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业生态地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
1.名优特农林作物的生态地质环境的评价与开发
名优特农林产品产出的最佳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勘查研究方面,有四川柑橘,涪陵榨菜,广西沙田柚,浙江玉环文旦,山东肥城桃,新疆吐鲁番葡萄,河北沧州金丝小枣、元氏石榴,广西荔枝,云南、贵州、河南和山东的烟草,滇西和浙东的茶叶,广西柳江的甘蔗,南宁的香蕉以及山东泰山(东北麓)、河北迁安、北京昌平的板栗、安徽砀山梨等等约40~50种,通过对广大经济农林作物的农业生态地质评价,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名优特产经济;并且各地已积累了大量资料数据,总结了不少理论认识,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及其规律,人们正在寻找或发现了许多新的农林优势区,扩大种植,以及用以推动改造当地劣势区的农林业发展。
2.中低产田及牧区草埸的生态地质环境的研究与改造
对中低产田及牧区草埸的改造,地质和农业部门近年来积累了许多经验,如在宁夏的银川平原(低洼盐碱地),河南平原商丘地区沙僵黑土,河北平原的黑龙港地区(低洼盐碱地)等,人们为了提高作物产量,改善质量,从改良土壤、地质环境的角度入手,在系统研究区域生态地质结构及进行了农业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和生态水文地质结构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井灌、井排,井渠结合方式排盐,降低地下水位或施加岩矿添加剂(如河北农业大学用沸石等)改良土壤,效果显著。前地质矿产部物化探研究所通过1∶20万区域化探扫面资料,研究了Zn、Cu、Co、Mo、B等在不同地区的含量与作物产量的对应关系,总结分析元素含量与标准值的对比,寻找产生生物生长缺陷和低产原因,总结提出当地某些元素与相应作物生长的正常、过量或缺乏的阈值,类似研究的进展为微肥配制与田间投放提供了技术依据,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中低产田及草埸的改造。
此外,在控制水位,充分利用浅层地下水与水资源的持续发展利用方面,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河北地勘局在河北衡水地区开展了“农业—水资源—地质环境”系统工程技术方法的研究,为提高海河平原中部广大中低产区产量及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开展节水农业提供了示范,效果比较明显。
3.农业地质环境的调查与保护
由于农业地质灾害原因或人为活动影响,各地尚有不少废旧矿坑和塌陷区、平原区的砖坑地以及干涸坑塘,此外,还有一些荒山、荒坡、荒地。对此,近年来已引起山东、河北、湖南等地农业地质研究的重视。
许多单位对有关区域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沼泽化、盐碱化、冷浸田、岩土崩塌、泥石流与洪泛淤积,以及工业三废与生活污水及化肥和农药投放过量对土地的污染等等,进行了大量的农业生态地质调查和分析评价,其中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及武汉水利水电大学三家合作,成功地研究了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防治问题,正确指出地质构造沉降、泥沙淤积与筑堤围堰是造成渍涝严重、洪灾频繁、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主导因素,建议实行“淤陆扩湖”的方法顺应自然,采取相关工程措施营造新的协调发展的“人工-自然复合地质环境系统”,为有关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
4.农业生态地质区划与农业生态地质调查
近年来,各地农业生态建设的形势大大促进了当地农业生态地质区划研究的开展,先后有四川、广西、湖北、山东、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江苏、吉林、浙江、云南、贵州、辽宁等省(区)进行了不同级别的农业生态地质区划。主要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涉及气候、地形地貌及岩土结构(个别以地球化学和水资源环境)等影响开发利用农林牧土地资源(特别是有关农业生物生产适宜性)的因素作为区划依据,为科学地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利用区域水土资源提供决策依据,如四川盆地植棉的调整和河北献县枣林种植区划,都曾产生了极大经济效益。
原地质矿产部为促进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九五”期间专门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开展了农业生态地质调查,并在东部地区对低山丘陵、山前平原和中部平原直到滨海平原地区开展了专门的调查试点。目前,也已取得很好的成效,如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在河北中部平原测区,填制了十分富有创意的农业生态地质图,探索了一条与基础性、公益性区域地质调查相结合的调查路子,总结了一套调查内容、方法以及工作具体部署。
5.岩矿的农业利用
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农用岩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目前国内常用的农用岩矿有沸石、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凹凸棒石粘土、海泡石、海绿石、蛭石、石灰石、白云岩、石膏、麦饭石、磷灰石、硅藻土、菱镁矿、蛇纹石、褐煤、草炭、绿豆岩、珍珠岩、凝灰岩、火山渣、浮石、火山熔岩等20多种。分别选作矿物肥料、饲料、农药及其载体,或用于改良土壤。
河南、云南、山东、浙江等地矿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的沸石粉肥及其他专用岩矿微肥,使玉米、烟草、辣椒等作物增产,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使金丝小枣及烟台苹果,玉环柚等提高了产量及糖度,减少了病害。
岩矿饲料的研制近年来进展较大,浙江、江苏、湖南、河南、山东、四川等地矿局利用沸石、海泡石、麦饭石、粘土等非金属岩矿研制猪、鸡、鸭、水貂、牛等饲料及对虾、鱼饵料的添加剂,大大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并缩短了饲养期。
中低温地热水的利用,与其他农用岩矿一样,已被广大有关农业部门所认同。地矿部门协助有关农业单位在华北地区初步建立了20多个蔬菜种植、水产养殖和禽蛋孵化育雏为主的地热农业基地。河北沧州用地热水成功解决鱼、虾、蟹越冬问题,并用4口热水井建立越冬大棚35个,每年催育上百万斤食用菌进入国际市埸;雄县、高阳、固安、河间共建220个地热温室、120多个大棚,其中河间市据粗略统计每年冬春供应200多万斤蔬菜、5万多斤食用菌;天津建立地热孵化鸡埸近万平方米,北京也用来建立大面积农业温室和地热养鱼,获得可观经济效益。
6.农业生态地质工程设计与实践
在农业生态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促进区域农业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综合开展农业生态地质工程设计,促使农业生态地质研究成果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如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在河北元氏地区开展了农业生态地质工程设计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经验。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7.农业生态地质的理论研究与新技术应用
十多年来,农业生态地质研究已使人们深刻认识到:①这个研究领域是地学和农学各自延伸而交叉的结合部,它蕴育有极大生产潜力。它研究“人调控下农业生态系统与地质环境系统间的关系”。研究区域生物生产对地球表生带的最佳改造、利用以及对生物生产的保障和促进关系。②系统论、信息论等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以及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和法则正深刻影响着传统地质学与农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产生、发展和丰富了农业生态地质学或农业生态地学的概念、内涵。③其研究内容包括生态地质结构、生态地球化学和生态水文地质以及生态经济地质的研究。与过去的侧重点不同,它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开发利用,是最好的环境保护。④大量的农林名优特产地的生态地质规律的总结认识,以及对已有地质资料的再认识和国家对农业生态地质调查的重视,这些极大地推动和丰富了地学与农学的交叉渗透及其内涵,并促进了农业地学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一批专著陆续出版,如《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平原生态环境地质综合研究》(林年丰等,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云烟生产的土壤地质背景》(曾群望等,云南科技出版社,1993);《果林农业生态地质研究——金丝小枣农业生态地质环境》(邵时雄和侯春堂等,科学出版社,1995);《区域地球化学在农业和生命科学上的应用研究论文集》(李家熙,地质出版社,1996);《岩土-植物大系统研究》(李正积等,科学出版社,1996);《元素生态地球化学及其应用》(商翎等,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邵时雄、侯春堂主编(1999)的《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Scientist Press International Inc.)等等。
在研究的新技术手段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遥感技术在农业地学中的应用已收到极大效果。其中有北京地矿局应用具有经济、快捷、精度高特点的彩红外航片在北京地区进行1∶2.5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利用遥感技术在黄土高原研究了水土流失规律,岩溶地质研究所采用陆地卫星TM资料和计算机技术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岩溶地区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及农业地质研究等技术,在研究水土流失、宜农草地及再生稻资源的开发、茶园和柑橘等经济作物的选区方面显示了强大的功能,引起国外同行注目,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会议上获奖。河北遥感中心利用遥感技术对河北地区进行了农业地质背景调查,山西、天津、江西结合扶贫工作都曾利用遥感技术进行了类似的农业地质等调查,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农业地质的地球化学调查中,处理有关的图象及化学元素数据(如在河北承德地区),研究稀土元素丰度(吐鲁番盆地),枣果、枣树叶等元素与土壤元素对应关系等等(河北献县),又如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在农业科学上的应用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测试所)以及建立相应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数据库,也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在积极推广应用。
此外,中子水分仪在地下水动态中的观测,利用稳定同位素15N技术观测肥料吸收效果等技术,正在有关农业及地质科研部门逐渐应用、推广。
另外可喜的是,农业生态地质研究也逐渐建立了野外试验基地,如河北景县王瞳水资源农业综合利用试验埸、沧州献县枣林生态地质试验埸、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试验埸等。
被“逼”出来的南极研究 记者:“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门资助您出版专著,肯定了您提出的“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的新方向。而几年前,“粪土层研究”并不被看好,当时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一研究? ”孙立广:“这也是被“逼”出来的。我原先是搞地质化学研究的,在新疆、庐江等地搞过矿产、酸雨等的研究,但在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很多,很难出什么大的成果。恰好有个机会能去南极,我就积极争取去了。 但进行南极研究也有很大的问题,我参加的南极科考队已经是第15次了,之前有很多中国科学家都去过南极,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要想有突破,就必须要选择新的途径。我就选择了国内外南极文献研究极少关注的企鹅粪土层。”记者:您是怎么想到这样一个奇特角度的呢?听说这一研究差一点就“夭折”了?孙立广:我们在环境研究中,主题是认识水、土、气和生物圈面上的物质循环。在过去的南极研究中,人类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气层核试验的放射尘埃都可以在南极冰盖中找到,那在更加精细的研究中,能不能将200年以来人类的进程对环境的影响在冰雪、在湖泥、在企鹅粪土层中反演出来呢?理论上应该是可行的。 不过,等我们到了南极企鹅岛以后,经过千辛万苦,却始终没有找到粪土层。我们看到企鹅们向外强劲地喷射出粉红泛白的粪流,但很快就被雨雪冲刷干净了,根本就找不到沉积下来的粪土层。我是在到了南极1个多月以后才找到企鹅粪的。粪土里“藏”着人类未来 记者:可是,也有不少人认为,你们研究的对象是南极,这与我们生活太遥远了。孙立广:这是一种误解。就拿我们正在进行的人类文明历史记录的研究来说,人类文明对南极的影响并不仅仅是从人类登陆南极大陆开始的,而是早在古埃及文明和中国的龙山文化时期,青铜器的加工冶炼活动就在南极的粪土沉积物被保存了下来。 这就说明人类生活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当代人来说,也是一种提醒。由于南极自然界面对于人类文明与全球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有时候甚至连人类自己都没有感觉到的环境危害,却会在南极的沉积物中被记录下来。记者:在外界看来,你们关注的还是千年尺度上的全球气候、环境等的变化,这对于今天的人类生活有怎样的意义?孙立广:“认识历史时期南极无冰区的生态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反演曾经发生的物种迁移过程、数量变化、生态系统和景观的演化,使我们认识到南极无冰区现代生物物种、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的空间格局的来源。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目标不止于此,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对未来不同时空尺度上气候变化所会产生的影响,我们才有可能作出理性的预测。目前还没有可靠的科学预测能说明人类造成的温室效应完全不可能被另一次自然的变冷过程所平衡或削弱,实际上,75万年来的冰芯记录标志着气候变化给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比起全球变暖给生物界带来的危害毫不逊色。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所做的研究还仅仅只是开始。”人类历史或许就在泥土中 记者:秦大河院士在给您新书写的序言中说,您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中国人在南极研究方面的第一篇论文,是“大器晚成”,您如何看待这一评价?孙立广:这是秦院士的肯定和鼓励,我们也没想到会在一堆粪土里掘出个“国内第一”来。在南极研究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努力,也开辟了一些新的途径,如企鹅粪、海豹毛研究等,但与国际新成果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开辟的这个新方向,已被延伸到了北极等更多区域的生态地质学的研究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这次在决定资助出版我们的专著前,专门邀请4位国内专家对之进行了评议,大家也肯定认为其“展示了我国极地研究在最近几年所取得的高水平、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记者:这几年,你不仅在关注南极、北极,还在关注西沙群岛甚至安徽等地的生态地质研究,是不是想将“粪土研究”推向更广的领域,包括考古?孙立广:是的,我们希望今后能形成一门相对比较独立的学科,但“粪土研究”不是唯一。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新颖性,但其实我们可以将之推演到更广的研究领域中,比如我在蒙城尉迟寺搞的研究,就是采用类似的方法,也印证了一些新的人类历史,但所研究的样本就不是粪土,而是考古挖掘出的沉积层。 人类的历史往往就藏在不起眼的地方,包括泥土中。我希望在将来能找到更多的证据,找到千年人类文明的历史信息,真正找回许多“失落的文明”。
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下面,就以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例加以说明: 1、 服饰与地理 首先,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而太阳光照好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其次,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我国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臂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第三,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有关。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都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与女士的连衣裙,春秋季的休闲装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夹克等。相反,在“四季无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国云南昆明一带,形成了“四季服装同穿戴”的独特景观。 2、 饮食与地理 从主食结构上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它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关。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来讲,就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荐。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3、 住房与地理 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例如北美因纽特人用冰块作外墙;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当今商品房的开发也要考虑很多地理因素,如居住的交通位置、周边配套设施的空间组合、周围环境质量综合状况、居住区内部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距等因素。 4、 出行与地理 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有关。在高山峡谷中,人们利用峡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沙海里,骆驼成为“沙漠之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人们骑着骏马弛骋如飞;在江南水乡,人们利用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来。人们出行,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时间与选择交通方式。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而且对当今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是十分有益的。
如下:
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下面,就以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例加以说明:
1、 服饰与地理 :
首先,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而太阳光照好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
其次,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
2、 饮食与地理 :
从主食结构上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它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关。
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来讲,就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
前言:水文地质资源勘察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专业科学技术寻找追资源,从而达到满足人们生活、工作需求的目的。而在实际的水文地质资源勘察工作中,经常会需要很多问题,因此就需要工作人员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去解决,并为后续开展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水文地质资源勘察工作其实是属于工程地质探查类的技术工作,如果完善勘察工作的技术操作,能够有效的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质量。所以说,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当将技术原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水文地质资源勘察的顺利进行。 一、水文地质资源勘察的工作内容与类型 水文地质资源勘察的工作内容主要体现在:地球的物理探测、水文地质的测绘、水文地质实验、水文地质资源钻探、地下水资源的监测。而其中的物理检测就是通过探测地表物质,并且根据得到的数据寻找钻空位置以及实验地点[1]。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浅层地震法与自然电场法。希望通过该实验获得有关地下水资源质量的相关数据,并且为获取实验结论提供精确的数据参考。在进行水文地质资源的钻探是经常采用的钻孔有:水文地质资源勘察孔、地质资源检查孔、探查与采收相结合的孔以及地热孔。而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则是为了有利于后续的水文地质资源的实验计算。因此为了方便后续勘察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在进行水文地质资源的实验与钻探时,提前预留出很多的钻孔。 二、水文地质资源的勘察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 水文地质资源的勘察工作不仅是寻找水资源的重要办法,同时与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息息相关。所以说,在水文地质的探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工程地质探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并且工作范围较广,相关的地质研究工作难度较大,所以需要将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进行结合,然后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说水文地质资源勘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第一,水文地质资源勘察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找到地下水,解决城市水资源困难等问题,而岩体特性能够为寻找地下水资源提供精确的依据,确保地下水资源位置的正确[2]。而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内容则是对岩上物体的成分以及组成结构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所以说水文资源的勘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第二,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区域能够直接的影响工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说明了对于水文地质资源的勘察工作对于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水文地质资源勘察中需要明白的相关问题 1、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类型 地下水资源可以根据存储介质的性质不同进行区分: 第一,岩类水。指的是具有较大流动范围的,流过岩石中的某一缝隙的地下水。其中缝隙中的岩石特性能够影响到地下水的水质。 第二,因火山活动造成的地下水。这类地下水中含有丰富的碳酸盐。 第三,流过基性岩石缝隙的地下水。因为基性岩石形成的年代很早,所以流过的地下水的水质也较好,其中含有丰富的微量物质。想要探测出不同类型的地下水,需要通过水资源周边的物质进行详细的分析。 2、在进行预测工作时引起的不良地质反映 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地质作用力能够影响到地下水的分布。所以在进行实际的水文地质资源勘查工作时,应当对地质结构进行科学、详细的分析,从而获得更为精确的数据。这样一方面可以作为水资源勘察的依据,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另外,不良的地质能够引起海水的含盐量过高、地面坍塌等问题,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 四、水文地质资源勘察工作的必要性 1、避免因地下水升降导致的地面工程受到危害 如果出现土质稀松、土壤呈现沼泽化等问题,都可能会危害到地面工程。尽管不同区域的地下水位变化不同,但是都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3]。例如,在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地下水位发生变化就会对整个地区的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所以说,在进行水文地质资源勘察工作之前,应当做好探测地区周边的地下水位升降的准备,避免危害到地上工程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2、避免因地下水的动水压导致地面工程受到危害 因为地下中存在着各种作用力,这些作用力相互制约,所以在自然的状态下地下水的动水压的作用力是可以忽略的。但是如果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干烧,就会突出地下水的动水压力,从而导致地面工程受到威胁。这是因为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打破了原先地下水之间的压力平衡,使得地下水周边的土壤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在进行水文地质资源勘察时,还应当重视相关的保护及预防工作。 3、避免因地下水位升降导致地面物理力学的性质受到影响 地面物理的力学性质能够直接的影响地下水的分布与形成,所以在进行水文地质资源的勘察工作时,应当详细的分析地面物理力学性质。其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对岩上物质进行特性分析、确定物理力学整体性质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因此也可以说,地下水位能够影响地面物理的力学性质。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科学技术也飞速的发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为了确保水文地质资源勘察的工程质量,需要对项目中各个环节的技术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避免勘察工作中出现安全事故,影响水文地质资源的勘察结果。望采纳谢谢
近些年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了环境教育,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大纲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教材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了人地关系。列举了大量事例,尤其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求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认识问题,通过教学过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要树立起一种观念: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为此,广大地理教师应努力加强环境教育,力求将环境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通过环境教育不仅使学生增加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使地理科学在联系经济和生产实际中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更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环境教育的进行,学生会自然懂得:地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与社会的生产实践密切相关,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环境教育给地理科学增添了新的活力。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历史性文件,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发展的数量与速度,而且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1993年中国政府结合国情实际,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一个按照国际规范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至此,可持续发展在政策规划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有理论作基础,理论使政策的根基稳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地理学的参与,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必然会进一步给地理学带来发展的机遇。环境教育并不等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因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有联系的两个问题,尽管二者联系相当密切。与可持续发展比较,环境教育强调了协调人地关系,但缺少突出发展的思想,尤其缺少突出资源、环境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常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际仍是将人作为一方,将资源和环境作为地的一方,是人地协调问题,或者说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或平衡。从地理学看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发展为目的,使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或者说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这与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第15届会议确定的“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相一致。这是地理科学理论和实践面临的一个重要新课题。可持续发展,具有它独特的涉及面广的特性和内涵: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与优先事项是发展,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永恒的主题,它是人类生存和进步所必需的,也是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的物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脱离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要实行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具有和谐性,进而保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具有公平性。包括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以及当代人与下代人之间的公平性。只顾自己或局部利益即不公平,也不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还具有持久性,它不是局限在某一时段,更不是短期行为,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依靠科学进步促进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动态的、适当的平稳过程找到连接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的最佳机制,这个最佳机制能支撑国民经济系统持续、健康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必须公众参与,必须实行全民战略,全民动员一起“迎接我们共同的未来”。学生是未来时代的主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尤显得意义深远。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途径来实现:一是在教材中突出可持续发展主线。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应自始至终沿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动态机制、影响意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例如:说明人口时应十分明确“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1994年联合国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突出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会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地球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会跨越区域和时界。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人口与资源要达到互动平衡发展,是全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联系到中国有12亿人口,要认清人口与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以此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首要考虑因素。二是在地理第二课堂和地理调查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内容。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推选代表发言,直接参加到活动中,结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效果会更好。在地理野外参观、访问、观察、调查中,组织学生参观了解生态农业模式,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例如:珠江三角洲有基塘农业模式;海南岛有多层多年生热带经济植物群落模式;江南地区有稻田水旱轮作系统模式和低洼地的深沟高床生产系统模式;“三北”风沙地区的防护林网系统模式;北京南郊的大兴县有试验性生态农业模式;以及各种充分利用废物、废料的食物链系统模式等等,都是可持续农业的形式或雏型。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参观调查,使学生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感性知识。三是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在地理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潜移默化,逐渐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头脑中深化和升华。进而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美德。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作为群体将会对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好,是地理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职责。
在网上找!主要分析湿地旅游的优点和缺点,应提出在发展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保护好湿地资源,避免短视和短期行为对湿地的破坏。
浅谈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内容摘要] 湿地生态旅游是基于丰富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发生的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它可以实现旅游者回归自然、体验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愿望。在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地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及前景,并就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环境与资源保护、发展等提出建议。[关键词] 生态旅游;发展;西溪湿地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现在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与此同时,以生态旅游为开发形式的新尝试也越来越多。许多国家已对生态旅游产品及其资源进行了明确的规划。一 、生态旅游的概念很多游客和旅游组织者以及保护区的管理者对生态旅游一词缺乏认识和理解,片面地将生态旅游仅仅理解为走向大自然的旅游活动。关于生态旅游的正确定义目前还没有定论,国际生态学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时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保护区域的旅游;“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方式是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是1983年IUCN生态特别顾问谢贝洛斯对“生态旅游”的理解;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又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从各种定义来看,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旅游行为。生态旅游的目的是让人们享受大自然、了解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不改变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使当地居民和保护区管理机构在经济上受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旅游通过减轻环境压力来平衡经济利益,通过保护旅游区景观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是实现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好途径。二、西溪湿地现状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km,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其中种植水生、湿生植物约100种。近年来,杭州市各级政府关注民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不断加大对西溪湿地的宣传、保护和改造,使之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西溪湿地的自然景观、文化积淀和区位优势,为杭州市城市形象的优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西溪湿地景观价值西溪湿地是杭州市区最重要的城市湿地,是杭州市宝贵的生态与文化资源,类似城市湿地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城市中并不多见。西溪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独特的旅游特色:1、地理资源从地理资源看,在西溪湿地区域内,70%是溪流、池塘等水域,而沼泽地、陆地仅占30%。水资源丰富,有河道100余公里、水塘1万余个,星罗棋布,呈鱼鳞状分布。水陆交错,风光优美。2、生物资源从湿地的生物资源看,西溪湿地内水资源和植被等保存完好,是目前全国大中城市中惟一一块城市湿地。3、文化资源从文化资源看,杭州西溪与湿地风光相媲美的是深厚的文化积淀。据史料记载,康熙、乾隆等帝王都曾游览过西溪,并留下不少诗文和书画作品,成为西溪文化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西溪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龙舟盛会”。每年端午,四邻八乡的村民划着龙舟汇集在蒋村乡深潭口村,热闹非凡。河渠行舟、碧潭网鱼、竹林挖笋等民俗,极富江南水乡的田园气息。(二)西溪湿地保护建设情况西溪湿地的正式保护和开发开始于2003年。在这之前,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溪这一不可多得的城市湿地资源受到较大的破坏。随着杭州城市发展的快速西进,西溪湿地逐渐被蚕食,面积从历史上的6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10.08平方公里。很多房产项目也在争夺这个地盘。人类生存和生活使部分水域遭受污染,生活、建筑垃圾随处可见,河道阻塞,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此外,还有居民建筑杂乱,风格不协调,历史遗迹遭严重破坏等许多问题。2003年,杭州市政府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根据这一规划,西溪湿地分为核心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和周边控制区三个层次,其中核心保护区总面积为10.08平方公里。整个保护工程预计投入资金为30-40亿,分三期实施。2005年5月1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一期有限开园;2007年10月1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二期又顺利实现有限开园目标。2008年,坚持“六大原则”、“四化”方针、“三大理念”、“五保”要求,又好又快推进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三期工程。三、西溪湿地保护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西溪湿地自南宋至明清渐渐由自然湿地演替为次生湿地,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经历一再的人为大破坏,自然环境风貌大大递减,文物基本毁弃,目前尚存一息的湿地资源仅剩原先的1/10左右。(一)自然湿地演替为次生湿地西溪湿地的人工化或人工介入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晋以前的少量居住生活介入、晋至北宋的佛教文化介入、南宋的有限生活和生产介入、明清至民国前期的园林化介入、民国后期至今的废弛毁坏和无序的城市化介入。其中南宋至今对西溪湿地及其文化的影响最大。期间西溪湿地的原生态环境被彻底改造,其植被和水系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并开始大量加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因素。但由于表面上与自然湿地形态相近,这种性质改变没有为人察觉。近几十年来,由于工业和各类办公、生活设施以及种植业、养殖业大量增加,截污设施又不完善,西溪湿地的水体环境水平大大下降。工业和各类办公、生活污水直排,种植业、养殖业面源污染淋洗进入水体,养鱼饵料等投入,使直接污染源增多。其中保护范围内也有粮食、生猪、淡水鱼、家禽和工业产品大量产出,有生猪4万多头、家禽1万余只。导致水体溶解氧严重偏低,高锰酸盐指数偏高,非离子氮含量高,水质富营养化,自净和更新能力较差,湿地功能已大大退化。(二)环境风貌一再递减西溪湿地的环境风貌破坏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抗日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日军大肆烧杀,焚毁大片植被和各种文化遗产,许多居民伐桑作薪,整个西溪湿地一片荒芜。第二阶段自建国至20世纪70年代末,大面积毁坏自然环境,大量增加工业设施和影响环境的低水平住宅。其中20世纪50至60年代,西溪湿地南部丘陵坡麓地带建起大量工业设施和住宅,多数文化遗产被毁。70年代又建起大量低水平多层建筑。第三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城市化对整个西溪湿地形成包围之势,保护范围内建起了不少企业和住宅,周围建起了更大规模的建筑群。西溪辇道已基本被天目山路取代,其他还建有大量硬化路面。河道淤积严重。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房地产开发大幅度蚕食西溪湿地,使可作为保护范围的湿地面积由约50平方公里缩减至约11平方公里。紫金港以东的由原属蒋村乡骆家庄村、五联村改建的文新街道,以及古荡街道,已形成约10平方公里的新的商住区,环境风貌已完全失去湿地性质。文新街道和古荡街道约有常住人口10万,流动人口15万,总计约25万之多,对环境压力也非常大。(三)文物资源毁弃严重西溪湿地的文物资源毁弃殆尽,所剩寥寥。1950年秋雪庵、曲水庵、慈觉庵、交芦庵等的佛像被砸,文物散失。1966年后秋雪庵被夷为平地,曲水庵、慈觉庵、交芦庵等改建为厂房或民宅。1958年法华寺、东岳庙等被毁。目前寺庙庵祠、文人物业、辇道牌楼等毁弃已尽,桥亭台阁、墓葬等则毁去大半,仅残剩少量桥亭、河埠、墓葬等遗址。(四)保护性破坏正在成为新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溪湿地的保护和开发便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但一开始的思路主要出于经济开发方面的考虑。近年来,西溪湿地的政府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但由于缺乏基本的科学研究与论证,规划和建设的基本思路存在较大误差。原生态的湿地要素被加以全面的人工化改造与“翻新”,河道被重新开挖,堤塘被砌石加固,洲渚被人为剪切,植被被重新布置,连原始的芦花也大半毁去,新植品种对不上号,整个景观风貌逐步向西湖靠近,特有的野趣可能会完全丧失。而且,湿地原有的生物链结构也可能被彻底打乱。这个问题需迫切地被引起重视。四、西溪湿地发展前景分析和发展建议(一)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与前景1、区位优势突出,游客资源充足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交通便利,天目山路、文山路、文一路、外环公路均可直达,距杭州市中心店武林门仅6km。而杭州则地处东南沿海,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陆路、空中及水运交通便捷顺畅,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和钱塘江、大运河“黄金水道”将杭州与全国各地紧密相连,区位优势明显。多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积极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大街小巷改善等大工程大项目,并免费开放环西湖旅游景点,城市生态环境和旅游环境不断优化,先后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中国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国内外来杭参观考察游览的游客逐年增多,据统计,2008年来杭的国外游客有221万人次,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及湿地科普教育,有着丰富的游客资源和广泛的受众群体。2、物种和植被类型多样性丰富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们的保护意识造就了西溪湿地动植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植被类型。西溪湿地鸟类区系十分丰富,包括湿地鸟类、平原鸟类、山地鸟类、农田鸟类和城郊鸟类等多种类型,共有鸟类15目39科126种。已鉴定的昆虫共133科417属477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有17种(蒋科毅等,2008)。鱼类14科35属45种;两栖类1目4科10种;爬行类3目8科15种;兽类5目7科14种。西溪湿地有野生维管植物91科204属254种(李紫芳等,2007),植物区系特征明显,有15个分布区类型和6个变型。自然植被可划分5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20个群系组和20个群系,以水生植被型和沼泽植被型的草本植被亚型为主。3、景观特色浓郁西溪湿地共有4种景观类型,即水体、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景观。QulckBird影像图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影像图分类后产生大量斑块,总数目达到13343个(戎良,2007)其中耕地景观斑块数目为6153个,斑块总数的46.2%,是斑块数目最多的景观类型,其次是林地和建设用地景观斑块,分别为3429和2314个,数目最少的是水体景观斑块,共1447个,仅占总数的10.8%。各类景观的最大斑块指数大小依次为水体、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景观,湿地内成片连通的水体形成较大的斑块,有利于湿地整体环境的重塑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4、文化积淀深厚杭州有8000年文明史、2200余年的建城史,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而西溪风景区是仅次于西湖风景区的杭州市第二大风景区,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南宋高宗曾欲在此建皇城,后改址于凤凰山,但有大臣上请旨问西溪如何定夺,赵构思忖良久,口敕“西溪且留下”,此地也就有了“留下”的名称。历代文人墨客或游览赏景或雅集,为西溪留下大量优美的诗文、书画,清康熙和乾隆二帝也曾游历西溪并留下御诗数篇。作为次生湿地、农耕湿地、人文湿地、西溪湿地承载着湿地农耕文化,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脉,体现出中国湿地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5、地方经济发达,且具备城市湿地保护和管理的成功经验杭州位于中国东部最具经济活力的上海经济圈、苏南及环杭州湾经济圈三个经济板块交汇区,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781亿元,财政总收入910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位。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城市总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一名,连续两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杭州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保护、开发西溪湿地,2003年8月启动、总投资近90亿元的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以及中国湿地博物馆建设项目便是很好的例证。杭州西湖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杭州在西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和改造,湿地旅游开发和管理,人文景观的发掘展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为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二)有关西溪湿地发展的一些建议西溪湿地西溪湿地是有机生命系统,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对此类有机生命的机理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仅有的研究成果应用起来成本也相当大。西溪湿地统合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于一体,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既相互映衬又各有边界,缺乏文化减弱西溪湿地的魅力,过分文化化则危及其生命循环。西溪湿地还是城市湿地,保护和建设西溪湿地必须与杭州城市的发展互动,二者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有内在的深度矛盾。解决西溪湿地的问题,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长期任务。1、提高科学研究和规划水平西溪湿地的自然地理面貌变迁巨大,原有自然或人工湿地的循环运转系统被较彻底打破,现行生态系统已无法进行有效的自循环运转。参考西溪湿地的相关古代文献记录,运用现代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气候学等研究成果,恢复其湿地生态系统,已迫在眉睫。西溪湿地的文物资源基本毁弃,加强考古调查,研究分析前人有关西溪湿地规划建设的成果,也为当今的保护工作所不可或缺。但尽管有关西溪湿地的文献资料繁多,由于历代散逸,包括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在内的大图书馆均收藏有限,有关西溪湿地的人文历史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建议编纂有关西溪的大型图书。除收集国内图书馆资料外,还须在收集民间资料和海外资料方面下功夫。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向社会全面开放资料。充分利用省、市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民间力量,组织对西溪湿地进行包括地质学、地理学、气候学、生物学、文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经济学等在内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西溪湿地保护规划的编制必须立足长远,立足整个杭州城市的发展,立足于大环境生态改良。保护和建设好西溪湿地,是杭州市实现“蓝天、碧水、净气、森林、绿地”生态建设目标的基本标志之一。规划和建设西溪湿地,必须从西溪湿地和杭州城市的本体上切入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统合各种关系,有效保护和有效开发,在较高立意上确立西溪湿地和杭州城市形象。杭州市和西湖区、余杭区两级政府应加强规划和建设方面的沟通,建立协调机制,改变规划建设的不平衡局面。2、借鉴国内外有关湿地保护的先进经验中国是《国际湿地公约》的缔约国,保护湿地是中国各级政府的职责,中国政府已制订《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但目前国家的湿地保护项目侧重于大型自然湿地,相对忽视城市内的较小型湿地,因而保护城市湿地尤其应引起城市执政者重视。西溪湿地保护应该遵循《国际湿地公约》、《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有关要求,从湿地的基本定义着眼。西溪湿地保护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演替原理和生态工程学原理,充分考虑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恢复和风景配置三个主要方面,实现湿地系统的全面优化。3、遵循湿地演替规律建设自然化的亚热带次生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理论是指导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的基础理论。西溪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必须根据生态演替规律,配置以多种植被类型为核心的生态景观,形成一定的连续规模,并保持或扩大水体范围,防止农作物撂荒地旱化、湿地生植物侵入水体使其干化、湿地生植物群落向旱生植物群落演替,以维持湿地生命。西溪湿地以自然淳朴见长,自有其特色和个性。其建设方向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清明洁净的绿色城市公园、怀旧思古的文化故乡,与西湖明显不同。所以它的生态恢复与重建不能精雕细刻,应大面积恢复和保育自然生态,尽量选用乡土的、自然的植物,削陡坡变斜坡,在水体与基-渚之间建立湿生生态系统过渡带以构造湿生环境,发展生态建筑,避免采用园林植物而与城市园林雷同,提高西溪湿地自维持能力,减少人工化维持和运行费用。五、结语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特色和地理品牌个性体现在自然旖旎的湿地风光、深厚多样的人文积淀、质朴古老的民俗风情、江南特有的生态文化以及现代人的休闲方式。进一步发掘西溪湿地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人文特色,突显其城市湿地的地理品牌地位,与西湖并联推向国内外旅游市场,将为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打造,加快“东方休闲之都”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杭州市综合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 [1]贠丽霞,生态旅游浅谈,《原大学学报》,2004年5月第5期[2]叶建东,发展生态旅游,《上海经济》,2007年1月第1期[3]芦建国,徐新洲,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西湖西进湿地为例,《林业科技开发》,2007年11月第22期[4]缪丽华, 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前景初探, 《地科学与管理》,2009年3月第3期[5]张五钢,杭州湿地公园的生态文明保护与社区参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第6期[6]何洪杭,华晨,李亿冰,杭州西溪湿地的环境状况与生态保护对策研究,《华中建筑》,2004年9月第18期[7] 耿英姿,张鸿鸣,刘昱,杭州西溪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年9月第9期[8]钟伯坚,浅谈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甘肃农业》,2006年2月第2期
一、曾与西湖齐名的西溪,面对蚕食和污染,亟待“抢救性”保护 提到西溪,很多杭州人会想起“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诗句,想起一幅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位于杭州市区西部的西溪,是国内罕见的城市湿地。西溪湿地历经东晋发现、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衰落的过程,1600年前的原始湿地,打上人类渔耕活动的印记,形成以鱼塘为主,河港、湖漾、沼泽相间的次生湿地,水网密布,以至村庄、田野之间非舟莫渡。在人文历史的记载中,西溪的名字也长久地留存下来,苏轼、米芾、唐寅、张岱、厉鹗、郁达夫、徐志摩、黄宾虹等历代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为数众多的诗文书画。近些年,历史上与杭州西湖齐名的西溪,湿地生态遭受损伤,原有景致也显衰微。曾经占地60平方公里的湿地,因为受城市化扩张的蚕食,目前仅存10余平方公里。在各种生态系统中,湿地与海洋、山地等相比,改造开发的成本最低,本来就易被侵占,况且西溪湿地就在城市近郊,城市开发与发展慢慢向西溪挤靠,许多当年的湿地如今已是杭州城西商品房住宅新区密集的区块。同时,西溪湿地内村庄密集、人口较多,过度地向自然索取,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污染已经压得湿地环境“喘不过气”。在这些村庄,养猪业占农业总产值近70%,最多时有2万头生猪存栏,产生的污染大大超过了湿地环境的承受极限,一度,西溪许多水面都飘散着猪粪便的异味。池塘养鱼放养过密,也造成水质富营养化严重。杂乱的民居房舍、随处堆积的垃圾,更是远离了西溪原先的优美环境。2003年,杭州市下决心启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做好西湖、西溪这两篇文章。借用文物考古领域的名词,这应称作是一种“抢救性”保护,如果再不实施保护,西溪湿地将遭受更多不可逆转、难以恢复的破坏和影响。据测算,如果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晚启动一年,要恢复到较好的生态状况,必须增加1亿元以上的投入。二、试点探索“湿地公园”保护模式,既要最大保护,也不排斥适度利用 西溪湿地被定为全国首个湿地公园试点,相应确立了“积极保护”的思路,即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利用,通过适度利用实现更好的保护。以“湿地公园”的模式来实现湿地保护,这在我国还是全新尝试与探索。国际环保组织“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认为,西溪有1600多年人为干预的历史,属于次生态自然湿地,已不是国家生态保护区意义上的原始生态湿地,同时它又是国内大中城市中惟一的城市湿地,正因为这样,西溪更适合走“湿地公园”的发展之路。“在保护和合理利用之间,完全能够找到平衡点。”陈克林说,就像目前世界范围都非常盛行的绿色产业——生态旅游业,既不对生态造成破坏,同时也能在经济上有所盈利,能够加大保护的投入。合理利用的关键在管理,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杭州作为旅游名城,在资源保护和利用、游客管理、污水处理等方面,都积累了经验,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与合理利用上可资借鉴。“从生态角度看,西溪湿地也不适合纯粹的自然保护区模式。”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常杰教授解释,西溪湿地目前面积仅10余平方公里,这样小的范围,如果完全封闭保护起来,自我维持、自我循环的能力较弱,当物种衰退或死亡后,缺少补充,小环境有成为生态“孤岛”的危险而难以为继。因此,在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科学、适度的人为干预,有助于西溪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三、体现环境优先、最小干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西溪湿地作为次生湿地、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的独特性,综合保护工程确定了环境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以民为本等六大原则。综合保护工程的第一步,就是搬迁原先西溪地区农户和单位,减少湿地的人口负载和污染源,疏减农居和厂房,大大降低湿地区域内的建筑密度。西溪综合保护工程专家组组长、原杭州市园文局总工程师卜昭晖认为,这是改善水质、保护生态最关键、最根本的措施,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中搬迁居民、拆迁建筑、恢复绿化,做好“减法”的类似办法,已经证实了成效。西溪湿地核心区块原有517户农居,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根据总体规划,保留了约100幢建筑,进行削层、整修后,粉墙黛瓦的朴拙民居静静地点缀在自然环境中,内部可以提供旅游服务,总的建筑面积降至4.8万平方米,容积率仅0.015。其它影响景观、建筑质量差、密度较高的农居,全部拆除。拆除建筑后留下的空地则恢复植被、补种植物。补种品种主要选择苦楝、枫杨、大叶柳、竹等乡土树种,避免人工斧凿痕迹过重的“公园化”种植。同时,湿地内全部实行管网配置,污水纳管排放,或建沼气池和污水处理装置,西溪湿地水质已经在逐步改善。为了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最小干预,综合保护工程中有不少周到考虑、细心做法,尽可能保存西溪原貌,尽量少加干预和变动。像朝天暮漾、南渚湖等生态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水面,都没有去“惊动”,不采取清淤、沟通等人为保护措施,延续其自身良好的生态系统。只是将部分封闭的小面积水体连通,利于物种在较大环境里自由交流,并吸引水鸟栖息;将鱼塘壁的坡度由陡坡改为缓坡,有利于湿生植物生长,为过往鸟类提供更丰富的食物。再如原来西溪一带柿子树特别多,形态古朴苍凉,有许多巨大的鸟窝就筑在树枝上,水边则多见杨树柳树,有的大树向水面倾倒,历久形成奇异姿态,像这些树都没有扰动,靠人工很难栽种这样的树、达不到这样自然的效果。今后西溪湿地内只能步行或舟行。为方便游人西溪探幽,须铺设游步道,而游步道的设计和施工颇费心思,不能简单照搬一般公园或环西湖的行人道,国外常用的架空行人栈道与西溪的环境也不太相融,最后还是采用了不规则的石板或碎石铺路,中间不打混凝土,这样能起防滑作用、方便游人,又保护了典型地貌。考虑到今后行船需要,有的河段进行了航道疏浚,河道两旁及时补种芦苇及一些沼生植物。清淤护岸时,用“贴”淤泥的办法来加固塘堤,用木桩巩固堤岸,而且特意选用可以自然发芽的柳树桩。既然是“公园”,西溪湿地这一公共资源终将为市民和游客服务。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黄春雷说,今年5月1日,西溪湿地公园首期即将对外开放,开园后的管理、保护任务更加艰巨。根据西溪湿地的环境承载能力、自净能力,首期的核心景区最佳游客容量2000人,极限容量3000人,今后将通过门票销售等手段控制入内人数。同时,为了让湿地保护更加规范、有法可依,杭州市已将“西溪湿地保护管理条例”列入今年的立法调研范围。将西溪湿地公园的探索,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四、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负载历史文化保护、民俗文化延续、湿地文化教育和普及等社会功能 在保护和恢复西溪湿地自然生态的同时,上千年来西溪湿地形成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也值得保护、应予保护。西溪湿地范围内有50年以上历史的老建筑一般不拆,“应保尽保”,修旧如旧。像秋雪庵、烟水渔庄等庵堂别墅之类的重点文化遗迹,在科学论证基础上适量恢复。首批恢复的遗迹之一秋雪庵,就是在查找上世纪30年代的老照片、对照历史记载后修复的,再现历史文化风貌。围绕西溪湿地留下的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也将得到挖掘和展示。经过前期考证,西溪湿地作为“越剧首演地、词人圣地、《水浒》孕育地、文人逍遥地”的史实,逐渐得到专家学者的证实。经过系统挖掘整理,有关西溪历史文化的大型丛书,即将出版。水乡渔火、龙舟竞渡等西溪民俗风情画,也要重现于世,在现代都市保留一曲“田园牧歌”。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指挥部表示,将陆续选择部分世代居住在此的农户,迁回西溪湿地内,并组织农民耕种、养鱼,既保留了“活着”的农耕湿地文化,也可以承担旅游展示和服务功能。此外,河渠行舟、碧潭网鱼、竹林挖笋等民俗,极富江南水乡的田园气息,也有望成为游客参与度很高的旅游特色项目。湿地公园担负湿地文化的宣传、教育、普及等社会功能。今后西溪湿地公园虽然设门票,但仍较多地向倾向社会效益。每周将辟出一天“免费开放日”,预约后可免费参观游览;对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还将优惠减免门票。在我国,“湿地”这个名词引入历史尚短,湿地的基本知识、保护常识也还不为人熟知。湿地公园除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应外,还有它的社会效应,向公众开放,可以成为青少年的特殊“课堂”,公众的“博物馆”,学到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等多方面的知识。西溪湿地公园将来要开辟专门的展厅,让更多普通人走近湿地文化,多一点了解,就会多一份珍惜,多一点保护的自觉。
我来回答: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它因有如此众金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 28519希望对你有用!
生态建设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区域发展的热点问题。1、生态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前提是全面发展,中心是协调发展,根本是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仅要为今天的发展尽力,更要对明天的发展负责;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与环境。建设生态市,正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提出来的。我们要通过生态市的建设,实现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既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又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而使经济发展走上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之路,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在整体上的全面发展,在空间上的协调发展,在时间上的持续发展。2、生态市建设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尺度。生态环境越好,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越强。从这个意义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市目前的产业结构以机电、化工、轻纺、建筑四大产业为主,其中机电和化工是我们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化工业的蓬勃发展,部分区域的环境恶化趋势日益加剧,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如果我们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随着经济总量增长,甚至高于经济总量增长,那么,离累积性环境问题的爆发将为期不远,到那时我们不仅将失去发展空间,甚至会影响生存的空间。生态市建设的适时提出,为我们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途径。坚持通过污染治理消除污染严重的劣势,发掘生态经济发展较快的“潜在优势“,保持杭州湾新区的区位与集聚优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我市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进行重新整合和配置,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从而紧紧抓住21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由龙山时代和曹娥江时代直接迈向杭州湾时代,呼应大绍兴,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不断增强上虞区域竞争力,进而在国内外两个市场有所突破,赢得先机。3、生态市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层次,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追求。开始注重城市的人居环境,普遍关心环境卫生、生态质量等问题,而且迫切要求这些方面尽快得到更大的改善。经过这几年对城市污染源的综合整治,我们上虞的生态环境与前几年相比应该说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各级党委、政府,我们这些党员干部,怎么去为人民服务?怎么去实践“三个代表”?贯彻“三个代表”,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建设生态市,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居住环境,是一件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是一项为民尽责、民为谋利、为民兴业的民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为人民群众创造优美、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住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真正实践“三个代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总之,生态市建设是大势所趋,时代所期,人心所向。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建设生态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上虞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不懈地扎实推进。:1、发展生态工业优化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生态优先,发展第一,强化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赢”意识。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拓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引进、培育、发展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和企业,重点扶持机电、节能环保产业,改造提升轻纺等传统产业,适度发展化工业和新型建材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限制压缩重污染和高耗低效产业,形成以机电、化工、轻纺、节能环保四大支柱产业为主导,其它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格局。合理空间布局,推进产业集聚。以企业规模化、产业集聚化、经济特色化、污染治理集中化、资源利用集约化为目标,加快实施“北工中城南闲”的市域发展战略。按照城镇体系规划所确定的市区——中心镇——一般镇三级城镇发展布局和高效、集约化的城市产业发展要求,按照梯度集聚、合理规划的原则和环境资源禀赋特点,优化全市工业空间和产业布局。建立工业发展严控区,做大做强杭州湾上虞新区,做优做高上虞经济开发区,做活做特乡镇(街道)工业集聚区。重点扶持杭州湾上虞新区、上虞经济开发区和丰惠劳保用品、崧厦伞业等一批重点开发区和特色工业集聚区,整合、压缩不规范的乡镇工业集聚区。采取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向工业集聚区集聚,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上三高速、329和104国道等重要交通干线为发展轴,以杭州湾上虞新区和经济开发区为集聚发展区,以丰惠、小越、崧厦、章镇、上浦为发展点,符合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和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市域集聚态产业空间布局。积极引导废水、废气排放量较大的项目和企业向杭州湾上虞新区集聚,严格控制化工、印染等废水、废气污染较严重的建设项目在杭州湾上虞新区外落户建设,严格控制造纸、食品脱水加工等废水排放量较大的建设项目在污水集中收集输送管网之外的区域选址建设,分散在城区内和虞中、虞南地区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大的工业企业限期转产或搬迁。推行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园区。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审计,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鼓励选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生产工艺、设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工业生态链,实现工业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未通过环保“三同时”验收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准投产。组织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区域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完善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生态化改造2、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特色优势生态农业。调整粮经结构、种养结构、品种结构,逐步提高经济作物、水产养殖、林特产品和畜禽产品在农业中的比重,重点发展蔬菜、水产、花卉、茶果、畜牧五大产业,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形成稳定的生态农业经济体系。根据各地农业发展的区域条件和比较优势,按照“开拓市场、优化结构、提高品位、增加效益”的要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区域布局,推动名特优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区。在城郊和虞中平原水网地区构筑城郊型优高农业区,建设优质蔬菜产区、花木种植区、名优特色水果种植区、高档水产养殖区;在虞南丘陵山地构筑生态型农林特产区,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区、生态农业特色产业区,建设“后花园”、“休闲区”。积极开发休闲观光农业。推行绿色生产经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推行绿色生产营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实施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加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组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着力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比重。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生态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生态农业。突出发展茶叶、干果、水果、蔬菜、竹笋等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绿色有机名特优农产品。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大力引进推广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新品种。积极推广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动植物品种优化技术、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科学用肥,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各类有害药物。实施农业生产过程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突出安全卫生指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检测体系。3、发展生态旅游全面整合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紧紧围绕“打造虞南旅游休闲基地,建设长三角都市后花园”的总体发展目标,着力构筑曹娥江滨水观览游憩带、春晖白马湖文化生态休闲区、洪山湖祝家庄古典风情休闲度假区、陈溪一覆卮山健身运动休闲区、四明一凤鸣山养生游览度假区、东山文化观光区“一带五区”的生态旅游框架,努力成为杭、甬旅游集散城市的副中心及浙东黄金旅游线上的旅游节点。切实加强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维护景区资源和当地生态系统,打造优美舒适的生态旅游环境。提高旅游区的文化品位,挖掘、包装具有上虞特色的“东山文化”、“曹娥文化”、“虞舜文化”、“英台文化”、“春晖白马文化”、“青瓷文化”和“名士文化”,打响生态旅游品牌,做大、做精生态旅游产业。第三、加强生态建设。这是建设生态市的重点,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突出抓好三点: 一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发挥城区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森林进城”,建设以山体为绿被,以河流水系、交通绿地为脉络,街道、小区、单位绿地为补充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城区绿地生态体系。充分利用滨江优势,实施曹娥江“一江两岸”绿化景观带建设,营造特色鲜明的城市中心景观区,展现生态型城市的魅力。利用杭甬运河、百松河、西横河三河贯穿城区的自然条件,精心打造城区碧水绿林人文景观带。加强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在人民路、三环路、四环路、南北中心大道、百松公路、百丰公路、329国道、104国道等重要交通干线两侧建设纵横交错的绿色生态走廊。加强百官半山、丰山、曹娥凤凰山、峰山等自然山体的景观建设和森林、植被保护,建设城区生态休闲绿地,建设市民广场、青春广场,合理布置街道绿化,增强城市“绿肺”功能。二是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整治村落环境。结合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每年100个行政村的进度,开展“百村整治”示范活动。按照布局合理、设计科学的要求,全面规划农村居民点的建设,拆旧建新,改造“空心村”,植树绿化,整治环境卫生,改善村容村貌,达到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布局优化、住宅美化、服务强化等八化要求,以良好的居住环境、完备的基础设施、优质的社区服务实现农村城镇化。同时选择生态优势突出、经济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大力开展生态村建设工作,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三是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完善城镇排水系统。新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对现有合流制管道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并在道路改造、旧城改造中逐步建成分流制。近期重点加快建制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步伐,完善城区污水收集系统,尽快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截污范围内建制镇的生活污水纳管统一处理工作,保证至2007年全市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60%以上。非城市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内的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按照集中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予以实施,并尽可能考虑与工业集聚区合建集中污水处理厂。章镇、丰惠、汤浦等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较大乡镇可分别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其余南部各乡镇由于人口不多,且较为分散,应采取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池或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理。至2007年,所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外的建制镇必须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建设和完善城镇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建设相应的环卫基地和环卫设施,积极推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近期加快改造、扩建位于城东驿亭镇的城市垃圾填埋场,以满足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需要,其它各乡镇近期必须完成现有垃圾填埋场规范化改造,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中期结合杭州湾上虞新区热电厂建设,建设生活垃圾焚烧设施,集中处置市区和道墟、崧厦、小越、驿亭、谢塘、盖北、沥海等乡镇及杭州湾上虞新区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置一般可燃固体废弃物;并逐步关闭这些乡镇的小型垃圾填埋场,做好覆土、绿化和防渗等工作;同时在这些乡镇建设密闭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提高垃圾收运效率。在小型垃圾焚烧设施技术经济条件可行的情况下,在虞南的丰惠、章镇建设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其它乡镇因较为分散,仍以建设小型无害化垃圾填埋场自行填埋处置为主,或建设垃圾堆肥厂进行综合处理。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生态市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多、涵盖面广,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建设和渐进发展的过程,任务重、时间长、要求高。各级各部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扎实工作,稳步推进,坚持不懈地把生态市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健全创建机制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协调行动。建立以党政一把手为首,由分管相关工作的副市长、有关部门及重大工程项目的负责人组成的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实施,协调解决生态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重大问题,确定各阶段的重点任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和处理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对各项生态建设任务实行目标管理。办公室要保证人员编制到位和资金保障到位。市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加强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明确分管领导,明确职能科室或办公室。同时要加强市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之间的配合、联系和协调,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和交流制度,形成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推动机制。建立生态市建设首长负责制,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将生态市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在生态市建设工作中取得成绩的予以相应的奖励,对严重影响生态市建设或发生生态环境破坏事故的单位和主要领导给予必要的处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要把生态市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市政府将生态市建设的年度目标、任务纳入对市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的年度考核内容,并将生态市建设的年度目标、任务逐项分解,下达到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状。并建立生态市建设评估机制和行政效能监察机制,按照生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考核评价制度,对全市及各乡镇、各部门生态市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评估,科学地分析和评价生态市建设的成效和阶段性成果。市级有关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生态市建设的职责要求,把生态市建设内容结合到本部门的重点工作中。各乡镇(街道)要按照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要求,抓紧制订工作计划,切实抓好落实。使建设任务落实到基层,实现任务到人,措施到位,确保生态市建设工作卓成有效。2、抓好项目,落实政策,保障创建成效建设生态市,关键要抓项目。没有一定数量、质量的项目,建设生态市就是空中楼阁。抓住了项目,也就是抓住了生态市建设的“牛鼻子”。我们在招商引资活动中,要利用生态品牌引项目、争项目、建项目。重点是抓好生态项目的开发、筛选、包装、申报和实施工作,以生态项目推动生态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要选择对生态市建设、上虞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强、社会效益好、近期可以启动的项目,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拓宽思路,多思考、多挖掘。凡是可以利用生态条件,可以挂上生态市建设的项目都可以充分挖掘出来。环保、发计、经贸等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及时综合和筛选。 建设生态市,必须要有相关配套的政策保障。切实加大创建生态市的政策扶持力度,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要优先保证用地、用水、用电,并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到2012年,市政府计划安排295.15亿元的资金用于生态市建设,各乡镇(街道)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单位也要筹措相应的资金用于生态市重点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和对社会资金的导向作用,坚持以改革的思路,运用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机制,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市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逐年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以及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拨出300万元资金,专项奖励、补助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发展生态经济、开展清洁生产、创建生态镇(街道)村等项目和在生态市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制定鼓励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加大退耕还林工作力度。建立自然资源与环境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对资源受益者征收资源开发补偿费和生态环境补偿费。3、强化宣传,全民参与,营造创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拓宽思想,创新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生态市建设的舆论宣传,进行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和科普宣传教育,使生态市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单位和市民明确自己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增强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加强消费引导,大力推行绿化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风尚。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培育和弘扬。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教育,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财富,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观念,使人民群众像关注经济增长数字那样关注环境质量的改善,像关心社会稳定那样关心环境安全。在全市上下形成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是不具备现代文明意识和公民这样一种共识。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畅通交流渠道。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法律和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大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及群众的舆论监督力度,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建立环保问题公众听证会制度,不定期地公布环境状况和环保工作的信息,扩大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如重点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信息等,为公众关注环保、参与环境监督和咨询提供必要条件。把开展生态市建设切实转化为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实现生态市建设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地质学核心期刊研究 刘立学,赵淑琴,徐卫红,王冬翌 地质学核心期刊研究刘立学,赵淑琴,徐卫红,王冬翌(图书馆)期刊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传播知识信息的一种最迅速、最重要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期刊的出版品种迅速增加。从本世纪50年代起到60年代,发达国家出版的期刊品种几乎是每10年以倍增速度上...【分类号】:P5-5【DOI】:cnki:ISSN:02536072.0.1994-03-022【正文快照】: 地质学核心期刊研究刘立学,赵淑琴,徐卫红,王冬翌(图书馆)期刊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传播知识信息的一种最迅速、最重要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期刊的出版品种迅速增加。从本世纪50年代起到60年代,发达国家出版的期刊品种几乎是每10年以倍增速度上升。70年代起,增长速度虽然趋缓,但每年新创刊数量多于停刊数量。80年代以来,新刊增长速度尚在进一步加快。以空前的速度和数量涌来的期刊,给阅读、馆藏和经费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在,世界上任何情报所、图书馆、文献馆都不可能对所有期刊进行全面收藏,即使国际…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中国区域地质》首次入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J];地质通报; 1992年04期; 89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应指专业核心期刊,即属于某专业或行业的核心性刊物。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为了避免马太效应,还要看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测定文章内容新颖性的指标,一般科技文献半衰期较短,社科文献则较长)。 地质类的期刊: 采矿技术 地层学杂志 地理科学 地质与勘探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工程地质学报 中国地质 地球科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物探与化探 世界有色金属 国土资源情报 工程勘查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