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家乐福人力资源问题研究论文

家乐福人力资源问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家乐福人力资源问题研究论文

家乐福的成功在于精细、科学的管理,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选址的科学化,强大的商品管理机构,强大的电脑支持功能,简洁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及高效现场管理,完整的企业文化和强烈的防损意识。 家乐福与普美德斯合并,1999年销售额达789.7多亿美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到2000年底,家乐福在国外店铺数比沃尔玛国外店铺还多。家乐福的成功在于精细、科学的管理,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选址的科学化,强大的商品管理机构,强大的电脑支持功能,简洁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及高效现场管理,完整的企业文化和强烈的防损意识。 一、选址科学化 1、开在十字路口。Carrefour(法文意为十字路口)第一家店是1963年开在巴黎南效一个小镇的十字路口,一火爆,大家都说去十字路口,把店名给忘了。十字路口成为家乐福选址的第一准则。 2、3-5公里商圈半径。这是家乐福在西方选址的标准。在中国一般标准是公共汽车8公里车程,不超过20分钟的心理承受力。 3、外聘公司进行市调。一般需要分别选两家公司进行销售额测算,两家公司是集团之外的独立公司,以保ぴげ獾目蒲Ш妥既沸浴?br> 4、灵活适应当地特点。家乐福店可开在地下室,也可开在四五层,但为地面一、二层或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家乐福一般占两层空间,不开三层。这比沃尔玛、麦德龙灵活。 二、强大的商品管理机构 1、在全球采购商品。一个商品进入家乐福,厂商首先要与总部谈判取得认可,各分店通过系统订货,不进系统,无法结算。家乐福设有国际商品部,负责在全球寻找资源,介绍给各国家乐福店的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向他们订货。家乐福通常是一种商品全球销售。 家乐福对全球供应商素质要求是: 拥有出口权厂商或出口公司价格具有竞争力 良好品质保证(不是品牌)大批量生产与供货能力 有乐意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1999年家乐福在亚洲采购3.92亿美元商品,其中中国商品占52%(2.04亿美元),包括日用品、鞋和纺织品等。 2、建立强大的商品管理机构。商品是店铺运营的中心,家乐福十分重视商品管理。公司设立商品部总监,管理5个商品部。即快速消费品、生鲜、日用百货、家电用品、纺织品每个商品部设有总监,管理7个职能部门,即销售发展部、全国谈判部、业务发展部、物价部、品牌部、开发部、培训部。 三、强大的电脑支持功能 中外零售企业的差距是系统管理,主要表现为信息系统的完整性、指导现场管理的方式。现场管理以电脑为主,人绕着电脑转。 1、电脑功能。家乐福电脑发挥着11大功能,即订单管理、自动补货、收货、 退还厂商、价格变动、店间移库、课部门间移库、库存调整、盘点、查询、报告。 2、查询与报举功能。发挥电脑查询和报告功能,进行相应的分析,对提高业绩大有帮助。(1)销售查询(即时性):销售额、销售量(从而算出平均价)、顾客数。(2)商品流动报告:某种产品从生到死的报告(单品记录),这些商品的具体走向。它是寻找损耗原因的工具。(3)自动补货报告:提供建议定单,供货商编码、定件数量、进价、售价、毛利率、赠品量件数、订到货天数、目前存货、在途商品量、每天每月平均销售、现月销售量、建议采购量。(4)促销分析报告:促销商品、价格、当天销售量、销售额、前四周平均销售额。(5)销售额分析报告(20%A类商品如何管理):单品、售价、排名、前四周占全店的百分比(前500名商品要占店营业额的50-52%,占不到,品种有问题)。(6)每日变价报告:商品、销售量、旧价格、新价格、减价损失钱数、促销名称、时间。 四、简洁的组织结构 开店前有三件事要做:选址、选址、选址;开店后有三件事要做:建立机构、树立经营理念、进行现场管理。 1、建立简洁的机构。家乐福店铺由店长负责管理,店长有了,指定一个处长负责。另外有值班经理(处长或服务部门课长)。 2、树立家乐福特有的经营理念。家乐福经营理念有5条:一次购足、超低售价、免费停车、自助服务、新鲜品质。具备这5条就是超市,想成功就把这5条做细。超低售价不是每种商品都是超低售价,有的零毛利,有的可达15%。超市不是百货店、不是五星宾馆,但必须提供自助服务条件,让顾客便利找到,不开口说话,就能找到商品和价格。促销品至少有两个价格牌。如果顾客或员工60%的人问商品,40%问价格,这就表明商品陈列有问题。超市没有服务员,只有理货员。 3、现场管理。家乐福店铺的现场管理主要表现为巡查管理。(1)巡视管理。用巡检表控制,可分为好、差和有待改进两个标准。具体项目包括:高价品店房是否上锁、有无开箱、卖场是否缺货、仓板谁好、无条形码商品是否放在待加工区、照明浪费否、卫生安全否。(2)商品部经理每日必做:详细巡查货架;条形码与价格相符;商品是否缺货;检查系统报告;促销商品单独订货;依每月报告制订促销、定货;检查价签和说明书;根据总部电脑指导改变陈列面,销售额大的加大陈列面。100个品种不超过3次补货;检查安全和清洁。(3)细致巡查:清洁、缺货与订货、重要商品、促销区、陈列标准,扫描测试,安全等。 五、家乐福的企业文化 1、家乐福的企业文化表述。 我们的使命:我们所有的努力是为了让顾客满意。我们的零售活动是通过对商品及品质的选择,提供价格,来满足顾客的多变需求。 我们卖100元,有1.5元退货才满意;有2元退货太高;没有退货,表明顾客不满意。第一不缺货,第二便宜。我们的员工:我们最主要的资产是士气高昂的员工。每一个员工应具有主动积极及分层负责的精神,团结互助的工作态度,为公司整体利润而努力。员工不是成本,而是资产,好资产要更新,进行知识培训,资产要投入。我们的资源:我们必须保持简单而明了的理念。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限度使用它。我们的目标:国际化。我们的价值:我们需要协调与合作伙伴的关系,达到双赢,双方如发生矛盾,由离顾客近的决定。我们的价值观:关注顾客;积极主动;诚实正直;积极决策;参与管理;遵守;树立榜样,团结合作,忠诚信实。这里有一个案例,一个员工偷吃饼干,承认了,另一个看到的员工说没看见,后者被开除了。 2、家乐福的四大政策。 1979年家乐福总结出四大政策: 资产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商品政策财务政策 经营理念组织种类预算 关注顾客培训质量投资 企业形象晋升价格成本 专业技能薪酬排面设计管理 营业额、市场分额管理采购程序 卖场互相交流流程 沟通 六、强烈的防损意识 1、日常损失防范(保安)队伍。(1)三米原则:每个员工在你三米之内就问候顾客,非贼会认为有礼貌,贼会担心而放弃偷窃。(2)后仓管理:不许有开箱、不许有代用箱,否则财码;高于商品平均价,高单价商品锁上,有保安见证。(3)条码管理:条码掉换是损失重要的原因。供货商买条码同去购,很危险。(4)收银钱管理:每月允许40元以内长短额,长的免寄大于缺款。每次查看箱底、管底,漏扫每天超过1000元,还有没查的;整箱的要开箱。(5)磁码原则:纺织品、鞋、CD/VCD,烟,酒都贴,每家商场用2-2.5万元。(6)提包控制原则:采取存包制度。提供防盗包,女士随便。 2、周期盘点/大盘点。做出不流动商品报告(或条形码错、或丢等)、负库存报告(一查到底,找到原因)和进行免费赠品控制(单独控制)。 3、审计制度。定期对商场日常营运主要环节进行核查。不向店长汇报,向总裁汇报。以保持商场营运标准,提供现场培训指导。实际上损耗是商场制度没有被执行。因此,家乐福每天把空箱登记,进入系统作为当日损耗;每天顾客打翻的瓶子,进入系统作为当日损耗;生鲜食品1.5-2%损耗,进入系统作为当日损耗。

摘 要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年后,对零售业的保护期已在2004年12月11日结束。外商纷纷抢占我国零售市场,使我国零售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外商零售企业在经营理念、技术手段、经营规模、商品价格和人力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我国零售业的现状出发,为国内零售企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希望能为我国的零售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做出一点贡献。关键词 零售业 集约式发展 自有品牌 物流配送 人力资源管理20世纪90年代,国外大型零售企业,纷纷踏入中国这块土地,与此同时,国内零售企业也雨后春笋般的紧跟其后。经过10年来的发展,全球知名零售企业有40多家在我国形成了相当的规模,还不断地扩大经营范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零售企业将何去何从。显然,选择退却不是办法,只能借鉴外国零售企业的优势,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扬长避短,寻找出适合自身的发展之策。1 外商零售企业的运营及管理 沃尔玛公司的运营(1)低成本采购与短流通渠道。沃尔玛公司特殊的低成本理念和提高客户忠诚度的经营手段——“天天低价”,构成了它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沃尔玛的经营哲学很简单:“薄利多销”,他们把进货和转运成本控制在最低,把节省下来的差价转给顾客,超低的价格使得商品在最短时间内从货架上一扫而空。通过增加销量和周转率来赚取利润。沃尔玛曾经在采购上要求它的员工将费用控制在采购商品的1%以下。每次采购时,他们尽最大努力避开中间环节,从制造商处直接进货。(2)采购本地产品与强大的物流配送中心。沃尔玛公司还坚持“购买本地货”,每开一家店,都在当地采购商品。沃尔玛还组建了庞大的物流配送中心,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辐射一个区域许多家店。这样做,可以提高配送中心的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所以它的“天天低价”就有了保障。(3)高科技应用方面。沃尔玛将高科技信息化应用于零售业。曾在美国历史上创造了许多项第一:从1969年沃尔玛最早使用计算机跟踪存货,到1977年沃尔玛安装完成了第一套最昂贵的覆盖整个公司的计算机终端网络系统,到1988年沃尔玛拥有全美国最大的私人卫星通讯网络,再到1997年的实时销售和库存数据处理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流通商品销售、库存、物流等系统提供了完善的服务。 家乐福的人力资源管理家乐福进入台湾市场后,管理系统很分散,部门经理拥有维护与供应商的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和种类的权利。他们可以决定商品的零售价格,他们还掌握员工的招聘,同员工进行工资谈判。在酬金上,不但分店经理的薪水很高,就连普通员工都可以在春节前拿到奖金,奖金的数目由自己所在分店和部门的业绩决定。另外,家乐福在扩充时,员工的提升机会相当大,这样就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还稳定了企业内部岗位。2 国内零售业的现状 资金来源和投资方向结构较为单一2003年业内人士对8家外国零售商和3家排名前列的国内零售企业的长短期借款对比中发现:国内企业的短期负债率大大超过国外企业,而几乎没有长期负债,而且,在国内企业的长短期负债的加总也明显高于国外企业。由于竞争激烈,多数零售企业为了不断扩大规模,不惜血本改建、扩建,甚至新建大商场。新建、扩建资金多来源于银行贷款,还本付息的负担很重。加上投入大,工期长,建筑成本攀升。很多城市大型商场比例过高,竞争加剧,经营失败者大有人在。 规模小、网点分布不尽合理现在国内零售企业形成了一个企业多、规模小的局面。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国内较大的50家零售企业的零售总额还不到全国零售业销售总额的5%,而且没有任何一家的规模可以对国外零售商形成有力的竞争。大型超市购物商场的建设具有相当的盲目性。一方面,在建时间和数量过分集中,数家商场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开业的现象相当普遍;另一方面,新建、扩建商场的区域布局相对集中于城市中心商业区。网点布局不合理,既不便于居民购物,也加剧了城市中心地区的交通紧张状况,恶化了经营环境。 经营管理水平尚处于低层次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大型零售企业经营品种没有特色,千店一面,各大型商家竞相将眼光盯住人数不多的高收入阶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各种专业商店\专卖店也以高收入者为目标市场.这种市场定位错置,导致经营失败是在所难免的。零售企业的投资约束机制尚未形成,一哄而上大干蛮干,仍然是商业投资中的普遍现象,经营者风险意识淡薄,经营观念有待更新。零售企业的竞争手段单一,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虚假的降价策略往往使成本和收益秩序出现混乱。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我国零售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近些年虽有所提高,但对连锁经营的本质未作深入分析,配送中心的作用和功能不被重视,难以形成真正的连锁经营体系,因而难以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3 国内零售企业应采取的竞争发展策略 集约式发展和规模效应集约式发展战略是集中力量迅速完成整体布局,建立多个连锁零售企业,并以最快的速度确立区域优势,然后再往周边扩散,从而以规模效应达到成本领先的优势。零售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销售额大,才能够压低采购成本、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因此,许多观点都认为:商业零售业没有一定的规模是很难面对竞争的。从国内零售业布局上看,外商零售企业一直坚守华南、华东地区的市场,这给国内的零售企业一个很好的机会。为了避免和外商零售巨头发生冲突,可以先“让开大道,占领两厢”,在竞争不太激烈的情况下,先取得华北、西北地区的二线城市市场,也给企业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一旦外商零售企业想要进入这些二线城市时,就会遇到强大的规模壁垒。三、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体系改进策略1强化对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的认识。配送中心在服务内容上由商流、物流、信息流有机结合;在流通环节上由经过多个流通环节发展到由单个配送中心完成流通全过程。作为物流运动枢纽的配送中心,要发挥其集中供货的作用。配送中心还必须有比较强的加工能力,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流通加工。从这个意义上讲,配送中心实际上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和流通加工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基地。2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我国连锁零售业,基本是以单兵作战的分散型配送为主,经营范围窄,配送范围小,配送整体功能难以发挥,同时由于配送集约化程度低,因此也很难形成规模效益。零售企业应当首先在集中化布局战略基础上,建立共同配送中心以实现共同配送,这既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又可提高配送效率。与此同时,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必将以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为支撑,这将极大改善各个门店订单处理效率,保证供应链的高效运行,并能及时把握市场动态,使商品生命曲线在上市之初就达到销售量的最高点,最大程度享受企业内部协调效应所创造的价值。要把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纳入连锁零售企业发展和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的重要内容。首先,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强物流服务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物流中心与各连锁店之间、连锁企业与社会专业物流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第三,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及信息传递、跟踪、反馈,提高经营决策和综合服务水平。3结合地域实际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面对不断进入的外资国内连锁经营企业的强大竞争,国内连锁经营店一定要抓住抓牢本土优势,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举例而言,国内某些地区人力运输成本可能小于机械运输,送货上门服务可结合社区内部资源完成等,这些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发展,根据地域性磨合自身物流体系。参考文献:[1]王璞:企业供应链实务[N]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2]顾妮娜:新时期我国企业供应链建设初探[J]现代金融,2006,(12)[3]曹蓉:我国企业供应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田。商场现代化,2006,(

家乐福供应链管理论文篇二 供应链中的采购管理 摘 要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采购部门纳入到供应链管理中,成为供应链环节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采购部转变职能就成了必须,企业采购部不仅仅面对的原材料或者上游以及辅助用品的采购,而是将诸多供应商成为企业的上游生产线,进而实现企业专业化生产。本文重点分析传统采购模式的缺陷,从而进一步分析具体的供应链中的采购管理模式。 关键词 供应链 采购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志码:A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里,成本控制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早先企业大包大干的模式显然和成本控制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近年来供应链管理模式开始在众多企业得到了全面的普及。但是和国外的先进供应链管理模式相比,我国企业的组织和流程以及对供应商的管理和采购职能的转变都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就会给企业的采购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一、传统采购管理模式的缺陷 在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中,需求企业和供应商的合作采取了最大利益化模式实现,在这种模式下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下面几个方面的缺陷,其一就是造成企业生产工艺越来越复杂,无法实现集约化生产,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和效益低。其二就是容易造成多头采购,也就是说一个订单可能会下发给更多的企业来完成,这种采购方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引入竞争机制,但是缺陷也非常明显,比如多供应商订单量小,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造成采购成本高,众多的供应商也提升了管理难度。其三库存周转率低下,传统采购模式各部门信息沟通不畅就极容易造成原材料库存积压,同时也极易造成因为原材料采购不及时导致订单延期,从而给企业带来企业成本增加,信誉下降的问题。其四质量控制不能够融入到供应商生产工序中,来料检验的质量控制只能够确保满足企业生产的质量,但是却不能够确保供应商的来料品质合格,在来回退货交货过程中势必会造成延时和运费增加问题。其四就是唯价格是选的供应商选择方式,显然不能够对供应商的综合实力进行甄选,综合实力和价格往往反比,所以价格并不能够完全决定一个供应商的品质。 二、供应链中的采购管理模式分析 (一)转变采购转变职能。 在现代供应链中的采购管理模式中,企业采购部门将不再是企业独立的一个部门,而是统一到企业战略的一个核心部门之一,因此传统的采购职能就要进行彻底的革新。采购职能转变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分别是被动阶段、独立阶段、支持阶段和一体化阶段。所谓被动阶段指的是采购部门职能建立在相关部门采购需求上并根据采购成本最低策略满足相关部门或完成采购命令。独立阶段则表示采购职能开始相对独立,可以独自采取科学的对比方法进行采购,实现采购效益最大化。支持阶段则表示采购职能开始实现了支持企业的竞争战略,并会采用一些采购技巧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体化阶段表示采购职能完全实现了和企业发展战略融为一体,这是采购职能转变的终极目标。 通过分析采购职能转变的过程,很显然在被动阶段实际上就是传统采购模式的延续,依然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问题,而在独立阶段的表现,采购工作变得更加有效率,采购新思想和通过科学方法对供应商进行筛选则主要来自于采购的务实工作以及吸收了其他企业的采购经验,在这个过程,企业采购部门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关系。在支持阶段,采购工作的计划性更强,并符合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的需要,企业改变采购策略主因则为企业竞争需要,评价采购工作则通过竞争目标实现,评价供应商则以是否满足企业竞争需要,供应商已经成为企业的宝贵资源,这个阶段的采购职能主要特征表现的是采购已经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助力器。最后就是一体化阶段,这个阶段的采购职能是否实现主要体现在采购工作是否具有长期计划性,并和企业的整体战略是否融为一体,采购工作评价是否按照对企业整体战略发展有益进行,是否完成采购信息系统建设,以及是否将采购信息系统集成到企业ERP信息管理系统中,采用信息管理方式实现,供应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合作伙伴,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采购职能已经成为企业整体战略的组成部分。 (二)根据不同采购策略细分采购订单。 采购策略主要分为采购需求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以及采购风险两种,而细分采购订单则根据订单需求分为战略性物资、杠杆性物资以及瓶颈物资和普通物资四种。所谓战略性物资是企业生产必须品且只在某一个供应商购买,而且这个供应商还不能够确保供应,这类物品占成本比重大。而杠杆性物资则主要指的是采购价格微小差异就会对成本造成巨大的影响,不过可以从不同的供应商那里获得,其价格所占成本比重也较大。瓶颈物资则指的是价格不高,但是却很难从供应商那里获得。最后就是普通物资,这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的各种辅助物资,比如办公耗材,能够通过多个供应商获得。 根据风险和利益的等同原则对于提供战略性物资的供应商应该实现和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对于杠杆性物资而言,采购策略应该通过竞争性投标方式来选择能够提供物资价格和质量都具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对于瓶颈性物资的采购策略则通过持续不断的寻求新的供应商来确保这类物资的稳定供应,防范企业因为这类物资没有及时获得导致停产,降低采购风险,最后就是普通物资的采购策略则通过制度化采购程序管理实现,降低采购成本。 三、总结 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的采购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生产管理成本,实现和供应商的战略合作,降低企业的库存,以及能够融入供应商的生产质量控制,规避事后质量控制风险,以及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企业采购管理模式的变化自然就会引起采购职能的变化,因此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清楚认识这一点,将新的管理思维融入到实际工作中。□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秋1班) 参考文献: [1]周清林.供应链共赢需要提倡合作和外包.中国储运,2011年08期. [2]陈学南.采购管理的艺术性.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1年09期. 看了“家乐福供应链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1. 供应链管理系统研究论文 2. 供应商管理论文范文(2) 3. 超市质量管理论文 4. 门店运营管理论文 5. 供应商关系管理论文(2)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研究问题

目前,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的因素也越来越成为企业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 已成为 企业管理 工作的核心。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如何挖掘员工的潜能

2、关于构建人力资本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探讨

3、浅谈企业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4、薪酬制度改革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5、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与创新

6、我国人才测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7、人力资源管理要为企业增值服务

8、论职务晋升的激励作用与公正原则

9、企业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福利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弊端及对策略

12、浅析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

13、绩效考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弊端

14、在金融危机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转化

15、人际冲突对于销售团队绩效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6、浅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17、从人才危机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8、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分析

19、浅析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家族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出路

1、浅谈员工绩效管理

2、关于构建人力资本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探讨

3、浅谈企业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4、论职务晋升的激励作用与公正原则

5、企业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

7、人际冲突对于销售团队绩效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8、浅析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保险 业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10、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体现研究

11、基于工作绩效的雇员流动机制研究

12、工作绩效评估中的信度问题研究

13、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14、信息不对称与绩效评价研究

15、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探析

16、论绩效管理中的沟通问题

1. 解读 劳动合同 法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 保险业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3. 人力资源价值和企业价值评估

4. 现代企业人事测评技术及其应用

5. 中层行政管理人员评价体系的建立

6. 关于经营管理者称奇报酬激励机制的探讨

7. 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体现研究

8. 企业销售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9. 工资决定因素与企业劳动工资改革分析

10. 中小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的探讨

11. 职工持股计划在高技术产业的探索与实践

12. 关于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研究

13. 基于工作绩效的雇员流动机制研究

14. 工作绩效评估中的信度问题研究

1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 企业绩效管理模式研究

17. 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研究

18. 企业员工薪酬制度研究

19.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初探

20.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调查分析

21. 我国行业工资差异之演进及其原因

22. 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员工股权激励

23. 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探讨

24. 自助式福利体系的设计

猜你喜欢:

1. 人力资源毕业论文题目

2.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3.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5. 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较好的题目

6.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1. 我国风险投资人才的现状及对策研究2. 关于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对策研究3. ***市(县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发展方向研究4. 中国劳动力流动及户籍问题研究5.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6. 人力资源与经济布局的相互制约分析7.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匹配问题研究8. 中国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9. 现代企业人事测评技术及其应用研究10. 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培训问题研究11. 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12. 研发人员素质测评体系构建研究13. 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应用研究14. 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思考研究15. ***地区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投资研究16.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研究17. 激励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研究18. 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体现研究19. 绩效考评方法体系研究20. 小型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21.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研究22. 企业销售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23.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24. 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研究25. 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研究26. 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研究27.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发展研究28.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研究29.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研究30. 人才资源国际流动的问题研究31. 基于工作绩效的雇员流动机制研究32. 招聘面试的方案设计与研究33. 国有企业绩效考评问题研究34. 人力资本道德素质的培养研究35. 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36. 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与应用37. 手机终端零售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研究38.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研究39. 工作绩效评估中的信度问题研究40. 我国劳动力移动与灵活就业研究41. 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42. 信息不对称与绩效评价研究43. 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问题研究44. 产业结构变动与宏观人力资源开发研究45. 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途径分析研究46. 创新经济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47. 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研究48. 从成功企业看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49. 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促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50. 岗位分析和人力资源测评研究51. 岗位管理技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52.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53. 高科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研究54. 高科技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研究55. 弱势群体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56.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分析研究57. 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58. 组织结构对服务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59. 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60. 技术创新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互动机制研究61. 人力资源战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62. 教育与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研究63. 经济全球化时期的职业技术人力资源开发研究64.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65. 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66.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的环境和模式选择研究67. 国企经营者薪酬创新激励的微观分析研究68. 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思路研究69. 国有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的选择与创新研究70. 高科技产业人才流失率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71. 企业销售人员流失的分析研究72. 民营企业员工流失与管理研究73. 对企业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思考研究74. 对失业者再就业激励机制的探索研究75. 提高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研究76. 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研究77. 增强国企科技人员向心力问题的探讨研究78. 知识产业员工的特点及其管理策略研究79. 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原因与对策分析研究80. 知识型员工的能力及其测度研究81. 关于知识型员工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82. 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员工的激励研究83. 人力资本的生成途径及其运营机制的构建研究84. 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特征探析研究85. 人力资本对西部经济增长贡献分析研究86. 人力资本激励理论分析与机制设计研究87.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本研究88. 高科技企业的薪酬战略设计研究89. 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研究90. 关键绩效考核法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91.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对策研究92.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93. 企业人才资源系统整体优化的途径研究94. 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95. 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忠诚与组织忠诚问题研究96. 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有效性研究97. 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98.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与对策建议99.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100.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101.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以……为例102. 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103. 提高民营医院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对策研究104. 灰色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105. 贫困地区的人口与人力资源研究106. 劳动分占制度的形成与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化解问题研究107. ***地区人口流动及城市化的现状研究108. 企业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109. 人力资本储蓄的人才经营模式研究110. 企业人才资源系统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研究1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112. 投资银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核心和关键研究113. 高等教育领域内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保障分析114. 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有效性研究115. 虚拟人力资源活动的独特性与价值研究116. 企业选取和培养知识产权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117. ***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矛盾及解决对策研究118. 铁路企业员工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19. 员工能力在绩效改进中的作用研究12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整策略探讨121. 百货零售企业一线员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122. 企业员工压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123. 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研究124. 员工能力绩效改进方案的探讨研究125.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126. 企业人才储备与大学生实践互动双赢研究127. 矿山企业劳动安全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128.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29. 国家公务员招录歧视现象研究130. 企业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131.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成本研究132. 基于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人力资源建设的思考研究133. ***地区人力资本与地区协调发展研究134.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研究135. 对政府雇员制的思考研究136. 人力资源与经济布局的相互制约分析研究137. 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研究138. 人力资源战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139. 公司治理与管理者长期报酬激励研究140. 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制度构建研究141.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绩效管理模式研究142. 某某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143. 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绩效管理模式探讨研究144. 企业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145.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管理模式探讨146. 团队绩效管理难点和对策研究147. 基于素质的绩效管理模式探讨研究148.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研究149. 企业研究开发人员的绩效管理研究150. 某企业绩效管理状况分析研究151. ***市高科技企业绩效管理状况分析研究152. **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研究153. 目标管理在企业的应用研究154. 国内外区域人才合作的经验与启示研究155. 某某省(地、市)人力资源现状分析156. 某某企业岗位分析的实证研究157. 民营企业接班人培养模式研究158. 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提高途径的分析研究159.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研究16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分析161. 某某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162.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管理研究163.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164. 基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165. 某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研究166. 某某企业团队管理研究167. 知识型员工激励手段研究168. 组织内部劳动力市场与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研究169. 企业劳动需求的多元化模式研究170. 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方法研究171. 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成因与对策研究172. 企业劳动需求的决策机制分析研究173. 失业率统计分析方法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74. 人工成本统计对企业管理的意义与应用17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报酬结构的确定机制研究176.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研究177. 加入WTO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变化的现状和趋势研究178.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179. 试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180. 浅议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风险规避181.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规避研究182. ***市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素质分析研究183.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184.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185.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研究186. 网络招聘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187. 技能型薪酬体系设计研究188. 绩效薪酬体系设计研究189. 我国企业经营者年薪酬的设计研究190. 对追讨农民工欠薪问题的研究191. ***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研究192. 某某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规划193. 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194. 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实践和创新研究195. 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研究196.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管理与企业家激励机制研究197. ***市各种成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研究198. 人力资本投资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研究199.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现状及完善对策分析200. 对“民工潮”现象的思考研究你好 需要代写论文 百度一下591论文代写网

1.21世纪初叶中国社保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2.e 时代人力资源职能的转变 3.HR管理的e化生存 4.Internet网络招聘与在线培训研究 5. Internet与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研究 6.Internet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7.IT企业员工培训研究 8.IT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9.保险业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10.保险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与管理 11.保险员工的薪酬问题研究 12.变革中的劳动就业环境 13.不同所有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14.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15.创新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 16.当代领导者素质研究 17.当前企业劳动保险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18.当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研究 19.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20.对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若干思考 21.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探讨 22.对现阶段我国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问题的研究 23.岗位责任制与人员聘任制研究 24.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5.根据案例评定企业内部的因人设岗与因岗配人 26.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27.工作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案例) 28.公共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 29.公关宣传研究 30. 公务员管理研究 31. 沟通对实现绩效目标的影响 32. 股票期权在业绩评价中作用 33. 关于人才流动态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34. 关于人力资源现状与整体开发的对策思考 35. 广东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 36. 广东经济转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37. 广东社保体制改革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取向 38. 广东省的失业保险问题研究 39. 广东省的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40. 广东省社会保障基金安全运行问题研究 41. 广东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42. 国企改革中应采取的人力资源策略 43. 国外企业的岗位评价制度 44. 国有大中型企业富余人员的现状及出路 45.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46.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47.机构重组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48.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分析与研究 49.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50.绩效评估的激励机制 51.激励及其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52.加入世贸后我国银行人才队伍建设 53.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用人机制 54.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激励机制 55.健全国家公务员的监督制度 56.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57.金融业(银行、证券、保险)人力资源开发 58.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 59.经济全球化下的员工素质要求 60.经理层持股问题探析 61.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62.经理层业绩评价与考核 63.经营者股票期权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64.竞争、冲突与组织(企业)改革 65.科技型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66.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 67.劳动资源开发与我国现代化建设 68.猎头公司与人才流动分析 69.论保险业员工激励问题 70.论当代员工教育和培训的特点 71.论当前中国经理人员市场化的困难与障碍 72.论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一体化 73.论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群体 74.论农业剩余劳动力 75.论企业风险沟通的困难与障碍 76.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77.论企业文化与企业定位 78.论人际关系的协调与沟通 79.论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 80.论我国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 81.论现代企业的员工激励问题 82.论现代企业领导人成功必备的素质 83.美、日等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84.面试技术及其运用 85.民营企业高层管理的人员选用问题研究 86.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87.某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状况的统计分析 88.某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分析 89.某企业员工结构与岗位分析 90.某企业员工培训实践 81.某企业职工工资效益分析 82.某企业职工结构与素质分析 83.内部控制制度分析与设计 84.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市下岗再就业的冲击 85.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 86.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 87.女大学生的就业分析 88.女性高层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 89.女性管理层的激励问题 100.剖析案例,研究我国企业(全民、集体、私营、三资)内部的劳资关系状况及其处理 101.期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02.企业(或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改革 103.企业IT(信息技术)人才的管理与研究 104.企业的团队建设问题 105.企业工资制度的改革 106.企业管理中信息传播技巧探讨 107.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08.企业国际化与人才吸引 109.企业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110.企业劳动管理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111.企业内部员工层流机制与激励效应 112.企业人才招聘现状问题及趋势研究 11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案例分析 114.企业人员测评体系的构建 115.企业如何提升员工的忠诚度 116.企业文化的建设 117.企业文化个性研究 118.企业文化管理试探 119.企业文化与企业成功的关系问题 120.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121.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 122.企业文化与人才队伍管理关系研究 123.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124.企业文化与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 125.企业薪酬制度的创新研究 126.企业薪酬制度研究(案例研究) 127.企业信息化的途径及策略 128.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129.企业员工绩效评估研究(案例研究) 130.企业员工晋升研究(案例研究) 131.企业员工考核与企业管理绩效的关系 132.企业员工考评模式创新 133.企业员工培训研究(案例研究) 134.企业员工招聘实践技巧 135.企业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136.浅析公务员的高薪养廉问题 137.浅析我国非正规就业问题 138.浅析我国妇女就业问题 139.浅析西部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140.浅析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兴国战略 141.浅议领导者离职审计 142.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 143.人际交往的艺术 144.人口流动与户籍制度改革 145.人力资源的e变革 146.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思考 147.人力资源的新趋势与E化 148.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比较(选三至五个有代表性的案例) 149.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中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研究 150.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15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 152.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153.人力资源会计初探 154.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155.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 156.人力资源价值分析与计量 157.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158.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思想之演变 159.人力资源开发与国有企业改革 160.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 161.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战略研究 162.人力资源与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63.人力资源咨询业现状分析 164.人员招聘与岗位分析设计 165.如何发展现代企业制度 166.儒家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67.软件开发人员的行为特点和管理对策研究 168.社会保障的融资问题研究 169.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70.社会保障与扩大就业问题研究 171.失业问题研究 172.试论爱心管理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73.试论股权薪酬制的适用条件 174.试论股指期货 175.试论信息时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研究 176.试论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 177.试论中国式企业文化的核心基础 178.试设计企业营销人员的培训方案(以保险业或其它行业) 179.试析中国就业制度中的歧视因素 180.谈企业领导的诚信 181.谈谈我国人才市场机制及其政策思考 182.完善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183.网络银行与信息化人才 184.危机公关研究 185.我国/广东人才招聘的现状、问题及趋势研究(包括电子招聘) 186.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分析 187.我国高科技企业经理人员的报酬分析 188.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趋势 189.我国金融证券业人才结构分析 190.我国境内的跨国企业的人员配备原则、招聘方法、薪酬标准 181.我国劳动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182.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183.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184.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调查分析 185.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动力机制 186.我国人才中介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完善 187.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分析 188.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收益比较分析 199.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200.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立法建议 20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探析 203.我国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 204.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205.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06.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207.我国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的对策 208.下岗职工再就业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209.现代工资理论与企业薪酬体系设计 210.现代领导应具备的素质探讨 211.现代企业创新管理 212.现代企业的文化建设问题 213.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创新 214.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215.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劳资关系与工会作用 216.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本投入与产出问题 217.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机制与中国存在的问题 218.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 219.现代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 220.现代企业人才继续教育的意义和方式分析 221.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222.现代企业文化管理 223.现代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224.现代企业员工素质研究 225.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研究 226.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信息保障 227.现代组织激励理论与模式研究 228.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问题研究 229.心理测验在人员测评中的应用 230.薪酬设计与绩效评估 231.信息化与广东优先实现现代化研究 232.性别差异与职位升迁问题研究 233.业绩评价与员工激励研究 234.医疗保障机制的完善研究 235.议高薪养廉 236.银行个人理财人才队伍建设 237.员工激励的理论与实践 238.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239.员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40.政府员工制的评价 241.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继续教育 242.知识经济时代用人观(研究)新议 243.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 244.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 245.知识经济与知识经营 246.职业声望研究理论与实践 247.职业指导与职业设计 248.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49.中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与劳动关系的调整 250.中国老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251.中国企业劳资纠纷现状及管理对策 252.中国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机制完善途径研究 253.中国人口流动与控制的研究 254.中国人力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255.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256.中外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257.中小科技企业考核制度探索 258.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59.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在组织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分析****1、结合本单位情况,浅谈在人员招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3、平衡计分卡的内容和特点。 4、结合钱德勒的“组织结构服从组织战略”,论述这句话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影响。 5、新劳动合同法对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和积极地影响。 6、结合熟悉的组织情况,做一份08年度员工培训开发计划。 7、针对人力资源规划中的供需平衡应考虑哪些因素。 8、结合论文,谈下论据、论证及论点。 9、人力资源管理即使科学,也是艺术,在实践中怎样把握这种科学性和艺术性。 10、什么是绩效?什么是绩效考核?什么是绩效管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1、评价中心概念及方法。 12、人力资源管理分为选、育、用、留、“出”几个环节,即人员“出”(离职)也是人力管理的范围,请谈下对人力资源管理“出”的理解。 13、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的范畴,管理有五个职能:选才、用才、培才、留才、展才。这五个职能有哪些特点? 14、培训与开发的区别和联系。 15、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考虑的因素 16、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法,其优点和缺点是什么?方式、方法、步骤是什么?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实际上中小企业的决策者们仍然认为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利润、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等是最重要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则排在次要的位置。由于企业决策者们不能充分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也不会在行动上花费时间和金钱支持企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开展,使得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落后,对于目前国内外现代企业实施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更是无从谈起,导致人力资源的潜在能力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2.人力资源部门职能有待完善

由于企业决策者并没有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经理很少有机会参与公司的高层决策,使得人力资源为公司战略服务根本就无从谈起。人力资源部的人数配备、分工以及专业水平也不尽如人意。企业并没有完全根据其战略规划来对人力资源部的人员进行合理配备和分工,很多人力资源从业者没有受过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发挥其战略作用。

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尚未真正实现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比如,人力资源部在制定招聘计划时,没有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去考虑,只是哪个岗位缺人就招哪个岗位的员工,短期来看,招聘进来的员工能满足公司目前业务发展需要,实际上,招进来的员工并不一定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需要。

4.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有待规划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盲目学习大型中外企业的经验和模式,对企业自身的剖析不深入,客观上加大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成本。而从企业决策者的角度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各种不同的职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提高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中小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基础地位,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要多注重员工的多层次需求,尊重他们的文化,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对他们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认可。同时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管理,建立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和特殊项目机会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成就感。

2.建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为了保持和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以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渐建立起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方面需要根据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要求,确定一定时期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实施步骤及总预算安排;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制定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体系。因此,人力资源经理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需要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实践经验为专业依据,并根据所制定的战略方案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全面支持战略的实现。

3.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应注意:

①明确不同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目标管理体系;

②对不同岗位的员工采用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

③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指标值,尽量使工作量化。确定合适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指标值,不仅能激发员工个人的内在潜力,为完成目标而努力,而且也是对员工个人能力的认可;

④考核评价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只对事不对人,考核要客观、严格;

⑤考核评价要及时公布结果并奖惩兑现,从而肯定被考核者的工作业绩,找出差距和改善的方向,这对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目标的完成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需要加大激励机制的研究。激励机制通常包括以下三种激励方式:一是报酬激励。二是权利和地位的激励。三是企业文化的激励。其中,报酬激励是常用的一种激励方式。必须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分配制度,并维持统一与透明的职位评估和工资结构,以工作能力和贡献大小作为衡量报酬多少的唯一标准,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除现金分配外,还可以配合股权、期权、分红、项目效益提成等多种兑现方式,更好的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进而激活人力资源。分配制度的重点工作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制探索;二是营销人员和物资采购人员的岗位贡献工资制;三是专业技术人员的项目薪金制;四是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革,在依据有关法规政策进行规范运作的基础上,允许员工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分配;五是经常在所有级别的员工中进行“理想工资”的市场调研。

5.注重长远规划

Schuler(1993)曾指出,公司的发展战略将影响人力资源系统的构成,因为不同的员工才可能获取不同的信息和知识,才能完成公司的发展战略。因此,为保持人力资源的合理数量和质量,要在宏观上,注重公司长期战略规划,组织专家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和预测,确定所需的员工总量和合理的文化、年龄、专业结构,以适应当前和未来业务发展对人员的需求。如为高级管理职位的人才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其与企业的发展相互依存。对新业务发展需要的特殊人才进行重点预测,提前引进培养,这样就不会造成因人才缺乏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沃尔玛人力资源问题研究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分为6大模块,分别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与福利,绩效管理,员工关系。在薪酬与福利此模块中,有一条基本理论叫做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分为5个层次:1生存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沃尔玛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战略就充分考虑到人的需求层次,并通过各种渠道去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首先在生理需求方面,沃尔玛建立合理的薪酬、福利待遇体系,使员工寝食无忧,只有这样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沃尔玛就将员工的生理需求的充分满足,并将此种需求与企业利益挂钩,实现双赢。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后,就会产生新的需求———安全需求,主要包括安全、稳定、依赖、免收恐吓、焦躁与混乱的折磨,对体制法律、秩序、界限的依赖等等。为员工建立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工作大环境,这个大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例如公司的各种安全防护措施要完善,工作环境要尽量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要考虑到员工的感受;保证一个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由于沃尔玛非常重视员工的健康,满足了员工的安全需求,使员工能够更加安心的工作。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需求的层次不断上升,重视员工的健康,势必会组织员工进行体检之类的健康活动,这样的活动使员工随意,亲近地接触,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认识到企业与自身息息相关,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员工进而有极强的归属感。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渴望受到尊重,包括外界对自我的尊重和自己对自我的尊重。沃尔玛重视员工的健康这一举动,在员工的心中留下的印象是企业尊重我,重视我,使员工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同样这一举动使企业的凝聚力更为强大。当前四项需求都被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求便成为员工的最终需求,沃尔玛重视员工的健康这一战略,使员工体会到只有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企业也在无时无刻的为我考虑,重视我的健康。综上所述,沃尔玛通过重视员工健康这一举动,充分满足了员工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也充分体现了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真正实现尊重员工,与员工形成伙伴关系,让每一位员工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在各项工作中达到卓越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使企业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6年04月11日,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第一次公开发布了2005年沃尔玛员工构成比例报告。沃尔玛公开的这份报告显示,沃尔玛在全美有134万名雇佣员工,其中女性员工占到60%,身处管理层的女性员工占39%,销售人员当中则有75%的女性员。另外,员工总数的32%是少数族裔。从不同职位来看,有色人种在公司高管和经理层占21%,在专业人员中占20%,在销售工人中占33%。报告没有给出前些年的比较数据。对该报告分析得出:1、在美对于人力资源规范操作的需求日趋激烈与严格,规范操作不仅体现在工作流程和劳动法规方面,目前已上升至改善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宗教信仰歧视、知情权等人权方面。而人力资源关于企业人权现状改善方面的管理意识在国内目前仍处于缺失和空白。2、报告内女性员工的数据比例和沃尔玛的盈利现实已充分说明:人力资源以往对用工方面所产生的性别歧视的陈旧观念是错误的,对于零售类等服务行业女性似乎更有着天然的亲和与温柔优势。针对管理层和专业人员女性比例的数据则揭示了大量女性在现今的社会角色由家庭妇女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角色转变现实,这一现实无疑符合了商业与企业发展的需求。人力资源在人力开发方面可运作的空间和注意事项大大增加。3、而对于管理层女性员工的数据比例则表示企业人力资源操作在女权保护方面取得良好进展。事实证明女性与男性兼而有之的人员管理结构是可以良好运作的。在不影响企业效益的前提下,如此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既能实现对于人权尤其是女权的保护与尊重,又促进了企业人员构成比例的发展与进步。这相对于以往人力资源有关人力开发方面的工作无形扩大了劳动力来源,更能满足企业发展对劳动力大量需求的实际现状。4、有色人种和少数族裔的比例数据则说明:在美企业的人力资源操作对于种族歧视和宗教信仰歧视的观念发生巨大转变。不论迫于政策法律规定、还是民众需求,人力资源对有关种族和宗教信仰的尊重与保护势在必行。这符合社会进步的发展规律,更符合民权与企业发展进步的现实需求。综上,针对沃尔玛员工构成比例报告中的统计数据得出,沃尔玛现在对于员工的招募与任用模式是一个多元化的模式,此多元化包含了性别、种族、宗教信仰等不同方面。这种人力资源方面多元化的用工和管理模式,符合了社会民权发展需要,符合了民众实际需求,符合了企业人力开发需求,符合了商业中性别淡化的现实,更符合了文化、种族、信仰相互尊重、部分融合的发展趋势。国内人力资源应充分重视这一模式的运作与发展。由此及彼,国内虽在种族、文化、信仰方面社会矛盾与民众呼声并未白热化,但国内企业人力资源针对这方面的管理意识与实际操作是缺失乃至空白的。而对于企业中女性女权的保护也很不充足。不在少数的企业甚至仍停留在违规规避用工成本、用工性别歧视、忽视劳动保障与职业健康等陈旧管理现状中不能自拔,抛开政治不谈,这多是由于企业拥有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管理认知与导向造成。因而,国内企业管理要与国际接轨任重而道远。失去人才多元化的用工和管理模式,失去对人权的尊重与保护,对于今后的国际商业角逐无疑就是失去了人才核心的竞争力。因为不良的管理环境无法吸引和促成中高端人才落地生根。势必在国际商业大潮的席卷之下处于波谷与低迷。通过此次分析,除了认知和把握沃尔玛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转变,更对人力资源从业者敲响了提高管理素质和规范管理操作的警钟,更是对企业拥有者和管理现状混乱的企业发出危险信号。未来的商业竞争已无法抵挡与国际接轨的大趋势,现在的企业先行一步就是在未来的竞争中多走了若干步。国内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管理观念与管理模式变革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hat's all. 午休仓促完成,希望能够给你思路,帮到你。

这是什么问题,论文吗?

人适其所,充分利用人本思想进行管理,比例只是个战术问题,最终还是要为战略(最大化的合理利用资源,获取最大资源.....)服务的。

战略人力资源问卷研究论文

钢铁企业发展战略下人力资源规划研究论文

受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钢铁产能过剩加剧,需求增速持续放缓,供求关系的根本逆转已成为钢铁产业进入"微利时代"的主要运行特征。抓紧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钢铁企业突破市场重重围困的唯一途径。

一、邯钢企业发展战略概述。

邯钢1958年建厂,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发展,尤其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邯钢经验"享誉全国。邯钢2008-2012年,基本完成了"产业转型、装备升级",为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奠定了物质基础。五年来,邯钢在职工总数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08年的吨/人。年,提升到2012年的吨/人。年,劳动生产率增幅近两倍,为传统国有钢铁企业尽快走出困境作了有益的探索。

"十一五"期间,邯钢依据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制定了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精品板材为主要方向的《邯钢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总体规划》,于2005年底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实施。2008年邯钢与唐钢两大集团联合重组成立河北钢铁集团,邯钢与宝钢合资兴建的邯钢新区一期工程全线贯通。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邯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装备升级改造"的步伐,到"十一五"末,在管理模式、装备水平、技术指标、产品结构、盈利能力和环境治理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基本达到科学发展示范企业目标。

2011年是邯钢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公司"十二五"总体战略目标是:着力打造国家循环经济样板,突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瓶颈,创新推动河北钢铁发展模式,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集约效益型企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国内前三名,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以挖潜增效为主线,市场定位做精钢铁主业,拓展钢铁功能,成为精品钢材和转变发展方式示范企业。建立精准高效与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同心同力与共创共享的企业文化,全面实现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的战略目标(见图1)。

二、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邯钢总体发展规划战略的延伸,是公司战略管理活动的职能组成部分,属于嵌套关系(见图2)。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减少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未来的不确定性,提高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有效配置。

1.人力资源"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邯钢人力资源管理根据行业发展形势及公司发展战略,明确规划,明确定位(见图3)。总体思路是大力实施管理创新,深化完善三项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

该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推行现代劳动组织模式,强化培训提升整体素质,造就尖端操作技能人才,科学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持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新区达产之后,本部钢铁主业职工总数控制在20000人以内。"十一五"末,人均产钢本部达到550吨/年。具体措施,一是实施"集中一贯"管理和机构设置扁平化,两级机关管理人员比例控制在6%以下,技术业务人员为10%以内。二是优化素质结构,适应建设国际水平现代化邯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三是完善薪酬体系,在企业效益增长的同时,实现职工收入持续适度增长。积极探索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十一五"末,职工平均收入达到5万元/年,其中关键岗位、特殊人才等群体达到7万元/年。见图3.

2.人力资源"十二五"规划。

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河北钢铁集团及邯钢公司的"十二五"规划,邯钢人力资源"十二五"规划的战略目标是全力打造支撑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发展的人才基地。

具体措施,一是根据省国资委和集团"金、橙、蓝"人才实施计划,依托公司"十二五"总体战略规划,打造资源结构合理、素质结构优良的国内领先的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的人才基地,确立可持续发展的邯钢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体系。 二是围绕公司 "主业做精,功能拓展、打造精品钢材企业和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的总体战略规划,实施"素质提升、降本增效、人才强企"战略,深化争当河北钢铁航母"先锋号"主题活动和"6S"精益管理活动,实现"绩效一流,薪酬一流"的目标。三是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人才队伍的储备和培养,为各类人才成长搭建阶梯。四是结合邯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需要,合理平衡人力资源,科学组织,深入挖潜,重点落实"优化机构,简化岗位,强化配置",确保公司生产经营和技改技措项目基本需求。五是"十二五"末将钢铁主业人数控制在万人,人均产钢达到800吨/人。年,劳动经济技术各项指标达到或保持国内先进钢铁企业水平。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具体实施。

依据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邯钢经过2008年的战略起步到2012年的战略成熟连续五年的滚动跨越发展,一年一个台阶,在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邯钢人力资源规划应用滚动技术,实施动态规划,在滚动跨越发展中迈出了坚实的三步。第一步,2008年公司战略发展之初,全面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人力资源盘活"期;第二步,2009年公司战略实施之中,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节能减排的"人力资源挖潜"期;第三步,2011年公司战略日渐成熟,全面推动钢铁主业、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涵养"期。见图4.

1.人力资源盘活期。

按照工程建设进度,邯钢新区一期工程于2008年底建成投产,根据人力资源滚动发展计划,新区建设用工成为2007-2008年度人力资源运作的重点。如何实施动态规划,科学运筹优选组合可控资源要素,消化内部自然减员,历史性缺员及结构性缺陷,形成有价值、能操作的最佳动态规划路线和可预见、能控制的最佳动态规划效果,已提到邯钢人力资源管理的议事日程。

动态规划是管理运筹学的基础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尽力实现当前环节动态选择最佳。当前环节动态最佳选择既不受制于上一环节的决策结果,也不作用于下一环节的决策行为。具有即时性和高效性。应用动态规划原理,我们对公司当年所辖资源结构进行了系统盘点,对新区一期工程所需岗位定员进行了系统调研。在充分考虑现代装备技术应用替代效应,深化完善《邯钢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的基础上,坚持"凡国外引进设备比照国外定员,国内设备按国内一流定员" 的原则,对新区初步设计的编制定员方案进行了严格审定,经公司管理、技术和操作等层面的专家充分酝酿,最终核定编制定员为3806人。新区所需人员以老区抽调为主的原则,决定先期从老区抽调2000人,支援新区建设,按照工程项目进度分批分期进行,骨干力量按新区所需人员总数的20~30%先期配齐,其他人员在2008年底试生产前5个月到位。2008年邯钢人力资源管理因素构成及资源表观盘活具体措施见表1,动态规划决策路线见图5所示。

2.沉淀资源挖潜期。

由于历史原因,邯钢人力资源管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缺乏创新、缺乏活力。

适值邯钢与宝钢合作建厂之际,我们顺势而为,以新区建设为契机,打破了多年的沉寂,全面学习宝钢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推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2008年的工作重心确定为"盘点资源、盘活资源".下发了《关于规范劳动组织工作意见》、《邯钢设备点检定修推进初步方案》和《邯钢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重视人力资源战略研究,制定"人才强企"前期规划。由于激励政策对路和制度措施严格,2008年人力资源管理在合并低效能岗位、公辅集中巡检、设备点检定修、在线承包和机构精简优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邯钢人力资源"浮财"几乎扫尽。在消化"入不敷出"因素的基础上,为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及紧缺岗位供给3134人,其中盘活资源1687人,人力资源滚动推进计划"表观盘活"人力资源"沉淀挖潜"期,人力资源管理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在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全面开展了机优化、职能整合及岗位精减工作,明确以《邯钢劳动定员定额标准》为依据,以控制岗位劳动效率为手段,凡达不到小时/人。班作业时间标准的岗位,一律实施精减。在"抓软肋、定措施"的基础上,继续在合并低效能岗位、岗位操检合一、工序区域协作、工种拓展培训、推行作业长制度、公辅集中巡检制、设备点检定修、在线设备承包制和机构精简优化等层面加大攻关力度,在人力资源"沉淀挖潜"期,经过对可控资源的平衡优化和置换,累计为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及紧缺岗位缺员提供2848人。其中挖潜1574人,人力资源滚动推进计划"沉淀挖潜"取得明显成效。2009-2010年人力资源管理因素构成及资源沉淀挖潜具体措施见表2,动态规划决策路线见图6.

3.人才资源涵养期。

邯钢人力资源管理经过"表观资源盘活"、"沉淀资源挖潜"两个阶段的发展,2011年进入公司"十二五"的规划发展期,随着公司"人才强企"战略的正式出台,邯钢人力资源适时调整部门规划战略,动态修正实施方向,"人力资源涵养"成为邯钢人力资源"十二五"规划期2011-2012年动态规划的具体目标。为此制定了"管理体制全面创新,大力推动人才强企,科学完善绩效考评,扎实推行精益管理,继续深化分配机制,开拓创新培训模式,有效保障职工权益、提升信息网络功能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具体措施。全面落实省国资委和钢铁集团"金、橙、蓝"人才实施总体计划。围绕公司"主业做精,功能拓展、打造精品"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总体要求,实施"素质提升、降本增效、人才强企",强化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及专家体系的建设。平衡资源,涵养资源,重点推进优化机构、简化岗位、强化配置、保障供给和控制从业人数,引进紧缺人辅以配套政策的激励有效推动了厂际之间人员的自主调动、组织调拨和资源调剂,为新区竣工后期、老区零星改造及关键岗位缺员解决537人,其中人才涵养措施贡献1078人。人力资源管理因素构成及人才资源涵养具体措施见表3.动态规划决策路线见图7所示。

2008-2012年邯钢人力资源的动态规划与实施,是企业管理运筹学的具体应用。规划与实施的动态过程跨越了公司两个五年计划,经历了"表观资源盘活"期、"沉淀资源挖潜"期和"人才资源涵养"初期,通过五年的动态规划与实施累计为公司新增岗位提供劳动力6519人。其中方案实施获取直接效用4339人,按人工成本8万元/人。年计算,直接效益亿元。毋庸置疑,在中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特殊时期,邯钢的探索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经验依靠实践创造,理论依赖实践创新。实践证明,邯钢人力资源的动态规划与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人力资源滚动计划的循序推进,时间又将邯钢人力资源管理带入了新的一年,"人才资源涵养"亦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3年是邯钢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是为加快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公司将以"绿色转型、创新创效"为主旋律,以"系统综合创效最大化"为目标,进一步创新发展"邯钢经验".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实际上中小企业的决策者们仍然认为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利润、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等是最重要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则排在次要的位置。由于企业决策者们不能充分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也不会在行动上花费时间和金钱支持企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开展,使得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落后,对于目前国内外现代企业实施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更是无从谈起,导致人力资源的潜在能力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2.人力资源部门职能有待完善

由于企业决策者并没有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经理很少有机会参与公司的高层决策,使得人力资源为公司战略服务根本就无从谈起。人力资源部的人数配备、分工以及专业水平也不尽如人意。企业并没有完全根据其战略规划来对人力资源部的人员进行合理配备和分工,很多人力资源从业者没有受过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发挥其战略作用。

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尚未真正实现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比如,人力资源部在制定招聘计划时,没有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去考虑,只是哪个岗位缺人就招哪个岗位的员工,短期来看,招聘进来的员工能满足公司目前业务发展需要,实际上,招进来的员工并不一定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需要。

4.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有待规划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目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盲目学习大型中外企业的经验和模式,对企业自身的剖析不深入,客观上加大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成本。而从企业决策者的角度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各种不同的职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提高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中小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基础地位,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要多注重员工的多层次需求,尊重他们的文化,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对他们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认可。同时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管理,建立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和特殊项目机会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成就感。

2.建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为了保持和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以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渐建立起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方面需要根据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要求,确定一定时期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实施步骤及总预算安排;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制定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体系。因此,人力资源经理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需要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实践经验为专业依据,并根据所制定的战略方案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全面支持战略的实现。

3.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应注意:

①明确不同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目标管理体系;

②对不同岗位的员工采用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

③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指标值,尽量使工作量化。确定合适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指标值,不仅能激发员工个人的内在潜力,为完成目标而努力,而且也是对员工个人能力的认可;

④考核评价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只对事不对人,考核要客观、严格;

⑤考核评价要及时公布结果并奖惩兑现,从而肯定被考核者的工作业绩,找出差距和改善的方向,这对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目标的完成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需要加大激励机制的研究。激励机制通常包括以下三种激励方式:一是报酬激励。二是权利和地位的激励。三是企业文化的激励。其中,报酬激励是常用的一种激励方式。必须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分配制度,并维持统一与透明的职位评估和工资结构,以工作能力和贡献大小作为衡量报酬多少的唯一标准,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除现金分配外,还可以配合股权、期权、分红、项目效益提成等多种兑现方式,更好的发挥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进而激活人力资源。分配制度的重点工作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制探索;二是营销人员和物资采购人员的岗位贡献工资制;三是专业技术人员的项目薪金制;四是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革,在依据有关法规政策进行规范运作的基础上,允许员工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分配;五是经常在所有级别的员工中进行“理想工资”的市场调研。

5.注重长远规划

Schuler(1993)曾指出,公司的发展战略将影响人力资源系统的构成,因为不同的员工才可能获取不同的信息和知识,才能完成公司的发展战略。因此,为保持人力资源的合理数量和质量,要在宏观上,注重公司长期战略规划,组织专家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和预测,确定所需的员工总量和合理的文化、年龄、专业结构,以适应当前和未来业务发展对人员的需求。如为高级管理职位的人才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其与企业的发展相互依存。对新业务发展需要的特殊人才进行重点预测,提前引进培养,这样就不会造成因人才缺乏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现代化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有效地开发和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关系到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业务问题。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和矛盾,企业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人力资源规划,优化人员招聘策略加强组织培训。创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突出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美国“商业周刊”2000年特殊的“21世纪的公司”中指出:“21世纪的经济是创意经济,创意是财富和经济增长的来源。”创意从何而来?源创意人才弹簧,人才是第一资源。工作人员的水平,质量和士气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公司仅优于竞争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能在竞争中取胜,并保持优势,因此,业务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1中小企业领导,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虽然绝大多数商界领袖一般的人才,但由于内他们的专业背景,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限制,他们缺乏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价值是等同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没有特殊专长的事务性活动。由于领导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许多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业务决策和活动缺乏组织和有效的保护建设。许多中小企业,甚至没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兼职人员,甚至从其他部门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内容仅限于招聘,工资发放,保存记录和其他行政工作。 用人机制不规范的中小企业在人才选拔往往重视人的资格,鄙视人的能力;重视人民的稳定,鄙视人类的创造力。高素质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导致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不值得,任人唯亲,使用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用人机制,企业干部的选拔,使用,考核目标,方法,手段,往往也存在一些缺陷,特别是小型和中型国有企业,采用行政型模式选拔人才,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称职,不称职的模糊,导致在一个较高的质量,创新和人才流失淹没。 许多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业务,主要是针对实际的迫切需要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视不够。不是人才战略池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人事积压和人员在企业内部往往缺乏的现象,大量的工作不能持久有效。知识,能力,形成一个特殊的路径,以及个人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心智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员工的能力,创意是很难复制,因此严重缺乏合格的人员职位往往会给公司的重大损失。根据获得的数据。亏损企业核心员工的重要位置,至少在两个月的时间,把4个月的工资是有可能找到新的合适人选,需要3至6个月的训练时间,新员工适应工作,发挥的作用。这种代价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可能是致命的。 4企业招工可以改善招收优秀的,理想的员工可以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但在现实中,有许多中小企业招聘过程中,没有方法,特别是招聘和选拔缺乏理论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招聘的经验,面试缺乏精心设计的。主要是考虑在选择概念候选人的资历,经验和资历的应聘者较少考虑动机,态度和组织文化。这给员工的管理后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5个培训机制不健全目前,中小型企业通常是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独立,各业务部门一般较短共举办培训班,这种培训仅限于岗位培训,往往侧重于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尚未开发的角度来看,文化的发展,在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潜在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规划能力的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目前的状态,工人适合于自身素质,业务发展的需要,人才没有探讨。更何况人才储备。 6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没有对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人才是不是职业生涯规划纳入企业人才管理,也没有认识到人才职业生涯管理的投资价值。雇员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工作人员无法了解企业的所有职位,这是不可能了解每个作业所需的条件,不知道什么样的条件,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推广。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员工在企业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发展。员工的积极性不足的一个直接结果,扼杀员工潜能,也使其难以提高整体素质。 7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分布系统已大为改观,但仍有许多问题。目前,尽管该公司已经取得了显着的分配自主权,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科学系统的分配方法和实施严格的评估,精力不足造成的工资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国有中小型企业吃“铁饭碗”悬而未决的问题,治疗就拉不上档次,做得很好,做得很好,反映在工资分配不明显,平均主义严重。对于一些知识工作者缺乏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激励设计,使其难以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人员和服务人员难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8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去耦核心的企业文化,主要指的想法?统一企业,意识,精神,信仰和价值观。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暗示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的个性,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的中小型企业文化留在领导喊喊口号,贴几句口号,得到一些游戏和体育活动,并从而指望的东西。根本的原因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不包含有电源功能为导向的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振兴功能,协调功能和辐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就没有经济发展本身作为一门学科的总结和应用,导致雇员所有权和缺乏归属感,这是很难主动。 二,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他们的所有权地位,现代化的管理 >,是谁的出发点和目标管理,所有的管理活动必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在一个组织的生存背景下的人才竞争增加取决于很大程度上对合格人员的大局,通过创建一个人力资源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保持组织的竞争优势,该组织将继续增长重要性魔法。因此,企业应始终被放置在核心岗位员工,员工为主体的企业,员工在企业中建立统治地位,所有成员企业被看作是发展的资源和人的潜力。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尊重工人的劳动,尊重工人的人格,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和尊重工人的创造性的精神,人民好,用活,用最合适的地方玩了。要制定一个适应的系统,考虑到工人的利益的不同方面。特别是,它是公平和公正的员工考核评价,激励和约束,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的各类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创作潜力。例如,知识型员工提供具有挑战性和有意义的工作,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使用工作丰富化,让更多的自主权,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激发他们的活力和创新精神,以实现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企业的目标和员工的发展目标达成共识。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用人机制,旨在帮助员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职位降级竞争,合理流动机制。首先,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公正,公平,择优竞争系统的员工,惟才是举,不看资历,经验,性能的关键;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公平,公正和公开的评估来调整员工的工作表现为基础;再次,创造的环境,充分发挥人才,有能力,专业知识,那些委托的任务有一个出色的表现,放在他们到合适的位置,所以它可以投的聪明才智。通过科学的用人机制,不仅可以做的最好的人,他们的专业知识,使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激发兴趣,增强信心在人力资源工作作出积极和热情的工作态度,以完成他们的工作,以实现高质量的商业目标,但也能满足员工的需求,以实现自我价值。 是指所谓的职业生涯员工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包括他们的职业生涯,内容和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新员工都将会对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职业志向,并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发展的目标和里程碑,同时,将积极为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创造了条件。只有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个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选择和招聘过程中,应注重实际能力,心理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旨在帮助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为员工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创业发展,形成共同推进的情况下,使人力资源的培养和使用,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匹配。只有确定员工职业生涯的想法,充分挖掘每一位员工的潜力。因此,企业应该能够建立一个员工施展才华,自我价值的舞台,要善于引导,使员工在企业的发展路径可以发现员工在企业的增长空间选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设计专业的时间表,绘制各种企业和人力资源工作表,为员工提供一个清晰的路径,使员工清楚地知道,每个工作描述和工作分析,了解做这个位置和能力,需要什么条件。企业应为员工提供管理专科线两线及宣传渠道,由员工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兴趣,在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 (三)加强人力资源,规划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人员的流动性,增加新的业务和技术的改进,产品更新等方面的原因,内部人员需要经常在变化,你应该定期的内部情况和人力资源需要,现有的人力资源能力情况审查,良好的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据美国詹姆斯麦福分类,一般分为四类:(1)核心员工。随着项目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等。 (2)在巨大的成本耗费企业人员更换。这种良好的客户关系营销人员。 (3)可替代的人。 (4)可以在任何时间人员取代。对于前两种类型的员工,属于稀缺资源,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不能纠正的情况,空缺的情况下,应建立人才库和后备人才梯队。这可以有效地避免人员辞掉了工作带来的被动局面。 (四)优化招聘策略企业为了获得优秀的,合适的人,需要提高员工的招聘。一种方式来提高雇用,讲究的设计等方面的采访。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的招聘方式,这是需要考虑招聘的成本,还要考虑如何招聘需要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招聘面试工作是采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强调人才的工作经验,多年从事这项工作的数量,而应该是经验和潜力,资历及能力,工作和人才等方面综合考虑。招聘不同层次的不同层次的工作场所,以避免矫枉过正,高材低用,造成人才浪费。二,人才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避免盲目追求高学历。考虑员工应着眼于价值观,职业兴趣,综合素质,潜力,道德责任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企业文化价值观。三,招聘的方式,应注重内部员工的建议。最清楚内部员工因为公司的文化和人民的需求,更了解候选人,因此这种方法不仅成本低,而且非常可靠。例如,UT斯达康有“猎头”的传统,50%的员工是由内部员工推荐,有R&D人员的比例较高。对于推荐人,公司拥有伯乐奖榜上和信息的物质奖励。 (五)组织培训,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在员工培训中认识到,员工培训投入,帮助员工提高自己的能力职业发展的有效实施是不只是一个成本,而且是一个长期投资人力资源的开发。是能够产生更大的投资回报。对于员工而言,员工还必须正确对待培训,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提供员工个人的生活空间,企业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而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以支持。这就要求培训员工处理个人成长的问题,妥善处理好组织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企业的培训和自学的关系。 训练的组织与实施,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注重企业与员工的需求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员工外部培训为主,可选送出去的学习和交流,以更新他们的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普通员工培训,在职培训为基础,如鼓励员工参加自学或半田市,晚上学习,学者和大学聘请专家辅导CG会谈,以减少培训成本。中小企业也应侧重于“学习做”培训和人员交流的作用,通过建立坦率地开放和互动的学习文化,以促进员工的知识共享和能力建设。对新入职员工可以建立一个“传帮带”,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恩师新员工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的认同和归属感,增进了解。在企业对未来的信心,增强自身的发展。 (六),完善薪酬制度,实施不同的激励手段 1日实施差异化的薪酬制度。薪金及工资实行工资制度的有效结合。虽然奖金,培训和其他奖励项目包括奖惩制度,建立差异化的薪酬制度,适当拉开差距。工作的雇员报酬主要取决于就业水平的性能和业务优势。为了满足不同需求的水平,带来的好处,有偿培训,有机奖励薪酬制度,让员工,管理者,运营商都可以,他们需要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使工资管理系统。 2实施差别化的晋升制度。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高层次的需要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从它的核心在于在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程度,随着管理水平升高,对电力的需求,更强的欲望因此,对于管理工作人员,推广的需要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因此,建立明确的,差异化的晋升制度是留住人才,核心员工的重要保证。 3实施差异化的奖金制度。基地和奖金分配比例必须制度化,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的基础上支付奖金。激励范围不能过于狭窄,而不是只专注于核心业务的人才和激励人才短缺,普通员工,性能优异。也应该得到回报。奖金分配与经济效率的企业,工资总额,调整岗位人员工作表现的变化而变化。 4次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股票期权是一个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核心技术人员的权利,凭借这一权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有一定的预先约定购买一定价格在一定期限内(如3年或5年)企业股份的数量和价格,他们看到合适的就扔了。这充分体现了价值的分配制度拥有的知识人才的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贡献。在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新兴创业公司很快就能吸引人才和大公司竞争。 (七),创造一个和谐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实现公司的“共同愿景。”著名管理思想家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愿景是激发人们的心目中,一个人的力量,如果这一设想是该组织的成员共同认可的,其强大的实力,根本无法想象。某些企业文化。展示公司的管理,用人为核心的人力资源战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它可以作为一个补充工资,企业所需要,吸引高度智能化的个人的加入,提高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因此,企业文化不只是一个空楼,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采取激励措施建立和推广“文化管理”,使员工得到一种召唤,有收敛的利益影响,减少或消除企业会员冲突成员之间的,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的一致性。企业各级员工,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他们就会把自己的发展与业务目标紧密相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商业生涯中达到一种和谐的企业。

企业人力资源流失问题研究论文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障碍。通过探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培训; 激励?? 1 新形式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落后且投资过少? 在我国,培训大都限于岗位培训,着眼于当前。企业人事部门还没有从开发人的潜能的角度考虑,制定培养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战略。同时,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投资过少:30%以上的企业只是象征性地拨一点教育、培训费,年人均在15元以下;20%左右的企业的教育、培训费人均在20~40元之间;仅5%以下的企业加速人力资源投资。甚至还有部分尚有能力进行人力资源投资的企业已放弃或准备放弃岗前或中、长期的教育培训。 国有企业人才资本流失严重 ? 流失的员工绝大多数是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据资料显示,有的企业员工流失高达60%,外资、合资、民营企业的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70%以上来自国有企业。? 人才配置不合理,人才浪费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人才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倾向:第一、关系配置,按关系的远近进行配置,形成难以撕破的关系网。第二、学历配置,以学历的高低进行配置。第三、资历配置,以资历的深浅安排在企业中的位置。第四、年龄配置,什么年龄可以达到什么级别。第五、专业配置,即所谓的“专业对口”,不管你实际具备什么才能。事实上这种配置方式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力资本的大量浪费。? 考核不合理,不科学,缺之客观公正的量化标准 ? 国有企业考核大多存在以下问题:(1)考核走过场,不认真。 有的是领导凭印象直接敲定,有的是为了搞平衡,便出现了“先进轮流当”的现象,使得作为一项激励措施的评先选优沦落为搞形式主义。(2)没有客观明确的考评标准。考评标准太笼统,可供衡量的定量的标准太少,考核主要凭主观印象和感觉,易受考评者的个人偏见和情绪的影响,无法得到客观的业绩考评结果。(3)考评结果反馈不良。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把考评结果反馈给员工,考评人与被考评人在考评后没有沟通,企业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校正员工个人目标并将其统一到组织目标上来的机会,造成信息浪费,而员工不了解自己过去工作的优缺点,也不利于其更好地成长。? 激励不够,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 激励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激励措施未能体现公平性。企业普遍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现象,庸人薪不低,能人酬不高。分配不公必然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激励措施单一,缺乏适应个体需求差异的层次。不少企业实行了绩效与收入挂钩制度,但一方面是收人差距不大,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将绩效仅与收人挂钩,却忽视了员工的其它需求。目前,国有企业在员工需求研究方面十分薄弱,挖掘不够,激励措施没有有效覆盖全部员工。 ? 2 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问题的对策? 1 提升培训地位,加大培训投入 ? (1)提升培训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抓好制度建设。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近期和远期培训规划,对培训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另一方面树立“全员培训,终身培训”的培训理念,把培训与员工的职位升迁、薪酬变化紧密结合起来,让员工充分感受到被培训的荣耀和自豪,同时真正地感觉到通过培训能使自己工作能力、工作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这样培训工作再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企业和员工的需要。? (2)加大培训投资。人力资源是投资效益最高的领域。研究成果表明,对一名合格的工人、技术员、管理人员投人1美元可分别得到收益美元。为此,国有企业必须改变轻视培训的观念,重视人员培训和能力开发,大幅度增加培训投人,引进并研究培训的方式方法,使培训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 2 建立业绩导向的薪酬体系,拴心留人 ? 对优秀人才实施倾斜激励政策,凭业绩决定薪资水准,奖效挂钩。鼓励员工积极创造价值,并建立与公司分享价值创造、分享利润回报的氛围。逐步增加保障性激励,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切实为员工在住宿、保险、健康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解决后顾之忧。通过公司优越的工作环境、人文环境,激情的企业文化,宽松、人性化的管理氛围,同事间的友善热情等都将成为员工爱岗敬业的原动力 科学配置,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发挥人才潜力,充分利用人才? 最合理的人才配置应该是人才潜质的结构与岗位需求结构的动态结合,即根据岗位满求确定人才配置方案,根据人才特点和结构确定人才配置方案的具体实施策略。采取人才潜质判断与人才知识结构相结合的方针,积极推行双向选择用人机制,既注重人才的知识结构,更重视人才的潜力挖掘。同时,在人才配置上要重点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才配置资历结构,即经历、工龄、学历、职称等条件;二是知识结构,即企业人才在知识方面避免单一化,一方面每名职工应尽盘容纳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力争作通才。另一方面,整体干部队伍需要吸纳各个专业的人才,以便形成决策视野的开阔和思维的全面。三是年龄结构,即注重老中青的搭配,使老资历干部的经验、阅历和中年人的谋略、锐气、成熟及年轻人的朝气、活力、开拓精神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人才“联合舰队”的威力,人才潜力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4 改革考核办法,建立科学考核体系? (1)全面提高考评者的素质。考评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度的负责精神、丰富的人事管理与行政管理以及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稳定的性格等等,保证考评结果的客观公正。? (2)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把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贡献考评和能力考评有机结合起来,使员工考评的内容和标准规范统一,真正把员工素质、智能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减少考评的主观影响,增加考评的客观性,提高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全面反馈给被考核人员,起到激励或鞭策的作用。? 5 改进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在激励过程中, 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1)在国企内部可针对现行工资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优化工资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使分配拉开合理差距,来稳定和吸引人才。如实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年薪制、股权制和期权制等薪酬制度。特别是股票期权制作为一种长期的激励方案,可有效地约束短期行为的发生。 ? (2)参与管理激励。职工参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激励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国有企业中赋予职工较大参与权,并参与企业的管理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使职工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使全体员工群策群力,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而奋斗。? (3)职业生涯激励。企业应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晋升道路,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最佳的结合,员工才有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 ?

[1]李智.J公司人才流失问题研究[D].导师:刘朝明.:西南交通大学,2005摘要:据专家预测,技术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20%提高到90%。彼德·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成分已经取代市场份额成为了衡量企业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志,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除了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本文从国内中小企业的角度出发,运用了现代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等各领域的相关知识,综合分析了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问题。文章一方面介绍... [2]王淑斌.长沙地区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D].导师:唐玉凤.:湖南农业大学,2009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逐渐取代物质资源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球各大跨国公司更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市场,使得国内人才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得到了长远发展。然而,由于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其管理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制度不健全、人才流失率高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各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 本文以人才流动理论为基础,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长沙地区中小企业人才... [3]周宇.长沙中小IT企业人才流失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导师:马跃如.:中南大学,2007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并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然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员工的流失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中小IT企业,流失人数之多、频率之高、影响之深,已经越来越引起关注。 IT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专门从事知识的生产或以知识的生产为主,这种特征决定了IT企业对人力资本具有强烈的依赖性。而且由于其产品中越来越多的包含技术、信息和创意等成分,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比例在增大,导致企业... [4]宋燕.青岛天旺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分析与对策[D].导师:齐捧虎.:西北大学,2008摘要: 青岛天旺叉车配套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叉车配件的小型企业。在其生存与发展中,却受到人才流失问题的困扰。如何有效地解决人才流失问题以增强青岛天旺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将是其以后面临的一个严峻、紧迫而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依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为指导,对青岛天旺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做了深入全面的阐述。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严重影响,指出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然后以青岛天旺叉车配套公司为案例分析,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青岛天旺叉车配套公司流失人才的问卷调查,系统分析、访谈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旅行社人力资源流失问题探析论文

摘要: 近年来,河南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旅行社的数量日渐增多,竞争也愈发激烈。人力资源的竞争是旅行社竞争的关键因素,但由于众多制约因素的存在,旅行社人力资源的流失呈加剧趋势,如何留住人才成为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可以通过健全管理制度、人性化的管理和帮助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手段达到减少人力资源流失的目的。

关键词: 河南;旅行社;人力资源

旅行社属于知识与人力双重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在旅行社所有资源中处于首要地位。随着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旅行社人才。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减少了游客对旅行社的依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旅行社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保障。而旅游市场的激励竞争,使得人才向实力雄厚的旅行社流动,对很多旅行社造成极大冲击,如何留住人才,减少人力资源流失是旅行社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河南省旅行社人力资源流失的问题分析

(一)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是薄弱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人力资源观念逐渐深入企业的管理理念,但由于受到旅行社经营管理者的综合能力限制,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普遍落后。在河南省的一些旅行社当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设立专门人力部门,并且认为人力工作就是招聘人员、工资发放等日常事项,很少关心员工的培训以及人员规划等工作,缺乏必要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导致了员工跳槽现象比较严重。

(二)旅行社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现代的企业管理不仅强调科学,越来越多的体现一种艺术性,但旅行社的管理制度与现代企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旅行社在人力资源的岗位分析、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负责人不了解社会上旅行社人才的现状,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在对人员的安排上仅凭个人主观感觉,不会对旅行社的人力资源发展做战略规划,缺乏解决人力资源流失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使得人力资源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三)旅行社人才选拔标准与社会人员价值取向偏差

在现阶段的旅行社当中,由于受到成本的限制,旅行社更愿意聘用学历偏低的中专或大专毕业生。同时,由于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从事服务行业是不够光彩的事情,因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以上学生很多人都不愿在旅行社长期工作,仅仅把在旅行社工作当做一个临时落脚点或跳板,一有机会就会离开这个行业。

(四)社会媒体对旅游从业人员存在丑化现象

由于个别导游人员出现了损害游客利益的事情,但国内部分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寻找新闻报道点,以点带面,将个别导游人员的违规事项进行大肆渲染,使得人们认为每个导游都要拿回扣,使得导游人员的工作开展起来极其困难。这些新闻报道的出现在社会上形成了不利影响,甚至动摇了很多旅行社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甚至是在旅行社继续工作的信念。

二、河南省旅行社人力资源流失的防范对策分析

(一)建立符合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旅行社的经营管理人员应该从观念上改变对人力资源的认识,着手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体系,如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度、招聘录用制度、培训开发制度、绩效考核体系等,用制度的作用去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改变以前的人事管理制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做好各项人力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行业与企业现状,从而带动旅行社人力资源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二)大力推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立现代旅行社管理制度的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中,工资待遇高低只是留住人才的部分因素,一些学者研究发现,收入对人的满足感因人而异,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工资待遇的高低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人们还有更多的社会交往、受尊重以及晋升机会等多种需求。河南省旅行社要想防止人力资源流失,就必须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不但要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还有更重要的精神需求。真正的从精神层面去关心员工,把员工看做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旅行社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三)帮助旅行社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其对于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旅行社工作人员如果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就很难发挥其应有才能,也很难取得职业成就,最后只能离开所在的企业,导致人力资源的流失。而旅行社如果帮助员工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就可以在分析各类人员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人尽其才,在帮助员工成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发展,员工在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从而减少人力资源流失的比例。

(四)建立良好的薪酬与激励机制

旅行社要建立科学高效的薪酬与激励机制,积极提高员工的薪酬待遇,增加必要的福利,在难以大幅度提高物质待遇的情况下,可以加大精神激励的力度,如成长的机会、更多的民主决策权、领导的精神鼓励等。同时使员工能够分享到旅行社发展带来的利润分成和个人股份,得到职务提拔和工作岗位轮换等机会。要采取更加广泛有效的激励手段,创造有利于旅行社管理人员队伍成长的制度,留住优秀的管理人才。

三、结语

总之,面对加剧的旅行社竞争,人力资源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旅行社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力度,做好人力资源流失问题的防范工作,促进旅行社健康良性成长,为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赵西萍.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张一纯.旅行社人力流失的博弈分析和对策思考[J].特区经济,2011(2).

[3]赵丽萍.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应对[J].现代企业,2012(5).

  • 索引序列
  • 家乐福人力资源问题研究论文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研究问题
  • 沃尔玛人力资源问题研究论文
  • 战略人力资源问卷研究论文
  • 企业人力资源流失问题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