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普查准备阶段,划分普查区域和绘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整个人口普查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合理划清普查小区,明确各级普查区域范围和工作责任、掌握小区人口、确保入户登记不重不漏具有关键性作用,也是组织实施方式、选聘“两员”数量、准备普查物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同时为上级普查机构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检查、验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谈谈个人初见。 一、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的重要性 自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内的建筑物、标志物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给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划区绘图工作是人口普查中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整个普查工作的组成部分。这项工作既是对街道组织大型普查综合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各级普查机构指导工作、检查质量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1 、普查区域划分是保证人口普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做好人口普查的区域划分工作,建立完整、准确的人口普查地理信息是开展人口普查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人口普查最为关键的一步,普查区域划分的合理、科学、准确对于明确普查地域范围、界线和普查工作量,科学合理选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有序组织上门普查登记,有针对性开展普查业务指导、数据质量核查和检查验收,保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普查地图是规范人口普查的重要工具。 普查小区的房屋、道路可以一览无遗的展现在这张图上,不管是对普查小区比较生疏的普查员还是比较熟悉的普查员,只要有了《普查区域示意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寻找到每家每户,明确每天的调查范围,计划好每天普查登记的地段和行走路线。特别是一些城郊结合部,情况比较复杂,普查员按照《普查区域示意图》规定范围调查,才能保证普查登记不漏不重,确保普查登记数据质量。 二、划分普查区域的原则 在人口普查中,划分普查区域便于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是建立普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途径,并能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普查区的划分应遵循“边界清晰、以人为本”的原则,普查区域尽可能与行政区划相吻合,逐级划分,地域覆盖不漏不重,特殊地区特殊对待。 “边界清晰” 是划分普查小区的最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职责明确,保证普查对象不重不漏的目的。 “以人为本” 是充分考虑到普查员的工作量和承受能力来确定普查小区的大小。由于普查是按户进行调查登记的,所以重点考虑户(人口)的数量。一般一个普查小区在70户左右,人口200人左右,集体户人数较多的大、中型企业和较为复杂的商务、商业中心可单独划分普查小区。 1 、按照地域原则划分普查区域。 为保证人口普查不重不漏、实现全面覆盖,划分普查区域要按照地域原则,而不能按照户口或其他的部门管辖隶属来进行普查分工。 2 、以各级行政区划为基础。 人口普查按地域进行分工,必须要与各级的行政区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普查的组织,又有利于普查资料为各级政府提供服务方面的要求。行政区地域非常明确的,普查区域保持行政区一致,行政区地域上不明确的,要以行政管辖为基础,明确各级普查区域的地域范围。 3 、坚持完整地域的原则。 街道及以下普查区应是完整的一块地域,街道以下普查区域的划分,应坚持完整地域的原则,这样有利于保护普查的完整覆盖。 4 、边界有明显的标志。 人口普查区域的边界要有明显的标志(街道、公路、铁路、河流等),普查区和调查小区的边界应该是一条首尾相接、连续不交叉的封闭曲线。以便保证普查有明确的分工,为实现登记的不重不漏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普查区域划分和普查地图绘制的方法要求 根据以往人口普查的经验,普查区一般以行政区来确定,以一个社区(村)为一个普查区,再按照人口数量来划分若干普查小区,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 、准确界定普查区域边界。 普查区域边界线踏勘是整个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根据行政区域划分,应把踏勘重点放在区域划分边界上,边界的每一处都要走一遍、仔细勘察一遍,同时现场画出草图,不熟悉、不确定的情况要及时向附近居民了解,对复杂地段,组织相邻普查区人员共同进行边界踏勘,并做好文字说明记录,只有认真做好边界线踏勘工作,才能确保正确划分普查区域边界,正确绘制普查地图。 2 、 把人口数量作为普查小区划分的标准 。 为了控制普查小区划分的大小,防止出现普查小区过大或过小,避免因普查小区划分不合理而导致入户调查工作无法及时完成或浪费普查员人力资源的情况出现。在划分普查小区前,要结合前期人口基础数据摸底情况划分普查小区,建议每个普查小区以现住人口200人左右为标准来划分是比较合理的。 3 、地图绘制要 简繁结合、区分功能。 对普查区地图和小区地图要做不同要求。一是普查区地图功能是分清小区边界,做到不重不漏,大至清楚,所绘的普查地图要能够准确反映普查对象的住房类型和居民点的合理布局等,对于具体建筑可以只画主要建筑,以简练为主,纸张大小以A4即可。二是普查小区示意图,应突出“示意”两字,与街道、社区(村)两级地图在名称上应有所区别,小区地图功能是要画出所有有人居住的建筑,要做到细致入微,并做好房屋和户编号,有可能将人口基础数据做标示,应体现“简明直观,方便使用”的特点,为入户登记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对于内容繁多、情况复杂的区域,可以另附图纸。 四、提高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质量的建议 各级普查机构要严格按照上级普查机构的工作要求和标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严把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质量关。 1 、 强化组织领导,为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区级普查机构领导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召开普查员座谈会等多方收集了解对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的意见建议。二是加强对绘制示意图的组织和培训指导。普查员都要亲自动手绘制,普查指导员要做好指导工作,区、街人普办把好质量关。三是各级人口普查机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面筹划,通过会议动员、落实任务、参与协调、组织督查等一系列活动,使人口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任务得到圆满完成。 2 、充分做好划区绘图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要提前到实地查看,摸清地形,了解主要建筑规划布局。二是要了解人口数量和构成情况,一般各社区(村)对本辖区户籍人口了解的比较清楚,但对外来人口的情况掌握不足,因此要重点掌握外来人口的数量,在普查小区的划分上要充分考虑因外来人口因素带来工作量上的变化。有必要在试点中,关注一下平均调查一个本地人口和一个外来人口需要的工作量,并以此来作为划分普查小区的一个参考依据。三是准备底图,可以利用部门地图或以往普查地图,由区级普查办分割后发放给各街道、社区(村),底图主要解决地图框架的构成和普查区边界划分问题。 3 、强化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工作水平。 组织全体普查人员加强对省、市《普查区划分细则》和《普查地图绘制工作细则》的学习,宣讲和提高普查人员对普查地图绘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积极做好普查小区划分和普查小区示意图绘制理论培训和实战演练。把培训重点放在提高区域划分与地图绘制的基本知识、操作性和实用性上。一是理论培训与实际相结合。在培训上半场可以现场制作一张地图,将如何以底图为基础一步步制作成一张合格的普查地图整个流程直观的呈现在培训对象面前,在培训下半场可以到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现场讲解,重点讲解绘图中重点难点问题以及绘图技巧。二是以点带面,注重实效。根据工作进度,及时举办普查地图绘制经验现场观摩会,选取在划区绘图工作方面优秀的社区(村),以推广绘制示意图的好经验为抓手,采取讲解绘图要领,操作演练、学习取经、互相观摩、修改校正等方法,掌握和提高绘图技术,从而培养一批能准确绘图的普查人员。三是强化考核,提高工作标准。对地图绘制人员进行业务考核,组织参训人员到指定区域实地察看地型、地貌,并按要求绘制地图,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修正,切实提高各级普查工作人员的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水平。同时,区普查机构要明确业务骨干负责联系街道,加强对区域划区、绘图工作的指导和督查,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4 、遵守绘图技术规范。 一是所绘的普查地图要根据街道、社区居委会(村)两级普查区域和普查小区划定的普查范围,边界线的走向及地形,地物等特征,做到普查地图内部区域不重不漏,边界清晰、不交叉、不间断,形成一条首尾相连的封闭曲线。各级普查区域地图边界要与上一级地图中的边界一致。二是所绘的普查地图要包括地图名称、图框、图例、定向标志、绘制人、日期、编号等内容和方位、地形、地物、文字说明等,必须按《普查地图绘制工作细则》的规范要求运作,区边界、街道边界、普查区边界、普查小区边界线的连线符号都应分别标明等等。 5 、强化督查验收,确保工作质量。 一是区人口普查办公室要制定《人口普查示意图绘制质量检查办法》、《普查地图绘制质量考核办法》,组织人员深入到基层现场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各街道对绘制的社区(村)普查区地图在上报之前,先组织街道普查人员进行全面的自查审核。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认真再次核实,进行补充和修正,严格把关。三是区人普办成立普查地图考核组,对普查地图进行终审。开展对街道、社区(村)两级地图的质量验收,组织人口普查办人员对各街道普查区边界线划分和街道(社区、村)两级示意图进行实地检查,采取区级普查图与街道普查图、街道普查图与社区(村)普查图,社区(村)普查图与普查小区图,地形、地貌、图例、标志物、边界说明、图面布局、清晰度和等项逐幅地图进行比对,保证共同边界在各普查区域的地图和文字说明中一致,确保下级普查地图覆盖上级普查地图。同时抽取部分普查区图开展实地踏勘核对,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加以补充和校正,确保每幅地图的绘制质量,为普查登记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直接写是什么地图,标出地点即可(比如中国地图什么省位于华东还是那个地方即可~)。
地图集: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第 2 册[CM].北京: 地图出版社,1982: 6.单幅地图:总参谋部测绘局.世界地图[CM].北京: 星球地 图出版社,2012.电子地图: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及其 途径城市分布地势图[CM /OL]. ( 2016-10-27) [2017-04-05]. http: / / bzdt. nasg. gov. cn: 8080 / jsp / browseMap. jsp? picId = " 4o28b0625501ad 13015501ad2bfc0080"
中央编办的期刊: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中国机构编制等,省级关于编制工作的期刊,如编制工作研究,编制工作信息等
按内容分:可将杂志分为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性期刊两大类。2、按学科分,可将杂志分为社科期刊、科技期刊、普及期刊等三大类。而社科期刊中分七大类:“学术理论类”、“互作指导类”、“时事政治类”、“文学艺术类”、“综合文化生活类”、“教学辅导类”、“信息文摘类”等七类期刊(共9468种)。科技期刊可分成理科类、工科类、天地生化类等。而普及期刊可分成知识类、娱乐类、科普类等。对于新闻类、理科类等又可一步步地分下去。3、按时间分,可将杂志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4、按读者对象分,可将杂志分为儿童杂志、青年杂志、高校杂志、少年杂志、妇女杂志、老人杂志、工人杂志、农民杂志、干部杂志、知识分子杂志、军人杂志等。5、按文种分,可将杂志分为中文杂志、英文杂志、日文杂志、俄文杂志等,以及满、蒙、藏、维吾尔等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杂志。6、按开本分,可分为大16开、16开、大32开、小32开等。7、按发行范围分,可分为内部发行、国内公开发行、国内外公开发行等。8、按发行方式分,可分为邮发杂志和非邮发杂志。9、按杂志的性质分,则可分为学术性期刊、技术性期刊、普及性期刊、教育性期刊、情报性期刊、启蒙性期刊、娱乐性期刊等等。10、按表现形式来分,有以文字为主的文字杂志和以图片为主的图画杂志。11、按期刊级别分类:省级期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如《陕西教育》主办单位为:陕西省教育厅国家级期刊:由国家部委、全国性团体、组织、机关、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如《现代商业》主办单位: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核心期刊: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凡是这些来源期刊目录里有的刊物均可认为核心期刊。分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的期刊:《语文课内外》、《好家长》、《读与写》、《考试周刊》等期刊杂志。
一般的评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1、期刊的级别
教师发表论文的刊物是可以分为国家级和省级的,一般评职称文件中都会写到,省级以上,或者国家级的要求。如果规定的是省级以上的,那么国家级和省级是都可以发表的。一般版面费国家级都是大于省级的。
2、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的期刊
一般都是在开始的地方解说到,必须是由新闻出版总署可查的期刊才可作为职称评定的标准。
3、CN和ISSN双刊号
很多地方是要是必须双刊号的。
4、被哪个网站收录检索
文章发表后不但给作者邮寄样刊以外,文章还是需要上网可查的,而且有的还得下载检索页,来放在自己评职称的档案中。一般上网的网址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龙源网、期刊网等网站。这些网站很权威的,是专门为收录杂志的论文文章而建立存在的。
扩展资料
教师职称评定是指我国教师职称的评定方法。我国现行的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1986年建立的。按照国家规定,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仅为中级,影响了很多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以及国民整体素质教育的高度。
该评定意味着全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这一规定提高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做法,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大力支持。
新规定下的职称设置如下:
这次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评职称
在我的家庭当中,有一个很靠谱的成员,它就是---扫地机器人。这个扫地机器人的高度只有6厘米,直径有36厘米,它是圆形的。机器人的操作很简单,拿一个控制器按一下箭头朝上的按扭他就向前走;按一下箭头朝下的按扭,他就会往后退;按一下朝左的按扭,机器人的轮子就会往左转,再按一下箭头朝上的按扭他就会往左走……箭头朝哪就往哪个方向。他头上还有一个按扭,按下就能自动扫地了。当然,如果你需要,还可以预约定时工作,只是,别看它是扫地机器人,也有恼火罢工的时候,那肯定是它没电啦,这时它就会通常会默默地爬到充电处“自助加油”,背上的指示灯会告诉你完成情况:绿灯亮则电满,红灯亮恐怕是需要“医疗”了,如果黄灯亮,则说明它正在补充能量,如果什么灯都没有闪烁,哈哈,那就是要罢工啦。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扫地机器人四年级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星期日一大早我就起了床。吃过早饭,我变好奇地去研究我家的新成员——扫地机器人。
扫地机器人的样子像一个被压扁了的灰皮球,最顶端是开始按钮,正中间有一个凹凸口,一打开,就会看见一个透明的盒子,它是用来装垃圾的。反过来,有一块蘑菇形的抹布,抹布对应的是一对轮子。这对轮子很神奇:把它拿起来,轮子就会凸出来;放在地上,轮子就会凹进去。轮子中间是扫地的“扫把”,“扫把”下面是一个样子像三角电风扇的三角刷子,用来把远处的垃圾往里扫。
它有两个功能。功能一,扫地。它可以把家里的一切小垃圾清扫干净,不管是在沙发底下还是床底下,只要是它能钻进的地方,它都会尽力去扫;功能二,拖地。它会利用箱里的水和蘑菇形抹布,把地面拖得一干二净。如果你家是瓷砖,它就可以拖得让你们看见映出来的影子。
现在的科技就是发达,几乎所有的事都可以由机器人做。以后,也许人类的工作都要被机器人抢走喽!
现在,扫地机器人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大家对它一定不陌生。现在的扫地机器人虽然很便利,但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有些小角落它扫不进去,有时又扫了不该清扫的地方等。因此,我想发明一台聪明能干的扫地机器人。
我们先来一睹扫地机器人的奇特外观。它是方形的,比普通扫地机器人高三倍,身上有两只用于扫描的电子眼和一张用于装饰的嘴,身子两侧有两只吸尘手和四条刷子腿。
这种机器人除了外形有趣外,还有很多的新功能,让我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这台扫地机器人最奇特的功能是可压缩性。它一边用电子眼扫描,一边扫地,如果发现下沿很低的柜子,电子眼会把信息传送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收到信息后,机器人便进入压缩状态。即刻,机器人的外形便会进行电子压缩,变得扁扁的,从而可以轻松地进出柜子底部完成清扫。这项奇特的功能,归功于机器人采用的新型可压缩材料,刚柔兼具的'特性可不是普通材料可以媲美的。
这台扫地机器人最大的优点是它能清扫缝隙。扫地过程中,遇到很小的缝隙,普通扫地机器人只能一筹莫展,但我发明的机器人另有法宝。此时,它的身上会突出一个微型的小刷子,伸入缝隙工作,无论是地板缝、床腿缝,对它来说都不在话下。
除此之外,这台扫地机器人还能过滤空气中的灰尘,能自己根据环境启动清扫任务并定制清扫路线等,真是功能齐全!
瞧,这就是我想发明的扫地机器人,它不但工作效率高,而且非常实用,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期待的。我真希望它能早日问世,成为家庭主妇的好帮手。
秋天到了,环卫工人更加辛苦了。因为秋天一到,地上的落叶永远都扫不完。如果有个扫地机器人来帮助环卫工人,那就太好了。
这种机器人既可以依靠太阳能、风能发电还可以将储存在肚子里的落叶之类的垃圾直接转化成电能。所以有在太阳时依靠太阳能,有风时依靠风能,阴天或雨天时依靠“吃”进去的垃圾。
也许有人会问:下雨时机器人会不会漏电呢?当然不会了,这种机器人浑身上下都是由一种不导电的材料制成的,而在里面还有一层塑料制成的排水系统,雨水进入机器人后就由排水系统收集以便定时给自己洗澡。
这种机器人的两只脚上各装有一个吸尘器。头部的探测系统一旦探测到垃圾,定位系统马上就会找到垃圾在哪里,它就立刻赶到有垃圾的地方。这时,安装在脚上的吸尘嚣会自动开始工作。吸进去的垃圾通过一根很粗的导管输送到一个袋子里。当袋子快满了时,袋子里放置的另一个系统——转化系统就自动把储藏在袋子里的垃圾转化成电,袋子就空了。
如果真有这种机器人,那环卫工人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我们的城市也会更加干净整洁了。
我家的扫地机器人非常的有趣,它的名字叫灰太狼。
为什么叫扫地机器人“灰太狼”呢?因为它全身是灰色的,像狼的毛色,加上头上的开关闪着绿光,活像狼的一只眼睛,所以我们叫它“灰太狼”。但是,它还是有“特点”的,它只有三条腿,好像打架时被打掉了一条,身体是圆形的,因此我也给它取了个外号叫“真特别灰太狼”。
灰太狼这时正在扫地,它先用“前爪”将地扫干净,再用嘴巴将脏物吸进肚子,接着用“尾巴”拖地板,当它扫地撞到物体时,它就会用“头盔”来挡住。地扫得干净又整洁。
最有趣的就是灰太狼找“家”了。当它快没电时会找家,头上的灯由绿色转为橙色,还不时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在说:“我要回家!我要走不动了!”每当这时候我就会笑嘻嘻地看着它东碰碰,西撞撞,一路跌跌撞撞的走回“家”,那模样像是一个刚喝完一大壶酒的醉鬼。
扫地机器人还会“钻山洞”呢!有一次,我看见它钻进了桌子底下,于是想道:出不来了吧,呵呵!谁知道灰太狼一下子从椅子底下钻过去,又一下子又钻出去,我看得目瞪口呆,这时灰太狼似乎在说:“哈!看我多厉害!”突然,它撞了桌脚,我见了对灰太狼说:“太骄傲了可不好哦!”
灰太狼已经扫了半天的地,很累了。我看着正在充电的灰太狼,它明天即将又开启有趣的扫地工作啦!
扁扁的圆柱体身子,直径30厘米,高8厘米,浑身白色,一盏小灯一闪一闪的----这就是我家的扫地机,我叫它“小圆”。(难道你会认为我要叫它小白吗?)顾名思义,扫地机就是用来扫地的。不过,小圆可是很智能的哦。它用两个轮子前进,用三个刷子扫地,扫到的灰尘会被吸进一个小抽屉里。小圆一碰到障碍物,就会自动转方向,最神奇的是,如果它需要充电了,会自动爬回它的专用坐垫充电!不过,有时候小圆也会被一大堆障碍物包围,它左冲左突仍不能突围,这时小圆就只能静静地等待我们的救援了。你可不要以为小圆是个小麻烦,会经常需要你的救援,它还有个存储信息的功能,是个小设计家呢!它会把自己经过的线路记在内存里,会根据每间房间的格局设计清扫路线。如果同样的地方出现几次它无法突围的事件,这个范围它就不会再去扫了!小圆还有一个专用的摇控器,可以控制方向及时间。只要预约好了时间,到点后它就会开始自动清扫。还可以指定地点重
\0pioiokphhy放音乐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一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发展的这一地位依然不容怀疑和动摇."十一五"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手段过去不是,将来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手段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一,"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根据初步判断,与"十五"时期相比,"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将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国家安全将面临更多挑战:"十一五"时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不会改变.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因而,中国发展的国际政治环境也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是"十一五"时期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有可能增加,从而对中国国家安全提出更多的挑战.一方面国际单边主义,强权政治和地区潜在冲突有可能增加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有可能增加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区域合作加强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并存.一方面,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将继续发展,传统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将逐渐式微;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生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相对过剩.贸易保护主义将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盛行."十一五"期间,中国将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市博会.这除了会带来无限商机外还将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更大程度的融合.3,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及政策的制定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十一五"期间,入世过渡期结束,中国的"入世"承诺基本兑现.履行"入世"承诺,执行世贸组织规则,有利于规范对外经济活动,有利于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维护自身权益,也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竞争,有利于为长期发展构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可能要进行调整.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扩大内需的政策已经实施5年多,从2003年经济状况来看,"十一五"时期宏观经济政策对于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向将发生变化,着眼点有可能不再是抑制通货紧缩而可能是实现经济既无通货膨胀又无紧缩的适度增长.5, "三大差距"更受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地区和阶层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虽然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采取或强化了一些措施抑制收入差距扩大.但收入差距问题似乎日益严重,"十一五"期间,抑制"三大差距"扩大的趋势必将成为社会发展政策的重点之一.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中国的人口结构以及变动趋势,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改革开放向纵深的扩展,决定了就业不足是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长期性问题."十一五"期间,就业不足不仅表现在文化水平较低的劳动者的就业难上,更严峻的是,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速度迅猛,各种民办和中外合资高等教育发展较快,就业的不足还将表现在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者的就业难上,这将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战略性资源的约束日益强化."十一五"时期,人地矛盾将继续加剧,森林和草地资源将继续呈下降之势:土地沙化等问题将日益突出,北方水资源短缺形势更为严峻,合理配置全国水资源的要求将更为紧迫;全国水资源污染问题更加严重,治理水污染将需要更多投入.公共安全将备受重视.2003年初爆发的"非典"疫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暴露了公共事业发展,公共管理,政府协调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非典"微机警示人们,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人员往来日趋频繁的现代社会中,危机随处存在."十一五"期间,公众的危机意识将增强,从而将对公共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协调能力改革完善公共管理制度,发展公共事业,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二,"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发展的内外环境决定了"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当平衡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降低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完成上述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协调与和谐为目标.以协调与和谐为目标的发展有别于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的发展,有别于以经济单项突进的发展,有别于忽视资源,环境和生态代价的发展.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整个发展问题的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共同进步,经济增长量与质的统一,强调城市与乡村的共同繁荣,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共同发展,强调各阶层的共同受益,全社会的和谐共存.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地区之间的协调.(2),城乡之间的协调.(3),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4),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5),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间的和谐.(6),纵向(中央和地方),横向(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7),开放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协调.(8),近期和长远之间的协调.三,制定"十一五"计划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1, 确定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可分解为5个方面的目标,既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构建和谐社会关系体系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分成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都应有相应的阶段性目标."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制定科学可行的阶段性目标,无论是对于"十一五"计划的完成,还是对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约9.5%的快速增长,但是,快速增长也使我国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包括资源的过快消耗,环境的巨大破坏和生态的显著变化,以及社会冲突的明显增多等,"十一五"时期维持经济增长的一些因素可能不复存在,如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建设用地,大规模国债投资等需要研究在降低资源和环境代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寻求技术创新等新的替代性增长因素,来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建设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的市场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市场分割,竞争不足等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经济的长远发展,甚至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需解决:如何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如何打破某些行业的垄断,进一步促进市场竞争;如何建立诚信制度;如何将强执法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和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主要应做到这些方面:加快制定空间整体规划;保持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性;增强东部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发展;加强中央政府权威,增强政府协调能力.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差距巨大,只有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才能整合方方面面的利益,才能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提高,才能在非常时期保证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转.6, 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目前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随城市化的推进,农村人口的相对规模可能会缩小但是农村人口的绝对规模仍然巨大,在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0%左右时,农村仍有6亿左右的人口,农村的发展和繁荣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方面,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现阶段,严重的"二元结构"正制约着内需的进一步扩大和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无论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还是从实施新型工业战略的需要出发,都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7, 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发展观,这就是,一切发展都是为人类最终摆脱自然和非自然的"奴役",为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彻底解放创造条件;发展的直接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使之享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和愉悦的精神生活;发展是量和质的统一,物质财富的增长只是其内容之一,为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十一五"时期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通过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教育体制,显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扩大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受益面;如何通过增加医疗卫生投入,完善医疗卫生制度 ,保证人人都享有最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和能力;如何通过户籍制度,劳动制度的完善,保证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如何通过完善养老体系,应对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老龄化问题;如何通过完善人口政策,应对人口性比例严重失调带来的挑战.保证改革的公正性,扩大改革的受益面由于所处的社会位置不同,人们在改革过程中获得的利益存在严重差别,这种并非源于个人能力的差别市民怨渐起的主要原因,如何保证改革过程的公平性将是"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浅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贫困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是一个贫困人口自身必须面对的个人问题?尽管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对于贫困的理解要在更大的社会系统背景中进行,而不是仅仅关注贫困人口这一亚文化群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贫困是一个经济匮乏的现实,但贫困的持续以及在其持续的过程中引发并连带的其他相关问题(如犯罪、受教育程度低下等)表明,改善贫困人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不足以减少所有与贫困相关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这一宏观背景中,对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理解离不开这一背景。何谓“转型期”?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包含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具备以上涉及的所有情况。何谓“城市贫困人口”?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认为,城市贫困人口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中,主要表现为: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资料和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权利,并使他们的生活持续性地低于社会的常规生活标准[1]。文森特·帕里罗在《当代社会问题》一书中指出,公认的社会问题一般具备四个要素:第一,它们对个人或社会造成物质或精神损害;第二,它们触犯了社会里一些权力集团的价值观或准则;第三,它们持续很长时间;第四,由于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会作出不同评判,对它们的解决方案也往往多种多样,因而在如何解决的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2](P6-13)。这四个要素可以简单归纳为四点:即对个人或社会的损害;对权力集团标准的触犯;持续性;过多的解决方案。本文将基于上述对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理解,以及界定社会问题的四个要素来论述当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一、转型期与城市贫困人口新中国成立以前,城市贫困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于60%,城市贫困人口相当普遍。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城市中基本上不存在贫困人口,存在的是与全国农村基本一致的“共同贫困”人口,全国人民都在“共同贫困”的状态下生活着,这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城市贫困人口面临的问题相当严重。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政策号召,打破了“共同贫困”的局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许多百万富翁,但随之也产生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城市中贫困人口逐年上升[3]。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展,社会转型和城市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改组和调整,这使城市下岗职工迅速增加。在当前社会救济制度和失业保险尚未健全的条件下,相当一部分的失业和下岗人员在再就业之前就已经进入城市贫困人口的行列,同时,一些退休较早和仅依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也极易陷入贫困。除此以外,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城市中还存在着大量农民工,他们往往收入较少、缺乏社会保障,也容易成为城市中的贫困人口。根据官方统计,截止到2008年3月31日,中国城市贫困人口有2200万人,平均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73元人民币。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研究报告则表明,城市贫困人口规模被低估了,实际数目约4600万人,占总城镇人口的8%,这个比例要高于农村[4]。城市贫困人口的扩大,不仅会导致城市贫困家庭生活困难,而且还会引发城市社会中的一系列其他相关问题。二、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对个人和社会的损害因贫困造成的后果,不仅对贫困人口本身有害,也对社会有害。首先,对于城市贫困人口自身及其家庭来说,贫困的现实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就业、住房、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一定程度的损害。在商业化的城市社会中,贫困人口的购买力低下,这不仅会导致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困难,而且还会导致他们难以平等地享用城市教育、医疗及其他各方面的服务。城市贫困人口在这些方面的落后会使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低于非贫困人口,从而间接地导致他们的社会阶层地位下降,同时,也导致“贫困代际传递”,使他们的下一代仍可能面临贫困的窘境。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贫困人口却无法公平地像非贫困人口一样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质量提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对贫困人口的一种社会排斥。其次,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存在也对社会有着负面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城市贫困人口劳动力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影响社会生产的增长,从而制约社会的供给水平;城市贫困人口群体由于经济条件匮乏,消费能力和水平都低下,从而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大。第二,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变为市民是城市化的必经之路,而日益增多的城市贫困人口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第三,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多以及贫困程度的加剧影响社会的稳定。城市贫困人口大多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口的最低生存需求,但在健康、教育和社交方面,这些人口许多最起码的需求还是无法得到满足,而且还面临社会歧视、子女教育等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现实生活中面临的这些问题和心理的不公平感可能会刺激他们发生越轨行为甚至犯罪,从而危害社会的安定与团结[3]。三、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对某些权力集团标准的触犯文森特·帕里罗在解释“对权力集团标准的触犯”这一要素时指出:“所有社会都包括若干个阶层或等级,它们有不同程度的权力和声望……然而更为通常的情况是以经济为基础划分的等级,统治阶层的划分主要是由人们的职业威望及财富累积所决定的。地位较高的人明显地拥有最多的权力和制定社会规程、决定政策以及推进社会活动的影响力。”[2](P7)在我国,情况却有所不同。职业威望及财富累积只能用来决定它们的拥有者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而社会规程、政策等是由国家的政府部门根据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制定的。如果说我国的城市贫困人口触犯了某些权力集团的标准,那么,更多地意味着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给政府管理社会及调动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麻烦,以及政府为解决贫困问题进行收入再分配而引起“富人阶层”的不满,这在一定程度上便是城市贫困人口问题间接地触犯了“富人阶层”的利益。一方面,城市贫困人口的大量出现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其他社会问题制约着社会、经济等的顺利发展;另一方面,政府为解决贫困问题势必要实施针对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医疗保险等,而用于这些措施的经济支出来源于国家税收,这样,城市贫困人口问题也就间接地触犯到税收对象(有一定收入的人)的利益。从这两方面来说,我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也会触犯到社会中某些权力集团的价值观或准则。四、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持续性在我国,虽然贫困问题早已存在,但城市贫困人口问题是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主要是制度性贫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过去相当长时期内形成的一整套就业、住房、教育、医疗以及退休等社会保障已失去了效用,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体制正在逐步的健全中,在这种形势下,城市中原有体制下的获益者成为体制变革的利益受损者。那些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不具有劳动力技能的体力劳动者或接近退休年龄的没有一技之长的工人成为被劳动力市场首先抛弃的人,这些人的生活水平下降或直接步入贫困的行列。然而,在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变革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制度性的下岗与失业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随之,这部分城市贫困人口会长期存在。此外,随着转型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贫困人口也逐渐向城市中蔓延。世界银行的Martin Ravallion (2001)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贫困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速度要快于城市化速度,结果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贫困快速地向城市移动[5]。城市化发展是中国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趋势,取缔户籍制度和城乡经济融合成为持续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当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选择在城市定居生活之后,如果城市经济增长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城市仍将他们排斥在城市福利政策和公共服务大门之外,这些庞大的边缘化人口就极易演变成脆弱的群体,加大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可见,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中,城市贫困人口将会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城市化的发展而持续地存在。五、对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过多解决方案为解决我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对策。例如,针对下岗职工的“两个确保”,即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针对全国城镇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失业人员的免费再就业培训;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以及城市扶贫小额信贷等。虽然这些措施的实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最终消除城市贫困人口,一部分城市贫困人口“脱贫”以后不久就又“返贫”,城市贫困人口问题依然随着转型期社会的发展而存在,并演变出更多的城市社会问题。综合以上分析,在我国转型期的这一社会背景下,城市贫困人口不仅给自身及其家庭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也给社会的良性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城市贫困人口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或间接地触犯到社会中其他一些阶层的利益和准则。不仅如此,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将会随着社会转型的长期性而在我国社会结构中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我国针对贫困出台过非常多的解决办法,但是城市贫困人口问题仍未得到妥善的解决,因为城市贫困人口问题植根于我国社会转型这一社会背景中。由此可见,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贫困人口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要协调好人口 资源 环境 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中国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与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1.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总是和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纠缠在一起:一个是环境问题,另一个就是人口问题。从环境问题本身来看,它的产生似乎同人口增长没有什么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但是,自从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几乎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加上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给我们这个地球增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同样是摆在人类眼前的事实。发达国家作为世界环境污染的主要出口商,他们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产、生活垃圾和废物的处理不当造成的,人口增长在其中的影响微乎其微。与发达国家截然相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则是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增加,这使本来已经相当脆弱的生存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在这些国家中,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好似一对苦难的孪生兄弟,而这两者的关系实际上又相当复杂。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是,为了确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致遭受根本性的破坏,人类的选择又显得十分有限。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同时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有必要明确一点,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人类目前所采取的某些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有背于人类和地球的长远发展目标的。意识到这一点的意义在于,人类已经开始努力改进以往的不利做法,并力图去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克服种种阻力,人口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发展中国家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妥善地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这使今后的种种努力显得更为艰巨,也更具有深远的意义。2.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一)人口与土地与粮食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时它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1952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6.2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8亩。当时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5.5 亩。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一倍,却是中国50多年的最高水平。1997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4.3亿亩,人均只有1.15亩,比1952年下降了一倍多。1952-1997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近2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亿5千万,人多地少的矛盾大大加剧。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下降。预计15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1亩以下。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目前,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到本世纪末,很可能突破2亿。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且表现在对土地环境的污染破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徘徊不前。由于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迫使农民高强度地使用耕地,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目前,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办法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使土地的结构遭到破坏、肥力下降、板结贫脊。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中国的粮食生产在过去的50多年里有惊人的提高。1949年,中国粮食产量为 2264亿斤,人均产量416斤;1997年总产量增长到9883亿斤,人均产量约为800斤。在这期间,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倍,但是由于同期人口总数从 5.4亿增长到12.36亿,使人均产量增长不到1倍。目前,农业生产是困扰中国政府的一大问题。政府年年强调粮食播种面积,但我们仍然感到粮食供给处于紧张状态。中国的粮食亩产现已接近世界最高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已远不如过去,因此,为支持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就必须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3 人口与森林和草原尽管中国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森林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中国的人口增长对木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对木材制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薪柴的需求。这种需求驱使人们对森林的大量坎伐。据统计,在全国140个森林局中,已有61个局处于过度采伐状态,25个局的森林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曲格平,李金昌,1991年)。目前,中国的用材、薪柴、纸浆和其他林业经济产品的供应都很紧张。与此同时崐,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和耕地的需求,加剧了开荒毁林的过程。随着牧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草原出现了超载放牧和过度开垦的现象,其后果是草原的沙漠化。中国的沙漠专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将有8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使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多达50多亿吨,涉及11个省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和南方的丘陵地区。黄河每立方米水含沙量在37公斤以上,为世界第一。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也达到了1公斤以上,为世界第四。长江上游多为红色土壤,土层最薄的地区只有4厘米,土层下则是坚硬的岩石。森林的开采、草原的沙化和水土的流失与人口增长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减少牧业和林业人口,实现人口的产业结构转变,是缓解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危机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4、人口与矿产和能源中国是世界上能源储藏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各种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有不少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居前列。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高。由于人口迅速增长,高耗能工业广泛建立及能源价格长期偏低,使中国的能源供给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各种预测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能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中国农民滥采矿藏的问题十分严重,这无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冲击。为保证矿产能源的长期和有效供给,提高开采效率和减少开采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5、人口与水资源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虽然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利用难度较大。原因在于:一是时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二是时间分配不尽人意,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夏季,而且年际变化大。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人口的增长使水资源短缺现象更为突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相当于人均水资源减少了一倍多;与此同时,生活、生产用水量急速增长,逐步出现了大片的缺水现象。以北京市为例,1962年前,北京市的水资源是供过于求,此后,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的发展,使用水量急剧上升, 1970年基本上处于供需平衡状态,此后,水资源危机开始出现,目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北京市生产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2、人口的增长间接地使水资源总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导致“围湖造田”,破坏了地表水;二是人口增长导致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减少了地下水的总储量。由于超采地下水,一些城市发生了地面下沉,一些沿海城市还出现了海水侵入,影响了地下水的质量。(3、 人口经济活动导致了水体的严重污染。目前,中国每年的废水排放量约为350-400亿吨,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业废水平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水体。地下水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大部分城市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的硬度逐年上升。6.总结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但是,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必须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资源论资源、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单一倾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是关键问题。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