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 岩土工程学报2 建筑结构学报3 土木工程学报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 建筑结构6 工业建筑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8 中国给水排水9 岩土力学10 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11 施工技术12 建筑技术13 世界建筑14 建筑科学15 世界地震工程16 建筑学报17 混凝土18 工程勘察19 城市规划20 暖通空调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3 建筑机械2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6 新型建筑材料27 空间结构28 城市规划汇刊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1 水利学报2 泥沙研究3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 水利水电技术5 人民黄河6 水力发电7 水科学进展8 人民长江9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0 水力发电学报11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2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3 长江科学院院报14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综合性交通运输类核心期刊表 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铁路运输类核心期刊表 1 铁道学报2 铁道车辆3 中国铁道科学4 铁道运输与经济5 内燃机车6 中国铁路7 铁道建筑8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改名为: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9 铁道工程学报10 路基工程公路运输类核心期刊表 1 汽车工程2 中国公路学报3 汽车技术 4 公路5 桥梁建设6 公路交通科技7 现代隧道技术8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与西安工程学院学报的一部分合并为: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 国外桥梁(改名为:世界桥梁)10 世界汽车11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12 中外公路
可以肯定,截止至2013年9月,《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和《科学技术与工程》都是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位于第七编 工业技术TV 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科学技术与工程》位于第四编 自然科学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修改后录用了。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审稿速度快,投稿后1个小时交审稿费,并马上开始审稿,一个月后给的修改意见,修改后马上后录用。审稿人认真负责。出版要10个月后,不知道开录用证明的话出版的时间会不会再往后推。
要投就投知名的,这样有影响力的。水利学报 水利水电技术 水力发电 人民黄河 人民长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河海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水文 武汉大学学报 . 工学版 泥沙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 水力发电学报 长江科学院院报 水科学 进展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A 辑
[1] Bernard D., Chen D. and Burlion N. A 3D study of mortar degradation by x-ray computed microtomography[J]. High Performance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2004, 6:297-306.[2] Da Chen, Ismail Yurtdas, Nicolas Burlion, Jian-Fu Shao. Elastoplasticité et endommagement dans un matériau cimentaire en cours de dessiccation : comparaison essais / calculs[J]. Revue européenne de génie civil, 2006, 10(3):405-421.[3] Nicolas Burlion, Dominique Bernard, Chen Da. X-ray microtomography: application to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a cementitious material during leaching process[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6, 36(2): 346-357.[4] 陈达, Yurtdas Ismail. 干燥作用对水泥基材料影响的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6, 27(4):58-61.[5] D. Chen, I. Yurtdas, , . Elastoplastic damage behavior of a mortar subjected to compression and desiccation[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ASCE, 2007, 133(4):464-472.[6] 陈达,张玮. 风能利用和研究综述[J]. 节能技术, 2007, 25(4):339-343,359.[7] 陈达,江朝华,张玮.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力性能[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5):534-537.[8] 陈达,东培华,廖迎娣. 海洋环境中受腐蚀混凝土的力学研究现状和展望[J]. 腐蚀与防护, 2007, 28(12):630-632.[9] L Chen, T Rougelot, D Chen, JF Shao. Poroplastic damage modeling of unsaturated cement-based materials[J]. Mechanics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9, 36(8):906-915.[10] Nicolas Burlion, Dominique Bernard, Da Chen. Evolution microstructurale d’un mortier lixivié: caractérisation expérimentale au moyen de la microtomographie par rayon X[A]. In L. Dormieux, , ed. Microstructure et propriétés des matériau[C], Paris: Ponts et Chaussees press, 2005.[11] , , , . Shao. Plastic damage modelling of concrete subjected to desiccation[A]. In Gilles Pijaudier-Cabot, Bruno Gérard, Paul Acker ed.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eep, Shrinkage and Durability of Concrete and Concrete Structures[C], France: Ecole Centrale de Nantes, 2005:181-186.[12] D. CHEN, , , . A coupled elastoplastic damage model for cement-based materials submitted to desiccation[A].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upled T-H-M-C Processes in Geo-systems: Fundamentals, Modeling, Experiments & Applications[C]. Nanjing, China, 2006 may 22-24:514-519.[13] 陈晓峰,陈达,廖迎娣. 过闸船舶撞击力研究[J]. 水运工程, 2010, (9):48-50.[14] 张研,蒋林华,陈达. 围压状态下的混凝土本构模型[J]. 计算力学学报, 2010, 27(6):1096-1101.[15] , , , . Micromechanical modeling of mortar as a matrix-inclusion composite with drying effe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37(9):1034-1047.[16] 陈达,庄宁,廖迎娣,黄辉. 水泥土力学特性随龄期发展规律试验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2(1):26-29.[17] 陈达,廖迎娣,庄宁,黄辉. 水泥品种对水泥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的影响[J]. 施工技术, 2012, 41(359):84-86.[18] 何良德,姜晔,殷兆进,周博,唐晖. 内河船舶跟驰间距模型[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2, 12(1):55-62, 86.[19] CHEN Da, WANG Na, JIANG Chaohua. Influence of Sulfate Attack and Drying-wetting Cycle on Properties of Mortar[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2, 204-208: 3731-3735.[20] Na Wang, Da Chen, Yingdi Liao. Study on foundation structure for comprehensive power generation of offshore renewable energy [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594-597:121-125.[21] 陈达,李莉,姚鹏飞,廖迎娣. 高桩码头拱式纵梁结构[J].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11(6):685-689.[22] 陈达,谢春秋,廖迎娣,侯利军. 闸墙碰撞分析及其混凝土性能指标研究[J]. 水运工程, 2013(5):120-123.[23] 陈达,廖迎娣,侯利军,欧阳峰. 受硫酸盐侵蚀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J]. 建筑材料学报, 2013, 16(6):743-749.[24] Da Chen, Yingdi Liao, Chaohua Jiang, Xingguo Fe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astal soil treated with cement [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28(6):1155-1160.[25] Da Chen, Chen Du, Xingguo Feng, Feng Ouyang. An elastopl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ementitious materials under wet-dry cyclic sulfate attack [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vol. 2013, Article ID 562410, 7 pages, 2013.[26] I. Yurtdas, D. Chen, . Hu, . Shao. Influence of alkali silica reaction (ASR)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ortar [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3, 47(10):165-174.[27] Da Chen, Kai Huang, Valentin Bretel, Lijun Hou. Comparison of Structural Properties between Monopile and Tripod Offshore Wind-Turbine Support Structures [J].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vol. 2013, Article ID 175684, 9 pages, 2013.[28] Xingguo Feng, Xiangyu Lu, Yu Zuo, Da Chen. The influenc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passive films on carbon steel in simulated pore solution[J]. Journal of the Brazilian Chemical Society, 2014, 25(2): 372-379.[29] 陈达, 杨一琛, 冯兴国, 欧阳峰. 碱硅酸反应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4, 36(1):119-124.[30] Chaohua Jiang, Ke Fan, Fei Wu, Da Che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chopped basalt fibre reinforced concrete [J]. Materials and Design, 58(2014):187-193.[31] Hou Lijun, Xu Shilang, Zhang Xiufang, Chen Da, Shear behaviors of reinforced ultra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 (RUHTCC) slender beams with stirrups [J].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ASCE, 26(3): 466-475.[32] 侯利军,陈达,徐世烺,张秀芳,无腹筋RUHTCC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东南大学学报,44(1): 133-139, 2014.[33] Liao Yingdi, Chen Da, Liu Zihan, Ouyang Feng, Hou Lijun. Elastoplastic-damage compression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subjected to alkali-silica reaction [J]. Journal of Advanced Concrete Technology, 2014(12):158-166.[34] Xingguo Feng, Xiangyu Lu, Yu Zuo, Da Chen. The passive behaviour of 304 stainless steels in saturated calcium hydroxide solution under different deformation [J]. Corrosion Science, 82 (2014):347-355.[35] 侯利军,陈达*,徐世烺,张秀芳,正常使用状态下RUHTCC梁的弯曲变形预测,工程力学,2014, 31(11):183-189.[36] 冯兴国, 卢向雨, 陈达, 杨雅师, 苏晓栋. 拉应力和压应力对砂浆中钢筋锈蚀的影响 [J]. 建筑材料学报, 2015, 18(4):640-646.[37] 范可, 刘子涵, 陈达. 规则波作用下挡浪板式防浪墙波浪力研究[J]. 水运工程, 2014, 10(1):7-12.[38] 侯利军, 陈达, 孙晋永, 徐世烺. RC/UHTCC复合梁的弯曲与界面性能试验研究. 水利学报, 45(z1): 100-107.[39] . Liao, . Yang, . Jiang, . Feng, D. Chen. Degrad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s exposed to wet-dry cycles of sulphate solution [J]. 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 19 (2015):173-177.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村镇供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L 688-20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水运工程施工监控技术规范》 [1] 杨正,娄保东,陈达等. 船舶吃水超限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P]. 中国专利: ZL 2009 1 .[2] 陈达,张玮,廖迎娣,江朝华. 一种船舶对闸墙碰擦力测试方法[P]. 中国专利: ZL 2009 1 .[3] 刘曙明,王爱民,储兴隆,陈达等. 船舶对闸墙碰擦力测试系统[P]. 中国专利:ZL2009 .[4] 陈达,廖迎娣,陈波涛,张峰. 杆件轴向荷载超限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P]. 中国专利: ZL 2010 1 .[5] 郑金海,陈达,廖迎娣等. 一种用于控制吃水超深船舶过闸的方法及装置[P]. 中国专利: ZL 2010 1 .[6] 陈达,廖迎娣,何良德,杨正. 全自动墙体护面混凝土喷射系统[P]. 中国专利: ZL 2010 1 .[7] 陈达,廖迎娣,庄宁,张峰等. 一种混凝土分层浇筑装置及施工方法[P]. 中国专利: ZL 2010 1 .[8] 庄宁,何良德,郑金海,陈达等. 一种船闸闸室墙变形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P]. 中国专利: ZL 2011 1 .[9] 陈达,王伟,王瑞彩,刘桃根等. 新型防波堤及其设计方法[P]. 中国专利: ZL 2011 1 .[10] 陈达,李正,廖迎娣,杨正等. 爬升脚手架安全监控方法及装置[P]. 中国专利: ZL 2011 1 .[11] 陈达,陈蒙龙,宋晓阳,范可等. 环境亲水型复合式海堤[P]. 中国专利: ZL 2011 1 .[12] 陈达,廖迎娣,欧阳峰等. 一种检测闸门漏水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P]. 中国专利: ZL 2011 1 .[13] 陈达,王娜,欧阳峰,范江山等. 一种抵御波吸力的连通式防波堤消浪结构[P]. 中国专利: ZL 2012 1 .[14] 廖迎娣,王娜,陈达等. 一种气囊式船闸灌泄水辅助系统[P]. 中国专利: ZL 2013 1 .[15] 陈达,娄保东,刘子涵等. 基于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闸门止水设施检测装置[P]. 中国专利: ZL 2013 1 . [1] 水泥基材料弹塑性损伤计算模型软件(登记号: 2013SR016450).[2] 受化学侵蚀水泥基材料本构模型模拟系统(登记号: 2013SR124414).[3] 高桩码头横向排架内力计算软件(登记号: 2013SR124418).[4] 弹性地基梁内力计算软件(登记号: 2013SR124350).
那就核心的吧,
可以肯定,截止至2013年9月,《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和《科学技术与工程》都是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位于第七编 工业技术TV 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科学技术与工程》位于第四编 自然科学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水运杂志》,啥核心期刊也不是。根本不可能是国家级核心期刊。差不多只算是 省级期刊吧,最多也就 普通 国家级期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和〈水运工程〉 这2个期刊 ,都是中文核心期刊。都算是 国家级核心期刊
1.a fractional step algorithm allowing equal order of interpolation for coupled analysis of saturated soil problems,mechanics of cohesive-frictional materials,mech. . mater. 2000; 5:511-5342.拱坝应力分析中的有限元内力法,水力发电工程学报,2002,.异型弹性基础板的有限元分析,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2,.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有限元迭代解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局部非协调网格在高拱坝应力分析中的应用,河海大学学报,2003,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和水运工程期刊一样好。1、《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和《水运工程期刊》这2个期刊,都是普通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2、《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国家水利部主管,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办,是面向国内外水利、水运工程行业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并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ChinajournalNet)。《水利水运工程学报》主要报道水利水电、水运、海洋和土木建筑等工程的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科研、施工、监理和管理等众多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运工程建设事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及有关院校的师生。3、《水运工程期刊》是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主办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获交通部优秀期刊,报道国家在水运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修改后录用了。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审稿速度快,投稿后1个小时交审稿费,并马上开始审稿,一个月后给的修改意见,修改后马上后录用。审稿人认真负责。出版要10个月后,不知道开录用证明的话出版的时间会不会再往后推。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就业前景很好,但实际工作要靠你的综合能力,如:业务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强才有发展。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不怎么好,该专业的专业面比较窄,但是比较专,是专门研究水工建筑的,与一般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有所区别。我有个高中同学修的就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下面的内容是我根据与这位同学的沟通所分析出来的。
从与我同学的沟通和我对该专业的一些了解,我觉得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这个专业真的是不怎么被看好,很少人会愿意选这个专业。毕竟以后的就业环境就是在一些水电站,工程站,环境都会比较恶劣,工作会很辛苦。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现场
还有,我觉得该专业比较适合男生去选择,女生真的不建议,因为都是一些脏、重的活,很辛苦。该专业唯一有一点好处就是待遇不错,不过该专业就业机会在逐渐减少,随着我国的高速发展,新型专业不断崛起,对新型人才需求增加,水利水电建筑行业人才趋于饱和,招聘人数就会有所下降,所以我不建议大多数人都去选这个专业。
想要学习该专业可以选择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这些学校就比较好,就业也会好很多。
从我同学的口中,他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是水利工程的一个分支,该专业是研究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造价、工程测量、实验检测等基本知识,还有研究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建筑材料制备与检测、工程测绘以及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等领域,毕业后从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设计。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该专业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不同之处就是,该专业是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堤坝、塔台进行研究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核心,只有把这些建筑做好,才能更好的为水利水电工程服务。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主要是研究水力发电的,偏向发电方面的。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施工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土石方施工、砼浇筑工程、地基处理、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水工建筑物的检测、检修及维护、河道整治、防洪抢险等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小型工业与民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管理等工作。这就需要从事这些工作的人要具有强硬的身板,要有吃苦耐劳精神。所以我觉得,还是不要选该专业比较好。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主修课程有:水利工程制图与 CAD、水利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水工混凝土结构、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水利工程造价等。
该专业的学习主要是对一些建筑物结构、材料进行研究,以及对水利建筑进行设计研究。而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是学习一些水电课程,发电课程和一些电力系统知识,两个专业的偏向不一样。
以上就是我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分析,该专业不好学,学习难度大,毕业后的工作会比较辛苦,就业机会也比较小,所以还是不推荐选这个专业,实在有以后想去做水电建筑工作的,也可以去挑战自我,工资待遇还是非常不错滴。
大的范围来说,水利水电很缺人才,推荐到中水单位,或者中核,中广核,但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工作不愁,不必担心。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就业就业前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依然很愁找工作,这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有非常紧密关系。一般来说,水电都是在高山峡谷中,人迹罕至,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水电工程远离城市,工作枯燥,而且作为水电建设者,基本上休假得不到保证,常年在工地,时间长了真的会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所以,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找到满意舒适的工作不是很容易。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水利水电工程毕业生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设计、科学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的设计、施工、管理、营销和教学等工作。所以建议慎重考虑
This graduation thesis mainly unifies a Baoji level ground third-level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 in the familiar this project terrain, the hydrology, the meteorology, the rivers characteristic, in the execution condi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andard foundation, is clear about this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scale, the rank, the building composition and the arrangement form. In understood basically our country present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and electricity project standard, the regulations, the standard and in the familiar this project overseeing plan foundation, the establishment construction stage's overseeing regulation, with oversees the organizatio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verseeing work, establishes the regulation compilation to manifest the project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ontract agreement request fully, oversees the work to control the nature in advance prominently. present paper's completion, may deepen a person to study the curriculum and the specialized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and achieves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raises the synthesis utilization to study the knowledge solution realit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question ability. the present paper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The project survey, the security constructs the overseeing executive regulation, the acceptance of work overseeing executive regulation,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verseeing executive regulation, the construction survey overseeing executive regulation, the project raw material examination experiment overseeing executive regulation six items. the present paper the Huangfu jade column teacher guide completes by the water conservation and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power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ssistant director, here expresses thanks, because the author level is limited, in the paper by the deficiency, asks respectfully the criticism to point out mistakes.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关于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思考摘要:论文主要从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角度介绍了水电施工总体的要求、技术要点、施工周期等相应技术环节。论文通过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要求水利水电技术人员经过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确保施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提高经济效益。关键词:水利工程;保护水资源;水工建筑;施工技术;施工周期引言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除水害、兴水利,并且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为前提,努力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它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把质量关,并努力加大科学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运用,提高生产效率。1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更注重技术含量水利水电施工长期以来,由于在行业特点的制约下,劳动力密集,技术更新速度非常慢,从业人员科技文化素质也比较低。长期以来一直在沿袭老制度老办法,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科技产能大发展,提高工程单位每位技术人员素质,加大从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能力,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注重科技创新,并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势在必行,坚持下去,收效显著。在水电工程中开展快速测量技术的应用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内容,必将促进工程进展,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为企业掌握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品牌做出重要的贡献。高科技产品GPS定位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施工伴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完善,不仅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并且让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多年来用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GPS技术所代替,GPS技术具有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同时定位范围已扩大到整个宇宙。它的定位方法已从静态扩展到动态,定位服务领域已从导航和测绘领域扩展到国民经济建设更加广阔的领域。GPS接收机已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定位仪器,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AtuoCAD辅助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 Design简写CAD)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型应用软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如今在各个领域均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尤其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它大大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利用AutoCAD配合AutoLisp语言,可以编制一些常用的计算程序,得到定制的计算结果。这为工程施工提供的更加准确的科学依据。在水利水电工程上有许多复杂的计算,尤其是各种不同体形衔接处的相交线,需要用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解算。单靠计算器手工计算,非常繁琐,工作量大,准确性无法保证,长期以来一直靠老技工的经验,如今利用Auto-CAD建立数字化模型,执行点坐标查询功能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AutoCAD的特性提供了测量内业资料计算的另外一种全新直观明了的图形计算方法。另一方面是各种工程横断面、纵断面图的绘制,以及断面面积的计算和其它一些需要的图纸的绘制。从而大大减轻工程测量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实现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高效应用随着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逐步自动化、数字化,测量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好长期积累或收集的大量测绘信息,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其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数据库技术或GIS技术建立数据库或信息系统。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大量的测量数据或信息进行科学的存储,建立三维数字地形模型,提高测量数据利用率,减少人力劳动的重复,以便于检索、分析、分发和利用,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将GIS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是近几年来才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用三维全景虚拟显示施工总布置,直观反映组成部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相互关系,并实现各种信息可视化查询、分析、统计计算,实现建筑物施工全过程动态仿真演示。以信息的数字化、直观化、可视化为出发点,直观清晰地描述复杂工程建设的施工动态过程。2现代水利施工更要强化传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预应力锚固施工预应力锚固技术是一项潜力很大的工程措施,它效益显著,适应面较广,既可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又可在新建工程中显示其独特的功能。由于预应力锚固具有传递拉应力的特殊优点,在国内外业界受到各部门的重视。预应力锚固是预应力岩锚与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总称,是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锚固技术。这项传统技术结合GPS定位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可以更加有效的按照设计要求的方向、大小及锚固深度,预先对基岩或建筑物施加主动的预压应力,从而达到加固或改善其受力条件的目的。大体积碾压混凝土的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碾压混凝土是近20多年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项筑坝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是使用填筑土石坝的大型运输,振动碾压机械,压实非常干硬的混凝土拌和物,采用大体积,薄层碾压上升的浇筑方法。这种施工方法速度快,投资省,经济效益高。最适于大体积和大面积(如路面,飞机跑道等)混凝土施工。世界上第一个大量使用碾压混凝土的工程是1975年美国陆军工程师承包巴基斯坦的塔伯拉坝泄洪隧洞修复工程。我国开展碾压混凝土试验研究适于1978年。碾压混凝土有别于常规混凝土的主要特征是:拌和物干硬,坍落度为零。施工方法更接近于土石坝的填筑方法,采用通仓薄层铺料,振动碾表面压实:而常规大坝混凝土施工采用柱状分块,插入式捣固。工程实践显示了碾压混凝土的优越性是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高。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电施工中的应用水利工程施工中,修建闸坝工程所特有的重要工程措施是施工导流。选定什么样的导流方案,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造价和安全度汛,事先设计要做到周密谨慎。在水域上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要解决施工导流问题,通常采取的办法都是修筑围堰。施工导流是一场为水工建筑物施工,而进行的与河水争地、争时的斗争,它与施工总进度是密切相关的。导流时段的划分、导流流量的选择、导流方案及措施的拟定等,均应按国家建设计划的要求为标准,按水工建筑物主体工程的控制进度作为主要依据。控制性施工总进度实际就是坝和导流工程在洪水赛跑中所必须达到的时间指标,如何安全度汛在施工中是最关键的,导流工程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合理的安排工期,熟悉地理知识,在设计中做到细致有度。3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的应尽责任旧的施工方法常常对环境是有污染的。结合高科技的手段,对旧的施工方法进行改进,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刻不容缓。而严格的执行监督在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为子孙谋福利的事业,是创造和谐社会的前提。结束语以上阐述了几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还有很多种施工技术,例如微电子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也在施工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成熟地应用才能使水工建筑更加稳定与安全。也要求我们的相关技术人员把新技术和老技术的结合应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相互渗透,相互提高,更深入了解和学习这些施工技术,并应用到工作当中。参考文献[1]王冲.预应力锚固的施工[J].水利技术监督,2001,1.[2]蒋元驹.混凝土的砂石骨料[J].水利技术,2001,12.[3]丁朴荣.水工沥青混凝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J].小水电.2002,3.[4]吴绍章.胡玉初.水工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5]魏朝坤.大体积碾压混凝土[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3.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那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人要怎么写论文呢?本文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欢迎参考借鉴。
摘要: 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这里面的防排水技术又是水电水利工程的基础,由于主要服务于农业活动,所以受到我国土地复杂的地形以及气候的干扰因素,导致工作难度加大,本文主要研究了水利水电工程防排水技术。
关键词: 水利水电;防排水;施工技术;主体建筑物
水利水电工程防排水施工受到气候和地貌的影响较大,如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对工作人员以及技术干扰,所以只有在围堰的保护下才能对主建筑进行分期的施工,而在施工的过程中防排水对施工的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
1工程中防排水简介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是由拦河坝和电站厂房以及船闻构成。其中引水式厂房和河水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其他形式的厂房都会直接建设在河床或河道上。设计时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拦河坝可分为土石坝、混凝土坝、橡胶坝及铜闻门坝等。本文讨论的水利水电工程一般使用的是混凝土坝,为水利水电工程防排技术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2防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如果水利水电工程没有建立防排水系统,那么很容易出现较大事故,对工程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制造隐患,最重要的是对人民和工作人员的生命构成威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排水做的不合格,那么在雨季,由于上游大量的水汹涌而下,使得大量积水无法排放,造成洪灾,所以设立防排水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防排水工作做好,才能保证农业的正常发展。
3围堰防排水系统的建造
围堰就是临时修建在建筑物旁起到维护作用的结构,,它的作用就是预防河水中的泥沙被冲到修建建筑物的位置,方便于挖基坑和围堰内的积水排除等工作。除了特殊的建筑物外,一般水利工程中的围堰在建筑物竣工后都会拆除,围堰的高度一定要高于最高的水位。在水利工程中围堰的作用非常之大,它不但有利于建筑物的修筑,还能对防排水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围堰的修建我要做到因地适宜,在一些黏土比较少的地段,围堰的外坡修建我们就要用混凝土,这样不仅能够做到防水防泥沙的作用,还能够避免降雨的冲刷。对于那些黏土含量较多的地段,我们可以用黏土来修筑心墙,对于外坡的.建筑使用堆石棱体修筑就可以,这样不但能够节省成本,还能够发挥出非常好的效果,还有一些更特殊的地方,如森林等,我们也可以建筑草木围堰等。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建筑水利水电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地貌和建筑物的需求进行确定围堰的材料以及所需要的品质。一般的围基都会采用混凝土墙和喷射灌浆以及用黏土来进行铺盖对防排水处理。对于那些黏土含量少的地域,我们可以采用挖掘机进行协助作业,挖出的黏土进行回填来建筑墙体。
4坝基建造对防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水坝修建过程中,由于大量河水的集聚,导致水压对坝基的压力非常之大,这样就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防排水系统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们可以在临水区域使用帷幕灌浆来进行处理,防渗帷幕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所产生的坝基渗水现象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同时防渗帷幕和坝基护坦的地方一起组成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防排水体系。
5主体建筑物防排水体系的设计
我们主要研究一下最常见的混凝土坝。在设计主建筑物的防排水体系时,我们一定要结合建筑工程的主建筑物功能和目的的特点进行设计。施工中的挡水建筑作用主要是防水,而用作排水的是挡土建筑物的设计。挡水建筑物在施工的时候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水位差引起巨大的水压,还有就是在施工时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对其造成影响。因为混凝土坝的特点,护坡的排水方法我们可以使用土工布和排水管。将土工布和水管铺在护坡的表面或埋在护坡上,设置科学的排水系统可以让过程事半功倍;由于大多数的水利水电工程都具有较大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排水的要求。但因为二期工程靠近闻门处混凝土的断面较小,无法承受河水的冲击力,会出现漏水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施工时要一边浇筑一边封模来确保毛面和缝面的质量,这个办法可以保证缝面干净振捣有效,完美解决漏水现象的发生。因为方位的不同,在施工是我们所用的防水物质就要随时调换。如果我们用止水片,那么就要根据结合面的宽度等来确定使用的种类。坝肩的地质要求可以确定防水系统中的防水技术。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因为建筑物主体的规模都不小,施工的过程较长要分期完成,在这段时间内防排水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竣工后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同时它还会对河流的水位差造成影响,大坝的临水面要及时的采用相应的措施,不然就会对整个过程的质量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康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第二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李建鹏.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0(2).
[3]谢拥军.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单价预算的编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