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有关爱心教育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有关爱心教育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有关爱心教育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是爱的教育,真心、无私地去关爱每个幼儿,是幼儿教师的师德要求;让每一个幼儿学会爱,更是幼教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爱的教育的幼教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将“爱的教育”根植于幼儿园》

作者简介:何苗(1991-),女,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

摘要:幼儿教育是爱的教育,真心、无私地去关爱每个幼儿,是幼儿教师的师德要求;让每一个幼儿学会爱,更是幼教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本文论述了爱的教育的深刻内涵和实施的必要性,特别着眼于剖析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将爱的教育根植于幼儿园的系列措施,希望此文对一线幼儿教师具有借鉴作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爱的教育;策略

一、“爱的教育”的来源及其内涵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创作出一部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爱的教育》,其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我国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曾说:“教育之间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要清楚地定义“爱的教育”,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何为“爱”。“爱”就是指因对人或对事有深挚的感情而对其加以保护的行为。爱并非自然生成,而是后天可以培养和习得的。“关注人的价值,逐步升华人们对某人或某物的爱,把其塑造成一个懂得爱的人的教育”,此乃“爱的教育”的内涵。

二、幼儿园根植“爱的教育”的必要性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国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年青一代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一变化对于下一代祖国花朵的培养来说是双刃剑。大部分幼儿习惯了接受爱,而不懂得主动给予他人关爱。而在当今成人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朱罗密布,各行各业不乏你争我斗的现象。长此以往,会造成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混乱局面。从小用爱的教育对幼儿进行熏陶,会让其耳濡目染,渐渐地培养起他们的爱心,有利于幼儿之间建立起相互关心爱护的和谐局面。爱是人类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是人们永恒的主旋律,爱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爱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正如颇受老百姓喜爱而广为流传的《爱的奉献》这首歌曲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及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国际水域与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和有害废物越境转移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无一不是由于人类造成的。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的随意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大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妄想着要征服大自然,已经严重的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反过来,这一系列的灾害重重的惩罚了人类,造成了无限的恶性循环。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爱的教育”,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观点,但有一点我们是都肯定的,教育智慧是爱的智慧,是闪耀着真善美光彩的智慧。通过爱的教育,让幼儿从小能够用善良的心与他人相处,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体会到付出爱、给与爱和收获爱,真正的感受到快乐和幸福,爱的教育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在园如何有效推行“爱的教育”

(一)教师树立爱的教育观

首先,教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爱的教育观,用心密切关注每位幼儿的健康成长。众所周知,人有长短不一的手指头,他们各施其职,各有所长,教师应该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每位幼儿的优势,及时给予幼儿肯定的评价,让教师的关爱像鱼塘一样,让幼儿在爱的鱼塘里如鱼得水的发挥自身的特长,无论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如何,教师都应当给予每一位幼儿应有的尊重和关爱,不断地关爱孩子,有利于其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其次,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对于幼儿爱的教育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方式方法。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注重变化多样的教育技巧,在充分尊重幼儿自主性、主动性的基础上促进幼儿个体特性的培养,在用慧眼洞悉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实现幼儿质的飞跃式发展。教师把爱的精神实质渗透到幼儿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把爱的教育的本质展现的淋漓尽致,播撒爱的种子种植于孩子心间,以自己的爱心启发幼儿的爱心,让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爱的氛围,最终塑造一个懂得爱、善于给予他人爱的灵魂。教师利用自己角色的榜样性,用眼神、语言、动作和行为向幼儿展现人性的真善美。每天早晨的广播播送校园好人好事和名人儿时轶事,启迪幼儿,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二)营造一个良好的爱的教育环境

营造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充满爱的校园氛围,有利于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有利于开启幼儿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之情的模式,还有利于引发幼儿对爱的期盼。幼儿教师需要用心创设一个爱的教育氛围,例如:小座椅板凳阅读角可以遍布整个幼儿园,便于孩子们在学习中愉快的交流,给他们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教师们做好表率作用,在早上和下午放学的时候轮流坚持微笑着站在校园门口迎接和送别孩子,并且积极倡导幼儿小朋友间相互问好,为幼儿创设一个爱的、甜蜜的心理环境。每个班级内部由教师同幼儿一起布置班级内部的爱心墙,有利于培养孩子表达爱意的习惯。教师与幼儿一对一传递爱意,每个老师有一个专门的“蜜语小信箱”,幼儿可以把自己对老师的爱说出来,当然也可以给老师提意见,也可以把自己的小小心愿说出来,让老师心领神会,助其一臂之力。让爱的种子在幼儿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整个教育环节无一不围绕爱、体现爱。

(三)选用适当的爱的教育策略

首先,开展爱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向幼儿介绍我国的航天科技发展成果,激发幼儿民族自豪感和从小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结合新闻故事,向幼儿宣传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能极大提升教育的效果;每个班集体都有属于自己的种植基地,教师引导小朋友们认识各种蔬菜的名称、特征,积累生活小常识。

其次,教师就要利用美术课、音乐课、舞蹈课等学习机会去发现孩子的特长,或者鼓励孩子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对于幼儿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予大力表扬,让幼儿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唤起幼儿的学习热情,最终接近自己的目标。

(四)升华幼儿心中的爱

首先,培养他们主动关心园内小伙伴的意识和行动。在幼儿园班集体内部开展“帮帮扶扶”的活动,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帮助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在幼儿园内开展“小老师”的活动,即大班的孩子给小班的孩子讲故事、带队上厕所等,让他们学会表达爱。当孩子过生日时,我们鼓励班级的小朋友自己动手,给小寿星一个惊喜的礼物,形式不限。通过这个活动使他们明白:分享是友好和谐的最佳体现。

其次,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家庭成员的习惯。例如,在过妇女节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做卡片,中秋节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吃月饼,爷爷奶奶过生日的时候,自己动手给爷爷奶奶画一幅画,过端午节的时候倾听节日的来历,并且和家人一起动手包粽子等。

在次,让远方的友人们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爱意。例如,为贫困灾区的孩子进行捐款活动,拿出爸爸妈妈给的零钱,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让孩子们学会付出,学会感恩,让他们学会爱同伴、爱长辈和爱老师,知道通过自己主动地关爱别人,能收获快乐这个道理。

总之,构建爱的教育,发展爱的教育,用爱的阳光催绽爱的花蕾。让爱的教育的交响曲唱响整个幼儿园。让幼儿体验爱、感受爱、付出爱、收获更大的爱,让爱遍布幼儿的整个成长轨迹。(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玉录.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J].青海教育,2005.

[2]王淑梅.爱的教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

[3]朱正平.熊志庆.缺失与弥补:论青少年爱的教育[J].黑龙江史志,2008.

[4]杜平凡.涂永胜.播撒爱的火种,体验爱的快乐[J].当代学前教育,2011.

[5]刘雪.爱,教育的根本――对幼儿园实施“爱的教育”的几点思考[J].好家长,2014.

[6]徐资.爱的教育[J].赤字,2015.

[7]诸取芳.让幼儿学会如何去爱[J].新课程研究,201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爱的教育的幼教论文

在现代社会中,陶行知的爱的 教育 思想在至今的教育中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篇一:《践行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用爱心塑造中职生的灵魂》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爱也是中职生必备的重要道德品质,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爱的教育塑造灵魂道德情操 作者简介:陈春华,男,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温家宝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此感同身受。爱作为人的一种情感、品质,它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教育的产物。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面对的是90后的中职生――85%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有效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那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可以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阐述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的教育格言。在教育实践中,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师生互爱的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中职学生群体的主要问题 中职学生是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青少年群体。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思想、言行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认识判断能力较低,重朋辈友情。当学校的 规章制度 与“哥们”义气发生冲突时,部分学生会倾向于同学朋辈友情,或帮助犯错误的同学隐瞒真相,或协助同学甚至一起违反校纪、校规。(2)适应能力和自制力弱。对周围环境敏感,情绪易波动;注意力分散,组织纪律性差;争强好胜,易产生妒忌心理等。(3)专业思想不牢,部分学生对家长为其选择的专业存在逆反心理,课堂不专心,无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日常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三、中职传统德育工作的方式 长期以来,在中等职业学校,有些教师本身对学生就存在偏见甚至歧视,加上学生的自卑心理,以及对“知识接受者”这一角色单一认同的影响下,一些德育工作的方式阻滞了中职生道德情操的发展。 1.注入式 主要表现是把“法定”的政治主张、思想观点、道德规范乃至行为要求等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洞穴”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教条式 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强调范式、反对逾越,崇拜条条,反对质疑。结果是束缚思想,束缚手脚,令学生无可避免地产生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销蚀追求知识的激情。 3.苛严管束式 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在中职教育中渗透爱的思想 1.以爱为核心,塑造高尚师魂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此我们可以延伸这句话:要想学生有爱心,必须先生有爱心。唯有爱满天下的先生才能教出爱满天下的学生。 “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当一位教师真诚地为学生付出自己的爱心以后,他可以真正的走进他的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作为学生,他在感受教师对他的爱意与关怀时,他内心真正感受到的还有成人世界(社会)对他的肯定,必然会更加充满信心,努力向上。他们也会把这种美好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关爱。此时,作为教师,他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一项工作,给予学生的,也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爱,一种尊严的灵魂! 2.以爱为基石,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因此,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 谚语 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她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理性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以爱来平等对待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感情注入越多,对学生越爱,学生心灵就越会被你所征服。一位教师道出了真谛:“……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在这里,表扬和批评都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从真正的爱生之情出发,教育才是有效的。” 3.以爱为桥梁,沟通师生心灵 (1)倾听是沟通的起步 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会打动心灵的深处。作为教师,倾听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倾听能够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身体状况、情感波动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的价值取向,能够获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工作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以及无限的期待,给予学生无尽的信心与勇气,让学生也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 倾听,最重要的是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要俯下身子,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即使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不准确,也要认真倾听,努力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意见。华南师范大学胡东芳教授在《对话与倾听》一文中指出,倾听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注意。用自己的眼睛注视说话的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生谈话的内容上,不要轻易打断;二是接受。用点头、微笑等表示你对他的理解,即便不一定赞同,也要保持专注、尊重的态度;三是引申话题,用重述学生的意见、情感,或用恰当的提问,鼓励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叙述。实际上,与专注的神情、尊重的态度相比,内心情感的体验更为重要。在学生倾诉时,我们应该与他“同命运,共呼吸”,分享他的快乐与痛苦,担忧他的困惑与彷徨,寻找他的需求与渴望……这样,我们才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与理智世界,才能给予学生人性关怀和人性激励,让教育的精神得以实现。 (2)尊重是建立沟通的基础 孔子云:“敬人者人敬之。”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只在口头上 说说 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一个常体验到尊严的人,总是对自己更有信心,办事更有能力、更有效率。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应该包含着真诚与信赖、宽容与激励,平等与友爱。据报载,在美国学校的低年级教室中,教师常常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也常常弯下腰为学生独特的发问而鼓掌。美国教师解释说:蹲下来交流,是因为学生个子矮,在与老师交流时,会产生压迫局促的感觉,这对于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人格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弯下腰鼓掌,是因为教师板直腰居高临下地拍拍手,小学生不认为老师的掌声是真诚的,只有弯下腰,两眼望着学生,融入学生中间,那掌声才是发自内心的。可见,“蹲下来”与“弯下腰”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民主的思想。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但要给予某方面的领先者以尊重,表达自己的敬佩、赞美之情,更要给予落后者以尊重,捎去自己的宽慰与鼓励!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观念,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和弘扬学生的个性。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需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通过爱学生来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从而塑造爱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石英 朱秀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2〕孙芳芳 汤生玲《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创新教育》――《职教通讯》2010年01期 〔3〕郁舒雯 《班主任工作与中职班级管理》――《职教通讯》2009年09期

爱的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班主任要对每个学生负责,要关爱学生,要时刻牢记陶行知提出的爱的 教育 思想。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班主任爱的教育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班主任爱的教育论文篇1:《爱的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摘要】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 方法 也多种多样,如何对班级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是每个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问题。用爱心真心去感动学生教育学生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教育方法,本文主要是对如何实施爱的教育作出阐述。 【关键词】爱的教育;班主任;作用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学生集体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对于一方面见识广,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看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另一方面又缺乏耐性,遇到困难易泄气,个性较强的现在的学生。班主任如何做好工作呢?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爱的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实施爱的教育,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功能。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爱的表达方式 言为心声,同样一件事情,是关心询问,还是训斥指责,其效果迥然不同。不同的学生各有特点,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因人而异,正如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例如,对于迟到的学生,有的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就找其批评,有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指责甚至挖苦,或者当场体罚,结果是有些因事迟到的学生认为老师不太近人情,变产生抵触情绪。而个别无故迟到者,也会因为逆反心理而“破罐破摔”。因此,教师只有诚心诚意的询问其迟到原因,分析迟到造成的后果与影响,并帮助他们寻求避免迟到的方法,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并在行动上注意改正。 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常常体现在细节上,如平时走进学生宿舍嘘寒问暖,给生病的学生递杯热水,煮碗热面;给无意犯错的学生拍拍背,摸摸头,鼓励鼓励;给过生日的学生送上祝词;给有所进步的学生发点奖品,这些点点滴滴都是关爱。 2 爱不仅要说出来更要做出来 注意自身的榜样效应。“喊破嗓子,不如干出实事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教师在无形中成了学生的榜样。因此,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起表率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主任要有叫响“向我看齐”的决心和勇气,坚持时时走在前,事事躬亲,处处表率,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大家遵守的,自己首先遵守,要求大家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用一点一滴的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和激励着全班同学。在学习生活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要求学生不抽烟,不赌博,自己首先不能有这种恶习。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班主任应积极参加,努力使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并把握好教育时机,以增强教育效果。 3 肯定和因势利导学生的闪光点 班主任在和学生接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关点,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记得一次 国庆节 前,校团委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求各班出一期关于国庆的墙报。为了完成好这个任务,我找了班上好几个“能手”,约好利用第二天的文体活动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第二天中午,出乎意料,学生潘丽习拿着她抄好的几篇稿子和她设计的版面图画交到我手中。这个学生平时表现一般,对班里的事情很不热心,集体活动从不参加。看完她的几篇稿子,我满意的招呼她和大家一起把这些内容都写上去,并在她原有的版面上稍加改动后采用。事后我鼓励她说:“你写的内容很贴切,字写得很漂亮,而且版面设计很有创意。这次为班集体出墙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次很好,以后也要像这次一样多关心班集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那以后,这位学生在各方面表现都很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4 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体现爱 爱不等于放纵、护短和迁就,而是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比如,班里有位男生经常向老师和同学借钱,开始时我以为他家里经济困难的原因,于是找他谈话,特别关心地和他了解情况。从他口中我得知,他家条件还不错。而他借款的理由总是很充分。此时我就觉得有问题了,我开始进行了家访,摸清情况,细致观察他的表现。后来我知道了他借钱是为了显阔进行拉拢人心结为所谓的“小团伙”,使其在学校有安全感和优越感。对他的这个行为我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以及指出这事造成的严重后果,纠正他这一错误的价值观,做到明辨是非。 5 用爱心培植爱心 爱象种子有播种期有收获期,有一份付出就有十份的收获。学生一旦被真情感动,也一定会产生感动别人的力量。这就是爱的感染力。如我班有个男生,平时不太跟人说话,脾气反复无常,成绩忽上忽下,经过了解,才知道其家庭情况很不好,幼年丧母,父亲又常年患病,家庭的重任就落在年迈的爷爷和年幼的他身上。人在校学习还要担心家里的农活。性格上即有刚烈的一面又有自卑的一面。为减轻他的家庭负担,我就在班上成立一个爱心行动小组,由同学们自愿加入,人数多少不限,在农忙时节就利用课余时间到他家去插秧、收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刚开始时,才有几个富有爱心,助人为乐的同学参加,到后来个个都不甘落后,纷纷要求加入爱心小组,形成了一个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深受学校领导的好评。 其实,以爱为根基的教育,不是现在才提出的,早在数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仁爱”教育思想。教育最有效的手段是爱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分发挥爱的教育功能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它一旦被教师所掌握,就会化为一种神奇的力量,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班主任爱的教育论文篇2:《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爱的教育》 摘 要:作为一名小学的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学生,要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名好学生。我们教师可以诚恳地和孩子们交朋友,诚恳地面对差生,在老师的眼里就没有差生,爱没有私心,洒向每一个孩子,老师要用一个健康的心态和以平等心对待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说真心话,能将心比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充满关爱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从关爱与理解出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诚恳友爱;爱无私心;严格施爱;享受爱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一生为培养治国人才而进行贤能教育。在“德、才”两方面,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为出发点,提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他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泛爱众”就是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 。正是“天同覆,地同载”的大同境界。”在现代教育的班级管理,尤其是小学的班级管理中,我觉得一个好的教师要具有爱心,有了爱心才能管理好班级,才能教育好学生,要将爱心融入班级管理中。 一、要诚恳地和孩子们交朋友,付出爱,收获幸福 真诚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品质,对人真诚就是待人要真心实意、诚诚恳恳、实实在在,不耍滑头、不弄虚作假、不隐瞒真情、不隐藏私利、不坑诓拐。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的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学生,要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名好学生,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工作中,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偏心。在与学生亲密的交往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可爱的闪光点,我抓住每一次机会,向他们奉献自己的爱心。在当今社会,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独生子女的性格表现、行为习惯令人担忧,同学之间为小事而争吵,吃了亏决不罢休,非占到便宜不可。于是,我利用班会课,向他们灌输宽厚待人,热情助人的思想。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向他们讲述中外伟人名人的 故事 ,帮助他们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班队活动课上,让他们把平时发生的互不相让的事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大家评论是非,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洒向班级每一个孩子,学会欣赏他们的时候,你会发现学生们也在用心,用情努力回报着你的赏识,你会不知不觉爱上班主任工作,与学生们相处的朝朝夕夕,都会成为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幸福回忆。每逢回忆这些,心头就会涌现幸福的感觉。学会收获每一点喜悦,感受每一份幸福,我爱上了自己的工作,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孩子们为集体争光了,班级的比赛获奖了,学生的书写进步了,学习成绩提高了,书香氛围浓厚了…所有的点点滴滴的收获,我都会去用心感受,体会到喜悦和幸福。每当 教师节 、 元旦 等节日, 收到一句句诚挚的问候,一句“老师节日好”会让我感觉到:朴实的话语中带着万分真诚。每当我与他们一起游戏时,我都像回到自己的童年,我也从这一点 一滴的小事中,体会到班主任的幸福,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奉献的意义。生活就像一个调味剂,充满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只有笑对生活,才会有良好的心态,才能轻松愉悦的工作。 二、要诚恳面对差生,教师眼里没有差生 在我们的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些学习差,品德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容易被我们老师所忽视,其实他们更需要我们老师的爱心和帮助。因为这些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生,他们每天面对的是老师父母的指责,同学们的奚落,学习的烦恼等等。在我刚工作担任班主任的前两年,因为缺乏管理 经验 ,每当那些学习差的学生犯了错误,或者作业不按时完成,我总会狠狠地把他们斥责一顿,但效果并不见好。后来,有一名学习较差的学生在上课时回答对了一个问题后,我不经意地对他说了一句表扬的话,这个学生显得特别高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纪律、劳动方面,这个学生都表现得相当积极,更加勤奋学习了,更加遵守纪律了,也更加卖力劳动了。从此,我受到了一个启发,那就是要善待差生,要诚恳面对他们,在我的眼里他们不是什么差生。我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和信心。提起这个杨天,我们班的任课老师以及我们办公室的老师没有不认识他的,他调皮爱搞恶作剧。冬天他用画笔把一个女同学的羽绒服上画了一幅小鸡;前几天用手工课上的剪刀把同桌的衣服剪了一个大洞,体育课他连队都站不好;音乐课常发出各种怪叫……。 如何促进多媒体教学的开展 三亚市崖城镇城西小学 杨善杰 近几年来,三亚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显重要。 其中,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快地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学生活中。使教学活动更加形象生动,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我们也面临好多问题,有很多老师的传统教学思想还根深蒂固。我校情况特殊,70%都是年纪大的老师,对先进的教学仪器一时很难接受,他们认为一根粉笔打天下,同样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这么多年来我们不也是这样过来的一样教出水平高的学生。如果我们不摆正这种观念,不与时俱进,不吸取新鲜的养分,以上这些老师很可能成为新的“文盲”。 我根据这情况经常找他们促膝谈心,向他们分析当今社会既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更是网络世界的年代,如果我们不彻底掌握这门技术,就要落后,就要被社会所淘汰的道理,于是经常用下面的具体事实引导他们 : 第一、传统教学是老师用单调的粉笔加黑板这单一的形式进行教学。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节约了老师板书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第二、传统的教学把抽象、陌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多媒体的应用使抽象、陌生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多媒体演示的课件中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很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另外,课件上完课之后,学生听不清楚的,还可以将老师的课件复制带回家继续学习,随时查找有关的知识。这个优点是传统教学所不可能达到的。总之,多媒体的使用为我们的校园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我们的学生享受到了高端的优质教育,实现了诸多优秀的实用资源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使学生的学习保留了一定的自主性、多样性、灵活性;使维持了这么多年的古板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总的来说多媒体的很多优点已经是我们教学生涯中的好帮手。 为了促进我校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转变,早日转化老师们那种陈旧的思想,大力提升我校老师使用多媒体的能力,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三项 措施 : 一、绩效工资中的10%作为奖励基金。要求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教研组组长将各科老师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情况记录好,制作的课件必须用U盘存储好交给组长审查。每星期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并公示各老师上课使用次数,有疑问的老师可到组长那里查,按学校规定必须一学期自己制作并熟练操作完成所有教学任务才能获得此项奖励。那些有想法的老师看到本属于自己的“猎物”被别人瓜分心有不甘也四处请教了。 二、分组包干。科组长负责“传、帮、带”好组内老师,利用空余时间指导,特别对年龄较大的老师更要耐心,并用制作好的课件给他们反复地操作、训练 ,直到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 三、年底全体老师听课后评比 , 总结 时对尚未熟练操作的老师本年度不能参加优秀的评选。 同时、设备的日常维护我们也非常重视,除了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维护费用,还挑选年轻熟练的老师充当“护花使者”为设备的畅通无阻保驾护航,所以很少出现那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学习,互相配合下,我们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培训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曾经叫苦连天的现在也尝到了多媒体教学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学生愿意听讲了,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上来了。如今逄人便说多亏掌握了,真是不用不知道,一用才知道原来天下教学资源全在我手中。 班主任爱的教育论文篇3:《浅谈班主任对学生爱的教育管理》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教师应该用爱温暖每一个孩子,以爱换爱,将爱扩散等。 【关键词】温暖;换;扩散 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琐碎繁杂,虽然累,但累中却藏着快乐和幸福。班主任不仅要担负起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职责,还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我想后者更重要一些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根植于爱”,一位著名的外国教育家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了爱就没有教育”的说法。所以我的德育工作以“爱”当先。 一、用“爱”温暖每一个孩子。 “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才能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 我们班里有一些留守 儿童 ,他们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远离家乡在外打工,很多孩子只能靠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照顾。孩子们只能从电话中感受父母的存在,每年相聚的时候也就是各个节假日,有的甚至只有在 春节 时才能见到自己的父母。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童年的时候,留守儿童却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独自生长。这时,我就会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2015年的5月12日是 母亲节 ,我们班开了一次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当谈到“母亲为我们做过什么”这一话题的时候,有些女同学已经止不住自己的眼泪,我问他们时,她们沉默了一会,对我说:“老师,我想我妈了。我妈只有春节的时候才回来一次,半年都没回来了。”说着,她泪眼婆娑地看着我。才多大的孩子,能不想妈妈吗?想想自己,到高中住校的时候还想妈妈呢。我摸摸她的头,说:“老师理解你,老师上高中的时候还想妈妈呢,还不如你呢。”她抬头看看我:“真的?”恩,那时想得都哭了,就像现在的你一样。不过,困难总是会过去的,妈妈总会回来的,要是想妈妈的话可以经常给他打电话啊。以后心里有什么事,也可以跟老师说,老师虽然不是妈妈,但老师和妈妈一样,都是关心、爱护你的。”她看了看我,想说什么,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是个不善于表达的孩子。以后她再看我,脸上的那种表情我说不出来,但我能确定那天的话给她的心里带来了温暖。 虽然我不是学生的母亲,但我希望自己的微笑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一丝暖意,我希望自己一个微不足道的爱抚动作能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面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我都该用真心来对待他们!当然,并不是只有父母离异的孩子、痛失亲人的孩子,或者留守儿童,才能让我们抬眼观望,坐在教室的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我们去关爱。关爱不是作秀,关爱源于点滴生活,关爱就是降温时我们温馨的提示,也是孩子们遇到困难时的援助之手,关爱同时也是孩子犯错时严厉的批评。 二、以“爱”换“爱” 。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学生的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诚真心的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很容易打动学生。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可以增进师生友谊,启迪学生心灵,还可以得到学生的爱。 班里有个学生,身体很差,经常肚子疼。每到这时,我就给他妈妈打电话,而他妈妈把他带回家,也就是吃点药,躺一会,因为连医生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治疗。有一次,他的同桌来告诉我,他的肚子又疼了,我赶忙过去。看他脸色有点发白,脸呈痛苦的表情。我赶忙拿出电话,想告诉他妈妈。他赶紧阻止我说:“老师,不用打电话了,我疼得不太厉害,回家也是躺着,过一会就好了。”可我不放心,还是打了电话,他妈妈和他说的一样,说没有事,一会就好了。我给他盛了饭菜,并说:“多少吃点,能吃多少算多少,实在吃不下,可以一会再吃。”直到那一次,我因为身体不舒服 ,从上午的第二节课开始就一直趴在桌子上。而学生们看我不舒服,都静悄悄地在自习。到中午盛饭的时候,一个细小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老师,这是给你盛的饭。”我抬头,原来是我们班的一个小女生。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可由于身体原因,根本不想吃饭。我便对她说:“谢谢你的好意,可老师现在吃不下饭。”哪知,她却说:“老师,你多少吃点,能吃多少算多少,实在吃不下可以一会再吃。”多么熟悉的话,这不就是我经常对那个生病孩子说的话吗? 爱是相互的,你对孩子好,孩子看在眼里,他也会对你好。在教育中用你的爱,能换回更多学生的爱,同时也能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上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将“爱”扩散。 班里很多个孩子,每个人都需要我的关爱。我一个人的爱毕竟有限,我想起了那句话:“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何不发动学生每人都拿出自己的爱心呢?于是我抽一节课,专门以“互帮互爱”为主题开班会,效果还是非常好的。班会结束后,我经常会在班里看到这样的现象:好学生主动帮助成绩差的补习功课;有清扫任务的同学,同桌经常帮他记回家作业;最让我欣慰的是:一次我开会回来,见几个同学围着这学期新转来的学生。一问才知道,原来课间操检查,需要全校学生都穿校服,而新来的同学因为没有校服而担心,这是几个同学围着他,主动要将自己的另一套校服借给她,像这种现象班级里比比皆是。班里的孩子们已经懂得自己在得到别人爱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爱奉献出去,就这样,现在我们的班级已经成了一个充满爱的大集体。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总之,作为班主任教师只要你具备一个“爱”字,那一定会把工作做好。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因此我们一定要用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让爱一直围绕在他们身边。 【参考文献】 [1]霍庆.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26) [2]邓清.如何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J].科技信息. 2009(24) [3]宋纯宝,陈凤英.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交流的方法[J].现代教育科学. 2009(08) 猜你喜欢: 1. 以爱的教育为题的议论文 2. 教师《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3. 爱的教育为题的议论文 4. 有关爱的教育的幼教论文 5. 爱的教育议论文800字 6. 幼儿爱的教育论文

在现代社会中,陶行知的爱的 教育 思想在至今的教育中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篇一:《践行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用爱心塑造中职生的灵魂》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爱也是中职生必备的重要道德品质,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爱的教育塑造灵魂道德情操 作者简介:陈春华,男,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温家宝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此感同身受。爱作为人的一种情感、品质,它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教育的产物。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面对的是90后的中职生――85%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有效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那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可以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阐述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的教育格言。在教育实践中,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师生互爱的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中职学生群体的主要问题 中职学生是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青少年群体。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思想、言行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认识判断能力较低,重朋辈友情。当学校的 规章制度 与“哥们”义气发生冲突时,部分学生会倾向于同学朋辈友情,或帮助犯错误的同学隐瞒真相,或协助同学甚至一起违反校纪、校规。(2)适应能力和自制力弱。对周围环境敏感,情绪易波动;注意力分散,组织纪律性差;争强好胜,易产生妒忌心理等。(3)专业思想不牢,部分学生对家长为其选择的专业存在逆反心理,课堂不专心,无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日常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三、中职传统德育工作的方式 长期以来,在中等职业学校,有些教师本身对学生就存在偏见甚至歧视,加上学生的自卑心理,以及对“知识接受者”这一角色单一认同的影响下,一些德育工作的方式阻滞了中职生道德情操的发展。 1.注入式 主要表现是把“法定”的政治主张、思想观点、道德规范乃至行为要求等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洞穴”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教条式 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强调范式、反对逾越,崇拜条条,反对质疑。结果是束缚思想,束缚手脚,令学生无可避免地产生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销蚀追求知识的激情。 3.苛严管束式 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在中职教育中渗透爱的思想 1.以爱为核心,塑造高尚师魂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此我们可以延伸这句话:要想学生有爱心,必须先生有爱心。唯有爱满天下的先生才能教出爱满天下的学生。 “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当一位教师真诚地为学生付出自己的爱心以后,他可以真正的走进他的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作为学生,他在感受教师对他的爱意与关怀时,他内心真正感受到的还有成人世界(社会)对他的肯定,必然会更加充满信心,努力向上。他们也会把这种美好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关爱。此时,作为教师,他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一项工作,给予学生的,也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爱,一种尊严的灵魂! 2.以爱为基石,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因此,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 谚语 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她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理性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以爱来平等对待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感情注入越多,对学生越爱,学生心灵就越会被你所征服。一位教师道出了真谛:“……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在这里,表扬和批评都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从真正的爱生之情出发,教育才是有效的。” 3.以爱为桥梁,沟通师生心灵 (1)倾听是沟通的起步 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会打动心灵的深处。作为教师,倾听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倾听能够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身体状况、情感波动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的价值取向,能够获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工作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以及无限的期待,给予学生无尽的信心与勇气,让学生也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 倾听,最重要的是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要俯下身子,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即使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不准确,也要认真倾听,努力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意见。华南师范大学胡东芳教授在《对话与倾听》一文中指出,倾听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注意。用自己的眼睛注视说话的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生谈话的内容上,不要轻易打断;二是接受。用点头、微笑等表示你对他的理解,即便不一定赞同,也要保持专注、尊重的态度;三是引申话题,用重述学生的意见、情感,或用恰当的提问,鼓励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叙述。实际上,与专注的神情、尊重的态度相比,内心情感的体验更为重要。在学生倾诉时,我们应该与他“同命运,共呼吸”,分享他的快乐与痛苦,担忧他的困惑与彷徨,寻找他的需求与渴望……这样,我们才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与理智世界,才能给予学生人性关怀和人性激励,让教育的精神得以实现。 (2)尊重是建立沟通的基础 孔子云:“敬人者人敬之。”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只在口头上 说说 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一个常体验到尊严的人,总是对自己更有信心,办事更有能力、更有效率。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应该包含着真诚与信赖、宽容与激励,平等与友爱。据报载,在美国学校的低年级教室中,教师常常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也常常弯下腰为学生独特的发问而鼓掌。美国教师解释说:蹲下来交流,是因为学生个子矮,在与老师交流时,会产生压迫局促的感觉,这对于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人格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弯下腰鼓掌,是因为教师板直腰居高临下地拍拍手,小学生不认为老师的掌声是真诚的,只有弯下腰,两眼望着学生,融入学生中间,那掌声才是发自内心的。可见,“蹲下来”与“弯下腰”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民主的思想。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但要给予某方面的领先者以尊重,表达自己的敬佩、赞美之情,更要给予落后者以尊重,捎去自己的宽慰与鼓励!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观念,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和弘扬学生的个性。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需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通过爱学生来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从而塑造爱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石英 朱秀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2〕孙芳芳 汤生玲《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创新教育》――《职教通讯》2010年01期 〔3〕郁舒雯 《班主任工作与中职班级管理》――《职教通讯》2009年09期

爱的教育论文里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爱,用爱的力量、爱的智慧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对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爱的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爱的智慧,爱的教育》

摘 要:素质教育的本质是爱,用爱的力量、爱的智慧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对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特殊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而造成性格上、品性上的偏执,行为上的极端,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本文主要从一个真实的事例引发笔者对爱的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爱;信任;赏识

一、故事回放

1.第一次接触

新学期的第一天,我一大早来到学校,就发现一对父女已经候在办公室门口。女孩看起来身体很单薄,低着头,两只小手无助地绞着衣角。

“你们有什么事吗?”

“我是这个孩子的父亲,孩子现在读三年级。”

“哦,我就是这个班的班主任。”

父亲一听忙拉了一下孩子,说:“我这孩子,从小听力不好,而且不爱说话,现在戴着助听器,老师麻烦你,安排座位时把她排在第一桌。”

“好的,我会安排的。”

父亲道了声谢谢,俯下身子交代了孩子几句,便走了。

我领着孩子走进教室。教室里还没有其他人,我便想与她交流。

“你叫什么名字?”

“你几岁了?”

我一连柔声地问了好几个问题,孩子始终低着头不说话。后来,我才知道她叫“闻文”。她是我新学期第一个接触的孩子,这也是我与她的第一次接触。

2.第一次课堂回答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我喜欢上了这个班。因为这个班的孩子们聪明、活泼、天真而富有朝气,但也存在着个别调皮、捣蛋、作业拖拉的“坏学生”。在这学期我不仅是他们的班主任,还是他们的数学老师。在每一节数学课上,我都会精神饱满的带领他们扣响数学知识的大门,每一次提问,都会有许多小手高高的举过头顶。

忽然有一天,我看见有一双稚嫩的小手举起来又缩回去了。我这才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她的存在,她就是闻文。我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她,眼神里充满着慈爱和信任。闻文看了看我,小手又举了起来,但不是很坚定。“闻文,你来回答。”顿时教室里四十几双眼睛齐刷刷的射向她,有疑惑、有惊诧,但更多的是期待。而闻文本已张开的小嘴又合拢了,也因为紧张把头埋得更低了。

“闻文,大胆一点”。

“闻文,你能行的”。

“试一试,不要怕。”……(时钟在这一刻似乎也停止了)

有些学生可等不及了。

“老师,她不会讲的,让我来吧。”

“老师,我来”……

我不甘心,也不能放弃:“闻文,把你写好的读出来,你肯定行”……

“123加156……加44等于……123加156加44的……的和”

这是闻文的声音,细细的,但我听懂了。

“闻文,你说得对极了,真了不起,大声点,会更好。”闻文深埋的头抬起来了。我不失时机地投以赞许和期待的目光。这一次,闻文又回答了一遍,还是支支吾吾,但声音明显响了一点。同时,我也发现这个女孩把头抬起来,羞怯的看着我。忽然整个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自开学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的掌声来的真切而持久。幸福的笑容第一次浮现在她的脸上,好美。

3.老师喜欢听你说

我常常在数学课堂上,有意无意地站到她身边指导她。但几天过去了,闻文似乎又回到从前。她认真听,认真做,就是不发言。有一次我看到闻文的应用题算式很快列对了,我就站在她身旁俯下身子与其讨论分析的方法。这一次我指名让她来回答问题。闻文一听让她分析应用题,惶恐地站着,还用无助的双眼盯着我,一言不发。为此我柔声说道:“闻文,老师非常喜欢听你说,我想其他同学也一样非常喜欢听你说。”有了大家的鼓励,闻文开始说话了。虽然支支吾吾、分析的不到位,但是同学们仍以热烈的掌声回应了她。我趁机深情地说:“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人都是家庭成员里的一员,都应得到大家的关心和爱护,那样我们就会觉得温暖而快乐。我希望课堂上能再次听到闻文甜甜的声音,课间也能听到她朗朗的笑声。”

一个学期下来,她的成绩上升了,更重要的是她变得开朗了。大家的关爱让她从自闭走向了阳光。

二、我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特别是那些特殊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心理更加敏感。一个不当的眼神或手势都有可能带给孩子负面的影响。小心地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用我们的爱读懂孩子,感化孩子,就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人生。

1.给特殊学生更多的关注和爱,让他们的心灵靠近你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离开了爱的教育,还能称之为教育吗,还能教育人吗?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只有教师付出真挚的爱,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关心,学会爱。在教师的眼中,那些特殊的学生,更需要关注和爱。他们因为身体因素或是家庭社会环境因素造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等。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坏学生。

2.用信任和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教师的信任,对孩子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案例中,闻文可谓一个非常缺乏自信的孩子,我利用各种时机鼓励孩子,让孩子找到了自信心――“我能行”。信任会让人在无形的力量中发生改变。

3.赏识学生,为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

教育离不开爱,教育中的爱很广很深,对学生的赏识便是一种特殊的爱。而且这种赏识的爱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动力,促使其不断地进步。周弘老师提出的赏识教育被教育界称之为一个素质教育的奇迹,他就认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赏识我们的孩子,特别是那些让老师们谈生色变的特殊学生,让我们丢掉有色的眼镜,去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夸夸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尽我们所能多给学生一份真爱,一份赏识,让我们用期待的眼神,鼓励的语言,为孩子点燃希望之火,插上理想的翅膀。

参考文献:

徐慧.《谈德育工作中的情感效应》.《教育周刊》.2005.9.

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市东洲第二小学

在现代社会中,陶行知的爱的 教育 思想在至今的教育中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篇一:《践行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用爱心塑造中职生的灵魂》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爱也是中职生必备的重要道德品质,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爱的教育塑造灵魂道德情操 作者简介:陈春华,男,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温家宝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此感同身受。爱作为人的一种情感、品质,它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教育的产物。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面对的是90后的中职生――85%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有效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那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可以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阐述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的教育格言。在教育实践中,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师生互爱的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中职学生群体的主要问题 中职学生是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青少年群体。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思想、言行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认识判断能力较低,重朋辈友情。当学校的 规章制度 与“哥们”义气发生冲突时,部分学生会倾向于同学朋辈友情,或帮助犯错误的同学隐瞒真相,或协助同学甚至一起违反校纪、校规。(2)适应能力和自制力弱。对周围环境敏感,情绪易波动;注意力分散,组织纪律性差;争强好胜,易产生妒忌心理等。(3)专业思想不牢,部分学生对家长为其选择的专业存在逆反心理,课堂不专心,无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日常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三、中职传统德育工作的方式 长期以来,在中等职业学校,有些教师本身对学生就存在偏见甚至歧视,加上学生的自卑心理,以及对“知识接受者”这一角色单一认同的影响下,一些德育工作的方式阻滞了中职生道德情操的发展。 1.注入式 主要表现是把“法定”的政治主张、思想观点、道德规范乃至行为要求等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洞穴”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教条式 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强调范式、反对逾越,崇拜条条,反对质疑。结果是束缚思想,束缚手脚,令学生无可避免地产生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销蚀追求知识的激情。 3.苛严管束式 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在中职教育中渗透爱的思想 1.以爱为核心,塑造高尚师魂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此我们可以延伸这句话:要想学生有爱心,必须先生有爱心。唯有爱满天下的先生才能教出爱满天下的学生。 “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当一位教师真诚地为学生付出自己的爱心以后,他可以真正的走进他的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作为学生,他在感受教师对他的爱意与关怀时,他内心真正感受到的还有成人世界(社会)对他的肯定,必然会更加充满信心,努力向上。他们也会把这种美好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关爱。此时,作为教师,他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一项工作,给予学生的,也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爱,一种尊严的灵魂! 2.以爱为基石,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因此,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 谚语 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她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理性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以爱来平等对待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感情注入越多,对学生越爱,学生心灵就越会被你所征服。一位教师道出了真谛:“……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在这里,表扬和批评都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从真正的爱生之情出发,教育才是有效的。” 3.以爱为桥梁,沟通师生心灵 (1)倾听是沟通的起步 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会打动心灵的深处。作为教师,倾听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倾听能够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身体状况、情感波动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的价值取向,能够获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工作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以及无限的期待,给予学生无尽的信心与勇气,让学生也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 倾听,最重要的是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要俯下身子,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即使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不准确,也要认真倾听,努力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意见。华南师范大学胡东芳教授在《对话与倾听》一文中指出,倾听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注意。用自己的眼睛注视说话的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生谈话的内容上,不要轻易打断;二是接受。用点头、微笑等表示你对他的理解,即便不一定赞同,也要保持专注、尊重的态度;三是引申话题,用重述学生的意见、情感,或用恰当的提问,鼓励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叙述。实际上,与专注的神情、尊重的态度相比,内心情感的体验更为重要。在学生倾诉时,我们应该与他“同命运,共呼吸”,分享他的快乐与痛苦,担忧他的困惑与彷徨,寻找他的需求与渴望……这样,我们才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与理智世界,才能给予学生人性关怀和人性激励,让教育的精神得以实现。 (2)尊重是建立沟通的基础 孔子云:“敬人者人敬之。”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只在口头上 说说 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一个常体验到尊严的人,总是对自己更有信心,办事更有能力、更有效率。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应该包含着真诚与信赖、宽容与激励,平等与友爱。据报载,在美国学校的低年级教室中,教师常常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也常常弯下腰为学生独特的发问而鼓掌。美国教师解释说:蹲下来交流,是因为学生个子矮,在与老师交流时,会产生压迫局促的感觉,这对于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人格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弯下腰鼓掌,是因为教师板直腰居高临下地拍拍手,小学生不认为老师的掌声是真诚的,只有弯下腰,两眼望着学生,融入学生中间,那掌声才是发自内心的。可见,“蹲下来”与“弯下腰”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民主的思想。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但要给予某方面的领先者以尊重,表达自己的敬佩、赞美之情,更要给予落后者以尊重,捎去自己的宽慰与鼓励!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观念,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和弘扬学生的个性。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需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通过爱学生来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从而塑造爱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石英 朱秀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2〕孙芳芳 汤生玲《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创新教育》――《职教通讯》2010年01期 〔3〕郁舒雯 《班主任工作与中职班级管理》――《职教通讯》2009年09期

关于爱心教育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是爱的教育,真心、无私地去关爱每个幼儿,是幼儿教师的师德要求;让每一个幼儿学会爱,更是幼教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爱的教育的幼教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将“爱的教育”根植于幼儿园》

作者简介:何苗(1991-),女,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

摘要:幼儿教育是爱的教育,真心、无私地去关爱每个幼儿,是幼儿教师的师德要求;让每一个幼儿学会爱,更是幼教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本文论述了爱的教育的深刻内涵和实施的必要性,特别着眼于剖析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将爱的教育根植于幼儿园的系列措施,希望此文对一线幼儿教师具有借鉴作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爱的教育;策略

一、“爱的教育”的来源及其内涵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创作出一部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爱的教育》,其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我国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曾说:“教育之间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要清楚地定义“爱的教育”,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何为“爱”。“爱”就是指因对人或对事有深挚的感情而对其加以保护的行为。爱并非自然生成,而是后天可以培养和习得的。“关注人的价值,逐步升华人们对某人或某物的爱,把其塑造成一个懂得爱的人的教育”,此乃“爱的教育”的内涵。

二、幼儿园根植“爱的教育”的必要性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国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年青一代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一变化对于下一代祖国花朵的培养来说是双刃剑。大部分幼儿习惯了接受爱,而不懂得主动给予他人关爱。而在当今成人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朱罗密布,各行各业不乏你争我斗的现象。长此以往,会造成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混乱局面。从小用爱的教育对幼儿进行熏陶,会让其耳濡目染,渐渐地培养起他们的爱心,有利于幼儿之间建立起相互关心爱护的和谐局面。爱是人类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是人们永恒的主旋律,爱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爱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正如颇受老百姓喜爱而广为流传的《爱的奉献》这首歌曲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及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国际水域与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和有害废物越境转移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无一不是由于人类造成的。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的随意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大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妄想着要征服大自然,已经严重的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反过来,这一系列的灾害重重的惩罚了人类,造成了无限的恶性循环。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爱的教育”,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观点,但有一点我们是都肯定的,教育智慧是爱的智慧,是闪耀着真善美光彩的智慧。通过爱的教育,让幼儿从小能够用善良的心与他人相处,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体会到付出爱、给与爱和收获爱,真正的感受到快乐和幸福,爱的教育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在园如何有效推行“爱的教育”

(一)教师树立爱的教育观

首先,教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爱的教育观,用心密切关注每位幼儿的健康成长。众所周知,人有长短不一的手指头,他们各施其职,各有所长,教师应该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每位幼儿的优势,及时给予幼儿肯定的评价,让教师的关爱像鱼塘一样,让幼儿在爱的鱼塘里如鱼得水的发挥自身的特长,无论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如何,教师都应当给予每一位幼儿应有的尊重和关爱,不断地关爱孩子,有利于其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其次,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对于幼儿爱的教育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方式方法。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注重变化多样的教育技巧,在充分尊重幼儿自主性、主动性的基础上促进幼儿个体特性的培养,在用慧眼洞悉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实现幼儿质的飞跃式发展。教师把爱的精神实质渗透到幼儿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把爱的教育的本质展现的淋漓尽致,播撒爱的种子种植于孩子心间,以自己的爱心启发幼儿的爱心,让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爱的氛围,最终塑造一个懂得爱、善于给予他人爱的灵魂。教师利用自己角色的榜样性,用眼神、语言、动作和行为向幼儿展现人性的真善美。每天早晨的广播播送校园好人好事和名人儿时轶事,启迪幼儿,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二)营造一个良好的爱的教育环境

营造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充满爱的校园氛围,有利于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有利于开启幼儿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之情的模式,还有利于引发幼儿对爱的期盼。幼儿教师需要用心创设一个爱的教育氛围,例如:小座椅板凳阅读角可以遍布整个幼儿园,便于孩子们在学习中愉快的交流,给他们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教师们做好表率作用,在早上和下午放学的时候轮流坚持微笑着站在校园门口迎接和送别孩子,并且积极倡导幼儿小朋友间相互问好,为幼儿创设一个爱的、甜蜜的心理环境。每个班级内部由教师同幼儿一起布置班级内部的爱心墙,有利于培养孩子表达爱意的习惯。教师与幼儿一对一传递爱意,每个老师有一个专门的“蜜语小信箱”,幼儿可以把自己对老师的爱说出来,当然也可以给老师提意见,也可以把自己的小小心愿说出来,让老师心领神会,助其一臂之力。让爱的种子在幼儿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整个教育环节无一不围绕爱、体现爱。

(三)选用适当的爱的教育策略

首先,开展爱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向幼儿介绍我国的航天科技发展成果,激发幼儿民族自豪感和从小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结合新闻故事,向幼儿宣传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能极大提升教育的效果;每个班集体都有属于自己的种植基地,教师引导小朋友们认识各种蔬菜的名称、特征,积累生活小常识。

其次,教师就要利用美术课、音乐课、舞蹈课等学习机会去发现孩子的特长,或者鼓励孩子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对于幼儿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予大力表扬,让幼儿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唤起幼儿的学习热情,最终接近自己的目标。

(四)升华幼儿心中的爱

首先,培养他们主动关心园内小伙伴的意识和行动。在幼儿园班集体内部开展“帮帮扶扶”的活动,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帮助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在幼儿园内开展“小老师”的活动,即大班的孩子给小班的孩子讲故事、带队上厕所等,让他们学会表达爱。当孩子过生日时,我们鼓励班级的小朋友自己动手,给小寿星一个惊喜的礼物,形式不限。通过这个活动使他们明白:分享是友好和谐的最佳体现。

其次,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家庭成员的习惯。例如,在过妇女节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做卡片,中秋节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吃月饼,爷爷奶奶过生日的时候,自己动手给爷爷奶奶画一幅画,过端午节的时候倾听节日的来历,并且和家人一起动手包粽子等。

在次,让远方的友人们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爱意。例如,为贫困灾区的孩子进行捐款活动,拿出爸爸妈妈给的零钱,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让孩子们学会付出,学会感恩,让他们学会爱同伴、爱长辈和爱老师,知道通过自己主动地关爱别人,能收获快乐这个道理。

总之,构建爱的教育,发展爱的教育,用爱的阳光催绽爱的花蕾。让爱的教育的交响曲唱响整个幼儿园。让幼儿体验爱、感受爱、付出爱、收获更大的爱,让爱遍布幼儿的整个成长轨迹。(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玉录.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J].青海教育,2005.

[2]王淑梅.爱的教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

[3]朱正平.熊志庆.缺失与弥补:论青少年爱的教育[J].黑龙江史志,2008.

[4]杜平凡.涂永胜.播撒爱的火种,体验爱的快乐[J].当代学前教育,2011.

[5]刘雪.爱,教育的根本――对幼儿园实施“爱的教育”的几点思考[J].好家长,2014.

[6]徐资.爱的教育[J].赤字,2015.

[7]诸取芳.让幼儿学会如何去爱[J].新课程研究,201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爱的教育的幼教论文

在现代社会中,陶行知的爱的 教育 思想在至今的教育中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篇一:《践行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用爱心塑造中职生的灵魂》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爱也是中职生必备的重要道德品质,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爱的教育塑造灵魂道德情操 作者简介:陈春华,男,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温家宝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此感同身受。爱作为人的一种情感、品质,它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教育的产物。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面对的是90后的中职生――85%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有效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那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可以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阐述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的教育格言。在教育实践中,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师生互爱的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中职学生群体的主要问题 中职学生是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青少年群体。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思想、言行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认识判断能力较低,重朋辈友情。当学校的 规章制度 与“哥们”义气发生冲突时,部分学生会倾向于同学朋辈友情,或帮助犯错误的同学隐瞒真相,或协助同学甚至一起违反校纪、校规。(2)适应能力和自制力弱。对周围环境敏感,情绪易波动;注意力分散,组织纪律性差;争强好胜,易产生妒忌心理等。(3)专业思想不牢,部分学生对家长为其选择的专业存在逆反心理,课堂不专心,无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日常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三、中职传统德育工作的方式 长期以来,在中等职业学校,有些教师本身对学生就存在偏见甚至歧视,加上学生的自卑心理,以及对“知识接受者”这一角色单一认同的影响下,一些德育工作的方式阻滞了中职生道德情操的发展。 1.注入式 主要表现是把“法定”的政治主张、思想观点、道德规范乃至行为要求等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洞穴”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教条式 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强调范式、反对逾越,崇拜条条,反对质疑。结果是束缚思想,束缚手脚,令学生无可避免地产生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销蚀追求知识的激情。 3.苛严管束式 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在中职教育中渗透爱的思想 1.以爱为核心,塑造高尚师魂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此我们可以延伸这句话:要想学生有爱心,必须先生有爱心。唯有爱满天下的先生才能教出爱满天下的学生。 “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当一位教师真诚地为学生付出自己的爱心以后,他可以真正的走进他的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作为学生,他在感受教师对他的爱意与关怀时,他内心真正感受到的还有成人世界(社会)对他的肯定,必然会更加充满信心,努力向上。他们也会把这种美好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关爱。此时,作为教师,他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一项工作,给予学生的,也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爱,一种尊严的灵魂! 2.以爱为基石,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因此,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 谚语 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她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理性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以爱来平等对待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感情注入越多,对学生越爱,学生心灵就越会被你所征服。一位教师道出了真谛:“……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在这里,表扬和批评都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从真正的爱生之情出发,教育才是有效的。” 3.以爱为桥梁,沟通师生心灵 (1)倾听是沟通的起步 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会打动心灵的深处。作为教师,倾听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倾听能够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身体状况、情感波动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的价值取向,能够获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工作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以及无限的期待,给予学生无尽的信心与勇气,让学生也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 倾听,最重要的是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要俯下身子,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即使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不准确,也要认真倾听,努力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意见。华南师范大学胡东芳教授在《对话与倾听》一文中指出,倾听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注意。用自己的眼睛注视说话的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生谈话的内容上,不要轻易打断;二是接受。用点头、微笑等表示你对他的理解,即便不一定赞同,也要保持专注、尊重的态度;三是引申话题,用重述学生的意见、情感,或用恰当的提问,鼓励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叙述。实际上,与专注的神情、尊重的态度相比,内心情感的体验更为重要。在学生倾诉时,我们应该与他“同命运,共呼吸”,分享他的快乐与痛苦,担忧他的困惑与彷徨,寻找他的需求与渴望……这样,我们才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与理智世界,才能给予学生人性关怀和人性激励,让教育的精神得以实现。 (2)尊重是建立沟通的基础 孔子云:“敬人者人敬之。”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只在口头上 说说 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一个常体验到尊严的人,总是对自己更有信心,办事更有能力、更有效率。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应该包含着真诚与信赖、宽容与激励,平等与友爱。据报载,在美国学校的低年级教室中,教师常常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也常常弯下腰为学生独特的发问而鼓掌。美国教师解释说:蹲下来交流,是因为学生个子矮,在与老师交流时,会产生压迫局促的感觉,这对于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人格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弯下腰鼓掌,是因为教师板直腰居高临下地拍拍手,小学生不认为老师的掌声是真诚的,只有弯下腰,两眼望着学生,融入学生中间,那掌声才是发自内心的。可见,“蹲下来”与“弯下腰”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民主的思想。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但要给予某方面的领先者以尊重,表达自己的敬佩、赞美之情,更要给予落后者以尊重,捎去自己的宽慰与鼓励!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观念,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和弘扬学生的个性。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需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通过爱学生来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从而塑造爱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石英 朱秀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2〕孙芳芳 汤生玲《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创新教育》――《职教通讯》2010年01期 〔3〕郁舒雯 《班主任工作与中职班级管理》――《职教通讯》2009年09期

有关师爱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爱,能温暖人的心灵;爱、能鼓励人一直朝前迈进。有人说:有爱才有追求,有对爱的追求,才有对爱的奉献。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作为一名教师,所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对学生要真诚,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三.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问题学生”也不例外,相反,对这些“问题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爱,。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真正闪光,例如;我20XX年任四年级的数学,该班有个学生张有飞,成绩差只写几个简单的数字,还有学生经常欺负他,但他喜欢劳动,我抓住这一闪光点用爱帮助了他,现在学习成绩大有进步。使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转化“问题学生”除了多观察外,还应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少发火、不体罚、不放弃。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问题学生”是绝对可以转化的。对学生除了所给予的爱以外,还应有一份责任感。如果说这一切都是源于爱的话,那么更确切地说是基于一份深深的责任。我们说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其实责任也是一种爱,正如歌德所说的那样:“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家庭的溺爱、或歧视、漠视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社会不良环境塑造出来的,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以人为善,以人为本”的工作,是心灵塑造、价值观与人生观塑造的人性工作。就是以‘人性向善’为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去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去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去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学生的责任感是每个教师所必备的,热爱学生又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对孩子多一份爱吧,因为在给予的同时会多一份收获;对孩子多一份责任感吧,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愧对教师的这个称号。

用心关爱学生师德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整理的用心关爱学生师德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是教师职业的核心,作为班主任,就是要把爱公正地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把爱真诚地投向每位学生的身上。

首先,“爱”就是要亲近学生,关心学生。

在课间和其他休息时间,我总是和学生聚在一起说笑、漫谈,询问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哪些困难,如在各学科中哪些学科学起来得心应手,哪些学科学起来有困难或疑问,希望老师在哪些方面做一些改进;走进学生食堂,体验学生生活,询问他们对学校食堂的改进意见;在寝室里经常提醒学生要勤洗勤换,讲究个人卫生,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夏天注意防暑避蚊等。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逐渐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爱好、个性,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平时,在各方面都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要让他们感受到像父母一样的爱。特别是生病的学生,除了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我是尽最大可能施以援手。例如我班的刘青青同学因病,我连续三天带她到第六人民医院打针输液;赵国敏同学在体育乐园锻炼时,不慎摔坏牙齿,我立即送他去医院疗伤;龚铆同学因急性胃肠炎上呕下泻,他的家长因天黑下雨,无法及时赶来,我在晚上冒雨带他去医院急诊等等。这些行为,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也融洽了师生关系。

其次,“爱”还要用真心去打动学生。

只有真心对待学生,才能达到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倾诉他的心里话。上学期我接收了一个叫王杨的学生,他原本应该升入八年级就读,因多种原因辍学,在社会上游荡了一个学期之后,于上学期重返学校,在教务处安排下,留级进入我所带的七年级245班就读。在我接受这名学生时,就连政教处谭主任都替我捏了一把汗,因为王杨原来一直就是令政教处头疼的学生,在谭主任印象中,其特点就是我行我素,不听劝告,用一句俗话说就是“油盐不进”。事实也的确如此,开学第一周就出了很多问题:比如因为某位学生比较张扬,他给这位学生一耳光,老师问他情况时,他说是想同这位学生交朋友,而顺便“摸”了他一下;也因为有同学不愿理睬他,他就找学生将这位同学抬起来,要扔进垃圾桶,事后他狡辩说只是想开个玩笑;我严厉地批评了他,他竟然在晚上回家后给我发来短信,问我是不是不想让他继续留在245班,要我明说。到这时,我也犯了难,打算放弃。不过为了对学生负责,还是决定做做努力。接下来我首先询问了王杨七年级的班主任李老师,了解他的一些优缺点,找准切入口,然后与他进行了一次严肃而真诚的对话,向他表明了我的观点:

第一,老师非常欢迎你进入245班这个集体,希望你能在245班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今后成人成才。

第二,老师也明确的告诉你,你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你继续不可理喻,老师就只好把你退回教务处,让你回到原班就读八年级。

第三,老师相信你能改过自新,很好的融入班集体,因为一个人犯错是难免的。老师也从李老师那儿了解到你并非不可救药,你很有班级荣誉感,能及时地向老师反映损害班级形象的人和事。所以老师真诚地希望从现在做起。半天后,他向我敞开了心扉:“老师,我并不是故意要和你作对,有些是因为习惯成了自然,实在控制不住,在不经意间就做了;有些则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关注。我也知道这么做不对,请老师多给我一些时间,让我慢慢的改吧。”我对他说:“只要你自己有信心,老师当然对你有信心。”之后,我时常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他关心,在他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时及时提醒,并给他安排一个班级安全卫生监督员的职务,让他监督别人,也约束自己。现在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之后的大半个学期再没出大的乱子。

再次,“爱”要用耐心去感化学生。

师爱,还必须有耐心,特别是对后进生,因为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容易反复。这就需要班主任有耐心,做有心人,为后进生的.转换积极创造条件。班里有几位学生,一位叫周文龙、一位叫贺正奇,一位叫全威龙,他们的违纪频率很高,特别是全威龙同学,有很多不良行为习惯:网络成瘾,曾三次翻越学校围墙外出上网;有暴力倾向,两次“打破”同学的头;小偷小摸,三次偷奶奶的钱上网。遇到这样的学生,我没有放任不管,而是拿出极大的耐心,对他们的不良行为,既做了不留情面的批评,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诫他们:“犯错是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如果你们能用良知、理智去控制不良行为,那么你们就会慢慢改变自己。如果一意孤行,可能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你们的人生之路也就会越走越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不良行为的严重后果,并且对他们的一些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树立改变不良行为的信心。到第七周之后,他们的违纪频率大大降低了。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只要用爱的春风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爱的春雨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笔者相信:每一只“小鸭”最终都会变成“天鹅”。

谈最遥远的距离最遥远的距离,是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隔着一堵厚厚的心墙。——题记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航海者说:“最遥远的距离是在海洋里看不见海岸,找不到归途的方向。”攀登者说:“最遥远的距离是山顶到山脚的距离,因为这一路的攀登是艰辛困苦的。”,面对亲人的别离,有人会说:“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生与死的永别。”但是,我认为,最遥远的距离是心灵间的距离,是人心隔着一堵厚厚的墙。古今往来,有多少像这样的例子。你看,着名作家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一个活生生的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就是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下,像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也不免成为穷困潦倒的下等人。生活在孔乙己周围的那些人,缺乏同情心,漠视他人,不同情可怜之人。当孔乙己偷盗别人财物而被追打时,周围群众只是冷冷地站着笑,不时又指手画脚地对孔乙己冷嘲热讽。这种麻木不仁、冷漠无情、入木三分的人际形态便划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想,如果当时的人能多一点同情心,多一点怜悯之心,多几句关怀安慰的言语去关心孔乙己,那么,也不至于他后来无故的离开人世。孔乙己和周围群众的距离便是最遥远的距离,是一道划开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助的距离。2008年的那场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中,便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患难见真情,当巨大的石块压在受难者的身上,我们国人的心如刀绞,解放军展示也义不容辞的站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帮助无数受难群众脱离苦海。此刻,人们血溶于水,用团结友爱的力量铸就钢铁般的长城,距离近了,陌生的面孔不再陌生,不同的言语不再是障碍,只因你我心连心。说到这里,我便想高声的赞扬那驻扎在灾情第一线的解放军和志愿者,是他们挽救了一条条可爱的生命,是他们众志成城的勇气缓解了灾情。然而,该批评的是那群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人们,是他们腐朽的心灵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孔乙己和他周围的人们。最亲近的距离,莫过于灾难下人们团结一心的精神。最遥远的距离,是一条划不开的隔膜,是一道隐形的线条,是一根连接爱心、同情心和友爱之心的绳索。让我们打破这遥远的距离,用双手送给他人温暖,用行动去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友善的情感!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 劳凯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李春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 泽 东 邓 小 平 江 泽 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3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王均平大学师德建设的现状及改革对策高等教育研究,1997(3)

  • 索引序列
  • 有关爱心教育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 爱的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爱的教育论文里参考文献
  • 关于爱心教育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 有关师爱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