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路径研究论文
1校园体育文化内涵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校体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国学术界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方面:第一,体育课程、运动项目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这些研究在体育课程与运动项目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方面作了积极探索。第二,和谐校园建设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这些研究对校园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第三,校园体育文化与人才培养研究,人才培养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校园体育文化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了积极研究,研究方面的成果比较丰富。第四,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调查,发现了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在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提出了对策。首次提出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四因素说”,增加“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指出行为文化是指人们本能地内部或外部的某种刺激的活动和自觉地为了某种需要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行为文化作为体育文化中特有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应该加入进来。因此,本研究主要是从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和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四个层面来探索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研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以新建本科院校常熟理工学院校园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高校体育文化、校园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等关键词进行查询,利用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资料,获取大量有用的文献资料,并登陆有关高校体育网站收集资料,为融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问卷调查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在常熟理工学院进行问卷发放与回收,对常熟理工学院学生发放400份问卷,回收385份,教师问卷10份,回收10份。通过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了解目前常熟理工学院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现实依据。
数理与逻辑分析法
对调查获得数据运用Excel2003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对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逻辑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并对相关理论进行逻辑分析。
3常熟理工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现状分析
体育场地现状分析
体育场地是学校体育教学及活动开展的最基本保障,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表一可知,室外场地生均占有面积,室内场地生均占有面积,学校所有体育场地的生均占有面积,根教育部相关规定,高校体育场地生均面积大于3m2来看,生均体育场地占有差距达到,基本能满足学校开展体育教学与活动的需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上课或课外活动场地过于拥挤等现象,不利于教学训练及其它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中对于常熟理工学院这样一所学校的规模(大于10000人),对高等学校室内外场地的要求有:室外场地大于,室内场地大于。从相关数据分析得出,室外场地差距高达,而室内场地差距要小得多只有,所以也导致了在室外项目的运动场地上常常出现拥挤不堪,而室内项目的运动场馆也基本达到饱和的状态。学校应该增加和改善体育场地面积,这对体育教学及活动的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现状
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明确指出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到学校经费预算中来,并与学校教育事业经费同步增长。”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体育经费占年度校教育经费比例的最低限为1%,以常熟理工学院2012年为例,以最低限的1%计算,则学校体育经费应该达到四百多万元,而实际中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只占到学校教育经费的左右,不足80万元。尽管自2004年以来,学校加大了对体育经费投入的力度,学校体育经费规模呈现出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相对数量和生均数来看,体育经费的投入却呈下降趋势。
学校体育场馆设施
由表2中可知,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是比较齐全的,在标志性体育建筑方面,在东湖校区有一座可容纳3500多人的综合性体育馆,在学校举办大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常熟理工学院有东湖、东南二个校区,导致在资源的配置上出现不平衡,但基本上能满足不同体育项目教学训练与活动的要求,从学校体育项目的开展情况统计来看,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的配置又不尽合理,以2014-2015年第一学期为例,全校体育课上课人数达到8372人,由图1可知,乒乓球和篮球二个项目选项目人数均占很高的比例,分别达到19%和17%,而常熟理工学院的乒乓球台为73张,平均达到人共用一张于乒乓球球台,篮球为33片,平均达到人一片篮球场地,其中由于羽毛球项目选课人数多,平均达到人共用一块羽毛球场,而像健美操类、舞蹈类、武术类课程的场馆人均使用面积只有平方米。体育管理部门在教学上应该优化课程项目设置,合理规划好教学场地的使用,积极争取学校在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保证学校基本的教学与训练、体育课外活动的需要。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现状分析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包括体育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体育标识、体育道德、体育精神等。体育精神文化对体育实践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而常熟理工学院在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上是相对薄弱的环节。首先在体育标识上,只有一坐标志性的体育建筑———综合性体育馆,在体育运动场的建设上没有自己的特色和设计功能上的不完善;其次是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念,只是在体育竞赛活动中提出一些口号,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发扬体育精神、展示青春风采”、“奋力拼搏、赛出水平,赛出风格”等,口号还不能达到形成核心体育文化价值观念的作用;在体育道德的建设方面,能够做到公平开展竞赛活动、没有出现有违反体育道德等行为。在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中,公平竞争精神和团队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得到较好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健康快乐实质内容上。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现状分析
组织领导
在学校层面,常熟理工学院的学校体育工作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有专门的分管副校长来指导学校体育的相关工作,全校师生体育活动的管理组织方面,由常熟理工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在校党委、校行政领导下开展工作。在体育工作层面,是由学校独立的二级教学单位体育部来具体开展相关的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职能部门,体育部工作组织开展下设一个办公室(综合办)、一个研究所(体育与健康促进研究所)、两个管理中心(课程教学管理中心、群体竞赛管理中心)。另外还设立体育部党政工作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等工作机构。每年制定体育工作计划、有体育工作总结、召开相关体育工作会议落实体育相关制度的执行状况,完善的组织领导机构,充分保障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制度建设。
校园体育制度现状分析
从学校体育工作实际来看,主要包括体育教学、体育竞赛与训练、课外体育锻炼、体育场馆管理工作、体育师资的建设与发展等几个方面。通过调查得知,常熟理工学院相应的体育制度有24份。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在工作中就会形成相应的工作流程,达到理清工作思路的效果,但是从成文的体育制度中发现,在体育教学的制度中基本上涵盖了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但在体育课堂常规及体育教学的管理实施办法等未见涉及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作为学校体育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制度的制定时应该是比较关注的,但查阅了现有的制度中没有发些一份关于体质健康标准相关的制度内容。其它几个制度内容相应来说是较完善的,但是课外体育锻炼中,如体育健身管理、体育文明规范、体育社团等制度内容也是缺乏的。在体育竞赛与训练的制度内容中如运动员守则、公平竞赛等内容也是需要增加的.。在师资队伍管理中增加体育教师工作守则、教师奖罚制度等内容。从常熟理工学院校园体育制度现状来看,总量基本上能满足教学与课外活动、竞赛训练的需要,但是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面的制度应该得到加强,完善的制度建设是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制度建设。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现状分析
体育行为即指人们有意识地采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实现体育目的的活动,是体育兴趣的重要表现方式。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具体来说,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体质达标、体育课出勤率、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开展阳光体育情况、身心健康状态等一些方面。根据2013年常熟理工学院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知,在体质达标率上只有86%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其中在力量及耐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在体育课的学生出勤率方面比较好,达到,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体育课比较受学生的欢迎。通过调查发现,在参加体育课外活动方面,在项目的选择上,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及跑步为主,据分析,篮球项目由于校园篮球活动开展得较多,影响力大,导致选择篮球项目的人较多,在乒乓球及羽毛球的项目选择上,由于乒乓球及羽毛球项目均为室内项目,不受天气条件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在跑步项目的选择上,由于跑步是最简单易行的身体锻炼方式,无场地、服装、器械等条件的限制,可以自己掌控跑步时的速度及距离,在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选择上基本以传统的球类或简单易行的跑步等项目为主。
4常熟理工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
如何根据现有的条件,来积极创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给学校及体育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具体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完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学校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提供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通过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学校的体育制度建设有了一定程度的丰富,但任何事物的发展、提高和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制度建设也不例外,尤其是制度建设和运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为此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从学校体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学校群体竞赛管理规章制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规章制度、学校体育场馆管理规章制度、学校体育工作实际操作层面等几个大的方面来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更加合理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学校在政策上的支持起决定性作用,通过积极探索转变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改革创新课内外体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发挥学校体育多方面育人功能,让学校体育工作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采取各种措施让学校在政策上给予学校体育工作更多的倾斜。在经费的保障方面,首先在教育经费总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从而使学校体育经费得到相应的提高;其次,积极拓展其它筹资渠道,学校体育的管理职能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专业人才及场馆资源上的优势,积极开展对内、对外的服务工作,如利用体育场馆资源,在学校体育工作之余,开展各类体育培训、企事业单位的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服务工作、体育场馆的租赁承包等,进而进行一定的自盈创收能力,从而增加学校体育经费收入。
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打造校园体育文化亮点
常熟理工学院的校园体育文化在现有的传播体育文化的方式上,主要是竞赛活动的组织,来达到宣扬校园体育文化,主要有两种方式:(1)通过学校体育运动会、单项协会比赛等方式进行传播,但这种体育传播方式由于运动项目固定且单一、竞技性较强,而且还有参与人数的限制,导致参与人数的不足,改革传统的校运会模式,将其变为多种多样的体育节形式,从而真正起到传播体育文化的作用。(2)通过体育文化节、冬季三项比赛等方式进行传播,虽然这种方式在项目设置上都比赛贴近于学生的实际,受到学生的好评,但由于比赛每年各举办一次,导致学生对比赛缺乏认同感。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是建设好校园体育文化的有利路径,依托常熟理工学院学生体育与健康俱乐部,它是学生体育竞赛与课外俱乐部活动、体育锻炼最直接的参与实施者,它是涉及人数最多的校园学生体育活动平台,在现有单项协会的基础之上,发展更多的体育(俱乐部)社团及会员人数。改革竞赛与活动体系,加强体育教师对体育俱乐部活动的指导,在竞赛中,改革创新学生竞赛活动体系,完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的工作流程与活动计划。在竞赛的次数上,做到周周有体育活动开展、月月有体育比赛举办。在竞赛的内容与形式上,从以“锦标主义”到以“重在参与”为指导思想,开展更多学生喜爱、难度低、利于操作的项目,如开展校园体育达人榜、校园体育吉尼斯,开展更多学校体育竞赛之外的竞赛或体育趣味活动,培养学生当中的体育明星。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来打造校园体育文化亮点,最终做到人人喜爱体育、人人知晓体育、人人参与体育。
打造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塑造校园体育文化品牌
学校根据现有的资源重点,突出发展体育舞蹈、跆拳道、龙舟等校特色体育项目,打造高质量、高影响力的高水平体育运动队,塑造学校体育文化品牌,以体育项目品牌为突破口,进而达到学校师生的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认同,通过品牌体育项目所没有具有的特色体育项目文化,如体育精神、体育口号、体育标志性人物,形成校园体育文化品牌的核心理念。
将品牌项目列入体育课程教学中
如何让校园体育文化融入到学生当中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某一体育运动项目,把品牌项目融入到体育课程项目中间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来看,学生对特色体育项目的选课人数呈上升趋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参与是获得校园体育文化价值认同的首要前提。通过优秀的体育文化品牌在体育课堂中的示范作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进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外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让品牌项目建设成为学校对外体育文化交流的窗口
学校高水平体育运动队在每年会有多次的参加全国、省市级、区域性比赛任务,高水平体育运动队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载体,成为对外展示校园特色的体育文化价值理念、体育观念、体育价值取向、体育道德观、体育运动精神等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最直观的体现。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对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和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有了进一步完善,良好的条件下,让别人主动来校交流学习,以2014年为例,学校承办了苏州市(常熟赛区)的体育舞蹈比赛,承办了江苏省十八届体育运动会高校部龙舟比赛,该项赛事有江苏省近二十所兄弟院校参加,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大加赞赏,学校以龙舟品牌项目为依托,吸引了包括苏州大学、苏州工业职业学院等兄弟高校的龙舟项目的考查交流。通过对外体育比赛与交流活动,不仅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宣扬了常熟理工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特色,还提高了师生的对外交往能力,而且还吸收和借鉴了兄弟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特色,在建设自身校园体育文化方面有了对比和参考。
品牌项目成果展示
学校创建特色体育品牌项目以来,学校体育舞蹈队共7次蝉联江苏省体育舞蹈比赛团体冠军、获得若干团体项目及单项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学校跆拳道队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省级比赛十余次,获得冠军11次、亚军1次、季军2次、第四名1次、第五名3次的优异成绩。学校龙舟队多次代表学校、江苏省参加世界大学生龙舟赛、全国龙舟赛、江苏省运动会、区域性龙舟比赛、江苏省大学生龙舟赛及各种社会性龙舟邀请赛,获得世界大学生锦标赛的亚军、江苏省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江苏省运动会龙舟比赛季军、世界华人龙舟赛第五名等优异成绩。
优化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平台
大学生体育文化需求的信息获取路径是影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常熟理工学院的学生中获取校园体育文化知识主要是通过校园网、宣传海报(公告栏)、校报等方式,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此等传统的传播形式已经不能及时地宣传校园体育文化,所以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传播平台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学校建设信息化校园之际,积极推进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平台的建设。首先建设好学校体育部网站,体育部作为学校体育职能部门,是学校体育信息发布的权威部门,网站应及时发布和及时更新学校相关的体育通知公告、体育资讯,建立体育信息查询(如体育成绩查询、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查询、俱乐部课外体育锻炼查询等)、师生互动板块,加强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其次发挥新媒体在校园体育文传播中的积极作用,现如今学生的手机、电脑的覆盖基本上达到百分之百,利用QQ群、微信朋友圈、博客等传播平台,通过“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方式,来实现校园体育文化信息传播量的几何增涨,所以必须善于运用新媒体传播环境,营造更加积极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真正满足大学生的校园体育文化需求。
5结论
根据常熟理工学院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学校在物质基础保障方面、打造校园体育文化亮点方面、塑造校园体育文化品牌方面、优化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平台方面等建设路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探索,进而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摘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校体育界关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热点问题。但我国学校体育学术界对如何才能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化原点这一关键性的问题或许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基于此,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原点问题——教育哲学观的必要性和形成的策略与路径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最大化的原点是教育哲学观的养成,它是决定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能否最大化的核心要素。其形成的策略与路径主要有:学校要鼓励体育教师追求个人的教育哲学观;体育教师个人要主动在实践中不断探究,自修、研读哲学著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哲学素养等。旨在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化提供哲学视角层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策略.关键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哲学观教育工作,教师为本,教师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是教师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发展正愈益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决策者和广大教师所关注的焦点[1]。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业已成为业内的时尚词汇。体育教师从“教书匠”转变成“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和“智慧型教师”也已成为了学校体育界关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些关于体育教师的“新型号”似乎在有意无意间“提升”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地位。但是,关于体育教师类型的规定,对于众多体育教师意味着什么?体育教师转型的前提是否存在,或是否可能存在?每个体育教师都想成长为优秀体育教师,多数却成了普通的教书匠。优秀之路何在?如何才能实现体育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最大化,其原点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我国学校体育学术界专家和体育教师或许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不能不说是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缺乏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对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旨在探寻促进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最大化的原点——教育哲学观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形成的策略与路径,这对于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无疑更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探究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涵义非常丰富的概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多种多样,但是经过细究可以发现,国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比如霍伊尔、佩里、富兰和哈格里夫斯、利伯曼等;第二类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比如利特尔、斯帕克斯和赫什等;第三类认为以上两者兼而有之,比如威迪恩等[2]。国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职业作为专业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另一种是指教师由非专业向专业的发展过程即由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但是我国学者倾向于把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3]。虽然大多数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不尽相同,观点也有差异,但一般都是在宽泛的、不严格的意义上使用这一词语。因此,所谓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终身学习过程,是一个教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4]。笔者赞同教师专业发展是指由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 转变的过程,强调教师个体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基于此,本研究把“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界定为“体育教师由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转变的过程,是体育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君子期刊论文网
高校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探析论文
引言
近几年,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发展不断的深入,针对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当前更加重视体育文化在其中的展现,加强并提高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建设,可以促进学生大学体育文化素养的形成,将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一、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认定
(一)体育的涵义
随着历史的发展,体育的产生,对提升人民体质,增强体魄有重要的意义,而体育从其发展到现在,其定义有不同的版本。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不同的学科进行反复的探寻,因为认识角度的不同,得出的体育本质也存在不同,所以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定义。例如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体育进行定义,体育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现象,从生理学的角度,对体育进行定义,体育的本质则与身体活动存在一定的联系[1]。如果说从体育本身的功能进行分析,体育则是集合了健身、娱乐、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一种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体育的发源处进行分析,体育产生于生产、生活中的需求背景下,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基础,采用各种锻炼身体的手段和发展,将人们的体质增强,同时将人们的运动技能提升。体育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而产生的一门学科教育、领域。
(二)体育文化的定位
从体育本身进行分析,按照体育项目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体育现象分为8种类型,
(1)对抗性体育运动,该类型的体育运动,是有组织性、观赏性的大型对抗性体育活动,例如竞技赛、山地自行车大赛等等。
(2)独立体育运动。该类体育运动主要是以单独运行为主,例如跑跳走等运动,其中还包括了休闲娱乐性的体育运动。
(3)民族运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体育活动,各个民族的体育运动,是以自身的体育运动为基础,进行观察、策划而发展形成的。
(4)体育产品。从体育的本质进行分析,与体育相关的用品也包含在其中,例如场地、体育运动器材、服装、体育艺术品等。
(5)体育法规。该类型的体育现象,为与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可以说在体育运动中,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
二、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定位及超越
(一)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文化
在大学课程设置和教学中,设置大学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会为了建立系统性的体育教学活动。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学校通过安排体育课程学习,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任务和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有锻炼了身体,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并对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能力进行培养。体育文化与体育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文化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和设置有影响,第一,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定,受到体育文化的制约和限制;第二,体育文化的模式、生态对大学生体育课程的`设计有影响;第三,体育文化水平的发展,对大学生体育课程的发展有影响。而大学体育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对体育文化的传播有积极的作用,体育课程可以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而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支持。
(二)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超越
从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超越不是简单的体育文化传播和服从,其是从社会和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的角度,对体育文化进行的加工、提炼,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文化具有体育特征。
1.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发展现状。从当前的体育课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将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格局打破,将多元化的元素融入其中,形成性的大学体育文化。相对于大学体育课程而言,其中含有体育文化、教育文化以及各种新元素,在教学中,将健康放在首位,将体育活动中的竞争性削减,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放在主要的位置上,让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快乐、休闲的进行。当前体育教育教学对竞技性体育运行还有很大异议,针对是否将竞技性体育活动设置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进行了研究。然后接下来面对的问题是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心理问题、体育素养等。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的设计以及其中蕴含的体育文化,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大学体育课程中依然缺失体育文化。
2.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超越。在大学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应与当前的教育文化、教育思潮相一致,体育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设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多种理论的支持下,形成了体育课程稳定的知识结构体系。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融入,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以活动形式存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主,实现对当代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的培养。大学的本质为文化,而二年计划则分为四个部分,传承、启蒙、自觉、创新。大学体育作为大学的一门体育课程,需要具备稳定性的文化形态,而文化形态又分为4种类型:传统体育文化内容的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学术体育文化、非主流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超越,主要在于体育文化的创新,这个创新主要在于对体育文化、体育课程的发展、设计进行的创新。
三、小结
当前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文化知识在不断的创新,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产物,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文化和大学体育课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体育文化孕育了大学体育课程,而大学体育课程对体育文化进行传播,两者相辅相成,在大学体育课程发展中,体育文化的定位和超越,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创新和发展,并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和体育技能,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实力,促进体育文化的创新,并推动体育体育事业的发展。
论文快车 提供论文资料收集、写作指南、论文征稿,中国MBA、MPA、各类学术、毕业论文等资料。 484Gyi1 ◆学生大论文中心 提供论文定做、发表等服务,内容涉及会计审计、财政税收、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文学等20个学术类别。 376HnV7 ◆蜂朝论文网 提供毕业论文、本科论文、硕士论文等论文发表和定制等服务。 531hb9 ◆教育教学论文网 以教育论文为主,含信息技术、计算机、德育、素质教育、摄影、美术、化学、英语、语文、体育等方面论文。 815on7 ◆中国园丁网论文大观 提供教育类论文。 203Fb2 ◆法律论文资料库 提供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司法制度、国际法等分类论文。 78Jg8 ◆论文网 提供论文写作服务。 400Kxh8 ◆吾爱论文网 提供文理工管等十二大学科门类的期刊论文、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 567wVAS6 ◆幸福校园 论文、报告书、简历、考试情报等各种学术资料交流的中心。 36873o6 ◆知新资讯 专业提供各种论文、课题资料,主要包括:教育论文、计算机论文、毕业论文、法律论文、学术论文、免费论文、硕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博士论文、经济论文、科技论文等。 203Ydu6 ◆全程论文网 一个专业代理职称论文、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论文推荐公开刊物发表(核心、优秀期刊)的网站。 642pjiY2 ◆论文商务中心 是一个开放式的、保护版权的、网上论文精品自选超市。 127JoVq5 论文发表咨询网 202wdx01 语言学论文 2252du8 ◆论文资料网 提供论文资料服务的专业网站,含MBA论文资料、中小企业论文、物流供应链论文、财经论文、电子商务论文、论文参考资料。 1550x9 ◆论文帝国 含论文查询、发布论文及***外交、社会行政、劳动人事、新闻传播、法律、财经等论文。 828Ol9 ◆毕业论文网 实施全免费毕业论文资料服务,不涉及向网友收费内容。 380JTi1 ◆论文资料站 免费为广大学子提供论文资料查询、交流的优良平台。 662Y23z5 ◆世界论文网 收集并接受委托,发布国际优秀作品(论文)。 92N64 ◆中国论文网 提供大量专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有各种层次的内容,特别适合各大专院校毕业生、社会各界论文爱好者和各机关人员作参考学习之用,免去您各方查找资料的麻烦。 719va7 ◆天下网 论文老牌名站,由在读博士、硕士生创办。网站侧重于为论文写作者(尤其是对撰写毕业论文的朋友)提供写作指导。 2285Vg1 ◆国际优秀论文 分为科技论文、医学论文、教育论文三大版块。 43QOES3 台湾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231pEO1 论文网 254VPJ2 大学生论文库 752if5 华夏论文网 656191 论文荟萃 261kpjs5 论文秘书网 869YD87 论文指导网 739gG3 中国大学生论文网 697KC4 大学生论文资讯网 424ZzIL6 轻松论文网 72QHgm8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4667wI1 体育教学论文 9891UX94 体育论文 303RMCE1 新科论文网 4944f07 信息化教育论文 283RBp1 农业论文 688mOMA8 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748YbJ6 工程论文服务网 948kBt63 金融论文在线 6635Zl7 才思论文网 423l5PH8 论文资源网 44uI9G3 经济论文 723HES23 论文选萃 543C76 活动教育研究论文 901heD1 毕业生论文库 3644l4 能源论文 297PG1 会计文苑-优秀论文 901MS7 中国广电技术论文 820OJ07 教育教学论文交流网 178sxqw4 食品论文 170YcYB8 管理在线论文 22kaP8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960zUkA6 MBA论文全集 244u61 物理论文集 620zwW1 中国交通技术论坛资料库 620zwW1 中国路桥工程论文资料中心 748tOd4 中国论文发表网 884SQDc7 翰林论文网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体化的含义是把各个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一体化概念在很多的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领域中得以应用.在经济学领域里,一体化首先出现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研究中.自上世纪50年代初起,一体化被广泛应用于对国际经济活动的研究中,用来形容多个国家独立的经济活动融合为紧密相联的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按照涉及的国家范围来划分,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性的经济一体化.就目前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和理论来看,经济一体化主要是区域性的. 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最早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提出的.他认为:"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阻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通过相互协调与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丁伯根还把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他认为,消除歧视和管制制度,引入经济交易自由化是消极的一体化;而运用强制的力量改造现状,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是积极的一体化. 关于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众说纷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是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在1961年则提出的.他说:"我们建议把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待遇的种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 巴拉萨的定义是从行为或手段的角度来描述经济一体化的,但没有指出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或效果是什么.为此,另外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柯森对巴拉萨所说的一体化是"过程"解释为:"导向全面一体化的成员国间生产要素再配置;对一体化是"状态"解释为"业已一体化的国家间生产要素最佳配置." 波兰经济学家查尔斯托斯基回避"过程"或"状态"之分,指出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劳动分工,即"按国际劳动分工的要求来调整各国的经济结构." 我们综合了众家之说,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协商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议,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消除商品,要素,金融等市场的人为分割和限制,以国际分工为基础来提高经济效率和获得更大经济效果,把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政策和措施的统一,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内部经济政策和措施的统一,即有关成员国之间实施统一的经济贸易政策;另一个方面是外部经济政策和措施的统一,即有关成员国之间实施统一的对非成员国的经济贸易政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中,并不是一开始就在这两个方面同时实现统一的.参与一体化的国家往往先在成员国之间取消贸易和其它经济活动中的人为限制,逐步实施统一的内部经济政策,然后实现外部经济政策的统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成员国之间在经济政策上实现一定程度的统一,实质上是成员国经济主权一定程度的限制和让渡.这种经济主权限制和让渡程度的区别,意味着成员国之间经济结合程度的高低,从而可划分出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经济主权限制和让渡出来的部分,需要有一个组织机构来管理及行使.因而在较高层次和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一般都有一个根据条约或协议而组成的超国家机构,并赋予该超国家机构一定的权力和职能.随着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各成员国逐步向该机构让渡更多的经济主权,由该超国家机构行使更多的共同内部经济政策和一致的对外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一体化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层含义是指成员国之间经济活动中各种人为限制和障碍逐步被消除,各国市场得以融合为一体,企业面临的市场得以扩大;另一层含义是指成员国之间签订条约或协议,逐步统一经济政策和措施,甚至建立超国家的统一组织机构,并由该机构制定和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对此, 学术界将前者称为功能性一体化, 将后者称为制度性一体化.功能性一体化与制度性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两种趋势.功能性一体化的发展来自于各国市场经济自发的内在要求,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求制度性一体化给予保障和促进;而制度性一体化会加深功能性一体化的程度.功能性一体化是制度性一体化的准备,具有一体化的实质性意义;制度性一体化是功能性一体化的阶段性标志,具有一体化的形态性意义. 因此,功能性一体化与制度性一体化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既可相互促进,也可相互制约.从世界区域一体化的实践来看,制度性一体化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制度性一体化的进展.
一、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文献的回顾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增大,形成了像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重要的经济区域。与此同时,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行政区经济”,以及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地方保护主义,则严重地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而增加了地方之间贸易的交易成本,损害了经济增长。按照法国经济学家Sandra Poncet 的研究,1997年中国国内省级间商品贸易平均关税达到了46%,比10年前整整提高了11%.这一关税水平超过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税水平,和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关税相当。也就是说,1987年中国消费者购买各自所属省份自制产品的数量是它省产品的10倍,而到了1997年,这一比重达到21倍[①].因此,如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构筑区域经济的总体优势,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现有的文献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就当代中国区域问题研究而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是最丰富和最深刻的,它不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分析,而且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尤其是近段时期以来围绕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一系列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的论著[②],大大推动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在诸多经济学者看来,当代中国区域经济的顺利发展只能寄希望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因为市场的力量迟早要冲破行政区划的边界,从而促进经济的合理分工与协作,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他们认为,一旦企业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定格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角,一个国家便步入了兴旺发达的现代化快车道。[③]二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经济地理学与政区地理学的研究也不断触及区域行政问题。这一领域的学者往往从行政区域改革的角度切入这一研究课题,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围绕着一些热点问题如“撤县改市”、“市领导县体制”、“撤消地区行署建立实体市”等,展开激烈的争论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对策。[④]这些对策的一个共同的思路就是调整行政区划,使行政区与经济区尽可能一致,这一点在区域经济学研究中也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同。 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的见解,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论指导和政策性建议。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我国现有的体制背景下,上述两种思路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首先,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依靠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毫无疑问,应是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障碍的最佳思路。然而,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市场化机制的发育成熟、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无疑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即使在市场经济已经完全发育成熟的发达国家,其固有的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也使我们无法完全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希望寄托于市场万能的神话之上。进言之,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指出的,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因此,即使是市场发达的社会,也倾向于实行政府干预型的协调模式。其次,按照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的改革思路,即重新调整行政区划,从理论上看似乎可行,从实践的角度看却未免是脱离了当代中国政治与社会现实的纸上谈兵。众所周知,许多行政区划是历史形成的,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刚性,不能也不应该随着经济活动的频繁变化而随意调整。同时,经济区以经济为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的尺度,而行政区则要考虑到综合性因素,而不能仅以经济为限。对现行的行政区划的重新调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很可能是一项比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身还要困难和复杂的工程,搞得不好恐怕治丝益棼,引发出难以预料的后果。 我们认为,研究现阶段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需要从政治经济学的维度切入,通过对政府结构、政府的决策程序及其微观基础的考察和审视,推进问题的解决。因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即地方保护主义的根源在于现行的体制和结构。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法治极不健全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民间经济交往这一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显然难以冲破这一体制性的障碍。在我们看来,通过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依靠政府间的合作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现行体制下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理性选择。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海洋文化以其独特性占有一定地位。那么所谓的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甚至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海洋文化论文篇1
关于海洋文化生态的几个问题
[摘要]海洋文化生态包括实现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海洋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主体性;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海洋文化生态的平稳度、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是影响海洋文化生态的因素,文章认为,
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合理开发与配置海洋文化资源、完善海洋文化生态的管理与立法、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文化生态的不良影响、构建和谐海洋文化生态圈应成为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海洋文化生态;特性;影响因素;路径选择
一、海洋文化生态的概念
(一)海洋文化生态概念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创了生态系统(Ecosystem)概念。
他指出:我们所谓的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物理化学因素(气候、土壤因素等),它是一个自然系统的整体。
那么所谓的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甚至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文化生态”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广义的文化生态,首先是一种世界观,或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观,是一种文化的生态学,狭义的文化生态,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与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内部各种价值体系之间的生态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就是在人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和发现的历程中诞生,因而,海洋文化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海洋文化只有“生态化”才能实现海洋文化的良好循环发展。
那么所谓的海洋文化生态就是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在海洋文化所处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实现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文化是人类在所处的海洋环境中不断调整和更新的过程,这也就是海洋文化生态化过程。
一个良好的海洋文化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地反映海洋文化所蕴含的重要作用和无限的活力。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特性
生态系统的特性决定了海洋文化生态的基本特性。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洋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主体性,
1整体性。
海洋文化生态作为一个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整体而言,海洋文化生态是由海洋文化和文化所处的环境组成的整体,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把握好海洋文化生态,应当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海洋文化生态;应当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重视和发展海洋文化各种具体文化形式,特别是别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优化文化生态的结构,优化具有特色的海洋文化发展模式。
2动态性。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事物不是静止不变的,都是发展变化着的,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海洋文化生态,其应该是一个动态开放型的稳定系统。
海洋文化生态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其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
海洋文化生态的动态性要求我们要以辩证法的运动变化的观点考察海洋文化生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揭示其运动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对海洋文化生态进行维护及完善。
3主体性。
主体性是海洋文化生态所具有的特性之一。
海洋文化生态的主体性特征是人在海洋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海洋文化生态与人息息相关,人是海洋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主体,是海洋文化生态的维护者。
人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对人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人在文化世界中的生存发展,彰显其主体性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主体性是文化生态系统最为明显甚至是根本的属性。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
海洋文化生态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浩瀚的大海、独特的海洋条件为海洋文化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孕育了具有深厚底蕴的海洋文化,因此,每一种海洋文化的形成背景都与其存在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海洋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是研究海洋文化生态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
海洋文化属于区域文化的范畴。
其传统价值观念、思维习惯、情感模式和行为规范经过长期的积淀和流传,成为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不同的文化主体拥有不同的文化生态意识。
海洋文化主体是海洋文化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传承者。
文化主体是地方文化特色构成要素中最为重要和不可分割的部分,对其重要性和地位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这是保护海洋文化生态的首要条件,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海洋文化生态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的确立,是主体进行一切文化活动的前提。
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考虑怎样将文化与生态整合,维护好海洋文化生态,怎样才能使优秀的海洋文化得以保护、发展和传承,仅仅依靠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对维护海洋文化生态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平衡度
“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出与输入必须平衡才能保持它的稳态,因此,生态平衡是一种根本的价值,是人和其他生命生存的基础。
”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海洋文化生态,海洋文化生态是海洋文化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所谓海洋文化生态平衡,指的是海洋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各个子系统乃至各种因子和成分,以及海洋文化生态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保持着动态的、和谐的比例关系。
海洋文化是海洋社会的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是与其所处的环境中多种因素协同发展的结果,海洋文化的渗透与传播涉及海洋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海洋文化生态的建设具有综合的特征,
需要保持海洋文化和海洋环境之间相适应、协调并相互促进,也就是维持海洋文化生态的平衡度,从而防止海洋文化生态的失衡、淡化和被侵蚀的危险。
(三)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
所谓的海洋文化生态环境指的是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赖以进行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种条件。
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是在一定时空中进行的,也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
所谓的时空条件也就是环境。
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范围很广,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海洋社会环境。
但是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好坏对海洋文化生态有一定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无论是海洋文化的创作、传播和弘扬,都是在一定的海洋环境下进行的。
海洋文化环境适应海洋文化的存在,文化生态环境就对海洋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但海洋文化生态环境如果不适应海洋文化存在、发展的状况和要求,它就会对海洋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三、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
主体性是海洋文化生态的必有特性,也是其所
具有的根本属性。
按照这一特性进行海洋文化建设,就必须在对海洋文化主体的培育上加大力度。
文化生态意识主要体现为文化可持续发展观。
人类进行文化艺术生产,需要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适度的、有节制的开发,在满足文化需求的同时注重保持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为主体进行一切文化活动做好了思想准备。
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海洋文化生态意识,是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前提。
应发挥海洋文化主体在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方面的主导能力,将海洋文化价值观和海洋环境相结合,使独特的海洋文化得以进一步地发扬光大,并使海洋文化生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开发与配置海洋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赖以生存的源头活水,必须高度重视其合理的利用、保护和开发。
海洋文化资源就是指人们用来从事海洋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必要条件,要实现海洋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持续性增长,必须充分认识海洋文化资源的特性,合理配置开发文化资源,尽可能做到与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相适应,实现海洋文化资源的边际效应最大化。
高校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探析论文
引言
近几年,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发展不断的深入,针对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当前更加重视体育文化在其中的展现,加强并提高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建设,可以促进学生大学体育文化素养的形成,将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一、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认定
(一)体育的涵义
随着历史的发展,体育的产生,对提升人民体质,增强体魄有重要的意义,而体育从其发展到现在,其定义有不同的版本。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不同的学科进行反复的探寻,因为认识角度的不同,得出的体育本质也存在不同,所以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定义。例如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体育进行定义,体育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现象,从生理学的角度,对体育进行定义,体育的本质则与身体活动存在一定的联系[1]。如果说从体育本身的功能进行分析,体育则是集合了健身、娱乐、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一种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体育的发源处进行分析,体育产生于生产、生活中的需求背景下,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基础,采用各种锻炼身体的手段和发展,将人们的体质增强,同时将人们的运动技能提升。体育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而产生的一门学科教育、领域。
(二)体育文化的定位
从体育本身进行分析,按照体育项目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体育现象分为8种类型,
(1)对抗性体育运动,该类型的体育运动,是有组织性、观赏性的大型对抗性体育活动,例如竞技赛、山地自行车大赛等等。
(2)独立体育运动。该类体育运动主要是以单独运行为主,例如跑跳走等运动,其中还包括了休闲娱乐性的体育运动。
(3)民族运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体育活动,各个民族的体育运动,是以自身的体育运动为基础,进行观察、策划而发展形成的。
(4)体育产品。从体育的本质进行分析,与体育相关的用品也包含在其中,例如场地、体育运动器材、服装、体育艺术品等。
(5)体育法规。该类型的体育现象,为与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可以说在体育运动中,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
二、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定位及超越
(一)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文化
在大学课程设置和教学中,设置大学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会为了建立系统性的体育教学活动。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学校通过安排体育课程学习,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任务和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有锻炼了身体,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并对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能力进行培养。体育文化与体育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文化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和设置有影响,第一,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定,受到体育文化的制约和限制;第二,体育文化的模式、生态对大学生体育课程的`设计有影响;第三,体育文化水平的发展,对大学生体育课程的发展有影响。而大学体育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对体育文化的传播有积极的作用,体育课程可以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而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支持。
(二)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超越
从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超越不是简单的体育文化传播和服从,其是从社会和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的角度,对体育文化进行的加工、提炼,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文化具有体育特征。
1.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发展现状。从当前的体育课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将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格局打破,将多元化的元素融入其中,形成性的大学体育文化。相对于大学体育课程而言,其中含有体育文化、教育文化以及各种新元素,在教学中,将健康放在首位,将体育活动中的竞争性削减,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放在主要的位置上,让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快乐、休闲的进行。当前体育教育教学对竞技性体育运行还有很大异议,针对是否将竞技性体育活动设置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进行了研究。然后接下来面对的问题是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心理问题、体育素养等。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的设计以及其中蕴含的体育文化,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大学体育课程中依然缺失体育文化。
2.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超越。在大学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应与当前的教育文化、教育思潮相一致,体育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设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多种理论的支持下,形成了体育课程稳定的知识结构体系。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融入,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以活动形式存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主,实现对当代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的培养。大学的本质为文化,而二年计划则分为四个部分,传承、启蒙、自觉、创新。大学体育作为大学的一门体育课程,需要具备稳定性的文化形态,而文化形态又分为4种类型:传统体育文化内容的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学术体育文化、非主流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超越,主要在于体育文化的创新,这个创新主要在于对体育文化、体育课程的发展、设计进行的创新。
三、小结
当前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文化知识在不断的创新,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产物,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文化和大学体育课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体育文化孕育了大学体育课程,而大学体育课程对体育文化进行传播,两者相辅相成,在大学体育课程发展中,体育文化的定位和超越,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创新和发展,并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和体育技能,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实力,促进体育文化的创新,并推动体育体育事业的发展。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含义,论述了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重要职责和必然使命,并提出了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的构建途径: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塑造创新理念,坚持以育人为重要抓手等。 [论文关键词]高校 文化 传承 创新 使命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文化创新。这就意味着高校在原来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三项职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项职能,即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一员,我们应该准确理解和把握胡锦涛同志在会议上的讲话,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尽快实现高校相关文化制度体系的构建,加快完成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 一、关于文化和学校文化的理解 对于文化的含义,按照动态的角度来定义,“文化”可以解读为“使文化”,即用文化知识来教育人、教化人。从静态的角度来定义,文化的概念又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又称“大文化”),包括人们的文明总和、政治形式和生活方式;狭义的文化(又称“小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和思想意识形态。我们经常使用的是文化的狭义属性。 文化的特征可以简单归纳为:第一,普同性,各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却具有共同的、同一的形式和样式,如文学作品、歌曲、诗歌等;第二,多样性,不同的自然、地理、历史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如我们平时经常讲到的“特色”;第三,民族性,文化植根于民族之中,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一般来说,生产力的发展是与文化的进步成正比的;第四,继承性,人类文化的进步是建立在对前人继承的基础上的;第五,发展性,人类的文化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绵延不绝;第六,时代性,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中,都存在自己的典型文化,是这个时代的标志,如石器时代、蒸汽时代、信息时代。 学校文化是整个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是多重元素的整合和结晶。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想践行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自身的学校文化建设,应在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同时,主动、理性地对已有学校文化的总结反思、分析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的文化元素,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观、信念、手段、语言、环境和制度,较为成熟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的新体系。这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重要职责和必然使命 1.文化传承创新是时代发展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大学建立的初衷就是通过对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促使受教育者知识化、文明化、道德化,塑造出一批有学识、有担当、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而大学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传统文化,接受外来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时代潮流和时代特征,不断传承创新,提炼文化精华,倡扬具有时代特征的主旋律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高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高校的作用逐渐从以教学为主转变为教学和科研并重。而后,我国文化产业和高校的迅速发展,高校又增加了服务社会的第三大职能。到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胡锦涛同志又对高校提出了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文化传承创新已成为当代大学发展的自觉选择。传承创新文化、推动文化交流,既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大学职责的新要求,又是对大学职能认识的拓展。文化传承创新被纳入四大职能之一,是主观和客观、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2.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大学是文化传承创新的有力践行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源泉和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大学作为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承载着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国家文化振兴的重要责任。大学可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先进的国外文化,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使其成为民族和文化复兴的中坚;大学是超凡脱俗、传授知识的殿堂,丰富的文化底蕴、浓厚的学术氛围,无数大师、人才的聚集,都使得大学成为传承文化的最有力的平台;大学是思想精灵的天堂,是活跃、创新的集中代表,是新思想、新文化和新知识的摇篮。所以,大学自身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影响着国家的文化建设,也是主导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之一,应该肩负起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 3.发挥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职能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大学文化不仅仅代表了个性、特色,更主要是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力量的作用。在高校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大学文化,代表了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行为标准,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是广大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建设学校的精神支撑。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科研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但相比世界一流大学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高校在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遇到了诸多挑战。如何突破这些“瓶颈”?一是应塑造自身的文化品牌,国际上知名的高校,不仅仅是有着优秀的人才和较好的硬件条件,更重要的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创新的理念、完整的教学体系、良好的校风等。二是积极汲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要以自己的文化为主体,贯五千年传统之大道,采五大洲文明之精华,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正确道路。三、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的建构 1.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从以农耕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实践出发,勤于观察,深切反思,相互争鸣,从以均田为基础的相对均产的经济主张以及社会权利相对平等的政治要求出发,积淀出了包含人际关系平和友爱、和谐共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思想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刻影响着历代王朝开国创业的政治理念,推动着中国社会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需要深入发掘和弘扬。大学需要构建相应的文化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社会理念中的精华,使之融入大学的学校文化、办学理念及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当中去;应适当加强文化建设的师资力量,使之形成一种与日常教学和科学研究平行发展的运行机制。也只有这样,大学才能不断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从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积极开展文化交流。随着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在事实层面上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切实感觉到了世界在缩小,彼此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不论我们情愿与否,信息时代早已促使各国文化汹涌而来。因此,我们需要以自己的文化传统为主体来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参与世界多元文明的融合,应该秉承中华民族和谐、平等、互爱的理念,立足于适合本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社会理念,实现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这就要求大学摒弃自我封闭发展的理念,立足本国传统文化,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广泛汲取世界各种文化的优秀成果。具体而言,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增强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交流与学习;应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应加强联合培养,注重引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从而培养出国际化的创新人才。 3.塑造创新理念,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只有坚持不断地创新,才是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最好继承,才能使一个民族的文化永保昌盛。推动文化创新,需要在大学中打破各种思想的束缚,倡导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要引入竞争机制,敢于超越;要塑造大学师生们不惧权威、大胆质疑的品格与精神,努力创造符合时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具体来讲: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创新精神,跳出传统教育的束缚;应改进教学方法,变灌输式为主动探索式,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要改变教学评价标准,鼓励大胆质疑,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促进创新力的全面提升。 4.坚持以育人为重要抓手。第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正确的航向才能最终达到目标。要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确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要开展公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树立在集体中求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理想的价值观念等;要开展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胸怀远大理想,树立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行为民服务之举,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对青年大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行为模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大学是一个各种文化集中碰撞的地方,面对各种文化思潮,我们需要有兼收并蓄的气概,既要传承传统文化,又要接收外来文化,要营造百家争鸣的校园氛围。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良莠不分。我们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和教育学生,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基础上,促成校园文化体系的丰富多彩、多样共生,进而实现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创新发展。 第三,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要引导大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国内外的文明成果;要引导大学生注重自身的能力培养,不断地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要引导学生多接触广大劳动群众,学会各种社会知识,增强个人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要加强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激发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热情,磨砺出优秀的个人品质;要培养他们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有能力承担起传承创新文化的重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而要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高校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加强大学制度和文化建设,尤其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既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的一切工作的重心,也要把文化传承创新放在高等教育价值论的重要位置,完成好高校文化建设的新任务,使中国文化走向新的复兴和发展之路。
海洋科学前沿这本期刊上的文献你去看看,或者世界生态学这本刊,能找到不少关于海洋赤潮的文献
体育 方面的论文在 轻风论文网 很多的哦,之前我就找上面的老师帮忙指导的。相对于网上很多个人和小机构要好很多,我之前找的 轻风论文 王老师咨询的,非常专业的说这里还有些资料,你看看扩招后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本文采用文献 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 法、访谈法等 研究方法,对我 国高校扩招之后的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 运用教育生态平衡原理对高 校体育教育资 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进 行综合分析,发现失衡之处,并从生 态平衡的视角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扩招后高校体育教育资源 保持平衡的理论和对策。研 究结果表明:(1)扩招后 学生人数超过了高校体育教育的人口 容量;学生的体育观念、态度发生 了较大变化。这就要 求加大高校体育教育的硬件建设,使高 校体育教育人口容量和 体育教育事业协调发展。(2) 扩招后体育 教师严重缺编,教师承受着巨大的超工作量压力。教师年龄结构 、学历结构、科研水平 都跟不上教育改革的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应有合理的 师生比,应注意引进高学历的体育教师,提供继续 教育的机会,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高校 应通过优化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 制定激励机制,减少体育师资的流失。教师 应建立竞争意识,大力发 展校际间、省际间甚至 国际间的交流。(3)高校扩招后。体育教育经费严重缺乏,体育部经费主要 出自学校拨款。高校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与校外企业联办高校体育,引进 体育产业人才,促进 体育产业在高校的发展。(4)高校扩招后,体育场馆、器材在数 量、质量和种类上都不 适应高校体育教学之需。高校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充分利用 场馆资源,积极扩 大体育场地(馆)面积及种类,提高管理水平及场地(馆)的公众利用率。(5)学生的 重修带来高校体育教师、场馆、经费的浪费,要注意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都能实现 体育教学目标。你参考下。不懂的你上 轻风论文网自己看吧
[161]王立国. 东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62]王晓毅.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63]张国栋. 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64]王沂. 我国京津地区城市新建住宅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5]张晓琳. 中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6]刘盼盼.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演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7]赵志英.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8]张辉. 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9]牛奔. 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对加速构建中国志愿服务体系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0]张连成. 控制内容及控制方式对运动员自控损耗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1]吕韶钧. 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2]薛原. 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173]王岩. 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4]常志利.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5]曲新艺. 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6]王迪迪. 学校体育安全风险管理探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7]詹国勇. 中国高尔夫产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8]任定猛. 五人制足球训练比赛理论体系构建与技战术训练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9]侯学华.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0]周桂琴. 振动训练对网球运动员上肢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1]李晨峰.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2]胡法信. 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3]曾庆涛. 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 [184]吴明华. 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85]陈元欣.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86]程林林. 新中国体育体制及利益格局演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187]单曙光. 对篮球比赛技术统计规范和分析评价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188]肖谋文. 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及过程优化[D].北京体育大学,2007. [189]张庆如. 啦啦队运动的文化诠释及体育赛场啦啦队活动的组织运行模式[D].北京体育大学,2009. [190]赵升. 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191]汪流. 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192]周文军.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动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3]胡永红. 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4]张瑞林.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5]温搏. 当代武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6]崔秉珍. 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09. [197]李可兴. 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98]杨慧馨. 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199]王艳. 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与培育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0]汤立许.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1]邹志春. 上海市青少年体质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与应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2]范冬云. 广州市大众体育公共服务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3]谭朕斌. 篮球运动基本规律及发展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204]李艳翎.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205]李卫. 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6]刘爱杰. 耐力性竞速项目专项运动素质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7]何仲恺. 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8]陈钧. 中国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9]杨铁黎. 关于职业篮球市场的基本理论和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0]李春雷. 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1]朱琪林. 我国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2]王斌. 手球运动情境中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与运动直觉理论的初步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3]陶志翔.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4]刘卉. 上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5]袁运平.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6]梁栋. 可持续发展理论原则与转型期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7]陈琦. 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8]徐霞. 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19]白喜林. 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0]肖淑红. 中国体育产业价值链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1]潘迎旭. 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2]王慧琳. 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3]刘海元. 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4]肖林鹏. 中国竞技体育资源调控与可持续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5]池建.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6]叶庆晖. 体育赛事运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7]黄亚玲. 论中国体育社团[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8]李士英. 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9]杨剑. 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30]倪依克. 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4. [231]陈作松. 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32]王健.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4. [233]许永刚.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垄断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4. [234]曹景伟. 面向2008年奥运会我国优秀皮划艇(静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5]郭永波. 篮球文化的理论框架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6]金宗强. 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与诊断方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7]刘庆山.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我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8]陆作生.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9]任弘. 体质研究中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0]宋玉芳. 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1]王庆伟. 我国职业体育联盟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2]张剑利. 职业体育联盟及其相关法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3]石岩.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4]王凯珍. 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5]张晓蓬. 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6]夏祥伟. 研究生体育锻炼与健康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47]黄爱峰. 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248]罗林. 休闲体育的认识深化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5. [249]赵晶. 我国篮球训练与竞赛组织系统的优化配置研究[D].苏州大学,2005. [250]张新萍. 对2008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 [251]李颍川. 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的组织模式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 [252]张惠红. 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253]符明秋. 重庆市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及体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 [254]钟志勇. 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55]崔英锦. 朝鲜族传统游戏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56]尹博.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57]叶乔波. 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258]吴华清. 基于DEA的奥运会相关效率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259]陈家起. 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60]张文静. 体育教学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61]陈晴. 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62]龚波. 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 [263]余守文. 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 [264]吴燕丹. 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5]余道明. 体育现代化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6]方千华. 竞技运动表演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7]张细谦. 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68]程文广.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69]黄莉. 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0]李印东. 武术释义[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1]刘建和. 论运动技术的序列发展与分群演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2]刘明胜. 中国竞技女子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3]罗旭. 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4]苗治文. 当代中国体育公共政策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5]曲淑华. 中国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6]唐峰. 中国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7]王松涛. 有氧运动对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8]张庆春. 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9]张兴林. 我国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负荷及专位素质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80]郑婕. “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81]黄俊亚. 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2]李今亮. 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判断的思维活动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3]宋会君. 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4]王建国. NBA制衡机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5]王莉. 职业体育联盟的产业组织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6]熊焰.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7]叶伟. 我国徒手格斗项目(散打)优秀男子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8]张勇. 现代篮球战术体系的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9]钟宇静. 开发中国乒乓球市场的基本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90]陈兰波. 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苏州大学,2006. [291]刘希佳. 我国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组织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92]刘燕舞. 论城市发展与体育产业的推进[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93]李红艳. 户外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94]何劲鹏.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生命化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95]范秦海. 对我国优秀田径教练员知识结构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296]石振国. 基于休闲理论的体育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7]刘旻航. 我国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8]杨小明. 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9]杨少雄.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与现代化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0]李捷. 北京市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1]邢尊明. 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优化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2]刘伟. 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3]林顺英. 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4]全浙平. 河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305]林剑峰. 上海市商业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06]刘文. 山东省业余网球运动开展状况的调查及前景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07]王成军. 山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5. [308]赵珂刚. 山东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09]陈铁龙. 论啦啦操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6. [310]李遵华. 我国高校啦啦队竞赛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11]张红玲. 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D].北京体育大学,2006. [312]高守东. 安徽省网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 [313]钱俊伟. 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314]胡亚斌. 八位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技战术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5. [315]吴迪. 我国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16]陈安勇.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17]辛静. 我国 跆拳道 运动发展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18]张丹. 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19]闫秋霞. 武汉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保障与个人自觉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20]沈柳红. 广西高校竞技啦啦队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321]张玲玲. 我国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及训练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22]冯加付. 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23]任平. 武汉市健身俱乐部健身私人教练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24]任朋达. 长春市城区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25]李春艳. 江苏省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26]唐克己. 山东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27]花玲云. 北京市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 [328]徐勤荣. 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和对策[D].首都体育学院,2009. [329]史明.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普通本科生足球运动员快速力量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330]王艳芳.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的打造[D].厦门大学,2009. [331]刘冬梅. 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成功 经验 的案例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9. [332]曹磊. 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发展阶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33]张艳辉. 湖北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 [334]王玲玲. 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 [335]徐昱玫. 大型体育赛事的竞赛组织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36]黄松峰. 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37]胡邦晖.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38]张祥彪. 上海市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39]赵燕. 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40]卢晨曦. 中美竞技啦啦队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341]于亚南. 我国技巧啦啦队运动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42]周志辉. 世界优秀 羽毛球 男子单打选手的技战术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343]王朋涛.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344]毛荣建. 青少年学生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3. [345]张玲.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346]杨新新. 滨州市广场舞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 [347]刘君. 城镇广场舞运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48]刘莹. 石家庄市广场舞的开展状况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49]祝菁. 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 [350]林莹晓雪. 我国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浅谈体育教学的泛人文化实践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 人文 实践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中长期存在缺失人文关怀的一些具体方面,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作者认为体育课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传习的层面上,而应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出体育自身的精神价值并融会贯通于包括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反馈等诸多方面,令体育教学体现其独立性。
1体育教学泛人文化浅析
“所谓体育的人文精神,其核心就是要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1]而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体现我们可以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下称《纲要》)品鉴其中意味,《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性质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2]在《纲要》看来体育教学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身体教育层面,所谓的“身心和谐、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揭示的是体育教学应作为关怀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教学,其人文特征可谓彰显无遗。体育教学的泛人文化实际上是要求体育教学必须将技术传习与人文体育观有机结合,将体育教学的全部内容、形式导向对人类自身生命的终极关怀,人文精神应充分渗透进包括:“指导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反馈在内的众多方面。
2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缺失
从基层教育工作的知行矛盾看《纲要》的困境
《纲要》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开展、实施的主要指导性政策,《纲要》在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方方面面做出基本要求的同时也指明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通读《纲要》的人会发现其不仅是一个约束性政策法规,更表达出制定者们对体育课程人文化发展的期望。然而长期以来在基层体育教育工作中我们并没有对体育课程中的人文关怀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只是简单的技术传习。这种现象只能让体育教学变得机械,让参与其中的人变得麻木,因此也就不难想象学习者对于体育及体育课程会产生怎样的误解。从根本上说这将导致他们缺失长久进行体育实践的内驱力。造成这种情况的表层原因是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理解的偏差,深层原因则在于体育教师自身缺乏文化素养提升的意愿。因此,纵有《纲要》的苦口婆心,许多体育教师也未必愿意深刻领会其中用意,更不要说什么体育课程创新和新一代创新人材的培养。最终《纲要》仍将摆脱不了束之高阁的命运。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泛人文短板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学双方共同付出努力。然而,当前实际教学工作中仍存在诸多急需改进、纠正之处。首先,一线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的基本问题缺乏思考、理解不深。何为体育,何为体育教育,现实中少有体育老师去认真探寻并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形不成独立见解,上课就只能机械地传授运动技能,把学生当成训练机器。学生在没有理解体育究竟所为何事的情况下被动地参与其中,更多地只是感受到体育教学所带来的身体上的痛苦体验,而无法获得愉悦,如此教学必然令学生缺乏学习内驱力,打压教学效果。
其次,体育教师缺乏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学习体育理论知识虽不能完全等同于人文体育,但须知学生人文体育素养的提升需要以诸多体育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构建。当前基层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缺乏讲述,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为了完成技术传习的任务往往容易忽视体育知识、理论的阐述。直到两年大学体育结束依然不懂如何制定锻炼计划的同学大有人在;另一方面讲了但没讲透,体育理论知识传授的途径过于单一。许多体育老师仅仅依靠每学期4个学时的体育理论课草草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并且传授过程机械,缺乏多种媒介物的有效利用。
学生对体育认知的物质化误区
多数大学生在经过几个学期的体育教学后普遍有如下感受:①、人参与体育运动是为了锻炼身体、促进健康;②、体育能锻炼身体、促进健康,但不知道具体的科学机理;③、上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④、体育课就是一门“玩”的课,一门让自己放松身心的课程;⑤、上体育课最害怕耐力跑,最喜欢自由活动。
从文化的层面而言,这些认识更多地表现了体育文化在物质层面的特征,而未表现出人文体育所追求的对人自身价值的关切。其实,对于体育的认识早有许多学者做过深刻的研究。宋卫在其《论健康教育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的文章中认为:体育起源于原始人对生存、安全、娱乐三方面的需要,并以满足人类较低层次的心理需求:即生存、安全、爱为目的;[3]徐飞鹏认为:“中国传统体育的精神实质就在于追求‘阴阳平衡,内外调适’,它与西方竞技体育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表现形式而正在于此。”[4]由此可见体育绝非简单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体育对爱、超越、和谐均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是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
3分析及建议
领会《纲要》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体育教学的泛人文实践在操作层面上是具体的。首先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纲要》,明确《纲要》的指导地位,领会《纲要》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贯彻体育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理念。其次,作为体育教师自身提升人文素养的需要,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并及时总结反思自身的教学经历提炼出具有积极意义的精神内涵。身为体育教师应该保持一份清醒,保留一份坚持,让人们相信我们的体育教育能够担当起培养国家栋梁的重任。概括地说,正人先正己,体育教师要想让体育教育健康发展,提高自身素养是第一步。
融入人文体育,强化体育教学独立性
融入人文体育不是新概念,却长期倍受冷落。一直以来学校体育教学过分偏重于技术教学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这产生了许多被人们广为诟病的问题。例如:一个大学生在其求学路上至少经历了十四年的学校体育教育,然而学生们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却始终难以改变;耐力跑是一个对心肺机能极有帮助的运动,但学生们无论如何也难言喜欢。尽管我们说体育课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体育课的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最终随着问题的不断积累人们不禁会怀疑体育课作为课程独立存在的理由。笔者认为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体育课重技术而轻人文的教育方式,因此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合以及合理、系统地讲述体育理论是彰显体育教学独立性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体育课过度技术化缺陷的重要突破口。以学习打篮球为例,学生们可以通过看NBA比赛学习之,亦可通过体育课堂学习之。体育课的特点在于它是即时互动的形式,师生分分秒秒都在互动,反馈及时、生动并融入了教师的体育理念。电视转播是单向的,半强制性的,是写实的,电视转播缺乏提炼,不能即时问答,与课堂教学相较而言其在概括性和理念的提升方面要明显逊色。可见在人文精神的融合上,课堂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实现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缺少课堂教学是断不可行的,体育教学的独立性只有通过技术传习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的形式方能凸现。
笔者有长期实践之经历,认为:在学习技术前,体育教师应先与新生进行一次关于体育意义的广泛探讨。体育教师需阐明学习体育的意义,体育课教学的意义,因为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体育所为何事时才能产生持久学习体育的内驱力。也许有人觉得“何为体育”连学术界都未必能给出清晰的结论,一个普通的体育教师又如何敢“科学阐释”。笔者认为,教学在保持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是可以有多样性的,每一位体育教师甚至学生其实都可以对体育有不同的看法,不妨大胆地与学生讨论之,不必纠结于所谓的“真义体育”。体育教师阐明观点时只需把握大方向正确,同时将讨论引入有利学习的方向上即可,至于以后学生自己能产生何种体会那就看他们各自的领悟了。对体育教师而言关键是“体育教师的独立见解,这是实现体育课独立性的核心,是需要体育教师认真思考的!” 反馈——彰显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积极的反馈不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体育知识、技术,更是体现体育教学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最直接的反馈包括观察学生的学习反映和师生之间的日常交流。现实中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在讲述完动作原理、训练方法之后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练、练、练,把学生当成机器,不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解决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学生在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且屡屡不能突破、改进,就会在“挫折”中消磨了对学习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及时巡视学生训练过程,发现、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此外教师与学生在训练间隙的交流也较为匮乏,也许不少教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中经常和学生互动,比如:一起打球、休息时一起聊天等。殊不知交流绝不仅是和学生打球、闲聊如此简单的事,以笔者的教学经历而言这种表浅的交流或许能够让学生放松其紧绷的精神、了解教师的秉性,但是对学生正确体育观的形成并无太大帮助,更何况这种方法所能照顾到的也仅仅是部分技术掌握较好的同学,而技术水平低下者绝无法融入这个圈子,这对于这些体育课上的“弱势群体”有失公平,因而不能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
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有意识的行为,既体育教师要将有利于培养正确体育观的内容融入反馈互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对于体质弱的学生,你可以从关心他的身体开始为其解释如何通过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告诉他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最后告诉他体育课不是要把你培养成运动员,如果体育课能让你健康一点那也是功德无量之事……”等等。让其逐步建立信心,找到新的定位,进而产生正确的体育观。
除了课堂上的直接交流外,也别忽视理论作业的交流、反馈作用。和直接交流相比,理论作业具有覆盖面广,内容深刻等优势。需要指出的是在布置理论作业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学生必须写出自身感受而非网络中随处可见的“范稿”,更不要太多政策、定义之类的阐述。所以体育教师在布置理论作业时要注意出题的方向,尽量将作业引向利于培养正确体育观和表露学生真实心声的方向,让理论作业展现人文关怀的魅力。
4小结
完善、提升体育教学的突破口在于体育教学的泛人文化运用。同时,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养不高、体育教学缺乏独立性的问题笔者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提炼出完善、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
认真学习《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努力学习科研成果,不断自我总结,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体育课虽以技术传习为主,但应更多融入人文精神以及合理、系统地讲述体育理论,展现体育教学的独立性。
反馈是促进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育认识的重要方式,体育教学应注意反馈的多样性及差异性,熟练运用各种反馈方式彰显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胡小明.体育的人文精神..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
[3]宋卫.论健康教育与运动技能教学的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增刊,2002.
[4]徐飞鹏.论传统体育的精神实质[J].吉林体育学报,2003,12.
[5]周鸿铎.应用传播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161.
[6]张洪潭.从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J].体育与科学,2008(2):81.
体育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毕业论文写作,选题是关键,在学习撰写毕业论文时首先就应该学会如何选题。在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时,应着重注意选题要恰当。以下是一些关于体育教学论文的题目,大家不妨多加参考!
体育教学论文题目参考一
1 女性体育视角下太原市健身排舞的开展现状之研究
2 羽毛球运动对女大学生抑郁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
3 北京市海淀区部分农村小学大课间推行古诗韵律操的可行性研究
4 北京市西城区中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现状研究——以北京八中为例
5 高湿环境下联合预冷方式对自行车运动员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6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群众参与研究
7 首都高校大学生网球联赛发展现状研究
8 商丘市中学代表队课余训练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9 学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基于烟台市中小学的实证调查
10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11 当代中学生人格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12 中国女排与主要对手得分手段对比研究
13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引进现状与对策研究
14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健身保障体系研究——以烟台市为例
15 世界优秀女排二传队员传球习惯动作与分配球特点研究
16 烟台市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17 中国与日、韩、泰女排防反系统战术特征的对比分析
18 中国女排不同轮次区域进攻战术效果的定量分析
19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以烟台市普通高校为例
20 烟台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1 国家摔跤队(男自由)部分主力运动员力量素质研究
22 人体下肢前摆性鞭打动作的力—电关系研究
23 北京体育大学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研究
24 PNF拉伸法对高校女生髋关节柔韧性的影响研究
25 吉林省中考体育加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6 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7 鄂尔多斯市中学生排球队伍现状调查分析
28 山西省独立学院足球运动开展现状的研究
29 阳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失范行为研究
30 乒乓球正手拉高吊弧圈球与前冲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差异分析
31 第29、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战术应用特征分析
32 青少年泡沫轴训练网络课件的开发与研制
33 运动功能性训练干预对幼儿体质发育状况的实验研究
34 北京市小学男子篮球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实验研究——以和平里第一小学为例
35 山东省普通高中体育高考学训现状与对策研究
36 我国中学篮球联赛赛制研究
37 北京市怀柔区小学生体质现状与体育教学应对研究
38 洛阳市城乡中学体育师资现状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
39 山西省太原市体育中考实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40 功能训练视角下的沙滩排球运动员沙地移动能力训练方法与手段分析
体育教学论文题目参考二
41 “分组合作教学法”在乒乓球反手推挡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42 转型期北京市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43 民营性健身教练培训机构发展模式研究——以武汉市清波健身学院为例
44 青少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动机分析及激发策略的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部分小学初中为例
45 从中日体育文化差异看中国足球文化的本位回归
46 北京市竞技跆拳道可持续发展研究
47 轻器械体操、体操类游戏对7-8岁儿童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48 2005年至2014年拉丁舞比赛服饰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49 我国优秀拉丁舞选手训练内容体系的探究
50 体育舞蹈中融入中国元素的研究
51 以情优教—情感因素溶入体育舞蹈教学的研究
52 篮球运动“运双球练习”多媒体CAI课件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53 远程教育运用于羽毛球教学的方法研究
54 河南省濮阳市特岗体育教师队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55 清华附中男子篮球队质量效益的研究
56 北京市中学试点校高尔夫课开展现状的研究
57 北京地区体育专业研究生自主性社会实践调查研究
58 首都体育学院学生职业延迟满足现状与对策研究
59 首都体育学院2013级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习状况调查
60 我国男子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分析
61 2014年度赛季中国女子沙滩排球队主力队员比赛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6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北京市三所学校为例
63 中国风健身舞的推广研究
64 北京市社区健身腰鼓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白纸坊街道为例
65 北京市民科学健身管理机制的研究
66 河北省保定市业余体校运动员文化教育状况研究
67 北京市健美操锦标赛现状研究
68 国家女子铅球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训练状况研究
69 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的研究
70 河南省沁阳市农村体育开展现状研究
71 国内体育用品企业营销现状及问题研究——以安踏公司为例
72 健美操教学中运用街舞手段的效果研究
73 关于整体篮球个体化、个体篮球整体化的研究
74 健身公共空间营造与公民意识培育——“大妈广场舞”现象反思
75 抗阻组合训练方法手段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76 青少年体能锻炼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以垫上功能性组合训练为例
77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对北京市八里庄学区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78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我爱运动》健身操创编与实施的研究
79 北京市海淀区中学街舞运动开展情况调查研究
80 北京市丰台区普通初级中学体操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论文题目参考三
81 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压力影响的实验性研究——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为例
82 沧州市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研究
83 河南省焦作市中小学特岗体育教师的现状与研究
84 视频教学法介入对12-14岁学生射箭技术训练效果的研究
85 壁球运动在我国七座城市开展现状研究
86 北京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87 菏泽学院2010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质健康的跟踪研究
88 沧州市高校体育安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89 中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90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不同组织的文化研究
91 羽毛球正手扣杀技术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92 湖北省普通高校田径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状况研究
93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跳跃能力和快速移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94 从比赛名次看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发展阶段与原因分析
95 阜新篮球学校篮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96 青少年手球运动员体能和技术训练内容体系及部分指标评价标准的研究
97 北京高校足球高水平运动队人力资源绩效分析
98 北京市大众羽毛球教学现状研究
99 中国艺术体操少年组等级规定动作编排研究
100 首都体育学院足球课程设置研究——基于学生调查和学校间对比
高校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探析论文
引言
近几年,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发展不断的深入,针对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当前更加重视体育文化在其中的展现,加强并提高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建设,可以促进学生大学体育文化素养的形成,将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一、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认定
(一)体育的涵义
随着历史的发展,体育的产生,对提升人民体质,增强体魄有重要的意义,而体育从其发展到现在,其定义有不同的版本。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不同的学科进行反复的探寻,因为认识角度的不同,得出的体育本质也存在不同,所以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定义。例如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体育进行定义,体育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现象,从生理学的角度,对体育进行定义,体育的本质则与身体活动存在一定的联系[1]。如果说从体育本身的功能进行分析,体育则是集合了健身、娱乐、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一种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体育的发源处进行分析,体育产生于生产、生活中的需求背景下,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基础,采用各种锻炼身体的手段和发展,将人们的体质增强,同时将人们的运动技能提升。体育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而产生的一门学科教育、领域。
(二)体育文化的定位
从体育本身进行分析,按照体育项目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体育现象分为8种类型,
(1)对抗性体育运动,该类型的体育运动,是有组织性、观赏性的大型对抗性体育活动,例如竞技赛、山地自行车大赛等等。
(2)独立体育运动。该类体育运动主要是以单独运行为主,例如跑跳走等运动,其中还包括了休闲娱乐性的体育运动。
(3)民族运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体育活动,各个民族的体育运动,是以自身的体育运动为基础,进行观察、策划而发展形成的。
(4)体育产品。从体育的本质进行分析,与体育相关的用品也包含在其中,例如场地、体育运动器材、服装、体育艺术品等。
(5)体育法规。该类型的体育现象,为与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可以说在体育运动中,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
二、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定位及超越
(一)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文化
在大学课程设置和教学中,设置大学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会为了建立系统性的体育教学活动。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学校通过安排体育课程学习,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任务和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有锻炼了身体,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并对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能力进行培养。体育文化与体育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文化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和设置有影响,第一,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定,受到体育文化的制约和限制;第二,体育文化的模式、生态对大学生体育课程的`设计有影响;第三,体育文化水平的发展,对大学生体育课程的发展有影响。而大学体育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对体育文化的传播有积极的作用,体育课程可以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而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支持。
(二)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超越
从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超越不是简单的体育文化传播和服从,其是从社会和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的角度,对体育文化进行的加工、提炼,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文化具有体育特征。
1.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发展现状。从当前的体育课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将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格局打破,将多元化的元素融入其中,形成性的大学体育文化。相对于大学体育课程而言,其中含有体育文化、教育文化以及各种新元素,在教学中,将健康放在首位,将体育活动中的竞争性削减,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放在主要的位置上,让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快乐、休闲的进行。当前体育教育教学对竞技性体育运行还有很大异议,针对是否将竞技性体育活动设置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进行了研究。然后接下来面对的问题是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心理问题、体育素养等。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的设计以及其中蕴含的体育文化,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大学体育课程中依然缺失体育文化。
2.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超越。在大学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应与当前的教育文化、教育思潮相一致,体育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设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多种理论的支持下,形成了体育课程稳定的知识结构体系。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融入,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以活动形式存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主,实现对当代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的培养。大学的本质为文化,而二年计划则分为四个部分,传承、启蒙、自觉、创新。大学体育作为大学的一门体育课程,需要具备稳定性的文化形态,而文化形态又分为4种类型:传统体育文化内容的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学术体育文化、非主流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的超越,主要在于体育文化的创新,这个创新主要在于对体育文化、体育课程的发展、设计进行的创新。
三、小结
当前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文化知识在不断的创新,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产物,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文化和大学体育课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体育文化孕育了大学体育课程,而大学体育课程对体育文化进行传播,两者相辅相成,在大学体育课程发展中,体育文化的定位和超越,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创新和发展,并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和体育技能,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实力,促进体育文化的创新,并推动体育体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