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考古论史张金龙学术论文集

考古论史张金龙学术论文集

发布时间:

考古论史张金龙学术论文集

陶瓷器类是博物馆文物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著名的东汉说唱源、陶座铜摇钱树。巫山大溪彩陶、陶胎漆耳、僻邪俑等。瓷器类藏品包括著名的万县驸马坟出土的唐代青瓷、宋代龙泉青瓷、宋景德镇影青瓷、明青花瓷器及明清官窑瓷器等。 书画类是博物馆文物中较有特色的部分。包括著名的宋徽宗《腊梅双禽图》 、郑板桥《岁寒四友》手卷、唐寅《虚阁晚凉图》、刘松年的大中堂画。其中金龙的《双勾墨竹图》为全国仅有。还收藏有包括石涛、王晖、王元祁、李禅、黄慎、潘天寿、任佰年、徐悲鸿、张大干等一大批名家的作品。博物馆收藏的徐悲鸿所作的巨幅《五马图》为全国之最。张大干先生临摹的敦煌壁画也是博物馆书画类文物的一大特色。 收藏民族民俗类文物藏品。民族文物包括唐卡、铜佛像、民族服饰、绣品、民族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民俗文物包括典型墓葬出土文物、古家俱、皮影、文房四宝、剪纸等。其中,王建墓出土的玉大带属国宝级文物,其它的谥宝、铜猪、哀册等为一级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碑帖类四川省博物馆 文物藏品,包括著名的潭贴、九城宫园拓片、甲骨文、鼎铭文拓片、宋拓修内司十七贴等。 钱币、邮票类文物藏品,包括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在四川建立的“大西”政权发行的钱币“大顺通宝”等钱币中的珍品及清代发行的大清龙票等珍贵邮票、邮品。 近现代类文物包括近代文物、革命文物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物三类。其中,有红军长征时期文物及川陕革命根据地发行的布币、纸币、宣传品等文物。 博物馆藏文物中数量较多而又具有特色的,有巴蜀青铜器、汉代画像砖和陶塑、绘画和法书。此外,少数民族文物、革命文物、民俗文物以及一切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遗物,博物馆也十分重视收藏。

联系电话: 联系人:王老师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017历史文化学院 28 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王学典张书学* 2 ①501英语或503日语②699史学理论③519史学史专题 同等学力加试:1.中国历史文选2.中国近现代史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或跨学科加试任选一门 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1中国新石器考古02夏商周考古03汉唐考古04博物馆学04美术考古05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研究 栾丰实于海广任相宏方 辉崔大庸于海广刘凤君任相宏崔大庸 4 ①501英语或503日语②628考古学理论与方法③832考古学通论 同等学力加试:1.中国历史文选2.中国考古学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或跨学科加试任选一门 060103 历史地理学01中国历代边疆史地研究 马大正*张金龙 1 ①501英语或502俄语或503日语或505法语②622中国古代史专题或725中国近代史专题③966历史地理学 同等学力加试:1.中国历史文选2.中国历史地理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或跨学科加试任选一门 060104 历史文献学01出土文献研究02古文字学03历代史籍研究04中国传统典籍外文翻译研究 于海广栾丰实任相宏谭世宝张 涛*顾銮斋方 辉 2 ①501英语或502俄语或503日语②622中国古代史专题③968历史文献学 同等学力加试:1.中国历史文选2.中国近现代史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或跨学科加试任选一门 060105专门史01宗教与思想文化史02中国民间信仰与基层社会03中国思想文化史04中外关系史05中国经济史06文化资源与文化经济研究07中国民间艺术资源研究08文化资源与现代传媒产业研究09文化与艺术产业政策研究10中外旅游文化研究 姜 生胡新生刘 平马 新王晓毅*王育济曾振宇陈尚胜晁中辰齐 涛*黄少安江奔东*刘凤君胡正荣*江奔东*崔大庸 6 ①501英语或502俄语或503日语或505法语②01-03方向,05-10方向:622中国古代史专题;04方向:719中外关系史史料学;③01-03方向:520中国思想文化史专题;04方向:521中外关系史专题;05方向:969中国古代经济史;06-10方向:522文化产业研究专题 01-05方向:同等学力加试:1.中国历史文选2.中国通史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或跨学科加试任选一门06-10方向:同等学力加试:1.中国历史文选2.中国文化史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或跨学科加试任选一门 060106 中国古代史01先秦秦汉史02魏晋隋唐史03宋元明清史04中国古代艺术史 胡新生马 新张 涛张金龙王晓毅谭世宝齐 涛*王育济晁中辰朱诚如*刘凤君 8 ①501英语或502俄语或503日语或505法语②622中国古代史专题③822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同等学力加试:1.中国历史文选2.世界古代史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或跨学科加试任选一门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1中国近代史02中华民国史0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李文海*刘 平于化民* 3 ①501英语或502俄语503日语或505法语②725中国近代史专题③523中国现代史专题 01方向:同等学力加试:1.明清史2.史学理论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或跨学科加试任选一门02—03方向:同等学力加试:1.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史学理论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或跨学科加试任选一门 060108世界史01英国史02世界古代中世纪史03西方文化史 钱乘旦*顾銮斋 2 ①501英语或502俄语或503日语或505法语②709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专题③524世界近现代史专题 同等学力加试:1.世界史文献专题,2.专业外语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或跨学科加试任选一门

你考本校的博士还用到百度来问呢,和你们的师兄师姐好好打听打听吧。自己院里的导师你还不了解吗……现在就就业而言,历史类的各个专业基本饱和了,除非世界上古等个别方向,你如果为了进高校,就选这类稀缺专业;或者选活动能力强的导师,可以对你找工作有帮助;或者选那种边缘专业,比如北师大有个中外古史比较研究,将来中外方向都可以就业,但学的不专是肯定的。如果这些选择都没有,就选和你硕士专业最相近的,一般人都会继续跟自己硕士导师的,现在考博士的潜规则你知道的说,所以能考上时最关键,其他导师手下还有自己的学生,呵呵,反正最后为了那一纸学历。可能我说的有些功利,但作为同行,深知历史专业找工作的艰辛,一切为了找工作吧,加油。强烈建议如果有合适的单位就先工作,以后看情况再读博。

〔专著〕《北魏政治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25万字《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兰州),2003年3月,40万字《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上、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1月,万字〔主编〕《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中国古代史卷》(上、中、下),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黎虎教授古稀纪念中国古代史论丛》,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论文篇目〕(札记、书评附)01 北魏前期禁卫武官制度考论——以史籍记载为中心,历史研究, 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探微,历史研究, 李唐出于赵郡李氏说,历史研究, 曹魏禁卫武官制度考论,汉学研究(台), 文成帝《南巡碑》所见北魏前期禁卫武官制度,民族研究, 西魏禁卫武官制度考论,民族研究, 南朝直閤将军制度考,中国史研究, 晋代禁卫武官制度考论,中国史研究, 北魏御史台政治职能考论,中国史研究, 领军将军与北魏政治,中国史研究, 北魏“中散”诸职考,中国史研究, “冯氏改革”说商榷,中国史研究, 领军将军与北齐政治,文史,,p128-14614 六官体制下的北周禁卫武官制度,文史, 南朝护军将军制度考,中华文史论丛,第79辑(2005),p197-22416 “中朝大驾卤簿”所反映的西晋禁卫武官制度,中华文史论丛,第59辑(1999),p73-9817 北魏前期的内侍、内行诸职,北大史学7(2000),p156-16418 禁卫军权与南朝政治,南京大学学报, 晋灭吴战争的决策探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南朝监局及其军权问题,文史哲, 东魏、北齐京畿大都督考,文史哲, 北魏后期的直閤将军与直卫诸职,文史哲, 南朝禁卫武官制度组织系统考,史学月刊, “八王之乱”与禁卫军权,史学月刊, 北朝中央护军制度考索,史学月刊, 禁卫军权与东晋政治,史学集刊, 汉魏之际政治与禁卫武官制度的变革,山东大学学报, 东魏北齐左右卫府制度考论,兰州大学学报, 北魏后期禁卫武官制度考论,兰州大学学报, 河西士人在北魏的政治境遇及其文化影响,兰州大学学报, 陇西李氏初论,兰州大学学报, 灵太后与元叉政变,兰州大学学报, 高肇专权与北魏宣武帝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兰州大学学报, 北魏孝文帝用人政策述论,兰州大学学报, 孝文帝的顾命大臣与宣武帝初年北魏政局,兰州大学学报, 关于“八王之乱”爆发原因若干问题考辨,兰州大学学报, 元嘉中期君相之争与禁卫军权,社会科学战线, 十六国五燕禁卫武官制度考,社会科学辑刊,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官、武官与禁卫武官释义,江海学刊, 南朝的石头城防务与领石头戍事,浙江学刊, 刘宋孝武帝朝政治与禁卫军权,浙江学刊, 南朝宋文帝朝政治与禁卫军权,求是学刊, 南朝卫尉及其职掌考述,南京社会科学, 十六国地方护军制度补正,西北史地, 关于北魏河西士人家族,西北史地, 北魏前期的北边防务及其与柔然的征战关系,西北史地, 北魏中后期的北边防务及其与柔然的和战关系,西北民族研究, 北魏孝文帝政治思想散论,北朝研究, 拓跋珪“元从二十一人考”,北朝研究, 北魏御史台制度的发展变化,北朝研究, 读高允《征士颂》论北魏神jia四年征士及其意义,北朝研究, 北魏孝文帝用人政策及其在改革中的作用,北朝研究, 北燕政治史四题,南都学坛, 北魏孝文帝时期统治阶级结构试探,邺城暨北朝史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 北魏太学与政治·文化,原学,第4辑,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p173-19656 北魏迁都后官贵之家在洛阳的居住里坊考,北朝研究第2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p25-3857 北朝都督制的演变与禁卫武官都督的形成,北朝研究第1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p1-1558 文成帝时期的北魏政治,《黎虎教授古稀纪念中国古代史论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p470-50159 北朝“五职”源流考,《北朝史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p184-19860 齐武帝遗诏与南齐中叶政治,《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p180-18861 御史大夫职掌辨,北京大学学报, 北魏孝文帝改革度量衡,辽宁大学学报, 十六国北朝文化区再认识,文史哲,, p10264 《魏书》勘误一则,中国史研究, 文献所见北魏都城洛阳的乡里,河洛史志, 《秦汉官制史稿》评介,史学史研究,、7967 《谥法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评介,新史学(台),6:2(1995),p203-210

考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王迅 《菏泽安丘崮堆龙山文化遗址》 《考古学年鉴》1985年,文物出版社。2、王迅 《简析<关于偃师商城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使用的逻辑方法》 《中原文物》 1986年1期。3、王迅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介绍》 《考古》1987年11期。4、邹衡 郅生龙 王迅 宋豫秦 《 菏泽安邱崮堆发掘简报》 《文物》1987年11期。5、王迅 《模糊数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考古与文物》1989年1期。6、王迅 《试论夏商时期东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2期 。7、王迅 《陶唐.土鼓.陶寺遗存》《中国文物报》1990年2月22日。8、王迅 《从商文化的分布看商都与商城》 《中原文物》1991年1期。9、王迅 《介绍〈考古学专题六讲〉》 《大学文科指导书目 历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10、王迅 《考古发掘工地上的选择与析疑》 《文物天地》1992年4期。11、王迅 《考古发掘工地上的选择与析疑》 《文物天地》1992年6期。12、王迅 《燕园聚珍》夏商周部分 文物出版社 1992年9月。13、王迅 《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4月第一次在考古学上划分了东夷、淮夷两大文化系统。为中国东方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作了基础性工作。14、王迅 《东夷·淮夷文化对日本古文化的影响》日本《创大アジア研究》第17号1996年3月论证了东夷、淮夷文化对日本古文化影响。15、王迅 《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考古与文物》 1997年第3期说明二里头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16、徐蕴(王迅) 《从先秦时期乐器看旋律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草原艺坛 1997年1期。17、李伯谦 王迅 《安徽省霍丘、六安、寿县考古调查试掘报告》《考古学研究》总第三期 科学出版社 1997年6月。18、王迅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三件商周青铜器与中国先秦时期蚕丝业》《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科学出版社 1998年4月论证了先秦时期蚕丝业的重要位置、发展概况和职业世袭集团的存在。19、王迅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品选(1998)》 夏商周藏品部分。科学出版社 1998年4月。20、王迅 《试论夏商时期东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 考古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4月。21、王迅 《腾蛇乘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6月结合考古学、民俗学材料,论述了古代蛇在古代的文化蕴含及其在文化传统中的表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推荐有关中文化思想的参考书.22、王迅 《兔寄明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11月考古学与民俗学材料相结合,论述兔与中国古代车马起源等问题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方面的投影。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推荐有关中文化思想的参考书.23、王迅 《鄂尔多斯猴子骑马青铜饰与〈西游记〉中弼马温的由来》《远望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年12月。24、王迅 《说龙》, 《中华文明之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1月。25、王迅 赵志军 〈Tiger Decoratiog on Early Bronzes〉,〈Orientations〉1999年 9期。本文后来收入东方杂志〈Orientations〉优秀论文集出版。26、王迅 《兔年的吉祥物》,《百科知识》1999年1期。27、王迅 《闲解〈红楼梦〉谜语》 中国文化报 1999年1月30日 第四版。28、王迅 《龙与龙舞》, 《中国龙文化与龙舞研讨会论文集》 重庆出版社 2000年8月。29、王迅 《中国青铜器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新探索》,《文化的馈赠》 考古学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8月。30、王迅 《中国早期文明兴衰的人地关系简论》第五章《海岱地区》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31、王迅 《长江流域青铜文化传统特征初探》,《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02年3月。32、王迅 《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夏文化论集》 文物出版社 2002年。33、王迅 《漫谈〈废墟与辉煌〉》,《中国艺术报》2000年11月3日,(艺术摄影专刊)第2版。34、王迅 关于《国宝回归 牵动人心》的发言 《北京青年报》2000年5月9日第19版。35、王迅 《壮美的古文明之旅》,《中华读书报》2001年7月25日。36、王迅 《五帝时代与夏代史迹的考古学观察》,《考古学研究》五,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37、王迅 《羊与中华文明》,《百科知识》2003年1期。38、王迅 《未年说羊》,《中国艺术报》2003年1月3日(中国收藏第一版)。39、王迅 《金鸡司晨---说鸡生肖》,《乙酉贺岁》 人民美术出版总社,2004年10月。40、王迅 《从商文化的分布看商都与商城》,郑州古都学会:《郑州商城发现50周年研究文集》2005年。41、王迅 〈苏鲁豫皖考古座谈会纪要〉发言部分 《文物研究》总第七期 1991年。42、王迅 《1998年鹤壁市、淇县晚商遗址考古调查报告》,《华夏考古》2006年1期。43、王迅 《20世纪夏商周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叁章七《早商青铜器研究》、42第肆章六《晚商青铜器研究》。 出版社,年月。44、王迅 《 中国文物图典-青铜器辞条》,辞典2003年出版。45、王迅 《研究考古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的数学方法---谈考古学文化场》,《温故知新—面向中国考古学的未来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46、王迅 《最早的珍珠项链和龙纹琉璃器》,《庆祝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全球化考古学的新前沿:明确中国的古代传统》 2008年5月。47、《诗三首》,《苗山报》1993年4月10日 第三版。48、《《英雄》传统有余 创新不足》(影评)《中国艺术报》2002年12月27日第4版。49、《中国人生活中的蛇》,《生活时报》1998年8月23日15版。50、《考古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51、《腾蛇乘雾》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3月。修订版。52、《兔寄明月》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3月。修订版。53、《河北临城补要村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 2008年2月29日,第2版。(与常怀颖、朱博雅)。

多年来主持了60多项古遗址和古墓葬的发掘。其中,主持发掘的庙子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上都遗址,已被国家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历年在国家级刊物和文集上发表研究报告和论文60余篇,约150万字。主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一、二辑,计235万字,翻译发表日文资料12万字,多篇论文和专著在内蒙古社联历届评选中获奖,在国内外考古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主要有: 1、《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2、《试论庙子沟文化》,《青果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3、《试论阿善文化》,《青果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4、《试论永兴店文化》,《文物》2000年9期。5、《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回顾》,《跨世纪的中国考古学》,文物出版社,2000年。6、《凉城崞县窑子墓地》,《考古学报》1989年12期。7、《正蓝旗羊群庙祭祀遗址及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8、《羊群庙出土石雕像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9、《元上都及周围地区的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9年1期。10、《内蒙古羊群庙石雕像与燕铁木儿家族祭祀地》,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宗教考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5月。11、《二里半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11辑,科学出版社,1998年。12、《寨子塔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已经出版和正在编撰出版的学术专著有6部:1、《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专题报告集。60万字,图版30幅,插图260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北京。2、《庙子沟与大坝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专著。分上、下两册,180万字,图版200幅,插图750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北京。3、《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专题报告研究文集。60万字,图版52幅,插图120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北京。4、《额济纳汉简》专题报告研究文集。40万字,彩色图版120幅,插图50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桂林。5、《元上都》专题报告研究文集。分上、下两册,80万字,图版355幅,插图540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6、《金斯太—锡林郭勒洞穴遗址发掘报告》专题报告集。50万字,图版80幅,插图200幅。科学出版社,待刊。 1、《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120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2、《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115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3、《草原文化》大型图录,任主编之一。15万字,图300幅。香港商务印书馆,1996年。4、《元上都》大型图录。任撰稿和摄影。1、5万字,彩图260幅。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古代史研究论文集

百家争鸣实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各自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解 释 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派别。另一种说法: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鸣:发表见解。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出 处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诸子百家: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诸子百家来自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百家争鸣的背景百家争鸣的阶级基础: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对于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有自已的见解和主张。百家争鸣的主体:战国时期,官府文化教育的局面打破了,属于知识分子阶层的“士”大量出现,由于出身、政治见解和思想方法的不同,他们分别依附于不同的阶级和社会集团,充当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代言人,士构成了百家争鸣的主体。百家争鸣的社会基础: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政治上不统一,就无法在文化上实行专制,各国的国君及贵族、官僚为壮大自己的势力,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士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合则留,不合则去”,有相对而言的自由,受政府干涉较少,使得各学派有发展的机会,有发表自己主张的场所。百家争鸣发启于春秋末年,兴盛于战国。百家争鸣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首先,社会大变革带来思想大解放。其次,王室的衰微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再次,社会交往的频繁、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最后,讲学风气的盛行,私学的兴起,使文化典籍广为传播,各种学说广为流传,形成了争鸣氛围。意义: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和保护新兴地主的中央集权制度,有积极意义。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P27-29: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动时期。“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运动打破了传统的生活和观念。过去的一切怎么看?需要人们回答。现在应该怎样生活?需要人们创造。历史的车轮要向哪里转动?需要人们预测。数不清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一句话,社会历史需要重新认识!百家争鸣便是历史变动在认识上的表现。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个原因是,各国的政治变革与相互竞争需要理论指导。当时每个诸侯都面临着如何解决内政与外交两大课题,都面临着生存与死亡的抉择。……斗争不仅是物质力的较量,同时也是智力的较量。……所以各国争着招揽人才,有的下令求贤,有的重金收买,百家的兴起正是适应了智力竞争。他们中的多数目的也很,那就是“干世主”。形成百家争鸣的再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政治空隙比较多,知识分子大有用武之地,可以自由驰骋。这并不是说当时有什么开明的政治制度,而是指诸侯国林立,便于知识分子在各国间迂回。“朝秦暮楚”不只是形容说客,对思想家也是适用的,著名的思想家几乎都周游列国,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各国抢着招纳智囊,知识分子的地位也较高。“礼贤下士”虽非君主的本意,而是出于需要,士人“分庭抗礼”也常常使君主恼火,但是君主为了谋求方略而不得不容忍。……他们著书立说虽然是为了“干世主”,但大多数人是企图用自己的学说改造君主,而不是一味阿谀奉承,取悦于君。从平面上看百家相争,很有点民主气氛,但是如果分析一下每家的思想实质,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人在政治上都鼓吹君主专制,思想上都要求罢黜他说,独尊己见,争着搞自己设计的君主专制主义。因此,百家争鸣的实际结果不可能促进政治走向民主、思想走向自由,只能是汇集成一股强大力量,促进君主专制主义的完善和强化。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把握百家的政治归宿。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37页三一至三二:古代政治思想之兴盛,实以先秦时代为最。先秦时代实为中国政治思想之发达时期。盖自春秋、战国以还,学术勃兴,百家争鸣,思想学说,罔不归宿于政治。晚周战国时代正社会经济组织,根本变动之时,牵连及于社会一切之关系,实为一空前时代。思想家受此影响,对于学术上乃为空前之建设。其发达之原因,有可得而言者:先秦时代一方为中国社会变动最剧之时代,上至国土政治,下及人心风俗,皆与前此截然划一鸿沟。他方面又为各民族接触频繁之时代,原始诸夏民族思想,因政治进化最早,故发展较为完备。而儒墨两家之思想即发源于诸夏民族重实践之民族性。与此相反者,则有道家与阴阳家两派,其源则均出于东夷民族之思想,因之各种思想系统彼此竞争雄长;加之,周室既衰,其所余虚文仪式之陈言,不足以范围一世之人心,遂有河出伏流一泻千里之概。其次,自春秋之末,以至战国,兼并盛行,列国之竞争最剧,相率以登进人材,扩张国势为务。其雄鸷之主,知仅恃贵族不足以豪于天下,故敬礼处士,招致客卿。自是阀阅之阶级一破,前此为贵族世官所垄断之学问,一举而散诸民间,言论思想之自由,至是而极矣。在政治方面,贵族政治之崩坏,实为当时大势之所趋,周之一代,实贵族政治之时代也。周制以家为国,而宗法制度,实为其政治之基础。王室与诸侯之关系,赖以维系;诸侯与其境内诸侯之关系亦赖之,乃至国中一切大小团体所以相维持相固结者皆赖之,周代群治,悉以此为中心。逮至战国而社会风潮大变,上古之政治及社会制度乃根本上发生变化。因政权之聚散,而影响于学术思想者至巨,各派政治思想乃纷然并起。又西周学在王官,故贵族中人,即为知识阶级;至春秋之际,王官失守,散在四方。加以孔老讲学,平民读书之机会益多,贵族不能专知识阶级之利,思想尤易发展。钱穆:谢扶雅《中国政治思想史纲》序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思想界初发奇采,而其时已开士人预政之门。自秦以下,中国正式有士人政府之组织。肖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页五六:故就孔子之行事论,其最大之成就为根据旧闻,树立一士君子仕进致用之学术,复以此学术授之平民,而培养一以知识德能为主之新统治阶级。然其所以能如此者,虽由其本人之敏求天纵,半亦由时代之影响。敬非时机成熟,虽有至理名言,其谁能领悟而接受。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卒于哀公十六年,正当春秋之末叶,由封建天下转入专制天下过渡时代之初期。周礼已废而未泯,阶级方坏而犹著。孔子身受旧社会之薰陶,又于旧制度中发现新意义,即欲以其所发现者为改善及复兴旧秩序之具。然当时之公族世卿既未必能用其言,遂传其术于平民,使其学成者出仕公卿,取得致用之机会。当时必有平民之子弟欲自拔于畎亩市进之中而未得其途者,得孔子之施教,自踊跃以赴之。故孔子学术之主要内容为政理与治术。其行道之方法为教学,其目的则为从政。页五七:就荡平阶级之功言,孔子不啻陈涉吴广之发难,而首享其成者反为商、韩、苏、张“异端”“邪说”之流亚。汪大华《中国政治思想史论丛》,帕米尔书店,1969年初版,1982年再版页三七:孔子教学以六艺,六艺原是士人从政干禄的本领:知书数可以为冢宰,知礼乐可以为小相,习射御可以为将士。所以,他所教出来的弟子,多有从政的技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都有哪些学派?派别创始人或者主要人物儒家孔丘道家李耳墨家墨翟法家李悝名家惠施兵家孙膑阴阳家邹衍纵横家苏秦杂家吕不韦农家许行小说家屈原除了这些以外的,就都不太著名,故人们都称做“九流”,三教九流从此而来在春秋战国数百个诸侯国家兵戎相见、弱肉强食之际,却出现了道家、儒家、兵家、墨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等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左传》、《春秋》等详尽记载当时历史的著作也相继诞生。这场“百家争鸣”的壮观场面比欧洲的文艺复兴早了将近2000年。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的百家争鸣。其内容包括:1、“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学术下到民间,形成诸子百家;2、百家争鸣从鲁国儒墨显学之争,到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3、以儒家向法家转化为特点的魏的西河之学;4、以属楚文化的陈、宋为中心的老庄学派为道家的右翼;5、齐稷下学宫的黄老之学则是道家的左翼;兼容并包的稷下之学,使百家争鸣发展到高潮,其中有田齐法家、阴阳家、兵家、名家等;在争鸣中各家也相互影响,6、《吕氏春秋》的杂家之学,反映了百家趋于融合;秦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端。春秋战国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革,阶级关系有很大的变动。春秋中后期,随着奴隶制的破坏,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渐形成。到战国时期,这两个阶级便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两个对抗阶级。但奴隶主阶级还存在,大量官私奴隶也仍然存在。个体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城镇有相当大的数量。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过去的“官学”变成了私学,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多起来。他们分属各阶级各阶层,以“士”的身份出现,对于天文、地理、数学等各种学术问题争论不休,对于政治制度,更是各有主张。形成了“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其著作。《汉书·艺文志》说:“诸子百八十九家”,取其成数叫“诸子百家”。主要的有老子、孔子、墨子、杨朱、许行、商鞅、申不害、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惠施、公孙龙、田骈、慎到、宋鈃、尹文、关尹、邹衍、张仪、苏秦、吕不韦、孙武、吴起、孙膑、尉缭等。对“诸子百家”,战国时期的《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记载。古代的历史学家,如西汉初期的司马谈认为,“诸子百家”主要是指“阴阳”、“儒”、“墨”、“法”、“名”、“道”六家。西汉末年的刘歆和东汉的班固则认为主要是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有时又略去“小说家”,认为“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传统百家争鸣研究对百家的划分,无论是在标准上还是在对百家的具体说法上,都欠妥。百家争鸣实质上是我国古代各学派因政治思想上的分岐而展开的学术论争。百家的划分应以政治思想为标准。百家应划为德、礼、法、儒、孝、墨、术、义、绝对平等观、无君论等十家。百家争鸣的性质是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向统一中央集权制的过渡。百家争鸣始于春秋后期孔子创办私学,迄于汉武帝采纳田蚡的“绌抑黄老,崇尚儒学”。探索百家争鸣时不要忽略百家合流。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它上承夏、商、周三代学术,下开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两千多年的思想先河。科学地认识百家争鸣,不仅对深入研究百家争鸣本身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传统文化的反思也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至今理论界对百家争鸣的看法,无论是在对百家争鸣之百家的划分上,还是在对百家争鸣的性质、起迄点等问题上,都存在严重问题。本文不想对此谈新看法。百家的科学划分之我见即然百家的划分应以政治思想为标准,那么从政治思想出发,笔者认为,百家争鸣之百家大致可划分为儒、孝、德、礼、法、墨、术、义、绝对平等观、无君论等十家。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孟子,他将孔子的仁正式完善成了“仁政”,“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二者的代表性文献分别是《论语》和《孟子》。孝家:其代表性文献是无名氏之《孝经》。《孝经》的中心思想是“孝政”,即“以孝治天下”。过去,理论界有人认为《孝经》是一般讲究伦理孝道的著作,不确。德家:原是西周初期的政治思想,后在西周末期至东周其内涵受到了根本性的改造。东周初期,如臧哀伯有著名的《德论》(5)可证;战国时期问世的《德道经》、《庄子》是其代表性的文献。礼家:是萌芽于西周后期并在东周中前期广为流行的一种政治思想。东周时期的一些著名政治家如管仲、子犯、曹刿、子产、晏子等都崇尚礼治,特别是子产和晏子,还分别有著名的《礼论》(6)。战国后期,以礼为思想核心的重要代表是荀子。法家:是春秋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政治思想。最先萌芽于郑,创始人是邓析,第一个“铸刑书”的是子产(子产前期是礼家,后期转向了法家),继之是晋范宣子、赵鞅等的“铸刑鼎”。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代表是慎到,其代表作是《慎子》;后无名氏之《经法》亦属法家文献等。过去,理论界认为《经法》是道家著作,这是从哲学上着眼的,不确。墨家: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墨翟,其思想核心是“义”。过去,理论界有人认为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爱”,根据不充分。术家:创始人是申不害,其思想核心是术,其代表作是《申子》。过去,理论界认为申子属法家,不确。申子自己宣称其学术思想是“术”,秦汉人一直都说“申子之术”。义家:创始人是韩非。韩非的“义”与墨子的“义”区别在哪里?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墨子的“义”包含经济利益,如《墨子·经上》说:“义者,利也。”韩非的“义”则完全排斥利。义家的代表作有《韩非子》、《公羊春秋》等。(7)绝对平等观:创始人是许行。《孟子·滕文公上》载:许行认为,国君要与人民绝对平等,“先耕后食,先织后衣”,并取消商品经济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绝对平等观。无君论:创始人是吴虑。《墨子·鲁问》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自比于舜”就是“我即国君”,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无政府主义。但用中国古代的语言表述,应为“无君论”。以上十家,严格说来,可归为八家。因为“孝”可并入儒家,“义”可并入术家。“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萌芽于孔子,完善于《孝经》,《孝经》以孔子为先师,其基本思想体系又与“仁”极接近,故可认为“孝”是儒家的思想分支。“义”的创始人是韩非,过去理论界认为他是法家,或法、术、势集大成者。其实,韩非虽有法家思想,但也有术家思想,他本人认为术大于法,所以韩非思想的基本倾向应是“术”,即属申子术家。而且,韩非的“义”,原则上是对“术”的脱胎换骨的改造,故可认为“义”是术家的思想分支。过去,理论界认为百家争鸣迄于秦统一,值得商榷。秦的统一,虽实现了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向郡县制的过渡,但这一过渡是失败的,未能使中国古代统一中央集权制进入稳定态。秦亡后,项羽、刘邦都先后恢复了分封制。而且,秦的“焚书坑儒”也不是解决思想问题的有效方式。在汉初,思想界又重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如陆贾著《新书》;贾谊、王臧、赵绾都先后试图通过“兴礼乐”来改制;晁错以“术”削藩;辕固生以儒反“黄老”;董仲舒则以“春秋大义”来呼唤“大一统”;文帝“广游学”,置《孝经》、《孟子》、《尔雅》等博士。一时间再次百花齐放,虽未有新思想的提出,但亦属百家争鸣性质。汉初百家争鸣的复起,是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再次向统一中央集权制过渡的舆论准备。因此,将百家争鸣的终点定在秦统一说不过去。七、百家争鸣过程中的百家合流过去,理论界在探讨百家争鸣时,大都眼于百家争鸣,很少谈及百家合流,这种研究方法亦欠妥。百家合流是百家争鸣的一个组成部分。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已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如荀子,虽以礼为思想核心,但也重法与推崇孔子,以致有人将其当做法家,还有人将其当做儒家。就是说,百家争鸣的争鸣是有保留的克服,争鸣中有吸收,吸收是为了更好地争鸣。百家争鸣本身也说明,争鸣各家在学术上都有片面性,它们只有相互吸收,才能做到互补,并使自己的学说趋于完善。如墨子在回答程子的“非儒,何故称于孔子也”时,说:“是亦当而不可易者也。今鸟闻热旱之忧则高,鱼闻热旱之忧则下,当此虽禹汤为之谋,必不能易矣。鸟鱼可谓愚矣,禹汤犹云因焉。今翟曾无称于孔子乎?”(13)百家合流是百家争鸣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百家争鸣在前期和中期,主要表现为争鸣,后期则主要表现为合流。如战国后期两个官办学术中心,齐国的“稷下”与秦国的“吕不韦门客集团”,他们的学术活动,搞的基本都是百家合流。稷下学派的代表作是《管子》,其中既有德家思想,也有礼家思想,还有法家思想等,但是以“礼治”为主;吕不韦门客集团的代表作是《吕氏春秋》其中包含的学术思想更杂:德、礼、法、术、孝、义等均有,以致有人将其误为杂家。其实,这是对其占主导地位的思想缺乏认识的缘故,杂家根本就不存在。《吕氏春秋》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德”,其余均起辅助作用。百家合流的形式,一是理论上的合流,二是实践上的合流。理论上的合流,礼、德、术等三家做得比较好。礼家,如前引《荀子》、《管子》;德家,如前引《吕氏春秋》;术家,如前引《公羊春秋》、《春秋繁露》等。儒家做得较差,但儒家将《五经》及各《传》都纳入到了其经典之中,这样内容也较丰富,基本上也包括了礼、德、术、义等思想。实践上的合流,主要指当时的统治者们出于自身的需要,同时立几种思想不同的著作为经,作为治国的主导以及辅助思想。如汉初的“黄老之治”,曾立法家的《经法》、《称》、《道原》、《十大经》和老子的《德道经》等为经;武帝时期,置《五经》博士,合《论语》、《孝经》为《七经》等,这些都是在实践上的百家合流。百家合流在百家争鸣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争鸣只是探讨问题,合流才是向解决问题迈进,只有百家的有机合流,才是最后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秦之所以没能最后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并结束百家争鸣,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用“焚书坑儒”来拒绝百家合流,绝对以申、商、韩的术家思想治国,致使其走向了灭亡。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关健,就是结合实际进行百家合流。如武帝:在政治思想上虽突出儒家的孝,但其余《六经》均起辅助作用;体制上的双轨制,既吸收了术家的郡县制,也未完全抛弃德、儒、礼、法、孝等家的分封制;主父偃的“推恩令”,既有儒家的仁孝思想,也包含了术家的“术”、“义”等理论;经济上的重农抑商,既有儒、法、德、礼等家的重农重商,也未完全抛弃术家的“诈农灭商”;意识形态上,既有儒、法、德、礼等家的思想自由,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术家的思想禁锢;教育风化上,既有儒家的兴学办校,也有术家的“以吏为师”,如用“举孝廉”与“选三老”为民做表率等。这和秦代在政治上只以申、商、韩术家思想治国,体制上绝对行郡县,经济上诈农灭商,思想上搞专制,教育上“以吏为师”等截然不同。由此可见,要想解决中国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没有百家的有机合流,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的。

再考赤壁之战[摘要]尹韵公先生曾发表《赤壁之战辨》,从参战兵力、时间以及孙权战后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等方面来证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此等种种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关键词]赤壁之战;兵力;曹操尹韵公先生于1981年3月31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了《赤壁之战辨》,该文认为《资治通鉴》记载的赤壁之战是司马光的歪曲和渲染,赤壁之战是曹操用轻骑五千打的一场遭遇战,并非大战。尹文中说:“曹军五千轻骑在长阪击败刘备后,继续南下,直趋江陵,缴获了大量作战物资。于是乘船东下,不期在赤壁突然同数量上占优势的孙刘联军相遇了,发生了赤壁之战。由此可见,这次战争是在紧迫的时间内发生的,古代交通运输困难,曹操纵有天大的军事才能,也无力完成一次大规模的军事结集。这就从时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大战的可能性。”尹先生还从孙权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来说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尹先生的文章引发了史学界对赤壁之战各方面问题的再探讨,时至今日,其探讨还在进行。笔者以绵薄之力,试举几例谨与尹先生商榷。一曹操一方参战兵力数量是轻骑五千吗?为说明赤壁之战的规模,须先搞清楚曹操在赤壁战前的兵力数量。在史料可信度较大的东晋以前的早期史料中,涉及曹操赤壁战前兵力数量的有如下几处: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西晋材料、东晋袁宏《后汉纪》等。《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记载了西晋陆机如下所言:“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旅,虎步原隰。”可见,西晋陆机认为曹操在赤壁战前的兵力数量多达“百万”。有类似说法的还有诸葛亮,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又,《三国志·周瑜传》载黄盖与曹操的信中说:“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由此看来,曹操统一北方后已拥兵百万,是当时比较通行的说法。当然,曹操是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赤壁之战中去的。赤壁之战临近之时,曹操在给孙权君臣的劝降书中言:“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曹操的劝降书带有战争讹诈的性质,所谓水军八十万参战不足为信。但赤壁之战来临前夕对于曹操可能的参战人数,周瑜曾这样分析:“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按照周瑜的说法,曹操一方投入的兵力数量可能是十五六万,再加上俘虏刘表的降军七八万,总共是二十三四万。再者,大战将至,当时江东的头面人物,听到曹操几乎不战而定荆州,即将顺流而下的消息,大多“闻之皆恐”(《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望风畏惧”(《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纷纷主张投降,就连长期追随孙坚、孙策征战的孙贲(孙坚之侄)也准备采取单独行动:“遣子入质”(《三国志·吴书·朱治传》)。从周瑜的分析和战前的气氛可以预见,曹操大军将至,将要到来的战役会是一场大战。战争期间的兵力数量历来都是军事机密,连参战对手也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猜测,但战后就成了公开的秘密。陈寿《三国志》所载有关曹操兵力数量的记载,虽稍有差异,但并不矛盾。《周瑜传》:“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诸葛恪传》:“近者刘景升在荆州,有众十万,财谷如山……北方都定之后,操率三十万众来向荆州。”刘表原有十万兵马,减去在刘备、刘琦控制下的两万余名,投降曹操的约为七八万人马。至于曹操率领南下的北方军队数量,学者卢弼认为陈寿所记的诸葛恪语“三十万众”较为可靠,卢弼说:“八十万众,夸辞耳,《诸葛恪传》云操率三十万众可证,亦以三十万为近是”。[1](P897)因为战后兵力数量逐渐成为公开的秘密,尤其是参战的人数,规模达到几十万人的赤壁之战。三十多年过去了,物换星移,曹魏政权已处在司马氏的控制之下,江东三万人参加的赤壁之战也已经成为吴国颇为自豪的日常谈资,由不得诸葛恪一人信口开河。台湾林瑞翰主编的《魏晋南北朝史》也认为赤壁之战曹操所投入的军队数量是“三四十万”。[2](P38)所以,尹韵公先生认为赤壁之战是曹操用轻骑五千打的一场遭遇战,这是值得商榷的。二从作战时间来看,尹文认为曹操九月占领江陵之后,即率军东下与孙刘联军作战,“从时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之战的可能性”。这也是值得商榷的。至于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最早记载的是蜀末晋初陈寿(233~279年)陈寿的《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十三年)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篙、邓义等。益州牧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台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救合肥。权闻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东晋袁宏(328~376年)的《后汉纪》记载:“冬十月癸未,日有蚀之。十二月壬午,征前将军马腾为卫尉。是月,曹操与周瑜战于赤壁,操师大败。”[3](P843)可见《三国志》、《后汉纪》都将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标明为“十二月”。后来,范晔(398~445年)将赤壁之战系于该年“冬十月癸未朔”之后、“十四年”之前(《后汉书·孝献帝纪》),《资治通鉴》又进一步将时间框定于十二月之前。[4](PP2087~2094)陈寿生于赤壁之战后二十五年,关于赤壁之战的发生时间,《三国志》无疑是现存最早的原始史料。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过:“鉴别间接史料,其第一步自当仍以年代为标准。年代愈早者,则其可信据之程度愈强。何则?彼所见之直接史料多,而后人所见者少也。”[5](P99)从史料的可靠性来说,《三国志》、《后汉纪》的“十二月”说,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战前周瑜向孙权请求出兵时,谈到当时季节气候,“又今盛寒,马无蒿草”。南方地暖,所谓“盛寒”一般出现在入冬之后。据湖南长沙自然历:初冬的日平均气温<10℃—5℃,平均日期是11月27日至12月24日;仲冬(长沙无季冬)的日平均气温<5℃—3℃,平均日期是12月25日至1月31日。湖北鄂州市的自然历是:初冬的日平均气温<10℃—6℃,平均日期是11月29至12月18日;季冬(鄂州无仲冬)的日平均气温<6℃—0℃以下,平均日期是12月19日至1月31日。据《中华两千年历书》,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为农历戊子年,闰十二月。农历十月对应的公历时间是10月27日至11月25日。据长沙自然历:初秋10月6日至11月8日,日平均气温<19℃—15℃;仲秋11月9日至11月26日,日平均气温<15℃—10℃。鄂州市自然历是:初秋10月20日至11月26日,日平均气温<19℃—16℃;仲秋10月27日至11月11日,日平均气温<16℃—13℃;季秋11月12日至11月28日,日平均气温<13℃—10℃。芜湖自然历:初秋10月5日至10月24日,日平均气温在<19℃—16℃;仲秋10月25日至11月9日,日平均气温<16℃—13℃;季秋11月10日至11月21日,日平均气温<13℃—10℃。孙权当时驻军柴桑(今九江),气候应该与上述地区相近。可见该年10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未进入“盛寒”季节。又据《中华两千年历书》,公元208年11月27日为农历十一月初二,11月29日为农历十一月初四, 12月19日为农历十一月廿四, 11月25日为农历十二月初一。战争发生在“盛寒”开始之后,应该说已经进入长沙的仲冬、鄂州的季冬,即农历十一月廿四以后。[6](P70)即使将汉末三国“年平均气温大约比现在低1℃—2℃”的因素考虑在内,[7](P21)发生在“盛寒”时节的赤壁之战也不可能发生在当年农历十月,因为当时长江中游,尚处于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更不用说发生在九月了。三尹文认为孙权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果真如此吗?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建安十三年(208年),而吴国最高统帅孙权的官职直到建安十三年(209年)才为车骑将军、徐州牧,《三国志·吴主传》载:“(建安)十四年,……权以瑜为南郡太守。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显然,孙权所提拔的参战将领,无论功劳再大,自然是不能超过他自己的职位———车骑将军、徐州牧。所以,对于孙权对立功将领所提拔的职位不高就认为是奖励很轻,显然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参战立功的将领均得到重大升赏,孙权对他们的恩遇和评价是很高的。周瑜攻下南郡,战事才算结束。周瑜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食邑四县。孙权赞扬周瑜:“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后来,孙权称帝后,又对公卿说:“孤非周公瑾,不帝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至于鲁肃,“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孙权特持鞍下马相迎。至于陈普,赤壁之战,陈普“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于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拜普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陈普拜偏将军,领江夏太守,食邑四县。而且,孙权对周瑜、陈普二人给予了特别的关爱,“(周瑜)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陈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其余诸位将领,黄盖升拜武锋中郎将,凌统迁校尉,吕范拜偏将军,等等,不一一赘述。综上所述,尹韵公先生在《赤壁之战辨》一文中,从参战兵力、时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大战的可能性,以及从孙权战后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等方面来证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此等种种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所以,在探讨历史问题时,应论之有据,要凭据历史记载,凭据考证和事实。[参考文献][1]卢弼.三国志集结[M].北京:中华书局, 1982.[2]林瑞翰.魏晋南北朝史[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0.[3]周天游.后汉纪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 1965.[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6]《中华两千年历书》编写组.中华两千年历书[Z].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4.[7]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 1972, (2).

雕镌天花乱坠的世界 辛德勇 2011-3-23所谓“天凤三年鄣郡都尉”砖铭文与秦“故鄣郡”的名称以及莽汉之际的年号问题(上) 辛德勇 2011-3-7题天一阁旧藏明刻本《天台集》 辛德勇 2011-1-13补谈所谓“匆匆不暇草书” 辛德勇 2010-12-8金匮石室与残砖断瓦 辛德勇 2010-11-17唤起废墟遗址中酣睡的文化性灵 荣新江 2010-11-15关于契丹小字《耶律糺里墓志铭》的若干问题 刘浦江 2010-10-12祖宗之法:再论宋太祖誓约及誓碑 刘浦江 2010-10-12说阜昌石刻《禹迹图》与《华夷图》 辛德勇 2010-8-24掩映之间——宋代尚书内省管窥 Deng Xiaonan 2010-5-21出土材料与唐宋女性研究 Deng Xiaonan 2010-5-21The Soviet Impact on Gender Equality in China in the 1950s' Zang Jian 2010-5-7Further Remarks Sogdian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Rong Xinjiang 2010-5-7Newly discovered Chinese-Khotanese Bilingual Tallies Rong Xinjiang 2010-5-7On the Dating of the Khotanese Documents from the Area of Khotan Zhang Guangda and Rong Xinjiang 2010-5-7The Name of the So-callde Tumshuqese Langguage Rong Xinjiang 2010-5-7草原地带の突厥石人から见た东西文化交流 Wang Xiaofu 2010-5-7近世以後における中国都市形态史研究 Li Xiaocong 2010-5-7The end of the Five Virtues theory:Changes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in China since the Song Dynasty Liu Pujiang 2010-5-7契丹名、字研究——文化人类学の视点からみた父子连名制 Liu Pujiang 2010-5-7近年における北京吴简研讨班の主要成果につぃて Luo Xin 2010-5-7中国古地図の再会——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図の整理と考察 Li Xiaocong 2010-5-7拝火教と突厥の盛衰 Wang Xiaofu 2010-5-7日本の人文学杂感――中国史研究を中心として Deng Xiaonan 2010-5-7多面的な政治业绩と调查宋代の情报处理システム Deng Xiaonan 2010-5-7考古资料と唐宋女性史研究――唐代西北と宋代华北を事例として Deng Xiaonan 2010-5-14TheAncestors' Family Instructions:Authority and Sovereignty in Song China Deng Xiaonan 2010-5-7白江口の战いに関する历史的地名の考证 Wang Xiaofu 2010-5-7靺鞨、女真逓兴述论——渤海国を中心として Wang Xiaofu 2010-5-7Chinese maps in the Collections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Li Xiaocong 2010-5-7Women Returning Home-A Topic of Chinese Women’s Liberation Zang Jian 2010-5-7Autorite imperiale et gouvernement dans la Chine medievale Deng Xiaonan 2010-5-10Women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in Song China Zang Jian 2010-5-7Women in Turfan during the Sixth to Eighth Centuries: A Look at their Activities outside the Home Deng Xiaonan 2010-5-10论细柳仓与澄邑仓 辛德勇 2010-3-25越王勾践徙都琅邪事析义 辛德勇 2010-3-22隋大兴城坊考稿 辛德勇 2010-1-22述钱塘汪氏自存本振绮堂重刻《湖船录》 辛德勇 2010-1-21一时故实,百年蓍龟 辛德勇关于《水经注图》 辛德勇契丹开国年代问题——立足于史源学的考察 刘浦江穷尽·旁通·预流:辽金史研究的困厄与出路 刘浦江《汉书》赵佗“处粤四十九年”说订讹 辛德勇题嘉庆初刻两卷本黄钺《壹斋集》 辛德勇十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形态与结构演进之研究 李孝聪论《两京新记》在中国古代城市文献编述史上的意义 辛德勇创新与因循:从“祖宗之法”看宋代政治基调 邓小南永远的挑战:略谈历史研究中的材料与议题 邓小南“真吏”新解 罗新吉木萨尔二工河古突厥文刻铭的调查与思考 罗新由草原突厥石人看东西文化交流 王小甫蒙古崛兴与政治文化 王小甫王化与山险——中古早期南方诸蛮历史命运之概观 罗新题孙人和旧藏初印本《禹贡本义》 辛德勇记百万塔陀罗尼清末传入中国的一条史料 辛德勇从《西教纪略》到《教务纪略》 辛德勇太原的异名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辛德勇汉“元朔五年弩”鐖郭铭文述疑 辛德勇重谈中国古代以年号纪年的启用时间 辛德勇“访闻”与“体量”:宋廷考察地方的路径举例 邓小南《契丹地理之图》考略 刘浦江西汉宗室绝国考 陈苏镇新出吐鲁番文书所见唐龙朔年间哥逻禄部落破散问题 荣新江吐鲁番新出送使文书与阚氏高昌王国的郡县城镇 荣新江吐鲁番新出《前秦建元二十年籍》研究 荣新江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概说 荣新江浅议宋人子嗣观念变化及对妇女生活的影响 臧健张芝“匆匆不暇草书”本义辨说 辛德勇谭其骧先生写给我的一封信 辛德勇隋唐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说“借书一痴,还书一痴” 辛德勇跋绍良先生所藏元王氏《直说素书》 辛德勇《绍良书话》序言 辛德勇谈传言所说晚近存世金刻本《旧五代史》乃绝无其事 辛德勇论阙特勤之阙 罗新中韩关系视野下的《三国史记》撰作 王小甫19世纪后半期以来清朝学者编绘历史地图的主要成就 辛德勇导向的确立——兼谈宋初“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 邓小南苏联对中国性别平等的影响 臧健两汉之际的谶纬与《公羊》学 陈苏镇记我买过的几部影印本古籍 辛德勇跋绍良先生旧藏无著盦辑校《草窗词》 辛德勇读《隋代墓志铭汇考》 辛德勇漫谈丛书零本的收藏 辛德勇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黄永年先生与古文献研究 辛德勇《孙吴政区地理研究》序言 辛德勇再谈“东丹国”国号问题 刘浦江默室求深,备其宣导 辛德勇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 辛德勇《王重民向达先生所摄敦煌西域文献照片合集》序 荣新江池田温《敦煌文书的世界》序 荣新江北魏太武帝的鲜卑本名 罗新汉初侯国隶属关系考 陈苏镇“祖宗故事”与宋代的《宝训》、《圣政》 邓小南新罗北界与唐朝辽东 王小甫金中都“永安”考 刘浦江清代城镇街头的公众文字信息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 辛德勇唐人模勒元白诗非雕版印刷说 辛德勇释《南史·宋本纪》之“禾绢闭眼诺” 辛德勇显曲江风度 见武溪风采 辛德勇上古史地研究二题 辛德勇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 张希清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 阎步克“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 刘浦江汉文帝“易侯邑”及“令列侯之国”考辨 陈苏镇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邓小南柔然官制续考 罗新拜火教与突厥兴衰——以古代突厥斗战神研究为中心 王小甫收养:一个不可忽略的人口与社会问题——宋元民间收养习俗异同初探 臧健阚氏高昌王国与柔然、西域的关系 荣新江孔道与平台:杀虎口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李孝聪肃慎辛氏箧存稀见明人别集题录 辛德勇 中国对瑞典国最早的全面记述——述清末写本《瑞典国记略》之历史由来 辛德勇 《冥报记》报应故事中的隋唐西京影像 辛德勇 准望释义——兼谈裴秀制图诸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谓沈括制图六体问题 辛德勇 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 谭其骧 花冤大头钱买书读 辛德勇 《澶渊之盟新论》前言 张希清 《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前言 张希清 黄永年先生教我读书买书 辛德勇 《周礼》地域职官训释——附论上古时期王官之学中的地理学体系 辛德勇 在老师身边读书的日子里 辛德勇 两汉州制新考 辛德勇 落伍的一年 辛德勇西汉关中龙首渠所灌溉之“卤地”抑或“恶地”与合理对待传世文献问题 辛德勇咸丰九修《毘陵徐氏宗谱》与中国古代的铜活字印本问题 辛德勇以五原郡的始设时间为例述吕祖谦之历史考辨 辛德勇一份有关《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学术史料——史念海《述<中国疆域沿革史>书》汉长安城的兴建与变迁 辛德勇我与绍良先生的书缘 辛德勇《中国考试通史》(宋辽金元卷)后记 张希清《中国考试通史》(宋辽金元卷)序言 张希清中国考试通史第二卷(宋辽金元)目录 张希清《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三卷(宋)简明目录 张希清“无情如造化 至公如权衡”——宋代科举封弥誊录制度述论 张希清“清、慎、勤”——为官第一箴言 张希清历史上的包公 张希清斯波义信先生北京大学座谈记录西汉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北宋西北战区粮食补给地理研究》序言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下) 辛德勇河山集提要 辛德勇《靖逆记》原本判别 辛德勇《两京新记辑校》前言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 辛德勇在书市的最后一个秋日里 辛德勇钱泳《记事珠》稿本经眼识略 辛德勇五德终始说之终结 刘浦江关于金朝开国史的真实性质疑 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 刘浦江中国古典目录学中史部之演化轨迹述略 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的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的战略地位 辛德勇秦汉直道研究与直道遗迹的历史价值 辛德勇《三辅黄图校释》后述 辛德勇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 阎步克汉武帝徙民会稽史事证释 辛德勇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并论秦始皇万里长城西段走向以及长城之起源诸问题 辛德勇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 阎步克西魏北周军号散官双授制度述论 阎步克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题 罗新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阎步克北朝墓志丛札(一) 罗新北魏直勤考 阎步克墨山国之路 罗新从可汗号到皇帝尊号 罗新北大与敦煌学 荣新江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荣新江从撒马尔干到长安——中古时期粟特人的迁徙与入居 荣新江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的关系 王小甫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以北宋时期为中心 邓小南试析北宋初期的枢密院及其长官人选 邓小南关于“道理最大”——兼谈宋人对于“祖宗”形象的塑造 邓小南走向再造:试谈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 邓小南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 刘浦江辽朝“横帐”考 刘浦江辽朝国号考释 刘浦江河北境内的古地道遗迹与宋辽金时代的战事 刘浦江女真的汉化道路与大金帝国的覆亡 刘浦江金代捺钵研究 刘浦江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辛德勇记南明刻本《西曹秋思》——并发黄道周弹劾杨嗣昌事件之覆 辛德勇

历史考古学论文题目

论文的标准格式模板要包含题目、论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引言或序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注释、附录这八个部分的内容。题目应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论文摘要应当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及结论,尽可能保留论文的基本信息,关键词需要反映论文主旨。

目录是论文的提纲和每一部分的标题,要将相应的页码标注清楚。引言或序言应该包括论文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需要内容详实,论证有据。结论要求明确完整,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新见解。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注释要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规范及其作用,为了反映文章的科学依据、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

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致谢,一项科研成果或技术创新,往往不是独自一人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许多论文的末尾都列有"致谢"。主要对论文完成期间得到的帮助表示感谢,这是学术界谦逊和有礼貌的一种表现。

试论利用考古学资料研究百越民族史的相关问题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10-22 15:53:00 ] 作者:杨杰 编辑:studa090420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是百越民族史研究的兴盛时期。在当时和其后的研究中,出现了使用材料杂芜、牵强附会和过分强调考古学资料的两种倾向。考古学文化与古代族属研究关系密切,但不能简单地在二者之间画等号。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层次性。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古代物质文化史与其所处社会形态并无必然联系。 论文关键词:考古学;百越;民族史;研究 百越作为我国古代早期历史上的一支重要民族群体,曾长久地活跃于祖国南方的大地上。他们是当地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与比之更早的当地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发展渊源关系。 关于百越民族的情况,在先秦时期就见诸文献记载。正史《史记》、《汉书》等也都有所叙述。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专著或章节也记述了越族的历史情况。这些记载是后人了解和研究越人历史的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但由于百越地处南部一隅,社会发展水平又长期落后于中原地区,因而古代文献记载既简略又带有歧视性,百越的历史始终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学科领域的成果令人瞩目,对百越民族史的研究也甚为活跃,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一个高潮。《百越民族史》、《百越民族文化》一、《百越源流史》•等是其中的代表性论著。 《百越民族史》是建国后研究百越民族史的第一部专著。全书共分l3章,分别论述了百越的名称、分布、来源、文化特征、社会经济、社会性质、民族关系以及百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附有《百越大事年表》,已故著名民族学家翁独健先生为之作序。 《百越民族文化》是同一作者群体在《百越民族史》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写成的,两本书并无本质区别。何光岳撰写的《越源流史》是于l989年底出版的,主要依据文献记载并结合其他方面的资料写成。在20世纪80年代还多次召开关于百越民族史研究的全国性会议,并出版有《百越民族史论集》、《百越民族史论丛》、《百越史论集》、《百越史研究》、《百越民族研究》等论文集。 《百越民族史》等一批论及百越史的专著尽管已经出版20多年了,但作为开山之作,我们在涉猎百越民族史时不能不读。因为其可谓集那一阶段百越史研究成果之大成,而在那次研究高潮之后,百越史研究并无大的突破。究其原因,一是有一批“文革”前就活跃于民族史学界、造诣颇深的专家学者,经多年积聚,正当年富力强之时,迎来了建国后前所未有的学术繁荣时期。他们的研究成果得以大量发表;二是改革开放后各地基本建设规模空前,考古新发现随之层出不穷。现在重新审视相关考古资料,不难发现为深入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成为综合研究支撑点的重要考古发现成果大多出自20世纪70—80年代。这就为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相结合进行南方民族史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良机。 诚然,我们在把握某一领域学术动态时,必须充分关注最新科研成果,但比起一些昙花一现的所谓学术著作来,那些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旁征博引、论述精辟、经得起推敲而带有经典性质的学术论著更值得我们去仔细玩味。 《百越民族史》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量借助考古资料及成果,经过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尽管其中有许多方面迄今尚无定论,但其仍不失为一家之言。如对百越非夏民族之一支的论述,对东瓯、闽越及西瓯、骆越相互关系及地望的考证都言之成理,颇为精审。《百越源流史》依托历史文献记载,不拘一格地运用各方面材料,对历史上的百越民族及其各支系进行了综合研究,立论大胆而新颖。 《百越源流史》和《百越民族史》反映了百越史研究的两种倾向。 《百越源流史》一书使用的考古资料屈指可数,在其他材料的选用上也略显杂芜,有牵强附会之感。突出表现是将作者认为属于百越族系的各南方族群的源头绝大部分都追根到北方中原甚至是西北地区,对各族群迁移流向的研究也过于宽泛,解释随意,缺乏过硬的证据。由此可以看出,仅仅依靠文献记载和其他更为间接的材料是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的。 在文献不足征引的情况下,大量运用考古资料是《百越民族史》一大特色。作者在论述族属的来源及分布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借助考古学资料和研究成果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应当说把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相结合进行中国古代史、尤其是早期历史的研究,是史学研究寻求突破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百越民族史》也存在过分倚重考古学资料的倾向,在与文献记载发生矛盾时,往往否定后者。 任何学术著作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时代的局限性就会日益显露,但这又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那种以今天的结论和视角去恣意评判、指摘前人以显示自己的正确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首先观其成果是否尽可能充分地占有了当时所能提供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其次是不苛求于前人,应尽量去吸收前人成果的合理成分,总结他们的得失,在其基础之上吸纳新的东西,力求有所突破,得出新的结论。 通过考察上述有关百越民族史研究的资料,引发出笔者对考古学资料与民族史研究方面的若干思考。 (一)关于考古学文化与古代族属的关系 在中国,考古学是广义历史学的一部分。经过新中国成立后近60年的发展,中国考古学以其数不胜数的重大发现和辉煌成果,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最有成就的学科之一。正因为有如此巨大的成就,所以考古学在学术界中具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在当今中国从事古代史综合研究,完全不理会考古学所提供的材料是不可想象的,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势必受到局限,对于先秦史的研究更是如此。 尽管随着考古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和领域的不断拓宽,其研究成果越来越为历史学界所重视和吸收,但由于考古学本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使得二者的结合难如人意,尚存在不少问题和难点。“考古学文化”是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内的、有一定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应该是属于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的。但考古学文化是由人通过主观意志对客观存在加以判断后确立的,因而这种主观判断并非总是正确的。事实上,考古学研究只能是不断地接近于历史的原貌,而几乎不可能完全复原之。 正如张忠培先生所说:“对历史的认识只能是愈益增进,即逐渐接近历史的真实,却永不能达到完善的认识”,“一代一代的人们向着历史的真实走去,可是,这一代一代的人们只能接近这历史的真实,却永远摸不着它,更不能全面地认识这历史的真实”。在考古学实践中,我们看到在考古学文化的认定上,就中国而言目前还没有一支考古学文化是完全取得一致意见的。即使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这类稍有历史知识的中国人就知晓的名称,对其内涵在考古学界仍有许多不同观点。 在考古工作中,只要田野工作基础扎实,科学可靠,并且达到一定的工作规模,那么在量化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把握若干遗迹群的整体文化特征是完全可能的。问题在于当这种特征,也就是差别达到怎样的程度就可以确定为一支考古学文化?换言之,就是确立考古学“文化”、“类型”等不同层次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看到,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新乐文化”、“赵宝沟文化”等都是以筒形罐为主的考古学遗存,这些文化尽管略有时间早晚上的不同,但其在特征上的差别似乎并不比“河南龙山文化”中各类型之间的差别更大。这种情况表明,在考古学文化和类型的划分上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借助考古学材料进行族属研究时,就存在一个方法问题。 首先,一支考古学文化是否可以和历史记载中的某一族属划等号?笔者认为对此要持慎重态度。完全巧合并非不可能,但显然概率极低。一般来讲,一支考古学文化所涵盖的范围要小于一个部族或民族共同体。因为既然是一族属,其分布范围就不会过分狭窄,其内部的文化面貌也很难整齐划一,而其内部差别在考古学研究中就极有可能被识别出来并确定为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张忠培先生说过:“古籍记载的一族,有时恰等于一个考古学文化,有时包含着几个考古学文化,还未见过一个以上的族共有一考古学文化的现象。”事实上,真正从事田野工作的考古学者是不轻易把考古学文化和族属研究相联系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上的差别不一定就是族属上的差别。 当然,在考古学研究达到一定深度和规模时,适时就其族属问题开展研究和讨论是必要的。因为考古学作为一门成熟学科,通过人类遗留的实物资料进行历史研究是其最高目标。考古学分期、分区及“文化”、“类型”的研究仅仅是进行深入研究的手段而绝非目的。然而当我们在掌握已知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一个事物的描绘越详细,则离其真实情况就可能相去越远,因此笔者以为在目前情况下,运用考古资料进行族属研究时,具体操作上宜粗不宜细。只要我们能够大致描绘出某一或某些族属分布区内当时人类的物质文化是怎样的,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及其主要文化特征也就可以了。在特征上宜捕捉那些数量多、具有普遍性的最为典型的共性因素,而不能拘泥于考古学本身对遗存的过细区分与描述。严文明先生说:“考古学资料虽然不可能反映当时社会的全貌,总还是那个社会的直接遗留和缩影。通过它不仅对当时社会的许多方面可以有形象的真切的认识,也能了解整个社会大致的轮廓及其发展轨迹,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应当是现代考古学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百越民族史》认为广泛分布于东南部地区的有段石锛、有肩石器及几何印纹陶器等属于百越族物质文化特征的一部分,就是针对最典型因素来说的。 (二)文化及其层次性与国家、民族的关系 广义的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考古学文化所反映的主要是物质文化方面的情况。文化是区分不同民族的最核心的内容,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也就失掉了自己的特性。同时,“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都具有民族性。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一个古代国家是否就只有一个民族(即单一民族)、一种文化(此处指广义的文化)?一种文化是否就只能由一个民族所拥有?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情况不是不可能存在,问题是当我们由一支考古学文化反推族属甚或国家时,就不能简单地去画等号,实际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严文明先生指出:“考古学文化同族的共同体尽管有密切的关系,毕竟还不是一回事,不能在二者间画等号。要通过考古学文化来研究与族类有关的问题,还需要从实践和理论上来加以论证。” 从理论上讲,考古学文化所反映并主要研究的是古代物质文化层面的东西,在此基础上也会讨论更高层面上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问题,但严格意义上说,这已经超出了纯粹考古学所研究的范畴。任何一支考古学文化无疑都属于某个族群,但其所属族群不一定都在历史上留下记载。因此,只有一部分考古学文化可以和古代文献记载的族属相关联,而且我们看到的考古学文化内容只是该族属全部文化的一小部分。这些因素都是通过考古学文化研究古代族群的困难所在。 《百越民族史》从考古学材料出发,认为“句吴”、“于越”、“东瓯”……都是由新石器时代居民发展而来的土著居民,几乎否定了人口迁徙对文化的影响。诚然,从考古学编年谱系角度看,在文献记载中提到的百越民族分布区内的青铜时代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是有不少文化继承因素,但也不应无视来自中原地区的文化因素(尤其是青铜器方面)对南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也不应因暂时找不到考古学证据而一概加以否定。 文化是有层次的。平民和贵族的文化从古至今都是不一样的。考古学文化中除大中型墓葬、宫殿衙署、宗教祭祀、礼器等遗迹遗物属贵族文化外,用以确定考古学文化属性的最为重要的陶器、石器、聚落形态、墓葬习俗等,大都属于平民文化。因此,我们现在看到和归纳的考古学文化特征所反映的远非当时社会的全部内容。用占主流的平民文化来否定统治阶层可能存在的另有族源和迁徙现象,同样是缺乏说服力的。 总之,在文献资料有限、百越之义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考古学研究成果是寻求突破的有效途径,而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还需要一个艰难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同时也有赖于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的提高和丰富。 (三)物质文化与社会形态的关系 社会形态发展阶段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论述,长期以来被奉为圭臬。在此我们不打算对社会形态论本身发表评论,只是对以考古学文化为代表的早期物质文化史与社会形态的关系进行简略的讨论。 社会形态的表述是以生产关系的状况为基础的,而生产关系又受到生产力的制约,但这只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状况,生产力某些要素的变化并不一定迅速导致社会形态的变化。因此可以说,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古代物质文化史与其所处社会形态并无必然联系。 有些学者认为广东发现了青铜文化,其发展阶段当属奴隶制社会。《百越民族史》一书也认为西瓯使用青铜器,青铜器时代即奴隶制。我们认为,青铜器和奴隶制不能简单地画等号。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的影响下,使用一些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但不一定就会立即引起社会性质的改变。 从目前发现的岭南青铜文化面貌观察,当时确实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和等级差别,但没有确切证据可以证明那些富贵者就一定是奴隶主,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等级和贫富差别,而且这种差别贯穿于其后的所有社会发展阶段,因而也不能以此作为当时就是奴隶制社会的证据。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反对的是青铜文化直接等同于奴隶制的观点,至于岭南青铜文化的具

第3个题目可以考虑。原因如下: 1、先否定2、3两个。唐代帝陵已有很多研究,你再搞初步就是画蛇添足;非中原是什么概念?这么大的范围怕是搞不了吧。除非是一个遗址的,或者说是个别的几个或一组青铜器。 2、再说第1个,已有的夏商遗存怕是发掘报告和调查报告都发了,你若做个综合性的研究,难以写出新意,也是初写文章的大忌。 3、做第3个题目因为地域限制可以有所突破,但同时要掌握整个陶瓷发展的历史和占有已有的发掘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作出自己的推断。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人口18万多,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为敦煌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面积万平方公里。属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只有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日照充分,无霜期长。在这个群山拥抱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人才辈出……美丽的敦煌,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敦煌地区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铜器。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至今历历在目。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以后,大月氏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敦煌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部族,成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此后,升敦煌为沙州路,隶属甘肃行中书省。后升为沙州总管府。元朝远征西方,必经敦煌。当时瓜、沙二州屯兵济济,营寨栉比,屯垦农兵遍布党河、疏勒河流域。敦煌一度呈现出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和西域的贸易更加频繁。著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这一时期途经敦煌漫游到中原各地。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开凿得以延续。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自元朝以后,千里河西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扫除元残部,派宋国公冯胜率兵三路平定河西获胜,修筑了嘉峪关明长城,重修了肃州城。明王朝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防卫,设置了关西七卫。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在敦煌设沙州卫。后吐鲁番攻破哈密,敦煌面临威胁。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设置罕东左卫。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置,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渐次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并开始从甘肃各地移民2400户到敦煌垦荒定居,同时又迁吐鲁番、罗布泊大批兵民于沙州一带。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万余亩,引党河水分10渠灌溉,农业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绿洲。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卫升敦煌县,隶属安西直属州,直至辛亥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煌一直是县府所在地。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覆蹒跚地走过了近五千年漫长曲折的里程。悠久历史孕育的敦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敦煌依然辉煌;那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使这座古城流光溢彩,使戈壁绿洲越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就像一块青翠欲滴的翡翠镶嵌在金黄色的大漠上,更加美丽,更加辉煌。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属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只有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日照充分,无霜期长。在这个群山拥抱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人才辈出……美丽的敦煌,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地处莫高乡得名。它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一千六百米。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佛像等造型2100多身。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伟浑厚,小的精巧玲珑,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是十分惊人的。【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处。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全山系沙堆积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沙丘下面有一潮湿的沙土层,风吹沙粒振动,声响可引起沙土层共鸣,故名。据史书记载,在天气晴朗时,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故“沙岭晴鸣”为敦煌一景。人若从山顶下滑,沙粒随人体下坠,鸣声不绝于耳。据说晚间登沙山,还可看到沙粒滑动摩擦产生火花。鸣沙山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沙山并被为我国“四大鸣沙山”。这是大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月牙泉】月牙泉在鸣沙山下,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雅丹地貌】敦煌雅丹地貌地处敦煌西200公里处,分布区长宽各10公里,土丘高大,多在10~20米,长200~300米。又名三陇沙的地名始见于汉代,位置在古玉门关外,丝绸之路北线由此通过。三陇沙雅丹地貌,其走向与盛行的西北风向垂直,而与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和玉门关形成敦煌第二大景区,因其怪异特点,故有魔鬼城。 【敦煌古城】位于敦煌市至阳关公路的南侧大漠戈壁,距市中心25公里。是1987年为中日合拍大型历史故事片《敦煌》,而以宋代《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仿造沙洲古城设计建造而成,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敦煌古城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街道两边配以佛庙、当铺、货栈、酒肆、住宅等,敦煌古城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被称为中国西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具备拍摄古代西部国边塞军事片的独特优势,现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在这里已先后拍摄了《封神演义》、《新龙门客栈》等二十多部影视剧。【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南湖乡境内,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边境之门户。唐代诗人王维首“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使阳关名扬千古。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设都尉管理军务,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据(元和郡县志)载阳关,在县(寿昌县)西六里。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本汉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车。后魏尝于此置阳关县,周废。”巴黎藏敦煌石室写本(沙州地志)(P.5034)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寿昌)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西通石城、于阗等南路。以在玉门关南,号日:“阳关”(注: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可见唐时阳关已毁,仅存基址。古寿昌城在今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附近,阳关在寿昌故城西6里,或10里处,当指约数而言。专家考证,阳关故址就在今南湖乡西面对‘古董滩”的流沙地带。

山东大学张玉龙学位论文

山东河南河北四川的学生千万别来这个学校,真的真的别来。

沈阳农业大学办学条件出色。建校以来,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先后来校任教。自1990年以来,已有25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校现有教职工1775人,其中专任教师981人;专任教师中有院士1人,特聘院士2人,教授194人,副教授464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45人和硕士研究生导师453人。学校设有农学院、园艺学院、土地与环境学院、植物保护学院、水利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林学院、畜牧兽医学院、食品学院、生物科学技术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学院、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科学技术学院)和研究生院;有包括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内的省级以上科学研究机构共计78个;基础、专业实验室和实验教学中心19个。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体系,成为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您好,根据宿州一中的官方网站,宿州一中有约3200名学生,其中985、211项目学生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0%,因此宿州一中985、211项目学生约有640名。宿州一中的985、211项目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拥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潜力,在学习、科研、竞赛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宿州一中的985、211项目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还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宿州一中有多少985、211、双一流部分学生。许博非 北京大学 杨德鸿 北京大学 苗可欣 北京大学 任建宇 清华大学 杜茜玉 清华大学 宋子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艺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天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万得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程 中国人民大学 侯可欣 中国人民大学 李珂 中国人民大学 孙心仪 中国人民大学 吕佳蕊 香港中文大学 郭金奥 国防科技大学 李冬生 国防科技大学 王鑫 国防科技大学 吴婧萱 上海交通大学 戚萌 浙江大学 陈孜 浙江大学 马宁 中央财经大学 卞艺蒙 中央财经大学 曹艺心 上海财经大学 杨逸文 上海财经大学 王申申 上海财经大学 娄喆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丁家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沈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李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李毅恒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夏传启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周子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冯子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赵国运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赵宇昂 空军工程大学 程文秋 空军工程大学 尤贺 空军工程大学 张志伟 空军航空大学 胡士杰 空军航空大学 于金奥 大连理工大学 李安琪 大连理工大学 李天傲 大连理工大学 邵晶晶 大连理工大学 徐包原 中南大学 汪嘉树 中山大学 杨淑涵 中山大学 张书彬 中山大学 马子明 中山大学 夏宿樾 中山大学 尹佳佳 北京师范大学 邵晨阳 北京外国语大学 马天佑 北京理工大学 曹直 北京理工大学 梁天昊 北京理工大学 吕森炜 北京理工大学 张雨柔 南开大学 武子宜 南开大学 展开 南京大学 顾淳 厦门大学 刘子木 厦门大学 鲍宇舟 山东大学 刘雅文 山东大学 秦动人 山东大学 邵一凡 河海大学 袁昌宇 河海大学 王松 河海大学 杨心宇 东南大学 薛齐航 东南大学 程文泉 东南大学 胡雨晴 西北工业大学 赵德璨 西北工业大学 李靖宇 西北工业大学 夏拓 西北工业大学 马鹏徽 天津大学 孙睿 天津大学 乔宝宝 天津大学 刘浩宇 天津大学 刘思琪 天津大学 靳津 同济大学 杨宸 同济大学 刘骥尧 同济大学 庄子涵 武汉大学 王鑫 武汉大学 周嘉童 武汉大学 张欣然 武汉大学 张子凡 武汉大学 付予 武汉大学 孙萱 四川大学 杨子涵 四川大学 苏可为 四川大学 薛然 四川大学 黄宸 四川大学 邓凯龙 四川大学 张津武 四川大学 董博文 四川大学 马鹏然 四川大学 张旭康 重庆大学 韩屹 重庆大学 洪扬 兰州大学 吴雪莹 兰州大学 汪笑涵 湖南大学 张伟业 湖南大学 刘佳乐 湖南大学 王藤斐 湖南大学 张丙龙 东北大学 刘程 吉林大学 李昊阳 吉林大学 孙威 吉林大学 段佳宁 东北大学 赵忠峰 东北大学 李温馨 东北大学 周蕴 东北大学 王卓 东北大学 马梓轩 东北大学 陈政 东北大学 柳志高 东北大学 陈勇敢 东北大学 蔡浩宇 东北大学 陈雪婷 中国农业大学 杨畅 中国农业大学 韩晓雨 电子科技大学 潘子祺 电子科技大学 张曌宇 电子科技大学 孙宇涵 电子科技大学 常志翔 电子科技大学 吴昌运 电子科技大学 樊晟铉 华南理工大学 岳梓傲 华南理工大学 杨家宝 华南理工大学 葛紫阳 华南理工大学 李自强 华南理工大学 宁杨 华东师范大学 征鸣 华东师范大学 陈典 华东师范大学 郭山牧 华东师范大学 张晓宇 华东师范大学 潘旭 华东师范大学 李文杰 中国传媒大学 段雨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孙昊 中国地质大学 汪念念 中国地质大学 解攀攀 中国地质大学 雷鸿远 中国地质大学 李子晨 中国地质大学 范旭昕 中国海洋大学 张海锋 上海理工大学 吴月楚 上海理工大学 孙楠 上海理工大学 李佳乐 上海理工大学 李姿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杜雨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林旋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陈欣语 华东理工大学 郑硕 武汉理工大学 姚子寒 武汉理工大学 秦皖庆 武汉理工大学 谢定慧 武汉理工大学 应毅 哈尔滨工程大学 王富霖 哈尔滨工程大学 周亚楠 哈尔滨工程大学 邵驰 哈尔滨工程大学 边智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唐士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文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汪汉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赵家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彦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赵静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邱宇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庆伟 南京理工大学 严一杰 南京理工大学 王智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宋秋实 北京印刷学院 丁梦楠 南京理工大学 谢天乐 南京理工大学 张宇翔 北京邮电大学 张涛 北京邮电大学 王娇妹 北京中医药大学 邱成功 常州大学 侯湘 常州大学 高雨晴 成都大学 赵文天 成都理工大学 朱皖言 成都理工大学 马超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李梁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孟祥东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王文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 夏子含 成都中医药大学 罗新宇 中国石油大学 吕紫妍 中国石油大学 王子鸣 中国石油大学 张云鹏 中国石油大学 周龙飞 首都师范大学 陈蓓 首都师范大学 李晓洁 华东政法大学 营云菲 华东政法大学 王珂 华东政法大学 武雨宁 华东政法大学 赵林晞 华东政法大学 黄冠凯 华东政法大学 张明智 北方工业大学 黄斯阳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许健康 北京工商大学 赵文龙 北京化工大学 郭炳辰 北京化工大学 白帝豪 武汉纺织大学 谢天成 北京化工大学 蔡永浩 陕西科技大学 王曦 陕西科技大学 丁琪 陕西科技大学 夏泽宇 北京化工大学 王雨莹 北京化工大学 张呈昱 北京化工大学 韩子祥 北京交通大学 杨岩松 北京交通大学 岳一凡 北京交通大学 刘逸 北京交通大学 芈琪 北京交通大学 李蓓瑶 北京科技大学 营一凡 北京科技大学 白默雷 北京科技大学 王锦程 北京科技大学 王世禄 北京科技大学 马蕊 北京科技大学 营梦辉 北京科技大学 孙硕硕 北京科技大学 赵皓然 北京科技大学 张硕 北京科技大学 王蒙蒙 北京科技大学 陈征 大连海事大学 马明俊 大连海事大学 周文博 大连海事大学 王宇 大连海事大学 钱瑜彤 大连海事大学 张雅晴 华侨大学 武硕 华侨大学 张继荣 华侨大学 郭子豪 华中师范大学 曹玉莹 华中师范大学 邱浩峰 集美大学 朱安昊 暨南大学 胡昌朋 暨南大学 徐方雨 江汉大学 耿紫 上海大学 徐诺 上海大学 冉正旭 上海大学 张梦婉 上海大学 张杰 上海大学 韩逸 上海大学 张文韬 上海大学 范怡宁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赵云骜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贠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李旭 上海海事大学 吴子俊 上海海事大学 孙雯 东北师范大学 谷雪莹 东北石油大学 王梓傲 东北石油大学 张玉文 东北石油大学 李宝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谢家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李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王雨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兆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赵宇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周跃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荀泽宇 中国计量大学 班睿妲 中国计量大学 林成良 长安大学 赵宇翔 长安大学 刘佳文 长安大学 李国锋 长安大学 刘换选 长安大学 刘鹏 中国矿业大学 李峻逸 中国矿业大学 周广东 中国矿业大学 刘天翔 中国矿业大学 张曦诺 中国矿业大学 刘珂歆 中国矿业大学 黄一鹏 中国矿业大学 路正翰 中国矿业大学 程铭 中国矿业大学 陈欣 中国矿业大学 吴奕飞 中国矿业大学 刘子俊 中国矿业大学 刘飓风 中国矿业大学 梁逸琳 中国矿业大学 尹航 中国民航大学 马梓凡 陕西师范大学 王舒 陕西师范大学 张计伟 中国石油大学 王丹 中国石油大学 王俊喆 中国石油大学 蒋雨晴 中国石油大学 潘欣茹 中国石油大学 贾威 中国石油大学 盛璐 中国药科大学 张欣蕊 中国药科大学 刘雨婷 中国医科大学 陈世豪 中国医科大学 梁建中 中国医科大学 程欣雨 中国医科大学 尤悦 中国政法大学 张梓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宋喆 东华大学 段席席 东华大学 吴思忖 东华大学 杜权晋 东华大学 石俊 东华大学 王旭辉 空军预警学院 蔡孜峻 陆军步兵学院 王正义 陆军装甲兵学院 周天成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王宇辰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陈骏奇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房兴正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刘田地 海军军医大学 张学铭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霍恒志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丁奇胜 中国美术学院 高帅 北京电影学院 白站成 湖南科技大学 韩一頔 湖南农业大学 曹爽 华中农业大学 刘雪 华中农业大学 夏静静 广西大学 王子权 广西大学 沈瑞 海南大学 陶斯宇 海南大学 张婉莹 海南大学 陈芹 海南大学 刘子瑾 海南大学 赵云森 海南大学 李立强 海南大学 王若彤 海南大学 宋柯楠 海南大学 吴子静 海南大学 段斐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郭昊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孙浩彬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郭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张博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陈嘉慧 河南大学 盛汝红 河南大学 李昊松 河南大学 徐诺 湖南师范大学 张馨月 湖南师范大学 杨帆 湖南师范大学 韩青 济南大学 靳子豪 济南大学 廖梦婷 济南大学 林梦楚 济南大学 杨塞雅 济南大学 王玉 华北电力大学 蒋芷若 华北电力大学 芦顺 华北电力大学 杨玉洁 华北电力大学 张常晟 华北电力大学 孙畅 华北电力大学 李莹 华北电力大学 李幸霖 华北电力大学 王冠 华东交通大学 韩博雅 华东交通大学 黄停停 华东交通大学 孙齐 华东交通大学 周雨凤 江南大学 杨金良 江南大学 张雨晴 江苏大学 孟金 大连外国语大学 李沐阳 大连外国语大学 王逸凡 大连外国语大学 邱路瑶 大连医科大学 胡小军 大连医科大学 潘魏博 东北林业大学 刘雪凝 东北林业大学 曹子萱 南京财经大学 邢晨 南京财经大学 韩柳 南京财经大学 束国华 南京财经大学 苏闽 南京林业大学 王兆阳 南京林业大学 沈宗全 南京林业大学 薛冰琳 南京林业大学 王佳乐 南京林业大学 王天声 南京农业大学 薛康威 南京农业大学 王敬强 南京农业大学 胡凌梅 南京农业大学 陈一腾 南京农业大学 高超群 南京师范大学 吴雪 广东财经大学 杨柳 广东药科大学 周祥宇 广东药科大学 王可玥 南京师范大学 李澍祎 南京师范大学 马天乐 南京师范大学 聂翰菲 南京师范大学 朱天琪 南京邮电大学 姜山 南京邮电大学 巩怡婷 中医药大学 张宝云 中医药大学 李家强 中医药大学 单韵凝 中医药大学 杨柳青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穆萨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陈暖阳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刘可馨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王孜璇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徐之豪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李瑞龙 内蒙古大学 周方雨 内蒙古大学 武星辰 内蒙古工业大学 牛梦奇 宁波大学 张鹤严 宁波诺丁汉大学 马艺芝 三峡大学 张婧仪 山西财经大学 杨宇翔 汕头大学 邱孟茹 上海外国语大学 付煜 大连大学 欧阳维晰 大连大学 徐子惠 大连大学 赵铭宇 深圳大学 陈文博 沈阳大学 段康 沈阳大学 张宏 沈阳大学 王瑞琪 南通大学 蔡子雯 吉林外国语大学 马广帅 吉林外国语大学 满雪婷 吉林外国语大学 李妮妮 石河子大学 张一 石河子大学 解振中 石河子大学 谭国栋 石河子大学 侯怡菲 石河子大学 孙启俊 太原理工大学 王秀晨 太原理工大学 王鹏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王雅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丁宇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石亦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卢明旺 吉林农业大学 邱心悦 吉林农业大学 许博育 吉林农业大学 曹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黄伊璇 西交利物浦大学 柳旭东 西交利物浦大学 梅文佳 西交利物浦大学 顾润琪 西交利物浦大学 张艺璇 西交利物浦大学 张硕 西南财经大学 张宇 西南财经大学 付子健 西南财经大学 吴开元 西南财经大学 李思颖 西南大学 徐世豪 西南大学 史俊杰 西南交通大学 班念城 上海应用大学 纵谦谦 西南交通大学 陈宇航 西南政法大学 杨寰 延边大学 陈乾 延边大学 孙世龙 燕山大学 李倍良 燕山大学 张婉婉 燕山大学 代仔健 长沙理工大学 葛畅 长沙理工大学 蔡晓敏 郑州大学 那浩然 郑州轻工业大学 赵超 郑州轻工业大学 朱龙龙 郑州轻工业大学 杨帅 东华理工大学 陈建强 东华理工大学 薛凌峰 东华理工大学 汤天天 东华理工大学 周稳 广西科技大学 吴昆鹏 广西科技大学 齐邦杰 广西民族大学 张振 广西师范大学 王士龙 广西师范大学 闫怡文 广州大学 张宇 贵州财经大学 韩雨 大连交通大学 朱亚东 大连交通大学 江志敏 哈尔滨理工大学 昌宇航 哈尔滨理工大学 刘智宇 哈尔滨理工大学 武成龙 哈尔滨商业大学 金阳 哈尔滨医科大学 陈天乐 东北电力大学 陈勇强 东北电力大学 路诗航 东北电力大学 汪迅 河北大学 齐陆丰 河北大学 丁震宇 河北大学 张原野 河北大学 孙雨新 河北大学 童实 河北大学 李浩然 华南农业大学 邵征 华南农业大学 夏宇航 南京工业大学 刘晨晨 南京工业大学 刘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张睿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马浩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陈俊星 南京医科大学 张子成 南京医科大学 李智博 上海电力大学 张彤 上海电力大学 周博文 上海电力大学 任怀瑶 上海电力大学 马靖雯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刘文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赵经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冉秋池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曹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蒋翰征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丁雪婷 上海师范大学 姚美丽 上海师范大学 尹大壮 上海师范大学 魏诗毓 上海师范大学 张天怡 上海师范大学 程成 上海师范大学 代寒雪 上海师范大学 赵文涛 上海师范大学 马珂 石家庄铁道大学 谭永豪 天津财经大学 张冰 天津财经大学 孔凡宇 天津工业大学 陈澳棣 天津工业大学 王逸飞 天津工业大学 黄正 天津工业大学 刘瀚 天津工业大学 孙若卿 天津工业大学 王博涵 天津工业大学 李上上 天津工业大学 张子龙 天津科技大学 武歆怡 天津科技大学 郭凯 天津科技大学 朱雅妮 成都体育学院 杜昊展 天津理工大学 陆平 天津理工大学 刘冬 天津理工大学 蔡允 天津理工大学 梁晓彤 天津商业大学 欧亚南 天津商业大学 夏鑫怡 天津师范大学 曹雪奥 西安工程大学 邓帅 西安工程大学 王玉 西安工程大学 张硕 西安邮电大学 杨时屹 扬州大学 吴迪 浙江财经大学 王伟杰 浙江财经大学 王欣宇 浙江财经大学 李佳佳 浙江工商大学 惠天 浙江工商大学 李亚 浙江工商大学 董佳诚 浙江工商大学 李欣 浙江理工大学 朱晓东 浙江理工大学 雷永林 浙江理工大学 吴坤朋 中北大学 陈坤 中北大学 李明宇 中北大学 吴嘉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葛峻豪 中南民族大学 王一丹 重庆工商大学 许茹冰 重庆工商大学 陈康 重庆工商大学 李孜恒 重庆交通大学 刘天宇 重庆理工大学 惠乐乐 重庆理工大学 孙苗苗 重庆医科大学 包文政 河北师范大学 石聪楠 河北师范大学 李风慧 河北医科大学 丁泊远 重庆邮电大学 代长康 重庆邮电大学 耿欣悦 重庆邮电大学 朱浩宇 重庆邮电大学 李葳蕤 重庆邮电大学 张崇崇 海南师范大学 张丰年 海南师范大学 丁文宝 河北地质大学 张腊腊 河北地质大学 邓紫杨 河北地质大学 刘少为 河北工程大学 陈嘉轩 河北工业大学 孙帅 河北科技大学 夏鑫 河北科技大学 陶周祥 兰州财经大学 颜世纪 兰州财经大学 陈硕 上海海洋大学 赵宇彤 上海海洋大学 任颖林 上海应用大学 吴悦 上海应用大学 胡清扬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牛骏杰 沈阳工业大学 张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刘壮 沈阳理工大学 张萌 沈阳理工大学 赵宇凡 沈阳理工大学 户城铭 南昌大学 董宇航 南昌大学 沈可人 南昌大学 程海若 吉林财经大学 李浩 沈阳农业大学 李庆瑞 沈阳农业大学 李紫琪 四川农业大学 刘世杰 四川农业大学 庞龙祥 四川师范大学 刘含颖 四川外国语大学 吕涵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丁展鹏 江苏科技大学 宋睿 江苏科技大学 杨子豪 江西理工大学 冯子浪 江西农业大学 高宏宇 江西师范大学 刘宇杰 江西师范大学 高伊涵 上海商学院 赵颖 上海商学院 韩玉 上海商学院 赵朵 河南工业大学 周远 河南工业大学 刘子豪 河南理工大学 苗杰 河南理工大学 周彬 河南理工大学 花雨阳 黑龙江大学 孔涛涛 黑龙江大学 薛克逸 黑龙江大学 翟雨茹 黑龙江大学 庞卓奇 黑龙江科技大学 韩霄 湖北工业大学 陈瑜康 湖北民族大学 韩宇璇 华北理工大学 孙珂 华北理工大学 闫春雷 华北理工大学 张雨萌 华北理工大学 季龙妹 华北理工大学 张龙 华北理工大学 周健康 华北理工大学 陈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代可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张明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钱康乐 北华大学 王胜凯 北华大学 许紫娴 北华大学 赵亦然 北华大学 崔祖贤 天津外国语大学 王灿 天津外国语大学 黄斯蔓 天津医科大学 谭孜硕 天津医科大学 王元慧 天津医科大学 李鑫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 汪洋 天津中医药大学 叶皖勇 铁道警察学院 王兆鑫 青岛科技大学 张宇 青岛理工大学 陶梦婷 青岛农业大学 凌贝琪 湖南工商大学 孙辰 湖南工商大学 宋崇烨 湖南工业大学 尉创 兰州交通大学 胡晴晴 辽宁大学 季英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桑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张金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陈明宇 辽宁工业大学 李寒雪 辽宁工业大学 纵申奥 辽宁工业大学 丁启宣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胡梦珂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景超然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胡晴 山东财经大学 葛中未 武汉体育学院 张传统 武汉体育学院 张婷玉 西安财经大学 陈晔 西南科技大学 杨兰正 西南科技大学 辛浩洋 徐州医科大学 刘雪腾 延安大学 黄国胜 浙江工业大学 席愉淇 浙江海洋大学 魏子闳 浙江音乐学院 张婧仪 山西财经大学 杨梅 山西农业大学 张锐 山西农业大学 何天宇 西安工业大学 余金涛 西安工业大学 代岳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王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张贝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张顺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赵博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许鑫 西安科技大学 陈俊茜 西安理工大学 段元悦 西安外国语大学 王雨薇 西安音乐学院 王海铸 山东建筑大学 王佳伟 山东建筑大学 梁子昂 山东科技大学 马启奥 山东科技大学 彭政 山东科技大学 高晨洋 山东理工大学 王文帅 山东农业大学 杨君怡 山东农业大学 张予惠 山东师范大学 崔佳淦 山东中医药大学 李一凡 武汉工程大学 王博 合肥工业大学 祝子峰 合肥工业大学 韩宇豪 合肥工业大学 谢建 合肥工业大学 葛纯瑶 合肥工业大学 黄建军 合肥工业大学 李梦阳 合肥工业大学 孙硕 合肥工业大学 张启航 合肥工业大学 梁仁浩 合肥工业大学 韩旭 合肥工业大学 许兆阳 合肥工业大学 张鸽 合肥工业大学 陈玉成 合肥工业大学 薛庆一 合肥工业大学 李官蔚 合肥工业大学 焦培峰 合肥工业大学 徐梦琪 合肥工业大学 张雨露 合肥工业大学 孙睿 合肥工业大学 王松 合肥工业大学 王健军 合肥工业大学 邵彬 合肥工业大学 吴昕航 合肥工业大学 桑喆 合肥工业大学 李馨悦 合肥工业大学 营永恒 合肥工业大学 任雨晴 合肥工业大学 樊旭 合肥工业大学 接开拓 合肥工业大学 冯祎天 合肥工业大学 余浩然 合肥工业大学 孙竣杰 合肥工业大学 李旭蕤 安徽大学 王雨晴 安徽大学 刘卓 安徽大学 杨婷婷 安徽大学 祖梦雅 安徽大学 王浩南 安徽大学 柏苏 安徽大学 闵恒 安徽大学 李金宇 安徽大学 谭筱 安徽大学 王前程 安徽大学 卢豪杰 安徽大学 张浩 安徽大学 张健 安徽大学 杜纹萱 安徽大学 张星雨 安徽大学 朱香锜 安徽大学 韩志永 安徽大学 吴思源 安徽大学 胡婉婉 安徽大学 黄迅 安徽大学 王骥扬 安徽大学 张静秋 安徽大学 雷雨桐 安徽大学 朱东杨 安徽大学 王雅萱 安徽大学 李亮 安徽大学 张子恒 安徽大学 孙佳蒙 安徽大学 张子欣 安徽大学 马文正 安徽大学 袁爽馨 安徽大学 张航 安徽大学 陈枫 安徽大学 张诺 安徽大学 尤娜 安徽大学 刘雨菲 安徽大学 李子龙 安徽大学 路博 安徽大学 许弘炜 安徽大学 谢文慧 安徽大学 王雨晨 安徽大学 杨政 安徽大学 李一凡 安徽大学 冯悦 安徽大学 王凤琦 安徽大学 宋琪玥 安徽大学 高嘉慧 安徽大学 解鹏扬 安徽大学 翟逸凡 安徽大学 刘梦涵 安徽大学 王心晨 安徽大学 秦世龙 安徽大学 方采奕 安徽大学 赵士奇 安徽大学 尹天瑞 安徽大学 马宇浩 安徽大学 周楠 安徽大学 姜一飞 安徽大学 程子骏 安徽大学 孔祥铭 安徽大学 张涵 安徽大学 李勇 安徽大学 刘一凡 安徽大学 刘思源 安徽大学 徐咏琪 安徽大学 武子营 安徽大学 李子涵 安徽大学 曹澍 安徽师范大学 曹盈盈 安徽师范大学 代雅婷 安徽师范大学 单睿 安徽师范大学 董如 安徽师范大学 范莎 安徽师范大学 高驰 安徽师范大学 郜光辉 安徽师范大学 顾双双 安徽师范大学 郭心茹 安徽师范大学 何欣然 安徽师范大学 侯沐昕 安徽师范大学 胡锦贺 安徽师范大学 蒋俊妮 安徽师范大学 李国政 安徽师范大学 李佳欣 安徽师范大学 李润 安徽师范大学 李雪千一 安徽师范大学 李雪晴 安徽师范大学 廖程洁 安徽师范大学 刘成龙 安徽师范大学 刘胜 安徽师范大学 刘心茹 安徽师范大学 马驰 安徽师范大学 马立铭 安徽师范大学 马迎晨 安徽师范大学 马智捷 安徽师范大学 牛子璇 安徽师范大学 戚永庆 安徽师范大学 钱毅 安徽师范大学 屈一鸣 安徽师范大学 尚昕 安徽师范大学 邵荠莹 安徽师范大学 孙振洋 安徽师范大学 王慧平 安徽师范大学 王琦 安徽师范大学 王伟伟 安徽师范大学 王玮 安徽师范大学 王显强 安徽师范大学 王欣如 安徽师范大学 王宇杰 安徽师范大学 王子航 安徽师范大学 武钦元 安徽师范大学 武帅 安徽师范大学 武宗帝 安徽师范大学 谢宇轩 安徽师范大学 徐文静 安徽师范大学 杨宸 安徽师范大学 杨骁骐 安徽师范大学 张俊洁 安徽师范大学 张俊洁 安徽师范大学 张旺 安徽师范大学 张欣然 安徽师范大学 张奕舒 安徽师范大学 张宇 安徽师范大学 赵秋雅 安徽师范大学 赵晓宁 安徽师范大学 赵子璇 安徽师范大学 赵紫豪 安徽师范大学 周群 安徽师范大学 朱冬梅 安徽师范大学 吴乐乐 安徽医科大学 曹庆 安徽医科大学 单天骄 安徽医科大学 董婉玉 安徽医科大学 郭玉龙 安徽医科大学 韩文嘉 安徽医科大学 夏禄祺 安徽医科大学 胡思洁 安徽医科大学 胡欣阳 安徽医科大学 黄家琪 安徽医科大学 黄婷婷 安徽医科大学 黄宇辰 安徽医科大学 靳安娜 安徽医科大学 孔维磊 安徽医科大学 李思源 安徽医科大学 孟天赐 安徽医科大学 王燕 安徽医科大学 李晓桐 安徽医科大学 李雁南 安徽医科大学 李梓硕 安徽医科大学 刘佳 安徽医科大学 刘佳辉 安徽医科大学 刘晴雨 安徽医科大学 刘天禹 安徽医科大学 刘欣雨 安徽医科大学 苗诺雯 安徽医科大学 牛驰驰 安徽医科大学 邱岳 安徽医科大学 权玉鑫 安徽医科大学 阮翔 安徽医科大学 史皓嘉 安徽医科大学 孙贝宁 安徽医科大学 谭雪 安徽医科大学 滕越 安徽医科大学 万意雪 安徽医科大学 王鹏举 安徽医科大学 王璇 安徽医科大学 王志鹏 安徽医科大学 薛思杰 安徽医科大学 张莉婕 安徽医科大学 张天天 安徽医科大学 张鑫鑫 安徽医科大学 张旭 安徽医科大学 张玉龙 安徽医科大学 张子萌 安徽医科大学 赵浩宇 安徽医科大学 朱子沫 安徽医科大学 侯恩敏 安徽医科大学 李宇杰 安徽医科大学 梁阿男 安徽医科大学 刘勇强 安徽医科大学 马子昂 安徽医科大学 吴晓 安徽医科大学 刘若萱 安徽财经大学 刘舒淇 安徽财经大学 张鑫 安徽财经大学 王春伟 安徽财经大学 张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 刘洋 安徽财经大学 王浩丞 安徽财经大学 尹毅 安徽财经大学 曹奇 安徽财经大学 朱聪 安徽财经大学 朱一娜 安徽财经大学 卓龙 安徽财经大学 陈宏志 安徽财经大学 张一驰 安徽财经大学 马楠 安徽财经大学 陈语欣 安徽财经大学 戚雯 安徽财经大学 杨宇栋 安徽财经大学 付甜甜 安徽财经大学 欧阳松 安徽财经大学 范露宇 安徽财经大学 李梦秋 安徽财经大学 尹之凡 安徽财经大学 陈迪 安徽财经大学 杨子怡 安徽财经大学 王珂 安徽财经大学 王旭 安徽财经大学 陆啸威 安徽财经大学 王子恒 安徽财经大学 张士强 安徽财经大学 张慧 安徽财经大学 汪访 安徽财经大学 颜琳琳 安徽财经大学 高嘉铭 安徽财经大学 王旭东 安徽财经大学 何雨莲 安徽财经大学 李洪吉 安徽建筑大学 马时弘 安徽建筑大学 牛子涵 安徽建筑大学 代正 安徽建筑大学 黄金行 安徽建筑大学 张乐怡 安徽建筑大学 张杨 安徽建筑大学 王文治 安徽建筑大学 周俊杰 安徽建筑大学 胡浩 安徽建筑大学 许浩 安徽建筑大学 洪文韬 安徽建筑大学 潘威丞 安徽建筑大学 高战胜 安徽建筑大学 张影 安徽建筑大学 孙佳蕙 安徽建筑大学 马若楠 安徽建筑大学 杜明珠 安徽建筑大学 孙驰 安徽建筑大学 营展翔 安徽建筑大学 赵天一 安徽建筑大学 薛森友 安徽建筑大学 朱向阳 安徽建筑大学 潘乐 安徽建筑大学 袁永康 安徽建筑大学 刘程程 安徽建筑大学 汪宁宁 安徽建筑大学 贾发展 安徽建筑大学 杨争竞 安徽建筑大学 张文龙 安徽建筑大学 武文硕 安徽建筑大学 李佳宁 安徽建筑大学 王子恺 安徽建筑大学 邱康宇 安徽建筑大学 马文敬 安徽建筑大学 阚鑫鑫 安徽建筑大学 王翔 安徽建筑大学 卢一平 安徽建筑大学 王加俊 安徽建筑大学 张剑桥 安徽建筑大学

  • 索引序列
  • 考古论史张金龙学术论文集
  • 考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中国古代史研究论文集
  • 历史考古学论文题目
  • 山东大学张玉龙学位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