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有关领导科学文章

有关领导科学文章

发布时间:

有关领导科学文章

《领导科学》杂志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是综合反映我国领导科学理论与领导工作实践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经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领导科学》杂志由半月刊改为旬刊,其中《领导科学》(理论版)主要突出学术性和理论性,以进一步促进对领导科学学科理论与领导工作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我国领导体制改革和领导工作创新提供丰富的学术理论支持。 《领导科学》(理论版)主要刊登综合反映我国领导科学、管理科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和领导工作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学科建设、理论前沿、领导决策、用人之道、中外管理、治政史鉴、领导素养、领导作风、领导艺术、领导体制、思想政治工作、行政领导、党建研究、经济经纬、社科百家、他山之石等。 主管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2606国内统一刊号:CN 41-1024/C《领导科学》杂志获得的期刊荣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社科双效期刊 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本刊先后获得全国首届优秀社科期刊奖、河南省优秀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三次被确定为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2)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收录社科双效期刊本刊先后获得全国首届优秀社科期刊奖、河南省优秀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三次被确定为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发表难度比较大,周期长达一年或者以上,而且对稿件的质量要求也比较高 范文文稿工作室 如需加速发表可找我

领导是组织活动不可缺少的特定功能和组织行为过程。领导者是组织的领袖(站得最高,看得最远,走在最前,指引战略目标);是组织的统帅(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的中枢);是组织的导师(组织使命与宗旨的开创者、倡导者和传播者);是组织行为凝聚力的核心。领导作为组织行为过程,它是靠领导者的具体行为实施和实现上述功能的过程。领导者由组织的决策系统和权力系统构成,被领导者包含组织全体成员。因此,领导的实质是权力——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等。领导者的作用是制定、落实组织目标;指导组织设计和人员配备;维系组织运行和推动组织生长;整合组织各项管理职能。领导者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形成领导功能的过程。这既是一门有着具体操作规范的科学也是一门包含着人文关怀的艺术。领导过程要讲科学、讲艺术就与领导者的素质密切相关。领导者的素质是相对于被领导素质而言的一个相对标准,表现为高于被领导素质的内容与差距。首先,领导者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觉悟要比被领导者高,承担起社会、组织赋予的责任,光明正大、克己奉公。其次,领导者的知识与文化修养与被领导者相比较,有整体的水平差异和结构特点——理工科知识解释自然界的奥秘,有助于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使人长于思考”;经济学与管理学使人了解人类社会的内幕等……领导者无论以上述的哪一个知识点为中心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都能够表现出超出被领导者的知识水平与特点。最终,领导者的素质必须实现为高于被领导者的能力素质——智商、情商、体质、性格、经验所决定的——判断、决策、敏锐、洞察、模仿、表达、感染、学习等综合能力。上述表达的领导者素质的差异,在领导行为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依据的是科学而不是迷信的话,领导的权威就是从根本上来源于这个差距。如果这个差距逐渐缩小、淡化、趋于消失,领导权威是否会随之缩小、淡化、趋于消失。在一个人们的觉悟、知识、能力差异越来越淡化,而个性化却越来越强化的新人类社会中,领导权威的新的生命源泉只能是属于个性化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领导者素质转化为艺术的关键。尼采认为艺术的灵魂是酒神精神;黑格尔认为艺术属于非理性范畴;心理学认为艺术来源于灵感、性格;社会学认为艺术来源于人的阅历、实践。运用弗洛依德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艺术,艺术应当是知识、文化修养和能力素质在人的潜意识中整合的产物,然后直接由“本我”升腾到“超我”的生命体验。凡是艺术,必有使灵魂震颤、使生命感动的力量。但艺术能够直接进入人的心灵并使之震撼、使之感动的原因是什么?是美、善良、喜剧?还是丑、残忍、悲剧?或许(泛艺术观)应当是两者共有的对生命、自然和生活的敏锐、深刻、细腻的揭示与刻画。如果我们像弗洛伊德那样(抛开艺术)深入到人的精神或意识世界,去探讨人类心灵的震撼与感动的原理时我们会发现宗教、迷信、艺术甚至科学都具有同样的心理机制。“彼能是,而吾所不能是”的个体差异越大,由此差异产生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就越具有震撼和感动心灵的作用;“本我”与“超我”的反差越大,揭示和连通该反差的精神载体就越具有震撼和感动心灵的作用。领导者的学识、修养、能力以及自然条件综合而成的个性,是形成领导艺术的要素和源泉,但领导者的学识、修养、能力又不能直接构成领导艺术(直接构成的是领导功能);这些要素要通过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整合为领导艺术,即通过艺术机制的人格化、个性化去唤醒和揭示被感染对象的“本我”与“超我”的反差,进而再连通这个反差。领导的功能只有通过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才能转化为领导艺术。历史上具有领袖气质的人,他们的个人素质与普通人相比绝非天壤之别,但他们却善于调动领导群体内的各种素质资源,善于将领导群体的整合素质集中于个人魅力之中。久而久之,无论是他,还是他的下级或下级的下级,都已经被这个巨大而又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所倾倒(晕轮效应)。领导者在执行领导职能、形成领导功能的过程中,使职能作用和功能过程艺术化,就是赋予该作用和过程同艺术一样的震撼人心的心理要素,形成同艺术一样的震撼人心的心理效果。领导艺术决不同于领导的技术或技巧。领导的技术或技巧是执行领导职能和形成领导功能时,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举重若轻的方法、窍门和程序,对于领导工作具有事半功倍的效用。但领导艺术的效用却绝不仅仅于此。如果领导工作和功能通过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上升到领导艺术的境界,它就可以借助精神与艺术特有的晕轮效用直接撞击被领导者的心灵。此时,领导者的任何倡导和说教,都说到被领导者的心上了,自然而然成了他们的理想、追求和使命;领导者的任何决策,都和下级想到一起了,而且比下级更加高瞻远瞩,令下级心悦诚服;领导者的任何命令、指挥与协调,下级都觉得非常高明,而且是他们非做不可的事,因此会不打折扣地去执行……被领导者怎么会这样地盲从?因为他们意识中抽象的“超我”已经被具体和世俗化的领导者人格魅力及其形象所取代。无论从心理学角度还是从艺术角度,领导科学都应该是一门指导实践意义上的科学,这样才有其存在的价值,然而领导科学在走向领导艺术的过程中,只要再向前多走半步便容易矫枉过正。而仅仅这半步超越,也足以使人们的精神和心理进入病态。在实际生活中,这种病态现象比比皆是,就像那些追星族追星一样,哪还管你唱得是否跑调,只要一听就心情激荡;哪还管你长得是否五官协调,只要一想就热血沸腾。因此在实际的领导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盲目的主观意识占到上风。

1500也不多啊,就两篇高考作文而已…

领导科学与艺术论文题目1、试述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作用。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性质和作用应当是当权者、负责人和服务员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3、试述领导活动中必须实行权责一致的原则4、试论领导者在危机管理中的领导艺术5、试论培养团队精神的领导艺术6、试论领导艺术的培养与提高7、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领导艺术8、论领导科学中的情感性质9、请问你是否同意“如果一个员工具有责任感,他会认识到他要为他的工作和可能带来的结果负责”这种观点呢?你认为应该如何激励员工为自己的工作和结果负责呢?10、一位企业家曾说过:“我带领员工的方法很简单,只有两句话——员工的生活是我的,我的生活是员工的。”请问你认同他的说法吗?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11、试论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特征12、试论领导者的综合影响力。13、试述领导艺术与政客权术的区别。14、领导者理事艺术15、结合《领导科学》课程学习的内容和你在汶川地震中的感受谈谈领导者在遇到特大危机时进行危机领导的方法与艺术。、以以上题目中的一个为题目 写论文 要求3500字以上 在线等

有关领导科学的论文

在这里问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经过5天封闭式的理论强化培训,感触颇深,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性 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是发展经济的需要,是戍边、稳边的需要。通过学习使我深深地懂得,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够有力地促进各方面工作的进步,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作为“三个队、四个力量”在*的巨大作用,也更坚定了我屯垦戍边的决心与信心。 二、不断地加强学习,对今后工作的指导意义 1、是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需要 基层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工作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为党的事业尽快培养一批政治合格、立场坚定,具有大局意识的党员干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学习党章,学习党的两个条例,不断地熟悉党的工作,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水平,用党的理论去分析与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更好地为人民致富服务。 2、是树立正确的“三观”需要 “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三观”教育的基本内容,树立“三观”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永保党不褪色,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质所在。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为政之道。 3、是加强班子建设的需要 人民群众认识共产党人,就是从我们基层班子党员干部的身上来认识。基层党支部班子担负着传达党的政策,带领人民共同致富的责任,这就要求基层党支部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通过不断地学习,增强我们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信念,廉洁奉公,体察人民群众的疾苦,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为民办实事,求真务实,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积极开展“两级党建联创”,为人民选准发展致富的路子。 4、是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维连的需要 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这也对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5、是增强创新、发展观念的需要 市场是一双无形的手,市场经济是对市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是开放竞争、优胜劣汰。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方式,捕捉市场信息,从而指导生产,减少因决策失误而给人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加快*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立足于本地实际,求真务实,大胆创新,谋求经济快速发展。 三、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加强学习 1、端正态度,大兴学习之风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端正学习态度,珍惜每次培训学习的机会,遵守学习纪律,做好笔记,认真写好心得体会,平时也要加强各方面的学习,进行自我完善。 2、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更好地用于实践,我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把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好。学习法律知识就要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把依法行政渗透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

领导是组织活动不可缺少的特定功能和组织行为过程。领导者是组织的领袖(站得最高,看得最远,走在最前,指引战略目标);是组织的统帅(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的中枢);是组织的导师(组织使命与宗旨的开创者、倡导者和传播者);是组织行为凝聚力的核心。领导作为组织行为过程,它是靠领导者的具体行为实施和实现上述功能的过程。领导者由组织的决策系统和权力系统构成,被领导者包含组织全体成员。因此,领导的实质是权力——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等。领导者的作用是制定、落实组织目标;指导组织设计和人员配备;维系组织运行和推动组织生长;整合组织各项管理职能。领导者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形成领导功能的过程。这既是一门有着具体操作规范的科学也是一门包含着人文关怀的艺术。领导过程要讲科学、讲艺术就与领导者的素质密切相关。领导者的素质是相对于被领导素质而言的一个相对标准,表现为高于被领导素质的内容与差距。首先,领导者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觉悟要比被领导者高,承担起社会、组织赋予的责任,光明正大、克己奉公。其次,领导者的知识与文化修养与被领导者相比较,有整体的水平差异和结构特点——理工科知识解释自然界的奥秘,有助于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使人长于思考”;经济学与管理学使人了解人类社会的内幕等……领导者无论以上述的哪一个知识点为中心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都能够表现出超出被领导者的知识水平与特点。最终,领导者的素质必须实现为高于被领导者的能力素质——智商、情商、体质、性格、经验所决定的——判断、决策、敏锐、洞察、模仿、表达、感染、学习等综合能力。上述表达的领导者素质的差异,在领导行为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依据的是科学而不是迷信的话,领导的权威就是从根本上来源于这个差距。如果这个差距逐渐缩小、淡化、趋于消失,领导权威是否会随之缩小、淡化、趋于消失。在一个人们的觉悟、知识、能力差异越来越淡化,而个性化却越来越强化的新人类社会中,领导权威的新的生命源泉只能是属于个性化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领导者素质转化为艺术的关键。尼采认为艺术的灵魂是酒神精神;黑格尔认为艺术属于非理性范畴;心理学认为艺术来源于灵感、性格;社会学认为艺术来源于人的阅历、实践。运用弗洛依德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艺术,艺术应当是知识、文化修养和能力素质在人的潜意识中整合的产物,然后直接由“本我”升腾到“超我”的生命体验。凡是艺术,必有使灵魂震颤、使生命感动的力量。但艺术能够直接进入人的心灵并使之震撼、使之感动的原因是什么?是美、善良、喜剧?还是丑、残忍、悲剧?或许(泛艺术观)应当是两者共有的对生命、自然和生活的敏锐、深刻、细腻的揭示与刻画。如果我们像弗洛伊德那样(抛开艺术)深入到人的精神或意识世界,去探讨人类心灵的震撼与感动的原理时我们会发现宗教、迷信、艺术甚至科学都具有同样的心理机制。“彼能是,而吾所不能是”的个体差异越大,由此差异产生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就越具有震撼和感动心灵的作用;“本我”与“超我”的反差越大,揭示和连通该反差的精神载体就越具有震撼和感动心灵的作用。领导者的学识、修养、能力以及自然条件综合而成的个性,是形成领导艺术的要素和源泉,但领导者的学识、修养、能力又不能直接构成领导艺术(直接构成的是领导功能);这些要素要通过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整合为领导艺术,即通过艺术机制的人格化、个性化去唤醒和揭示被感染对象的“本我”与“超我”的反差,进而再连通这个反差。领导的功能只有通过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才能转化为领导艺术。历史上具有领袖气质的人,他们的个人素质与普通人相比绝非天壤之别,但他们却善于调动领导群体内的各种素质资源,善于将领导群体的整合素质集中于个人魅力之中。久而久之,无论是他,还是他的下级或下级的下级,都已经被这个巨大而又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所倾倒(晕轮效应)。领导者在执行领导职能、形成领导功能的过程中,使职能作用和功能过程艺术化,就是赋予该作用和过程同艺术一样的震撼人心的心理要素,形成同艺术一样的震撼人心的心理效果。领导艺术决不同于领导的技术或技巧。领导的技术或技巧是执行领导职能和形成领导功能时,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举重若轻的方法、窍门和程序,对于领导工作具有事半功倍的效用。但领导艺术的效用却绝不仅仅于此。如果领导工作和功能通过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上升到领导艺术的境界,它就可以借助精神与艺术特有的晕轮效用直接撞击被领导者的心灵。此时,领导者的任何倡导和说教,都说到被领导者的心上了,自然而然成了他们的理想、追求和使命;领导者的任何决策,都和下级想到一起了,而且比下级更加高瞻远瞩,令下级心悦诚服;领导者的任何命令、指挥与协调,下级都觉得非常高明,而且是他们非做不可的事,因此会不打折扣地去执行……被领导者怎么会这样地盲从?因为他们意识中抽象的“超我”已经被具体和世俗化的领导者人格魅力及其形象所取代。无论从心理学角度还是从艺术角度,领导科学都应该是一门指导实践意义上的科学,这样才有其存在的价值,然而领导科学在走向领导艺术的过程中,只要再向前多走半步便容易矫枉过正。而仅仅这半步超越,也足以使人们的精神和心理进入病态。在实际生活中,这种病态现象比比皆是,就像那些追星族追星一样,哪还管你唱得是否跑调,只要一听就心情激荡;哪还管你长得是否五官协调,只要一想就热血沸腾。因此在实际的领导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盲目的主观意识占到上风。

领导科学文章发表

《领导科学》杂志是面向全国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和广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人事、宣传理论工作者,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部队排以上干部的一份领导工作专业刊物。 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是综合反映领导科学理论与领导工作实践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领导科学》杂志由半月刊改为旬刊,其中《领导科学》主要突出学术性和理论性,以进一步促进对领导科学学科理论与领导工作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我国领导体制改革和领导工作创新提供丰富的学术理论支持。辟有理论前沿、学科专论、领导方法、领导艺术、领导决策、领导素养、市县领导、乡村领导等栏目。《领导科学》自1985年创刊以来,致力于积极探索领导活动规律,深度关注和探析领导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映领导实践的新发展、新突破、新经验,为提升领导成效、培养现代领导人才、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和一级期刊,被读者赞誉为“学科旗帜、领导智囊、成功阶梯”。强调应用性与指导性是《领导科学》杂志的鲜明特色。杂志自创刊以来,深受全国各级领导者和广大读者的好评,也得到了中央高层领导的肯定和鼓励。李瑞环同志曾称赞:“河南的《领导科学》办得好。”2002年6月1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姜春云同志在河南调研期间,专门视察了领导科学杂志社,并充分肯定了《领导科学》杂志为促进我国领导工作科学化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所作的积极贡献。他说:“《领导科学》我了解,办得很好,很成功,很有特色,很受欢迎。”许多读者切身感受到,研读《领导科学》使人明智,订阅《领导科学》是一种聪明。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社科双效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全国首届优秀社科期刊奖河南省优秀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等荣誉称号连续三次被确定为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中国发行畅销报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4)中文核心期刊(2012)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1.来稿要求观点正确、文字精炼。正文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2.来稿请附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文章论点、论据、结论等)、3~5个关键词、英文文题等。3.来稿请在首页页脚附上基金项目名称、项目号和作者简介。4.文中一、二、三级标题分别按一、(一)、1编码。5.参考文献择其要者在文末列出。引用的文献采用[1]、[2]……统一顺序编码,上标置引文后。参考文献按出版物的不同,列出以下内容:期刊:作者(列前三名,中间用“,”隔开).文题名[J].期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专著: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文集:作者.文题名[A].书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来稿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6.来稿文责自负。抄袭稿勿投。发现抄袭者,本刊有权作相应处理。7.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若两个月内未接到录用通知,作者可另作他投。

如果对《组工通讯》的报道对象不明了,对《组工通讯》需要一些什么文章不了解,我们写起文章来就会心中没底,写出来的文章也难于符合《组工通讯》的要求。那么,《组工通讯》的报道对象重点是什么呢?大家知道,党的建设通常包含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这几项内容是相互关联,互相交融的,但它们又有所侧重。思想建设侧重由宣传部门负责,作风建设侧重由纪检部门负责,组织部门则侧重于组织建设。《组工通讯》宣传报道的对象主要是组织建设。具体来说,组织建设的内容又可分为四大块:一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包括如何优化班子结构,如何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如何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等内容;二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包括农村、企业、机关、街道(社区)、学校、非公有制组织党建,以及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三是人才工作,如人才政策研究和拔尖人才管理,乡土人才的选拔管理;四是组织部门的自身建设。为此,我们向《组工通讯》报送稿件时,必须围绕这四大块内容,而不能离开这四大块内容。以前我编辑《韶关组工通讯》时,就曾收到过一些通讯员送来的文章,如《××县委县政府隆重庆祝“三·八”妇女节》、《××县结合实际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还有的写如何搞好计划生育、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招商引资等。这些文章,有些质量还较高,但由于不符合《组工通讯》宣传报道的对象,当然不可能被《组工通讯》采用了。2、要明确《组工通讯》的办刊特点。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说说机关文稿写作的基本特点。机关文稿不同于其他的一些文学作品,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就是具备较强的指导性、政策性,语言风格体现严肃、通俗、明快、泼辣、朴实,明确告诉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么做,开门见山,更多的是使用号召性甚至是命令性的写作语气,“要”字使用频率较高。组工调研宣传文章属于机关文稿的一类。《组工通讯》办刊的目的就是要为了指导组织工作,指导性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上报《组工通讯》的稿件必须符合指导性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体现“四性”:一是真实性。所谓真实性,就是我们所写出来的东西,不论是经验介绍或者是问题研究,都必须是来自于工作实践而不是虚构和杜撰的。有些同志在采写文章时将道听途说的东西,加上自己的想象,胡乱拼凑成一篇文章交上来,这样的文章就不符合真实性要求。在写作方法上,也不能用修辞和夸张的手法。二是针对性。所谓针对性,就是要有所指,把问题找准,紧紧贴住组织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方法。如去年曲江区科教局华娟同志撰写的《五抓五强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一文,针对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农村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要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引导力、凝聚力、示范力、保障力。文章具有较强针对性。在新时期,组织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要研究的东西很多。如这几年干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扩大了干部工作的民主,但是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扩大之后又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不能简单地以票取人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拉票贿选的问题?如何解决好推荐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又如,干部选拔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启动程序,也是决定干部任用工作质量的首要环节,但是目前干部的初始提名环节还没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如何去规范干部选拔的初始提名?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如果我们有所研究,能够提出我们的看法,文章被采用的机会是比较大的。另外,要使写出来的文章具有针对性,还必须把握好每一年全国、省、市、县组工会议的内容,把握工作重点和主要精神,并把上级的精神与本部门、本单位、本地方的组织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如今年我市组织工作的重点有四项,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新形势下领导科学发展、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三是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四是坚持抓好干部培训和人才工作,着力打造服务科学发展的智力平台;五是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服务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六是进一步推进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组工调研宣传工作必须围绕这些工作重点,抓住组织工作中带有全局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报道,增强调研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比如,如何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如何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如何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和思想作风建设?如何做好根据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做好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工作?如何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队伍建设?等等。只有我们采写的文章针对性强,才能真正对当前的组织工作发挥实际指导作用。如果泛泛而论,缺乏针对性,这样的文章往往难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没有人去看,成了废纸一张,这样的文章被报刊采用的机会自然就微乎其微了。三是思想性。所谓思想性,就要有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文章写出来后要让人知道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贬斥什么,给人以教育、以指导,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如去年曲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扬绍凯同志撰写的《组工干部要争当解放思想的表率》,提出了组工干部要做思想建设、干部建设、组织建设和自身建设的表率。告诉了广大组工干部在新形势下应该怎么做、做什么。写文章要有思想性,要求我们写文章时要注意思考,形成一些有独立见解的观点,给人以启迪,而不能人云亦云。有些文章阐述的观点别人早就知道,如中央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你也跟着说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不好,而应该想怎样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写文章要有自己的特点,要有思考,要有新意,切忌炒冷饭。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早在10年前大家就知道主要有支部班子战斗力不强、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偏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两委”干部不协调等。那么我们写这方面文章时,就不要老拿住这些老饭来炒。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特别是要根据新时期农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有什么需求和祈盼,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对基层党组织有什么新的要求来查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有些同志感叹说:现在写文章很难,什么都已写过或被别人写过了,要写只能炒冷饭或抄袭。对此,原市委副书记郑盛廷同志的心得是:写文章就象用旧布做衣服,如果仅是将旧布一块一块拼凑成的衣服,就象是到处打了补丁的旧衣服。如果将旧布重新纺线织成布,则做出来的是新衣服。意思是说,同样的一句话,同样的意思,我们要学会用我们自已的语言表达出来。四是时效性。所谓时效性,就是善于发现和抓住问题,抓紧时机,选好题目赶紧写,而且要快。比如对中央领导发表的一些重要讲话、中央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出台的一些重大政策,如果我们迅速组织这方面的稿件,只要杂志上还没发表这类文章,即使你的文章质量一般,也往往容易被采用。反之,如果你老是跟在别人后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跟风”,看到杂志上登载了这方面内容的文章,你才跟着写,除非你的文章确实很有见地,否则很难被采用。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发现,许多地方的经验做法很好,但由于采写不及时,等自己的文章写出来,别人的已经见刊见报了。这样,即使自己的文章写得再好,总结的经验做法如何典型,由于与别人发表的文章同一内容,结果被采用的机会几乎等于零了。 (二)关于《组工通讯》几种常用文体的写作要求《组工通讯》与《南方》、《南方日报》、《韶关日报》等报刊有不同的办刊宗旨,宣传报道的内容侧重点不同,文体的选用也不同。《南方》面向的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甚至是全社会),重在知识性、教育性。它除了党的建设三大方面的相关内容外,还可有国际形势、经济、文化、致富信息、人生百态,文体有理论研究、调查报告、通讯报道、散文、杂文、图片等。《组工通讯》面向的是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重在指导性;它仅限于组织建设方面的内容,文体主要是理论研究、调查报告、经验介绍、言论等。下面我就简单介绍这几种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1、工作研究。这类文章是《组工通讯》使用率最高的一类文章。工作研究是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对问题的思考。工作研究的结构比较活,它可以只写问题和对策部分,也可以只写对策和措施,单纯就如何做好某项工作进行思考。有的还可以只分析原因和提出对策,如《党政一把手用人权监督难的原因及对策》,在标题中它就提出了一把手用人权监督难的问题。2、调查报告。前面已讲,这里就不重述了。总之,调查报告与工作研究在结构和写法上有相近的地方,但又有所区别,调查报告是对一个问题的研究,至少有“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三部分,但根据研究的需要,它又可以不局限于这三部分。3、言论。即议论文、杂文。言论文章一个最显明的特点就是有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写言论文章口子不能开得太大,抓住组织工作实际中大家普遍关心的、思想上又比较模糊的,但又迫切需要解决的其中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说理,有独到见解。如发表在《领导科学》杂志上的一些文章,题目是《对领导干部的缺点也要善于考察》、《述廉贵在“述不廉”》等,这些都是言论文章。文章的标题要求简短,观点鲜明,明确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防止党的组织生活娱乐化倾向》、《共产党员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共产党员不能参与集体上访》)。就是让别人看了你的文章后知道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4、经验介绍(简讯)。经验介绍的写作要抓住组织工作中贯彻上级方针政策的好做法或改革的新经验。采写这类文章时关键要抓住“典型”二字,抓住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东西,具有推广的价值,能供别人学习和借鉴。另外,对一些上级统一规定,大家都这么做,那么这样的经验就没有总结推广的必要(如《××县举办县直机关组织委员培训班》,写的仅是一般的做法,没有新意。5、领导讲话稿。除了《组工通讯》以上几种常用文体的写作,借此机会,我还想给大家简单讲一讲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的问题。因为,在座的有许多都是所在单位的写作骨干,承担着撰写领导讲话稿的重任。写好了领导讲话稿,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也是大有帮助的。我这里主要谈谈领导讲话稿的一些常识性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领导讲话稿有很多种,按用途来分,可分为六类:一是用于部署工作的讲话,主要是提出目标任务、工作要求;二是用于总结工作、表彰先进的讲话;三是用于例会上的讲话,如每年的两会例会;四是一些非正式讲话,如会议主持词、会议小结;五是小型会议上的指导性讲话,如研讨会开始前和结束时的讲话,下到基层指导工作时的讲话。六是应景式讲话,如庆典、七一讲话。起草讲话稿要注意五个问题:一是要掌握好身分和场合。不同的讲话对象,使用的语气也应不同。为此,我们撰写领导讲话稿时,既要把自己当作领导,也就是要认真领会领导的意图,又要把自己当作听众。二是力求有新意。胡耀帮同志对领导讲话稿曾提出这样的要求:“一篇文章,一篇讲话,总要有几句能打动人的话,总要给人以启发。”要做到能打动人,能给人启发,就要给听众提供新的知识、新的思考、新的信息。如果没有这些东西,领导讲话稿就会淡如白水,索然无味。比如对一些经常使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我们尽可能要用新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出来。如“提高认识”,我们可用“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来代替;“改进作风”我们可用“以实干树形象”来代替;“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可用“解放思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改进工作的先导”。让领导讲一些新的东西,听众才不会打瞌睡。三是阐述要准确、透彻、明了,把话说到点子上。谈思路、提要求要实实在在,分析问题要深刻,行文要紧扣主题,每句话都要为讲话的主题服务、为观点服务、为段落服务。四是语言要口语化。要做到口语化,关键是要把握好四点:第一,用词要通俗易懂,忌用一些听众听不懂的语言。特别是面对一些文化素质不是很高的对象时,更要注意。同时,可以用一些群众语言。如在2007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会上,一名政协委员面陈温总理,反映当前一些干部的作风问题。他转述一个顺口溜:“村乡,乡县,一直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没兑现。”温总理听后为之动容。还有一些人大、政协委员用顺口溜反映民生问题:“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引起了高层领导的震动。第二,语气要亲切、自然。如要刹住虚报浮夸的问题。我们有多种语气可用,一种是“我们一定要刹住虚报浮夸这股歪风”,一种是“同志们想想看,如果我们不刹往虚报浮夸这股歪风,怎么得了?”大家一听,肯定是后一句听取来更加自然、亲切,也更加顺耳。第三,句子要生动鲜活,忌古板、陈旧。如“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与“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肯定是前句生动。(“十个党员八颗牙”。)还可用隐喻手法揭示某种道理。如“困难是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第四,句子要清松、爽口,忌拖沓、造作,要尽可能用短语,不用长句,不要让领导讲完一句话,气都喘不过来。如胡锦涛提出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读起来很上口。五是要开好头,结好尾。开头有多种方法,有点题式开头,开门见山—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依据式开头—根据;动因式开头—为深入开展;引用式开头—从某项工作进展情况引入主题;归纳式开头—概括会议的性质、特点;承接式开头—常见于一位领导讲完话后又一位领导讲话。结尾也有多种方式:结论式结尾—概括前面讲的主题;号召式结尾—提出要求,希望群众响应;肯定式结尾—提示人们看到希望,增强信心;提问式结尾—肯定式提问。(三)勤于积累提高写作水平是关键写文章是没有速成班的。要提高组工调研宣传文章的质量,关键在于积累。有些同志不论写什么文章,都能做到应付自如;有的同志对领导交办的文稿写作任务,很快就能完成,成为快枪手。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这样呢?其实没什么诀窍,最主要的是他们有了丰富的积累,做到了厚积薄发。那么我们应该积累一些什么东西?我想,要注重三个方面内容的积累:一要积累知识。积累知识是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的基础环节。根据组工调研宣传工作的需要,重点是要掌握理论、经济、法律、历史、领导科学、科技等六个方面的知识。要做好知识的积累,就需要我们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博采众长,从而达到博学多才的目的。二要积累资料。积累资料是提高我们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资料的积累,可供我们备查,防止忘记;可以供我们在写文章时引用;还可以给予我们启发,供我们思考和借鉴。那么我们应该积累一些什么资料呢?我认为,主要应该积累四个方面的资料:一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各级领导特别是中央领导的重要言论以及党报党刊发表的评论言文章。二是大事、要事。包括一些历史的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要成果和重大经验教训。三是基本情况和工作运行情况。包括本地的历史沿革、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数据,一段时期内工作发展概况等等。四是格言、佳句。五是一些质量较高的文章。要做好资料的积累,我认为关键是要培养习惯。平时读书看报,发现有什么好的资料、好的观点、好的文章要及时收集,而且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三要积累写作技巧。要做好写作技巧的积累,一是要多看写作知识方面的书籍,熟悉掌握各种文体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方法。二是要多写,勤于练笔。不要怕失败。三是要勤于比较。特别是对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一些质量较高的文章,要反复研读,多学习别人怎样选材,怎样设计文章,从中悟出架构文章的诀窍。同时,想一想如果自己写,会写得怎样?跟他人写的有多大差距?自己写的文章被别人修改过的稿子也要反复看,认真比较。

领导理论文章

王维强 说到领导力,你会想到什么呢? 面对数万观众,激情演讲的马云?iPhone发布会上傲视全球的乔布斯? 领导力一直被当作什么天赋异禀,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咱们老百姓一般觉得有点高不可攀,关于领导力的几个最常见的困惑是, 领导力是不是天生的? 领导力就是权力吧? 是不是只有公司经理,CEO这样有权利的人才有领导力?也只有他们才需要领导力? 我们普通人有领导力吗?我们需要吗? 要搞清这些问题,我们先看看什么是领导力。 也难怪大家搞不清领导力,因为领导力本来就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少领袖,名人对于领导力也有不同的解释方式和角度。 艾森豪威尔将军说过: “Leadership is the art of getting someone else to do something you want done because he wants to do it. ” “领导力达到艺术的境界,是让他人心甘情愿来做你想完成的事情”。 厉害!领导力是一种艺术,可以让他人心甘情愿做你想完成的事。是不是很神奇?又有点摸不着头脑?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 “The only definition of a leader is someone who has followers. ”               — PeterDrucker 领导者的唯一定义就是拥有追随者。 -  彼得.德鲁克 他的说法倒是非常简明直接。有人追随就是领导者。那,带货的网红明星是不是算是领导者呢?但他们和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 领导力大师Warren Bennis 说: Leadership is the capability to translate vision into reality.  领导力就是把愿景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各种书籍,文章论述领导力的文章多如牛毛,令人眼花缭乱。但也让人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 如何能够简明地理解什么是领导力呢?如何才能从一个小白开始学习呢? 从学习和实操的角度,我推荐Tomastermaster(一个国际性领导力学习组织。)的创始人 RalphC.Semdley 关于领导力的定义, leadership would appear to be the capacity to look ahead, think ahead, plan ahead and then influence other people to go ahead in the plan.(领导力是一种能够进行面向未来,前瞻思考,据此制定计划,并影响、带领一些人一起按照计划执行,实现目标的能力。) 这个定义简单,直接,可操作性强。只要你能够做到以上的几件事,就说明你有领导力! 简单吧!简单也不简单!如何理解呢? 1. 领导力是一系列能力的组合。目的就是成事。 很多人都会强调自己做事,但是领导者是目标结果导向。只做是不够的,必须做成才是领导力。领导力就是成事能力!领导力的体现是行动和结果!虽然领导力有很多理论,名词,流派,领导力和情商,心理学都有关系(可能对发挥领导力有点帮助),令人眼花缭乱。总之,只要有助于成事的,都可以算在领导力的范畴。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要考虑过于复杂,只要你敢于行动,并让结果发生!你就具有了一定的领导力! 2. 领导力包含2部分内容-成事带人。 一部分是“领”。体现在做事的能力上。事前能够看得远(有愿景目标),想得深(有策略,有方法),算的准(有计划)。事中执行力强,事后有结果。另一部分是“导”。体现在带人的能力上。能够引导,影响别人一起执行,并最终实现目标。这就是艾森豪威尔将军说的“ 是让他人心甘情愿来做你想完成的事情”。 3. 领导力是一种能力 。 能力是可以培养和锻炼的 。有人可能认为领导力神秘莫测,是天生的。我们不否认有些人有领导力的天赋,但是领导力像所有的技能一样,比如游泳,虽然南方人更擅长,但是北方人一样可以学会。另外,领导力既然是技能,就不仅仅靠学习知识,还要靠大量的刻意练习才能掌握! 4, 领导力不止有领导职位的人需要。人人都需要。 并不是只有领导和高管才需有领导力。经营一个家庭,教育孩子也需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领导力。就算你是一名程序员,让别人听从你的方案也是领导力啊。当然,事情有大小,难度有高低,需要的领导力是不一样的。 现代社会,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靠个人单打独斗基本不可能,个体间的合作逐步成为常态,还有更多的人依靠个体的影响力成为网络社区的领袖,去连接更多的人。我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需要领导力。 5, 领导力有适应性和灵活性。 领导力在各种场景下都是需要的。但是,不同场景下需要相应不同的领导力。所以你应该学会在不同的场景下变换领导力的风格和方式。这可能是为什么讨论各种领导力的文章很多的原因之一。成功的公司经理未必教育孩子也很成功,部分原因可能是他/她把对待员工的方式用在了孩子身上。 领导力本质是一种影响力。根据获得途径有两种类型。 一种 根据头衔获得,称为职权领导力(Authority Leadership)。 比如,政府官员,公司高管,由于他所被赋予的职权而获得的影响别人的能力,职权领导力有阶段性和强制性。只能用在职权范围内,职权没有了,自然影响力也没有了,所以也怨不得“人走茶凉”。 另一种是根据自己的威望,个人之间的关系而获得,称为 非职权领导力(non-authority Leadership) 。比如著名的特蕾莎修女,她没有任何头衔和权力,但是凭藉她秉持的博爱信念和身体力行影响成千上万的人和她一起救助穷苦人。马丁路德金,以一个普通牧师的身份,凭借《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激励黑人,甚至感召有良知的白人一起投入种族平等运动,最后为美国黑人赢得权利。他们都是非职权领导力的突出代表。 在传统的公司和各种组织里,普遍存在的是职权领导力。职权领导力可以让别人服从,甚至依靠命令强制服从。但是在你没有职权的时候或者在你的职权范围之外,在家庭和其他社会场合,当你想影响别人的时候,就需要发挥非职权领导力。 随着现代社会平等观念的发展,等级化的逐步取消,传统的“命令+控制”的职权领导力模式慢慢就不适用了。非职权领导力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目前很多高科技互联网公司里流行的敏捷开发模式,提倡权利的去中心化,推行人人平等的自组织团队,服务式领导,推崇个体间的跨组织交流,都需要发挥非职权领导力才能更好的工作。 家庭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公司,经理可以发号施令,威风八面,别人可能怕的是你的职权。但是回到家却对孩子无计可施。因为孩子根本不在乎你是不是一个经理。 结合 RalphC.Semdley关于领导力的描述,从学习、执行的角度,可以把领导力分解为5个基本维度。我称之为执行领导力。 设定愿景/目标 愿景目标应该我们关于未来的设想。如果大家不清楚要做什么,就根本不可能把事情做好。真正的愿景目标会让人热血沸腾,才能激励团队行动。所以你必须让大家明白完成这些工作的意义。 思考战略/策略 愿景目标是我们的目的地。如果要出发去目的地,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在哪里。战略方案就是通往目的地的路线图。所以我们要在规划战略时回答如下的问题。我们的现状如何?我们有那些可选的方案吗?为实现这些方案,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吗?需要分为几个阶段?实现目标的关键战略是什么?如何筹集相应的资源?如何组建团队?等等。战略可以是阶段性,全局性的大致想法。只有经过周密深入的思考,然后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的,可行的战略规划。 分解执行计划 罗马不会一天建成。战略方案需要分解成详细的计划才能最终落实为行动。计划也有助于检验目标,方案是否可行。便于在执行中检查是否偏离方向和进度。 计划最关键的部分是计划内容,执行人和完成日期。计划内容最好具体,可衡量,可检查。这样有助于检查在执行过程中是否有偏差,是否真正完成? 不断修正执行 再完美的计划,没有行动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完美实施的计划也是不存在的。执行的过程中,注定遇到困难和挑战。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必须时刻关注阶段目标,并且不断提醒整个团队全力以赴去达成目标(这个工作看似繁琐,但是不可或缺)。团队领导者还有帮助团队扫清障碍,给团队支持,加油!在必要时还要调整计划。执行计划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需要我们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地和大家站在一起。 有说服力的沟通 有说服力的沟通能力是领导力的核心。特别是在没有职权的情况下。它是建立影响力的强大武器。孤军奋战无法取得胜利,要想让大家支持我们,必须保持密切的沟通,信息的透明至关重要。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和我们一起前进! 这里想说明一点,这个领导力应用模型对于职权领导力和非职权领导力都是适用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两者的风格和方式会有不同。我在以后的文章中会介绍。 执行领导力模型从宏观的执行层面为我们认识,学习领导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和起点。它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可以按照设定愿景,思考策略,制定计划,执行的步骤进行。如果你是一个team Lead,你可以用与团队发展。如果你是scrum master,你可以用在每次sprint的执行中。你还可以用在家庭里,比如我最近就在使用这个模型考虑如何改进和孩子的关系。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有什么感受,也可以留言探讨。 下一节,我将介绍什么是服务型领导力和如何学习服务型领导力。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只要你多多地学,多多地练,相信你也一样可以拥有领导力!实现你的梦想! ------------------- 王老西 敏捷实践者,关注敏捷转型和敏捷领导力的研究。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推荐阅读敏捷领导力相关文章: 看了这个,你就知道什么是领导力了 服务型领导力模型 Scrum master成长笔记 –Scrum master最需要的能力 服务型领导力实践之道 如何修炼领导力 服务型领导力的起源 Scrum master成长笔记 –为什么Scrum master要做服务型领导 Scrum master成长笔记:如何为Scrum团队设定愿景目标? Scrum master成长笔记 - 敏捷团队如何有效协作?

在一些领导干部讲话、理论文章中,文风存在的“长、空、假”现象是指:(1)长,就是有意无意地将文章、讲话添枝加叶,短话长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离题万里。群众形容说,这样的讲话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这样的讲话汇集的书,有价格无价值,有厚度无深度。(2)空,就是空话、套话多。照抄照搬、移花接木,面孔大同小异,语言上下雷同,没有针对性,既不触及实际问题,也不回答群众关切,如同镜中之花,没味、没用。(3)假,就是夸大其词,言不由衷,虚与委蛇,文过饰非。不顾客观情况,刻意掩盖存在的问题,夸大其词,歌功颂德。堆砌辞藻,词语生涩,让人听不懂、看不懂。

领导艺术文章

领导能力是领导者的个体素质、思维方式、实践经验以及对领导方法、领导艺术的把握程度在具体领导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领导者统驭领导工作的主观条件.它主要包括关于认识和改造客观环境的能力、关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关于自身发展的能力等几个方面.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仅要在“应当具备哪些能力”上作文章,更重要的是要在“怎样具备这些能力”上下功夫.领导能力固然受领导者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所涉及的客观条件的影响,但最根本、最直接的还是来源于领导者自身的内在要素.经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在不考虑先天性要素的情况下,领导能力的大小强弱,与领导者内在的真理要素、人格要素、科学要素、群众要素的质量成正相关关系.一、真理要素这里所说的真理要素包括正确的世界观、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立场观点、扎实的理论功底等诸多方面.概括地说,作为领导者内在的真理要素主要由政治觉悟、政策水平和能够联系实际的能力三个方面构成.政治觉悟是领导者掌握真理的基础,政策水平是体现领导者掌握真理的程度,联系实际则是领导者运用真理、实践真理和丰富真理的过程.缺乏政治觉悟,不会去追求真理;政策水平低,不能掌握真理;不会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运用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管理理论基本框架,必须重视对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管理理论是由一系列的管理职能、原则、方法和艺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科学。管理职能是管理的基本命题,它反映管理过程的内容和形式;管理原则是综合实施管理职能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管理理论的精华;管理方法是使管理思想、原则变换为具体的实际可运用的手段,是管理理论步入实践的桥梁;管理艺术是管理纯理论与具体的管理经验的结晶,是构成完整的管理理论框架不可缺少的内容。

期,我怀着一种虚心向学的心态拜读了(美)詹姆斯·M·库泽斯和巴里·Z·波斯纳的畅销著作《领导力——如何在组织中成就卓越》一书。虽离领悟该书精髓的十之七八尚有一段不小的距离,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己还需进一步细细品读、认真思考方能真正明白书中所述最佳领导的行为艺术与哲学。但是我想这并不影响我作为第一次拜读者所获得的几点小小的、不成熟的心得。下面我就该书的结构、主要观点、不足以及基于它对现实的思考的谈谈我的几点感受。首先,讨论一下该书的结构问题。该书共有12章,首章和末章属于总括性的,首章主要是引出论题即“当你处于最佳领导状态的时候,你会做什么?”针对这个问题,作者通过对140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了最佳领导的五个行为习惯,分别是“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和激励人心”。这五个行为习惯下包括明确价值观、树立榜样等十种具体的领导行为。就首章提出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来说,末章既是总结,但似乎又不是总结。说它是总结,是因为末章呼应了首章最佳领导的行为艺术这一问题。说它不是总结,是因为该章似乎在高度宣扬一种思想,一种“领导是每个人的事”的思想,一种“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最佳领导”的思想。看到这里,其实我是兴奋的、愉悦的,有一种“拨开乌云终见日,除却阴霾现晴天”的感觉。从第一章开始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第二章至第十一章则主要针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旁征博引,详细阐述、论证。这个阶段的阅读过程是一种遨游在实例中,从实例提炼观点,消化观点,进而接受观点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以少,但是这个过程会让读者觉得和书中的所述内容、实例相距甚远。直至第十二章提出了“领导是每个人的事”这一观点,这让读者心中一亮,方才真正地从心里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和实例和自身的联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这就是一种思想升华,这一章才是最能抓住读者心理需求的文字。人们常说要想看见黎明的光明必须先熬过漫漫的长夜,这个比喻或许有点不太恰当,但是从一开始读本书直至最后,我真不得不说是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好的东西从来都不是突然到来的,需要一个过程。当然,读者也可以先看最后一章,直接给自己的大脑传递“领导是每个人的事”这一信号,但是我想那是不能引起心中波澜的,是没有营养的。唯有在细细了解了前文所述之后,方才会觉得这个观点是那么能慰藉读者那遨游了很久之后有点累意的心灵。我佩服作者在文章结构上这一巧妙的、融入了生活哲理的,又能抓住人们心理需求的安排,而没有直接把这一章的内容放在著作的前面。其次,讨论一下该书的主要观点问题。本书主要探讨的是“当你处于最佳领导状态时,你会做什么?”这个问题,我的理解就是最佳领导的行为艺术。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和激励人心”这五个行为习惯。这五个行为习惯中的每个行为习惯对应两种具体的行为,分别是“明确价值观,树立榜样、展望未来、感召他人、寻找机会、尝试并承担风险、促进协作、增强他人的能力、认可他人的贡献、庆祝价值的实现和胜利”。最后的一个观点是:“领导是每个人的事”。在谈论主要观点之前,我想得先理解两个概念,一个是领导,另一个是领导力。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说法,领导就是“出主意、用干部的人”,我比较赞同这种说法。领导和一般员工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思想和思维。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的话“普通员工想的是明天,中层管理者想的是下个月,而高层领导想的则是明年乃至今后的五年、十年”。不同的人的战略眼光和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深度不同,这也就基本明确了领导的主要职责:明确方向、确定战略、用对员工、实现目标。再说领导力,我认为它应该是一种促使领导能高效履行职责,最终实现目标的各种感性和理性的渠道和力量。一切有利于帮助领导定方向、定战略、用对人进而实现目标的正当的因素都应该是领导力的分子。阐述完领导和领导力的概念之后,我们来讨论一下书中提出的五种行为习惯和十种具体行为。先说五种行为习惯,他们本身存在着非常严密的逻辑性,这个逻辑是从个人到群体、从思想到行动的逻辑。以身作则是自我修身,是属于潜移默化的个人形象和思想影响。共启愿景是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从这里开始,从个人到了群体。影响别人不应该是先从行动上去要求别人怎么做怎么,而是应该先从思想上去影响,让受影响的人从思想层面先接受某种行为,树立某种价值观,之后再要求他们执行某个动作也就不难了。以身作则和共启愿景均是属于思想层面的影响。再到挑战现状,这是在思想的驱使和指引下的产生的行为。挑战现状是实现超越的肥土,没有挑战和改变现状的勇气永远不会有超越。好比一个下滑的企业,有没大刀阔斧地进行调整与改革,永远无法停住下滑的脚步,往上走的愿望更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到这里,行为习惯已经从思想“蔓延”到行为。之后是使众人行。这里遵循了一个人的社会化原则,也就是人不可能单独存在,也不可能不与外界发生联系,强调人的力量是有限。领导很多都是思想的巨人,但是这些思想的落实需要他也变成行动的巨人,但是单单是他自己还不行,他还必须找到那些被他以身作则和共启愿景之后,愿意和他一起挑战现状的人一起行动,也就是他必须要由他的团队。而此时衡量他是否是真正的行动的巨人,并不是看他自己做了多少,而是他的团队做了多少,实现了多少,他创造了什么条件如提升团队成员的协作意识和能力等让他们实现全部的目标。最后是激励人心。激励人心是一种创造持续动力的行为,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书中作者提出了认可成绩和庆祝成功两种方式,这实际上是满足人的一种心理和精神的需求,也就是一种思想上的满足。一样以来,又回到了思想的影响层面了。不难看出这五种行为习惯各有各的哲学和亮点,他们的逻辑链条是在个人和群体之间产生“思想影响——行为执行——思想影响——行为执行……”,然后永无止境地发展下去。五种行为习惯之后是书中所提到的十种具体行为。明确价值观要求自己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何为正确的价值观?这里所指的并不仅仅包含那些由一系列褒义词如正直、诚信等等组成的价值观,也不仅仅指领导者个人认为正确的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包含了一个团队里面所有人的实际需求,如丰富的物质、家庭的和谐需求等等。领导者要树立的价值观不能仅仅站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的角度去明确价值观,他需要把团队成员那些合理的、被大家需求的价值观一起融进来,整合成既不缺漏又能被大家公认的价值观。这个是最根本的,团队里没有相同的价值观,团队的执行力将等于零。明确价值观之后,作为领导要做这些价值观最忠实的粉丝和最勤劳的实践者。在这个组织里面,你一定要是实践这些价值观最出色的那个,是员工的标杆。但是价值观还是属于比较抽象的范畴,如何实践自己的价值观呢?领导在已经整合的价值观的基础上,需要勾勒一个具体的、清晰可见的目标,需要一个创造一个符合实际的梦想,并且要让自己的团队相信在这样的价值观的指引下,明天的光明一定是可以预见的,是不遥远的。只有这样,你的团队才会愿意跟你一起为了那个目标和梦想挑战现状。但是通往成功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挑战现状,就得先了解过去,同时要注意观察外界,掌握实际,并在你认为是对的时机,带领你的团队努力向前,一步一个脚印,一关一关攻陷。这个过程中要时刻和他们一起分享每一个小成功的喜悦,一起学习每一次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要做的不是冲锋陷阵,而是要充分信任你自己的决策,要信任你的团队,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团队协作前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要用对人,要用强人,要注重提高自己团队里每一个成员的战斗力。 要鼓励他们,肯定他们、慰问他们,促使他们每个人都发挥最佳的水平。第三,讨论一下我认为该书的不足。该书作为研究领导力的畅销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例丰富多彩,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很多杰出领导和各界名人所推崇的。书中所提到的处于最佳领导状态的五种行为习惯和十种具体行为具有比较广的代表性,基本上能概括最佳领导的行为艺术。现实生活中,领导者只要能真正地做到书中所述的行为,成为团队中的最佳领导是可以预见的。但是我认为该书在实例方面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不足。全书140个不同组织和不同层级领导的实例,虽然93%的案例是全新,来自世界不同的地方,具有一定的世界代表性,但是这些案例基本上都是积极的案例,欠缺反面的案例,案例内容的代表性相对不够全面。全是宣扬好的东西不见得就一定是好事,比如某某电视台,整天播报人民收入水平有多高,大家多幸福,社会有多和谐,换来的却是背后骂声一片,被大家看作那只不过是不敢承认现实,或是在自欺欺人罢了。因此,我个人认为书中若能在阐述最佳领导的五种行为习惯和十种具体行为时,加一点反面的实例,正反呼应,不仅能让读者明白现实生活中如何做能取得好的效果,也能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会导致相反的效果,实现学习与预防结合,这势必会对读者全方位地深入领悟书中精髓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最后是我结合该书的观点对现实的思考。理想总是很丰满的,可是现实却是那样的骨感。该书回答了当一个领导者处于最佳状态时他在做的事情,毫无疑问书中所提到的五种行为习惯和十种具体行为具有非常广的囊括性,细细思考,最佳领导无非也就是做这些事情了。再思考得深入一点,其实能真正养成这五种行为习惯,并在生活中坚持下去,真正实践这十种行为的何止能成为最佳的领导,

只要留住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即使失去现有的一切财富,仍能很快再创造出相当的财富。

毛主席一生对调查研究工作极其重视,他本人就是调查研究的行家和高手,他在极其繁重的革命和建设工作中,亲自做过或组织过无数次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正是从这些调查研究中掌握了中国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当时当地的正确政策措施,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当今时代,作为一个领导者更应该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能力,学好用好。 毛主席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研是决策的基础。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我们从毛主席的一些著名论断来学习体会。 (以上四段摘自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P109-111) (以上三段摘自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关于农村调查》1941年9月13日 P378) 毛主席对调查研究大致做过两次分类。现分别予以说明。 纵断法,就是收集很多材料,不做深入细致分析,只从表面上进行观察,而没有真正的走进去,真正的下功夫去分析,去研究,没有观点也没有思想。毛主席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 对这种方法,毛主席评价: 正因为这些原因,这种调查法可以做辅助手段,达到一些次要的目的,但不是主要手段,也不能达到主要目的。 横断法,就是做阶级分析,做典型调查,深入到被调查的事物中去,解剖麻雀,以达到对事物全方位的了解。 对这种分法,毛主席认为不太容易理解,因此,不建议采取这种划分法。 走马看花:就是指到调研点走走、转转、看看、问问,特点是可以多看几个点,多搜集一些材料。这种调研主要是形成感性认识,了解普遍的现象,发现面上的问题,也就是说掌握花园的基本情况,大概情况,比如,花园面积多大,都种了些什么花,花的整体长势如何等。 下马看花:就是在走马看花,掌握花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注意研究某一朵花、某一类花的细节特征。这就要停下来,花费一定的时间,采取合适的方法,认认真真地开展研究。 安家落户:就是在花园住上一段时间,和园丁交朋友,不仅研究花,还得亲自种花,这样就能更加深入细致的掌握花园和每一类花、每一朵花的细节情况。 这三种调查方法可结合工作实际合理采用,以达到调查研究的真正效果。 毛主席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主要有: 关于如何做调查研究,毛主席讲,首先要做到眼睛向下,不能一直昂首望天。 在调查的方法上,毛主席强调了两点: 第一点,对立统一、阶级斗争,也就是讲要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开展调研。这需要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观察事物的大体轮廓; 第二步是用分析方法加以细细的研究和分析; 第三步是用综合法把对各部分的分析加以综合,得出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这样经过分析综合之后的事物就与最开始的了解不同了,现在对事物就有了科学的认识和具体的了解。 第二点,详细地占有材料,抓住要点。 在调查典型选取上,主要有分为三种:一、先进的,二、中间的,三、落后的。依据这种分类,每类调查两三个,即可知一般的情形了。在材料搜集整理上,必须自己亲身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找出经验来,用这些经验再随时去改进以后的调查和整理材料的工作。材料是要搜集得愈多愈好,但一定要抓住要点或特点,也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对此毛主席也有一段鲜明的论述: 这就鲜明指出了调查研究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 第一,开调查会,做讨论式的调查。可提出几个方案,跟他们讨论,跟他们研究,这个方案好,还是那个方案好。要做讨论式的调查,才能得出近乎正确的结论。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要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哪些人参加调查会。各种人都要,经验多的人要,经验少但思想进步的人也要。从职业上说,要多元。 第三,调查会人多好还是少好。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但开调查会人太多了比较困难,这根据调查者的组织能力有关系,一般三五个,七八个比较好。 第四,调查的纲目。纲目要事先准备,按纲目发问,要事先准备出来。 第五,要亲自出马。一定要亲身从事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二者是两回事。 第六,要从个别问题深入。深入解剖一个麻雀,了解一处地方或一个问题。 第七,要自己做记录。自己当记录,这是调查的一个要点。适当地指挥调查会的到会人,而且要自己当记录,把调查的结果记下来,假手于人是不行的。 其中,调查会的到会人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决定了调查的实效。对此,毛主席有过详细论述: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或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1941年3月、4月P789-784) 调查取得实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材料的真实性,在如何让被调查者提供真实材料、说真话上,毛主席也有谆谆教导: (以上材料摘自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关于农村调查》1941年9月13日 P378) 调研最终是为了决策,是为了干好工作打基础的。对于调研结果的运用,毛主席曾用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形象的说明。 情况明,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调查研究要达到的效果。 决心大,是建立在情况明的基础之上的。 方法对,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情况明了,再下决心,决心就大,方法也就对。方法就是措施、办法,就是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实现方针、政策的一系列方法。 (本文主要整理自《毛泽东文集》《毛泽东选集》中的文章,希望对大家的工作能有所帮助)

  • 索引序列
  • 有关领导科学文章
  • 有关领导科学的论文
  • 领导科学文章发表
  • 领导理论文章
  • 领导艺术文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