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的编年史中,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这是一个恰当的称号。他那孕育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构成了钢琴这一乐器的黄金时代。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人们绝不会把他的风格与其他人的相混淆。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从一开始,他就把想象力献给了键盘,他在这个狭窄的范围中创造出一个世界。他的天才甚至把钢琴的局限性也转变为美的源泉。不能演奏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当然是钢琴的主要局限,肖邦却巧妙地克服了这些局限。对于现代钢琴风格的形成,他的功绩是不亚与任何其他音乐家的。肖邦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宽的和弦持续下去,形成萦绕着迷人旋律的音群。他告诉学生:“必须让每个音符都歌唱起来。”在他的音乐中,精致的装饰----颤音、装饰音、轻盈的过渡句--- 魔术般地把那些单音延长了。所有这些总是安排得很自然,音乐几乎象是自己歌唱出来的。肖邦有很多作品至今仍是钢琴家的演奏曲目,这是值得注意的。他的夜曲----正象这名字所含有的意思一样,是夜晚的歌曲----带有各种不同的忧郁色彩,这些曲子通常是三部曲式。他的前奏曲都是幻想的片段,有些有一页长,有几首只有两三行。他的练习曲是教学用的最好文献,在这些乐曲中,钢琴技术也变得具有了诗意。他的即兴曲奇异而有变化莫测,但它们却都圆满无缺。他的圆舞曲反映了沙龙里的鲜艳色彩和娇媚姿态,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心灵舞曲。他的玛祖卡舞曲取自波兰的农民舞曲,显现了他青年时代所见到的理想景色。在大型作品中,肖邦写了四首叙事曲。这些乐曲是有宏大结构的史诗,象是游吟诗人讲述的传奇。他写的波兰舞曲再现了一种庄严的情感,这是波兰贵族向国王欢呼时跳的列队舞蹈。这些舞曲具有英雄性的曲调,回荡着战斗中的铿锵声,颂扬了英雄的功绩。这位民族的诗人使同胞们记起祖先的光荣,加强了他们渴望自由的愿望。《摇篮曲》、《船歌》、《F小调幻想曲》的谐谑曲都显示出肖邦在他的艺术中在他的艺术中达到了顶峰。《B小调奏鸣曲》、《降B小调奏鸣曲》和《E小调钢琴协奏曲》、《F小调钢琴协奏曲》都完全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肖邦在20岁时就完全形成了他所显现出的风格,他不象一些大师如贝多芬或是瓦格纳那样长期的思想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肖邦与同时代的舒曼和门德尔松一样,在风格上是真正的抒情诗人。这三个人去世都很早,他们都用青年时代自发的抒情性达到自己事业上的顶峰,他们是浪漫主义第一阶段最杰出的代表。可以说肖邦在他的成熟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件是凭借传统技巧和曲式写成的。肖邦没有象舒伯特那样忍受过贫困和轻慢,也没有想舒曼那样忍受过精神病的折磨。虽然他一生享有盛名,与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一些艺术家友善,但致命的疾病使他过早地逝世。当他在39岁去世时,他留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钢琴文献。肖邦的大量作品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包括技术性的练习曲两集,每集12首,分别于1833和1837年出版,以及无作品编号的三首。每首练习曲提出一个技术性的难题,常用单一的动机加以发展。它们在多方面概括了肖邦对钢琴技术的可能性的想法。但它们不仅仅是练习曲,也是一系列已具雏形的抽象音诗。第二类包括用小型、亲切的曲式写成的作品,其中有24首前奏曲、19首夜曲、4首即兴曲、14首圆舞曲、10首波兰舞曲和55首玛祖卡舞曲。波兰的旋律和节奏对肖邦风格的影响在波兰舞曲和玛祖卡舞曲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们是波兰的民族舞曲,用三拍子的斯拉夫节奏音型和民歌式的旋律写成。这种简单的舞曲结构常被扩展成幻想曲和音诗。肖邦最出自内心的乐曲是夜曲和圆舞曲。夜曲是伤感情绪的无言歌,它用分解和弦伴奏上方的抒情旋律写成。第三类包括用较大型的自由曲式写成的作品,其中有4首谐谑曲、4首叙事曲和6首幻想曲。叙事曲和谐谑曲揭示了肖邦使用大型曲式进行创作的能力。显而易见,他是把叙事曲这一名称用于器乐曲的第一人。他的全部叙事曲都用四分之六或八分之六拍子写成。其中,他任意地借用了现成的奏鸣曲、回旋曲和歌曲等曲式结构去创造这一新的、史诗性的体裁。在这三大类作品之外,肖邦创作了三首奏鸣曲,其中的一首b小调最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与当时的流行习俗相左,肖邦没有一首乐曲被标上一个奇异的、浪漫色彩的标题。作为一位创造富有表情气氛和情绪的大师,他拒绝把音画用在他的作品之中。肖邦还有两首乐曲属于另一类型:f小调幻想曲和波兰舞曲幻想曲。这两首乐曲也是肖邦的不朽之作。肖邦几乎全凭个人的努力学习钢琴。他是一位卓越的钢琴家。他的演奏以精致细腻、美妙动人的音色和富有魅力的表现力著称,但是缺乏力量。人们常批评他弹奏的声音在音乐会大厅中显得过于柔弱。他特别喜欢在友人之间演奏。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没有象李斯特那样对广大听众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在这方面他很羡慕他的对手。肖邦的作品没有真正的先例可援。他的风格是个人的、浪漫主义的,与古典世界完全背道而驰。它们不依靠正规的大型曲式,也很少表现出结构感和均衡感。他的作品是随意的、幻想的、雅致而迷人的。美妙的旋律和闪耀的和声交织成适合与它们本身的曲式。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反复,有时只用少量的装饰就给反复增添了兴味。肖邦的作品给人以来自即兴创作的错觉(这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所渴望能做到的事),但事实上,肖邦是仔细而有意识地把它们创作出来的。虽然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革新力量,但他从来都不是稀奇古怪的或炫耀自己的作曲家。他的音乐表现出的情感幅度很大:从伤感到洋洋得意的全有,但他反对空洞的炫技性作品。肖邦的作品从来不是复调音乐,而是带“伴奏的旋律”。肖邦的旋律来自他从波兰带来的对祖国民间歌舞的回忆,但是,对他来说,纯属个人触发灵感比这些现成的素材要多得多可。他那装饰音很多的长乐句往往具有声乐的特点,缠绵悱恻、回荡翱翔,最后似乎只得无可奈何地结束,但音虽消失,意犹未尽。肖邦旋律中装饰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属于一种完全新颖的类型,与那种音域狭窄、紧紧围绕着主要音乐的古典装饰音迥然不同。它们快速灵活、激动奔放的音流往往一直冲到钢琴的尽头,又重返到它的起点。它们以大量极为丰富多彩的经过音群的形式出现,却似乎从来不打断旋律的进行,而是与之融为一体。它们灿烂辉煌,变化多端,非常悦耳动听,但却并不冲淡那些始终是最基本的东西----旋律线和表情。肖邦的经过音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在这方面,他在钢琴音乐中引进了大量的新颖手法:不同音程的双音经过音群、八度经过音群,以及随意变幻的各种经过音群,其间引进了最不符合调性的经过音。这与那种古典风格的经过音大不相同,后者多限于表现用不同方式分隔的音阶。肖邦作品中“伴奏部分”的特点在于既有精心选择的和声,又有用来表现这些和声的精雕细刻的音型安排。这已不再是那种纯属调性的和声了。我们可看到当半音进行不在旋律的本身出现时,往往会出现在低声部或中间的声部。倚音、经过音和不谐和音层出不穷,而一个别具风味的和弦可以在这种音乐中产生表现力极强的效果,这在肖邦之前没有一个人能够相信和声本身会具有这样的能力。肖邦的和声有时引用密集的和弦来表现,但用得很少。这种和弦的音程通常要比过去的宽大很多。这已不再是从前那种密集的和弦了,手指跨度很大,它们很自然地包含 “十度”音程。肖邦最喜欢用琶音,远甚于用和弦,并运用各种不同的音型。这些音型包含了曲调,利用各中手法来表现和声,这种手法比传统的“分解和弦”和古典派单纯使用的那些伴奏效果极为单调的几种刻板音型要丰富得多。这就产生立刻一种前所未有的融洽、柔和、优美的效果。肖邦作品的节奏是非常鲜明的,也是很有力的,但又极其灵活自由。这已不再是古典主义的严格节奏。在他的音乐中,自由节奏是个很重要的特色。肖邦是个浪漫主义者,但不是一个革命者。他象舒伯特和舒曼一样,也尊重传统。即使在他的创造革新中,也从未有过与过去决裂的大胆想法。他没有李斯特的那种大胆的魄力。肖邦有着一种浪漫主义者的狂热性,他在自己的灵感中自我陶醉、留连忘返,以至陷于不能自拔的境地可。他重复这种灵感,甚至超越了原来自然达到的限度。他似乎不愿看到这种奇迹或者令人心醉的幻境消失。他希望永远不要回到现实的尘世中来。在肖邦的艺术中,浪漫主义的风格丰富多彩,使得他的后继者们看来似乎一切都已为他们做下了准备。肖邦的模仿者们和追随者们充斥于19世纪下半叶,直至20世纪仍未绝迹。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仍然未能摆脱肖邦的魔力,尽管他们继承肖邦,而写出的都不过是一些昙花一现的作品;同样是在肖邦创作思想的影响下,在李斯特、瓦格纳,并于一定范围内在勃拉姆斯等人的身上却产生了创造性的反应。没有肖邦,19世纪下半叶的音乐是难以想象的。他的独创性是那样的强大,每个乐思、每一乐句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或许没有任何其他作曲家能象肖邦那样容易从其作品中辨认出作者的。这样的独创性是不可能模仿的。斯克里亚宾的前奏曲复制出来的只是肖邦前奏曲的某些外貌,而不是其本质,它们的本质是在人的最隐秘的心弦上引起共鸣。肖邦感情的幅度广阔得惊人,从轻淡的、太空般的愁绪到炽热的光芒和赞歌般的意气风发应有尽有。他的音乐思想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使人猜想在它们的背后有隐藏着的标题,但它们的性格刻画从来不是描绘性的,甚至也不是史诗性的,它们只是一些纯粹的抒情性的自白。肖邦的钢琴艺术风格显然是受到胡梅尔和费尔德的重大影响,但它却是完全新颖的,肖邦是使现代钢琴变成他的唯一可能的表现手段的第一位大作曲家。李斯特的技巧是建立在肖邦的技巧之上的,不过肖邦一直紧紧依靠着纯粹的钢琴艺术,而李斯特则开拓立式钢琴的色彩和管弦乐的功能。肖邦是一个只有当外界触动他的神经和情绪时才去认识外界的作曲家,他讲的是自己,写的是自白。他的忧郁和感伤散发着一种迷人的气息,因为这一切都是在生活中体验过和真实感受到的。在他的音乐里,“世纪病”和“世界痛苦”无论如何强烈,却从来没有造成支离破碎的印象,因为这位艺术家一直对此保持警惕。肖邦之所以偏爱舞曲的形式,不仅是因为它们具有鼓舞情绪的作用和青春的新鲜与生动,而且是因为它们还有着深刻的象征性的意义。在社会的嘈杂混乱之中度过了他的一生的这位寂寞的艺术家,靠着这些舞曲活跃了他那孤寂的创作想象。他的舞曲完全不象古典舞曲那样总是多少有点刻板和拘谨,而是以感情在乐曲中统驭着一切。这是些热情奔放的舞曲,不仅仅是生动活泼、形式优雅、姿态高贵而已。这是些属于浪漫派的舞曲,它们表达了人类所有的情感:欢乐、痛苦、顺从、温柔、忧郁、爱情、自豪、愤怒、直至受屈辱的爱国者的那种英勇慷慨之气。在肖邦的身上,母亲的血统占着优势,他是在自己的音乐中强烈地突出斯拉夫民族气质的第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从此以后,斯拉夫民族的因素归入了欧洲音乐的主流。在肖邦充满战争气氛的波兰舞曲中,波兰民族的血液沸腾得格外有力,那矫健勇猛而拱起的旋律犹如折弯的钢刀;骑士般的玛祖卡舞曲闪烁着火热而辉煌的姿态;甜蜜的柔情和风趣的卖俏贯穿在圆舞曲中。他抒发感情有时象魔鬼般地神秘莫测,有时又象水妖般地令人销魂,但却永远是温暖而慈祥的。通过他的抒情而成为一种普遍语言的灵性在他那些光辉灿烂的练习曲中获得了最大的胜利,而夜曲则是他在孤独中的梦幻,他向静夜倾诉着一个人最恳切的渴望。他虽在表面上是幸运的宠儿,实际上却和他那浪漫主义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也是一个饱经生活苦难的人。肖邦的浪漫主义虽然明显不是德国的浪漫主义,但是我们必须把它与舒曼和门德尔松摆在一起,因为在精神上他是他们的兄弟,并为他们所爱戴,所理解,而他和他的巴黎环境(除了李斯特和海涅是例外)的关系是从来不甚亲密的。肖邦比门德尔松更加忧郁而多情,也更加富于幻想、敏感和激昂。在创作手法上,他比舒曼更加稳健。肖邦是最纯真的浪漫主义钢琴抒情诗人。
对西方音乐的鉴赏,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热爱高雅艺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西方音乐鉴赏论文,供大家参考。西方音乐鉴赏论文篇一 《关于西方音乐的鉴赏》 摘 要: 巴洛克时期以及巴洛克时期的 音乐欣赏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鉴赏;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分析其音乐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历史背景; 西方音乐史; 文艺复兴 在这音乐的长河中,一部分的经典之作都来自于西方,西方音乐的起源大致始于巴洛克时期以前,而这一部分又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古希腊时期;②中世纪时期;③文艺复兴时期。而后又在巴洛克时期出现了伟大的歌剧,歌剧《优丽犹茜》就是流传下来最早的完整的歌剧,其作者是李努基尼和佩里,到了古典主义时期,主要是歌剧及器乐的发展。如:喜歌剧,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奏鸣曲、协奏曲…… “音乐是唯一真正生存的艺术,它的振颤律动,也就是生命的要素,任何有生命的地方也必然有快乐。”是著名钢琴家帕德莱夫斯基对音乐的认识,他的这一精湛见解揭示了音乐和人生的关系。 的确,当我们陶醉于优美的乐海时,那典雅抒情的小夜曲使你心旷神怡;那流畅轻盈的舞曲使你温文尔雅;那铿锵雄壮的进行曲使你精神振奋;那优美如梦的室内使你充满冥想;那史诗传奇般的交响乐使你情志高远;那刚劲有力的时代曲使你豪情满怀。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作为一种情感艺术,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道德素养,推动人们奋发向上,一般认为音乐的目的有三种:即道德 教育 ,消遣闲瑕和精神方面的享受。音乐中所含有的情感与理想,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在影响人们情感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意志。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一曲解围”“四面楚歌”的 成语 ,就是音乐战胜对方的例子。我们熟知的《马赛曲》,《义勇军进行曲》,《第三英雄交响曲》以及《列宁格勒交响曲》都极大的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引导人们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生活。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方音乐在这几个时期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的音程理论——悲剧——格里高利圣咏——奥尔加农——狄斯康特——克劳苏拉——孔杜克图斯——经文歌——游吟诗人——恋歌诗人——名歌手——新艺术——法国歌谣曲——意大利牧歌。 古希腊优秀的音乐 文化 持续了约650年,它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世纪起止时间的上、下限在学术界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通常较公认的上、下限时间是公元476(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46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按照西方音乐史研究的习惯,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专指从1430年前后至1600年前后这一历史时期的音乐。 古希腊音乐最基本的音乐理论是音程的理论,这归功于毕达哥拉斯。古希腊音乐是一种单音音乐,偶尔也出现支声复调,古希腊音乐在音乐创作与表演上有即兴的传统,音乐的即兴创作和即兴演奏在一种法则的控制下进行。古希腊人一开始使用希腊字母指示的简单记谱法,最早的记谱法大约是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出现,是用希腊文的24个字母来标记的字母谱,分为声乐记谱法和器乐记谱法两类。在历史的记述中,曾提到希腊人所使用的各种乐器,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弦乐器乐里拉琴和基萨拉琴,阿夫罗斯管。发展到公元前5世纪达到黄金时期,出现了三位伟大的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底得斯,他们创作的悲剧作品使古希腊悲剧这种音乐戏剧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古罗马帝国的世俗教育是帝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了希腊文化的精华,又融入了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它的具体模式,它的具体表现、特点等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适应,反应了罗马帝国的社会文化情况以及罗马民族的特征。 有的学者把中世纪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总的说来,中世纪是欧洲(主要是西欧)历史上的一个经历了封建社会从兴起到繁荣,最后走向衰亡的时代。中世纪的音乐依照类型可以分为宗教类型的音乐与世俗音乐。宗教类型的音乐泛指的是格里高利圣咏,此为单音音乐的作品,后来也发展成为复音音乐,奥尔加农等等。这类音乐都是为了____教会的仪式所作、所有的演出都是在教堂里,依照教会的年历而举行不同的仪式,其音乐就是为了要配合诗歌的朗诵而作的。宗教类型的音乐一路发展下来就成了后来的弥撒曲、安魂曲,在古典时期许多伟大的音乐家都会有这样的创作作品产生,例如海顿的创世纪,莫扎特都有这样的作品留下来。中世纪的世俗音乐所包含的内容就更为广泛、大部分的作者都是一些没落的贵族阶级,其实内容大部分都是与宗教有关,但并不是在教堂里演出。 文艺复兴时期约为公元1450—1600年,在中世纪“新艺术”的基础上,更加追求人性的解放与对人的内心的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这时的音乐家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对复调音乐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声乐与乐器逐渐分离而独立发展。这一时期 五线谱 已得到完善,印刷术也运用到 曲谱 上,这都使音乐的传播更加便利和广泛。这一时期有以下几个较有影响力的乐派:尼德兰乐派,主要音乐活动在尼德兰的一批音乐家,创作内容多为弥撒曲与经文歌等宗教音乐,也有世俗音乐,代表人物有迪费,若斯坎、班舒瓦、奥克冈等。乐派:在1530—1620年间的一个器乐乐派,其特点是音响气势宽广宏大,对比效果鲜明。创作内容有铜管乐与弦乐的重奏曲,管风琴的前奏曲,幻想曲与托卡塔等,代表人物有维拉尔特,加布里埃利等。 罗马乐派:此时期的一个专门制作服务于宗教作品的乐派,以无伴奏合唱的形式为主。代表人物有帕莱斯特里纳、纳尼诺索里亚诺。 通过对《西方音乐史》的学习,我对西方音乐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对西方音乐长寿了浓厚的兴趣,在优美、激昂的旋律里感受到了温暖、坚强……,在1838年某个下雨的日子,一间漏雨的屋子成了浪漫主义作曲家肖邦灵感的来源,生病的他因被“困在”屋里感到了烦躁与惧怕,因而起身写下了《雨滴》,这道作品自始至终重复着一种单音调,其音色低沉,节奏稳定仿佛滴滴答答的雨声,而主旋律流畅舒适,轻柔变化的音色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在开始部分幽静的旋律恬谈而自然就像细细的雨滴正在渐渐落下,然而到中段部分,主旋律与伴奏的音色都明显降低,变得沉重低落,仿佛可以看见肖邦一个人静坐,看着窗外的 雨水 逐渐变大,屋里的漏水也变的一发不可收拾,情绪也跟着悲伤与惆怅。在音乐的最后部分,音调与节奏变得相对轻而缓踵而来,犹如细微的哀伤缠绕心头,给人一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哀愁,与《雨滴》不同,同为浪漫主义代表的舒曼所谱写的《梦幻曲》让人感觉简单而温暖。据记载《梦幻曲》是为 儿童 所创作的,但在成年人听来,同样能勾起他们对儿时的回忆。其节奏缓慢柔和,主题简单纯洁就像单纯美好的童年生活。在心情低落时,静静的聆听这首曲子,在略微变化的重复着主题的旋律里回到简单的童年,抛开世俗感受单纯的温暖。也可以听听格里格的《晨景》,感受双簧明朗清亮的音色里感受第一束阳光让海买你波光粼粼的炫目,并在太阳缓缓升离海面,照亮明眸时的喜悦以及普照大地时万物苏醒的希望。 西方的音乐就像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巨作,不仅仅是因为有贝多芬、亨德尔、肖邦、海顿这类的音乐巨匠,还有它从社会中散发出来的那种浓厚的艺术素养,都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这也恰恰是西方音乐发展如此蓬勃的原因了。高雅的意大利歌剧、完美的维也纳、塞维利亚等等,他们自内而外散发出的迷人魅力,无一不打动人的心灵。 最后,就以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为结束吧:“艺术正如生活那样,他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也不可能有什么能使我们认为还有比本身就是时代的海洋的音乐更美好的东西”。 西方音乐鉴赏论文篇二 《论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西方古典音乐教学》 摘要:西方古典音乐是世界音乐海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最难接受的学习内容,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在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中,以《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等三个标题,展示出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并选取各时期代表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引领学生走进西方音乐殿堂。 关键词:高中 音乐鉴赏 西方古典音乐 湘版教材 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修养情操的提升及对美感的认识,离不开古典音乐的熏陶。如何能在高中生对古典音乐兴趣不高、音乐基础知识贫乏的学情下,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和接受古典音乐,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难点。湘版教材中,将西方古典音乐教学按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的发展顺序结合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设计教学内容。现笔者就实际的音乐课堂 教学 总结 出一些策略。 一、合理运用对比,把握时代风格 湘版教材中的标题很清晰地向学生阐述了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引导性地将两个时代的不同音乐风格进行比较。如在学习巴洛克音乐与维也纳古典音乐时,让学生从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和海顿的《时钟交响曲》进行比较,平稳而庄重的宗教色彩和充满生活情趣的艺术格调反映出宗教与世俗的时代背景,细听复调织体与主调音乐的不同音效,不易吟唱与歌唱性的旋律区分,固定规整节拍与灵活变化的节奏律动,通过音乐要素的不同呈现方式,学生在比较中对时代风格有了更深刻地体验和理解。同样是《月光》,贝多芬持续的三连音,微弱的音响勾画出忧郁、哀愁的月夜,在德彪西笔下,明亮的音程散落地跳动,月光时而点滴坠落,时而缓缓流淌,时而流水倾泻,思绪随着音符走走停停,飘渺如梦。贝多芬内心的表达与德彪西月光印象的景致变幻正透过《月光》,向我们诠释着古典的传统和声与印象的朦胧意境。 对比除用在纵向的时代风格比较上,也可用于同一首作品的不同片段上,帮助学生对音色、节奏、和声有更灵敏的感知。如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弦乐重奏与人声合唱版的对比聆听,音色变更带来的不同感受,复调织体在人声的演唱中也更清晰。在《蓝色狂想曲》中主题音乐从乐首法国号与萨克斯稍显慵懒的奏出,到乐中庞大乐队以强有力地节奏雷鸣般奏响,再到乐尾钢琴以渐慢的速度陈述。截取这三个片段对比听赏,提高学生在变化中把握音乐原型的能力,音乐音色、速度、配器的转变带来三种风格各异的音乐形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典音乐的神奇。对比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致爱丽丝》,气势磅礴的命运抗争与倾诉衷肠的爱意表达,学生便不难理解这位音乐家是连接古典与浪漫的音乐巨匠。 二、以熟知引入经典,由浅入深 总结学生熟悉的古典音乐如《哈利路亚》《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等,我们会发现学生所熟知的都是极强旋律性,乐句短小,易记忆,易哼唱的开头片段,由于音乐篇幅过长,即使后面也有动人的音符,也因听觉疲劳失去了兴趣和音乐的记忆而中途放弃。 用熟知的片段作为导入引发学生的共鸣,再延伸至同类题材作品,同一作品的整曲欣赏或不同乐章。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将新作品较清晰易哼唱的旋律主题提取出来,片段性地让学生品味,可用钢琴或小提琴等器乐范奏及范唱方式,加入互动讨论、节奏律动等活动让每一次聆听有不一样的体验,在反复中加强音乐的记忆和感受,融入音乐的深层次赏析如动机展开、变化再现等手法,将这些有趣的音乐片段设计成听辨游戏和情境想象。当新作品多个主题旋律已熟悉后,让学生在整曲欣赏中找出新鲜出炉的音乐记忆和感受,学生便不会因陌生、听不懂而无法进行下去。选择多片段聆听,片段与整曲相结合的欣赏方式,将欣赏时长控制在5分钟左右,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巧用流行乐和影视片段激发兴趣 充满时代气息、情感直白的流行乐一直是学生们的钟爱。选择运用古典音乐元素创编的歌曲如《不想长大》与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remember》与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五月天的《快乐很伟大》与贝多芬的《欢乐颂》,不同配器处理,加入歌词,增强节奏感和律动感的流行表达方式给古典音乐带来全新的听觉感受。这些曲目通过音乐方式的演变,让学生探求其中不同韵味,究其根源。在流行与古典的对话中,激发学生探求古典音乐的兴趣。 很多古典音乐也被运用到影视作品中,如《不能说的秘密里》,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这些影视片段都能勾起学生对原作的好奇与欲望。同时,纪传影片如《一曲难忘――肖邦传》《贝多芬传》《莫扎特传》,在反映作曲家性格、情感、人生经历的影像中学生走进了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就不难体会肖邦赤忱的爱国之心,贝多芬不屈的抗争,莫扎特超脱困境的乐观和激情。此外,为古典音乐创编的动画片也能帮助学生听赏篇幅较长的音乐,如《猫和老鼠》中的《匈牙利狂想曲》,动画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等。 四、关注音乐的形象性与抽象性 古典音乐的欣赏,不宜让学生一开始就把握作品的风格、形式体裁、价值和意蕴,音乐形象和情感才是学生易于体会的信息。湘版教材就此选取了大量形象鲜明的作品,如维瓦尔第的《四季――春》、海顿的《时钟交响曲》、瓦格纳的《飞行的女武神》等。在教学中,笔者会结合文学、建筑、绘画等综合艺术感受音乐形象。在《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一课中,听赏《哈利路亚》时展示两幅不同风格的建筑图片,学生很快就将华丽洒脱的巴洛克音乐与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建筑结合在一起。此时,引入《四季――春》的主题旋律,让学生体会想象,小提琴明亮的断奏激情而蓬勃,鲜明富有动力性的节奏仿佛阳光灿烂的春之大地万物复苏。学生用“拉”随着音乐哼唱主题,用歌声表达欣喜,体会清新中的华丽。此曲鲜明的春景音乐形象是欣赏的亮点,我将作曲家为乐曲配以的简短文字配以BCD的字母标头,哼唱主题为A,随着春景的展示,回旋曲式被学生轻松的用字母罗列了出来。富有抽象性的作品如教材中的《夜曲――海妖》《远古孩子的声音》等,不需要学生去深究音乐形象是由什么音色、节奏、和声来塑造,你只用闭上双眼让双耳感受音响的意境,在脑海中绘图。 西方古典音乐的教学要抛开急功近利,以一种熏陶方式,通过学生有共鸣的乐曲互动参与,从短小精悍的作品入手,在轻松愉悦的积累和体验中,西方古典音乐将拥有更多的听众。 西方音乐鉴赏论文文献 [1]王慧敏.高中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模式初探[J].学科研究,2017,(07). [2]谭卉.浅谈高中音乐中的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 教学 方法 [J].文学界,2012,(02). [3]王洁,戚珍珍.当代中国流行歌曲中西方古典音乐运用情况窥探[J].北方音乐,2011,(09). [4]石蓓,张璐.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方法研究[J].大舞台,2012,(10). [5]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西方音乐鉴赏论文篇三 《初中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 初中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是我国美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培养初中生音乐乐感以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原则出发,探讨了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 措施 ,旨在交流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系统的整体进步。 音乐乐感 音乐鉴赏 教学导入 对比教学 初中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是我国美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培养初中生音乐乐感以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原则出发,探讨了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旨在交流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系统的整体进步。 一、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原则 音乐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语言类学科相比,音乐学科更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同时,它还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实践以及长久的训练。首先,音乐学科通过更加直白且明确的方法表达个人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乐曲目所提供的场景之中,真实感受其所表达的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音乐的魅力。这种方式只是学生个人的感官感受,非专业音乐欣赏者亦可以做到。然而音乐教学则是通过理论教授学生怎样更好的体会音乐的美妙,以及怎样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评价不同音乐。由此可见,理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的相关实践。音乐教学的实践性极强,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相关情感。学生通过自主创作以及练习相关音乐技巧,从而可以更好的体会乐曲炫技之处。 二、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 1.合理导入教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个人的投入度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更突出了音乐教学中教学导入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更加注重张扬个性,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兴趣更大,然而理论教学毕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而出现了众多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却不愿意上音乐课的现象。初中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等原因,在音乐课上的积极性远不及小学生来得浓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注重运用有吸引力的手段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上音乐课,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导入教学就是指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学导入方式,例如讲 故事 以及 成语 典故 等方式。故事有一定的曲折性,好的故事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吸引力。学生可以跟随音乐故事的情节,走入故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情,从而更好地对相关音乐更加感兴趣。而成语典故则包含了一定的故事性以及相关 传说 等,更是传达了先人为人处世的道理等。向学生讲述 成语故事 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同时,很多成语故事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听的,教师讲述其中的典故更加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还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导入引领学生更好地进入音乐课堂。初中生毕竟具有一半儿童爱玩的天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视之如猛虎,而应该正视它。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到其本质,并进行合理利用。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音乐小游戏培养学生的乐感,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主动的进行音乐学习。同时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当前的先进技术进行导入教学。 2.运用对比教学 对比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对比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两件事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区分。这种方法很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表达个人见解的能力。音乐的对比教学法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法教授学生从各种对比因素分析音乐。不同音乐在音乐家的创作、演奏以及相关技巧方面也存在极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运用音乐对比教学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首先,可以将同一音乐作品的不同演绎形式进行对比。尤其是经典作品常常会被后人进行改编或者运用不同的乐器予以演绎。然而,为什么要这样改编,改编之后的作品与前人的作品相比有什么有点与不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不同的方面以及各种角度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作品在演奏过程中的要求必然存在不同。一些炫技性的作品与注重情感宣泄的作品在表面看来是极为不一样的,但是其实质却有着本质的相同。而这些需要学生经过实际对比、思考才会真正总结出来的。《野蜂飞舞》与《春江花月夜》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它们的主题、传达的情感已经以及演奏方式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区别,然而就本质而言,它们都传达了作者内在的情绪。说到底,这两部作品在抒发作者情感这一作用上起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怎样渲染出来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深刻思考才可以得出。不容置疑,学生这种对比性思维模式则需要教师的引导。 3.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不断发展, 网络技术 已经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教育界尤甚。音乐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音乐教学,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音乐乐感以及相关音乐鉴赏能力。互联网将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实现了世界资源的共享。这就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师对这些资源的收集利用以及创作型改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利用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必然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教师进行教学前,应该教会学生演唱相关作品,只有熟悉了相关旋律之后,教师才可以更好的带领学生领会其中的乐感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鉴赏。学生通过亲生感受可以从感性上体会相关情感,把握其中的主题。随后,教师则通过理论知识加以分析,使学生从理性上更深刻的认识相关音乐主题。 三、总结 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音乐的教学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初中生的音乐乐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而是需要教师耐心培养。而音乐鉴赏能力更是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高要求,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很好的鉴赏音乐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下功夫,科学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才可以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南国.初中生音乐教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王俊刚.音乐感受力以及鉴赏力的培养[J].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3]洪科.论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基本方法[J].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1. 音乐鉴赏论文1500字 2.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3.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1000字 4. 浅谈欧洲古典音乐论文 5.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2000字
楼主 你这个是论文题目吧? 我随便给你找找 你自己借鉴一下吧 【摘 要】肖邦对过去的音乐体裁进行的发展与革新,使夜曲得到发展并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c小调夜曲更是充满了戏剧性的激情,内在的张力,演奏时应注意力度变化情绪的层次要求,情绪转折后激昂慷慨,全曲达到高潮 【关键词】肖邦 夜曲 旋律 和声 在世界历史中,钢琴音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有无数的出色音乐家为之做出贡献甚至奋斗终生。有为“钢琴诗人”在世界音乐史这条长河中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音乐像纯净的水晶,像清澈的泉水,荡涤着人们的灵魂,使情操高尚起来。他的音乐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和爱国主义音乐家肖邦。 一、对肖邦及夜曲的认识 肖邦(Chopin.Fryderyk,1810—1849 ),他创造了19世纪浪漫主义最理想的键盘风格。他的音乐史主观内向的,带着忧伤的色彩。他的音乐风格。他的音乐是主观内向的,带着忧伤的色彩,音乐风格非同一般的具有个性特点,他的某些因素使人清楚的辨认出只属于他;肖邦的旋律基本上是声乐性的,这种旋律提供装饰性的可能性,但却是一种依据和声变化、转调、节奏变化和装饰性变奏的方面的自我发展;肖邦的和声概念同样具有显著的特征,它独特的和声实践完全走在他的是时代的前端;他的音乐风格中另一个今人瞩目的突出因素是他对自由速度的运用,他要求对严格速度的某种松动,另一个稳定的伴奏声部支持着旋律部分更为自由和即兴的色彩涂层。他的成就最突出的是比例完美的钢琴小曲,细腻、别致、富于抒情味道音色纤细,应用旋律装饰来丰富和声,其和声境界超过当时传统的界限极富色彩性,音乐是一种精雕细竹的音诗,像他想念的祖国一样甜美悲伤,有令人难忘的雅致的音,以及如银色的花边连着的音乐。格里格曾说:“是肖邦真正教会我如怎样写挪威的音乐”。由此可见他的音乐有深厚的民族性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肖邦一生共创作21首夜曲这些夜曲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类似费尔德似的夜曲,类似无言歌,是以一个音乐形象为基础的,其曲调在高声部,其他声部构成伴奏,在听这些乐曲时忧伤的深思,内心的悲伤和思念柔情的表白都很容易浮现在眼前;另一类有火一般的激情内心的惶恐不安和深痛的倾诉,以及与叙事曲相辉映的戏剧性情节,这类作品属于戏剧性长诗。如《c小调夜曲》,我想着重谈一下这首作品。 二、剖析《c小调夜曲》 《c小调夜曲》创作于1837年,这时肖邦的创作已很成熟。作曲家能对多样的内容、复杂的形象都通过深刻、细微、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段来刻画,这首夜曲内容深刻而且规模宏大旋律的气息悠长如歌,悲剧性、英雄性与动人心弦的抒情性相结合,充满了戏剧性的激情,同时它的律动也充满了内在的紧张力,它在篇幅上虽然不如叙事曲大,但却与叙事曲非常相近音乐形象鲜明突出,对比强烈,音乐的发展充满动力,有着交响乐般的音响效果。几乎肖邦的全部夜曲都是用三部曲式写成的,《c小调夜曲》也不例外,他的曲式结构也是ABA的形式,但《c小调夜曲》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充满了戏剧性的激情变化,在激动的热烈的中段过后作品不只是对第一段的简单再观,停止情绪的波动,而是继续激动下去,情绪上变得更加狂躁不安。 要弹好这首乐曲不仅必须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更需要有音乐上的一种情感,即使是有了这些也仍然要认真的单独练习乐曲的各个部分。知道匀度速度力度各个方面都达到完全的自如。 这乐曲的第一段是一只沁人肺腑的喧叙性旋律,刚开始演奏时声音不能太大,右手在演奏旋律时要下意识的去弹,用心去聆听、同时伴奏部分的节奏要严整均匀,加上沉重的低音下行级进,使乐曲成为一种哀痛,抒情的独白,似乎是在诉说一个凄美婉转的故事,但却也不是严峻庄重的色彩。第一段应特别注意一个问题是乐曲的第17、18小节与第1、2小节旋律音视完全相同的,但左手伴奏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突出这种变化右手的触键方式应当稍有不同,手指应当要更立一些使旋律音的音色更加明亮,与开头的前两小节形成对比。这首乐曲的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技巧性虽然较强,却不宜把它弹成炫耀技巧的练习曲,更不能只求快和响,中段是由威严的从容不迫的圣咏式和弦构成,但是这进行曲速度却使整个圣咏动力化:含蓄柔和的头几小节,蕴藏着还没有发挥出来的力量,这力量逐渐地集聚终于八度齐奏像一阵极速的洪流奔驰而出,“圣咏”变得不再含蓄柔和,而是庄严宏大雄壮有力,在这样高强度的弹奏中两只手要配合的天衣无缝,波音的和弦要弹奏得流畅,八度齐奏时,力度对比要强烈一些,另外要注意齐奏中的旋律音突出,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要紧凑些,否则会使乐曲产生脱节之感,没有如洪的气势。只有做到以上提到的几点才会有浪潮涌动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低音的作用、和声的作用,练习时一定要弄清楚和声,弹低音的左手五指在力度上要给和声足够的支持,而且要像圆号那样有充分的延续性,从而使乐曲有丰富坚实的和声色彩,这也是肖邦钢琴曲的一个重要特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也曾说过肖邦音乐的和声本身就好像在歌唱。在弹奏第二段时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这首乐曲中力度的层次问题,首先是旋律与背景的层次,如第25小节也就是中段的开始部分,这小节第一个音是由第一段最后一个音持续过来的,但这并不是主题开始的旋律音,如果弹奏的稍重一点就很容易给人“喧宾夺主”的感觉。其实旋律声音在右手的最上声部,因此右手五指的力量是很难掌握的,如果过于突出旋律,弹奏的太强会失去那种含蓄而又安静的气氛,如果太弱就没有旋律的曲线的美感,因此把握住这个度是很重要的。在八度齐奏时也要拉开主题音与伴奏音的距离,分清层次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齐奏盖过主题、淹没主题,否则闹哄哄一片,使乐曲应有的辉宏气势和浪漫激情难以表现。 三、结语 《c小调夜曲》的产生,标志着夜曲这一题材创作中的新的倾向的出现,这部作品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抒情小品的范围,而且有比较强烈的戏剧性和更深刻的思想内容,情绪对比较烈,旋律发展宽阔紧张充满动力性。内容方面也有一种在以前的夜曲中所未出现过的严峻激昂悲愤的情感渗透进来了,所以《c小调夜曲》在肖邦的夜曲这一题材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另外想很好的演奏肖邦的作品必须了解肖邦的生活思想和心理活动及他作品的构思,并不时的把演奏意识从感性提升到理性。最后,我想用英国钢琴家阿瑟·赫德里的一段话作为结语,对于我们更好的演奏肖邦的作品是有启发意义的:“任何演奏家在演奏肖邦作品的时候,必须自始至终的运用音乐智慧,而不是单凭一点小聪明,单凭灵活的手指头,采用一般的钢琴手法,以及什么不花力气的诀窍就算演奏成功。这种智慧包括理智和感情。恰如其分的处理那些大量完整的作品。这样才能用真正的历史眼光来看待他的作品,以免把肖邦降低到略高于沙龙演奏家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索洛甫磋夫.肖邦的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2]吴迎.钢琴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3]朱雅芬.钢琴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07. 转贴
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麽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麽伟大! —— 圣西门 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 —— 左拉 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 穆尼尔•纳素夫 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新的人更加幸福。 —— 拉美特利 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 —— 巴尔德斯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 爱因斯坦 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 马克思 即使自己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 —— 吴运铎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 欧文 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 鲁迅 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所以还是当一头黄牛最好。我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 王进喜 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象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麽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 —— 罗佐夫 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麽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麽幸福啊! —— 贝多芬 创造,或者酝酿未来的创造。这是一种必要性:幸福只能存在于这种必要性得到满足的时候。 —— 罗曼•罗兰 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 —— 森村诚一 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露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 —— 约里奥.居里 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 —— 狄慈根 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麽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 —— 赫拉克利特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 果戈理 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 艾青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杜甫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 徐特立 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 —— 马克思 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 —— 罗曼.罗兰 当你幸福的时候,切勿丧失使你成为幸福的德行。 —— 莫罗阿 幸福,假如它只是属于我,成千上万人当中的一个人的财产,那就快 从我这儿滚开吧! —— 别林斯基 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并不是一种痛苦,而是快乐,不是悲剧的,而只是戏剧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建筑在别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 —— 阿•巴巴耶娃 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 徐特立 幸福人生格言 推荐 收藏 淑红 @ 2006-12-07 15:36:30 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 —— 左拉 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 穆尼尔•纳素夫 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新的人更加幸福。 —— 拉美特利 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 —— 巴尔德斯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 爱因斯坦 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 马克思 即使自己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 —— 吴运铎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 欧文 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 鲁迅 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所以还是当一头黄牛最好。我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 王进喜 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象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麽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 —— 罗佐夫 创造,或者酝酿未来的创造。这是一种必要性:幸福只能存在于这种必要性得到满足的时候。 —— 罗曼•罗兰 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 —森村诚一 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露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 —— 约里奥.居里 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 —— 狄慈根 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 艾青 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 —— 罗曼.罗兰 当你幸福的时候,切勿丧失使你成为幸福的德行。 —— 莫罗阿 猝然死去本无甚苦痛,长期累死倒真难以忍受。 —— 佚名 幸福,假如它只是属于我,成千上万人当中的一个人的财产,那就快从我这儿滚开吧! —— 别林斯基 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并不是一种痛苦,而是快乐,不是悲剧的,而只是戏剧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 爱因斯坦 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 徐特立 穿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 —— 鲁迅 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 王尔德 谦卑并不意味着多顾他人少顾自己,也不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个无能之辈,而是意味着从根本上把自己置之度外。 —— 威廉•特姆坡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 —— 马克•吐温 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 —— 马克•吐温 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 —— 列夫.托尔斯泰 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 —— 莫泊桑 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 —— 陀思妥耶夫斯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 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莎士比亚 隐瞒真实,就是自己。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君子说话,一言为定。 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淮南子•缪称训》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乔叟 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 ————瓦•阿扎耶夫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罗素 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有算得了什么呢? ————哈代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法治长城始于一砖一石,诚信文明凝聚一点一滴。 今天付出诚意,明天收获信誉。 出局才懂诚信重,进‘宫'方恨知法晚。 播种诚信,你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朋友的信任,还有可以信任的朋友。 诚信是在衡量自我得失时失去的。 诚信缺失乃人性之莫大悲哀,共铸诚信不妨从小事做起;法治健全是国家的坚实基础,推进法治务必要领导带头。 诚信是社会的支撑点,法治是社会的生命灯。 诚信是你的存款,信用是你的抵押,名誉是你的帐号,承诺是你的支票,假如失去了诚信 ,你将是一无所有。 立身须以诚为本, 治国必以法为基。 诚信以心为上, 法治以公为魂。 诚取天地正气问人间暖凉,法引规矩方圆律世间万象。 诚信在心,法治在行。 不讲诚信者必被社会所弃, 以身试法者必受国法严惩。 诚信凝聚力量,法治诞生希望。 诚信法治两手抓,共铸辉煌齐万家。 诚信是立身之本,法治乃安国之源。 诚信,人生最珍贵的无形资产; 法治,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扬诚信风帆同度文明人生,树法制大旗共展和谐社会。 赏罚分明, 市场经济讲诚信假一罚十; 宽严适度,法制社会护稳定惩教结合 。 诚信是社会的通行证,法治是国家的座右铭。 诚信是现代文明的晴雨表。 诚信与高尚同行;法治与正义相伴。 诚信有法治保障才有号召力,法治有诚信支持才有生命力。 树诚信风尚,铸法治长城。 谎言浇不开诚信之花,虚伪结不出幸福之果。 行必诚,言必信;法必依,治必严。 无信则人危,无法则国乱。 你诚信我诚信人人有威信 ,讲法治护法治个个能自治。 附送格言: 智慧的仓库里满储箴言 ——波斯谚语 人生格言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 ——海贝尔 没有比人生更艰难的艺术了,因为其他的艺术或学问,到处都有教师。 ——塞涅卡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托尔斯泰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 ——歌德 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居里夫人 要体验人生,就要把握现实,相信现实。 ——拉蒂特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 ——莎士比亚 人生如音乐,要用听觉、感情和本能谱成,不能只凭规律。 ——Samuel butlev 生命格言 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 ——卢梭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与长短,而在与内容。 ——塞涅卡 生命在闪光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伯克 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库尔茨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吕凯特 命运格言 命运就是对一个人的才能考验的偶然。 ——蓬皮杜 聪明的人造就机会多与碰到机会。 ——培根 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维尼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泰戈尔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机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机遇。 ——罗曼.罗兰 友谊格言 朋友需要你今天帮助,千万不要等到明天.____佚名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_____李白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____纪伯伦 谁要求没有缺点的朋友,谁就没有朋友!______谚语 朋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查理士 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林肯 周围都有好朋友的人,比四面楚歌的人不知幸福多少.__卡内基夫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谚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 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谚语 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罗曼•罗兰 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着生?——罗曼•罗兰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谚语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谚语 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 ——奥斯特洛夫斯基 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莎士比亚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西塞图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西班牙谚语 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你可以精诚相待的人——西塞图 在这个世上,诚实的人最尊重,最珍视的莫过于真正的朋友,这种朋友可以说是另一个自我.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学习上的。-----鲁迅 2、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3、 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4、 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5、 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孙中山 6、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 7、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二、 时间 1、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2、 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李大钊 3、 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4、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5、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则是慢性自杀。----列宁 6、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中国谚语 三、 持恒 1、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 2、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国谚语 3、 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4、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 5、 欲速则不达。------《论语》 6、 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拿破仑 7、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董必武 四、 团结(合作) 1、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刘基 2、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国谚语 3、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中国谚语 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5、 经营企业,是许多环节的共同运作,差一个念头,就决定整个失败。----松下幸之助 6、 人心齐,泰山移。-------谚语 7、 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五、 文明 1、 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2、 富裕并不带来文明,而文明产生财富。------比彻 3、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4、 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托尔斯泰 六、 环境 1、 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录的经验来生活。-----叔本华 2、 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是清洁空气,二是澄清饮水,三是流通沟渠,四是扫洒屋宇,五是日光充足。----南丁格尔 3、 没有一个清洁的环境,再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无意义。---曲格平 4、 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七、 理想 1、 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罗曼•罗兰 2、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4、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托尔斯泰 5、 攀登高峰要不畏艰险,实现理想要勇于奋斗。---谚语 6、 活着又没有目标的人是可怕的。----契诃夫 7、 没有血气的人苍白,没有理想的人懈怠。----谚语 八、 幸福 1、 对于平凡人来说,平凡就是幸福。------尼采 2、 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歌德 3、 不论在哪里,自己的幸福是要*自己去创造去寻觅。-----哥尔斯密 4、 老是认为自己是不幸福的人,永远不会幸福。-----塞拉斯 5、 如愿便是幸福,满足便是幸福。----鲁迅 6、 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奥斯特洛夫斯基 7、 人人都可以成为幸福的构建师-----培根 九、 友谊 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2、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3、 朋友是生活中的阳光。-----易卜生 4、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丽,更会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西塞罗 5、 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莎士比亚 6、 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奥斯特洛夫斯基 十、 爱国 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3、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5、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6、 爱祖国高于一切。----肖邦 7、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 十一、奉献 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 人生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4、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歌词 5、 太阳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永远消耗自己。-------谚语 十二、立志 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石玉昆 3、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 4、 无目标而生活,犹如没有罗盘而航行。----拉斯金 5、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6、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高明 十三、虚心(骄傲) 1、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2、 骄傲是无知的别名。----英国谚语 3、 谦受益,满招损。--------《尚书》 4、 虚心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谚语 5、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谚语 6、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的。-----老舍 7、 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高尔基 十四、尊严(骨气) 1、 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诱。-------王通 2、 不可自暴自弃自屈。------陆九渊 3、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地。-----孟子 4、 丧失了自尊心的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个人;丧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个无望的民族。-----陈祖芬 5、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十五、知识 1、 知识是引导人们看到光明和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 2、 知识是人生旅途中的资粮。-----雨果 3、 明日之帝国将是智力之帝国。-----求吉尔 4、 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活做出正确的解释。----高尔基 5、 无知是迷信之母。----巴尔扎克 6、 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他的知识和他的能力是相当的。------培根 7、 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十六、书籍 1、 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2、 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梭罗 3、 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高尔基 4、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 5、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6、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7、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孙中山 十七、诚信 1、 民不信不立。-------孔子 2、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3、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4、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5、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十八、教育 1、 多办一所学校,就可少建一座监狱。-----雨果 2、 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格林西安 十九、爱心 1、 爱是美德的种子。----但丁 2、 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 3、 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雨果 二十、乐观 1、 希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纪伯伦 2、 当一扇门关上时,另一扇会打开。----塞万提斯 3、 世界上没有比快乐更能使人美丽的化妆品。----布雷顿 二十一、积累 1、 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战国策》 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白居易 二十二、求实 1、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书》 2、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班固 3、 天下作伪是最苦恼的事情,老老实实是最快乐的事情。——周恩来 二十三、方法 1、 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更斯 2、 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司马光 3、 非宁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二十四、思考 1、 思考是行为的种子。——爱默生 2、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会思索,他将一事无成。——爱迪生 3、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二十五、逆境成才 1、 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拜伦 2、 患难与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苏格拉底 3、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谚语 二十六、改革 1、 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罗曼罗兰 2、 一切事物日趋完善,都是来自适当的改革。——巴尔扎克 3、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鲁迅 二十七、劳动 1、 不劳则无获。——富兰克林 2、 勤为无价宝,慎为护身术。——莎士比亚 3、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罗大经 二十八、健康 1、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爱默生2、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 雷锋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 雷锋 16、爱是治疗心灵创伤的灵药。
肖邦升C小调夜曲(OP.27NO.1)曲式与音乐分析摘要:肖邦的夜曲既具有高贵优雅般的2旋律,又具有变幻的和声色彩,情感充实、思想丰富。同时又伴有宁静、梦幻般的气氛,成为浪漫主义时期最为优秀的音乐艺术形式。升C小调夜曲(OP.27NO.1)音乐语言细腻、考究,和声色彩丰富。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布局完美。由开始抒情性第一主题,经发展已变为悲愤交加、慷慨激昂的悲剧性英雄性形象。音乐发展对比强烈、充满动力、富于戏剧性是肖邦夜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从而展示了肖邦夜曲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肖邦;升C小调夜曲:曲式与音乐分析 夜曲(Norturne)系拉丁语Nox演变而来。是一种旋律优美、感情细腻、极富艺术感染力的音乐形式。这种体裁在传统上主要用于表现深夜的宁静,旋律通常如梦一般清幽、柔美作为浪漫派音乐独特的体裁。它的创始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的游吟诗人,其名称取自天主教会的“夜祷”。夜曲特有的安谧恬静的气质和沉思默想的性格在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夜曲在18世纪是流行于欧洲贵族沙龙里的一种小型器乐套曲,后至19世纪初期爱尔兰作曲家、钢琴家约翰,菲尔德0,782—1837)受到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感伤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创作了一种表现静夜沉思的抒情钢琴曲。并将这种体裁称为“夜曲”。 尽管菲尔德对于夜曲这种体裁的开创功不可没。但是菲尔德的作品多为沙龙小品,内涵不够深刻。19世纪以后,夜曲这种体裁有了一定的发展,后来肖邦所创作的夜曲,则大大提高了夜曲的艺术价值,不仅扩大了它的曲式规模,还赋予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意境、多彩的织体。可以说肖邦把这种体裁提高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使之真正成为独具特色的浪漫主义的钢琴体裁之一。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1是19世纪欧洲的伟大钢琴家、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他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创造者之一,也是音乐史上最富有独创性、创造天才最突出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优雅细腻、精致独特。具有典型的独创性。而在其所有的钢琴作品之中,最能体现肖邦“诗人气质”的就是他的夜曲。他以自身特有的悟性,将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首创的浪漫主义抒情小品——夜曲这一体裁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成为了浪漫主义钢琴体裁的典型代表。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一首夜曲,这二十一夜曲的根据音乐风格的不同,一般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波兰的民族性,法国的沙龙性,内心情感的自我刻画精神性,田园风味的抒情小品。Ⅲ而这首作品夜曲《升C小调夜曲(OP.27NO.1)》的创作是肖邦居住在巴黎期间,每逢想起祖国人民仍在沙俄的铁蹄之下,心灵上的创伤就会像乌云一样迅猛聚集起来。正是处在这种心境里,他写了这首具有沁人肺腑的抒情性及强烈戏剧性与悲剧的叙事性情节的著名篇章。属于波兰的民族性和内心情感的自我刻画精神性相结合的一种体裁,所以占具有独特的地位。在此,笔者就肖邦这首夜曲从曲式结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 本曲是紧缩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是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哀伤忧郁的情绪贯穿始终。在旋律中不时加进精巧、轻盈的装饰音,更增添了迷人的幻想色彩。中部音乐表现明快、充满生气的形象,与前后两段形成鲜明的对照。《升C小调夜曲》由开始抒情性第一主题,经发展已变为悲愤交加、慷慨激昂的悲剧性英雄性形象。音乐发展对比强烈、充满动力、富于戏剧性。正是时代的激流、民族的悲剧和生活的冲突,使肖邦的作品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气势。但这宏大并不妨碍肖邦音乐的细腻,强烈的戏剧性和优美的抒情性,在他的作品中是对立统一的。 第一部分(128)单三部曲式,升c小调。主题对比不大,主音在低声部贯穿始终的六连音伴奏音型,衬托出安静、哀伤的感情基调。仿佛是夜莺婉转,月色皎洁的夜晚,情侣互诉衷肠,耳鬓绵绵絮语。在第一部分肖邦选择了慢板的速度来表现情与景的交融,因为这样十分有利于表现舒展、悠长的旋律线条,能够充分展示音乐语言的回转起伏。使人听起来不禁产生出流连忘返的艺术效果。 A段(3 10):4+4方正型结构,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前乐句是在主调与其下属调(#f小调)交替中进行陈述。短暂的调性变化好像晴朗的夜空抚过一丝凉风。后乐句为平行乐句,开放结构。后有一小节的连接引出B乐段。“乐曲一开始就把人们带进朦胧的夜色中,低声部微弱宽广的分解和弦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神秘幽静的夜晚,多愁善感的诗人在孤独地沉思着什么,一切都静悄悄的只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心跳声,接着出现了稍显犹豫的主题这是一个病态的,犹豫的声音,它一开始就向上爬到E,这一短暂的大和弦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夜又恢复了原来的黑暗这是远在异国他乡的诗人悲凄的沉吟,断断续续。像诉说又像哭泣直到第10小节似乎完全消失在黑暗中。” B乐段(11-18)4+4方正型结构,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在主调上进行陈述,和声布局较平稳,每小节几乎都是在主与属和弦交替中进行。收拢于主和弦完满终止。 A段再现(19-28):再现段和A段相比增加了对比性的中声部,和声更加丰满。后两小节为连接句。 中部(29-83):由C、D、E三个乐段组成的合成性中部(所谓合成性中部就是复三部曲式的中间部分由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这些部分或是新的主题。或是第一部分的展开,各部分相对独立,保持着互相对比的关系。),C乐段和第一部分的对比并不是调式调性上的对比,而是节拍、织体、力度的对比。D、E乐段又转入将六级、降五级大调,使音乐突然明亮起来。三个乐段都是非方整性结构,互相对比的,而在第二和第三乐段里。我们看到了全曲的形象有了强烈的戏剧性发展,升C小调夜曲由于充满了动力性和戏剧性,因而在肖邦这一体裁的乐曲中有特殊的地位, C乐段(29-48):8+8+4非方整性结构,音乐在主调升c小调上用新材料进行呈示性陈述。速度、节拍及织体都有很大的变化。四三拍的节拍、第一拍加强的附点节奏的旋律、三连音的伴奏音型及低音的持续级进上行,使音乐的情绪由原来的平静、哀伤转为激动不安,与第一部分发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乐句在弱力度(P)上开始。旋律为八度叠加的属音与主音持续,可分为4+4两个乐节。两个乐节在和声上体现出属到主的进行,由威严的从容不迫的圣咏式和弦构成,八度齐奏像一阵急疾的洪流汹涌而来。庄严宏大。雄壮有力。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在强力度(f)上的高八度重复。右手八度也一改先前的沉吟而变为八度号角式的音调和进行曲风格的节奏音型从弱到强推向高潮,这是乐曲的第一次高潮,加强了新主题的动荡不安的情绪,收拢于主和弦。 D乐段(49 66):降A大调。与主调调关系较远,加强了调性色彩的对比。力度持续增强到fff。这是号角齐鸣,万马奔腾。由四个乐句组成4+4+4+6结构。四个乐句属平行关系,后三乐句都是第一乐句的模进。连续的模进使调式调性也发生了变化,最后收拢于bG大调主和弦。其中,在长达13小节的音乐中,肖邦始终不变地用主音“降A”作为基础音,在上面飘浮的却是连续的上二度模进及中声部跨小节的辅助音,它们产生丰富而又不寻常的音响效果。 E乐段(67-83):4+4+9非方整性乐段,平行结构。新材料在bG大调上陈述,变化了和声织体,采用柱式和弦。使色彩更加明亮,音响更丰满。三个乐句采用模进的方式进行发展,第一乐句低声部在属音上持续,收拢于主和弦:第二乐句下二度模进前乐句收拢于F大调:第三乐句经过模进发展为连接句并扩充了5小节,音乐连续下行,使激动的情绪逐渐趋于平和为再现做准备。 再现部(84-93)紧缩再现,主题被很大程度的浓缩,仅有10小节。 尾声(94-101)在尾声中直接使用新的旋律材料,从升C小调向升C大调的主音转换,并最终结束在升C大调上。肖邦善于运用这一特有的以大调结束小调乐曲的手法,通过音响效果的转变及功能进行加强乐曲的感情色彩。在《降b小调夜曲》的尾声中,肖邦也运用了同一创作手法。 肖邦的每一首夜曲都是一首抒情诗,这也许是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的最重要的原因。但肖邦的夜曲并非只是抒情而已,也常常伴有戏剧性的冲突,舒曼曾经称肖邦的音乐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从《升C小调夜曲OP.27NO.1》就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潘文娜,诗人的梦浅析肖邦夜曲《降D大调 op.27—2》的演奏[J],北京:音乐创作2007(2),86。 [2]孔亚磊,肖邦夜曲解读叨,成都:四川戏剧2008,(4):116。 [3]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上)[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5)。
楼主 你这个是论文题目吧? 我随便给你找找 你自己借鉴一下吧 【摘 要】肖邦对过去的音乐体裁进行的发展与革新,使夜曲得到发展并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c小调夜曲更是充满了戏剧性的激情,内在的张力,演奏时应注意力度变化情绪的层次要求,情绪转折后激昂慷慨,全曲达到高潮 【关键词】肖邦 夜曲 旋律 和声 在世界历史中,钢琴音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有无数的出色音乐家为之做出贡献甚至奋斗终生。有为“钢琴诗人”在世界音乐史这条长河中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音乐像纯净的水晶,像清澈的泉水,荡涤着人们的灵魂,使情操高尚起来。他的音乐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和爱国主义音乐家肖邦。 一、对肖邦及夜曲的认识 肖邦(Chopin.Fryderyk,1810—1849 ),他创造了19世纪浪漫主义最理想的键盘风格。他的音乐史主观内向的,带着忧伤的色彩。他的音乐风格。他的音乐是主观内向的,带着忧伤的色彩,音乐风格非同一般的具有个性特点,他的某些因素使人清楚的辨认出只属于他;肖邦的旋律基本上是声乐性的,这种旋律提供装饰性的可能性,但却是一种依据和声变化、转调、节奏变化和装饰性变奏的方面的自我发展;肖邦的和声概念同样具有显著的特征,它独特的和声实践完全走在他的是时代的前端;他的音乐风格中另一个今人瞩目的突出因素是他对自由速度的运用,他要求对严格速度的某种松动,另一个稳定的伴奏声部支持着旋律部分更为自由和即兴的色彩涂层。他的成就最突出的是比例完美的钢琴小曲,细腻、别致、富于抒情味道音色纤细,应用旋律装饰来丰富和声,其和声境界超过当时传统的界限极富色彩性,音乐是一种精雕细竹的音诗,像他想念的祖国一样甜美悲伤,有令人难忘的雅致的音,以及如银色的花边连着的音乐。格里格曾说:“是肖邦真正教会我如怎样写挪威的音乐”。由此可见他的音乐有深厚的民族性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肖邦一生共创作21首夜曲这些夜曲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类似费尔德似的夜曲,类似无言歌,是以一个音乐形象为基础的,其曲调在高声部,其他声部构成伴奏,在听这些乐曲时忧伤的深思,内心的悲伤和思念柔情的表白都很容易浮现在眼前;另一类有火一般的激情内心的惶恐不安和深痛的倾诉,以及与叙事曲相辉映的戏剧性情节,这类作品属于戏剧性长诗。如《c小调夜曲》,我想着重谈一下这首作品。 二、剖析《c小调夜曲》 《c小调夜曲》创作于1837年,这时肖邦的创作已很成熟。作曲家能对多样的内容、复杂的形象都通过深刻、细微、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段来刻画,这首夜曲内容深刻而且规模宏大旋律的气息悠长如歌,悲剧性、英雄性与动人心弦的抒情性相结合,充满了戏剧性的激情,同时它的律动也充满了内在的紧张力,它在篇幅上虽然不如叙事曲大,但却与叙事曲非常相近音乐形象鲜明突出,对比强烈,音乐的发展充满动力,有着交响乐般的音响效果。几乎肖邦的全部夜曲都是用三部曲式写成的,《c小调夜曲》也不例外,他的曲式结构也是ABA的形式,但《c小调夜曲》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充满了戏剧性的激情变化,在激动的热烈的中段过后作品不只是对第一段的简单再观,停止情绪的波动,而是继续激动下去,情绪上变得更加狂躁不安。 要弹好这首乐曲不仅必须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更需要有音乐上的一种情感,即使是有了这些也仍然要认真的单独练习乐曲的各个部分。知道匀度速度力度各个方面都达到完全的自如。 这乐曲的第一段是一只沁人肺腑的喧叙性旋律,刚开始演奏时声音不能太大,右手在演奏旋律时要下意识的去弹,用心去聆听、同时伴奏部分的节奏要严整均匀,加上沉重的低音下行级进,使乐曲成为一种哀痛,抒情的独白,似乎是在诉说一个凄美婉转的故事,但却也不是严峻庄重的色彩。第一段应特别注意一个问题是乐曲的第17、18小节与第1、2小节旋律音视完全相同的,但左手伴奏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突出这种变化右手的触键方式应当稍有不同,手指应当要更立一些使旋律音的音色更加明亮,与开头的前两小节形成对比。这首乐曲的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技巧性虽然较强,却不宜把它弹成炫耀技巧的练习曲,更不能只求快和响,中段是由威严的从容不迫的圣咏式和弦构成,但是这进行曲速度却使整个圣咏动力化:含蓄柔和的头几小节,蕴藏着还没有发挥出来的力量,这力量逐渐地集聚终于八度齐奏像一阵极速的洪流奔驰而出,“圣咏”变得不再含蓄柔和,而是庄严宏大雄壮有力,在这样高强度的弹奏中两只手要配合的天衣无缝,波音的和弦要弹奏得流畅,八度齐奏时,力度对比要强烈一些,另外要注意齐奏中的旋律音突出,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要紧凑些,否则会使乐曲产生脱节之感,没有如洪的气势。只有做到以上提到的几点才会有浪潮涌动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低音的作用、和声的作用,练习时一定要弄清楚和声,弹低音的左手五指在力度上要给和声足够的支持,而且要像圆号那样有充分的延续性,从而使乐曲有丰富坚实的和声色彩,这也是肖邦钢琴曲的一个重要特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也曾说过肖邦音乐的和声本身就好像在歌唱。在弹奏第二段时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这首乐曲中力度的层次问题,首先是旋律与背景的层次,如第25小节也就是中段的开始部分,这小节第一个音是由第一段最后一个音持续过来的,但这并不是主题开始的旋律音,如果弹奏的稍重一点就很容易给人“喧宾夺主”的感觉。其实旋律声音在右手的最上声部,因此右手五指的力量是很难掌握的,如果过于突出旋律,弹奏的太强会失去那种含蓄而又安静的气氛,如果太弱就没有旋律的曲线的美感,因此把握住这个度是很重要的。在八度齐奏时也要拉开主题音与伴奏音的距离,分清层次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齐奏盖过主题、淹没主题,否则闹哄哄一片,使乐曲应有的辉宏气势和浪漫激情难以表现。 三、结语 《c小调夜曲》的产生,标志着夜曲这一题材创作中的新的倾向的出现,这部作品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抒情小品的范围,而且有比较强烈的戏剧性和更深刻的思想内容,情绪对比较烈,旋律发展宽阔紧张充满动力性。内容方面也有一种在以前的夜曲中所未出现过的严峻激昂悲愤的情感渗透进来了,所以《c小调夜曲》在肖邦的夜曲这一题材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另外想很好的演奏肖邦的作品必须了解肖邦的生活思想和心理活动及他作品的构思,并不时的把演奏意识从感性提升到理性。最后,我想用英国钢琴家阿瑟·赫德里的一段话作为结语,对于我们更好的演奏肖邦的作品是有启发意义的:“任何演奏家在演奏肖邦作品的时候,必须自始至终的运用音乐智慧,而不是单凭一点小聪明,单凭灵活的手指头,采用一般的钢琴手法,以及什么不花力气的诀窍就算演奏成功。这种智慧包括理智和感情。恰如其分的处理那些大量完整的作品。这样才能用真正的历史眼光来看待他的作品,以免把肖邦降低到略高于沙龙演奏家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索洛甫磋夫.肖邦的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2]吴迎.钢琴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3]朱雅芬.钢琴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07. 转贴
在19世纪的编年史中,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这是一个恰当的称号。他那孕育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构成了钢琴这一乐器的黄金时代。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人们绝不会把他的风格与其他人的相混淆。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从一开始,他就把想象力献给了键盘,他在这个狭窄的范围中创造出一个世界。他的天才甚至把钢琴的局限性也转变为美的源泉。不能演奏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当然是钢琴的主要局限,肖邦却巧妙地克服了这些局限。对于现代钢琴风格的形成,他的功绩是不亚与任何其他音乐家的。肖邦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宽的和弦持续下去,形成萦绕着迷人旋律的音群。他告诉学生:“必须让每个音符都歌唱起来。”在他的音乐中,精致的装饰----颤音、装饰音、轻盈的过渡句--- 魔术般地把那些单音延长了。所有这些总是安排得很自然,音乐几乎象是自己歌唱出来的。肖邦有很多作品至今仍是钢琴家的演奏曲目,这是值得注意的。他的夜曲----正象这名字所含有的意思一样,是夜晚的歌曲----带有各种不同的忧郁色彩,这些曲子通常是三部曲式。他的前奏曲都是幻想的片段,有些有一页长,有几首只有两三行。他的练习曲是教学用的最好文献,在这些乐曲中,钢琴技术也变得具有了诗意。他的即兴曲奇异而有变化莫测,但它们却都圆满无缺。他的圆舞曲反映了沙龙里的鲜艳色彩和娇媚姿态,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心灵舞曲。他的玛祖卡舞曲取自波兰的农民舞曲,显现了他青年时代所见到的理想景色。在大型作品中,肖邦写了四首叙事曲。这些乐曲是有宏大结构的史诗,象是游吟诗人讲述的传奇。他写的波兰舞曲再现了一种庄严的情感,这是波兰贵族向国王欢呼时跳的列队舞蹈。这些舞曲具有英雄性的曲调,回荡着战斗中的铿锵声,颂扬了英雄的功绩。这位民族的诗人使同胞们记起祖先的光荣,加强了他们渴望自由的愿望。《摇篮曲》、《船歌》、《F小调幻想曲》的谐谑曲都显示出肖邦在他的艺术中在他的艺术中达到了顶峰。《B小调奏鸣曲》、《降B小调奏鸣曲》和《E小调钢琴协奏曲》、《F小调钢琴协奏曲》都完全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肖邦在20岁时就完全形成了他所显现出的风格,他不象一些大师如贝多芬或是瓦格纳那样长期的思想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肖邦与同时代的舒曼和门德尔松一样,在风格上是真正的抒情诗人。这三个人去世都很早,他们都用青年时代自发的抒情性达到自己事业上的顶峰,他们是浪漫主义第一阶段最杰出的代表。可以说肖邦在他的成熟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件是凭借传统技巧和曲式写成的。肖邦没有象舒伯特那样忍受过贫困和轻慢,也没有想舒曼那样忍受过精神病的折磨。虽然他一生享有盛名,与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一些艺术家友善,但致命的疾病使他过早地逝世。当他在39岁去世时,他留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钢琴文献。肖邦的大量作品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包括技术性的练习曲两集,每集12首,分别于1833和1837年出版,以及无作品编号的三首。每首练习曲提出一个技术性的难题,常用单一的动机加以发展。它们在多方面概括了肖邦对钢琴技术的可能性的想法。但它们不仅仅是练习曲,也是一系列已具雏形的抽象音诗。第二类包括用小型、亲切的曲式写成的作品,其中有24首前奏曲、19首夜曲、4首即兴曲、14首圆舞曲、10首波兰舞曲和55首玛祖卡舞曲。波兰的旋律和节奏对肖邦风格的影响在波兰舞曲和玛祖卡舞曲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们是波兰的民族舞曲,用三拍子的斯拉夫节奏音型和民歌式的旋律写成。这种简单的舞曲结构常被扩展成幻想曲和音诗。肖邦最出自内心的乐曲是夜曲和圆舞曲。夜曲是伤感情绪的无言歌,它用分解和弦伴奏上方的抒情旋律写成。第三类包括用较大型的自由曲式写成的作品,其中有4首谐谑曲、4首叙事曲和6首幻想曲。叙事曲和谐谑曲揭示了肖邦使用大型曲式进行创作的能力。显而易见,他是把叙事曲这一名称用于器乐曲的第一人。他的全部叙事曲都用四分之六或八分之六拍子写成。其中,他任意地借用了现成的奏鸣曲、回旋曲和歌曲等曲式结构去创造这一新的、史诗性的体裁。在这三大类作品之外,肖邦创作了三首奏鸣曲,其中的一首b小调最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与当时的流行习俗相左,肖邦没有一首乐曲被标上一个奇异的、浪漫色彩的标题。作为一位创造富有表情气氛和情绪的大师,他拒绝把音画用在他的作品之中。肖邦还有两首乐曲属于另一类型:f小调幻想曲和波兰舞曲幻想曲。这两首乐曲也是肖邦的不朽之作。肖邦几乎全凭个人的努力学习钢琴。他是一位卓越的钢琴家。他的演奏以精致细腻、美妙动人的音色和富有魅力的表现力著称,但是缺乏力量。人们常批评他弹奏的声音在音乐会大厅中显得过于柔弱。他特别喜欢在友人之间演奏。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没有象李斯特那样对广大听众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在这方面他很羡慕他的对手。肖邦的作品没有真正的先例可援。他的风格是个人的、浪漫主义的,与古典世界完全背道而驰。它们不依靠正规的大型曲式,也很少表现出结构感和均衡感。他的作品是随意的、幻想的、雅致而迷人的。美妙的旋律和闪耀的和声交织成适合与它们本身的曲式。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反复,有时只用少量的装饰就给反复增添了兴味。肖邦的作品给人以来自即兴创作的错觉(这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所渴望能做到的事),但事实上,肖邦是仔细而有意识地把它们创作出来的。虽然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革新力量,但他从来都不是稀奇古怪的或炫耀自己的作曲家。他的音乐表现出的情感幅度很大:从伤感到洋洋得意的全有,但他反对空洞的炫技性作品。肖邦的作品从来不是复调音乐,而是带“伴奏的旋律”。肖邦的旋律来自他从波兰带来的对祖国民间歌舞的回忆,但是,对他来说,纯属个人触发灵感比这些现成的素材要多得多可。他那装饰音很多的长乐句往往具有声乐的特点,缠绵悱恻、回荡翱翔,最后似乎只得无可奈何地结束,但音虽消失,意犹未尽。肖邦旋律中装饰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属于一种完全新颖的类型,与那种音域狭窄、紧紧围绕着主要音乐的古典装饰音迥然不同。它们快速灵活、激动奔放的音流往往一直冲到钢琴的尽头,又重返到它的起点。它们以大量极为丰富多彩的经过音群的形式出现,却似乎从来不打断旋律的进行,而是与之融为一体。它们灿烂辉煌,变化多端,非常悦耳动听,但却并不冲淡那些始终是最基本的东西----旋律线和表情。肖邦的经过音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在这方面,他在钢琴音乐中引进了大量的新颖手法:不同音程的双音经过音群、八度经过音群,以及随意变幻的各种经过音群,其间引进了最不符合调性的经过音。这与那种古典风格的经过音大不相同,后者多限于表现用不同方式分隔的音阶。肖邦作品中“伴奏部分”的特点在于既有精心选择的和声,又有用来表现这些和声的精雕细刻的音型安排。这已不再是那种纯属调性的和声了。我们可看到当半音进行不在旋律的本身出现时,往往会出现在低声部或中间的声部。倚音、经过音和不谐和音层出不穷,而一个别具风味的和弦可以在这种音乐中产生表现力极强的效果,这在肖邦之前没有一个人能够相信和声本身会具有这样的能力。肖邦的和声有时引用密集的和弦来表现,但用得很少。这种和弦的音程通常要比过去的宽大很多。这已不再是从前那种密集的和弦了,手指跨度很大,它们很自然地包含 “十度”音程。肖邦最喜欢用琶音,远甚于用和弦,并运用各种不同的音型。这些音型包含了曲调,利用各中手法来表现和声,这种手法比传统的“分解和弦”和古典派单纯使用的那些伴奏效果极为单调的几种刻板音型要丰富得多。这就产生立刻一种前所未有的融洽、柔和、优美的效果。肖邦作品的节奏是非常鲜明的,也是很有力的,但又极其灵活自由。这已不再是古典主义的严格节奏。在他的音乐中,自由节奏是个很重要的特色。肖邦是个浪漫主义者,但不是一个革命者。他象舒伯特和舒曼一样,也尊重传统。即使在他的创造革新中,也从未有过与过去决裂的大胆想法。他没有李斯特的那种大胆的魄力。肖邦有着一种浪漫主义者的狂热性,他在自己的灵感中自我陶醉、留连忘返,以至陷于不能自拔的境地可。他重复这种灵感,甚至超越了原来自然达到的限度。他似乎不愿看到这种奇迹或者令人心醉的幻境消失。他希望永远不要回到现实的尘世中来。在肖邦的艺术中,浪漫主义的风格丰富多彩,使得他的后继者们看来似乎一切都已为他们做下了准备。肖邦的模仿者们和追随者们充斥于19世纪下半叶,直至20世纪仍未绝迹。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仍然未能摆脱肖邦的魔力,尽管他们继承肖邦,而写出的都不过是一些昙花一现的作品;同样是在肖邦创作思想的影响下,在李斯特、瓦格纳,并于一定范围内在勃拉姆斯等人的身上却产生了创造性的反应。没有肖邦,19世纪下半叶的音乐是难以想象的。他的独创性是那样的强大,每个乐思、每一乐句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或许没有任何其他作曲家能象肖邦那样容易从其作品中辨认出作者的。这样的独创性是不可能模仿的。斯克里亚宾的前奏曲复制出来的只是肖邦前奏曲的某些外貌,而不是其本质,它们的本质是在人的最隐秘的心弦上引起共鸣。肖邦感情的幅度广阔得惊人,从轻淡的、太空般的愁绪到炽热的光芒和赞歌般的意气风发应有尽有。他的音乐思想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使人猜想在它们的背后有隐藏着的标题,但它们的性格刻画从来不是描绘性的,甚至也不是史诗性的,它们只是一些纯粹的抒情性的自白。肖邦的钢琴艺术风格显然是受到胡梅尔和费尔德的重大影响,但它却是完全新颖的,肖邦是使现代钢琴变成他的唯一可能的表现手段的第一位大作曲家。李斯特的技巧是建立在肖邦的技巧之上的,不过肖邦一直紧紧依靠着纯粹的钢琴艺术,而李斯特则开拓立式钢琴的色彩和管弦乐的功能。肖邦是一个只有当外界触动他的神经和情绪时才去认识外界的作曲家,他讲的是自己,写的是自白。他的忧郁和感伤散发着一种迷人的气息,因为这一切都是在生活中体验过和真实感受到的。在他的音乐里,“世纪病”和“世界痛苦”无论如何强烈,却从来没有造成支离破碎的印象,因为这位艺术家一直对此保持警惕。肖邦之所以偏爱舞曲的形式,不仅是因为它们具有鼓舞情绪的作用和青春的新鲜与生动,而且是因为它们还有着深刻的象征性的意义。在社会的嘈杂混乱之中度过了他的一生的这位寂寞的艺术家,靠着这些舞曲活跃了他那孤寂的创作想象。他的舞曲完全不象古典舞曲那样总是多少有点刻板和拘谨,而是以感情在乐曲中统驭着一切。这是些热情奔放的舞曲,不仅仅是生动活泼、形式优雅、姿态高贵而已。这是些属于浪漫派的舞曲,它们表达了人类所有的情感:欢乐、痛苦、顺从、温柔、忧郁、爱情、自豪、愤怒、直至受屈辱的爱国者的那种英勇慷慨之气。在肖邦的身上,母亲的血统占着优势,他是在自己的音乐中强烈地突出斯拉夫民族气质的第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从此以后,斯拉夫民族的因素归入了欧洲音乐的主流。在肖邦充满战争气氛的波兰舞曲中,波兰民族的血液沸腾得格外有力,那矫健勇猛而拱起的旋律犹如折弯的钢刀;骑士般的玛祖卡舞曲闪烁着火热而辉煌的姿态;甜蜜的柔情和风趣的卖俏贯穿在圆舞曲中。他抒发感情有时象魔鬼般地神秘莫测,有时又象水妖般地令人销魂,但却永远是温暖而慈祥的。通过他的抒情而成为一种普遍语言的灵性在他那些光辉灿烂的练习曲中获得了最大的胜利,而夜曲则是他在孤独中的梦幻,他向静夜倾诉着一个人最恳切的渴望。他虽在表面上是幸运的宠儿,实际上却和他那浪漫主义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也是一个饱经生活苦难的人。肖邦的浪漫主义虽然明显不是德国的浪漫主义,但是我们必须把它与舒曼和门德尔松摆在一起,因为在精神上他是他们的兄弟,并为他们所爱戴,所理解,而他和他的巴黎环境(除了李斯特和海涅是例外)的关系是从来不甚亲密的。肖邦比门德尔松更加忧郁而多情,也更加富于幻想、敏感和激昂。在创作手法上,他比舒曼更加稳健。肖邦是最纯真的浪漫主义钢琴抒情诗人。
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的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这样,他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了它纯净的风格,从不丧失其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他对当时西欧在音乐创作手段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并将它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从而使自己的音乐具有同古典传统有深刻联系的严谨完整的艺术形式。但是肖邦又从来不受传统的束缚,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这特别表现在他深入地挖掘和丰富了诸如前奏曲、练习曲、叙事曲、夜曲、即兴曲、谐谑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的潜在的艺术表现力,赋予它们以新的社会内容。他的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他的和声语言新颖大胆,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欧洲音乐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19世纪的编年史中,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这是一个恰当的称号。他那孕育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构成了钢琴这一乐器的黄金时代。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人们绝不会把他的风格与其他人的相混淆。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从一开始,他就把想象力献给了键盘,他在这个狭窄的范围中创造出一个世界。他的天才甚至把钢琴的局限性也转变为美的源泉。不能演奏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当然是钢琴的主要局限,肖邦却巧妙地克服了这些局限。对于现代钢琴风格的形成,他的功绩是不亚与任何其他音乐家的。肖邦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宽的和弦持续下去,形成萦绕着迷人旋律的音群。他告诉学生:“必须让每个音符都歌唱起来。”在他的音乐中,精致的装饰----颤音、装饰音、轻盈的过渡句--- 魔术般地把那些单音延长了。所有这些总是安排得很自然,音乐几乎象是自己歌唱出来的。肖邦有很多作品至今仍是钢琴家的演奏曲目,这是值得注意的。他的夜曲----正象这名字所含有的意思一样,是夜晚的歌曲----带有各种不同的忧郁色彩,这些曲子通常是三部曲式。他的前奏曲都是幻想的片段,有些有一页长,有几首只有两三行。他的练习曲是教学用的最好文献,在这些乐曲中,钢琴技术也变得具有了诗意。他的即兴曲奇异而有变化莫测,但它们却都圆满无缺。他的圆舞曲反映了沙龙里的鲜艳色彩和娇媚姿态,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心灵舞曲。他的玛祖卡舞曲取自波兰的农民舞曲,显现了他青年时代所见到的理想景色。在大型作品中,肖邦写了四首叙事曲。这些乐曲是有宏大结构的史诗,象是游吟诗人讲述的传奇。他写的波兰舞曲再现了一种庄严的情感,这是波兰贵族向国王欢呼时跳的列队舞蹈。这些舞曲具有英雄性的曲调,回荡着战斗中的铿锵声,颂扬了英雄的功绩。这位民族的诗人使同胞们记起祖先的光荣,加强了他们渴望自由的愿望。《摇篮曲》、《船歌》、《F小调幻想曲》的谐谑曲都显示出肖邦在他的艺术中在他的艺术中达到了顶峰。《B小调奏鸣曲》、《降B小调奏鸣曲》和《E小调钢琴协奏曲》、《F小调钢琴协奏曲》都完全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肖邦在20岁时就完全形成了他所显现出的风格,他不象一些大师如贝多芬或是瓦格纳那样长期的思想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肖邦与同时代的舒曼和门德尔松一样,在风格上是真正的抒情诗人。这三个人去世都很早,他们都用青年时代自发的抒情性达到自己事业上的顶峰,他们是浪漫主义第一阶段最杰出的代表。可以说肖邦在他的成熟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件是凭借传统技巧和曲式写成的。肖邦没有象舒伯特那样忍受过贫困和轻慢,也没有想舒曼那样忍受过精神病的折磨。虽然他一生享有盛名,与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一些艺术家友善,但致命的疾病使他过早地逝世。当他在39岁去世时,他留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钢琴文献。肖邦的大量作品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包括技术性的练习曲两集,每集12首,分别于1833和1837年出版,以及无作品编号的三首。每首练习曲提出一个技术性的难题,常用单一的动机加以发展。它们在多方面概括了肖邦对钢琴技术的可能性的想法。但它们不仅仅是练习曲,也是一系列已具雏形的抽象音诗。第二类包括用小型、亲切的曲式写成的作品,其中有24首前奏曲、19首夜曲、4首即兴曲、14首圆舞曲、10首波兰舞曲和55首玛祖卡舞曲。波兰的旋律和节奏对肖邦风格的影响在波兰舞曲和玛祖卡舞曲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们是波兰的民族舞曲,用三拍子的斯拉夫节奏音型和民歌式的旋律写成。这种简单的舞曲结构常被扩展成幻想曲和音诗。肖邦最出自内心的乐曲是夜曲和圆舞曲。夜曲是伤感情绪的无言歌,它用分解和弦伴奏上方的抒情旋律写成。第三类包括用较大型的自由曲式写成的作品,其中有4首谐谑曲、4首叙事曲和6首幻想曲。叙事曲和谐谑曲揭示了肖邦使用大型曲式进行创作的能力。显而易见,他是把叙事曲这一名称用于器乐曲的第一人。他的全部叙事曲都用四分之六或八分之六拍子写成。其中,他任意地借用了现成的奏鸣曲、回旋曲和歌曲等曲式结构去创造这一新的、史诗性的体裁。在这三大类作品之外,肖邦创作了三首奏鸣曲,其中的一首b小调最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与当时的流行习俗相左,肖邦没有一首乐曲被标上一个奇异的、浪漫色彩的标题。作为一位创造富有表情气氛和情绪的大师,他拒绝把音画用在他的作品之中。肖邦还有两首乐曲属于另一类型:f小调幻想曲和波兰舞曲幻想曲。这两首乐曲也是肖邦的不朽之作。肖邦几乎全凭个人的努力学习钢琴。他是一位卓越的钢琴家。他的演奏以精致细腻、美妙动人的音色和富有魅力的表现力著称,但是缺乏力量。人们常批评他弹奏的声音在音乐会大厅中显得过于柔弱。他特别喜欢在友人之间演奏。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没有象李斯特那样对广大听众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在这方面他很羡慕他的对手。肖邦的作品没有真正的先例可援。他的风格是个人的、浪漫主义的,与古典世界完全背道而驰。它们不依靠正规的大型曲式,也很少表现出结构感和均衡感。他的作品是随意的、幻想的、雅致而迷人的。美妙的旋律和闪耀的和声交织成适合与它们本身的曲式。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反复,有时只用少量的装饰就给反复增添了兴味。肖邦的作品给人以来自即兴创作的错觉(这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所渴望能做到的事),但事实上,肖邦是仔细而有意识地把它们创作出来的。虽然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革新力量,但他从来都不是稀奇古怪的或炫耀自己的作曲家。他的音乐表现出的情感幅度很大:从伤感到洋洋得意的全有,但他反对空洞的炫技性作品。肖邦的作品从来不是复调音乐,而是带“伴奏的旋律”。肖邦的旋律来自他从波兰带来的对祖国民间歌舞的回忆,但是,对他来说,纯属个人触发灵感比这些现成的素材要多得多可。他那装饰音很多的长乐句往往具有声乐的特点,缠绵悱恻、回荡翱翔,最后似乎只得无可奈何地结束,但音虽消失,意犹未尽。肖邦旋律中装饰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属于一种完全新颖的类型,与那种音域狭窄、紧紧围绕着主要音乐的古典装饰音迥然不同。它们快速灵活、激动奔放的音流往往一直冲到钢琴的尽头,又重返到它的起点。它们以大量极为丰富多彩的经过音群的形式出现,却似乎从来不打断旋律的进行,而是与之融为一体。它们灿烂辉煌,变化多端,非常悦耳动听,但却并不冲淡那些始终是最基本的东西----旋律线和表情。肖邦的经过音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在这方面,他在钢琴音乐中引进了大量的新颖手法:不同音程的双音经过音群、八度经过音群,以及随意变幻的各种经过音群,其间引进了最不符合调性的经过音。这与那种古典风格的经过音大不相同,后者多限于表现用不同方式分隔的音阶。肖邦作品中“伴奏部分”的特点在于既有精心选择的和声,又有用来表现这些和声的精雕细刻的音型安排。这已不再是那种纯属调性的和声了。我们可看到当半音进行不在旋律的本身出现时,往往会出现在低声部或中间的声部。倚音、经过音和不谐和音层出不穷,而一个别具风味的和弦可以在这种音乐中产生表现力极强的效果,这在肖邦之前没有一个人能够相信和声本身会具有这样的能力。肖邦的和声有时引用密集的和弦来表现,但用得很少。这种和弦的音程通常要比过去的宽大很多。这已不再是从前那种密集的和弦了,手指跨度很大,它们很自然地包含 “十度”音程。肖邦最喜欢用琶音,远甚于用和弦,并运用各种不同的音型。这些音型包含了曲调,利用各中手法来表现和声,这种手法比传统的“分解和弦”和古典派单纯使用的那些伴奏效果极为单调的几种刻板音型要丰富得多。这就产生立刻一种前所未有的融洽、柔和、优美的效果。肖邦作品的节奏是非常鲜明的,也是很有力的,但又极其灵活自由。这已不再是古典主义的严格节奏。在他的音乐中,自由节奏是个很重要的特色。肖邦是个浪漫主义者,但不是一个革命者。他象舒伯特和舒曼一样,也尊重传统。即使在他的创造革新中,也从未有过与过去决裂的大胆想法。他没有李斯特的那种大胆的魄力。肖邦有着一种浪漫主义者的狂热性,他在自己的灵感中自我陶醉、留连忘返,以至陷于不能自拔的境地可。他重复这种灵感,甚至超越了原来自然达到的限度。他似乎不愿看到这种奇迹或者令人心醉的幻境消失。他希望永远不要回到现实的尘世中来。在肖邦的艺术中,浪漫主义的风格丰富多彩,使得他的后继者们看来似乎一切都已为他们做下了准备。肖邦的模仿者们和追随者们充斥于19世纪下半叶,直至20世纪仍未绝迹。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仍然未能摆脱肖邦的魔力,尽管他们继承肖邦,而写出的都不过是一些昙花一现的作品;同样是在肖邦创作思想的影响下,在李斯特、瓦格纳,并于一定范围内在勃拉姆斯等人的身上却产生了创造性的反应。没有肖邦,19世纪下半叶的音乐是难以想象的。他的独创性是那样的强大,每个乐思、每一乐句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或许没有任何其他作曲家能象肖邦那样容易从其作品中辨认出作者的。这样的独创性是不可能模仿的。斯克里亚宾的前奏曲复制出来的只是肖邦前奏曲的某些外貌,而不是其本质,它们的本质是在人的最隐秘的心弦上引起共鸣。肖邦感情的幅度广阔得惊人,从轻淡的、太空般的愁绪到炽热的光芒和赞歌般的意气风发应有尽有。他的音乐思想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使人猜想在它们的背后有隐藏着的标题,但它们的性格刻画从来不是描绘性的,甚至也不是史诗性的,它们只是一些纯粹的抒情性的自白。肖邦的钢琴艺术风格显然是受到胡梅尔和费尔德的重大影响,但它却是完全新颖的,肖邦是使现代钢琴变成他的唯一可能的表现手段的第一位大作曲家。李斯特的技巧是建立在肖邦的技巧之上的,不过肖邦一直紧紧依靠着纯粹的钢琴艺术,而李斯特则开拓立式钢琴的色彩和管弦乐的功能。肖邦是一个只有当外界触动他的神经和情绪时才去认识外界的作曲家,他讲的是自己,写的是自白。他的忧郁和感伤散发着一种迷人的气息,因为这一切都是在生活中体验过和真实感受到的。在他的音乐里,“世纪病”和“世界痛苦”无论如何强烈,却从来没有造成支离破碎的印象,因为这位艺术家一直对此保持警惕。肖邦之所以偏爱舞曲的形式,不仅是因为它们具有鼓舞情绪的作用和青春的新鲜与生动,而且是因为它们还有着深刻的象征性的意义。在社会的嘈杂混乱之中度过了他的一生的这位寂寞的艺术家,靠着这些舞曲活跃了他那孤寂的创作想象。他的舞曲完全不象古典舞曲那样总是多少有点刻板和拘谨,而是以感情在乐曲中统驭着一切。这是些热情奔放的舞曲,不仅仅是生动活泼、形式优雅、姿态高贵而已。这是些属于浪漫派的舞曲,它们表达了人类所有的情感:欢乐、痛苦、顺从、温柔、忧郁、爱情、自豪、愤怒、直至受屈辱的爱国者的那种英勇慷慨之气。在肖邦的身上,母亲的血统占着优势,他是在自己的音乐中强烈地突出斯拉夫民族气质的第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从此以后,斯拉夫民族的因素归入了欧洲音乐的主流。在肖邦充满战争气氛的波兰舞曲中,波兰民族的血液沸腾得格外有力,那矫健勇猛而拱起的旋律犹如折弯的钢刀;骑士般的玛祖卡舞曲闪烁着火热而辉煌的姿态;甜蜜的柔情和风趣的卖俏贯穿在圆舞曲中。他抒发感情有时象魔鬼般地神秘莫测,有时又象水妖般地令人销魂,但却永远是温暖而慈祥的。通过他的抒情而成为一种普遍语言的灵性在他那些光辉灿烂的练习曲中获得了最大的胜利,而夜曲则是他在孤独中的梦幻,他向静夜倾诉着一个人最恳切的渴望。他虽在表面上是幸运的宠儿,实际上却和他那浪漫主义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也是一个饱经生活苦难的人。肖邦的浪漫主义虽然明显不是德国的浪漫主义,但是我们必须把它与舒曼和门德尔松摆在一起,因为在精神上他是他们的兄弟,并为他们所爱戴,所理解,而他和他的巴黎环境(除了李斯特和海涅是例外)的关系是从来不甚亲密的。肖邦比门德尔松更加忧郁而多情,也更加富于幻想、敏感和激昂。在创作手法上,他比舒曼更加稳健。肖邦是最纯真的浪漫主义钢琴抒情诗人。
肖邦的叙事曲,是受了波兰革命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的启发而创作的。关于他的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g小调叙事曲》(作品23),许多肖邦的研究者都认为是在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影响下写作的。
而《康拉德.华伦洛德》叙述的是十四世纪时立陶宛人反抗日耳曼武士团的斗争。立陶宛人倭尔特.冯.斯塔丁幼年被俘,在日耳曼武士团的抚养下长大。在战争中同时被俘的立陶宛民间歌手哈尔班,暗中以爱国思想感化倭尔特。
倭尔特在他的潜移默化下,酝酿着复仇的大志。后来他被立陶宛人俘虏过去,娶了立陶宛大公的女儿阿尔多娜。夫妻二人以身许国,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幸福甚至生命和荣誉,来挽救祖国的命运。他们二人悄悄离开立陶宛,来到聂门河的对岸。阿尔多娜自愿以修女的身份,关在尖塔上的小屋里,直到死去。
倭尔特改姓换名为康拉德.华伦洛德,回到日耳曼武士团,在对摩尔人和土耳其人的战争中立了功,取得了武士团的信任,被任命为武士团大总管。掌握了大权以后。
他在处心积虑的密谋策划下,干了许多倒行逆施的事,使武士团虚耗国帑,失去有利的作战机会,弄得民穷财尽,一败涂地。后来事情终于泄露,在倭尔特以叛逆罪被处死刑的前夕,他和尖塔上的阿尔多娜作了悲惨的诀别。
扩展资料:
有趣的插曲:
对于这首曲子,有一段有趣的插曲:舒曼有一次遇见肖邦,当面对他表示自己在肖邦的全部作品中最喜欢这首g小调叙事曲。肖邦听后经过一段沉思默想,才以夸张的语调回答说:"哦!我真高兴,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
后来舒曼还曾在书信中提到:"这真是令人兴奋的曲子,但是在他(肖邦)的作品中还不算是最伶俐的,而应当算作最粗犷的、最富有独创性的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号叙事曲
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有人认为这首叙事曲是取材于密茨凯维茨的《格拉辛娜》,但一般认为应是密茨凯维茨的史诗剧作《康拉德·华伦洛德》。这部叙事诗剧写11世纪立陶宛被日尔曼骑士兵团所灭,立陶宛后裔华伦洛德被敌俘虏,并被抚养成人,受到敌方重用。立陶宛老人乔装成唱诗的歌手深入虎穴,得以接近华伦洛德。通过反复启发教育,终于使华伦洛德醒悟,立志牺牲个人为祖国效力,最后终于使立陶宛人得胜,而华伦洛德却被敌人处死。在这首叙事曲中肖邦概括了这个故事的精神并具有史诗般的气概,但没有写实性的描写。乐曲的序奏具有叙事诗的意境,就像是立陶宛老人在拨动琴弦边叙述边唱歌,以启发华伦洛德的爱国意识,乐曲的最后仿佛是在描写华伦洛德慷慨就义,以个人的牺牲换取祖国的胜利。舒曼十分推崇这首曲子,他说这首乐曲“是肖邦最粗犷而又最富有独创性的作品。”乐曲采用自由奏鸣曲式写成。具有庄重的宣叙调特点的8小节序奏之后,出现了安详而略带忧虑的第一主题,老人开始回忆和讲述一个遥远的故事。第二主题是舒展明朗的,使人感受到华伦洛德在知道自己身世后的感慨之情。这两个主题在展开部构成了惊心动魄的戏剧性效果,第一主题不断地增强悲剧色彩,第二主题则发展成具有英雄气概的主题,以至在第二主题再现时,绝然不同于呈示部那抒情温柔的形象,已成长为成熟的、誓为祖国雪耻的英雄形象了。乐曲的尾声将全曲的情绪再一次推向高潮。结尾是悲壮的,象征着华伦洛德为国壮烈捐躯的英雄气概。
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的声音。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这样,他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了它纯净的风格,从不丧失其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他对当时西欧在音乐创作手段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并将它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从而使自己的音乐具有同古典传统有深刻联系的严谨完整的艺术形式。但是肖邦又从来不受传统的束缚,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这特别表现在他深入地挖掘和丰富了诸如前奏曲、练习曲、叙事曲、夜曲、即兴曲、谐谑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的潜在的艺术表现力,赋予它们以新的社会内容。他的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他的和声语言新颖大胆,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欧洲音乐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毕业论文是衡量本科教学与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既是学生毕业与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分析、阐述和解决问题之综合能力的体现。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本科音乐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高校美育与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研究
2. 农村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现状分析与推进策略研究
3.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改革思路
4. 提高音乐素质 促进全面发展
5. 当今中国舞蹈创作的趋势
6. 高师声乐教育应注重实践
7. 普通高校大学生西洋古典音乐欣赏状况调查
8. 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及发展
9. 论钢琴表演艺术的发展趋向
10. 论新形势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1. 新农村传统艺术文化教育传播的思考
12.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的音乐学科建设
13. 舞蹈重返大众视野的时代意义
14. 戏曲身段与民族声乐表演
15. 试论音乐实践对于高校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16. 驻马店市中小学音乐课程设置研究
17. 本科院校音乐课程改革的利弊
18. 《梨园春》对河南豫剧的影响
19. 中国民族乐器分类法研究
20. 汉代的鼓吹乐对近世礼俗音乐的影响
21. 百戏之流变
22.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
23. 驻马店市说唱音乐探微
24. 李叔同学堂乐歌的创作实践
25. 萧友梅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
26. 黎锦晖儿童音乐创作的艺术经验
27. 民族歌剧《白毛女》的成功经验
1. 西方早期合唱音乐
2. 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创作与构思
3. 贝多芬三个阶段的音乐创作
4. 欧洲中世纪单声部歌曲与世俗歌曲
5. 如何学习西方音乐史
6. 肖邦音乐的民族性
7. 快乐教学,是音乐课的法宝
8. 学习音乐,从热爱开始
9. 如何辨别和挖掘一个孩子的音乐才能
10. 音乐素养,提升人生价值
11. 合唱的和谐美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12. 如何训练业余合唱团
13. 轻声练习的好处
14. 以“赏”为先的音乐教育
15. 让孩子们快乐地舞起来
16. 如何保持孩子持续的练琴热情
17. 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训练童声
18. 如何教孩子们学习节奏
19. 如何练琴才最有效
20. 提升艺术生的文化修养是当务之急
21. “音乐热”带来的思考
22. 跑调的分析与研究
23. 唱的高,还是唱的美
24. 注重技巧,还是注重表现
25. 假如我是一名音乐老师
26. 卓越的成就,至诚的爱国心――试论我国音乐学家王光祈
27. 校园歌曲的创作特点
28. 谈肖邦创作特征中民族精神的体现
29. 论贝多芬晚期的钢琴奏鸣曲
30. 戏曲曲牌与宋元市井民俗
1. 从城市音乐文化看“选秀”
2. 浅论音乐音调与基本情绪运动状态的关系
3.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中音乐与歌词的相互关系
4. 从《蝴蝶》看舒曼钢琴音乐创作特征
5. 青主的两首代表性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的创作和演唱分析
6. 李斯特艺术歌曲初探
7. 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认知问题研究
8. 中国原创摇滚音乐中的民族元素面面观
9. 对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理解演奏处理
10. 华语流行乐坛的“中国风”
11. 从“引进”、“模仿”到“探索”、“创新”-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历史轨迹
12. 浅谈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
13. 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普通学校音乐课程发展
14. 我看钢琴考级
15. 驻马店钢琴考级历史及其文化产业研究
16. 浅谈印象主义音乐
17. 试探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钢琴改编曲中的民族因素
18. 外音不“外”――试析肖邦钢琴作品中和弦外音的应用及其表现意义
19. 钢琴演奏指法选择的基础实践和基本原则
20. 胶片上流淌着的音乐篇章――有关电影音乐的综述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3、公民社会塑造过程中的高校职能研究4、冷爵士的艺术风格研究5、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6、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7、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调适的作用8、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脉络9、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审美内涵10、论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11、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12、浅述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音乐13、浅谈“微笑”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4、浅谈西方民族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15、如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相互渗透16、如何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17、印度宝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18、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19、《试论民歌演唱方法训练与民歌地域风格把握——以陕北民歌为例》20、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减七和弦的使用技法及其审美
如果同学想让自己的论文题目变得更加新颖,可以试着将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例如:
1、人的身心不断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声音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论文与生物学或心理学有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索音乐:
2、从人类文明的早期开始,音乐文化就是其发展不可替代的一个方面。如果你对音乐史或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感兴趣,可以研究:
3、技术对音乐创作、发展和传播的贡献。如果技术是你感兴趣的领域,可以选择下列主题:
楼主 你这个是论文题目吧? 我随便给你找找 你自己借鉴一下吧 【摘 要】肖邦对过去的音乐体裁进行的发展与革新,使夜曲得到发展并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c小调夜曲更是充满了戏剧性的激情,内在的张力,演奏时应注意力度变化情绪的层次要求,情绪转折后激昂慷慨,全曲达到高潮 【关键词】肖邦 夜曲 旋律 和声 在世界历史中,钢琴音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有无数的出色音乐家为之做出贡献甚至奋斗终生。有为“钢琴诗人”在世界音乐史这条长河中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音乐像纯净的水晶,像清澈的泉水,荡涤着人们的灵魂,使情操高尚起来。他的音乐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和爱国主义音乐家肖邦。 一、对肖邦及夜曲的认识 肖邦(Chopin.Fryderyk,1810—1849 ),他创造了19世纪浪漫主义最理想的键盘风格。他的音乐史主观内向的,带着忧伤的色彩。他的音乐风格。他的音乐是主观内向的,带着忧伤的色彩,音乐风格非同一般的具有个性特点,他的某些因素使人清楚的辨认出只属于他;肖邦的旋律基本上是声乐性的,这种旋律提供装饰性的可能性,但却是一种依据和声变化、转调、节奏变化和装饰性变奏的方面的自我发展;肖邦的和声概念同样具有显著的特征,它独特的和声实践完全走在他的是时代的前端;他的音乐风格中另一个今人瞩目的突出因素是他对自由速度的运用,他要求对严格速度的某种松动,另一个稳定的伴奏声部支持着旋律部分更为自由和即兴的色彩涂层。他的成就最突出的是比例完美的钢琴小曲,细腻、别致、富于抒情味道音色纤细,应用旋律装饰来丰富和声,其和声境界超过当时传统的界限极富色彩性,音乐是一种精雕细竹的音诗,像他想念的祖国一样甜美悲伤,有令人难忘的雅致的音,以及如银色的花边连着的音乐。格里格曾说:“是肖邦真正教会我如怎样写挪威的音乐”。由此可见他的音乐有深厚的民族性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肖邦一生共创作21首夜曲这些夜曲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类似费尔德似的夜曲,类似无言歌,是以一个音乐形象为基础的,其曲调在高声部,其他声部构成伴奏,在听这些乐曲时忧伤的深思,内心的悲伤和思念柔情的表白都很容易浮现在眼前;另一类有火一般的激情内心的惶恐不安和深痛的倾诉,以及与叙事曲相辉映的戏剧性情节,这类作品属于戏剧性长诗。如《c小调夜曲》,我想着重谈一下这首作品。 二、剖析《c小调夜曲》 《c小调夜曲》创作于1837年,这时肖邦的创作已很成熟。作曲家能对多样的内容、复杂的形象都通过深刻、细微、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段来刻画,这首夜曲内容深刻而且规模宏大旋律的气息悠长如歌,悲剧性、英雄性与动人心弦的抒情性相结合,充满了戏剧性的激情,同时它的律动也充满了内在的紧张力,它在篇幅上虽然不如叙事曲大,但却与叙事曲非常相近音乐形象鲜明突出,对比强烈,音乐的发展充满动力,有着交响乐般的音响效果。几乎肖邦的全部夜曲都是用三部曲式写成的,《c小调夜曲》也不例外,他的曲式结构也是ABA的形式,但《c小调夜曲》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充满了戏剧性的激情变化,在激动的热烈的中段过后作品不只是对第一段的简单再观,停止情绪的波动,而是继续激动下去,情绪上变得更加狂躁不安。 要弹好这首乐曲不仅必须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更需要有音乐上的一种情感,即使是有了这些也仍然要认真的单独练习乐曲的各个部分。知道匀度速度力度各个方面都达到完全的自如。 这乐曲的第一段是一只沁人肺腑的喧叙性旋律,刚开始演奏时声音不能太大,右手在演奏旋律时要下意识的去弹,用心去聆听、同时伴奏部分的节奏要严整均匀,加上沉重的低音下行级进,使乐曲成为一种哀痛,抒情的独白,似乎是在诉说一个凄美婉转的故事,但却也不是严峻庄重的色彩。第一段应特别注意一个问题是乐曲的第17、18小节与第1、2小节旋律音视完全相同的,但左手伴奏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突出这种变化右手的触键方式应当稍有不同,手指应当要更立一些使旋律音的音色更加明亮,与开头的前两小节形成对比。这首乐曲的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技巧性虽然较强,却不宜把它弹成炫耀技巧的练习曲,更不能只求快和响,中段是由威严的从容不迫的圣咏式和弦构成,但是这进行曲速度却使整个圣咏动力化:含蓄柔和的头几小节,蕴藏着还没有发挥出来的力量,这力量逐渐地集聚终于八度齐奏像一阵极速的洪流奔驰而出,“圣咏”变得不再含蓄柔和,而是庄严宏大雄壮有力,在这样高强度的弹奏中两只手要配合的天衣无缝,波音的和弦要弹奏得流畅,八度齐奏时,力度对比要强烈一些,另外要注意齐奏中的旋律音突出,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要紧凑些,否则会使乐曲产生脱节之感,没有如洪的气势。只有做到以上提到的几点才会有浪潮涌动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低音的作用、和声的作用,练习时一定要弄清楚和声,弹低音的左手五指在力度上要给和声足够的支持,而且要像圆号那样有充分的延续性,从而使乐曲有丰富坚实的和声色彩,这也是肖邦钢琴曲的一个重要特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也曾说过肖邦音乐的和声本身就好像在歌唱。在弹奏第二段时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这首乐曲中力度的层次问题,首先是旋律与背景的层次,如第25小节也就是中段的开始部分,这小节第一个音是由第一段最后一个音持续过来的,但这并不是主题开始的旋律音,如果弹奏的稍重一点就很容易给人“喧宾夺主”的感觉。其实旋律声音在右手的最上声部,因此右手五指的力量是很难掌握的,如果过于突出旋律,弹奏的太强会失去那种含蓄而又安静的气氛,如果太弱就没有旋律的曲线的美感,因此把握住这个度是很重要的。在八度齐奏时也要拉开主题音与伴奏音的距离,分清层次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齐奏盖过主题、淹没主题,否则闹哄哄一片,使乐曲应有的辉宏气势和浪漫激情难以表现。 三、结语 《c小调夜曲》的产生,标志着夜曲这一题材创作中的新的倾向的出现,这部作品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抒情小品的范围,而且有比较强烈的戏剧性和更深刻的思想内容,情绪对比较烈,旋律发展宽阔紧张充满动力性。内容方面也有一种在以前的夜曲中所未出现过的严峻激昂悲愤的情感渗透进来了,所以《c小调夜曲》在肖邦的夜曲这一题材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另外想很好的演奏肖邦的作品必须了解肖邦的生活思想和心理活动及他作品的构思,并不时的把演奏意识从感性提升到理性。最后,我想用英国钢琴家阿瑟·赫德里的一段话作为结语,对于我们更好的演奏肖邦的作品是有启发意义的:“任何演奏家在演奏肖邦作品的时候,必须自始至终的运用音乐智慧,而不是单凭一点小聪明,单凭灵活的手指头,采用一般的钢琴手法,以及什么不花力气的诀窍就算演奏成功。这种智慧包括理智和感情。恰如其分的处理那些大量完整的作品。这样才能用真正的历史眼光来看待他的作品,以免把肖邦降低到略高于沙龙演奏家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索洛甫磋夫.肖邦的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2]吴迎.钢琴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3]朱雅芬.钢琴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07. 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