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论文没通过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论文没通过

发布时间: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论文没通过

本、硕、博毕业论文重复率规定学位论文的过关不仅是要求过答辩就OK,还要通过学术不端检测!学校关于检测重复率的规定:本科生:重复率<25%可申请答辩,<15%可申请院优秀论文,<10%可申请校级优秀论文。>25%有一次不超过5天的修改机会,修改后检测不通过延期答辩。硕士研究生:重复率<20%可直接申请答辩;<40%有一次不超过2天的修改机会,修改后检测不通过延期答辩;>40%直接延期半年。博士研究生:重复率>20%直接延期半年~一年答辩,合格率各学院规定不一,一般10%左右检测的机会只有一次,一旦超标,后悔莫及!!!!附系统说明和修改锦囊。十几年寒窗苦读,愿同为吉大学子的你顺利毕业。一、关于知网学位论文检测系统的说明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对于3万字符以上文字较多的论文是可以忽略的。对比库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个人比对库,其他比对库,部分书籍不在知网库,检测不到。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分段检测。有中国知网对该套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设置了一个阀值,该阀值为3%,以段落计,低于3%的抄袭或引用是检测不出来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大段落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举个例子:假如检测段落1有10000字,那么引用单篇文献300字以下,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实际上这里也告诉同学们一个修改的方法,就是对段落抄袭千万不要选一篇文章来引用,尽可能多的选择多篇文献,一篇截取几句,这样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一篇论文的抄袭怎么才会被检测出来?知网论文检测的条件是13字单位以上的相似或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但是必须满足如下前提条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袭的A文献文字总和在你的各个检测段落中要达到3%。二、如果出现重复修改建议原则:修改原则可以简单概括为:改词、换句、改变描述方式(变原句为倒装句、被动句、主动句等)、打乱段落顺序、删除关键词汇、关键句等。1,反抄袭软件检测到13个相同的字,就认为是雷同,所以连续相同的,不要超过13个字;2,尽量用同义词替代,比如:损坏=破坏;渠道=途径;原理=基本思路;不可见=隐藏;优点尤其突出=优势尽显无疑3,改变句子的主动被动语态。4,另外图片是不参与检测的,一些内容可以用图片代替,包括用visio做的流程图等。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论文没通过,没参加盲审,不一定能顺利毕业。要问学校教务处。最直接的是问你的辅导员。

查的,现在的论文都需要查重,学校也都会做出相应要求,按学校要求达到相关重复率就可以通过了。

学位论文是衡量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我校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产出,营造更加浓郁的学术氛围,特制定本办法。下面,我为大家提供北京邮电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资助与奖励办法,全文如下:

第一条 学校设立优秀博士创新基金,在指导教师给予的科研条件基础上,支持学生在学位论文工作期间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优秀博士创新基金根据学生成果情况,实施滚动支持。

第二条 对有潜力冲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博士毕业生,优先考虑留校任教。

第三条 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且留校任教的博士毕业生,国家给予5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

第四条 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且留校任教的博士毕业生,给予2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

第五条 获得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毕业生,给予5000元现金奖励。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毕业生,给予2000元现金奖励。

第六条 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在年度考核和职称晋级方面给予激励: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如现为副高级职称,可作为充分条件直接申请正高级职称;如现为二级以下的教授职称,下一聘期岗位级别可提升一级;且在获奖当年的教师年度考核中 绩效 奖励权重为1,等同于国家级科技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和北京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可直接聘为岗位教授。教师年度考核中 绩效 奖励权重为,等同于省部级一等奖。

第七条 给予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招生自主权和招生名额奖励:北京市(含)以上级别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享有当年名下全部博士招生名额的 自主招生 权;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享有当年一个博士招生名额的 自主招生 权。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可从次年招生开始,每年增加一个博士招生名额,连续增加三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的指导教师,可从次年招生开始,每年增加一个博士招生名额,连续增加两年;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可获得一个博士招生名额的奖励。(同一篇学位论文获得招生奖励名额不重复计算,以最高标准执行)。

第八条 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科研经费资助: 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1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的指导教师,给予6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如该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过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则在北京市给予指导教师的50万元科研经费基础上补足差额)。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奖励15000元研究生业务指导费。

第九条 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在下一年度招生中给予一个硕士研究生奖励名额,并奖励6000元研究生业务指导费。

第十条 本办法经2013年7月5日校务会讨论通过,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一条 未尽事宜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原文地址: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北邮信通院专硕毕业条件是至少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或国际学术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学术论文;至少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或我校网络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学术论文。(1)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奖励(署名北京邮电大学,有证书)1项,可等同于在SCI、EI收录刊源上发表论文1篇;(2)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署名北京邮电大学)1项可等同于在SCI或EI收录刊源上发表论文1篇。

荣获校级以上奖项(个人,共21人次) 序号 获奖名称 获奖个人 获奖时间 1 第一届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名师奖 肖井华 2006年 2 第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肖井华 2006年 3 北京市优秀教师 贺祖国 2006年 4 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类三等奖 贺祖国 2006年 5 北京邮电大学师德标兵 贺祖国 2006年 6 第十六届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 杨胡江 2006年 7 北京邮电大学第八届教学观摩评比鼓励奖 张文博 2006年 8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孙月蓬 2006年 9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 蒋达娅 2006年 10 2006年北京邮电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郭玉翠指导 2006年 11 2006年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杨伯君指导 2006年 12 第二届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名师奖 孙洪祥 2007年 13 北京市总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教育创新标兵 蒋达娅 2007年 14 2007 年北京邮电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李叶舟指导 2007年 15 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分团委书记 郜晖 2007年 16 数学物理方法简明教程(第二版)获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教材类二等奖 郭玉翠 2008年 17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名师 蒋达娅 2008年 18 第九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课题论文一等奖 王学丽 2008年 19 北京邮电大学师德先进个人 王永钢 2008年 20 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学生工作干部 王利娟 2008年 21 北京邮电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单文锐指导 2008年 荣获校级以上奖项(集体,共15项) 序号 获奖名称 获奖内容 获奖单位 获奖时间 1 北京市精品课程、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量子力学系列课程建设 王永钢、俞重远、杨伯君、于 丽、张晓光、朱洪波赵玉芳 2006年 2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构建先进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肖井华、蒋达娅、杨胡江、王世红、程洪艳、赵晓红杨江萍 2006年 3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 物理实验中心 物理实验中心 2006年 4 北京市精品课程 《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课程 孙洪祥等 2007年 5 北京邮电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工科物理与实验”教学团队 物理系 2007年 6 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党支部 优秀党支部 机关党支部 2007年 7 第五届全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教学仪器评比一等奖 混沌加密通信实验仪 肖井华、代琼琳、王世红、李海红、程红艳、杨胡江 2008年 8 北京市精品课程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闵祥伟 孙洪祥 史悦 胡细宝 王丽霞 2008年 9 北京市精品课程 物理实验 肖井华 蒋达娅 朱洪波 陈以方 杨胡江 2008年 10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及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蒋达娅 肖井华 杨胡江 代琼琳 符秀丽 尚玉峰 王 鑫 2008年 11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物理学对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俞重远 于 丽 王永钢 张晓光 张 茹 芦鹏飞 韩利红 2008年 12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对不同层次教学要求的数学系列课程建设及数学资源库的建设 孙洪祥 莫 骄 王丽霞 张文博 贺祖国 丁金扣 艾文宝 2008年 13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加强基础,突出特色,创建应用物理学本科教学体系平台的改革与实践 于 丽 俞重远 王永钢 张晓光 张 茹 田贵花 焦荣珍 2008年 14 北京邮电大学师德先进集体 物理实验中心 蒋达娅等 2008年 15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构建先进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肖井华、蒋达娅、杨胡江、王世红、程洪艳、赵晓红杨江萍 2008年

或者不想深造想考公考事业单位都可以。不过这一切都需要你顺利毕业。最后希望题主学业进步,诸事顺心。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论文何成

荣获校级以上奖项(个人,共21人次) 序号 获奖名称 获奖个人 获奖时间 1 第一届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名师奖 肖井华 2006年 2 第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肖井华 2006年 3 北京市优秀教师 贺祖国 2006年 4 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类三等奖 贺祖国 2006年 5 北京邮电大学师德标兵 贺祖国 2006年 6 第十六届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 杨胡江 2006年 7 北京邮电大学第八届教学观摩评比鼓励奖 张文博 2006年 8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孙月蓬 2006年 9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 蒋达娅 2006年 10 2006年北京邮电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郭玉翠指导 2006年 11 2006年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杨伯君指导 2006年 12 第二届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名师奖 孙洪祥 2007年 13 北京市总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教育创新标兵 蒋达娅 2007年 14 2007 年北京邮电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李叶舟指导 2007年 15 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分团委书记 郜晖 2007年 16 数学物理方法简明教程(第二版)获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教材类二等奖 郭玉翠 2008年 17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名师 蒋达娅 2008年 18 第九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课题论文一等奖 王学丽 2008年 19 北京邮电大学师德先进个人 王永钢 2008年 20 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学生工作干部 王利娟 2008年 21 北京邮电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单文锐指导 2008年 荣获校级以上奖项(集体,共15项) 序号 获奖名称 获奖内容 获奖单位 获奖时间 1 北京市精品课程、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量子力学系列课程建设 王永钢、俞重远、杨伯君、于 丽、张晓光、朱洪波赵玉芳 2006年 2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构建先进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肖井华、蒋达娅、杨胡江、王世红、程洪艳、赵晓红杨江萍 2006年 3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 物理实验中心 物理实验中心 2006年 4 北京市精品课程 《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课程 孙洪祥等 2007年 5 北京邮电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工科物理与实验”教学团队 物理系 2007年 6 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党支部 优秀党支部 机关党支部 2007年 7 第五届全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教学仪器评比一等奖 混沌加密通信实验仪 肖井华、代琼琳、王世红、李海红、程红艳、杨胡江 2008年 8 北京市精品课程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闵祥伟 孙洪祥 史悦 胡细宝 王丽霞 2008年 9 北京市精品课程 物理实验 肖井华 蒋达娅 朱洪波 陈以方 杨胡江 2008年 10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及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蒋达娅 肖井华 杨胡江 代琼琳 符秀丽 尚玉峰 王 鑫 2008年 11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物理学对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俞重远 于 丽 王永钢 张晓光 张 茹 芦鹏飞 韩利红 2008年 12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对不同层次教学要求的数学系列课程建设及数学资源库的建设 孙洪祥 莫 骄 王丽霞 张文博 贺祖国 丁金扣 艾文宝 2008年 13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加强基础,突出特色,创建应用物理学本科教学体系平台的改革与实践 于 丽 俞重远 王永钢 张晓光 张 茹 田贵花 焦荣珍 2008年 14 北京邮电大学师德先进集体 物理实验中心 蒋达娅等 2008年 15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构建先进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肖井华、蒋达娅、杨胡江、王世红、程洪艳、赵晓红杨江萍 2008年

一、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一)田宝玉、林家儒导师组:2)周炯槃,男,中国工程院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信息论奠基人,长期以来从事信息论、通信理论等领域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国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与政策”、“高速信息网中关键基础问题”等国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原邮电部“七五”期间重大科研一等奖、原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专著《信息理论基础》、《通信网基础》分别获得原邮电部全国邮电院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2)吴伟陵,男,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参信道的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及信息理论与编码。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承担973、863及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国家奖励两次、部级奖励四次。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专利7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4本:《信息处理与编码》、《移动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和《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曾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席,广电总局科技部专家委员。3)田宝玉,男,1946年8月出生;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1982年获北邮信息论专业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移动通信、信源编码理论与技术;完成多项部队、国家、部级以及横向合作科研项目,多次获军队科技成果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编写《工程信息论》、《信息论基础》(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通信原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等教材。现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二)曾志民导师组:1)曾志民,男,195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责任教授。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处长。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B3G/4G系统的关键技术、认知无线电及认知网络理论及技术等。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电子学会高级会员。2)冯春燕,女,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副主任。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空中接口关键技术、无线核心网网络结构及控制策略、认知无线电与认知网络技术等。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以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项目,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二、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一)王文博导师组:1)王文博,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院长。现主要从事无线移动通信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多次获省部级奖励,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在高水平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合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出版著作10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并兼任“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业与信息化部“TD-SCDMA科研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国防通信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北京通信学会常务理事.2)全庆一,男,1967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西电学士(信息工程系),1993年西电硕士(信息工程系),1997年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博士(通信与控制工程系),1997-1999年在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学与通信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年至今在北邮任教。期间,2005-2006年在韩国产业技术大学访问。主要研究方向是无线技术及其应用。多年来一直从事移动通信、卫星定位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二)杨大成导师组:1)杨大成,男,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与移动通信相关的研究,硕士研究方向:移动通信。2)杨鸿文,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生于甘肃,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杨鸿文教授是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主任,国家级精品课程《通信原理》课程负责人,第四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编委,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三、多媒体技术教研中心一)蔡安妮导师组:1)蔡安妮,女,194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媒体通信与模式识别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专业领域为多媒体通信、图像与视频处理、模式识别、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等。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防科工委、计委专项和公安部等重大科研项目;其中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入选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三);完成的国家计委重大部门专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6部,其中与国外同行共同出版英文专著1部;撰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美国光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被国际光电工程师学会收入20世纪该领域的 MileStone Book。2)门爱东,男,生于1966年2月,教授,博士生导师,图像处理和传输实验室。 于1987 年和1994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和博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研究领域是图象和声音处理、数字电视广播和宽带多媒体通信等。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和二等奖1次,以及“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 “北京市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等。担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多媒体技术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消费电子分会委员和广播电视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和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二)景晓军导师组:1)景晓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军事通信学学科带头人、生物识别及多媒体通信实验室主任,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科学中国人2008年度人物,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1999年于国防科技大学分别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做博士后。2003年10月为国际WSEAS (World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Academic and Society) 协会希腊雅典特殊会议主席。2004年4月为国际WSEAS协会美国佛罗里达特殊会议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信息安全、图像处理、指纹识别、信息融合。近年来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863课题、军队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研究项目及多项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其中亲自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研7项,多次获得科研奖励。2003年以来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40多篇,其中有20多篇进入SCI、EI检索。出版著作8部。2)陈磊,男,生于1967年1月,博士,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数字电视、视音频通信领域的研究、开发及成果产品化工作;在科技部、北京市资助下,以企业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面向市场开展科研工作。相关工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次)、“邮电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研制成功“数字电视编码、解码、复用、调制系统”、“数字电视网络适配系统”、“数字电视码流分析及监测系统”,等。目前项目:新一代视音频编解码系统、数字电视IP传输系统、下一代广播网(NGB)关键技术、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SFN)传输适配系统、高码率复合TS流光传输系统,等。研究方向:数字电视、下一代广播网(NGB)、IPTV。

北邮通信方向的研究生导师都有杨鸿文、纪红、文福安、勾学荣、曾志民、王文博、吴洪。

余建军,2001年,电子科学与技术,《高速光通信系统及全光波长变换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

李丽香,2008年,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种新的基于蚂蚁混沌行为的群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创建于1955年,原名北京邮电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原邮电部。 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2000年,划入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邮电大学有西土城路校区、沙河校区、宏福校区和小西天校区,在江苏无锡和广东深圳分别设有研究院。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及留学生近23000名,正式注册的非全日制学生近55000名。

教职工总数2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435人;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含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有7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43个本科专业,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

扩展资料: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方向信息:

1955年,以天津大学电讯系、电话电报通讯和无线电通信广播两个专业及重庆大学电机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为基础组建北京邮电学院,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国家邮电部。

2012年成为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之一。同年,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中排名全国第一。

国家级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带头人纪越峰)、计算机通信教学团队(带头人杨放春)、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杨鸿文)、信息安全教学团队(带头人杨义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根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邮电大学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其中2个为牵头、3个为合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

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5个、北京实验室1个、各类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可信网络通信2011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楼主,给你推荐两个网站“北邮人”和“灰虎网”,在这里你能了解很多北邮考研的信息,包括你想知道的通信方向的研究生导师。因为通信方向的导师太多了,也不好一一详细介绍,去网站看看吧,里面的介绍都非常详细祝你成功~~

北京邮电大学陈岩教授研究生论文

11月27日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200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发布了2008年论文被SCI、EI、ISTP、SSCI收录情况。该校的统计结果为:SCI收录214篇;EI收录530篇;ISTP收录922篇(高等院校排名第九位);SSCI收录3篇。11月25日 该校承担的教育部战略研究重点项目结题暨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战略研究培育基地验收会议在该校科技大厦顺利召开。该校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战略研究培育基地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10月23日 “2009年中国光通信发展与竞争力论坛(ODC’2009)”在该校科学会堂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委员会、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亚太光通信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中国光通信领域一次参与面广、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高水准会议,堪称中国光通信领域的一次“奥林匹克”盛会。9月23日 该校“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启动大会在北邮科技大厦圆满举行。“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唯一一个国家级的灾备技术工程实验室。8月10日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互联网治理与信息社会法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的学术机构。6月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平导师组获JCN 2008年度最佳论文奖。JCN最佳论文奖每年评选一次,从2000年至今仅评选出9篇最佳论文,历年来分别为美国、以色列、韩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知名学者获得。这是自2000年该奖项设立以来,来自中国的高校和学者首次获得该项殊荣。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ICT-MobileSummit 2009会议最佳展示奖。6月15日 北京邮电大学——诺基亚联合研究实验室启动。4月 “光通信与光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月 2008年度,该校有10项科技成果获奖,所获奖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盘锦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等多类奖项。 12月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版)继2006年获得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后再次蝉联此奖。《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在教育部科技司最近举行的2008年第2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9月 Science上发表该校邓伟洪、郭军、胡佳妮、张洪刚等师生撰写的论文,这是该校师生首次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1月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建设项目通过专家验收。(2008年统计)2007年学术论文:SCI论文约160篇,EI论文约496篇,ISTP论文约431篇。

1989年9月-1993年6月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国际贸易专业1994年9月-1997年6月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世界经济专业1997年9月-2001年12月 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 世界经济专业 1993 年6月-1997年6月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集团)公司 国际商务师1997年6月-1999年9月 中谷粮油集团公司 部门经理1999年9月 2003年8月 吉林中谷国际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2000年9月-2002年4月 大连中谷韩尔有限公司 董事 副总经理(兼)2003年8月-至今北京邮电大学 教授(2005)博导(2007)2008年8月-2009年8月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利物浦大学、布鲁内尔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东北粮油咨讯》副主编(兼)

一、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一)田宝玉、林家儒导师组:2)周炯槃,男,中国工程院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信息论奠基人,长期以来从事信息论、通信理论等领域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国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与政策”、“高速信息网中关键基础问题”等国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原邮电部“七五”期间重大科研一等奖、原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专著《信息理论基础》、《通信网基础》分别获得原邮电部全国邮电院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2)吴伟陵,男,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参信道的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及信息理论与编码。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承担973、863及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国家奖励两次、部级奖励四次。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专利7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4本:《信息处理与编码》、《移动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和《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曾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席,广电总局科技部专家委员。3)田宝玉,男,1946年8月出生;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1982年获北邮信息论专业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移动通信、信源编码理论与技术;完成多项部队、国家、部级以及横向合作科研项目,多次获军队科技成果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编写《工程信息论》、《信息论基础》(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通信原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等教材。现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二)曾志民导师组:1)曾志民,男,195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责任教授。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处长。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B3G/4G系统的关键技术、认知无线电及认知网络理论及技术等。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电子学会高级会员。2)冯春燕,女,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副主任。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空中接口关键技术、无线核心网网络结构及控制策略、认知无线电与认知网络技术等。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以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项目,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二、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一)王文博导师组:1)王文博,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院长。现主要从事无线移动通信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多次获省部级奖励,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在高水平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合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出版著作10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并兼任“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业与信息化部“TD-SCDMA科研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国防通信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北京通信学会常务理事.2)全庆一,男,1967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西电学士(信息工程系),1993年西电硕士(信息工程系),1997年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博士(通信与控制工程系),1997-1999年在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学与通信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年至今在北邮任教。期间,2005-2006年在韩国产业技术大学访问。主要研究方向是无线技术及其应用。多年来一直从事移动通信、卫星定位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二)杨大成导师组:1)杨大成,男,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与移动通信相关的研究,硕士研究方向:移动通信。2)杨鸿文,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生于甘肃,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杨鸿文教授是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主任,国家级精品课程《通信原理》课程负责人,第四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编委,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三、多媒体技术教研中心一)蔡安妮导师组:1)蔡安妮,女,194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媒体通信与模式识别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专业领域为多媒体通信、图像与视频处理、模式识别、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等。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防科工委、计委专项和公安部等重大科研项目;其中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入选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三);完成的国家计委重大部门专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6部,其中与国外同行共同出版英文专著1部;撰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美国光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被国际光电工程师学会收入20世纪该领域的 MileStone Book。2)门爱东,男,生于1966年2月,教授,博士生导师,图像处理和传输实验室。 于1987 年和1994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和博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研究领域是图象和声音处理、数字电视广播和宽带多媒体通信等。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和二等奖1次,以及“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 “北京市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等。担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多媒体技术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消费电子分会委员和广播电视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和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二)景晓军导师组:1)景晓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军事通信学学科带头人、生物识别及多媒体通信实验室主任,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科学中国人2008年度人物,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1999年于国防科技大学分别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做博士后。2003年10月为国际WSEAS (World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Academic and Society) 协会希腊雅典特殊会议主席。2004年4月为国际WSEAS协会美国佛罗里达特殊会议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信息安全、图像处理、指纹识别、信息融合。近年来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863课题、军队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研究项目及多项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其中亲自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研7项,多次获得科研奖励。2003年以来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40多篇,其中有20多篇进入SCI、EI检索。出版著作8部。2)陈磊,男,生于1967年1月,博士,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数字电视、视音频通信领域的研究、开发及成果产品化工作;在科技部、北京市资助下,以企业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面向市场开展科研工作。相关工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次)、“邮电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研制成功“数字电视编码、解码、复用、调制系统”、“数字电视网络适配系统”、“数字电视码流分析及监测系统”,等。目前项目:新一代视音频编解码系统、数字电视IP传输系统、下一代广播网(NGB)关键技术、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SFN)传输适配系统、高码率复合TS流光传输系统,等。研究方向:数字电视、下一代广播网(NGB)、IPTV。

楼主,给你推荐两个网站“北邮人”和“灰虎网”,在这里你能了解很多北邮考研的信息,包括你想知道的通信方向的研究生导师。因为通信方向的导师太多了,也不好一一详细介绍,去网站看看吧,里面的介绍都非常详细祝你成功~~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论文答辩时间

一、办学特色北京邮电大学开设的在职研究生专业以工科为主,以通信软件、物流信息化和企业运营信息化为办学特色,而且该校是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批准的35所国家级示范性培养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学校之一,此方面的教学成果和经验卓越,绝对能保证学员所学是最前沿、高端的。二、性价比高一般院校学制是两年,虽然北邮的学制是两年半,但是学员只需要在校学习一年半,剩下的时间就是进行工程实践和撰写论文,不用再到学校去了。本科有学位的人需要交纳考前辅导费用15800元、无学位的人需要交考前辅导费用5000元,两者中都包含资料费、报名费等。学习费用的话是每学分1000元,共40学分,所以学费是40000元,其中包含论文指导和答辩费,学校录取后收取。三、非辞职学习报名学员可在职学习,可采用指选课程,学员只要利用假期或周末到校上课即可。在规定年限内修满所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院组织的答辩,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硕士学位证书。

看专业,北邮的通信工程在职研究生也很牛x的;通信工程专业是面向通信与信息行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的专业。北邮通信排名全国第一,所以在职研究生相对不好考。

软件工程硕士是不需要参加国家联考的,是学校自主命题的性质,相对来说,比较好考。

高相对于全日制的论文答辩北京邮电远程教育答辩很简单的,远程教育论文答辩通过率是很高的。虽然也是通过现场答辩,但答辩的时间大约是5分钟,只要得到80分以上,就能获得申请学士学位证的申请条件,具体来看看网络教育论文答辩的要求吧。论文答辩都简单,最起码格式什么对着,毕竟是成人教育,老师们也不会故意为难学生的,想要学位证不进你论文答辩过。其他考试过,最重要的是学位英语要通过。

  • 索引序列
  •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论文没通过
  •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论文何成
  • 北京邮电大学陈岩教授研究生论文
  •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论文答辩时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