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仔猪腹泻毕业论文

仔猪腹泻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仔猪腹泻毕业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猪养殖量的增加,猪疫病的流行形势变得更加复杂。腹泻是猪的常见病。流行性腹泻是一种经接触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该病的主要病原体。不同年龄、不同品种、不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此病。

根据仔猪实际情况,给予恢复血清2 ~ 3mL,口服3 d,每日2次,如果仔猪出现腹泻,应增加恢复血清的数量和剂量。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因此,需要在饲料和药物的治疗上加以注意,才有可能让猪流行性腹泻的情况有所改善。饲养员可以将康复血清的剂量增加到1.0g,每天饲喂2次,连服2天,以后再增加剂量1.0g,连服2天。仔猪腹泻的治疗应根据仔猪的具体病症,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应以控制仔猪的排泄为主,注意补充水分、电解质、维生素等,补充足够的营养。在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给母猪输入带毒病毒的仔猪,以免母猪感染其他病毒而造成仔猪流行性腹泻。饲养员要严格执行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减少药物的使用,减少对仔猪的损害。仔猪在腹泻的情况下,要采取适当的补液措施,以保持机体的营养需求,避免过度消耗,导致仔猪营养失衡,对仔猪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要及时补充维生素与氨基酸,调节机体的代谢功能。仔猪在腹泻后,应对仔猪进行适当的补充,如采用多种维生素与氨基酸,来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防止营养不良。在仔猪腹泻期间,应禁饲1周左右。如果仔猪已经排泄不良,且粪便的颜色变成暗绿色,则应采取脱水措施,以降低仔猪的消化负担,加速对仔猪的治疗。

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一般分为传染性腹泻与非传染性腹泻,进一步细分的话,传染性腹泻又可以分为病毒性腹泻与细菌性腹泻;非传染性腹泻可以细分为抗原过敏性腹泻、应激性腹泻和消化机能性腹泻。

1.传染性腹泻。主要是靠加强猪场管理、药物预防,以及接种疫苗等。

A.猪场管理方面,坚持自繁自养,对于引种的仔猪要做好隔离观察,同时要十分重视做好母猪的产前、产后以及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B.新生仔猪,注意保持猪舍内的干燥、清洁、温暖,保证饲料和饮水的干净。可以选择在母猪产前2-3周注射疫苗,也可在仔猪饲料中加入预防的药物,从而起到预防仔猪腹泻的作用。

2.非传染性腹泻。加强饲养管理,要保证妊娠母猪的营养均衡,提高母猪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仔猪的抵抗力。仔猪的饲料要减少蛋白质含量,这样可减少仔猪的消化不良。另外,还应避免随意更换仔猪饲料,以降低抗原反应的发生。

目前针对仔猪腹泻这一问题,很多猪场和企业都在运用艾吉利和艾吉强。前者作为新一代产房腹泻辅助解决方案,是多种特异性卵黄抗体的复方制剂产品,为仔猪健康保驾护航;后者是多种特异性卵黄抗体的复方制剂产品,净化母猪消化道、减少母猪向产房排毒,这是解决产房腹泻的关键步骤。

免疫接种是该病的有效防控途径。市售有该病的灭火苗和弱毒活疫苗,大都是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可根据猪场情况选择使用

(一)猪腹泻的疗法 腹泻是猪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率达50%~60%。 1.停食法:停食是治猪腹泻最简单的一种疗法。 它主要用于中毒引起的一类腹泻, 如饲喂过有毒、霉变饲料引起腹泻。 治疗时首先采用停食法, 防止有毒, 霉变饲料继续进入体内, 让毒物迅速排除猪体,切忌早期使用治泄药, 造成闭门留寇,同时选用最佳的解毒药, 采取对因治疗。常用解毒药有解磷定、美蓝、阿托品、葡萄糖等。 2.驱虫法:这类腹泻主要表现患猪呈现慢性腹泻, 体瘦, 被毛粗乱, 精神不振, 生长迟缓, 发育不良, 泻粪渣粗, 有时虫随粪便排出体外等症状。取粪便镜检, 有大量的虫卵存在。 治疗时, 应选用驱虫法, 虫驱掉腹泻即止。常用的驱虫药有敌百虫、盐酸左旋咪唑、阿福丁等。 3.抗生素疗法:该法主要用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类腹泻。这类腹泻的特点是有一定的传染性, 共同的临床症状, 相同的病理解剖特征。取病料进行试验室诊断, 可检出病原性微生物。对患有一、二类传染病引起的腹泻, 在选用抗微生物等药物治疗的同时, 还要采取隔离、封锁、消毒、紧急接种疫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常用的抗微生物药有磺胺类、呋喃类和抗菌类等药。 4.口服补盐类: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猪体都要失去大量的水分、盐分、糖分和其他营养物质, 给猪体带来一定的不良后果, 严重时还能危害猪的生命。 脱水造成仔猪死亡通常是水和电解质紊乱所致,因此补液是减少死亡的一项关键措施。但常规的静脉输液疗法因使用不便而很难在治疗腹泻之中应用。口服补液盐简单易行、经济,在治疗畜禽腹泻上取得显著的疗效。口服补液盐由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葡萄糖组成,具有补充水分、电解质、调节酸中毒和补充营养的作用。应用时每25克加水1 000~1 500毫升,任其自由饮用或灌服,灌服量每天4次,用量为轻度腹泻50~80毫升,中度脱水80~100毫升,重度脱水100~130毫升,总液量要求在4~8小时内用完(二)仔猪副伤寒的诊治 2003年下半年,我市某养猪户先后3批购进仔猪216头,购回后7天用2头份的猪瘟苗防疫。11月中旬,一圈刚购进的16头猪发病,到12月初先后有67头猪发病,死亡13头,兽医用青、链霉素及磺胺嘧啶治疗,效果不理想。经我所剖检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副伤寒。�1 临床症状 病猪消瘦、被毛粗乱,皮肤苍白,精神差,喜打堆,体温40~41℃,眼角有脓性分泌物。病初表现便秘,后腹泻呈淡绿色,有恶臭味,1周后猪耳末端、颈部、腹部出现紫斑。�2 病理变化 共剖检25 kg体重左右病死猪2头,均见脾脏肿大,呈蓝紫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灰白色脑髓样;在大肠的后段黏膜上有棕褐色的大小不等的坏死性假膜覆盖,撕开假膜,可见溃疡;其中1头肝上可见散在的点状坏死灶。其他脏器未见异常。�3 实验室诊断 (1)取病死猪的肝、肠系膜淋巴结、心血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小的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菌.(2)无菌取病死猪的肝直接涂布于普通琼脂、S.S.琼脂上,37℃培养24 h时,均长有直径�2 mm�、湿润的灰白色小菌落。挑取典型菌落染色镜检,可见到小的革兰氏阴性菌.(3)取典型菌落均匀涂布于普通琼脂板上,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高敏;磺胺嘧啶、土霉素中敏;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低敏。(4)随机对�8头�病猪采血,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瘟抗体,诊断液由省畜牧兽医总站提供,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8份血清抗体均为3log�2和4log�2。结合剖检病变,排除猪瘟感染。�4 防制措施 (1)深埋病死猪,病猪隔离饲养,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2)有病猪选用丁胺卡那霉素针剂,10 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续用药5天。(3)全群使用氟哌酸拌料,每次10 mg/kg体重,1天3次,饮水中加入可溶性多维,连用1周。按上述方法用药,除3头症状较重的猪死亡外,其他仔猪均恢复正常。(三)母猪难产治疗法 母猪难产要立即进行助产,助产人员应剪短指甲,手和手臂应用0.1%高锰酸钾液或者2%来苏尔液洗净,再用酒精消毒,然后在手和手臂上涂上油类润滑剂。猪外阴部周围也可用上述浓度的来苏尔液或高锰酸钾液消毒。助产器械也要煮沸消毒。根据母猪难产的不同情况,对症施治。对老龄体弱的母猪,可注射脑垂体后叶素10~30单位,促进子宫收缩,使仔猪产出。如半小时左右胎儿仍未产出,助产人员可将手伸入产道,按摩子宫颈,随着母猪阵缩,将胎儿慢慢拉出。对母猪羊水排出过早、产道狭窄干燥、胎儿过大等引起的难产,可向产道注射油类润滑剂,助产人员将手伸入产道,随着母猪阵缩,缓缓地将胎儿拉出。对胎位异常而引起难产的母猪,助产人员可将手伸入产道,推入胎儿后肢或前肢,取出胎儿;如果母猪产道干燥,可向产道注射清洁的润滑剂。如果无法矫正胎位,又不能或不宜进行剖腹产,可将胎儿的某些部位截断取出。在助产过程中,要尽量防止损伤产道和感染,助产后应当给母猪注射抗菌药物,以防感染。母猪不吃或有脱水症状,应在耳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500~1000毫升,维生素C0.5克,加强对母猪的产后护理工作。(四)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 山东省费县4-6月某养殖场的猪群中流行一种以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为主的疾病。该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在不到2个月内相继有204头猪发病(占猪群总数的68%),死亡82头,死亡率为40%。经调查综合诊断,最后确诊为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后,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养殖场共养猪300头,均为3~4月龄育肥猪。4月初,天气连阴雨,猪群中曾出现过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现象,当时诊断为感冒,用抗生素(主要是卡那霉素)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4月11日后,猪群又相继发病,发病后仍使用卡那霉素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反而愈加严重。从4月11日至5月25日,共发病204头,死亡82头,发病率68.5%,死亡率40%。确诊为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经及时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综合治疗,2天基本控制了病情,以后未再发生猪只死亡。�2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一般在40.5~42℃,呈稽留热型。病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步态不稳,眼结膜充血,尿液发黄。除少数猪拉稀粪外,多为干燥粪便,呈煤焦油色。有的粪便上附有黏液,可视黏膜发绀,呼吸增数,咳嗽,脉搏加快。有的呈明显的腹式呼吸;有的耳根、颈部及下腹部皮肤上有红斑,指压退色;有的皮肤上有出血斑。病猪消瘦、衰弱,死亡时间为6~18天。�3 病理剖检 取病死猪和病重猪各4头进行剖检,可见病猪消瘦,皮肤发绀,皮下有瘀血斑或出血点,耳部和四肢有浅紫红斑,各脏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出血,肺出血,有不同程度的间质水肿。有的可见小块肝变区,肺支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样黏液,胸膜有纤维素沉着。有的胸膜与病肺粘连,胸腔和心包积液,腹水稍多;肝表面有点状出血及灰白色或黄色的坏死灶,心包膜和心外膜有出血点;胃底部出血、溃疡;脾有出血斑。�4 实验室诊断 (1)无菌采取病猪胸水、腹水、心血、淋巴结、肺脏、肝脏、脾脏等进行涂片和触片,经革兰氏或姬姆萨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散在的卵圆形、两极染色的细小杆菌和弓浆虫滋养体以及假膜。(2)无菌取病猪肺及支气管内黏液,接种于绵羊鲜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 h后,细菌生长良好,形成淡灰白色、圆形、光滑、湿润、露珠样小菌落。菌落周围不溶血。从典型菌落钩取纯培养物制成涂片,进行染色、镜检,发现散在的卵圆形、呈明显两极着色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几种培养基37℃ 24 h纯培养后,发现本菌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不生长;在血清琼脂平板上生长,形成淡灰白色、露珠样、表面光滑闪光、边缘整齐的小菌落,于45度折光下观察时,菌落呈蓝绿色带金光,边缘有窄的红黄光带;在肉汤培养基中呈轻度混浊,于管底生成黏稠沉淀,表面形成菌环。 (3)用分离菌的纯培养物做各项生化试验,结果该菌能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鼠李糖、山梨糖、肌醇、伯胶糖;可产生靛基质和H�2S,M.R.、VP试验均为阳性,不液化明胶。 (4)用pH 7.2的PBS将病猪脾脏和淋巴结研磨制成1∶10悬液后分成2份,第1份不加任何抗生素,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3 ml;第2份每毫升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 000 IU(μg)处理后,按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5 ml,结果第1组小鼠在接种后48~�72 h内全部发病死亡。取其濒死小鼠的心血、腹水、脾脏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均检到卵圆形的两极染色的小杆菌和典型的弓浆虫。第2组小白鼠在�10~�12天内全部发病。取其腹水抹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游离的弓浆虫滋养体。 (5)从病猪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后作燃料试验,结果为阳性。�综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5 防制措施 (1)将病猪集中隔离治疗,同时改善饲养管理,避免拥挤和受寒,消除可能降低机体抗病力的因素。病死猪严格处理,对全场进行彻底消毒。 (2)对病猪可用青霉素(按1.0万~1.5万IU/kg体重)、链霉素(按10~20 mg/kg体重),增效磺胺6�甲氧嘧啶注射液(10 ml中含TMP 0.2 g,SMM 1.0 g,按2种药总量计算为20~25 mg/kg体重),进行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用3天后改用土霉素和SMM按500 mg/kg混于饲料中喂3~5天。(3)未发病猪可用土霉素和SMM以500 mg/kg混饲3~5天。经采取上述防制措施后,很快猪只停止死亡,并控制了疫情

仔猪腹泻研究现状论文

仔猪频繁腹泻怎么办?浅析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与治疗方法

本文着重探讨仔猪营养性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配套保健防控方案。1 营养性腹泻发生原因1.1 母猪因素 母猪乳汁是仔猪主要营养来源,因此,母乳对仔猪营养性腹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母猪过肥或临产前饲喂大量精料,饲料中蛋白质或脂肪含量过高,使乳脂或乳蛋白含量过高,导致仔猪消化不良引起腹泻。(2)初产、老年母猪由于泌乳不足,无法满足仔猪对免疫球蛋白和营养的需要,导致仔猪免疫力低下,营养消化不良,发生腹泻。(3)母乳成分的突然变化,导致仔猪消化吸收不适应,引发腹泻。1.2 仔猪因素 仔猪的生理特点:(1)胃肠功能不健全消化系统不完善,消化酶、胃酸分泌不足;(2)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没有建立;(3)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4)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能力差。由于上述营养生理特点的限制,导致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低,免疫水平低下,对环境变化敏感,从而使得营养性腹泻发病率高。1.3 日粮和饮水因素1.3.1 日粮营养搭配不合理日粮中营养物质的缺失或搭配不合理也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如日粮的能量或蛋白质浓度过高,严重影响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此外,仔猪日粮中添加矿物质元素(铁、硒、铜)和维生素(VBi),对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高铜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有促进作用。因为铜可显著提高仔猪小肠脂肪酶和磷脂酶的活性,从而提高饲料脂肪的消化率,促进断奶仔猪健康生长,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1.3.2 日粮电解质不平衡、pH值过高日粮中的电解质平衡可直接影响仔猪体内和消化道内的电解质平衡,电解质不平衡极易造成仔猪体内和消化道内电解质的不平衡,导致仔猪消化吸收紊乱,从而引起腹泻。断奶仔猪本身就因胃底腺不发达,胃与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尚未完全建立,胃腺功能差,导致胃内pH值较高。再加上日粮中pH值过高更会导致胃内酸度下降,为病原菌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进而大量繁殖,引起肠壁发炎、水肿,消化吸收能力降低,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积聚肠腔,从而引发仔猪腹泻、脱水,甚至死亡。1.3.3 日粮中蛋白质比例过高饲粮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不仅引起仔猪消化不良,还会增加日粮抗过敏的发生。未消化的蛋白质进入仔猪后段肠道内,会被有害细菌降解产生氨、胺类、酚类、吲哚、硫化氢等腐败产物,导致腹泻的发生。1.3.4 日粮抗原的过敏反应仔猪断奶后切断了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的来源,但由于主动免疫,尤其是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饲料中的抗原物质(包括无害的蛋白质)通常可激发系统的免疫反应,在获得免疫能力之前,饲料抗原容易引发仔猪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过敏反应可使仔猪肠黏膜损伤、绒毛变短、隐窝增生,吸收功能降低,从而引起腹泻。其中植物性蛋白质是引起仔猪肠道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抗原物质。1.4 断奶应激仔猪断奶后,要经历从分娩栏到保育栏,母仔分离,使仔猪失去了母猪的保护,由依附母猪生活变成了猪独自生活的心理应激过程;还要经历环境应激,新组合的群体在新的环境中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可能发生情绪焦虑、咬斗等现象,加上自然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易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2 仔猪营养性腹泻调控仔猪腹泻应“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在仔猪未发生腹泻时,就应因地制宜分析可能导致仔猪营养性腹泻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就能达到防患于未然。“防”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在母猪妊娠期,加强对其的饲养管理,杜绝母源性腹泻的发生;(2)配制合理的日粮,以提高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饲料添加剂促进仔猪肠道健康发育,有效降低营养性腹泻的发生。2.1 母猪饲养管理 首先,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要给予优质稳定的饲料,从而保证母乳质量和产量的稳定。其次,保持母猪舍的干燥卫生,严防母猪疾病的发生,切断母乳向仔猪传播病原的途径,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另外,吃奶仔猪乳头,让其吃到充分的初乳。母猪在怀孕后期80天左右,在饲料中添加1%牲命一号,有效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提高仔猪出生重及抗病力同时可有效防止母猪产前产后瘫痪; 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2%,可有效提高泌乳质和量,促进子宫复旧,明显减少仔猪腹泻情况。2.2 仔猪营养调控2.2.1 配制合理的仔猪日粮 针对仔猪消化机能发育不健全这一特点,配制营养全面、营养素比例适当的日粮。选用蛋白含量较低的饲料,一般蛋白含量18%-20%为最佳。同时建议在仔猪断奶前一周及断奶后半个月内在饲料中添加使用“护仔康1号”,可有效防控仔猪断奶应激腹泻及营养性腹泻。假若,断奶时仔猪已经出现腹泻或腹泻时间较长,则建议同时还建议在日粮中添加“抗腹泻急救包”,可有效解决腹泻问题。同时根据仔猪在3-4周龄时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的生理特点,提前给初生仔猪补充外源性铁元素,可有效防止仔猪因贫血而导致的腹泻发生。在生产实践中,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d内就应补铁,每头注射铁剂180 mg。在补铁的同时每头仔猪肌肉注射亚硒酸钠I mL,既可解除动物对铁的敏硒在机体中的有益作用。2.2.5 采取补饲措施,防止日粮过敏 提前补饲,减少日粮抗原过敏反应,一般在7日龄左右即可进行补饲,使仔猪的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在断奶前,得到锻炼,促进相关酶的分泌,加强对饲料蛋白质尤其是植物蛋白质的免疫耐受性,以适应断奶后采食。,断奶前采食少量补料的仔猪不仅腹泻率高于突然断奶仔猪,而且腹泻暴发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由此可见,仔猪在7日龄补饲效果最为明显,但是前提是一定要使仔猪有足够的采食量,若非如此仔猪腹泻率、腹泻频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升高。3 结论仔猪营养性腹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单一的调控措施都是片面的,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腹泻,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真正有效防控好仔猪营养性腹泻疾病。

一、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论文写作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论文写作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论文写作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二、设计设计是在论文写作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

用龙达的肠毒特效一针灵吧,用过你就不会再为仔猪腹泻烦恼了。

仔猪病毒性腹泻研究论文

[摘要] 仔猪腹泻是猪的常见多发病,易造成仔猪死亡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到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危害较大。在规模养猪生产实践中,仔猪腹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防治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据统计,仔猪的死亡率一般为20%-30%,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于仔猪腹泻的占总死亡数的49%左右,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如措施得当,防治及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避免疫病带来的损失。本文简单对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规模猪场;仔猪;腹泻;防治 仔猪腹泻是仔猪饲养阶段相当普遍的问题,特别是中小规模猪场。此类症候发病率常常在20%-30%左右,严重的小猪场甚至到70%-100%发病,并引起一定量的仔猪死亡,痊愈猪生长缓慢,推迟出栏时间,给养猪业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们在实践中对该类症候采取预防、治疗、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整理出来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以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 一、病因 我们认为仔猪腹泻是一类综合症候,多种原因引起的仔猪腹泻、下痢,甚至脱水、水肿的仔猪疾患。 1.病原微生物,细菌以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大肠杆菌常见,病毒类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等。外部环境的变化,饲料、饲喂方式的改变,也能引起内源性感染引起腹泻。 2.饲养管理方面,补料、断奶、转圈等因素引起仔猪应激;母猪少乳、缺乳也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仔猪怕冷,如不能搞好保温工作,铁、硒等微量元素不能及时补充也是此病的诱因。 二、防治措施 采用加强饲养管理,综合防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 1.疫苗预防注射,针对本场常发生的仔猪腹泻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注射,如用大肠杆菌四价基因苗或自家苗在母猪产前20d接种可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注射疫苗使仔猪获得主、被动免疫是一种经济、方便可行的方法。 2.抓好母猪产时管理。母猪进入产仔栏(床)前应对产房彻底消毒,可用2%烧碱液消毒产房,对产栏、产床可用1‰碘黄金消毒液消毒。产前对母猪的腹部、乳房、外阴部用1-2‰温热的高锰酸钾水擦洗,然后用温开水洗净,用干净的干毛巾擦干,保证卫生接生。 3.母仔一针保平安。仔猪出生后未吃乳前口喷2mL鱼腥草加2万单位的庆大霉素,同时母猪注射800万单位青霉素、100万单位链霉素,20mL鱼腥草。可防治母猪产后感染仔猪奶源性腹泻和清理仔猪胃肠道预防仔猪腹泻。 4.搞好仔猪管理。正像我们分析病因时,仔猪刚出生时是怕冷的,仔猪出生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30℃,以后逐步降温至22℃左右,简单的可用灯箱保温,有条件的小猪场自制应用电热保育箱也取得明显的效果。及时补料,仔猪出生后5d开始诱食,也可人工塞入仔猪口腔2粒颗粒料,不但可使仔猪胃肠尽早适应饲料,还可明显提高断奶重。注射铁、硒针剂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仔猪抵抗力。仔猪刚断扔时应限饲,并采取少添勤喂避免腹泻。为预防细菌感染可在仔猪3、7、21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0.5mL、1mL、1.5mL;此方法在多个中小猪场应用效果很好。 5.抓好卫生防疫和消毒工作,根据附近村及本村养猪场疫情情况,依照《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场的饲养管理,制订疫病防疫和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按计划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对猪舍、场地、用具、饮水进行定期消毒,无疫情时7d消毒一次,疫情临近时,每天消毒一次。有条件的猪场建沼气池对排泄物进行处理。发生仔猪腹泻时,及时隔离病猪,及时清洗、消毒被污染的圈舍、场地。 6.饲喂添加剂:由于仔猪消化器官发育尚不完全,消化机能不健全,就需要添加助消化类添加剂如柠檬酸、酶制剂、益生素、微量元素等添加剂保证正常消化,增强机体抵抗力。如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1%柠檬酸维持胃内正常PH值,保持一定的酸度,可以激活消化酶,有利于乳酸杆菌的繁殖,提高消化能力,并且对有些病毒的生长繁殖起到抑制作用。 三、药物治疗 正确用药、早用药、用对药是减少患病仔猪死亡的重要方法。 1.对因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母猪可采用饥饿疗法,即减一顿料即可,但是应保证有清洁的饮水,母猪、仔猪同时注射鸡新城疫I系50羽/头干扰病毒繁殖可起很好的治疗效果。 2.仔猪后海穴注射十滴水每头5mL,一天一次,一般2次可痊愈。 3.土霉素0.15g,SG0.25g,Tmp0.05g,次碳酸铋0.2g,VB10.2 g共研末,加水少许拌成糊状,用器具送入仔猪口中每天2次,2d仔猪可痊愈。 4.用去氧氟沙星口投,连用两天,就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5.调节生理机能,对症治疗,缓解症状。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mL,维生素B12mL,30%维生素C2mL混合后采用腹腔注射。仔猪体型小,静脉注射有一定难度;腹腔注射部位一定要准确,避免扎伤肠等器官。 6.中药防治。仔猪白痢散由白头翁、黄连、车前子等组成。 以上药物方法可选用一至二种使用,减少仔猪死亡,提高养殖场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国汉,阙俏敏.规模猪场仔猪腹泻综合防治措施初探.畜牧市场,2009(07) [2] 王红宁.仔猪腹泻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中国畜牧杂志,2006(06) [3] 高广生,孙放.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介绍.养殖技术顾问,2011(03) [4] 李兵,韩建强.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病因与防治对策.农技服务,2009(02)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类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胃肠病变为主的传染病。母猪的发病率为15%~90%,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100%。病的潜伏期,新生仔猪为24~36小时,育肥猪为2天。临床表现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大小猪均可发病,年龄越小,病情越重。粪便稀薄、呈水样,淡黄绿色或灰色,体温稍高或正常,精神、食欲变差。哺乳仔猪发病表现呕吐、水泻,肛门周围皮肤发红,1周龄内的仔猪常在水泻后3~4天因严重脱水而死亡;断奶后的仔猪与育肥猪的病程约持续1周左右。成年猪一般症状不明显,有时仅表现呕吐和厌食。主要病理变化是小肠绒毛萎缩,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肠内容物呈水样。[防治措施](1)目前可利用细胞弱毒苗来预防,在母猪分娩前5周和2周,分别口服疫苗。母源抗体可保护仔猪4~5周龄内不发病。(2)对病猪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温暖、清洁、干燥,供足饮水可减轻病情和降低死亡率。

一例仔猪腹泻的诊断与研究论文

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1是仔猪的消化系统不够完善2是由以前的乳水变为硬的饲料;3是环境的突然变化,出现较强的应激,引起内循环骚乱--拉稀,不食,发烧等,如果改变的环境较差, 发病率更高, 严重的引起消化道溃疡--僵猪增加. 脱水死亡率增加 等,,,二:病因: 肠纤毛和肠壁受到多方面原因, 导致的破坏.和变性。 药物就不能“对因”治疗,所以治疗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只能加强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三:预防*断奶前:1:五日龄开始饲喂教槽料,少喂多餐(一次喂10粒,过了半天,把剩下的倒给母猪吃,换新料),不许教槽里断料,什么时候都要保证里面有几粒料。 可在教槽料里加些葡萄糖,可增加采食,但不要过多的加,不能会引起血糖过高,影响食欲。2:喂些(10厘米以下)红土,仔猪可从中得到铁. 锌等矿物质元素,还可以加强胃肠的适应性,从四日龄开始,每天喂一点(5—30)克。3:十日龄开始喂些适口性好的蔬菜,如南瓜,西红柿,,随着日龄的增大,可以变为纤维含量稍高的青菜,如包菜,牧草等。量也随着日龄的增大而增大。4:注射长效抗生素,选择一些血药浓度保持久. 抗菌广的药物。如市场上的“得米先”,三针保健 ,选择 3 日,7日, 15日龄保健, 因为仔猪食入这么多外界物质,也会带入一些病原,所以最好是保健。*断奶(21天)后:1:对断奶后换的环境要求严格,如室温. 空气质量. 干净干燥等。。。2:选择含消化霉品种多.含量高 等有利于助消化的物质多的乳猪料,连用7——10天,再过度换为保育料。3:在换保育料的时候,在保育料里加复合消化霉+益生菌, 减轻胃肠的任务,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4:断奶后,在饮水中加药5天, 加药的思路;抗应激(多维),增强抵抗力(鱼腥草或板蓝根等中药+黄芪多糖) , 减少病原的侵入(抗生素,本场菌体的敏感药物), 多维+鱼腥草+黄芪多糖+抗生素断奶仔猪的拉稀是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观察,总结,把自己的损失降 到最低!

(1)免疫接种。在母猪临产前3周左右,按剂型及新产品说明标签的要求日期及使用方法,给母猪注射或口服仔猪大肠杆菌腹泻菌苗,抗体可通过初乳使初生仔猪获得免疫能力,对预防仔猪黄痢和白痢有重要作用。据报道,疫苗接种后仔猪腹泻发病率由67%下降到6%,平均死亡率从87%下降到0.7%,总保护率在90%以上,断奶成活率提高20%,也就是说,每窝仔猪可多成活1~2头,且仔猪断乳个体重比对照组提高1千克以上。由于仔猪必须通过母猪的初乳接受免疫抗体,所以一定要使仔猪在初生6小时内吃到初乳。对无力吸吮乳头的弱小仔猪,可将初乳挤出后用吸管或洗眼皮球投服。(2)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3)做好消毒工作。除在场、舍进门处设人员及车辆消毒池外,对猪舍要定期消毒,特别是在母猪产仔前,要预先把产房、产仔笼、育仔箱、褥草等通过物理和化学两种方式消毒。物理方法是指在阳光下反复曝晒(褥草及保温箱等)及高温蒸煮(衣服及用具等)。舍内消毒除可用火焰灼烧法(用火焰喷射器或火焰喷灯)外,常用化学消毒制剂进行消毒,例如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1%~2%溶液,熟石灰(氢氧化钙)10%~20%混悬液(石灰乳),过氧乙酸0.5%溶液,氨水5%溶液等。(4)加强饲养管理。①在妊娠后期的母猪饲料中添加脂肪可提高乳脂率,有助于提高初生仔猪的抗寒力,减少腹泻的发生。②母猪饲料的改变会影响乳汁成分的变化,常引起仔猪消化障碍,故泌乳母猪的饲料不要突然变更,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要过高。③保证仔猪有充足、清洁的饮水。(5)利用好有机酸和微生物制剂。由于初生仔猪胃底腺不发达,生理上缺乏产生足够胃酸的能力,胃的酸性环境主要靠乳中的乳糖发酵产生乳酸来形成。仔猪断乳后,乳酸没有来源,胃内的氢离子浓度降低(pH升高)。一般氢离子浓度在316.3~1585纳摩尔/升(pH5.8~6.5)之间,而大肠杆菌生存最佳氢离子浓度是10~1000纳摩尔/升(pH6~8),当氢离子浓度高于100000纳摩尔/升(pH低于4)时,大肠杆菌生长速度降低甚至死亡。据报道,在哺乳仔猪饲料中,加入0.5%~1%柠檬酸后,肠道大肠杆菌、肠球菌明显减少,乳酸杆菌和酵母菌明显增加,从而减少了治疗腹泻药物的使用。据报道,用益生素微生物制剂给初生仔猪灌服,可明显降低仔猪黄痢、白痢疾的发病率。现售的各种微生物制剂用以预防仔猪腹泻的基本原理是活菌进入消化道后进行繁殖,排除有害菌,并促使乳酸菌等有益菌繁殖,保持肠道内正常微生物区系的平衡。目前,我国生产的微生物制剂有上海生物制药厂的促菌生(又名乳康生、止痢灵)及中国兽药监察所的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还有吉林农业大学的益生素等。这些微生物制剂对预防仔猪腹泻都有效,且不产生抗药性,用量应视每克菌剂中的活菌数而定,一般占饲料的0.02%~0.2%。(6)药物防治。对仔猪腹泻尽量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发病。一旦发病就要采用有效办法治疗,尽量缩短病程。目前,市售治疗仔猪腹泻的药品很多。为提高疗效,减少浪费,应对细菌性腹泻进行药敏试验,从中选择最适合的药品使用。现介绍几种常用药物预防治疗方法:①抗生素预防。母猪产前1周,按千克体重500毫克的剂量喂精制土霉素,仔猪出生后立即滴喂链霉素2滴(约5万单位),1小时后再进行哺乳。这样,仔猪从初生至7日龄内几乎不发病,8~20日龄的发病率比对照群大大降低。②补液疗法。造成仔猪腹泻死亡的根本原因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过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疗效良好的口服液(1000毫升温开水中加入20克葡萄糖、3.5克氯化钠、2.5克碳酸氢钠、1.5克氯化钾),任腹泻仔猪自由饮用,或按每千克体重100毫升灌服,每天灌服3~4次,直至痊愈。这种口服液需现配现用,而且早服用效果较好。③蛋清霉素治疗。据高春奇撰文介绍,用鸡蛋清与抗生素混合液注射治疗小猪腹泻疗效显著。具体做法:选取新鲜鸡蛋,用消毒好的针头抽取蛋清(每枚蛋可取10~15毫升),加入青霉素40万单位。在每头仔猪颈部肌肉或交巢穴(尾根与肛门中间凹隐处)穴位注射4~5毫升,1~2次可治愈。

本病的潜伏期随着猪日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仔猪为12~24小时,大猪2~4天。①哺乳仔猪。患猪突然呕吐,严重水样腹泻;下痢乳白色或黄绿色,带有未消化的小块凝乳,有恶臭;多数发病后2~7天死亡;5日龄内仔猪病死率95%~100%。②肥育猪。染、发率可达100%。突然发病,水样腹泻,食欲不振,下痢,粪便呈灰色或茶褐色,内含少量未消化食物。病程约5~7天,腹泻初期有极少数猪呕吐。③成猪染病但绝大多数不发病,部分猪轻度腹泻或一时便软便,对体重无明显影响。治疗方案:在治疗方面,由于此病发病急,病程短,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越早,疗效越高,可减少死亡。可用于猪群的预防和治疗。采用肠清 鞣酸蛋白 阿托品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性腹泻病。1、首先,先注射阿托品,按照每头2-4mg注射;严重病猪可后海穴封闭。2、肠毒清100斤/套,连用23天,同时口服次硝酸铋2-6g或鞣酸蛋白2-4mg,活性碳2-5g。中药可选用地榆炭、肉桂、煅龙骨、神曲、煎煮饮或灌服,一日二次疗效极佳。满意请采纳,如病情紧急(特殊)可点击我头像或名字,有专业的老师在线为您解答

儿科腹泻病毕业论文

诊断:1.小儿慢性腹泻伴脱水2.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钠血症3.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碱中毒?4.发热待查治疗方案: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治疗。24小时内补液,1:10kg每天生理需要量为10*100ml/kg=1000ml2:补充累计损失量1)该患儿体重应为(9+9)/2=9kg,患儿10kg无明显脱水,可以按轻度脱水治疗。2)先扩容,2:1液200ml(20ml/kg),30-60min内输入;3)800ml(80ml/kg)2:3:1液8-12h输入;4)续补100ml-400ml(10-40ml/kg)2:3:1液余下时间内补充.3:总补液量已达1100-1400ml,见尿补钾或是在补液6h后在补,可以酌情加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每次1-2ml/kg).至此,24h补液完成。

马上到了腹泻高发季了。

腹泻是我国的常见病,发病率高。 我国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全球范围内,腹泻病是造成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约有76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病;另外,腹泻也是造成五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1]在我国,腹泻病也是小孩子中排名第二位的常见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2]我国五岁以下儿童平均每年会腹泻3次左右。[3]

根据2010年全球儿童死亡原因报告-WHO/UNICEF显示:

其中,第二大死因——急性腹泻的主要危害就是:脱水

口服补液盐是20世纪腹泻研究领域的最重要成果。

为此,世界卫生组织长期努力推动腹泻诊治方案和口服补液盐ORS的指南的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在新版的《腹泻指南》是综合了腹泻病治疗两项成果:

但是目前国内,口服补液盐的普及率还很低。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在2013年4月12日发出的 “预防及控制肺炎和腹泻的综合性全球行动计划”中,呼吁“让90%以上的腹泻儿童用上口服补液Ⅲ”[6]

腹泻病的定义

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其中,病毒性腹泻占93.0% , 细菌性腹泻占7.0%[8]。腹泻的症状为腹泻,呕吐,发热,体征为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2005年至2009年,国内外的各个指南及方案均指出腹泻病治疗的首要原则是 “预防脱水及治疗脱水” ,并推荐应用低渗的口服补液盐III溶液。2013年,卫计委制定了《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儿童版》,其中也收录了口服补液盐III,指出它是腹泻治疗的首选药。对于成人腹泻,《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与WGO《世界胃肠病学组织临床指南-急性腹泻》也指出其首要原则是 预防脱水 和 治疗脱水 。

低渗口服补液盐III的循证级别为I,A级证据,对于急性胃肠炎儿童来说,低渗口服补液盐应作为一线治疗方案(I,A)(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与静脉补液相比,肠内补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而且对于大多数儿童均有效(I,A)(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9] 由于使用低渗口服补液盐(ORSIII)比等渗口服补液盐(ORSI、ORSII)更能够减少排便量,减少呕吐次数和静脉治疗(I,A)(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9],因此,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用口服补液盐III替代口服补液盐I、II。

只有以下情况才需要静脉输液(Vb,D)(强推荐):

我国《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也明确指出: 患儿腹泻一开始,就需要及时使用ORS Ⅲ预防脱水。[10]轻至中度脱水,及时应用ORS Ⅲ纠正脱水。 用量(ml)= (50~75)ml X体重(kg),4h内服完; 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并辅导母亲给患儿服用ORS Ⅲ[10] 同时,《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还提出适用于无脱水征和轻度脱水的腹泻患儿的 “腹泻病的家庭治疗四原则” [10]

第三代口服补液盐配方具有科学合理性。15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397例儿童急性腹泻患者,腹泻病程不足5天。 (分组为:接受低渗ORS或标准ORS的治疗) 临床研究显示: 与WHO的标准ORS比,低渗ORS可明显减少儿童呕吐次数、粪便量、缩短病程、减少静脉补液的需要; 在50000名成人和儿童腹泻患者使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无低钠血症的发生,显示 低渗口服补液盐是安全的 。[11]

《WHO/UNICEF低渗口服补液盐配方专家咨询会议纪要(纽约.2001)》的结论也指出: 低渗ORS治疗急性非霍乱腹泻,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可明显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该《纪要》同时指出:研究表明低渗ORS的优势在于:

针对于补液速度,有研究显示,第三代口服补液盐补液速度 约为清水的4倍 。[13]

另一项证据显示,第三代口服补盐液ORSIII 治疗轻中度脱水与静脉补液同样有效,且开始治疗更为迅速! 下面是一项针对73例中度脱水的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研究得到的数据:ORT与IVF同样有效;4小时补液成功率和住院率,ORT不逊于IVF;ORT开始治疗更为迅速;中度脱水,ORT更合适。[14]

澳大利亚版口服补液盐Hydralyte说明书中,罗列的一些适用情况供参考: ORANGE FLAVOURED ELECTROLYTE POWDER

( 第三代口服补液盐,也可以成为口服补液盐III,ORSIII,ORS3。 ) [1] 肖东楼,宋应同,王长鳌,等. 我国腹泻病控制规划的现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5):296-298 [2] 世卫组织. 腹泻病. 2013. [3] 胡亚美, 江载芳, 申昆玲, 沈颖.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4] Li Liu and Hope L Johnson etc.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causes of child mortality:an updated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2010 with time trends since 2000 . Lancet 2012; 379: 2151–61.Published Online May 11, 2012 [5]WHO/UNICEF, 腹泻临床管理新推荐实施指南.2005,8-11 [6] [7]儿科学(第8版),王卫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8] 周浩,张静. 2010年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监测现状分析.疾病监测2012,27(3) [9] 2014年欧洲儿童急性胃肠炎循证指南 [10]《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 2009年8月第47卷第8期 [11] Seokyung Hahn,YaeJean kim,Paul Garner.Reduced osmolarity oral rehydration solution for treating dehydration due to diarrhoea in children:systematic review. 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01,323:81-5 [12] WHO Department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And Development.Reduced osmolarity oral rehydration salts (ORS) formulation – Report from a meeting of experts jointly organized by UNICEF and WHO. UNICEF House, New York, USA, 18 July 2001. WHO/CAH/01.22 [13] Absorption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s from hypotonic, isotonic and hypertonic solutions. J Physiol 1986;373:90P. [14] Oral versus intravenous rehydration of moderately dehydrated childr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ediatrics, 2005, 115(2):295-301.

  • 索引序列
  • 仔猪腹泻毕业论文
  • 仔猪腹泻研究现状论文
  • 仔猪病毒性腹泻研究论文
  • 一例仔猪腹泻的诊断与研究论文
  • 儿科腹泻病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