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论文
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工商管理进行有效协调,保证企业转型能够顺利进行。工商管理在企业转型过程中,能够给予企业转型保障,并且在政策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从而促进企业转型的快速完成。新经济常态下,企业转型发展,成为企业把握市场,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这一过程中,企业转型需要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并且原有发展模式的改变,需要企业对其进行较好的适应。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工商管理工作如何在企业转型工作中进行有效开展,并且对企业转型起到一个有效地引导作用,成为当下工商管理工作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现阶段工商管理工作的内容
工商管理对于规范市场发展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商管理与企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企业转型发展,离不开工商管理的支持,工商管理的主要内容,在于对市场经营主体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关于我国现阶段工商管理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点:
1.制定工商管理规章制度
工商管理注重利用行政、法律方式保证市场经济能够稳定运行,在制定工商管理规章制度过程中,注重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并能够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角度出发,保证规章制度的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特点。在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主要从企业监督、依法登记、注册管理等方面,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监督主要从企业发展情况入手,对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进行监督,切实保证其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并且能够保证消费者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登记角度,则注重对企业的规模、经营情况进行考虑,作为企业经营的一个凭证,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注册及经营方面,则是加强对企业依法经营的有效监督,能够保证通过有效地管理,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和国家税收需要。
2.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增加,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面临的侵权问题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市场不利环境的制约。工商管理注重维护市场主体权益,能够利用法律文件,对企业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这一过程中,通过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侵犯商标权犯罪行为的查处,可以更好地保证经营者的权利。同时,合法权益的维护,也能够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指导,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和进步。
3.有效执法
执法权是工商管理部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依仗,也是保证市场经济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或是商户,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铤而走险,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对正规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扰乱了市场发展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危害。这样一来,工商管理通过有效执法,能够对破坏市场秩序、稳定、滥用市场支配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从而维护市场环境,能够对市场主体利益进行较好的维护。有效执法,也是促进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工商管理的基本特点分析
工商管理应用于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工商管理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以经济建设和发展作为目标
工商管理在应用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实现经济建设和发展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工商管理注重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把握,并且能够坚持党的`方针和路线,对企业发展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从而保证企业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从事市场经营行为。工商管理坚持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注重构建完善的市场发展环境,能够带动企业在这一环境中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2.系统化特点
工商管理的系统化特征,是工商管理发挥管理作用的关键。在对企业进行管理过程中,工商管理注重站在系统角度,能够对企业实现全方位的管理,从而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处于一个标准化的监督环境下。这一过程中,可以对市场进行更好地调控,并对资源进行统一分配,从而切实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应用,注重立足于管理的整体,统筹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实现统筹兼顾的管理目标。
3.程序化特点
所谓的程序化特点,注重在管理过程中,对管理流程进行把握,从而切实保证管理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效果。工商管理的程序化特点,注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能够按照流程办事,从而保证相关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程序化管理特点,使得工商管理具有鲜明的程序性,实现对市场主体的监督和管理,并且具有较高的效率性和可靠性。
三、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分析
企业转型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通过转型,能够更好地提升其生产效率,完善生产结构,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企业转型过程中,需要对工商管理的政策进行把握,并且能够基于市场环境和自身发展特点,调整转型结构,实现长足进步和发展的目标。关于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企业纷纷加快了转型发展不发,在生产和经营管理领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一过程中,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对转型期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企业在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这样一来,势必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从现阶段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现代化企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势必会导致一些企业进入不良的市场环境,导致其利益受损。工商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对市场环境进行改善,以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工商管理通过利用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对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打击,可以规范市场发展环境。企业在转型期过程中,能够免除后顾之忧,通过对自身生产效率的提升,对能源资源的有效节约,提升自身竞争实力,从而获取发展。市场竞争环境的净化,降低了非法操作和不正当行为对企业转型的危害,从而规范了市场发展秩序,能够净化市场环境,使企业树立守法经营的观念。这样一来,企业转型后,其竞争实力会不断增强,从而更好地应对激烈的竞争,有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对企业进行科学指导
低碳经济的出现、环保问题的突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一过程中,企业势必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转型升级。在转型过程中,一些企业被迫进行转型,导致其内部管理较为混乱,并且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问题。因此,加强对转型企业的有效指导,成为工商管理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
(1)政策和制度对企业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工商管理部门作为我国职能部门,其在发展过程中,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这样一来,通过管理政策和制度,能够为企业转型提供有效地指导,从而保证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能够实现转型目标。例如企业转型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管理、弹性管理培训工作,使企业对现阶段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解,从而制定有效地管理策略。
(2)强化企业合法经营意识
企业合法经营意识以及合法经营,直接关系到了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性,并且对企业长足发展和进步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利用工商管理相关政策,能够使制度、政策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当中,从而强化企业合法经营意识,使其能够主动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这一过程中,企业生产经营势必会朝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从而使企业更好地进行生产经营决策。
3.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工商管理在企业转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关于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点:第一,工商管理在企业转型管理中的应用,注重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角度出发,把握市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从而对企业转型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这一过程中,能够科学地指引企业进行转型发展,并为企业提供重要信息帮助,使企业转型能够得到重要的指导。第二,工商管理部门在对企业转型管理过程中,注重对国外先进经验进行学习,并结合我国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为我国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借鉴。这样一来,可以使我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少走弯路,避免受到较大的风险,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第三,在进行转型过程中,工商管理能够对企业转型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处置,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更好地保障企业转型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下。
工商管理与企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对企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工商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了规章制度制定、服务监督、市场经营环境管理、主体权益维护等内容,并且在应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注重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坚持以经济建设和发展作为目标。基于这一点,企业转型过程中,工商管理的作用尤为突出。
工商管理能够对企业竞争环境进行优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并能够对企业转型进行较好的引导,促进企业转型过程中,能够稳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要切实发挥工商管理的作用,能够使工商管理的政策和制度与企业自身情况、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保持一致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发展目标。
实施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论文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出口加工贸易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推动力。近年来,由于受到出口环境变化影响,再加上新兴产业的加速兴起、结构性矛盾突出、配套设施和能力弱、创新能力不高以及企业关联度低等问题的困扰,信息产业的发展收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在信息网络的领域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在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产业发展突破瓶颈的重要途径。
一、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分析
由于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广泛渗透性及倍增效应,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它就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在世界已经进入信息高速化时代,各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高,逐渐位于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其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信息产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信息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甚至已经 超过了劳动要素。信息产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它的产值规模的扩大能够有效促进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进而促进国民经济份额的增加,促进经济的增长。在早期的数据统计中可知,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为2980亿元,2006年增加值为11000亿元,年增长幅度高达38.6%,而同期,我国GDP增长幅度仅为10%左右[1]。除此之外,信息产业还能够改造传统产业,通过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其生命力,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间接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产业对信息产业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信息产业也促进了其他产业的扩张和发展。
1.2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知识的重要战略资源
信息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信息产业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将海量、杂乱无章的信息变成有序、有用、有经济价值的信息。一方面通过机械化生产大队减少了劳动者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人们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采用任何方式对信息进行检索,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并对其进行利用、加工处理,从而充分发挥信息的使用价值,使信息成为现代国民经济的主要经济资源。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我国国民经济变得更加具有知识性。
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措施分析
2.1创新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国家都在不断的开拓创新,以期能够在新一轮的产业发展中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要对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其转型升级进行创新研究,加快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以“十二五”和“十三五”产业相关发展任务为指导,以“一个中心、三大抓手”为核心,对信息产业发展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以促进信息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还要充分激发和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使产业的发展更加稳定 [2]。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对信息产业核心领域的薄弱和瓶颈环节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集中力量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突破,并以自主技术为支撑,贯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改造等国家项目,发展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应用,通过这种方式来优化信息产业结构,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
2.2促进信息消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信息消费是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点,要想实现信息消费的扩大,促进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并为信息消费和信息安全提供保障,就必须要增强信息消费智能终端供给能力。具体实施例如,在智能电视,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标准协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集中力量突破智能电视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共赢发展,使其更好的满足消费群体多样化需求;在移动智能终端上的开发中,要以增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融合性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对关键器件、核心芯片还有配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核心技术掌控能力和配套能力,从而推动智能终端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以及各种智能应用的普及[3-4]。
2.3举办电子信息博览会,为信息产业升级搭建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通过电子信息博览会,一方面可以展示我国电子信息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目标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博览会上课设立新产品发布中心和新技术发布中心来对新产品进行展示,从而有效增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国际其他国家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促进国际信息产业的共同发展[5]。
总结语
总的来说,信息产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战略产业,它的发展不仅与利润相关,同时也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在世界的地位有深刻的影响。在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席卷而来,要求信息产业必须要进行转型升级,以促进我国经济更加快速、健康、稳定的增长,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城市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先进城市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上,从整体空间环境、空间布局、独特品质、城市文化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构成要素,对济南近年来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域文化、继承、发展、济南
“世界名都大邑之所以能成功地支配了各国的历史,那只是因为这些城市始终能够代表它们的民族和文明,并把绝大部分流传给后代。”[1]著名规划建筑大师刘易斯?芒福德的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带给城市规划工作者以深刻的启示。城市发展继承并延续地域文化特征是城市良性发展的前提。在规划建设中,做好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非常重要。本文试以济南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个辽阔广大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人群构成的不同所存在的区域性的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构成地域文化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它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2]
2、济南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2.1山、水、城交融的整体空间环境
济南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总揽齐鲁,地处鲁中低山丘陵与华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山湖遥遥相望,形成山水相依的城市地理形态和独特的城市空间特色。济南的城市空间特色是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南部是恢廓苍翠的自然山体,中部名泉荟萃、湖光山色,北部是蜿蜒曲折的黄河以及鹊山、华山等众多平地凸起的小山头。
这种山、水、城交融的独特自然景观与济南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形成了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空间特色。总体来讲,济南大气厚重,具有北方城市粗放的性格;济南独特的泉水文化,又赋予了这座城市另一面的景致,城市总是因为有了水而显得清灵俊秀,济南因了浸润在城市肌理中的泉群水系而比普通的北方城市多生出了一股轻盈,有了几分“烟雨江南”的柔美。
2.2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景观资源
济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济南历史文化街区、特色街区共有8处。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包括四门塔、灵岩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历史优秀建筑5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5处;区、县级依法登记保护的`文物328处;普查登记在册文物约1000余处。
2.3“古城商埠,双星闪耀”的空间布局
济南古城是在明府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城池四周由护城河围合,面积3。26平方公里。平面布局以其形状不甚规整、四门不对称为特色,加之有天然的泉水和依山建城的独特地理位置,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济南商埠开辟于上世纪初,商埠区的规划和建设是中国城建史上中西合壁的典范。1904年,德国修筑的胶济铁路全线通车,标志着振兴民族实业的“自开商埠”便应运而生。百年以来,商埠区的空间格局一直延续下来,揭示了济南近代城市规划的序幕。东西并列的古城和商埠,形成济南城市空间演变历史上“古城商埠,双星闪耀”的格局。
2.4“泉水文化”的独特品质
泉水是济南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质构造使得济南自古以来就以泉水丰沛而闻名于世,城市因此有了一个别称“泉城”。甘纯的泉水给城市注入了灵气与活力,赋予了济南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广义讲,泉城文化景观资源应包括“泉水”、“泉城”、“泉村”、“泉文化”等四泉文化景观资源。泉水是四泉文化的核心。济南独特的地质结构,造就了众多泉水的形成。济南泉水的独特性还体现在数量众多、形态优美、水质优良、文人诗韵等诸多方面。
2.5“包容厚重”的城市文化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东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济南,具有各种文化的兼容性。济南处在西陆东海之间,古文化与今文化之间,城市不大也不小,处于“中庸之道”的状态,这是它典型的文化特征。这样的文化特征就形成了济南厚重朴实,温婉宽容的城市气质。[5]
3、济南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工作进展
3.1济南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工作情况概述
近年来,济南市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坚持高起点高水平规划。近年来,《泉城特色风貌带规划》、《泉城特色标志区规划》、《济南商埠区历史文化城区保护策略研究》等20多项规划研究相继编制完成,大明湖东扩等精品工程相继实施,济南古城区及商埠区保护初见成效。二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定期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保护专项检查,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是注重提取并形成文化特征符号。例如策划了“天下泉城”、 “守望泉城”等专题片,进一步强化了地域文化特征符号。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方面,着力塑造地域文化特征,例如,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东荷西柳“的设计中,就以市花荷花、市树柳树为母题,进一步强化了地域文化特色。四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地域文化特色深入人心。例如,如自2013年起每年8月举办“泉水文化节”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进一步强化了济南泉水之城的地域文化特色。
3.2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工作的不足
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济南独特的文化特色资源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历史文化资源有待梳理,在新城区、郊区或者大都市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面做得还不够,例如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子崖遗址等的宣传推介不够。二是保护与发展实施机制有待创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统筹协调。三是市政、交通、财政等专项有待优化。在古城区、商埠区,普遍存在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方面,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区域文化发展战略不够明确,对大区域文化发展战略重视不够,区域文化的认同感有待进一步强化。 3。3济南地域文化特色保护与发展的对策措施
基于对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的进展及不足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梳理,对历史古迹、文物进行全面排查,做好深入挖掘历史遗存、搜集相关资料,从龙山文化、舜文化、孝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对龙山黑陶、舜耕山、郭氏孝堂山、灵岩寺、齐长城、鹊华秋色图等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努力塑造含蓄内敛、格调清新的新型文明城市。[6]二是创新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实施机制。亟需在市财政、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和投融资平台大量投入的基础上,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创建社会融资渠道,引导市场化运作,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共同推动保护改造工作的实施。三是调整优化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延续地域文化传统,深入挖掘文化优势,营造宜居环境氛围,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四是积极倡导公众参与。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应充分考虑群众的发展愿望和利益诉求,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其规划、建设工作应在适宜的阶段组织公众进行参与,科学合理决策,选择部分有责任心的企业或个人参与规划实施。
4、结语
伊利尔?沙里宁指出:“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地域文化特色是城市发展之魂,是城市个性的集中体现。从济南的案例可以看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在前期研究、体制机制、法规建设、规划实施等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地域文化特色资源绝对是块宝,而且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在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应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知己知彼、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重视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采取科学的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品牌,切实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
浅析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浅析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在将建筑文化传承之前,必定要究其根本,探其本质,这也是重中之重。因为建筑文化并不是固有文化,更不是一成不变。要了解建筑的历史,以历史为基本点,深入剖析建筑的特征和特性,再结合文化特征,将建筑文化全面深入地挖掘其根本特点。这样,对于传承来说,才会有精神的传承,特征的传承,以及精髓的传承。
关键词: 建筑文化;传承;融合;发展
建筑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元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筑已经不再单纯得属于为人类遮风避雨的空间,它的存在,也见证着人类的追求方向与思维转变的成果。时间推移,建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设,经过不同时代的转变,以及推陈出新,已然已经摸索出独自的体系。因此,在人类大文化的范围内,建筑也创造出属于自己特有的文化。既是社会大文化的分支体系,又属于建筑与文化特有的元素结合。建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三维与四维结合的特有艺术。建筑的样式,代表着当代美感的发展趋势,也引领着其他各个设计领域的思潮。同时,建筑也作为一种交流元素,无声地向观者进行诠释。诠释着时代背景,诠释着地域风情,诠释着文化发展方向,诠释着经济实力,诠释着主权命脉。建筑,既有国界之分,又无国界之分。有国界之分,是因为建筑的背景故事不同,风土人情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等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建筑会在特定的地域内,呈现出的气质会截然不同。无国界之分,则代表着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流语言,在进行与造访者的沟通及心灵的呼唤。因为,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建筑,都会具有独自的特点,多种设计方式的表现,都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手法,不论国界何处,都会适用于人。
1、建筑文化的传承
在不同的地域,都会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则会产生不同的建筑文化。而建筑文化的传承,则需要时间的积累,一点一点得延伸发展。所谓传承,就是一代接替一代,将原本的精神本质得以向前延伸,发扬光大。所谓传承,就是将建筑文化赋予命运和灵魂,不仅要让建筑的生命得以延续,更要将建筑文化的灵魂得到释放,凸出其本质,扩大其思想。在将建筑文化传承之前,必定要究其根本,探其本质,这也是重中之重。因为建筑文化并不是固有文化,更不是一成不变。要了解建筑的历史,以历史为基本点,深入剖析建筑的特征和特性,再结合文化特征,将建筑文化全面深入地挖掘其根本特点。这样,对于传承来说,才会有精神的传承,特征的传承,以及精髓的传承。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探求其根本,也就是建筑的根本。包括建筑的材料特征,建筑的表现手法,建筑的表达方式,建筑的空间构成,建筑的结构构架,等诸多方面的元素。诸如,中国的古建筑,其建筑材料大部分运用木材质。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盛产木材,木材质加工方便,易加工制作,再就是木材质施工较快,成型迅速。但是,缺点也非常致命,木材质易损,易发生火灾,易腐蚀,经过几年就需要翻修调整。像明清年间的紫禁城宫殿,是中国最大体量的完整木构件宫殿建筑群,经过了上百年岁月的洗礼,魅力依旧。因为,意识到古建筑文化的珍贵,所以会定期将建筑群进行修缮,为了保护原有的样貌,也在进行原样的翻新,只是用料更为科学。
例如,木建筑表面的漆画工艺,已经不会使用原来的漆艺,而是在漆料中加入耐腐蚀、耐损坏、耐火的涂料,进行表面的漆绘修复。屋顶的琉璃瓦片,修复难度也是相当大。因为每一片琉璃瓦,都需要全面的修整,尤其瓦当部分,既要保证原有图形的样貌,又要保证色彩的还原度,而且琉璃瓦经过上百年的风霜雨打,寿命已经折损,所以要想全方位的原貌修缮,则会有非常大的作业难度。
古建筑的传承,传承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更多的是传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而建筑本身,也是国家发展的见证物,它最能反映时代的特点、历史的特点、民族的特点,更代表着发展的历程。所以,建筑的传承,并不只是表象的物质传承,而是深入精髓的文化的传承,给后人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积淀。中国,由古至今,历经了五千年的风霜洗礼。在各个民族,各个区域,都留存有不同时代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是一笔无价的宝贵财富。对于这些古建筑,在表面上,可以直观得了解建筑的建造手法和表达方式;而在更深层面里,通过对古建筑的勘测、研究、分析,可以了解中国在每个阶段、每个时代建筑产业发展的历程。多方面的因素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建筑文化,可以直观得让后人了解古人的思想,了解古建筑科学,了解中国建筑发展的全貌。古建筑的存在,足以向世人证明中国建筑文化的深厚功底,并且发扬四方,源远流长。
2、建筑文化的融合
任继愈先生指出:“文化不是死的东西,它有生命,有活力,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不同文化相接处,很快就会发生融汇现象。处在表层的生活文化(如衣食器用等),很容易被吸收,处在深层的观念文化(如哲学体系、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要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才有可能发生交融。……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融合,这种融合只有在双方都有深厚文化基础的伟大民族间才有可能发生。”建筑文化的融合,不只是表层意义上的表面相融合,需要更深层次得融合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达到思想相交融,思维得到激烈得碰撞,方能获取深层次的融合。而且,任何事物的融合,都不是没有缘由,在某一层面上,都会达到一定的契合,获得融合的结晶。建筑的融合,不仅是建筑元素与元素的融合,还有建筑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多方面不同的因素融合在一起,会获得更多不同层面的融合,导致不同的融合结果。
中国建筑的空间观与欧洲建筑的空间观是完全不一样的。早期,中国的古建筑讲究的是平面文化,要有轴线定位。尤其,较大体量的建筑群,需要在规矩的矩形平面内,进行对称分布,达到东、西对称,南、北对称,进而达到轴对称。而且建筑为一层构架,只是在平面横向上延伸扩建,并不会在纵向上竖向发展,所以建筑群体在平面规划上也甚为庞大。欧洲国家的建筑,主要是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施工工期相对较长,因为石材运输速度相对较慢,施工难度也较大,建筑的砌筑,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古时期的建筑,大部分都是人工徒手建造完成,到后期才会利用机器机械完成建筑,所以针对于古时期的建筑,想要短时间内完成,根本完不成,大部分的石材建筑都需要经过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来建造完成。而且欧洲国家的大型建筑物,主要是以大体量为主,例如教堂、宫殿、城堡,等等。欧洲的建筑并不像中国古建筑,讲究的.是平面的轴对称格局规划。欧洲建筑更注重的是体量的气势磅礴,室内空间开敞宽阔,举架非常高,视觉效果极其开阔。
尤其是教堂的建造,一般教堂都是一层的结构,部分教堂有钟楼的区域,则会设置从一层到达钟楼楼顶的楼梯,楼梯的体量很小,基本可以通过一人或两人行走。欧洲的教堂之所以会给人震撼的感觉,是因为无论在教堂空间内部还是在教堂外部区域,教堂都会将人完全得“包裹”起来。因为教堂是人们追求信仰的地方是人净化心灵的空间,是人们受到洗礼的建筑,所以教堂的设计建造,必须要承载人们的心理疾苦或是福乐喜至。当人们置身于教堂内部空间时,宽阔的空间,广阔的视野,瞬间就会让人们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来体会上苍的造化。而当人们置身于教堂的外部空间时,教堂的神圣感、使命感,都会传递给人们。这些感受是通过建筑的外在形态来表达的,通过建筑特有的语言进行传播,包括建筑的表现手法及建筑特点,都会将建筑的精神传递给观看者。古时期,国内外的建筑差异比较大。随着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往来,将本国文化向外传递的同时,各个国家也会汲取其他国家的文化,吸收精华部分,并且与自己本国的文化相结合,进行改良和翻新,做到了文化的融合。建筑文化的融合,早已成为各个国家之间沟通会访的融合结果之一。因为建筑,相当于地域的坐标,会第一时间将国家本土的文化、理念传递给造访者。建筑文化相当于一面旗帜,直观得将文化和思想真实反应出来。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导致着建筑文化的交流于融合,尤其发展迅速的时期,建筑手法的融合,建筑方式的融合,建筑材料的融合,建筑理念的融合,已经早已成为各国之间友好发展的桥梁。在当今时代,建筑文化犹如一面镜子,相当直观得表达出本土领域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色。建筑文化不仅是无形的,更是掷地有声得将区域文化的特征,运用当地最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符号进行表现。所以,不论社会发展速度如何,发展方向如何,建筑文化都必须做到代代传承,与时代一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
[2]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中国政策性银行的现状与改革 摘要:政策金融是与商业性金融相对应的,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之后,三大政策性银行的转型问题已成为国内金融改革的又一个焦点。本文阐述了中国三大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并从总体上描述了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思路,最后对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思路作出了简单评价及建议。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 现状 改革 一、中国三大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政策性金融体系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过程中产生的。1994年,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决定设立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同时将原四大国有银行所负有的政策性职能分离出来,切断基础货币与政策性业务的联系,为加速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和确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创造条件。由此,政策性金融作为一个独立的金融体系在我国正式建立。三大政策性银行自成立以来,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体制的改革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于 1994 年3月7日,该行是一家以国家重点建设为主要投融资对象的政策性银行,办理政策性国家重点建设(包括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及贴息业务。除了财政拨付的资本金之外,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发行财政担保债券和由金融机构认购金融债券筹措,此外还包括部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吸收的存款。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于 1994 年11月18日,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中的政策性贷款、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资金来源除财政核拨资金外,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并使用农业政策性贷款企业的存款。 中国进出口信贷银行成立于 1994 年7月1日,作为贯彻国家外贸政策的政策性银行,其主要业务是为大型机电设备进出口提供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为成套机电产品出口提供信贷贴息及信用担保。其资金来源除国拨资金外,主要以财政专项资金和金融债券为主,其业务活动由有关部门组成监事会进行监督。 我国政策性银行自成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机制。在发挥贯彻政府意图、拉动经济增长作用的同时,加强经营管理,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经营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特点: (一) 经营行为显著改变 适应形势需要,政策性银行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经营管理体制。,政策性银行把“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防范金融风险”作为经营原则,防范风险的意识不断增强,自主决策的程度大幅度提高。同时,加大了贷款管理、本息回收和风险防范力度,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 资产质量明显提高 政策性银行在运营过程中,注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择优选择支持对象,建立信用结构和信用约束机制,强化信贷管理。同时通过采取上门催收、资产保全、法律诉讼等多种手段,加大催收不良贷款的力度,信贷资产质量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截至2006年1季度,国开行的资产总额达到了25185亿元(折合3140亿美元),表内不良贷款率为0.82%,拨备覆盖率为288%,资本金为500亿元,资本充足率约为9.15%,而一年前其资本充足率是10.5%。截止到2004年末,中国进出口银行表内和表外的信贷资产余额合计达到2754.3亿元,资产总额达到3058.7亿元。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按五级分类标准,年末自营业务不良贷款率为5.28%,连续六年实现了不良贷款绝对额和比率的“双下降”目标。截止到2005年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产总额8502.1亿元,贷款余额7870.73亿元。按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798.6亿元,比年初减少458.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2%,比年初下降7.3个百分点,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的双下降,贷款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三) 业务经营范围和支持领域不断调整 为适应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变化,政策性银行积极调整业务经营范围和支持领域。 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认真执行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和金融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大了信贷支农力度,贷款投放快速增加,主要业务包括:粮油信贷业务、棉花信贷业务和其他储备信贷业务。并且还积极拓展新业务,2005年,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增加了国家和地方化肥储备、地方糖储备、地方肉储备新业务。目前,除粮棉油专项储备外,其他储备信贷业务共六大类九个品种。截至2005年末,其他储备贷款余额91.6亿元,较上年增长88%。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中间业务也迅速发展,其保险代理业务险种范围进一步扩大,已经涵盖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全部险种。 从1994年成立之处到2005年末,国家开发银行88.9%的贷款用于支持电力、公路、铁路、石油石化、煤炭、邮电通讯、农林水电和公共基础设施等行业。2005年,国开行继续致力于中国的市场建设;加大对社会瓶颈领域的支持,缓解资金压力;进一步大力推动管理资产业务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继续提升内部管理能力;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其中间业务也发展迅速,主要有:财务顾问、债券承销、证券化、高科技风险投资和基金管理。 2004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主要业务有:出口信贷业务,包括出口买方信贷和出口卖方信贷;对外优惠贷款业务;外国政府贷款转贷业务;对外担保业务;国际国内结算业务。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进出口发展。其中间业务发展迅速,2004年9月,银监会批准进出口银行开展衍生产品交易业务,成为第一家获得该授权的政策性银行。 二、中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思路 今年年初,央行年度工作会议确定,按“一行一策”原则分步制定、实施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同时,年初的银监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加快政策性银行改革”作为今年金融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今年的“两会”,又首次将“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已成为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又一个热点。综合各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及国家高级金融官员对政策性银行改革的评述,可以大体看出我国今年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思路: (一) 重新定位:一行一策 三家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的初步设计系由中央银行研究局人员参与,在行长周小川的亲自指挥下完成的。 矫正决策层和业界人士对政策性银行功能定位的传统理解:即按国家指令开展业务,亏损由国家兜底。将三家政策性银行统统定义为国务院直属、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为目标的具有开发型功能的国有金融机构。这种职能定位意味着三家政策性银行特别是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的业务范围将大幅放宽。 (二)分账经营管理:国家帐户和银行帐户 在分账经营管理方面,央行与银监会的意见比较统一,即采用分账管理。所谓分账经营管理,是指将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交办业务,另外一类是市场化业务或银行自营业务;同时,在政策性银行内部设立两个账户,一个是国家账户,专司政策性业务;一个是银行账户,统筹《商业银行法》允许开展的所有业务,不享受政策优惠。两类业务分别核算。在分账经营管理的情况下,国家财政只对国家账户内的亏损进行补偿,对银行自营业务的经营状况不负责任。 (三) 补充资本金。 三家政策性银行普遍存在所有者权益比率及资本充足率过低的问题,因此,新方案包括多渠道充实资本金并建立长效、可持续的资本金补足机制方面的内容。从目前中国状况说,既然确定了“纯国有血统”不变,那么,资本金的补充渠道只能由财政注资、汇金公司注资以及在国内外市场发债券这三个方面构成。在三家政策性银行中,由于国家开发银行发放了大量的10年、20年以上期限的贷款。因此,风险暴露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从现在看,其资产的不良率只有2%左右,其状况要优于许多国内一流的商业银行。 但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却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处置表内不良贷款。进出口银行不良贷款的规模估计不足百亿元人民币。而农发行由于体制、政策等原因所造成的不良贷款总额肯定要高得多。 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赖账所造成的农发行的巨额贷款损失,还可采取和地方政府谈判,用债转股的方式,以粮食购销企业的房地产产权抵股的办法来解决,如此等等。一旦确定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办法,就应该根据处理数额的难度确定计划完成期限,如2年、3年、5年,等等。在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设计中有一个逻辑前提,即作为国务院直属的政策性银行由于指令性任务和安定团结目的而造成的纯粹政策性亏损,中央财政应当认账并给予相应解决;而由于政策性银行本身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贷款损失,则应当由今后的经营利润转拨备的方式进行抵补。 三、中国政策性银行改革思路的简单评价及建议 首先、对我国当前三家政策性银行进行准确定位。政策性银行作为借助国家信用实现国 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金融工具,是进行市场化运作但又不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非营利性金融机构。国家信用支持、市场化运作、非盈利性应是新时期政策性银行的三个显著特征。其一,政策性银行需要国家信用支持。这是因为政策性银行是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利用国家信用可在国际市场以相当低的成本赢得资金,有利于其政策性业务发展;其二,实行市场化运作,可以避免政策性银行过度依赖财政而导致经营效率低下,并运用市场化方式弥补体制性缺损和政策业务的市场风险,从而增强其应对集中、大额、长期风险的能力,这也是新型政策性银行与传统政策性银行的最大区别;其三,政策性银行经营目标不是盈利最大化, 而是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在上述共性基础上,“一行一策”的原则,是充分考虑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能较好的调整现有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支持作用。 其次,在明确定位的前提下,尽快为三家政策性银行立法。因为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在经营目标、业务范围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区别,大部分国家均为政策性银行单独立法。我国目前只有国务院(1994)22号文件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依据,具体内容已不适应发展要求 ,应 尽快颁布专门法规,规范政策性银行经营行为。鉴于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种类繁杂、机构特点不一致, 宜由同一部法律来规范,立法应针对各行不同特点分别进行,单独制订。通过立法,可以进一步明确各类政策性银行作为国家信机构的性质、地位、业务范围、经营宗旨、资金来源和使用,以及会计制度、融资方式、利润处理办法、监管体制等,促进政策性银行自我约束、自主决策和健康发展。调整业务范围、通过制度来分离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商业性金融业务,加强机构自身建设。 再次,两个账户之间必定要设立隔离机制。划分国家账户和银行账户是世界上几乎大部分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行的做法。政策性金融代表公共利益,或者准公共利益,是服从国家的特定的产业政策、社会政策或者战略意图需要的。此外,随着资金来源、融资方面市场化的扩展,许多国家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在进行改革,在一定的范围内从事商业性的投资业务,但商业性业务是有限的。分账经营管理有助于体现国家政策导向和政府意图,同时又能使各大政策性银行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牢固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两个账户之间必定要设立隔离机制,防止商业账户的损失转嫁到国家财政头上,这也是设立分账经营管理体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最后,治理结构和内在运行机制改革。一旦对三家政策性银行进行了准确的定位,这三家银行的治理结构也应当参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除了成立董事会、监事会或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外,其高级管理层也应当按照委托代理关系进行相应的机制设计,并对一些问题进行相应的思考,如董事长和行长是分设还是一人兼任;副行长由董事长、行长提名还是上级组织部门直接委派任命;管理团队的报酬水平可否与业绩相应挂钩;经营管理的问责制度如何设计,等等。 参考文献: [ 1]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转型和发展方向:沈凡,理论建设,2006年第1期 [2] 政策性银行走向何方:赵江山,经济参考报,2006年05月09日 [3] 三大政策性银行转身财政汇金联合注资:吴雨珊,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5月6日 [4] 三家政策性银行改革今年启动 周小川亲自指挥:李卫玲,国际金融报,2006年02月27日 [5] 政策性银行改革与转型国际研讨会实录: ,2006年04月28日 [6] 数据来源:三家政策性银行网站及其年报。
浅议农业保险模式选择与农村金融稳健发展一、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剖析频频发生的农业自然灾害,在带来巨大的灾害损失的同时,也引发了业内外人士对农业保险问题的反思:在商业保险发达的今天,为何农业保险仍然处于真空?其一,发展缓慢,救灾复产作用未有效发挥。农业生产经营的高风险,不仅是农业风险的种类多、涉及范围广,更重要的是农业风险发生的概率大。目前,我国农业受灾的比例每年大约在40%以上,比一般发达国家高出10%至20%。农业的高风险,也意味着经营农业保险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使得保险公司缺乏拓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动力,农业保险发展十分缓慢。由于农业保险的缺位,农业自然灾害后救灾复产的资金基本来源于政府及社会捐献。农业保险对平抑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村防灾防损能力及灾后恢复能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以浙江省为例,由于地处沿海,农业自然灾害在全国风险区划中属于最高之列,保险财产因台风洪水造成的损失率是上海的46-59倍。仅2005年,全省就有27.1万公顷农作物、28.4万公顷水产遭受台风袭击受灾,3.1万头大牲畜死亡。由于近年来该省每年保费收入只有一两百万元,形成了农民、保险公司“两不愿保”的局面,因此这些损失几乎没有得到商业保险补偿。其二,机制缺失,未能形成风险利益共同体。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对农业、农民、农村企业均具有通过风险支持获得收益的共性特征。但是,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目前却未能形成风险利益共同体,让农村金融独自承担“三农”信贷支持的风险和收益。如果农业保险介入,通过与银行机构打造风险利益共同体,则可以使其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吴兴区东林镇为例,全镇龟鳖养殖量最高时超过2000万只,养殖农户数1200多户,已从传统的粮产区变为龟鳖养殖大镇,走出一条特色水产规模化、产业化之路。但2003年开始龟鳖市场行情“突变”,一夜之间造成70%以上的养殖户亏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龟鳖养殖业贷款逾期贷款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凸现。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下,通过调减温室龟鳖养殖量、调整养殖品种、建立龟鳖专业合作社等措施,该镇龟鳖养殖业已走出大面积亏损的困境,农户贷款基本上能够正常周转。虽然市场风险基本得到化解,但假若龟鳖行情未能如期转好,那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00多万元龟鳖养殖业贷款潜在风险将是巨大的。如果有农业保险分担风险,将使农业贷款的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增加农村金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其三,立法滞后,导致政策扶持落实不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五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但有关农业保险的法律、行政法规至今没有出台。目前,国外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国家都对农业保险进行专门立法,界定政府、保险机构和农户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我国没有专门的农业保险立法,农业保险也就无法可依。由于立法滞后,国家提出对农业保险的扶持都是宏观层面的,往往因缺少具体支持政策而落不到实处,这也是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除免征种植业、养殖业保险的营业税之外,对农业保险没有其他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没有直接的保费补贴。由于缺乏政府扶持,受农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所限,如果保险公司完全按照市场价格制定保险费率,农民买不起;如果按农民可以接受的标准制定保险费率,保险公司赔不起。二、发展农业保险需要创新思路由于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承担支农重任的银行机构也处在这一风险之下。如果农业保险这个屏障没有建立,任何形式的银行机构潜在风险都是巨大的,这将影响“三农” 的信贷投入,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笔者以为,在农业保险问题上,需要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加快发展。模式一:政策性保险,市场化经营。农业保险有其特性,它针对弱质产业和支付能力弱的群体,属于准公共产品。而农业又属于基础产业,农业保险对整个和谐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农业保险应实行政策性保险。但政府直接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容易产生垄断,效率低下。因此,要充分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的经验和现有资源,采用由政府补贴方式,将农业保险交给商业保险公司运作,实现政府、保险公司、银行机构和农民“四赢”。如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酝酿,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于2006年3月1日在杭州成立,中国人保、中华联合、平安等十家成员公司共同签署了共保体章程,标志着业内期待已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浙江开始破题。由于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遵循“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在试点阶段实行5倍封顶方案,其中农业险累计赔付在保费2倍以内,由共保体全额承担;2至3倍部分,政府与共保体按1:1承担;3至5倍部分,政府与共保体按2:1承担,因此可以较好地化解单家保险公司的经营压力,调动保险公司拓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模式二:专业化机构,综合性经营。由商业保险公司、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出资,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同时,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允许农业保险公司综合性经营,鼓励其在从事政策农业保险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农村地区商业性保险业务,起到“以险养险”的功效,增强农业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的积极性,提高其开发农村保险产品特别是农作物保险产品的能力,减轻政府财政的负担。以2004年12月30日挂牌成立的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借鉴了法国安盟“专业化机构,综合性经营”的“大农险”模式,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根据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风险特点、农民保险需求,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提供种养业险、家财险、人身意外险等“一揽子”保险产品。2005年,该公司就实现保费5506万元,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为1114万元,常规性保险业务保费4392万元,开办保险险种55个,使其在完善农村风险保障体系,开发培育农村保险市场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为以商业化运营方式开办各类涉农保险业务的农业保险公司,进而实现较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模式三:相互制保险,自己保自己。相互制保险公司是所有参加保险的人为自己办理保险而成立的法人组织,也是国际上比较成熟和被广泛采用的一种保险组织形式。与股份制公司相比,相互制保险公司在组织形式、资金来源、经营模式、经营目标和分配机制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会员利益的最大化。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相互制保险公司具有的优势也十分明显:一是相互保险形式适用于道德风险较高的保险;二是相互保险成本较低,为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人群寻求保险保障提供了机会;三是由于相互保险公司的投保人具有双重性,因此公司可以灵活调整保险费率,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利差损、费差损等问题。目前,相互制保险成为国外保险市场的主流形式之一,公司数量和市场份额比重都占到全球2/5左右。在我国,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在原黑龙江农垦总局风险互助体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并于2005年1月11日正式开业,填补了我国尚无相互制保险公司的空白。由于相互农险公司较少需要政府资金上的支持,具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利用这种形式发展农业保险被很多业内人士看好,渔业、全国总工会下属的中国职工互助保险等有望在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走得更远。模式四:银行办保险,尝试双赢路。鉴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其与农业保险休戚相关的因素,结合“十一五”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建议认真研究在省(市、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中开展设立农业保险公司的试点。在省(市、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中设立农业保险公司,一是符合其作为全省(市、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行业管理部门的角色,有利于发挥人才优势和交叉销售优势,符合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形成风险利益共同体,有效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综合竞争实力;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风险有其特殊性,它往往由小而大,由此及彼,一旦发生风险,作为信贷支持主体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影响最大,而农业保险公司的设立,可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负面影响和损失降至最低,有效提高信贷风险防范能力;三是以省(市、区)为单位设立农业保险公司,可以推进农业保险的地方性行政法规立法试点工作,从本地实际出发对农业保险的经营目的、性质与定位、经营原则、组织形式、承保范围、保险费率的厘定、保险条款的制订以及对农业保险的监管等做出规定,明确农业保险的地位,并借助税收杠杆的财政积累支持农业保险,有利于促进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落到实处。模式五:政府设基金,防巨灾风险。在国外,许多国家都在农业保险立法中对保险费的分担作了明确的规定,美国法律规定政府补贴保费的30%,加拿大法律规定政府补贴50%。同时,通过提供再保险或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的形式为农业保险提供政策支持。如美国和日本,政府为农业保险,包括相互制农业保险公司提供高额补贴;在德国和法国,农业保险运作方式虽然市场化,但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和疫情,仍有政府基金作坚强后盾。在我国,由于没有巨灾支持保护体系,巨灾损失完全由保险公司独立承担,大量风险集中于经营主体自身,使得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保险公司的积极性、承保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建议抓紧建立中央和省(市、区)两级政府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对遭遇巨灾损失的农业保险供给主体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偿。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来源可以是多渠道的,包括政府财政预算拨款、从农业保险供给主体的年度经营盈余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以及赈灾捐款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等等。同时,对农业保险业务免去营业税的同时,建议减免所得税,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拓农业保险业务。所减免的税收转入专项农业保险基金,用作应对农业大灾补偿的积累。
第一,允许差异化市场准入,更好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农村商业银行长期植根于我国最低层次的金融市场中,对小微、对三农金融服务最熟悉,也最有经验与自觉性。为此,未来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应该允许有以下两种类型的农村商业银行并存:
一类是占大多数的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这类农村商业银行因规模和能力等原因,以深耕本土、服务本土中小微企业、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为己任,深入社区,坚定做有地方特色的社区银行的决心和信心,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进行错位竞争;
一类是占少数的大型优秀农商行,比如监管评级为二级以上的资产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农商行。这类农商行规模大、内控好、服务三农或中小微企业到位,监管政策可考虑允许突破经营地域局限,向省内跨区尤其是向地级市以下的农业地区发展。
第二,实施转型战略,迈向精细化经营之路。随着经济金融环境和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再加上资本监管从严、金融脱媒、技术脱媒、同业竞争加剧、科技创新、客户需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给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加严峻挑战,以往粗放型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已难以为继,农村商业银行需进行战略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和转型改革的要求,农商银行在法人治理结构、机制创新、业务转型、人才储备、品牌营销等五个方面进行“二次战略转型”是非常迫切的,具有着力于优化资产结构、客户结构、产品结构、收入结构、人才队伍结构和内部组织流程结构,才能为精细化转型战略的实施打好基础。
第三,优化渠道,提高客户粘度。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区域性金融机构,需精耕本地市场,通过渠道优化,提高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的全方面金融服务,以提高客户的粘度。渠道建设方面,通过线上、线下提供7×24小时无盲点的服务覆盖,线上、线下一站式的“金融商店”;产品方面,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特点,推动整合的一体化产品设计锁定客户。通过渠道优化及产品设计,提高目标客户的粘度,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不明白你的意思,我去年的毕业论文就是找论文网站代写的呀!10天就写完了!
作为城投债基础研究专题——隐性债务篇,本文详细地回答了四个问题:(1)隐债是什么?(2)隐债政策怎么看?(3)如何通俗易懂地理解隐债化解?(4)未来城投如何转型?此外,我们重点提示三个观点:第一,隐性债务注定只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过渡性产物”,城投隐债监管是只紧不松的,并没有政策周期可言。本轮基建逆周期托举经济的过程很有可能呈现逐渐“去城投化”的特征;基础设施公募Reits、政策行信贷支持工具、PPP 中的社会资本可能会对基建投资形成替代支撑,基建资金来源无忧。第二,化债不难,短期内展期、置换和重组仍然是主要的化债模式,市场无需对城投因隐债化解产生的风险过度担忧。真正难的是实质偿还债务,债务重组和债务转化模式并没有真正降低宏观杠杆率,债务仍存在于宏观系统中。第三,城投转型并不等于政企之间的关系割裂。转型前,城投平台和地方政府更像是“共存方”,成功转型后二者更像“合作方”。转型后城投不再背靠政府信用,“刚兑信仰”消失是必然的,但是城投违约风险并不会因此显著提高。明得失:全面了解隐性债务2018 年中发27 号文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做出了最明确的定义:指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简单来说,隐债就是政府预算之外、不是由政府举债却(可能)需要由财政偿还的债务。在2014 年“开前门、堵后门”之后,违法违规的融资模式1进一步滋生了隐性债务。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合作建设的模式主要有三种:BT、委托代建、政府购买、和PPP;而只有合规的PPP 模式是被允许用作项目融资的,政策明文规定禁止BT 模式和含垫资的委托代建模式进行外部融资。(1)BT 模式:①工程验收移交后,政府才支付工程价款,因此政府和施工方会签订回购协议,协议中会包含政府承诺或担保;②施工方以次作为融资增信的方式,实质上这笔融资已经属于上文中隐债的范畴。(2)委托代建模式:①政府方可能拉长事件节点,管理费用可能存在垫资的情况,施工方可能根据应收账款进行融资;②可能会涉及回购协议。因此也有较大概率会被认定为隐债。(3)BOT 模式:如果涉及回购或政府承诺固定收益等违法违规行为亦会被认定为隐性债务,但整体而言滋生隐性债务的风险要远小于BT 和委托代建。相对于显性政府债务,隐性债务的风险要高出一大截。第一,隐债规模庞大,但结构和举债通道分散,隐债隐蔽性强、透明度差,难以进行有效统计。第二,隐债违约会引发财政风险,进而通过地方城商行和农商行渠道扩散,转化成为金融风险。第三,缺乏债务管理和预警机制,容易产生政府过度举债的风险。第四,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隐性债务违约率较高。知兴替:隐债化解政策变迁1994 年开始,地方政府的各类融资行为就具有“非显性化”特征。为了满足资金需求,1994 年之后地方融资行为分成两条主线演进:第一条主线:“开前门”,由中央主导,由上而下地打破地方不能发债的限制,推动地方政府举债在法律上由“隐性化”向“显性化”转变。具体脉络如下:“1998国债转贷→2009 代发代还→2011 自发代还试点→2014 自发自还试点→2015 新预算法全面打开地方政府发债限制”。第二条主线:“开后门”,由地方推动,由下而上地规避法律禁止的行为,通过搭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来间接实现融资。2008 年金融危机后,基建投资开始承担逆周期调节作用,由于前期监管部门的政策重心是恢复危机后的经济,因此监管趋松,形成大量问题城投平台。含有地方信用背书的隐性债务注定只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过渡性产物”,形成发展生来具有不规范性。企业信用级别的债券强制赋予了政府级别信用,政府为企业兜底,在“四万亿”计划的特殊历史环境的推进下具有“政府信用”和“刚兑性质”的城投债才会野蛮发展,而这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把控形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政策监管的主线演变必然是先政企分离后规范政府融资再化解隐性债务。为应对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以2010 年6 月份国务院19 号文标志,监管部门开始对城投平台举债进行监管。从2010 年至今,隐债监管核心监管政策的变迁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排查债务→规范融资→十年化债”:(1)2010 年至2014 年,19 号文时代——审计排查和监管搭建。2010 年,19 号文和412 号文接连出台,中央政府开始对地方城投平台的投融资行为进行监管。19 号文及相关文件出台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管理框架初具雏形,且基本遏制了信贷渠道隐性债务的发展。(2)2014 年至2018 年,43 号文时代——债务置换和规范融资。2014 年是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管理切换的分水岭。①新《预算法》打通了地方政府发债的“前门”。②国发43 号文旨在堵住融资平台新增地方政府债务的“后门”,③财预351 号指出要清理甄别截至2014 年底尚未清偿完毕的存量债务。这一政策意味着政府对存量的、不规范的债务进行了集中兜底和置换,试图将所有具有“隐性”属性的债务“显性化”。但是,每年地方政府债发行受到限额管理,仅仅依靠财政预算内资金发展当地经济,地方政府仍会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地方政府通过违规操作进行预算管理限额外的债务扩张,隐性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因此,2017 年隐债问题被重点提出。(3)2018 年至今,27 号文时代——十年化债。2018 年和2020 年审计署两次政府性债务排查结果一直没有公布,结合2015-2016 年PPP、政府购买等模式的兴起,以及政策结果上2018 年审计工作开展前后政策文件密集出台来看,2018 年的政府隐性债务审计结果不容乐观,化解隐债的工作变得更加迫切。2018 年非公开出台了两份核心的政策文件,标志了新一轮十年化债计划的开端——中发27 号文和中办发46 号文。①明确定义隐性债务;②提出用5-10 年化解存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也即基本要在2028 年以前实现隐债清零。27 号文下发后,后续监管政策都以“禁止隐性债务新增,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为主线展开。延续27 号文精神,中央层面也陆续出台了具体的化债方案,市场核心可关注如下政策:第一,金融机构隐性债务置换类政策;第二,区域隐债化债试点类政策:主要包括全域无隐债试点和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两类试点的重要化债政策支持是通过地方政府发行再融资券的方式来置换一批存量隐性债务;第三,城投融资限制类政策。不同于地产政策,我们认为城投隐债监管是只紧不松的,并没有政策周期可言。主要原因有三:第一,隐债化债计划明确,可实施性强。第二,隐债政策并没有激进化债的阶段。第三,疏堵结合。城投融资并不是基建投资资金来源的唯一渠 道,在限制隐性债务的同时,中央放开了地方政府债的发行,同时阶段性的政策支持对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形成支撑。看现状:对当前主流化解模式和未来方向探讨根据政策文件,目前隐债化债方式共有6 种,我们将其重新梳理并结合化解实例中出现的模式,对当前隐债的化解模式做了梳理,核心归纳出“四大模式、十四种类型”——实质偿还、债务重组、债务转化、以及市场出清。(1)实质偿还:平台会受到现金流输送。偿还隐债主要依靠的资金来源有三种——财政资金、项目经营收入、以及转让股权和资产收益。(2)债务重组:基本是目前最主流的化债模式,包括债务置换、债务展期、债转股、以及通过化债基金或AMC 收购债务重组等多种模式。但是是除了债转股,其他方式的债务重组并没有实质上解决债务,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模式。(3)债务转化:主要是指将隐性债务转化为企业经营性债务的形式。虽然债务本身没有消失,但由于企业有经营性现金流偿付能力,因此可以通过经营性业务举债从而置换隐性债务,实现债务类型转化。因此,这种方式的核心是增强平台的造血功能,按照增强造血能力的方式不同,此类化债方向主要可以分成:注入优质资产、平台自身转型、混合制股权改革、以及强弱企业合并联合等模式。从解决隐债问题的角度看,通过财政资金、项目收入等资金来源实质偿还债务,或者债转股模式是最优的,真正降低了我国的杠杆率水平;而债务重组和债务转化模式并没有真正降低宏观杠杆率,债务仍存在于宏观系统中。从落实的难以程度角度看,债务重组模式是最容易的,可以通过政策推动完成;债务转化模式需要有优质的资产和平台能产生足够的经营性现金流,需要看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机会等因素,同时需要时间敞口来推动落实;实质偿还模式从还款过程来看是容易的,但是缺少偿还资金是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还款结果来看难以依靠偿还模式解决隐债问题。我们认为,短期内化债仍是主要依靠展期、置换和重组模式;除此之外,难以靠这部分化解的隐债,在2028 年以前会通过债务转化模式将其转化为经营性债务;长期来看,展期置换或者转化后的债务还是需要依靠财政资金或企业经营收入来偿还。思未来:城投进入转型时代从模式上看,城投转型主要有混改、城投企业合并重组、由政府向平台注入优质经营性资产的模式。但学界和业界对于城投转型方向都未有明确定论,城投公司也在不断做探索,个案间的差别较大。对于城投转型的核心关注点有二:(1)各平台业务功能:城投转型成功的关键是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业务板块,而业务转型方向决定了平台的造血能力。本身是经营业务起家的平台转型的必要性比较小,而以公益性业务为主平台转型的诉求相对较强,包括土地整理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起家的平台。目前常见的转型方向有三种:①围绕原本的城建业务和已有的经营性业务,向市场化实业领域进一步拓展优势业务,例如发展成建筑公司、地产公司等。②向资本型公司转型。③向产融结合方向转型,成立金融控股集团。(2)板块分工:区域内的城投的板块分工往往是有机协调的。目前主要有两种转型方向:①多家城投公司合并,业务整合重组,组建成新的综合性城投集团;②按照功能板块,具有相同业务板块的城投公司整合重组,减少区域内城投数量,形成几大城投平台。城投转型并不等于政企之间的关系割裂:转型前,城投平台和地方政府更像是“共存方”,成功转型后二者更像“合作方”。第一,由于基建、土整等投资端业务仍由城投平台承担,而这些业务具有明显的公益属性,不可能完全市场化运营,因此城投平台业务的对手方主要仍然是当地政府,只是合作模式出现了演变;第二,随着区域内小平台的整合出清,大平台和政府的合作会更多,成功转型后大平台 的区域地位和实力会进一步加强,同时经营性业务会向公益性业务输血,对财政资金的依赖程度得到本质的改善;第三,政府仍能通过注入经营性资产或者股权的方式在城投平台转型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予以帮助。我们认为,转型后城投不再背靠政府信用,“刚兑信仰”消失是必然的,但是城投违约风险并不会显著提高。转型时代的城投债分析框架的“静与动”:传统的“①地方政府信用——②政府对平台的支持力度——③平台自身信用”三维度的分析结构不变;核心改变在于“政府对平台支持力度”的分析范式边际调整,公益性和准公益性业务占比指标的重要性弱化,区域内城投平台数量、转型后带动的区域产业资源、区域内的平台可替代性等指标的重要性提升。
随着 社会 主义经济的发展,城投公司这一独特的经营机构应运而生了,承担着县域经济提升的重要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政府重要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托政府授权等优势充实公司规模。身扛国企身份,县域优质资源通过授权、经营模式转换、划拔等方式充实到城投公司从而让城投公司短时间内拥有足够的体量,大量的资本,有效整合县域资源,迅速扩张。 充当政府融资平台拉动县域发展。随着自身的发展壮大以及当地政府政策及资源倾斜,城投公司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融资等方式为政府项目落实整合现金流,有效推动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民生工程实施落地,提升城市品味。 政府背景严重发展弊端显现。城投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存在自主经营权缺失,核心竞争力不强、专业性业务单一、负债率高等隐患部分地区城投公司发展起步晚等自身因素影响,城投公司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
城投公司的发展前景主要在于几个方面:一、其所属地方政府的级别,目前的城投公司从省级副省级到地市级、县级再到区级都有,地方政府层级不同,对城投公司的资产注入、业务开展的影响是很大的,一般来开,地市级以上的城投公司的资产质量相对不多,人员也较为稳定(这个可能与待遇有关)。二、城投公司资产质量也决定了其发展前景,目前,大部分城投公司的收入是比较多元的,但是盈利仍然集中在土地转让,其他的资产例如公园、公交公司、自来水业务等资产,盈利性很差的。所以,未来的发展,不是很好说,因为土地转让收入还能不能继续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仍不确定;三、城投公司的人员安排,如果城投公司的人员安排仿照事业单位编制的话,还是有可能向其他单位调用的,这个都不好说。整体看,城投公司的待遇还不错,队伍也都比较稳定,工作强度不大,很舒服。
资产是可以给公司产生自由现金流的东西,所以城投公司的资产至关重要。加强城投公司对资产的管理,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城投企业城市资源开发的综合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及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城投企业加快转型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1.《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国发〔2018〕23号)指出“可采用改组和新设两种方式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根据具体定位和发展需要,通过无偿划转或市场化方式重组整合相关国有资本”;
2.《国务院关于印发 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 的通知》(国发[2019]9 号)提出“通过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实现国有资本形态转换”;
3.2021年以来为控制隐性债务增长, 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 重新成为政府的重要事项,随着国发[2021]5号、 银保监发[2021]15号文 等文件的出台,尤其是国发 [2021] 5号文要求“对失去清偿能力的要依法实施破产重整或清算”,城投公司资产整合转型提上日程。
按照是否有市场化现金流,城投平台业务分为 公益性业务、准公益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三大类 。绝大多数城投都涉及公益性业务,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业务回款直接来源是地方政府;大多数城投也兼有准公益性业务,如棚改、保障房、供水电热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有一定现金流,但仅有微薄利润或亏损,需要政府补贴以平衡缺口;部分城投也涉及经营性市场化业务,如贸易、产品销售、房地产、融资租赁、担保小贷等。
城投公司的上述三大类业务需要依托于不同类型的资产来运作,具体来说,公益性业务主要围绕 土地资产 来开展,准公益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则需依托 经营性资产、地产类资产、金融资产 等来开展。
1.土地资产
土地资产是城投平台最有价值的可变现资产, 城投公司的公益性业务主要围绕土地资产来开展,在 土地资产整合过程中需关注土地性质、取得方式等。
从土地性质来看,需要注意根据财预〔2017〕50号、发改办财金〔2018〕194号文件规定,储备土地已经不能再整合进平台公司,目前性质为出让,用途为商住、商业、工业的土地均可以整合进来;从取得方式来看,对于不以盈利为目的公租房、保障房等公益性用地,可以政府划拨方式无偿获得土地使用权,但前提是必须经过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并严格将土地用于指定用途。对于经营用地或工业用地等建设性用地,城投平台必须参与“招拍挂”,及时、足额缴纳土地出让金,获得土地使用权。
此外,城市更新也是获得土地资产的机会:2021年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层面均提出城市更新,多家城投设立了城市更新子公司。从全国各地城市更新政策来看,城市更新绝大多数是市场化、经营性项目,不涉及新增隐性债务问题,这正也是城投公司转型化债的有效合法途径。
2.经营性资产
(1)高速及城市轨交
此类资产得益于其稳定的现金流来源, 通常可以成为城投公司获取长期融资的优质底层资产 。具体来说高速公路业务主要包括高速公路的建设及建成后运营等,城市轨交业务主要包括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及运营等。投融资模式方面,由于该类业务所需资金量较大,故通常会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如引入 社会 资本或采取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等。
例如: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地铁4号线建设中,将整个项目按照政府投资与 社会 投资7:3的基础比例划分为非经营性部分和可经营性部分,其中占投资总额70%的洞体、轨道等非经营性部分由政府出资建设,占投资总额30%的车辆、自动售检票设备等可经营性部分,采取BOT模式,为国内第一个以政府与 社会 资本合营模式运作的轨道交通项目。
(2)其他公用资产
其他公用资产主要涉及城市公共服务相关领域,如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及其他类型的特许经营权如水域经营权、停车位(路边停车、停车场)、加油站、充电桩、驾校、经营性墓地等。
城投在区域内经营公用事业具有天然优势,有助于为城投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供水、供电、供热等公用事业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和较高的准入门槛,而且一般伴随特许经营权的下发,城投平台可以通过整合政府、区域资源,获得专营权,将区域内零落的公用事业企业进行整合,获取稳定的现金流。例如亳州城建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亳州城建”)近年就拓展了公共事业板块的业务,整合了城区停车场、地下管廊、天然气、强电弱电管线、供水污水等城市公共事业资源,以特许经营为主要模式进行运作。大连德泰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德泰”)在大连金普新区内拥有供热、燃气、供水、污水处理等主要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权。
3.地产类资产
地产物业类资产主要包括住宅(商品房、保障房)、商业、产业园区等。通常来说 城投的地产物业类业务应当与土地业务结合看 ,开发住宅的城投类似于区域性小型房地产商,自行开发建设或者与大型地产商成立合资公司进行开发,城投提供土地资源;从事商业地产开发的城投在城市核心地段建设写字楼、商场等物业,进行出售或出租以获取租金收入。例如,亳州城建的房地产项目开发模式就分为自营房地产开发和合作房地产开发,且依托房地产开发业务拓展了开发后的产业链下游服务,包括物业服务及商管运营等。
除此以外, 与产业园区相关的标准化厂房等资产多见于开发区城投平台 ,一般通过建设标准化厂房并自营以获取厂房租金收入和其他服务收入,此外部分也涉及对园区内企业提供水热电气甚至金融服务。需要关注的是出于招商引资方面的需要,地方政府往往要求城投所运作的产业园区对入驻企业提供优惠,如减免租金、提供担保、小贷等金融服务,城投经营产业园初期的所取得的运营收入往往较低,运营利润微薄甚至亏损。
4.金融资产
城投公司的金融资产大部分为上市公司的股权,城投公司入主上市公司的目的主要是两大类: (a)以产业投资为主要并购目的 :城投公司基于营利性考虑,当其与上市公司存在业务关联时,入主以寻求业务协同;若其与上市公司无业务关联,入主主要为进行产业投资,优化自身业务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如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入主人人乐; (b)以借壳上市为主要并购目的: 城投公司需要上市公司作为一个股权融资的平台,通过资产置换实现借壳上市,拓宽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如邳州经济开发区经发建设有限公司高溢价入主中新 科技 。
我来自安阳,对安阳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相对较为了解,下面我就爱谈一下自己对安阳旅游业的一些认识和自己的看法。近年来,安阳旅游业发展相当迅猛,继殷墟甲骨文红旗渠太行大峡谷之后,又有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和现在争议热点曹操墓。我们安阳的旅游业可以说已成为安阳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但是与省内旅游业发达城市相比,安阳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不成熟,旅游业仍处在初期萌芽的后一个阶段。我查了一些资料:2008年,安阳旅游收入仅占全市GDP的5.03%,不仅比焦作低5.88个百分点,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95个百分点;同为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门票收入超过9000万元,而安阳殷墟还不到1000万元。明显的差距引起了关注安阳旅游的业内人士的思考,如何客观评价安阳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促进安阳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先说一下安阳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吧1.安阳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面临的机遇(1)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名胜与青山秀水交相辉映三千年历史,留下名胜无数。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悠久历史造就了许多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像包括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市建设在内的殷商文化,周易发祥地的羑里城等。这块神奇的土地还哺育过文治武功、彪炳青史的名人贤士,周文王姬昌就是在羑里演绎出《周易》,民族英雄岳飞就出生在安阳市的汤阴县。与名胜古迹相辉映的还有青山秀水。集“雄、险、奇、秀”为一体的太行大峡谷重峦叠嶂,平湖碧绿;被称为人间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原始质朴、风光奇特。(2)地理位置优越安阳历史上就是较为著名的商贸集散地,区位优势明显。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端、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东望黄河近齐鲁,西依太行接山西,南经新乡达郑州,北隔漳河临河北,距省会郑州180公里,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境内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交通便利,辐射性强。京广铁路、汤鹤铁路、汤台地方铁路、即将开工的京港澳客运高速铁路和长日铁路连接四方;京珠高速、京港澳高速、安林高速、107国道、219国道、302国道纵横交错,通向四面八方。(3)市场空间大,旅游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从发展规律看,国内旅游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世界旅游业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旅游消费需求迅速膨胀,旅游业将出现爆发性增长。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河南省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预示着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国内旅游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从发展阶段看,旅游业转型升级方兴未艾。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旅游消费结构正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健身旅游并重转型,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发展空间大大拓展,蕴藏着弯道超越和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4)政策环境好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旅游业发展的底气更足、动力更强。2006年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两大跨越”的历史任务,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围绕建设文化强省,着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200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来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强大支撑。2.安阳旅游业发展的劣势与面临的威胁(1)尚未形成龙头品牌和拳头产品品牌打造重点不突出,尚未形成在全国叫得响的拳头品牌和龙头产品。现有的殷墟博物苑、羑里城等景点规模较小,配套设施不完善,布局分散,可进入性、可逗留性较差,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这已成为制约安阳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2)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旅游项目设计和开发深度不够,产品单一,产业链条有待拉长。目前安阳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于门票,游客在文化娱乐和购物方面的消费还不够,其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还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安阳旅游景区大部分处于低层次的经营水平上,文化娱乐项目类同,缺乏娱乐性、参与性。旅游观光多以爬山、看庙、聊风情为主,休闲娱乐仅能提供简单的食宿和棋牌、钓鱼之类的活动,无法满足游客休闲娱乐、文化风情体验、学习考察等多种需求,吸引不了回头客。另外,作为旅游资源大市的安阳,旅游购物收入的比例一直徘徊在10%左右。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者的主要购物对象是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和农村手工艺品,文化内涵不高,种类单一。(3)对外宣传和推销力度有待加强,方法、手段有待创新整体看,围绕旅游的对外宣传和推销力度小,方法、手段不够丰富。目前,除殷墟博物苑、红旗渠等少数景区外,安阳所辖各县景区的宣传推介工作较为薄弱,在新闻媒体上做广告的还不多。另外,许多新的方法、手段还没有尝试,难以完全覆盖各种游客群体。与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4)旅游服务条件及环境条件不尽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设施不健全。通往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道路较差,景区之间缺乏专业旅游线路,停车位不能满足旅游旺季的需要等。二是饮食安全和公共卫生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在一些景区,厨房、厕所的卫生条件与预期标准相差甚远,对苍蝇、蚊子等缺乏有效控制。三是配套设施不健全。中高档次的涉外宾馆、饭店和能够为散客提供医疗保健、金融保险、加油检修等综合服务的游客服务中心较为缺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接待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满意程度,限制了游客的逗留时间和消费。(5)周边地市的“先发优势”给安阳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挑战近年来,安阳周边地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占据了“先发优势”。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成功探索出了“焦作现象”、“栾川模式”等著名的旅游发展模式,打造出了郑汴洛“三点一线”沿黄文化游、太行山水游等精品旅游名牌。这一方面给安阳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榜样和区域联盟、共荣共赢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安阳旅游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安阳人我深知安阳在旅游业方面还有很多任务等待我们这代人去完成。1.我认为安阳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创意策划和科学规划我们可以邀请全国各地旅游业精英来安阳进行创意策划比赛,一是集思广益开发出新型旅游产品,二是起到吸引眼球、宣传促销的作用。在综合各路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安阳旅游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做大做强旅游产业。高起点、高标准地抓好旅游景区的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国内外旅游业发展趋势科学制定规划,对旅游项目的投资方向和方式、产品开发、建设布局等进行整体规划。加强对各重点景区、星级饭店、大中型度假村的规划管理,科学安排景点、线路,注重周边环境和文化品位。2.安阳的标志性的地物较少几乎没有,或者说不够显著特别,我们要塑造旅游形象关机其实还是在于宣传,以便进一步用好独特的旅游资源——殷墟、周易、红旗渠、太行大峡谷等“四大品牌”,向外强力推介。借助我们这“四大品牌”的知名度打造代表安阳旅游形象的旅游符号和城市名片。3.开发自己的旅游产品不能局限于门票。可以重点建设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和旅游购物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借鉴香港迪士尼、深圳欢乐谷等国内外旅游景点的成功经验,在旅游六要素上做足、做好文章。用高水平创意实现产品创新,让游客得到超值体验和享受,从而延长逗留时间,超越“门票经济”。4.强力宣传与推介,提高旅游市场占有率(1)利用多种媒介资源进行高频率、立体宣传,树立安阳旅游形象一是策划与安阳名胜有关的电影、电视剧,提高安阳知名度。二是制作安阳旅游形象广告,在中央电视台、重要客源地及周边县市新闻媒体上投放,提高全国人民对安阳旅游的认知度。三是编印与安阳名胜有关的照片集、连环画册、书籍等,向更多的游客展示安阳独特的魅力。四是利用互联网、手机平台等新型渠道开展经常性的广告宣传,使安阳成为游客和旅行社关注的热点。(2)定期策划、开展专题活动,宣讲和推介安阳旅游产品一是召开专题活动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大河报》等重要新闻单位全程报道,使安阳旅游品牌逐渐在全国叫响。二是定期在重要客源地举办专题旅游推介、促销活动,如在郑州、北京、香港等地举办“殷商文化旅游节”、“周易与现代化国际研讨会”、“感悟红旗渠精神、走进安阳旅游”等主题活动,宣传推介安阳旅游资源,吸引游客走进安阳。(3)加强与各地旅行社、旅游主管部门的合作,拓宽市场一是加强与各地旅行社的合作,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安阳旅游。与重要客源地旅行社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通过建立办事处、联络点和联营等多种形式,为安阳输送游客。二是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主管部门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荣共赢的格局中。例如,联合新乡、鹤壁、济源、焦作、邯郸等城市,实施南太行旅游协调开发和统一营销,积极打造南太行联盟。5.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重点投资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创造一个优良的旅游公共服务环境。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加强道路、通讯、水电以及食宿设施升级改造的力度。6.加强旅游人才引进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一是引进、培养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人员。对于具备高度创意能力的新型人才,以引进“外脑”,为主;对于日常经营管理人才,主要靠自己培养。二是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尤其要对导游、宾馆接待、餐饮服务等一线从业人员进行旅游服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和文化传统教育,提高旅游开发者、经营管理者及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文化自豪感,以更好地实现旅游生态、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少不了与资金投入挂钩,这就关系到经济问题,徐哟其它产业包括重工业加工业等的相互配合,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力宣传,吸引外资的引入,在河南甚至中国越来越有影响力,这期间我们会有很多事情要做,对我们安阳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每一个安阳人的积极配合,尤其是政府的英明决策,这样安阳的旅游业才能够得到大力发展。作为安阳人,为安阳的今天的蓬勃发展感到自豪,为安阳的将来和近期的努力感到欣慰,毕业后有打算在安阳发展的想法,为自己的家乡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相信安阳的明天会更好,终会有一天,我走在安阳的大街上,五步能看到游客在拍照,十步有外国人在点头称赞。那是怎样一种美美妙的情景。
焦作现象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其他
焦作现象"就是河南焦作市以发展自然山水旅游,代替将要枯竭的煤炭资源开发,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并取得成功的现象。"焦作现象"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经济转型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基本信息
“‘焦作现象’不仅是旅游现象,更主要的是借旅游促进城市职能、产业转型的综合现象,是多种转型成功实施的结果。”接受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一再强调。 方创琳认为,焦作的城市转型主要通过了“四条路径”:一是资源开发由地下转为地上,走综合开发之路;二是经济结构由“黑”变“绿”,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三是旅游发展由温冷变为火暴,走旅游旺市之路;四是废物利用由废变宝,走循环经济之路。通过“四条路径”的转型,焦作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焦作的城市地位从单纯的煤炭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转变,城市经济基础从以煤炭为单一主导的资源型经济向以多元主导的综合性现代工业城市转变,城市人口主体从以工矿职工为主体向以现代城市居民为主体转变,城市性质由原来的煤矿工业城市向综合性工业城市、山水旅游城市等综合发展转变。 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界最值得关注的事件之一就是“焦作现象”。在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上搜索“焦作现象”,可以找到大约18万篇相关报道,在量级上几乎可以与我国最知名的旅游景点相比,其被关注程度可见一斑。“焦作现象”就是以发展自然山水旅游,代替将要枯竭的煤炭资源开发,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并取得成功的现象。“焦作现象”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经济转型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对于焦作旅游今后的发展,方创琳建议,一是坚持不懈地做强、做精、做好;二是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搞综合开发,发掘文化底蕴,提升焦作旅游的文化品位;三是在旅游开发中注重生态保护,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四是加强中心城区服务设施的改善,为游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着力打造配套旅游产品 ——访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旅游室主任王诚庆 “‘焦作现象’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话题,是与时俱进、谋求科学发展的范例,是努力拼搏、开拓创新的硕果。”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旅游室主任王诚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解读“焦作现象”。 王诚庆说,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使国民得以跳过无弹性的生存门槛,开始追求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支付能力增强,发展旅游业具备了初步的需求条件。“焦作现象”出现的根本保证,就在于焦作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高层战略决策精神和本地实际以及当地各部门的集体智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地区全面发展的系统性指导思想和操作办法,使焦作旅游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王诚庆说,“焦作现象”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对外地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既借鉴又创新,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的游客至上的观念、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孜孜不倦的创新追求。焦作的旅游营销工作做得非常精彩,对传统营销手段不断进行再研究、再比较、再评价,进而充分发挥想象力,形成了新的营销手段。旅游行为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即有钱、有闲、有情,只有打动了旅游者的“情”,才能激发旅游者将“钱”和“闲”投向旅游目的地。焦作市的许多创新思路和创新举措,正是瞄准并牢牢抓住了旅游者的“情”这个关键因素。 对焦作旅游业的下一步发展,王诚庆说,国内旅游市场的空间还很大,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挖掘。焦作应该在稳定和巩固国内市场上下功夫,同时对国际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焦作目前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焦作山水为主题的观光游,而这种观光游发展虽然迅速,但市场终究会趋于饱和,应着力打造休闲娱乐游、体育健身游、工业参观游、历史文化游、黄河湿地游等多种配套旅游产品,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在细节上丰富旅游内涵 ——访上海复旦大学旅游系主任夏林根 “焦作旅游业,正在从争取大客流量向争取高端游客群体发展,从简单粗放型向高质优质型转变,从政府主导行政管理型向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型转变。”这是上海复旦大学旅游系主任夏林根教授对“焦作现象”的最新认识。 作为“焦作现象”课题研究组组长,夏林根在当初焦作旅游异军突起、很多学者怀疑“焦作现象”到底能否持续时,就撰文提出了“焦作现象”是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夏林根说,在2004年“焦作现象”国际研讨会上,“焦作现象”的基本内涵是速度。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焦作现象”也在发展中嬗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具体来说,其本质意义在于为经济转型、发展旅游业建立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现实标本,一些有益、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促进焦作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仿效、应用的经验。 夏林根说,注重细节,把焦作打造成游客心目中的旅游目的地,是焦作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焦作山水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知名旅游品牌,但还应不断深化主题,不断开拓市场,增强焦作山水的竞争力。同时,焦作旅游要取得持续发展,应在自然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开发乡村旅游、文化休闲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并把旅游市场放在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占领最有消费潜力的游客市场。 夏林根说,旅游是游、购、娱、吃、住、行六大要素的综合性体验。为此,应有专门的机构、人员来编制完整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打造旅游产品的特色,拉长旅游产品的链条,并对游客的不同层次、客流来源、消费水平等结构进行细化分析,指导旅游产品开发、宾馆基础建设等,以保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做到既“卖”山水又“卖”健康 ——访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王衍用 “焦作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根本性变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山水、太极拳三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品牌,而且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树立了焦作新的对外形象。业内外人士把这种变化称之为‘焦作现象’。在我看来,‘焦作现象’其实是一种精神体现,即敢为人先、真抓实干、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精神。”这是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王衍用对焦作旅游业快速发展最直接的感受。 王衍用说,焦作地理位置优越,北依太行,南邻黄河,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浓厚的文化资源。通过两天的了解和考察发现,焦作旅游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确实不简单,但是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城市建筑没有特色,没有自己的个性,个别地方比较脏、比较乱;其次是通往景区的道路绿化还不够,路两侧建筑比较乱;第三是景区内设施规划也不太合理,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焦作要想建成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还必须努力,进一步加以改进。 作为中国知名旅游规划专家,王衍用对焦作旅游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一是深化经济类型,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转化。每年来焦作旅游的人不少,但是真正在焦作当地吃、住、娱的人却非常少,要拉长产业链,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带动旅游业全方位、多角度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营销宣传,实现从资源营销到景观营销再到环境营销、文化营销。焦作山水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可以打出太行山水、太极文化的品牌, 形成从地下到地上、从大山到大河、从太行到太极、从山水到文化营销的模式。三是要既“卖”山水又“卖”健康。焦作山水在全国也不多见,焦作要将山水与太极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既“卖”山水又“卖”健康。此外,焦作发展旅游业不能停留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要深化“焦作现象”,让焦作人游焦作、河南人游焦作、外地人游焦作、外国人游焦作,这将有力地促使焦作的社会经济再创辉煌。 旅游特色的灵魂是文化 ——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 “山水也是一种文化,既包括古代名人雅士对山水的理解,又包括现代人对山水的认识。焦作在发展山水旅游的同时,要将对山水景观的科学解释、幽默解释、趣味解释融入山水文化中,因为旅游特色的灵魂是文化。”谈到焦作旅游未来的发展,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中肯地对记者说。 作为资深的旅游研究专家,李明德在讲到增强焦作旅游文化内涵时说:“目前,焦作已经充分认识到以名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对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但主要问题是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表现形式和展现手段。” “文化资源不仅仅指的是历史文化资源。因为有些文化现象已经融入历史,还有相当多的文化现象是一种现实存在,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生活情趣。这些新文化现象也应该作为新的资源来对待,尤其是在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和时尚魅力的旅游业时。所以,焦作旅游的发展还应该瞄向近代、现代社会产生的大量新的文化资源。”谈到如何利用文化资源发展焦作旅游时李明德说。 当谈到焦作旅游的品牌时,李明德说:“焦作最为宝贵的是山水品牌和服务品牌。但是,品牌的意义不仅仅是每个旅游者的体验和感受,还更应该体现在市场意义的层面。所以,焦作品牌应该发展的方向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品牌。焦作应鼓励更多的企业创造自己的品牌,与山水品牌和服务品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是社会品牌。焦作要提升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品质,让外来旅游者和本地居住者都能感受到方便舒适。三是城市品牌。焦作应努力使城市的旅游功能更加完备、休闲氛围更加浓郁、区域地位更加突出、文化品位更加独特、自然环境更加生态,让城市真正成为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