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论文研究时间词

论文研究时间词

发布时间:

论文研究时间词

一、所有的时间都可以用“小时+ 分钟”直接读: 6:10 six ten 8:30 eight thirty 2:40 two forty 二、如果所表述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内,可以用“分钟+ past + 小时”: 6:10 ten past six 4:20 twenty past four 10:25 twenty-five past ten 三、如果所表述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外,可以用“(相差的)分钟+ to + (下一)小时”: 10:35 twenty-five to eleven 5:50 ten to six 9:49 eleven to ten 四、如果所表述的时间恰好为半小时,可以用“half + past + 小时”: 11:30 half past eleven 2:30 half past two 五、如果所表述的分钟和15有关,就有三种表达法: (15分钟又叫一刻钟:a quarter) 9:15 nine fifteen ; fifteen past nine ; a quarter past nine 3:45 three forty-five ; fifteen to four ; a quarter to four 六、整点的表达: 现在是两点整。It's two./It's two o'clock. 另外英语中的noon和midnight 可分别直接表示白天和夜晚的12点: It's(twelve)noon.现在是中午十二点。 It's (twelve)midnight.现在是半夜零点。 七、大约时间: It's almost two.马上到两点了。 It's not quite two.还不到两点。 It's just after two.刚过两点。 八、若想表明是上午,可在时间后加上a.m. 如:thirteen past six a.m.(上午六点十三分)。 若想表明是下午,可在时间后加上p.m. 如:four o'clock p.m.(下午四点)。 九、句子范例 1. It's nine forty-five. =It's a quarter to ten. 2. It's two seventeen. =It's seventeen past two. 3. It's three. =It's three o'clock. 4. It's nine thirty. =It's half past nine. 5. It's six fifteen. =It's a quarter past six. 6. It's three fifty. =It's ten to four. 早检测论文查重我祝大家早日通过~~~

额,语境呢?

(一)2015年10月初----2015年10月底,开题报告。(二)2015年10月初----2015年10月底,资料整理。(三)2016年3月初----2016年4月底,论文初稿。(四)2016年2月初----2016年5月底,论文定稿。(1)2016年3月初----2016年3月底,开题报告。(2)2016年4月初----2016年7月底,资料整理。(3)2016年8月初----2016年10月底,论文初稿。(4)2016年11月初----2016年2月底,论文定稿。

论文摘要不仅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英文摘要的内容要求与中文摘要一样,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写作组成内容一样并不表示写作要求也完全一样,英文摘要相对于中文摘要最大的区别在于,中译英的时候容易出现篇幅够长,因此撰写英文摘要做到简洁明了,当然还有一个方面要特别注意,那就是时态问题,下文笔者就这方面来具体讲讲,大家继续往下看。 英语论文摘要有哪些文体特点 (1)正规 摘要一般以专业人员为读者对象,属于正式文体,句法结构要求严谨规范。因而摘要中的句子都很完整,没有口语体中的省略句或不完整句。用词也很规范,多用论文研究领域的标准术语,正规英语,很少用缩写词和古词。 (2)精炼 摘要要求精炼,不宜列举例证,不宜与其他研究工作作对比。语句也少有重复。在衔接方面,主要使用词汇手段。通过词汇在意义上的衔接,把全篇文章的各部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文章结构紧凑,前后呼应。复合名词可以使文字紧凑利落,因而摘要中复合名词用的较多。 (3)具体 摘要的每个概念、论点都要具体鲜明。一般不笼统地写论文“与什么有关”,而直接写论文“说明什么”。用词方面要求准确,多用一些源自法语和拉丁语且使用范畴较窄的“大词”“长词”,尽量避免含混不清或一词多义的词语。 (4)完整 摘要本身要完整。有些读者是利用摘要杂志或索引卡片进行研究工作的,很可能得不到全篇论文,因此要注意不要引用论文某节或某张插图来代替说明。 英语论文摘要的时态选择 1、如果是描述研究的成果、得出的结论,用一般现在时。 2、如果描述具体的研究过程,则用一般过去时。 3、如果描述研究结果对未来的影响,用一般将来时。 4、如果是过去的研究成果,但是对现在得出的结论有影响,用现在完成时。 5、如果是引用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则用一般现在时。 英语论文摘要的时态问题 摘要部分是文章全部结构的集合,会用到多种语态。 在介绍背景资料时,如果是不受时间影响的普遍事实,使用现在时;如果是对某种研究趋势的概述,可以用现在完成时。 在叙述研究目的或主要研究活动时,如果采用“论文导向”,多使用现在时,比如 This paper presents...,因为论文写作的时间是现在;如果采用“研究导向”,则使用过去时,比如 This study investigated...,因为研究已经完成。 在概述主要结果时,通常用现在时。 叙述结论或建议时,可使用现在时和将来时。 最后需要特别说一下的是一般现在时的使用。 一般现在时除了描述现在发生的事情以外,还可以用来描述普遍被接受的事实和真理。 那么什么是事实和真理,这个是由你来决定的。比如下面的例子。 句1:We found that the pressure increased as the temperature rose, which indicated that temperatur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cess. 句2:We found that the pressure increases as the temperature rises, which indicates that temperatur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cess. 第一句用了过去时,是表达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气温升高的时候气压升高,这说明在该实验中气温在气压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这个现象是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点观察到的,在那个时间点是正确的成立的,但是不知道在其他时候如何。 第二句同样的句子,但是时态变成了现在时,表达了作者认为这种现象不仅仅局限于他的实验室,而应该是在任何条件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普遍事实,这里用现在时的这句话的语气更强,表达了对自己研究发现的自信。 英文摘要的时态和语态问题 1) 英文摘要的时态。英文摘要时态的运用也以简练为佳,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基本不用。 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讨论等。分别举例如下:This study(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undertaken) to…The anatomy of secondary xylem(次生木质部) in stem of Davidia involucrata (珙桐) and Camptotheca acuminata (喜树) is compared. The result shows(reveals)…,It is found that…The conclusions are…The author suggests….涉及到公认事实、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等,当然也要用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时。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医疗等过程)。例如:The heat puls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stemstaflow (树干液流) of two main deciduous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in July and August,1996.需要指出的是,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的发现、现象,往往是尚不能确认为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的,而只是当时如何如何;所描述的研究过程也明显带有过去时间的痕迹。 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完成时少用,但不是不用而过去完成时可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已经完成的事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过去行为。例如:Concrete has been studied for many years. Man has not yet learned to store the solar energy.? 2) 英文摘要的语态。采用何种语态,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一篇摘要很短,尽量不要随便混用,更不要在一个句子里混用。 主动语态。因其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及表达有力。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比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语感要强。必要时,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都可以去掉,而直接以Introduces开头。 被动语态。以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理由是科技论文主要是说明事实经过,至于那件事是谁做的,无须一一证明。事实上,在指示性摘要中,为强调动作承受者,还是采用被动语态为好。即使在报道性摘要中,有些情况下被动者无关紧要,也必须用强调的事物做主语。例如:In this case, a greater accuracy in measuring distance might be obtained.?3) 英文摘要的人称。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This paper…等开头例如:To describe…, To study…, To investigate…, To assess…,To determine…,The torrent classification model and the hazard zone mapping model a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行文时好不用人称,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编辑刊用。 英语论文摘要的写作过程,仅仅做到规范内容格式要求是不够的,选择适当的时态和语态,是使摘要符合英文语法修辞规则的前提,其中的时态问题很多人容易选错,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现在时,什么时候改用过去时,希望看完全文之后,大家能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秒表时间研究论文

秒表时间研究是在一段时间内运用秒表或电子计时器对操作者的作业执行情况进行直接、连续地观测,把工作时间和有关工作的其他参数,以及与标准概念相比较的对执行情况的估价等数据,一起记录下来,并结合组织所制定的宽放政策,来确定操作者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的方法。

该案例是对油槽船上安装电器设备的作业进行改善。某公司油槽船的居住区(船员的房间)的电器安装作业是由电器安装部承担的。电器安装部对居住区的作业大致分为5个步骤。见图。电器安装作业是船在试运前最后阶段的作业。容易受其他作业滞后的影响,因此,按预定的工期内完成任务是非常辛苦的。要安装的有各类开关、通用插口、照明灯、紧急按铃、扩音器、钟、电话等各种东西。每条船安装数量达2300个。过去,安装电器接线所需时间大概是3500个小时。现在,短期交货的合同多了,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作业时间是当务之急。为缩短电器安装作业的时间,电装部正在研究如何改善作业。因为调查对象电器的种类和数量很多,考虑安装作业的内容,把全部作业分成l0组,从各组中选择代表电器,对代表电器的作业进行调查和改善。在调查时,进行作业程序分析,把握问题点,用秒表法进行时间分析,再努力想办法缩短作业时间。在此,介绍埋人型通用插口的安装作业的改善。(1)预备调查。为掌握问题点进行了作业人员的作业分析,结果如表:安装埋入型通用插口/DM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安装一个埋人型的通用插口所需时间是2965DM,约30分钟。(2)分析预备调查的结果。在居住区墙壁的铁板上安装隔热材料。再在隔热材料上确定电线所在的位置,并安装好电线。这个作业完成后再安装胶合板,在胶合板的内侧安装埋人型通用插口。预备调查基本上实现了时间观测的目标,在墙壁上安装通用插口时,钻孔花费875DM(要素作业第3到第6的合计时间)。确定钻孔的位置,首先用钻孔机钻孔,把军用刺刀插入孔中、切断等的作业总时间是875DM,这一时间占全部时间的29.5%。墙壁的安装以及钻孔,这些作业不需电器安装部做,由木工部来做,把这作为改善的一个方向,由此就可缩短875DM。还有更好的方法就是在购买胶合板时,附带有电器安装、钻孔的工作图,或购买已经钻好了孔的胶合板,釆用这种方式,改善效果会更佳。(3)确定改善方案。通过讨论,考察预备调查的结果,提出了以上的改善方案,及时向上司报告。上司又立刻和设计部、材料部的相关人员及采购员进行商量。决定由釆购员购买已经钻孔的胶合板。 步骤 内容 工具 时间/DM 备 注 1 准备 钻孔机;军用刺刀;通用插口 30 放置器具的现场 2 步行 200 去作业现场 3 做好安排 设计图 120 检查设计图 4 确定位置 铅笔;尺 220 在墙壁上画上切除的位置 5 钻孔 钻孔机 195 用钻孔机钻孔 6 切除 军用刺刀 340 用军用刺刀切除墙壁 7 拉开电线 280 从钻孔处装配电线并向四周拉开 8 处理电线 钳子;小刀 450 在合适的位置切开电线 9 分解通用插口 40 分解通用插口的一端 10 缝合小孔 老虎钳;通用插口 360 在钻孔处安装通用插口 11 结线 老虎钳 250 12 组装通用插口 老虎钳 180 13 检查 30 目视 合计 2965 (4) 改善后,通用插口安装作业的时间分析。为了观测改善后的作业及把握改善效果,用秒表测时法进行时间观测,改善后的作业要素划分如下:1)准备通用插口: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和其它器具一起准备。2)步行到作业场地。3)拉开电线;4)处理电线。5)分解通用插口。6)缝合墙壁上的小孔。7)接线。8)装配通用插口。9)检查。改善后,估计安装一个埋入型通用插口所用时间为20分钟,由表:观测次数确定标准可查,观测次数应确定为8次, 经过8次实际观测。结果见下表(表:安装埋入型通用插口/DM)所示。 要素作业 1 2 3 … 8 合计 平均时间 表读数 时间 表读数 时间 表读数 时间 表读数 时间 1 准备通用插口 310 310 … 310 39 2 步行到作业场 490 180 200 200 210 210 … 191 191 1576 197 2 拉开电线 740 250 44l 241 380 270 … 454 263 2088 261 4 处理电线 1160 420 82l 380 775 395 … 859 405 3224 403 5 分解通用插口 202 42 871 50 820 45 … 905 46 368 46 6 缝合小孔 538 336 1221 350 1140 320 … 1250 345 2976 372 7 接线 798 260 469 248 395 255 … 1504 254 2024 253 8 装配通用插口 958 160 650 181 566 171 … 662 158 1328 166 9 检查 1984 26 1680 30 159l 25 … 1690 28 224 28 1984 1680 1591 … 1690 14118 1765 某项作业的名称为在铣床上铣通槽,要求用秒表时间研究方法,制定该作业的标准时间。(1)划分操作单元 将整个作业分为7个单元,各个单元操作内容如下:1)拿起零件放到夹具上;2)夹紧零件;3)开动机床,铣刀空进;4)立铣通槽;5)按停机床,床台退回;6)松开夹具,取出零件;7)刷出铁屑。(2)运用连续测时法进行测时。连续观测10个周期,并将结果(R值)记录在时间研究表上,见下表(表:铣通槽作业时间研究表,单位:DM)。(3)进行数据处理 。首先计算每个周期各单元的实际工作时间(T值),并将各单元10次观测结果的和记入统计栏,为了计算方便,采用DM单位。然后,求各单元平均工作时间(此处时间单位换算为min)。例如第一单元的平均时间为0.146min,第二单元的平均时间为0.158min, 等。(4)进行作业评定。用速度评定法对各单元作业进行评定,评定系数为:第一、二、五单元的评定系数为1.20,第三、六、七单元的评定系数为1.10,第4单元的评定系数为1.0。(5)计算正常时间。以第1单元为例正常时间为正常时间=观测时间平均值×评定系数=0.146×1.2=0.175min(6)确定宽放比率,计算标准时间经过对作业及现场环境等的综合考虑,确定宽放率为15%,以1单元为例标准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0.175(1+15%)=0.201min依此类推,各单元的标准时间之和,即为铣通槽作业的标准时间。作业标准时间=0.201+0.218+0.063+0.705+0.911+0.25+0.034=2.382min 研究日期2003年4月8日 完成时间:10:37.4(上午)开始时间:10:10(上午)经过时间:27.4min 短周期研究表(反面) 研究号码;张号: 单元号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操作人姓名: 站立坐移动 拿起零件放夹具上 夹紧零件 开动机床铣刀空进 立铣通槽 按停机床床台退回 松开夹具取出零件 刷出铁屑 钟号: 观察人:核定人:外来动作因素: 周期序数 R T R T R T R T R T R T R T R T R T R T 符号 R T 说明 1 15 15 30 15 35 5 100 65 108 8 27 19 44 17 A 592/286 306 喝茶 2 58 14 74 16 78 4 246 68 53 7 70 17 86 16 B 937/756 181 组长询问 3 610 A18 27 17 33 6 99 66 705 6 25 20 43 18 C 1450/1249 201 擦眼睛 4 56 13 53 B16 60 7 1030 70 40 10 61 21 76 15 D 2357/1348 609 换刀具 5 88 12 1100 12 1104 4 74 70 81 7 1200 19 17 17 E 6 32 15 49 17 54 C4 1520 66 1540/1526 6 1560/1540 20 14 F 7 1573 13 92 19 97 5 1670 73 75 5 96 2l 710 14 G 8 25 15 42 17 48 6 426 D69 32 6 50 18 67 17 H 9 8l 14 98 17 2502 4 73 71 79 6 2600 2l 2614 14 I 10 31 17 43 12 M 2700 2705 5 26 2l 40 14 J 统 计(T) 146 158 45 552 66 197 156 观察次数 10 10 9 9 10 10 10 平均/min 0.146 0.158 0.05 0.613 0.66 0.197 0.156 总时间:27.4min 评定系数 % 1.20 1.20 1.10 1.0 1.20 1.10 1.10 正常时间 0.175 0.190 0.055 0.613 0.792 0.217 0.172 宽放率 % 15 15 15 15 15 15 15 标准时间 0.201 0.218 0.063 0.705 0.911 0.25 0.034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智能电子产品的功能日益强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也日益紧密。电子产品向小型化,精密化的趋势快速发展。在任何的电子系统中,显示电路都是实现人机交互、信息显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秒表技术的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秒表是电器制造,电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国防、实验室及科研单位理想的计时仪器,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继电器、电磁开关,控制器、廷时器、定时器等的时间测试。目前所使用的电秒表大多是指针式或集成电路型的,结构相对复杂、测试功能单一。本仪器还具有实时时钟、整点报时、手动计时的功能。

历史教学空间时间研究论文

历史教学在生源薄弱学校的发展如何也值得历史一线教师探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对于现代高中历史教学来说,多媒体设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应该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充分的运用,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日常的教学当中。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历史教学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历史教学作用进行优化

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于历史教学来说,语言的描述还是略显枯燥和不足,很难将学生引入真实历史的回忆当中。例如,在教学《甲午战争》时,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进行播放,例如电影《甲午海战》和《甲午风云》,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所受的屈辱、将士保家卫国不惜牺牲的壮烈情怀,以此来触动学生的心灵,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其中的耻辱,以此来激发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操。

二、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成为目前我国教育的核心目标。相对来说,历史考试的内容难度也是越来越大,因此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我国的教学模式不得不发生改变以适应教学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将造福于整个社会。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的学习量进行最大化,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历史的质量。

2.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

对于现代高中历史教学来说,多媒体设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应该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充分的运用,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日常的教学当中。在对课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配合相关的影视资料和图片资料,以其图像效果和声音效果,给学生一种最为直观的感受,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历史的兴衰荣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已知的历史内容作为基础寻找相关的历史信息和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感和存在感,对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长久地发展。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在当今社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历史教学中的美育赵秀玲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2-20

2、师专历史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初探王玉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5-30

摘要:总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有利于扭转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困扰,也有利于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发展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进行教育方式的创新,才能使教学更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1高中历史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1.1“灌输式”教学模式

灌输式教学模式,简而言之,便是以老师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强调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一个被动接收的状态。学生的教学环节时刻处于老师的掌握之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应试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但历史全局观和辩证思维却难以得到有效发展。

1.2“论证式”教学模式

“论证式”教学模式主要指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以教材结论为主,采取归纳和分析的方式来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有着“照本宣科”的感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强的操作性,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记忆和整理思路,但同时这一做法也局限了学生的思路。例如我们在讲晚清改革派与传统守旧派之间的矛盾冲突时,老师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向学生传授慈禧太后对改良派的迫害进而说明封建王朝的反动性,却很少涉及甚至是完全忽视当时国内外的政治环境和改良的渐进性,这便容易对学生的思维形成误导。并且即使有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很难在实际考试中表达出来。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质疑精神。

1.3“表演式”教学模式

“表演式”教学模式主要指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在讲台“表演”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计划。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会像演员来对自己的动作和语言进行编排,思维僵化而缺乏课堂创新。这一教学模式更多的被运用到公开课当中。“表演式”教学模式中基本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仅仅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承载体呈现。

2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

2.1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师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呈现。师生之间加强课堂交流、互动,使问题在交流中得到探索。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问题的探索和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但是这同时也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对原本的教学内容进行准备和设计,同时也要对学生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与老师互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对历史的认知度,使自己的历史思维得到更好地发展。

2.2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模式是通过一定的情景构建,将书本知识和历史知识通过语言、动作行为进行历史画面的构建,使历史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景。在历史学习中既有英雄人物,也有历史事件,这些问题都可以给我们以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从这些问题入手,通过情景模式的构建来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的脉搏,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和文化归属感。

2.3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指在历史教学中老师通过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对历史形成自己的感悟和见解。高中是学生自我学习,思维和学习模式构建的关键时期。老师在教学中应当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规律和心理发展历程,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例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某一学生对西汉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有着深入的研究,我们便可以寻找资料辅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可以让其为大家进行一个讲解,起到一个示范性的作用。

3总结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有利于扭转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困扰,也有利于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发展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进行教育方式的创新,才能使教学更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谈谈历史图示教学的功能黄有为,楼建军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3-01

2、略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仇世林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2-27

高中历史课网络教学模式的初探近十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的进步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应用于中学的课堂教学中,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人主要就应用学校网络教室进行高中历史课网络教学的实践,谈一些浅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认知学习理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必须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理想交互作用方式以利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及合作性的发展。” 1999年随着校园局域网络的发展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应用于我校的课堂教学中,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高中历史课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消极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和探索者。这是通过学生自己发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这里的发现,不是让学生去创造人类前所未有的新理论和新学说,而是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对信息进行捕捉、加工、重组,通过积极的探索获得新知识。学生的学习超越了所给的信息,这一超越就是对历史知识归纳、分析,获得历史概念、探索历史规律,运用概念和规律解决新的历史问题,对历史的价值性的判断和估计。教学重心由教师传授答案转移到学生寻求答案。我们探索的历史课网络教学模式主要是:提供学习资源,指导自主学习;打造网络平台,展示自学成果;组织网上讨论,学会合作学习;设置网络检测,及时巩固提高;引导纵深研究,拓展创新思维。“五个环节”的网络教学新模式。第一个环节:提供学习资源,指导自主学习。设计制作好网络教学主页,是上好网络课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它不仅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立体、个性化学习的环境,也为教师在开放的渠道中增加教学密度,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提供了准确、生动、有针对性的指导。历史组充分利用“科利华”历史教学备课系统和东北师大、泰达平台的丰富教学资源,以及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资源,大胆尝试了网络教学软件的设计,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的历史网络教学软件有《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等多个教学网页,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网络检测《百题训练》两套,使其初具规模,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制作历史教学网页的框架模式。我们已经做成的历史网络教学软件,大多具备如下特点:第一,有明确的目的性。在设计软件时,首先考虑了可自学原则,如在每一章节的“学习指导”中提供翔实的材料,以使学生了解本节要达到的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感教育目标,了解本节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第二,内容的详实性与层次性。以教材涉及到的内容为中心,并选取相关信息适当加以延伸,按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网络教学环节,编制成相应的教学专栏。如“阅读材料”以教材为主,分大字和小字部分。大字为课本的必读部分,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或错误,配以小字作针对性的补充、说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图片图表”、“影视资料”等专栏使学生走入过去的时光,重温历史事件。“专家点评” 、“引申分析” 、“纵深研究”等专栏,集众多史学专家的智慧对某一历史专题作分析、总结,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这样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地融合,后来还充分利用校园宽带互联网的功能,有选择地连接,登陆相关网站,例如与“天津教研网”、“历史风云网”、“历史天地”、“历史星空”等相关主页的友情链接,使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第三,打造平台,展示自学成果。如“读书笔记”、“构建体系”“学生作品”等专栏,是展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利用word、PowerPoint、Dreamweaver、Flash等多种工具,梳理本章节的知识要点,并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认识方法、建立起“有别于”教材体系的“新”知识系统和“创造”出“新”的历史知识。第四,交互、反馈的多样性。“质量检测”、“专题训练”等专栏,是根据学生层次的差异即理解能力、综合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等级的思考题,进行网上自我检测。“专题讨论”、“网上交流”等专栏,是为学生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争论问题,提供自由、和谐、民主的环境。由于教师设计制作的网络主页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是数量大,而且还是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或几本教材和参考书为仅有的信息源相比,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空间,选择的自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不再被那仅有的信息源(教师或教材)牵着走,他们可从网络主页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的学习材料;学生有可能按照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安排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网络中学习还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表达和传播相结合,学生通过他所表达和传播的对象,使自身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防止“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调控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及时观察每一台学生机的屏幕信息或学生的操作情况。学生有问题时,可以通过学生机的电子举手功能向教师提出疑问或请求帮助。教师会及时知道每个环节教学信息输出的难易程度、数量和节奏,并做出适当的调整,使绝大多数学生易于接受。对于少数不能完全接受的学生,应采取其它措施加以弥补。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到某个学生身边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思想和学习障碍,把学生的学习心理、思维活动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师机来控制全体学生或个别学生的操作内容与操作权限。比如,布置自学思考题、解释共性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屏幕广播,让所有的学生机画面与教师机保持同步。在此环节中,由于与互联网的友情连接,个别学生有时会出现私自脱离网络主页环境,随意在其它系统中漫游的现象,教师要及时进行提醒,教育他们要按要求自觉完成学习内容。第二个环节:打造网络平台,展示自学成果。现在高中普遍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普及,使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大大增强,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字输入速度,而且掌握了上网、浏览、下载以及在网上发布信息的方法。设计编程、制作主页也不再是个别计算机爱好者的“专利”,不少学生不仅对计算机和网络非常熟悉,而且将其作为课余学习、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这样的条件下,多数学生愿意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大胆尝试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制作、展示自学成果。为此我们在网页制作中设计了“读书笔记”、“构建体系”、“学生作品展示”等专栏,展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学习成果,他们利用word、PowerPoint、Dreamweaver、Flash等多种工具,梳理本章节的知识要点,并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认识方法、建立起“有别于”教材体系的“新”知识系统和“创造”出个性化的、“新”历史知识。通过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最好和计算机老师配合,历史老师利用历史课布置成果展示的内容,计算机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课指导制作的技术与方法。这样做既解决了历史课时间不足的问题,又为计算机可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演练内容,取得异曲同工的效果。在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时,最好让学生自己介绍作品的设计思路,这样做既可以达到交流借鉴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享受到成功后的喜悦,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三个环节:组织网上讨论,学会合作学习。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在班级教学环境中交流是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而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适宜环境,也可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空间。因此,我们在设计历史网络软件时,特别注意将自主学习与集体活动结合起来,开辟了“分组讨论”、“专题讨论”、“网上交流”等专栏,让大家围绕某个问题展开师生间、学生间、小组与小组间,正方和反方间的网上讨论、交流和辩论,使每个人(学生、教师)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相互激发学习的灵感,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由于是在网络教室集体进行,还可以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当时间不足,或思维的火花产生碰撞时,也可以通过语言进行唇枪舌剑的辩论。这一环节中,教师具有群组编制功能和实施调控功能。教师最好课前把确立的讨论主题交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查找资料,确定自己的论点和论据,并形成电子文稿。如上辛亥革命评价的网络教学活动课时,教师提前两周向学生布置本节活动课的教学目的、课程安排和整体思路,让学生进行认真的准备。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基本观点,在计算机课老师配合下,利用计算机课,将其主要观点打成电子文稿,使讨论交流有的放矢。上课时,先通过浏览教师提供的网络主页,进一步充实完善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网上讨论平台,自愿进入最感兴趣的窗口,对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和得到的启示三个部分,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师在此环节中,一方面参与讨论,另一方面提示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评价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本国史与世界史的横行联系与比较,客观地加以分析。讨论一段时间后,教师又根据学生中“成绩是主要的,但也有明显缺点”、“失败是主要的,但也有一些功绩”以及“功过各半”等不同观点进行口头辩论,再次激起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火花,将讨论引向深入。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使中国在政治民主化上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有时一节网络课需要解决几个方面的认识问题,我们就采取分组讨论,小组归纳整理,然后大组进行交流的办法。这样既可以在有效时间内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言的机会,使问题讨论充分,又可以使全班认知汇总,对问题的理解达成共识。在这种“机机交互”的活动中,讨论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他们之间的讨论与观念的碰撞,是产生智慧火花极好契机。在这样一个自由、和谐、民主的环境中,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协作学习,通过对他人观点的认同与辩驳获取知识与经验。由此可见,网络信息的交互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四个环节:设置网络检测,及时巩固提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通过学生的作业或者课后的测验,才能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有个了解。而教学过程中,准确地进行反馈和调控是取得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关键性措施。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信息反馈功能,网络教学软件中可以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适量的检测题,教师利用网络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地对学生当堂知识吸收的情况有个定量、定性的分析,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深入、细致的讲解;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所收获,让每个学生的潜在才能和才华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了能让教师及时、准确地对学生当堂知识吸收的情况有个定量、定性的分析,我们尝试根据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设计网络检测、统计两部分:学生使用的是“检测”部分,教师使用的是“统计”部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找出学生所表现的行为与行为目标的差距,并依据诊测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不要强调统一进度,让学生自己把握,遇到疑难问题,教师可以及时提示,通过“疑难导析”窗口查找有关信息。对共性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口头讨论,教师加以点拨的方法突破难点。最近我们还针对高一历史期末会考复习,研制了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网络自测“百题训练”,学生不仅可以选择任一题开始,还可以在交卷之前任意修改;当学生交卷之后及时得到信息反馈,提交后不仅显示完成的时间,还能显示正确率和查找正确答案,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答题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师机上随机进行观察“统计”。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随着学生的回答与修改,表格中对应的答案也在随之出现或改变,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一目了然。当教师了解到全班的检测情况后,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所收获,让每个学生的潜在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可见,反馈系统是连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双向交互的纽带。第五个环节:引导纵深研究,拓展创新思维。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现代社会要求教育要与之相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又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广泛的交流帮助和高效适时的处理等条件。在历史网络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设计布置相关的研究性课题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登陆与历史课题研究相关的网站,搜集与研究相关的资料,通过分析比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逐步揭开历史的面纱,得到准确的结论,在于社会现实相结合,得出自己的认知和感受。例如:《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网络教学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织起来,确立研究的课题;通过网络去搜集研究的素材;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搜集到的信息;通过社会调查和他人交流,得到他人的帮助,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展示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过程中,学生始终以自主的精神参与,以积极的姿态开展研究。有能力的学生还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了《“洋务运动”与“东局子的变迁”》、《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等相关网站,通过校园历史网站发布网页,学生把自己的初步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供他人评论、质疑,从而使问题解决得更为圆满;通过网络借鉴和交流,学生能从他人的思想中得到启发,从而产生新的见解和观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题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技术的指导者。教师的责任将更大,不仅面对知识,更重要的是面对人和社会,通过参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升华和提高。综上所述,网络教学基本体现了“个性化”、“协作型”、“反馈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其中:第一、二个环节中“个性化”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差异问题,体现和发展了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发挥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在人机交互的活动中,提供展示“个性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真正实现了因人而异的教学效果。第三个环节中“协作型”教学模式,侧重解决较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如落实分析、综合、评价等学习目标,在机机交互的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体验合作学习、思维碰撞后的快感。第四个环节“反馈式”教学模式,侧重解决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惑答疑。第五个环节“研讨型”教学模式则是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扩展和发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历史问题与社会现实问题,开拓创新思维,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这四种网络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变化,教师的作用、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真正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几乎是把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用高超的技巧将学生的才智与计算机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密切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学时间的无效消耗,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和知识密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吸收知识的速度,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力,训练、强化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独立探索精神。总之,历史网络教学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沃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习者,初步具有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综合、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比较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研究与合作学习的态度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整体素质的提高都会产生终身效应,也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这是我自己写的论文,现已经退休了,给你可能会有用。

研究生论文答辩时间

研究生毕业答辩一般在6月份。

论文答辩流程

1、学员在论文答辩会举行前,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

2、答辩开始,老师宣读答辩小组名单和答辩规则。

3、学员概述论文标题及选题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4、提问完后,有的学校规定,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15-20分钟后,再当场回答,而有的学校规定,学员应当场作答。根据学员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5、学员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6、召回学员,由主答辩老师当场宣布答辩结果并进行小结。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八大问:

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从哪里了解到这个课题的?

2、你这个课题是否前人已经研究过了?是否太过于过时了?

3、你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太过于简单了?

4、你研究出了什么东西?对于实际市场中是否存在指导意义?

5、你在研究本课题的时候是否发现了和你的论文结果不同的意见,对于这些意见你是怎么理解和处理的?

6、还有什么问题是自己没有搞清楚的?在论文中没有表述透彻的?

7、目前关于你这个课题出现了XXX的热点,你为什么没有将其归入你的论文内进行研究?

8、老师会针对你的论文和其所擅长的学科知识结合来提问,内容未知,随性而为,故请务必万全准备,至少完成上述问题的逐字稿回答,以及下述的毕业答辩自述。

时间不是全国统一的,时间都是本校教研室,根据专业特殊性而自己确定的,一般都在5到15分钟左右。

一般答辩都分成,讲述自己论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打分四个环节。有的答辩是一次提几个问题,可以下去准备几分钟再上来回答,有的答辩是随问随答,这种难度会高一些。

论文的题目当然是几个月前就和你指导老师商定的,在你专业领域内,选择你有兴趣并且他认为有价值的题目。

所有学生必须一个个的过,但是,一般都是答辩小组形式。比如一个班,50学生分成五组,每组五个答辩老师。文科的一般半天或者一天就完毕,论文的准备因专业因人而异,文科的准备都是比较短促的。答辩前,提前几天好好熟悉下自己的论文内容,并且扩展下最近本专业的进展(如热点的案例)是很必要的。

研究论文的时间分配

一般情况下写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再加上资料的获取,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但对于提前外出实习的人来说,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就没那么多了。所以,他们在写的时候,大都是用零碎的时间写出来的。一旦学校要查重论文时,他们会格外忙碌。如果重复率特别高,仔细修改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因此,掌握写作和修改的正确方法就变得特别重要。以下是几种可以节省工作时间的方法。你查重后会拿到一份报告,你可以看到重复部分会被标记在你的论文报告上。然后我们只需要修改红色字体。可以调整主谓宾的顺序和整个句子的结构。当我们可以进行二次查重的时候,重复率就不会如此之高 。知网查重规则连续13个相同字符将被认定为抄袭。论文查重中应注意的问题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有免费的论文查重机会,所以在查重论文中要特别注意这个机会。前期多积累,获取数据,为后期修改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初检重复率不是很高,我们就没有必要为此担心太多,把红色字体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1.定制生活目标,按照重要程度排序

为你的生活制定目标,如果你一直漫无目的地过生活,那现在至少该想一个了。目标对有效的时间管理是很有用的,就像是大海中的航行方向,确定你生活地走向。如果你有太多的目标,那就认真的管理它们。你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都需要目标。比如工作,健康等。

每一天,你都要有一个首要的目标。对多数人来说,这是工作的目标。但是,如果你身体健康有问题,那么健康就成为你最大的目标。

2.集中精力完成最重要的任务

有了目标后,就要制定完成目标的任务。如果你的目标是健康,那你就要每天尽早煅炼身体。

3.每时每刻铭记你的最重要的目标

如果你的目标过多,那么就每天优先完成最重要的五个目标。最好把这五个列一个优先顺序表。

4.用金钱衡量时间

如果你知道你的一小时值多少钱,时间管理就变得容易得多。如果一小时值600美元,那么你就知道了在脸书上浪费的30分钟相当于300美金。

5.不要太执着于完美

你想把每一件事都做得完美无缺。但是,完美只能浪费时间。在适当的时候放手不是一件坏事。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安排论文写作时间的相关分享,送给各位小伙伴们,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哦!

我们经常听人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没有计划就会像无脑苍蝇一样,对于论文写作也一样成立。在你开始动笔之前,最好能在脑子里用可视化的方式把具体的任务细分,这样执行起来更容易,也能确保论文写作会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避免写到一半搁浅。

一、计划的内容计划的核心包括目标、措施、步骤,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计划的三要素。目标--做什么?本篇毕业论文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的指标。

措施--怎么做?要求确定执行计划的具体办法和途径。

步骤--何时做?制定毕业论文写作的整个进度和安排。

这部分是论文写作计划的主体,其中包括获取材料的途径、方式及需要的时间,阅读方式、整理研究方法和期限,拟定提纲撰写初稿的进度。此外,还应考虑研究经费,进行物力、财力的预算。

二、写作日程表编列协作日程表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筹划,避免前松后紧。院校专业的不同,水平,经验方面也有差异,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时限,也没有什么统的格式。某学校的写作8程表安排如下:确定选题 2周实践、实习,搜集材料 4周制定提纲,拟定论文框架 1周完成初稿 1周征求意见,修改论文 1周定稿、誊清、装订 4天做好参加答辩的准备 3天总体上需要10周时间,若是从4月上旬开始,可在6月中下旬结束。

  • 索引序列
  • 论文研究时间词
  • 秒表时间研究论文
  • 历史教学空间时间研究论文
  • 研究生论文答辩时间
  • 研究论文的时间分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