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这个很难说,快的不到一个月,慢的两三个月。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88年,由主办江西中医学院。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中医学起源于汉族,是由汉族人民发展出来的,它本身也是汉族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渊源已久。在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市级课题《中药益心汤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对于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的“心水”、“心悸”、“喘证”、 “水肿”等范畴。《内经》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可归于心力衰竭。张仲景发展了《内经》水气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详述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此处“心衰”虽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但与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则是各种病因导致这一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病证。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

心气虚衰为发病基础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经脉中运行以濡养周身,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上,即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来源。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证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谓:“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窍壤判……血脉流行者亦气也……盛则盈,衰则虚”。可见,若心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就会出现周身失养,进一步使心功能下降。《内经》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圣济总录》:“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则明确指出了心气虚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邓铁涛[1]认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与肺、脾、肾等脏相互影响。

正虚为本,瘀血为标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始则多因心气虚弱、气不运血、心阴亏耗,表现为气阴两虚、心血不畅,进而气虚阳衰或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成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尤以心阳(气)亏虚,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为其病理变化的主要方面。心气不足贯穿心力衰竭始终,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曰:“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心血瘀阻则出现心悸,胸闷胸痛,面色瘀黯,唇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等。

水气泛溢为最终结果

《素问·逆调论篇》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其认为除血脉不通外,心力衰竭还与水气内停有关。又如《三因方·水肿》称:“短气,不得卧,为心水”。心气虚损衰竭,无力推动血行,血流迟滞,瘀而成水。由此可以推论出:心气虚导致血瘀,血瘀又进而引起水停,从而引发了咳喘、水肿、心悸等一系列证候。

关于心衰病机虽有较多论述,但认识是有一致之处的,即心衰的正虚与标实是相互交织共同存在的。其中,阳气虚衰,水饮与血瘀内停是贯穿于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机制。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心气虚→血瘀→水停→心虚加重,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辨证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辨证论治,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主要是依据病因病理的变化进行,由于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所以现代大多医家都以虚实为纲,病变累及脏腑为目,结合临床实践辨证分型。

专法治疗

杨积武[9]创制的强心宁煎剂涵盖了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所倡导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治疗大法。方由人参、黄芪、附子、丹参、泽泻、五加皮、川芎、甘草组成。以达益气温阳,强心利尿,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宁心之功。吴时达[10]等认为心衰的中晚期经中医辨证多为阳虚水泛,采用温阳健心灵口服液以温阳益气、利水活血,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李庆海[11]认为本病虚以气阴两虚为主,而心肾阳虚则多见于疾病的末期;实以水饮瘀血为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创验方参麦宁心合剂。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葶苈子、云苓、玉竹、车前子、桑白皮、当归、丹参、枳实、生龙骨、生牡蛎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功。益气养阴则气血充足,鼓动有力,活血利水则瘀散水行,郁热自消,心安神畅。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脏阳气不足(虚衰)为本,水停瘀血为标。因此,治疗需标本兼治,在补虚的基础上兼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治宜温阳益气,活瘀化饮为基础。自拟益心汤: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炙甘草、泽泻、泽兰、枳壳、车前子、当归、桃仁、南葶苈子、党参、临床观察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研究

王振涛等[12]采用左冠脉结扎术致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观察了相同种类活血益气药的不同剂量配伍对心衰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的影响,发现活血益气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且方剂配伍中多量活血药的应用均能较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组织学指标心脏系数。同时从心脏组织形态学角度证明了活血药和益气药均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赵英强等[13]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大鼠心衰模型,用原位凋亡检测方法及电镜观察强心剂组及对照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凋亡明显,强心冲剂能明显改善凋亡,其作用与卡托普利相当。沈雁等[14]研究发现,温心胶囊能明显提高心力衰竭心肌被抑制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水平,加强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阻止胶原降解及基质改建,调控细胞外基质代谢,提高衰竭心脏的射血功能。王洪良等[15]研究认为心复康口服液能通过改善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1(ANT1)、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2 (ANT2)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治疗心力衰竭后的心肌损伤。

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各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应用。众多医家对于心衰的认识虽各有一家之言,但总的来看其认识大同小异,基本上倾向于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水瘀互阻。在增强疗效、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葛鸿庆,赵梁,郝李敏.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4):9-10.

[2]霍根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J].河南中医,2009,29(2):114-117.

[3]周亚男,张军平.慢性心力衰竭大气下陷说及从气、血、水论治[J].新中医,2009,41(4):7-8.

[4]连林芳.辨证分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析[J1.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8(4):301-302.

[5]杨培君,杨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概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2.

[6]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7]王胜林.董耀荣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33-1634.

[8]韩伟锋.邱保国论治心力衰竭经验撷要[J].四川中医,2006,24(10):2-4.

[9]许抗抗,杨积武,杨积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84-86.

[10]吴时达,吴桐,吴昌碧.温阳健心灵口服液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2):88-91.

[11]范立华,李庆海.李庆海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经验[J].光明中医,2009,24(5):819-820.

[12]王振涛,王硕仁,赵明镜等.活血和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5):376-378.

[13]赵英强,孙兰军,李慧臻等.强心冲剂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62-1763.

[14]沈雁,曹洪欣.温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85-87.

[15] 王洪良,曾雪滨,王艳飞等. 心复康口服液对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转位酶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1):18-20.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江西医学院学报

江西医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1年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 八十五年来,学院秉承“德高医精”的院训,发扬“严谨、勤奋、团结、创新”的院风,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的办学方针,已发展成为江西省医药卫生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和情报信息的中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医学人才,为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1952年改名为江西省医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1953年更名为江西医学院。1958年,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军医学校合并,仍称江西医学院。1969年,与江西中医学院合并,成立江西医科大学。1972年11月与江西中医学院分设,复名为江西医学院。2005年8月,与南昌大学合并,冠名为南昌大学医学院。 现已经并入南昌大学 更名为南昌大学医学院 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含医学影像学系、麻醉学系、精神卫生学系)、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系、药学系、实验动物科学部、医学实验教学部、图书馆医学分馆、研究生院医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医学部等14个教学业务单位;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8个实践教学基地、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6个本科教学实验中心;有1个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2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单价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总值3974万元,图书馆藏书万册,期刊1130余种。 普通本科设有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等8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口 腔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等5个专业为江西省高校本科品牌专业。学院现有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涵盖所有临床二级学科),硕士点41个、博士点9个。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医学领先学科19个(含建设学科),院级重点建设学科7个,院级科研机构24个。近三年,学院承担各级科研项目932项,获科研经费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973”计划项目2项、“863”项目2项、科技部项目1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3项。《医学网络教学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2789篇,被SCI等收录25篇。学院出版有《江西医学院学报》、《实用临床医学》等2种期刊,其中《江西医学院学报》是全省和全国优秀期刊,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医学核心期刊。

这个要到科技部情报研究所的网站去下载即可。百度一下“爱思医学信息网”,这个站也有。

医学核心类期刊有:①《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双月刊)、②《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原江西医学院学报)。具体如下:《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原江西医学院学报)是一份由南昌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6年11月,月刊,月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医学研究领域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动态,以医学教学、科研、医疗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综合报道、综述4个固定栏目,以及专题研究、方法技术、调查研究、病例报告、科研信息、读者作者编者6个机动栏目。国内承认的医学核心数据库大概有以下几种:CSCD、EI、SCI、中文核心、统计源核心,所以必须先了解单位承认的核心数据库是哪些,然后找相关的核心目录医学(Medicine)是处理生命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一种学科,促进病患恢复健康的一种专业。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法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综合报道烧伤研究专栏经验介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原江西医学院学报)创刊以来一直定位准确,建设目标明确,有具体质量提高措施和规划,由此,历年来多次被国家和省部级新闻出版部门等评为优秀期刊(详见以下各列项),并被美国《化学文摘》和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以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理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等收录为刊源。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逐年提高。1)1989年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2)1989年全国高等医药学院校优秀学报二等奖3)1992年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国家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4)1992年全省首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5)1993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三等奖6)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一等奖(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司)7)1995年全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二等奖(江西省教育委员会)8)1997年第二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9)1999年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0)1999年江西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一等奖11)2001年“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12)2001年“《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13)2004-2012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4)2005-200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15)2008年江西省优秀期刊三等奖16)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17)2012年江西省第四届优秀期刊二等奖18)武汉大学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19)201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主管单位:南昌大学主办单位:南昌大学主编:高国兰ISSN:1000-2294CN:36-1029/R地址: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邮政编码:330006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逻辑性,有理论性和指导实践意义。2.文稿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资料翔实、分析方法正确,语言精练、书写工整。3.研究类文稿和综述、讲座稿件全文在5000字左右,临床经验交流稿件全文在3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请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分前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研究类文稿应另附150~200字中、英文摘要,3~5个关键词。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应采用结构式著录:含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4.文稿(可用复印件)要求打印在16开白纸上,字迹清楚,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数字请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计量单位请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外文需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图请用白纸单面墨绘,尺寸应较计划刊出者大一倍。照片请用光面纸印出,要求清晰、层次分明。图和照片不得折叠和出现划痕,背面请注明图号、作者、文题和上下向。5.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6.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后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时,作者可自行处理。7.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许可。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修改,务请在来稿中注明。8.来稿请第一作者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并附单位介绍信。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9.来稿首页作者单位后请注明单位所在城市名称及邮编。此三项请列于首页正文下方,并用横线隔开。项目资助课题请注明资助单位及编号。为方便联系,请留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

一个月到三个月。通过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在线投稿系统进行投稿以及查询稿件的审理情况及有关稿件的其他信息。

文稿字迹清楚,书写规范,特殊文种、上下角标、字母大小写、文稿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并注明所用统计学方法,文题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等符合要求的稿件更容易快速通过审核。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现改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由江西中医药大学主办,是省级期刊,分为专科学报、函授本科学报、二本学报、一本学报,出版周期为双月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主要刊登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心理学、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哲学、应用经济学、艺术学、生物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样子咋样?形象好吗?艺术类的你不考虑马?

江西中医学院创建于1959年。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学校坚持“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弘扬“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以“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先后获得全国和全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有湾里、阳明、抚生、望城四个校区,校园面积2308亩,校舍面积40万平方米。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计算机学院、人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研究生部、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学院、培训学院等14个教学机构,2所直属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9个。有一批学术价值很高的珍、善本典籍。编辑出版《江西中医学院学报》、《江西中医药》学术期刊。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34人,具有博、硕士学位教师403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43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228人,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4人。 学校设有本科专业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涉及医、工、理、文、经、管六大学科门类。2003年获教育部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列入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万人,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港澳台生、外国留学生教育和成人教育多层次办学体系。 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特色专业4个、教学团队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现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近5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87项,其中,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65项、省部级项目143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8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3项,新药(保健品)证书及临床批件20项;科研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3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3项。2007年,“新型抗肿瘤药槐定碱的研究”与“腧穴热敏化临床研究”2项成果双双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医疗、教育机构保持长期的友好往来与合作。 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建于1957年,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拥有7个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5个省级中医(中西医)医疗中心,2个省级医学领先专业,8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4个省级特色专科。组建了南方灸学研究所和江西省南方灸疗中心,“江西灸”品牌优势日益凸显。 今天的江西中医学院,教育水平大步提高,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办学特色更加彰显,学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正朝着建设中医药强校的目标阔步前进!还有 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你好,《江西中医学院学报》现改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是江西中医药大学主管主办的双月刊,严格来说算是省级期刊,但是一般学报是不和普刊一样分省级或者国家级的,学报是分为专科学报、函授本科学报、二本学报、一本学报等,是按照这个来分等级的呢,而《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是2本学报九品贾编辑为你解答,有帮的话麻烦采纳,O(∩_∩)O谢谢~

江西医学院学报官网

要是江西一定是江西医学院的,现在已经属于南昌大学的一个分院了.江西医学院在江西南昌抚州.你可以去它们学校的网址看一下的.相关的情况都有介绍的

是科技核心,之前是江西医学院学报;

医学核心类期刊有:①《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双月刊)、②《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原江西医学院学报)。具体如下:《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原江西医学院学报)是一份由南昌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6年11月,月刊,月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医学研究领域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动态,以医学教学、科研、医疗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综合报道、综述4个固定栏目,以及专题研究、方法技术、调查研究、病例报告、科研信息、读者作者编者6个机动栏目。国内承认的医学核心数据库大概有以下几种:CSCD、EI、SCI、中文核心、统计源核心,所以必须先了解单位承认的核心数据库是哪些,然后找相关的核心目录医学(Medicine)是处理生命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一种学科,促进病患恢复健康的一种专业。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法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

江西医学院 【来历】 江西医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1年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 八十五年来,学院秉承“德高医精”的院训,发扬“严谨、勤奋、团结、创新”的院风,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的办学方针,已发展成为江西省医药卫生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和情报信息的中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医学人才,为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历史】1952年改名为江西省医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1953年更名为江西医学院。1958年,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军医学校合并,仍称江西医学院。1969年,与江西中医学院合并,成立江西医科大学。1972年11月与江西中医学院分设,复名为江西医学院。2005年8月,与南昌大学合并,冠名为南昌大学医学院。【现状】现已经并入南昌大学 更名为南昌大学医学院 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含医学影像学系、麻醉学系、精神卫生学系)、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系、药学系、实验动物科学部、医学实验教学部、图书馆医学分馆、研究生院医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医学部等14个教学业务单位;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8个实践教学基地、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6个本科教学实验中心;有1个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2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单价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总值3974万元,图书馆藏书万册,期刊1130余种。 普通本科设有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等8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等5个专业为江西省高校本科品牌专业。学院现有硕士点41个、博士点9个。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医学领先学科19个(含建设学科),院级重点建设学科7个,院级科研机构24个。近三年,学院承担各级科研项目932项,获科研经费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973”计划项目2项、“863”项目2项、科技部项目1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3项。《医学网络教学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2789篇,被SCI等收录25篇。学院出版有《江西医学院学报》、《实用临床医学》等2种期刊,其中《江西医学院学报》是全省和全国优秀期刊,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医学核心期刊。这个目前来讲是江西省内最好的吧,现在已经并入南昌大学了。

江西医学院学报是sci吗

江西医学院 【来历】 江西医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1年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 八十五年来,学院秉承“德高医精”的院训,发扬“严谨、勤奋、团结、创新”的院风,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的办学方针,已发展成为江西省医药卫生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和情报信息的中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医学人才,为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历史】1952年改名为江西省医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1953年更名为江西医学院。1958年,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军医学校合并,仍称江西医学院。1969年,与江西中医学院合并,成立江西医科大学。1972年11月与江西中医学院分设,复名为江西医学院。2005年8月,与南昌大学合并,冠名为南昌大学医学院。【现状】现已经并入南昌大学 更名为南昌大学医学院 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含医学影像学系、麻醉学系、精神卫生学系)、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系、药学系、实验动物科学部、医学实验教学部、图书馆医学分馆、研究生院医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医学部等14个教学业务单位;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8个实践教学基地、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6个本科教学实验中心;有1个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2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单价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总值3974万元,图书馆藏书万册,期刊1130余种。 普通本科设有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等8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等5个专业为江西省高校本科品牌专业。学院现有硕士点41个、博士点9个。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医学领先学科19个(含建设学科),院级重点建设学科7个,院级科研机构24个。近三年,学院承担各级科研项目932项,获科研经费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973”计划项目2项、“863”项目2项、科技部项目1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3项。《医学网络教学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2789篇,被SCI等收录25篇。学院出版有《江西医学院学报》、《实用临床医学》等2种期刊,其中《江西医学院学报》是全省和全国优秀期刊,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医学核心期刊。这个目前来讲是江西省内最好的吧,现在已经并入南昌大学了。

哪有什么大学,还没解放,也就是一些学堂,江西大学的原型就有

你可以上知网上查查看看有没有,如果没有就不是,如果有就是核心期刊

昌大学医学院(原江西医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1年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1952年改名为江西省医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1953年更名为江西医学院。1958年,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军医学校合并,仍称江西医学院。 1969年,与江西中医学院合并,成立江西医科大学。1972年11月与江西中医学院分设,复名为江西医学院。2005年8月,与南昌大学合并,冠名为南昌大学医学院。 学院本部现有东湖老校区和前湖新校区二个校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1024亩),总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截止2006年8月,学院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9599人,其中本科生8517人、研究生919人,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为1:。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含医学影像学系、麻醉学系、精神卫生学系)、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系、药学系、实验动物科学部、医学实验教学部、图书馆医学分馆、研究生院医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医学部等14个教学业务单位;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8个实践教学基地、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6个本科教学实验中心;有1个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2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单价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总值3974万元,图书馆藏书万册,期刊1130余种。 普通本科设有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等8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等5个专业为江西省高校本科品牌专业。学院现有硕士点41个、博士点9个。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68人,临床医师1867人,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056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29人,“白求恩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在职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9人(在职22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入选国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9人,省主要学科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人,省“十大科技之星”1人,省青年科学家15人,省卫生系统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16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40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47人。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医学领先学科19个(含建设学科),院级重点建设学科7个,院级科研机构24个。近三年,学院承担各级科研项目932项,获科研经费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973”计划项目2项、“863”项目2项、科技部项目1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3项。《医学网络教学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2789篇,被SCI等收录25篇。学院出版有《江西医学院学报》、《实用临床医学》等2种期刊,其中《江西医学院学报》是全省和全国优秀期刊,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医学核心期刊。 学院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在国内,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作办学。在国际,与美国、英国、泰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1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互派人员留学、访问、讲学、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活动。近年来,先后聘请了44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有数百名外国专家学者来学院访问,派出数百人次出访学习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八十五年来,学院秉承“德高医精”的院训,发扬“严谨、勤奋、团结、创新”的院风,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的办学方针,已发展成为江西省医药卫生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和情报信息的中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医学人才,为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 索引序列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 江西医学院学报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
  • 江西医学院学报官网
  • 江西医学院学报是sci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