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重庆青年报编辑

重庆青年报编辑

发布时间:

重庆青年报编辑

1、很幸运,我考上了。 2、我的编辑部励志文章 3、保持平常心,追寻** 4、圆他人梦想,就是圆自己梦想 5、人生的一个选择,就是一个转折 6、和明星真诚沟通,虽辛苦但快乐多 7、所以,圆他人梦想也是圆自己梦想。 8、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坚持下去,并付诸努力,你自然就会得到你该得到的。 9、每一天,都是周而复始,每一天,都是崭新开始。恍然间,做记者这一行,已经17载。 10、你想平淡地活着,你可以按部就班甘于平淡,但是,如果你赋予生活激情,精彩就在你的手中。 11、年11月滚石三十周年演唱会,再次见到周华健,他主动热情地过来握手:“嗨,我们又见面了!” 12、齐秦演唱会前,见到齐秦小哥,小哥说:“葡萄,我多要一张名片,带给我姐姐齐豫。”然后,还 13、陈奕迅来渝举办两次演唱会,再次采访他时,他说:“又见面啦!记住,一定还要来看我的演唱会!” 14、明星也是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闲暇生活,用一颗真诚心和他们交流,他们自然会把你看作朋友。 15、采访明星,是一件快乐和有技巧的事情,有的才出道的明星会很拽,但是有更多老牌知名明星会很友善。 16、我从小渴望成为一名作家,2011年很幸运地被重庆市作协吸纳为会员。今年,长篇小说《凋零与绽放》也会面世。 17、纵贯线来渝期间,有一次直播时,李宗盛特别爱开玩笑,他要周华健、罗大佑、张震岳和他一起喊:“我们都爱吃葡萄!” 18、当你觉得上班是件痛苦疲累周而复始的事情,那你是把你的工作当成一个赖以谋生的职业了;当你觉得上班充满激情和挑战,那么你是把你的职业上升为事业了。 19、年兼任微博重庆站主任,策划、推广腾讯重庆站政务、媒体、商业微博。目前正逐步历练成为一名职业网络推手,成功推送若干草根人士走向演员、主持人、歌手的职业化领域。 20、年9月采访赵本山,奔波14个小时只采访了7分钟。见到才写完一堆毛笔字的本山老师,他很亲切地说:“你们辛苦了,想问啥尽管问。”只要访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你会觉得辛苦没有白费。 21、入厂工作4年后我选择离开,我不愿意自己的未来在农药发出的硫化氢毒气中度过,当一个女同事不慎失足掉入农药池,捞出来浑身变绿时,我开始塞上耳塞,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学习,参加成人高考。 22、年,我开始“卖字为生”的生涯,同年在重庆慈云寺皈依佛门,拜于惟贤法师门下,人生跌宕起伏,才会精彩无限,有坎坷有泪水,也有鲜花和掌声。佛教帮助我修心,让我学会了拥有一颗平常心和追寻**。 23、年我担任大渝网文娱频道主编,负责大渝网的文化、娱乐、体育这三块领域,负责来渝明星名人访谈,组织策划了渝版陈奕迅、张学友、张信哲、张宇等重庆个唱征集同台女歌手、担任超女重庆区评委等系列活动推广…… 24、每年的夏季,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内心格外焦躁的季节,因为“就业”这两个字是每对父母每个孩子内心之痛。毕业之前,我的老师颜崇秀把我送到《重庆青年报》报社实习,我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那时候,带着一套洗漱用品,晚上忙得太晚就睡办公室的沙发。 25、年夏的一个早晨,我正在办公室打扫卫生,电话铃响了,是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打来的,郝主任用急促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故事:重庆市中考状元因残疾被学校拒之门外,这个男孩决定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家人想到不该轻易放弃,带着他去了残联。于是,残联拨通了报社的电话,寻求媒体帮助。 26、我就读的学校现在基本不存在了,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重庆社会大学”,这是一个四川美术学院的落榜生集中地。那时,看见绘画系许世虎教授的画作《窗台上的宝石花》,甚是喜欢,只是远远地看着,没曾想过16年后我做了他的策展人。于是我报了绘画系,但母亲临时给我改为了中文系。从此,命运也发生了转折。 27、人生只有一次,酸甜苦辣尝尽,你才知生活真正的滋味,面对掌声鲜花和面对鄙视白眼,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只要你努力了,哪怕失败,也是获得成功的经验。佛教说:“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成过去,明天尚且未知,我们能把握的就是今天。把你的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激情投入到有限的时光里,你才不会枉费了今生。 28、通过这16年的积累,我已经和重庆所有的演出机构建立起友好深度的合作关系。在重大艺术学院许世虎教授生日之际,我在重庆大剧院为老师举办了一次画展。2012年12月5日帮助渐冻人杨学峰在重庆大剧院举办了“只要活着就好好活”演唱会。带着自己的团队为需要募捐的网友卖报纸募捐,和爱心人士和本土明星们一起去孤儿院养老院,和他们共度佳节。 29、我是一个从外省来到重庆的“移民”,祖籍安徽合肥,出生在西安,后又飘到四川,在重庆举目无亲,也许你们不相信,我之前在一家兵工厂民品车间做冷冻工,通过液态氨制冷使得一种名为“石硫合剂”的农药迅速结晶。我在学校严重偏科讨厌数学,这点很不好。但是上天给你关闭一扇门,必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于是上天赋予了我写作这种才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的作文出类拔萃,写作这项技能陪伴我一起走到今天。 30、之后的生涯和媒体不可分割,做报纸、杂志,写专栏。1998年我专写法制报道,撰写了张君案、合江沉船案、董书君跳楼案等一系列独家深度报道;随后涉及新闻类别从文到武,转向做文化娱乐副刊,担任过重庆当时最畅销的《重庆青年报》旗下的《激动周刊》的创始人之一,负责策划编辑时尚情感版“他们”“她们”。随后担任《重庆青年报》文体副刊部主编,《单身》杂志主持人、编辑,理性和感性经常在矛盾中融合与对抗。 31、这些年来,我采访过的明星不计其数,访过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陆川、顾长卫、张一白这些中国最知名的导演;访过学者孔庆东,访过大家熟知的.内地的老爷子李默然、可爱的闫肃、赵本山、赵季平、李幼斌、张继钢、郭达、吕丽萍、杨丽萍、闫妮、佟大为、徐静蕾、冯远征、李宇春、张靓颖……访过港台的齐秦、周华健、罗大佑、吕良伟、张信哲、陈奕迅、周杰伦、品冠、任达华、罗家英、李宗盛、米雪、张惠妹、孟庭苇、张震岳、林志玲、曹格……访过旅美华人赵美萍、高娓娓、加拿大领事戴尚安、加拿大的马修连恩;参加全球华文传媒首脑峰会,访过十几个国家的华文媒体总编。 32、得到消息,我开始为这个叫杨健的男孩呼吁,我不相信这么好的孩子没有学校要。在40度的高温下,我一次次跑招办,一次次跑学校,直到跑中暑,最终招办特批了一个名额给他,我清晰地记得招办的领导问我:“你是他姐姐么?”从此,这男孩一直叫我“姐姐”,直到今天,他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执业律师、注册税务师之后,每年他都会在年三十请我这个“姐姐”团聚。我写的《中考状元落榜,谁来圆他读书梦》系列报道后来获得了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残联颁发的好新闻二等奖。那时,青年报正在招人,主任田间留下了我和一名研究生。这篇文章,也奠定了我留在青年报工作的基础。之后,我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在西南政法大学半工半读学完了法学本科。

将来的你,一定感谢现在拼命的你,努力拼搏吧!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拼搏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美国寻金热的时代,吸引了成千上万做黄金梦的人。有些人不惜变卖自己的全部家财,离乡背井,跑到美国去淘金。

有一个异乡人,也把自己在英国家乡的田地卖掉了,只身跑到美国最热门淘金的地方,希望能找到金矿后衣锦还乡。

他首先在当地买了一间屋作栖身之所,安顿之后,便开始他的寻金旅程,每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地到处找寻金矿。开始的时候,他还是满怀希望,相信很快便能找到金矿。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从一个壮健的中年人,渐渐变成一个老年人,他找寻金矿的事业还是毫无进展。

最后,到他临死的时候,他的寻金梦终于成为泡影,而他亦客死异乡。当他的后人来到他居住的房子,看过他多年来找寻金矿的记录,发觉他除了自己的房子之外,其它四周的土地几乎都挖掘过,始终一无所获。

他的后人灵机一动,何不尝试挖掘这间房子的地底,看看有没有新发现呢?终于,他们在这间房子的地底,找到当时美国最大的金矿,完成这个异乡人未完的心愿。

人生感悟:

人通常会舍本逐末,到处找寻可以令自己成功的方法,却忘记有时最有价值的东西,可能就在自己身边,需要你好好去把握和运用,请善用你的资源,成功就在你的面前。

每一天,都是周而复始,每一天,都是崭新开始。恍然间,做记者这一行,已经17载。

当你觉得上班是件痛苦疲累周而复始的事情,那你是把你的工作当成一个赖以谋生的职业了;当你觉得上班充满激情和挑战,那么你是把你的职业上升为事业了。

人生的一个选择,就是一个转折

我是一个从外省来到重庆的“移民”,祖籍安徽合肥,出生在西安,后又飘到四川,在重庆举目无亲,也许你们不相信,我之前在一家兵工厂民品车间做冷冻工,通过液态氨制冷使得一种名为“石硫合剂”的农药迅速结晶。我在学校严重偏科讨厌数学,这点很不好。但是上天给你关闭一扇门,必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于是上天赋予了我写作这种才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的作文出类拔萃,写作这项技能陪伴我一起走到今天。

入厂工作4年后我选择离开,我不愿意自己的未来在农药发出的硫化氢毒气中度过,当一个女同事不慎失足掉入农药池,捞出来浑身变绿时,我开始塞上耳塞,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学习,参加成人高考。

很幸运,我考上了。

我就读的学校现在基本不存在了,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重庆社会大学”,这是一个四川美术学院的落榜生集中地。那时,看见绘画系许世虎教授的画作《窗台上的宝石花》,甚是喜欢,只是远远地看着,没曾想过16年后我做了他的策展人。于是我报了绘画系,但母亲临时给我改为了中文系。从此,命运也发生了转折。

圆他人梦想,就是圆自己梦想

每年的夏季,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内心格外焦躁的季节,因为“就业”这两个字是每对父母每个孩子内心之痛。毕业之前,我的老师颜崇秀把我送到《重庆青年报》报社实习,我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那时候,带着一套洗漱用品,晚上忙得太晚就睡办公室的沙发。

1996年夏的一个早晨,我正在办公室打扫卫生,电话铃响了,是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打来的,郝主任用急促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故事:重庆市中考状元因残疾被学校拒之门外,这个男孩决定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家人想到不该轻易放弃,带着他去了残联。于是,残联拨通了报社的电话,寻求媒体帮助。

得到消息,我开始为这个叫杨健的男孩呼吁,我不相信这么好的孩子没有学校要。在40度的高温下,我一次次跑招办,一次次跑学校,直到跑中暑,最终招办特批了一个名额给他,我清晰地记得招办的领导问我:“你是他姐姐么?”从此,这男孩一直叫我“姐姐”,直到今天,他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执业律师、注册税务师之后,每年他都会在年三十请我这个“姐姐”团聚。我写的《中考状元落榜,谁来圆他读书梦》系列报道后来获得了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残联颁发的好新闻二等奖。那时,青年报正在招人,主任田间留下了我和一名研究生。这篇文章,也奠定了我留在青年报工作的基础。之后,我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在西南政法大学半工半读学完了法学本科。

所以,圆他人梦想也是圆自己梦想。

保持平常心,追寻真善美

1996年,我开始“卖字为生”的生涯,同年在重庆慈云寺皈依佛门,拜于惟贤法师门下,人生跌宕起伏,才会精彩无限,有坎坷有泪水,也有鲜花和掌声。佛教帮助我修心,让我学会了拥有一颗平常心和追寻真善美。

之后的生涯和媒体不可分割,做报纸、杂志,写专栏。1998年我专写法制报道,撰写了张君案、合江沉船案、董书君跳楼案等一系列独家深度报道;随后涉及新闻类别从文到武,转向做文化娱乐副刊,担任过重庆当时最畅销的《重庆青年报》旗下的《激动周刊》的创始人之一,负责策划编辑时尚情感版“他们”“她们”。随后担任《重庆青年报》文体副刊部主编,《单身》杂志主持人、编辑,理性和感性经常在矛盾中融合与对抗。

2007年我担任大渝网文娱频道主编,负责大渝网的文化、娱乐、体育这三块领域,负责来渝明星名人访谈,组织策划了渝版陈奕迅、张学友、张信哲、张宇等重庆个唱征集同台女歌手、担任超女重庆区评委等系列活动推广……

2011年兼任腾讯微博重庆站主任,策划、推广腾讯重庆站政务、媒体、商业微博。目前正逐步历练成为一名职业网络推手,成功推送若干草根人士走向演员、主持人、歌手的职业化领域。

我从小渴望成为一名作家,2011年很幸运地被重庆市作协吸纳为会员。今年,长篇小说《凋零与绽放》也会面世。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坚持下去,并付诸努力,你自然就会得到你该得到的。

和明星真诚沟通,虽辛苦但快乐多

这些年来,我采访过的明星不计其数,访过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陆川、顾长卫、张一白这些中国最知名的导演;访过学者孔庆东,访过大家熟知的内地的老爷子李默然、可爱的闫肃、赵本山、赵季平、李幼斌、张继钢、郭达、吕丽萍、杨丽萍、闫妮、佟大为、徐静蕾、冯远征、李宇春、张靓颖……访过港台的齐秦、周华健、罗大佑、吕良伟、张信哲、陈奕迅、周杰伦、品冠、任达华、罗家英、李宗盛、米雪、张惠妹、孟庭苇、张震岳、林志玲、曹格……访过旅美华人赵美萍、高娓娓、加拿大领事戴尚安、加拿大的马修连恩;参加全球华文传媒首脑峰会,访过十几个国家的华文媒体总编。

采访明星,是一件快乐和有技巧的事情,有的才出道的明星会很拽,但是有更多老牌知名明星会很友善。

2011年9月采访赵本山,奔波14个小时只采访了7分钟。见到才写完一堆毛笔字的本山老师,他很亲切地说:“你们辛苦了,想问啥尽管问。”只要访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你会觉得辛苦没有白费。

2012年11月滚石三十周年演唱会,再次见到周华健,他主动热情地过来握手:“嗨,我们又见面了!”

齐秦演唱会前,见到齐秦小哥,小哥说:“葡萄,我多要一张名片,带给我姐姐齐豫。”然后,还分享了他自己调制的火锅底料。演唱会上,我坐在第一排,小哥从台上走过来,友善地打招呼。

纵贯线来渝期间,有一次直播时,李宗盛特别爱开玩笑,他要周华健、罗大佑、张震岳和他一起喊:“我们都爱吃葡萄!”

陈奕迅来渝举办两次演唱会,再次采访他时,他说:“又见面啦!记住,一定还要来看我的演唱会!”

明星也是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闲暇生活,用一颗真诚心和他们交流,他们自然会把你看作朋友。

通过这16年的积累,我已经和重庆所有的演出机构建立起友好深度的合作关系。在重大艺术学院许世虎教授生日之际,我在重庆大剧院为老师举办了一次画展。2012年12月5日帮助渐冻人杨学峰在重庆大剧院举办了“只要活着就好好活”演唱会。带着自己的团队为需要募捐的网友卖报纸募捐,和爱心人士和本土明星们一起去孤儿院养老院,和他们共度佳节。

你想平淡地活着,你可以按部就班甘于平淡,但是,如果你赋予生活激情,精彩就在你的手中。

人生只有一次,酸甜苦辣尝尽,你才知生活真正的滋味,面对掌声鲜花和面对鄙视白眼,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只要你努力了,哪怕失败,也是获得成功的经验。佛教说:“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成过去,明天尚且未知,我们能把握的就是今天。把你的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激情投入到有限的时光里,你才不会枉费了今生。

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对老人回答中所透露出的含义理解不多。然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随着采访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便越印越深。

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学,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着。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北大举行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后来,我又在医院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她: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老年病人的状况。

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五·四运动”中走上文学之路的老人,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80年的岁月而仍然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背影。

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老人接触,你就知道,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这些世纪老人身上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被我们延续下去呢?

不久前,我在北大又听到一个有关季先生的清新而感人的新故事。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在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

听多了这样的故事,便常常觉得自己像只气球,仿佛飞得很高,仔细一看却是被浮云托着;外表看上去也还饱满,但肚子里却是空空。这样想着就不免有些担心:这样怎么能走更长的路呢?于是,“渴望老年”四个字,对于我就不再是幻想中的白发苍苍或身份证上改成60岁,而是如何在自己还年轻的时候,能吸取优秀老人身上所具有的种种优秀品质。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义。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北京青年报副总编辑

第一财经主持人杨燕青结婚状况未知。杨燕青,汉族,《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她平时注重隐私保护,并未在公开场合讲述过自己的婚姻状态。第一财经创刊于2004年11月,是中国的财经日报,由中国三大传媒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

张延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1981年考入《北京青年报》。他从编辑、部主任、编委、副总编、常务副总编、总编辑、社长一路走来,跨越了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1983年至1986年,连续两届当选北京优秀新闻工作者;1987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3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报“十佳记者”;2001年被《中国青年》杂志推为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位青年人物。他精心“打磨”的《法警背起生病被告》,获得第1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经他策划和亲手建设的体现《北京青年报》观点的栏目“今日社评”,获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由他构架的“新闻+副刊+产经”的都市报结构,被众多纸媒体广为采用。张延平长于报纸经营。1995年,他牵头策划推出了北青报的“广厦时代”、“汽车时代”、“电脑时代”三个周刊,把读者群扩大到这三个新兴产业,使《北京青年报》获得这三个领域在北京综合类纸媒体50%以上的份额的广告投放量。2003年,《北京青年报》的广告实际收入突破9亿元,实现利润2.4亿元,上缴国家各种税费2亿元。在2003年,北青报开始尝试资本运作,将广告、发行、印务并入北青传媒股份公司。2004年,北青报作为全国35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成为中国内地报业直接上市的第一支股票,并控股改制后的北京儿童艺术剧团,张延平兼任董事长。北京儿艺改制后演出的魔幻童话剧《迷宫》,首轮上演18场,票房收入262万元,相关产品销售20多万元,创造了国内儿童剧市场的奇迹,被确定为全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的典型。

中国青年报社总编辑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副总编辑级别高吗,《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报,为团中央的直属单位,中国青年报的副总编应该为副厅级。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总编辑是司局级。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总编辑是新闻或出版单位的负责人,国家新闻或出版单位为司局级行政职务。

男,现任中国青年报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1,博士学位,高级记者,全国青联委员、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常委、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副主席、教育部高校评估专家组成员、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资深评委等。先后获得包括5次中国新闻奖在内的多项全国性大奖。先后出版《跳槽诱惑》、《新财富精神》等10余部专著。

高《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报,为团中央的直属单位,中国青年报的副总编应该为副厅级。

河北青年报总编辑是谁

写写自己的生活,听听一些有关青春的歌 也许有所感想!

令肖复兴兴奋的是,叶圣陶还邀请获奖学生去他那儿做客,“那时.叶圣陶先生60岁上下,平易近人,他给了我们不少鼓励。” 肖复兴与叶圣陶父子的忘年文缘 肖复兴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著作颇丰、声名也隆盛的中坚作家。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厚,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话音清亮悦耳,听起来非常年轻。他戴着一副大眼镜,着一件红色针织上衣.既家常又透着有别于普通家居男人的书卷气质。倒完茶,肖复兴坐在对着北窗的单人沙发上开始有问必答,他确实是一个易于沟通并乐于与人沟通的人。 叶圣陶逐字逐句为他批改作文 之所以走上文学道路,肖复兴说小时候对艺术很好奇,也喜爱。解放前,肖复兴的父亲从老家沧州来到北京,1947年,长子肖复兴出生,一家人在北京城南的打磨厂街居住。对于老家,肖复兴没有儿时的记忆,“虽然小的时候曾回过老家,但印象不深”。直到他的母亲去世后,把母亲与父亲合葬在老家,这才是肖复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回老家。 肖复兴还记得,姐姐l5岁那年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北京城南西河沿里的六联证章厂里描绘各种徽章。用一种叫做烧蓝的东西,类似亮晶晶的碎玻璃碴子,贴在徽章的模子里,用酒精喷灯把它烧化在徽章上面。姐姐做的就是这样的活儿,计件算钱,一天头也不抬,能做200多枚徽章,一个月能拿上几十元工资,算起来,做一枚徽章只是能够赚几分钱。那时,父亲每月也就70元工资。姐姐的钱对于当时生活拮据的肖家.起的作用是很大的。那时,肖复兴一家6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听来证章厂定做铁路徽章的一位铁路部门的主任说,正在修的京包线铁路需要人,挣钱多,姐姐不听全家人的劝阻,飞快地从六联证章厂辞了职。 肖复兴幼小时的这些印象到如今仍然铭记在心,但那时期家庭的困顿并没有抹杀肖复兴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走上文学道路后,他创作的散文常常以音乐为内容,源于他小时候对音乐的喜爱,“那时候家里比较穷,没有走上这条路,现在也不可能再去搞音乐了,所以写一些与音乐有关的散文也是这个童年的梦想的延续”。 “我们小时候住的院子里有一位街坊,母亲是医生,可以说是知识分子家庭。他的姐夫是印尼华侨,从国外带来一台立式录音机。”这台当时被当作“稀罕物”的录音机,给肖复兴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那个邻居男孩比肖复兴大几岁,很喜爱朗诵,“当时广播剧《林海雪原》正在热播,他就对着录音机朗诵,录完后放给我们小孩听。”其时,肖复兴正在上小学,从录音机里听到邻居小朋友的声音,他感到惊奇又兴奋。 复兴对文学的喜爱也许出于父亲的熏陶。他的父亲是个税务局职员,喜欢看书。肖复兴回忆,小的时候,父亲曾给他讲过许多在书上看到的故事,如古典的包公案、水浒传等。“我的家乡离纪晓岚的故乡很近,父亲曾给我讲过一些纪晓岚的轶事。” 还在上小学时,肖复兴最早接触到的文艺作品是《上海文艺》。“我在街上买的书,看完后感到很神奇,原来在文学的世界里可以天马行空。那时我还抄一些文学作品,如《干家诗》。”小学三年级时,肖复兴开始接触作文课。“教这门课的是新班主任老师张文彬,40多岁的样子,有着浓厚的、我听不出来究竟是哪里的外地口音。”张老师很严厉,那时的肖复兴对张老师相当畏惧,他还能清楚想起张老师站在讲台桌前的模样.“挺直的腰板,头发乌亮蓬松,一根根直戳戳地立着,总使人想起‘怒发冲冠’这个成语”。 但是,这个令人相当畏惧的老师在教学上却有独特的一套方式,令肖复兴如今忆起也倍感钦佩。在张老师的带领下,肖复兴和同学们的第一次作文课之前的工作是去长安街上的儿童电影院看电影。到现在,肖复兴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场电影看的是《上甘岭》。多年以后,他曾用清新语言回忆起那个快乐的儿时片断:“那时,儿童电影院刚刚建好,内外一新。我的票的位子在楼上,一层层椅子由低而高,像布在梯田上的小苗苗。电影一开演,身后放映室的小方洞射出一道白光,从我的肩头射过,像一道银色无声的瀑布。我真想伸手抓一把,也想调皮地站起来,在银幕上能露出个怪样的影子来。尤其让我感到新鲜的是,在每一排座椅下面都安着一个小灯,散发着柔和而有些幽暗的光,可以使迟到的小观众不必担心找不到位子。” 看完电影后,张老师给大家布置的作文是写这次看电影,他说:“你们怎么看,怎么想的,就怎么写。”肖复兴把自己看电影时所感受到的一切娓娓道来。没有想到,第二周作文课讲评时,张老师给全班同学朗读了肖复兴的这篇作文,并对这篇作文提出表扬及意见。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肖复兴如今已经忘记了,但他那浓重的外地口音,令肖复兴如今回想起来仍觉得那么亲切。这次成功的尝试,使少年肖复兴第一次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这以后,肖复兴迷上了作文,作文课成了他最盼望上的一门课。而作文讲评时,张老师常常要念肖复兴的作文。张老师对他也格外器重起来,常在课下对他说:“多读些课外书!”在肖复兴眼里,张老师变得亲切了,尤其他那一头硬发也不再“怒发冲冠”了,变得柔和了许多。 在北京汇文中学上初中的阶段,肖复兴开始动笔写小小说、散文。当时,学校里有两块乒乓球台那么大的墙报“百花”,老师、同学都可以投稿。上初二时,肖复兴突发奇想,他对同学说,“咱自己也办一个墙报吧!”说办就办,他们照葫芦画瓢,办了一个“小百花”墙报,肖复兴被选为主编,每期在一块小黑板上贴出400字的稿子.放在教室里。后来,小黑板被摆在了楼道里,受到学校师生的好评。 真正印成铅字的文章是《一幅画像》。那是肖复兴上初三时,他的作文《一幅画像》被推荐参加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得了一等奖,“奖品是一本新华字典”。令肖复兴终身难忘的是,这篇作文让他与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叶圣陶先生有了一段珍贵的“忘年文缘”。 那年暑假,老师把一份油印的《一幅画像》拿给肖复兴,并告诉肖复兴,叶圣陶先生已在作文上面逐字逐句修改过了。原来,叶圣陶非常重视这次征文比赛,评改了全部获奖作品,在每篇文章后边还写了一段评语。后来,这些获奖作品连同叶圣陶的评语被编成了一本文集《我和姐姐争冠军》。令肖复兴兴奋的是,叶圣陶还邀请获奖学生去他那儿做客,“那时,叶圣陶先生60岁上下,平易近人,他给了我们不少鼓励。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得到大作家的指点,真是高兴得不得了。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大作家”。 叶圣陶的长子叶至善同样是肖复兴初涉文学道路时伸手相扶的一个“贵人”。1971年冬,已插队到北大荒七星农场的肖复兴被发配到离农场场部l8里远的猪号喂猪。猪号里有200来头猪,班长加一个当地农民连肖复兴,还有一个从山东过来的盲流就这么几个人,没有什么事,也见不到什么人,孤独与凄凉像结了张网紧紧裹着肖复兴的心。 在这种境遇中,肖复兴写散文,写自己的插队生活。他想把散文寄给叶圣陶,请他指点指点。但那时叶圣陶被列在打倒之列,肖复兴不敢与他联系,就把信寄给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叶至善很快就给肖复兴回了信,说写得挺好可以发表,并就肖复兴的散文逐字逐句修改,并提出评点意见,有的文章改动大,怕肖复兴看不清,就重新抄一遍,再寄回来。叶至善当时是中国少儿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刚刚从河南“五七”干校回来,“赋闲”在家。他同他父亲一样,对肖复兴这个素昧平生的青年予以关怀和帮助,给困顿申的肖复兴极大鼓励和自信。现在回忆起叶圣陶父子对自己的鼓励与关怀,肖复兴的语间感激之情自然流露,“正是他们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对我走上文学道路起到了重要影响”。 31岁“高龄"入读中戏 现在,每逢中央戏剧学院招生,学生们都人山人海地从各地蜂拥而来,削尖脑袋也要挤进中戏的大门。肖复兴是中戏毕业的,但他与中戏却是在无意中结缘的。l966年,肖复兴高中毕业前夕,艺术院校提前招生,中央戏剧学院来汇文中学招生,想招一批能创作还能表演的学生,希望学校推荐优秀学生。“当时,学校推荐了我。老师叫我去看一下。”肖复兴在中学当过一焦学生会主席,组织过文艺活动,也表演过小节目,但他的理想是考北大,对中戏并不了解。“教导主任特地找到我,说你去吧,不愿考也不能勉强。”于是,肖复兴进了中戏的考场,他记得自己表演了一个小节目,还说了自己的经历,“面试的老师大概觉得我的条件合适,还专门带我去后台转了转。”面试、复试,肖复兴都通过了。5月份,中戏给肖复兴寄来一个录取通知书。可是,“文革”爆发了,肖复兴的升学之路也被无情截断。 但他与中戏的缘分却没有中断。l974年,肖复兴满心欢喜地从北大荒回到京城,下乡知青的身份转而变换成城市待业青年,时年已27岁的肖复兴有好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备受冷遇,只好在一所小学里当代课老师。l976年到北京东铁营二中教语文当班主任,那年春天,肖复兴到传达室打电话,桌子上放着一张报纸,他无意间发现有中央戏剧,学院招生简章,心怦怦直跳。中戏招生通知上要求考生年龄在18至31岁。肖复兴那年正好31岁,已在《诗刊》、《人民文学》上发表过诗歌、小说。他拿着报纸回去就跟同事们讲,那些老师都说,你一直没停止看书写作,就再考一次吧,准能考上。在同事们的鼓励下,他报名参加考试,一考即中。 1978年,当肖复兴攥着通知书再走进中央戏剧学院时,l2年过去了,他百感交集。自嘲自己已是“二进宫”。“在中戏,我学过电影剧本,但兴趣不在那。电影剧本是个集体创作的工作,不太适合我。但中戏也教会了我许多。”从中戏毕业后,肖复兴留校任教.“每礼拜都有课,感觉教书耽误时间。”肖复兴的兴趣在于写作,希望从事写作的职业。“系主任挽留我,也给了我很大自由”,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走出中戏,从此成为专业作家。 儿子说“看不起”只会写作的专业作家父亲 近年来,出版界把韩寒等新兴少年作家炒得很热,一时间少年写作被炒得沸沸扬扬。对此,肖复兴说:“孩子们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他们自己书写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目前过热的商业化运作有揠苗助长的性质,这对纯真的少年写作是有伤害的。少年写作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我读过德国一个l6岁男孩本雅明·莱贝特写的《疯狂》。在我看来,过于的轻巧、过于的商业化是和文学本质有距离的。” 肖复兴的儿子肖铁小学四年级开始在《小学生语文报》上发表作文,他写作的《转校生》在文坛掀起一股少年写作旋风之后,转而一门心思地投入到高考的复习当中,考上了北大中文系,还成了中国作协最年轻的会员之一,出了几本小说,反响还不错。在整个大学期间,肖铁一直都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直到距离成名7年后才推出长篇小说《飞行的杀手》。 对于儿子的选择,肖复兴表示,“真让人既心疼又宽慰”。他说,“儿子从小到大都是个‘乖仔’,第一部小说出来后产生那么大的反响,他也会飘飘然,但他很快明白自己究竟该干什么。而高考就是他必须经过的一个坎。”谈起和其他同龄少年作家的区别,肖复兴说,“其实儿子的反叛思想也是有的,不过并没浅显地表现在外表上。” 据悉,肖铁虽然也喜欢创作,但肖铁还是很看不起肖复兴这个除了写作不会做其他事的专业作家的父亲,肖铁的这部小说就是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写成的。肖复兴说,“肖铁还是希望成为一个既有学问又能写书的学者型的作家。把学问做好了,有多少小说不能写呢?”

令肖复兴兴奋的是,叶圣陶还邀请获奖学生去他那儿做客,“那时.叶圣陶先生60岁上下,平易近人,他给了我们不少鼓励。” 肖复兴与叶圣陶父子的忘年文缘 肖复兴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著作颇丰、声名也隆盛的中坚作家。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厚,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话音清亮悦耳,听起来非常年轻。他戴着一副大眼镜,着一件红色针织上衣.既家常又透着有别于普通家居男人的书卷气质。倒完茶,肖复兴坐在对着北窗的单人沙发上开始有问必答,他确实是一个易于沟通并乐于与人沟通的人。 叶圣陶逐字逐句为他批改作文 之所以走上文学道路,肖复兴说小时候对艺术很好奇,也喜爱。解放前,肖复兴的父亲从老家沧州来到北京,1947年,长子肖复兴出生,一家人在北京城南的打磨厂街居住。对于老家,肖复兴没有儿时的记忆,“虽然小的时候曾回过老家,但印象不深”。直到他的母亲去世后,把母亲与父亲合葬在老家,这才是肖复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回老家。 肖复兴还记得,姐姐l5岁那年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北京城南西河沿里的六联证章厂里描绘各种徽章。用一种叫做烧蓝的东西,类似亮晶晶的碎玻璃碴子,贴在徽章的模子里,用酒精喷灯把它烧化在徽章上面。姐姐做的就是这样的活儿,计件算钱,一天头也不抬,能做200多枚徽章,一个月能拿上几十元工资,算起来,做一枚徽章只是能够赚几分钱。那时,父亲每月也就70元工资。姐姐的钱对于当时生活拮据的肖家.起的作用是很大的。那时,肖复兴一家6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听来证章厂定做铁路徽章的一位铁路部门的主任说,正在修的京包线铁路需要人,挣钱多,姐姐不听全家人的劝阻,飞快地从六联证章厂辞了职。 肖复兴幼小时的这些印象到如今仍然铭记在心,但那时期家庭的困顿并没有抹杀肖复兴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走上文学道路后,他创作的散文常常以音乐为内容,源于他小时候对音乐的喜爱,“那时候家里比较穷,没有走上这条路,现在也不可能再去搞音乐了,所以写一些与音乐有关的散文也是这个童年的梦想的延续”。 “我们小时候住的院子里有一位街坊,母亲是医生,可以说是知识分子家庭。他的姐夫是印尼华侨,从国外带来一台立式录音机。”这台当时被当作“稀罕物”的录音机,给肖复兴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那个邻居男孩比肖复兴大几岁,很喜爱朗诵,“当时广播剧《林海雪原》正在热播,他就对着录音机朗诵,录完后放给我们小孩听。”其时,肖复兴正在上小学,从录音机里听到邻居小朋友的声音,他感到惊奇又兴奋。 复兴对文学的喜爱也许出于父亲的熏陶。他的父亲是个税务局职员,喜欢看书。肖复兴回忆,小的时候,父亲曾给他讲过许多在书上看到的故事,如古典的包公案、水浒传等。“我的家乡离纪晓岚的故乡很近,父亲曾给我讲过一些纪晓岚的轶事。” 还在上小学时,肖复兴最早接触到的文艺作品是《上海文艺》。“我在街上买的书,看完后感到很神奇,原来在文学的世界里可以天马行空。那时我还抄一些文学作品,如《干家诗》。”小学三年级时,肖复兴开始接触作文课。“教这门课的是新班主任老师张文彬,40多岁的样子,有着浓厚的、我听不出来究竟是哪里的外地口音。”张老师很严厉,那时的肖复兴对张老师相当畏惧,他还能清楚想起张老师站在讲台桌前的模样.“挺直的腰板,头发乌亮蓬松,一根根直戳戳地立着,总使人想起‘怒发冲冠’这个成语”。 但是,这个令人相当畏惧的老师在教学上却有独特的一套方式,令肖复兴如今忆起也倍感钦佩。在张老师的带领下,肖复兴和同学们的第一次作文课之前的工作是去长安街上的儿童电影院看电影。到现在,肖复兴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场电影看的是《上甘岭》。多年以后,他曾用清新语言回忆起那个快乐的儿时片断:“那时,儿童电影院刚刚建好,内外一新。我的票的位子在楼上,一层层椅子由低而高,像布在梯田上的小苗苗。电影一开演,身后放映室的小方洞射出一道白光,从我的肩头射过,像一道银色无声的瀑布。我真想伸手抓一把,也想调皮地站起来,在银幕上能露出个怪样的影子来。尤其让我感到新鲜的是,在每一排座椅下面都安着一个小灯,散发着柔和而有些幽暗的光,可以使迟到的小观众不必担心找不到位子。” 看完电影后,张老师给大家布置的作文是写这次看电影,他说:“你们怎么看,怎么想的,就怎么写。”肖复兴把自己看电影时所感受到的一切娓娓道来。没有想到,第二周作文课讲评时,张老师给全班同学朗读了肖复兴的这篇作文,并对这篇作文提出表扬及意见。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肖复兴如今已经忘记了,但他那浓重的外地口音,令肖复兴如今回想起来仍觉得那么亲切。这次成功的尝试,使少年肖复兴第一次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这以后,肖复兴迷上了作文,作文课成了他最盼望上的一门课。而作文讲评时,张老师常常要念肖复兴的作文。张老师对他也格外器重起来,常在课下对他说:“多读些课外书!”在肖复兴眼里,张老师变得亲切了,尤其他那一头硬发也不再“怒发冲冠”了,变得柔和了许多。 在北京汇文中学上初中的阶段,肖复兴开始动笔写小小说、散文。当时,学校里有两块乒乓球台那么大的墙报“百花”,老师、同学都可以投稿。上初二时,肖复兴突发奇想,他对同学说,“咱自己也办一个墙报吧!”说办就办,他们照葫芦画瓢,办了一个“小百花”墙报,肖复兴被选为主编,每期在一块小黑板上贴出400字的稿子.放在教室里。后来,小黑板被摆在了楼道里,受到学校师生的好评。 真正印成铅字的文章是《一幅画像》。那是肖复兴上初三时,他的作文《一幅画像》被推荐参加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得了一等奖,“奖品是一本新华字典”。令肖复兴终身难忘的是,这篇作文让他与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叶圣陶先生有了一段珍贵的“忘年文缘”。 那年暑假,老师把一份油印的《一幅画像》拿给肖复兴,并告诉肖复兴,叶圣陶先生已在作文上面逐字逐句修改过了。原来,叶圣陶非常重视这次征文比赛,评改了全部获奖作品,在每篇文章后边还写了一段评语。后来,这些获奖作品连同叶圣陶的评语被编成了一本文集《我和姐姐争冠军》。令肖复兴兴奋的是,叶圣陶还邀请获奖学生去他那儿做客,“那时,叶圣陶先生60岁上下,平易近人,他给了我们不少鼓励。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得到大作家的指点,真是高兴得不得了。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大作家”。 叶圣陶的长子叶至善同样是肖复兴初涉文学道路时伸手相扶的一个“贵人”。1971年冬,已插队到北大荒七星农场的肖复兴被发配到离农场场部l8里远的猪号喂猪。猪号里有200来头猪,班长加一个当地农民连肖复兴,还有一个从山东过来的盲流就这么几个人,没有什么事,也见不到什么人,孤独与凄凉像结了张网紧紧裹着肖复兴的心。 在这种境遇中,肖复兴写散文,写自己的插队生活。他想把散文寄给叶圣陶,请他指点指点。但那时叶圣陶被列在打倒之列,肖复兴不敢与他联系,就把信寄给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叶至善很快就给肖复兴回了信,说写得挺好可以发表,并就肖复兴的散文逐字逐句修改,并提出评点意见,有的文章改动大,怕肖复兴看不清,就重新抄一遍,再寄回来。叶至善当时是中国少儿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刚刚从河南“五七”干校回来,“赋闲”在家。他同他父亲一样,对肖复兴这个素昧平生的青年予以关怀和帮助,给困顿申的肖复兴极大鼓励和自信。现在回忆起叶圣陶父子对自己的鼓励与关怀,肖复兴的语间感激之情自然流露,“正是他们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对我走上文学道路起到了重要影响”。 31岁“高龄"入读中戏 现在,每逢中央戏剧学院招生,学生们都人山人海地从各地蜂拥而来,削尖脑袋也要挤进中戏的大门。肖复兴是中戏毕业的,但他与中戏却是在无意中结缘的。l966年,肖复兴高中毕业前夕,艺术院校提前招生,中央戏剧学院来汇文中学招生,想招一批能创作还能表演的学生,希望学校推荐优秀学生。“当时,学校推荐了我。老师叫我去看一下。”肖复兴在中学当过一焦学生会主席,组织过文艺活动,也表演过小节目,但他的理想是考北大,对中戏并不了解。“教导主任特地找到我,说你去吧,不愿考也不能勉强。”于是,肖复兴进了中戏的考场,他记得自己表演了一个小节目,还说了自己的经历,“面试的老师大概觉得我的条件合适,还专门带我去后台转了转。”面试、复试,肖复兴都通过了。5月份,中戏给肖复兴寄来一个录取通知书。可是,“文革”爆发了,肖复兴的升学之路也被无情截断。

《青春岁月》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共青团河北省委主管、主办的省级优秀社科期刊。创刊于1982年4月。原名《河北青年》,1984年10月改为现名。本刊主要刊登教育、社科类论文,为中国期刊网;知网;万方全文收录期刊。刊物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读者遍布全国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创刊以来,在团省委的直接领导下,《青春岁月》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受到广大团员青年和各方面读者的欢迎。1985年,月发行量达54万份。除编辑出版杂志外,杂志社还于1983年创办了河北刊授学院,为四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青春岁月》是一家创刊较早,在省内外影响较大的期刊。曾两度被评为河北省优秀社科类期刊;先后有两任总编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优秀青年报刊工作者”。1982年4月创刊时,朱福奎任社长,祁淑英任总编;1984年9月,陈国涛任总编辑;1987年10月,张洪德任代总编辑;1989年7月,杨波任社长,张洪德任总编辑;现程维廉任社长兼主编。青春岁月杂志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收录情况:《青春岁月》杂志是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获奖情况:《青春岁月》杂志曾两次被评为河北省优秀社科期刊。青春岁月杂志社栏目设置主要栏目:教育前言、文艺争鸣、社科论坛、思政研究等。栏目设置如下:教育前沿:教育行业理论性文章;社科论坛:社会科学类综合性理论文章;思政研究:刊发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哲学、党史研究、哲学研究等思想领域的学术文章;文化艺术:选登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美学、音乐、体育、历史、文物保护、民风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著述。青春岁月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中国青年报历届总编辑

冯兰瑞,经济学家,1920年9月出生,贵阳人。早年求学于贵阳达德学校,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赴延安,先后在青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工作,后考入中央军委编译局主办的外语学校英文队学习。1954年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师资部专修政治经济学专业。历任上海《青年报》社氐兼总编辑、《中国青年报》编委兼文教学生部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兼马列教研室主任、黑龙江省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黑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研究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副所长兼党委书记、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执行主席、《经济学周报》社长。著有《劳动报酬和劳动就业》、《按劳分配、工资、就业》、《论中国劳动力市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就业问题研究》(与姜渭渔合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重构》(与齐翔延、孙炳耀合著)。

1980年底中国青年报复刊后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编辑记者,单位应试考中。1981年3月正式成为中国青年报体育记者。1985年任中国青年报体育组之长。中国体育记协常务理事。1987年任中国青年报体育部主任。2000年1月任中国青年报报刊发展中心主任,创刊《青年体育报》并任总编辑,同年,任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副主席。采访过包括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几乎所有国内、外重大比赛。

李而亮,男,195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1983年7月至1988年2月,人民日报社群工部编辑。1988年2月至1995年5月,人民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副站长。1995年6月至1998年5月,西藏日报副总编辑。1998年5月至2001年8月,西藏日报总编辑、党委副书记。2001年8月至今,人民日报社市场报总编辑、党总支书记。2004年12月接替李学谦出任《中国青年报》总编辑。电话就难搞了...

  • 索引序列
  • 重庆青年报编辑
  • 北京青年报副总编辑
  • 中国青年报社总编辑
  • 河北青年报总编辑是谁
  • 中国青年报历届总编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