动取向之间关于人行为是怎样产生的二元对立观点,既积极行动中的人和被情景和关系建构的人,最后用吉登斯的双重结构观统摄了二者。把这条主线找出来,对于提高传播无学的认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书中谈到了大都是心理学范式和和社会学范式的诸种理论,这些问题只能叫做传播理论(和传播有关的理论),不能叫做传播学的。关于贝特森和帕洛阿尔托群体的介绍也是必须掌握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罗杰斯 / 2002-3-1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36.00 / (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传播学史是必读书,不过却不宜放在很靠前的位置看,就算看了也是云里雾里,若完成了以上书目后在回过头来看史,就会清晰很多。此书不用做笔记,不过读几遍都是不为过的,前半部分比较重要,施拉姆的部分可以略读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美)洛厄里 / 德弗勒 / 2004-5-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39.8 / 平装 / 刘海龙等效果研究的结论都来自於具体的研究项目,不对这些项目有所了解,对效果研究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和记忆上,这本书虽然不是必读,但若能通读一边会大大加深对效果研究诸理论的记忆,且对实证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也很有用。另外,译者刘海龙是我很喜欢的年轻学者,理论水平和翻译水平都很好,将来必成气候。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新世纪传播学研究丛书张咏华 / 2002-12-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15.00美国的研究源流若分成三路,就是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论,媒介生态学(技术主义),张永华作为国内关注技术主义的少数学者,这本书写的还是很全面的,虽然没有什么思辨。用于考研再合适不过,建议做笔记,干的东西是很少的。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 / 2003-8-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又是李彬的书,不过在符号学这块实在是缺乏适合考研的好书,这本足够了,重在此书中的人物和知识点,在进阶阅读中再把这些人整合到欧洲研究的大框架当中去。不可以此书为框架!作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黄旦 / 2005-12-0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 / 平装个人认为,复旦出的这套书中,黄旦的这本是水平最好的,更像是一片学术论文,李和张的书说白了是理论史的整理和介绍,扫盲读物。新闻专业主义每年都是热点,吴靖等人也很关注这一问题。很多学校都考过,北大考他也是迟早的事,建议对这块要有一定的掌握。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 / 2003-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30.00 / 平装意义不大,书不错补充书目,再重复一次,基础理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再补充了一堆书目,查缺补漏,虽然大部分都是重复,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把基础打牢,100分拿到手,才能向更高的分数上。传播学原理,张国良小册子。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作者没什么水平,不过这种书适合考研,其中像受众商品论,作为仪式的传播,这样的概念都是很有考试像的。传播学概论 / 男人,女人,信息和媒介威尔伯-施拉姆(W.Schramm) / 波特(W.E.Porter) / 1984年 / 新华出版社 / 怎么说呢,有就翻翻,没有就算了,相信以后不回在考施拉姆说过的某些话了,不然就是倒退了。传播学概论——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周庆山 / 2004-9-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35.00 / 平装剪刀加浆糊的典范,你会在很多原著中找打被他剪下来的内容。传播学概论吴文虎 / 2005-06-01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7.5这本给自考生用的书很神奇,附带了一个练习册,虽然题目比较搞笑,不过用来复习基础知识还是很实用的,不过市面的上不太好找,得去自考书店问问。传播学总论胡正荣 / 1997-4-1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22.50 / 平装又一本,北广的,胡整容是水平一般的学者,翻一遍即可,查缺补漏传播学概论许静 / 2007-3-1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6.00 / 平装今年刚出的新书,我还没看到过。强烈建议大家淘弄来,许静在北大给本科生讲概论有几年了,估计这本书可以算是她的讲课大纲,虽然估计也是研究生写的,水平上肯定比剪刀浆糊的强。进阶and综合:相比于批判学派,我更喜欢用“欧洲研究”这个词,用以和美国研究相对,应该明确的事,美国研究并不只是经验研究,欧洲研究也并不只是批判那么简单的。所以对于这部分的书目,旨在明确这写研究的本来面貌,弄清互相之间的关系,绘制出完整的水系图。需要指出的事,对于进阶的阅读一定要掌握度,始终记住你是在准备和传播现象有关的考试,任何理论都要在你的头脑中紧扣这一主题,要把每种理论每本书中和这一主题契合的东西提炼出来,且不可陷入社会理论的汪洋大海中难以自拔。我就曾经过这样的错误,记住,自己的边界越广,弄不清的问题就越多,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因为一年的时间只够考研的,不要觉的自己是在做学问。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 林玮 / 2002-12-01 / 新华出版社 / 24.0一直苦于没有一本比较理想的统合欧洲研究的书,只能这本凑活了,虽然是学生写的,不过对于各个传统的介绍还是很全面,可以用此书再去网上按图索骥,不过这本书本身写得不好,这点要明确。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西方新闻传播学 经典文库)(英)纽博尔德 编 / 2004-1-1 / 新华出版社 / 70.00 / 汪凯 / 刘晓红一块大砖头,每天啃一点就行。有些论文非常重要,几乎是必读的,如霍尔的 文化研究两种范式,霸权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的某写论文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英)泰勒(Taylor,L.) / (英)威利斯(Willis,A.) / 2005-4-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中文版 / 28.00 / 平装 / 吴靖 / 黄佩这本书应该列入必读书目,吴静给本科生上课用的教材,又是她本人翻译,今年综合中的“类型”一题就来源于此,必读必读!很多关键概念啊!文化研究导论陆扬 / 王毅 / 2006-1-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35.00 / 平装高教的那本导论我没看过,这本是中国人原创的,有一个是洪美恩的学生,算是文化研究的嫡系了,对此书的评价我写在豆瓣里了,北大近两年对于文化研究没什么大的考察,2008要小心。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美)凯瑞 / 2005-8-1 / 华夏出版社 / 27.00 / 平装 / 丁未凯里知道吧,就是仪式的观点的提出者,这本书吴静女士也是很稀饭的,美国的媒介和文化研究还是有其本土性的,这书不厚,建议全书阅读。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当代学术棱镜译丛[英]约翰·斯道雷 / 2002-2-1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16.8 / 平装 / 杨竹山 / 周辉 / 郭发勇这本书翻的比较晦涩,有余力可以看看,对“霸权”传统的解读相当到位童年的消逝(美)尼尔·波兹曼 / 2004-5-1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00 / 平装 / 吴燕莛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 / 2004-5-1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00 / 平装 / 章艳这两本书闲着时候就看了,非常有趣,学累了是很好的放松。记住,postman是媒介生态学的直接创始人,从这两本书可以看出他的思考范式。拓展阅读,学有余力的可以看看,这两本书很宏观 很形而上,我也没很好的把握的说。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英)麦奎尔 / 2006-7-1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55.00 / 平装 / 李琨 / 崔保国传播的观念陈卫星 / 人民出版社 / 29.8 / 平装北大老师的书,很少,怎么也得看看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网络传播丛书谢新洲 / 2004-1-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32.00网传方面没什么现成的书,主要还是要考论文,不过谢新洲的这本可以当作基础读物,以前也是有过相关内容的命题的。比就如今年的知沟and信息沟。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杨伯溆 / 2002-1-1 / 人民出版社 / 23.00 / 平装杨伯叙是有强烈政治经济学倾向的学者,从这本书能看出他的思想,我觉得他在出题中也有相当比重,特别是他关注的社会网络化和地域场所化,08很可能命题的!北大新闻传播学评论(共两辑)今年综合中,创意产业一题 第二辑中许静有论文介绍,所以了解北大老师的关注点和研究重点,是考试前必须要做的工作 文化帝国主义,爱德华萨伊德,李琨译看不看都行,萨伊德是东方学的著名学者,06年的试题有体现已经基础读物若你和我一样是从一个理工科的门外汉进入传播学考研,下面几本书将是你必看的,如果连自己学的这门课研究的对象都不了解,还谈什么年研究生啊。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李彬 / 2005-8-10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49.8 / 平装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李永健等编 / 2003-10-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6.00 / 平装传播学是什么陈力丹07年三月刚出的新书 高中生阅读水平 我站在书店里翻了一遍 鉴于陈的口碑 这本书的质量还是相当不俗的建议理工科开始入门传播学的考生找来看看 陈力丹就如同一个为考研而生的学者 他写的论文造福过千万考生 大家一定不要放过此人的著作研究方法到底有多重要,我想大家都清楚,以下书都差不多,袁方的书是本科社调课的教材,芭比的是研究生的教材 ,建议至少看其中一本,其他两本针对性很强,也建议至少看其中一本。大众传播研究方法(英)安德斯·汉森 / 2004-11-1 / 新华出版社 / 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 / 46.00 / 简装本 / 金兼斌 / 崔保国 / 童菲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美)多米尼克 / (美)维曼 / 2005-7-1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48.00 / 平装 / 金兼斌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美)艾尔·巴比 / 2005-6-1 / 华夏出版社 / 68.00 / 平装 / 邱泽奇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 / 2004-1-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32.00 / 平装最后一点,还是再重复,基础是最重要的!所以,最后推荐的就是中华传媒网出的精编,手里有此书的人可以回去自己对照一下0607年的试题,大大得多啊。考试前两天看几遍绝对是有奇效的。还有最后一点,考试不只是知识和方法,还有其应用,所以仅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考北大必须要做到一只眼看天,一只眼看地,就是既要踏踏实实仔细看书,又要持续关注业界和外部世界的动向,缺一不可(不然出个题你连是什么事都不是到,还怎么应用理论去解释啊),理论看书,热点看论文,时事看网络,切记切记!总算写完了,为了这个书目思考了近两个月,熬了一个夜,但愿能给后来者一点帮助。不过考研终究是一个人的战斗,独立的思考和搜集信息比知识更重要,有问题可以给我留言或回站内,但问之前一定要先自己去寻找答案啊。祝大家成功!考研加油站

不一定,你需要查询相应的期刊号才能知道是否正规。例如《文化艺术研究》杂志,已经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拥有双刊号,是合规的期刊。查询方法:登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址,在查询页面输入期刊名即可查询结果。

文化学刊是省级期刊。

《文化学刊杂志》创刊于2006年,辽宁地区出版,国内刊号21-1545/C,期刊级别:省级期刊。该刊观点新、实践性强、信息量大,综合影响因子0.028,是辽宁社会科学院主管,辽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期刊。

没有一个政府部门给刊物划分级别,所谓的刊物级别只是期刊行业的一种认识和一些社会机构推出期刊目录。虽然没有划分,可有些评审部门对期刊级别有要求,期刊的级别高,适合晋升的级别也是相对较高。以下为本刊的基本信息,可供作者参考。

《文化学刊》杂志收录和荣誉:

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优秀期刊

名词解释: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文化学刊》杂志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文化视点、地域文化研究、传媒文化、文化哲学、文化产业研究、文学评论、传统文化、文化与教育、法律文化、语言与文化、文史论苑

  • 索引序列
  • 欧洲文化概要论文题目
  • 欧洲文化入门的论文题目
  • 欧洲美术论文题目
  • 欧洲历史论文题目
  • 文化研究欧洲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