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中国化的马克思论文题目

中国化的马克思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中国化的马克思论文题目

建议选第三个题目,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审题,理解关键的一点,什么是实践,实践包括了什么属性,然后写上去,然后有一点很必要写上去,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怎么对待实践的,(先得到感性认识,再得到理性认识,然后通过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反复循环)然后说说历史上的其他认识论,着重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进行对比,辩证否定其他认识论,凸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正确性,例如经验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康德的认识论,怀疑论的认识论,百科全书学派的认识论等等,再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比,得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等等;然后就要谈存在方式,先写上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论,什么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精神等等写上去,目的是要凸出世界的物质性,然后再举一个两个例子进行补充说明;然后就写上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例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等,写上去,同样举一两个例子进行论证,最后总结一下,人的存在方式。最后,就是要结合上面的两方面做一个大综合,综合论述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你所说的那个命题。当然要有推理过程,这里不说,看你自己怎么说,例子就没有必要再举了。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选择即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和选择共产党的领导。1.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中国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必须拔除。2.农民阶级救不了中国。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义和团的扶清灭洋,都失败了。3.资产阶级也救不了中国。康有为的君主立宪、孙中山的共和国道路没有一个取得完全胜利的。4.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所以马列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来时与当时全局的客观形势,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爆发后,李大钊经过不断地求和鉴别,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率先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工厂主义的先驱者,十月革命促使了一部分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产生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即开始了它的中国化。中国人民创造性的结合中的具体国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证明!2选择了社会主义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历史深入发展的结果。一方面,世界性的交往与竞争,不但使文明的成果得以普遍交流,而且也是的各个民族或国家可以在科学技术、经济技术甚至政治制度上,直接借鉴已有的文明结果,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还同两级性的世界分工密切相关,正是世界历史的文明借鉴和两极分工,才使中国跨越了资本主义,义无反顾的走向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全面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已经初步振兴了当代中国,未来中国的全面振兴,只能由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道路实现。3.选择共产党领导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且资本主义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当时的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根本就没有代表人民的利益,而社会主义则不同了,他是共产党领导的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因此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积极投身到实际的革命活动中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新时期。弹指挥间、沧桑巨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我坚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变化与创新之上。那么,应该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形态呢?围绕这一问题,我国学者展开了多方面的理论探讨,以一些科研机构和重点大学为依托,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其一,注重马克思思想与西方人文传统的对话,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从中梳理马克思思想的逻辑线索的理论特征;其二,主张根据“第一手文献”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新进行翻译和解读,强调阅读马克思原始文本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从文本入手,才能真正厘清马克思的思想内涵和内容实质;其三,强调现实问题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当代实践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日益成为共识: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必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文化传统,即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必须坚持以研究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原则,以实事求是为根本的研究方法。这不是一项文本梳理等案头上的工作,不能靠摘引书本上的词句抽象地演绎出体系,而是要深入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争取解放以及建设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分析和研究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哲学观念。 很明显,上述探索虽然在关注重心和研究策略上存在差异,但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毋宁说是相互补充的。事实上,探索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综合性理论工程,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而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一种思路。只有协同各种研究取向的思路,汲取国内外一切优秀文化的精华,反映时代的精神和实践的要求,才能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二、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很多,如下几个理论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1.现代性问题。现代性毫无疑问是目前时代最重要的焦点性话题之一。在当代哲学界,西方许多著名思想家们关于启蒙理性、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现代国家等问题的思考,实际上也都可以概括为现代性批判。相比之下,人们迄今为止对马克思学说与现代性问题的关系阐发得并不充分,有必要认真探寻马克思学说与现代性问题的内在关联,特别是考察马克思对于现代性问题的价值判断。 在具体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对现代性进行了多维透视,用资本逻辑、历史观点、矛盾学说以及全球眼光看待现代性,构成了马克思分析现代性问题的基本视角,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基本立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现代性建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也有学者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视为一种现代性批判,认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是从经济哲学这一特殊路径出发的,他力图从商品及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中揭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社会关系,他的资本理论和异化理论蕴含着现代性批判的巨大潜能和诠释空间。亦有学者认为,以资本全球化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是马克思的历史地平线,而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则是现代性社会的哲学地平线。马克思思想的出场既是对资本全球化历史语境的现实批判,又是对现代性视域的一次大变革。还有学者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汲取灵感,认为“现代性”是当前时代占据霸权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主导话语,是现代人生存命运和现代社会基本构架最为重大的塑造力量。而马克思生逢现代性的全盛时期,对现代性的理解、反省和批判是其毕生的思想主题,马克思所确立的关于“现代性”的“发生学”、“病理学”和“未来学”是对“现代性命运”的系统而全方位的考察。还有学者具体探讨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所包含的现代性反思的三个维度,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正是对现代性问题辩证的历史的扬弃,他对启蒙现代性意识形态的批判以及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超越了现代与后现代两极对立思维,成为我们今天考察现代性命运最具洞察力的思想理论。 2.实践论问题。实践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近来实践论问题研究的新角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那么反过来,理论能否对实践进行检验呢?对此有学者认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但在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片面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从而忽视或不能全面理解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因此,准确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是我们的一项重要课题。其次是关于个体实践与集体实践的概念区分。有学者认为,尽管实践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概念,但长期以来,对于实践活动形式,我国学术界却没有进行推进性研究。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个体是最为基本的行为单位,因而,承认以个体为主体的实践形式(即个体实践),与承认以集体为主体的实践形式(即集体实践)一样,都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再次是对实践概念内涵的深度挖掘。有学者仔细考察了马克思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中的实践观,提出结合西方自亚里士多德直至当代的哈贝马斯、阿伦特以来的实践概念的发展史,把对实践的理解推进到更广阔的思想内涵中去。还有学者从美学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实践观进行了探讨。认为马克思以实践观为立论基础,将审美对象和主体的审美能力都看成是劳动实践的历史产物,强调人的感觉的解放,主张扬弃异化,追求全人类生活的高度自由,这种实践观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对此我们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重视。 3.价值论问题。价值论问题既与实践观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又具有理论上的深度和高度。尤其是在社会高速发展、观念日益更新的当代中国,价值论研究更是成为人们理解与解释现实问题和人生意义的一种理论手段。因而,如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实现价值观念的转型和变革,始终是一个焦点问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分支,价值论理论研究则聚焦于适合自身的研究方法的探讨,以及基本理论问题的推进。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关于价值论思维方式的研究。有学者主张,价值思维是以人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和依据的实践思维,它要求置身于主体社会性、历史性的现实生活实践关系中进行思考,从而将生活实践的结构、方式、形态和规则,提炼升华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思维方式。与实体思维相对立,价值思维要求以人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在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全面关系、矛盾运动及其动态发展过程中,分析客体的存在、性质之于主体的意义,并系统、综合、创造性地把握它们,在生活实践中实现它们、变革它们。同时,价值思维又是一种属人的、以主体尺度为根据的、多向度的个性化的主体性思维,它与传统直观形式的思维相对立,是一种辩证的动态的生成性、过程性、历史性、批判性、否定性思维。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几大理论成果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充分研究中国发展道路中积累的“中国经验”,从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和命题,从而实现马克思理论的中国化、当代化,是建构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必由之路。具体地说,近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主要有三: 1.“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一系列问题也突出出来: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越来越牵动人心,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等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取向,引起了学者们的热烈讨论。 有学者对历史上的发展观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明确区分了以国民经济的增长为目标的单纯“增长”与“发展”之间的界限。认为经济增长仅对经济而言,而发展的含义较广,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外,还包括社会状况的改善和体制的进步;而“综合发展观”则注重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的关系,强调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转型、文化变迁、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综合。有学者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为,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于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总之,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而科学发展观是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和发展。还有学者把科学发展观看作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体系(生产力尺度、制度尺度、人的全面发展尺度)的丰富和发展,认为它构成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体系的理论基础,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和谐社会”目标的价值探讨。如果说“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的话,那么,“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则更加具体地为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价值取向。 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人类文明的最高理想,而在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类型对于和谐社会的理解各不相同。在当前,如何克服个人主义带来的现代性局限和弊端成为建构和谐政治社会观的阻碍和困境,以民主、法治和正义的方式作为实现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现实途径,无疑为解决这一难题并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提供了有效的解决之道。有学者对社会的不和谐状态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是建立在社会实践与生产理论、社会交换与社会结构理论基础之上的。社会冲突表面上是人们在社会交换中一种对抗性行为和关系,但其根源在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不平等。还有学者则把建构“和谐社会”的理论目标与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联系起来,认为任何国家的国家机器都承担着社会公共职能,而社会公共职能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的“共同利益”。国家虽然是阶级矛盾的产物,但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在生产劳动中、在生存和发展中构成的以经济、政治和文化形式表现出来的相互依存关系的产生,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既可以靠国家和暴力机器的维护,也可以依靠大众意识的认同和承认,而“和谐社会”这一理念无疑代表了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3.“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哲学解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是在当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补充和创新。 有学者认为,哲学的归宿在于人,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目标和归宿。“以人为本”决策的提出不仅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种发展战略,而且富于哲学家的意蕴和根据。有学者把马克思唯物史观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进行了比较,认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应坚持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指导,而最根本的是把具体的、现实的人作为“本”。还有学者指出,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人既是社会发展的积极创造者,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受益者,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和目的。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认识和解决一切(经济的或社会的)问题时,都要同与人(人的本质、需要、使命、尊严、权利)的利害关系联系起来,把是否对人有利作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最高评价尺度和最终归宿。 我们认为,对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未来导向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性的说明与导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之所在,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将更加充分地体现这一风格。对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与超越的双重品格,既能够从哲学的角度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予以客观、全面的反映和合理的说明与解释,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到问题的关键,也能够以一种反思性的态度对现实提出质疑,从而在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中提出未来发展的合理构想和价值取向。论文天下

《马克思主义的堕落》

马克思与中国化论文题目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互动是一项与时俱进的理论工程。考察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互动过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一、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特点相结合,包括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特点相结合以及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中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特点的结合属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中国历史传统和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则属于文化与文化的结合。因此,本文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互动时,把马克思主义直观地称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它不等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民族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中国现代文化的民族性部分,虽然经过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等严厉批判,甚至有的被全盘否定,但延续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深有底蕴,有其生命力顽强的一面,因此,中国现代文化的民族成分没有丢,不等于西方文化,也不等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化。二、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互动形式“互动”是一个体现辨证过程的词语,互动的双方相互转化、相互补充。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互动形式体现在:(一)赋予马克思主义文化民族化的存在形式和实现中国民族文化的理论化马克思主义是起源于欧洲的,必须用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社会心理和表达方式、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解释,使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同时,中国民族文化还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提高理论水平。因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中国化不能说是“马克思主义封建化”或“马克思主义儒家化”。(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在内容上的衔接和补充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同是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践经验的总结,二者必有属于人类文明共性的可以实现衔接的相似相通之处,此外,还要用中国民族文化中进步的仍然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来补充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三、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互动历史(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互动中实现新发展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品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既有原则的继承性又有灵活的创造性,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的新发展。1、弘扬中国民族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传统,树立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是保持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得以持续几千年的不竭动力和凝聚力,与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的思想具有相通之处,即顾全大局,以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为重。在国难当头的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在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鼓舞下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解放中华民族和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为中国和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奋斗。从此,********伟大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民族动力。中国******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审时度势地组成统一战线并制定近期目标,向着********的远大目标迈进稳健的步伐。中国******成立之初,就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制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20世纪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遭到重大挫折,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重新考察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指出“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增强社会主义建设力量,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21世纪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相当成就的前提下,******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规划,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在国内国际空前繁荣发展的当前提出了建设“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理论。2、扬弃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本位特质,加强********道德建设。高度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虽然它某些方面有些过激,但其道德本位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中国化影响巨大。它强化了中国各族人民对国家的主体意识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使中华民族能够摆脱屈辱的历史,走向繁荣,实现复兴。中国******扬弃传统道德本位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独特的思想道德建设主张。在革命年代,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觉悟和高扬********道德是现实的需要,毛泽东十分注意党风建设,对革命人民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改造,加强统一战线建设,要求革命个体通过在革命实践斗争中不断改造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从而达到无产阶级的思想境界,树立********道德思想,摈弃传统文化单纯依靠个体的道德内省来提升人格境界的思想路径。但在和平年代,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主题,社会的主要内容变为各个要素的协调发展,在保持整体发展的前提下,还得遵从各个要素的个体发展。因此,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邓小平更是一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知道方针,******将“依法治国”和“以得治国”结合起来共同治理国家,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3、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形成新时期的人民群众理论。中国古代文化素有民本思想,从《尚书》记载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观念,孔子的“仁政”学说,到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唐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君民关系等,形成了中国古代较为系统的民本思想。通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民本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安邦治国的政治哲理。中国几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学说为理论基石,批判了古代民本主义“封建王权本位”思想的历史局限,发扬了进步的重民思想,行成了人民群众的理论,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重,使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功。毛泽东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开展大规模的土地运动,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使农民的经济地位发生根本变化。邓小平重视民心向背,时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反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满足人民的合理政治要求;坚定不移地促成国家统一,实现了广大人民民族情怀的热切期盼。******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了党和人民的情谊。******关心弱势群体和实行新农村建设,力争从源头上解决城乡差距和贫富悬殊,实现全体人民的利益愿望,加强了全社会人民的团结。4、理性追求中国古代大同社会的理想,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再由科学变为现实。自由平等是全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在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描绘了像“乌托邦”和“太阳城”式的理想王国。中国传说中的尧、舜时期,是原始********社会。《礼记》中的《礼运篇》很精辟地描绘过大禹以前的原始********社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清末康有为的《大同书》;伟大的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也题词“天下为公”。历史上的这些对社会形态的美好愿望只能是一种奢望,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先进的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把对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变为现实。纵观中国的革命和斗争历程,中国******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民族追求理想社会的执着精神为动力,从土地改革农民土地所有制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宏伟构想,一步一步实现华夏民族的社会理想。(二)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现代价值体系近代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境地,是民族自觉促使中国人找到了救国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其指导下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在紧张、残酷的战争环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世致用”传统的融合是必要和可行的,但因此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过于注重实用,而忽略了文化的全面整合交流要求,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其价值理性,影响了二者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中国几乎所有的文化领域都在理论层面上经过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验证和改造,它还是中国广大群众的科学信念、生活评标以及口头说辞,毋庸置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价值的主导,其价值指导作用已发挥得比较全面和深刻。在21世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价值理论指导作用的发挥,要求它与中国民族文化的融合还必须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和发展阶段,才能适应中国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来统领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和创新的指导。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这一特质决定了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继承与创新中的指导,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来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保证和谐文化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当然,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不能只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而没有个体的生动的百花齐放的内容,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有比资本主义更加多姿多彩的内容,尤其不能丢弃中国民族文化的根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融合互动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只要我们能够本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待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相信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通过所党委的动员大会和党支部会议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宣传,全支部党员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性。“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是这次教育活动的目的,也是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所在。党支部采取个人自学、集中研讨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重点学习好党章。学习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党支部每周集中活动一次,每位党员至少要撰写两篇读书笔记,每篇要求1500字以上。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党支部总结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第一,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思想上的先进是其他各方面先进的根基,保持思想先进的关键在于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境界,掌握先进文化,提高自身素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自觉运用科学理论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保持昂扬斗志和进取精神。第二,坚持推进社会发展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上保持先进性。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共产党员要保持工作上的先进性,一要积极投身到科技和经济建设中,站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身体力行,埋头苦干,特别要带领人民群众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二要认真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尊重群众的创造,倾听群众的呼声,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共产党员来说不单是个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是检验工作成效的基本准则。第三,坚持开拓创新、廉洁奉公和艰苦奋斗,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作风是共产党员党性的体现,优良的作风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有力保证。党的优良作风要靠每一名党员来保持和发扬。共产党员要有好的思想作风,实事求是,光明磊落,不搞弄虚作假、阳奉阴违那一套,坚决反对官僚主义、教条主义;要有好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不懈进取,追求实效,去除花架子和形式主义;要有好的生活作风,求真务实,言行一致,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廉洁自律,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艰苦奋斗、反腐倡廉的表率。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要求共产党员务必正确对待名利、地位和权力,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夯实精神支柱,筑牢思想防线,真正是心胸开阔,无私奉献,避免政治上蜕化变质、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作为一名党员,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主要应该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将党员先进性融入于具体的岗位工作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让人民满意的业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讲,都是重要的问题。要树立立志科学、忠贞报国的责任意识,不怕吃苦、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不断增强科教兴国、创新为民、求索真理、攀登高峰的责任感和党性意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党性修养,为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等指导自己的科研工作。要成为坚持科学严谨学风的带头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拥有科学严谨的学风至关重要,正确的理论方法与严谨的学风是相辅相成的。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克服浮躁情绪,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科研工作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要自觉地将自然规律的探索与为国家的重大需求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正确处理个人研究兴趣和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个人兴趣和国家需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出现不一致的时候,党员科研工作者要做到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抽象概念、空洞说教,而应贯穿在党员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不仅通过日常工作体现出来,也要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显现出来。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岗位,对党员的具体要求会有区别,但有一点应当是共同的:那就是共产党员应成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模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模范。在社会生活中,也要注重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旦个人与集体利益发生了冲突,不应斤斤计较小我的利益,而应服从全局的利益,把群众利益摆在前面。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先进性而尽职尽责、不懈努力。要把保持先进性视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把这种责任和义务转化为一种压力、一种动力,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要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大局,进一步明确保持先进性的目标和方向;要紧密联系党员队伍状况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好的种种问题,进一步明确保持先进性的关键和重点;要紧密联系自身工作情况和思想实际,进一步明确保持先进性的措施和方法。只要真正重视,认真对待,付诸行动,持之以恒,我们党和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能够保持好、发挥好、发展好,我们党和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能够长期保持、有效发挥、不断发展。总之,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学术上、学风上和行动上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坚定正确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带头执行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把自己的科研工作与党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科研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努力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多学习一些政治理论,应该把学习和实践联系起来,应该带头去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团结人民群众,搞好科研和各方面工作。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近代工业文明的结晶,二者是不同性质的文化,要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实现二者的融合,必须努力寻找二者的融合性要素,主要从世界观、方法论、社会理想、社会结构模式等方面来分析二者的融合。把握好二者的融合性要素,对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之时起就已存在。长期以来,大家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提法各存己意。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属于东方文化,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近代工业文明的结晶,是西方文化,二者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因此,二者是不能结合在一起的。但这种观点只看到了二者的区别,并没有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一种古老文化,但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时代性,而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全世界人类智慧的结晶,必然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所以,二者之间有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它们相互对话、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过程,为了使它们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努力把握好二者的融合性要素。 一、世界观——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相似性 朴素唯物主义又称“素朴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形态,它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早就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如老子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荀子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等等,这些观点都把世界本原归于某种具体的物质,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此种物质生成。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都是物质运动的不同表现形式。物质对精神起着决定作用,精神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在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的分析,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无论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还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都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力图从具体的实物寻找世界的本原,都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有着相似性的,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打下了基础。 二、方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变思想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相似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变”包含两层意思:(1)四时季节的变化。远古的人类对于“时”的最早认识应该是从“四时”开始的,“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人类从“四时”当中感受到了斗转星移,日出月落,草木枯荣,虫兽潜现,四季更替组合而形成了生命的周期;(2)时世的变化。如果统治者“暗昧而不明,道废而不行,德灭而不扬,举事戾于天,发号逆四时”的话,那么就会受到“天道”、“四时”的惩罚,致使“春秋缩其和,天地除其德。”为此,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提出了要“顺时而动”,也就是说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时代进步的潮流,要注重对时机的把握,因为时机、具体情况的不同,政策、方法、手段应有所不同。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本身有着自己的辩证运动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任何事物都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唯物辩证法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来完善和丰富自己,同时指导社会实践快速向前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变”思想包含着对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的把握,要求人们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要注重对时机的把握,要“适可而止”等等,这些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运动、发展以及矛盾等观点都是不谋而合的,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三、社会理想——中国传统的“大同”理想与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的相似性 在《礼记·礼运》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孔子的这段话,描绘了一个不分彼此,各得其所,没有争斗的和谐社会。这种“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社会,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理想社会,即“大同社会”。大同社会里没有私有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相互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种社会一直以来都成为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理想,老子、孔子为大家绘制了大同社会的画卷,洪秀全用实践去践行这一理想,康有为、孙中山等人也为了这一理想社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共产主义理想是无产阶级政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奋斗目标,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批判地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科学分析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真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而提出来的一种社会理想。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作了这样的概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中国的“大同”理想是中国广大人民对美好社会生活模式的一种设想,在此种社会中,人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大家都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共同努力。在大同社会里人们热爱劳动,衣食无忧,处于一种和谐的氛围之中。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社会成员将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劳动和工作,社会将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生活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这与中国古代“有钱同使,有衣同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大同理想是有着很大相似性的。 四、社会结构模式——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度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相似性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古朴的农业社会。绝大多数人民都居住在农村,百姓的主要职业是务农,自耕自食,自给自足,代代相传。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家族宗法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族制度是根本的社会制度,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广大中国人民来说,家就是整个世界。卢作孚在《中国的建设问题与人的训练》一书中曾经这样描述传统中国个人和家庭的关系:“家庭生活是中国第一看重的社会生活;亲戚邻里朋友等关系是中国人第二看重的社会生活。这两重社会生活,集中了中国人的要求,范围了中国人的活动,规定了其社会得到的条件和政治上的法律制度。”在农业社会,家族是重要的社会单位,具有经济、教育、娱乐和宗教等多种功能,家族的声誉高于一切。 共同体作为一般的概念,指的是人们在共同生活和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组织形式。马克思所讲的共同体本质上是一个关系共同体。这里的关系共同体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其一,人和共同体与自然界的关系;其二,单个的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其三,个体与个体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在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偶然落到荒野时,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 “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里马克思明确指明了共同体对于个人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古代社会是靠“家”来支撑的,一个一个的“家”便构成了一个“家族”,“家族”对家族中的成员有着重要影响,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誓死来扞卫自己家族的荣誉。马克思的“共同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中国古代“家族”的扩大,社会成员对于其所在的共同体就相当于中国古代家族成员对于其所在的家族一样,社会成员对其所在的共同体负有责任和义务,要自觉维护共同体的利益。这方面的相似性也必然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要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我们必须不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要素,从多方面去促进二者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何继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陈雅颖.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刘晓虹.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几点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1999,(1). 邵发军.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探讨[J].社会主义研究,2009,(3). 秦龙.马克思从“共同体”视角看人的发展思想探析[J].求实,2007,(9).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前进方向从一定意义上讲,历史经验也就是基本规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基本规律,应是我们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着力点。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普遍真理。不论面对怎样严峻的形势和任务,中国人民只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能找到正确的路线,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开创革命和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局面。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和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得到最完整的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也就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历程。经过艰难而又漫长的探索,特别是经受了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造成的许多挫折失败以至流血牺牲,中国共产党才认识到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的历史,分析中国的现状,展望中国的未来,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人民群众才会在对在各种政治力量比较中真正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的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这就是说,是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最终作出什么样的政治选择,以及中国共产党是否具有存在的合法性,过去如此,现在和将来仍然如此。2. 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生生不息的事业。历史已经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成就,是在与时俱进这一理论品格下进行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科学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内在品质,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是与时俱进的。与时俱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最关键的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不仅要求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去应用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大胆的理论创造。毛泽东思想首开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先河,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问题,使中国站起来;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使中国富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使中国强起来;当前,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新时期以胡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奋发有为的理论结晶,必将使中国壮大起来。3. 坚持中国特色与民族风格、时代精神相结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而外来文化只有和本民族的文化融合起来,才能扎下根来,结出果实。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中国共产党要运用它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使其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上,就一定要有中国的内容、中国的形式、中国的风格、中国的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吸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在党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人都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才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接受,成为中国人民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反应时代特征,体现时代要求。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适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要求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历史条件下,适应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把握我国社会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同样是基于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和深刻把握。4.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毛泽东指出,因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邓小平说,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总书记也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长期坚持、反复强调坚持人民利益这一思想,是因为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同时,也只有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想问题、办事情始终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才能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更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你自己再拼一拼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我们党的幼年时期,由于我们还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特别是王明“左”倾路线统治时期,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险些使中国革命陷入绝境。错误和挫折教育了党。毛泽东同志是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 正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成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中国特定的国情及其历史,必然要求我们走出符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自己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同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下,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胜利。也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作者:中国人民大学 王向明

这种东西百度一下大把的有,还用得着浪费100分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文题目

一、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所以我们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中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的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繁荣富强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伟大成果才得以全面展开并达到成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伟大的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未竟之业。他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真正实事求是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之路。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它是我们党实现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邓小平理论的崭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成果是: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勇气和求实精神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飞跃,体现了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个成果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践具体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必定以科学的态度,创造性的态度,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以新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理论创新,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这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和理论武器。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发展,是中国经济学构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坚持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中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如果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初步探索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那么邓小平同志则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理论认识上的大胆创新和飞跃,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也实行市场经济,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理论,形成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理论。这些重大理论认识上的创新和进步,既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又是我们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国情和各个历史阶段的具体实际予以发展创新的结果。可以说,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建设的成就,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模式。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也理所当然地是中国经济学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指南。(二)中国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结晶,是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实践基础。一些经济学家已经注意到,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对中国经济学的重大意义。因为“中国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性运用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结晶。而我们要构建中国经济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更离不开中国几十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验,所以中国经验,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结晶,又是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实践基础。理由是:首先,“中国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结果。我们一直强调走中国自己的路,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这一系列的举措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经历过的,是中国独有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特色经验。其次,“中国经验”的主要理论和实践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到现在为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飞跃,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是第二次飞跃,以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为核心的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是第三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这三次飞跃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理论成果的巨大勇气和宽广的胸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命运与共的关系,我们建立中国经济学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者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理论的伟大精神,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三,“中国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最重要的话语权,是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实践基础。实验与创新是中国经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改革一直遵循着实验的方法,这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部门种种渐进的和多样化的制度改革等等。中国改革的成功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教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在不断实践的积累中,不断的实现理论上的升华,又用升华了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因而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中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形成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改革与发展道路,即“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所以要发展中国经济学,“中国经验”是我们最重要的经验基础、实践基础。三、 国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根本出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中国经济学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是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就要把握时代脉搏,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在当代要建立中国的经济学,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的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正确借鉴并广泛吸收西方经济学以及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实现思想资源和理论来源多元化和大融合。首先,中国经济学必须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但它又不是一种僵化的理论教条,它是具有时代性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及经济学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并且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践证明,正是我们党坚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了中国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中国经济才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可以说,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建设的成就,就不可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二,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等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现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的借鉴价值。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全球化愈加深化的条件下,一方面,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因而反映这种现实的经济基础核心内容的意识形态必然会参杂着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这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实决定了我国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的必然性。所以,我们不需要片面强调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也不需要武断地视之为洪水猛兽。第三,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创新和发展包括:在实践中对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检验、补充和发展;根据时代的要求确立新的研究主题;从实际出发发现新的问题,并对新问题做出科学的说明;揭示新的经济规律并提出新的概念与范畴;注重分析工具和分析手段的进步,特别是要正确运用数学方法,等等。(二)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第一,建立新的学术规范。西方经济学中由数学形式主义所支配的学术规范不能在中国重演,但是在经济学界应该出现真正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第二,改革经济学教育体制。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复兴的需要,中国经济学教育体制就应该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比如,改革大学教育中关于经济学课程、数学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制的问题,改革中学教育中的政治学课程的问题等等。(三)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所有优秀成果,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前,创新、发展是与中国经济学的前景生死攸关的课题。而创新的关键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一切有利于认识现实、指导实践的经济学理论成果,包括那些与马克思主义截然对立的世界观的基础上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学术成果,以此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中国经济学。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国外经济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密切联系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四)要正确处理好中国经济学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中国经济学是一门本土经济学,但也需要国际化。一方面,它需要吸收国际上公认的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来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学也应该走向国际,不断把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为整个经济科学的进步作出贡献。当然,中国经济学目前在发展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差距,许多中国经济学家不能用国际上经济学通用的术语、范式来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一些颇有成就的学者甚至不能用英文与同行自由交流。这在一定意义上使得中国经济学至少其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无法与国际接轨,不能上升为国际上公认的经济学原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而我们在强调中国经济学自主发展的同时,也要积极努力地探索其与国际接轨之路。(五)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有前瞻性。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或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要有前瞻性。就是既要研究当代中国的经济问题,也要研究当代世界的经济问题;既要考虑中国的实际国情,也要考虑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既要自己注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也要广泛注意国外学者专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展的情况,还要广泛学习和研究国外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情况。正所谓要以夷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更快更好的发展自己的经济学。

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通过所党委的动员大会和党支部会议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宣传,全支部党员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性。“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是这次教育活动的目的,也是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所在。党支部采取个人自学、集中研讨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重点学习好党章。学习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党支部每周集中活动一次,每位党员至少要撰写两篇读书笔记,每篇要求1500字以上。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党支部总结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第一,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思想上的先进是其他各方面先进的根基,保持思想先进的关键在于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境界,掌握先进文化,提高自身素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自觉运用科学理论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保持昂扬斗志和进取精神。第二,坚持推进社会发展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上保持先进性。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共产党员要保持工作上的先进性,一要积极投身到科技和经济建设中,站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身体力行,埋头苦干,特别要带领人民群众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二要认真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尊重群众的创造,倾听群众的呼声,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共产党员来说不单是个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是检验工作成效的基本准则。第三,坚持开拓创新、廉洁奉公和艰苦奋斗,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作风是共产党员党性的体现,优良的作风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有力保证。党的优良作风要靠每一名党员来保持和发扬。共产党员要有好的思想作风,实事求是,光明磊落,不搞弄虚作假、阳奉阴违那一套,坚决反对官僚主义、教条主义;要有好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不懈进取,追求实效,去除花架子和形式主义;要有好的生活作风,求真务实,言行一致,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廉洁自律,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艰苦奋斗、反腐倡廉的表率。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要求共产党员务必正确对待名利、地位和权力,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夯实精神支柱,筑牢思想防线,真正是心胸开阔,无私奉献,避免政治上蜕化变质、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作为一名党员,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主要应该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将党员先进性融入于具体的岗位工作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让人民满意的业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讲,都是重要的问题。要树立立志科学、忠贞报国的责任意识,不怕吃苦、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不断增强科教兴国、创新为民、求索真理、攀登高峰的责任感和党性意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党性修养,为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等指导自己的科研工作。要成为坚持科学严谨学风的带头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拥有科学严谨的学风至关重要,正确的理论方法与严谨的学风是相辅相成的。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克服浮躁情绪,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科研工作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要自觉地将自然规律的探索与为国家的重大需求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正确处理个人研究兴趣和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个人兴趣和国家需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出现不一致的时候,党员科研工作者要做到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抽象概念、空洞说教,而应贯穿在党员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不仅通过日常工作体现出来,也要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显现出来。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岗位,对党员的具体要求会有区别,但有一点应当是共同的:那就是共产党员应成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模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模范。在社会生活中,也要注重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旦个人与集体利益发生了冲突,不应斤斤计较小我的利益,而应服从全局的利益,把群众利益摆在前面。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先进性而尽职尽责、不懈努力。要把保持先进性视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把这种责任和义务转化为一种压力、一种动力,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要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大局,进一步明确保持先进性的目标和方向;要紧密联系党员队伍状况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好的种种问题,进一步明确保持先进性的关键和重点;要紧密联系自身工作情况和思想实际,进一步明确保持先进性的措施和方法。只要真正重视,认真对待,付诸行动,持之以恒,我们党和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能够保持好、发挥好、发展好,我们党和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能够长期保持、有效发挥、不断发展。总之,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学术上、学风上和行动上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坚定正确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带头执行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把自己的科研工作与党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科研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努力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多学习一些政治理论,应该把学习和实践联系起来,应该带头去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团结人民群众,搞好科研和各方面工作。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近代工业文明的结晶,二者是不同性质的文化,要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实现二者的融合,必须努力寻找二者的融合性要素,主要从世界观、方法论、社会理想、社会结构模式等方面来分析二者的融合。把握好二者的融合性要素,对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之时起就已存在。长期以来,大家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提法各存己意。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属于东方文化,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近代工业文明的结晶,是西方文化,二者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因此,二者是不能结合在一起的。但这种观点只看到了二者的区别,并没有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一种古老文化,但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时代性,而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全世界人类智慧的结晶,必然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所以,二者之间有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它们相互对话、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过程,为了使它们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努力把握好二者的融合性要素。 一、世界观——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相似性 朴素唯物主义又称“素朴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形态,它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早就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如老子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荀子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等等,这些观点都把世界本原归于某种具体的物质,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此种物质生成。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都是物质运动的不同表现形式。物质对精神起着决定作用,精神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在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的分析,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无论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还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都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力图从具体的实物寻找世界的本原,都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有着相似性的,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打下了基础。 二、方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变思想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相似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变”包含两层意思:(1)四时季节的变化。远古的人类对于“时”的最早认识应该是从“四时”开始的,“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人类从“四时”当中感受到了斗转星移,日出月落,草木枯荣,虫兽潜现,四季更替组合而形成了生命的周期;(2)时世的变化。如果统治者“暗昧而不明,道废而不行,德灭而不扬,举事戾于天,发号逆四时”的话,那么就会受到“天道”、“四时”的惩罚,致使“春秋缩其和,天地除其德。”为此,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提出了要“顺时而动”,也就是说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时代进步的潮流,要注重对时机的把握,因为时机、具体情况的不同,政策、方法、手段应有所不同。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本身有着自己的辩证运动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任何事物都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唯物辩证法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来完善和丰富自己,同时指导社会实践快速向前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变”思想包含着对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的把握,要求人们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要注重对时机的把握,要“适可而止”等等,这些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运动、发展以及矛盾等观点都是不谋而合的,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三、社会理想——中国传统的“大同”理想与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的相似性 在《礼记·礼运》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孔子的这段话,描绘了一个不分彼此,各得其所,没有争斗的和谐社会。这种“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社会,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理想社会,即“大同社会”。大同社会里没有私有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相互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种社会一直以来都成为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理想,老子、孔子为大家绘制了大同社会的画卷,洪秀全用实践去践行这一理想,康有为、孙中山等人也为了这一理想社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共产主义理想是无产阶级政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奋斗目标,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批判地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科学分析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真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而提出来的一种社会理想。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作了这样的概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中国的“大同”理想是中国广大人民对美好社会生活模式的一种设想,在此种社会中,人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大家都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共同努力。在大同社会里人们热爱劳动,衣食无忧,处于一种和谐的氛围之中。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社会成员将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劳动和工作,社会将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生活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这与中国古代“有钱同使,有衣同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大同理想是有着很大相似性的。 四、社会结构模式——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度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相似性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古朴的农业社会。绝大多数人民都居住在农村,百姓的主要职业是务农,自耕自食,自给自足,代代相传。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家族宗法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族制度是根本的社会制度,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广大中国人民来说,家就是整个世界。卢作孚在《中国的建设问题与人的训练》一书中曾经这样描述传统中国个人和家庭的关系:“家庭生活是中国第一看重的社会生活;亲戚邻里朋友等关系是中国人第二看重的社会生活。这两重社会生活,集中了中国人的要求,范围了中国人的活动,规定了其社会得到的条件和政治上的法律制度。”在农业社会,家族是重要的社会单位,具有经济、教育、娱乐和宗教等多种功能,家族的声誉高于一切。 共同体作为一般的概念,指的是人们在共同生活和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组织形式。马克思所讲的共同体本质上是一个关系共同体。这里的关系共同体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其一,人和共同体与自然界的关系;其二,单个的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其三,个体与个体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在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偶然落到荒野时,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 “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里马克思明确指明了共同体对于个人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古代社会是靠“家”来支撑的,一个一个的“家”便构成了一个“家族”,“家族”对家族中的成员有着重要影响,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誓死来扞卫自己家族的荣誉。马克思的“共同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中国古代“家族”的扩大,社会成员对于其所在的共同体就相当于中国古代家族成员对于其所在的家族一样,社会成员对其所在的共同体负有责任和义务,要自觉维护共同体的利益。这方面的相似性也必然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要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我们必须不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要素,从多方面去促进二者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何继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陈雅颖.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刘晓虹.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几点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1999,(1). 邵发军.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探讨[J].社会主义研究,2009,(3). 秦龙.马克思从“共同体”视角看人的发展思想探析[J].求实,2007,(9).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前进方向从一定意义上讲,历史经验也就是基本规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基本规律,应是我们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着力点。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普遍真理。不论面对怎样严峻的形势和任务,中国人民只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能找到正确的路线,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开创革命和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局面。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和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得到最完整的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也就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历程。经过艰难而又漫长的探索,特别是经受了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造成的许多挫折失败以至流血牺牲,中国共产党才认识到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的历史,分析中国的现状,展望中国的未来,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人民群众才会在对在各种政治力量比较中真正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的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这就是说,是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最终作出什么样的政治选择,以及中国共产党是否具有存在的合法性,过去如此,现在和将来仍然如此。2. 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生生不息的事业。历史已经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成就,是在与时俱进这一理论品格下进行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科学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内在品质,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是与时俱进的。与时俱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最关键的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不仅要求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去应用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大胆的理论创造。毛泽东思想首开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先河,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问题,使中国站起来;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使中国富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使中国强起来;当前,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新时期以胡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奋发有为的理论结晶,必将使中国壮大起来。3. 坚持中国特色与民族风格、时代精神相结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而外来文化只有和本民族的文化融合起来,才能扎下根来,结出果实。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中国共产党要运用它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使其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上,就一定要有中国的内容、中国的形式、中国的风格、中国的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吸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在党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人都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才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接受,成为中国人民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反应时代特征,体现时代要求。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适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要求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历史条件下,适应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把握我国社会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同样是基于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和深刻把握。4.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毛泽东指出,因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邓小平说,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总书记也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长期坚持、反复强调坚持人民利益这一思想,是因为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同时,也只有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想问题、办事情始终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才能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更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你自己再拼一拼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我们党的幼年时期,由于我们还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特别是王明“左”倾路线统治时期,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险些使中国革命陷入绝境。错误和挫折教育了党。毛泽东同志是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 正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成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中国特定的国情及其历史,必然要求我们走出符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自己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同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下,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胜利。也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作者:中国人民大学 王向明

论文题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实现其中国化。中国问题包括中国的革命问题、中国的建设问题和中国的改革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它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注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王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中国近代史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才成为科学的。它的酝酿、问世过程,大致经历了前奏、孕育、胚胎成型和诞生四个阶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关于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 范文 一:马克思看侵华——读《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马克思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世人将其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段。古老的华夏农耕文明到现代科技智能化时代,绝非一日之寒,承上启下的近代史,与其说是中华文明褪去浮色改头换面的日光浴,不如说是中华儿女硬把锄头当长枪的血泪史。

工业革命的兴起像阳光下的气泡一样,将西方人七彩斑斓的财富之梦送往地广人稠的东方,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农耕封建思想的格格不入引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自此,一部长达百年之久的近代史篇拉开帷幕。然而,长矛如何抵挡得住洋枪,战败的中国在政治、军事、外交和人民生活上都受到了英国等西方列强的打压。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亚罗号划艇的“侮辱事件”。亚罗号划艇是一只中国小船,曾被用来偷运私盐,船上有几名歹徒——中国的海盗和走私贩子。缉私水师得知这些罪犯就在船上,便逮捕了他们。可是因为这次逮捕妨碍了货主的商务,船长就向英国领事控告。他急忙返回领事馆,用命令式的口吻向两广总督提出书面要求:放回被捕者并道歉,同时致书香港的约翰·包令爵士和海军将军西马糜各厘,说什么他和英国国旗遭到了不可容忍的侮辱,并且相当明显地暗示说,期待已久的向广州来一次示威的良机到来了。 西马糜各厘将军率领英国舰队抵达,旋即开始了另一轮公函往来:海军将军态度蛮横,大肆恫吓,中国总督则心平气和、冷静沉着、彬彬有礼。西马糜各厘将军要求在广州城内当面会商。叶总督说,这违反先例,而且乔治·文翰爵士曾答应不提这种要求。如果有必要,他愿意按照常例在城外会晤,或者采取其他不违反中国习惯与相沿已久的礼节的方式来满足海军将军的愿望。但是这一切都未能使这位英国强权在东方的好战的代表称心如意。一场极端不义的战争就由这样一个荒谬的理由开始,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我们泱泱大国,就这样被英国的一个将军、领事踩在脚下,为了他们野蛮的私利而挑起殃及百姓的无义战争,实在令人心寒心痛。

我们不否认英国民主制度的优秀,也不但光为本国人牟利而不惜别国人的安

危为代价的民主是虚伪的,不过是贪心的幌子罢了。“我国根据条约应享有的权利已遭到破坏,而在当地负责保护我国在世界那个地区利益的人员,不仅有理由而且有义务尽量利用他们所能采取的手段来表示对这些暴行的义愤。” 这是英国首相帕麦斯顿勋爵当年发表的演说,他们大肆攻击中国人违背条约的义务、侮辱英国的国旗、羞辱旅居中国的外国人,却根本举不出一个合理的原因来解释是非对错。实情也被议会中的花言巧语歪曲得面目全非,以致使那些真正想弄清这个问题真相的人深受其误。

当然,究其原因,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的任人宰割?马克思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中国,压抑着的鸦片战争时燃起的仇英火种,爆发成了任何和平和友好的表示都未必能扑灭的愤怒烈火。”鸦片战争的失败,霸王条款的签订,给了英国为所欲为的通行证。说到底是中国的国力衰弱,人心惶惶,内忧外患!而且,当时的中国并不全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正义傲然。就如上文“侮辱事件”中提到的亚罗号划艇,船上坐的是中国的海盗和走私贩子,他们为英国人卖命牟利!英国人为了一群中国人来攻打中国人,这是多么可笑的逻辑。所以,在指责英国人的同时,中国人也应检讨自己。

近代史的长河中,中国可谓是一路摸爬滚打,曲曲折折地到了现代。没有实力的国家终究会被沦为别国的殖民地,这一点已在许多土地上得到见证。于国于人都是如此。马克思看到了英国的残酷侵华这是一种同情,我们作为当事人,不能只有愤青式的宣泄,更应该是跌倒后的 反思 。

关于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范文二: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内容提要: 中国在1979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此之后,中国踏入改革开放的进程。在经历了一段动荡时期,国家的经济及政治建设受到破坏以后,中国于此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到现在,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十分显著的,人们在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的作用的时候,也要看到这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那么,改革开放到底是如何反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意义?本文将重点描述这些。

一、 改革开放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

中国从1956年选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党的八大对于如何以苏联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很好的思路。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从1957年开始,我们用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开始了‘长达二十年左的错误’。到1976年后,“”结束后中国面临这样的图景:

政治上,““””严重混淆敌我,严重践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造成冤假错案堆积如山。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公安、检察、司法等专政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了。

经济上,““””造成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1977年12月,据李先念在全国计划会议上估计,““””十年在经济上仅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

文化 上,这场由文化领域肇始的“大革命”,对教科文的摧残尤其严重。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遭受浩劫,一大批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

思想上,““””还造成全民族空前的思想混乱,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破坏。

(二)、国际背景:

中外经济科技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使中国面临沉重压力,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直持续到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这个时期也被称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1976历时十年的““””结束了,中国获得了重新出发的重大转机。面对这样的转机,中国再也不能失却也不容失却了。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确立了“实践”至上的权威,不点名地批判了“两个凡是”。

从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先行召开了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后第三天召开的。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二、 改革开放的意义

经过改革开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看,早已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已经由过去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从经济体制看,已经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状态看,已经由封闭和墨守陈规的社会转变为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和全面进行改革、越来越活跃的社会;从出发点看,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强调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现在强调改善人民生活,以民为本。

正是在与时俱进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党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同时,拓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我们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也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改革, 不可能一帆风顺,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更加巨大的成就。

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显著的科学系统性、开拓进取性、继承发扬性、时代先进性、务实开放性等重要特征。把握这些重要特征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和更加证明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指导思想的正确性。而这些,无不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在时间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即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解决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面临的中心课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本意而言,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形成具有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建立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回答的主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使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成功地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不断创新体制与完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第二个重大问题,也是其先进性的体现。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中国特色的体制变革道路,建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回答的主题。要让马克思主义传承下去,保持其先进性和与现在社会相结合尤为重要。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作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和人民群众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概括,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从而更好地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立足我国实际,规划了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的渐进式改革路线,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过去以江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三个代表”精神,永保党的先进性和传承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使其与中国现在的发展情况相结合,与时俱进,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先进性。

科学的理论需要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理论创新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又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我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因而,这一理论体系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理论。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一项伟大的事业,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离开马克思主义,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改革开放就会以失败而告终。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应当而且必须向前发展,必须跟上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不断创新、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只有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才能充分发挥对改革开放的指导作用。

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拓展而向前推进,改革开放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正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推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从抽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并不断推进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迈向新的理论境界。改革开放战略目标的制定、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举措的实施等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以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并根据改革开放实践的新鲜 经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

四、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要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 措施 的协调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紧紧围绕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不失时机地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促其发展,它才能永葆活力,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前进的道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要实现干部“说教”与“身教”相结合,以“身教”为主。在当今情况下,能否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党员干部如何“说教”马克思主义、是否进行方式 方法 创新的问题,而是领导干部自身如何作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感召力从来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靠先进分子的行为做出来的。

五、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既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同时还要付诸实践,并在实践的检验中来不断的促进理论向着正确的方向来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健康发展一定要与中国的历史相结合,与中国的 传统文化 相结合,与中国各方面的实际相结合,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真正的实惠,这样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发展的更好,更快。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取得就在于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它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智慧和心血,也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分不开。改革开放不断开拓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促进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新时期不断探索、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和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通过所党委的动员大会和党支部会议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宣传,全支部党员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性。“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是这次教育活动的目的,也是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所在。党支部采取个人自学、集中研讨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重点学习好党章。学习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党支部每周集中活动一次,每位党员至少要撰写两篇读书笔记,每篇要求1500字以上。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党支部总结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第一,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思想上的先进是其他各方面先进的根基,保持思想先进的关键在于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境界,掌握先进文化,提高自身素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自觉运用科学理论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保持昂扬斗志和进取精神。第二,坚持推进社会发展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上保持先进性。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共产党员要保持工作上的先进性,一要积极投身到科技和经济建设中,站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身体力行,埋头苦干,特别要带领人民群众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二要认真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尊重群众的创造,倾听群众的呼声,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共产党员来说不单是个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是检验工作成效的基本准则。第三,坚持开拓创新、廉洁奉公和艰苦奋斗,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作风是共产党员党性的体现,优良的作风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有力保证。党的优良作风要靠每一名党员来保持和发扬。共产党员要有好的思想作风,实事求是,光明磊落,不搞弄虚作假、阳奉阴违那一套,坚决反对官僚主义、教条主义;要有好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不懈进取,追求实效,去除花架子和形式主义;要有好的生活作风,求真务实,言行一致,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廉洁自律,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艰苦奋斗、反腐倡廉的表率。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要求共产党员务必正确对待名利、地位和权力,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夯实精神支柱,筑牢思想防线,真正是心胸开阔,无私奉献,避免政治上蜕化变质、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作为一名党员,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主要应该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将党员先进性融入于具体的岗位工作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让人民满意的业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讲,都是重要的问题。要树立立志科学、忠贞报国的责任意识,不怕吃苦、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不断增强科教兴国、创新为民、求索真理、攀登高峰的责任感和党性意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党性修养,为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等指导自己的科研工作。要成为坚持科学严谨学风的带头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拥有科学严谨的学风至关重要,正确的理论方法与严谨的学风是相辅相成的。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克服浮躁情绪,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科研工作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要自觉地将自然规律的探索与为国家的重大需求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正确处理个人研究兴趣和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个人兴趣和国家需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出现不一致的时候,党员科研工作者要做到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抽象概念、空洞说教,而应贯穿在党员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不仅通过日常工作体现出来,也要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显现出来。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岗位,对党员的具体要求会有区别,但有一点应当是共同的:那就是共产党员应成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模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模范。在社会生活中,也要注重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旦个人与集体利益发生了冲突,不应斤斤计较小我的利益,而应服从全局的利益,把群众利益摆在前面。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先进性而尽职尽责、不懈努力。要把保持先进性视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把这种责任和义务转化为一种压力、一种动力,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要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大局,进一步明确保持先进性的目标和方向;要紧密联系党员队伍状况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好的种种问题,进一步明确保持先进性的关键和重点;要紧密联系自身工作情况和思想实际,进一步明确保持先进性的措施和方法。只要真正重视,认真对待,付诸行动,持之以恒,我们党和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能够保持好、发挥好、发展好,我们党和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能够长期保持、有效发挥、不断发展。总之,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学术上、学风上和行动上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坚定正确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带头执行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把自己的科研工作与党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科研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努力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多学习一些政治理论,应该把学习和实践联系起来,应该带头去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团结人民群众,搞好科研和各方面工作。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近代工业文明的结晶,二者是不同性质的文化,要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实现二者的融合,必须努力寻找二者的融合性要素,主要从世界观、方法论、社会理想、社会结构模式等方面来分析二者的融合。把握好二者的融合性要素,对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之时起就已存在。长期以来,大家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提法各存己意。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属于东方文化,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近代工业文明的结晶,是西方文化,二者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因此,二者是不能结合在一起的。但这种观点只看到了二者的区别,并没有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一种古老文化,但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时代性,而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全世界人类智慧的结晶,必然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所以,二者之间有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它们相互对话、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过程,为了使它们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努力把握好二者的融合性要素。 一、世界观——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相似性 朴素唯物主义又称“素朴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形态,它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早就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如老子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荀子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等等,这些观点都把世界本原归于某种具体的物质,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此种物质生成。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都是物质运动的不同表现形式。物质对精神起着决定作用,精神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在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的分析,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无论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还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都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力图从具体的实物寻找世界的本原,都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有着相似性的,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打下了基础。 二、方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变思想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相似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变”包含两层意思:(1)四时季节的变化。远古的人类对于“时”的最早认识应该是从“四时”开始的,“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人类从“四时”当中感受到了斗转星移,日出月落,草木枯荣,虫兽潜现,四季更替组合而形成了生命的周期;(2)时世的变化。如果统治者“暗昧而不明,道废而不行,德灭而不扬,举事戾于天,发号逆四时”的话,那么就会受到“天道”、“四时”的惩罚,致使“春秋缩其和,天地除其德。”为此,中国古代很多思想家提出了要“顺时而动”,也就是说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时代进步的潮流,要注重对时机的把握,因为时机、具体情况的不同,政策、方法、手段应有所不同。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本身有着自己的辩证运动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任何事物都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唯物辩证法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来完善和丰富自己,同时指导社会实践快速向前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变”思想包含着对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的把握,要求人们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要注重对时机的把握,要“适可而止”等等,这些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运动、发展以及矛盾等观点都是不谋而合的,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三、社会理想——中国传统的“大同”理想与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的相似性 在《礼记·礼运》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孔子的这段话,描绘了一个不分彼此,各得其所,没有争斗的和谐社会。这种“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社会,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理想社会,即“大同社会”。大同社会里没有私有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相互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种社会一直以来都成为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理想,老子、孔子为大家绘制了大同社会的画卷,洪秀全用实践去践行这一理想,康有为、孙中山等人也为了这一理想社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共产主义理想是无产阶级政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奋斗目标,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批判地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科学分析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真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而提出来的一种社会理想。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作了这样的概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中国的“大同”理想是中国广大人民对美好社会生活模式的一种设想,在此种社会中,人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大家都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共同努力。在大同社会里人们热爱劳动,衣食无忧,处于一种和谐的氛围之中。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社会成员将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劳动和工作,社会将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生活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这与中国古代“有钱同使,有衣同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大同理想是有着很大相似性的。 四、社会结构模式——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度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相似性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古朴的农业社会。绝大多数人民都居住在农村,百姓的主要职业是务农,自耕自食,自给自足,代代相传。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家族宗法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族制度是根本的社会制度,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广大中国人民来说,家就是整个世界。卢作孚在《中国的建设问题与人的训练》一书中曾经这样描述传统中国个人和家庭的关系:“家庭生活是中国第一看重的社会生活;亲戚邻里朋友等关系是中国人第二看重的社会生活。这两重社会生活,集中了中国人的要求,范围了中国人的活动,规定了其社会得到的条件和政治上的法律制度。”在农业社会,家族是重要的社会单位,具有经济、教育、娱乐和宗教等多种功能,家族的声誉高于一切。 共同体作为一般的概念,指的是人们在共同生活和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组织形式。马克思所讲的共同体本质上是一个关系共同体。这里的关系共同体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其一,人和共同体与自然界的关系;其二,单个的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其三,个体与个体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在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偶然落到荒野时,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 “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里马克思明确指明了共同体对于个人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古代社会是靠“家”来支撑的,一个一个的“家”便构成了一个“家族”,“家族”对家族中的成员有着重要影响,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誓死来扞卫自己家族的荣誉。马克思的“共同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中国古代“家族”的扩大,社会成员对于其所在的共同体就相当于中国古代家族成员对于其所在的家族一样,社会成员对其所在的共同体负有责任和义务,要自觉维护共同体的利益。这方面的相似性也必然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要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我们必须不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要素,从多方面去促进二者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何继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陈雅颖.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刘晓虹.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几点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1999,(1). 邵发军.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探讨[J].社会主义研究,2009,(3). 秦龙.马克思从“共同体”视角看人的发展思想探析[J].求实,2007,(9).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前进方向从一定意义上讲,历史经验也就是基本规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基本规律,应是我们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着力点。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普遍真理。不论面对怎样严峻的形势和任务,中国人民只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能找到正确的路线,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开创革命和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局面。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和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得到最完整的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也就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历程。经过艰难而又漫长的探索,特别是经受了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造成的许多挫折失败以至流血牺牲,中国共产党才认识到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的历史,分析中国的现状,展望中国的未来,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人民群众才会在对在各种政治力量比较中真正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的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这就是说,是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最终作出什么样的政治选择,以及中国共产党是否具有存在的合法性,过去如此,现在和将来仍然如此。2. 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生生不息的事业。历史已经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成就,是在与时俱进这一理论品格下进行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科学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内在品质,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是与时俱进的。与时俱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最关键的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不仅要求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去应用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大胆的理论创造。毛泽东思想首开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先河,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问题,使中国站起来;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使中国富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使中国强起来;当前,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新时期以胡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奋发有为的理论结晶,必将使中国壮大起来。3. 坚持中国特色与民族风格、时代精神相结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而外来文化只有和本民族的文化融合起来,才能扎下根来,结出果实。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中国共产党要运用它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使其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上,就一定要有中国的内容、中国的形式、中国的风格、中国的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吸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在党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人都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才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接受,成为中国人民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反应时代特征,体现时代要求。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适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要求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历史条件下,适应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把握我国社会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同样是基于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和深刻把握。4.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毛泽东指出,因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邓小平说,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总书记也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长期坚持、反复强调坚持人民利益这一思想,是因为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同时,也只有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想问题、办事情始终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才能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更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你自己再拼一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论文题目

1台湾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 3台湾问题论文:台独,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5 第五部分 “唯物史观” 由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共同组成。这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的重头戏。唯物史观透过复杂的社会现象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和结构(第五章),本章历年来必有题,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最多的一章,也极容易出大题,本章的重点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的实践本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本质”、“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文化的本质和功能”、“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和主体的作用(第六章),本章的重点有:“社会规律及其特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科技革命的作用”、“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本章在历届考研中出过选择题、辨析题和分析题,题量少,但是理论内容也涉及到许多社会热点,所以出分析题的可能性较大,考生仍然应该注意。 唯物史观在第七章主要阐明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特别是“社会发展和以人为本”,这个知识点的内容被概括得高屋建瓴,可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理论制高点。本章的复习重点有:“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及其实现”、“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本章一般为选择题和辨析题,命题素材也多联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来综合命题。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变化与创新之上。那么,应该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形态呢?围绕这一问题,我国学者展开了多方面的理论探讨,以一些科研机构和重点大学为依托,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其一,注重马克思思想与西方人文传统的对话,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从中梳理马克思思想的逻辑线索的理论特征;其二,主张根据“第一手文献”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新进行翻译和解读,强调阅读马克思原始文本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从文本入手,才能真正厘清马克思的思想内涵和内容实质;其三,强调现实问题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当代实践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日益成为共识: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必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文化传统,即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必须坚持以研究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原则,以实事求是为根本的研究方法。这不是一项文本梳理等案头上的工作,不能靠摘引书本上的词句抽象地演绎出体系,而是要深入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争取解放以及建设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分析和研究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哲学观念。 很明显,上述探索虽然在关注重心和研究策略上存在差异,但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毋宁说是相互补充的。事实上,探索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综合性理论工程,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而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一种思路。只有协同各种研究取向的思路,汲取国内外一切优秀文化的精华,反映时代的精神和实践的要求,才能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二、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很多,如下几个理论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1.现代性问题。现代性毫无疑问是目前时代最重要的焦点性话题之一。在当代哲学界,西方许多著名思想家们关于启蒙理性、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现代国家等问题的思考,实际上也都可以概括为现代性批判。相比之下,人们迄今为止对马克思学说与现代性问题的关系阐发得并不充分,有必要认真探寻马克思学说与现代性问题的内在关联,特别是考察马克思对于现代性问题的价值判断。 在具体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对现代性进行了多维透视,用资本逻辑、历史观点、矛盾学说以及全球眼光看待现代性,构成了马克思分析现代性问题的基本视角,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基本立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现代性建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也有学者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视为一种现代性批判,认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是从经济哲学这一特殊路径出发的,他力图从商品及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中揭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社会关系,他的资本理论和异化理论蕴含着现代性批判的巨大潜能和诠释空间。亦有学者认为,以资本全球化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是马克思的历史地平线,而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则是现代性社会的哲学地平线。马克思思想的出场既是对资本全球化历史语境的现实批判,又是对现代性视域的一次大变革。还有学者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汲取灵感,认为“现代性”是当前时代占据霸权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主导话语,是现代人生存命运和现代社会基本构架最为重大的塑造力量。而马克思生逢现代性的全盛时期,对现代性的理解、反省和批判是其毕生的思想主题,马克思所确立的关于“现代性”的“发生学”、“病理学”和“未来学”是对“现代性命运”的系统而全方位的考察。还有学者具体探讨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所包含的现代性反思的三个维度,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正是对现代性问题辩证的历史的扬弃,他对启蒙现代性意识形态的批判以及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超越了现代与后现代两极对立思维,成为我们今天考察现代性命运最具洞察力的思想理论。 2.实践论问题。实践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近来实践论问题研究的新角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那么反过来,理论能否对实践进行检验呢?对此有学者认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但在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片面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从而忽视或不能全面理解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因此,准确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是我们的一项重要课题。其次是关于个体实践与集体实践的概念区分。有学者认为,尽管实践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概念,但长期以来,对于实践活动形式,我国学术界却没有进行推进性研究。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个体是最为基本的行为单位,因而,承认以个体为主体的实践形式(即个体实践),与承认以集体为主体的实践形式(即集体实践)一样,都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再次是对实践概念内涵的深度挖掘。有学者仔细考察了马克思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中的实践观,提出结合西方自亚里士多德直至当代的哈贝马斯、阿伦特以来的实践概念的发展史,把对实践的理解推进到更广阔的思想内涵中去。还有学者从美学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实践观进行了探讨。认为马克思以实践观为立论基础,将审美对象和主体的审美能力都看成是劳动实践的历史产物,强调人的感觉的解放,主张扬弃异化,追求全人类生活的高度自由,这种实践观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对此我们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重视。 3.价值论问题。价值论问题既与实践观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又具有理论上的深度和高度。尤其是在社会高速发展、观念日益更新的当代中国,价值论研究更是成为人们理解与解释现实问题和人生意义的一种理论手段。因而,如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实现价值观念的转型和变革,始终是一个焦点问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分支,价值论理论研究则聚焦于适合自身的研究方法的探讨,以及基本理论问题的推进。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关于价值论思维方式的研究。有学者主张,价值思维是以人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和依据的实践思维,它要求置身于主体社会性、历史性的现实生活实践关系中进行思考,从而将生活实践的结构、方式、形态和规则,提炼升华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思维方式。与实体思维相对立,价值思维要求以人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在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全面关系、矛盾运动及其动态发展过程中,分析客体的存在、性质之于主体的意义,并系统、综合、创造性地把握它们,在生活实践中实现它们、变革它们。同时,价值思维又是一种属人的、以主体尺度为根据的、多向度的个性化的主体性思维,它与传统直观形式的思维相对立,是一种辩证的动态的生成性、过程性、历史性、批判性、否定性思维。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几大理论成果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充分研究中国发展道路中积累的“中国经验”,从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和命题,从而实现马克思理论的中国化、当代化,是建构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必由之路。具体地说,近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主要有三: 1.“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一系列问题也突出出来: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越来越牵动人心,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等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取向,引起了学者们的热烈讨论。 有学者对历史上的发展观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明确区分了以国民经济的增长为目标的单纯“增长”与“发展”之间的界限。认为经济增长仅对经济而言,而发展的含义较广,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外,还包括社会状况的改善和体制的进步;而“综合发展观”则注重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的关系,强调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转型、文化变迁、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综合。有学者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为,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于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总之,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而科学发展观是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和发展。还有学者把科学发展观看作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体系(生产力尺度、制度尺度、人的全面发展尺度)的丰富和发展,认为它构成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体系的理论基础,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和谐社会”目标的价值探讨。如果说“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的话,那么,“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则更加具体地为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价值取向。 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人类文明的最高理想,而在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类型对于和谐社会的理解各不相同。在当前,如何克服个人主义带来的现代性局限和弊端成为建构和谐政治社会观的阻碍和困境,以民主、法治和正义的方式作为实现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现实途径,无疑为解决这一难题并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提供了有效的解决之道。有学者对社会的不和谐状态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是建立在社会实践与生产理论、社会交换与社会结构理论基础之上的。社会冲突表面上是人们在社会交换中一种对抗性行为和关系,但其根源在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不平等。还有学者则把建构“和谐社会”的理论目标与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联系起来,认为任何国家的国家机器都承担着社会公共职能,而社会公共职能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的“共同利益”。国家虽然是阶级矛盾的产物,但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在生产劳动中、在生存和发展中构成的以经济、政治和文化形式表现出来的相互依存关系的产生,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既可以靠国家和暴力机器的维护,也可以依靠大众意识的认同和承认,而“和谐社会”这一理念无疑代表了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3.“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哲学解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是在当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补充和创新。 有学者认为,哲学的归宿在于人,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目标和归宿。“以人为本”决策的提出不仅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种发展战略,而且富于哲学家的意蕴和根据。有学者把马克思唯物史观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进行了比较,认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应坚持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指导,而最根本的是把具体的、现实的人作为“本”。还有学者指出,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人既是社会发展的积极创造者,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受益者,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和目的。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认识和解决一切(经济的或社会的)问题时,都要同与人(人的本质、需要、使命、尊严、权利)的利害关系联系起来,把是否对人有利作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最高评价尺度和最终归宿。 我们认为,对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未来导向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性的说明与导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之所在,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将更加充分地体现这一风格。对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与超越的双重品格,既能够从哲学的角度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予以客观、全面的反映和合理的说明与解释,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到问题的关键,也能够以一种反思性的态度对现实提出质疑,从而在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中提出未来发展的合理构想和价值取向。论文天下

中国近代史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才成为科学的。它的酝酿、问世过程,大致经历了前奏、孕育、胚胎成型和诞生四个阶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关于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 范文 一:马克思看侵华——读《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马克思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世人将其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段。古老的华夏农耕文明到现代科技智能化时代,绝非一日之寒,承上启下的近代史,与其说是中华文明褪去浮色改头换面的日光浴,不如说是中华儿女硬把锄头当长枪的血泪史。

工业革命的兴起像阳光下的气泡一样,将西方人七彩斑斓的财富之梦送往地广人稠的东方,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农耕封建思想的格格不入引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自此,一部长达百年之久的近代史篇拉开帷幕。然而,长矛如何抵挡得住洋枪,战败的中国在政治、军事、外交和人民生活上都受到了英国等西方列强的打压。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亚罗号划艇的“侮辱事件”。亚罗号划艇是一只中国小船,曾被用来偷运私盐,船上有几名歹徒——中国的海盗和走私贩子。缉私水师得知这些罪犯就在船上,便逮捕了他们。可是因为这次逮捕妨碍了货主的商务,船长就向英国领事控告。他急忙返回领事馆,用命令式的口吻向两广总督提出书面要求:放回被捕者并道歉,同时致书香港的约翰·包令爵士和海军将军西马糜各厘,说什么他和英国国旗遭到了不可容忍的侮辱,并且相当明显地暗示说,期待已久的向广州来一次示威的良机到来了。 西马糜各厘将军率领英国舰队抵达,旋即开始了另一轮公函往来:海军将军态度蛮横,大肆恫吓,中国总督则心平气和、冷静沉着、彬彬有礼。西马糜各厘将军要求在广州城内当面会商。叶总督说,这违反先例,而且乔治·文翰爵士曾答应不提这种要求。如果有必要,他愿意按照常例在城外会晤,或者采取其他不违反中国习惯与相沿已久的礼节的方式来满足海军将军的愿望。但是这一切都未能使这位英国强权在东方的好战的代表称心如意。一场极端不义的战争就由这样一个荒谬的理由开始,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我们泱泱大国,就这样被英国的一个将军、领事踩在脚下,为了他们野蛮的私利而挑起殃及百姓的无义战争,实在令人心寒心痛。

我们不否认英国民主制度的优秀,也不但光为本国人牟利而不惜别国人的安

危为代价的民主是虚伪的,不过是贪心的幌子罢了。“我国根据条约应享有的权利已遭到破坏,而在当地负责保护我国在世界那个地区利益的人员,不仅有理由而且有义务尽量利用他们所能采取的手段来表示对这些暴行的义愤。” 这是英国首相帕麦斯顿勋爵当年发表的演说,他们大肆攻击中国人违背条约的义务、侮辱英国的国旗、羞辱旅居中国的外国人,却根本举不出一个合理的原因来解释是非对错。实情也被议会中的花言巧语歪曲得面目全非,以致使那些真正想弄清这个问题真相的人深受其误。

当然,究其原因,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的任人宰割?马克思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中国,压抑着的鸦片战争时燃起的仇英火种,爆发成了任何和平和友好的表示都未必能扑灭的愤怒烈火。”鸦片战争的失败,霸王条款的签订,给了英国为所欲为的通行证。说到底是中国的国力衰弱,人心惶惶,内忧外患!而且,当时的中国并不全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正义傲然。就如上文“侮辱事件”中提到的亚罗号划艇,船上坐的是中国的海盗和走私贩子,他们为英国人卖命牟利!英国人为了一群中国人来攻打中国人,这是多么可笑的逻辑。所以,在指责英国人的同时,中国人也应检讨自己。

近代史的长河中,中国可谓是一路摸爬滚打,曲曲折折地到了现代。没有实力的国家终究会被沦为别国的殖民地,这一点已在许多土地上得到见证。于国于人都是如此。马克思看到了英国的残酷侵华这是一种同情,我们作为当事人,不能只有愤青式的宣泄,更应该是跌倒后的 反思 。

关于马克思和近代史的论文范文二: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内容提要: 中国在1979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此之后,中国踏入改革开放的进程。在经历了一段动荡时期,国家的经济及政治建设受到破坏以后,中国于此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到现在,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十分显著的,人们在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的作用的时候,也要看到这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那么,改革开放到底是如何反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意义?本文将重点描述这些。

一、 改革开放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

中国从1956年选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党的八大对于如何以苏联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很好的思路。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从1957年开始,我们用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开始了‘长达二十年左的错误’。到1976年后,“”结束后中国面临这样的图景:

政治上,““””严重混淆敌我,严重践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造成冤假错案堆积如山。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公安、检察、司法等专政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了。

经济上,““””造成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1977年12月,据李先念在全国计划会议上估计,““””十年在经济上仅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

文化 上,这场由文化领域肇始的“大革命”,对教科文的摧残尤其严重。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遭受浩劫,一大批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

思想上,““””还造成全民族空前的思想混乱,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破坏。

(二)、国际背景:

中外经济科技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使中国面临沉重压力,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直持续到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这个时期也被称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1976历时十年的““””结束了,中国获得了重新出发的重大转机。面对这样的转机,中国再也不能失却也不容失却了。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确立了“实践”至上的权威,不点名地批判了“两个凡是”。

从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先行召开了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后第三天召开的。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二、 改革开放的意义

经过改革开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看,早已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已经由过去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从经济体制看,已经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状态看,已经由封闭和墨守陈规的社会转变为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和全面进行改革、越来越活跃的社会;从出发点看,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强调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现在强调改善人民生活,以民为本。

正是在与时俱进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党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同时,拓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我们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也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发展中的挑战。改革, 不可能一帆风顺,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更加巨大的成就。

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显著的科学系统性、开拓进取性、继承发扬性、时代先进性、务实开放性等重要特征。把握这些重要特征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和更加证明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指导思想的正确性。而这些,无不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在时间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即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解决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面临的中心课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本意而言,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形成具有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建立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回答的主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使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成功地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不断创新体制与完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第二个重大问题,也是其先进性的体现。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中国特色的体制变革道路,建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回答的主题。要让马克思主义传承下去,保持其先进性和与现在社会相结合尤为重要。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作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和人民群众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概括,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从而更好地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立足我国实际,规划了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的渐进式改革路线,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过去以江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三个代表”精神,永保党的先进性和传承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使其与中国现在的发展情况相结合,与时俱进,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先进性。

科学的理论需要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理论创新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又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我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因而,这一理论体系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理论。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一项伟大的事业,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离开马克思主义,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改革开放就会以失败而告终。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应当而且必须向前发展,必须跟上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不断创新、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只有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才能充分发挥对改革开放的指导作用。

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拓展而向前推进,改革开放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正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推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从抽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并不断推进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迈向新的理论境界。改革开放战略目标的制定、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举措的实施等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以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并根据改革开放实践的新鲜 经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

四、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要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 措施 的协调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紧紧围绕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不失时机地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促其发展,它才能永葆活力,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前进的道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要实现干部“说教”与“身教”相结合,以“身教”为主。在当今情况下,能否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党员干部如何“说教”马克思主义、是否进行方式 方法 创新的问题,而是领导干部自身如何作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感召力从来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靠先进分子的行为做出来的。

五、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既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同时还要付诸实践,并在实践的检验中来不断的促进理论向着正确的方向来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健康发展一定要与中国的历史相结合,与中国的 传统文化 相结合,与中国各方面的实际相结合,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真正的实惠,这样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发展的更好,更快。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取得就在于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它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智慧和心血,也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分不开。改革开放不断开拓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促进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新时期不断探索、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和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小康社会如何建立

  • 索引序列
  • 中国化的马克思论文题目
  • 马克思与中国化论文题目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文题目
  • 论文题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