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我的回答满意,请到“淘宝网——尚韩小屋”店铺做客。 1、“语言美学”与知识人精神史 从语言的转换层面重构现代台湾文学史的脉络,台湾现代作家经历了各不相同的语言转换:从用方言写作到兼用国语(白话)写作;从用文言起草到用国语(白话)和方言定稿;从用文言写作到兼用日语写作;从用文言写作到兼用日语和国语(白话)写作;从用方言俚语到用文言词语;从用日语写作到用国语(白话)写作;从用方言思考到用日语和国语(白话) 写作。这种语言转换的多层次复杂性及其对文学进程的影响。 2、文学叙事、理论想象与精神测绘 台湾的文学语言与“语言美学”不仅是文学形式或文学性问题,而更是知识人的一种精神存在形式。如“所谓的‘台湾意识’,实际上并非附庸于日本的‘资本主义现代性’,相反,它是对这一外来的亚洲式‘现代性’的消解和抵抗。“反思现代性”概念的引入为学界对台湾文学精神复杂性的阐释打开了崭新的空间。 3、文学制度、报刊与思潮史 文学制度与思潮是以往台湾文学研究比较欠缺的。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发展。如古远清的《90年代的台湾文学制度》讨论了1949年台湾与大陆分离后,逐步形成不同于大陆的文学体制以及这一体制对文学生产的规约;汪毅夫的《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谈台湾文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从台湾学者王崧兴教授之“周边文化关系”论出发,提出这样的看法:“文学边缘的文体、文学外部的制度、文学圈外的事件等因素同文学发生关联而构成的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不是文学的身外之物,也不是文学史研究可以忽略的部分。”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尝试。
台湾文学历经日治时期新文学、反共文学与西化现代主义文学三个时期。台湾文学长期因为政治、地缘因素,常被中国中心主义者视为边陲文学或中国文学的支流,在发展上即受到相当大的压抑。尤其在外来统治者的广义殖民下,纷杂书写系统使台湾文学呈现无法连贯的窘境。不过相对的,从南岛语系原住民的口传文学、中国古文(台湾传统文学)、白话文、日文、台语文引发的复杂情况及断层也丰富了台湾文学的面相。正因语言带来的意识型态、省籍矛盾、殖民文化等冲突,台湾文学在基础定义上就十分困难。不过参酌台湾人定义后,台湾文学就广义而言应为“出生或客居台湾所发表的所有文字作品”,而狭义上则应指“描写台湾乡土人物、再现台湾典型环境、运用台湾方言的作品、表现台湾人的生活与思想”的文学作品。
20世纪50年代,为了更好地宣传“反共复国”政治路线,稳定混乱的社会心理,在国民党当局的直接领导与组织下,台湾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斗文艺”运动;作为该运动核心内容的“反共文学”随之兴起,并在此后十余年中,居于台湾文坛的统治地位。从事“反共文学”创作的,大多为政界作家和军中作家。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是对“反共文学”的一种彻底否定。在创作上,它精雕细刻,十分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对台湾文学的整体提升,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现代主义文学又有其弊端,尤其是诗歌,提倡全盘西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极端形式主义和晦涩难懂的文字,也引起了人们的强烈批判。土文学张扬台湾新文学的民族性、社会性、写实性和民众性,自始自终贯穿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强调文学反映社会,服务于社会,提倡现实主义创作,把关怀民间、表现民众疾苦的人生态度与文学观,当作自己的题中要义;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直到今天都有很大的影响。言情、武侠小说 曾一度流行。琼瑶是言情流派的代表人物,金庸和古龙在武侠小说家中最有影响。琼瑶的作品,以台湾现代化生活为背景,专事抒写男女之间的爱情波折,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艺术上趋向唯美主义。对琼瑶的作品,台湾文学界长期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它的作品都是脱离现实社会的,犹如麻醉品,粉饰台湾现实;有的则认为她的作品揭示了若干青年的苦闷,爱情的烦恼与波折,有一定价值。武侠小说,总的来说故事情节离奇而曲折,可读性强,是广受欢迎的消遣性读物。怀乡文学 即台湾地区的回忆文学。40年代末,由于政治的原因,许多大陆人背井离乡,流落到台湾。这些人,虽身在台湾,却心怀故土,因此50年代初,当台湾文学强力推行“反共文学”的同时,怀乡文学也风行起来。 怀乡文学就其内容来说,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纯粹的思乡文学。这类作品往往是通过对大陆风土人情和昔日生活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怀乡思亲念旧之情,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二是回忆过去与批判现实相结合的作品。 三是怀旧文学。怀念过去的“灯红酒绿,纸罪金迷”的“良辰美景”,幻想“反共大陆”的成功与旧生活的重演
到网上花钱买 !也可以再网上东拼西凑些文字就可以 。
我 给, ,做的,给 。 给,你, 我给,。。的
白斑病白斑病白斑病吧白斑病白斑病白斑病吧白斑病白斑病白斑病吧男男女女男男女女奶奶密密麻麻密密麻麻妈妈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笑嘻嘻笑嘻嘻笑嘻嘻系自治州自治州自治州子暗暗暗暗暗暗暗暗暗暗生生世世生生世世事实赌东道赌东道赌东道的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各个各个各个各个各个黑糊糊黑糊糊黑糊糊后将计就计将计就计经济可靠可靠可靠可靠可靠哩哩啦啦哩哩啦啦理论亲切亲切亲切亲切亲切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往饿饿饿饿饿饿饿饿饿饿额仍然仍然仍然仍然仍然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营业员营业员营业员眼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批评批评批评批评批评!!!!!!!!!!!!!!!!!!!!!!!!!!!!!!!!!!!!!!!!!!!!!!!!!!!!!!!!!!!!!!!!!!!!!!!!!!!!!!!!!
有知网中介。台湾论文中介有知网中介、维达中介、万康论文中介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当地比较出名的论文中介平台,也是用的人数比较多的,很多人的毕业论文都是出自这里,而且很多人的博士论文也是出自这里
1.《朝鲜王朝最后一任朝天使---金堉使行研究》,张伯伟编《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5月,页219-242;2.《朝鲜王朝关王庙创设之本末与关王崇拜之演变》,《东疆学刊》,2010年第2期,页1-13;3.《<皇明通纪>及其续补诸书对朝鲜之影响》,《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2期,页157-176;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9年第11期全文转载;4.《试论清初朝鲜之“复仇雪耻”理念及其演变:以宋时烈为中心》,《九州学林》(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春季号,7卷1期,第66-100页。5.《日本宝历辛巳版<明史朝鲜传>考论》,张伯伟编《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5月,页441-455。6.《朝鲜入明海上贡道考》,北京大学韩国学中心举办《韩国学论文集》第17辑,2009年3月;又见曲金良主编《中国海洋文化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年12月)第6卷,页138-151;7.《历史、传说与认同:檀君朝鲜与箕子朝鲜历史的塑造与演变》,《复旦学报》,2008年第5期,页19-32;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8.《清修<明史>与朝鲜的反应》,《学术月刊》,2008年第4期,页124-133;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文史知识》转摘提要;9.《王世贞<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考论》,《历史档案》,2008年第1期,页109-115;10.《试论朝鲜王朝之慕华思想》,《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1期,页25-31;11.《义理与现实的冲突:从丁未漂流人事件看朝鲜王朝之尊明贬清文化心态》,《汉学研究》(台湾,2007年12月),第25卷第2期,页187-210;12.《清乾嘉时期中朝士人之学术交谊》,《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7年11月第47期,页191-216;13.《朝鲜<韩客巾衍集>之西传清朝及其影响》,北京大学韩国学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第七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4月),第15辑,页40-47;14. “Different Types of Scholar-Official in Sixteenth-Century China: The Interlaced Careers of Wang Shizhen and Zhang Juzheng”, Ming Studies明史研究(美国明史研究会会刊), No.53 (Spring, 2006), pp.4-50;15.《清对朝鲜宗藩政策的演变及其效果》,《东方文化》(香港大学与美国史丹福大学合办),41卷1期(2006年6月),页91-122;16.《王世贞及其著作对朝鲜的影响》,《文史知识》,2006年第1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页94-100;17.《试论入关前清与朝鲜关系的演变历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2期,页98-107;18.《满洲之道与满族化的清史-读欧立德教授的<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民族认同>》,《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10月)总第七卷,页399-410;19.《朝鲜燕行士人与清朝儒生:以洪大容与严诚、潘庭筠、陆飞交往为中心》,杨龙主编:《东北亚社会经济文化与区域合作》(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页351-371;20.《明实录与李朝实录之比较研究》,《求是学刊》,2005年第2期。(被《新华文摘》2005年第10期摘录提要),页117-122;21.《朝鲜吴庆元<小华外史>考论》(与乔治忠先生合著),《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2期,页63-70;22.《登莱事变及其对明、后金与朝鲜的影响》,陈尚胜主编《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页119-142。23.《王世贞未完成之明史与<弇州史料>》,《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5年11月;24.《十六世纪两类士大夫的代表:文人王世贞与相臣张居正》,《中国社会史评论》,(2005年)第6期;25.《王世贞<史乘考误>对<明实录>之辨证及其影响》,《成大历史学报》(台湾成功大学),2005年10月总第29号26.《淝水之战:初唐史家们的虚构?——对迈克尔·罗杰斯用后现代方法解构中国官修正史个案的解构》,《河北学刊》2004年第1期,页77-83【被《新华文摘》2004年第10期摘录提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2期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2004年第2期转载】;27.《王世贞明史研究之成就与特点》,《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1期,页28-35;28.《略述美国史学评论与总结机制》,《南开学报》2004年第2期,页92-99【被《新华文摘》2004年第12期摘录提要】;29.《试论朝鲜王朝尊明贬清的理论基础》,《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页44-50;30.《从正朔看朝鲜王朝尊明反清的文化心态》,《汉学研究》(台湾),2004年6月,页191-218;31.《试论朝鲜王朝崇祀明朝东征将领的祠庙》,北京大学韩国学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2003年12月总第11辑,页25-33;32.《试论明遗民之东去朝鲜及其后裔世代对明朝之思怀》,北京大学韩国学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2003年总第10辑,页144-167;33.《试论多尔衮与朝鲜的几个问题》(与郑克晟先生合著),朱诚如主编《清史论集:庆贺王锺翰教授九十华诞》(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8月),页247-262;34.《历史主义对“史学革命”的一次反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被教育部委办《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3期转摘提要,第180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历史学》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2003年第1期,页12-19;35.《西方书籍史研究漫谈》,《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3期;36.《朝鲜王朝大报坛创设之本末及其象征意义》,《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香港中文大学),2002年新第11期,页247-272;37.《朝鲜<皇明遗民传>的作者及其成书》,《汉学研究》(台湾),2002年第20卷第1期,页163-188;38.《朝鲜王朝尊周攘夷及其对清关系》,《韩国学报》(台湾),2002年第17辑,页255-281;39.《试论事大主义与朝鲜王朝对明关系》,《南开学报》,2002年第4期;,页66-73;40.《<明实录>之东传朝鲜及其影响》,《文献》,2002年第1期,页237-247;41.《<朝天录>与<燕行录>--朝鲜使臣的中国使行纪录》,《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1期,页74-80;42.《朝鲜王朝所编之中国史书》,《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2期,页66-75;43.《试论朝鲜儒林之尊周思明—以华阳洞万东庙为中心》,北京大学韩国学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第9辑,页37-57;44.《朝鲜王朝尊周史书论略》,南开大学古籍所编《文史论集》第二集,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页406-428;45.《试论王世贞的史学思想》(下),《大陆杂志》(台湾),2001年元月,第102卷第1期,页6-14;46.《试论王世贞的史学思想》(上),《大陆杂志》(台湾),2000年12月,第101卷第6期,页277-287;47.《钱谦益与王世贞》,《郑天挺先生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0),页120-127;48.《“土木之变与倪谦使朝》,陈尚胜主编《第三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214-244;49.《清修<明史>与王世贞》(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历史学》1999年6期全文转载),《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2期,页78-88;50.《沈德符与王世贞》,《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1期,页98-101;51.《试论王世贞的史学批评》,《纪念南开大学建校八十周年暨古籍所成立十六周年文史论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页146-163;52.《人性演变与文学发展—读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署名黎正衡),《书目季刊》(台湾)1999年第33卷第1期,页73-84;53.《<明季辑略>之东传及其引发之事件—中韩书籍交流史研究之一例》,《书目季刊》(台湾),1998年第2期,页60-65;54.《试论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对<史记>的模拟》(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历史学》1998年6期全文转载),《南开学报》,1998年第2期,页74-80;55.《试论朝鲜李玄锡<明史纲目>之编撰、史源、刊行与评价》,《清华学报》(台湾,1997年)新第27卷第3期,页313-345;56.《试论丽末鲜初的中韩关系》,《韩国学论文集》第6期,1997年,页33-41;57.《朝鲜王朝的一部明史著作--<明史纲目>之研究》,《中国历史与史学—祝贺杨翼骧先生八十寿辰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页346-359;58.《丙辰京察与嘉靖后期党争》(与郑克晟先生合著),王春瑜主编《明史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页120-140;59.《陈璘与李舜臣》,北京大学韩国学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第一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0月,页224-233;60.《翁万达在广西》,《翁万达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深圳:海天出版社,1995年,页129-140;61.《试论明初的宦官外交》,《南开学报》1994年第2期,页34-42;62.《朝鲜入明贡道考》,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1994年第2集,页39-47;63.《胡适之与明实录》,《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2期,页21-24;64.《试说明代行人》,《史学集刊》,1994年第1期,页11-16;65.《试论明代监察官的考选制度》(与关汉华先生合著),《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2期,页116-124;66.《嘉靖中叶第一边臣---翁万达》,《文史知识》,1993年第6期,页56-60;67.《史学至精微,微处见大义---浅谈郑天挺先生的治史方法》,《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2期,页30-34;68.《明代宦官与中朝交往》,《韩国学报》(台湾),1992年总第11期,页135-149;69.《明代使臣述论》,《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页69-74;70.《试论崇祯皇帝的用人观》,《历史教学》,1990年1期,页3-12。
代表性著作2003《福建杉洋村落碑铭》香港:华南研究出版社1991《社会场论》北京:团结出版社。代表性论文2002<从象征生产到制度实现——阳村土改中划阶级的象征资本再生产>,载《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年第一卷,第一期。2001〈象征资本的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三期。2001〈民族志的回顾与反思〉,文思理著,张小军译,《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年第一卷,第一期。2000〈佛寺与宗祠:泉州开元寺的历史个案研究〉,载《传统与变迁——华南的认同和文化》,北京:文津出版社。1999〈文化的经营:福建阳村李氏宗祠「复兴」的研究〉,载《经营文化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即将出版)。1999〈宗族结构关系的再思考〉,载《中国家庭及其伦理》,台湾:《汉学研究》杂志出版。1998〈理解中国乡村内卷化的机制〉,香港:《二十一世纪》1998年2月号(总第45期),P150-159。1998〈田野影像的民族志--宗族「复兴」中的历史重构〉,香港:《香港人类学》总第11期。1998〈天后北传与历史再造--北方天后庙的田野考察〉,博士後研究论文,载《天后庙与妈祖崇拜》(论文集,正在编辑出版)。1996〈女性与宗族〉,香港:《二十一世纪》1996年10月号(总第37期),页150-59。1995〈儒家何在?--华南人类学田野考察〉,香港:《二十一世纪》1995年6月号(总第29期),P149-157。1994〈民间信仰复兴与地方文化重构〉,香港:《香港人类学》,第七期,页13-19。1992DragonBoatFestival(VideoTape《端午节》录象片).Co-directedwithZhuangKongshao,Seattle: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西雅图: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社会场的吸引进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二期,页106-111。1991〈蒿洋民间宗教与信仰一瞥〉,济南:《民俗研究》,第3期,页60-63。1991〈东西方文化的兴衰与自组织社会学研究〉,成都:《社会科学研究》,第6期,页68-70。1991〈中国现实文化选择中的知识分子〉,《青年思想家》,第一期,页77-81。1989〈北方一个汉族村落的社会文化变迁〉,(与庄孔韶)《汉民族研究》(第一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本土方法学刍议〉,北京:《社会学与社会调查》,第五期。1988〈人格现代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五期,页102-108。1987〈社会系统认识论的几个问题〉,郑州:《大学文科园地》(郑州大学文科学报),第二期。1987〈城乡社区的三种融合模式〉,上海:《社会科学》1987年第十一期。1986〈社会学中的系统哲学〉,上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十二期。近年主要学术发表(2000年以来)1、主要论文(1)English:2012 Lineage and Family, Chinese Society –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edited by Li Peili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7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Pagodatree”: Cultural Informator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th Xu Jing,Cognitive Scienc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Washington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2006 Water,Deity and Power: A case study of water temples in Shanxi province。SEAA Conference,July 2006.2005 Gongde Temples and Fujian Local Religion since Song Dynasty. IAHR Conference, March,2005.2004 Land Reform in Yang Village: Reproduction of Symbolic Capital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Class Status. Modern China 30(1):1-48, Jan.2004. (SSCI)2004 Symbolic Land Rights in Its Cultural Economic Context: A Case Study of Yang Village, Fujia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winter, 2004, pp41-54.2002 Ancestral Hall and Buddhist Gongde Temple.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Vol.34, No.3, pp28-48. (SSCI)(2)中文(部分):2012 人类学研究的文化范式——“波粒二象性”视野中的文化与社会,《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CSSCI)《社会学》2012.9(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发) (CSSCI)2012 为何他乡成故乡?——大槐树传说之集体记忆的民族主义建构。载《中国人类学》,2012年第1期。2012 文治复兴与礼法变革——祠堂之制和祖先之礼的个案研究。《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CSSCI)《社会学》2012.7(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发)(CSSCI),上海《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3全文转发。《社会学报》2012.2全文转发。2012 历史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人类学讲堂》(第一辑),潘蛟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宗族与中国社会,《人类学讲堂》(第二辑)潘蛟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让文化拥有自由——法国布列塔尼文化遗产保护考察随笔〈社会学家茶座〉2012年6期。2010 “被族群”: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困境。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9.2.2009 中国12村贫困调查——晓锐村,张小军、马亚萍、朱宇晶。载《中国12村贫困调查》(甘肃、内蒙卷),张小军、马春华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 中国12村贫困调查——乾分村,张小军、马亚萍、朱宇晶。载《中国12村贫困调查》(甘肃、内蒙卷),张小军、马春华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 人类发展理念下的贫困问题反思,载《中国12村贫困调查》(理论卷),王晓毅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 咸与权:历史上自贡盐业的市场分析,《清华大学学报》2009第二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9年第6期转载)2009 实践史:一个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视角——以民间信仰研究为例,载《谁的信仰,谁的空间?》,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电影《色·戒》鉴赏的文化实践,载《异文化与多元媒体》,乔健主编,台北:世新大学出版中心。2008 宗族与家族,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 文化生态与文化环保,载《绿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专辑》,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12期转摘。2007 复合产权:一个实质论和资本体系的视角——山西介休洪山泉的历史水权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2007 爱的实践:艾滋病防治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与许晶合作,载张小军主编《文化的挑战——文化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本土思考》,香港:中国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 秩序剥夺与城市底边阶级的形成,乔健主编《底边阶级与边缘社会》,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 历史人类学:一个跨学科和去学科的视野。《清华历史讲堂初编》,三联书店2007年。2007 遗存还是遗产?——简论文化全球化中的“文化遗产”困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产权改制与城市底边阶级的形成——兼论科斯逆定理与产权定理。台湾第七届(2003-2006)大学讲座计划“底边阶级的传统与现代”会议论文(2006.5.台北)。2006 跨学科与去学科:人类学的三个视角,《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年3月28日第12版。2006 认知人类学浅谈,《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年11月。2006 社会围绕“现代化”和经济中轴安排的弊端,《中国与世界观察》,2006年第1期。2006 人类发展和遗产保护事业中的乡村旅游。世界旅游组织:《“乡村旅游国际论坛”论文集》。2006 《陕山地区水资源与民间社会调查资料集》补遗七则,张小军、卜永坚、丁荷声,《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第42期。2005 《城市贫困的制度思维〉,张小军、裴晓梅,《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2004 《象征地权与文化经济——福建阳村的历史地权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2003 《历史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历史人类学学刊》1(1):1-28。2003 《阳村土改中的象征资本再生产》,《中国乡村研究》,总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3 《导言》,李孝聪、邓小南、筱君(张小军),载黄竹三、冯俊杰编著,《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辑录》,中华书局。2003 《民族志方法论的互补性》,《文化人类学理论新视野》(论文集),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2 《宗族化中的功德寺院》,《台湾宗教研究》第二卷,第一期。2002 《阳村的境社与宗族》,《民俗曲艺》(宗教与地方社会专辑II),总第138期。2002 《双重部门与影子国家——平昌源神庙水碑文的田野考察》,《扩展中的公共空间——中国第三部门研究年鉴200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宗族与地方老人政治》,《当代中国农村与乡村治理》,肖唐镖等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传统文化生产中的象征性实践》,《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年,第一期。2001 《象征资本的再生产——从阳村宗族论民国基层社会》,《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三期。2000 《佛寺与宗祠:泉州开元寺的历史个案研究》,载《传统与变迁——华南的认同和文化》,北京:文津出版社。2000 《银翅:中国本土的现象学?》,《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年创刊号。2、著作:2004 《蓝田》。北京:三联书店(国际书号:ISBN7-108-01969-8/K·416)2003 《福建杉洋村落碑铭》。张小军、余理民,香港:华南研究出版社(国际书号:ISBN 962- 5273-6-3)3、主编:2009 《中国12村贫困调查》(甘肃、内蒙卷),张小军、马春华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 《中国12村贫困调查》(江西、云南卷),张小军、谭深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 《文化的挑战——文化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本土思考》,张小军主编,香港:中国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 《能力与贫困——中国城市贫困的个案研究》,张小军、裴晓梅主编,香港社会科学出版有限公司。2002 《历史与社会》(第七册)。张小军主编。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试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ISBN 7-107-16201-2/G·92912001 《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年第一期。执行主编。北京友谊图书出版公司。2001 《传统与变迁——华南的认同和文化》,陈志明、张小军编,北京文津出版社。4、学术随笔和翻译2010 中山先生论房地产,《社会学家茶座》2010年第5期。2009 大湖人家,《社会学家茶座〉2009年第1期。2008 统一与多样化,载《这个世界,我们的——中欧思想者越洋对话》,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印加文明和生态悲剧,《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6期。2008 南美第一古迹——马丘比丘,《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5期。2008 利马印象,《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4期。2007 二分陷阱与中国本土思想,《社会学家茶座》,2007年第1期。2006 谁在侵蚀中国文化的灵魂?《环球时报》第1180期,2006年6月13日第13版。2004 《反抗还是共谋——阿米巴效应和人类变形虫》,《社会学家茶座》,2004年第三期。2003 《未画句号的〈人类责任宪章〉》,《回顾与前瞻:建立一个协力尽责和多元的世界的对话》,欧洲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2000 《从王安石变法看官民关系》,《社会学家茶座》2002年第一期。2001 《民族志的回顾与思考》,文思理著,张小军译,《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年第一期。2000 《划:话,化——江西人类学田野考察随笔》,《二十一世纪》,2000年6月号。近年主要研究项目课题(2000年以来):2010-2012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美沙酮疗法戒毒的社会学和生理学综合评估指标研究,负责人;2009-201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科技部2008ZX1000103):《我国艾滋病流行规律、疫情评估和预测方法研究》子项目:中国艾滋病传播模式、干预力度和感染率定量关联模型的研究,项目负责人;2009 世界宣明会:云南永胜扶贫综合项目专项评估,项目负责人;2008 世界宣明会:陕西商洛扶贫综合项目中期评估,项目负责人;2007-2008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贵州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项目——社会影响评估项目,技术负责人;2007 世界宣明会:甘肃临夏扶贫综合项目中期评估项目,项目负责人;2007 清华大学艾滋病防治政策研究中心项目:中国艾滋病社会影响态势指数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2006 卫生部:第四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社会性别主流化研究报告——贵州省,项目负责人;2005-2007 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在人类发展理论下反思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课题负责人;2005-2006 世界银行和中国社科院合作研究项目:“走出贫困:中国贫困的定性研究”,甘肃子项目负责人;2005 DFID:中英艾滋病项目:四川凉山州政策支持项目,项目负责人;2003-2005 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重庆、沈阳及兰州四城市贫困人口生活形态研究,课题负责人;2004-2006 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和儿童失学问题的系统性研究,课题负责人;2004 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与北京社科院社会发展资源中心项目:“社会发展的理论”,研究项目负责人;2002-2003 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项目:甘肃临夏义务教育项目评估,项目负责人;2001-2004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北京市城市贫困人口的性别、家庭和下岗因素研究,课题负责人;2002 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项目:甘肃贫困地区失学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2000-2002 法国远东学院:中、法合作研究项目:水利与民间组织,山西介休子课题负责人。
1.《诗可以怒--兼论屈赋的抒情特色》,《探索》1987年第5期,1987年10月2.《〈九章·涉江〉首章的错简与整理》《绍兴师专学报》(CN33-1017)1988年第2期,1988年4月3.《从对域外称呼的演变看历代中国文化心态》《古籍整理》1989年第1期,1989年6月4.《融方言研究于古汉语教学的尝试》浙江师范大学《高师函授》1993年第4期,1993年8月5.《说仁》,台北《思源》第47期,1994年12月6.《唐代浙东诗论略》《宁波大学学报》(ISSN1001-5124,CN33-1133/C)1995年第1期,1995年3月7.《说士》,台北《孔孟月刊》第34卷第1期,1995年9月8.《言语的歧义及其破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第35期,1995年9月9.《说礼》,《孔孟月刊》第43卷第5期,1996年1月10.《说和》,《孔孟月刊》第35卷第2期,1996年10月11.《〈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章心解》《孔孟月刊》第35卷第5期,1997年1月12.《〈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章笺证》《孔孟月刊》第35卷第9期,1997年5月13.《〈诗经·魏风·伐檀〉“君子”考辩》《中国典籍与文化》(ISSN1004-3241)1997年第3期,1997年8月14.《“文化”的原典意义发微》日本东京《中国研究》(ISBN7-962-278-116-0)第31期,1997年10月15.《韩非思想平议》,《孔孟月刊》第37卷第3期,1998年11月16.《〈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章笺释》《孔孟月刊》第37卷第5期,1999年1月17.《〈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章心解补证》《孔孟月刊》第37卷第9期,1999年5月18.《〈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章疏证》《孔子研究》(ISSN1002-2627,CN: 37-1037/C)2000年第2期,2000年5月19.《〈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章商兑兼释“子莫”》《华学》(ISBN7-80047-322-8)第四辑,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8月20.《歌诗之“类”与“六义”次第》,《孔孟月刊》第39卷第7期,2001年3月21.《孔门言语科考论》,台北《孔孟学报》2001年号,2001年9月22.《古“语”述论》《“孔学与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ISBN957-02-9417-5),台湾政治大学文学院,2001.1023.《〈孔子诗论〉五题》《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ISBN7-80622-781-4),上海书店,2002年3月24.《春秋诗学经典命题释证》《中国学术》(ISBN7-100-03465-5/C173)第9辑,2002年第1辑,2002年3月25.《迹熄诗亡与春秋赋诗传统的终结》,《孔孟月刊》第40卷第10期,2002年6月26.《竹书〈孔子诗论〉刍议》《古代文学理论研究》(ISBN7-5617-3030-6)第20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12月27.《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校笺》台湾中研院文哲所《经学研究论丛》(ISBN957-15-1190-0)第11辑,台湾学生书局,2003年6月28.《竹书〈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及其诗学史地位》台北《汉学研究》(ISBN7-108-02228-1)第21卷第1期,2003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CN11-4116/C)2003年第6期29.《释〈论语·泰伯篇〉曾子之“吾友”》,《孔孟月刊》第41卷第11期,2003年7月30.《读〈论语〉表微二则》,《孔孟月刊》第42卷第6期,2004年2月31.《读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二题》《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ISBN7-80678-213-3),上海书店,2004年7月32.《释“行有格”、“有耻且格”的“格”》《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ISSN1001-4403)2004年第4期,2004年8月33.《〈论语〉编纂年代考》,台北《孔孟学报》2004年号,2004年9月34.《从意象链看〈诗·召南·草虫〉的礼俗内涵》《古代文学理论研究》(ISBN7-5617-4031-X)第22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12月35.《从〈论语〉与古语的相关性看孔门的知识资源与话语背景》《儒林》(ISBN7-5607-3075-2)第1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36.《事类之“语”及其成立之证明》《淮阴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ISSN1009-7961,CN32-1605/T)2005年第4期,2005年8月37.《〈论语〉与古“语”关系疏证》,《孔孟学报》2005年号,2005年9月38.《回到常识:国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北京大学《国学研究》(ISBN7-301-09775-1/G·1648)第十六卷,2005年12月39.《〈国语·周、鲁、齐、郑、楚、晋语〉的结构模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台北《汉学研究》(ISSN0254-4466 GPN2007200025)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40.《〈国语〉的文类及八“语”遴选的背景——从“语”的角度的研究》《文史》(CN11-16781K )2006年第2辑,2006年5月41.《〈论语·里仁〉“君子怀德”章考辨》《中华文史论丛》(ISSN1002-0039,CN31-1984/K)2006年第3辑, 2006年9月42.《〈国语·越语〉韦注辨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ISSN1009-1017,CN22-1024/G)2006年第5期, 2006年9月43.《〈国语·楚语〉韦注辨正》《长江学术》(CN42-1754/1-1)2006年第4期,2006年10月44.《〈孟子〉旧注商兑九则》《儒林》(ISBN7-5607-3300-X)第3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45.《〈国语·吴语〉韦注整理与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ISSN1009-1017,CN22-1024/G)2006年第6期,2006年11月46.《为了免于恐怖的自由——韩非思想平议》《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ISSN1008-293X,CN33-1209/C)2006年第6期,2006年12月47.《语:一种古老的文类和教材——以言类之“语”为例》《文史哲》(ISSN0511-4721,CN37-1101/C)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新华文摘》(ISSN1001-6651,CN11-1187/Z)2007年第8期,2007年4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ISSN1000-4246,CN31-1889/C)2007年第2期,2007年4月48.《〈国语·晋语四〉韦注辨正》《传统中国研究集刊》(ISBN978-7-208-07490-3/K·1392)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49.《〈国语·晋语三〉韦注辨正》《淮阴工学院学报(人文版)》(ISSN1009-7961,CN32-1605/T)2007第2期,2007年4月50.《〈国语·郑语〉韦注辨正》《古籍研究》(ISBN978-7-81110-319-9)2007年卷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51.《〈国语·齐语〉韦注辨正》,《文史》(CN11-1678/K)2007年第3辑,2007年8月52.《〈国语·晋语一〉韦注辨正》香港《九州学林》(ISSN1729-9756)2007年秋季卷,2007年9月53.《〈国语·晋语四〉“贞屯悔豫皆八”系本卦宜变之爻与不变之爻皆半说》《中国哲学史》(ISSN1005-0396,CN11-3042/B)2007年第4期,2007年11月54.《秦简〈为吏之道〉的思想史意义发微——从其集锦特色谈起》《浙江社会科学》(ISSN1004-2253,CN33-1149/C)2007年第6期,2007年11月《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ISSN1007-0648,CN11-4327/K)2008年第2期,2008年2月55.《〈国语·晋语二〉韦注辨正》《励耘学刊》(ISBN978-7-5077-6086-9)2007年第2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6月56.《〈国语·鲁语〉韦昭注辨正》《齐鲁学刊》(ISSN1001-022X,CN37-1085/C)2008年第1期,2008年1月57.《〈国语·晋语八〉韦昭注辨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ISSN1009-1017,CN22-1024/G)2008年第2期,2008年3月58.《徐元诰〈国语集解〉刊误》《古籍整理研究学刊》(ISSN1009-1017,CN22-1024/G)2008年第4期,2008年7月59.《国语》公序本与明道本比较研究——以《周语上》为例澳门近代文学会《澳门文献整理研究暨数字化论集》(ISBN978-99937-27-11-8),2008年11月60.《国语韦昭注辨正》《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ISSN1008-293X,CN33-1209/C)2009年第3期,2009年5月61.《孔子在川上叹什么》《学术月刊》(ISSN0439-8041,CN31-1096/C)2009年第10期,2009年10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ISSN1007-6689,CN11-4243/B)2010年第1期,2010年1月62.《古代言类之“语”的流传、变异及其思想史意义》《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ISSN1008-293X,CN33-1209/C)2009年第5期,2009年10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ISSN1001-2893,CN11-4319/G)2010年第3期,2010年3月63.《国语》版本源流及公序本系统二子本之对比《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ISBN978-7-5445-1196-4),长春出版社,2009年12月64.《〈国语〉韦昭注辨正札记》《语文知识》(ISSN1003-6210)2010年第1期,2010年1月65.《历史真实,或者政治正确——文献记载与文本解读的两种取向》《社会科学战线》(ISSN0257-0246,CN22-1002/C)2010年第1期,2010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CN11-4116/C)2010年第5期,2010年5月66.《离骚》乱辞新解《绍兴文理学学院学报》(哲社版)(ISSN1008-293X,CN33-1209/C )2011年第5期,2011年9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ISSN1001-2893,CN11-4319/G)2012年第2期,2012年2月67.韦昭注 《国语》公序本二子本之对比《齐鲁学刊》(ISSN1001-022X,CN37-1085/C)2011年第4期,2011年 7月68. 《国语》分章商兑《古籍整理研究学刊》(ISSN1009-1017,CN22-1024/G)2011年第5期,2011年9月69.《〈荀子·大略篇〉研究》《文学遗产》(ISSN0257-5914,CN11-1009/1)2012年第1期,2012年1月70.《两汉的屈原批评及〈楚辞章句〉的解释取向》台湾政治大学《第八届汉代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ISBN978-986-03-3870-6)2012年10月71.《吴越争霸史事系年考辨》《绍兴文理学学院学报》(哲社版)(ISSN1008-293X,CN33-1209/C)2012年第6期2012年11月72.《从论辩游戏五称三穷看〈天问〉的成因》《社会科学战线》(ISSN0257-0246,CN22-1002/C)2013年第1期,2013年1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ISSN1001-2893,CN11-4319/G)2013年第6期73.句践献给吴王的不是西施《光明日报》国学版,2013年11月4日74.《调腔早期传播时地考略》,与吴宗辉合作,第一作者《社会科学战线》(ISSN0257-0246,CN22-1002/C)2014年第12期,2014年12月75. 调腔声腔源流考述,与吴宗辉合作,第一作者《绍兴文理学院学报》(ISSN1008-293X,CN33-1209/C),2014年第5期,2014年10月
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在发言时指出,1945年10月25日是值得海峡两岸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的宝岛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这是具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台湾同胞经过长期斗争、以牺牲65万人的生命换来的胜利成果.台湾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而进行的斗争是全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光复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这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他说,我们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对于增进两岸同胞感情,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在发言时说,纪念台湾光复,回顾中华民族从屈辱中奋起的斗争历史,对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当前,中华民族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关系发展也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今天,两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座谈会上,当年参加过抗战的老台胞何标表示:“对于台胞抗日的英勇史实,我们必永志不忘,使子子孙孙保存住这份珍贵的历史记忆.”何标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两岸同胞每年都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台湾光复活动,他非常希望有机会回到故土去参加岛内的纪念活动.他说:“当年,为了民族的解放,两岸同胞的鲜血是流淌在一起的.今天,两岸同胞更应携起手来,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谋双赢发展,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两岸关系是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关系的简称,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展现了合作共赢的前景。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两岸的关系15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两岸的关系1500字论文篇1 《浅析两岸关系新发展》 摘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 文化 、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基础上,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发展两岸经济往来,通过经济交往弱化政治,让百姓之间紧密相连,两岸和平发展。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追求和平与发展、从对抗到对话、从斗争到合作的世纪,也是一个兼顾自由与责任的世纪。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两岸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做出合情合理安排,推动两岸关系稳步前行。 关键词:两岸关系;一个中国;和平;新发展 一.两岸关系历史概述 宝岛台湾,自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到现在380多年,一直过着风雨飘摇的日子。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投降,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解放战争之后,国民党残余溃逃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离。家乡不能回,亲人不能相见,两岸人民再次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大陆方面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屡抛橄榄枝,两岸关系在艰难地前行着。两岸关系可以用“民间热,官方冷”来形容,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1988年,范光陵率台湾第一个经济文化访问团到大陆访问,开创了40年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先河。1987年11月2日台湾开放一般民众赴大陆探亲,台海两岸人民打破以往隔绝状态、开始展开正式的交往,两岸关系迈入民间交流的阶段。然而,1999年以后,两岸关系受到“台独”分裂势力的严重冲击。大陆一方面坚决反对“两国论”、“一边一国”等分裂言行,另一方面扩大推行台资优惠政策,继续争取台湾民心。胡锦涛同志自2005年以来坚持“四个决不”(坚持一个 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并且启动国共两党对话,推进两岸 多层次交流,开始考虑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此外,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首次以国内法的形式将反分裂以及促进两时事报岸告人大民学交生流版法律化。此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化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两岸领导人共同努力,推进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成为深化两岸关系、促进两岸最终走向统一的理论和实践需要。 二.两岸关系进展 今年以来,两岸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先后会见连战、萧万长、吴伯雄等人,阐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政策主张。国共两党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重大问题上增进了共同认知。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第五届海峡论坛成功举办。两岸人民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交流合作继续发展。民间探讨解决两岸政治军事问题的研讨活动增多。认识当前台海形势和对台工作,一要深刻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总体考虑和政策主张。要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二要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 独”是国共两党一致的立场,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共双方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对于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具有重要意义。三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保持两岸关系大局稳定,继续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和活动。推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为今后两岸协商解决政治分歧创造条件。四要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人”的理念。凝聚两岸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明确携手实现振兴中华的努力目标,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新篇章。 三. 两岸关系的未来 (一)近期台湾的“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遭滑铁卢。尤于蓝营大败,再加上时间紧迫,在未来的一年多时间当中,两岸可作的事可能将极为有限。 先来观察时间的安排。在选后新的当选人将在12月25日就职,这刚好已近年底。六周之后,又是过农历年,因而也难有何作为。农历年过后就是三月份了,日前民进党已宣布,届时将会推出2016的候选人,而国民党若要初选,那也就必须开始准备。因而,上半年已过,而在下半年就已经进入选举期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的选举必须在一月份进行,因为新任“立委”必须在3月1日就职,而“立委”选举又是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一同举行。易言之,自地方选举后至2016“大选”,总共也只不过13个月的时间,而实际上这些时间都已经被切割,在两岸方面,确实难以有所作为。 虽然如此,卡在“立法院”的服贸等法案要通过的可能性却会增加。因为这完全掌握在民进党手中,而民进党已势在必得,故也不会为了2016的“大选”而过于开罪于企业家。尤其,若民进党解除封锁,让这些协议发挥一些正面的效果,同时亦可获得部份的功劳,有助于2016的“大选”。 (二)2014年12月17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范丽青表示, 2008年以来,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了两岸民众的认同和支持。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我们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希望两岸同胞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在既有共同政治基础上继续努力,相向而行,推动两岸关系稳步前行。 四.启示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方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需要全体中华民族一起来圆梦。 参考文献: [1]人民政协网:《两岸经合》,2014-1-14. [2]华夏经纬网:《人民日报》2014-12-17讯. [3]华夏经纬网:汤绍成,夜话宝岛,2014-12-17. [4]郑必坚 ,《中国和平发展与两岸关系的回顾和前瞻》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N],新华社,2011-03-16 形势与政策论文篇2 《浅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形势与政策应当说是一门比较受欢迎的课程,青年人比较关注新闻时势发展趋向,关心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因为有些政策会直接影响学生的 毕业 分配或是其他牵涉个人利益的问题。高校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和生理成熟的快速成长时期,对于新事物好奇心较强,接收能力也较强。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形势与政策课有许多真实的教学实践却是在听会议、看电视中进行的,许多学生也认为只要经常看新闻报道,注意关心国家大事,就可以掌握此课程。另外,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待某一事件经常仅从个人观点作一些肤浅的讲解,缺少对引发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深度的理论性 总结 ,讲形势不是看表象,谈政策没有真正从政策出台的前因后果、从纵向的社会形势、从横向的国内外形势等多种因素来看待。 许多学生存在对形势与政策的模糊认识,认为与自己无关的根本不用听;与发展前途有关的,也是只看表象,没有了解事物的本源。比如大学生就业难,有许多大学生关心的就是自己的专业与就业,或是发展前途,或是就业待遇是不是自己的期望。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前景不妙或薪酬不高时,有许多学生仅把拿毕业证当成就业的“门票”,不从深层次上研究专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更没有对自己做长期的就业计划,更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细心解读形势与政策。根据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真正的原因是教学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太强,致使多数同学只是在考试前夕进行恶补,并且学习内容有局限性。以下是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首先,授课教师大多身兼多职,人员关系复杂,且大多较分散,难按计划规定进行教学,管理难度较大。这些教师有的是本校的在职行政人员,在这些任课教师中,有许多人自身对形势与政策认识就出现了偏差,也不具备充足时间很好地备课,走过场的不在少数。其次,没有固定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教师资格难认定。由于目前没有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性的规定,仅有大纲性的教学指定目标,因此,对于教师任职资格考核、教学内容评估、教学质量监管等都存在种种不利的因素。教师往往为了完成课堂任务而教学,很少对自己讲解的内容作出评估,更没有进行自我总结。学生也把这些课当成消闲课,自认为对于当前形势很了解的也不在少数,遇上教师谈到某些问题抱怨多。学生与教师的种种现状,也决定了课程很难达到某种深层次的效果,难于对教师队伍进行培养和管理。 再次,没有紧跟形势和政策的相关教学大纲和具体教材。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学习会议精神的课程,也不是仅仅读读政策而已。我国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全国 教育 教学领导小组也只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下发教育教学要点,没有相对完整、稳定的统一学习教材,只有《大学生时事政策 报告 》作为参考教材,没有完整系统的大纲明确指定学习内容。这些状况决定这门课程只能处在“边角余料”的位置。 二、解决的途径与 方法 第一,从高校管理层面上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管理机制,并从管理理念上重视该课程,提高思想认识,要将教育部规定的课程纲深入细化在具体管理 措施 上。管理层的重视会直接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具体推进,比如规范制订该课程的管理制度、评估标准、教师资格认定等。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是我们提出的构建形势与政策课“四化”体系中的一环,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直接决定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能否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各高校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二,构建长效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领导机制。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不同于一般课程的教学活动,它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校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高校制订可行性的方案后,逐渐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人文学院主管,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共同负责的体制,把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与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有效地化解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促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从而强化形势与政策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人文学院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计划实施和日常管理,教务处负责做好教学计划的编制和课程教学的安排与管理,学生处负责党总支副书记和政治辅导员等兼职教师的选拔与培训,宣传部负责邀请高层领导、知名专家组织专题报告,团委负责组织第二课堂学习讨论和实践活动,努力建立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必须与其他课程一样实行规范化管理。在国家没有相应配套教材的情况下,灵活结合时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要点、 热点 问题,构建从“话题”→国家相关政策或法律、法规→现行“话题”优点与缺陷→改良建议等一系列规范模式。避免泛泛而谈的无边际讲课方式,反对没有任何标题的授课形式。话题与形势与政策紧密相连,与学生自身紧密相关。既能够上活课堂,也能让形势与政策课成为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让学生对社会问题有个深入的看法,对国家政策也有个初步完整的认识,也能激发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兴趣,鼓励学生担负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了解青年人对国家发展前途应有的历史使命。 第四,构筑良好的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理念。在全校统一认识,正确对待,并且坚持不懈地实行长期有效的教学理念机制。众所周知,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势变化决非偶然。同一时期重大历史进程常常决定一个社会的进步或倒退,作为社会未来生力军的大学生来说,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决不能用把必修课当成可有可无,只要考试通过就行的思想意识去学习,这显然是一种肤浅的学习观念。结合实际,根据高校自身情况,有必要将相关重要政策内容引入课程中去。实现时势与政策的紧密结合学习。要真正学而致用,学而会用,学而切行。深入了解国家发展形势,清醒认识自己在历史进程中所要担负的历史重任,这也是构筑良好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根基。 形势与政策论文篇3 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整合的几点思考 《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它也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在教学中陷入了困境。我院《高职院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研究》课题组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要提高本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 1 整合的原因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与 其它 课程相比,具有政策性、时效性、理论性、现实性的特点,内容信息量大,与现实联系紧密,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既包括国际局势、国内形势,又包括党和政府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社会热点问题。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都在考虑如何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如有的研究者谈到要提高教师素质,最好由专任教师任教,同时要求教师知识结构要多元化,要有经济学,法学,外交学校,历史学等专业背景。有的研究者则认为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时政讨论,定时组织学生收看新闻,以板报、短信、微博等形式发布每日要闻。有的研究者则认为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到的东西才会有更深的感悟,因此必须建立固定的 社会实践 基地。这些研究者要么讨论《形势与政策》的理论教学,要么讨论实践教学,在具体的操作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还是分开的。理论教学基本由教师主导,教学的内容由教师确定,教学形式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安排的课时少,二者有渗透,但教学的空间和模式不同决定了这种渗透并不多。这种教学功能的定位与分工确实比较合理,且易于操作,但无论是在功能定位还是教学设计上,并不利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与融通。因此学生在参与的时候积极性还是不高,教学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2 如何进行整合 2.1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基本上是由各个学校参照中宣部提供的指导意见,自行选择教学内容。这是这门课程的劣势,同时也是优势。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在内容的把握上会存在混乱的现象,但同时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可以发挥主动性,根据当前热点,所在地区的发展,甚至任教学校的学生专业情况等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将选择的教学内容分为几个专题,让学生选择,得票数高的专题确定为教学内容,甚至可以每年抽取一部分学生代表参与到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来,每个专题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关注的是什么,教师在与学生代表讨论之后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样确定下来的教学内容势必能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也进行了思考,甚至争论,这也是一种实践。 2.2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首先,教学内容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后,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这些专题可以由教师来讲,个别专题可以由学生来讲,配合一定的奖励措施,学生一定积极参与。学生在准备专题的过程中会查大量的资料,一方面增长了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身能力,对本国、本省、本市的情况会进一步的了解。 其次,必须争取在每一堂课上设计一到二个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好是当前热点问题。如讲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涉及金融方面改革时,可以让学生讨论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余额宝”。 再次,围绕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组织各种座谈会、演讲会,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也可与团委、学生会合作开办相应的社团,有些专题交给社团来负责,轮到某一专题时,邀请社团成员来为学生作报告。 最后,我们将每年高校都会举办的“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与“形势与政策”课结合起来,邀请参加这些活动的学生举行座谈会,谈谈自身的体会,感想,将他们的所见所闻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 以上这些教学形式,把“教师讲学生听”变成“学生做学生讲”,这些学生的见闻必然对其他同学的心灵产生影响,因为是自己的同学,他们的话更加可信,比听教师讲效果更好。 2.3 将社会实践基地与网络作为教学空间 以往的《形势与政策》教学环节中,受师资力量、学校条件,经费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多数的教学空间都选用在阶梯教室、学术报告厅中进行,一次性受众 面相 对较大,仅凭教师或专家或学生的讲解,即使运用多媒体设备予以教学辅助,在一定程度上也难以引起大多数学生对教学的共鸣,无法真正的融入课堂,从而降低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容易对该课程产生倦怠情绪,甚至是抵触情绪。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空间的开放在《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空间限制,将该课程的教学空间扩大到教室以外的环境中去。如讲民生问题这一专题时,我们就与团委和各系部开展的活动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组成小组,与常州社区居委会联系,甚至带领部分学生到社区作调研,回来撰写调查报告,讲这一专题时,请各小组汇报本小组的调查报告,看看常州市在民生问题上才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今天的大学生都喜欢在网上与人交流,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将教学空间拓展到网络。利用社科部创办的网页,我们专门开辟出“形势与政策”师生互动专栏。教师在这里接受学生的访问,解答学生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困惑。 猜你感兴趣: 1.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范文 2. 2017关于两岸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3000字 3.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 4. 台湾问题与中国前途 1500字政治论文
有需要可以戳我!
去这里看看 然后我又给你找到这一篇,关于佛教的中国佛教在台湾之发展史p. 289提要现代学者在研究宗教现象时,往往依宗教组织形式之有无,将宗教大别为制度化宗教和普化宗教(或称非制度性宗教、民间宗教、通俗信仰)。[1]但是在各种地方志书中,却将宗教大别为「官方祀典」和「民间崇拜」两大类,近代学者视为制度化宗教的佛教和道教,都归属于「民间崇败」的「大众信仰」宗教,而「官方祀典」也同时是「民间崇拜」的对象。因此,要了解台湾佛教发展史,首先要知道:一、台湾佛教从明郑时代自闽南传来算起,虽已历三百多年之久,但因台湾位处大陆东南海疆的边陲,并且是一新开发的岛屿,所以佛教文化要深层化或精致化,除少数个别情况外,是缺乏足够发展条件的。二、由于地理位置和移垦的人口,都和对岸的闽、粤两省具有密切的地缘关系。所以台湾佛教史的发展性格─边陲性和依赖性─主要便是受此两省的佛教性格影响。三、虽然台湾近三百年来的佛教发展史当中,日据时代的影响只占其中五十年而已,但因日本佛教具有日本宗派文化的特殊性,以及高度政治化的冲击,所以一旦日本势力退出,改由对岸祖国重新接管,在短期间内,便不得不面临再度急据地由日本的佛教转变成为中国化佛教的艰难适应问题。[2]四、近五十年,台湾佛教发展的各个层面,虽然颇多不能尽如人意之处,但如果说数十年来的台湾佛教全无起色,全未进步,这也非持平之论。从各方面看,尽管进步、革新的幅度不如经济、艺术、政治等层面来得大,但是佛教在台湾的发展,确实已在层层云雾中透露出一线曙光。 关键词:1.台湾佛教2.皇民化运动3.白衣佛教4.斋教 p. 290壹、绪论─不可抹灭的一页1927年,已故的佛学泰斗彻尔巴次基(Th. Stcberbataty)曾说:「虽然在欧洲,自开始了关于佛教的科学性的研究以来已有一百年历史,可是我们对于佛教的教与哲学最根本意义的理解,迄仍在暗中摸索。」[3]从那时以来发生了许多事情,诸多亚洲、欧洲以及北美卓越的佛教学者们出版了许多论文和书籍,演译注释了佛教教理的教义;另一方面,有许多居士们也从佛陀的教训,发现了对二十世纪的人民与国家有妥恰的指导原理。三百年来台湾的佛教发展,从清代以前、清末、日据时期到光复后的各个阶段,皆有各自不同面貌的呈显。其中,在清末以前,主要是闽南系的禅净双修寺院(「闽南化」抑或「斋教化」);日据时期则结合日本曹洞宗在台的发展,而建立起则结合日本曹洞宗在台的发展而建立起较具全岛性的佛教组织(「日本化」、「皇民化运动」)。光复以来,日本佛教的影力消退,而随着大陆各省的佛教僧侣和佛教组织的来台,在传戒与中国佛教会的组织运作底下,使得台湾传统的佛教寺院出现明显的变迁。质言之,近五十年来,已中国化的印度原始佛教,在台湾土地上本土化,又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国际化,在「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弘传里,佛教能有今日的盛况,台湾佛教五十年可说是关键之传承,而曾经为此流血流汗努力播种开创的高僧大德居士,亦将在这历史上留下不可抹灭的一页。贰、郑氏东迁与佛教来台明天启四年至永历十五年之间(1624─1661)荷兰以其政治及经济力量在台湾南部先住民之间传播基督教。[4]公元1636年开始引进中国人到台湾来开垦土地,种植米、蔗、靛菁。至公元1640年移民人数达到一万一千人左右,此后随着中国大陆政局的演变,移民人数或增或减,根据C.E.S─ 一般人认为这是最后一任台湾长官揆一(F.Cooyett )的化名─所发表的〈被遗误的台湾〉一文的记载,在台湾缴交人头税的中国人约有二万五千人,加上妇孺当在五万人以上。[5]荷兰人占领澎湖之后,日渐增加的汉移民在今天台南市区兴建了崇祀医神吴真人(又称大道公、保生大帝)的慈济宫(又称真君庙、 p. 291关山庙)也有明确的记载。[6]「大众信仰」随移民东渡,盛行于闽粤的佛教也于是时随缘来台,应是合理的推论。[7]台湾佛教史之展开,若就信实之史料而言,当自郑氏延平王国东迁始。据延平王户官杨英怔实录,永历八年九月清以海澄公敕印招成功降,并遗其弟持芝龙书劝之,在十七日条下有如下记载:二使到安平镇,发吕太礼物不只就布帆安驻诏敕。藩见其意不善,不肯受诏。又藩复禀与太师(芝龙),禀内: 「九月十一日即回,儿嘱其致意诏使,约期相面,而诏使忽于九月十七日遂到安平,盛设供帐于报恩寺安顿,乃诏使不敢住宿,哨马四出,布帆山坡」云云。[8] 由此可以想象郑氏与佛教不无接触。至于郑氏时期所建之寺庙,可以认为佛教寺院者,根据清代之各府县志记载如下:在宁南坊有观音堂、准提堂,在镇北坊有观音亭、万福庵、赤山堡,六甲之龙湖岩等六处。而在家居士对于佛教有修养者,多为明末遗臣,痛心亡国,不愿再仕,乃变服为僧,或终身持斋,或终日诵经自娱,如沈光文自文开,少比明经贡太学,福王元年授太常博士,闻贵王立粤中,走肇庆,累迁太仆哨卿,永历三年来台,其后为人进谗,几遭不测,故变服为僧。李茂春字正青,隆武二年举孝廉,善属文,永历八年来台,卜居永康里,日讼佛以自娱。林英字云义,崇祯中,次岁贡知昆明县事,后祝发为僧,间道至厦门,入台湾。张士郁,崇祯六年副榜,明亡入山,耿精忠之乱后入台,居东安坊,持斋念佛,倏然尘外。另有明鲁王女,聪慧知书,工刺绣,适南安儒士郑哲飞,生一男三女,夫殁来台依宁静王以居,晚年持斋独处,邑人钦之,以为女师。[9]前述六人,实开台岛在家学佛之先河,且为台湾早期佛教史之珍贵一页。参、清代时期的台湾佛教具体文章: 网页最下面有一些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