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关于草编的毕业论文

关于草编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草编的毕业论文

民间美术论文提纲

中国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等美术形式而存在的,具有原发性的,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美术形式。千百年来形成的将艺术强分尊卑,将民间美术视为粗俗简陋东西的观念使民间艺术的活力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民族美术成果不能保留下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民间美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抛弃。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在今天所能看到的民间剪纸和刺绣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陶器上的,带有巫术色彩的图腾符号。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发现锋利、匀称、光洁的工具用起来特别的方便顺手,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古代先民在实用的造物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比如说,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发明了钻孔技术,他们用贝壳和兽骨制作的项链是装饰自己,吸引异性的最好工具,再比如说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色彩,更追求视觉上的对称感与韵律感。石器、项链、陶器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它以其稚拙、俭朴的形式为后来各类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二、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1、言传身教。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言传身教”是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民间美术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一样也没有脱离这一传统。“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

口头语言不需雕饰,自然随性,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交流技艺。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是对民间美术技艺规律的高度概括,如惠山泥人的`创作口诀,关于泥人造型要“先开相、后装花,描金带彩在后头”;用笔要领“直线要直、曲线要曲”施彩讲究“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自得净。”民间皮影口诀:“若要娃娃恶,鼻子挨眼窝”、“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等等。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多的多。在很多民艺传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或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2、文字、图谱记载。

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民间美术也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播的方式,大大扩展了其传播的范围。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手工艺的理论专着和民间创作者所作的艺谱,前者带有官方修饰的痕迹,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明代《天工开物》等等。

而艺谱以物相传的民间美术,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传播的,如画谱、剪花样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体的创作总结,有的是名艺人亲手绘制的,有的则是借鉴其它艺术形式而从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来的。②童虽其来源不一,但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积月累而逐渐积淀、完善和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传播。有利于民间艺人的交流。

3、民艺品传播。

民艺品传播和图谱传播一样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的传播。但是它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的传播,而是通过这些艺术品的购买者而将民间美术的技艺带到四面八方。这种参与商品交换,又不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传播方式,使民间美术的传播方式更加广泛,其社会功能也随之增强了。

三、民间美术发展的方向

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榷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民间美术作为具有原发性与地域性的美术形态,是我国本民族艺术的最佳代言人。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艺术界与文化界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艺与工业社会的对立,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作更深入的研究,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之间的互补点。工业文明带来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与简单复制,而这种简单枯燥的文化形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产品形式,它同时应该代表一种带有审美色彩的人文精神。民间美术以其丰富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而成为工业文明的有效补充,工业文明以其时代感与社会性而引导着民间美术的发展。两者的互补使人类文化最终向着一个更加健全、完美的方向延续。

摘 要:陕北面花以其独特的造型,广泛的题材,精美的装饰,浓艳的色彩而著称,它贯穿于当地的民俗活动,反映了陕北人民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及人们在民俗活动中求吉辟邪的心理,揭示了陕北面花造型和题材与生殖崇拜之间的潜在关联及其深层的文化联系.

关 键 词:面花;图腾崇拜;生命繁衍;文化内涵

面花又称“面塑礼馍”,因各地地理位置与民俗的差异而称谓各异.面花是我国农耕时代的产物,是广泛流传于民间,贯穿于岁时节日、风俗礼仪和信仰禁忌中的一种风俗礼馍,主要流行在以面食为主的北方地区,遍布山东、河北、山西以及陕西诸地,尤其在黄河流域最为盛行.陕西境内面花的制作主要集中在陕西关中和陕北,陕北面花主要集中在洛川、延安、富县和神木府谷等地,[1]这里的面花在造型方面更加夸张,装饰精美、色彩浓艳,并含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表达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生命的礼赞.

1陕北面花艺术中蕴含的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变化无常的自然气候和自然环境又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人们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并借助想象创造出虚幻的世界,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某种人类战胜自然灾害求取人类生存的力量,“万物有灵”观念就是原始先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认识的成果,于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图腾崇拜的民间信仰由此产生并得以长久流传.面花艺术是由古代图腾崇拜演化的产物,在陕北,面花以它广泛的应用范围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它是伴随着当地百姓自我精神理想的追求而展开,主要表现在人们对神生物和神灵的崇拜上.

陕北面花主要题材是人们赋予生命寓意和象征的动植物.例如,鱼、鼠、虎、兔、牡丹、葫芦、石榴等,这些题材广泛地运用在民间的面花、年画、刺绣、剪纸上,这些动植物为什么能够成为人们心中的神动植物或图腾对象呢?原来这些动植物题材有独特的双关寓意和象征意义,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心里崇拜和慰藉感.例如,人之初生,陕北风俗外婆和舅家要送满月花馍,最为讲究的虎馍和兔馍,虎馍呈圆形,顶部捏塑虎头,馍身装饰简洁精美,虎的形象威风乃万兽之王,被认为是力量和威猛的象征,以虎为保护神,祈求神力保护,愿男孩子虎气生生,健康平安的愿望就展现出来.兔馍造型灵巧生动可爱,用以表现女孩柔美与灵气,兔馍成为祝愿女孩子善良乖巧的必备礼馍.人们捏塑老鼠、兔子表示多子多福,用龙凤花馍象征荣华富贵,捏塑鱼莲表示阴阳相合,这些看似平常的生物,却被赋予新的寓意,成为人们心中的神生物而加以崇拜.

插花面花主要是在主体造型上辅以更多小装饰,用牙签或竹枝将其连接插接在主体上,陕北的插花“花供”是每年正月十五庙会搭建“灯棚”供奉信仰神灵必不可少供品.供奉的神灵之一就是送子娘娘,“灯棚”里怀抱婴儿的送子娘娘塑像前摆有数排色彩绚丽、制作精美的面花,久婚不育的媳妇或盼孙心切的婆婆就会到“灯棚”敬神请愿,待来年生下孩子,还要做几对插花“花供”前去谢神,面花成为人与神灵交流的礼品,这些习俗中的神灵信仰也延续至今.

2陕北面花艺术中求吉辟邪的心里诉求

面花作为民间美术的一种,不仅是人们逢年过节、敬神祭祖、婚嫁祝寿、走亲访友隆重的礼品,更多是通过面花传递着人们对幸福、理想、信仰和对美好愿望的追求,主要表现在人们赋予面花祈子延寿、驱邪避灾的主题内涵.

生存与长寿是人类的基本愿望,祈子延寿的心愿便通过民俗活动展现出来.陕北面花中“曲连”是一个印有花纹的大环形饼,这种面花礼馍外圆中空形如项圈,人之初生,亲朋好友前来祝贺时将绑有红绳的“曲连”挂在孩子身上,祈求把孩子锁起,无病无灾健康平安成长.老人年至花甲,祝寿时面塑寿桃也是不可替代的礼俗佳品.

人类早期由于周围的环境与他们的生存密切相关,希望能征服大自然,渴望生存的平安,于是人们便把驱邪避灾的美好祈愿在节令习俗中用面花表现出来.清明节陕北流传家家户户蒸“罐”,全家食用的“人口罐”则要求家中有几口人就要蒸几个.“罐”是一个很大圆形馒头,内放鸡蛋,上塑有书本文具、或麦屯粮仓,也有塑针线箩筐还有塑燕子孵卵的,食用对象不同“罐”上雕塑面花也不同,但都折射出人们祈愿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家族人丁兴旺的愿望.端午节正是夏至天气,气候炎热干燥、蛇虫繁殖、瘟疫流行,陕北风俗端午全家同吃“烙鱼”,这些面花,造型灵巧生动,人们把先蒸后烘干的“烙鱼”用五色线穿起,像项链一样挂在胸前,表现出驱邪避灾、人丁兴旺的主题内涵.

3陕北面花艺术中生命繁衍的阴阳生息观

人类要生存,要繁衍,生殖和生命成为民间美术创造的一个永恒的“母题”.陕北面花无论从题材上、还是从造型都坦诚的反映陕北民间劳动者对生殖生命的真挚向往与渴求.

面花题材上,陕北人民赋予自然界中许多动植物生命的寓意,并围绕“生命繁衍”这个主题,将面花内涵加以升华.例如,鱼戏莲、老鼠吃葡萄、鱼钻莲、蛇盘兔、葫芦生子、凤穿牡丹等面花,巧手农妇用面捏出的鱼、莲、老鼠、南瓜、葫芦、葡萄等形态,并非被其外形所吸引,而是其多子的功能属性,这一系列高扬生殖与生命意识的生物,流露出其对生命与自然的深深的眷恋.

陕北婚俗里经典之作“混沌礼馍”,长两尺有余,上塑有龙有凤,或鱼戏莲,“鱼钻莲”、“凤穿牡丹”.“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开始指代情偶了”,也因此在面花中被广泛加以比附和引用,一方面是因为鱼多子;另一方面是源于鱼的外形具有男阴的外部特征,莲又是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根茎可以蔓延再生,莲房又是蕴含生命的地方,把莲花比作女性就显而易见了,而婚俗中面花上“鱼戏莲”“鱼钻莲”则指阴阳相交,男女相合的生殖祈盼.

面花在造型上,阴阳相合的繁衍意识体现得更为明确,婚俗中的混沌礼馍底盘长两尺有余,底盘浑圆,两头慢慢变细形似鱼尾向中间卷成两个圆形,酷似如意,头部工艺精湛,多为连体双鱼,或双兔双虎,尾部却浑然一体.原来这种造型表示阴阳和合,化身万物,在混沌底盘上捏塑“鱼戏莲”、“龙与凤”这些造型进一步表现男女调情相合的隐喻.

“罐”是清明节陕北人民为祭奠亡灵,缅怀先祖蒸的花馍,有祭祀的“掰子罐”,和全家人用来食用的“人口罐”,“掰子罐”又称“百子罐”,是一圆形大馍和馍上小鸟组成,祭祀时将一部分掰子罐掰成块放入水中,泼洒坟前,其余带回家分食,“掰子罐”是人们将繁衍后代的希望寄托先祖,意为掰开就生贵子,或生百子,祈愿子孙兴旺.“人口罐”则是在圆形大馍里藏一个鸡蛋,花馍以每个人当时所用器物为主表达寓意,捏塑老鸡孵小鸡或燕子孵卵造型的人口罐,则是祈求子孙繁衍,罐馍内藏鸡蛋,用以象征母体的罐中孕育新的生命,可见生命繁衍的主题在民俗生活中随处可见.

民间美术产生于形形色色的民俗事象中,陕北人民用心血和智慧将自己虔诚的信念和希望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亲手创造的面花形象上,面花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是民俗的产物,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它的生存基础将被削弱,只有对面花这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刻剖析,才能使它健康合理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丰.纸人记: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查手记[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

[2]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3]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4]王宁宇,党荣华.陕西民间美术研究(第一卷)[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可以的,我刚好有。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对于江南风物以及城市格局早已熟谙,因此,本次考察我并未对宁波生出特殊的感慨,但其中的奉化之行却不自觉地触动了某一根文化神经,发散出些许思绪。奉化的招牌便是溪口蒋氏故居,游客都是冲着这个名头去的。我对此虽是仰慕已久,但也心存警惕。名人故居之类的风景,我也见得不少,但鲜有维持原貌并开发良好的,大多丧失其本来面目和历史厚重感,沦为购物广场或是度假场所。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一早就知道这样的景点可能会是怎样的情形,会有怎样的布置,怎样的格局,怎样的待客之道,但当真到了那儿,眼前的景象却依旧让我感到一丝不快和遗憾。蒋氏故居中的许多建筑是原址重建的,里头的摆设也都是赝品,换句话说,就是“假古董”。这种情况,很多地方都存在。谁都很无奈,经历了太多的战火和动乱,老建筑大多无法完整保存,后人不管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重建,到底是对历史的一种追溯,多少是要肯定的。只不过最大的问题是这种追溯往往演变成遗迹的现代诠释版,这样的诠释又或多或少带有迷信和宿命的成分,不伦不类,难免让人啼笑皆非。在蒋氏丰镐房,我们听到导游这样解释建筑布局:房屋布局缺了一角,预示蒋介石日后只能偏安一隅。如此说法,游客自然是付之一笑,不去深究。而我,只能哑然无语,并选择撇开导游,自行游览。用这种视角去解释建筑及其背后的历史,实在乏味得紧,也低俗得紧。这种解释的背后,实际上是历史文化开发的无力。在现今的景点开发中,商业大行其道,其中又以餐饮和购物为最。对于寻常园林和寻常山水,上述刺激消费的方式无疑是最快捷和有效的,但对于一些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名胜而言,我们需要更好的思维和方式。宁波由于地理原因,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山水并不多,即便是奉化溪口的风光,在江南来看,应不入上品。宁波的特色在于其历史文化山水,如天一阁和蒋氏故居。这样的山水只有置于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才能释放出光芒,因此,经营这样的山水不同于经营自然山水。经营历史文化山水,首先在于对历史的正确解读,其次在于意境的营造和文化的传递。蒋氏故居确实是个有历史的地方。妙高台是当年蒋介石下野后的决策所在地,可以说是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而小洋房等地亦有其特殊意义。如此丰富的历史背景岂是简简单单几幅照片和“假古董”的陈列能够完全表达的?说实在,整个蒋氏故居唯一给我留下印象的,不是什么丰镐房,也不是什么小洋楼,而是挂在墙上的蒋经国当年惜别溪口老家时写的一段文字,感人之深,读之欲泪。我想,人们来到这里,是希望了解那段历史的真相。如果能将那段历史的脉络在这个特殊的相对真实的环境中尽可能地梳理清楚,并正确解释给游客,那将取得不同凡响的效果,而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一陈不变的摆设和风水先生式的满口胡诌。天一阁的历史文化意蕴就更浓了。余秋雨先生在《风雨天一阁》一文中曾细细描摹,我这里就不赘述了。但目前我们看到的天一阁似乎并不以藏书楼的本来面目示人,而变成了园林和所谓的“麻将博物馆”等不相干的事务,不免让人感到莫名的滑稽。现在我们看到,人们依然以经营寻常园林和寻常山水的方式经营着以天一阁和蒋氏故居为代表的一大批历史文化遗迹,不能不说是莫大的遗憾。让遗留的古迹为逝去的历史作正确的注解,让正确的注解告诉现在的人们真实的历史,是历史文化山水保护与开发的重要使命。

从两个层面谈谈拓宽盲人就业新路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准有较大幅度的明显提高(一般认为人均年收入应达到三千美元)。这对占全国人口将近二十分之一的广大残疾群众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面对这一宏伟的目标、面对这条艰难但前程似锦的道路,广大残疾群众应该怎么办?是消极面对、无所事事,还是振作精神、发奋图强?我以为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加快跟进的步伐,不拖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 我国有八百七十七万盲人同胞,其中绝大多数身居广大的农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和盲人按摩事业的长足发展,盲人按摩已成为城镇盲人就业的主要渠道,各地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盲人医疗按摩工作者和盲人保健按摩人员。到目前为止,从事医疗服务的盲人按摩医生已达两万多人;从事保健按摩服务的盲人也已达到四万多人。“十五计划”之后,这两类盲人按摩工作人员的总数将有望超过十万人。从事医疗或保健按摩工作,的确是盲人就业的最佳渠道之一。 近年来,绝大多数从业于推拿医疗和保健按摩服务的盲人,他们的经济状况和生活质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令其他类别的残疾群体刮目相看。据不完全统计,一个盲人按摩工作者月收入达到千元左右是司空见惯的事;技术好的、或在大城市和广东、深圳一带从事按摩、推拿服务的盲人按摩医生,月薪在两千五或三千元以上的也比比皆是。这些盲人佼佼者已经率先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活和收入标准。 尽管盲人按摩工作给盲人就业带来了亮丽的一面,但从全国盲人的总数来看,它毕竟是盲人中为数很少的一小部分。还有相当多的盲人群众、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的盲人,他们仍然在就业方面蒙受巨大的压力、遇到种种的困扰。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各类文化层次、各种身体状况和生活在各个不同地域的盲人的工作热情和就业积极性,怎样才能有效地挖掘各类盲人的特长和潜力,满足广大盲人群众的就业需求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和探讨今后如何因人因地进一步拓宽盲人就业渠道的问题。 首先,我想谈谈盲人就业的第一个层面,即知识技能型就业:继盲人按摩推拿之后,近几年来又有一个极具有发展潜力的就业形式,跨入了盲人知识技能型就业的行列,这就是盲人钢琴调律。事实上,钢琴调律本身作为盲人从事的一种就业形式,已经具有了悠久的历史。拿福建省的福州市来说,早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就有一位名叫刘天川的盲人被当时英国教会办的盲人学校专程送往英国学习钢琴调律和钢琴维修技术。回国后,他又在福州带出了好几位盲人钢琴调律师。李伯林、陈忠良、刘涛等都是刘天川先生带出的高徒。这些盲人钢琴调律师在上世纪中叶和六七十年代在福州的钢琴调律市场都享有盛誉,连那些明眼的调律师在业务和水平上与这些盲人相比也自感不及。 后来,盲人从事的钢琴调律这一就业市场的确有些萎缩,这方面的盲人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少。上世纪末,在北京盲校李任伟老师的积极倡导和组织下,在北京盲校领导和各有关方面的热情支持和协助下,盲人钢琴调律大专班宣告成立。几年来,北京盲校钢琴调律班所培养出来的盲人调律师百分之百就业,对许多用人单位来说甚至是供不应求。部分盲人调律师才刚刚工作几年,就因他们的出色工作和精湛技术,获得了钢琴调律专业的中、高级职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钢琴进入了普通百姓的家庭。我们可以预期,未来的盲人钢琴调律市场必将充满着勃勃的生机。 除以上谈到的两类人们比较熟悉的、可操作性较强的盲人知识技能型就业渠道外,这里再谈三种有成功事例的盲人知识技能型职业。这三种知识技能型职业当然不是大多数盲人所能涉足的,但不妨谈一谈,对盲人增强自信心,了解自身的潜力,会有较大的帮助。 其中一种就是计算机软件开发。这一职业需有较高的个人智商,当然更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在这方面获得成功的较典型盲人有以下几位:上海的朱双六,他最早设计和开发了盲文输入法软件,使盲人可以直接采用盲文点位输入的方法在计算机上进行汉字的输入操作;广东的王永德,一九九七年四月开始接触电脑,十月份便开发出盲用DOS系统数据库,1999年末又成功设计和开发出电脑Windows系统的“永德读屏语音软件”,为广大盲人应用电脑进行数据库操作、编辑文章、收发电邮和上网浏览开辟了无障碍通途;湖南的王志渊,通过计算机钻研,成功地设计和开发出另一种盲用数据库操作系统和一套盲人按摩管理软件;安徽的汪世龙,半路失明后毫不气馁,精心研究汉字电脑输入技术,成功开发出了“方圆归类象形码(龙马汉字输入技术)”,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我们相信,这方面的人才今后还会不断脱颖而出,成为盲人知识技能型就业方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另一种是中、英文翻译。近年来,有不少素质较高的盲人参加了美国海德里盲人学校中国福州分校的免费英语函授学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盲人学员通过英语学习,大大提高了自身的英语文化素质和水平,并且开始在英文翻译方面初露锋芒。他们有的将国外杂志上的科技信息译成中文,在国内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从而获取稿酬。当然,这要成为一种有稳定收入、能够养家糊口的职业还有较大的差距。最近,分校的上海学员陈夏炯却在运用所学的英文知识方面,闯出了一条就业的新路子,的确给人以新的启迪。数月前,陈夏炯从网上了解到上海的一家翻译公司想招聘文字翻译人员,他便大胆地通过E-mail联系应聘。通过几件英文信函的试翻译,用人单位十分满意,当即决定录用陈夏炯为公司的笔译员。陈夏炯每天只需在家中上班,通过网络收取公司发过来的中、英文信函,然后翻译好再通过E-mail发送回公司。这项坐在家中上班的工作,使陈夏炯能够获得每月一千二百元的稳定收入。这是不是也能为具有这种专长和条件的其他盲人朋友,在知识技能型就业方面树立一个较好的榜样呢? 还有一种是办学、办班。这里说的办学、办班,指的是社会力量办学,属于民办教育的范畴。这一知识技能型就业或创业的条件,很大一方面取决于盲人自身所具有的较强专业知识水平和个人创业胆识。我这里举两个海德里盲校福州分校学员在英语专业方面申请办学、办班获得成功的具体实例: 一位是吉林敦化的高路。他是海德里盲人学校中国福州分校最早的一批学员之一。他于一九八九年就开始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为居住地附近的明眼中、小学生进行英语补习教学,当时就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许多教学和组织教学方面的经验,高路最后终于成功地走上了一条正规办学的道路。2000年,他所创办的“春华英语学校”,获得了敦化市教委正式颁发的办学许可证。目前,高路的春华英语学校已开设有十几个班级,英语补习层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在读学生共达七百多人。高路不仅购买了办学校舍,而且还添置了教学过程中所需的一切教学设备。他创业的成功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吗? 另一位在办学、办班方面取得成功的是辽宁盖州的黄希相。他在海德里盲校中国福州分校的学习中也同样具有优良的学业。2001年,黄希相也在当地申请创办了一个为明眼中、小学生服务的英语培训班。这所名为“未来英语培训班”的英语补习机构现有中、小学生英语补习者八十多人。黄希相也因此获得了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以上所述这几类盲人知识技能型的就业渠道,有的已发展得相当不错,有的正在进一步完善和逐步拓展之中。事实上,盲人可从事的知识技能型工作远不只这些。拿写作来说,就有不少盲人具有相当高的写作能力。他们有的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有的在小说撰写方面颇有成就。但盲人是否能将写作变为一种拥有稳定收入的职业,怎样来具体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多进行探索,多研究可行的方案。 另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成功实例,那就是盲人从事电机维修。安徽就有一位这样的盲人,在这方面谱写了自己传奇的经历。这位盲人从小就对摆弄电机感兴趣,经常从他哥哥那儿学习电机维修的知识。有一次,他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将一台坏了的抽水机马达修复而一举成名。后来,这位盲人开了一个电机维修服务部,业务相当红火,而且声名远扬。电机维修名符其实地成了这位盲人所从事的知识技能型的固定职业。从这一实例中,是不是能进一步启发我们: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盲人也一样。看来拓宽盲人就业的思路,可挖掘的潜力还相当不小。 在盲人知识技能型就业这一层面,最后我想再提出两个讨论点: 第一点是:盲人是否能成为法律顾问和心理咨询师?从理论和逻辑上说,这是不成问题的。不少盲人具有天资聪明的特点,而且记忆力十分惊人。如果有条件让这些盲人学习和深造法律或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他们为什么不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呢?我觉得,如果一方面我们的大学能创造条件录取这方面专业选修的盲人,或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能为这些盲人开辟绿色通道,另一方面法律部门和心理咨询机构能更新观念,吸收这些具备资格的特殊人员在这方面从业,就有可能象一些发达国家一样培养出我国自己的盲人法律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工作者。因为做好这两种工作的主要关键在于人的大脑和智商(及人的记忆力、理解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等),不少盲人是具备这方面的天赋的。 第二点是:农村盲人是否能从事食用菌栽培?菇类等食用菌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能防癌、抗癌,是大多数人喜欢的餐桌食品。农村拥有较大的空间,不象城市里住家面积狭小,因此食用菌栽培的场地问题较容易解决。从另一方面来说,食用菌栽培属于一种静态的操作,不象养鸡、养鸭四处乱跑,是动态的,盲人不好控制。因此,农村的盲人若能学会和掌握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又能形成一个畅通的销售渠道,那么食用菌栽培可能会是一种农村盲人脱贫解困的较好渠道。我个人以为,如果这是一条今后可考虑和尝试的路子,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准备:第一,残联应当是这一就业的组织者,必须指定专人对这一项目进行负责,邀请专业人员对盲人进行办班培训并实地示范;第二,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提出一部分资金为盲人购买菌种(或贷款给盲人购买菌种),并组织和指导生产;第三,联系收购和销售市场,为盲人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另需指出的是,在实施从菌种到菇苗栽培的过程中,如果盲人家中能有明眼人协助,那么这一知识技能型就业的可行性和成功率将会更高。 接下来,我想再谈谈拓宽盲人就业渠道的第二个层面,即手工熟练型就业。这种类型的就业对文化程度的要求不是很高,也无须经过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它主要是通过手工劳动,熟能生巧地进行生产操作。因此,它比较适合广大农村地区盲人的就业选择。 以往,大多数人在谈论盲人的就业问题时,常常是针对城市的盲人来谈的,很少涉及占盲人总数较大比例的农村盲人的就业需求。要想从整体上根本改变我国盲人就业率低的状况,要想从全局着眼,让盲人紧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我们的工作侧重点就应放在占全国盲人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村盲人的就业问题上。这部分盲人群体的特点是:人数众多,文化水平较低,参与社会交往的能力较差,喜欢安定、不喜欢四处走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盲人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具有正常的智商,具备对新事物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只要能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这一群体的盲人进行培训,他们实际动手的能力将能得到很大的发挥。鉴于这些特点,我想在手工熟练型盲人就业的这一层面谈谈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首先谈谈编织和物品编制这一盲人就业的可行性问题。盲人动手编织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是得到实践证明的。大家一定听说过盲人织毛衣的事例,有些盲人还会在毛衣上织出不同的色彩。福州的盲人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曾组织生产过竹编产品,如热水瓶壳、竹席、竹筐、竹帘以及挑土用的土箕等。他们不仅能进行成品的编制,而且还能将毛竹这样的原材料破解成竹条、竹片和竹篾等。这些例子都说明盲人是有能力从事某种编织性的工作。 当然,时代已经不同了,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觉得,如果想干,还是能够找到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供求点的。比如,可以编制果篮、鸟笼、鸡鸭笼以及竹席、枕席、椅垫和碗垫等。这些物品今天和今后同样存在着市场的需求。当然,至于从事何种编织或编制项目,是竹编、柳编、藤编还是草编等,应当根据各地的资源和市场供需,因地制宜地来进行考虑。 农村盲人拓展就业门路,重点是讲究实效,不要贪大求洋、不要好高骛远。这里再谈一些更简易的制作项目。先打两个比方:当今现代战争的武器发展已进入了数字化、电子信息化和精确制导化阶段,但最终解决战斗还是要靠两条腿的步兵。现代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高科技的产品比比皆是,但如果您吃饭时塞了牙,还是得靠小小的牙签才能解决问题。 因此,为何不能组织农村的盲人来制作诸如竹筷、牙签和毛衣针等日常生活中必须用到的一些小东西呢? 关于农村盲人手工熟练型就业问题,最后我想再谈一点。很多人喜欢吃豆芽菜,市场上豆芽菜也属于较畅销的蔬菜之一,因为它的营养价值较高、口感又较好。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农村盲人通过培训,来发展生产豆芽的产业呢?比起前面在知识技能型就业中我所谈到的农村盲人可以尝试进行食用菌栽培来说,生产豆芽的操作要简单得多,而且成本也要低得多。盲人只要能够购买到质量好的黄豆和绿豆,经过操作的培训和指导,掌握好豆芽生长的温度和湿度,相信很快就能上手,并且取得较好的收益。我个人认为,生产豆芽对农村、甚至对城市里一些不适合做按摩工作或其他知识技能型工作的盲人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就业选择。它不仅操作技巧容易掌握、生产空间占地不大,而且投入成本低、生产周期短、收益见效快。不值得大家试一试吗? 综上所述,我觉得,对广大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生活较贫困的盲人同胞来说,并非只能坐在家中成天无所事事,任命运和贫困来摆布,而是有机会等着大家去把握,有路子等着大家去开拓。大家应当振作起来,勇敢地挑战生活。同时,大家也应静静地做些思考,对自身的情况和当地的条件做个客观的分析,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最终认准一条属于自己的手工熟练型就业路子,勇敢地去进行尝试。邓小平同志当年视察深圳、发表南巡讲话时就曾教导过我们:要有敢想、敢闯、敢干的精神,不要怕失败、不要怕挫折。这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说的,也是对我们广大残疾同胞说的。 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广大农村盲人手工熟练型就业能否落到实处、能否真正摆脱困难和贫困的关键点在于:加强基层残联的工作和建设,配备热心于残疾人事业、愿意干实事的残疾人工作者,对盲人的就业项目实施具体的组织、培训、市场调查以及做好原材料购进和产品销售的一系列辅助工作。我们相信,任何事情的成功与否都在于人。有热心事业的人,有积极支持的人,有具体组织的人,热情实干的人,何愁事业不成呢?

关于草场环境的毕业论文

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因素与建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和自然资源以及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紧缺,循环经济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笔者在本文中就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因素与建议进行了探讨。

一、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及步骤

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慨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巾提出的。

代写毕业论文是代表一定地域空问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服的城市类型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

具体的说,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巾,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问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一个城市不管多么贫穷或富有,只要能高效利用资源,在系统内部及外部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城市拥有充沛的活力,这个城市就处予健康状态,即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才能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因此,根据现代化进程生态城市可以被分为工业型生态城市、人文型生态城市。

2、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

国内外研究认为,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发展持续的社会一自然一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而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大原则,其实也就是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五大条件:(1)生态保护战略。

就是把整个生态城市建立成为田园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理想城市、健康城市、无污染城市、绿色城市和风景城市的综合体。

(2)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可以包括污染净化处理设备、能源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服务体系、社会基础设施等。

(3)居民的生活标准。

作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希望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完善的资源利用体系、舒适清洁的环境、齐全的区域生态格局、良好的城市生态基础、可恢复的生态系统。

(4)文化历史的保护。

就是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文生态文明体系,把古老的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

(5)将自然融入城市在发展高效增长的城市经济体系巾,优化投入产出的生产系统,布置合理的经济产业格局,发展绿色产业体系,不会因为城市发展而破坏环境。

3、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步骤

在目前的研究领域中,虽然人们都认为生态城市不同于以往“绿色城市”、“健康城市”,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却大多偏重于自然生态系统和整齐划一的城市规划,没有以循环经济模式来估量生态城市的系统,即包含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人文、肖费等各方面的设置。

要建立好一座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其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是,首先减少进入生产和肖费体系的物质消耗量}其次,通过精良的售后服务等手段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间和服务时间;最后,通过工业净化等人为或自然净化的手段来将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

经过循环经济的实施,就可以将工业废料或半成品用于农业,把净化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农业灌溉,把种养的动植物作为工业原料、消费产品,从而将工业、农业、消费连接成为大的循环圈。

二、对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的发展

(1)发展生态农业

耍积极开发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使农业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减少农业的白色污染,还原土地原始状态,形成了生态大农业的良性循环。

(2)发展生态工业

工业发展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则。

代写硕士论文在产业方向上,关、停、并、转一些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对新上的工业项目特别是化工项目,实行集中布点或将其放在非城区的下风方向,避免空气污染物对城市的排放,保持城市使用清洁能源,恒久保持清洁生产,以符合国家的需求。

转载自:://lydxw/dxgllw/455.

浅析机械化和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动物性食品的主要来源,一个工业国家的人均畜产品量是反映国家发达程度和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年来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而没有实现机械化的畜牧业,就如同一辆没有内燃机的车子,怎能跟得上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 1. 畜牧业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1.1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种植业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耕地和市场的约束,效益增长乏力,对农民增收拉动力减弱,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当前十分突出的问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必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对外开放,农副产品市场将会受到冲击,而畜产品生产由于劳动密集度高,目前还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所以大力发展畜牧业,紧跟国际市场,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 1.2市场对畜牧产品的需求表明畜牧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品正在逐步增加,人们对皮革制品和羽绒制品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虽然我国畜牧产品的产量十分巨大,但人均占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丹麦肉类人均占有量为380kg,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为;荷兰的禽蛋人均41kg,我国仅为17kg;新西兰奶类的人均占有量达,我国仅为。在工业中以畜牧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商品的出口量也在逐年上升,例如皮革及其制品、羽绒极其制品等商品。 1.3国家政策支持畜牧业发展,并指明了发展方向。 2001年国务院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目标和措施。在今后的畜牧业发展中,应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高效型畜牧业,走机械化的发展道路,加快我国的畜牧业现代化步伐,以更好地适应入世后国际市场对畜牧产品质量严格要求,提高国际竞争力。 2.机械化对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能发挥重要作用 2.1世界发达国家畜牧机械化水平与发挥的作用。 欧美发达国家的畜牧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的50~60年代,至70年代,畜牧机械化的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发展的主要畜牧机械化设备包括:草原建设机械化、牧草收获机械化、饲料加工机械化和畜禽饲养机械化,其中饲养机械化包括各类畜禽的喂饲、供水、清粪和粪便处理、畜禽舍及其环境控制,畜禽产品采集和初加工等方面的机械化设施。这些机械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畜牧业的收入。在饲草生产方面,人工草场面积占草场面积的比例较大,一般多在10%以上,有的总面积较小的国家,此比例高达60%。在这些高质高产的人工草场上更能发挥机器的效率,饲草青贮保证牲畜全年的食物供给。在饲料加工方面,欧美的饲料加工厂正向大型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方向发展。如美国的饲料工业已居十大工业的第九位,劳动生产率为每人每年6000余吨。在饲养机械化方面,饲养场正在向更大规模和专业化发展,机械化饲养已比较普遍,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以美国为例,从30至70年代,畜禽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表所示。 表 畜禽产品劳动生产率 种类 猪(工时/100kg肉) 肉鸡(工时/100kg肉) 火鸡(工时/100kg肉) 奶牛(工时/100kg牛奶) 牛肉(工时/100kg肉) 1935-1939年畜禽产品劳动生产率 1970-1974年畜禽产品劳动生产率 注:资料来源:美国农业统计年鉴,1975。 2.2畜牧机械化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作用。 我国目前的畜牧业还是以一家一户的中、小型养殖场为主,畜牧机械化可以将农民从养殖业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扩大养殖规模,这样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促使以农民投资为主的家庭养殖上水平,不断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设施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减少单位产品的设施设备费用摊销,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畜牧业将会进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 下面我们以挤奶设备为例说明机械化的好处:机器挤奶是机械化奶牛场的一个主要生产环节,如手工来完成,每头牛挤奶一次需12分钟左右,每人每工时只能挤4~5头奶牛,头均年产奶量在5000公斤左右,每天挤奶三次,其劳动量将占总工作量的40%,且不易保证挤奶的卫生质量,机器挤奶每头牛许5~7分钟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如在设计良好的挤奶车间进行,每工时可挤70~80头奶牛,同时还可以保证奶品的卫生质量和奶牛的健康,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奶牛产量。拿单筒式挤奶机说,每台售价2600元,按10头成乳牛计,仅分摊购置费260元。在费用开支方面,每台挤奶机每天三次挤奶耗电共计度,电费支出元。零配件全年开支50元。由于节省人工开支及奶的质量提高,头均增收不下200元,每头牛年增加产奶量以150公斤计,可增加收入225元左右,两项合计增加收入425元。扣除机器折旧费33元及直接费用(电费27元、零配件5元) 后,每头牛年可增加净收入36元。 2.3大力发展畜牧业产品加工设备,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我国的肉类产量居世界第一,但肉类加工业的产值不到630亿元,仅占食品工业产值的,禽蛋的加工量仅为总产量的1%左右,产值不足10亿元。现代化畜牧业产品加工企业是连接生产和市场的桥梁,千家万户的农民家庭养殖必须依托龙头加工企业,才能更好地进入市场。同时,通过加工还可以有效地促进畜产品的增值,如:出栏禽畜在产区就地屠宰,不仅可以减少饲料消耗,而且可避免因长途运输引起的死亡和掉膘,减少经济损失。生猪的初加工可增值30%~50%,精加工可增值1倍以上;鸡肉的熟食加工产品较生肉分割产品可增值3~5倍或更高。为此,要按照现代化和国际化标准,引进、开发、研制、推广畜牧产后加工设备,为形成养殖、加工、销售环节利益共享的产业化链条打下基础,促进畜牧业生产环节向更加广泛的领域发展,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3.结束语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畜牧机械化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我市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为老直辖市畜牧养殖发展的比较早,技术上也走在全国的前列,笼养鸡、猪小区化养殖、奶牛的工厂化养殖都在全国闻名,畜牧业多年的发展也培养出大量技术人才,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为我市快速发展畜牧机械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更应该把握这一有利形势积极推动畜牧机械化的发展。

建立“名、优、特”烟叶产区 提高烟叶品质和可用性 所在院校: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烟草分校 所学专业:农业技术推广2002级烟草种植专业 指导教师:徐江明 学生姓名:赵英佑 学号:029370017 论文完成时间:2003年9月6日 关键词 烟叶;产区;品质;可用性 我国种烟历史悠久,长期的市场选择、烟草种性变异和栽培条件的演变,形成了晒烟、晾烟、烤烟等多种类型。广东南雄晒红烟,湖北黄岗晒黄烟,吉林蛟河晒烟,甘肃、新疆莫合烟等久负盛名。建国后又成功地引进了香料烟和白肋烟,尤其是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扶持下,逐步形成了一批优质烟生产基地。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片面发展烤烟而忽视了其它类型烟叶,使很多优良的晒晾烟资源丢失或绝迹。在烟叶高农特税及多种附加税的诱导下,各地政府积极发展烟叶生产,致使不适宜区劣质烟叶也挤占了市场,适宜区由于缺乏正确的技术引导,使我国烟叶的“量”和“质”均不断出现大起大伏现象。同时在多种生态条件下共同追求一个技术模式和质量目标的做法,使有突出质量风格的烟叶走型变味,相当比例的烟叶因与市场脱节而成为库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烟气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加入WTO后国外卷烟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必须尽快调整种植布局,优化烟区结构,建立名优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生产基地,筛选恢复传统晒晾烟名品,使我国烟叶生产整体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1 世界先进产烟国烟叶生产概况 国外的烟区划分是以环境条件和烟叶质量为依据,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优质烟区。不同烟区的环境条件造成了烟叶质量风格的差异,将这些烟区分型,卷烟工艺配方人员则可根据不同类型烟区烟叶的质量风格进行配方。美国的烤烟约51%种植在北卡罗莱纳州,弗吉尼亚、北卡罗莱纳、南卡罗莱纳、佐治亚4个州的烤烟约占全美的91%[1]。在美国的分级标准中把这些产烟区分11型、12型、13型、14型[2]。肯塔基州的白肋烟约占全美的53%[1],田纳西州约占,其它产区只有零星种植。因此,市场选择起到了优化烟区形成的作用。P�6�1M、BAT、大陆等烟草公司在收购季节就到拍卖市场直接购烟叶。不适宜的产烟区因产品没有市场已被逐步淘汰,故美国的烟叶种植纯粹是由市场选择。各大烟草公司除自身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外,为了购买到优质烟叶,给产地的州立大学提供大量的科研和技术推广经费,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烟叶质量。巴西的烟区主要分布在巴拉那、里奥格兰德和桑塔卡塔里那南部3个省,北部种植面积仅占巴西的5%[3]。这些烟区被十几家烟草公司瓜分,在各公司的辖区里,由公司负责技术指导,提供贷款和物资供应,生产的烟叶由所属公司收购。土耳其的烟农种植烟叶要有许可证,试种3年被政府认可后方可获得种烟资格。 世界优质烟生产国的种植布局大多已固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以提高烟叶质量,如防治病虫害提高烟叶生产保险系数,提高自动化程度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吸烟安全性,利用生物技术调节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提高烟草抗病性等。 2 我国烟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烟叶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00万公顷左右,年收购量180万吨左右,加上晒晾烟年收购量可达到200万吨左右,较好地满足了我国卷烟工业和出口的需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烟叶生产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烤烟独占鳌头 卷烟产品需要烤烟、晒晾烟、白肋烟、香料烟等多种类型的原料,尤其是混合型卷烟要求晒晾烟的比率较大。多年来,我国烤烟型卷烟发展很快,为满足烟叶总量的需要,下达烤烟种植计划较多。地方政府为获取较多的财政积累,对种植面积的保证措施也较多。同时因为烤烟调制需时短,受气候影响较小,烟农也乐于种植。这些原因造成烤烟面积和总产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种植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的晒晾烟则逐步萎缩。20世纪70年代末期尚有1600个县种植,其产量约占烟叶总产量的16%,但由于卷烟工业需求量小,使其长期得不到重视,大部分地区没有纳入国家计划,致使面积缩减,产量减少,质量下降,许多优良品种失传。这种状况与当前卷烟工业发展对晒晾烟的要求不相适应。 不适宜区和次适宜区种植面积过大 烟草喜温、喜光,适宜种植在光热资源充足和微酸性土壤条件下,我国很多省区的自然条件适合烟草种植,但很多不适宜和次适宜区也在种植烟叶。西北部低温冷凉、土壤偏碱,不适宜种植烟草,但仍有不少地方种烟。近年来新疆在发展了一定规模的香料烟后,在伊犁和石河子地区种植了烤烟,烟叶难以正常成熟,少香无味。黄淮烟区覆盖面大,其中土壤pH值超过8的地区很多,有的甚至已盐渍化,但烟叶仍有普遍种植。在不适宜区、次适宜区或在适宜地带的非适宜区中生产的劣质烟叶通过搭配销售等手段,使烟叶进入卷烟配方或变成无效库存,降低了行业的经济效益。 生产模式单一,不适销烟叶比例较大 多年来,我国烟叶生产主要是以指令性计划方式安排,只有面积、收购量的计划,而没有分类型、分档次的生产计划,因此,形成了目标、质量单一的生产局面。20世纪70年代追求烟叶高产,形成了品种多、乱、杂,种植密度过大,营养不合理等技术问题,全国烟叶整体质量为叶小、片薄、油分差、烟碱含量低,少香无味。进入20世纪80年代烟叶生产以提高单叶重、烟碱含量为目标,但矫枉过正,致使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烟碱含量过高的问题。截止目前,上等烟缺口仍较大,不适销烟叶的工商库存达50万吨以上,上部叶比例达40%以上。 土壤贫瘠化,烟叶整体质量低 我国烟叶香气量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变,小型农机具代替了耕牛,牲畜粪肥减少了,作物秸杆大多就地焚烧,使宝贵的有机肥资源流失且污染了环境,造成土壤贫瘠化。在目前优质烟生产基础较差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地提高烟叶香气质量,有必要深入研究烟叶香气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从中确立能够产生较好香气的土壤有机质阈值,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弥补土壤缺陷,建立与我国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烟草施肥技术体系。 缺乏重点,名区不名 1985年《全国烟草种植区划研究报告》中提出,在滇中、滇东、黔北、闽西建立优质烟生产基地,在湘南、豫中、豫西、鲁中、淮南等地建立烤烟生产基地,在湖北、四川建立白肋烟生产基地等。从工业需要情况看这些产地的商品竞争力较强,但由于缺乏政策倾斜和技术指导,使得烟叶生产也随着全国的生产情况而改变,近年来滇中、滇东烟叶烟碱含量较高,贵州烟叶也因面积和总产大起大伏而使整体质量水平受到影响,黄淮烟区的烟叶销售形势也不乐观,造成了优质产区名烟不名。 3 开发“名、优、特”烟区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调整生产布局,优化烟区结构,划分生产区系 在烟叶种植分布普查的基础上,根据“生物相似论”以生物体反应(如烟叶评吸结果)为主,结合生态因素的综合评估,推测“气候”相似,选择烟区,划分生产区系。根据分区结果和烟叶质量风格进行香吃味品质的分型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定向栽培技术,从而实现优质烟叶综合配套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通过“名、优、特”烟叶的研究和开发,重新优化种植布局,让生态条件好的产区名起来,使不适宜区、次适宜区限期逐步压缩,直至淘汰。立项开展全国不同生态区气候、土壤调查分析及烟叶品质测试分析研究;制订全国范围内的烟叶品质区划、品质分型及定向栽培技术方案;提出混合型主料烟、烤烟型主料烟及填充料烟的品质指标、适宜产区和生产技术方案。 筛选健全类型品类,满足混合型卷烟开发的需要 目前仍有较大种植面积的湘西晒红烟,云南腾冲晒烟,广东南雄、连县、鹤山晒烟,黑龙江亚布力晒烟,吉林蛟河晒烟等,且有较大开发价值,能够满足我国混合型卷烟对晒晾烟的需要。湖北建始、鹤峰,重庆达州、万州、宣汉的白肋烟,云南保山、新疆石河子、湖北十堰的香料烟均已具备了较好品质,要通过进一步研究开发,建立起我国白肋烟、香料烟的优质产区。 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增强烟草行业的竞争力 通过调整生产布局建立的生产区系要具备良好的烟叶生态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良土壤环境,建设水利、调制等基础设施,优化物资供应和提高烟农素质等措施,提高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工业企业可根据各类型烟叶的产地及质量风格,挑选适宜的烟叶原料,创立名牌卷烟,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增强我国卷烟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工农业相结合,边评价边改进 “名、优、特”烟叶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应坚持与卷烟工业的紧密结合,从光、温、水、土等自然环境角度选择优质烟区的同时,应由卷烟工业提出选择和评价意见,以实现烟区的逐步优化,市场的循序集中。烤烟、晒晾烟、白肋烟、香料烟等类型均应采取一边研究,一边评价和工业验证,一边大规模开发的做法,使其尽快形成名产和规模。 开展国际合作 在国际市场上,市场选择、优胜劣汰的经济规律使烟叶生产步入了较高水平。在“名、优、特”烟叶的开发过程中,应积极引进国际市场的质量观念,并尽快与之接轨。同时,邀请跨国烟草公司参与开发和烟叶质量的评价、论证,借助于其雄厚的技术力量,提高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力争把我国不同类型的烟叶尽快推向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赵献章.中国烟叶分级[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刘卫群.巴西烤烟生产技术考察报告[R],2000. [3]王宝华,吴帼英.地方晒晾烟普查鉴定及利用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1992,(2):45-54.

关于草地畜牧业的论文

农户饲养肉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春季肉鸡免疫的注意事项中药在肉鸡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无公害肉鸡养殖技术要点

看来你的学术水平也不怎么地,自己在相关文献和期刊上面找啊没有一点进取性心

[论文关键词]草地畜牧业国际标准化经济核算方法作用贵州 [论文摘要]在草地畜牧业标准化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初步探讨在建立贵州草地畜牧业国际标准化体系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成本利润分析和经济核算的方法尝试介绍一些能运用于...

关于虫草的论文题目

不知从何时起,食物被分成了“高贵”与“普通”,有些食物药食同源,有些食物被赋予了神奇的功效作用;民间传说中有这样一种神奇的物种,它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癌、补肾等作用,吃了之后可以“延年益寿”,它就是“虫草”。对于所谓的高端食品,果真有如此神奇的作用?接下来,与您聊“虫草”传言,剖食品真相。 “虫草”,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 养生 圈里关于它的“褒赞”可谓神乎其神,何许物种?真有如此强悍的作用? 虫草,其实就是一种“真菌和虫的复合体”,世界上具有这种特征的物质共有1500多种,在这其中,市面上最常见(听说)的就是“冬虫夏草”和“虫草花(蛹虫草)”,冬虫夏草至今为止全是野生生长,不存在人工培植,虫草花可以人工培育。 虫草可以抗癌? 说“虫草可以抗癌”,原理主要是由于其含有“虫草素”和“喷司他丁”这两种物质,这两种物质在科学家的实验当中均呈现出了一定的抗肿瘤活性,正因为如此,从此以后抗癌就成了虫草的标签。 但是,关于虫草的研究其实一直在继续,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之前在《细胞化学生物》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关于虫草也发布了几则结论:首先,冬虫夏草并不能合成虫草素和喷司他丁;其次,蛹虫草可以合成虫草素和喷司他丁;最后,抗癌的主角物质“虫草素”摄入过多会引起细胞毒性。 所以,不难看出,所谓的虫草抗癌其实理论依据并不充分, 食用过多反而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虫草增强免疫力?抵御疾病? 除此之外,还有观点说虫草当中含有“虫草酸”,对于身体也可以起到强悍的 养生 作用。 但其实,虫草酸的实质只是生活中很普通的“甘露醇”,在很多食品中都含有,作用也并没有那样神奇。更何况,在后续对于虫草的研究过程中,证明虫草当中根本不含有虫草酸;也就是说,该言论纯属“虚构”,不可深信。 言说于此,您应该明确: 虫草,并不含有多么神奇的物质,严格意义上来讲,虫草本身“食用量”就有限,对于疾病并不存在任何治疗的功效。 而且,动物实验中体现的功效并不可以直接替换到人体,人体与动物本身存在差异,摄入的“功效物质”的剂量在人体中并不能轻松实现,更何谈作用。 更何况,无论是虫草素还是喷司他丁,本身存在细胞毒性,摄入量较大时同时会伤害到身体中 健康 的细胞,根本没有冒险的价值。 对于虫草类制品,并不建议您去花高价享受所谓的 养生 ,早在2016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曾发布过《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其中指出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的过量摄入,并可能在身体内蓄积,存在较高的风险。 食用作用不大,过量反而有害。对于这种江湖流传的“神奇补品”,其实并无神奇之处;免疫力并不需要食物来调节(提高),正常饮食、运动、工作以及休息的情况下免疫力就可以正常保证。没有神奇的食物,更没有“可以治病”的食物;对于各种高端 养生 食品,请您一定要更正思想。 虫草,不是虫也不是草,一种“真菌和虫的复合体”,不抗癌也不补肾,科学依据并不充分,请不要依赖某些食物的某些“夸张功效”。对于饮食来说,更建议您做到的是“食物多样、均衡摄入”; 养生 不可迷信,拒绝浪费“冤枉钱”,接下来,请您科学享受 健康 生活。 一说起冬虫夏草,大部分人的概念中都是这个药很贵,是一种名贵中药。那究根溯源,它之所以名贵的原因何在?这要从它的来源说起。 冬虫夏草在中国使用的年数已达数百年,是经过长期实践下来的经验总结。我们来说说它的产生,它生长在中国青藏高原海拔三千多米以上的高原寒冷地区,它既可以是虫也可以是草,是因为,它是麦角菌科的一种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而产生的一种复合体,上半部分是真菌长出来的称为子座,下半部分像蚕宝宝一样的是已经因寄生而死去的幼虫尸体,这种寄生种类在自然界其实比较多见,但是,它作为中药来使用,却比较少,物以稀为贵,这是一方面。 单从来源并不能完全说明它的贵重之处。毕竟在我们的传统中医中药的发展过程中,贵重药的中药有很多,为什么这个虫和草的复合物能如此受到重视呢?那也是与它独特的功效有关的。从传统中药功效的角度来讲,冬虫夏草味甘、性温,入肺、肾经,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功能。用于肾虚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咯血。从现代药理研究角度来讲,冬虫夏草具有一定的调节人体免疫、抗肿瘤、抗衰老的作用;也有研究表明它可以保护肾脏、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系统,以及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对于像目前这样的高致癌风险 社会 下,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预防和对抗肿瘤成为一个热敏话题,预防为主,冬虫夏草可以对免疫功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也算是符合中医的治未病的概念。另外,它降血糖作用可能大部分人不知道,糖尿病人通常会使用西药来治疗,那其实冬虫夏草与西医的作用机制不同,它可改善糖代谢,调节升高的血糖,正常血糖不发挥作用,具有不引发低血糖的优势。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首先说第一点:食用冬虫夏草对身体没有任何有益作用,甚至可能毒害身体。当然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作用,至少有心理安慰作用:食用了冬虫夏草就以为吃了神药,心情舒畅,生理机能会有一定提高,身体 健康 也会有一定改善。 冬虫夏草是两种生物的集合体:一种是蝙蝠蛾幼虫,一种是虫草。蝙蝠蛾幼虫秋冬季节在土内化蛹时,虫草就会趁机寄生在其体内。慢慢的,虫草就吸干了蝙蝠蛾幼虫的养分并杀死了它。最后,虫草长出来了子实体到地面上释放自己的孢子。这时候,它就会被挖出来当作药材销售。 在三十年前,虫草还不是那么贵,但自那不久之后,虫草便被炒作为价超黄金的神物。商家鼓吹冬虫夏草含有“虫草素”和“喷司他”两种抗癌物质,还声称通过各种技术,能使它的有效成分易于被人体吸收。而实际上,它根本不含有这两种抗癌物质,从来没有哪个科研机构检测出来过。但人们对商家的鼓吹还是深信不疑,人们对冬虫夏草还是趋之若鹜。 所以,劝大家一句:不要再去吃冬虫夏草了。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昂贵的冬虫夏草是人们秋冬进补的首选,那么冬虫夏草有什么功效值得我们如此追捧呢? 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与蝙蝠蛾的结合体,仅分布在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四个国家。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虫草素、虫草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临床实验证明有以下多种功能: ① 冬虫夏草有能清除自由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减少身体损伤和减缓衰老。 ② 冬虫夏草能增加免疫细胞,促进抗体产生,又可以调低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在抗肿瘤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 ③ 冬虫夏草能调节呼吸功能和心脏功能,从而调节心率和呼吸。 ④ 冬虫夏草能减轻肾脏和肝脏的负担,改善其功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当然冬虫夏草不止上述这些功能,其他功能还有待临床验证。 冬虫夏草高价的原因除了药用价值好之外,还因为生长条件高和需求量大。面对需求量如此大的市场,导致很多不良商家用其他虫草,或劣质产品冒充冬虫夏草来谋取暴利,因此购买冬虫夏草时要认真分辨,以防上当。冬虫夏草其实是真菌和蝙蝠娥的幼虫的一种结合体。夏天,蝙蝠娥产的卵经过孵化变成幼虫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下,土壤里面的一种真菌就会侵袭幼虫,长在其体内,幼虫死后就变成了“冬虫”,幼虫体内真菌就靠幼虫的滋 养生 长,等到夏天,真菌从幼虫尸体头部长出来就变成了“夏草”。现代科学对冬虫夏草活性物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最有价值的就是虫草酸,其余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之类。虫草酸也不是什么特殊物质,其实就是甘露醇,医院每天都在使用,主要是用来脱水、消肿,价格也是很便宜的。另外冬虫夏草一直被声称能够抗癌,含有一种抗癌物质叫做虫草素,但是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证明冬虫夏草也不含具有抗癌功效的虫草素。所以经过现代科学对其解析,我们发现冬虫夏草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之所以现在卖成天价,主要还是因为商家炒作。冬虫夏草不仅没有传说中的神奇功效,相反长期食用可能还有风险。CFDA就曾发出警告冬虫夏草不宜作为保健品长期使用,因为经抽检冬虫夏草产品中重金属砷含量过高,长期使用,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引起砷中毒。由于冬虫夏草外形独特,就像灵芝、人参一样被奉为神奇的药物,其实任何药物,即使很普通,只要用对了病证,依然能发挥各自神奇之处。另外,冬虫夏草并非冬为“虫”夏为“草”,实为虫体及虫 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的复合体。虫体似蚕,表面 深黄色至黄棕色;子座细长,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古人认识的冬虫夏草——肺肾相关 冬虫夏草始记载于《本草从新》:“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咳,治膈症皆良”,其性甘、味平,主归肾、肺二经,功效是补肾益肺,止血化痰,多用于肾虚精亏,阳痿遗 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咯血。多用于煎汤或炖服。虽然冬虫夏草性甘平,但表邪者,比如感冒、发烧等不宜服用。现代认识的冬虫夏草——多环节、多方位 由于虫草的名气较大,现代对冬虫夏草的研究较多,不仅证实了它对 肾脏 的保护作用,还证实其对 肺功能 的改善作用,比如可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病气道炎症反应、调节气道 Th1/Th2 比例,改善肺功能。另外,又新发现了冬虫夏草具有 调节免疫、抗 炎、降血糖、抗氧化、抗纤维化 等作用。除了以上作用外,国内有些研究还证实了冬虫夏草在 抗肿瘤 方面的独特优势,比如 抗肺癌、抗肝癌、抗睾丸间质瘤 。冬虫夏草还具有 性激素样作用 ,可防止卵巢切除骨质疏松大鼠雌激素缺乏。冬虫夏草还可以 降血压、负性频率、抗心律失常、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等 。此外,冬虫夏草还具有 抗炎、抗菌、抗病毒、抗疲劳、抗焦虑、 降脂 等作用。冬虫夏草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神奇,现代疾病很复杂,很多病仅靠虫草一味药是不够的。不可否认,虫草功效很多,能治多数病,但像虫草一样功效的药物很多,可以联合使用,只是虫草特定的寄主环境以及人们的滥挖,导致虫草很稀有罢了。 文:卢冬冬/王传航 1.传统对于冬虫夏草的认识和看法 在传统的中医中,冬虫夏草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名贵中药,具有补肾、补肺气、益气养阴等功效。对于肾虚、肺气虚弱的患者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曾经有部分研究认为虫草的某些成分对于抑制癌细胞裂变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提高体内淋巴细胞的活性,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但是这些研究的质量都不是很高。 2.最近几年对于冬虫夏草的认识和看法 有不少研究都表明虫草对于抗癌等作用都是夸大其词的,对于人体没有什么作用,而且因为虫草中的有毒物质“砷”含量超标,长期服用可能导致中毒,损害人体 健康 。3.客观的看待冬虫夏草的功效 冬虫夏草仅仅是一味普通的中药而已,按照中医理论,有补肾补肺气的作用;但是绝对没有保健品吹嘘的那些神奇功效,目前这么高的价格也是人们吹出来的,根本不值得。 如果有适应症适当少量吃点也无妨,当时绝对不是提倡长期或者大量食用。 虫草仅仅是一味和黄芪、太子参一样有些补益作用的中药而已,不值得太看重,更不值得花大价钱去买来吃。感谢你的邀请; 冬虫夏草的名字如雷灌耳,人所周知,但是真的了解与用过人可能不多,我也是其中之一。很早就听到一些关于虫草的传说,常言说物以稀为贵,原来虫草是动物与植物的结合而完美,两种缺一不可,而且无法进行人工种植,所以得于神秘色彩,身价一直高贵。 冬虫夏草是高原的虫草蝙蝠蛾在土壤中产的卵,孵化成幼虫之后,冬虫夏草的菌种侵入幼虫体内,经过吸收幼虫体内的营养,并且不断繁殖,使幼虫体内充满菌丝。等来年的7月份左右,从幼虫的头部长出黄色或浅褐色的菌座,生长后冒出地面呈草梗状,也就是人们所见到的"冬虫夏草”了。 真正的虫草色正.体满被称为"雪域虫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只有雪域高原才能生长而成。而且每一根野生虫草都得之不易,有冒着生命危险求来的,近几年的虫草也是越来越少。 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一起,被列为中国古时的三大贡品,也就是说给皇帝及皇族官宦们用于长寿吃的,原来就是最好的补品,以前又被称为辅助圣药。吃虫草而不是神药,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人体各项机能,达到增强免疫能力,具有滋肺阴,补肾阳的功效,所以是作为滋肺补肾,止血化痰,保肺化痢的调补食品。用于益气生津,平衡阴阳,延缓衰老。总结上述冬虫夏草是很好的补品更为准确。谢谢! 心里治疗,有钱人的消费品,不建议使用,老祖宗有句话叫做药疗不如食疗,坚持营养均衡,保证一定的运动,不要听广告,忽悠人的多的很!随着大众对 健康 的重视,药食两用的中药被大众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冬虫夏草的出镜率极高,那么冬虫夏草是虫还是草?有哪些作用?适合哪些人群使用呢?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绿蝙蝠蛾幼虫的尸体,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云南等地,去泥、晒干或烘干后生用即可。冬虫夏草为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其性温味甘归肾、肺经,有益肾补肺、止血化痰之功,可用于阳痿遗精、腰膝痠痛、久咳虚喘、劳嗽痰血的人群,有补虚的功效。 现代营养学认为冬虫夏草富含含氨基酸、甾醇、甘露醇、生物碱、冬虫夏草多糖及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有调节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发布过《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指出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的过量摄入,并可能在身体内蓄积,存在较高的风险。 确有必要的情况下使用中药材还是应该在正规医院医生辨证诊治的基础下,亦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宜使用,如有表邪者则不适宜。不推荐普通人群自行购买其作为补品食用,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或食物能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想要 健康 还是要注重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 健康 生活!

这些相对太专业了,提供不了~!

这类文章去期刊找找,很专业的论文应该都有,自己找不的话,可以去淘宝的《翰林书店》店铺看看,店主应该能帮你下载到论文

很多,网上可以查询。学者王建芳、杨春清在论文中写到:“蛹虫草是传统的中药,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表明,其含有包括核苷类、多糖类、糖醇、甾醇类以及SOD酶在内的多种有效成分,具有镇静催眠、提高机体免疫、抗肿瘤、防止衰老、保护心肺组织等多种药理作用”。

关于野草主题的论文

【篇一】野草的启示初三议论文600字

我喜欢野草。因为野草从不挑剔土地,无论土地肥沃还是贫瘠,都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只要有一线阳光和一点水分,就会让一片片*露的大地披上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袍。

沙漠中野草,白天仿佛坐在一个大火炉里煎熬;晚上又好似在严寒的北极圈里摧残。但是野草也从来没有抱怨老天对它不公平,而是顽强的活着。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的生命力是顽强的,无数人仁志士也像野草一样生生不息。他们为了祖国的强盛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民族英雄秋瑾,在绍兴起义时,因革命力量薄弱,秋瑾不幸被捕。秋瑾在狱中被敌人严刑拷打,但她坚贞不屈,挥笔写下了《绝命书》,文中一句“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令人深受感动。

一九二一年才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是多么的弱小,她就像一棵刚刚破土而出的嫩草。虽然历经许多风风雨雨,但依然顽强生长,把一片片荒漠染绿!19______年8月1日在武昌发动起义,向*打响了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第一次胜利。

革命斗争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在曲折中成长、壮大。由于错误路线一度使中国共产党陷入绝境,特别是红军过草地时,即使断粮了,他们也没有放弃理想,而是充满必胜的信心前行。在英明领袖______主席正确指引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生活在幸福日子里的我们,应该做新世纪“野草”。秉承它们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努力学习,练好本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篇二】野草的启示初三议论文600字

古人曾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野草亦是如此,它选择忧患,庄稼地里,水沟旁,马路边,随处可见野草矮小的身躯,哦!别小看这不起眼的野草,看似娇小些,内心的骨子中的精神或许很粗壮,说起来,我与野草有一段情。

抚一缕春风,披一抹朝霞,早早地来到山上。满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野草,它占据了属于它自己的一片天,我俯身触摸,小的仍是那样的软与翠绿,大的仍是那样的扎实与深绿,想着想着,忽然听见外公手中的打火机“呼”的一声,猜测这片野草难逃一劫了。

我屏住呼吸看着他们,他们仍然挺着腰杆,努力汲取大地的营养。面对此时此景,心里暗暗想:难道他们不畏惧燃烧吗?正在默默思忖时,被外公坚定的神情吸引了,看,第一棵小草被点燃了,我的心好像也被打火机点燃了,不知哪一处吹来一股莫名的风,“呼呼呼”,说时迟,那时快,一大片火吞噬了他们的身躯,沸腾了他们的血液,抨击了他们的心脏,又一处莫名的风吹来,只见熊熊大风顺势蔓延在我的眼前……

看到片刻的星星点点的火在草儿们的脚下时,我才放心离开了。在路上外公抚摸着我的头说:“别担心了,野草是烧不尽的,明年春天还会长出来的。”我半信半疑地点点头,又是一年的春天,我跑到当初那片土地看看,当时着实已不相信我自己的眼睛,真的是应了那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野草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真是让人叹服不已,若你静心一想,仔细观察,那么石缝里,荒地中,土堆旁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他们为自己的生命旅程写下最精彩的一笔,不论春夏秋冬,他们都能寻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季节。

我不禁要为野草点赞,因为在我的内心世界中也有这么一棵看似平凡而不平凡的野草,他同其他植物不一样,因为他学会沉淀,超越,做一株为自己而活,不怕困难的野草。让我们的内心也拥有在“打火机”点燃的那一刻,毫不动摇心中的那份挑战自我的信念,在这之后重燃起生命的希望,为明年的春天播下一棵顽强拼搏的种子,为野草点赞!

【篇三】野草的启示初三议论文600字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力气?”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还有的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全然不知,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正确,世界上力气的是,野草!

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株野草的生成吗?多么坚强!多么刚毅!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到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定要曲曲折折的,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如此见来,野草的力量是谁都不得不敬佩,谁都不得不赞叹的!

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这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

我认为世间万物,唯野草独尊!

风吼似卷来,雨剑似射来,许多庄稼、花儿、大树被风雨吹打的东倒西歪,而野草绝不向狂风暴雨低头、弯腰,它将泥土牢牢抓住,迎着风雨,不屈不挠地顽强不屈地生长着,存活着。

野草在绚丽的鲜花面前显得很单调,在参天大树下又显得很弱小。然而,飓风虽能把参天大树连根拔起,把鲜花刮得粉碎,但却奈何不了扎根大地的野草。

这种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在此,我由衷地发自肺腑地说一声:“野草,你真了不起!”

【篇四】野草的启示初三议论文600字

我们家楼下有一块大大的草坪。几乎天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小朋友三五成群地在上面玩耍,有的比赛跳远,有的跑步,有的踢足球,有的追逐嬉戏,整个草坪充满欢声笑语,是大人和孩子的共同乐园。

有一天,我跟几个小伙伴又踢完足球,准备各自回家时,发现有一小片草皮被些淘气的小朋友给掀起来了。草有些萎了,泥土也暴露出来了,很不美观。于是,我和小伙伴把草皮又种了回去,希望这“火”都烧不尽的草可以活过来。

然后我将一棵感觉快枯死的草带回家。我把这棵野草种在了我家的花盆里,然后浇了点水,希望这肥沃的土地可以创造奇迹。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第三天,我惊喜的发现野草又抬起了头,挺起了腰板,绿了回来。

周末,我们踢球前看见当初那片草一点也看不出曾受过伤害。张佳说:“野草的生命力好强的。别看它小小的,矮矮的,而它的根却深深地扎入土里了,从泥土深处吸收全身需要水分和营养。”王强说:“野草不像大树那么高,也不像大树生存周期长。如果运气不好,可能只能活几天就被踩死了,但它的身影却无处不在,无论是山坡还是路边,甚至是悬崖峭壁的缝隙里,它都能顽强生长,我觉得它是有高贵品格的植物。”我说:“是啊,草养活了牛羊,也美化了环境,还是我们玩耍的好地方。”

我觉得野草就算被践踏,被吃掉,被烧掉,但在来年的春风里依然可以从土里探出头来,绿了一块地,绿了一座山。我们要像野草一样坚强,要能屈能伸,百折不饶,始终以勃勃生机活出自己的精彩来!

请爱护脚下的草地吧!

【篇五】野草的启示初三议论文600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里的诗句,野草的的确确有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草无处不在,所以他的精神遍布每一个人的心中。

夏天,雨开始无情起来,豆大的雨点儿砸在人身上,都会产生疼痛感而后避之不及。野草却笔直地站在那儿,拼命地吸收着水分,使自己野蛮生长,把逆境变成顺境。这难道不是我们人类该学习的吗?

在旅游景区,野草更是无处不在,莽莽榛榛。可由于人们毫不留情的践踏,野草东倒西歪,你以为它们就会奄奄一息了吗?不!过了一会儿,它们便又舒展折了的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就算火来烧它们,可依旧毫无作用,除非斩草除根,不然,野草总会向我们一次次展示它顽强的生命力。

看到了这一切的我,不由自主地为野草的抗争精神折服。就算你是最小的角色,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没有你可能无所谓,但是有了你,让世界更美好。虽然你可能是农民,但没有了农民,粮食就没有,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我们人类也将不复存在。不论什么人,既然存在这个世界,就是合理,就应该绽放自己的生命,活出自己的精彩。

野草小,但它在大自然中努力地活着,绿意勃发,无论经历何种挫折甚至虐 待,它都傲然挺立。

人,要坚强,就算大暴风雨在眼前,也要让自己坚持下去,不向困难低头。

鲁迅说,《野草》里面有我的哲学,而且他说,《野草》是属于我自己的。他不希望青年们看他的《野草》,那是完全属于他个人的东西,是最具有鲁迅个性、最属于鲁迅个人话语的一个作品。鲁迅的《野草》就成为我们去接近鲁迅灵魂的一个窗口,或者提供了一个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野草》去了解那些也许是更真实的鲁迅的思想。当然,即使是《野草》,也仍然有所遮蔽,只不过相对于其他作品来说,它遮蔽得少一点。因此,《野草》里充满着更多的可怕的、悲凉的、充满绝望之意的那样的鲁迅的声音。今天我来漫谈鲁迅,主要是和同学们讨论鲁迅的《野草》,讨论鲁迅的《野草》里的哲学。鲁迅自己说,他的《野草》是在夜间写作的。所谓夜间写作意味着什么呢?鲁迅说过,一个人在白天和在晚上是不一样的。在白天,包括此刻,我们都穿着衣服,都戴着一个面具。譬如我现在是戴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的面具出现在诸位面前的,这个面具对我是有所遮蔽的。到了晚上,特别是到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面具摘下了,衣服脱下了,面对一个赤裸裸的自我。但是还不行,因为还有皮肤,这皮肤也是个遮盖物,因此必须把皮肤掀开来,露出里面那个血淋淋的筋肉,那才是最真实的。这是血淋淋的真实,但是有多少人敢于正视它呢?在这个意义上说,鲁迅的《野草》是一个地狱,当我们面对《野草》的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你敢不敢正视血淋淋的真实。如果你敢,你就进去;你不敢,用鲁迅的话来说,“趁早离开”。今天在座的诸位也有一个选择:进去还是离开?我想我们还是进去吧! 在进去之前,还要交代两点:第一,《野草》是散文诗。诗是很难讲的,诗只能去领会;诗是含混的,要你去感悟。你觉得有那个味道,又说不出来,那你就读懂诗了,一讲诗就完了。我今天要讲课,但必须明确告诉大家,我讲课是冒着将鲁迅简化甚至歪曲的风险的。举个例子,当年北大俞平伯教授讲宋词,选了几首词念完,说:“好啊,好词!好词!好啊!”就不说了,课就结束了。(笑声)面对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讲课法,你怎么做学生?就要看你会不会听了。会听课的学生,你就会琢磨:这么多宋词中,俞先生为什么选择这几首?俞先生说“好词好词”决不是随便说的,然后你自己去读,去体会。到最后你体会到了,你也摇头晃脑:“哎呀,好好好!”你就懂了。读文学都该这么读法,别去搞那套一二三四五,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那就糟了。(笑声、掌声)读《野草》也是这么种读法,读得似懂非懂就是懂了。(笑声)我今天讲课,是不得已而为之,听完我的讲课,如果在座的有二百人,五个人回去认真读《野草》的原著,我这个演讲就达到目的了。你一读原著,我任务就完了,你应该把我所讲的忘掉,这叫“过河拆桥”。(笑声)因此,讲课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讲一些什么东西,而是诱惑同学觉得《野草》“好啊好啊”就行了。第二,鲁迅的哲学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鲁迅自己说过,有两种思想在不断起伏,一是人道主义思想,一是个性主义思想。《野草》集中讨论什么问题呢?是讨论作为个体的生命,它的深层困境这样一个问题。所以《野草》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它展现的是鲁迅哲学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 下面我就分点来说了。第一方面,鲁迅把个体生命放在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这样一个历史的纵坐标中,来考察人的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首先是讲“将来”。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一般人常想,改变一个环境就行了,把希望寄托到将来。所以人类关于将来,有种种幻想,譬如西方世界有乌托邦,中国世界有大同,都是属于人们的对未来的想象。人们总是想象未来是无限完美、完善的、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一个终结点,鲁迅把它概括成关于“黄金世界”的想象。对此,鲁迅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有一天真的到了黄金世界,还有没有黑暗?鲁迅回答说,有,不但有,还会有将叛徒处死刑的事情发生,还会有新的死亡。为什么呢?鲁迅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他说人总是这样的:曾经阔气的人想复古,正在阔气的人想维持现状,还没有阔气的人想改革;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永远如此。到了黄金世界也是一样,当然黄金世界里“阔气”的概念可能跟今天不大一样,但是那个时候仍然有曾经阔气、正在阔气、还没有阔气的人。而那些正在阔气的人,常常是掌握权力的人。还有人想继续革新,在正在掌握权力的、正在阔气的人的眼睛里看来,他就是叛徒。那些人就会利用他们所掌握的权力将这些革新者处以死刑。就是说,在一般人认为,好像黄金世界是个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世界,但是鲁迅却看见了新的矛盾、新的斗争,甚至看见了新的死亡。这就是《野草·墓碣文》里所说的“于天上看见深渊”。人们看见是天堂的地方,鲁迅看见的是深渊。由此,鲁迅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结论:“至善至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围绕这样一个命题,鲁迅展开了一些论述。譬如他说,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如果拿十全十美来要求人,那我们都不配活了。还有,十全十美的书也不存在。如果有的话,那么图书馆的书就没了。我们通常说一曲音乐或一幅画好到极点了,达到了一种艺术的“极境”。而鲁迅说,什么叫“极境”?“极境”就是“绝境”。当两个朋友好得不得了,恨不得穿一条裤子时,那么,你就明白了,这两个人马上要吵架了。宣布到极境的时候就是开始分裂的先兆,或者孕育着分裂的危险,所以至善至美的未来,是人类给自己制造的一个神话。鲁迅的任务正是粉碎这个神话,《野草》很多篇都是粉碎这个神话的。譬如说,《野草》里有一篇《过客》,说一个人从小开始就不断地往前走、往前走,走到半路上,遇见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女孩,于是过客、老人和小女孩之间展开了一个哲学的讨论——“前方是什么”。是什么在等待着诸位呢?小女孩说,前方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这个小女孩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她觉得未来是美丽的花园。而那个老人说,前方是坟。那么这两个答案哪一个真实呢?显然是后者。但是确认了前方是坟之后,老人和过客之间又展开了一场争论。老人说,既然前面是坟,我就不需要再往前走了,我应该坐下来休息了。这是很多人的哲学。而过客说,我明知道前面是坟,但是我仍然要往前走,我仍然要努力、要奋斗、要反抗。所以鲁迅在给他的学生、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许广平的通信里说:你这个小鬼呀,你们年轻人是为光明而奋斗的,我可不是这样;我不相信未来是光明的,但我仍要奋斗的,我仅仅是为了要和黑暗捣乱而奋斗。这就是不同的哲学。 《野草》第一篇叫做《秋夜》。秋天的晚上,如果你走出庭院,你可以看见庭院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墙角有一朵粉红色的小花被秋风吹得浑身发抖,脸涨得通红,但是她却微笑着,她是乐观主义者。她为什么微笑呢?因为有一个诗人告诉她,虽然现在是秋天,但秋天过去春天就要到来了。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不知道诸位读了怎么样,像我们这样的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们,这首诗给我们以巨大的鼓舞。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想到现在是冬天,但是,冬天来了就意味着春天要来,于是我们就乐观了,我们就奋斗了。(掌声)这小红花的乐观主义,是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逻辑前提下的呢?是建立在春天必然到来,而且来了就不走了,春天永驻,这样一个前提下的乐观主义。但是大家知道,这样一个前提是虚妄的命题,是一个伪命题。而在小红花的旁边,正好有一棵枣树。枣树也做了个梦,做了一个落叶的梦。什么梦呢?就是现在是秋天,秋天过去了是春天,但是春天过去了又是秋天。但是这棵枣树,即使明知道春天来了要走,明知道春天之后是秋天,它仍然把它铁一样的枝干笔直伸向天空。也就是说,枣树的反抗是不以春天是否到来,不以春天是否永驻为前提。来也罢,不来也罢,永驻也罢,不永驻也罢,反正我就要反抗。这就是两种哲学,前者是年轻人的乐观主义,建立在一个虚妄的命题下;后者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悲观主义,但是它是建立在一个面对现实的基础上的。 鲁迅就是这样粉碎了这种关于未来的神话,以堵住我们一种精神的退路。“未来”不行,那么“过去”怎么样呢?于是,人们又给自己制造了种种关于过去的神话,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怀旧情绪。当今之中国,是充满了怀旧情绪的。譬如我这次到南京来,参加南师附中百年校庆的筹备会,来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校友。我们来干什么呢?我们就是来怀旧的,说当年的附中多么好啊!(笑声)每一次聚会都是怀旧的会,而且你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在这个怀旧会里最起劲同学,大概是现实处境不甚好的。现实处境很好的同学,一般对这个不太感兴趣。(笑声)人们用怀旧来安慰自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心灵破碎了,需要怀旧以弥补自己破碎的心灵,因此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过去美化了、理想化了,甚至把它神化了。最近这几年,大家经常请老将军来作报告。老将军每次报告都说老夫我当年如何如何勇(笑声),如何如何打胜仗。我这个人可能受鲁迅影响太深,比较讨厌,我听报告时常常想:这些老战士难道他们一辈子永远打胜仗吗?他们打过败仗没有?我想可能打败仗比打胜仗的时间要多得多。他为什么不回忆当年打败仗的时候,如何狼狈,如何悲惨,如何可笑呢?这其实是人之常情。人总是避重就轻,总是把那些苦难的、不幸的、不愉快的事情尽量地忘掉,把那些美好的、愉快的、轻松的,尽量地凸现出来。人的这种记忆的选择性,这种避重就轻的选择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鲁迅之为鲁迅,或者说鲁迅之可恶,就在于他有悖于常情,他的感情选择和常人不一样。他不是避重就轻,而是避轻就重。哪样不愉快,他偏回忆哪一样。 在《野草》里面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是回忆童年生活的,叫《风筝》。这篇文章已经选进了中学语文课本里了。大家不妨把鲁迅这篇《风筝》和当下许多作家所写的回忆童年的文章来作一个对比,你会发现,鲁迅在回忆他的童年的时候,他什么也不回忆,他只回忆一件事。就是他小时候,有一天突然发现他的小弟弟不见了,他到处找,后来在院子背后角落里找到了小弟弟。小弟弟在干什么呢?糊风筝。春天该放风筝了。作为长兄的他却勃然大怒,你怎么玩物丧志,你怎么不好好读书啊!把风筝抓过来撕了个粉碎,扔在地上踩烂了。在座的,如果你当过哥哥、姐姐,恐怕你小时候大概都不同程度上做过类似的事情,但是有谁记住呢?鲁迅记住了,而且把它提到非常高的高度。他说,这是一次精神的虐杀。既然是精神的虐杀,是不是可以挽回呢?于是鲁迅特地约了他的小弟弟两人再来放风筝。但放着放着就没劲了,两个人都已白发苍苍,还放什么风筝呢?所以这是一个不可弥补的罪过。鲁迅又想,我向弟弟当面道歉,当面忏悔,说对不起呀,弟弟呀,我犯了一个错误,请你原谅。如果弟弟说我原谅你,那么我就赎罪了,他原谅我了。但他弟弟却说,哎呀,我记不得了,我根本不知道有这事情。(笑声)这就是说,期望弟弟原谅也得不到。因此,这不仅是一次精神的虐杀,而且是一个不可挽回、不可原谅的罪过。你看,鲁迅把这事说得多可怕啊!鲁迅最后说,现在有春日的温暖和冬天的肃杀,我们选择什么?一般人都选择春日,没有人去选择冬天的肃杀,但他说我宁愿躲到冬天的肃杀里,而不愿意跑到春日的温暖里去。他的感情选择非常特别,为什么呢?因为冬天的肃杀更接近真实,而春天的温暖,是人自己给自己制造的一个神话,是一个精神的避难所。 “过去”这个神话也打破了,人还有什么地方可以逃呢?就是死亡。一般老百姓会说,哎呀,我活够了,活一辈子了,死了就一了百了了。但是“讨厌的”鲁迅要提一个问题:死后,怎么样?喜欢追问“以后”,是鲁迅思维的特点,鲁迅总是追问以后怎么样。五四时期最流行的妇女解放的口号是“娜拉走出家庭”,鲁迅却偏偏要问:娜拉走出家庭以后又怎么样呢?鲁迅回答说:走出了还是要回来。(笑声)现在不是很多人都提倡妇女回到家庭吗?大家说黄金世界好,鲁迅问:黄金世界到来以后,还有没有黑暗?现在鲁迅又问死后怎么样,这对“以后”的追问正是表现了鲁迅思想的彻底性。于是就有了我称之为奇文的《死后》。别的文章可以不看,这文章非读不可!是非常奇特的一个想象。鲁迅想:人如果死了,运动神经不起作用了,但是人的感觉神经还在,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他就这样想象:我死了,躺在地下,我突然觉得很不舒服,因为殡仪馆的工人粗心大意没把我的衣服弄好,折在背后,非常不舒服,但我不能动,我只能忍受着。你看,鲁迅这个人有多敏感!我躺着,上面过来一辆车子,车轮压着我的头,我都觉得牙齿发酸。这个感觉非常妙啊!压得你牙齿发酸。这还不算,有几个人走过来了,大概是来开追悼会的。一个人说:“他死了。”一个人说:“他死了。”一个人说:“他死了!”或者表示悲痛,或者表示高兴,或者表示惋惜,或者幸灾乐祸,等等。可我听了却很愤怒,我死就死,关你们什么事儿?为什么让你们或高兴或悲痛或惊讶呢?鲁迅对死后的追悼会看透了,不过是活人表演而已,与死人毫无关系。 这还不算,一个蝇跑来了,停在我的眉毛上。如果我的运动神经还在,很简单,手一挥就把它挥走了。但我不能动,我只能忍受。你想这多难过?一跳一缩一跳一缩,这还不算,它又跑我的舌头上来了,在舔我的舌头。那么脏的蝇来舔舌头是一种什么感觉?但是我仍然忍受着。好容易它飞走了,飞就飞吧,但不,它在耳边嗡嗡叫着,说我刚才舔你是应该的,是正义的,是伟大的事业,等等,它还讲出一番道理来。我愤怒得几乎昏厥过去。一个书店小伙计送来一大堆书,说周先生,敝店最近进口了一批明版的图书,要不要啊?生意做到棺材里了,这太可怕了!因此,我就想到,死亡不是痛苦和荒谬的结束,而是更大的痛苦和更大的荒谬的继续。死亡也不是人的精神避难所,你不能逃到死亡里去。你看,过去的神话被他打破了,未来的神话也被他打破了,死亡的神话也被他打破了,一切精神避难所都不能去,只给你一条路——现在。不管现实是多么严酷,你唯一的路就是正视现实。这正是鲁迅哲学的特点。如果说中国文化传统是儒家、道家、佛家学说,还有一家就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以后的新文化。前面几种文化,尽管具体的观念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特点:总是给人们提供这样那样的精神避难所。而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的最大特点,恰恰是要堵住一切精神避难所,人们只能来正视现实的困境。 在《野草》里,鲁迅用了大量的篇幅塑造了许多文学的意象,而这些意象都象征着人类的某些方面的深层的困境。这里我想举三个例子。《死火》是具有鲁迅式的想象力的一篇文章。人类关于火有种种想象,总的说来,人们是把火视为一种生命的象征。但是鲁迅想象的是“死火”,他把“死亡”和“生命”并置来讨论,这是很有鲁迅特色的。我们一般人睁一双眼只看一个问题,单一地提出关于火、关于生命的问题;而鲁迅在同时考虑生命和死亡两者的关系。一般人谈到希望,就专门讨论希望问题;而鲁迅却把“希望”与“绝望”这样一对命题提出来讨论。他提出来“死火”这个意象,就同时集中了生命和死亡两种意思。我们看他是怎样展开独特想象的。他说,我做梦,梦见自己在山峰间奔驰,跑啊跑,突然从山峰上一下掉到冰谷里,往下一看,一片青白色,这青白色就是死亡的颜色。但是在一片青白色中,我突然看见了很多珊瑚样的红的影子。在死亡的颜色中出现了生命的颜色,这就是死火。于是,我和死火之间展开了一个哲学的讨论。死火对我说:先生啊,请你赶紧把我救出去,否则我将冻灭。我说好,我就把你带出冰谷。死火又说,你把我带出冰谷,我当会烧完。我只能在“冻灭”和“烧完”之间作出一个选择。

鲁迅《野草》之深层意蕴探寻 鲁迅先生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因为生命是自己的,又全由自己负责,所以不惜以自己为实验,解剖自己,连同肉体和灵魂,一并展示给人看——无论是高尚的、还是已经被扭曲了的。 这解剖的刀就是他自己手中那枝犀利、冷峻的笔。他用这枝笔描绘出了那些在残酷的压榨下变了形的肉体和灵魂,并且想借助它为彷徨中的灵魂指出一条生的道路,他将自己的这种愿望赋予在《野草》中。“盖世界大文,无不能言人生之闷机┅┅所谓闷机,即人生之诚理是已。” 1. 肉体的拯救 在《墓碣文》中,肉体已经呈现出对自身存在的迷茫:既然人活着时,只能利用肉体,享受肉体,从肉体的反应中得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利的应该占有,无利的便摒弃。但是当肉体死了以后,它不再对万物表现出喜或悲,痛或快,此时肉体的价值存在何处?在《墓碣文》中,死尸显然不甘心自身肉体的消灭,它也想知道肉体——这个至今未尝品味过的事物的味道,于是“抉心自食,欲知本味”,但是,肉体已死,它不同于存活时,所以当死尸询问和威胁时,同时感到自身的无奈,只能离开,但也留下话:“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肉体已归于腐朽,不可再次起生,自食就是无所希望,而要得救,需要对自身的无限珍爱,要拯救肉体,只能珍惜它——这是中国几千年丧葬史的精髓;但是这样,肉体的本味又不可知:这是肉体存在的矛盾与疑惑。 2.肉体拯救后的矛盾、疑惑 一旦肉体得救,其本身存在的矛盾便更明显地突现出来。《颓败线的颤动》将这种矛盾的突现深刻地表现出来。青年男女无计于生活的苦难,饥饿、羞耻、痛苦一并集中、爆发起来。垂老的母亲曾经历尽千辛,才将女儿抚养成人,而待女儿成人后却向她抱怨“使我委屈一世的就是你!”女婿也说:“你还以为养大了她,其实正是害了她,倒不如小时候饿死的好!”连女儿中最小的一个也玩着一片干芦叶,仿佛一柄钢刀,大声说:“杀!”于是垂老的母亲开始颤抖、痉挛。自然,握笔的鲁迅也颤抖了,痉挛了,他开始怀疑先前的对肉体拯救的必要。他发觉拯救后的肉体——或许肉体本身都充满了无止尽的欲望,攫取的欲望和抛弃的欲望——已经非他所先前认识的那般模样。肉体是贪婪的,在它自己死去后,它依旧吞吃自己的身体,但不能知它的本味;现在,肉体得救,可以吃别的人,以达到知本味的目的,于是演绎出一代代吃人的剧目来:易牙蒸了自己的儿子给齐桓公吃;清兵挖了徐锡麟的心肝来,炒了分吃。鲁迅在《狂人日记》末段向社会呼吁: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然而从这《颓败线的颤动》中可以看出为继续吃人而做出的准备。鲁迅开始怀疑肉体。垂老的母亲,这个肉体拯救者的形象,最后只能在孤独无助的深夜中走出去,从无尽的黑暗中去寻找光明。她赤身露体,像石像一样矗立在荒野,举两手尽量向天,向上天询问,以无词的言语询问——这是人类心灵世界中的最高层的向自然这个创造出他们的伟大存在物提出的最高深的问题。然而鲁迅意识到了这种询问的结果:它只能是湮没在荒海的波涛中,在波浪的再次起伏中隐灭。或许果真如尼采所说的:“当德行睡眠后,它将更加精神焕发地起床。”当肉体垂涎于自己的本味而久久不得时,一旦使它获救,无疑会向全人类伸开其贪婪的魔爪,而从不顾及这人是谁。这个肉体拯救者的形象是集困惑于一身的,她是鲁迅那时的思想写照。 3、灵魂拯救的彷徨 当肉体的拯救陷于不可解答的困惑的时候,鲁迅开始尝试探索另一种形式的拯救:灵魂的拯救。然而他对这种更加缥缈、形而上的拯救方式表现出了一种无奈的徘徊和彷徨。他说:“称为神的和称为魔的战斗了,并非争夺天国,而在要得地狱的统治权。所以无论谁胜,地狱至今也还是照样的地狱。”《失掉的好地狱》,题目便隐含了深厚的讽刺意味。地狱原是魔鬼对灵魂的审讯之所,魔鬼为此准备了刀山、剑树、油锅,想要拷问出灵魂的罪恶来。但是魔鬼说:“一切都已完结,一切都已完结!可怜的鬼魂们将那好的地狱失掉了!”于是,地狱不再是地狱,地狱的一切均废驰了。那些鬼魂受到蛊惑,便纵声向人类发出反叛地狱的绝叫。他们渴求人类对他们的拯救。但是当人类的使者得到地狱的统治权之后,鬼魂仍旧如原先一样,要经受拷问,这是灵魂向肉体发出求救的最终失败。鲁迅在其中暗含了两种形式的拷问,一种是人类所存在的肉体形式对灵魂的拷问;另一种是魔鬼的灵魂对人的拷问。然而鲁迅马上察觉出这两种拷问的可笑:地狱至今也还是照样的地狱,一方是垂死挣扎,一方是铁腕镇压,丝毫没有变,以致鲁迅后来说:“我常觉得‘黑暗和虚无’乃是‘实有’。”而当“黑暗和虚无”成为“实有”时,人作为生命存在的肉体已经不再对灵魂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吸引力。所以,在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影,这个灵魂的另一种反应形式就会来向肉体告别,但是,影同时又是彷徨的,影说:“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一、关于《野草》的“孤独意识”和相关社会背景及作家简述所谓“孤独”,它有多层含义,仅从字面理解,便是“独自一人,孤立无所依附”。而一部不朽的《野草》,无论从作者鲁迅先生所塑造的诸多意象中,还是从作品中的诸多意象背后所弥漫着的孤独氛围,都在诠释着《野草》自身所蕴含的孤独意识。所谓“孤独意识”,不仅指浅层的,人人都会有的孤独感;更指蕴藏在一个人的意识深处,由“孤独”引发某种深层精神、意志品质。同时,谈及分析和阐述《野草》这部作品中孤独意识,便需要结合文学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1],多角度共同分析。对于本篇论文,笔者欲主要结合《野草》作品中,较突出的象征意象为切入点,并适当结合“作家”、“世界”、“读者”,等其他三个要素进行由浅入深地综合阐述——从人们所共有的孤独感受;到尽管不被他人所理解,仍旧顽强而执著地奋战的英勇无畏的“战士”情怀;再到无论面对外界的黑暗、冷酷,还是内心的虚无与绝望,依然除却一切苦楚和矛盾,从心底发出“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2]的呐喊心声,所展现出孤独者强大的反抗绝望的精神力量。在分析之前,笔者认为需要对鲁迅先生创作《野草》时的相关社会背景,以及它们对作者的思想、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作简要相关介绍。从众所周知的1914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又经历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数年沉默,鲁迅曾表达过“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3]的感受。之后,他“经历着一个打破沉默,逐渐从沉默中昂扬走向战场的历程”[4]。此时,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转入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文坛,也掀起了新文化运的革命高潮,鲁迅也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一名主要战将。从1918年的《狂人日记》,到后收集在《呐喊》里的10余篇富于反封建战斗意义的小说,可以说鲁迅先生在“五四”的狂飙中,“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抱负得以施展,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从而一扫辛亥革命以来自己那种沉积、悲观的心境”,“并将多年来郁积心头的对于封建主义的满腔愤火来了一个大爆发”[5]。然而,从1920年起,“五四”开始退潮,至1922年,他所曾从事编辑工作的《新青年》被停刊了,北京的思想文化界“显着寂寞荒凉的古战场的情景”,鲁迅看到“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废,有人叛变”[6],而自己“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成了游勇,布不成阵。。。。。。新的战友在哪里呢?”,又再次使鲁迅陷入了孤寂悲哀之中。随后,从1923年北洋军阀加强了对人民的政治、经济迫压,“二七”惨案对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运动实施血腥镇压;同时还收买资产阶极右翼文人,以结成反动政治文化同盟,维护自身统治。在1923至1925年间,中国各派军阀混战,某些文人学士沦为军阀的“帮闲”,诬蔑群众的爱国运动,中伤进步爱国青年,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随着这一系列的恶性事件的冲击,鲁迅从孤寂悲哀转入极端的愤怒,甚至“产生了不轻的颓废、绝望情绪,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心态不平衡的趋向,进入了一个精神上难熬的‘苦闷’期”[7]。总之,社会的黑暗,群众的麻木,军阀的暴虐,文人学者的中伤,身体病魔的困扰,家庭内部的变迁,自身思想上的彷徨与矛盾,交织在一起,便构成了鲁迅完成《野草》创作时,最为苦闷、焦灼、孤寂、愤恨的内心世界。 二、《野草》中对于几个意象的孤独感受有研究者曾提及“《野草》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是从“‘孤独的个体’的存在体验中升华出来的鲁迅哲学[8]。这些构成鲁迅哲学的基本单位(元素),并不是抽象的逻辑范畴,而是一些客观形象与主观意趣统一的意象”[9]。因此,笔者欲紧紧抓住这些“客观形象与主观意趣”相“统一”的意象,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内心体验,去逐步揭示蕴涵在意象中的孤独感受。(一)寥寥可数“两棵”孤独的“枣树”《野草》诸篇中给人以孤独、冷寂之感的首篇,非《秋夜》莫属。《秋夜》远远超出一般自然景物咏怀似的抒情传统,颠覆了寄景抒情的传统表达方式,大胆采用了“西方象征派散文诗的方法”[10] 。而对于“孤独”的感受,给人以最直观的冲击,便是数字上的寥落和形单影只的孤寂。当看到春意盎然的花丛中,芳草盛开,争奇斗艳,胸中定会顿生繁花似锦的热闹、欣悦之感;而相反,在一个寒冷、肃杀的“秋夜”某“后园”的墙外,在“奇怪而高”、“鬼〖目夹〗眼”似的、“非常之蓝”、“夜的天空”之下,“两棵”“落尽叶子,单剩杆子”的又直又长的“枣树”[11],又会令人顿生孤独、冷寂之感。因此,面对“闪闪地”、“鬼〖目夹〗眼”的无边星空,“秋夜”下光秃秃、没有花草相伴的“枣树”,是孤独的。(二)在“凛冽的天宇”下孤独“奋飞”的“雪”通常人们所理解的孤独是一种“不合群,独自一人”的感受,而《野草》中,“朔方的雪” 其以突出的“孤独”形象,出现于《雪》的后半部分——“朔方的雪花……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1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雪”以“人”的性格和精神特点;而且从文字层面上,人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他的孤独。与“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的“江南的雪”不同,“朔方的雪”,是“冰冷”、“坚硬”而“灿烂”的,他们“永远如粉、如沙,他们绝不粘连”,“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每一片“雪”,都是独自存在,各成一体的颗粒,没有粘连,没有依赖。因而,从浅层的文字描述之中,读者便不难感受到他们是孤独的。(三)选择“独自远行”甚至不惜“被黑暗沉没”的孤独之“影”除了看得见的“孤独”,人们通常也会有看不见却能深深感受到的“孤独”。那便是面对周围的人和事,均有着异样、甚至相反的感受,在此情此境之下,类似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而“影”[13]便是如此。“在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影”却是清醒的。它表达出自己的心声:“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甚至连“影”自己所存身立命的载体——“人”也都是他“所不乐意的”。而经历了“彷徨于明暗之间”,不堪于此的“影”,挥手饮酒作罢,宁可生命消失殆尽,也不愿停住于为自身所不满的周遭一切,告别去到那“只属于我自己”的世界。在那份决绝和洒脱的背后,人们更可以深深感受到,“影”的生命中,自始至终的“孤独”。

  • 索引序列
  • 关于草编的毕业论文
  • 关于草场环境的毕业论文
  • 关于草地畜牧业的论文
  • 关于虫草的论文题目
  • 关于野草主题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