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

[1] 秦茂玲.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与应用[D]. 重庆大学, 2008, (05) . [2] 黄丽莉.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吉林大学, 2007, (05) . [3] 李露梅. 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D]. 天津工业大学, 2008, (09) . [4] 李茂涛.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研究[D]. 重庆交通学院, 2008, (07) . [5] 王伟. 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理念下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08, (09) . [6] 陆啸宇. 国内外工程造价模式对比分析及研究[D]. 同济大学, 2008, (03) . [7] 路晓庆.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 西南大学, 2007, (04) . [8] 孙齐林.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03) . [9] 黄贺.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D]. 沈阳工业大学, 2009, (02) . [10] 王瑞霞.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方法探讨[D]. 西安理工大学, 2007, (06) . [11] 杜红霞. 工程造价审核的重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6) [12] 卢亮华. 谈重视建筑工程中造价结算的审核[J]. 广东科技, 2007, (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马淑敏. 浅析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J]. 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 2006,(02) . [2] 叶峰. 浅析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J]. 山西建筑, 2007,(32) . [3] 孟晓桥,刘继顺,王占红,王羡春. 浅析我国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 中国科技信息, 2007,(23) . [1] 张皇兵.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与控制方法浅论[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8,(01) . [2] 黎桥.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 2007,(04) . [3] 郑红. 浅谈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J].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07,(04) . [4] 庞德华. 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J]. 吉林勘察设计, 2007,(02) . [5] 何其刚.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剖析[J].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 2007,(03) . [6] 赵长安,刘凡. 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与控制[J]. 陕西建筑, 2008,(08) . [7] 宋香荣. 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J]. 西部煤化工, 2007,(01) . [8] 常永红. 工程造价在建设项目中的投资控制与管理[J]. 陕西建筑, 2007,(10) . [9] 姚莉.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摭谈[J]. 中国建设教育, 2007,(09) . [10] 邵岚,蒙佳. 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浅议[J]. 陕西建筑, 2006,(04) .

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一:[1] 赵彬,孙会锋. 云计算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经济. 2013(11)[2] 董屹,王昆鹏. 云存储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09)[3] 王妍妍,唐招金. 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与特征分析[J]. 城市建筑. 2012(17)[4] 唐国纯,罗自强. 云计算体系结构中的多层次研究[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2(11)[5] 罗雪琼,陈国忠,饶从志,徐静,森干,周毅. 论云计算及其在医疗卫生信息化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 2012(11)[6] 孙瑞丰. 论云计算及其体系结构[J]. 企业家天地. 2012(10)[7] 李凌霞. 云计算的体系结构域关键技术[J]. 微计算机信息. 2012(10)[8] 何清华,潘海涛,李永奎,钱丽丽. 基于云计算的BIM实施框架研究[J]. 建筑经济. 2012(05)[9] 顾宏久. 浅谈虚拟化与云计算的关系[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1(08)[10] 房秉毅,张云勇,程莹,徐雷. 云计算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J]. 电信科学. 2010(S1)[11] 孙长军,陈江潮. 加快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J]. 经营与管理. 2010(04)[12] 俞华锋.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J]. 科技信息. 2010(01)[13] 吴吉义,平玲娣,潘雪增,李卓. 云计算:从概念到平台[J]. 电信科学. 2009(12)[14] 石屹嵘,段勇. 云计算在电信IT领域的应用探讨[J]. 电信科学. 2009(09)[15] 李永先,栾旭伦,李森森. 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探讨[J]. 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9(01)[16] 邵瑞,张建高.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及趋势探究[J]. 山西建筑. 2009(05)[17] 吴学伟,任宏,竹隰生. 英国与香港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J]. 建筑经济. 2007(02)[18] 应飞虎. 信息如何影响法律--对法律基于信息视角的阐释[J]. 法学. 2002(06)[19] 赵志敏. 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内部治理研究[D]. 北京建筑大学 2014[20] 刘畅. 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 重庆大学 2014[21] 李郁楠.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2014[22] 李菲.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青岛理工大学 2014[23] 陈凤. 算量软件在建筑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与分析[D]. 河北工程大学 2013[24] 杨立杰. 基于模块化的住宅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4[25] 褚彦秋.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厦门大学 2014[26] 夏涛. 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D]. 山东大学 2014[27] 卢立明. 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的应用研究[D]. 天津大学 2009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二:[1] 周怀少. 试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的防范[J]. 科技资讯. 2012(03)[2] 王岩莉,赵春花. 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因素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30)[3] 朱小旺. 土建工程项目造价风险模糊评估模型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0(03)[4] 饶虹. 业主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工程造价风险控制[J]. 市政技术. 2010(03)[5] 仇一颗,仇劲松. 基于灰色层次法的公路工程造价风险评价[J]. 公路工程. 2009(04)[6] 雷碧涛,杨建,刘君健. 基于模糊评估模型的公路工程造价风险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7] 李高扬,刘明广,吴育华. 工程项目风险预测模型[J]. 统计与决策. 2006(22)[8] 刘静. 综合单价风险量化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4)[9] 陈长宏. 试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及对策[J]. 中国建设信息. 2005(14)[10] 王桂强,马羽. 解释结构模型(ISM)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联调中的应用[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4(09)[11] 田权魁. 模糊理论与AHP相结合的BOT风险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 2004(02)[12] 戚安邦. 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成本集成管理方法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12)[13] 杨赞锋. 基于风险因素的水电工程造价预测模型[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14] 肖维品,陈松吟,符宁强. 工程项目投标报价决策模型及其风险评估方法[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0(04)[15] 胡玫.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云南大学 2013[16] 所滨立. 龙华建筑公司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 吉林大学 2013[17] 段云萍. 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 燕山大学 2012[18] 朱其芹. 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下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研究[D]. 长安大学 2013[19] 文洁. 集对分析法在工程造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大学 2013[20] 黄治高.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21] 王雯.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22] 韦春晓.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1[23] 李庆中.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三:[1] 王永刚,贾洪刚. 风电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探讨[J]. 价值工程. 2012(32)[2] 柯晓灵. 基于价值视角的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 科技与企业. 2012(12)[3] 苏永奕. 建筑信息模型在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4] 周燕伟. 浅谈FIDIC合同条款和国际EPC项目造价控制[J]. 建设监理. 2011(06)[5] 赵华. 浅谈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 净水技术. 2011(02)[6] 王冰. 限额设计-房地产项目造价控制的有效手段[J]. 浙江冶金. 2011(01)[7] 樊春阳,张东强,陈爽,余龙娥. 基于限额设计的房地产项目造价控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05)[8] 张跃明. 基于项目全过程的房地产项目造价财务控制体系的构建[J]. 当代经济. 2010(04)[9] 刘雄英. 浅论全过程造价管理[J]. 科技资讯. 2008(20)[10] 朱馥.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资讯. 2008(19)[11] 熊光蔚.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问题研究[J]. 江西科学. 2008(03)[12] 周巍. 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控制与成本管理研究[J]. 特区经济. 2008(05)[13] 皮娟娟. 试论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J]. 河南建材. 2008(02)[14] 郑波. 试论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技术方法[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9)[15] 张淑华,齐伟军. 我国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J]. 煤炭技术. 2007(08)[16] 黄斐娜.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07(07)[17] 刘映菲. 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控制探析[J]. 山西建筑. 2007(12)[18] 张一豆. 论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J]. 科技经济市场. 2007(03)[19] 谭远明.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弊端和对策[J]. 中国建设信息. 2006(08)[20] 田冬梅.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技术因素及分析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 2005(03)[21] 郝建新,尹贻林. 我国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制问题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02)[22] 刘红清. 试谈全面造价管理[J]. 山西建筑. 2003(06)[23] 孔宪毅,平全虎. 论工程造价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全面工程造价管理[J]. 电力学报. 2001(04)[24] 尹贻林,王振强. 加入WTO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08)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四:[1] 毛燕红,主编.建筑工程计价与投资控制[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2] 王卓甫,简迎辉着.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创新[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3] 丁士昭主编,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编写.建设工程经济[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4] 程鸿群等编着.工程造价管理[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5] 尹贻林主编.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6] 马永军,张翠红主编.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7] 郝建新主编.美国工程造价管理[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8] 王振强主编.日本工程造价管理[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9] 李慧民主编.建筑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M].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10] 李世蓉,邓铁军主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11] 陈建国主编.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M].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12] 谭德精等主编.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M].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13] 周述发,李清和主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M].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14] 戚安邦着.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15] 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尹贻林主编.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M].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主编.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M].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17] 张传吉编着.建筑业价值工程[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18] 王行愚编着.控制论基础[M].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1989[19] 李郁楠. 如何搞好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J]. 门窗. 2013(01)[20] 李郁楠. 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程序[J]. 科技创业家. 2012(23)[21] 史红. 前期阶段对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J]. 江苏建材. 2006(03)[22] 谢颖. 价值工程在工程监理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05)

工程造价建筑法规论文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是1997年11月1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这部法律是根据当时建筑市场的客观实际情况和需要而制定的,实施6年以来,对规范建筑市场、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的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现行《建筑法》的有些规定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目前《建筑法》的修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目前,修订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在网上公布。针对建筑行业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结合征求意见稿的有关内容,笔者对现行《建筑法》的修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转包的概念,加大对转包行为的处罚力度 《建筑法》第29条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同时,该法的第61条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承包单位有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对因转包工程或者违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与接受转包或者分包的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应当说现行的《建筑法》中对禁止转包和对转包的处罚虽然都有相应的规定,但是,对转包的概念规定不明确,处罚的力度不够。 明知转包行为是违法的,是要受到处罚的,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仍然明知故犯。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实践中已经很少有那种简单明了、直截了当、明目张胆的公开转包了,承包单位和接受转包单位都在绞尽脑汁采取各种各样的对策以掩人耳目。在此仅举一个例子,甲方是发包方,乙方中标后与甲方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因为当初乙方承诺垫资施工,但乙方在取得承包权后由于根本没有资金,于是私下将工程整体转包给了丙方。为了逃避制裁,乙方与丙方签订的合同从表面上看自然不是转包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自签约之日起丙方的对外身份即为乙方下属的负责该工程的项目部,全部工程施工、管理、垫资等等所有工作均由丙方负责,乙方只负责在施工过程中,以及竣工验收时出面盖几次公章,按约定乙方要获得工程结算价款15%的所谓管理费,其实这也就是乙方通过转包获得的利润。乙方为丙方刻制一枚该工程项目部的印章,丙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是以乙方下属的负责该工程的项目部的身份出现。直到丙方独立地将施工合同履行完毕后,因乙方与丙方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发生纠纷时,甲方才知道事实真相——乙方未派出一名管理人员或劳务人员、未投入一分钱资金,而是将整个工程整体都转包给了丙方,全部工程都是由丙方施工完成的。本案例中,甲乙双方签订施工合同后,乙方没有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完成任何工作,实质上乙方就是将全部工程转包给了丙方。因为法律中对转包的概念规定得不明确,在诉讼中,乙方对自己的行为提出了种种辩解,乙方认为丙方是自己的下属项目部,丙方施工就是乙方自己施工,不是整体转包。其实这一辩解不能成立,因为丙方首先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并不是乙方内部的分支机构,双方虽然在协议中将丙方约定为乙方下属的项目部,但这是一种明显的规避法律的行为,其实质仍然是一种变相的转包。类似这样的变相转包行为法院往往不认定为是转包,这就不利于处罚转包行为。 实践中有很多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从中牟利。很多工程出现质量不合格、工程拖延、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等都与转包或层层转包有关。转包行为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严重危害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在利益驱使下,转包行为大量存在,而且屡禁不止,但根据现有法律规定,有很多转包行为都无法认定。究其原因,一是法律中对转包行为的概念没有明确;二是很多转包行为非常隐蔽或者以合法方式掩盖非法目的;三是处罚力度不够。 随着法律规定的不断出台和对转包处罚力度的逐步加大,转包的行为也不像最初那样明显了,而是越来越隐蔽。为了有效地禁止转包行为的发生,严厉处罚各种转包行为,有关的法律规定也必须作相应的修改。转包不仅包括那些一目了然的公开的非法转包行为,同时还应当包括那些各种各样的规避法律的变相转包行为,针对实践中转包形式的多样化、隐蔽化,法律中对转包的概念应当进一步明确,及时处罚和禁止转包行为。 二、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承包方垫资施工 有的发包方没钱也要搞建设,承包单位为了承揽到工程不得不垫资施工,这就是造成建筑业三角债问题的根本原因。建筑业拖欠工程款现象的普遍存在,给施工企业、建材供应商、劳务单位的正常经营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拖欠工程款造成的不良连锁反应,已经波及到与建筑业相关的众多行业:建材生产销售行业、建筑机械设备生产销售业、建筑机构设备租赁行业、劳务单位等等,因拖欠工程款或材料款而引发的刑事案件也时有发生。 现行的法律规定中并没有禁止承包方垫资施工的规定。有些专家、学者提出,这一现象既然无法禁止,还不如顺其自然,在法律规定中允许承包方垫资施工。甚至还有人说,将来可以将垫资数额的多少作为考查承包人实力的一项指标,有垫资实力的投标人在同等情况下还可以优先中标。 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理由如下:第一,建设单位有钱才能搞建设,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在实践中有很多建设单位没钱也要搞建设,完全靠承包方垫资施工,这是造成拖欠工程款、拖欠民工工资以及很多工程“烂尾”的根本原因。如果允许承包方垫资施工,将助长“没钱也要搞建设”的坏风气,后患无穷。第二,承包人是靠承包工程来获取利润的,建设一项工程需要有大量的投资,如果允许承包人垫资施工,承包人在没有赚到钱的情况下,就要先支付巨额的材料款、设备款、人工费等等,承包人的资金从哪里来?很显然,绝大多数款项都只能是靠拖欠材料款,设备款,人工费的方式来解决。如果在工程竣工后,承包方不能顺利地得到工程款,到那时所形成的三角债的情况就更加严重,甚至是不可收拾。 笔者认为,在发包方信誉严重缺失、拖欠工程款风气盛行的今天,在建筑业三角债拖欠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在很多发包方由经营性拖欠工程款转变为恶意拖欠的今天,为了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绝不可以将承包人垫资施工合法化。 不仅如此,既然垫资施工的危害性如此明显,就应当在《建筑法》中明令禁止承包方垫资施工。实践已经证明,禁止垫资施工问题仅仅靠行政规章是不能有效解决的,如果在修订的《建筑法》中仍然对垫资施工问题不置可否,就会让很多施工企业认为这是允许垫资施工的一个信号,将来的垫资施工问题就会更加难以查处。 三、对黑、白合同的效力问题应当予以明确黑白合同也叫阴阳合同,是指承发包双方在签订规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以后,按照发包人的要求再签订一份严重损害承包人合法权益的所谓的补充协议。规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用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也就是白合同,补充协议才是双方真正要履行的合同,也就是黑合同。发包方的优势和主导地位决定了承包方只有被迫接受那些损害自己利益的霸王条款。如果承包方事先声明不接受这些条款,就休想取得承包权;如果承包方在取得承包权以后,不接受这些条款,就违反了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最终是要被清除出局的。所以,很多承包方只得委曲求全。 黑白合同是建筑行业公开的秘密,也是业内不成文的“规则”,这种现象从表面看应当是双方真实意思的体现,可谓是周瑜打黄盖,是双方自愿的,但是从本质上看,没有任何一个承包商会自愿放弃一个能够获得较高利润的合同而去另行签订一个获利较低、甚至严重损害自己利益的合同,仅从这一点上看,签订黑合同就是违背承包方真实意思的,是严重损害承包方合法权益的,是承包方迫不得已才接受的。黑白合同的出现,一方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也容易使某些人趁机混水摸鱼,这也是孳生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温床。 《征求意见稿》的第31条虽然规定了“发生纠纷时以备案的合同为准”,但是,该条并没有对备案的合同应当具备的条件做出具体规定,因此执行起来有可能会走样,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此条规定还应进一步完善。 四、工程竣工结算问题 《征求意见稿》第29条规定: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发包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办理竣工结算并支付工程价款。工程承包合同对于竣工结算条款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经发承包双方协商不成的,承包方可以委托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咨询,发包方应当按照咨询结果在不迟于竣工验收后180天内支付工程价款。很显然,这条规定有利于保护承包方的利益,在目前拖欠工程款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这条规定也有利于从宏观上有效地治理拖欠工程款问题。但是,这条规定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工程造价问题比较复杂,授权承包方单方委托造价机构进行咨询,并且以承包方单方委托咨询的结果作为结算依据,这显然不利于保护发包方的合法权益。 因结算问题互相扯皮的现象在建筑业非常普遍,承发包双方站在各自的利益角度,对结算结果会有不同的意见。一般而言,承包方总是希望结算结果尽量高一些,多挣钱,所以,承包方提交的结算报告的数额一般都要高于工程的实际造价数额。而发包方则正相反。发承包双方因结算问题发生争议、双方不能签订结算协议的原因有多种,不排除有的发包方是在故意拖延结算时间,以此达到长时间拖欠工程款的目的。但是,同样也不能排除有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承包方提出的结算报告的数额过分高于工程的实际造价,而造成发包方不能接受的情况。另外,则是因为承包方的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或是严重拖延了工期。 工程造价问题的专业性很强,也很复杂,造价部门在进行工程造价鉴定时,既要根据造价管理部门制定的定额标准,又要根据发承包双方在施工过程签订的大量的洽商变更资料;既要根据施工合同的约定,还要考虑到招标、投标文件中的规定;既要认定工程量,同时还要考虑到人工费调价系数、商品混凝土差价调整、钢筋量调整问题等等。很多问题需要反复核实,造价部门不能只凭承包方单方提供的材料就作出咨询结论。按照《征求意见稿》的第29条的规定,可以理解为造价咨询机关只凭承包方单方的委托和单方提供的资料就可以作出咨询结果,如此一来,这个结果很可能是片面的、不公正的。如果从法律上规定发包方必须接受承包方单方的咨询结果,很有可能会严重损害发包方的利益,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笔者认为,工程造价问题的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为了慎重和公平,不能将这一复杂问题的解决办法过于简单化。为了使造价结果客观公正,不能剥夺发包人参与造价鉴定、陈述事实和理由、提供证据材料的权利。为了体现法律的公平,也应明确规定造价咨询部门在接受承包方委托后,通知发包方在规定的合理的时间内提交相应的资料及对争议问题的书面意见。如果发包方在接到通知后,拒不提交这些资料及书面意见,才可视为发包方放弃权利。 笔者不同意《征求意见稿》的第29条中由承包方单方委托造价咨询部门进行造价咨询的规定。具体理由是:(一)有的造价争议是发包方原因造成的,比如,发包方为了长期拖欠工程款而故意拖延结算时间。还有一些造价争议则是承包方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标准是优良,而实际却只达到合格标准,还有些情况下是承包方严重地拖延了工期。在这些情况下,是否也要规定发包方同样可以单方委托造价咨询机构进行造价咨询呢?从总体上说,产生造价争议的原因是双方面的,只规定承包方一方有权单方委托造价咨询机构进行造价咨询,显然不公平。(二)单方委托的造价结果对另一方不具有法律强制力。承包方委托造价咨询机构进行造价咨询作出咨询结果后,如果发包方仍不执行,这一结果不应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双方还需要通过诉讼方式解决问题,这一咨询结果就显得没有意义。(三)根据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在诉讼中,单方委托作出的咨询结论不能当然地作为认定工程造价数额的依据,需要由法院委托造价鉴定部门进行鉴定。这也就造成了在时间上和造价鉴定费用上的浪费。 在解决问题时,有一种习惯的做法是矫枉必须过正。在拖欠工程款问题比较严重的今天,确实要加大解决这一问题的力度,但是,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法律应当是公平的,法律应当平等地保护发承包双方的合法权益。所以,《征求意见稿》的第29条的内容应当进一步修改完善。 望楼主采纳以及修改

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学 学 系 班 学 生: 校: * * 学 院 别:经济与工商管理系 级: 号: 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 1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第1章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绪论 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找出相应的补救措施或解决 办法,使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在各个 建设项目中能更加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 益。 2. 研究意义 (1)促进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的解决; 针对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找出有助于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 (2)缓和我国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率低,每年能提供的建设资金极为有限,每年固定资 产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或者按人均计算都是较低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建设资金 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能源、交通、原材料,通讯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资金严重不足,这已成为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迫切需要加强项目的 投资控制,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求得最大的投资效益。研究造价管理就是要 想办法把投资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金。 (3)规范建筑工程造价市场; 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是有是有科学依据的,不是凭空想象或大概估算。但是在现 阶段建筑市场中经常有贪利的建筑企业夸大多要, 或是建设单位资金不足却要大兴土 木, 出现非正常压低工程造价的情况, 造成了建筑市场的混乱, 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因此,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规范建筑工程造价市场。 (4)减少社会财富流失和浪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向市场经济转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其中由国家或 集体出资兴建的项目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如何控制国有资产的恰当利用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完全按市场情况来确定工程造价,可能会出现建设单位盲目定 价, 施工企业漫天要价, 中介单位无章可循的情况, 这势必导致整个建筑市场的混乱, 造成国有资产的投资和浪费,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工程 复杂,更易造成造价管理上的混乱,造成国有资产不必要的浪费和流失。另外,由于 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改造,一些企业为了发展也在进行各种改建和扩建,控制这些国有 工程的造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能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 2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工程造价管理以合理确定,有效控制,提高效益这个基本内容为中心,每部分内 容所包含的知识非常之多,由于受本人自身因素以及外界条件的一些限制,本课题并 不注重于怎样对成本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等微观问题的研究 ,而主要侧重 于从宏观上探讨工程造价管理的体制、制度以及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行 深入分析, 力求找到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 另外, 本文还提到全面造价管理这个概念, 它包括全过程、全要素、全风险、全团队造价管理四个方面。全面造价管理是一种相 对较新的管理理念,任何新生理论都需要用实践来证实,本文只简单提到全面造价管 理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至于深层次的问题,就留待建筑界的学术高手去探讨和 证实。 1.3 工程造价与工程造价管理概论 1.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某项工程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 我们所指的造价管理即是对 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以及建设结算阶 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把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保证项目管理目 标的实现,以求能在建设项目中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由文献[1,1-40]可知”。 2.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价的运动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 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 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全部业务 行为和组织活动。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提高效益,有效控制。随着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WTO规则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形成 巨大的冲击,必须对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经济全球化 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即: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改革现行的 工程不实之处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逐步建立起由工程定额作为指导的通过市场 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 政府的管理职能应从原来的微观管理方式转变为宏观调控 为主,实现国家对消耗量标准的宏观管理,制定统一的工程项目划分,工程量计算规 则,为逐步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创造条件“由文献[1,1-40]可知”。 1.4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历史 1950-1957 年,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概预算定额制度建立时期。1949 年新中国 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全国面临着大规模的恢复重建工作,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用 好有限的基本建设资金,引进了前苏联一套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先后颁布了一系列 规定和办法,建立健全了概预算工作制度,确立了概预算在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地位, 3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同时对概预算的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修正办法、程序等做了规定,确立了 对概预算编制依据实行集中管理为主的分级管理原则。 1957-1966 年,是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被削弱的阶段。在中央放权的背景下,概 预算与定额管理权限也全部下放, 造成现在全国工程量计量规则和定额项目在各地区 不统一的现象。各级基建管理机构的概预算部门被精简,设计单位概预算人员减少, 只算政治账,不讲经济账,概预算控制投资作用被削弱,投资大撒手之风逐渐滋长。 尽管在短时期内也有过重整定额管理迹象,但总的趋势并未改变。 1966-1976 年,是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遭到严重破坏的阶段。造成设计无概算, 施工无预算,竣工无决算,投资大敞口。 1976-90 年代初,是造价管理工作整顿和发展的时期。全国颁布一系列推动概预 算管理和定额管理发展的文件,并颁布几十次预算定额、概算定额、估算指标,全过 程工程造价管理概念逐渐为广大造价管理人员接受, 对推动建筑业改革起到了促进作 用。 2. 现状 90 年代初至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 筑工程的管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打开国门走出去,引进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人们 开始重新认识有关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概预算定额管理模式,普遍 存在的问题是建筑工程造价难以客观真实地得到反映,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 算超预算,突破计划投资的项目比比皆是。由于工程投资的确定缺乏科学合理性,导 致工程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以 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开始建立健全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工程 造价管理体系与模式,使工程造价的管理趋于科学合理。但是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 制一直沿用前苏联模式,是适应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体制,目前已经不适应市场经 济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目 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至于这些问题具体是什么,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措施, 将在正文部分进行阐述。 3. 发展趋势 加入 WTO,我国经济进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轨道,这可以说是我国的第二次 对外开放。其发展趋势有 2 个方面,一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二是工程造价管 理的信息化“由文献[2,51-53]可知” 。 (1)国际化趋势 随着加入 WTO 中国经济日益深刻融入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 多,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 BOT 方式运作。同时,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 4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外国 企业必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市场, 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 工程造价管理国际化趋势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国际间的学术交 流日益频繁。 (2)信息化趋势 伴随着 Internet 走进千家万户,知识经济时代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 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形成的协同办公模式,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 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 点,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目 前西方发达国家己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 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 虚拟化。 另外, 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 同时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工作的软件公司。 种种迹象表明工程造 价管理将更多的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 理。 1.5 本章小结本章概括性的介绍了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有以下几点: 促进我国建设工程造 价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的解决;缓和我国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 盾;规范建筑工程造价市场;减少社会财富流失和浪费。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宏观上 探讨工程造价管理的体制、制度以及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深入分析, 力求找到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另外,本章还提到全面造价管理这个概念,它包括全 过程、全要素、全风险、全团队造价管理四个方面。文章第三节介绍了工程造价管理 的基础理论,第四节则是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过程进行了一定的归纳和总结, 并指出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向着国际化和信息化趋势发展。 5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第 2 章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问题 2.1 中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比较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有英国、美国、日本模式。研究与国际 惯例接轨问题,主要是研究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异和解决途径[3][4]。 1. 工程造价的政府管理 在国外,按项目投资来源的不同。一般可划分为政府投资项目和私人投资项目。 政府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主要采用间接手段, 对政府项目和私人项目实施不同力度和 深度的管理,重点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对于私人投资项目,国外一般都采取政府不干 预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政府对私人投资项目主要是进行政策引导和信息指导,由市 场经济规律调节,体现了政府对工程造价的宏观管理和间接调控。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建立始于1950年, 我国政府引进了前苏联的概预算定额 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概预算定额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随着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计划经济的内在弊端逐步暴露出 来。传统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实际上是工程造价实行政府行 政指令的直接管理,这种政府行使的工程造价管理职能强调定额作为政府的法定行 为,强调政府主管部门对工程定额含量、工程取费及其费率的指令性,使得建筑产品 的价格严重脱离了价值,遏制了竞争,抑制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 工程造价的社会咨询 美国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有政府创办的机构,也有民办机构以及大型企业创办 的机构。其中尤以民办咨询机构为多,他们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正在充当着政 府、业主和承包商的代理人和顾问,承担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等方 面的服务.美国的咨询公司十分注意历史资料的积累和分析整理,建立起一套造价资 料积累制度,同时注意服务效果的反馈,形成了信息反馈、分析、判断、预测一整套 的科学管理体系。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先后由投资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多头负责,工作互不 衔接,投资失控状况相当严重。目前,大多数造价咨询机构服务内容单一,有的侧重 于项目可行性研究, 进行工程估算; 有的侧重于扩充设计评估, 进行工程概预算审核; 有的侧重于协助业主进行施工招投标;有的侧重于竣工结算的审查。一个项目前后有 几家咨询机构介入,彼此不连贯,不利于工程造价咨询向纵深方向发展。 3. 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 国外对工程适价的管理是以市场为中心的动态的控制。 对造价计划执行中所出现 的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这种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造价管理的做 法,体现了造价控制的动态性,并且重视造价管理所具有的随环境、工程进展以及价 格等变化而调整造价的控制标准和控制方法的动态特征。 日本在借鉴英国工料测量师 6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协会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社会咨询业,并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使估价业务作为一个专 业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和提高,逐步使估价的业务规模化、系统化。咨询企业是靠自己 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为客户提供无形服务的。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定额计价法。 它强调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供求关 系和分配制度,在几十年来的国家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逐步的探索 和完善已自成一体。这种方法确定工程造价主要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确定造价定额、规 定费用构成和颁布价格及费率标准来完成的。 工程设计部门在编制工程造价方面的主 动性、创造性不高,责任感不强他们只注重套定额指标,不考虑市场动态。 4.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 在美国,建筑造价指数一般由一些咨询机构和新闻媒介来编制,在多种建筑造价 信息来源中,《工程新闻纪录》(Engineering News Record简称ENR)中的造价指标是 比较重要的一种。美国工程造价信息反馈系统也较为完善,国内的各工程公司十分注 意收集工程造价管理各个阶段中的工程造价资料, 并把向有关部门提供造价信息资料 视为一种应尽的义务,他们不仅注意收集造价资料,也派出调查人员进行实地考察, 使其所获得的资料较为翔实,从而保证了造价管理的科学性。 我国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还不够健全, 全国范围内的造价信息网络系统尚未建 立。 2.2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问题通过上一节内容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2.2.1 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前全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说 “我国 2010 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5]” 。 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的法律法规体制都存在着很多缺陷,建筑业亦是如此,尽管 我国已经制定了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法律 法规还不够健全,特别是加入 WTO 后,我国的法律仍然存在与 WTO 组织有关法律不符 的地方。因此,加强行业立法,与国际惯例接轨已成为当务之急。 2.2.2 工程造价政府管理不完善工程造价政府管理的不完善性主要体现在:工程造价管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 协调配合乏力以及管理主体不明确等。 从基本建设程序和我国的管理体制讲,建设项目全过程分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 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建设工程造价需分阶段分别进行计价,要 分别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竣工决(结)算等,其主管部门分别为计 委、规委、建委等,政府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各立章法,客观上存在相互间必要的 联系和有效的协调配合不够,常出现文件规定不一致,前后脱节,甚至相互矛盾,间 接导致工程造价“三超”(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投资估算)严重等问题。 7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体制不顺畅、不协调、改革不同步、不配套,传统观念和因循守 旧思想的束缚,没有形成对工程造价的统一协调管理。另外,就管理主体而言,主要 体现在国家(或各级政府部门)在管理整个工程造价活动中身份不明确,一方面是宏 观政策的制定者,作为市场管理主体的角色出现;另一方面在政府投资项目(公共工 程)中是具体的投资者,作为建设市场的一方直接参与具体建设项目的管理。这种双 重角色无疑导致了各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中职责含混不清或重复 交叉。 2.2.3 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薄弱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大多是阶段性的管理模式, 业内人士普遍缺乏建设项目 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特别是项目前期造价管理薄弱。造价业内人士历来把建 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注重承包造价、建设实施过程中的 造价变更和结算, 往往忽视了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再者,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建设单位在立项阶段,往 往从主观意愿出发,对工程立项缺乏科学的论证,估算不足,造成缺口。设计单位在 设计阶段虽作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 约束, 导致设计保守、 投资偏高。 监理单位受项目业主的委托对项目实施监督与管理, 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监理人员只是偏 重于对施工过程质量、进度负责,对造价方面考虑得很少,尤其在涉及到项目变更、 现场签证时,不能将质量、进度、经济三方面有效地统筹起来考虑。从而直接导致长 期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三超”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困扰着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效 益管理。 2.2.4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现行的工程计价模式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一个字“套”,即套定额。简而言之,工 程造价从业人员根据工程图纸计算出工程量,然后套定额单价,求得直接费,再根据 直接费套用有关定额取费费率,求得工程造价。这种计价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发挥 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开放市场的需要,暴露出越 来越多的弊病: (1)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筑业属于一般竞争性行业,但建筑市场最重要的 要素——价格却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即政府定价色彩过浓。政府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和干预反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权力的越位。 (2)不利于微观主体的充分竞争。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却不是企业产品定 价的主体,工程造价按企业资质等级或工程类别取费,按社会平均劳动水平定价的这 套做法,阻止了企业参与完全的市场竞争,压抑了企业的创造力和活力,从而制约了 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飞速发展和壮大。 8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2.2.5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落后随着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工程造价机制正逐步完 善,工程造价管理也朝着适应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工程 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 以计算工程造价为核心的工程造价系列软 件日趋完善,为工程造价管理及相关活动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网站不断增多。因此,工 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 目前对工程造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播缺乏统一规则,统一编码和系统分类,信 息系统开发与资源拥有之间处于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状态。其结果是无法达到信息资 源共享的优势。更多的管理者满足于目前的纸上信息,忽略信息深加工。 2. 工程造价信息采集处理方法落后 采集技术落后,信息分类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和存取方式不一致,使得对信息 资源的远程传递加工处理变得非常困难,信息资源的内在质量很难提高,信息维护更 新速度慢,不能满足信息市场的需要,落后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3. 信息网建设有待完善 现有工程造价网多为定额站或咨询公司所建,网站内容主要为定额发布,几个信 息,相关文件转发,招投标信息发布,企业或公司介绍等;网站只是将已有的造价信 息在网站上显示出来,缺乏对这些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本章通过对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比较, 总结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一 些问题如下: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工程造价政府管理不完善; 工程建设项目造价 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薄弱;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工程造价信息 化管理落后等。 9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第 3 章 工程造价管理 3.1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机制 1.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建立 工程造价管理体制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建立。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引进了前 苏联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设立了概预算管理部门,并通过颁布一系列文件,建立 了概预算工作制度,同时对概预算的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修正办法、程序 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直至十年动乱期间, 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遭到严重破 坏。概预算和定额管理机构被撤消,大量基础资料被销毁。 从 1977 年起,国家恢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经过 20 多年的不断深化改革,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各有关部门、 各地区对建立健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 度,改进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做了大量工作。 2.工程定额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投资体制的集权管理模式,政府既是宏观调空的主体,又是 微观的项目建设者,因此以统一的定额作为国家造价管理的主要手段和依据十分有 效,所以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主要体现为工程定额管理制度。这种定额管理制度 起源于前苏联模式—与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相适应的基本建设概预算制度, 强调的是 计划价格和消耗标准的统一,所以形成了以定额为基础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即由国 家、行业或地区规定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实体消耗标准,施工措施性消耗标 准,劳动力、材料、机械的单价,依据这些标准编制工程造价。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 计价依据是建设部标准定额司[99]1 号文件《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价格管理暂行 规定》 ,从规定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工程计价方法仍以国家、行业或地区统一的 定额为基础。 3.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为多部门、多层次的管理机构体系。国家工程造价归口 领导机构是国家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法 规、制度并贯彻实施,组织制定和监督指导全国统一经济定额和部管行业经济定额, 负责全国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资质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准管理。 各工业部一般在基建计划司或建设协调司中设立处级标准定额处(专业定额站) ,其 主要职能是制定、修编各类工程建设定额,负责本系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国务院 机构改革后,该机构的职能正在弱化。省、直辖市、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设的 工程造价管理站为地方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除了对计价依据—定额、取费标准、计 价制度等有直接管理权外,不少机构还有价格管理权。各级计划、财政管理部门也设 立了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主要负责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结算审核、 工程款支付审核, 10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并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定额的发布和编审权, 其他还有审计部门、 物价部门、 工商部门、 监察部门、检查部门也从不同角度参与了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 4.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和造价工程师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逐渐从政府机构中分离,成 立了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为社会提供造价咨询。如设计院的工程 经济处、建设银行的工程造价咨询处,以及依建设部 75 号令《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 理办法》成立的造价咨询机构等。由造价工程师为主体组建的工程造价事务所或发达 国家的中介机构将是未来工程造价咨询的主要力量。我国 1996 年开始了造价工程师 培训工作,1997 年开始了全国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的考试,造价工程师在工程造价 管理的各种岗位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2 工程计价模式 1. 工程计价概念 工程计价就是估算工程造价。由于工程造价具有单件计价,多次计价、动态价、 组合计价和市场定价等特点,工程计价的内容、方法及表现形式也就有很多不同。业 主或其委托的咨询单位编制的工程估算、设计单位编制的概算、咨询单位编制标底、 承包商及分包商提出的报价,都是工程计价的不同表现形式。 2. 工程计价模式 (1) 建设工程定额计价模式 建设工程定额计价是我国长期以来在工程价格形成中采用的计价模式, 是国家通 过颁布统一的估价指标、概算指标、概算定额、预算定额和相应的费用定额,对产品 价格进行有计划管理的一种方式。在计价中以定额为依据,按定额规定的分部分项子 目,逐项计算工程量,套用定额单价(或单位估价表)确定直接费用,然后按规定取 费标准确定构成工程价格的其他费用和利税,获得建筑安装工程价格。建设工程概预 算书就是根据不同设计阶段设计图纸和国家规定的定额、 指标及各项费用取费标准等 资料,预先计算和确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全部投资额的技术经济文件。由建设 工程概预算书所确定的每一个建设项目、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建设费用,实质上就 是相应工程的计划价格。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 范, 招标人或委托具有资

小区给排水工程量清单编制为中心论文可棒提供帮助的亲,。

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学 学 系 班 学 生: 校: * * 学 院 别:经济与工商管理系 级: 号: 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 1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第1章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绪论 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找出相应的补救措施或解决 办法,使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在各个 建设项目中能更加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 益。 2. 研究意义 (1)促进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的解决; 针对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找出有助于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 (2)缓和我国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率低,每年能提供的建设资金极为有限,每年固定资 产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或者按人均计算都是较低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建设资金 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能源、交通、原材料,通讯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资金严重不足,这已成为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迫切需要加强项目的 投资控制,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求得最大的投资效益。研究造价管理就是要 想办法把投资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金。 (3)规范建筑工程造价市场; 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是有是有科学依据的,不是凭空想象或大概估算。但是在现 阶段建筑市场中经常有贪利的建筑企业夸大多要, 或是建设单位资金不足却要大兴土 木, 出现非正常压低工程造价的情况, 造成了建筑市场的混乱, 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因此,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规范建筑工程造价市场。 (4)减少社会财富流失和浪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向市场经济转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其中由国家或 集体出资兴建的项目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如何控制国有资产的恰当利用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完全按市场情况来确定工程造价,可能会出现建设单位盲目定 价, 施工企业漫天要价, 中介单位无章可循的情况, 这势必导致整个建筑市场的混乱, 造成国有资产的投资和浪费,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工程 复杂,更易造成造价管理上的混乱,造成国有资产不必要的浪费和流失。另外,由于 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改造,一些企业为了发展也在进行各种改建和扩建,控制这些国有 工程的造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能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 2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工程造价管理以合理确定,有效控制,提高效益这个基本内容为中心,每部分内 容所包含的知识非常之多,由于受本人自身因素以及外界条件的一些限制,本课题并 不注重于怎样对成本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等微观问题的研究 ,而主要侧重 于从宏观上探讨工程造价管理的体制、制度以及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行 深入分析, 力求找到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 另外, 本文还提到全面造价管理这个概念, 它包括全过程、全要素、全风险、全团队造价管理四个方面。全面造价管理是一种相 对较新的管理理念,任何新生理论都需要用实践来证实,本文只简单提到全面造价管 理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至于深层次的问题,就留待建筑界的学术高手去探讨和 证实。 1.3 工程造价与工程造价管理概论 1.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某项工程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 我们所指的造价管理即是对 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以及建设结算阶 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把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保证项目管理目 标的实现,以求能在建设项目中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由文献[1,1-40]可知”。 2.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价的运动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 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 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全部业务 行为和组织活动。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提高效益,有效控制。随着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WTO规则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形成 巨大的冲击,必须对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经济全球化 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即: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改革现行的 工程不实之处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逐步建立起由工程定额作为指导的通过市场 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 政府的管理职能应从原来的微观管理方式转变为宏观调控 为主,实现国家对消耗量标准的宏观管理,制定统一的工程项目划分,工程量计算规 则,为逐步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创造条件“由文献[1,1-40]可知”。 1.4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历史 1950-1957 年,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概预算定额制度建立时期。1949 年新中国 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全国面临着大规模的恢复重建工作,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用 好有限的基本建设资金,引进了前苏联一套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先后颁布了一系列 规定和办法,建立健全了概预算工作制度,确立了概预算在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地位, 3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同时对概预算的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修正办法、程序等做了规定,确立了 对概预算编制依据实行集中管理为主的分级管理原则。 1957-1966 年,是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被削弱的阶段。在中央放权的背景下,概 预算与定额管理权限也全部下放, 造成现在全国工程量计量规则和定额项目在各地区 不统一的现象。各级基建管理机构的概预算部门被精简,设计单位概预算人员减少, 只算政治账,不讲经济账,概预算控制投资作用被削弱,投资大撒手之风逐渐滋长。 尽管在短时期内也有过重整定额管理迹象,但总的趋势并未改变。 1966-1976 年,是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遭到严重破坏的阶段。造成设计无概算, 施工无预算,竣工无决算,投资大敞口。 1976-90 年代初,是造价管理工作整顿和发展的时期。全国颁布一系列推动概预 算管理和定额管理发展的文件,并颁布几十次预算定额、概算定额、估算指标,全过 程工程造价管理概念逐渐为广大造价管理人员接受, 对推动建筑业改革起到了促进作 用。 2. 现状 90 年代初至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 筑工程的管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打开国门走出去,引进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人们 开始重新认识有关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概预算定额管理模式,普遍 存在的问题是建筑工程造价难以客观真实地得到反映,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 算超预算,突破计划投资的项目比比皆是。由于工程投资的确定缺乏科学合理性,导 致工程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以 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开始建立健全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工程 造价管理体系与模式,使工程造价的管理趋于科学合理。但是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 制一直沿用前苏联模式,是适应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体制,目前已经不适应市场经 济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目 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至于这些问题具体是什么,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措施, 将在正文部分进行阐述。 3. 发展趋势 加入 WTO,我国经济进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轨道,这可以说是我国的第二次 对外开放。其发展趋势有 2 个方面,一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二是工程造价管 理的信息化“由文献[2,51-53]可知” 。 (1)国际化趋势 随着加入 WTO 中国经济日益深刻融入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 多,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 BOT 方式运作。同时,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 4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外国 企业必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市场, 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 工程造价管理国际化趋势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国际间的学术交 流日益频繁。 (2)信息化趋势 伴随着 Internet 走进千家万户,知识经济时代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 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形成的协同办公模式,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 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 点,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目 前西方发达国家己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 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 虚拟化。 另外, 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 同时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工作的软件公司。 种种迹象表明工程造 价管理将更多的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 理。 1.5 本章小结本章概括性的介绍了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有以下几点: 促进我国建设工程造 价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的解决;缓和我国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 盾;规范建筑工程造价市场;减少社会财富流失和浪费。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宏观上 探讨工程造价管理的体制、制度以及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深入分析, 力求找到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另外,本章还提到全面造价管理这个概念,它包括全 过程、全要素、全风险、全团队造价管理四个方面。文章第三节介绍了工程造价管理 的基础理论,第四节则是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过程进行了一定的归纳和总结, 并指出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向着国际化和信息化趋势发展。 5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第 2 章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问题 2.1 中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比较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有英国、美国、日本模式。研究与国际 惯例接轨问题,主要是研究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异和解决途径[3][4]。 1. 工程造价的政府管理 在国外,按项目投资来源的不同。一般可划分为政府投资项目和私人投资项目。 政府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主要采用间接手段, 对政府项目和私人项目实施不同力度和 深度的管理,重点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对于私人投资项目,国外一般都采取政府不干 预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政府对私人投资项目主要是进行政策引导和信息指导,由市 场经济规律调节,体现了政府对工程造价的宏观管理和间接调控。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建立始于1950年, 我国政府引进了前苏联的概预算定额 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概预算定额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随着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计划经济的内在弊端逐步暴露出 来。传统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实际上是工程造价实行政府行 政指令的直接管理,这种政府行使的工程造价管理职能强调定额作为政府的法定行 为,强调政府主管部门对工程定额含量、工程取费及其费率的指令性,使得建筑产品 的价格严重脱离了价值,遏制了竞争,抑制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 工程造价的社会咨询 美国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有政府创办的机构,也有民办机构以及大型企业创办 的机构。其中尤以民办咨询机构为多,他们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正在充当着政 府、业主和承包商的代理人和顾问,承担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等方 面的服务.美国的咨询公司十分注意历史资料的积累和分析整理,建立起一套造价资 料积累制度,同时注意服务效果的反馈,形成了信息反馈、分析、判断、预测一整套 的科学管理体系。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先后由投资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多头负责,工作互不 衔接,投资失控状况相当严重。目前,大多数造价咨询机构服务内容单一,有的侧重 于项目可行性研究, 进行工程估算; 有的侧重于扩充设计评估, 进行工程概预算审核; 有的侧重于协助业主进行施工招投标;有的侧重于竣工结算的审查。一个项目前后有 几家咨询机构介入,彼此不连贯,不利于工程造价咨询向纵深方向发展。 3. 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 国外对工程适价的管理是以市场为中心的动态的控制。 对造价计划执行中所出现 的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这种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造价管理的做 法,体现了造价控制的动态性,并且重视造价管理所具有的随环境、工程进展以及价 格等变化而调整造价的控制标准和控制方法的动态特征。 日本在借鉴英国工料测量师 6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协会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社会咨询业,并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使估价业务作为一个专 业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和提高,逐步使估价的业务规模化、系统化。咨询企业是靠自己 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为客户提供无形服务的。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定额计价法。 它强调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供求关 系和分配制度,在几十年来的国家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逐步的探索 和完善已自成一体。这种方法确定工程造价主要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确定造价定额、规 定费用构成和颁布价格及费率标准来完成的。 工程设计部门在编制工程造价方面的主 动性、创造性不高,责任感不强他们只注重套定额指标,不考虑市场动态。 4.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 在美国,建筑造价指数一般由一些咨询机构和新闻媒介来编制,在多种建筑造价 信息来源中,《工程新闻纪录》(Engineering News Record简称ENR)中的造价指标是 比较重要的一种。美国工程造价信息反馈系统也较为完善,国内的各工程公司十分注 意收集工程造价管理各个阶段中的工程造价资料, 并把向有关部门提供造价信息资料 视为一种应尽的义务,他们不仅注意收集造价资料,也派出调查人员进行实地考察, 使其所获得的资料较为翔实,从而保证了造价管理的科学性。 我国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还不够健全, 全国范围内的造价信息网络系统尚未建 立。 2.2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问题通过上一节内容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2.2.1 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前全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说 “我国 2010 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5]” 。 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的法律法规体制都存在着很多缺陷,建筑业亦是如此,尽管 我国已经制定了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法律 法规还不够健全,特别是加入 WTO 后,我国的法律仍然存在与 WTO 组织有关法律不符 的地方。因此,加强行业立法,与国际惯例接轨已成为当务之急。 2.2.2 工程造价政府管理不完善工程造价政府管理的不完善性主要体现在:工程造价管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 协调配合乏力以及管理主体不明确等。 从基本建设程序和我国的管理体制讲,建设项目全过程分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 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建设工程造价需分阶段分别进行计价,要 分别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竣工决(结)算等,其主管部门分别为计 委、规委、建委等,政府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各立章法,客观上存在相互间必要的 联系和有效的协调配合不够,常出现文件规定不一致,前后脱节,甚至相互矛盾,间 接导致工程造价“三超”(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投资估算)严重等问题。 7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体制不顺畅、不协调、改革不同步、不配套,传统观念和因循守 旧思想的束缚,没有形成对工程造价的统一协调管理。另外,就管理主体而言,主要 体现在国家(或各级政府部门)在管理整个工程造价活动中身份不明确,一方面是宏 观政策的制定者,作为市场管理主体的角色出现;另一方面在政府投资项目(公共工 程)中是具体的投资者,作为建设市场的一方直接参与具体建设项目的管理。这种双 重角色无疑导致了各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中职责含混不清或重复 交叉。 2.2.3 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薄弱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大多是阶段性的管理模式, 业内人士普遍缺乏建设项目 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特别是项目前期造价管理薄弱。造价业内人士历来把建 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注重承包造价、建设实施过程中的 造价变更和结算, 往往忽视了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再者,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建设单位在立项阶段,往 往从主观意愿出发,对工程立项缺乏科学的论证,估算不足,造成缺口。设计单位在 设计阶段虽作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 约束, 导致设计保守、 投资偏高。 监理单位受项目业主的委托对项目实施监督与管理, 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监理人员只是偏 重于对施工过程质量、进度负责,对造价方面考虑得很少,尤其在涉及到项目变更、 现场签证时,不能将质量、进度、经济三方面有效地统筹起来考虑。从而直接导致长 期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三超”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困扰着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效 益管理。 2.2.4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现行的工程计价模式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一个字“套”,即套定额。简而言之,工 程造价从业人员根据工程图纸计算出工程量,然后套定额单价,求得直接费,再根据 直接费套用有关定额取费费率,求得工程造价。这种计价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发挥 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开放市场的需要,暴露出越 来越多的弊病: (1)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筑业属于一般竞争性行业,但建筑市场最重要的 要素——价格却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即政府定价色彩过浓。政府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和干预反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权力的越位。 (2)不利于微观主体的充分竞争。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却不是企业产品定 价的主体,工程造价按企业资质等级或工程类别取费,按社会平均劳动水平定价的这 套做法,阻止了企业参与完全的市场竞争,压抑了企业的创造力和活力,从而制约了 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飞速发展和壮大。 8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2.2.5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落后随着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工程造价机制正逐步完 善,工程造价管理也朝着适应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工程 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 以计算工程造价为核心的工程造价系列软 件日趋完善,为工程造价管理及相关活动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网站不断增多。因此,工 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 目前对工程造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播缺乏统一规则,统一编码和系统分类,信 息系统开发与资源拥有之间处于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状态。其结果是无法达到信息资 源共享的优势。更多的管理者满足于目前的纸上信息,忽略信息深加工。 2. 工程造价信息采集处理方法落后 采集技术落后,信息分类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和存取方式不一致,使得对信息 资源的远程传递加工处理变得非常困难,信息资源的内在质量很难提高,信息维护更 新速度慢,不能满足信息市场的需要,落后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3. 信息网建设有待完善 现有工程造价网多为定额站或咨询公司所建,网站内容主要为定额发布,几个信 息,相关文件转发,招投标信息发布,企业或公司介绍等;网站只是将已有的造价信 息在网站上显示出来,缺乏对这些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本章通过对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比较, 总结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一 些问题如下: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工程造价政府管理不完善; 工程建设项目造价 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薄弱;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工程造价信息 化管理落后等。 9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第 3 章 工程造价管理 3.1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机制 1.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建立 工程造价管理体制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建立。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引进了前 苏联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设立了概预算管理部门,并通过颁布一系列文件,建立 了概预算工作制度,同时对概预算的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修正办法、程序 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直至十年动乱期间, 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遭到严重破 坏。概预算和定额管理机构被撤消,大量基础资料被销毁。 从 1977 年起,国家恢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经过 20 多年的不断深化改革,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各有关部门、 各地区对建立健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 度,改进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做了大量工作。 2.工程定额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投资体制的集权管理模式,政府既是宏观调空的主体,又是 微观的项目建设者,因此以统一的定额作为国家造价管理的主要手段和依据十分有 效,所以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主要体现为工程定额管理制度。这种定额管理制度 起源于前苏联模式—与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相适应的基本建设概预算制度, 强调的是 计划价格和消耗标准的统一,所以形成了以定额为基础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即由国 家、行业或地区规定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实体消耗标准,施工措施性消耗标 准,劳动力、材料、机械的单价,依据这些标准编制工程造价。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 计价依据是建设部标准定额司[99]1 号文件《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价格管理暂行 规定》 ,从规定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工程计价方法仍以国家、行业或地区统一的 定额为基础。 3.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为多部门、多层次的管理机构体系。国家工程造价归口 领导机构是国家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法 规、制度并贯彻实施,组织制定和监督指导全国统一经济定额和部管行业经济定额, 负责全国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资质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准管理。 各工业部一般在基建计划司或建设协调司中设立处级标准定额处(专业定额站) ,其 主要职能是制定、修编各类工程建设定额,负责本系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国务院 机构改革后,该机构的职能正在弱化。省、直辖市、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设的 工程造价管理站为地方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除了对计价依据—定额、取费标准、计 价制度等有直接管理权外,不少机构还有价格管理权。各级计划、财政管理部门也设 立了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主要负责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结算审核、 工程款支付审核, 10 **学院 2008 届毕业论文 并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定额的发布和编审权, 其他还有审计部门、 物价部门、 工商部门、 监察部门、检查部门也从不同角度参与了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 4.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和造价工程师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逐渐从政府机构中分离,成 立了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为社会提供造价咨询。如设计院的工程 经济处、建设银行的工程造价咨询处,以及依建设部 75 号令《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 理办法》成立的造价咨询机构等。由造价工程师为主体组建的工程造价事务所或发达 国家的中介机构将是未来工程造价咨询的主要力量。我国 1996 年开始了造价工程师 培训工作,1997 年开始了全国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的考试,造价工程师在工程造价 管理的各种岗位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2 工程计价模式 1. 工程计价概念 工程计价就是估算工程造价。由于工程造价具有单件计价,多次计价、动态价、 组合计价和市场定价等特点,工程计价的内容、方法及表现形式也就有很多不同。业 主或其委托的咨询单位编制的工程估算、设计单位编制的概算、咨询单位编制标底、 承包商及分包商提出的报价,都是工程计价的不同表现形式。 2. 工程计价模式 (1) 建设工程定额计价模式 建设工程定额计价是我国长期以来在工程价格形成中采用的计价模式, 是国家通 过颁布统一的估价指标、概算指标、概算定额、预算定额和相应的费用定额,对产品 价格进行有计划管理的一种方式。在计价中以定额为依据,按定额规定的分部分项子 目,逐项计算工程量,套用定额单价(或单位估价表)确定直接费用,然后按规定取 费标准确定构成工程价格的其他费用和利税,获得建筑安装工程价格。建设工程概预 算书就是根据不同设计阶段设计图纸和国家规定的定额、 指标及各项费用取费标准等 资料,预先计算和确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全部投资额的技术经济文件。由建设 工程概预算书所确定的每一个建设项目、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建设费用,实质上就 是相应工程的计划价格。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 范, 招标人或委托具有资

工程造价本科毕业论文 给你推荐下 591论文网 我表弟论文就是在这里写的 质量不错 值得信赖

工程造价是从项目策划阶段就开始进入项目周期,贯穿于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初步设计、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主要阶段。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归根结底是工程造价管理的范畴,是经济与技术统一的管理过程。

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论文5000字篇1

试析建筑工程造价

摘要: 建筑工程造价问题一直是各建筑单位关心的热点话题,在市场经济下,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投资效益,减少投资成本,各建筑工程有关参与方都必须设法对工程的成本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建筑项目全过程中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为今后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了相关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控制 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意义

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归根结底是工程造价管理的范畴,是经济与技术统一的管理过程。

搞好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造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周密组织施工、施工方案优化、工期总进度计划安排、机械设备效率的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得以实现。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

2.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政府干预过多市场

现行材料价格随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市场起主要的调节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对材料市场价格的监管,已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控制,转为市场调节,由于市场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完全依靠市场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建筑行业的价格调整上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杠杆作用。

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地方的市场观念淡薄,当地政府沿用老套的方法,过多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严重阻碍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2 成本核算留于形式,缺乏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管理人员对情况并不十分关心,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负责工程部分的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情况,只要进度跟得上,总体感觉就很良好。

另外由于没有分阶段分项目成本控制,没有分部分项成本控制,所以最后项目完工后成本也就没有有效控制,有时甚至到结算时才知道项目亏损。

如何针对单体工程项目制定出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目标成本)十分关键。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一般产品成本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目标成本管理是一次性行为,它管理的对象只有一个工程项目,随着这个工程的完工而结束其历史使命。

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在项目成本管理措施方面,只有简单的规章制度,具体由谁去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没有提及,都是一些空洞的理论性规定,根本无法执行。

这样的目标成本由于没有和实际施工程序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差,起不到控制作用,更无法分析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

因为各工程项目之间没有可比性,结果到下一个工程项目照样如此,使目标成本永远停留在目标上。

2.3法制不健全,对造价中介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近年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工作的中介组织发展很快,目前我国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款,对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问题进行规范。

某些中介组织不按规定办事,缺乏公正性。

中介组织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也没有完善的赔偿制度和回避制度。

特别是标底编制中,错算、漏算时有发生,影响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3.1 改进和完善现行的设计方案招标办法

在方案评选时要求设计者提供方案设计概算,明确概算控制经济指标,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经济指标的权重适当提高,改变过去只重技术指标,忽视经济指标的评标办法。

进行投资控制并非一味地减少投资,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要鼓励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又要防止投资扩大和超出。

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好的设计方案不仅应该技术先进、功能优越,而且其投资要有最优的性能价格比。

3.2 合理控制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

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保证标底编制质量,把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

业主可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特点,确定合适的发包方式来控制工程造价。

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透明度,使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对招投标工作放心,真正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根据工程规模、技术要求,认真挑选施工单位。

3.3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认真审核设计图纸,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把可能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图纸会审阶段进行解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或发生返工等现象,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为了确保工程签证的客观、准确,首先,强调办理工程签证的及时性。

其次,对签证的描述要求客观、准确,要求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如果被隐蔽部位的工程量在图纸上不确定,还要求标明几何尺寸,并附上简图。

施工图以外的现场签证,必须写明时间、地点、事由、几何尺寸或原始数据,不能笼统地签注工程量和工程造价。

签证发生后应根据合同规定及时处理,审核应严格执行国家定额及有关规定,经办人员不得随意变通。

要加强预见性,尽量减少签证发生。

竣工决算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建设单位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等,使工程建设投资达到最佳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审计人员必须秉公办事,坚持原则,从严把关。

4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指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地确定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经营效果。

其任务是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强化工程项目造价的约束机制,维护有关各方面的经济效益,规范价格行为,促进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

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论文5000字篇2

浅析建筑工程材料造价管理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约占总成本的比重较高,是整个费用的主体,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材料的价格,材料的造价直接关系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本文针对工程材料造价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材料造价管理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工程材料;工程造价;采购

在施工企业中,材料费约占总成本的60%~65%,是整个费用的主体,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材料的价格,材料的造价直接关系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制定控制材料造价的有效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材料价格管理的重要性

(1)从材料所占比重来看,其价格是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因素。

材料价格直接影响材料费用的多少,而材料费用是工程基本直接费中占比重最大的因素,在建筑工程中约占基本直接费的60%~65%,假使一个1亿元的工程材料成本能降低一个百分点,那么就能降低100万元工程造价。

所以准确确定材料价格,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前提。

(2)从工程造价定额的构成来看,材料价格是相对较灵活的因素。

工程造价中人工费和机械费的计取和调整都是由定额价格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比较稳定;而材料费是相对较灵活也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可调整差价的材料和未计价的材料,如果控制管理不到位即便是工程量计算和定额套用再准确,费用计取再合理,也会使工程造价失真,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材料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采购计划管理不周,造成工程材料数量、规格型号与现场实际需要不符。

造成超储积压,甚至出现现场停工清料,导致窝工损失。

(2)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材料数量大,各类品种、规格、型号多,价格体系多元化使得设备、材料的几种价格并存,并不断变化。

且新材料、新设备以其质量、功能容易更新,由于对材质和生产工艺缺少了解,对造价管理人员来说,很难全面准确地掌握真实价格。

(3)不能够运用价值原理,对材料质量、价格、运距等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市场经济意识淡薄,不认真调查了解市场行情。

材料采购分散,得不到批量优惠。

(4)在工程中使用劣质材料,或进行材料代用。

而在结算时仍按设计的材料、设备价格计价,造成消耗量不准,不能准确反映工程材料成本。

(5)对于节超奖惩,在规章制度上,仅停留在纸面上,仅有考核,没有奖罚。

管理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不能切实做到定额发料。

(6)为了谋取不合理利润,有些施工单位虚报价格、虚开发票,甚至修改发票,还有些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达成共识,让工程造价人员询价时,无法获知真实的材料价格。

(7)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三超”现象相当普遍,究其原因除去人为因素造成概算降低,以及存在较多设计上的漏洞、材料价格的不按市场行情制定外,材料采购腐`触目惊心,工程造价超标比比皆是,当前材料采购管理薄弱,很多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混乱,造成工程造价“三超”是必然的。

3、材料造价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物资计划的管理

在材料计划方面,做到既满足施工的需求,不影响施工,又不会造成过多的库存量,增加储存成本,应与使用材料部门做好沟通。

由于材料价格是随着时间不停波动的,所以在安排材料采购计划时,也要考虑到价格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

因此,材料采购时要做到:①对各项工程所需物资按数盘、规格、型号进行汇总,填制明细表和汇总表。

根据生产任务、消耗定额来测算各种物资的需要量;②寻求物资需要量与采购量的平衡点,准确、及时、全面地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掌握所需物资的质量标准、数量价格等情况,从而降低建筑材料成本,保证工程成本的控制。

3.2加强材料采购的管理

项目招标制对于规范建筑市场,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它的优越性提示我们对大宗材料必须公开招标。

施工计划实施后,不能随意采购,一定要按需求采购。

采购实行监督,实行双人采购制,重要的、大宗材料,要货比多家,选材料好、价格便宜的采购。

严格控制小额材料的采购。

无法进行招标而采购小批量工程材料,必须经市场调研,由材料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报指挥部总指挥批准。

材料采购的验收与领用制度一定要严格。

一定要严格审核采购材料的原始凭证(发票)。

材料进出库实行严格的签单领用制度,进库要验收,出库要手续。

施工不能大材小用,随意下料,要根据设计图纸下料。

施工现场的材料只能进不能出,剩余材料的退库必须实行严格的监督程序。

3.3采取合理措施应对材料价格波动

材料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不停的波动。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建筑材料将会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因素、地区差异、时间差异、供求关系等状况而处于经常的波动状态之中。

由于存储成本的影响和库存量的限制,企业不可能在材料价格处于上涨阶段时,在价格稍低时无限制的采购,也不可能由于材料价格的下降趋势,而在高价时不采购材料,停止工程建设。

另外,面对价格的波动,还可以采取适当地介入金融市场,使企业能在很大程度上躲避价格波动对其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使企业锁住成本,保护其利润。

例如钢材,当钢材价格处于下降通道时,企业此时又需要该材料,则企业既同样可以根据上述方式在期货市场操作,也可以在钢材高价时在期货市场卖空,在低价时同量买入,以买卖之间的差价冲抵在现货市场购买钢材多发生的材料成本;同理,在钢材的价格处于上涨通道时,而企业此时也不需要该材料,则可将资金投入期货市场,在恰当的买入点建仓买入,然后在价格开始回落时卖出,这样不会像现货市场买卖那样存在存储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资金的再生率。

此时,在需要采购钢材时,由于钢材涨价所产生的采购增加成本也可被在资金市场所带来的利润适当的冲抵。

3.4签订合同时适当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工程项目的施工是一个期限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材料价格发生变化是不确定的。

为了保障甲乙双方对等的权利与义务,保障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单位的正常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应在建设合同中增加有关风险条款的内容,对于投资额巨大、建设期长的重大工程,应在清单报价基础上明确一定时期后须随市场信息价进行调整。

同时在合同示范文本中要对不可抗力、不可预见因素给予明确解释和说明。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造价决定工程的收益,其对工程整体性的影响极大,工程造价问题一直就是建筑施工单位和建筑使用单位共同关注的重点内容。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措施

摘要:为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招投标阶段,要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工程中标后,要签定公平合理的合同,确定工程承包合同价;在工程实施阶段,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本文对影响工程造价比较大的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在建筑工程专案管理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是各级工程造价部门、投资者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目前在对工程造价的理解上不尽相同,大体上有两种:一是指完成一个建设专案所需费用的总和,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装置费以及其他的相关费用,实质上是指建设专案的建设成本,也就是对建设专案的资金投入。二是指发包工程的承包价格。发包的内容有建筑、有安装,也有的是包括建筑安装在内的、范围更广的“交钥匙”工程,但主要是指施工的承包价格。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专案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需要,要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控建设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公平竞争合理招投标

实行公平合理的招投标,是通过竞争后,使承担的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并合理的安排专案计划,进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通过招投标的建设专案的工程造价比较合理,也可以说招投标也是基本建设范畴的一种新的经济承包制。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透明度,使之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对招投标工作放心,而对一些不利的招投标因素实行限制,真正的体现了在经济市场实行公平竞争,把真正有技术力量和工程专案建设中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质量意识比较强的,素质比较好施工单位,并且有相当的工程建设经验的单位招标进来,工程实行招投标后,中标单位在施工前签订施工合同,从而工程造价也就确定了。

1.1 专案招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1.1.1 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避免“特级企业投标,一级企业转包,二级企业进场”等不正常现象,这对专案成本控制非常不利。

1.1.2 做好招标档案的编制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积累、筛选、分析和总结各类有价值的资料、资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分析、评价,然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招标档案。

1.1.3 合理低价者中标。目前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作为业主方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所谓合理低价,是在保证质量、工期前提下的合理低价。

1.2 做好合同的签定工作

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如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在签定的过程中,对招标档案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通过谈判,争取得到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同时,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此外,应争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是减少工程风险损失和赔偿纠纷的有效措施。

2 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2.1 推行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

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案,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的附属、绿化等均放在一起进行招标,采用多家竞投,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这样既可优选出好的设计单位,又可促进设计方在专案整体布局、建筑造型使用功能上开拓创新,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并且开展节能设计,使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控制使用成本,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原则思路的延伸。

2.2 开展限额设计,有效控制造价

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设计人员应熟悉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然后按专案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概算。因此,各专业在保证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必须制定双赢策略,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融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一体,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以保证投资限额不轻易突破。工程建设部门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与委托的设计部门积极配合,及时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础资料。

2.3 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

在设计合同经济条款上,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如设计变更费超出施工合同价的某一比例如5%时,则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设计质保金。采取一定的约束力是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控制的一种举措。

3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造价工程师应该全面地掌握和运用招投标档案、合同协议书及有关设计、施工档案。以合理的工程量清单为依据,抓住计量支付这个关键环节,认真稽核支付申请,使每笔资金都能得到合理控制和支付。造价工程师在专案实施过程中除了对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控制外,还需要及时掌握国家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法律法规,收集各种价格资讯,了解价格动态,整理分析各种造价资料等。

3.1 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稽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反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3.2 从管理模式上着手,建立建设监理制,追求专案投资的有效控制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稽核,避免投资失控。工程进度款的稽核,对经监理方确定的工程量,按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套用材料单价及费用定额进行核价后支付相应的工程进度款。

3.3 从技术措施上展开专案投资的有效控制

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等,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专案投资的有效控制。技术措施是实施专案投资的必要保证。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同时,直接费的高低影响到间接费的高低,因此,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力保证。

3.4 从经济措施上展开专案投资的有效控制

严格控制现场经费和总部管理费,合理使用广告策划费、销售代理费等,减少销售成本,最大限度降低静态投资。

4 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该阶段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最后阶段。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认真稽核工程款。以政策为依据,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工程量,落实联络单签证费用,使稽核后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

5 结束语

长期以来,习惯于把成本控制放在建设实施阶段,其实,投资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等是互为关联的,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要抓好投资控制,必须抓好专案的质量和进度等。因此,专案造价、工期、质量等是一个相辅相成的问题,专案成本控制是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只有做到各方综合评衡,才能做到直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易涛.工程造价综合知识.中国电力出版社.[2]何佰洲.建设工程合同.智慧财产权出版社.

>>>下页带来更多的

简谈建筑工程中的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走进了大规模的建设阶段,各种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给建筑业带来无限挑战的同时,又给它们带来发展的机遇。一个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管理好工程的造价。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保证整个工程造价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同时又不会对工程的经济效益造成威胁。在项目工程中,我们不能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不可预知的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及时采取应对策略解决造价管理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

加强建筑工程中的造价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主要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严格的管理程序,来制定、控制造价,目的在于提升投资目标的经济效益。这种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供应与需求之间出现的矛盾,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对于控制建设规模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造价的有效管理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要求,还能够加快建设的进程,缩短维修的时间,提高技术以及管理的水平,使成本的核算工作做到位。

2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2.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监督做得不到位

新时期,我国建筑市场正在处于上升期,但是其造价管理监督工作做得不到位,加剧了市场上不公平的竞争。目前一些建筑企业中不规则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建筑过程中压缩工期、压低造价、拖欠公款等,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效益和质量。值得关注的是,建设中超预算等浪费现象也很严重,严重威胁到了整体工程的收益。

2.2缺乏对建筑成本的重视度

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收益,建筑造价的管理工作主要就是针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建筑企业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做成本预算时就要考虑其重要性,力图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受到重视,势必会影响工程的整体经济利益,在实际的造价管理工作中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严重不利于社会资源的节约,也不利于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2.3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计价方式落后

目前,工程造价模式是我国建筑工程当中所使用的主要计价模式,它主要是以定额计价为主,但是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这种计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不能适应现代工程预期造价的需求。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行建设主管部门编制的工程预算定额仅仅适用于当前的社会平均水平,要想把企业的实际消耗和技术管理水平有效地反应出来是真正难以实现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

2.4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人员素质不高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团队方能实现。最近几年里,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较以往相比,人员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仍然缺乏高级专业的管理人员。导致了我国工程管理市场上人员素质提不上来、业务能力长期低迷的局面。尽管一些人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纷纷创立了工程造价人员培训机构,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刁一,但是毕竟专业性有限,教育的内容以及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不利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改善

3.1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监控

施工图的预算以及初步设计的预算作为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应当给护高度地重视。合理利用有限的建设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是非常必要的。在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投资估算工作一定要受到高度的重视,对资金的利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将工程中投资估算、施工预算、结算等一系列的工作一起抓,进而形成系统化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资金能够进行合理的分配,加强造价的管理,切实最大限度实现收益最大化,使整个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朝着国际化的方向上发展。

3.2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素质

当今社会,经济和建筑科技在飞速地发展,要想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充满技术含量,促进建筑市场的持续性发展,首先要具备一个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所以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加大力度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造价管理人才。呼吁社会上的行业管理机构和教育机构加强合作,结合行业的实际需求,把教育理论扎实的传授给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目前享有工程师资质的人员也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深化,不断完善自己。

3.3采取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在工程的造价管理过程中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它根据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而编制工程量清单工作主要由招标单位、业主来负责,然后再结合企业的实力水平来讨论综合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实力,这也是满足平等竞争的需求,大大有利于工程造价工作的管理。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的造价管理作为建筑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在工程建设管理中非常重要。所以建筑企业以及相关单位必须要重视起来,不断完善工程造价控制体系,提升造价人员的素质,同时还要加强监管工作,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相关毕业论文

工程造价是从项目策划阶段就开始进入项目周期,贯穿于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初步设计、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主要阶段。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归根结底是工程造价管理的范畴,是经济与技术统一的管理过程。

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论文5000字篇1

试析建筑工程造价

摘要: 建筑工程造价问题一直是各建筑单位关心的热点话题,在市场经济下,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投资效益,减少投资成本,各建筑工程有关参与方都必须设法对工程的成本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建筑项目全过程中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为今后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了相关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控制 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意义

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归根结底是工程造价管理的范畴,是经济与技术统一的管理过程。

搞好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造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周密组织施工、施工方案优化、工期总进度计划安排、机械设备效率的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得以实现。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

2.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政府干预过多市场

现行材料价格随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市场起主要的调节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对材料市场价格的监管,已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控制,转为市场调节,由于市场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完全依靠市场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建筑行业的价格调整上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杠杆作用。

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地方的市场观念淡薄,当地政府沿用老套的方法,过多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严重阻碍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2 成本核算留于形式,缺乏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管理人员对情况并不十分关心,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负责工程部分的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情况,只要进度跟得上,总体感觉就很良好。

另外由于没有分阶段分项目成本控制,没有分部分项成本控制,所以最后项目完工后成本也就没有有效控制,有时甚至到结算时才知道项目亏损。

如何针对单体工程项目制定出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目标成本)十分关键。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一般产品成本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目标成本管理是一次性行为,它管理的对象只有一个工程项目,随着这个工程的完工而结束其历史使命。

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在项目成本管理措施方面,只有简单的规章制度,具体由谁去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没有提及,都是一些空洞的理论性规定,根本无法执行。

这样的目标成本由于没有和实际施工程序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差,起不到控制作用,更无法分析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

因为各工程项目之间没有可比性,结果到下一个工程项目照样如此,使目标成本永远停留在目标上。

2.3法制不健全,对造价中介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近年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工作的中介组织发展很快,目前我国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款,对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问题进行规范。

某些中介组织不按规定办事,缺乏公正性。

中介组织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也没有完善的赔偿制度和回避制度。

特别是标底编制中,错算、漏算时有发生,影响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3.1 改进和完善现行的设计方案招标办法

在方案评选时要求设计者提供方案设计概算,明确概算控制经济指标,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经济指标的权重适当提高,改变过去只重技术指标,忽视经济指标的评标办法。

进行投资控制并非一味地减少投资,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要鼓励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又要防止投资扩大和超出。

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好的设计方案不仅应该技术先进、功能优越,而且其投资要有最优的性能价格比。

3.2 合理控制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

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保证标底编制质量,把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

业主可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特点,确定合适的发包方式来控制工程造价。

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透明度,使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对招投标工作放心,真正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根据工程规模、技术要求,认真挑选施工单位。

3.3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认真审核设计图纸,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把可能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图纸会审阶段进行解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或发生返工等现象,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为了确保工程签证的客观、准确,首先,强调办理工程签证的及时性。

其次,对签证的描述要求客观、准确,要求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如果被隐蔽部位的工程量在图纸上不确定,还要求标明几何尺寸,并附上简图。

施工图以外的现场签证,必须写明时间、地点、事由、几何尺寸或原始数据,不能笼统地签注工程量和工程造价。

签证发生后应根据合同规定及时处理,审核应严格执行国家定额及有关规定,经办人员不得随意变通。

要加强预见性,尽量减少签证发生。

竣工决算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建设单位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等,使工程建设投资达到最佳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审计人员必须秉公办事,坚持原则,从严把关。

4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指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地确定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经营效果。

其任务是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强化工程项目造价的约束机制,维护有关各方面的经济效益,规范价格行为,促进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

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论文5000字篇2

浅析建筑工程材料造价管理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约占总成本的比重较高,是整个费用的主体,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材料的价格,材料的造价直接关系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本文针对工程材料造价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材料造价管理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工程材料;工程造价;采购

在施工企业中,材料费约占总成本的60%~65%,是整个费用的主体,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材料的价格,材料的造价直接关系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制定控制材料造价的有效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材料价格管理的重要性

(1)从材料所占比重来看,其价格是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因素。

材料价格直接影响材料费用的多少,而材料费用是工程基本直接费中占比重最大的因素,在建筑工程中约占基本直接费的60%~65%,假使一个1亿元的工程材料成本能降低一个百分点,那么就能降低100万元工程造价。

所以准确确定材料价格,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前提。

(2)从工程造价定额的构成来看,材料价格是相对较灵活的因素。

工程造价中人工费和机械费的计取和调整都是由定额价格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比较稳定;而材料费是相对较灵活也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可调整差价的材料和未计价的材料,如果控制管理不到位即便是工程量计算和定额套用再准确,费用计取再合理,也会使工程造价失真,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材料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采购计划管理不周,造成工程材料数量、规格型号与现场实际需要不符。

造成超储积压,甚至出现现场停工清料,导致窝工损失。

(2)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材料数量大,各类品种、规格、型号多,价格体系多元化使得设备、材料的几种价格并存,并不断变化。

且新材料、新设备以其质量、功能容易更新,由于对材质和生产工艺缺少了解,对造价管理人员来说,很难全面准确地掌握真实价格。

(3)不能够运用价值原理,对材料质量、价格、运距等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市场经济意识淡薄,不认真调查了解市场行情。

材料采购分散,得不到批量优惠。

(4)在工程中使用劣质材料,或进行材料代用。

而在结算时仍按设计的材料、设备价格计价,造成消耗量不准,不能准确反映工程材料成本。

(5)对于节超奖惩,在规章制度上,仅停留在纸面上,仅有考核,没有奖罚。

管理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不能切实做到定额发料。

(6)为了谋取不合理利润,有些施工单位虚报价格、虚开发票,甚至修改发票,还有些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达成共识,让工程造价人员询价时,无法获知真实的材料价格。

(7)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三超”现象相当普遍,究其原因除去人为因素造成概算降低,以及存在较多设计上的漏洞、材料价格的不按市场行情制定外,材料采购腐`触目惊心,工程造价超标比比皆是,当前材料采购管理薄弱,很多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混乱,造成工程造价“三超”是必然的。

3、材料造价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物资计划的管理

在材料计划方面,做到既满足施工的需求,不影响施工,又不会造成过多的库存量,增加储存成本,应与使用材料部门做好沟通。

由于材料价格是随着时间不停波动的,所以在安排材料采购计划时,也要考虑到价格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

因此,材料采购时要做到:①对各项工程所需物资按数盘、规格、型号进行汇总,填制明细表和汇总表。

根据生产任务、消耗定额来测算各种物资的需要量;②寻求物资需要量与采购量的平衡点,准确、及时、全面地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掌握所需物资的质量标准、数量价格等情况,从而降低建筑材料成本,保证工程成本的控制。

3.2加强材料采购的管理

项目招标制对于规范建筑市场,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它的优越性提示我们对大宗材料必须公开招标。

施工计划实施后,不能随意采购,一定要按需求采购。

采购实行监督,实行双人采购制,重要的、大宗材料,要货比多家,选材料好、价格便宜的采购。

严格控制小额材料的采购。

无法进行招标而采购小批量工程材料,必须经市场调研,由材料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报指挥部总指挥批准。

材料采购的验收与领用制度一定要严格。

一定要严格审核采购材料的原始凭证(发票)。

材料进出库实行严格的签单领用制度,进库要验收,出库要手续。

施工不能大材小用,随意下料,要根据设计图纸下料。

施工现场的材料只能进不能出,剩余材料的退库必须实行严格的监督程序。

3.3采取合理措施应对材料价格波动

材料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不停的波动。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建筑材料将会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因素、地区差异、时间差异、供求关系等状况而处于经常的波动状态之中。

由于存储成本的影响和库存量的限制,企业不可能在材料价格处于上涨阶段时,在价格稍低时无限制的采购,也不可能由于材料价格的下降趋势,而在高价时不采购材料,停止工程建设。

另外,面对价格的波动,还可以采取适当地介入金融市场,使企业能在很大程度上躲避价格波动对其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使企业锁住成本,保护其利润。

例如钢材,当钢材价格处于下降通道时,企业此时又需要该材料,则企业既同样可以根据上述方式在期货市场操作,也可以在钢材高价时在期货市场卖空,在低价时同量买入,以买卖之间的差价冲抵在现货市场购买钢材多发生的材料成本;同理,在钢材的价格处于上涨通道时,而企业此时也不需要该材料,则可将资金投入期货市场,在恰当的买入点建仓买入,然后在价格开始回落时卖出,这样不会像现货市场买卖那样存在存储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资金的再生率。

此时,在需要采购钢材时,由于钢材涨价所产生的采购增加成本也可被在资金市场所带来的利润适当的冲抵。

3.4签订合同时适当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工程项目的施工是一个期限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材料价格发生变化是不确定的。

为了保障甲乙双方对等的权利与义务,保障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单位的正常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应在建设合同中增加有关风险条款的内容,对于投资额巨大、建设期长的重大工程,应在清单报价基础上明确一定时期后须随市场信息价进行调整。

同时在合同示范文本中要对不可抗力、不可预见因素给予明确解释和说明。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其核心内容是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等等。工程造价的主要任务:根据图纸、定额以及清单规范,计算出工程中所包含的直接费(人工、材料及设备、施工机具使用)、企业管理费、措施费、规费、利润及税金等等。以一份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论文为例,一般包括的主要内容为绪论、国家工程造价的现状、工程造价管理、全面造价的管理等内容组成,其中以绪论讲述的工程造价的目的及意义:目的: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相应的补救措施或解决办法,使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更加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意义:(1)促进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的解决;针对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有助于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2)缓和我国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率低,每年能提供的建设资金极为有限,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或者按人均计算都是较低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建设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能源、交通、原材料,通讯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这已成为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迫切需要加强项目的投资控制,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求得最大的投资效益。研究造价管理就是要想办法把投资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金。(3)规范建筑工程造价市场;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是有是有科学依据的,不是凭空想象或大概估算。但是在现阶段建筑市场中经常有贪利的建筑企业夸大多要,或是建设单位资金不足却要大兴土木,出现非正常压低工程造价的情况,造成了建筑市场的混乱,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此,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规范建筑工程造价市场。(4)减少社会财富流失和浪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向市场经济转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其中由国家或集体出资兴建的项目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如何控制国有资产的恰当利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完全按市场情况来确定工程造价,可能会出现建设单位盲目定价,施工企业漫天要价,中介单位无章可循的情况,这势必导致整个建筑市场的混乱,造成国有资产的投资和浪费,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工程复杂,更易造成造价管理上的混乱,造成国有资产不必要的浪费和流失。另外,由于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改造,一些企业为了发展也在进行各种改建和扩建,控制这些国有工程的造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能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 索引序列
  • 建筑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
  • 工程造价建筑法规论文
  • 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 建筑工程造价相关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