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摇滚乐论文的引用文献

摇滚乐论文的引用文献

发布时间:

摇滚乐论文的引用文献

西方摇滚乐知识简介(ZT)50年前,1954年7月5日,三个年轻小伙子挤进了孟菲斯的一间录音室,一起灌制歌曲《That’s All Right》,他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正是这首歌发出的石破天惊的声音蔓延到世界各地,由此揭开了摇滚乐的序幕,构成了二十世纪最具象征意义的大众文化景象。半个世纪以来涌现了无数摇滚英雄,刚出版的《滚石》杂志,选出了历史上最重要的50个瞬间,这些瞬间,组成了一部完整的流行音乐史。鲍勃-迪伦开启民谣时代1965年7月25日,Newport民谣音乐节在罗德岛举行。年仅24岁的鲍勃.迪伦身穿黑裤子和绿衬衫,登台用电吉他演出。和他合作的是Butterfield乐队,他们一共表演了四首歌曲,包括那首后来的经典名曲《LikeARollingStone》。喜欢民谣的观众无法接受电声乐队的演奏,现场响起嘘声,但这场不成功的演出,却开启了民谣摇滚(FOLKROCK)时代的来临。卡车司机猫王开创摇滚1954年7月5日,孟菲斯的太阳公司录音室,狭小如同一间普通起居室,猫王和两名同伴在这里录下歌曲《That’sAllRight》。当时的猫王只有十九岁,正职还是卡车司机,成天沉浸在模仿流行歌王PingCrosby的快乐之中。这首歌曲由布鲁斯吉他手ArthurCrudup写成于1947年,而猫王重新演绎的这首歌,开创了整个摇滚乐的历史。“大门”的开启1966年8月,吉姆.莫瑞森(JimMorrison)还是加州大学电影专业的学生,成日醉心于诗歌和摇滚乐。这年夏天,吉姆.莫瑞森和他的同学瑞.曼萨克(RayManzarek)组成了乐队“大门”,他们开始在LondonFog酒吧演出。为了应付不断增加的演出曲目要求,他们写出了《TheEnd》和《LightMyFire》等旷世名曲。“谁人”砸碎了吉他和伦敦1964年夏天,以吉他手彼特.汤申德(PeterTown鄄shend)为核心的“谁人”乐队开始了巡回演出,首场演出安排在伦敦西北部的一个铁路工人聚集的PUB里面,彼特.汤申德旋风般的吉他手法把气氛掀到了高潮。吉他似乎成了他的武器,砸向天花板和音箱,最后也被砸了个粉碎。也是那一周“谁人”推出了单曲《I’mtheFace》,他们的影响力由伦敦开始席卷世界。嬉皮运动登堂入室1967年1月14日,一些青少年学生首次在旧金山的金门公园聚会,他们反对暴力、主张仁爱和提倡和平,他们尽情表达自己的主张,当然也包括采用音乐的形式,这种松散的聚会一直延续了下来,后来形成了波及全世界的“嬉皮运动”。“甲壳虫”乐队的乔治.哈瑞森曾在这年夏天到访过这里,他描述说:“那里的孩子衣着整洁态度友善,我还应邀弹奏了甲壳虫的歌曲《你是个富翁》(Baby,You’reARichMan)。”这一年的夏天,被称为“爱之夏”。“甲壳虫”的新世界1967年2月10日,“甲壳虫”乐队在伦敦的EMI录音室开始灌制在整个摇滚乐历史上登峰造极的专辑《佩帕上校孤独心灵俱乐部乐队》,这也是英国历史上首次采用两个四轨录音机灌制唱片,同时所有歌曲被赋予一个完整的概念。这张唱片重新定义了摇滚乐唱片的含义,并在后世的一系列评比中名列前茅。爱与和平!1969年8月15日—17日,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纽约州附近一个600亩的农场举行。这次音乐节吸引了40万人,是摇滚乐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音乐节。三天的音乐节标榜“爱与和平”的口号,众多的摇滚乐迷和TheWho,Santana,JimiHendrix等人一道分享了摇滚盛宴,尽管遭遇了暴雨、泥浆和混乱嘈杂,仍然起到了传播理想的积极作用,成为后世摇滚乐迷津津乐道的话题。“齐柏林飞艇”统治美国1973年5月—7月,“齐柏林飞艇”(LedZeppelin)开始了在美国的首次巡回演唱会,这也标志着重金属摇滚开始全面入侵美国。“齐柏林飞艇”的第一站演唱会在5月4日亚特兰大开始就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演唱会出票居然创下了四小时全部售罄的惊人纪录。应该说1973整年的美国音乐市场都属于“齐柏林飞艇”。CBGB开启朋克时代1973年夏天,位于纽约市中心的一个摇滚乐俱乐部CBGB开始逐步热闹起来。RAMONES、“金发女郎”(Blondie)、“头部特写”(TalkingHeads)和“电视”(Television)等乐队也开始在此驻唱表演。这些肆无忌惮的乐队公开反对传统摇滚,蔑视那些自以为是的老大,他们喜欢采用简单、实用且极具爆发力的音乐表达自己的态度,CBGB因此也发展为美国朋克运动的策源地。英伦朋克风暴1976年12月,“性手枪”(SexPistols)在英国进行了第一次巡演,他们用愤世嫉俗的力量一下子吸引了众多精力过剩无处发泄的年轻人,也由此揭开了英伦朋克运动的风暴。这次演出之前他们刚刚在EMI旗下推出了首只单曲《英国的无政府主义》(AnarchyintheUK),因为歌曲内容过于大胆遭到BBC的拒播。约翰.列农的凋落1980年12月10日,约翰.列农和妻子大野洋子一道录制大野洋子的歌曲《WalkingonThinIce》,晚上10点半他们离开了录音室,赶往位于纽约中央公园附近的公寓。就在他们即将迈入公寓大门的时候,身后传来喊声“列农先生”,接着疯狂的歌迷大卫.查普曼对着他连开了四枪,约翰.列农中弹倒在血泊之中,随后被送往医院不治身亡。时年四十岁。MTV入侵美国1981年8月1日,MTV电视频道开播,由此改写了整个音乐界的面貌,譬如DuranDuran这样有着靓仔形象的乐队开始占据了优势。当时MTV在音乐圈也掀起了巨大风波,“MTV杀死了广播歌手”这样的指责不绝于耳。但是MTV还是势如破竹般发展起来,到1982年就达到了930万收视用户———音乐的视觉时代就此来临。“月亮步”飘走全球1983年5月16日,为了纪念Motown唱片25年周年,迈克尔.杰克逊应邀参加演出。他的“月亮步”配合单曲《BillieJean》在这次演出中首次亮相,这种新颖的舞步一下子风靡了全世界,也奠定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流行之王”的地位。随后在该年12月发布的专辑《Thriller》打破了唱片销售纪录,在排行榜上停留37周,并诞生了5首冠军单曲。麦当娜的骇人之举1984年9月14日,急于摆脱格莱美奖阴影的MTV决心扩大自己的影响,颁发首届音乐录影带大奖。麦当娜应邀参加了颁奖典礼并表演了同年推出的歌曲《LikeAVirgin》。在演出现场,电视工作人员被麦当娜身着婚纱礼服在地板乱滚的骇人表演吓呆了。麦当娜在MTV颁奖上的放肆举动遭遇了巨大批评,但很多青少年还是为麦当娜的风采着迷。Rap浮出水面1985年夏天,“野蛮男孩”(BeastieBoys)和Run-DMC联合举行了巡回演唱会。他们分别刚刚发行了专辑《LicensedtoIll》和《Raising》,堪称八十年代历史上最富影响力的Rap音乐唱片。这次巡回演唱会是Rap音乐首次做公开大型演出,Rap这种黑人地下音乐由此开始浮出水面,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西雅图之声发出号角1991年8月17日,Nivana乐队录制了SmellsLikeTeenSpirit》,这首歌彻底改变了Nivana乐队的命运。由于这首歌充满狂傲不羁不经修饰的叛逆色彩,受到人们的空前热烈欢迎。随后推出的专辑《NeverMind》,就此奏响了西雅图之声的号角,包括PearlJam和SoundGarden在内的一大批来自西雅图的乐队,改变了摇滚乐日趋没落的僵气。Radiohead渐入佳境1996年秋天,英伦乐队Radio鄄head开始录制专辑《OKComputer》。当时已出版两张专辑的乐队成员面临种种困惑,他们躲在英格兰Bath附近一幢15世纪的老房子里,憋了近一年时间才交出作品。这张唱片弥漫着数字时代的困惑和莫名的忧郁悲伤,在全球博得一致好评。由此开始来自英伦的音乐在全世界再度以群体姿态集体崛起。Napster引领互联网时代1998年秋天,ShawnFanning还是西北大学的学生,在他的创意之下成立了Napster网站,旨在通过互联网提供音乐的免费下载。这种新颖的音乐传播方式一下子风靡了全世界,人们只要通过网络就能轻而易举获得各种音乐。截至2000年夏天,Napster的注册用户达到5800万,提供下载的歌曲4亿5千万首,因此Napster也遭到了传统唱片公司的围剿。Motown上路1962年10月,Motown唱片已经从底特律创立之初的小公司发展壮大起来,当时拥有了Contours,TheMarvelettes和TheMiracles等歌手乐队。为了提高Motown的影响力,创始人贝瑞.高蒂(BerryGordy)决定把旗下歌手号召起来以Motown的名义进行巡演,首站从华盛顿的霍华德剧院开始。这次演出同时吸引了大量白人和黑人歌迷,也擦亮了Motown的金字招牌。"灵歌教父"背水一战1962年10月,“灵歌教父”詹姆斯-布朗(JamesBrown)在纽约哈莱姆的阿波罗剧院做了最为疯狂的演出,气氛之癫狂令人咋舌。当时的唱片公司只对单曲感兴趣,对于现场录音唱片不愿掏钱录制,结果詹姆斯.布朗只好倾尽所有,个人支付5700美元完成了现场录音唱片,结果这张和詹姆斯.布朗同名的传奇唱片卖掉了1百万张。他在这张唱片上彻底赌赢了。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 ●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 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大概在十四年前,我和两个胖子用准备买色情小报的钱换来了这张盗版碟,当时我们觉得中分的蘑菇头很帅,上网的人很素质,我们会在聊天室里给自己起譬如“阳光男孩”这种今天想起来恨不得把自己阉了的网名,然后找个很女生的网名对她说,“你好,可以聊聊吗?你是哪里的呀?”当时我们在众人面前大谈佛洛依德,波德莱尔,卡尔维诺;背地里却抢着一本《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看的面红耳赤不能自持。当时我们披着年少无知的外衣做了很多今天看来脑残无比的事情,只有一件事今天看来是无比的可爱,那就是,在看完这张盗版盘之后,决定扒运煤的火车到北京去,然后把三个小混蛋扔给窦唯何勇张楚他们,说“这腔热血只卖与识货的!”---当时我们天真的认为,所有的明星都住在京城。 我无法确切描述初次看这张唱片时的感受,我只觉得有无数的热情无处发泄,这个世界瞬间显得如此渺小,我们觉得大陆的摇滚是这个星球上最NB的存在没有之一,我们认为只要攒钱买把吉他然后混入他们乐队的话就能体验到比凯撒拿破仑亚历山大成吉思汗征服天下时更High的感受,我们把摇滚当作自己的图腾,把这些人当成自己的上帝,我们鄙视一切不听摇滚的异类。我在把老师气的浑身发抖然后骂我是个废物的时候,自我感觉无比良好的对他说“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垃圾场。”当时我天真的认为,我这一辈子都会活在这个图腾之中,我将永远如此NB的过下去,因为我的上帝会统治整个世界的音乐爱好者,任何一个人都没理由不爱上他们。 十几年后,他们说,何勇疯了,张楚废了,窦唯老了。中国摇滚界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低潮期,特别是和他们光彩万丈的前辈们比起来,现在的所谓摇滚人不过是弄些个还算过得去的动静,想尽办法把自己弄得特立独行,然后发几张唱片,数数票子,姑娘。当花儿乐队都把自己标榜成摇滚的时候,我想我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对摇滚二字如此的厌恶。这是周杰伦蔡依林们的时代,这是美丽脸蛋和完美身材的时代,这是凭一首口水歌混同一首歌就能混到你死的时代,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的琢磨着人民的币,大城市的房子,能让美女两眼放光的车子,至于理想,坚持,信念这些不能当饭吃的东西,根本不存在于现在的娱乐圈。 十几年前,我把张楚放给某女听,她听后说,有点怪怪的不过挺好。我又把何勇放给她听,她说,这人是个疯子嘛?十几年后,我把何勇拿出来给某90后听,她坚持了不到1分钟后跟我说,你这是什么垃圾东西啊?然后带上她的Ipod继续周杰伦蔡依林。看着她摇头晃脑的样子我想,我们小的时候是一堆人围在一个日本产的录音机跟前像圣徒朝拜一样在听这个的啊。不过,那种录音机再也看不见了,记忆中的魔岩三杰,也一去不复返了。 我一直以为我还青春年少,但当我一改往日的冷静开始跟小孩子们争吵周杰伦根本不是摇滚,唱摇滚的也不是一定要留长发摔吉他砸汽车烧房子的时候,看着他们眼中的茫然,我知道,这已经不是我可以昂着头继续装无谓然后冲上去和他们狠狠干一架的年代了。 曾经我想做个亡命徒,做个像他们一样的疯子,时间让我发现我们其实都是一样的俗人而已。那几个胖子和我一样,早就剪短了头发,把专门磨破洞的牛仔裤扔进垃圾箱,人模狗样的穿着衬衫夹着公文包开始日复一日的上班,等死。 只有一件事,我们拒绝否认我们曾经的信仰,因为麻木的心灵最深处还有着一小块无比柔软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小孩子们问“为什么王菲会和窦唯结婚啊他一点都不帅”的时候露出无奈的笑容,为什么在穿水手衫的时候忍不住想系条红领巾,以及在看到苍老的张楚多年后再次站在台上唱“上帝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的时候,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这几个满身伤痕而又媚俗的SB,很多年前,是一群无比骄傲的要改变世界的小亡命徒啊 老实说,窦唯、张楚、何勇的年代不属于我,那时我还太小(还在上小学的),对于摇滚乐这种东西是没法理解的。 所以对于他们的音乐,我属于后来网络发达之后开始补课的,我想对于中国的青年们,这种补课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窦唯、张楚、何勇,他们那时的音乐绝对可以说是经典,既是最中国的,也是最摇滚的。有人郁闷的说,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把中国摇滚继续辉煌下去,为什么就没有出现新的经典的乐手。不奇怪,我知道为什么,但我就是不说。 看看那时的窦唯、张楚、何勇们吧,他们呐喊,他们诅咒,他们反讽,他们……(摇滚要的就是最直接的表达)现在你给我在和谐社会中来个这个试试。所以现在人们用无厘头和恶搞来颠覆权威,在游戏中麻醉自己。甚至一个超女海选都被民主派们高喊为民主的尝试(民主难道是指针对娱乐的吗?民主难道不是个政治词汇吗?)我想我们社会确实是越来越堕落和无聊了。 又:看到何勇在《钟鼓楼》表演时介绍到:“三弦,何玉生,我的父亲。”并深深鞠了一躬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父亲。过年无法回家,只能默默的祝你身体健康!

摘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由于“海派”的文化传统,上海成为中国新式音乐教育的试验场;其次,上海外国租界的音乐生活,为中国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第三,大量市民阶层的存在,以及浓厚的商业氛围,现代化传媒的兴盛,使上海酝酿滋生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 关键词:近代中国音乐;上海;地位 上海是近代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城市。它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国近代新文化形成中的地位,得到了学术界普遍的关注。作为近代新文化一个方面的近代中国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与上海城市独特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经济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上海在近代中国音乐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不但会使我们对近代中国音乐发展史有深入的理解,也通过一个侧面使我们对上海城市的个性有深切的体会①。 一、近代音乐传播先驱 上海,由于独特的历史因缘和独特的文化环境,成为近代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桥头堡,也成为酝酿近代中国新文化的温床。近代中国新音乐的形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近代的音乐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近代西洋音乐的传播和普及;一是传统音乐的传承与改造②。其中,尤以西洋音乐的传播和普及为近代中国音乐形成的主要动力和内容。 近代西洋音乐的传播,大致通过以下途径:1、基督教堂所带来的西方宗教音乐;2、新式军队中输入的西洋军乐;3、海外留学生带回来的西洋音乐;4、近代学堂对西洋音乐的普及。这四种途径先后出现,而尤其以第四种因素对中国近代音乐的面貌影响最为深远。上海在近代中国夙得风气之先,在近代西洋音乐传播中亦是如此,其主要表现则在于它成为近代新式学堂普及西洋音乐之最早试验场。 上海自五口通商以来就成为海外基督教在华传教的大本营,因此基督教堂所带来的音乐对上海信徒的熏染尤为深远。但教会音乐对于中国近代音乐形成的贡献毕竟有限,新音乐的形成更依赖于新式音乐教育的发展。由于基督新教把教育作为在华传教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大量精力和财力用于办学,而其所办学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传授西洋音乐。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传教士在华办学以上海为最早,而学堂中设置音乐教育科目也以上海为最早。例如1861年在上海创立的清心女中,在教学中已把音乐与语文、算术、圣经等科目相提并论。创办于1892年的上海中西女塾为展示平时教学成果,还举办音乐会。音乐会的规模不仅限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还半年一次对家长们,一年一次对普通市民公开演出①。 而上海人沈心工,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从事新式音乐教育的中国人。他出生于商人家庭,1902年到日本留学,1903年回国后,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唱歌课。1904年出版了《学校唱歌集》,开创了“学堂乐歌”的形式。学堂乐歌是中国人最早用西洋音阶谱写的歌曲,成为近代音乐史的发端。上海的务本女塾、南洋中学等学校以及沪学会等团体都邀请沈心工指导唱歌。在沈心工《学校唱歌集》出版后,很多学堂开设了乐歌课,通过陆续出版的音乐教科书籍,初步的音乐知识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此背景下,1907年公布的《奏定章程》,规定音乐课为初级小学的必修课。因此,李叔同曾推崇沈心工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②。 另一位上海人曾志忞也为中国近代西洋音乐的传播做出巨大贡献。曾志忞是上海著名商人曾铸之子,1901年去日本留学。在日本他参加了沈心工发起的“音乐讲习会”。并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音乐教育论》,这是我国最早系统阐述近代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1907年归国他即与高砚耘、冯亚雄等人在上海创办“夏季音乐讲习会”。这是一个利用暑期传授西洋音乐的组织,其科目有乐典、和声学、风琴、洋琴、洋弦、喇叭、直笛、横笛、大鼓、小鼓等。1908年曾志忞遵照父命创办“上海贫儿院”,院中设音乐部,并成立贫儿院管弦乐队,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西式管弦乐队。虽然1912年音乐部就停办了,贫儿院也约于1921年左右结束③,但却成为中国人创办西式管弦乐队的最初尝试。可以说中国新式音乐教育是从上海发端,并逐渐普及到全国。 二、租界的音乐生活与近代中国音乐人才的培育 由于近代中国音乐形成的主要动力和内容是西洋音乐理念、技巧的输入和传播以及根据西洋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改造,因此海外留学生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形成的最早先驱者。但是新音乐的普及和建立却依然要依靠在中国本土形成固定的消费、欣赏市场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涌现的本土音乐家。上海由于其在近代中国的独特的历史机缘和文化传统,最早形成了较广泛的近代音乐的消费市场并涌现了大量的音乐人才,为近代中国音乐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酝酿场所。而追根溯源,又与上海租界尤其是公共租界工部局乐队有密切关系。 1.租界的音乐生活与上海近代音乐消费市场的培育 根据《南京条约》的相关规定,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通商口岸,当时在上海县城之外划定了一块外国商人的居留地,这成为上海租界的起源。后来,租界不断扩张,并成立了自己的市政机构,逐渐发展成了一块在中国领土上的“国中之国”,成为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最好见证。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些副产品——为中国大众亲身领略西洋音乐的魅力提供了场所。租界里的外国商人为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逐渐形成了一些文化娱乐组织。早在1850年英国人就成立了业余剧团,演出需要音乐伴奏,于是组织了乐队。1879年逐渐发展成上海公共乐队。1881年公共乐队由英租界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接手管理,并成立工部局音乐委员会。1907年,铜管乐队扩大为管弦乐队。1919年以后乐队聘请意大利著名音乐家梅百器担任指挥,并从欧洲招聘了很多著名音乐家,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并逐渐迎来了“东方第一”管弦乐队的美誉。1922年公共乐队改名上海工部局乐团。当时工部局每年给乐队28万两的高额预算拨款。每年从10月到翌年5月为演出季节,每周的星期天都举行定期音乐会①。起初乐队主要在市政厅的音乐厅内演出,主要局限于外国观众。但是据英国学者毕可思的研究,1928年以来,上海工部局乐队逐渐注重为中国居民服务。乐队指挥的“年报”中越来越多地注意到有中国观众的出席。并开始在中文报纸上刊登演出广告。“1928年,3/4的观众是中国人,据报道,1930年中国人的兴趣甚高。1931年乐队在室内演出时,20%的观众是中国人,此后这个比例稳定上升。”以至于到1933年,在上海工部局管弦乐与吹奏乐委员会上,有人指出中国纳税人希望工部局继续资助乐队,因为它在城市中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并且,1928年后开始有中国人被吸纳进入工部局的音乐委员会②。 1930年前,上海工部局乐队一直工部局行政大楼里面演奏室内音乐会。1929年,这幢大楼卖给了开发商,上海工部局乐队搬进了上海商业和公共空间——大光明电影院,后来又搬迁到兰心大戏院。“在市政厅,上海工部局乐队似乎仅仅是工部局的一个文化附属品,只为外侨社群服务。而在整个上海娱乐界,管弦乐队成了这个城市越来越重要的文化财富。”③同时乐队的演奏也从室内走向露天,在夏天,乐队会举行露天音乐会,在兆丰公园(现中山公园)、法国公园(现复兴公园)、外滩公园(现黄浦公园)等舞台上演奏④。1928年后,随着中国人可以进入公共租界的公共娱乐场所,中国观众观赏西洋音乐的机会无疑更多了。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看出,虽然租界的音乐生活开始只局限于外侨社群,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观众逐渐增多,可以说逐渐在中国人形成了一批西洋音乐的消费群。这个消费群的形成和扩大,无疑为中国音乐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氛围。 2.工部局乐队对国立音乐院的影响 对于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来说,创建中国人自己的音乐学府,作为研究和培养人才的机构,无疑是重要的举措。中国第一所高级音乐研究和教育机构本来创建于北京。1916年秋,北京大学成立学生社团“北京大学音乐团”,同年冬,改名“北京大学音乐会”。1918年改名“北京大学乐理研究会”。1922年以“乐理研究会”为基础成立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成为中国第一个近代音乐专业教育机构。随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艺术专科学校等高校纷纷设立音乐系、科,似乎预示着北京将成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中心。但是北洋政府统治下的北京并不是中国新音乐成长的良好土壤。1927年7月教育部长刘哲认为“音乐有碍教化,也与社会人心无关”,命令关闭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艺术专科学校中所有音乐系科,经过师生抗争,结果只有女子师范大学的音乐系被保留下来。而不久在南方的上海则成立了中国第一所音乐专科学校——国立音乐院。 国立音乐院的创办与萧友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本来是北京音乐教育界的领导人,1927年6月南下上海。据谭抒真回忆,他辞去北京学校的音乐系工作,一方面他觉得教师水平低,又与自己的想法不合,另一方面因为上海人才多,还有外国音乐家,所以自己来上海了①。而许步曾更进一步认为国立音乐院之所以选址在上海,是由于上海工部局乐队的存在。 1927年11月27日,中国第一所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1929年改为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在上海成立。国立音乐院的成长与工部局乐队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首先,除归国留学生之外,国立音乐院长期从上海工部局乐队招聘老师和研究指导。初建时,10名音乐教师中,外国教师即占了一半,其中大部分是工部局乐队成员。1929年,鲍里斯·扎哈罗夫成为钢琴系主任,而长期担任乐队指挥的富华则一直是小提琴系主任。此外还有大提琴家佘甫蹉夫、难民音乐家如佛莱思克尔、沃尔持·约雅敬等也在此任教。这些外籍教师对国立音乐院教学的贡献是巨大的。比如,扎哈罗夫直到1943年去世为止,一直在上海教钢琴。以至于有学者说,在中国的第一代钢琴家、音乐家中几乎没有一人未曾跟他学过钢琴。 其次,乐队和音乐院虽然没有组织上的联系,但是两者有很密切的合作。乐队给音乐院的学生提供优惠票,和中国爱乐社合作演出音乐会,并且开始逐渐演奏中国音乐家的作品,吸收中国演奏员。1929年,乐队首次与中国独奏音乐家马思聪举行音乐会。1930年首次演奏中国人创作的交响乐作品——黄自的单乐章序曲《怀旧》。1931年上海音专的教师黄自当选为工部局音乐会员会委员。1927年工部局乐队让中国音乐家谭抒真代替休假的队员参加演出。1935年5位中国人首次作为实习生参加工部局乐队的演出。此后,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生在上海工部局乐队表演越来越频繁② 。在这期间(1934-1942),中国人继续进入乐队。1938年,谭抒真、黄贻钧、陈又新和徐威麟等4人正式成为上海工部局乐队的成员。到1941年乐队中华人达到5人③。中国独(唱)奏音乐家的演出也频繁起来,如钢琴家沈雅琴、李惟宁、吴乐懿,小提琴家王人艺,歌唱家黄友葵、胡然、赵梅伯、斯义桂等相继在1930年代与工部局乐队合作演出④。应尚能在1937年就指出:“对于上海年轻一代有抱负的音乐家来说,能与该乐队演奏或歌唱乃是他们最大的成功。”⑤正如他所说的,演出并不一定总是能带来经济效益,但它们提供了聆听、观摩和演奏的机会,这是中国其它地方所不能提供的。工部局乐队不但具有历史的功绩,就机构而言,它也是今天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 3.音乐大师的聚集与中国音乐人才的培育。 上海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机缘,成为近代中国国际音乐大师聚集之地,这为中国近代音乐人才的培育提供了难得的良机。首先,工部局乐队给中国带来了像柏克、梅百器、富华这样的音乐大师,如果没有乐队他们根本不会居住在这个国家。此外,上海的国际地位使它成为难民的避难所。俄国十月革命后,大量俄国音乐家流亡上海。二战爆发后,众多犹太音乐家流亡上海。他们或者担任管弦乐队成员,或者成为私人音乐教师,或者成为国立音乐院的教员,或三者兼而有之。例如,1924年之后俄侨设立的私人音乐学校就有18所之多⑥。这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从学这些大师的机会,虽然很多人并没有成为国立音乐院的教师,但是普遍存在的家教,则提供了可能。比如,从1943年直到l946年逝世,梅百器亲自教博聪,富华指导后来出任音乐院院长的戴粹伦,沃尔特·约雅敬教授司徒志文,佛莱思克尔教授丁善德、桑桐、瞿希贤等。 上海良好的音乐氛围和高水平乐队的存在,也吸引了大量著名音乐家在全球巡回演出中把上海作为一站。从20年代到30年代,世界著名音乐家相继访问上海,如小提琴家F·克莱斯勒、约瑟夫·西盖蒂、雅沙·海菲茨和丁·蒂博,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B·莫伊耶维奇等①。国际音乐家到上海的演出,无疑开拓了中国音乐家的视野。比如据记载,黎锦晖在上海听交响音乐如同“上课”一样,事前必将登载在《申报》上工部局乐队的当天音乐会节目说明认真读过,然后前往。自1920至1929年他每礼拜五去听,风雨无阻,8年无间断。对于当时来华的歌舞剧团的演出,如:米兰来的歌剧班演出的正歌剧和轻歌剧,“向·旦尼斯(Danis-Shawn)舞蹈团”演出的大型舞剧和各式舞蹈,上海俄侨演出的歌舞剧,以及从欧美、日本来华的邓肯舞蹈团、宝冢歌舞团等的演出,他更是千方百计找机会观摩,既使观摩券“每券售大洋十元,不易筹措”,也在所不惜②。 大量音乐大师聚集上海,为中国音乐家提供了亲身从教的机会,而著名音乐家的巡回演出则为中国音乐家提供观摩的可能,这些对于中国音乐家的迅速成长和提高技艺无疑是难得的良机,非当时中国其他城市所能企及。 三、都市消费生活与通俗音乐的滋生 流行音乐的先祖是发源于美国的爵士乐和摇滚乐。20世纪流行音乐在全球迅猛发展,到今日已成为全球音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近代音乐也不尽是西方高雅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和生根的过程,还包括中国近代通俗音乐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上海不仅是近代中国高雅音乐的摇篮,更是近代通俗音乐的发祥地。音乐史研究者虽然对流行音乐的研究还不多,分期也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普遍承认上世纪80年代的流行歌曲与20年代至40年代的流行歌曲有密切的联系。当时黎锦晖以“时代曲”之名创作于20年代末上海的《毛毛雨》、《特别快车》等一批迎合市民口味的歌曲,标志了20世纪中国流行音乐的产生。在该阶段产生了以黎锦晖及其“明月歌舞团”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作曲家和歌星。因此,研究者称这个流行音乐的第一阶段为“黎锦晖时代”③。而所谓“黎锦晖时代”其实亦可以称为“上海时代”,因为黎锦晖的整个活动主要是在上海,流行音乐的繁荣与上海的城市特点有密切关系,只有上海才能孕育第一个流行音乐的繁荣。 那么为什么会是上海孕育出近代的中国流行音乐呢?这要从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历史和文化个性寻找原因。有学者指出,20世纪流行音乐的迅猛发展是20世纪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现代科技的发展、商业炒作和现代人的心理需求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④。这些正好在上海有很好的土壤。 首先,由于上海特殊的历史机缘和文化传统,使它在选择及接受外来文化上有非常积极和开放的态度,这种文化传统被称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具有开放、灵活、多样、宽容等特点⑤,这为上海接受、容纳通俗音乐这种新形式提供了文化心理上的基础。此外,都会的经济繁荣,促进了都市大众文化生活的兴盛,也为流行音乐提供和扩大了流行空间。当时的上海无疑是中国近代娱乐业最为兴盛的城市,繁多的饭店、酒吧、咖啡馆、夜总会等服务业及娱乐场所,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生存空间。 其次,商业炒作和现代传媒的出现大大加速了流行音乐的传播速度。上海是一座商业城市,任何文化形式都避免不了商业的熏染。同时,上海又是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很多现代化的娱乐消费形式只有上海才最为普及,比如电影、唱片、电台等。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既是全国的唱片业中心,也是无线电广播的中心,又是电影业中心。这三者的交互作用,使通俗音乐广为传播。 唱片和留声机于20世纪初叶传入上海,至30年代,上海逐渐发展为中国唱片业的中心,拥有国内数量最多和实力最强的唱片企业,生产大量内容丰富的唱片。唱片开始还只是印制中国传统戏曲为主。但到了30年代,新兴的流行歌曲被市民阶层所喜爱,很快成为唱片录制的重要内容。1928年,黎锦晖创作、黎明晖演唱的《毛毛雨》由百代公司录制成唱片,在社会上迅速传播。一些著名的歌星由此诞生。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争相为明星灌录唱片,从此录制流行歌曲唱片成为各公司的重头戏。比如,百代公司曾推出“明星锦集”,为红极一时的电影女明星们录制流行歌曲唱片,有胡蝶、陈玉梅、黎明晖、王人美、李丽莲、夏佩珍、胡珊、谈瑛、陈燕燕、黎莉莉、严月娴等。为了争取歌星们录音,各公司专为她们“量身定做”歌曲,并不惜给予优厚的报酬,如百代公司曾给予周璇6%的版税。有些年纪尚轻的女歌星一个月的收入可达20至30元,令世人羡慕。三四十年代,各公司录制了大量的流行歌曲唱片。根据中国唱片厂1964年登记的旧唱片模板目录统计,在百代、丽歌、和声、高亭、胜利等公司灌制的流行歌曲唱片中,以周璇演唱的最多,为150余张,白虹有125张,姚莉有117张,龚秋霞有67张,王人美有62张,另有白光、李丽华、李丽莲、李香兰、欧阳飞莺、吴莺音、张露、黎莉莉、严华、梅熹等录制的唱片①。 唱片业之外,广播事业也扩大了通俗音乐的传播渠道,为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广播电台的兴盛使收音机在中产阶级市民中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收音机里欣赏通俗音乐。 上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业、特别是有声电影的发展更促进了流行音乐的繁荣。1931年中国第一部国产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在上海首映,国产故事片在30年代的兴盛由此拉开序幕。电影需要配乐、插曲,这为流行音乐提供了新的创作和表演的市场。而电影的魅力更使穿插于其中的主题曲、插曲不胫而走、深入人心。本来流行歌曲主要以歌舞厅、酒吧、夜总会等为表演空间,有声电影则为歌星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一些原本以演唱流行歌曲、进行歌舞表演为主的歌舞团、歌唱社成员进入了电影界。如一直在黎锦晖的中华歌舞团和明月歌舞社从事表演的王人美和黎莉莉,就成为30年代联华影业公司“四大名旦”中的两位;周璇在进入电影界以前,先后辗转于明月歌舞社、新月歌剧社、新华歌剧社,早已是红极一时的名歌星。其他如白虹、白光、龚秋霞等,也都是在当红歌星的位置上走进银幕。歌星们从影后,继续维持歌唱生涯,而且往往演唱所主演影片的插曲,歌曲借电影而传播,电影亦因歌曲的流行而更加火爆。这种情况使一些原本并非歌星出身的电影明星也纷纷地开始灌录唱片,如胡蝶、陈燕燕、陈玉梅、李丽莲、夏佩珍、胡珊、谈瑛、严月娴等②。无论是电影明星出唱片,还是歌星拍电影,结果往往是其拍摄的影片与灌录的唱片同样受到崇拜者的热爱。电影这种新兴娱乐工具对通俗音乐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正如汪毓和所说,“从20年代末开始,中国城市歌舞音乐与中国电影音乐,特别是电影歌曲的发展合为一体,成为中国娱乐性通俗音乐的主体”③。足见当时电影对于通俗音乐的促进作用。 总之,由于上海浓厚的商业氛围,具备较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并受到唱片公司、无线电台、有声电影等新型娱乐媒体的强力支撑,流行歌曲发展的势头极为迅猛,形成了近代中国通俗音乐的第一个浪潮。 其三,市民阶层的庞大为通俗音乐的流行提供了土壤。流行音乐具有创作题材贴近现实生活、富于情趣化,格式简炼完整、演唱方式不拘一格,突出“自我感受”、演出方式强调群众性、强化交流等特点①,这些都符合现代都市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类似《毛毛雨》等“家庭爱情歌曲”大都表现男女情爱,歌词内容、旋律、风格深受市民阶层的喜爱。上海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都市,有庞大的市民群体,这为以迎合现代都市生活口味的通俗音乐的流行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其四,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很多进步的或严肃的音乐家,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上,也采取了较为积极态度。除了当时有黎锦晖、黎锦光、姚敏、严华等极负盛名的流行乐坛作曲家外,还有任光谱写的《渔光曲》、《燕燕歌》,刘雪庵谱写的《早行乐》、《何日君再来》,贺绿汀谱写的《天涯歌女》、《四季歌》、《秋水伊人》等都是30年代上海曾传颂一时的经典性的流行音乐作品②。 四、结语 近代上海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历史机缘,由原来的一个小县城发展成中国最大的都市,也成为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上海在中国近代文化形成中的地位重要,它不但成为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窗口,也成为中国近代新文化酝酿形成的重镇。本文所述上海在近代中国音乐文化形成中的作用,只是上海对中国近代文化贡献的一个侧面。 概括地说,上海由于其滨江带海的地理位置和华洋杂处的社会形态,形成了敢为天下先的文化传统,因此成为中国输入西洋音乐的最初舞台,并成为新式音乐教育的试验场;而由于外国租界的存在,尤其是工部局乐队的存在,为中国人直接体验和学习西洋音乐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大量市民阶层的存在,以及浓厚的商业氛围,现代化传媒的兴盛也酝酿滋生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 当然,随着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的音乐出现了新的内容,作为孤岛的上海虽然仍然保持了一段繁荣,但是由于脱离了民族的主战场,其音乐中心地位有所下降。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上海在音乐方面的影响又有所转折。这将成为另文考察的内容。

摇滚论文引用文献有哪些

写论文里,有些内容需要参考文献进行叙述,那么你就需要注明内容的出处,在哪个文献上引用的,标注好就行的

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可以参考或引用论文的研究和写作的主要文献,并在论文的最后列出。一.列出的参考文献的要求:(1)列出的参考文献应为官方出版物供读者核实。(2)引用的参考文献应指明序列号,作品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和出版物信息。准备毕业论文的写作需要怎样选择参考文献二.参考文献的作用是:(1)参考文献可以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论文具有真实而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了论文的出发点和深度。(2)参考书目很容易区分作者的结果和以前的作者的结果。(3)索引引用可以作为索引。(4)参考书目有助于保存论文。(5)参考书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抽象计量研究。 [2]例如:三.期刊标志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估数据规范 - CAJ-CD B / T 1-1998”文件识别码(WM)文件代号后的分类号。A -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总结报告)B-实用技术成果报告(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综述(社会科学)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论文(包括领导讲话,专题评论,电子文档,数据(包括历史数据,统计数据,机构,人员,书籍,杂志,知识等); - 通用动态信息(通信,报告,会议活动,专题采访等)..

和平 自由 城市 商业 工业 民主这几个方面吧、、中国哪有摇滚乐啊 只有嗨曲,和名利虚荣,

西方摇滚乐知识简介(ZT)50年前,1954年7月5日,三个年轻小伙子挤进了孟菲斯的一间录音室,一起灌制歌曲《That’s All Right》,他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正是这首歌发出的石破天惊的声音蔓延到世界各地,由此揭开了摇滚乐的序幕,构成了二十世纪最具象征意义的大众文化景象。半个世纪以来涌现了无数摇滚英雄,刚出版的《滚石》杂志,选出了历史上最重要的50个瞬间,这些瞬间,组成了一部完整的流行音乐史。鲍勃-迪伦开启民谣时代1965年7月25日,Newport民谣音乐节在罗德岛举行。年仅24岁的鲍勃.迪伦身穿黑裤子和绿衬衫,登台用电吉他演出。和他合作的是Butterfield乐队,他们一共表演了四首歌曲,包括那首后来的经典名曲《LikeARollingStone》。喜欢民谣的观众无法接受电声乐队的演奏,现场响起嘘声,但这场不成功的演出,却开启了民谣摇滚(FOLKROCK)时代的来临。卡车司机猫王开创摇滚1954年7月5日,孟菲斯的太阳公司录音室,狭小如同一间普通起居室,猫王和两名同伴在这里录下歌曲《That’sAllRight》。当时的猫王只有十九岁,正职还是卡车司机,成天沉浸在模仿流行歌王PingCrosby的快乐之中。这首歌曲由布鲁斯吉他手ArthurCrudup写成于1947年,而猫王重新演绎的这首歌,开创了整个摇滚乐的历史。“大门”的开启1966年8月,吉姆.莫瑞森(JimMorrison)还是加州大学电影专业的学生,成日醉心于诗歌和摇滚乐。这年夏天,吉姆.莫瑞森和他的同学瑞.曼萨克(RayManzarek)组成了乐队“大门”,他们开始在LondonFog酒吧演出。为了应付不断增加的演出曲目要求,他们写出了《TheEnd》和《LightMyFire》等旷世名曲。“谁人”砸碎了吉他和伦敦1964年夏天,以吉他手彼特.汤申德(PeterTown鄄shend)为核心的“谁人”乐队开始了巡回演出,首场演出安排在伦敦西北部的一个铁路工人聚集的PUB里面,彼特.汤申德旋风般的吉他手法把气氛掀到了高潮。吉他似乎成了他的武器,砸向天花板和音箱,最后也被砸了个粉碎。也是那一周“谁人”推出了单曲《I’mtheFace》,他们的影响力由伦敦开始席卷世界。嬉皮运动登堂入室1967年1月14日,一些青少年学生首次在旧金山的金门公园聚会,他们反对暴力、主张仁爱和提倡和平,他们尽情表达自己的主张,当然也包括采用音乐的形式,这种松散的聚会一直延续了下来,后来形成了波及全世界的“嬉皮运动”。“甲壳虫”乐队的乔治.哈瑞森曾在这年夏天到访过这里,他描述说:“那里的孩子衣着整洁态度友善,我还应邀弹奏了甲壳虫的歌曲《你是个富翁》(Baby,You’reARichMan)。”这一年的夏天,被称为“爱之夏”。“甲壳虫”的新世界1967年2月10日,“甲壳虫”乐队在伦敦的EMI录音室开始灌制在整个摇滚乐历史上登峰造极的专辑《佩帕上校孤独心灵俱乐部乐队》,这也是英国历史上首次采用两个四轨录音机灌制唱片,同时所有歌曲被赋予一个完整的概念。这张唱片重新定义了摇滚乐唱片的含义,并在后世的一系列评比中名列前茅。爱与和平!1969年8月15日—17日,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纽约州附近一个600亩的农场举行。这次音乐节吸引了40万人,是摇滚乐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音乐节。三天的音乐节标榜“爱与和平”的口号,众多的摇滚乐迷和TheWho,Santana,JimiHendrix等人一道分享了摇滚盛宴,尽管遭遇了暴雨、泥浆和混乱嘈杂,仍然起到了传播理想的积极作用,成为后世摇滚乐迷津津乐道的话题。“齐柏林飞艇”统治美国1973年5月—7月,“齐柏林飞艇”(LedZeppelin)开始了在美国的首次巡回演唱会,这也标志着重金属摇滚开始全面入侵美国。“齐柏林飞艇”的第一站演唱会在5月4日亚特兰大开始就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演唱会出票居然创下了四小时全部售罄的惊人纪录。应该说1973整年的美国音乐市场都属于“齐柏林飞艇”。CBGB开启朋克时代1973年夏天,位于纽约市中心的一个摇滚乐俱乐部CBGB开始逐步热闹起来。RAMONES、“金发女郎”(Blondie)、“头部特写”(TalkingHeads)和“电视”(Television)等乐队也开始在此驻唱表演。这些肆无忌惮的乐队公开反对传统摇滚,蔑视那些自以为是的老大,他们喜欢采用简单、实用且极具爆发力的音乐表达自己的态度,CBGB因此也发展为美国朋克运动的策源地。英伦朋克风暴1976年12月,“性手枪”(SexPistols)在英国进行了第一次巡演,他们用愤世嫉俗的力量一下子吸引了众多精力过剩无处发泄的年轻人,也由此揭开了英伦朋克运动的风暴。这次演出之前他们刚刚在EMI旗下推出了首只单曲《英国的无政府主义》(AnarchyintheUK),因为歌曲内容过于大胆遭到BBC的拒播。约翰.列农的凋落1980年12月10日,约翰.列农和妻子大野洋子一道录制大野洋子的歌曲《WalkingonThinIce》,晚上10点半他们离开了录音室,赶往位于纽约中央公园附近的公寓。就在他们即将迈入公寓大门的时候,身后传来喊声“列农先生”,接着疯狂的歌迷大卫.查普曼对着他连开了四枪,约翰.列农中弹倒在血泊之中,随后被送往医院不治身亡。时年四十岁。MTV入侵美国1981年8月1日,MTV电视频道开播,由此改写了整个音乐界的面貌,譬如DuranDuran这样有着靓仔形象的乐队开始占据了优势。当时MTV在音乐圈也掀起了巨大风波,“MTV杀死了广播歌手”这样的指责不绝于耳。但是MTV还是势如破竹般发展起来,到1982年就达到了930万收视用户———音乐的视觉时代就此来临。“月亮步”飘走全球1983年5月16日,为了纪念Motown唱片25年周年,迈克尔.杰克逊应邀参加演出。他的“月亮步”配合单曲《BillieJean》在这次演出中首次亮相,这种新颖的舞步一下子风靡了全世界,也奠定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流行之王”的地位。随后在该年12月发布的专辑《Thriller》打破了唱片销售纪录,在排行榜上停留37周,并诞生了5首冠军单曲。麦当娜的骇人之举1984年9月14日,急于摆脱格莱美奖阴影的MTV决心扩大自己的影响,颁发首届音乐录影带大奖。麦当娜应邀参加了颁奖典礼并表演了同年推出的歌曲《LikeAVirgin》。在演出现场,电视工作人员被麦当娜身着婚纱礼服在地板乱滚的骇人表演吓呆了。麦当娜在MTV颁奖上的放肆举动遭遇了巨大批评,但很多青少年还是为麦当娜的风采着迷。Rap浮出水面1985年夏天,“野蛮男孩”(BeastieBoys)和Run-DMC联合举行了巡回演唱会。他们分别刚刚发行了专辑《LicensedtoIll》和《Raising》,堪称八十年代历史上最富影响力的Rap音乐唱片。这次巡回演唱会是Rap音乐首次做公开大型演出,Rap这种黑人地下音乐由此开始浮出水面,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西雅图之声发出号角1991年8月17日,Nivana乐队录制了SmellsLikeTeenSpirit》,这首歌彻底改变了Nivana乐队的命运。由于这首歌充满狂傲不羁不经修饰的叛逆色彩,受到人们的空前热烈欢迎。随后推出的专辑《NeverMind》,就此奏响了西雅图之声的号角,包括PearlJam和SoundGarden在内的一大批来自西雅图的乐队,改变了摇滚乐日趋没落的僵气。Radiohead渐入佳境1996年秋天,英伦乐队Radio鄄head开始录制专辑《OKComputer》。当时已出版两张专辑的乐队成员面临种种困惑,他们躲在英格兰Bath附近一幢15世纪的老房子里,憋了近一年时间才交出作品。这张唱片弥漫着数字时代的困惑和莫名的忧郁悲伤,在全球博得一致好评。由此开始来自英伦的音乐在全世界再度以群体姿态集体崛起。Napster引领互联网时代1998年秋天,ShawnFanning还是西北大学的学生,在他的创意之下成立了Napster网站,旨在通过互联网提供音乐的免费下载。这种新颖的音乐传播方式一下子风靡了全世界,人们只要通过网络就能轻而易举获得各种音乐。截至2000年夏天,Napster的注册用户达到5800万,提供下载的歌曲4亿5千万首,因此Napster也遭到了传统唱片公司的围剿。Motown上路1962年10月,Motown唱片已经从底特律创立之初的小公司发展壮大起来,当时拥有了Contours,TheMarvelettes和TheMiracles等歌手乐队。为了提高Motown的影响力,创始人贝瑞.高蒂(BerryGordy)决定把旗下歌手号召起来以Motown的名义进行巡演,首站从华盛顿的霍华德剧院开始。这次演出同时吸引了大量白人和黑人歌迷,也擦亮了Motown的金字招牌。"灵歌教父"背水一战1962年10月,“灵歌教父”詹姆斯-布朗(JamesBrown)在纽约哈莱姆的阿波罗剧院做了最为疯狂的演出,气氛之癫狂令人咋舌。当时的唱片公司只对单曲感兴趣,对于现场录音唱片不愿掏钱录制,结果詹姆斯.布朗只好倾尽所有,个人支付5700美元完成了现场录音唱片,结果这张和詹姆斯.布朗同名的传奇唱片卖掉了1百万张。他在这张唱片上彻底赌赢了。

摇滚乐的发展史论文文献

西方摇滚乐知识简介(ZT)50年前,1954年7月5日,三个年轻小伙子挤进了孟菲斯的一间录音室,一起灌制歌曲《That’s All Right》,他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正是这首歌发出的石破天惊的声音蔓延到世界各地,由此揭开了摇滚乐的序幕,构成了二十世纪最具象征意义的大众文化景象。半个世纪以来涌现了无数摇滚英雄,刚出版的《滚石》杂志,选出了历史上最重要的50个瞬间,这些瞬间,组成了一部完整的流行音乐史。鲍勃-迪伦开启民谣时代1965年7月25日,Newport民谣音乐节在罗德岛举行。年仅24岁的鲍勃.迪伦身穿黑裤子和绿衬衫,登台用电吉他演出。和他合作的是Butterfield乐队,他们一共表演了四首歌曲,包括那首后来的经典名曲《LikeARollingStone》。喜欢民谣的观众无法接受电声乐队的演奏,现场响起嘘声,但这场不成功的演出,却开启了民谣摇滚(FOLKROCK)时代的来临。卡车司机猫王开创摇滚1954年7月5日,孟菲斯的太阳公司录音室,狭小如同一间普通起居室,猫王和两名同伴在这里录下歌曲《That’sAllRight》。当时的猫王只有十九岁,正职还是卡车司机,成天沉浸在模仿流行歌王PingCrosby的快乐之中。这首歌曲由布鲁斯吉他手ArthurCrudup写成于1947年,而猫王重新演绎的这首歌,开创了整个摇滚乐的历史。“大门”的开启1966年8月,吉姆.莫瑞森(JimMorrison)还是加州大学电影专业的学生,成日醉心于诗歌和摇滚乐。这年夏天,吉姆.莫瑞森和他的同学瑞.曼萨克(RayManzarek)组成了乐队“大门”,他们开始在LondonFog酒吧演出。为了应付不断增加的演出曲目要求,他们写出了《TheEnd》和《LightMyFire》等旷世名曲。“谁人”砸碎了吉他和伦敦1964年夏天,以吉他手彼特.汤申德(PeterTown鄄shend)为核心的“谁人”乐队开始了巡回演出,首场演出安排在伦敦西北部的一个铁路工人聚集的PUB里面,彼特.汤申德旋风般的吉他手法把气氛掀到了高潮。吉他似乎成了他的武器,砸向天花板和音箱,最后也被砸了个粉碎。也是那一周“谁人”推出了单曲《I’mtheFace》,他们的影响力由伦敦开始席卷世界。嬉皮运动登堂入室1967年1月14日,一些青少年学生首次在旧金山的金门公园聚会,他们反对暴力、主张仁爱和提倡和平,他们尽情表达自己的主张,当然也包括采用音乐的形式,这种松散的聚会一直延续了下来,后来形成了波及全世界的“嬉皮运动”。“甲壳虫”乐队的乔治.哈瑞森曾在这年夏天到访过这里,他描述说:“那里的孩子衣着整洁态度友善,我还应邀弹奏了甲壳虫的歌曲《你是个富翁》(Baby,You’reARichMan)。”这一年的夏天,被称为“爱之夏”。“甲壳虫”的新世界1967年2月10日,“甲壳虫”乐队在伦敦的EMI录音室开始灌制在整个摇滚乐历史上登峰造极的专辑《佩帕上校孤独心灵俱乐部乐队》,这也是英国历史上首次采用两个四轨录音机灌制唱片,同时所有歌曲被赋予一个完整的概念。这张唱片重新定义了摇滚乐唱片的含义,并在后世的一系列评比中名列前茅。爱与和平!1969年8月15日—17日,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纽约州附近一个600亩的农场举行。这次音乐节吸引了40万人,是摇滚乐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音乐节。三天的音乐节标榜“爱与和平”的口号,众多的摇滚乐迷和TheWho,Santana,JimiHendrix等人一道分享了摇滚盛宴,尽管遭遇了暴雨、泥浆和混乱嘈杂,仍然起到了传播理想的积极作用,成为后世摇滚乐迷津津乐道的话题。“齐柏林飞艇”统治美国1973年5月—7月,“齐柏林飞艇”(LedZeppelin)开始了在美国的首次巡回演唱会,这也标志着重金属摇滚开始全面入侵美国。“齐柏林飞艇”的第一站演唱会在5月4日亚特兰大开始就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演唱会出票居然创下了四小时全部售罄的惊人纪录。应该说1973整年的美国音乐市场都属于“齐柏林飞艇”。CBGB开启朋克时代1973年夏天,位于纽约市中心的一个摇滚乐俱乐部CBGB开始逐步热闹起来。RAMONES、“金发女郎”(Blondie)、“头部特写”(TalkingHeads)和“电视”(Television)等乐队也开始在此驻唱表演。这些肆无忌惮的乐队公开反对传统摇滚,蔑视那些自以为是的老大,他们喜欢采用简单、实用且极具爆发力的音乐表达自己的态度,CBGB因此也发展为美国朋克运动的策源地。英伦朋克风暴1976年12月,“性手枪”(SexPistols)在英国进行了第一次巡演,他们用愤世嫉俗的力量一下子吸引了众多精力过剩无处发泄的年轻人,也由此揭开了英伦朋克运动的风暴。这次演出之前他们刚刚在EMI旗下推出了首只单曲《英国的无政府主义》(AnarchyintheUK),因为歌曲内容过于大胆遭到BBC的拒播。约翰.列农的凋落1980年12月10日,约翰.列农和妻子大野洋子一道录制大野洋子的歌曲《WalkingonThinIce》,晚上10点半他们离开了录音室,赶往位于纽约中央公园附近的公寓。就在他们即将迈入公寓大门的时候,身后传来喊声“列农先生”,接着疯狂的歌迷大卫.查普曼对着他连开了四枪,约翰.列农中弹倒在血泊之中,随后被送往医院不治身亡。时年四十岁。MTV入侵美国1981年8月1日,MTV电视频道开播,由此改写了整个音乐界的面貌,譬如DuranDuran这样有着靓仔形象的乐队开始占据了优势。当时MTV在音乐圈也掀起了巨大风波,“MTV杀死了广播歌手”这样的指责不绝于耳。但是MTV还是势如破竹般发展起来,到1982年就达到了930万收视用户———音乐的视觉时代就此来临。“月亮步”飘走全球1983年5月16日,为了纪念Motown唱片25年周年,迈克尔.杰克逊应邀参加演出。他的“月亮步”配合单曲《BillieJean》在这次演出中首次亮相,这种新颖的舞步一下子风靡了全世界,也奠定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流行之王”的地位。随后在该年12月发布的专辑《Thriller》打破了唱片销售纪录,在排行榜上停留37周,并诞生了5首冠军单曲。麦当娜的骇人之举1984年9月14日,急于摆脱格莱美奖阴影的MTV决心扩大自己的影响,颁发首届音乐录影带大奖。麦当娜应邀参加了颁奖典礼并表演了同年推出的歌曲《LikeAVirgin》。在演出现场,电视工作人员被麦当娜身着婚纱礼服在地板乱滚的骇人表演吓呆了。麦当娜在MTV颁奖上的放肆举动遭遇了巨大批评,但很多青少年还是为麦当娜的风采着迷。Rap浮出水面1985年夏天,“野蛮男孩”(BeastieBoys)和Run-DMC联合举行了巡回演唱会。他们分别刚刚发行了专辑《LicensedtoIll》和《Raising》,堪称八十年代历史上最富影响力的Rap音乐唱片。这次巡回演唱会是Rap音乐首次做公开大型演出,Rap这种黑人地下音乐由此开始浮出水面,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西雅图之声发出号角1991年8月17日,Nivana乐队录制了SmellsLikeTeenSpirit》,这首歌彻底改变了Nivana乐队的命运。由于这首歌充满狂傲不羁不经修饰的叛逆色彩,受到人们的空前热烈欢迎。随后推出的专辑《NeverMind》,就此奏响了西雅图之声的号角,包括PearlJam和SoundGarden在内的一大批来自西雅图的乐队,改变了摇滚乐日趋没落的僵气。Radiohead渐入佳境1996年秋天,英伦乐队Radio鄄head开始录制专辑《OKComputer》。当时已出版两张专辑的乐队成员面临种种困惑,他们躲在英格兰Bath附近一幢15世纪的老房子里,憋了近一年时间才交出作品。这张唱片弥漫着数字时代的困惑和莫名的忧郁悲伤,在全球博得一致好评。由此开始来自英伦的音乐在全世界再度以群体姿态集体崛起。Napster引领互联网时代1998年秋天,ShawnFanning还是西北大学的学生,在他的创意之下成立了Napster网站,旨在通过互联网提供音乐的免费下载。这种新颖的音乐传播方式一下子风靡了全世界,人们只要通过网络就能轻而易举获得各种音乐。截至2000年夏天,Napster的注册用户达到5800万,提供下载的歌曲4亿5千万首,因此Napster也遭到了传统唱片公司的围剿。Motown上路1962年10月,Motown唱片已经从底特律创立之初的小公司发展壮大起来,当时拥有了Contours,TheMarvelettes和TheMiracles等歌手乐队。为了提高Motown的影响力,创始人贝瑞.高蒂(BerryGordy)决定把旗下歌手号召起来以Motown的名义进行巡演,首站从华盛顿的霍华德剧院开始。这次演出同时吸引了大量白人和黑人歌迷,也擦亮了Motown的金字招牌。"灵歌教父"背水一战1962年10月,“灵歌教父”詹姆斯-布朗(JamesBrown)在纽约哈莱姆的阿波罗剧院做了最为疯狂的演出,气氛之癫狂令人咋舌。当时的唱片公司只对单曲感兴趣,对于现场录音唱片不愿掏钱录制,结果詹姆斯.布朗只好倾尽所有,个人支付5700美元完成了现场录音唱片,结果这张和詹姆斯.布朗同名的传奇唱片卖掉了1百万张。他在这张唱片上彻底赌赢了。

摇滚乐是流行音乐的一种形式,通常由显著的人声伴以吉他、鼓和贝斯演出,很多形态的摇滚乐也使用键盘乐器,如风琴、钢琴、电子琴或合成器。其他乐器,比如萨克斯管、口琴、小提琴、笛、班卓琴、口风琴或定音鼓有时也被应用在摇滚乐之中。此外,不太出名的曼陀铃或锡塔琴等弦乐器也被使用过。摇滚乐经常有强劲的强拍,围绕电吉他,空心电吉他,以及木吉他展开。摇滚乐源自于1940和1950年代的“rock and roll”运动及rockabilly,此二者是由布鲁斯音乐,乡村音乐及其他音乐形式演进而来。All Music Guide杂志认为,“最纯粹的摇滚乐形式有三个和弦层次,一段有力而连贯的背景节奏,及吸引人的旋律。早期摇滚乐师从颇多,主要是布鲁斯乐,R&B,乡村音乐;同时也被宗教福音,传统流行乐,爵士乐和民间音乐影响。所有的这些影响都汇集到一个简单的、基于布鲁斯的歌曲结构中,它节奏快,引人起舞,引人陶醉。”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摇滚乐与民间音乐的融合产生出民谣摇滚,与布鲁斯的融合产生了布鲁斯摇滚乐,还与爵士乐融合产生出融合爵士乐。在某个不确定的时期又产生了迷幻摇滚。在70年代,摇滚乐吸纳了来自灵魂乐,放克以及拉丁音乐的元素。与此同时,摇滚乐产生出许多下属类型,比如软性摇滚,重金属,硬摇滚,前卫摇滚及朋克摇滚。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摇滚类型包括合成器流行乐,硬核朋克以及另类摇滚。在90年代,这些类型中又加入了油渍摇滚,英伦流行乐,独立摇滚和新金属。专门演奏摇滚乐的艺人团体被称为摇滚乐队或摇滚乐团。大部分摇滚乐团包括吉他手,主唱,贝斯手和鼓手,组成一个四人阵容。部分乐队取消了这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角色或者让主唱同时担负起演奏乐器的任务,由此成为一个二人或三人组合。另外的乐团会增补一个或两个节奏吉他手或者一个键盘手。在比较罕见的情况下,乐队会使用诸如小提琴或大提琴这样的弦乐器,或者萨克斯管,小号,长号这样的管乐器。历史上著名的摇滚歌手和乐队有:披头士乐队,猫王,Beyond,鲍勃·迪伦,滚石乐队,平克·弗洛伊德,涅盘乐队,联合公园,枪与玫瑰,蝎子,玛丽莲·曼森,狂想曲,电台司令,邦乔飞等等。摇滚乐不仅唱出人们对爱情,美好生活的追求,还发泄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涉及到战争与和平,民主与政治等方面。其种类、风格繁杂,从几个大的方面来看,现代摇滚的发展主要基于黑人音乐、地下文化、现代科技以及“后现代”浪潮,形成以“金属”、“朋克”、“歌德”、“迷幻”、“说唱”、“黑色氛围”为主要风格的非主流音乐。更多关于摇滚乐的资料论文

一 、摇滚乐的产生 1、背景 回顾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历史,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欧美发生经济危机,出现了经济大萧条;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投入反法西斯战争,直到1945年战争才结束。再看50年代以后,50年代,美国是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也经常被视为美国人的繁荣时代。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之一。由于出兵参加越南战争,遭到人民的反对,使全国处于社会、政治极不安宁的状态。 恰好在50年代,特别是1952年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后,美国经济开始稳定,整个社会也处于安居乐业的状态。于是,中产阶级逐渐增多,他们养儿育女,出现了一个生育高峰期。青少年的数量空前增长,一下子这个世界成了青年人的天下。当时,孩子们在课余生活里,一般都与家人呆在一起。电视节目也比较健康,在音乐趣味上也没有太大的鸿沟。青老年人欣赏的音乐也基本相同,都是40年代和50年代的"大乐队"演奏的音乐,还有就是延续了几十年的叮砰巷歌曲,歌词经常表达单纯的爱情,音乐也不带威协性,尽量给人一种舒适、安宁的感觉。 到了50年代中期,这批青少年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没有像父辈那样经历过战争和苦难,同时又倍受家庭的宠爱,因此,他们开始不理解父母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不愿意走父母为自己安排好的道路。他们有了自己的追求和爱好,而且由于人多势众,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不再跟随父母欣赏那些多愁善感的流行歌曲。这时,他们正好在摇滚乐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摇滚乐简单、有力、直白,特别是它那强烈的节奏,与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动的特性相吻合;摇滚乐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势,与他们的逆反心理相适应;摇滚乐歌唱的题材,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密切相关。 2、摇滚乐的出现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的流行音乐市场出现了一个三足鼎立的现象。黑人欣赏的音乐基本上以节奏布鲁斯为主,中产阶级以上的白人听的都是叮砰巷歌曲,而中西部的农村听众所喜欢的都是与农村生活有关的乡村音乐。然而,到了50年代中期(约1954~1956年期间),唱片市场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现象,即"市场交叉"和"翻唱版"的出现。"市场交叉"是指原来在一个市场发行的唱片,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有些歌曲在节奏布鲁斯销售榜上名列前茅,同时在波普(指当时的流行歌曲,叮砰巷歌曲的延续)榜上也倍受欢迎。看到这种有利可图的市场交叉情况,有些大唱片公司很快根据正流行的节奏布鲁斯歌曲制作出自己的版本,由此导致了大量"翻唱版"的出现。这个时候,原来隔开的三个市场突然间感觉中间的围墙倒了,在这片废墟中一种新的风格--摇滚乐正式诞生了。 摇滚乐的正式产生是在50年代中期,但是这个名词却在50年代初期就已出现。1951年,克利夫兰电台唱片节目主持人艾伦·弗里德(Alan Freed)从一首节奏布鲁斯歌曲《我们要去摇,我们要去滚》(We're Gonna Rock ,We're Gonna Roll)中创造出了"摇滚乐"(Rock n' Roll)这个名词。1955年,电影《黑板丛林》(Blackboard Jungle)的上映对摇滚乐的产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讲述的是一群学生造反的故事。一位中学教师面对这群学生唱起了一首歌,这首歌就是影片的插曲《昼夜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例16)。这首歌曲在青少年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1955年7月,《昼夜摇滚》在波普排行榜上获得第一名,标志着摇滚时代的到来。它的演唱者比尔·哈利,也因此成了青少年崇拜的第一个摇滚乐偶像。从此,摇滚乐开始风靡全国。 1、 摇滚乐的来源 节奏布鲁斯(Rhythm&Blues) 美国的种族隔离一直很严重,在住宅区、学校、教堂和各种社会设施中,白人和黑人都是分开的。在种族隔离的政策下,黑人保留着自己的宗教、语言、服饰、舞蹈和音乐。节奏布鲁斯像其他黑人音乐一样,拥有自己的群体。它被称作"种族唱片",与白人音乐市场是分开的。 节奏布鲁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布鲁斯音乐继续发展的结果。它在城市布鲁斯的基础上结合了摇摆乐和钢琴音乐布吉-乌吉的特点,声音变得更加有力,更加突出持续不断、向前推进的节奏。它还保留了黑人音乐即兴演奏的传统,合奏时仍然采用可以不断反复的12小节布鲁斯曲式与和声框架。第二次世

西方音乐发展史及其代表人物- ---------流行音乐-------:爵士乐一、爵士乐的起源 爵士乐(Jazz)以其极具动感的切分节奏、个性十足的爵士音阶和不失章法的即兴演奏(或演唱)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音乐领域各界人士的认可。它以布鲁斯和拉格泰姆为源头,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是异彩纷呈、百花齐放。自从1917年第一张爵士唱片诞生以来,它便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20世纪初的新奥尔良爵士乐 、30 年代大乐队演奏的摇摆乐、40年代的比博普爵士、40 年代末的冷爵士、50年代的硬博普、60 年代的自由爵士、70 年代以后的摇滚爵士,而后拉丁爵士、融合爵士、爵士放克...... 一张张不同风格的爵士唱片汇成了一部爵士乐发展史。1、爵士乐的来源 --布鲁斯和拉格泰姆布鲁斯(Blues)布鲁斯是南北战争后,黑人民间产生的一种演唱形式......拉格泰姆(Ragtime)拉格泰姆是美国流行音乐中第一次出现真正有全国影响的音乐形式。它最初是一种钢琴音乐,盛行于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 爵士乐的发源地新奥尔良(New Orleans)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南部城市新奥尔良......二 、早期爵士乐(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中期)1、新奥尔良爵士乐一般认为,新奥尔良爵士乐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但是历史上的第一张爵士唱片问世于1917年,是由"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队"(Original DixielandJazz Band)在新奥尔良录制的......2、芝加哥爵士乐三、摇摆乐20世纪30年代,一种由大乐队(Big Band)演奏的带有黑人风格,并极具舞蹈性的爵士乐--摇摆乐(Swing,例7)开始在纽约发展起来......四、 比博普......比博普的旋律很不连贯,有时却又连续不断地往外迸射;节奏是支离破碎的;拍子是含蓄的;和声变化频繁,而且十分复杂(例8)。推动这种风格的爵士音乐家主要是查理·帕克和迪齐·吉列期匹......五、冷爵士和硬博普1、冷爵士(Cool Jazz)20世纪40年代末,作为对比博普的反应,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柔美的、更温馨、更舒缓放松的爵士乐风格,这就是所谓的"冷爵士"......2、硬博普(Hard Bop)......硬博普于50年代末在纽约黑人乐师中兴起,以同冷爵士相对抗。他们不满于冷爵士那种深受古典音乐影响的风格,力图复兴比博普......六、自由爵士20世纪60年代,爵士乐创作飞速发展,创作者想尽一切办法来进行创新。他们打破了一切传统的创作规律......七、现代爵士乐从爵士乐经历的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中,不管是音乐家还是听众,在艺术趣味和知识水准上都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单纯的爵士乐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口味了,因此,他们开始将爵士乐进行新的组合,以致出现了一种爵士乐杂交文化......摇滚爵士(Jazz-Rock)拉丁爵士(Latin Jazz)波萨诺瓦(Bossa Nova)融合爵士(Fusion Jazz)酸爵士(Acid Jazz)乡村音乐一、乡村音乐的诞生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它来源于美国南方农业地区的民间音乐......二、西部摇摆......来自德克萨斯的鲍勃·韦尔斯(Bob Wills)在乡村音乐中融入了大量的西部牛仔歌曲(一种来自乡间的浪漫情歌)和摇摆乐的成分,创造了一种类似"大乐队"阵容的西部摇摆(Westen Swing)风格。三、 蓝草音乐20世纪40年代,在肯塔基州的山区还出现了乡村音乐的另一个分支,叫蓝草音乐(Bluegrass Music)......四 、纳什维尔之声20世纪50年代,纳什维尔成了乡村音乐的集中营,著名的乡村音乐家大部分都来自这里。因此?quot;纳什维尔之声"(Nashville Sound)也成了乡村音乐的代名词...五、乡村音乐的叛逆时代......到了70年代,乡村音乐已经显得老态龙钟了,因此一场"叛逆运动"改变了乡村音乐的传统模式......六 、乡村歌手约翰·丹佛(John Denver)肯尼·罗杰斯(Kenny Rogers)乔治·斯雀特(George strait)文斯·基尔(Vince Gill)加思·布鲁克斯(Garth Brooks)仙妮亚·唐恩(Shania Twain)摇滚乐一 、摇滚乐的产生1、背景2、摇滚乐的出现3、摇滚乐的来源节奏布鲁斯(Rhythm&Blues)叮砰巷歌曲(Tin Pan Alley)乡村音乐二、早期摇滚乐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摇滚乐从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幼儿迅速的成长起来,在这期间,摇滚乐舞台显现出了一片繁荣盛景。首先是两位先行者为摇滚乐的概念作出了更加完整的定位,接着又在众位摇滚明星的拥护下使其呈现出了三种不同的风格倾向。1、比尔·哈利(Bill Haley ,1925 ~1981)2、埃尔维斯·普莱斯利(Elvis Presley,1935~1977)3、三种风格倾向主流摇滚(Main Stream Rock)温和摇滚(Soft Rock)山区摇滚(Rockabilly)4、冲浪音乐(Surfing Music)三、"披头士"与英国摇滚乐1、"披头士"的发展历程就像50年代的摇滚乐以普莱斯利为代表一样,60年代推动和支配摇滚乐坛的主要代表是"披头士"。不仅如此,"披头士"也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摇滚乐队......2."披头士"的创作手法3、"滚石"和其他乐队四、民谣摇滚1、 背景2、 鲍勃·迪伦(Bob Dylan)3、 其他民谣摇滚五、迷幻摇滚1、"旧金山声音"2、旧金山乐队3、旧金山以外地区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和"门"(the Doors)乐队吉米·享德里克斯(Jimi Hendrix)六、艺术摇滚艺术摇滚(Art Rock)于60年代末兴起于英国。其特征为:结构庞大,和声语言较为复杂,常借用古典音乐中的主题作为素材,并注重音乐的逻辑性和音乐素材的简炼、统一 ......"平克·弗洛依德"(Pink Floyd)七、温和摇滚和乡村摇滚1、温和摇滚(Soft Rock)2、乡村摇滚(Country Rock)"老鹰"(The Eagles)乐队八、重金属1、 重金属(Heavy Metal)"莱德·泽普林"(Led Zeppelin)乐队"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乐队"枪炮与玫瑰"(Guns N' Roses)乐队"范·海伦"(Van Halen)乐队"邦·乔维"(Bon Jovi)乐队"戴夫·莱帕德"(Def Leppard)乐队"AC/DC"乐队"金属"(Metallica)乐队2、华丽摇滚(glitter rock或glam rock)与重金属有关的还有硬摇滚的另一个分支"华丽摇滚"。它的特点主要不是在音乐上,而是在演员的化装、服饰和舞台上的戏剧行为。这方面的领头人是戴维·鲍伊(David Bowie)。他经常被人比作"变色龙"......九、朋克运动1、朋克(Punk)朋克运动的兴起和影响主要在英国,它与西方,特别是英国社会日益蓑落有着直接的联系......2、新浪潮(New Wave)3、垃圾乐(Grunge,又译"格伦吉" )垃圾乐,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西雅图,也称"西雅图之声"(SeattleSound)......"涅盘"(Nirvana)乐队十、另类摇滚......在这里,我们所要介绍的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主要是指从1983至1984年,新浪潮音乐开始逐渐衰退后出现的各种后朋克摇滚,这种潮流一直持续到1995年,直到另类摇滚成为摇滚乐的主流。1、 美国另类摇滚2、英国另类摇滚3、其他另类摇滚90年代以后,女性摇滚歌手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像辛妮·欧康娜、比约克、"酸草莓"乐队等一些非英美国家的歌手及乐队也在欧美乐坛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索尔音乐一、概 述什么是索尔(Soul,又译"灵魂乐")音乐?一些著名的索尔音乐家是这样认识的......二、福音歌19世纪末,伴随着五旬节派教会(基督教派别之一,主要由社会低层人士组成)的兴起,福音歌(Gospel)也随之诞生了。它与拉格泰姆、爵士乐差不多同时出现,不同的是它来自黑人教堂礼拜仪式,是礼拜仪式的组成部分,但也通过音乐会、广播和唱片等途径传播。......三、索尔歌手1948年起,在大西洋唱片公司(Atlantic)的推动下,逐渐出现了很多索尔歌曲和歌手,到60年代末,索尔已成为流行音乐中的一个重要品种......阿撒·富兰克林(Aretha Franklin)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四、摩城音乐五、其他索尔音乐70年代,索尔音乐继续得到发展,它像70年代整个流行音乐一样,也呈现出了复杂多样的局面。除了前面已提到的歌手、团体以及后面将会提到的迈尔克·杰克逊之外,还?quot;斯莱和斯通一家"的"迷幻索尔";"大地、风和火"继续摩城风格但变得更复杂些的索尔音乐以及英国逐渐兴起的"蓝眼睛索尔"(Blue-Eyed soul)。......世界音乐世界音乐(World music)有时又称民族流行音乐(Ethno pop)。广义的世界音乐可以泛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乐。但是在这里我们所要介绍的世界音乐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美国流行音乐为主体的,同时融合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元素的一种新音乐形式。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流行音乐占据了整个世界。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索尔音乐和其他更多的形式充斥全球的每个角落,对各国流行乐坛带来巨大的冲击。其实,所有的这?quot;美国"形式,实际上都是非洲血统的基因转移,是贩奴时代流传到北美的节拍。当这些节奏稍略加工以后以新的形式回到他们的故乡时,又影响了曾经孕育他们的文化并诞生了令人兴奋的混血品种--世界音乐。80年代世界音乐对西方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有趣的是这种影响却是一种循环关系:非洲的黑人文化作为流行音乐的源泉使其迅速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当这种美国形式的流行音乐回到非洲时又促使了世界音乐的诞生。80年代,当世界音乐的影响逐渐扩大,世界各地(特别是亚非地区)的音乐家便通过各种先进手段充分体现了更加前卫的当代意识,从而又返回来促进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世界音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种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甚至传统音乐相结晶的混合体。一、雷盖音乐1、概述雷盖音乐(Reggae,港台地区又译"雷鬼音乐"),60年代中期起源于牙买加,速度中等,强调反拍的重音是它的明显特征。......2、鲍勃·马利(Bob Marley,1945-1981)3、其他雷盖乐队70年代后期,当雷盖音乐在欧美找到了广阔的市场后,众多音乐家开始纷纷效仿。其中以英国的"UB40"乐队和"警?quot;乐队最为知名。......二、拉丁音乐本节所谓的拉丁音乐(Latin music)指的是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的格兰德河到最南端的合恩角之间的拉丁美洲地区的流行音乐。拉丁美洲是一个多民族的组合,因此拉丁音乐是以多种音乐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多元化的混合型音乐。无论是欧洲的白人音乐、非洲的黑人音乐还是美洲的印第安音乐,甚至是东方的亚洲音乐,都对拉丁音乐作出过不同的贡献。它们经过长期的沉淀,在以欧洲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同时又大量的吸取了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的各种因素,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姿多彩的、充满活力的、充满动感的拉丁文化。那么,在拉丁美洲的众喙�抑校�园臀骱凸虐臀�椎睦�∫衾郑��亲咴谑澜缌餍幸衾值那傲小?1、 拉丁音乐的来源及发展(1)印第安文化(2)欧洲(伊比利亚)文化(3)非洲黑人文化2、 拉丁节奏从拉丁音乐的来源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拉丁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流行音乐。它的节奏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弱规律,而是作为一种音乐的灵魂使其上升到主导地位。因此,在了解拉丁音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节奏。下面着重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节奏及风格。(1) 桑巴(Samba)(2)伦巴(Rumba;Ruhmba)(3)曼波(Mambo)(4)萨尔萨(Salsa)(5)恰恰 (Cha Cha)(6)探戈(Tango)以上介绍的六种风格,加上在爵士乐中介绍过的波萨诺瓦,作为拉丁音乐的代表,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一股拉丁狂潮,但是除了这七种大众性的类别之外,还有以下几种风格也都是极具个性的拉丁音乐,如波莱罗(Bolero)、瓜拉喳(Guaracha)、哈巴涅拉、崧(Son)、瓜希拉(Guajira)、坦桑(Danzon)等。这几种风格都来自于古巴,再加上前面的曼波、伦巴,因此古巴具有"拉丁节奏的宝库"之称。下面提供几种拉丁风格的乐队模式以供参考(例44)。3、桑塔纳(Santana)在60、70年代,有一位音乐家对拉丁音乐的传播及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就是卡罗斯·桑塔纳(Carlos Santana)。......三、新时代音乐1、概 述80年代,当流行音乐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局面时:爵士乐各种流派重返舞台;摇滚乐各种风格丰富多采;索尔音乐更是冲破了各条防线不断扩散。这时出现了一种安静、温和的情绪音乐--新时代(New Age,又译"新世纪")音乐。......2、"英格玛"(Enigma)"英格玛"(又译"谜"),一种通过西方流行音乐节奏表现出来的美国式圣歌。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遥远而神秘的非洲部落,和神圣而庄严的宗教回声。很多人只是听到了神秘的声音,却极少了解"英格玛"背后的故事。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形式呢?......3、其他新时代音乐......恩雅(Enya)喜多郎(Kitaro)雅尼(Yani)其它流行音乐一、舞曲浪潮1、 迪斯科舞曲(disco)2、耗斯舞曲(House)3、流行舞曲(Dance Pop)二、说唱乐和嬉蹦乐1、说唱乐(Rap)说唱乐一词(有时又译"雷普"或"莱普"),原意为黑人俚语中相当于说话(talking)或交谈(chatting)的意思。作为一种流行音乐形式,它起源于70年代末纽约的贫困黑人住宅区,主要特点是以机械的节奏声为背景,快速地念诵一连串押韵的词句......2、 嬉蹦乐(Hip-Hop)嬉蹦乐,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于美国纽约的一种街头文化,它涵盖了说唱乐、DJ的"刮擦"(Scratching)、"霹雳舞"(Break Dance)等各种活跃于街头的文化形式。......三、流行音乐明星这一节我们要介绍的这些歌手及乐队都是当今流行乐坛亨有盛名的国际大腕,每位歌手放在哪一章节都不尽合适。如埃里克·克莱普顿的布鲁斯血统,又在流行音乐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埃尔顿·约翰的多元风格,"U2"的"新浪潮"、电子味以及各种元素的融合;迈克尔·杰克逊、玛丽亚·凯丽、惠特尼·休斯顿的索尔根基在流行音乐中的展现,等等。所有的一切说明的只是一个问题,流行音乐始终在不断地发展并且将源源不断。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迈克尔·波顿(Michael Bolton)"U2" 乐队芭芭拉·史翠珊(Babra Streisand)惠特尼·休斯顿(Whitney Houston)麦当娜(Madonna)席琳·迪翁(Celine Dion)玛丽亚·凯丽(Mariah Carey)----------古典音乐--------:一. 早期 (1000-1600)二. 巴洛克时期(1600-1750)维瓦尔弟 (1678-1757) Italy亨德尔 (1685-1759) Germany/England巴赫 (1685-1750) Germany三. 古典时期 (1750-1830)巴赫 (1714-1788) Germany海顿 (1732-1809) Austria莫扎特 (1756-1791) Austria贝多芬 (1770-1827) Austria罗西尼 (1792-1868) Italy舒伯特 (1797-1828) Austria四. 早/中期浪漫派 (1830-1850)格林卡 (1804-1857) Russia柏辽兹 (1803-1869) France门德尔松 (1809-1847) Germany肖邦 (1810-1849) Polish舒曼 (1810-1856) Germany李斯特 (1811-1886) Hungary奥芬巴赫 (1819-1880) Germany/France五. 后期浪漫派 (1850-1930)威尔弟 (1813-1901) Italy斯美塔那 (1824-1884) Czech Republic小约翰.施特劳斯 (1825-1899) Austria勃拉姆斯 (1833-1897) Germany鲍罗丁 (1833-1887) Russia穆索尔斯基 (1839-1881) Russia里姆斯基-柯萨可夫 (1844-1908) Russia柴可夫斯基 (1840-1893) Russia格里格 (1843-1907) Norway埃尔加 (1857-1934) England普契尼 (1858-1924) Italy马勒 (1860-1911) Germany德彪西 (1862-1918) France理查施特劳斯 (1864-1949) Germany西贝柳斯 (1865-1957) Finland拉赫马尼诺夫 (1873-1943) Russia拉威尔 (1875-1937) France斯特拉文斯基 (1882-1971) Russia/France普罗柯菲耶夫 (1891-1953) Russia格什温 (1897-1937) USA柯普兰 (1900-1990) USA肖斯塔柯维奇 (1906-1975) Russia斯托克豪森 (1928) Germany

对摇滚乐的欣赏论文

How Rock Music Affects TeensFrom LoveToKnow MusicConcerned parents want to know how rock music affects teens. Is it really as bad as the press makes it out to be? Are children who grow up listening to Marilyn Manson rock music more likely to become murderers, rapists, and other violent criminals? Is it when rock music is combined with violent video games that we get such tragedies as those of Columbine High School? Certainly, this is as pressing a social issue as ever and is well worth our time, thoughts, and active conversation. How Rock Music Affects Teens From the youth's point of view, rock music (or any form of music for that matter, particularly rap music) is simply a means of entertainment, just like watching television or playing video games. At the same time, they would say that certain artists "speak" to them and their teenage angst. I'm sure you can remember that your high school days were joyous, albeit troubling times. There are raging hormones, competing cliques, and all sorts of school politics. Some children strive for academic success, but most feel one of two ways: either they obsess over gaining popularity or they try to "fit in" by taking on the anti-establishment sentiments of some of their peers. Where does rock music fit into this picture? It's all about expression. Love songs can talk about a summer romance, but so can certain rock songs. At the same time, rock music can also speak about a lot of other topics, some not so pleasant. Music is at the core of youth culture,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Individuals who enjoy a particular genre of music gravitate toward one another. Different Kinds of Rock Music Before we dive into a discussion of the effects of rock music on our children,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re are several sub-genres. They may not be mutually exclusive, per se, but they each hav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that must be noted with any discussion of its pervasiveness, influence, and expression. British rock refers to such bands as The Beatles and the Rolling Stones. This type of music was popular years ago, but during that time, parents were just as disapproving. The Rolling Stones -- Mick Jagger in particular -- were overtly sexual with some of their dance moves. Looking back today, most parents would agree that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listening to the Stones. Where it starts to get a little more rebellious is when you step into the realm of classic rock. This sub-genre of rock music -- which is loud and powerful -- would include bands like AC/DC. Taking it further, you get into heavy metal, with bands like Metallica. The clothing here can drastically affect the fashion sense of teens. Punk rock is sometimes considered a little anti-establishment. A sub-genre of punk would be "emo", or "emotional rock", epitomized by groups like Fall Out Boy and My Chemical Romance. Emo artists are much more depressing and overt with their negative emotions. Some have argued that emo music leads to a higher suicide rate, though this has not been substantiated by any scientific studies. This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goth music, though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Similar "underground" feeling rock music would be grunge, which got its start in Seattle, Washington. Grunge artists have a reputation for being into illicit drugs, and this is a heavy concern for parents. After all, impressionable youth are known to emulate their idols. The most well known case is the apparent drug overdose death of Kurt Cobain of Nirvana. Rock Music Intensifies Emotion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ertain types of rock music can intensify emotions. What this means is that youth and teens who are predisposed to negative, violent, or depressive thoughts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these feelings (and act on them). By the same accord, children who are naturally happy and cheerful are less likely to have the negative lyrics in certain songs affect them in any way. To them, it's just entertainment. Speaking from my own experience, I've listened to a lot of songs that have talked about "going to hell", performing violent acts, and having misogynistic attitudes, but I have never acted on them. Where the trouble lies is with children with a hidden or underlying sense of mistrust or anger. Professor Peter Christenson, author of It's Not Only Rock & Roll, said that in one study, he found that "a heavy metal devotee reported that he loved the music because it put him in a 'good mood', by which he meant a mood conducive to smashing mailboxes with bricks... Another said hardcore metal put him in the mood to 'go beat the crap out of someone.'" Based on these reports, it would appear that the rock music caused these thoughts and urges; however, it appears more reasonable that the music acted as a catalyst, igniting an urge -- albeit possibly not well formed at the time -- that was lying dorma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heavy rock music "is more likely to energize listeners than to de-energize or mellow them out." [edit]Controversy with Christian Church Many devoted Christians have concerns over the lyrics found in certain rock songs. Marilyn Manson is perhaps one of the best examples, but he is not alone in his sentiments. For example, Megadeth once sang that they are "the devil's advocate. A salesman, if you will. Come join me in my infernal depths. I've got your soul." In another song, Metallica encourages listeners to "do just as I say... jump in the fire." Even the hugely popular Bon Jovi has lyrics with devilish undertones: "When I was just a boy, the Devil took my hand. Took me from my home. He made me a man. I'm going down, down, down, down, down... on the homebound train." In an interview with Smash Hits magazine, Bon Jovi said that he'd "kill my mother for rock and roll. I would sell my soul." Lyrics like these are disconcerting for parents and have raised a ruckus among the Christian right. In the End... Does rock music affect teens? Of course it does, just as any other form of popular entertainment can affect the general public. It is up to the parents and guardians, though, to educate our children and youth, reminding them that music is still "just music." Only then can we ensure that they will grow up to be model citizens.

一篇音乐欣赏的论文,1500字左右!给你

我,一个天生就喜爱音乐的女孩,对音乐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和执著。 不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音乐,我都喜欢。古典的音乐,其实都很经典,听完让人回味无穷;而现代流行乐,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青春的活力,所以,它很吸引年轻人。 没事儿的时候,我就放一些优美的曲子,然后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做,就听音乐,这也挺好的。不过呢,在我疲惫的时候,大多都是听古典的音乐,因为那样能让我更加放松;在我高兴的时候,当然就听流行一点的了。在流行乐当中,我最钟爱摇滚乐,没办法,谁叫我也属于有点带野性的人呢?我就喜欢这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感觉,就当是爱同类吧,呵呵! 我还喜欢用音乐来表达我的情绪。 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我都会鬼使神差似的走到钢琴前坐下,将手放到琴键上,让那美妙醉人的音乐从我的指间流出。我陶醉在其中,忘掉了所有的忧愁,不知不觉,心情也好多了;当我心情很好的时候,我也会去弹琴,当然,这时候所弹的曲子节奏都很欢快,我要用这欢乐的音乐来表达出我内心的喜悦。爸爸妈妈常常都说,要想知道我的心情,听我弹出的曲调就知道了。的确,我很喜欢用琴声来表达我的情绪,心情不同,弹出的曲子也就不同。难过的时候我弹出的曲子不免带了点忧伤的味道;但在我快乐的时候,弹出的所有曲子都很明快,让人一听就明白我此时是多么的高兴。 我真幸运!我常常在心底对自己说。不是吗?我生在了这个音乐丰富的年代,可以听到自己想听的音乐,可以理解自己爱的音乐,可以随时弹出一两首令自己满意的曲子,生活真是太美好了! 有了音乐真好!为人们创作乐曲的音乐家们,谢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们现在怎么可能听到这些堪称经典的曲子?音乐,也是我们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我不敢想像,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音乐,那该是多么的枯燥无味啊!没有音乐,就没有快乐,世界也就会死气沉沉的,毫无生气,音乐对我们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我的世界就是用一个个音符,一支支乐曲组成的。我喜欢音乐,喜欢沉醉在里面,喜欢去理解它背后的故事,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听自己最爱的乐曲……总之,一切的一切,只要和音乐有关,我都愿意去感受、去理解、去实践。在我的体内,流淌着音乐的血液,我的每一寸肌肤都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拥有一对音乐的翅膀,带我飞到属于我的音乐天堂. 音乐啊音乐,你真让我着迷!

音乐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无论高低贵贱,我们都有欣赏音乐的自由.无论你是高兴或悲伤.当你真正用心去聆听音乐的时候.你就会忘记生活中的种种得失.尽情沉静在美妙的音符之中.音乐是一种心灵的产物.音乐是内心感情的一种宣泄.因此音乐往往会引起共鸣.会勾起你的喜怒哀乐.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就是在他失聪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试想失去听觉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是贝多芬的伟大正是在于他用心去聆听这个世界,聆听自己的命运.所以他才能写出那么震撼的交响曲.贝多芬正向一个音乐精灵,在他身上我们看到音乐的两个属性-灵性和神奇.我是个感情很丰富的男孩子.我认为通常这样的人对音乐的热情会比较高.因为音乐本身是种很感性的东西.出于对音乐的喜爱我选择了音乐欣赏课.这对我来说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有了种突破.也纠正我对音乐的一些狭隘的理解.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通俗流行音乐充满了吸引力和号召力.这是因为符合了年轻人的口味.但盲目追求流行的同时我们也丢失了一些东西.流行中的确有很多好的东西.但也有很快餐的音乐.现在终于知道老鼠爱大米有多可笑了.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和静下心来聆听高雅艺术还是在音乐欣赏课.那么的震撼.感觉心灵受到洗礼.忘不了美妙的钢琴曲的声音. 我真的喜欢钢琴的声音.同时我也觉得自己的欣赏水平的提高.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我们更了解了许多的音乐家.其中有天才莫扎特.和音乐之父贝多芬.上面提过.不过他是让人感受最深,心灵震撼最大的一个人.我觉得他太伟大了.贝多芬的一生是充满了艰辛与痛苦,但他同样是幸福与永恒的.因为有音乐伴随他的一生.更影响他的后代. 当然我是无法用音乐评论家的角度去分析他的音乐,我只能用心去感受,试图能与贝多芬音乐的灵魂接触,对于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来说,音乐是生命,贝多芬同样如此,音乐是让人欣赏的,但贝多芬耳失聪后,仍对音乐那种至死不悔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仍不断的创作,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音乐篇章。此时此刻,音乐是有灵魂的,它飘忽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人们热爱音乐,更爱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那份感情。音乐的力量是伟大的,它甚至能拯救人的生命。当然伟大的音乐只能由伟大的音乐家来创造,或许这话过于绝对了,但有一点,音乐是值得我们去付出的,也只有我们去付出了,才会让更多的人来了解音乐,才会让音乐家的生命永恒,让音乐的天使留在我们的身边。每个音乐人都希望有贝多芬那样的成绩,但音乐又是自私的,而是在于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贝多芬的创作过程也是令人惊讶的,他善于捕捉每个音乐细胞。我想音乐与贝多芬已经合为一体了。贝多芬是音乐,音乐亦是贝多芬。音乐的升华就是生命,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去拨弄那把无玄琴时,才发觉音乐就在我们身上。其实音乐无所不在.关键我们缺乏发现的眼光.就是因为音乐的灵性和神奇吧.所以不是没个人都能成为音乐家.我看过西区故事,了解了黑人音乐.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西方古典音乐的熏陶,或者曾经喜爱过已广泛采用西方音乐体系的所谓中国民歌。我们接受那些起源于白人传统的美国流行音乐来一般不成问题。但摇滚乐的基础有一大半来自黑人音乐,其旋律特点,节奏方式,乃至音调高低等都与西方古典音乐有所不同。黑人乐手十分注重Showmanship。这个词可以译为职业道德。比如,早期的黑人民歌手即使再穷,上台也要穿西装,因为他觉得这是职业歌手起码的装束。后来的黑人摇滚乐手在表演时一个比一个疯,演出服一个赛一个地夸张。这个词还可以译为表演技巧。表现在音乐上,就是对即兴演奏的重视。其实早期的西方古典音乐很重视即兴演奏,据说莫扎特就是一个天才的即兴演奏大师。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西方人把这个美好传统给丢掉了。早期美国黑人乐手的唯一舞台就是酒吧。在那种嘈杂的环境下,面对喝得醉醺醺的听众们,没有什么比一大段出色的即兴演奏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的了。美国摇滚乐吸收了黑人音乐这一特长,极为重视器乐独奏,在主副歌之间总要来上一大段Solo,极为出彩。这在中国流行音乐中是少见的,这和中国乐手缺乏演出机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人可以说是后来风靡美国的所谓“另类文化”的开山鼻祖。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就是扩展了人们的视野,鼓励人类第一次越过贫富、阶级和肤色这些表面的差异,挑战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许多基本价值观念。不管这种挑战是否有意义,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美国的文化艺术(尤其是摇滚乐)的发展受了他们很大的影响。其中一个最显著的后果就是:人们比过去更能容忍另类的思想和艺术了,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鼓励个性发展,崇尚标新立意。没有这种态度,没法想象美国摇滚乐在这四十多年里会出现那么多独特的歌手,那么多富有个性的作品,那么多不同的流派。虽然我们聆听好音乐的时间不多.但我真的感觉到了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一切.不敢想象没有音乐世界是什么样子.虽然没有每次都去,可是我去的每次都用心听了.感谢老师,感谢音乐欣赏课。我知道以后的时光中能有这样的时间听音乐的时候不多.可是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她将永远伴我向前迈进。我想让音乐支撑起所有的价值和尊严,因为音乐让我多了一份睿智,让世界多了几缕温馨……

摇滚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摇滚乐说白了,就是加强了的三和弦+强烈的节奏+伤口的旋律。这也就是摇滚乐的特点了。摇滚乐从19世纪中期发展形成,早期有诸多摇滚作品是一些英国乐手创作的,披头士,滚石等一些伟大乐队的作品可以说大大地推动了现代摇滚乐的发展,摇滚乐的发展早已多元化,丰富化。在西方国家有大批的摇滚乐迷,但就国内大陆来家,摇滚还不能被大众所接受~ 最后,祝摇滚乐的发展越来越好~

摇滚(Rock and Roll)是一种音乐类型,起源於1940年代末期的美国,195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迅速风靡全球。摇滚乐以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表达情感,受到了全世界年轻人的喜爱。摇滚乐并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形成一股热潮。摇滚乐在1950年代出现於美国,然而其音乐中的元素则可以追溯到早在1920年代的蓝调音乐。早期摇滚乐融合了蓝调音乐、布基乐以及爵士乐,并受到美国传统民谣音乐、教会福音乐以及乡村音乐的薰陶。再向上追溯,甚至早在十九世纪的纽约的五分区,便可以找到融合非洲音乐以及爱尔兰音乐的摇滚乐雏形。「Rocking 摇滚」一词最初是被唱圣诗 (gospel)的美国南部歌手使用。(并非传统圣诗,而是黑人那种带有背面节拍『backbeat』的R&B,是摇滚的前身之一),意指一种使人精神上升上天堂的音乐。可是到了40年代,这一词是用作双关语,字面上定义为一种舞蹈,里面却隐含著性爱的意义;例如 Roy Brown(蓝调歌手)当时的歌是叫「Good Rocking Tonight」。这种歌因当时一般被贬为叫做「种族音乐 race music」(音乐界对R&B的代称)而很少被音乐界的主流——白种人所听到。1951年,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市里有个叫 Alan Freed的DJ,开始为他的白人听众播出这种音乐,而就是Freed被誉为第一个为这种震撼的R&B音乐奠定「Rock and roll, 摇滚乐」这个称号。对於何张唱片称得上是第一张摇滚乐唱片仍然存有许多争议。无论事实如何开始,摇滚乐被确信出现在美国种族冲突时期。当时,美国的黑人正不断抵抗学校与公共设施的各种种族隔离政策。所谓的「隔离,但力求平等」的教条在1954年被联邦最高法院名义上的推翻。这时,一种新的、混合白人与黑人音乐元素的音乐形式呼之欲出,它应当能煽动强烈的情绪,无论人种,无论类别。Rock and roll这一词语可能产生於1950年8月18日Louis Jordan以及他的Tympany Five在纽约对Tamburitza Boogie(一种用坦姆布里扎琴伴奏的黑人摇摆舞)这种歌舞形式的翻译。然而,早在1922年,Trixie Smith就已经创作了一首标题为《My Baby Rocks with One Steady Roll》的歌曲。在1952年3月21日Alan Freed(後又被人们称为Moondog)在克利夫兰组织了第一场摇滚音乐会,名为The Moondog Coronation Ball。当天混合了各色人种的观众和表演者,音乐会在接近骚乱的最後一曲中结束——数以千计的场外乐迷正试图闯入场内。很快的,文化产业开始意识到,黑人音乐在白人中有著超越了R&B形式、社会偏见与种族隔离等限制的市场,并且对资本主义没有任何危害。摇滚乐在美国一夜成功的风潮很快穿越了大洋,1964年伴随著「英国入侵」(英国摇滚乐手在美洲大肆流行)而达到最高潮。在60年代末,摇滚乐之风已经传遍了世界各处。比如在澳洲,Johnny O'Keefe成为了也许是此国第一个现代摇滚巨星,并翻开了澳洲摇滚漫长历史的第一页。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音乐是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以及享受生活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很重要。在这一过程中会了解到很多的 知识。本文关键词:音乐 文化产业 民族音乐一. 对中国古典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认识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二,传统音乐的回归与加强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有我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先生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从民歌进课堂看加强大学生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譬如,流传在延安地区的民歌《东方红》,这是一首传遍全国的民歌。然而人们对这首民歌的了解仅限于口头的传唱之中,殊不知,其内涵深远,意义深刻。如今同学们在课堂上对这首民歌传承中出现的文化内涵的变迁的了解,不仅反映出了采风的重要性,更体味到了歌曲中的文化意义。三. 音乐陪伴人成长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黄河大合唱》,中国人民内心的坚决,顽强的意志,作曲人满怀的崇高,神圣,庄严都融进那雄壮的旋律之中,让人听了热血沸腾,充满希望,让听者蓦地升起对崇高的一团敬畏与仰望。又如在欣赏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梁祝二人真挚的情感,音乐主要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 ”、“化蝶”为情节展开,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互应的音乐形式让人印象深刻,欣赏者可以从中清楚的体味主人公的情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四素质教育与音乐课程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审美音乐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于是,我国的各个大学正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大学课程里,艺术不再只是艺术系学生的学习内容,也纳入了普系的教程,艺术成为公共必修课程。当代大学教育中强调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关注正是人类感情的关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参考文献: [1 ]张萌.植根本土跻身世界[J].人民音乐,2007(3). [2]杨加猛.中国在线音乐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分析[J].特区经济,2008(4).本文关键词:音乐 文化产业 民族音乐

我爱摇滚~ 重复写800次左右就有3000字了

  • 索引序列
  • 摇滚乐论文的引用文献
  • 摇滚论文引用文献有哪些
  • 摇滚乐的发展史论文文献
  • 对摇滚乐的欣赏论文
  • 摇滚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