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产阶级而言,如果说上个十年是低价实用需求为王的时代,那么现在我们可以确信地说,的,时代变了。消费不再是简单地为了满足生活所常,用商品抚慰情,在消中得到共和慰,显生活态度,人们开始愿意为情绪、氛围,生活品质花更多的钱,消的型升级正悄然发生着,老牌品通过改头面而焕发新生小众潮牌层出不穷,性冷的风格成为新生活方式,高性比产品不再是低竭代名词。
新时代的中产阶级消共同呈现出多元化、百花齐放的局面和态势侈品牌走下了高贵冷的神坛,从一项高收入群体的专利转变成不少中产阶级人士求高品质、个性、乃至艺术的选择。中产阶级购买品的热情异高就2018而言,中国人消费了近三成的全球修品,像Gucc这样的传统增侈品牌,在近几年引爆了一个又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流行趋势、焕发了断的生机。
除此之外小众设计牌也势而上,完成了一波令人的逆中产阶级,尤其是中等收入年轻人,已经不满于似仅带来高品质的主流品牌,他们有热血的温度和强烈的情感表达需求,世界于他们是光陆画的,折出来的白然也是更强烈的个性化表达。受众小,精神力,恋应彰显,这些标签让似V靠口口相传和明星客户生存的小众断牌,也开始在全球各地拥有自己的店箱,默无闻砌速扩广大受众及销售额。此外,高性价比产品依然毋置疑地备受中产阶级消费者的建爱,中产阶级的洞贵选择似乎比以前任何时候帮更理性,更清醒了,在中国最大的知识分寧和问答间站知乎的消责购物专栏里,得到关注和参与最多的往往是要“有些推荐的高性价比家居生活用品”等问题。
高性价比作为左右中产阶级消费选择的量因满,也绝不再显顺价的代名闻,而是产品使用体验和洞贵回的保证。优衣库、小米,可以说就是通过高性价比打出一片天下的典型案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产阶级实现了从五件害向全费家用电的历史性迈进:在新的时代,高水平,多样化的需求又使消费世界大放异彩,中产阶级所展现出来的积极自信,想爱全爱,强得愛自己,向往笑好物的生活态和生活热僧,似乎从没有改变过,这在推动责转变的同时,带给了世界无限的精彩、斑斓和趣味性,下一个五年、十年,五十年,中产验级又会始我们带来怎样的洞惊呢?让们拭目以待!
随着国内中产阶级的群体不断壮大,中产阶级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属于社会精英阶层,收入可以将生活提高到不错的高度。作为中产阶级的鼻祖“欧洲中产阶级”的生活大概是什么样子,我们来做一些了解。 16世纪左右,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经济也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欧洲中产阶级新兴。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中产阶级迅速地崛起,数以亿计的低收入阶层跨入中产阶级的行列。对于如今的社会形式而言,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都在渐渐向中产阶级靠拢。在生活支出分配方面,欧洲的中产家庭除了房子是最大的投资之外,他们会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下面就来为您详细介绍一下。一、饮食支出 过去几年来,欧洲中产阶级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最主要的支出项目还是在食物方面,每年花在食物上的费用大约占家庭总花费的15%。 欧洲人的饮食方式被称为地中海饮食,饮食结构中包括橄榄油、坚果、红酒和瘦肉蛋白。这种饮食方式是预防慢性疾病最好的方法。同时,作为一种饮食的辅助手段,营养补充剂也在中产阶级圈里越来越流行,很多家庭都会在自己的一餐或者两餐中服用,推荐国内的朋友可以购买西班牙的BECHI,这个品牌在京东和网易考拉都有自己的官方店了,买些营养品来预防各种身体不适和保健身体。二、教育支出 相对于中国来说,欧洲人花在教育方面的成本并不高。孩子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免费的公办学校可以上,不收或者只收很少的学杂费。孩子成年之后可以自己找工作养活自己,更加不需要父母操心了。 但是中产阶级普遍对教育有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公立学校,更多中产阶级青睐于昂贵的私立学校。因为私立学校代表着更悠久的文化、更高质量的教育水平,而且商学院、建筑学院之类的多是私立学校,所以对于欧洲的中产阶级来说,教育也是家庭生活支出的一大部分。三、旅游支出 定期外出旅游度假绝对是欧洲的中产家庭每年都不能缺少的活动之一。欧洲的福利体系相对完善,每年都有天数不少的假期,旅游的钱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也不是问题。世界那么大,可以随时出去看看。一般的欧洲家庭一年至少出国游一次,大部分家庭一年会有至少三次旅游。不少欧洲人甚至觉得旅行和度假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四、置装支出 虽然欧洲的名牌时装享誉世界,但是绝大多数欧洲中产阶级家庭都是更倾向于购买非常普通的牌子。不在衣着方面大摆排场,而是讲究舒适、得体,适合自己就好。相对于置装支出,在满足基本社交以后需求后欧洲中产阶级更想把钱花在旅游方面。五、运动支出 调查显示,高达八成的欧洲中产阶级把健康当作人生目标之一。每个人至少都有一张健身卡或者高尔夫球俱乐部的会员卡,在休息的时候还常常进行一些骑马、登山、滑雪、潜水等运动。这些高逼格的运动绝对是欧洲中产阶级的一项重要爱好。六、精神文化支出 欧洲的中产阶级已经拥有足够的物质基础,自然就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和生活品质了。大多数中产阶级晚上都去看看芭蕾舞、听听音乐会,休息日在家里喝喝红酒、品品咖啡,去画展买几幅有格调的画、学习弹钢琴、学几门小语种等等。这些都是精神文化支出的一部分。中产阶级对于精神文化的支出,很大程度上是整个社会文化保持趣味的基准。
中层进行女性的消费特征,就是她平时购买的产品都是比较注重质量的,比较注重品牌,另外,高端产品也会偶尔消费一下
一、新晋中产阶级年均可支配收入2万-4万美元年龄主要在26-35岁职业主要为私营业主、自由职业者、一般白领大部分已婚,部分拥有孩子,且孩子年龄较小大多受到良好教育,且家庭(父母辈)环境较好他们偏好的品牌:时尚品牌:Coach、MichaelKors汽车品牌:VW、丰田腕表品牌:天梭、西铁城酒店品牌:假日酒店、华美达他们对于消费的核心需求:对自己——希望有一个地方可以进行放松和休闲,缓解工作压力,享受高品质服务,无需考虑过多对家庭——抓住机会与家人和孩子相处,期待更多的家庭时光,乐于与其他家庭进行交流对孩子——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对孩子呵护有加二、都市新贵年均可支配收入4万-35万美元年龄主要在31-45岁(70后为主)职业主要为私营业主、高级白领、小型企业主、专业人士大部分已婚,且拥有孩子。拥有强购买力,注重投资他们偏好的品牌:拥有广泛品牌知名度,注重品质,需要彰显身份的象征时尚品牌:LV、Gucci、Armani汽车品牌:别克、标致腕表品牌:泰格豪雅、浪琴酒店品牌:万豪、喜来登、君悦他们对于消费的核心需求:对自己——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悠闲时光,期待更多定制的个性服务,追求身心平衡对家庭——均衡分配留给家庭和个人的时间,与家人保持亲密互动对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拥有自己的见解,更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自身兴趣爱好三、上层中产阶级暨富裕阶层年均可支配收入35万-100万美元年龄主要在30-60岁(60和70后)职业主要为金领、大型企业主、精英白领、企业高管大部分已婚,且拥有孩子(孩子大多已成年)拥有较强财务安全感,即对价格标化和经济环境负面变化敏感度低他们的偏好的品牌:高端系列品牌,与自身气质相匹配,追求真正的极致时尚品牌:Burberry、Chanel、Dior汽车品牌:梅赛德斯奔驰E系、宝马3-5系、奥迪A6腕表品牌:积家、宝玑、浪琴酒店品牌:四季酒店、柏悦、JW万豪、艾美他们对于消费的核心需求:对自己——追求高品质精致的私人服务,更乐于参加各类社交活动,结识更多朋友拓展交际圈对家庭——更关注能够为家庭带来什么,常处于家庭主导地位对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的实际能力,逐渐训练孩子融入各类社交场合,学会更多礼节提到中产阶级,不得不提到两个专业词语:新世代:出生于80,90,00后的人群。上一代:出生在50,,6,70年代的人群。从年龄看,新世代将带来65%的消费增量。新世代与上一代比较,这些人从小就较少缺乏不安全感,和美国这一代人比较类似。他们不会仅仅因为产品的价格低廉而付费,而是为服务,个性化,甚至小众化商品付费。这也将深远影响着消费品市场的未来。首先,品牌集中度肯定会提高。其次,商品小众化也是一个方向。最后,服务型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也就逼格越来越重要。要赢得更多的中上层中产阶级以及富裕阶层消费者,企业仅关注一线大城市的聚焦战略会失去一部分相当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为了抓住这股快速发展的消费新力量,企业必须更多关注二三线和中小城市。与一线城市消费人群的“见多识广”和“眼花缭乱的选择”所带来的过分挑剔与喜新厌旧的特点比较,其他低线城市人群反而更容易追逐,推崇和接受国际化生活方式理念,与此带来的是较高的忠诚度。
---名称的合法性:中产阶级这个名称在中国无论是官方和学术研究主流均未获得承认。目前普遍所采用的是框定在经济范畴的模糊名称‘中等收入阶层’。主要原因应与政治性质有关,在马克思的理论范畴中,阶级与政治是密切相连的。中产阶级在英文中也称为资产阶级,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共产党的政治纲领颇有冲突。而不少学术界人士则认为,中产阶层在中国时间很短、数量有限,远不能称之为阶级。所以中产阶级这一概念在中国更多的变成学者争议、媒体炒作和国外学者研究概念。 ---消费文化、尤其是阶层的消费文化在中国是否已形成。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依照大多数学者们的看法,消费文化是伴随着消费社会而出现、后现代社会或文化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而中国目前仍处于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化过程,某些区域甚至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前现代化阶段。是否开始出现消费社会倾向,社会阶层的消费文化倾向是否浮现?不少学者对此仍持否定态度。此时提出并研究中产阶级消费文化似乎为时过早。 ---中国正处在社会分层的活跃期,中产阶级经济成本低廉(国际水平的横向比较),消费文化的构成与边界还相当模糊。这既显示中国中产阶级的发展或许如同其经济发展奇迹,呈现超常规的特征(基本背景是政治与政策上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扼杀局面。若中国的领导层能够向亚洲其他新兴国家那样,对中产阶级采取扶持倾斜政策,中产阶级在中国的发展会出现更快的格局。从中共16大以来,国家政策对中产阶级倾斜的趋势开始逐步显现)。也意味着中国中产阶级及其消费文化的阶层特征尚不明朗,这更增加了阶层群体文化的研究难度。 笔者在此将中国的中产阶级作为一个特定的阶层提出来,并非想赶文字的时髦;而将焦点聚集在这一新兴社会阶层的消费文化上,也不是主观臆想的方式。而是基于以下的两个基本预设。 两个基本预设 ---中国社会将会沿着三级社会的路向发展,中产阶级在中国将成为重要的社会阶层,并将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的主要影响力量。 ---在全球化和外来消费文化(特别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新的消费文化正在中国形成,中产阶级将成为中国新消费文化的形成与引导主体。 一、中产阶级及其消费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1、萌芽期(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 产生背景: 普遍的看法中产阶级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虽然这个观点仍存在争议。但社会的中间阶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并能称之为阶级,的确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扩张而出现。顺着历史的主线探索,中产阶级在中国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清朝晚期,伴随资本主义在晚清封建社会的萌芽、外国势力与新文化思想的引入、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变,即中国现代化的启动而浮现。以下三方面因素对中国早期中产阶级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是19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和1898年的戊戌维新。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缓慢走到半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化社会。从地主阶级洋务派中脱离出来一部分人,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形成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到19世纪末,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维新思想也有了进一步发展。满清政府在面临一系列内外压力下,因光绪皇帝的支持,由梁启超、谭治酮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主张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臻于富强。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对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培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是外国势力进入与新文化思潮的形成。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开放门户,西方经济、文化、宗教势力进入,中国社会开始出现外资雇员。1845年,外国在华的第一家修造船舶的工厂——广州柯拜船坞成立;同年第一家外资银行——丽如银行在广州设立分行;到20世纪30年代,外国资本控制的企业,占有中国生铁产量的95%,机械采煤、发电、棉布、卷烟均在50%以上;而金融业外国银行的总资本,包括总行在国外与设在中国境内的,则相当于中国银行总资本的3.3倍。 在外国经济势力入侵的同时,文化、宗教入侵也在进行。一部分外国哲学、文化、科学技术作品也陆续被翻译引进到中国,并慢慢地从学术圈向社会扩散。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新文化思潮的形成有很大的启蒙作用,并催生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这些都有力的促进了中国现代教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开始出现教授、编辑、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律师等新兴职业。 三是工业化的萌芽与新兴产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被培育。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通商口岸的增设、内河轮运的扩大、铁路的兴建、新式工业的兴起以及出口贸易的增长,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中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全国新式工厂已达3100余家,产值占整个手工业的25%,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比重10%左右。同时,伴随着农产品商品化和商业性农业的扩大,封建经济与商品经济联系的加强、农民两极分化的加剧和富农经济的增长。20世纪,全国富农户数约占全国总农户的6%。 早期中国中产阶级的基本构成◎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杂业主、富农(农村) 1949年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 ◎官僚资产阶级---大地主◎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无业者与游民 早期中产阶级的消费举止与消费文化 人们对‘文化’、‘消费文化’的理解一直存在许多分歧。在这里,笔者选择了一种能在许多学者研究论述中发现的看法。消费文化是引导和约束消费者消费行为与偏好的文化规范。人们的消费举止主要受他们的文化影响。它通过人们的消费行为体现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二是社会群体关系。第一种含义中,消费作为一种个人的需求和选择,直接体现消费者的个性特征;第二种含义则意味着消费并不仅仅是个体的行为,它已成为身份辩析和社会群体认同的方式。有关这些论述,可以从不同角度在消费与文化研究学者们的论述中发现。 “文化举止研究学者们颇为一致的看法是,文化创造行为举止的规范,因此,在文化与消费举止方面有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现实联系。(汉姆特.斯威特;迪安娜.祖拉第;1998,第6-7页) “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物质状况,是我们所穿、所听、所看、所吃,文化就是我们怎样看待我们自己与别人的关系”(魏立思;1977,第184-85页)。 “消费文化指出商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消费文化诚如它一贯的承诺,能更明显地养成人们的个性与他人的差异”(费瑟斯通;1991,第87页)。 “消费是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不仅于物,而且于集体与世界),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应的方式。我们整个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鲍得里亚;1998,序言)。 道格拉斯和伊斯伍德认为,任何对物品的选择本身,都是文化的结果,也就造就了文化。人们透过消费与其他消费者沟通,而这些文化消费的行为累积起来就构成了文化的创制。这个系统根本的基础与意义来源,以及消费文化所要真正传达的,乃是一个潜藏的认知秩序(1996,第52-68页)。 对布迪厄来说,在商品文化中的品位是一种阶级标志。(费瑟斯通;1991:第88页);布迪厄的研究指出‘文化消费同时还生产、维系与再生产了社会的区分和差异’(史都瑞;2001,第59页)。 不少学者认为,消费文化是伴随消费社会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当鲍得里亚创建性地提出消费社会的概念,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就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消费文化亦引起人们的热情关注。“消费文化,顾名思义,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认为大众运动伴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实践活动的重新组织。”(费瑟斯通,1991,第113页) 在此笔者想提出争议的是,消费文化‘指出商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并使‘商品作为一种中心元素去解释我们的社会’(费瑟斯通: 1991,第1998页),重构人们的消费行为准则,大规模的商品消费是其必要的基础。但是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作为引导与约束消费行为的文化规范和价值取向,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关系,它应该是自从有了商品交易行为和社会群体以后便开始逐步形成,如同商业文化一样。由此,中国早期中产阶级亦有其消费文化的萌芽。 传统的中国社会就文化发展与消费模式看,两大因素对其消费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是从文化的根基看,中国传统的消费文化很大程度上受着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的核心“仁、义、礼、智、信”在中国传统消费文化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弹性、中庸、重视人际关系与礼仪、信誉、义气与信任关系高于契约,尊重历史沿革规则等是儒家商业文化的特征。 二是从形成的环境看,中国长期以来是处在短缺经济状态下,节俭实用的思想与勤俭的生活方式一直是中国社会消费文化的主流,消费需要与欲望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这其中当然也与世界所有国家一样,存在统治阶级的奢侈消费模式,但毕竟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小部分,并不构成社会消费文化的主流。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上半叶,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仍是当时主要的经济特征。从整个社会的消费模式看,传统的节俭实用、满足生存基本需要的消费模式仍为主流。但伴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一些与中国传统消费方式和文化有很大差异的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在当时的中上阶层出现。 如留声机、自鸣钟、电影、霓虹灯、火车、电报、机动车等新技术产品的出现,商业与娱乐方式的变化;广告和时尚杂志的出现,从时间、空间、感官、概念上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电影院、歌舞厅、咖啡厅等消费场所开始在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的沿海城市出现,有一定经济能力又追求新鲜感的人开始通过这些与传统中国消费模式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生活品位。如民国时期,上海、广州、青岛等地中上阶层建造的深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的花园别墅;一批面向知识人群的报刊杂志书籍的流行;城市中产人群开始以看电影、喝咖啡、品尝西餐、穿西装、举行西式婚礼、舞会等形式展开社交活动,并形成不同群体的社交场域。30年代的日历上所出现的身着传统旗袍玩高尔夫的时髦女性图片(Karl.Genth;1966)。三、四十年代中国的大中城市已形成一定的消费水平和规模,文化消费、休闲消费方式在当时社会中上层开始流行。 在中国中产阶级萌生的早期阶段,中产阶层的数量有限,严格意义上尚不能称之为阶级,或者称中产阶层更为准确些。这一阶层的消费方式与文化尚在培育形成阶段,处于传统的中国消费文化为主体,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刚刚侵入并缓慢互相作用的过程。是中国首先接触和接受现代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阶层,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这一阶层产生反‘传统’的倾向,乐意采纳现代和西方消费方式以显示‘新潮’,迎合中国当时的变革背景。严格意义上分析早期中产阶级还未形成阶层文化特征,但在城市、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这一阶层的文化开始形成一定的影响。 然而,随着中国政局的变化,1949年以后,尚处于萌芽状态的中国中产阶级与其消费文化很快夭折。 2、去阶层化(Destratification)的消亡期(1949—1978) 1949-1978是一个以平均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去阶层化”阶段,在这一段时期,中国的阶级分隔在财产、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含义上是比较模糊的,在政治含义上则相当清晰,明显的区分为无产阶级与(已被打倒的)资产阶级。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在这一段时期中国是处于一种无阶级社会状态,许多学者将其称为‘去阶层化’阶段。 阶级在新中国的消亡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是消灭剥削与压迫,建立一个平等的无阶级社会。因此,共产党取得中国大陆的领导权后,采取了一系列的运动与措施来实现建立一个平等的无阶级社会的目标,使得剥削阶级、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等作为一个阶级均已不复存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阶层的基本结构是:工人、农民、干部(包括知识分子)与军人。 中国当时的社会结构状况 社会经济制度取向是计划经济,政府是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给者。生活必需品通过政府发放票证实行定量配给,整个社会基本是处于一种商品供给不足的短缺经济状态。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形式取向是国有(公有)和集体所有制,私有经济基本不复存在。 从社会制度结构看,中国实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身份制度,这一制度通过职业与单位、农村与城市的不同分野地界定了社会成员身份。由于户籍、单位制度的限制,社会处于低流动的高封闭状态,社会成员身份的改变亦相当困难。主要的变更渠道是参军(并在一定年限后取得了干部身份)、招工和进入大学(当时的大学基本属于精英教育,能够进入的人十分有限)。 社会分层与中间阶层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分层状况,从阶级等级的角度看,主要的界定是人们的政治身份,两大分野:无产阶级(包括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作为联盟的农民和其他身份的社会阶层);资产阶级(被打倒的地主、资本家、军阀等,统称:地、富、反、坏、右),但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亡。 从财产与收入结构看,中国当时的收入差异较小,私有财产被排弃,除薪水外,基本没有其他来源,大多数人处于‘平均人’的消费状态(卢汉龙;2000,10),因此经济分层差异不大。 综合因素看当时中国的社会分层状况:位于上层的是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按照共产党当时的划分标准,是行政级别在13级以上,毛泽东等最高层领导人是3级)。这一阶层基本属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权阶层,能够享有较好的住房、电话、交通工具、医疗保健、疗养、公务旅游等消费生活服务。但自主消费能力和消费的空间很小。 中间阶层的构成主要是党政军中层领导干部(行政级别14-22级);知识分子;企业领导人;高级技工等。中间阶层的工资月收入大约是在56元—180元之间。 下层阶层的构成主要是普通工人;农民、不同行业的低层职员等,是中国社会占比重最大的主要阶层。 而位于社会底层是剥削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敌人,称为地、富、反、坏、右的坏分子组合;无业游民等。 当时中国的消费状态与消费分层 整个中国社会收入的相对微薄导致绝大多数人(包括中层和一部分子女多、家庭负担重的上层)消费支出主要用于生活必需品,一种维持生存需要的基本消费模式。社会收入的平均化也导致整个社会消费平均化,卢汉龙的研究中曾指出的‘大众化’的消费模式与消费平均主义:绝大多数居民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菜,平时一样挤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上班,周日一样的呆在家里洗衣服或走亲戚。(2000,第13页) 供给严重不足的短缺经济导致市场选择的缺乏、消费空间的狭窄与单调。公共娱乐匮缺,旅游、住宅电话、私人汽车都是与职务相联系的高级奢侈消费,电影院、公园和简陋的饭店是人们主要的休闲场所。即使是当时社会的相对富裕阶层(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高级知识分子等)能够消费的产品十分有限。 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作为家庭主要大件耐用消费品显示着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分层,按照当时中国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看,购买一个‘大件’需要全家好几年的积蓄。因此能够首先拥有这些耐用消费品的往往是收入或社会地位在中等以上的‘阶层’。而住房、电话、汽车等‘奢侈’消费品的拥有也是当时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志。然而,这一类的‘奢侈’消费产品基本都未进入消费市场,作为国家分配与控制品主要与这类消费者的政治地位和行政级别直接联系起来。 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的中产阶级,社会中间阶层主要是政治地位与职业和行政职别的分类群体。在消费欲望与需求受到很大约束的短缺经济状态下,社会的中间阶层除了生活消费稍微宽余以外,其消费行为与品位与大众并无区别,基本上也没有形成特别的消费观念。用社会学家提出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政治资本与文化资本通过消费行为实现积累并取得社会地位提升的观点看(布迪厄等),能与消费行为有所联系的只是政治资本和一定限度的社会资本,经济、文化资本与消费行为的联系相当微弱。 重新成长期(1978-现在)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政策,中产阶级得以在中国重新成长并迅速发展。从回顾的角度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目标:一是逐步接纳采用市场经济制度,并逐步接纳财产的私有化;二是使中国经济逐步纳入全球化的轨道。这一政策取向使原有的国家垄断与配置资源的制度发生变化,多元的资源配置体系导致资产拥有者发生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形成,直接促进了中产阶级的培育。在政策、经济、社会、文化多种因素的合力推动下,中国的社会结构出现了巨大的变迁,社会分层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社会财富与个人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的消费广度与自由度急剧扩大。正如戴慧思等所言,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消费革命(2003,第7页)。伴随着市场化与消费的迅速膨胀,消费社会的特征在中国逐步显现,在社会的大变动中,新的消费文化在中国社会也正经历一个重构的过程。 二、从‘新富阶层’到中产阶级—阶层与消费文化的新变迁 从1978年到现在,26年的时间中国社会结构处于大的动荡和调整阶段,社会阶层迅速分化,作为社会中间阶层的中产阶级被培育并日益壮大。依笔者所见,中国中产阶级的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78年至1992年旧中间阶层/新富阶层(这一阶段衍生的中间阶层是否能称为中产阶级仍存在很大的争议。若从社会学分层角度,即经济、教育、文化综合因素考虑,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人不能列入中产阶级框架。但若从经济学分层意义看,即收入与消费角度考量,他们又是现代中国最早进入中间阶层的群体)。二是1993年以来至今形成的新中间阶层,是比较符合中产阶级基本定义的社会群体。这样的划分,一方面切合本文的特点,从历史的主线探索中国中产阶级及其消费文化的发展轨迹,构成中国中产阶级消费文化的纵向沿革体系;另一方面,新富阶层作为现代中国中产阶级形成阶段的特殊产物,是不应该被忽略或全面否定的群体。 1、‘新富阶层’被培育(1978-1992) 产生背景: 1978年开始中央政府政策逐步转变,尤其是所有制的改革,使中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在消亡了近30年后再度复苏。从政策变动轨迹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解禁农村工商业;1979年2月,国务院批转第一个有关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1982年,个体经济首次进入宪法;1988年,私营经济的提法首次出现在宪法。政策的变动直接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由于当时个体户的名称并不好听,所以能在国营、集体单位发展的人不会选择这一行业。大批返城知青,城市闲散人员、包括一些劳动教养、刑满释放人员等未能在国有、集体企业谋到职位的人员和在原有在国营、集体企事业单位离退职人员、乡镇农民等构成了个体、私营主流。 同时,共产党调整了收入分配政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希望以此打破大锅饭的平均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一观点在当时深刻触动人们对财富的重新认识。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中国,税收、行业经营与管理都存在很多制度上的漏洞。使得经营制度弹性、最早实现资源与市场相结合的人从税收和其他政策中享受了不少好处,甚至是政策间隙与漏洞,迅速实现了资本的积累成为新富阶层。从1978年到1992年,处于经济发展上升阶段的中国衍生了大量的新富阶层。 新富阶层的构成: ◎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主、◎拥有一定权利的干部◎部分国有(集体)企业老总◎某些特殊行业的职员、经纪人、各类明星◎靠非正当生意起家的‘暴发户’ 特征: 细分中国‘新富’阶层,基本分属三大类型: 一是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主。是‘新富’阶层所占比重最大的群体。这部分人在原来的社会结构中大多处于底层,属于社会外缘与边缘层的体力劳动者群体(体力经济精英)。他们因最早与市场相结合,从而在市场体系下获得明显的经济利益。这部分人普遍缺乏良好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这一类型的新富,其财富的积累有两种状况:一种是靠勤奋、节俭起家,并较好的把握政策与市场的机遇,由小至大逐步实现财富积累。如被福布斯列为中国首富的刘氏兄弟就是靠养鸡起家。另一种是依赖法律与政策的不完善,在法律盲点或不合法的渠道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实现财富敛聚。 二是有一定权利的干部和国有(集体)企业领导,某些特殊行业的职员,各类经纪人、各类明星。大约应占‘新富’阶层比重的20%--25%左右。这部分人的财富积累比较复杂。1993年以前,中国干部(包括国有、集体企业老总们)的薪水差距还是很小。按照正常的收入看,他们的消费水平只能略高于比一般民众,但远够不上新富阶层(当时社会对新富的评价标准是80年代前、中期的万元户,末期的10万元户;90年代上半期的百万元户)。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中央政府尝试了多种资源控制模式,这样分权—控权的不断转换使握有一定实权的政府官员与企业领导人,某些特殊管理部门的职员,如工商、财政、税务、海关可以实现权力、资源与钱财的交换,透过‘寻租行为’聚敛财富。同样,一些身在短缺资源行业的职员也能利用其行业的‘强式地位’实现资源与金钱的交换,迅速暴富。 三是靠非正当生意起家的‘暴发户’。中国的市场经济转型是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共产党至创建以来一直未采用过市场模式(延安时代直到解放初期的供给制;统一政权后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因此制度构建、管理、法律与税收制度的均处于薄弱混乱状态。这就使得许多人可以钻政策与法律的漏洞,通过走私、、毒品交易、盗版、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获取高额非正当利润。这种现象至今也还存在,在高额利润诱惑下,总有人不惜代价的冒险,只是今天中国政府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并在逐步完善制度构建,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暴富的机会已不那么容易。 早期的新富阶层大都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属于文化资本贫乏的群体。由于自身与社会的多种综合因素,他们的财富来源与社会地位基本不被社会认可,用韦伯的‘收入、权利、声望’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理论来考量,新富阶层的财富、权利与声望处于脱节状态。中国的民众与学者们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新富’阶层不能称为中产阶级,认为这些人的财富根基大多不是来源于正当渠道,可能会因为制度与法律的完善而失去中产的地位与财富。新富阶层的后两类可以说是属于这种状况。而第一类群体则与19世纪西方国家由小店主、小商人、小企业主为主体构成旧中产阶级的情况比较类似。只是中国20多年的迅速发展将多种社会发展形态与阶段集中和浓缩在这一特定的发展时期,制度构建又远跟不上社会发展进程的需要,从而使得资本原始积累的不合法与灰色特征更加明显。 因此,人们的这种心理一部分是基于新富阶层中某些群体的财富积累过程的不合理;另一方面也与中国数千年的财富积累大都是在特权与奸诈的基础上形成,加上财富平均化时期对‘富’的不断打压。使人们对富裕的方式普遍有一种定势的认同有关。 2.中产阶级的形成(1993年以后) 1993年以来,是中国中产阶级真正形成与迅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中产阶级在中国的发展与共产党的政策密切关联,并只能在市场经济的制度下成长。而中国共产党14大所确立的社会经济发展框架,是中国全面进入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它可以说客观上为中产阶级在中国的成长扫除了障碍。 产生背景 1989-1991年,在政治环境、政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包括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进入低谷。 1992年,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发展就是硬道理’的主张。同年10月,共产党第14次代表大会全面确立市场经济框架,并将中国所有制形式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单一形式修订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混合形式。私有产权在政治上得到认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第二轮高潮。 1993年以后,中国加大了引进外资企业、技术的力度,大批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进入。使得就业群体中在外资企业服务的‘白领’职员迅速递增。 在政策的鼓励下,大批拥有技术资源、管理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高学历者纷纷下海经商,同时大批国有、集体企业在拍卖、租赁过程中转变为私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主的构成不再是社会边缘群体,群体形象与素质不断改善。全国的私营企业主总人数从1989年的21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395万人。 中央政府数次大幅度提高政府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机构人员(包括研究院与高校)的工资收入,使这一阶层有条件跨入中等收入阶层。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服务产业的比重不断提升,消费服务不断改善,新兴行业与新职业人规模不断扩大。 构成与特征 细分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基本分属五大类型: 一是白领阶层。包括经理;外资企业白领雇员;国有和其他形式企业的中下层管理人员;特殊垄断行业(金融保险、电信等)的中下层管理人员和雇员。 二是中、小规模企业的商业精英阶层(企业家)。是经济资本相对雄厚的群体。包括中、小型私营企业主;国有、合资等企业的承包经营者。 三是一定层次的政府官员
提供一些易于写作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主题,供参考。语言学研究:美国黑人英语和政治背景措词与语境从中式英语的现状看其发展趋势中式英语之争:希望与现实中国英语与国际交流从英语发展史来分析汉语热的趋势如何使中式英语成为标准英语?论中式英语成为英语主要方言之一的巨大潜力政治委婉语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使用浅析英语委婉语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社会心理基础及其语用语义特征英语委婉语构成及其社会功能歧义的语用研究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启示英语句子歧义初探模糊词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和种族歧视现象男女英语言语习惯的差异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的分类及其修辞作用网络英语新词的形成及其特点词汇发展中的特殊现象——非术语化被动语态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作用从礼貌的视角看性别的语言行为差异翻译研究:商务合同英汉互译技巧英文品牌汉译知识对于翻译的重要性中英文化差异及其对英汉互译的消极影响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应用及其翻译<<红楼梦>>金陵判词两种译文的比较及评析从红楼梦诗词翻译看翻译中的文化补偿关于李后主“虞美人”的3种英译本的鉴赏跨文化交际与商标翻译中式菜肴的命名与翻译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英文化妆品广告之美学翻译数字在中西文化中的内涵差异及数字习语翻译初探浅析原语文本在目标语文本中文体的适应性英语习用语翻译中的等效性研究论语境在英汉翻译中的作用浅析英语动画片翻译的基本原则中英服饰广告的翻译论英汉翻译中语篇连贯的重要性论译者的风格与译风经济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从翻译的美学角度浅析旅游资料的中英译英语教学:语言测试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比较中西课堂教学及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游戏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小学英语情趣教学漫谈论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课堂气氛对高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记忆在语篇理解过程中的作用记忆在词汇习得中的作用谈英语阅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和中学英语教学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影响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论外语自主学习中师生的角色让我们的思绪飞扬---浅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发言主动性的因素C2C贸易中的写作技巧大学生英语写作问题研究文化词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功能英语学习策略的成功案例文化差异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浅谈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及教师角色的改变论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文化研究:西方的个人主义浅析咖啡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原因从情景剧《家有儿女》看中国家庭教育方式的西化中国中产阶级及其消费文化诗酒中国爱琴海孕育的浪漫与真实—希腊神话所呈现的西方文化特征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与民族象征从拜占庭式到哥特式——建筑背后的中世纪欧洲文化及其影响从文化角度看电影黑客帝国语言和文化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作用英国的绅士文化日趋没落北京2008奥运会带来的文化碰撞与融合文学研究:童心的泯灭,人性的黑暗--- 《蝇王》之象征体系初探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婚姻价值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荒谬还是真实——从玛丽�6�1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谈歌特小说的变迁、发展及影响从《到灯塔去》看弗吉尼亚�6�1伍尔芙的女权主义观浅析美国“垮掉的一代”文学以及中国“80后”文学叙事的隐喻与张力——论《看不见的人》的叙事策略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吸血鬼形象奴隶制度本身彻底的毁灭---对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的探究希腊悲剧与现代悲剧的比较从茶花女中看资产阶级伦理道德对女性的影响由《简�6�1爱》看欧洲妇女解放运动产生的背景及其现今的发展浅析《红字》的生态批评和解源于爱——分析《喜福会》赛珍珠作品中的文化误区——评赛珍珠的《大地》论庞德意象主义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借鉴---小议《在地铁车站》浅析<<苔丝>>中的意象与象征黑人文学中自我意识的觉醒西方古典神话中的人性化描写
一、新晋中产阶级年均可支配收入2万-4万美元年龄主要在26-35岁职业主要为私营业主、自由职业者、一般白领大部分已婚,部分拥有孩子,且孩子年龄较小大多受到良好教育,且家庭(父母辈)环境较好他们偏好的品牌:时尚品牌:Coach、MichaelKors汽车品牌:VW、丰田腕表品牌:天梭、西铁城酒店品牌:假日酒店、华美达他们对于消费的核心需求:对自己——希望有一个地方可以进行放松和休闲,缓解工作压力,享受高品质服务,无需考虑过多对家庭——抓住机会与家人和孩子相处,期待更多的家庭时光,乐于与其他家庭进行交流对孩子——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对孩子呵护有加二、都市新贵年均可支配收入4万-35万美元年龄主要在31-45岁(70后为主)职业主要为私营业主、高级白领、小型企业主、专业人士大部分已婚,且拥有孩子。拥有强购买力,注重投资他们偏好的品牌:拥有广泛品牌知名度,注重品质,需要彰显身份的象征时尚品牌:LV、Gucci、Armani汽车品牌:别克、标致腕表品牌:泰格豪雅、浪琴酒店品牌:万豪、喜来登、君悦他们对于消费的核心需求:对自己——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悠闲时光,期待更多定制的个性服务,追求身心平衡对家庭——均衡分配留给家庭和个人的时间,与家人保持亲密互动对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拥有自己的见解,更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自身兴趣爱好三、上层中产阶级暨富裕阶层年均可支配收入35万-100万美元年龄主要在30-60岁(60和70后)职业主要为金领、大型企业主、精英白领、企业高管大部分已婚,且拥有孩子(孩子大多已成年)拥有较强财务安全感,即对价格标化和经济环境负面变化敏感度低他们的偏好的品牌:高端系列品牌,与自身气质相匹配,追求真正的极致时尚品牌:Burberry、Chanel、Dior汽车品牌:梅赛德斯奔驰E系、宝马3-5系、奥迪A6腕表品牌:积家、宝玑、浪琴酒店品牌:四季酒店、柏悦、JW万豪、艾美他们对于消费的核心需求:对自己——追求高品质精致的私人服务,更乐于参加各类社交活动,结识更多朋友拓展交际圈对家庭——更关注能够为家庭带来什么,常处于家庭主导地位对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的实际能力,逐渐训练孩子融入各类社交场合,学会更多礼节提到中产阶级,不得不提到两个专业词语:新世代:出生于80,90,00后的人群。上一代:出生在50,,6,70年代的人群。从年龄看,新世代将带来65%的消费增量。新世代与上一代比较,这些人从小就较少缺乏不安全感,和美国这一代人比较类似。他们不会仅仅因为产品的价格低廉而付费,而是为服务,个性化,甚至小众化商品付费。这也将深远影响着消费品市场的未来。首先,品牌集中度肯定会提高。其次,商品小众化也是一个方向。最后,服务型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也就逼格越来越重要。要赢得更多的中上层中产阶级以及富裕阶层消费者,企业仅关注一线大城市的聚焦战略会失去一部分相当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为了抓住这股快速发展的消费新力量,企业必须更多关注二三线和中小城市。与一线城市消费人群的“见多识广”和“眼花缭乱的选择”所带来的过分挑剔与喜新厌旧的特点比较,其他低线城市人群反而更容易追逐,推崇和接受国际化生活方式理念,与此带来的是较高的忠诚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变迁的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探讨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中的文化内核:柔性文化,而阐述了面对国际社会变迁的大背景,秉性文化需要植根入更多刚性文化的因素以适应社会变迁。因此要以柔性文化为本源,挖掘本民族刚性文化因子,一方面继承 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呼唤刚性文化,以适应主流社会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民族精神;文化内核;柔性文化;刚性文化
1 柔性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民族精神与时代息息相关,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总是烙上了这一时代的社会经济因素,但是悉数世界各民族“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似乎可以从各种文明中找到一种跨越了时代背景、源于地缘经济特征同时又决定了民族性格、民族制度、民族精神的特有民族文化主线,在伊斯兰世界里,伊斯兰文化是伊斯兰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权至上的伊斯兰教义中,忠贞的服从以及为和平的圣战意识性文化支配着整个民族,因此伊斯兰世界各民族表现得异常团结与排外,无论是仇恨还是友好都不偏不倚的一致,而这种一致是任何时代都未曾改变的。
而中华民族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核,它是“内敛含蓄”、“左右逢源”的,因此曾有学者形象的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核形容成“太极”,也正是如此,林语堂在《中国人》中给中国人的民族性格贴上老成温厚、消极避世、知足常乐、因循守教、中庸之道的标签,在这种文化内核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历来就具有“积极的人世态度、强烈的伦理道德色彩、注重‘中和’的思想特色以及兼容性与主导性并存的特点”。
究其原因,我们似乎可以从费孝通先生那里找到答案。费老先生笔下中国乡土社会中的中国人是与泥土分不开的,“从土里生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乡土社会下的中国人分外的“土气”,成员们更愿意生于斯死于斯,于是终老是乡土社会的常态,这种不流动注定了社会中成员间相同的生活环境、相似的生命归属、大体一致的生活方式。于是差序格局成为人与人交往的关系纽带,一方面由于这种横向弹性结构的“差”,中国人的 人际交往 总是“左右逢源”遵循“中庸之道”且“厚实而老成”的;另一方面,这种差序格局所锻造出的纵向刚性等级化的序列社会结构更是形成中国人宗族制度分明、强调伦理道德等等,因此在纵向等级结构的主导下,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又会表现的或者积极人世,或者消极避世……
如果将上述一切看成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普遍的文化内核,那么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怎样的时代特征、怎样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怎样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中一定有着这样一支希翼和平、友好待客、中庸之道、左右逢源、尊长护幼的不变力量,这是中华民族得以自立自强、积淀文化、传承文明的优良民族性情,是我们始终应该恪守的古老训诫。
2 社会变迁下的文化变迁需求
按照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所阐述的理论逻辑,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正在从传统以农业为主导的生产方式朝向以工业为主导甚至以信息、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生产方式的快速变迁,这种变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显而易见的背景。我们的传统文化所穿插其中的民族精神是否足够完美到可以跟得上世界社会格局的变迁步伐,而不被甩出世界主流格局之外?费孝通先生阐述的是“乡土中国”的社会格局,既然冠以“乡土”之名,那么乡土社会结构的适用范围至少需要局限到中国的乡村,更何况此书的写作时间是在解放前。然而就在2003年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庆典上的讲话中,形容中国的社会结构时仍然采用“差序格局”一概念,且概念内涵没变,笔者赞同费孝通先生的阐释,因为有意无意间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印证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无论时代变迁、城乡变迁、制度变迁,人与人交往的网络结构始终未变,传统宗族观念仍然影响深远,如果按照上述“太极”的比喻,那么,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太极”的部分并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
那么这种近似“太极”的柔性文化是否能够适应当今时代的变化,应对当今世界的竞争呢?显而易见,根植于“乡土”的中国中土文化所形成的差序格局是适应农耕民族的乡土社会的。因此在世界大同的农耕社会,中华民族的历史往往可以成为世界性历史,隋唐盛世、明清盛世便是最好的例证,原因可以理解成是我们植根于民族灵魂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文明是与当时世界主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了的,在那样的时刻,我们民族的精神体现了世界主流文明的精神,因此当时我国的历史同时也被写人世界的主流历史部分,然而,随着西方工业经济的异军崛起,世界主流文明为工业文明所取代,伴随工业文明而来的是世界一体化的高速变迁。空间、时间距离不再是国与国、洲与洲的隔阂,掌握着主流经济技术的西方文明开始主宰世界,无论是____教义中的“原罪”、“救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是西方民族中的理性精神、批判精神,抑或是大和民族对天皇绝对忠诚的武士道精神,都体现着一种不同于“太极”柔性文化的刚性文化,当世界主流经济告别了农耕时代。刚性文化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扬弃保留、锻造更为坚实的民族精神?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世界一体化、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国家的状况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科技文明三次浪潮并存。即“同一社会的不同部分处于不同的时代中”,属于各种时代的文化理念相互激荡,似乎传统的农耕文明在中国内陆乡村还没“过时”,工业文明的理念已经跟不上东部发达城市的步伐,需要做出改变去适应信息科技文明时代的文化了。这就造成在精神上民族情感很难统一,社会失范现象严重。
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做出相应抉择,那么究竟是恪守柔性“太极”文化,继续维持“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还是选择一种刚性文化来锻造民族精神?诚如上面的论述,民族精神承载了厚重的地缘文化,其最精髓的部分是民族最深层次最本质的民族文化内核,也是民族得以存在之基、立足之本,这是我们无法改变也决不能改变的。然而现实要求我们在文化中注入刚性的血液,失范的社会情智急需重新整合民族情绪,因此笔者认为:应该继承中华传统的民族精神,并根据时代特色,挖掘和向社会呼唤属于本民族的刚性文化。 3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刚性因素
事实上,如果按照中华大一统的说法,我们的民族并不缺乏刚性文化。2005年姜戎的《狼图腾》一经问世,就引发了国内文化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等诸多学科领域针对“狼性”的广泛探讨与研究,“狼性文化”便是一种属于中华民族的刚性文化,狼是游牧民族顶礼膜拜的图腾,也是与牧民们在草原上争斗了几千年几万年,教导牧民智慧、为牧民积聚力量、有胆识有组织的强大集团军。游牧民族因此英勇善战、睿智过人,说游牧民族在狼图腾的教导下“雄韬伟略”一点也不为过,元朝无边无尽的疆土便是最好的例证,其实也正是中华民族这一支铿锵豪迈的力量令世界各民族心存敬畏。也正是这一支力量如我肤色者依然被世界称为蒙古人种,一时间相见恨晚,对狼性的呼唤一度成为学界呼唤民族精神的主流,笔者赞同这种对于植根于民族文化中的刚性文化的呼唤。但是反对完全否定对传统主流文化的做法,对于民族中源于地缘文化的文化内核,是我们始终应该坚守的民族习性,而我们现阶段呼唤刚性文化、呼唤狼文化的作用在于适应社会变迁,适应时代发展,这正如同马克思主义者所认为的民族精神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烙上时代烙印一样。
4 总结
综上所述,民族精神有着自身不变的文化内核特质,这种特质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内核中表现为“太极式”的柔性文化,同时这种特质有着深厚的地缘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区别他民族的分野特征,也是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本,生存之基。但是放眼当今世界,主流民族精神中刚性文化大行其道,依然严格恪守柔性文化就会面临着被甩出主流文明结构之外的危险,因此,应该在恪守传统民族精神的同时,挖掘本民族的刚性文化,使得民族精神适应主流、适应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在现代化的视阈下,从社会结构的变迁考察近几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变化,能够增强我们对社会发展变化宏观主题的把握和认识;对比分析东西方社会变迁的背景差异,得出实现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背景条件,从而更好地为非西方国家现代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变迁;现代化;社会结构;背景差异
对西方社会近几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社会学家们都试着用某一典型性词语去概括和总结。许多西方学者用“现代化”或者说“从传统到现代”来概括和描述,也有人从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角度将其总结为“进步”和“发展”。或许,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出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和把握西方社会的发展变化。当前,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西方社会充分发展,而非西方社会展现的则是亟待完善,很少去探究西方社会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或者背景因素。若将社会变迁与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相结合,对比分析东西方社会实现变迁的背景因素,能够帮助我们清醒认识西方社会迅速实现现代化和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动力,进而为非西方国家现代化和实现社会变迁提供借鉴和启迪。
一、社会变迁及现代化视阈下的社会变迁
社会是人为了达到单个人所无法实现的需求满足水平而有目的地形成的,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又可以看作是价值联结的生存单位。而变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涵盖了世界历史发展和变化的方方面面。那么,什么是社会变迁呢?
从广义上讲,社会变迁指的是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它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因此,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如社会变迁的规模、方向、性质、人们参与和控制的程度等,社会变迁类型就会呈现多样性。罗荣渠先生就将社会变迁的方式划分为微变和巨变,并将其阐述为渐进性微变、突发性微变、传导性巨变和创新性巨变。
我们所讲的社会变迁主要是从社会结构的变迁出发的。所谓社会结构,它指的是“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间相对稳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使社会系统具有形态特征(它是一个描述性概念,它不是对现实的复制,而是根据认识和思考而抽象出来的),是对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实在侧面的相对静止的形态或者说状态的特性的描述。”简单说来,社会结构就是指在社会变迁中长期保持不变而带有一定方向性变动的那部分。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功能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各种经济、政治、组织、制度等结构要素的分化和组合;二是社会成员地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社会成员由于其经济地位、职业、 教育 水平、权力、社会声望等的不同和变化,所造成的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的变化。
西方学者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理论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假设的前提,即社会可分为“传统”与“现代”两个部分,并且认为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现代”的部分逐渐膨胀、“传统”的部分逐渐萎缩的过程。许多早期的现代化理论学家都曾详细讨论过“传统”和“现代”的特征或差异。他们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个人人格与行为特征等方面去对比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典型差异,当然也有许多学者从社会结构出发去研究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美国学者C·E·布莱克将关于伴随现代化进程而发生的社会结构变化的主要内容和走势归结为:人口分布走向城市化,地理流动性和社会流动性提高;社会的收入分配趋向公平,文化教育趋向普及,机会趋向平等;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水平的提高,个人主义愈来愈强,责任中心由社区转向社会,由地方转向国家等。丁建弘认为布莱克的概括“并非十分全面和合理”,他认为现代化背景下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和从地方共同体到整合的社会的变化。尽管将传统和现代的概念引入现代化研究会带来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对于我们研究现代化背景下的东西方社会变迁问题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现代化一词可以说是对“世界历史”开始以来至今对人类社会发展主题较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概括之一。从逻辑上讲,社会变迁理论从宏观上就包含了现代化理论,因而我们将范围限定在现代化视野下。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我们也主要是从现代化这个历史发展的主题出发,着重考察在现代化视域下社会变迁中的社会结构变迁。
二、东西方社会变迁的不同背景及其差异
为了更好地对比东西方社会结构之间的不同之处,我们选择社会结构变迁中比较突出和代表性的五组变量进行比较。
(一)社会的开放性与流动程度不同
许多学者从西欧与其他国家历史发展的比较中探索西欧率先迈入工业社会的原因。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就从非西方国家的自身条件出发,他认为东方国家古代文明太发达以至于难以产生新的文明。钱乘旦则直接将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的不同。他认为西欧的封建社会是一种金字塔的等级结构,形成以贵族集团共同分享权利为特征的等级君主制,并且在这金字塔外面,还有一个异己的力量存在即“市民社会”。而东方的封建社会则是一个“大屋顶”结构,它笼罩一切,控制社会的一切方面,极大地阻止了资本主义的自发产生。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曾经谈到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英国)在构成上有“三大骨架”,即土地贵族、“中间阶层”和工资劳动者。17~18世纪英国“三层式”社会结构为英国启动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力量和阶级力量。除了这个主体性力量外,英国还具备了使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充分发挥的两个社会特征:社会的开放性和社会的流动性。英国社会的阶级与阶级、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界限趋向重叠,个人在社会的区域流动、职业流动和经济地位的流动也是相对自由的。当然,法国和德国各阶级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与同时代的英国进行比较时,显示出了相互隔绝的状态,但是他们在19世纪后期都出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随之而来的中产阶级的发展和壮大。如法国在19世纪最大的社会变化是贵族和资产阶级社会角色的转变。贵族在政治上经济上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从权势的巅峰上跌落了下来。在1950年代,德国的统治阶级的大部分容克开始分化、资产阶级化。通过改革,普鲁士一德意志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一个基本上是封建的社会转变为一个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从而迅速地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而在东方国家,村社和类似于原始社会的村落制度将人们紧紧地捆绑到了一起,个人完全依赖于他所处的村社和村庄。村社体现的是一种类的、集体的主体意识,个人主体性丧失。村社培育着人们的集体意识,他们往往聚族而居,一个村庄的居民相互血缘关系盘根错节,拥有共同的祖先,因而村庄成为由宗法关系联结在一起的集体,这点俄国、中国、印度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在俄国,村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被称为“米尔”的村民大会,负责和决定村长及其他公职人员的选举、土地的重新分配、村社成员的迁徙及新成员的接纳、赋税徭役的分配等重要事务。此外,还有为保证服役完税而建立了连环保制度。这样,个人的一切都离不开集体,取决于集体,只有作为集体的一员,个人方能生存。而在印度由于村社和种姓制度的严密性,人们也被死死地束缚在他所在的村落和种姓阶层里。在以上的社会里,人们之间除了和村社内部人员的交流外,基本上不需要也不能与其他村落和人员进行交往,人们彼此生活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社会流动性和开放的程度极低。
(二)角色和地位分配的原则不同
现代化的所谓合理化倾向要求的水平不过是机会均等,以便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能找到最适合于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角色。帕森斯提出,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一整套“角色期待”,它规定了社会中每个成员彼此期待着要充当的社会角色,进而形成了“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对比东西方社会,我们就会发现,东方国家在现代化起步阶段的社会结构是稳态、封闭和静止的。东方社会特有的社会等级制度使人们习惯于承袭而来的地位和角色,几乎从不考虑改变职业和居所。如印度的村落统治机构是依据传统习惯进行活动的,缺乏明确的法律以及关于权利、义务的契约,统治者的资格基本上是以先天条件(如出身、年龄等)为优先,并且是世袭的,财富、受教育程度以及个人能力等后天因素居次要地位:俄国的村社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宗法共同体内部的简单协作传统,如劳动改组、公耕地等等,在价值观念上轻视自由个性,强调整体和谐,把个人视为共同体的附属物而否定其独立人格。这样,人们对于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就有了先天性并且自然的逆来顺受;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也是如此,虽说中国有士大夫精神,但出发点还是想一劳永逸,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个人几乎不期望改变自己的地位,并且相信以往的社会秩序是天经地义和不可改变的,地位和爵位的世袭成了中国古代社会角色和地位分配的重要原则。
而在西方社会,虽说也是封建社会,但它的封建社会是一种“分封建邦”的社会,各封建邦国之间相互独立。并且西方社会是一种阶级制度。等级与阶级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前者的成员资格基于出生机会,后者则基于职业和经济地位。西方发达国家则在生存斗争中创造出具有强烈经济追求的新教精神,将崇尚个人才能和力主个人权益的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构成他们的价值取向。这样,决定他们地位和角色的不再是先天的出生条件了,而是要靠自己的职业和经济地位了。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共同点,那就是在社会结构中诞生了具有主体性力量的中间力量(市民社会)并逐步发展成为强大的资产阶级。如在19世纪下半叶,法国由于文官制度的推行,社会升迁又多了两条途径:学历和成就。整个19世纪,法国人的社会地位变迁大致以一种渐进方式实现的:最底层的工人首先改变工种,一般工人经过几代努力,也许可进入小资产阶级的行列,一部分的小资产阶级升入更上一层的社会集团。英国的“三层式”社会结构形成特有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使生产力要素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到角色地位分配原则的变化。
关于社会变迁的研究论文相关 文章 :
1. 社会学论文
2. 当代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论文
3. 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
4.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论文
5. 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论文
6. 近年来学界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研究成果论文
技巧—:依据学术方向进行选题。论文写作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够解决特定行业的特定问题,特别是在学术方面的论文更是如此。因此,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据学术价值进行选择提炼。技巧二:依据兴趣爱好进行选题。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二,就是从作者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只有选题符合作者兴趣和爱好,作者平日所积累的资料才能得以发挥效用,语言应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技巧三:依据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选题。文献资料是支撑、充实论文的基础,同时更能体现论文所研究的方向和观点,因而,作者从现有文献资料出发,进行选题和提炼标题,即成为第三大技巧。技巧四:从小从专进行选题。所谓从小从专,即是指软文撰稿者在进行选则和提炼标题时,要从专业出发,从小处入手进行突破,切记全而不专,大而空洞。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四)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我们来谈谈孩子童年期的家庭教育,童年期的年龄段一般指6岁~11/12岁。童年期对每个人一生的影响都至关重要。而孩子如何度过他的童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对应的行动。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 是应该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自由地玩耍,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 还是为他安排有组织的活动,比如报钢琴班、学跆拳道? 我身边就有截然不同的两类孩子的例子: 宝贝1: 7岁小女孩,二年级小学生。 她平日里大把的业余时间都花在看电视上了,中午、晚上、周末,只有小部分时间分给写作业,偶尔和邻居小朋友玩耍。家里的电视常常循环播放着《熊出没》系列动画片(这个熊大熊二光头强的影响力可谓巨大),正如我小时候循环播放《西游记》和《白娘子》一样。 全家人陪着她一遍遍地看,而下一步的剧情走向早就烂熟于心了。 她偶尔也和邻居小朋友一起上街玩耍,或者邀请她来家里,有时候捉迷藏,有时候过家家,有时候挤在卧室的地板上,一边吃零食一边看电视。 邻居小朋友是她最主要的玩伴。 她对自己的业余活动有更多的控制权,这类孩子不乏自由、快乐。另一个例子: 宝贝2: 6岁小男孩,一年级小学生。 他的业余生活充斥着名目繁多的各种活动,更丰富,也更有组织。 在经过他同意的情况下,父母为他报了三个固定的兴趣班:每周两次的跆拳道课,一次的游泳课,及一次的英语课。除此之外,还不时穿插着夏令营、文艺晚会排练等临时性的活动。 父母带着他常常奔波在去各种兴趣班的路上。 家长疲于奔命,孩子也精疲力尽。 但这类孩子往往会显得更训练有素,且无形中自带一种“优越感”。以上两种教养孩子的逻辑,你怎么看? 你是否觉得两种教养方式无所谓好坏,各有千秋,各有利弊? 你是否一方面想让孩子更训练有素,另一方面又不想剥夺他童年的自由快乐时光? 我们且给这两种典型的教养方式来命个名:第一种,叫 协作培养 (concerter cultivation),即由父母安排管控,通过有组织的业余爱好活动来培养孩子。 第二种,叫 自然成长 (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即孩子对自己的业余活动有更多的控制权。 如果不涉及阶级、社会地位、金钱、和资源占有量,你仿佛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任意选择一种教养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孩子。 但是,一位美国学者Annette Lareau的研究结果显示: 在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普遍采用协作培养的方式,而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更倾向于采用自然成长的方式来培养孩子。 原因之一在于,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由于经济上的窘迫,家长为基本的生存需要奔波,他们往往负担不起有组织的课外活动(费用高昂)。 而中产阶级的家庭,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培养孩子,使得孩子尽早掌握社会规则,帮助他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谈到钱、谈社会地位,就不是简单的选择题了,真的挺伤感情的。 除了课外活动的组织方式不同之外,两种教养方式的的另一个不同点表现在“语言”的运用上。 协作培养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家长和孩子以平等的方式交谈,讨论问题词汇量大,家长总是有意识地、耐心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想、观点和思想。 协作培养方式强调以理服人。 而自然成长的培养方式,家长一向认为成人和孩子之间有一条清晰的分界线,家长倾向于下达简短的指令,且不容置疑,直接告诉孩子该做什么,而不是给出理由说服他们去做事情。 自然成长的培养方式强调服从指挥。 两种培养方式,其结果有何不同? 在孩子进入学校和社会以后,童年期家庭培养方式的影响会逐渐显现: 协作培养的孩子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优越感”,而自然成长的孩子则表现出更多的“局促感”。 原因在于, 由于公共机构推举的标准与中产(或特权)家庭教养孩子的标准更接近、兼容,所以以协作培养方式培养的孩子所接收到的文化训练便产生了巨大的价值。 他们在童年时便掌握了诸多技能,提前熟悉了游戏规则,表现出各种被公认为优秀的品质,如交谈时落落大方,直视陌生人的眼睛,习惯与成人讲理,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利益等。 然而,协作培养方式培养出的孩子,也可能同时表现出自私、冷漠的特质。他们的时间表成天被塞满而不会自己创造游戏,一旦闲下来就会嚷嚷着无聊。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会损害家庭/群体观念的形成。比方说,你可能会遭遇这种情况,自己培养出的孩子,会和父母争论,会蔑视父母做出的决定。 以上两种教养方式的研究是在美国本土完成的,但对中国的父母而言,不可谓不具有借鉴意义。 若问我自己的看法,以及未来育儿的选择,我想会尽量向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教养方式靠拢。 首先,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有主见的个体,重视与孩子 平等 的言语交流,耐心地诱导他发表自己的看法。言语是思维的载体,言语表达是思维梳理和训练的机会。 其次,把孩子的课外活动组织起来。我虽然不否认孩子自由自发的玩耍会闪出创意的火花,但我更看重他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习得并掌握的游戏规则,我希望他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于社会大熔炉中,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潜能。 希望对为人父母的您有所启发。也欢迎和我探讨更多的教育方式。
说到美国中产阶级,不同群体都有自己的定义。
感性派:1栋房子、2辆车子、1-2宠物/孩子,就是美国中产阶级最生动的描述。
理性派:凡事还是要以数据说话,根据盖普洛的调查数据显示,58%的美国人都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及以上。
到底什么是中产阶级的标准呢?
美国中产阶级究竟长啥样?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2017美国社区调查发现:全美家庭中位数收入上涨至59,039美元,比上年增加3.2%,是美国迄今为止的最高收入水平。
尽管收入略有提高,但美国中产阶级几十年来一直在萎缩,收入是评定中产阶级的最重要因素,却不是唯一的。
为此美国的皮尤研究中心提出了美国中产阶级的9大标准,快来看看你是否达标:
家庭年收入在$24,042至$161,277之间。
根据所在州和市不同会存在差异,收入虽然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但是确实基础条件。
一份稳定的工作
有90%的民众都认为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带来安全感。
能存下钱
即使工作再稳定,但是没有储蓄,心中还是会慌,截止2017年底,57%的美国人存款不到1000美元。
有自己的房
传统观念中有房是中产阶级的重要标准,但是随着房价不断高升,57%的人认为即使租房也是中产阶级,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则坚持中产阶级一定要有房。
房子是家里的最大资产
那些只占少数的富豪们资产种类是多样的,但是对于中产阶级家庭来讲,房子还是大部分家庭的最大财产。
要有大学文凭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拥有大学学历的人69%能达到中产阶级标准。
有假期可以支配
中产阶级不仅要有钱,还得有“闲”,45%的美国人都认为这是步入中产阶级的重要标准,如此看来,
有1-2个孩子
对于每个家庭来讲,孩子的育儿和教育成本是不小的开支,孩子越多代表着家庭花费越多。中产阶级一般都只能负担1-2个孩子的开销。
有退休储蓄,但是远远不够
一些中产阶级攒下的退休金,还不如某些低收入阶级的多,因为低收入家庭能享受税收减免政策。所以中产阶级为了能保证将来良好的退休生活还是有很大压力的。
由此看来,在美国是否成为中产阶级还要通过“层层考核”,也是不容易!
消费税是我国为了保障财政收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调节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引导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等方面,而开征的,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消费税的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消费税的论文篇1:《浅谈旅游消费税收政策》 一、旅游消费及其拉动内需的特点与税收政策刺激旅游消费的着力点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主要是投资特区,意在吸引投资;而今像海南国际旅游岛,则重在吸引消费,称之为旅游消费特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这说明旅游消费特区建设可能会不断推进,相应地对旅游消费的刺激作用将更猛更有效。制约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及旅游消费产品的吸引力等方面。尽管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养老、住房、医疗、 教育 等方面的刚性支出的存在,尤其对这些支出预期的存在,仍使部分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因收入水平不足而不“能”消费,或即使暂时有消费能力也不“敢”消费;由于带薪休假制度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以及每年假期过于集中导致出行难,旅游产品吸引力还不够、旅游环境还有待完善导致旅游体验较差,使居民不“愿”消费。作为国家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之一,税收制度和政策对促进旅游业发展以及旅游消费的扩大和升级具有重要影响。税收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的优化,是促进旅游生产力发展、提升旅游产业内涵质量、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随着税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旅游市场的活力进一步被激发,要素活跃度明显增强,税收政策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相应刺激旅游消费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税收政策促进旅游消费的着力点正是通过改变制约旅游消费的三大因素来提升旅游消费,即如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如何增加可用于旅游的时间及如何推出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包括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涉及各要素的特色产品的提供等。 二、制约旅游消费的主要税收政策原因及刺激旅游消费的主要税收政策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还没有在全国层面形成独立的和体系化的旅游税制,从优化税收政策运行环境看,决策层面需要就通过税收手段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刺激旅游消费这一重大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 财税 部门同其他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增强政策的衔接和协调,以此优化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旅游消费升级的税收政策运行环境。当前旅游相关税收制度与政策仍存在诸多不足,不能全面和实质地满足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尤其是刺激旅游消费的需要。例如,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投融资等方面还缺乏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旅游业的税收负担还有下调的潜力;税收在促进旅游产业内部均衡和优化、促进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增进旅游同相关行业衔接性和比较优势发挥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制度与政策优化余地,如税收政策还不充分关注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的均衡发展,对旅游新业态、旅游消费新模式缺乏应有支持,对旅游消费特区类旅游主体功能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还缺乏相应的税收政策支持体系;在直接刺激旅游消费方面无论是对企事业单位还是对居民个人还没有直接的税收 措施 ;对推动带薪休假、鼓励旅游新产品供给(如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等还没有相关政策;对刺激旅游购物尤其对生产和消费“旅游商品推荐名单”所列商品还缺乏税收鼓励措施;对购物退税制度已经在海南岛实施了离岛免税购物办法,免税购买额度也有所提高,但入境游客购物退税制度还没有建立,更没有从国家战略角度研究如何推出可供入境旅客消费的代表国家形象和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商品。因此需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从贯彻税收法定原则的角度系统研究促进旅游消费的税收政策措施。 1.从供给角度看 通过税收政策措施促进旅游业本身的发展,以提供更吸引居民旅游消费的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时尚化的旅游消费产品,使居民“愿”进行旅游消费。税收支持主要是不同形式的税收支出,主要是对旅游投资的刺激及对市场失灵的调节:一是要研究制定针对旅游投资的优惠政策。如对购买旅游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券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旅游项目投资从获利年度始可以享受几年的免税政策,或者享受投资从应纳企业所得税中进行一定比例的抵免;由于旅游产品的推广宣传具有特殊重要性,对旅游宣传费用应允许税前全额扣除;由于旅游新业态的投资风险大、效益难确定,在新业态发展初期,应给予一定的减免税收优惠,如对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项目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二是需进一步降低中西部地区旅游企业和从事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业务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限期适用优惠税率,这既是平衡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差异的措施,也是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三是要提高旅游业应纳税额核算中人员培训、筹资融资等方面的成本费用扣除标准,降低旅游企业税负。四是应完善旅游业并购所得税收制度,积极促进旅游企业上市和资产的并购整合,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向适度集团化和市场集中化方向发展,优化旅游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结构。五是要优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如对旅游消费需求的引导形成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并重的旅游消费格局,建立合理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产品间的衔接和协同。 2.通过税收鼓励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和完善购物退税制度 我国2013年境内旅游购物收入约7000亿元。国发[2014]31号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2009年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购物,提高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此后我国的旅游购物、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有了长足发展,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也逐年提高。目前,全国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已接近30%,但相较旅游购物发达国家和地区40%-60%的比重,还有很大差距。当我国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从现在的不到30%上升到旅游发达国家的最低点—占比40%时,消费额就能达2.2万亿元,这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意义。税收方面对列入“旅游商品推荐名单”的商品的研发费可视同科技企业的研发费加计扣除,对旅游商品的宣传费亦可据实扣除。要加快研究制定入境外国游客的购物退税制度。欧洲、澳大利亚等已经有很成熟的外国游客购物离境退税制度。随着我国游客到欧洲旅游人数的激增和购物支出的增加,欧洲国家在方便我国游客退税方面也出台了不少“便民”措施,如提供现场退税、提供中文服务甚至直接提供退税一条龙服务等。我国的税收征管、海关管理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条件,但由于缺乏退税制度,更缺乏有吸引力的商品,从外国游客购物方面取得的收入并不多。应尽快选择一定的商店作为免税购物的定点企业,在商店或海关设立退税柜台,确定退税流程和额度,以刺激旅游购物。 3.从提供旅游时间角度 通过一定税收措施鼓励所有单位和企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通过闲暇时间的保证让居民“能”进行旅游消费。尽管我国相关法律已经规定了带薪休假制度,但要真正落实仍需要一段时间。在过渡期—比如3年内,允许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双倍休假期间的工资支出。对避开法定假日高峰期,实施错峰带薪休假并且享受休假的职工人数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可以按职工工资总额再加计一定比例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4.从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角度 应完善对个人旅游消费的优惠措施,使居民“能”进行旅游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扩大旅游消费的根本途径,从旅游业角度通过发展旅游业提高相关从业人员数量,并逐步提高其收入水平是一个方面,从与旅游相关支出的税收优惠看,又是另一个方面。比如,对企业为职工提供集体旅游或企业提供部分或全部旅游支出的,可以设定一定限额不计入个人应税所得范围;旅游企业为吸引旅客进行旅游券免费发放的可以加倍进行税前扣除;在逐步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时可以考虑允许居民个人每年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一定额度的旅游消费支出;鼓励旅游消费信贷,对旅游消费信贷支付的利息允许在税前扣除;加快完善养老医疗教育等项改革,为居民旅游消费提供底气和信心。 5.建立旅游特别消费区(或称自由旅游贸易区 或将旅游特别消费区的概念直接并入自由贸易区概念),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对边境旅游消费特区应视同“境内关外”,实行封闭管理,区内关税零税率,购物零税率。应制定相应的促进消费的政策,除零税率外,在消费特区推出适合的旅游新产业并制定相应税收政策,尤其在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更应从入境免签证到购物管理等全方位实行优惠。也可以在内地建立类似的消费特别区,尽管全封闭较难,但也可增设免税店、完善退税程序。制定鼓励内地居民去旅游消费特区购物和消费的优惠政策,如继续提高从海南离岛购买免税物品的额度等。 6.配合“一带一路”战略 研究对入境游和出境游及国内游的税收差别待遇,适当调整我国居民旅游结构,缩小旅游贸易逆差。对涉及“一带一路”的国家可以鼓励国民去旅游,并放宽免税入境物品的额度。鉴于我国2014年出境游客已经大大超过1亿人次,而入境游则增长缓慢,可以结合外交需要,适当控制非“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境旅游流向和总量,如考虑对出境游客征收一定的旅游特别消费税;同时严格控制我国居民出境旅游后携带免税品入境的数量,严格按照关税条例对行李物品征收关税。与国内扩大免税店规模、提高免税品购买额度、鼓励去旅游特别消费区进行购物进行配合,促进国内旅游商品的消费。 消费税的论文篇2:《试论消费税税收筹划对其他税种的影响》 一、消费税税收筹划对增值税的影响 (一)消费税与增值税的关系 在我国现行的税制体系当中,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及特殊的消费行为按流转额征收的一种商品税,而增值税一般是对普通货物在各个环节普遍课税。一般情况下,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消费税是对需要限制和控制消费的特定的消费品和特殊的消费行为按消费流转额再征一道税。我国消费税的具体征收环节主要集中于生产环节,在委托加工、进口以及零售环节也有部分特殊规定。按现行消费税法的基本规定,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主要分为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和复合计征三种方式,一般而言,其计税依据与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具有同一性,但当将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抵偿债务时,增值税是按同类应税消费品平均价计税,消费税则是按同类应税消费品最高价计税。 (二)消费税税收筹划对于增值税的影响 在消费税应纳税额从价定率计算 方法 下,应税消费品的应纳税额为销售额乘以适用税率。反观增值税,计征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与计征消费税的计税依据是相同的,均以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为计税依据,由于消费税税收筹划而降低其计税依据时,必定引起增值税销项税额同向减少。 在一般销售形式中,由于消费税与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税依据是相同的,所以消费税税负与增值税的税负呈同向变化。而针对特殊销售形式,则不可一概而论。 对于消费税视同销售行为,增值税可能也同样做作视同销售处理,例如将自产或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用于集体福利等,在这一情形下,既缴纳消费税又缴纳增值税,基于同一计税依据,消费税与增值税的税负同增同减。另一方面,如果消费税作视同销售处理,而增值税不需要视同销售,例如将自产或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用于管理部门使用等,这一经济活动只需缴纳消费税,而不缴纳增值税,则消费税的税负不对增值税产生任何影响。同样,在某些经济活动中,可能只有增值税作视同销售处理,而消费税不视同销售,例如销售代销应税消费品等,只缴纳增值税,而不缴纳消费税,两者相互独立,消费税税收筹划对于增值税的税负高低也无影响。 二、消费税税收筹划对房产税的影响 (一)消费税与房产税的关系 按照我国消费税法的规定,消费税是指对消费品和特定的消费行为等按消费流转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而房产税则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消费税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并无交集,两者没有直接联系。但基于特殊的经济业务活动,例如在消费税视同销售行为中,与房屋有关的应税消费品成本计入到房屋的成本时,消费税税负变化会对房产税税负产生影响。 (二)消费税税收筹划对房产税的影响 消费税与房产税的关联度较低,在现实的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只有比较特殊的经济活动才能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并且在这些特殊的经济业务活动下,消费税税负与房产税负呈同向变动,在降低消费税税负的同时,也会使得房产税税负同向降低。 【案例1】 甲公司为某市木质地板生产企业,2015年初准备修建一栋办公大楼自用。该公司准备用一批成本为100万,平均售价为110万(不含税)的实木地板用于大楼的建设。试分析,此项经济活动涉及的消费税是否对房产税产生影响? 方案:企业为取得一项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支出,例如人工支出,材料成本,相关税费等。上述案例中涉及的经济活动为企业将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项目,应作为视同销售行为进行处理。该批实木地板的成本以及涉及的消费税应计入办公大楼成本当中,而不能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中,所以会导致大楼成本增加,使得消费税与房产税税负呈同向变化,与企业所得税税负呈反向变化。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自2016年5月1日全面实行“营改增”后,不存在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对于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项目而言,其增值税部分也就不作为视同销售处理。而“营改增”之前,其增值税视同销售的部分也同时计入到办公大楼成本当中。 因此,此项经济活动计入办公大楼的成本为: “营改增”之前:100+110×5%+110×17%=124.2(万元) “营改增”之后:100+110×5%=105.5(万元) 三、消费税税收筹划对土地增值税的影响 (一)消费税与土地增值税的关系 消费税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环节不同,消费税主要在生产环节征税,而土地增值税则是对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产权时,对取得增值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与此同时,二者应纳税额的计算也大相径庭。按现行消费税法的基本规定,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主要在生产环节,分为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和复合计征三种方式,而土地增值税则实行超率累进税率,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以采用速算扣除法计算,即计算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按增值额乘以适用税率减去扣除项目金额乘以速算扣除系数。由此可见扣除项目是决定土地增值税税额大小的关键因素。这两个没有直接联系的税种,只有基于特殊的经济活动下,消费税税收筹划所带来的增值税负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土地增值税。 (二)消费税税收筹划对土地增值税的影响 消费税与土地增值税在一般情况下没有直接联系,在纳税人现实的生产经营过程当中,也只有在特殊应税消费品视同销售等经济活动发生时才能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并且在这些特殊的经济业务活动下,消费税税负与土地增值税税负呈逆向变动,纳税人通过消费税税收筹划,在降低消费税税负的同时,会使得土地增值税税负逆向上升,因此税收筹划工作的进行必须统筹兼顾,综合衡量整体税负的大小,而不只是单税种税负的降低。 四、消费税税收筹划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一)消费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关系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其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而当期的消费税额属于扣除项目中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范畴,其中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包含除了企业所得税以及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附加。基于上述的定义以及税法的相关规定,消费税税负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所得税。 (二)消费税税收筹划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消费税属于价内税,纳税人当期产生的消费税额应当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而营业税金及附加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项目,其金额的大小必然会对企业所得税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一情形下,假定纳税人的其他情况不变,如果消费税税收筹划使得消费税的税负减少,营业税金及附加的金额也呈下降趋势,则应纳税所得额因扣除项目的减少而增加,企业所得税额随着消费税额的减少逆向增加。反之若营业税金及附加的金额呈上升趋势,则应纳税所得额因扣除项目增加而减少,企业所得税额随着消费税额的增加逆向减少。而对于减少收入、递延纳税的消费税税收筹划方法而言,由于减少当期确认的收入金额,则消费税税额与企业说的税税额会同时减少,呈同向变化。 消费税的论文篇3:《浅谈消费税税收筹划方案》 一、税收筹划概述 1.税收筹划的涵义 本文认为,税收筹划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税收负担降低,而是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甚至税收负担降低反而引起企业价值减少,这样,追求减少税负就毫无意义。国内以刘蓉教授主编的《税收筹划》中观点为代表,认为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 企业战略 管理的高度,在符合国家法律和税收法规的前提下,选择涉税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涉税管理活动。 2.消费税税收筹划的可行性分析 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明文规定的,不仅有税法中规定的减免税政策,还包括对纳税人有利的可以应用的税务处理方法:如折旧方法的选择,税前扣除方法的选择,税收征管方式的选择等;另一方面我国税制的健全发展。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健全,全社会纳税意识不断提高。同时,我国税制与国际惯例逐渐接轨,促使税收筹划研究和从业人员水平提高,使更多纳税人愿意通过税收筹划来降低税负。因此,从长远来看,消费税税收筹划是可行的。 二、消费税税收筹划具体方案 1.对消费税计税依据进行筹划 按照消费税法基本规定,消费税计算主要有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及从价从量复合计征三种方法。一是包装物的筹划。消费税相关规定:应税消费品连同包装物销售的,如果包装物不作价随同产品销售,而是收取押金,押金不应并入销售额中征税。包装物如果不作价随同产品出售,那么企业就可以在包装物商节约消费税。包装物不作价随产品销售,收取押金,这样方式收取的押金并不计入消费品的销售额中征税。二是商业折扣的筹划。税法规定,企业采用商业折扣方式时,如果折扣额和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净额作为依据来算消费税;如果将折扣额单独开票,不论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因此,企业可以按照税法规定将销售额、折扣额在同一发票中注明,可以降低应税销售额,以达到节税目的。 2.对消费税税率的筹划 从税率方面来考虑节税问题有以下两种:一是兼营税率不同的应税消费品的筹划。税法规定,多项经营不同税率消费品,应分开计算不一样税率的消费品销售数量和销售额。未分别计算的或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合成套装方式消费品销售的,从高适用税率。企业如果想节省消费税,可以将税率一样或相近的消费品组成套装方式销售,也可将本身不同品牌的产品组装成套装销售。二是混合销售的筹划。税法规定,从事货物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以及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应征收增值税。企业可以考虑设立售后服务部等为客户提供劳务,将劳务收入单独核算,单独纳税。 3.已纳税款扣除的筹划 税法规定,如果将应当缴纳消费税的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消费品,可利用本期生产使用的数量计算按规定可以的扣除外购、进口或委托加工收回应税消费品已纳的消费税税款。允许扣除已缴纳税款的应税消费品按规定只能是从工业企业买入的消费品,对于商业企业买入消费品已纳税款全部不得扣除。企业采购应税消费品,应当尽可能从厂家直接买入,这样不但降低支出成本,而且可对已缴纳税款进行抵扣,从而帮助企业减轻税负。 4.出口退税的筹划 税法规定,企业应将不同消费税税率的出口应税消费品分开计算和申报,适用税率划分不清楚的,全部从低适用税率来计算消费税税额。企业在申报出口退税时,应当分开核算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经分析,对于出口业务较多生产企业来说,可以考虑组建独立核算的外贸子公司,由生产企业将应税消费品销售给外贸子公司,交纳消费税,再由外贸子公司将应税消费品出口,获得相同金额的出口退税,减轻税收负担。 三、消费税税收筹划风险防范策略 1.正确理解税收法律政策,注重税收法律政策变动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国家 政策法规 是不断修改完善,消费税税法的规定也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域税收相关政策是不同的。税收筹划是一项长时期工作,因此纳税人不仅要正确把握现行税收政策变化导向,而且要经常关心税收政策变动,企业可安排专门人力来收集和处理税收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税收筹划风险。 2.加强筹划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税收筹划执业风险与税收筹划人员素质相关,税收筹划人员具有高的专业能力,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税收筹划,降低筹划风险。这要求税收筹划人员不仅具备对税收政策的综合分析能力,而且具有丰富 经验 和完备理论结构。为提高税务筹划人员素质,减少由于知识结构欠缺所带来的税收筹划风险,企业必须重视人员的培训工作。 3.依法筹划,使税收筹划与税收政策方向相一致 税收筹划应当严格遵税收相关法律,税收筹划如果违法违规,给企业将会造成重大的损失。税收筹划成功与否,和是否依法筹划息息相关。纳税人在税收筹划过程中要处理好避税与税收筹划两者关系。税收筹划必须符合税收政策方向,使企业在享受优惠税收政策的同时,也顺应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意图。 猜你喜欢: 1. 税收论文参考 2. 浅谈增值税税法论文 3. 浅谈进口关税相关论文 4. 有关税务会计专业论文 5. 关于税务专业毕业论文
写作思路:研究中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的观念,可以从深刻影响国人消费观念的中国传统文化谈起。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所沉淀下来的,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比如讲究中庸之道、注重人论、看重面子、重义轻利等。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了国人的消费观念,导致了国人在消费时具有消费行为上的大众化、品牌意识比较强等消费观念特点。在汽车消费上,体现出了以下的传统消费观念:
一是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被孔子的中庸之道思想禁锢几千年的中国人,大部分消费者一时还是以中庸奉为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凭借中庸赢得消费者青睐的车型枚不胜举,最典型的就是凯美瑞,它本着中庸的设计成为中高级市场上称霸一方的霸主,以两年30万辆的骄人成绩向世人亮出了它中庸才是走向成功的硬道理。因此中庸成为人们最能接受的一种朴实风格。
二是崇尚名牌。一些在网上发帖子力挺自主品牌的网友,购车时第一选择依然是洋品牌;一些人只是由于购车款不够多,才不得不去购买价格便宜的多的自主品牌经济型车。中国消费者对汽车洋品牌的崇尚,使得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格外艰难。有人预言,如果捷达轿车能够降到6万元,那么目前国内5万左右的自主品牌轿车将全部面临灭顶之灾。
三是贪大求全。消费者挥之不去的三厢车情节,使得汽车厂家不得不被动地去迎合。汽车是大件耐用消费品,购买时自然是功能越齐全越好。车身越长越好、配置越全越好。为了满足国人的这种观念,上海大众在普桑的基础上加长约10厘米,推出桑塔纳2000此后引起的上海大众帕萨特、一汽奥迪A6都在德国原车型的基础上加长了近10厘米。
奥迪新款A6在原车已经加长的基础上继续加长;捷豹在国内车市销售加长版的豪华车;宝马新7系在国内销售的几乎都是加长版豪华轿车。其实加长10厘米,除了外观上看上去比较气派符合一部分人的贪大心理之外,并没有多少实际的用途。
论过度消费摘要:消费是物质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的过程,而过度消费则把消费过程本身当成了购买或生产的目的。过度消费导致了人们生活中手段与目的的颠倒,造成了生产和消费的对立、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否定性被消解等一系列自然与社会的困境。为解决因过度消费造成的矛盾,必须建立适度消费、正当消费和继承传统消费文化的新型消费观,从而在理论上为建设和谐、节约型社会提供理性消费的依据和标准。关键词:消费;生产;过度消费;新型消费观消费是人最基本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人存在、享受和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消费作为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基本功能不断被弱化,而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却被过分重视。各种各样刺激消费的措施使国内消费不断高涨甚至走向了过度消费。消费观念的非正常发展给我国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环境、人文等方面极大的隐患。因此,厘清消费的本质含义,认识过度消费的严重后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马克思认为消费是客观力量的主观化、客体对象的主体化、劳动创造物的人化。消费应该是人生存、享受、发展的必需,是以人为中心和目的的消费。过度消费是指消费超过自身能力或需求的消费,也指那些非理智、不健康的高消费行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把这种消费行为称之为“异化消费”。阿格尔指出,消费本来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手段,但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它的功能被异化了。一方面,它是人们在劳动中失去自由的一种“补偿”,消费是人们逃避现实痛苦与不幸的“避难所”。另一方面,统治者对消费进行操纵和控制,使消费成为一种实施社会控制的工具。在这种消费体系下,人的需求遭到了扭曲,成了商品的奴隶。这是消费异化的主要表征。我国的消费虽然没有达到资本主义所谓的“异化”状态,但作为消费的一种非正常状态———过度消费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却非常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负债消费。负债消费是指消费者的消费规模与自己的支付能力严重背离,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享受物质带来的快感。在这种消费状态下,物质消费的快乐体验和痛苦的精神压力是指向两端而呈现分裂的,痛快过后便是沉重的压力。据有关学者调查,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两大城市,家庭整体负债率分别达到155%和122%,远远高于欧美家庭,而美国2003年个人平均负债比例只有155%。这一数据直接折射出我国当前消费的过度性和非理性。2.炫耀消费。炫耀消费指消费者的消费不是为了自身的生理需要,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财富、甚至自己的生存价值。在这种消费理念的支配下,人们的消费成了一种表现和过程体验,即“我购买,我存在”。消费变成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符号,意味着一种商品的消费者就是一类人。同时,广告商的造势给人们追逐某种商品的消费套上了社会阶层划分的光环,广告给消费者不断的暗示:“我消费什么,我就是什么。”消费满足人存在需要的本质完全被异化了。3.病态消费。病态消费是消费方式的极端奢侈化和丑陋化的表现。“黄金宴”、“人体盛”都是典型的病态消费,标志着消费已走向了一条完全异化的道路。这是扭曲的价值观的表现,也是人格分裂的显性表达。那么过度消费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对社会构成危害的呢?二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和消费是一致的,是共同为人的需要服务的。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发展生产的能力,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又是发展消费的资料。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1]但是马克思对这种理想状态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实现给予了否定。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矛盾,这就是社会劳动生产和有限的消费能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这个消费力还受到积累欲的限制,受到扩大资本和扩大剩余价值生产规模欲望的限制。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规律……生产力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所借以建立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1]在马克思看来,消费能力的不足是由于分配关系和资本家的资本积累的原欲所决定了的,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出现消费能力的不足是一种必然,“一切现实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制的消费。”[1]那么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社会同时又出现了过度消费呢?这是因为资本生产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生产目的在于利润而不在于需要,一方面是消费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发生剧烈冲突。资本家作为资本的人格化,为了发展生产,需要资本的积累,因此资本家任何形式的私人消费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对积累的掠夺,但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不仅创立了一个享乐的世界,而且随着投机和信用事业的发展,它还开辟了千百个突然致富的源泉。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已经习以为常的挥霍作为炫耀富有从而取得信贷的手段,甚至成了“不幸的”资本家营业上的一种必要,奢侈被列入资本的交际费用。“资本家财富的增长是和他强使工人放弃一切生活享受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因此,资本家的挥霍和积累是一同增加的,一方绝对不会妨碍另一方。”[1]资本家的过度消费是以自己工人的“过度勤劳”和节俭为代价的。但是资本家作为商品的生产者,他同时又需要其余的工人消费来带动生产。因此,“资本家又寻求一切办法刺激工人的消费,使自己的商品具有诱惑力,强使工人有新的需求等等。”[1]群众的消费不足是阶级分化以来就有的现象,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使群众的消费不足达到危机的地步,具体表现为:消费不足,资本难以增殖和扩张,生产规模很难扩大,“产业资本的再生产能力不顾消费界限的极度紧张,这些消费界限也会因再生产过程本身的紧张而扩大”,“这种紧张会增加工人和资本家对收入的消费。”[1]生产要求消费增加,但消费却严重不足;同时资本家的过度消费与工人受广告操纵的逼迫性消费使生产和消费走向严重对立。这二者的对立一方面使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另一方面使生产与消费走向越来越背离的道路。过度的生产使消费始终处于不足状态,而为了生产的需要,虚假消费又不断被创造出来。以阿格尔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者认为消费异化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劳动的破碎化、被动化和外在化。“劳动中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就会使人逐渐变得越来越柔弱并依附于消费行为。”[2]由于劳动是非创造性和被动的,劳动者只能到劳动之外的购买中去寻找自由,消费给劳动中失去自由的劳动者提供了这种满足。第二,消费的特点决定了消费异化的可能。有钱便可以自由地购买,在消费中,主体作为一个积极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客体参加社会活动,我的创造性和自由性才得以表现。“异化的人没有幸福可言,娱乐的消费就是为了消除他的不幸意识。”[3]“幸福就是消费更新和更好的商品,比如音乐、电影、娱乐、性欲、酒和香烟。”[3]消费成了一种对物品的无度索取和占有,这种占有又成了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第三,日常生活的被压迫和不自由。实际上,在过度消费的模式中,我们是按照厂商的意图和广告商的旨意消费的,购买不是真正的自由。马尔库塞指出“在极其多样的产品和后勤服务中进行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自由”,他将这种自由称为“强迫性消费”或“受操纵的消费”。弗罗姆认为我们的需求是被煽动起来的,我们消费球赛、电影、报刊、书籍、演讲、自然景色,这些活动在本质上都缺乏主动性,我们并不是主动地参与这些活动,而是被动地吸收这一切。实际上,试图通过消费来获得自由、消除不幸,犹如饮鸩止渴,离人类寻找的真正幸福只会越来越远。第四,消费异化腐蚀了人们的灵魂,造成了普遍的变态心理,加剧了异化。由于人把消费当作目的,因此总是喜新厌旧,以能够购买最新奇的物品为荣,“它使消费者不尊重劳动和人的创造成果。使消费者忘记了在他自己的国家和更贫困的国家中还有许多衣食不济的人”[3],人们热中于购买各种“无用品”,社会不断地生产大量的“无用品”,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维持较高的利润率、转移经济危机创造了条件,从而起到了维护资本主义道路的政治作用。过度消费必然导致过度的生产浪费和生活浪费以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经济急速膨胀的消费时代。虽然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原因不同,但过度消费的现象却不容忽视。消费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被寄以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希望,社会多方面都在不约而同地鼓励消费,并出台了相关措施。这些措施,增加了消费,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无限制地被鼓励。过度消费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不良社会风气,消费欲望不断地被催生,生产的目的被严重地异化为金钱和利润,消费的目的异化为购买。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破坏了生态、浪费了自然资源、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首先,作为劳动力的人本身和作为最基本资源的土地遭到极大的破坏。为了发展生产,就要“清扫土地上的过剩人口,把大地的儿女从养育他们的怀抱里拉走,于是,甚至按性质来说是直接生存源泉的土地耕作,也变成了纯粹依存与社会关系的间接生存源泉。”[1]马克思在一个多世纪前对消费形式的改变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以衣食住行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自然条件。这样,同时就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1]我国的过度消费和非理性生产使无数土地、水源被污染甚至永远再也不能恢复,土壤的沙化、耕地的退化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其次,过度消费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消费一方面意味着向自然索取、消耗资源;另一方面意味着要将废物排放到自然。由此,势必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并产生重大影响。资源的枯竭、对空气、水、土壤的工业污染特别是核污染正摧毁全球的生态体系。人作为大地之子,却走向了与自然对立的道路,消费就意味着向自然索取,过度的消费就是过度的索取,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对于人类的无限的、异化了的消费欲望来讲,自然资源甚至是稀缺的,当有限的资源遇到无限的欲望时,自然和人不再有往昔的和谐之美,人也不能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最后,过度消费造成了人自身的身心分裂。由于消费主义大众文化的推波助澜,消费对人们产生了一种强迫和控制,使人为了消费而疲于奔命,就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所讲的那样,买和消费的活动成为一种被各种广告宣传驱使和被财富和荣誉引诱的强迫的和非理性的目的,买到市场上的高档、名牌商品是每个人的梦想,而使用时的享受和满足则成了第二位的需要。每个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工作,努力消费,完全被消费控制着,从而使人与自身产生了严重的对立,也就是人自身的分裂。人是一个精神与物质统一的综合体,在过度消费思想的影响和西方大众消费主义的鼓励下,人们不断追求物质的新、奇、美。为了不断得到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努力工作,努力消费,从而使人内在的精神和物质严重分裂,也就是物质上的极大丰富和精神上的日渐贫乏,整天疲于奔命的物质享受并没有给人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带来满意的结果,相反却是更大的空虚。事实上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当精神的享受和消费被物质享受在生活中被压缩到最小时,人自身便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外在上人异化为物的奴隶,内在上人还有着强烈的精神诉求,这种严重的分裂使人真正成了单面的人。“由于一体化,人变成了机器上的零件,变成彻底的消费者。”[4]三过度消费的消极后果显而易见,因此倡导健康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是现代社会的必然选择。首先,应提倡适度消费,建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水平模式,反对盲目追求高消费,也反对盲目节约。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理性消费水平。建立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更高层次的简朴生活结构。其次,注意正当消费。消费活动应当在社会道德、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注重精神消费,限制过度的物质消费,尤其是非法、低级不健康的消费。严厉打击黄、赌、毒的消费,把人们的消费引导到健康、文明、合理合法的轨道上来。最后,继承我国优良的消费文化传统,反对西方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我国的消费传统就是“尚俭”。这与爱惜自然的要求是相契合的,它要求人们通过理智来淡化人的物欲。提倡节俭,但节俭不是不要消费,而是强调在消费中要注重节俭,不要造成浪费。节俭意味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俭意味着资源能源的节约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方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消费观念是一种提前吃子孙饭、断后代路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消费与人的幸福的关系并不紧密。人除了物质需求之外,还有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求。这种需求必须在社会交往、文化学习中满足,人们最终不是根据量的消费而是根据质的消费来确定幸福。这要求人们从单纯的物质消费中摆脱出来,追求文化和精神消费,抛弃异化消费。我国本来就是一个能源缺乏的国家,加之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和平崛起的过程中,能源的问题必然会成为发展经济的瓶颈,节约是当前发展经济的关键。有鉴于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时提出了建设节约型文明社会的口号,每一个有责任的公民都应该为建设和谐、节约型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真正让节约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中国公民的一种生活习惯。参考文献:[1]刘奔.构建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J].前线,2005,(8):21-22.[2]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95.[3]弗罗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4]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1-44.
[摘 要] 随着WTO保护期结束,汽车工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汽车工业企业必须对所处的内外环境、宏微观环境进行分析,找到汽车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对汽车企业实施危机管理,构建一套既有理论依据又具实践价值的危机管理对策,以保证汽车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危机管理 汽车工业 SWOT分析 对策分析 随着WTO保护期结束,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加之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普遍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建立相应的危机管理对策,危机应对能力十分薄弱,一旦危机出现,汽车工业将难以应对,必将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因此,正确分析我国汽车工业所处的内外环境、找到汽车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优势劣势,构件一套危机管理对策,对保障汽车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一、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的SWOT分析 对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进行SWOT分析,可以找出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中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从而构建出有效的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危机管理攻防策略体系。 1.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的优势分析 首先,完备的汽车工业体系。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体系完备,基本建立起了包括轿车、载货车、客车、专用车和零部件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次,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廉是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竞争中突出的成本优势,也是国外跨国公司争先在中国投资办厂的动因之一。再次,价格上有比较优势。中国生产的某些国产车型与进口车相比价格上有比较优势,如3吨左右的轻型货车的价格水平还不及国外同车型价格的三分之一。最后,熟悉市场。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比国际跨国汽车公司更熟悉中国的国情,更清楚市场和用户的要求,开发的产品更有针对性。 2.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的劣势分析 首先,汽车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低,整车出口能力较弱。按照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统计,若将零部件行业也计算在内,则中国汽车工业大致是每年人均生产一辆汽车,而日本是40辆~60辆,欧美是20辆~40辆。其次,技术开发投入和投融资来源不足。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统计,2004年中国汽车行业的研发费用仅为86.2亿元,占汽车工业销售总额的1.45%。而国外主要跨国公司的研究开发费投入比例一般为5%,有的甚至高达10%。最后,产业链条短,企业规模偏小,生产成本偏高。 3.改善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的机会分析 第一,到2020年中国国民经济要实现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经济增长速度年均须达7.2%,这将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第二,经济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加上庞大的人口,使中国成为当代最有吸引力和潜力的汽车消费市场、巨大的国内市场给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壮大提供了较好的机会。第三,居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将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从而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未来10多年,中国汽车市场维持年均15%左右的增长速度是有可能的。最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和国际汽车产业制造基地不断转移,中国已成为跨国汽车公司投资热点,从而可能成为世界新的汽车制造基地。 4.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的威胁分析 (1)经济环境因素带来的威胁。根据需求理论,汽车消费需求是人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需求而产生的次生需求。在经济危机时,由于员工对未来预期充满不确定,就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由于主要需求大幅度地降低,作为次生需求的汽车消费需求也随之大幅度减少,汽车工业企业收入也随之急剧减少,出现亏损和财务危机。 (2)自然环境因素带来的威胁。导致危机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因素多种多样,其它们引发危机的作用方式、范围及后果不一样,对它们的预防和控制手段也不一样。首先,汽车使用量的增加,加重了自然环境的负担,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引发汽车工业危机的首要因素。其次,中国目前各大城市的道路交通严重不足,成为限制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又一危机因素。最后,随着汽车数量的与日俱增,对石油和石油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石油的短缺,已经构成未来汽车工业发展最为严重的瓶颈。以中国5%的人均GDP增长率计算,到2015年交通的能源消耗将是现在的3倍,国内的原油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3)政策环境因素带来的威胁。第一,不合理的税费延缓了中国私人汽车消费热潮的到来,成为制约汽车消费扩大的最重要的因素。第二,不完善的金融政策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汽车消费的增长、汽车市场的扩大。第三,交通管理政策。长期以来,城市交通管理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道路交通的变化,城市交通拥挤程度日益加剧。由于中国存在混合交通、城市道路占用严重、停车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交叉路口秩序混乱、道路的不合理占用等方面的问题,而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很低、管理手段落后、设施缺乏、交通法规教育及执法力度不够等等弊病,导致了通行能力的下降,也加剧了交通供需失衡的矛盾,给交通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以上分析说明:入世后中国汽车生产企业面临的危机是多方面,多数危机是汽车工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而成的,入世环境的变化使这些新老危机进一步加剧,如果不加以消除,将直接危及中国汽车工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对策 汽车工业企业应充分认识所处的环境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通过卓有成效的危机管理活动,制定有效、合理的危机管理对策,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和危害,获取危机中的商机,激发汽车工业企业更大的活力。 1.战略创新策略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辅以必要的政府政策引导的前提下,以国内大的汽车集团为基础进行重组,在此基础上推进与国外大型汽车集团的合作与重组,向国际大型汽车集团的实力靠近,缩小与外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差距,更好地迎接汽车工业全球化的挑战和竞争。目前,中国仍要继续扩大和加强与世界领先汽车集团的合资与合作,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对利用外资的政策和政府管理的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做到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尽快地缩小与国际发达水平的差距,共同面对加入WTO的压力,更有利于免受国际汽车龙头企业产品的直接冲击。提高企业集团的竞争实力。 2.自主发展策略 中国的汽车工业企业要在国际上立足,就必须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品牌,拥有自主研发的能力,应当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使中国市场对高质量、高档次的产品需求不断上升,中国企业必须作好迎接市场升级的准备,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迎接市场升级的挑战。首先,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官、产、学、研大联合,集成各方面的技术创新资源和能力,构建起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具有雄厚的创新实力、运作机制良好的创新平台,从而与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在关键的产品和技术上形成持续创新力,实现新一代汽车技术的重点突破,从而促进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大技术研发与科技投入的力度,形成自我设计开发能力,带动中国汽车产业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再次,构建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加强国际国内合作。鼓励企业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不断研制、开发、生产新车型。 3.人才策略 汽车工业企业在实施人才战略时,要突出四个重点: 首先,培育真正的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发展所急需的优势资源之一,企业家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因素,企业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稀缺资源。特别是经济转型中汽车工业企业的改革与成长,急需大批企业管理帅才的支撑。其次,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知识、信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情况,中国的汽车工业企业既要留住人才,更要吸引外来人才充实自己的队伍。再次,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良好人才开发运行机制。最后,实行人才资源提升和人才国际化双战略。在人才资源提升战略方面:一是提升汽车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专业教育层次,专业教育中心高移,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强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提升现有人才尤其是具有中专以下学历人才的文化技术素质,争取到“十五”末期,现有人才中50%以上达到大专以上水平。三是吸引高层次学历的海外人才,回国投身中国的汽车现代化建设。四是进一步提高汽车系统的人才管理水平、布局水平、效益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使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进而进入到国际先进行列。在人才国际化战略方面:一是培养中国自己的,在人才管理和培养方法上与国际接轨,并能够进入国际科技前沿、与国际同行交流密切、有较大影响的汽车科技大师和高技术创新人才,以及培养一大批精通国际惯例、善经营会管理的国际技术人才和国际商务人才。二是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来中国工作,为中国的汽车工业献计献策,同时把大量优秀的汽车人才送到海外工作、学习、进修和交流,逐步形成符合国际惯例并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三是把握住引进海外人才的关键点,投入足够的资金,引进急需的优秀拔尖人才,并积极扩大人才劳务出口,寻求合作发展,开创广阔的人才空间,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4.加快汽车服务业发展策略 加快并提升汽车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既可以应对开放汽车服务贸易所带来的直接冲击,提高中国汽车服务业的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减弱服务贸易开放对汽车产品市场的全面影响,提高中国汽车工业的综合竞争力。 (1)从宏观经济政策上加快汽车服务业的发展。要允许汽车工业企业进入汽车服务贸易领域,鼓励和推动汽车工业企业与金融、保险、租赁行业的合作,以促进汽车金融服务、汽车保险服务、汽车租赁服务的较快发展。尤其是要尽快对非国有经济开放汽车服务业,打破国有企业对汽车服务贸易的垄断地位,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平等竞争,通过加强市场竞争程度推动汽车服务业的资源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各类汽车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2)依赖体制改革加快汽车服务业的发展。一是解决汽车制造业与汽车服务业,尤其是汽车金融业和汽车保险业的体制分割和体制障碍,沟通、加强这两个产业的内在联系;二是改革与汽车服务贸易相关的贸易、财税、金融、保险等方面的体制,形成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三是要加快国有汽车服务企业的体制变革,大力发展产权主体多元化的汽车服务公司,尽快加强汽车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汽车服务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写作思路:研究中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的观念,可以从深刻影响国人消费观念的中国传统文化谈起。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所沉淀下来的,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比如讲究中庸之道、注重人论、看重面子、重义轻利等。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了国人的消费观念,导致了国人在消费时具有消费行为上的大众化、品牌意识比较强等消费观念特点。在汽车消费上,体现出了以下的传统消费观念:
一是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被孔子的中庸之道思想禁锢几千年的中国人,大部分消费者一时还是以中庸奉为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凭借中庸赢得消费者青睐的车型枚不胜举,最典型的就是凯美瑞,它本着中庸的设计成为中高级市场上称霸一方的霸主,以两年30万辆的骄人成绩向世人亮出了它中庸才是走向成功的硬道理。因此中庸成为人们最能接受的一种朴实风格。
二是崇尚名牌。一些在网上发帖子力挺自主品牌的网友,购车时第一选择依然是洋品牌;一些人只是由于购车款不够多,才不得不去购买价格便宜的多的自主品牌经济型车。中国消费者对汽车洋品牌的崇尚,使得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格外艰难。有人预言,如果捷达轿车能够降到6万元,那么目前国内5万左右的自主品牌轿车将全部面临灭顶之灾。
三是贪大求全。消费者挥之不去的三厢车情节,使得汽车厂家不得不被动地去迎合。汽车是大件耐用消费品,购买时自然是功能越齐全越好。车身越长越好、配置越全越好。为了满足国人的这种观念,上海大众在普桑的基础上加长约10厘米,推出桑塔纳2000此后引起的上海大众帕萨特、一汽奥迪A6都在德国原车型的基础上加长了近10厘米。
奥迪新款A6在原车已经加长的基础上继续加长;捷豹在国内车市销售加长版的豪华车;宝马新7系在国内销售的几乎都是加长版豪华轿车。其实加长10厘米,除了外观上看上去比较气派符合一部分人的贪大心理之外,并没有多少实际的用途。
论过度消费 摘要:消费是物质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的过程,而过度消费则把消费过程本身当成了购买或生产的目的。 过度消费导致了人们生活中手段与目的的颠倒,造成了生产和消费的对立、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的主体性、 创造性和否定性被消解等一系列自然与社会的困境。为解决因过度消费造成的矛盾,必须建立适度消费、正当 消费和继承传统消费文化的新型消费观,从而在理论上为建设和谐、节约型社会提供理性消费的依据和标准。 关键词:消费;生产;过度消费;新型消费观 消费是人最基本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人存在、 享受和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 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 们消费观念的更新,消费作为人生存、享受和发展 的基本功能不断被弱化,而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功 能却被过分重视。各种各样刺激消费的措施使国内 消费不断高涨甚至走向了过度消费。消费观念的非 正常发展给我国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环 境、人文等方面极大的隐患。因此,厘清消费的本 质含义,认识过度消费的严重后果,有着重要的理 论和实践意义。 一 马克思认为消费是客观力量的主观化、客体对 象的主体化、劳动创造物的人化。消费应该是人生 存、享受、发展的必需,是以人为中心和目的的消 费。过度消费是指消费超过自身能力或需求的消 费,也指那些非理智、不健康的高消费行为。西方 马克思主义者把这种消费行为称之为“异化消费”。 阿格尔指出,消费本来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手段,但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它的功能被异化了。一方 面,它是人们在劳动中失去自由的一种“补偿”, 消费是人们逃避现实痛苦与不幸的“避难所”。另 一方面,统治者对消费进行操纵和控制,使消费成 为一种实施社会控制的工具。在这种消费体系下, 人的需求遭到了扭曲,成了商品的奴隶。这是消费 异化的主要表征。我国的消费虽然没有达到资本主 义所谓的“异化”状态,但作为消费的一种非正常 状态———过度消费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却非常普 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负债消费。负债消费是指消费者的消费规模 与自己的支付能力严重背离,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 力和经济压力享受物质带来的快感。在这种消费状 态下,物质消费的快乐体验和痛苦的精神压力是指 向两端而呈现分裂的,痛快过后便是沉重的压力。 据有关学者调查,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两大城 市,家庭整体负债率分别达到155%和122%,远 远高于欧美家庭,而美国2003年个人平均负债比 例只有155%。这一数据直接折射出我国当前消费 的过度性和非理性。 2.炫耀消费。炫耀消费指消费者的消费不是为 了自身的生理需要,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财 富、甚至自己的生存价值。在这种消费理念的支配 下,人们的消费成了一种表现和过程体验,即“我 购买,我存在”。消费变成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符 号,意味着一种商品的消费者就是一类人。同时, 广告商的造势给人们追逐某种商品的消费套上了社 会阶层划分的光环,广告给消费者不断的暗示: “我消费什么,我就是什么。”消费满足人存在需要 的本质完全被异化了。 3.病态消费。病态消费是消费方式的极端奢侈 化和丑陋化的表现。“黄金宴”、“人体盛”都是 典型的病态消费,标志着消费已走向了一条完全异 化的道路。这是扭曲的价值观的表现,也是人格分 裂的显性表达。那么过度消费是如何形成的,又如 何对社会构成危害的呢? 二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和消费是一致的,是 共同为人的需要服务的。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 态。“发展生产的能力,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又 是发展消费的资料。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 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 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1]但是马克思对这种 理想状态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实现给予了否定。因为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存在着根深蒂固的 矛盾,这就是社会劳动生产和有限的消费能力之间 不可调和的矛盾。“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 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 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 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 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这个消费力还受到 积累欲的限制,受到扩大资本和扩大剩余价值生产 规模欲望的限制。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规律 ……生产力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所借以建立 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1]在马克思看来,消费 能力的不足是由于分配关系和资本家的资本积累的 原欲所决定了的,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出现消费 能力的不足是一种必然,“一切现实危机的最根本 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制的消 费。”[1] 那么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社会同时又出现了过度 消费呢?这是因为资本生产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生产 目的在于利润而不在于需要,一方面是消费能力的 不足,另一方面是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发 生剧烈冲突。资本家作为资本的人格化,为了发展 生产,需要资本的积累,因此资本家任何形式的私 人消费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对积累的掠夺,但资本 主义生产的进步不仅创立了一个享乐的世界,而且 随着投机和信用事业的发展,它还开辟了千百个突 然致富的源泉。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已经习以为 常的挥霍作为炫耀富有从而取得信贷的手段,甚至 成了“不幸的”资本家营业上的一种必要,奢侈被 列入资本的交际费用。“资本家财富的增长是和他 强使工人放弃一切生活享受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因此,资本家的挥霍和积累是一同增加的,一 方绝对不会妨碍另一方。”[1]资本家的过度消费 是以自己工人的“过度勤劳”和节俭为代价的。但 是资本家作为商品的生产者,他同时又需要其余的 工人消费来带动生产。因此,“资本家又寻求一切 办法刺激工人的消费,使自己的商品具有诱惑力, 强使工人有新的需求等等。”[1]群众的消费不足 是阶级分化以来就有的现象,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 方式才使群众的消费不足达到危机的地步,具体表 现为:消费不足,资本难以增殖和扩张,生产规模 很难扩大,“产业资本的再生产能力不顾消费界限 的极度紧张,这些消费界限也会因再生产过程本身 的紧张而扩大”,“这种紧张会增加工人和资本家 对收入的消费。”[1]生产要求消费增加,但消费 却严重不足;同时资本家的过度消费与工人受广告 操纵的逼迫性消费使生产和消费走向严重对立。这 二者的对立一方面使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另一方面 使生产与消费走向越来越背离的道路。过度的生产 使消费始终处于不足状态,而为了生产的需要,虚 假消费又不断被创造出来。 以阿格尔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者认为消费异化 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劳动的破碎化、被动化和外在化。“劳 动中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就会使人逐渐变 得越来越柔弱并依附于消费行为。”[2]由于劳动 是非创造性和被动的,劳动者只能到劳动之外的购 买中去寻找自由,消费给劳动中失去自由的劳动者 提供了这种满足。 第二,消费的特点决定了消费异化的可能。有 钱便可以自由地购买,在消费中,主体作为一个积 极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客体参加社会活动,我的创 造性和自由性才得以表现。“异化的人没有幸福可 言,娱乐的消费就是为了消除他的不幸意识。”[3] “幸福就是消费更新和更好的商品,比如音乐、电 影、娱乐、性欲、酒和香烟。”[3]消费成了一种 对物品的无度索取和占有,这种占有又成了地位和 身份的象征。 第三,日常生活的被压迫和不自由。实际上, 在过度消费的模式中,我们是按照厂商的意图和广 告商的旨意消费的,购买不是真正的自由。马尔库 塞指出“在极其多样的产品和后勤服务中进行自由 选择,并不意味着自由”,他将这种自由称为“强 迫性消费”或“受操纵的消费”。弗罗姆认为我们 的需求是被煽动起来的,我们消费球赛、电影、报 刊、书籍、演讲、自然景色,这些活动在本质上都 缺乏主动性,我们并不是主动地参与这些活动,而 是被动地吸收这一切。实际上,试图通过消费来获 得自由、消除不幸,犹如饮鸩止渴,离人类寻找的 真正幸福只会越来越远。 第四,消费异化腐蚀了人们的灵魂,造成了普 遍的变态心理,加剧了异化。由于人把消费当作目 的,因此总是喜新厌旧,以能够购买最新奇的物品 为荣,“它使消费者不尊重劳动和人的创造成果。 使消费者忘记了在他自己的国家和更贫困的国家中 还有许多衣食不济的人”[3],人们热中于购买各 种“无用品”,社会不断地生产大量的“无用品”, 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维持较高的利润率、转移经济 危机创造了条件,从而起到了维护资本主义道路的 政治作用。 过度消费必然导致过度的生产浪费和生活浪费 以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经济急速膨胀的消费时 代。虽然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原因不同,但过度 消费的现象却不容忽视。消费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 环节,被寄以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等希望,社会多方面都在不约而同地鼓励 消费,并出台了相关措施。这些措施,增加了消 费,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随 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无限制地被鼓励。过度消费已 经成为一种严重的不良社会风气,消费欲望不断地 被催生,生产的目的被严重地异化为金钱和利润, 消费的目的异化为购买。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破坏 了生态、浪费了自然资源、加剧了人与自然的 对立。 首先,作为劳动力的人本身和作为最基本资源 的土地遭到极大的破坏。为了发展生产,就要“清 扫土地上的过剩人口,把大地的儿女从养育他们的 怀抱里拉走,于是,甚至按性质来说是直接生存源 泉的土地耕作,也变成了纯粹依存与社会关系的间 接生存源泉。”[1]马克思在一个多世纪前对消费 形式的改变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以衣食住行 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 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自然条件。这样,同时就 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 活。”[1]我国的过度消费和非理性生产使无数土 地、水源被污染甚至永远再也不能恢复,土壤的沙 化、耕地的退化必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 障碍。 其次,过度消费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消费 一方面意味着向自然索取、消耗资源;另一方面意 味着要将废物排放到自然。由此,势必对自然环境 造成污染并产生重大影响。资源的枯竭、对空气、 水、土壤的工业污染特别是核污染正摧毁全球的生 态体系。人作为大地之子,却走向了与自然对立的 道路,消费就意味着向自然索取,过度的消费就是 过度的索取,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对于人类的无限 的、异化了的消费欲望来讲,自然资源甚至是稀缺 的,当有限的资源遇到无限的欲望时,自然和人不 再有往昔的和谐之美,人也不能再诗意地栖居在大 地上。 最后,过度消费造成了人自身的身心分裂。由 于消费主义大众文化的推波助澜,消费对人们产生 了一种强迫和控制,使人为了消费而疲于奔命,就 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所讲的那样,买和消费 的活动成为一种被各种广告宣传驱使和被财富和荣 誉引诱的强迫的和非理性的目的,买到市场上的高 档、名牌商品是每个人的梦想,而使用时的享受和 满足则成了第二位的需要。每个人为了自己的梦 想,努力工作,努力消费,完全被消费控制着,从 而使人与自身产生了严重的对立,也就是人自身的 分裂。人是一个精神与物质统一的综合体,在过度 消费思想的影响和西方大众消费主义的鼓励下,人 们不断追求物质的新、奇、美。为了不断得到新的 产品和新的服务,努力工作,努力消费,从而使人 内在的精神和物质严重分裂,也就是物质上的极大 丰富和精神上的日渐贫乏,整天疲于奔命的物质享 受并没有给人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带来满意的结果, 相反却是更大的空虚。事实上人的需要是多方面 的,当精神的享受和消费被物质享受在生活中被压 缩到最小时,人自身便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外在上 人异化为物的奴隶,内在上人还有着强烈的精神诉 求,这种严重的分裂使人真正成了单面的人。“由 于一体化,人变成了机器上的零件,变成彻底的消 费者。”[4] 三 过度消费的消极后果显而易见,因此倡导健康 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是现代社会的必然选择。 首先,应提倡适度消费,建立与生产力发展水 平相适应的消费水平模式,反对盲目追求高消费, 也反对盲目节约。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同时, 不断提高人民的理性消费水平。建立以提高生活质 量为中心的更高层次的简朴生活结构。 其次,注意正当消费。消费活动应当在社会道 德、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注重精神消费,限制 过度的物质消费,尤其是非法、低级不健康的消 费。严厉打击黄、赌、毒的消费,把人们的消费引 导到健康、文明、合理合法的轨道上来。 最后,继承我国优良的消费文化传统,反对西 方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我国的消费传统就是“尚 俭”。这与爱惜自然的要求是相契合的,它要求人 们通过理智来淡化人的物欲。提倡节俭,但节俭不 是不要消费,而是强调在消费中要注重节俭,不要 造成浪费。节俭意味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俭 意味着资源能源的节约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方 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消费观念是一种提前吃子 孙饭、断后代路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 的延续。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消费与人的幸福的关 系并不紧密。人除了物质需求之外,还有社会、心 理和精神的需求。这种需求必须在社会交往、文化 学习中满足,人们最终不是根据量的消费而是根据 质的消费来确定幸福。这要求人们从单纯的物质消 费中摆脱出来,追求文化和精神消费,抛弃异化 消费。 我国本来就是一个能源缺乏的国家,加之人口 多,工业基础薄弱,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和 平崛起的过程中,能源的问题必然会成为发展经济 的瓶颈,节约是当前发展经济的关键。有鉴于此, 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时提出了建设节约型文明社会的 口号,每一个有责任的公民都应该为建设和谐、节 约型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真正让节约成为一种 时尚,成为中国公民的一种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奔.构建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J].前线,2005,(8):21-22. [2]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1991.495. [3]弗罗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4]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1-44.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