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研究论文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开口交流的机会,不利于初中英语的口语教学。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更加突出了语言实际运用的重要性,它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任务型教学方法重在实际应用,在任务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交流实践中去感知、认识、运用语言,充分实现了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相结合,对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作用。
二、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具体过程
1.设计任务,引导学习
任务的设计是该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内容作详细的了解,包括初中生的整体心理特征、学生的英语基础、教学要求等,这样才能合理、科学地设计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如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4Agoodread.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与之相关的任务,比如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并解释喜欢它的原因,从中受到什么启迪等。在明确的任务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目标会更加明确,学习效率也会大增,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也达到了强化学生组织、表达能力的目的。
2.组织练习,巩固知识
在学生学习了知识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不断的练习,将所学的词汇灵活应用于生活实践、日常表达,这样就能达到英语知识的深化与迁移的目的。比如在上完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int5Goodmanners的课程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并表演与礼仪相关的情景剧或围绕相关主题开展采访等。如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礼仪知识和英语词汇,模拟餐厅中礼貌点餐、用餐的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练习知识点,更加透彻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达到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的效果。
3.交流心得
在学生结束任务之后,应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心得交流活动,交流的形式可以为分组讨论、情景采访或者代表演讲等。一方面,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体验、心得与他人分享,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另一方面,通过多个教学体验学习,还能提高课堂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对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应作详细的记录,根据不同的完成情况来进行不同的评价、鼓励或者点拨,便于适时的调整教学方案,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初中阶段的英语教育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对整个阶段的英语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灵活巧妙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
一、任务教学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教学方法虽然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优势,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不同程度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由于教师的任务设计存在缺陷等,任务教学相比其他教学方法往往耗时较长,而且要求的知识点等内容难以全部涵盖其中,造成了课堂效率较低,不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一些学生虽然表面上很热衷于参与课堂设计的任务,但仅仅是抱着好玩的心态,“看热闹”而不“看门道”。在任务完成不好时,并没有自觉主动地对照相关内容进行查缺补漏或课后加强练习,而是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从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英语考试体制中,很多地区仍然沿袭以笔试为主的模式,不能全面考察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而这与任务教学是不相适应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一些教师对任务教学方法采用不积极,有的甚至又重新回到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老路上。
二、进一步促进初中英语与任务教学的合理结合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任务教学虽然遇到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加强对任务教学的研究,充分认识任务教学的本质和优势,努力把握任务教学的基本原则,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探究规律,进一步促进初中英语与任务教学的合理结合。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任务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任务教学中,只是一个指导员或裁判员的从属角色。要坚决摒弃“一言堂”的做法,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比如,笔者在进行任务教学时,多让学生走上讲台完成相关任务,自己则作为一名“观众”走下讲台,仅在必要的环节进行适当引导,从而保证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发挥的空间。
2.任务教学要服从于、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任务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能只追求“华丽的形式”和”热闹的场面”,而忽略或弱化了教学内容,以致完不成相应的教学目的。
3.教师要精心设计任务
在设计任务时,要针对初中生的年龄阶段,符合其生理、心理特点。设计任务要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注重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使任务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对完成任务的要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对完成不好的尽量少用或不用批评,而是注重做好引导和个别谈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营造活泼、开放、向上的教学氛围。此外,任务设计要尽量面向全体而不是部分或个别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以满足学生的不同愿望和需求,尽可能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任务中。
4.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推动英语应试模式的改革
探索改变当前初中英语考试以笔试为主的模式,适当增加听力测试、口语测试、情境模拟测试等环节,以便与任务教学密切衔接。
三、结语
任务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切实贯彻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符合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在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应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任务教学的优势,做到初中英语与任务教学合理结合,在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往往会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从而忽视了英语的应用性特点,在教学环节中没用重视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上,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将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单词、语法以及句型的讲解上,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造成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同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仅仅是以同一种任务规范来要求学生。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完成任务,从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丧失学习的信心。而对于学生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反复的对旧知识进行复习造成他们无法早点学习新的知识,影响学习进度。而传统的通过考试的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造成教师忽视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对社会价值的是非判断能力、社会道德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与同学的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的检查。这样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过度对于书面成绩的重视影响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的运用策略
1.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由于英语本身的应用性特点,所以初中英语的教学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上的讲解,也不能依赖于传统教育背景下应试教育方式,而要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拓宽教学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英语应用化的教学,例如教学生学唱英文歌曲,让学生模仿英语电影中的一段对话进行英文口语技巧练习,这不仅能够改善枯燥的课堂的氛围,同时还能够起到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作用。另外,初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举办英语阅读比赛、英语演讲、英语话剧表演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最大的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安排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置不同的任务安排标准。同时在进行安排任务时要与一些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保证任务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初中英语学习效果。
3.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评价上应当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而不应当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课堂参与程度、思维能力等等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任务型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因此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1.正式任务活动情景设置
教师提供多种不同的情景模式让学生练习,可以得到不同的学习效果。其次,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完成任务。教师设置好任务之后,将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中或者让各个小组进行自由选择。一旦任务分派完毕,小组成员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分工,制订出合理的练习方案,并对其进行修改完善,使其能够实现良好的练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热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竞争中做出好的学习作品。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由于事先标注出了正确的路线和设置了对话内容,再结合正确的表达方式,比如:Istherearestaurant?Whereistherestaurant?等,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
2.后期任务巩固教学
首先,学生回顾完成任务的细节。根据每个人的现有居住环境的分析,设计出更加理想的居住场所。其次,教师和学生一起复习本课程语言和文化知识,将知识点呈现给学生。上节的介绍旨在介绍自己理想的生活环境,对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犯下的错误标注出来,并将其写在黑板上,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而进行指导纠正,并依次告诫学生只有意识到错误的存在,才能不断取得进步,这样就能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练习。但是教师不能对学生的某一个错误纠缠不放。另外,教师可以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使用到的书本中的重点句式标注出来,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再适当的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条件邀请外国朋友到家里做客,给外国朋友详细介绍家周围的基础设施、特征以及能顺利到家的方式,课堂上教师随机进行适当的抽查、点评。
3.结束语
英语教师在中国的教育事业中不懈努力多年,已经取得了非常有益的成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现在的任务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完成了由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出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师生之间的角色发生转变,学生成为主动者,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它的产生与人类认知规律的发展相适应。任务型的教学方法的作用显著,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学生自学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显著提高。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教学新法初探论文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之举。通过从先认读单词、词汇性教学、单一性教学转向先组织教学活动、整体性教学、整合性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可有效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任务型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任务型英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语言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之举,它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内涵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指基于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将任务引入课堂,把课堂变成真实的世界,把教学活动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交际活动。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各样的语言活动,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接触语言、理解语言和学习语言;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完成各种教学任务;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多方位的交流。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在综合英语教学上的创新
1、从先认读单词转向先组织教学活动
以往的教学模式强调先从词汇入手,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了解单词的意义,但是将所学单词用于真实的语境中时,学生还是不会灵活运用。而任务型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来引发学生学习的需求,进而推动课堂教学。它强调运用原有的.知识组织开展有特色的英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碰到难题,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主要句子和词汇,让学生满足学习的需要。学生在获得新的词汇后,再进行相关的新活动,把词汇推广应用于新活动之中,从而又引导出新的学习需求。教师通过主题性教学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综合认知的效果。
2、从词汇性教学转向整体性教学
任务型教学注重语言整体性教学,利用多次从不同方面提供类似的新颖情景从整体上感知相关事物和词汇,形成有效的习得过程,以此克服背记型英语教学现象。综合英语任务型教学主张:把单词与句子联系起来,或把单词放到句子中来感知和学习,从整体上把握词汇使用的语境和真正的含义。这样,既可以把先前学习的知识与当前学习的单词建立联系,还可以在现有单词上派生出新的意义,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学生的词汇量。
3、从单一性教学转向整合性教学
所谓整合性教学即从单一型或零散型教学转向综合的一体化的教学。任务型英语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实现英语教学的一体化,使学生的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发展一体化,英语学习的过程一体化,以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体化。
三、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
在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通过“retell、discuss、debate”等多种灵活有效、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来。
1、创设宽松、和谐的英语学习的课堂气氛
任务型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即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那么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习者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境、语言形式等要符合交际的功能和规律,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教师的参与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为学生创设情景学习的过程。教师尽量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然后用轻松的、和谐的对话情景或情景介绍把学生带进英语学习的课堂,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畏惧情绪,使学生在相对无压力,不紧张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交流和应用。
这种宽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还包括对学生的参与应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积极态度。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提倡语言纠错,因为语言经过大量的输入之后,需要学生理解性的输出,在输出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现象。面对这样的错误,教师应该注意方法,首先是鼓励、表扬,然后再纠错。在学生表述中,尽量不要打断,让其有发挥的空间,只要是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形式上的错误可暂时放置一边,待他们克服怕犯错误的心理障碍后,再逐步提出要求。学生面对不断鼓励会很自然的增强自信心,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任务的设计要有目的性和实用性
把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应用到学生学习语言的课堂上,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围绕主题活动展开的各种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参与,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体验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注重学生学习、思考、体验语言习得过程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设置的问题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3)活动要有利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综合技能的提高,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4)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生活实际出发,以意义为中心,引导学生从语言知识的涉入向语言的实际使用过渡。
在任务型活动设计中,活动的安排要周全细致,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加到语言实践中来。在组织活动过程中还要注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不能让基础差的同学感到任务太难而产生畏惧感,又不能让基础好的同学因任务简单而失去兴趣。教师要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活动,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所有学生都从语言实践活动中收益,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掌握语言知识重点和交际技能,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乐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任务的设计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
任务型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强调“以人为本”,就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教师本身和环境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造运用英语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重视体验参与,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重视语言运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完成任务,使课堂语言活动近似于习得过程。
4、任务的设计要愉悦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乐”
在综合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的设计主要以小组活动为主,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互助形式,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促进自己以及他人学习。学习者听到并理解的语言越多或学习者接受的可理解性输入越多,他们就学得越快越好。
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合作学习。从对话中的“pair work” 至0“individual work":从“brainstorming"中的“group work” 到课文学习中的“retelling” ,都离不开合作学习。从教学角度看,合作学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小组活动增加了学生语言练习的数量。
(2)小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交谈质量以及学生的参与强度。
(3)小组活动有助于个性化教学,学生能提高学习的速度和效率,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学习。
(4)小组活动有助于增强课堂的学习气氛,为学生创设自然的语言环境,从而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
(5)小组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务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任务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任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任务要能够促进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务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总之,在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中,以任务活动为主要途径,教师通过不断地设计任务,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在愉悦中完成既定目标,感受成功。在任务教学模式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决定语言学习的几个因素【J】,外语教育与研究,2002.
【2】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肖建芳、冯增俊,双语教学的一种新模式一综合英语教学试验反思与展望【Z】.
【4】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M】,2007.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本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也从传统课堂走向了现代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2007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历程中,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为课堂教学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各方面的冲击,在学生、教师和环境层面都出现了一些与教改模式不协调的现象,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影响了教改模式的顺利实施。分析并解决这些失调问题,寻找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途径变得意义重大。基于这个目标,本文要梳理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变化?(2)这些变化中的不协调因素是什么?(3)这些不协调因素的表现以及产生的根源是什么?(4)解决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失调现象的理论和原则是什么?(5)怎样建设一个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框架?笔者以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首先通过研读文献,利用定性的方法详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计算机网络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发展历程。其次,针对黑龙江省地方高校佳木斯大学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研读校本课改文件、深度访谈及课堂观察等实际研究方法和手段,从宏观角度了解该校计算机网络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师生在课程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总结教学改革过程中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失调表现,按照本文界定的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概念:网络自主学习课堂、PPT面授课堂、网络课程选修课堂为研究调查范围,重点从学生、教师和课堂环境三个角度归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失调问题,分析失调的原因,挖掘影响网络教学模式成功建构的制约因素。(2012黑龙江省大学英语课程评估作为重要佐证材料)通过实证研究,失调现象可从学生、教师、环境等三个层面总结如下:1)学生层面的失调现象为:学生自主学习观念和能力不强;缺乏良好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效果不佳(表现为:自主学习动机偏差;元认知策略缺失;出现情感焦虑现象;自主学习外部监控缺失)。2)教师层面的失调表现为:教师的教学信念与实际教学不符;教师信息意识与信息知识不匹配;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失调。3)教学环境层面的失调表现为:网络教学硬件环境与改革模式不匹配;网络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个性化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平台智能化程度不高;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与网络环境不协调;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协调,网络选修课堂生态系统出现失衡现象等。最后,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优化五项基本原则,笔者在借鉴了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实证探索,试图构建一个“以教师发展、学生自主为核心,生态化课堂教学环境为支撑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框架”。以此框架,笔者试图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失调现象找到优化的途径。此框架涉及教师发展、学生自主和课堂教学环境生态化三个方面:(1)教师发展是指构建以优化教师教学观、教师信息素养、建立教学方法多元化理念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师发展框架,以此框架进一步强化教师自我发展和终生学习的理念,并提出教师自主、智能化教师发展平台建设、完善机构培训以及师培内容信息化等四项重要支撑内容。(2)学生自主是指建立以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观、信息素养、学习动机、自主学习策略为内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框架。笔者建议从“显性”“隐性”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外语学习理论指导、学习策略培训;重视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情绪调节;提出了教师、班主任、教学管理员以及平台技术等全员参与的多元监控体系;创新地组成了一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策略群,其中主要有5种大的策略范畴和12种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策略分支。(3)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是指优化硬件环境建设与服务、建设多元化、个性化、生态化软件环境的理念,提出了生态融合型多元课程设置、生态多元评价体系建设以及个性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见解。本文以教改模式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失调现象为切入点,在实证与思辨的基础上力求构建一个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框架。本文研究成果对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改模式的完善具有实际的参考和借鉴价值,针对学生终身学习、教师发展的理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马冲宇,陈坚林. 基于虚拟现实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理论、方法与技术[J]. 外语电化教学. 2012(06) [2] 隋晓冰,周天豪. 外语教材的研发与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基于我国高校主要外语教材的分析与探讨[J]. 外语电化教学. 2012(06) [3] 熊苏春. 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语言学习焦虑与学习策略使用之关系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12(06) [4] 洪卫. 高校外语课堂中PPT课件依赖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 外语电化教学. 2012(06) [5] 康淑敏. 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J]. 外语界. 2012(05) [6] 郭遂红,李方秀. 大学英语网络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拨效应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12(05) [7] 郭颖. 论教育信息化在现代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实现途径[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2(04) [8] 马利娟.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态化解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08) [9] 周文娟. 基于云计算的英语泛在学习模态与学习资源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2(04) [10] 束定芳. 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与教师发展——第二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评审手记[J]. 外语界. 2012(03)
可以写教学法创新一类的,比如游戏教学法、快乐教学法。我当时也是莫文网给的建议,非常有帮助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幼儿英语教学法实证研究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法课堂中的应用多维视角下的英语教学法研究发展趋势新探幼儿快乐英语情境教学——南京晓庄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自学-监测-竞赛-仿写”儿童英语教学法的多元评价体系网络英语教学法课程构建外语教学能力及其训练——有关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离与合英语教学法课改革的思路及实践任务型英语教学法浅析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英语教学法课程评估测试体系对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思考案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职业学校理想英语教学法的选择基于项目教学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设计试论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法中的应用现代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之我见反思性教学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法的选择我国英语教学法研究的重点及其演进——基于关键词频统计的分析和讨论我国英语教学法科研文献计量学研究将英语教学法各流派融合起来趣味英语教学法的应用英语教学法课堂教学初探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与研究方法——以海事英语为例项目驱动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法》的应用研究浅析英语教学法及其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高中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法的认知、运用和态度美国教学法改革与我国英语教学法改革初探论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群建设中的实践研究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建设新思路
教育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我们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什么样的毕业论文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教育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陈燕兰.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思路及探索[J].时代教育,20xx,(24):214,228.
[2]曾卫民.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校园英语,20xx,(5):71-72.
[3]江菲菲.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初探[J].读与写(下旬),20xx,09(4):98-99.
[4]雷佼.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5]丁敏.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思路和探索[J].才智,20xx,(22):108-108.
[6]焦平.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xx,(07):368-369.
[7]裴娅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英语园地,20xx,(18):11-12.
[8]焦平.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xx.
[9]潘志强.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xx.
[10]宋菲,段文敬.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xx.
[11]石志坤.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导学案[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20xx,15(1):59.
[12]陈儒珍.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建议探讨[J].读写算(教研版),20xx,26(17):169.
[13]谭莉莉.“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才智,20xx,8(21):192.
[14]张晓娟.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
[15]吕晓宏.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途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
[16]王冬冬.高中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中教育技术装备,20xx,(25).
[17]刘天赋.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xx,(11)
[1]张秋英.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xx,4.
[2]杨秀敏.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xx,7.
[3]周华梅.浅谈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4.
[4]王红英.浅谈初中英语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海外英语,20xx,6.
[5]刘亚珍.初中英语教学情景教学法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xx,(30):111-112.
[6]王传奎.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xx,(18):59.
[7]王新华.我国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xx(10):63~66.
[8]李浩然.如何才能设计出一堂优秀的英语课[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xx(11):20~24.
[9]王华珍.大学生英语阅读的预习障碍及教学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xx.
[10]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20xx,(35).
[11]刘阳.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xx.
[12]刘程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应用的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xx.
[13]杨德林.对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xx,(31):89-90.
[14]程可拉,刘津开.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15]游毓平.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口语课上的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xx.
[16]贾景全.论课堂教学设计在初中英语高效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xx(7):56~58.
[17]周彦波.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xx,(24):190-190.
[18]宋斌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12)
[19]孙琼.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xx(04)
[20]陈黎明.从合作学习理论出发探索高职大学英语口语特大班额的教学新路径[J].海外英语.20xx(12)
[21]阳兰梅.合作学习理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应用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xx(03)
英语教育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017
导语: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英语成为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下面是我分享的英语教育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陈燕兰.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思路及探索[J].时代教育,2015,(24):214,228.
[2]曾卫民.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校园英语,2012,(5):71-72.
[3]江菲菲.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初探[J].读与写(下旬),2012,09(4):98-99.
[4]雷佼.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丁敏.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思路和探索[J].才智,2013,(22):108-108.
[6]焦平.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7):368-369.
[7]裴娅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英语园地,2012,(18):11-12.
[8]焦平.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9]潘志强.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
[10]宋菲,段文敬.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
[11]石志坤.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导学案[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2014,15(1):59.
[12]陈儒珍.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建议探讨[J].读写算(教研版),2014,26(17):169.
[13]谭莉莉.“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才智,2014,8(21):192.
[14]张晓娟.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
[15]吕晓宏.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途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16]王冬冬.高中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中教育技术装备,2011,(25).
[17]刘天赋.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1)
[1]张秋英.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3,4.
[2]杨秀敏.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7.
[3]周华梅.浅谈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
[4]王红英.浅谈初中英语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0,6.
[5]刘亚珍.初中英语教学情景教学法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111-112.
[6]王传奎.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18):59.
[7]王新华.我国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2(10):63~66.
[8]李浩然.如何才能设计出一堂优秀的英语课[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4(11):20~24.
[9]王华珍.大学生英语阅读的预习障碍及教学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10]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2006,(35).
[11]刘阳.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12]刘程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应用的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4.
[13]杨德林.对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89-90.
[14]程可拉,刘津开.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5]游毓平.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口语课上的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
[16]贾景全.论课堂教学设计在初中英语高效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7):56~58.
[17]周彦波.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5,(24):190-190.
[18]宋斌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
[19]孙琼.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20]陈黎明.从合作学习理论出发探索高职大学英语口语特大班额的教学新路径[J].海外英语.2016(12)
[21]阳兰梅.合作学习理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应用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03)
浅析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大学综合英语
论文摘要:现代外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引起了教师们的极大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如何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来进行大学综合英语教学。 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长期形成了“注入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位置。于是,学生在课堂中极少有机会参加教学活动,课堂不能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由于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课,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变成“哑巴英语”。外语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需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目前国内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研究表明,在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借鉴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念。
1.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和构成环节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建立在第二语言洗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求的过程,在教学目标上突出教学的情感功能,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它强调教学中学生基本心理的满足,特别是归属感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情感性。
典型的任务型教学分为5个环节。“课堂导入”环节:按照常规的课堂教学导入程序,课堂教学首先需要导入;“参与任务”环节:任务呈现环节。任务型教学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去学习语言知识;“学习新知”环节: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语言知识教学,学习的内容可以围绕课本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巩固新知”环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操练运用”环节:学生掌握新知后,形成“活学活用”能力。
2.教学实例说明
本文以《致用英语综合教程2》(程晓堂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Travelling without Trampling”一课为例,说明“任务”的'设计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该文主题集中在travelling 与trampling之间的关系,提出旅游可能会对环境起到破坏的作用,提倡“无破坏”旅游,以良好的旅游管理来发展地域文化和经济。旅游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要突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围绕本课文,笔者设计了以下5项task-oriented的活动。
Task 1: Today we are going to deal with the topic “travelling”. Do you like travelling? Where have you been travelled? What other places do you want to travel in the future?
任务1分析:这是一个导入步骤,目的是想激发学生对主题或任务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任务情景氛围中。教师所问的问题要贴近本课文所涉及的内容。
Task2: Look at the topic in our text “Travelling without Trampling” and try to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任务2分析:学生的兴趣被激起之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或任务,即对标题的预测。在预测之前,要理清一些语言理解上的障碍。
Task3: Discuss in groups: Wha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an travelling bring to our 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Try to make a list of them. (The whole class may be divided into 7-8groups. After discussion, each group do a report.)
任务3分析: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及想象力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展充分的讨论,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的一种深入挖掘。
Task 4: Each group reports the discussion result to the whole class. Compare the items each group provides. Then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tems you mention and those mentioned in the text.
任务4分析:通过讨论比较,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Task 5: Nowadays travelling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what travelling can bring to us,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evelop tourism or we should just stop developing tourism so as to protect our home from being trampled?
任务5分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整个班级可以分为两大组,分为正反两方展开英语辩论。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语言交际技能灵活用到实际生活中大家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上。
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的发展,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应该根据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积极探索任务型教学模式,使之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Ellis, Rod. Task-based Language and Teach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3]陈淑芳.使用任务语言教学法时教师的作用[J].湘潭大学学报,2003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教学新法初探论文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之举。通过从先认读单词、词汇性教学、单一性教学转向先组织教学活动、整体性教学、整合性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可有效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任务型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任务型英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语言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之举,它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内涵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指基于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将任务引入课堂,把课堂变成真实的世界,把教学活动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交际活动。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各样的语言活动,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接触语言、理解语言和学习语言;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完成各种教学任务;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多方位的交流。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在综合英语教学上的创新
1、从先认读单词转向先组织教学活动
以往的教学模式强调先从词汇入手,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了解单词的意义,但是将所学单词用于真实的语境中时,学生还是不会灵活运用。而任务型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来引发学生学习的需求,进而推动课堂教学。它强调运用原有的.知识组织开展有特色的英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碰到难题,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主要句子和词汇,让学生满足学习的需要。学生在获得新的词汇后,再进行相关的新活动,把词汇推广应用于新活动之中,从而又引导出新的学习需求。教师通过主题性教学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综合认知的效果。
2、从词汇性教学转向整体性教学
任务型教学注重语言整体性教学,利用多次从不同方面提供类似的新颖情景从整体上感知相关事物和词汇,形成有效的习得过程,以此克服背记型英语教学现象。综合英语任务型教学主张:把单词与句子联系起来,或把单词放到句子中来感知和学习,从整体上把握词汇使用的语境和真正的含义。这样,既可以把先前学习的知识与当前学习的单词建立联系,还可以在现有单词上派生出新的意义,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学生的词汇量。
3、从单一性教学转向整合性教学
所谓整合性教学即从单一型或零散型教学转向综合的一体化的教学。任务型英语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实现英语教学的一体化,使学生的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发展一体化,英语学习的过程一体化,以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体化。
三、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
在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通过“retell、discuss、debate”等多种灵活有效、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来。
1、创设宽松、和谐的英语学习的课堂气氛
任务型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即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那么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习者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境、语言形式等要符合交际的功能和规律,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教师的参与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为学生创设情景学习的过程。教师尽量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然后用轻松的、和谐的对话情景或情景介绍把学生带进英语学习的课堂,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畏惧情绪,使学生在相对无压力,不紧张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交流和应用。
这种宽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还包括对学生的参与应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积极态度。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提倡语言纠错,因为语言经过大量的输入之后,需要学生理解性的输出,在输出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现象。面对这样的错误,教师应该注意方法,首先是鼓励、表扬,然后再纠错。在学生表述中,尽量不要打断,让其有发挥的空间,只要是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形式上的错误可暂时放置一边,待他们克服怕犯错误的心理障碍后,再逐步提出要求。学生面对不断鼓励会很自然的增强自信心,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任务的设计要有目的性和实用性
把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应用到学生学习语言的课堂上,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围绕主题活动展开的各种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参与,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体验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注重学生学习、思考、体验语言习得过程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设置的问题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3)活动要有利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综合技能的提高,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4)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生活实际出发,以意义为中心,引导学生从语言知识的涉入向语言的实际使用过渡。
在任务型活动设计中,活动的安排要周全细致,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加到语言实践中来。在组织活动过程中还要注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不能让基础差的同学感到任务太难而产生畏惧感,又不能让基础好的同学因任务简单而失去兴趣。教师要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活动,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所有学生都从语言实践活动中收益,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掌握语言知识重点和交际技能,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乐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任务的设计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
任务型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强调“以人为本”,就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教师本身和环境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造运用英语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重视体验参与,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重视语言运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完成任务,使课堂语言活动近似于习得过程。
4、任务的设计要愉悦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乐”
在综合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的设计主要以小组活动为主,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互助形式,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促进自己以及他人学习。学习者听到并理解的语言越多或学习者接受的可理解性输入越多,他们就学得越快越好。
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合作学习。从对话中的“pair work” 至0“individual work":从“brainstorming"中的“group work” 到课文学习中的“retelling” ,都离不开合作学习。从教学角度看,合作学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小组活动增加了学生语言练习的数量。
(2)小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交谈质量以及学生的参与强度。
(3)小组活动有助于个性化教学,学生能提高学习的速度和效率,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学习。
(4)小组活动有助于增强课堂的学习气氛,为学生创设自然的语言环境,从而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
(5)小组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务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任务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任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任务要能够促进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务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总之,在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中,以任务活动为主要途径,教师通过不断地设计任务,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在愉悦中完成既定目标,感受成功。在任务教学模式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决定语言学习的几个因素【J】,外语教育与研究,2002.
【2】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肖建芳、冯增俊,双语教学的一种新模式一综合英语教学试验反思与展望【Z】.
【4】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M】,2007.
试论个案分析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教学模式启示
论文摘要: 本文简述Willis和Skehan任务型教学模式并据此总结自己的模式,应用自己的模式进行个案分析,同时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引言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近两年来,任务型语言教学越来越引起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关注(龚亚夫,罗少茜2003)。我国的英语教学没有讲英语国家的语言环境,大多情况下英语教学以课本为主,多媒体材料为辅,在此基础上尽量创造各种真实或虚拟情景,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性任务来进行。基于我国英语教学的现实情况,本文简述了Willis和Skehan任务型教学模式并据此总结了自己的模式,应用自己以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第四级教材第五单元课文The Man Who Changed the World 为例,进行个案分析,同时得到了一些启示。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 Willis认为“任务型”教学可分为三个步骤: (一)前任务:教师引入任务。 (二)任务环:由任务(学生执行任务)、计划(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报告(报告任务完成)三个环节组成。 (三)后任务:由分析——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两部分组成(Willis,)。 Skehan提出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与Willis的模式有相同之处,它也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活动,任务中活动,任务后活动。 (1)任务前活动包括三种:教,意识提升活动,计划。在教的活动中,学生可得到新的语言输入或给学生输入以触发他们对存在的结构进行重构。演绎法较适合用来介绍新的语言素材添加到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中去,而归纳法对中介语系统的重构更为有效。 (2)任务进行阶段。任务进行的方式会影响任务的有用性以及在三个目标之间达到平衡。这里需要考虑注意力的分配和通过扩展的任务程序来影响注意焦点。教师有许多选择来影响学生可利用的注意力,比如时间压力,不同的语式,提供帮助和提供意外的信息。 (3)任务后阶段。教师在任务的进行中,不能干涉任务的进行方式,不能干涉学生对意义的注重,但可以通过任务后的活动来强调并引导学生对形式加以注意(Skehan1998)。 三、个案分析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验性应用 笔者总结Willis和Skehan任务型教学模式,把以上设计步骤以高中英语教材高二第二册第十四单元I have a dream为例,具体运用如下: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作为一篇记叙文,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对这一人物本来比较感兴趣,但如果老师一讲到底,学生肯定昏昏欲睡。任务型教学法将学生导向获取有益信息的思路中,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知识。因此,笔者为此文设计了课前、课堂、课下三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任务前阶段。 教师:①介绍并确定谈论MartinLutherKing这一话题。②通过让同学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他的话题帮助同学们回忆或学习有助于任务进行的词和短语。③重申任务确保同学们明白任务要求。学生:①写下听到的有用的.词或短语。②自己先用几分钟为任务进行做准备,主动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课后积极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多种教育资源获取和处理信息,自觉评价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二)任务循环阶段。 (1)任务。学生五人一小组共同进行任务。任务基于课文,教师负责督导,鼓励学生。 (2)准备。学生:①选择一位代表准备向全班汇报他们进行任务的过程,组内经过讨论,将各成员获取的资料进一步整理加工,使之系统化。②演练他们将要做的口头表述。教师:①确保汇报目的明确。②走下讲台担当语言顾问角色。③走下讲台帮助同学们演练口头汇报。 (3)汇报。学生: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成果。“小老师”既可以向其他小组成员提问,也可以接受其他小组成员及教师的提问。教师:①当主持人,确定下一个发言者。 ②教师对各小组成果进行公正评价。 (4)语言焦点。 A.分析。学生:①进行增强语言意识的活动,找出并理解课文特定的语言特点。②就他们注意到的其他语言特点进行提问。教师:①同全班一起再一次对每项分析活动进行评判。②提醒同学们注意其他好的词、短语或句式。③以从同学们的汇报中提取语言点。 B.操练。教师:必要的分析活动后,引导学生进行操练以增加信心。学生:①操练那些分析活动中发现的词、短语和句式。②操练任务课文中或汇报阶段出现的语言特点。 (三)任务后阶段。 小组间可互传资料,组间讨论并写出自己的MartinLutherKing(200词左右,尽量用到所学的词汇和短语)。一星期后上交给老师。 四、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些启示 从上述的分析应用中,可以推测出任务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设计任务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所设计的活动要能促进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切忌为设计任务而设计任务。 (二)活动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而且要延伸到课堂以外,允许分歧的存在。 (三)设计任务目的要明确,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否则,学生会望而生畏,无法积极参与。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制约着任务型教学法的效果: (1)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任务型教学的效果。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指导者、监督者、助学者,教师有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否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否具有创新意识都将制约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2)学校教育设施的现代化程度也是制约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个因素。如果学校没有像样的图书馆、阅览室,更没有电子阅览室,学生查阅资料成问题,任务型教学法就会难以实施。 参考文献: [1]Willis, Framework for Task Based Learning [M].Longman. [2]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龚亚夫,罗少茜.2003.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数学教与学过程需要实施研究性学习,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创设一个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法论文,欢迎阅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法论文篇一 1、研究性学习内涵 小学数学教与学过程需要实施研究性学习,即在教学中,主张教师设定具体的课题,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技巧及搜索的相关信息等进行综合,学生自主地建构与更新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及自主学习的精神。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创设一个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引导同学们通过科研的 方法 搜集与获取大量知识信息,解决课题的疑问与问题,实现学生探索性的建构知识体系,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研究过程相结合。 2、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 措施 营造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环境 营造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环境包括两方面,第一,宽松、愉快、平等的环境;第二,合作、探究的环境。前者的作用主要是调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而后者是加强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例如,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章节时,可以通过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章节时,利用汇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图形,使学生在动画中提升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时,第一步:(1)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以组为单位一起回忆:a援长方体的特征援b援想一想你是从那几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 总结 的。(点:有八个顶点;线:有十二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面: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2)教师总结:我们通过点、线、面三个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第二步:(1)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以组为单位一起回忆:a援正方体的特征。b援想一想你是从那几方面对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的。(点:有八个顶点;线:有十二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面: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第三步,共同讨论:(1)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2)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相同点: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援不同点:a援“线”上的不同点:长方体的棱分别是相对的4条棱相等,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而正方体的12条棱全部相等,叫做正方体的棱长。b援“面”上的不同点: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3)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通过这样的环境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列举与搜集与生活联系的例子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列举与搜集与生活联系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与解决,从而不断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不断的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积极的解决与探索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最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量的计量”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你能 说说 这是为什么吗”来导入新课程;利用自学的方式进行具体知识点的简单熟悉;并且利用如下例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练习:一枝铅笔长176();一个 篮球 场占地420();一张课桌宽52();一个火柴盒的体积是21();一间教师的面积是48();一种保温瓶的容量是2()10麻袋大米约1();l个鸡蛋约();1棵白菜约();1名六年级学生体重是40();测量两件家具,记录各边的长度,算出表面积和体积;称出两件炊具的质量并记录下来;调查父母的出生年、月、日,算一算平年还是闰年;记录自己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 创设与给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条件 如果教师不能创设与给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条件,就不能真正的调动学生探索与实践热情,也不能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将不明显。所以,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措施需要包括创设与给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条件。例如,学习“条形统计图”章节时,教师可以搜集条形、拆线和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的具体表现形式,并让学生搜集各年级的学生数量且绘制条形统计图:一年级:一班40人,二班38人;二年级:一班40人,二班40人;三年级:一班41人,二班38人,三班36人;四年级:一班36人,二班38人;五年级:一班44人,二班39人;六年级:一班37人,二班42人。或者教师可以给出学生如下数据让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此过程,可以使学生有机会主动地绘制条形统计图,掌握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建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平台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建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平台,引领学生观察生活、关注身边数学问题。例如,学习“量的计量”章节时,教师可以专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意义,系统的复习与掌握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单位,以及具体换算,及各种计量单位间的进率。 3、结论 综合上述的内容我们可知,基于性研究性的学习教学可以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并指导学生怎么运用知识与建立知识联系,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基于性研究性的学习教学这种方法是一项被广泛宣传与运用的 学习方法 。 作者:周小如 工作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昌第三小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法论文篇二 一、创新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小孩子从小就要进入学校里面学习,但是没有人问过他们愿不愿意,换句话说,他们是在老师、家长的压力下才会“认真学习”的。这种学习过程叫做被动学习,学习的效果效率低,且浪费时间。传统的教学就是单纯的“灌输式”学习,没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采用创新 教学方法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位 教育 家曾经说,最好的教育是让被教育者不知道自己已经受教。数学老师要把问题摆在同学们的面前,让他们去思考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老师上课之前要给同学们设计好开课的问题,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先自己选择题目解决,然后老师再做总结。这就要求老师所出题目要蕴含本节课的知识,或者是能够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小组成员的分配也要合理,不能够顾此失彼,要公平公正。这样能够让学生们进行自主的探索,从各个方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再讨论。这种过程能够增强学生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还能够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虽然说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但是,那是对解题的答案或方法的正确性来说的。对于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思考,然后采用多种解决方法。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严重禁锢了学生的 创新思维 。遇到一个问题,老师就会将标准方法告诉学生,然后同学们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思考。等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学生就可以“照葫芦画瓢”,按照之前的解题模式做出正确的答案。虽然这样的方法能够增加同学们做题的正确率,但是却减少了学生创新的机会。如果长此以往,数学问题解题方法永远不可能简单化。创新教学法不但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一种创新思想的传递。就像是“蝴蝶效应”一样,用老师的创新带动学生的创新。采用不同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法,将数学多维立体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解题。比起传统的套模板式的做题方法,自己想出的方法可能既复杂又麻烦,但是这是敢于尝试的表现,这种精神才是学习所需要的精神,这种“不做对不放弃”的毅力才是学习所需的毅力。老师在教学时要将自己和学生摆在一样的高度,只有这样老师才会去认真听取学生的解题意见,才会采纳学生的解题方法,这样才能够促进创新。另外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老师也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不要认为学生不懂得教学,他们的观点缺乏实践性。但是毕竟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了解自己喜欢和能够接受怎样的教学方式,知道怎样的教学才能引起自己的兴趣。也许学生给老师提的建议比较“理想化”,但是只要老师稍加修改,或是将里面可行的元素融入自己的教学当中,那么就能够找到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新方法。对于别的老师的创新教学法也要合理利用,绝对不能照搬。因为使用的对象不一样,要根据自己的学生加以修改,因材施教。 作者:唐世明 工作单位:重庆市巫山县石碑小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法论文篇三 1.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是体现一个团体的合作能力,可让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学习首先一定要合理地分组。一般而言,合作学习小组4人最合适,最好遵循“就近原则”选择小组成员。如果是年纪较小的学生,则可两人一组,即同桌合作。合理建组便于成员合作,同时可以激发各组间的竞争,这样易于形成和谐的学习气氛,同学们之间可以强弱互补,共同进步。建组应注意优、中、差生之间的组合和学生之间的性格、 兴趣 爱好 、学习能力与身高等各种外在因素的互补,同时需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1]。在小组分配完成后,要进行民主推荐,选出各个小组的组长,并依照性格特点分配组内其他成员的负责要点与任务,这样的分配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最佳状态,使任务快速圆满完成。在每个成员完成各自的任务后,应让他们尝试另一个角色中的工作,使他们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得到更多的 经验 [2]。例如,在讲授“小小的商店”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起“小商店”,学生的各种小玩具、文具等均为商店里的物品,而学生则扮演顾客、店长、店员、收银员等各种用角色,此时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如分为顾客组、收银员组、店员组等。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如果不分组或分组不科学,则可易产生混乱的局面,降低合作学习效率。 2.科学开展小组合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是每个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比如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的环境设备、适合的时机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如果教学内容在学生较容易接受的范围内,就让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学习或进行集体授课;如果知识点多、学习复杂的内容,就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即合作学习[3]。学生是否能充分体会合作学习中的乐趣,主要取决教师是否采用了有效的引导方式。教师在展开活动的过程中,要尊重每位参与的学生,无论“差生”或优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特别是在学习上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更要尽心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尽量消除他们自卑感等。教师还应及时了解各组学习情况,并对每个小组作出评价、建议与鼓励。而能使合作学习有成效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充裕的学习时间。教师让小组进行操作、研究、探讨、交流思考的过程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发言和提问的机会,使学生能相互补充,互相进步,这需要教师留有充裕的时间让他们进行自主思考,在解决问题后才会豁然开朗,记忆深刻,合作学习才会有显著的成效[4]。例如在讲授“圆的认识”这一章节时,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五组,让学生分组找出生活中是圆形的物体,看哪组找出的物体最多,在讲解关于“圆”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又可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即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看哪一组能够较准确地画出圆形,准确地测量出所画的圆形的半径与直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3.重视个人与小组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建议与鼓励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更应慎重考虑才可以说出每一句评语。教师要做到这样,首先要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进行有机结合,既要注重个人评价,又要注重小组评价,肯定个人在小组合作中的重要性,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合作互助关系给予表扬;其次要注重学习过程中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尤其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肯定学生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并对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5]。综上所述,小组合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方法,其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学习到基础的数学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作者:王景坤 工作单位:赤峰市巴林左旗杨家营子寄宿制学校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三个结合优秀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三个结合优秀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引言
数字媒体设计是一门具有信息时代特征,贯穿人文与技术两个学科领域,充分与市场、企业挂钩的新兴学科。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之一,教师将教学知识融合在情景化的任务模式中,以暗示和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任务中的具体问题;学生的知识获取贯穿于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以问题为核心、严格的方法论要求和知识综合性等多个方面与新媒体设计的知识结构具有内在一致性,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将任务情景与当代信息化设计问题相结合,如何提高人文学科学生解决问题的规范性与逻辑性,有层次、有步骤地分析问题;对人文/科技知识的综合运用,合理选择解决策略的能力;如何加强任务执行的自主性、创新性与实际操作能力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当前3种教学理念引入到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对这一方法进行深化和改革,探索更适合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这3种教学理念分别是计算思维、开放教学以及企业文化。
1计算思维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结合
计算思维概念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周以真教授在2006年提出的,其核心概念是:运用计算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的方法。计算思维并非只隶属于自然科学和工程学,它是人类三大思维之一,计算思维的培养已经扩展到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之外的生命科学、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众多领域,是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计算思维培养的核心目标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学生面向任务、针对问题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在具体教学方式上也是按照设置任务与提出问题——调研与收集资料——寻找解决方案与问题求解——多种解决方式的结合——实践与操作——总结分析——问题延伸的流程进行。
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比,计算思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与计算机应用问题紧密相关。计算思维的基础概念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注重问题实现的效率和效果,注重计算机应用能力(如软件的使用和编码),更强调在思维的多个抽象层次上进行,以及通过精确和严格的符号及模型保证问题求解的可行性。这些特征对新媒体设计专业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文学科背景的艺术类学生在处理传统设计项目时,较多地将艺术灵感和创作经验作为问题解决的基础,而将计算机作为创作工具是一种挑战,他们在面对新媒体项目时不同程度地遭遇理解和执行的问题,因此,培养计算思维成为新媒体设计课程教学中必要且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计算思维的结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理性思维
新媒体设计(如网站、应用程序界面、智能产品交互设计)与信息技术紧密相关,教学中要明确计算机作为新媒体设计的思维方式和应用工具,如何与传统设计艺术区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科学系统地分析新媒体领域中不断更新的问题,用规律性替代偶然性,以严谨的操作原则应对问题的多样化;强调分析、演绎、推断和归纳等求解方法的区别并综合运用,从感性化的问题解决方式过渡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自动性思维
自动性是计算思维的特点之一。新媒体专业学生提高计算机软件工具的使用能力是他们理解和应用自动性的最有效途径。在计算机基础教学阶段,教师就要强化学生对效率和精确性的重视,让学生理解计算机在“自动处理”方面的优势和潜能。随着学习的展开,教师要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挖掘计算机的自动性,并以此完成手工操作无法实现的功能,例如,预先设计规划以减少执行过程中人的参与性;通过加强训练使用批处理方法,以及初步的编码,充分利用机器来提高任务的执行效率等。培养抽象性思维
计算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抽象性,这要求加强学生的抽象、取样和模块化的处理问题能力;在方案的设计上考虑效率、精确性和规范性;在实践方式上采用量化、分层和模块重组的手段。例如在项目的初始阶段,学生需要明确阐述复杂任务,避免含混的表达,以对象化的方式让目标更具体;在任务求解阶段,按照严格的标准,对问题量化分析,将复杂任务分解为不同层级的小型任务逐一解决,以此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条理性和系统性。
2开放教学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结合
在数字媒体设计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选择的项目和案例具有前沿性和现实性,大都围绕着当代科技如何有效、有益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这类基本问题展开。此类问题往往并不存在唯一的解决方案,因此要求学生面对问题能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思考,提出见解独到、具有创新性的解决策略,这与当下教育界大力倡导的开放式教学原则一致。开放式教学受到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影响,拓展了传统以教室、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封闭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殊性,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拓宽了传统的教学视野。当代信息社会为教学的“开放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例如宏观的教学环境延展到互联网,各种最新的'新媒体产品(如针对移动终端的数字教育软件),以微博和微信作为即时教育系统等。相对传统教育,信息社会的开源、共享、平等和交互让学生获取资源更为便捷。
信息资源和技术不仅是开放式教学的一个方向,也是数字媒体专业的主要知识框架和学习工具,因此在该课程中应用开放式教学具有天然优势,能够深入地内置于面向任务的方案制定、策略规划和实践操作中。在实际的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身份从灌输知识变为引导和辅助,学生在接受知识上从被动塑造变为主动构建。开放教学模式结合到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案例的前沿与时效性
在引入情景、设计案例时,我们考虑到新媒体行业的前沿性和时效性,选择当前最新且具有一定社会关注度的设计案例。例如在界面设计中,以苹果的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为案例,要求学生对两个系统操作界面的交互性、设计风格和功能组织进行比较式分析;指出两种操作系统在操作和设计上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此类课题的热点性质能激发学生的行业带入感,提高他们对项目研究的浓厚兴趣。
对新媒体工具的掌握
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挖掘有用信息,实现设计预想,资料收集和项目操作是任务驱动教学中的重要程序。当前的难点不是缺乏信息,而是面对庞杂信息的分析、筛选、整合、重组和再利用,这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新媒体工具后,能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工具处理项目从资料收集到设计实现的全部工作。单纯利用传统纸媒工具难以应对新媒体项目的多样性、复杂性,学生必须尽可能放飞思维,尝试结合多种工具解决问题。从纸媒到新媒体工具的转变不仅是工具的变化,而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利用新媒体工具解决新媒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印证,从而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综合知识体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打开封闭的知识体系,综合利用多种知识,探索不同的问题解决途径。以网站设计为例,学生既要考虑网站审美方面的形式、构成与风格等因素,也要考虑使用上的合理、便捷和效率,甚至还涉及网络透明性、用户中心和界面友好等人文/科技的交叉问题。学生必须综合利用艺术设计、信息工程甚至科技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界定决策标准,归类问题类型,并在不同的知识领域灵活跳跃,彼此协调,找到最优方案。多角度的问题解决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以宏观视角统筹处理问题的能力。
3企业文化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结合
当下高校教育大力提倡校企文化结合,企业文化的引入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可持续性培养,提升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数字媒体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将企业文化中以任务为核心的团队协同工作模式结合到任务驱动教学法中。
任务驱动教学法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操作过程包括模仿练习、收集资料、评价资料、协作交流实现。其中协作交流是解决任务问题的核心步骤,是实现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保障。企业文化中,基于任务的团队组织形式对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实施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企业文化注重整合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尽可能消除异质性因素间的对抗和摩擦,员工因此能自动地聚合在统领性的任务周围,基于同一目标,分享同一个信念,以同样的风格完成目标任务,让所有的工作单位在同一系统框架内高效、精准、润滑地运转。可以看出,这种管理理念同任务教学法中以任务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相吻合,将企业团队运作理念结合到任务驱动教学中,需要对企业团队组织方式适当改造,使之更符合校园文化的氛围和条件,具体方式包括以下3个方面。
扁平化组织模式
基于学校特点,教师应弱化企业团队的垂直管理模式,强调扁平化的组织方式。围绕任务,学生各自具有明确的分工,每个组员与系统对齐,而非基于个人的独断意志,以规则、原则替代个人权威,以自律作为任务保障,建立民主体制,将人与人之间潜在的对抗转移为依照规章并肩工作,从而消除对抗,建立和谐的协同工作环境,这不仅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也提高了每个学生对整个项目和自身任务的责任感。
问题视野的最大化
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新媒体建立团队内部的即时交流系统,商定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项目时间计划,让信息在团队中快速流动,所有队员及时地了解任务现状和进展。当学生按照同一个目标工作时,他不仅能从自身的位置思考问题,还能同其他队友一样,站在统领性目标的高度宏观地把握项目整体情况。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操作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审视问题的视野,这为设计方案提供更多的可能,判断结果更为准确,执行方法上具备更大的可行性。
建构学习型团队
我们对企业团队的另外一个改进是打造学习型团队。扁平结构的团队合作模式不仅要求所有的队员既能完成本职任务,还能适应项目工作灵活机动的执行方式,与其他队员交叉完成某些工作。工作性质的多样性让学生不可避免地遭遇超出课堂和课本知识的问题。学生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如、网络搜索以及组员间的“头脑风暴”)获取额外的知识以便跟上整个团队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督促自己主动学习,以适应任务变动带来的压力及应对不断更新的新媒体技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面向任务的团队工作本质上是一个小型而敏捷的学习组织,它要求学生根据任务变化自动适应,以此完成从传统的专业知识人才到智能型知识人才的转变。
4结语
虽然计算思维、开放式教学和企业文化在数字媒体设计课程中的侧重点不同,但它们并不是截然分裂的3个步骤,而是统一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总体框架内。计算思维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理性态度,是保障科学的任务分析和执行的前提;开放教学强调开放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是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强化剂;企业团队文化的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和自我管理能力,推动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是任务驱动教学实施的主要驱动力。
新媒体设计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主要科目,它针对的是当代信息社会的具体问题和热点问题,其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时效性,要求教学方法随着信息和科技的更新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对于新媒体设计课程,3个教学理念的结合是一次有益的教学尝试,这也为未来该课程的教学指引了方向。一方面,继续深入研究3种理念的结合方式,细化教学实施方案,明确各个教学环节的主要任务,制定合理的教学制度;另一方面,探索与更多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的途径,以多样化的教学视角、恰当的教学方案不断充实和完善任务驱动教学法。
从标题看很难决定哪个好写,论文写作的人是你自己,思维和认知也在于你自己,决定对哪个的收集资料和认知较为多,相对组织写论文也会容易些
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你选择这个论文题材的原因是什么?论文的研究背景是什么?论文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本篇论文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你所研究问题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使用了什么解决方案?论文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创新?等。可以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以及论文写作两个方面来进行表述。 因为学校不同,老师不同,所以论文答辩老师一般会提的问题也会不同,以下问题和回答仅供参考: 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一:你选择这个论文题材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可以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以及论文写作两个方面来进行表述,保证语言清晰,逻辑合理。例如这样回答:因为平常自身比较喜欢这方面的内容、时常关注该研究领域的相关事宜,结合了当前政治新闻和发展趋势,受导师课题影响,参与相关研究课题等。这一部分容易加分但是也容易减分,为了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所以我们应该将这一部分内容表述清楚到位。 毕业答辩常见问题二:论文的研究背景是什么? 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学们也可以按照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来进行回答。 毕业答辩常见问题三:论文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或者这么问:论文的主题是什么?这是答辩听审老师最常见的问的问题,而且答案很简单。用自己的话高度概括论文的核心,尽可能全面、准确、简洁的表达出来,不少于3句,不超过5句。 毕业答辩常见问题四:本篇论文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首先明确指出所用的研究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讲述,也就是举例说明。 毕业答辩常见问题五:你所研究问题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使用了什么解决方案? 这个问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说明,如果有具体的结论或方法的学生,可以分点解释说明。 毕业答辩常见问题六:论文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创新? 这时,老师们想知道你的论文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亮点,建议同学们举例说明,分点作答,这样显得逻辑清晰、调理清楚,而且这个问题答辩老师一般都会问到,所以同学们要做好准备。 最后学术堂总结:在答辩的时候一定要迅速回应。如果是你不知道问题,你可以向老师请教,千万不要出现冷场的情况,那样你的导师会很尴尬的。答辩时一定要谦虚,虽然你的论文完成得十分出色,但是这些成果暂时的、是没有获得认可结论。
论文答辩问题归纳
导语:论文答辩要做得好,除了要对论文内容了解清楚外,还要做好论文答辩稿的准备。接下来我整理了论文答辩问题归纳,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解析:首先从主观入手,每篇论文都对应着相应的专业,可从当前该专业的社会大致情况来简要分析,其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来分析(实习过程中对该专业有了更深的社会认识,发现了一些问题等),最后,可以说是与指导老师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后选择该课题(这一点很重要,至于原因,请您自己揣测!)
二、该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这一问题一般在开题中就有提及,正文中也有相关小节说明,只需要对其加以总结提炼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逻辑清楚,条理分明,不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东拼西凑会给考核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三、全文基本结构、框架是怎么设计的?
该问题的回答并非是让您将论文大纲讲述一遍,而是对整个文章的一个综合说明,比如: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述,开头从总体上论述XXXX的特点等大背景,之后“提出XXXXX问题”,再根据问题提出XXXXX对策,最后是总结陈述,各部分相互间存在逻辑联系,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该结构是最为常见的结构,您需要依照自身文章实际情况做具体分析)
四、全文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该问题的回答与论文大纲相结合,比如:全文的逻辑关系是,首先交代大背景——对XXX现状加以论述说明——提出XXX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全文进行总结说明
五、在研究该课题过程中,是否发现了不同的见解?自己是如何逐步认识这些见解的?又是进行处理的?
该问题切忌回答“并未发现不同见解”!
首先必须要肯定,对于该课题存在诸多不同的见解(此处需要对各类不用见解加以总结阐述,分列成条,比如传统观念认为XXXXXXX,现代观念认为XXXXX),其次,阐明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些不同见解的(记住,不能完全否定或肯定某一种见解,各个不同见解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不管对错,只要不离谱即可),最后,处理不同见解,一是在论文写作中是怎么处理的(你是用什么“见解”,也就是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展开研究的),二是自己在平常学习研究中如何处理(依旧不能完全肯定或否定某一种见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六、课题研究中有那些问题是没有涉及的,但却是与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
任何一篇文章,无论字数多少,不可能将所有涉及到的问题全部研究清楚,所以,需要您选择一到两个和该课题联系紧密的问题,并对其做精简的概述(概述,不是长篇大论,一定要精简)
七、还有什么问题是你自己还未研究透,论文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的?
该问题需要您结合自己文章的实际情况来回答(但注意和问题六分开),该问题是论文已经提到或已经进行了相关说明,但不够深入!(这是考核老师想知道您是否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八、在写作过程中,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该问题必须要与问题一严格区分,需要结合课题所研究问题的现状、意义、目的展开叙述。
九、该课题研究的创新点是什么?
创新点一般来说有两种,第一种:该课题之前从未有人研究过;第二种:该课题的研究切入点、视角独特(一般来说,大部分的论文创新点都是第二种,结合自己论文实际情况,有逻辑,有条理的说明即可)
十、该课题研究存在哪些不足?
该问题的回答可结合问题七展开,按照以下步骤:
第一,XXXXX;
第二,XXXXX(如果实在不知道,那么可以结合其它专业来说,比如您是财会专业,那么肯定要涉及到专业统计学知识,您可以说“由于对统计学专业知识学习欠缺,在研究过程中XXX部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等,因为任何论文的写作,都必须要涉及到其它专业的知识点,独木不成舟!)
特别说明:
部分人会担心老师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你这文献从哪儿来的?你为什么选择XXX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你这个图是怎么画的?诸如此类问题,请您自己想回答对策,恕我无能为力!
考核老师要问的,是针对全文,立足于全文,有的会针对部分章节发问,比如“解决对策措施”,可能会深入询问,此时就需要您的临场发挥和临场反应了,没有统一套路可言。
请您谨记:
无论面对如何刁钻的问题,请不要回答“我不知道”这类话,即便是错的,也必须要阐明自己的观念!
硕士论文答辩问题
(一)良好的开场白
开场白是整个论文答辩的正式开始,它可以吸引注意力、建立可信性、预告答辩的意图和主要内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应包括:引言、连接、启下三个作用。良好的开场白应做到:切合主题、符合答辩基调、运用适当的语言。应避免负面开头,如自我辩解等(如“我今天来的匆忙,没有好好准备……”),既不能体现对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尊重,也是个人自信不足的表现,答辩者在各位专家的第一印象中大打折扣。牢记谦虚谨慎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谦虚并非不自信。同时也要避免自我表现,洋洋得意,寻求赞赏。过度的表现,会引起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反感。
(二)报告的中心内容
报告的中心内容包括:论文内容、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硕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及科研实验的主要方法;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在答辩报告中要围绕以上中心内容,层次分明。具体做到:突出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强调论文的新意与贡献;说明做了哪些必要的工作。
讲稿一般采用幻灯片的方式展示,做到主题明确,一目了然;精选文字,突出重点,简明扼要;适当美化视觉效果,加深印象。幻灯片制作具体注意事项见本章上节。
答辩时应注意:掌握时间、扼要介绍、认真答辩。为此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必紧张,要以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参加答辩;
2.仪容整洁,行动自然,姿态端正。答辩开始时要向专家问好,答辩结束时要向专家道谢,体现出良好的修养;
3.沉着冷静,语气上要用肯定的语言,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模棱两可;
4.内容上紧扣主题,表达上口齿清楚、流利,声音大小要适中,富于感染力,可使用适当的手势,以取得答辩的最佳效果;
(三)答辩委员会专家可能提出的问题
研究生报告结束后,答辩委员会专家将会提出问题,进行答辩,时间10~15分钟。一般包括: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考察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关问题。
评委可能提出的`问题一般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答辩委员的研究方向及其擅长的领域;
2.可能来自课题的问题:是确实切合本研究涉及到的学术问题(包括选题意义、重要观点及概念、课题新意、课题细节、课题薄弱环节、建议可行性以及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提问);
3.来自论文的问题:论文书写的规范性,数据来源,对论文提到的重要参考文献以及有争议的某些观察标准等;
4.来自幻灯的问题:某些图片或图表,要求进一步解释;
5.不大容易估计到的问题:和课题完全不相干的问题。似乎相干,但是答辩者根本未做过,也不是课题涉及的问题。答辩者没有做的,但是评委想到了的东西,答辩者进一步打算怎么做。
(四)如何回答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的问题
首先要做到背熟讲稿,准备多媒体,调整心态,做提问准备,进行预答辩。在随后的汇报中突出重点、抓住兴趣、留下伏笔。忌讳讨论漫无边际,由于课题是自己知识的强项,讨论时毫无收敛,漫无边际,往往是内容复杂化,过多暴露疑点难点,给提问部分留下隐患。一个聪明的研究生应该“就事论事”,仅围绕自己的结果进行简单讨论,这样提问往往更为简单,回答更为顺畅。
到了提问环节,专家提问不管妥当与否,都要耐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问话。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当回答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时,不要流露出骄傲情绪。如果确实不知如何回答时,应直接向专家说明,不要答非所问。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要强词夺理,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搞清楚,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总之,答辩中应实事求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时刻表现出对专家的尊重和感谢。注意答辩不纯粹是学术答辩,非学术成分大约占一半,要显示出自己各方面的成熟,要证明自己有了学术研究的能力。
一、学生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论题
首先从主观入手,每篇论文都对应着相应的专业,可从当前该专业的社会大致情况来简要分析;其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来分析,实习过程中对该专业有了更深的社会认识,发现了一些问题等;最后,可以说是与指导老师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后选择该课题。
二、学生的论题有哪些意义和目的
这一问题一般在开题中就有提及,正文中也有相关小节说明,只需要对其加以总结提炼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逻辑清楚,条理分明,不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东拼西凑会给考核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三、学生论文的框架是怎么设计的
该问题的.回答并非是让学生将论文大纲讲述一遍,而是对整个文章的一个综合说明。比如: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述,开头从总体上论述XXXX的特点等大背景,之后“提出XXXXX问题”,再根据问题提出XXXXX对策,最后是总结陈述,各部分相互间存在逻辑联系,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